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江西浮梁暨枞阳仪山陈氏隋唐时期世系初考
陈龙珠 2018-11-3 20:14
经过网上查询和实地考察,本博编发了: 安徽枞阳仪山陈氏宗迹:唐末至今 (2018-07-01)。 本文主要探讨江西浮梁陈氏始祖陈轶(字彦文)以上溯至南朝陈末(隋唐时期)的这段世系问题。 在2017年底完成的江西鄱阳桂湖清正宗谱上,浮梁陈氏在隋唐时期的世系为:深(南朝陈国末代太子)- 纶 - 益- 仲道 - 轶(兄轩-字彦恭、弟轾-字彦武)。但五代相隔接近230年的时间跨度(平均每 代出生相隔超过50年),有理由让人疑惑是否遗漏了几个世代。 关于江西浮梁陈氏始祖轶公( 浮梁古县志记其籍贯为蜀人 )之父及更上辈的溯源,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颖川陈氏考略》之《(安徽无为)金牌陈氏源流考述》一节论证为睦 -珂 - 禄,依据是祁门文堂明万历丙午年祁门知县翀奎在《陈氏正续大成宗谱序》上写道“...睦公生,登唐俊民榜进士,...仲子彦文,...”,德化( 为福建莆田仙游相邻县名、江西九江县旧名 )旧谱世系接仲道后有“禄、珂”。但浮梁~祁门~鄱阳~桐城(今枞阳)陈氏后人陈焯(桐枞陈氏13世,清进士)、陈澹然(桐枞陈氏20世,清举人)于清初、清末修谱时分别留下文字, 质疑( 下文截图1 )了 浮梁陈氏始祖彦文公之上的世系( 下文截图3 ),因为证据不足! 作为桐枞陈氏第23世后人,本人试图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条件,查证上述两位先辈留下的疑问。经多方查阅资料,基本认为上述《考述》及明朝祁门知县及文堂陈氏宗谱、今枞阳仪山陈氏支谱对浮梁陈氏始祖之父及更上祖辈的世系(隋唐时期),错误地套上了北宋时期福建莆田陈绛~ 陈动之 ( 与弟弟陈说之同时进士及第,但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 )~ 陈睦 ( 北宋诗人,王俊民榜进士,后迁居苏州 )~陈彦文( 晚年也曾在离浮梁不远的九江一带做过官 )家族的世系: 【(八)仙游陈氏世系】 ( 世系摘录见下文截图2 )。这个错误,很可能由古代一人拥有讳、字、号等繁杂的取名体制,在元朝全面销毁宗谱直到明朝中期前后恢复各姓各宗编谱缺乏历史资料(大多由族内代表人士回忆甚至由外族编谱专业人士代劳)等原因造成的。 在本博查考获得初步看法且与浮梁陈氏宗亲交流中,与枞阳仪山陈氏同宗于鄱阳茆塘陈氏的安徽池州池阳宗亲陈世藩先生,发来了他们那里老人们抄录的一份世系表( 下文截图4 ),更加清楚地看出与福建莆田陈氏世系的错接现象。 综上所述,江西浮梁(枞阳仪山)陈氏在隋唐时期的世系,仍待查找历史资料和到西川东门(今成都一带)实地寻访来补遗。 截图1 :皖枞仪山陈氏支谱七修主持人陈澹然留给后人的四个疑问,其中后3个涉及隋唐时期的世系 截图2 :福建莆田北宋陈彦文(字经仲)先辈世系摘录 截图3 :皖枞仪山陈氏支谱隋唐时期世系(疑与截图2之福建莆田陈氏世系错接) 截图4 :安徽池州池阳陈氏(与枞阳仪山陈氏同宗于宋朝鄱阳茆塘陈氏)世系简表(陈世藩先生供图)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1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徽枞阳仪山陈氏宗迹:唐末至今
热度 2 陈龙珠 2018-7-1 20:32
【作为第廿三世孙,谨以此文,纪念始祖茆塘公逝世730周年和老太君诞辰800周年】 去年清明节前回乡扫墓,见到了祖籍所在的安徽枞阳县(1947 年前隶属于桐城县 )汤沟镇仪山陈氏祠堂完成的八修支谱。由于其中对皖枞仪山陈氏始祖茆塘公陈宁元初被迫丞皖前在饶州的世居地不确切(延续了民国初期由族人 陈澹然 主持七修谱写法),便打算寻宗解决这个问题: 先祖迁徙大脉络 (2017-07-24) 。经过一年多来断断续续地查询和实地寻访,基本上确认了自唐朝后期以来的世系和先祖迁徙路线(见如下系列图/照片)。 按江西浮梁陈氏宗谱所载,浮梁陈氏始祖陈轶(彦文)为蜀人,为南朝陈末代太子 陈深 的后裔,被朝廷委派镇守饶徽,于公元880年前后与长子广公先后不幸在浮梁阵亡,次子度公及广公之子便迁居于浮梁城北的盐仓岭( 已废弃 )。遗憾的是,仪山支谱和鄱阳桂湖清正宗谱记载,均尚缺乏足够的资料能确认陈深公到陈轶公之间的嫡系关系,有待于继续查找更可信的史料。 图1 皖枞陈氏先祖迁徙路线 图2 景德镇浮梁陈彦文公父子庙图(已毁,现地名/毛滩) 图3 浮梁县委魏副书记接见介绍浮梁情况 图4 清康熙年代安徽桐城县志对仪山陈氏 五世 及其始祖的记载 图5 古茆塘村口遗址(现鄱阳县侯家岗乡陈家墩) 图6 古茆塘村附近 九年制学校 楼上东眺 图7 枞阳仪山陈氏始祖(公元1288年去世)和二、三世祖墓位置 图8 枞阳仪山陈氏始祖茆塘公墓碑(1688年由二房官山支十三世 清进士 陈焯 率立) 图9 枞阳仪山陈氏祠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携带自然重组核蛋白基因的新型狂犬病毒世系的分离和鉴定
热度 8 yanjx45 2012-12-19 11:18
论文题目: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Rabies Virus Lineage in China with Natural Recombinant Nucleoprotein Gene 发表刊物: PLoS ONE 7(12): e49992. doi:10.1371/journal.pone.0049992 论文摘要: 狂犬病病毒 (RABV) 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作为导致病毒遗传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机制,同源重组可能导致毒力增加和宿主趋向性有改变的新病毒株的出现。然而,此前尚不清楚在 RABV 的进化中重组是否在起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在中国流行的 4 个 RABV 毒株进行分离和测序。系统进化分析确认了由 2 种不同毒株 (毒株J 和 CQ92) 构成的一个新的世系 (lineage) ,该世系可能源于杂交。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世系病毒基因组的 3 ’端非翻译区 (UTR) 和 N 基因的一部分 ( 长度为大约 500 个碱基 ) 很可能来源中国世系 I ,而该基因组序列的其他部分则与中国世系 II 同源。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同源重组可以在环境中自然发生,并参与决定 RABV 种群的基因结构。 Abstract Rabies virus (RABV) causes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 and death. A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viruse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an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novel virus strains with increased virulence and changed host tropism. However,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recombin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RABV.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d and sequenced four circulating RABV strains in China. Phylogenetic analyses identified a novel lineage of hybrid origin that comprises two different strains, J and CQ92.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virus 3’ untranslated region (UTR) and part of the N gene (approximate 500 nt in length) were likely derived from Chinese lineage I while the other part of the genomic sequence was homologous to Chinese lineage II.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can occur naturally in the field and shape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RABV populations. 论文作者: Cheng-Qiang He , Sheng-Li Meng , Hong-Yan Yan , Nai-Zheng Ding , Hong-Bin He , Jia-Xin Yan , Ge-Lin Xu 作者单位: 1.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s Biology in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China. 2.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Wuhan, China. 3. Dairy Cattle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China. 原文全文下载: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9992 或: He-journal.pone.0049992.pdf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5544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