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用户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戴咏梅: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渠道研究
libseeker 2016-9-28 10:58
摘编自:戴咏梅.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渠道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75-84. “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最早由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他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下首先突显的是技术变革,海量数据的处理速度大规模提升;数据的存储和应用集结至云端;各类平台、系统和终端之间时间无缝对接。紧跟着用户也在改变,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交网络;他们更多地依赖移动客户端;他们不喜欢读文字之喜欢看图;他们不再是单向接受信息的受众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社会舆论的群里力量。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图书馆作为传统信息组织亟待改变自身来适应新环境。图书馆拥有庞大的资源库存,与互联网资源相比具有权威性、体系化、翔实可靠的优势;图书馆提供获取全文的便捷途径,而网络厂商始终很难根本性解决版权问题;图书馆做到对用户终身免费,而厂商不可避免地会用这样或那样的手法牟取利润。 与用户沟通有三大关键要素,一是信息渠道、二是资源组织方式、第三才是内容本身。内容就是资源,图书馆拥有绝对优势。但在信息渠道和资源组织方式上,图书馆与互联网厂商相比处于劣势。 互联网信息渠道可划分为四类,即个人信息查询渠道、详细信息浏览渠道、推送信息接收渠道和在线沟通渠道。2014年南京大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高校用户对这四类信息渠道的使用偏好。数据显示,用户在使用不同功能时对渠道选择的偏好存在差异。图书馆服务与互联网公众服务相比关注度不低(41.60%),经常访问实体图书馆的用户比例为78.17%,高于访问网络图书馆的比例(61.69%)。83.17%的本科生经常造访实体图书馆,83.73%的博士经常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用户越年轻越关注新媒体,用户学历越高则越偏爱官方网站和邮件渠道。图书馆应借鉴互联网渠道建设经验,将用户的精细化需求与相应信息渠道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让优质资源在用户中发挥其应有价值。 把合适的内容通过恰当的渠道推送给需要的人,这样才能使得用户与图书馆和谐共处,最大程度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并赢取用户的信赖和口碑。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图书馆不仅要对渠道职能细分,而且要对用户细分。用户的学科和身份的不同都会对其使用信息渠道产生很大的影响。及时做好用户调查时基础手段,然而还远远不够,数字图书馆系统本身就有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反映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内容偏好,这是一项需要前台(渠道)和后台(内容)互相融合的艰巨任务。 在互联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互联网发展至今市场竞争逐步走向正规,如何理性地处理与用户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信息沟通渠道的合理配比,是图书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用户渠道的发展都不局限于新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存是大趋势,应该把新媒体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到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合理配比与平衡发展。互联网服务应当如此,图书馆服务亦是如此。
个人分类: 圕人堂|3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本科生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周期律”
libseeker 2013-4-10 16:47
摘编自:王菲.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管理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2):79-83 王菲借鉴管理学领域的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模型,追踪上海交通大学2008级本科生从2008年入学到2012年毕业的四年间在图书馆门禁的出入记录,分析得出本科生用户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与其所处的四个年级相吻合,并根据各阶段用户行为特征的差异性推荐个性化的图书馆用户管理条例,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价值。 图书馆用户生命阶段的划分。大一为考察期,该阶段用户的平均进馆次数较低,且有小幅先增后减的波动,说明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尚不稳定,在探索中向前发展。大二为形成期,该阶段用户的平均进馆次数稳步上升,随着用户与图书馆接触的频繁增加,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大三为稳定期,该阶段用户的平均进馆次数最高,同时在该阶段的后半段也开始出现用户进馆次数下降的趋势,表明已逐步过渡到退化期。大四为退化期,该阶段用户进馆次数急速下滑,直至用户退出图书馆系统。 对高校本科生用户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与用户所处的年级惊人吻合,也就是说年级是影响用户对图书馆使用的重要指标。经调研发现,对本科生用户,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大一课程全部都是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是对高中学习的延续,难度不大,通过老师授课和参考书的使用就能够应付,但是该阶段课程多,作业繁重,学生们时间紧,所以来馆次数不多,进馆的主要目的也是以借阅课程参考书以及个人所喜爱的数目类别为主,并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利用图书馆的学术氛围做科研。因此该阶段进馆次数为四年最低,但是借书数目为四年最高。 大二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略带专业基础课,课程依然很满,但是因为涉及到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始进入专业细分领域,学生也开始涉及到全新的专业课,出于对课程的生疏,需要参考资料,进出图书馆的次数变得频繁。 大三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专业化程度明显,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进入研究性阶段,喜欢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所以进馆的次数明显增加,但是借书量不见增长。同时大三是一个分水岭,学生开始为毕业后的不同去向做准备。打算考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会明显高于求职的学生。 大四的上学期依然有专业课,但是课程不多,下学期未设置课程,以做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为主。大四学生对专业课已经有相当基础,对图书馆的依赖降低,同时不管何种去向的大四毕业生,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准备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随着生命周期接近终点,对图书馆的使用逐步减少,直至退出。 高校图书馆用户存在明显的生命周期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使用价值差异较大,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对用户的管理不应是固定的,而应采取动态的管理模式更为科学合理,这也是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的价值所在。对策建议:(1)高校图书馆应增加大一新生的借阅权限。大一学生进馆后发生借书行为的概率最高,同时大一也是四个年级中平均借书次数最多的年级。新生对图书馆比较陌生,需在使用中增加对图书馆的了解,因此适当增加新生的借阅权限,可以激励新生更多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扩大图书借阅量,同时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2)高校图书馆应改进对大三学生阅览和自行空间的管理。大三学生更多的是使用图书馆的阅览服务以及学术氛围,因此可以划分出专门的区域用作大三学生考研复习、准备出国以及学术研究的场所。该专区设立的目的是保障大三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通过场所的集中使考研、出国以及做科研的学生分别集合起来,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激励和相互学习。同时在专区周围设置该区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参考书目,给学生提供极大的便利,也充分体现图书馆帮助用户更好更广泛地获取知识的宗旨。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史上最牛的用户研究大作
热度 15 libseeker 2012-12-18 11:34
图谋按:浏览了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贤文博士《科学家工作时间一文被Nature报道》博文,进一步进行了延伸阅读。窃以为,《Exploring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Do scientists often work overtime?》堪称史上最牛的用户研究大作,值得广大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学习与思考。特此辑录相关资料。 1 王贤文.科学家工作时间一文被Nature报道.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53655do=blogid=643585 2012年12月13日,Nature出版的第492卷7428期对我们的一篇关于科学家工作时间的论文进行了专文报道。 Lab life: Balancing. acthttp://www.nature.com/naturejobs/science/articles/10.1038/nj7428-299a 2张双虎.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1128115956126988.shtm 王贤文等人一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2011年12月初,王贤文在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网站浏览论文时,发现许多期刊首页都有近期下载最多文献的数量统计。 “我很好奇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王贤文说,“进一步了解就发现了realtime.springer.com这个平台,立即想到可以用这个工具作一系列研究。” realtime.springer.com是Springer于2010年10月份发布的一个实时监测平台。该平台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在页面上实时展示了世界各地从Springer数据库下载文献的情况。 由于数据变化速度非常快,王贤文等人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数据完整记录下来的方法。此后该小组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监测,获得近200万条全球科学家的下载时刻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论文写作。论文投到该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后,很快就被录用了。 “其中同行评审仅历时18天。”王贤文说。 3 Exploring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Do scientists often work overtime?.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51157712000545 Abstract A novel method is proposed to monitor and record scientists’ working timetable. We record the downloads inform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real-timely from Springer round the clock, and try to explore scientists’ working habits. As our observation demonstrates, many scientists are still engaged in their research after working hours every day. Many of them work far into the night, even till next morning. In addition, research work also intrudes into their weekends. Different working time patterns are revealed. In the US, overnight work is more prevalent among scientists, while Chinese scientists mostly have busy weekends with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4 曹俊.科学家的工作时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602706.html 大连理工大学王贤文等人通过监测Springer上科技论文的下载情况,分析了各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主要结论: 1)论文的下载次数基本上正比于该国发表的SCI文章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周末。美国、德国、中国科学家的周末工作强度分别是平时的68%,64%,77%。 3)科学家基本上不分上下班。如下图。 4)美国人是夜猫子(会不会是作者没把IP与时区的对应算对?);中国人与美、德的生活习惯差别非常明显,工作时间呈现三峰结构,即中午要休息,吃饭的时间比较规律(也比较认真 ^_^)。而西方人一般中午不休息,吃饭大概也没准点。 5 一个考察科研人员生存状态的独特视角发现: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http://fhss.dlut.edu.cn/Display.aspx?NewsID=450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11044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