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创新驱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引发的学术联想
yaojunwei 2019-5-12 23:30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引发的学术联想 今天读了毛泽东同志 1928 年 10 月 5 日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想了毛泽东同志写这篇文章已经距今( 2019 年 5 月 12 日) 91 年之久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了。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首先分析了国内的政治状态,又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他指出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情。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并分析了五个条件。接着有论述了湘赣边界的格局和八月革命的失败、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然后分析了边界地区的经济问题,最后针对军事根据地问题,提出了巩固根据地的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我在想,我的研究方向是众多管理学中知识管理中的一个小小的方向:知识动员。当时,在填写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材料的时候,还得感谢慕静老师帮我想到了一个好的方向就是:知识生态,这样可以将我之前所有知识管理相关的方向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大方向。 借着毛泽东同志这个题目,我反问一下自己《我自己的知识生态为什么能够存在?》。从国家层面,政府开始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中强调:“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转变”,强调了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反观我自己的研究方向,其存在和发展,也有其必然的条件。其一,这是源于我的兴趣和爱好,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归宿。其二,我将方向研究所得用于自身提升上,包括思想、思维、意识、素养、眼界、能力及技能等,这些研究所得并不是停留在书面上或者束之高阁,而是践于自身不但实用,而且受益匪浅。其三,能否长期地研究知识生态,则取决于国家创新战略是否向前发展这一条件。国家创新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知识生态的长期研究,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我自己研究的重中之重。其四,有相当的正式成果的存在和持续研发及创新,是知识生态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有好的方向,若没有相当分量的正式成果,便不能保持其研究的存在和长期。其五,知识生态的长期存在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有一个紧要的条件,就是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学术自由,容忍学术异端。当然长期地研究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孤独寂寞的感受,那就需要在内心中树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恢弘的学术气度。 当然依据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军事根据地思想,还需要建立自己方向的研究中心——知识生态研究中心,即使是非正式组织,这就是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巩固此学术根据地的方法:第一,建立完备的研究体系;第二,储备充足的学术资本;第三,建设较好的学术能源供给体系;第四,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
个人分类: 应如室|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础研究的春天,还会远吗?
fudandf 2016-8-8 13:52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创新”就逐渐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口中的高频词。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被列为全会公报中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更凸显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位置。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也正式写入全会公报当中。今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难发现,基础研究和创新的根本性关联已开始受到重视,这似乎预示着基础研究的春天正在走来。 今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在《自然》发文《推进中国的基础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科学研究主体多聚焦于短期或凝练技术的研发(RD)。公共资金大都投向有应用前景的或急需的领域,如研制飞机发动机、高速列车、太阳能电池以及新药设计,并期待其成果可在5-10年投入实用。对于一些成果产出周期较长、应用前景还不明朗且不是急需的基础研究项目投入不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创新之举始于基础研究;今日中国,高层已经开始重视立足长远的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发展问题,这也是关乎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根本问题。一般,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大类别,其中原始创新是创新的起点和根本,常常立足于本国的基础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重大经济成绩,但相当一段时间是依靠比较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我们依赖的比较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巨大等生产相关要素;我们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规模效应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关技术过于强调引进而不是自主创新。为此,我们在经济进步同时,也付出了一定代价:环境恶化、产能过剩、技术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2014年,中国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等等问题日渐暴露。当下,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事关重大、且日趋紧迫。   从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开始,中国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也都属于自主创新的环节,高铁就是其中的成功的典范。但是,在自主创新的核心环节原始创新上,我们正面临关键而紧迫的任务。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环节上投入太少。   衡量基础研究的投入除了绝对数值外,还有个相对值的重要指标——基础研究强度,该指标的数值是基础研究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值。中国基础研究强度近年来均不到5%,而大部分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强度在15-25%,2012年美国的比例为16.5%。当然,值得肯定的是,随着近年来中国领导层对创新与基础科研的重视,中国RD经费强度和总量不断攀升。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良好势头为中国的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好的科技基础。以下图一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的基础研究投入数量有迅速增加,总数值从2001年的100多亿元到2014年600多亿元;但这主要基于科研经费的大盘上涨带来的溢出效应,基础研究强度(基础研究对科研经费总额的占比)一直都很低,维持在5%左右,并有降低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是不断增强的,但是我们对基础研究、对科学知识的理论基础却缺乏重视。   图一:近年来基础研究投入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其科技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规划科技,技术先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科技规划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既与传统思想有关联,也与战争历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技术有关联。因此,早在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就批评了这种忽视现象,“如果我们还不及时加强对长远需求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我们就要犯很大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建立自科基金、973项目等方式推动基础研究逐步发展;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等方式迅速缩小了与外部先进科技的差距,并在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上取得了科技创新系列成果。这些也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心任务,提供了科技支撑。   今天,在围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的带领下,中国发展正步入一个新阶段——创新驱动战略下的新发展阶段。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社会大规模的创新必然需要更为强大基础研究作为持续的支撑,不断引进的技术已难以应对不断发展的节奏和高昂的成本。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需要更广泛布局,从基础研究到引进技术(或技术创新)之间有大量空白需要填补,基础研究的薄弱基础紧迫需要夯实,基于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任务非常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指出了基础研究的本质是科学创新,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中国正在创新驱动战略指引向民族复兴的强国伟业的进程当中,加强基础研究的队伍、放宽基础研究投入、拓展基础研究投入渠道、宣传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等等都将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都是推动科学创新的关键步骤。   目前,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很有必要大力拓展(相对最自由的自科基金,投入渠道受众面也很有限:申请人必须挂靠有资质的单位,且一般需要以团队方式申请,成功率也往往不足三成),而社会及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非常之少、更需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跨跃式发展,这又需要大大加强基础研究投入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此外,基础研究工作者,在申报项目和结题过程中,经常面对系列繁琐复杂的财务规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于预算和决算当中,这也是同样是改革的重点方向。   所幸,值此写稿之际的2016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为基础研究工作者等广大科研工作者松绑,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相对而言,基础研究工作者的收入渠道有限,最需要中央财政的支持,他们将会是该新政施行后受益较大的群体,此举也会为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更灵活自由的资源。从这一点,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基础研究的改革希望!   基础研究的冬天已沉寂良久,春天还会远吗?(邓峰) http://news.cri.cn/liebao/20160805/9f627990-89b9-b998-9278-7fdce2f6e5d1.html?s=cm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创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
热度 1 fudandf 2016-7-20 07:3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快速进步;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步入一个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瓶颈凸显:人口红利消退、资源优势减少、环境压力增大等,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重要国家战略,而科技创新被认为是引领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科技创新,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创新理论是二十世纪初由熊彼特所创立,他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战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概念从廿世纪末开始广为传播。与创新概念的刚刚兴起相反,科技创新在事实上却曾长期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源泉。 1.科技创新,世界进步的重要源泉 纵观历史,科技创新是近现代世界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能领先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就开始逐步摆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束缚、摆脱大自然对旧生产方式的物质束缚,并进入了一个发展不断加速的大变革时代。而人们摆脱这些束缚的核心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哥白尼用日心说的科学观察撼动了政教合一的封闭思想、伽利略用望远镜的工具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技术窗口、开普勒的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等则进一步建构了人类理解宇宙的科技思想。这些科学巨人为世界猛然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西方的科技创新从此不断循环推进,并引领欧洲文明率先进入解放思想、开拓世界的人类创新发展进程中。其后数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打通世界的大航海、到改造世界的工业革命、乃至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都密不可分。我们的世界,已经是和科技创新紧密相连的时代。而且,科技创新仍在不断打破一切抑制思想和变革的束缚,带领人们进入更强大的创新时代。 其实,早在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华大地上也曾科技昌盛、中华文明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和改变世界。李约瑟为此曾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并指出,“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可遗憾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没有建立在一个科学技术的创新体系之上,而是依赖于个体的天才实现“顿悟”式的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没有持续发展进步,兴也匆匆、衰也匆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创新没有得到封建统治者及封建社会的应有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权益无法保障;创新发明既没有与科学理论结合而缺乏根基,创新成果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而反哺科技创新等;这也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无法成体系发展。 相比之下,现代西方世界所备受重视的科技创新工作者、可不断发展而能容纳创新的现代学科体系、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等,这些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扎实的现实基础,而科技创新又为西方世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源头动力。这些都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学习榜样。 2.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依托 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就在大力革除封建弊端,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期间,科学就和民主一道成为运动的口号和旗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这个称谓体现了科学力量对于我国道路合法性的根本支撑作用。1978年,中国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得以从十年文革的破坏中走出来,中国发展开始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充分肯定了科技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打下了夯实的学科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对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获得了国家发展层面的重要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的确立,更进一步肯定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中国的科技创新担负着特殊的重任,成为国家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根本依托。 二、创新驱动战略,是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方式的升级,是唯物史观的辩证运用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这两对矛盾运动中,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微妙而复杂,又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发展和重要成 就。这份成就,离不开我们对唯物史观的高度认可。基于生产力在辩证运动中优先地位的认识,我们首先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充分调动要素资源,把广大农村的大量富裕劳动生产力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来,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给予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运用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中,实现了后发国家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些也都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背景下,所取得的发展成果。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意识到,我们的发展借鉴了日韩等发展型国家的现代化追赶战略,但我们中国的国情不支持我们继续长期采用这种发展方式。 因为,一味追求生产力,而忽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忽略上层建筑及生产方式的主动变革,已导致过多依赖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应用。这体现为:中国产业大多聚集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生态文明遭受到日益严峻的破坏,土地资源相当程度被过度开发;劳动者工资水准在不断上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富余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为继;中国资本运作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股市起伏加剧、金融震荡剧烈,房价高企也凸显大量资本偏离制造业正轨、远离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而另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断抬高中国企业的准入门槛,多次针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等等。而且,欧美针对中国的技术转移门槛也在日益提高,中国企业继续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来获得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加。这些都说明,旧有的发展方式已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自主科技创新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而且,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与熊彼特创新理论中传统的企业创新方式不一样,中国利用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特殊反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探索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创新驱动战略还意味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国家发展方式正要经历根本性的升级,科技将进一步发挥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优势,将主动推动现有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宏观转变,在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理想的中国梦打下扎实的科技基础。 三、科技创新,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 1.科技创新,成绩与隐忧 据报道,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日益增强。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5年末4G用户数超过3.8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ARJ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交付运营;油气开发专项再造一个西部大庆;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上升到20%,居全球第二。国际科技论文占全球比重从9.9%上升到20.2%,居全球第二。创新对话成为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战略沟通的重要机制,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组织,200多位中国科学家担任国际合作组织的领导职务。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领导作用。全球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研发机构达1800家。 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获得了一定发展,能为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更清醒地看见中国科技创新的长期不足之处。建国以来,中国的不少科技创新,如震撼世界的两弹一星,上天入海的神舟号与蛟龙号,雄冠全球的天河号超级计算机、和谐号高铁等等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创新成果大都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也大都是基于重大专项等“国家队”项目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成本高昂;而基于基础研究与社会科研活力,即基于学界、企业界等自主研发的原始创新或理论创新而做的自主创新成果还不够多;我们的创新集中在国外原始创新基础之上的集成创新或引进吸收再创新等,这使得我们的创新质量和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都受到国外科技力量的钳制。或者说,我们的科技创新仍然很缺乏国内的经济社会根基,这影响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经济社会上的有效推行,中国发展方式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得到改变。 2.《纲要》,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铺路 科技创新,是当前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头,但却长期缺乏经济社会的根基;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在日益尖锐的问题、日益凸显的瓶颈跟前,要确保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就需要利用政治上层建筑的系列战略举措来推动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确立,要保护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推动原始创新的源头供给,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扎根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理念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凸显,尤其是科技创新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2016年5月2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全国科学代表大会的三会召开前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2020年、2030年到2050年,中国逐步要实现科技创新强国的梦想,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纲要》还进一步进行战略部署,推动“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的创新布局。布局当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带动机制体制创新这双轮共同驱动,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创新群体等的互动转变。 《纲要》的顶层设计,不仅为中国的创新驱动设计了蓝图,而且提供了周密的系统路线图;中国的科技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正在对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气;中国正自上而下推动科技力量发展成为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3.科技创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在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技创新所引领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是上层建筑利用战略指导,实现辩证循环运动的关键环节。而《纲要》在内的这一系列国家创新战略安排,既体现政治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辩证性质的反作用,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实践中的辩证运用,也是中国升级发展方式、建设科技强国的响亮号角。 中国,科技创新所引领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自主创新建设,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时间里,中华大地无数仁人志士通过革命的方式为中国摆脱三座大山、独立自主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现代世界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政治地位。在冷战的重重压力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位于保家卫国的重大需求、科技工作者们以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突破换取了和平发展的宝贵外部环境。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被称为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此后,中国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大量引入先进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发展,中国迅速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这些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打下了扎实的外部物质基础和技术储备基础,但这离中国自主创新发展仍相距甚远,需要中国经济社会的科技创新实践和创新驱动发展。2016年的今天,在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基础上,中国借助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理念,借助科技三会的春风和《纲要》的战略蓝图,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发展确立了科技创新的引领道路。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上述话语所激励,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有赖于于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而中国的自主创新源头,则必在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求是网: 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6-06/08/c_1119009837.htm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586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技创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
fudandf 2016-7-20 07:2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快速进步;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步入一个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瓶颈凸显:人口红利消退、资源优势减少、环境压力增大等,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需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重要国家战略,而科技创新被认为是引领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科技创新,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创新理论是二十世纪初由熊彼特所创立,他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二战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概念从廿世纪末开始广为传播。与创新概念的刚刚兴起相反,科技创新在事实上却曾长期推动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源泉。 1.科技创新,世界进步的重要源泉 纵观历史,科技创新是近现代世界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能领先发展的根本动力。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就开始逐步摆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束缚、摆脱大自然对旧生产方式的物质束缚,并进入了一个发展不断加速的大变革时代。而人们摆脱这些束缚的核心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哥白尼用日心说的科学观察撼动了政教合一的封闭思想、伽利略用望远镜的工具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技术窗口、开普勒的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等则进一步建构了人类理解宇宙的科技思想。这些科学巨人为世界猛然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西方的科技创新从此不断循环推进,并引领欧洲文明率先进入解放思想、开拓世界的人类创新发展进程中。其后数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与打通世界的大航海、到改造世界的工业革命、乃至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都密不可分。我们的世界,已经是和科技创新紧密相连的时代。而且,科技创新仍在不断打破一切抑制思想和变革的束缚,带领人们进入更强大的创新时代。 其实,早在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华大地上也曾科技昌盛、中华文明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和改变世界。李约瑟为此曾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并指出,“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可遗憾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没有建立在一个科学技术的创新体系之上,而是依赖于个体的天才实现“顿悟”式的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没有持续发展进步,兴也匆匆、衰也匆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创新没有得到封建统治者及封建社会的应有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权益无法保障;创新发明既没有与科学理论结合而缺乏根基,创新成果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而反哺科技创新等;这也使得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无法成体系发展。 相比之下,现代西方世界所备受重视的科技创新工作者、可不断发展而能容纳创新的现代学科体系、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等,这些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扎实的现实基础,而科技创新又为西方世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源头动力。这些都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学习榜样。 2.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依托 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就在大力革除封建弊端,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动力。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期间,科学就和民主一道成为运动的口号和旗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这个称谓体现了科学力量对于我国道路合法性的根本支撑作用。1978年,中国的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得以从十年文革的破坏中走出来,中国发展开始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充分肯定了科技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为科技创新打下了夯实的学科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对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获得了国家发展层面的重要肯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的确立,更进一步肯定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中国的科技创新担负着特殊的重任,成为国家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根本依托。 二、创新驱动战略,是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方式的升级,是唯物史观的辩证运用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这两对矛盾运动中,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微妙而复杂,又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发展和重要成 就。这份成就,离不开我们对唯物史观的高度认可。基于生产力在辩证运动中优先地位的认识,我们首先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充分调动要素资源,把广大农村的大量富裕劳动生产力投入到生产建设中来,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给予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运用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中,实现了后发国家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些也都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背景下,所取得的发展成果。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意识到,我们的发展借鉴了日韩等发展型国家的现代化追赶战略,但我们中国的国情不支持我们继续长期采用这种发展方式。 因为,一味追求生产力,而忽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忽略上层建筑及生产方式的主动变革,已导致过多依赖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重复开发和低水平应用。这体现为:中国产业大多聚集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生态文明遭受到日益严峻的破坏,土地资源相当程度被过度开发;劳动者工资水准在不断上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富余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为继;中国资本运作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股市起伏加剧、金融震荡剧烈,房价高企也凸显大量资本偏离制造业正轨、远离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而另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断抬高中国企业的准入门槛,多次针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等等。而且,欧美针对中国的技术转移门槛也在日益提高,中国企业继续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来获得经济发展的难度日益增加。这些都说明,旧有的发展方式已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自主科技创新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而且,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与熊彼特创新理论中传统的企业创新方式不一样,中国利用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特殊反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探索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创新驱动战略还意味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国家发展方式正要经历根本性的升级,科技将进一步发挥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优势,将主动推动现有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宏观转变,在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创新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理想的中国梦打下扎实的科技基础。 三、科技创新,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 1.科技创新,成绩与隐忧 据报道,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日益增强。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5年末4G用户数超过3.8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ARJ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交付运营;油气开发专项再造一个西部大庆;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上升到20%,居全球第二。国际科技论文占全球比重从9.9%上升到20.2%,居全球第二。创新对话成为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战略沟通的重要机制,与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加入20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组织,200多位中国科学家担任国际合作组织的领导职务。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领导作用。全球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研发机构达1800家。 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获得了一定发展,能为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更清醒地看见中国科技创新的长期不足之处。建国以来,中国的不少科技创新,如震撼世界的两弹一星,上天入海的神舟号与蛟龙号,雄冠全球的天河号超级计算机、和谐号高铁等等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创新成果大都是举国体制的产物,也大都是基于重大专项等“国家队”项目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成本高昂;而基于基础研究与社会科研活力,即基于学界、企业界等自主研发的原始创新或理论创新而做的自主创新成果还不够多;我们的创新集中在国外原始创新基础之上的集成创新或引进吸收再创新等,这使得我们的创新质量和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都受到国外科技力量的钳制。或者说,我们的科技创新仍然很缺乏国内的经济社会根基,这影响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经济社会上的有效推行,中国发展方式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得到改变。 2.《纲要》,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铺路 科技创新,是当前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头,但却长期缺乏经济社会的根基;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在日益尖锐的问题、日益凸显的瓶颈跟前,要确保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就需要利用政治上层建筑的系列战略举措来推动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确立,要保护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推动原始创新的源头供给,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扎根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理念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凸显,尤其是科技创新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2016年5月2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全国科学代表大会的三会召开前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2020年、2030年到2050年,中国逐步要实现科技创新强国的梦想,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纲要》还进一步进行战略部署,推动“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的创新布局。布局当中,科技创新的核心,带动机制体制创新这双轮共同驱动,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创新群体等的互动转变。 《纲要》的顶层设计,不仅为中国的创新驱动设计了蓝图,而且提供了周密的系统路线图;中国的科技创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正在对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气;中国正自上而下推动科技力量发展成为更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3.科技创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在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技创新所引领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是上层建筑利用战略指导,实现辩证循环运动的关键环节。而《纲要》在内的这一系列国家创新战略安排,既体现政治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辩证性质的反作用,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实践中的辩证运用,也是中国升级发展方式、建设科技强国的响亮号角。 中国,科技创新所引领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自主创新建设,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时间里,中华大地无数仁人志士通过革命的方式为中国摆脱三座大山、独立自主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现代世界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政治地位。在冷战的重重压力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位于保家卫国的重大需求、科技工作者们以两弹一星的重大科技突破换取了和平发展的宝贵外部环境。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被称为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此后,中国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大量引入先进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发展,中国迅速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这些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打下了扎实的外部物质基础和技术储备基础,但这离中国自主创新发展仍相距甚远,需要中国经济社会的科技创新实践和创新驱动发展。2016年的今天,在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基础上,中国借助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创新理念,借助科技三会的春风和《纲要》的战略蓝图,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发展确立了科技创新的引领道路。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上述话语所激励,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有赖于于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而中国的自主创新源头,则必在于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 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源头;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求是网: 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6-06/08/c_1119009837.htm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型期需要坚定的改革和锐意的创新
acthinker 2015-9-9 19:21
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在发生升华,从产业链的低端向全链条逐步拓展和升级。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还有较大空间,科技变革也在从单一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向智能技术,新能源,清洁技术等多极化发展,同时居民消费升级引发内需很多显著的结构性增长,国产动画片《捉妖记》创下24亿票房的记录。科技变革和全要素生产力问题,是尽头还是新的开始?这关键的两点值得探讨。 熊彼特周期是60年的大周期。此轮互联网变革从上世纪计算机发明开始,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国智能机销量见顶,我认为计算机互联网的60年大周期基本结束。这一轮科技革命将计算机互联网变成了我们的“水电煤”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互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呼唤着智能技术的到来。我认为新一轮大的科技革命浪潮--第五次科技浪潮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它就是智能化浪潮。智能技术,包括机器智能和类脑智能,将会展现出新的光芒,并极大的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除此之外,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基因科技,新材料这些创新也将催生出很多的新兴行业和企业。所以,资本市场不要为快凋谢的花瓣悲观,而要为即将开放的花骨朵准备好接生工作。 关于全要素生产力提高。我们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经济的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过去十年,我们的土地成本和人员工资提高了不少,但是我们的人口素质,积累的资本,加上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经济在基础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全球竞争力。如今很多人也觉得人口红利改革红利耗尽。但是,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带一路战略下,会在要素整合与生产力方面展现出新的竞争力,这个我觉得不用怀疑可能性,因为地球上有完全可以参照的例子,无需创新。目前的改革,面临了两个大的矛盾,一个是国有企业的定位问题,一个是政府服务市场和创新经济的能力问题,从资本市场看,目前政府的能力还是有改进空间的,对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他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调整,但是我们要明白这种调整一直在进行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增量改革的空间依然有,但是存量改革也非常紧迫,已经不能等待存量自然代谢,现在到了要动些手术为增量创造机会空间的时候了。需要耐心和共识吧。 面对全世界的经济,在过去十几年的全球化框架下,西方对全球资源,市场和劳动力的整合,已经满足了很多人类需求。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需求在哪里,市场在哪里,这其实很关键。周其仁教授的三个海平面论是一个思路,对内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释放内需是一个思路。人类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从科技变革与需求的相关性来看,关键还是要大力抓住科技变革浪潮带来的新兴产业机遇。智能技术,新能源,清洁技术,基因技术等,我觉得这些新兴技术任何一个都将创造出很大的需求和市场规模。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西区作为微小创新集群配置空间的设想
acthinker 2015-5-31 17:58
科技和新兴产业的线性演变和非线性突变呈螺旋共振催化态势。线性演变指的是在某一个技术和理论框架下,新概念、新技术在既有产业内的延续性创新和完善过程,而非线性突变指的是突破原有理论和技术框架,基于新的范式和构造形成的新的思想创新点,并由此产生新的技术系统和新兴产业板块的过程。按照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逻辑,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发育相辅相成,有的时候创新的突破点不是来自于板块内,而是发源于边缘或者外围的技术和产业突破。 当前上海的创新资源主要围绕大创新来布局,而在微小创新生态构建方面空间依然很大。所谓大创新,是指现有科技产业巨头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包括跨过公司和国内优秀的科技企业,著名高校和和中科院的院所。所谓微小创新,更多的指的是来自边缘和民间小团队发起的创新行为及其作为载体微小科技创业公司。企业的大创新往往以线性创新为主,而非线性创新基本上是由微小创新推动的。不论是美国的科技产业,还是中国深圳,都非常明显的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硅谷有很多大企业做大创新,但是硅谷的未来其实是公众视野之外的微小创新。谷歌颠覆了雅虎, facebook 颠覆了社交。如今很多云计算,大数据公司正在颠覆原来的巨头,包括甲骨文这样的公司也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科技企业发展规律说明,新兴产业的龙头从来不是延续于原有技术系统下的龙头企业,而是发轫于基于新兴技术体系构建起来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小的。因此,上海市政府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中,除了要继续做大大创新,更要注重微小创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培育。我甚至认为微小创新生态的构建是决定科创中心是否成功的最重要考量。 抛除互联网和金融企业,深圳创新的两个样本:华大基因和光启科学,分别代表了我国生命科学技术和材料技术研发产业化的新路子。深圳市政府能够高效的帮助初创企业很快的成长起来,并成为行业龙头和规则的制定者,这里面有很关键的逻辑。这两个样本代表的是:私人资本资助的科研机构在推进应用科技产业化上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效率,这一结论与美国创新文化是高度吻合的。硅谷的最大影响者斯坦福大学是私立大学,硅谷的创新基本依赖天使和风险投资,加州湾区的城市群除了很多公立大学,也有很多私人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机构。同时,该区汇集了美国最具科技冒险精神的人士和最高效的风险投资团体。因此,我认为上海在推进科创中心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大创新和微小创新的环境培育的差异性,同时要注意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文氛围的路径依赖问题。既要在存量空间和存量体制上做出改革的魄力和创举,也要非常重视在增量空间和新制度框架下的野蛮生长生态(研发和产业化更加紧密)的培育。 深圳现在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龙头。在竞争大创新方面深圳不能和北京上海比肩,因此深圳市在发展过程中其实是通过大力支持微小创新而强大起来的。所以上海推进科创中心不能忽视借鉴深圳的经验。那么,支持微小创新,最基本的空间配置该如何做呢?我认为除了在张江板块构建支持微小创新的生境( niche )外,同时应该注重其它区域的空间配置。这个空间配置有两个策略,一是基于分布于上海各区原有研发资源就地优化微创新的发展环境和投融资环境,比如徐汇区东部的医学与生命科学板块。二是在新的大空间内集成微小创新活动,让投融资体系在与微小创新企业的合作中更加高效。下面谈谈我对于这个大空间选择的看法。 上海市区西部,目前规划比较欠缺的就是七宝到佘山一带及其南部区域了。这个地方好比上海西部的肚子。现在这个肚子是空的。空的肚子没有力气和营养,导致现在的松江城区和嘉定新城发展的不好。另外,佘山这样的生态环境也只为豪宅的富人服务。我在美国考察时发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个感觉,不论你是站在岳麓书院的石台上,还是站在 MIT 的查尔斯和边上,都可以很清晰的体会到,因为天人合一这个最基本的规律再起作用。人的灵感,需要自然生态的培育和启发。钢筋混凝土会抑制这个东西的生长。 从空间上讲,从佘山到七宝这一带是非常好的。在风水角度看,这一带属于风水宝地。这里有七宝千年古刹,历史人文源远流长。其次这里有佘山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旅游区,上海除崇明岛外最大的天然氧吧。其次,这里西接杭州,淀山湖太湖,东临上海内环,南面广大的浅开发区。北临大虹桥枢纽。可以说风水非常好。北京西郊是圆明园所在,那里是皇家园林所在,如今还有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而靠近西郊的北郊,则是上地高科技园区。所以,北京西郊是风水宝地,七宝到佘山一带也是风水宝地。北京西郊的风水宝地孕育了乐视,小米,百度,京东这样的时代领先公司。这说明环境对科技产业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这一带属于浅开发区域,可开发空间广阔,并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现在松江区的发展以松江新城佘山以南为主要拓展空间。闵行区则主要发展漕河泾、莘庄和浦江镇。现在的漕河泾开发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差了好远。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又和深圳、北京的科技园区差了好远。现在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主要是国内外大公司的一个分部,这种大公司云集的地方不利于创业公司的生长。这也是为何上海难出阿里巴巴、小米,百度这样的公司的一个原因。而七宝到佘山一带的空间广阔,土地成本比其他地方低,同时靠近大虹桥枢纽,与全国各地交流非常便捷,这一点会很好的促进信息和创新资源的交流。 同时这里聚集了上海优等教育研究资源。目前这个区域难有交大华师大,东有华东理工和上师大,中科院的科研院所也比较密集,研发资源雄厚。我认为佘山这样钟灵毓秀的地方用来建设豪宅,是非常错误的决定!佘山森林公园面积要扩大,要从佘山到七宝建设人工的森林长廊。然后将交大、复旦,上海科大等部分研发资源集中在佘山东边。重新规划泗泾和洞泾,九亭和七宝,让他们和漕河泾开发区打通。将现在的漕河泾开发区拓展,吸纳松江区洞泾以东到莘庄的空间,用这一块扶持创业型微小民营科技公司的发展。在区域内深化微小创新的知识产权交易和投融资体系的建设。这样一个配置,将填补目前上海西区在佘山东边空心化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一空间配置让上海形成一东一西两大创新集群中心,让科创中心的建设构想能够展翅翱翔。 希望这个观点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上海的发展,上海的产业升级,上海的科技驱动,需要一个新的空间来配置。这个地方就是佘山到七宝及其南部片区这个地方。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2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让概念误导了创新现实
热度 13 kexueren07 2014-12-30 21:18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表示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一指示为上海指明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但现实中,围绕着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化,还存在着不少模糊的认识,有些出于良好愿望的提法变成了套话。近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文汇科技创新沙龙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张晖明教授对这方面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剖析,指出“创新”一词在今天有点被普及滥用,缺少具体的对接实践或实践的惯性,甚至成为了一种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百搭”。在张晖明看来,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是不人云亦云,这实际上是带有挑战性的。 创新的来源与束缚 张晖明认为,创新来自于对利益的追逐,来自企业家行为,来自创业的冲动。学习型创新也就是模仿创新,是迈向真正创新的基础。许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模仿中产生的。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其实就是“傍”出来的。当年,学英语的马云作为工作人员,跟随杭州市代表团去美国访问的时候,发现了易贝和亚马逊,他回来就做了类似的。当他模仿完了,发现中国下岗工人多,于是开始在淘宝里注入中国因素。因此,他最初做的淘宝是 C2C ,发展到今天则已经是 B2C 、 B2B ,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虽然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创新,但 13 年下来积累的数据库已成为了资源,成为了阿里巴巴独特的创新来源。这个数据库的大数据计算能力,已经使国家统计局都要跟阿里巴巴合作。 “从牵着巨人的手向前走,到与巨人并肩走,再到追加了自己独立的因素,踩着巨人的肩膀走”,张晖明说,“其实三星也是这样。” 创新受到的很多约束大致可分为体制背景的约束和利益的约束。在张晖明看来,从前一个层面上说,当前我国从正面清单走向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对于创新能量的释放不可估量。从后一个层面来说,创新意味着对原有利益结构的颠覆。张晖明举例说,上世纪 50 年代的韩国政府曾经有过对产业进行归置的具体管理办法,说在回收对黑白电视信号设备的投入成本之前,不得发射彩色信号。从国家利益保护的角度提出这么个规则,韩国当时能做到落实。但是如果中国政府在 1970 年代改革开放后提出这么一个归置标准,老百姓肯定会有不满。我们的生活中一代代技术的更替往往是把前面一代的许多投入都废掉。这就会碰到:如果前面一代投入的人是掌握话语权、掌握标准制定权的人,是官商背景的,那么那些人往往会阻碍创新。 “我国课题的投放机制、评审机制没有根本的改革,还是计划经济的,而预算结构能力、预算支付能力已经很强。” 张晖明担忧,在我国现有的研发体制下,包括国家课题、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大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放空资源、消耗国力。 线形理解“产业”有后遗症 张晖明指出,高新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与消费者的接受度息息相关。俗话说:“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可能就是先烈。”曾经有厂长与张晖明聊过产品创新的节奏,他说,产品的创新更替要“嘴里吃一个,眼里看一个,手中攥一个,胸中装一个,口袋里还放一个。”张晖明认为他说得很好。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市场行为对这个节奏处理得还不够好,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过去中国人对产业的理解是平面、线性的理解,但产业实际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光有新技术和生产能力还不够,它背后还包含着投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团队能力、盈亏核算能力、营销能力和客户关系的维护。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要跟消费能力对接,在现有技术之外,还要储备后续技术。 我国在产业重组过程中,借助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很好地嵌入到了全球分工体系里。但今天回过头看,可以发现我们过去对于产业的线形理解是有后遗症的。很多产业在引进国外资本、国外技术的时候,不是利用外资而是被外资利用。例如汽车,有底盘技术、发动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很多共享技术,但是国内汽车企业重复引进,反复引进,开发新的产业成本非常之高。家用电器领域的情况也类似。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人自己扼杀了国产软件。“我记得我是 1978 年初进大学,当时我们办公室已经开始用电脑了。因为微软当时的汉化技术不过关,而我们的 WPS 汉字处理系统是很过关的,所以当时微软 3.0 、 3.1 、 3.2 让我们盗版,这背后就隐含了:创新的源头来自于消费,来自于使用,来自于需求。问题总是发生在现场。微软的汉化技术不过关的时候,它让你盗版,越盗版越是发现汉化的缺陷在哪里,信息触动的频度就越高,从而改进技术的信息触动的要素就获取得越多。因此,它很快就解决汉化技术问题。 WPS 当时的销售体系其实是有很严格的版权保护的,它让你盗版,等到它的 95 、 97 技术出来,它举手了,说中国人盗版。但这个时候, WPS 已经死掉了。”张晖明对此感到深切的惋惜。 “后来居上”并不真那么容易 张晖明还表示,用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来说明产业技术的发展等级,这种概念与事实是不匹配的。比如瑞士手表全手工,而且全流程都由一个工匠完成,一个工匠一年可能只做半个手表,绝对高劳动密集,但是绝对也是技术密集,一个手表可能就是一栋别墅的价格。此外, 瑞士手表尽管是一个有 200 多年历史的产业,但它始终保持着先进,始终不断给产品、产业注入着新的概念和新的文化、品牌因素,乃至于把八卦、把易经的东西放进去,专门指向中国市场。“我们今天认为大飞机是先进制造业,没错,可是大飞机的管理技术是你自己的吗?” 张晖明借用 郭重庆院士的一句话——“只有先进制造,没有先进制造业”—— 提醒人们不要被一些概念误导了创新现实。 眼下中国流行模块化、分包,张晖明指出,事实上,美国人已经发现他们因此吃了亏。他们认为创新的源头来自使用,来自发生问题的生产现场。产品生产模块化外包出去后,本土的研发就失去了产业工地,失去了产业工地就失去了产业工人基础,失去了幕后知识的沉淀,产业就失去了根基,研发也就没有了感觉,创新也找不到方向。哈佛大学有两位教授专门为此写了一本题为《制造繁荣》的书,谈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 “人家从 A 技术到 B 技术,再从 B 技术到 C 技术,分别走了 5 年和 4 年,我们今天由于在学习追赶的状态下,可能从 A 技术到 B 技术再到 C 技术只需要五六个月就够了,确实节约了时间,实现了相对的跨越。但是从技术植根性的要求出发,某个知识团队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往往是不能跨越的。” 张晖明强调,后来居上并不真的那么容易。
3962 次阅读|20 个评论
社会症结的诊断与治疗
benlion 2014-12-29 09:27
60 年代的一些观念深入了潜意识,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排斥,形成了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 改革开放,来到了科学的春天;然而,经历 30 年代经济发展,却发现创新不足,于是,国家提出建立创新型策略,并认识到人文精神的欠缺,提出了文化复兴。 事实上,近现代科学和工业,在欧洲的建立与发展,就是基于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双层面进步与发展。然而, 60 年代封闭、造神和逆向知识化、斗争哲学的遗迹,社会惯性很大,仍然存在: 1 )有了职务就有经费,而后做学问,体制上和文化上,社会普遍认可; 2 )以固定理论、定势思维、习惯观点,否定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研究历史,面向未来,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探索,已可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应该大踏步走进现代文明 – 思维开放和开拓发展。 附、人类学 人是心身2元体,文化是“道”和体制是“器”,文化的信息增长与传播和转化为社会组织与商品经济,构成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旧约 - 犹太教和儒家文化与新约 - 印度(佛教)和希腊文化,构成轴心时代古典文化传统。 - (结论) -
个人分类: 201415|1967 次阅读|2 个评论
鼓励民间创新建议-写给中央和中央电视台的建议
热度 3 maokebiao 2014-6-25 21:38
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把我们逼到了一个非创新不可的时间点上,国家领导人很英明,提出了很多创新的办法和渠道。但由于资金和渠道等原因,对于经费的资助不得不设定一些标准,比如博士学位,海外经历等等。 创新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分学位高低,最重要一点是能否创造社会价值和带动就业。我把创新分成两种:一种是国家驱动,就是项目驱动,这是自上而下的形式;另外一种就是民间个人驱动,自下而上的驱动。 国家驱动相对容易一些,得到国家的资助,经费不成问题,通过引进人才自然也不成问题,这些年取得了很多成绩,无需多谈。 个人驱动,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可以创新,而且每个人都有潜力创新,只是创新程度的大小不同而已,或者能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自下而上的驱动创新相对就非常难,因为难以得到经费支持,并且也难以得到社会认可。也就是说个人驱动缺乏将创新潜力转化为产品的渠道。中国有10几亿人口,具备创新创新潜力的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各行各业都有很多有潜力的创新思维。如何激发和让一些好的大众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供一个合适的渠道就显得非常急迫。 那么怎么建立一个合适的渠道,这个想法我已经有了很多年,一直想将这个建议向有关部门汇报,但不知道向哪个部门汇报,向谁汇报合适?有没有人会搭理我?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幼稚?有没有意义?大家会不会笑话我?这些困扰了我很多年。习主席说要让每个人的人生有出彩的机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觉得我应该说出来,兴许能开拓一些人的思维,推动民间创新,从而在地方涌现一批实干家和实业......。 对于地方创办公司和企业,除了要达到国家最基本的卫生、环保和安全条件外,要尽可能低放低门槛,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现在条条框框不少(很多成为收费设立潜规则的一个面上理由),这个ISO,那个ISO,规模条件尽可能低。创业艰难,适当放宽条件,但必须保证卫生、环保和安全。 每次出差到地方,我都要问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实业,企业等等,我几乎听到的全是除国有银行等政府机构,饮食服务业还不错外,基本上没有实业。城镇化后,大量的农民和毕业的大学生将来在城市扎根,地方如果没有实业,中国的社会治安将要出大问题。 大家不能再把心思再放在买卖房子上面了,那栋房子成本可能就5万,卖10万是它,100万也是它。表面上是创造了经济价值95万,其实在我看来,只是把钱从这个人的口袋放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口袋,社会价值并没有增加。通过改变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节省劳力和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才是正道。 我们都知道,中央电视台有几个鉴宝节目,很受大家关注,收视率很高。我不懂艺术,有些时候我想好多人花几百万收藏一个盘子,一个瓶子,甚至一块石头......有些时候我开玩笑,你家地里的那块土不知道有多少亿年了,比那些盘子,瓶子年代远多了,应该更值钱......有人会告诉我,物以稀为贵......说句更外行的话,其实就是炒作,就算全世界就剩一个那样的瓶子能怎么着,灾难来的时候能当饭吃吗?...... 另外还有几个选秀节目,好声音,好歌曲,开门大吉.......,既是娱乐节目,也能陶冶情操,做得挺不错的,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但我认为没有创造多少社会价值...... 我在这里没有要嘲笑艺术家等的意思,因为我不懂艺术,是个外行,说的是外行话,但并没有反对这些节目的意思,而是能不能借鉴他们这种模式。换个思维,既然我们能办几个这样节目,大家能把钱用来投资古董。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科教频道设立几个几个科普节目,对各个行业,特别是很多工程基础技术进行科普,比如汽车,飞机......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的(包括生活用品)生产原理以及发展历史......介绍各个国家和我国的发展现状,这个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写一个通俗的介绍。这个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让不同爱好的人有意无意地从这里学习到一些常识,知道自己做的某个事情兴许能改进某个东西的性能,然后持之以恒地追求......,我记得早几年有几个农民尝试自己做飞机和潜艇,如果农民能从电视节目里学到制造飞机和潜艇的原理以及怎样查找一些资料,我相信他的飞机和潜艇会比没看这个节目做得更好,也许他的飞机真飞起来了,......不要小看这种能量,他们的尝试不需要国家投钱,也许在某个地方能改进......我们不需要期望太多,这种大胆尝试的思维是最重要的。哪怕是一把削皮的水果刀,在国外买的很难削到手,同样的一个产品,我们国产的就容易削到手,为什么?差异也许就在刀口距离和刀口的方向细微差异,这是一种工艺,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努力......,我建议请崔来负责这个节目,他很认真,并且非常负责...... 在地方台和中央台设立一个类似开门大吉的节目,由地方台每个月对地方的创新(想法和产品)像鉴宝节目一样进行海选,然后像开门大吉一样给予奖金资助。分县级-市级-省级-中央级把最好的创新往上一步步的海选,让最好的创新得到最多的资助。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推动全民创新,让大家特别是有小发明的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激发那些最底层的工人甚至农民加入到创新大军的行列,让个人的小发明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得到一些资助,激发底层创新,进行创业,最重要的是让底层人得到了机会,小发明多了自然就有了大发明;另外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一些好的创新和一些企业家或者投资家有一个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你有技术,我有资金,一拍即合,我们合作创业。 简单的说,我的这个建议分两个方面:一是在地方台和中央科教频道设立一个对各种产品介绍其生产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和各国发展的现状,让我们的国家从思想上从一个农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大国的思维加速转变;二是取鉴宝节目和开门大吉各自之长,设立一个创新发明海选节目,并将每次得到好评的创新发明人的联系方式放到网上,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渠道。 这两个节目的成本不会很高,但需要有一帮人去整理这些资料和策划,这个可以找一些退休的专业老教授来整理和专门的人员负责这个节目......,建议由崔总体负责。 有个笑话,就是领导在位的时候,下属下象棋从来就没有赢过,领导退休后,下属突然赢了领导。领导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呢?下属说您现在不在台上了。我们国家目前的体制,某些地方压制了创新,底层人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所以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甚至拒绝创新。给一些没有学位和没有背景的人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势在必行。 中国未来5-10年,读书和社会价值观会有很大的转变,读书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社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企业家和大老板并不是读书读得最好的那部分人。大部分科学研究做得最好的那部分人也不是分数最高的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层涌现“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大学生早就不是天之骄子,研究生扫大街当搓澡工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重塑,很多大学的专业将要转型......正确的引导会加速社会创新,让社会价值观混乱的无序时间尽量缩短,......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事情,有人做塑料模具,每次做出来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一天他在喝水时,无意中将水水洒在了塑料模具上,发现洒上水的模具比没有洒水的要光滑,于是他特意尝试了几次,找到了一个窍门,将加工后的模具出炉后用凉水擦一下,产品质量提高了很多,......很多材料的改进是一线工人在千百万次尝试中无意发现的......这种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这种创新的发现靠工人的运气,更要靠自身的素质......这种创新应该归功于工人个人......小的改进多了,就能创造去非常优秀的产品......有些时候我们离最优秀的产品就差一步之遥,就差一道最简单的工序,甚至只需用水浇一下......我们需要释放这种创新潜能...... 我相信,如果能将这两个节目得以实施,我们国家创新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各地将涌现一批实业......农业大国的思维将急速向工业大国的思维转变...... 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幼稚,可能不具备操作性,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毛克彪 2014.6.25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60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一篇博文:就中国创业的几点体会
glbelieve 2014-6-16 19:34
进入21世纪以来,至少在我们的各种科教教材中,谈到中国经济,从中央到地方无不谈论经济发展方向,即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是一个热点话题。具体的说,如何转型,大致是要从低端技术转型高技术领域,从低端生产代工,转型设计、研发等环节。那么,方法是什么呢?“创新”,所谓的创新驱动战略。其中重要方式之一是通过创办高科技企业实现创新。本人认为,要实现这种模式,首先是要营造创新环境,没有环境、土壤,就没有相应的事物出现。那么什么环境呢?本人认为,首先应该是金融创新,即营造适合创新的金融环境。 因为,第一,高科技产业是投入成本是相对高的,不像开个包子铺,特别是雇佣的人员,大部分是高学历人员,员工费用就是很大开支;第二,高科技领域是风险较高的产业,这种较高相对于一般的销售、代工等;第三,最具活力、最有奋斗激情的高科技创新人员,往往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他们创办高科技企业,生活、情感、事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说,我国要搞创新,首先需要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如何让想创业、能创业的人充分发挥创业潜能,金融创新是第一步,不解决,在当前的以房地产为主导的经济形势下,想转型,困难。 PS,如产业,行业,工业没说对,请指正。
个人分类: 金融|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来校做专题报告
lipng6575 2014-3-1 10:08
  “中国农业现在在哪儿?将来去哪儿?怎么去?”2月28日,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以3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始了他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报告。      党委书记邓良基、副校长朱庆及成都校区各院所相关负责人、部分研究生听取了报告。      王宏广以近2000年世界经济发展回顾、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中速阶段、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形成、第四次浪潮的十大趋势、世界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业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中国农业发展潜力与趋势、农业科技发展重点与方向八个内容为纲,从世界格局出发,结合中国现实,阐述了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他说,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现在,依靠劳动力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的关键时刻,创新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以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崛起,第二次绿色革命必将形成,这些对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王宏广分析,中国农业经历了增产阶段、增效阶段,目前正迈入反哺阶段,国家对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正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注重农业数量增长,调整为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主。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调为为生产、生活、生态服务。三是从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调整为资源开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四是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服务,调整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此,他建议我校教学科研工作要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把握食品安全、水污染治理、环境问题、农村建设规划、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民增收途径等研究点,更好地满足农村的需求。      王宏广说,在土地减少的情况下,要提高产量和质量,只有依靠科技创新,而这需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提出,可以从几个方面构建激励机制:一是改革教授们的评价导向,不唯论文和专利,应该综合考虑对农村的贡献度。二是健全奖励体系,允许科研人员创办公司,让有贡献的科学家先富起来。三是实行岗位管理。鼓励科技工作者打破单位藩篱,为社会做贡献。      朱庆表示,听了报告深受教育,有利于更清楚地把握国家政策、机制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以开放心态共同探讨目前深化人事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邓良基评价报告有高度、有深度,内容丰富,分析问题透彻,对把握“三农”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意义。他表示,2014年学校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将以之作为调整深化改革的参考。同时,也会把相关建议带到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 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网页: 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4/0228/19970.html
个人分类: 转载|2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驱动发展”要充分释放“国有”科技人才的活力
lipng6575 2014-2-28 16:43
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任何政策如果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都不能称为好政策。我国未来的发展被赋予“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驱动的关键是要让人才迸发出创新活力来。目前我国的顶尖科技人才大都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而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还非常少。如何让这些“国有”的科技人才到生产第一线迸发创新和创业热情,必须要在用人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我国涉及人事管理的部门非常多,按官本位把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列为干部管理,党管干部嘛,所以科技人员除受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外,还要受组织部、纪委等管理,把本不是公务员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按公务员来管理。但政府不同部门对这群“国有”科技人员的看待是不一样的,从这些部门出台的管理文件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差异,比如针对“国有”科技人员创业和兼职等问题,科技部、农业部、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里面鼓励科技人员去企业兼职,或领办企业,并可以持有股权,但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按照公务员管理之规定又是不允许的,今年还下文要求坚决清理。也许本届或本级政府鼓励你去创业、兼职、持有股权,下届政府或更高一级政府又要求你脱离,或者直接秋后算帐,高举法纪大旗来治罪于你。处于如此矛盾的政策法纪之中的“国有”科技人员,只能窝在单位按步就班、得过且过,也不愿意去冒个人风险。这势必造成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科技人才无所作为的局面,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科技资源出现极大浪费,创新驱动缺乏对人才的驱动,显然就会成为一个高大空的口号。 依法合规才有保障,才能让“国有”科技人员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创新驱动发展之中去创造价值,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的赢家是国家。
个人分类: 杂谈|2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2013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的体会
热度 2 mhchx 2013-4-25 17:07
今天上午,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了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科技部火炬中心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2013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会议主题是“创新驱动,合作共赢”,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等世界各国科技主管部门的领导、企业家、科研机构及大学的科研人员参加了大会,并就跨国技术转移的技术、合作方式、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基础。本次大会共实现了28个项目签约,总签约金额达510亿元。其中北京市科委与 国家开发银行 北京分行在本次大会上正式签署协议,就开发性 金融 支持北京国际化创新展开合作,授信总额度达500亿元。 下午参加了新能源汽车、世界能源研讨会等相关专场,聆听了有关人员对最新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见解与观点。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有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这为世界各国的技术成果实现跨国转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技术供应方、需求方、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不同主体参加,大家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等不同领域,互通信息,加强沟通,共谋合作,共图发展。事实上,北京除了自身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外,还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具有带动作用。2012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2458.5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近40%;2012年北京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418亿元,占全国出口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1.9%。 其次,对技术转移成果的评价要多元化,而不能图简单、好操作而仅仅以专利为唯一指标。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的David. AI认为,基础研究产出的专利较少,而技术应用产出的专利相对较多。该校历史上共有29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有专利的仅占12位,而其中6位仅有1到2件专利。因此,针对不同的技术,不应采用整体划一的简单化的评价方法。 第三,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需要跨越“死亡之谷”,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人才的支撑,更需要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制度的保障。跨越“死亡之谷”最有效的办法是实现科研、示范与产业化的有机统一。例如,美国陶氏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3%左右),采用开放创新,实现了研发成果到产业化的顺利转化,成功地跨越了“死亡之谷”。这样,也就彻底解决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第四,我国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更应以国际化视野来谋划创新,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精髓,紧紧把握创新的规律,通过搭建国际化的技术转移平台,建设良好的政——产——学——研——金——用一体化的服务支撑体系,深化技术转移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
个人分类: 随想|3388 次阅读|3 个评论
创新驱动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热度 2 cuncaoxin 2013-1-5 14:58
据 1 月 3 日《工人日报》报道,武汉一次技术创新大赛创造经济效益 6 亿元!武汉市第七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赛获奖项目 48 个,国家专利 65 项,创造经济效益 58271.09 万元,其中 5 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7 项填补国内空白, 10 项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武汉重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创新被称为 “ 撬动企业发展的杠杆 ” 。 在经济学领域,技术创新的概念是 “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活动。 ” 社会学的概念,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我把创新理解为 “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解放思想及其成果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创新的驱动力表现在以企业自主驱动,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创新驱动,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期待更好更有力更多的创新驱动及其成果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17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