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00-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rbwxy197301 2020-1-10 23:33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历届“最高奖”给了谁 中新网1月10日电 综合消息,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奖金800万元人民币。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五个奖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至今,共有33人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 转自: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31746601606269976%22%7Dn_type=0p_from=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6%9C%80%E9%AB%98%E7%A7%91%E5%AD%A6%E6%8A%80%E6%9C%AF%E5%A5%96/621338 从时间上看,除2004处和2015年空缺,2002年、2006年和2014年一名科学获奖外,其余年份每年都有2名科学家获奖。 从科学家所从事的学科看,医学领域最多,其次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除此之外,还有雷达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等领域。 从这些科学家的出生年份看,这些科学家1916年-1919年7人;1920年-1929年15人;1930年-1938年10人;1941年1人。 他们都出生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33人中,健在的科学家有19人,有14人已经逝世。 从这些科学家的出生月份看,2月和11月的人数最多,各有6位科学家,没有3月份出生的;1-6月有13人,7-12月20人。 从这些科学家出生地看,江苏人数最多,有8人 ,其次是辽宁4人,天津、山东、上海的浙江各3人。这些科学家分布在东三省、京津冀和东部沿海省份较多。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科学家毕业最多的学校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次是交通大学。另外,根据暂时收集的信息,这些科学家中有7人在美国、英国和前苏联获得博士学位。 另外,在33位科学家中,除屠呦呦外,其它32位都是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中国工程院士16人,同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学院士的6人。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3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永坦:“双料院士”的书香与剑气
Kara0807 2019-2-11 15:47
原创: 小德 德先生 雷达被称为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对战争的进稗和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不少同家竞相投入巨额资金研发新体制雷达,力图使 “千里眼”练就一双 “火眼金晴”。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由他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强大作用,为祖国“海防长城”安装上了“火眼金睛”。 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双料院士刘永坦。所谓“双院士”,在黑龙江独此一人,在全国也不过多20多位。在外人想象中,刘永坦可谓是智慧的化身,一定是金光闪耀的,但在他看来,一个人整天挂着两块金牌未免太累了,而且恐怕再也不能有所作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刘永坦 1936年12月出生在江苏南京市一个清贫而舒适的书香门第。父亲是交通部的工程师,母亲是教师。略识历史的人都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充满苦难记忆的年代。 1937年7月,刘永坦随父母离开繁华优美的六朝古都,仅在几个月后,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幼小的刘永坦还不能有清晰的记忆,但被蹂躏的天空与故乡笼罩了他的童年。旧中国国防科技落后、人民生活凋敝的现实惨状,在刘永坦幼小心灵的深处激发起科技救同的强烈愿望。 早在中学念书时,他已经在学业上初露锋芒,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展示出超人天赋。经过六年的寒窗苦读, 1953年,刘永坦以第一志愿踏入了当时被誉为“红色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门,并且是当时中国最需要的电机系,从此与国防科研事业结缘一生。 在哈工大,他如鱼得水,对于学校开设的工科数学和物理,他觉得 “不解渴”,又自学了理科数学和物理的有关部分。哈工大开启了刘永坦超级学霸令人敬佩的一生。 虽然刘永坦没有去清华,但他与清华还是大有缘分。进入哈工大以后,他读了一年预科、两年本科,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了清华的学生。当时哈工大决定筹建无线电工程系,刘永坦作为被抽调的 6名优秀学生之一,前往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进修。 沐浴在清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下,刘永坦如饥似渴地在雷达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着。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不仅让年轻的刘永坦受益匪浅,与雷达的“缘分”也从此有了基础。 1959年,学校又派刘永坦前往国内无线电领域强校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进修微波技术。1964年,刘永坦参加了科技攻关的第一战,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单脉冲延迟接收机”研制任务,主持并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开始在专业上显露出创造性的才华。 那时他才 30多岁,正是宏图大展的时刻,手中的科研是有关火炮雷达的尖端项目。但项目尚未完成,他就被发落到黑龙江五常县农村,插队落户。五常以出产优质大米而闻名,于是从1970年到1972年,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就在这里种了两年大米。没人能意识到这些大米的昂贵代价,刘永坦留下的纪念也就是时常发作的腰疼。 然而,他不想丢下学术与科研。他经常一个人赶到位于松花江岸的哈尔滨电子研究所,利用那里的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他是哈工大最早使用电脑的教师之一,打孔的纸带堆积如山。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许多年后看刘永坦的成就,那些纸带或许也是重要的 “积累”。 异域求学攻尖端 1978年,刘永坦被破格(没经过讲师)晋升为副教授。8月的某一天,他正在江边抗洪修堤,忽然接到通知,让他准备参加出国人员考试。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学者,标准很高,但是刘永坦过关斩将不在话下。 经过半年外语强化,他被派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学习。这是一个更高远的平台。英国是雷达技术的发源地,刘永坦的导师谢尔曼是国际雷达技术领域的顶尖人物。当然,起初并不是很顺利,雷达与军事密切相关,从前去的访问学者又没能得到信任和赏识。但谢尔曼教授仔细研究了刘永坦的工作简历,又很快为刘永坦的敏锐与勤奋所打动,于是让这位中国学者参加了一种新型雷达的核心部分信号处理器的研制工作。 这是机会,也是挑战。刘永坦十分珍惜,他以优秀科学家的那种忘我的精神和毅力投入到科研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自己取消了周末休息和节假日。经过一年多的呕心沥血的时光,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使该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刘永坦的非凡才华和创造精神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谢尔曼教授评价道: “由刘永坦完成的雷达信号处理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贡献是独创性的。”学习期满,伯明翰大学授予他名誉研究员称号 ,并以诱人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聘请他留校工作。然而,刘永坦婉言谢绝了伯明翰大学的留聘,于 1981年踏上了回国的班机。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是口号,甚至不是思想,而近乎本能,可能毫无道理,但就像江河流向大海那么自然。刘永坦觉得祖国辽阔的海疆在等待他。 八年苦战磨一剑 回国后,刘永坦立即向学校、航天部、国防科工委及海军的有关方面汇报了自己在英国的情况,并急切建议开展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工作。新体制雷达是雷达技术的一个新阶段,在对付目前雷达的四大威胁隐形技术、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和超低空突防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并且比预警飞机、天波雷达等造价低廉,非常适合国情,应用前景广阔。但是,该项目难度极大。但刘永坦并没有妥协,他坚信:中国需要这样的雷达,豁上 10年,值得! 1982年,费尽周折之后,“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终于得到批准。他带领的课题组承担了11项关键技术中的9项。这些技术都是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而且许多是国内空白,需要从零起步。在经过了艰难的理论研究和推算后,20余万字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 随后, “新体制雷达研究”被列为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建立雷达实验站时,经费发生困难,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经过反复讨论,课题组决定自筹资金建站,年过半百的刘永坦和大家一起日晒雨淋、迎风冒雨架设天线。超强的脑力和体力付出把刘永坦击倒在病床上。腰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几个月不能行走。上不了前线,只好运筹于医院之中,躺在床上与同事们研究技术难题。 1990年初,课题组终于在威海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站。系统调试工作也十分繁重艰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馒头面包,睡实验室的板凳,但海天仍然茫茫,屏幕上不见舰船的踪影。有的同志急得冷汗直流。刘永坦从地磁强度和噪声强度等人手,反复测试调整。终于在1990年4月3日,超视距的舰船和飞机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当时很多人都流泪了,为的是成功的狂喜,也为八年来不为外人知晓的艰辛和代价。 当年 10月,在北京召开的鉴定会上,专家认为该雷达“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刘永坦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4年又入选中同工程院首批院士,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成功并没有让团队停止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刘永坦决心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变为型号项目装备部队,从预研转为型号研制,仍然有很多理论、技术上的难点和空白需要去解决、填补,难度很大。 由于年事已高,已经不再担当所长、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刘永坦,将接力棒传递到年轻人手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剑金”正是这些科研人员的真实写照。这一干就是整整 17年,比刘永坦当时预估时间的两倍还要多,其中的坎坷曲折可想而知。在攻克了一系列棘手复杂的技术难题,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之后,雷达整体性能实现了质的提升和飞跃,基本满足我国海防任务的迫切需求,将为祖国万里海疆的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该项成果获得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6年又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桂冠。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刘永坦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虽然已退居二线,但他却仍然时刻关注着新体制雷达的发展。随着新体制雷达项目的进展,刘永坦仍然多地奔波。他幽默地说: “雷达发展得很早,跟我一样有八十岁了。经过了二战及其以后各时期的各种实战演练,其功能已经很完善了。但它分各个频段,我们研制的新型雷达所处的频段开发得就比较晚,所以仍然前路漫漫。 桃李芬芳遍天下 刘永坦的头衔数不胜数,甚至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但他特别珍视的是一个普通的职务:人民教师。刘永坦 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成为该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和大多数教授一样,他穿着十分朴素。但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学者,眉宇间透着英气与锐气,言谈敏锐而激烈。 刘永坦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他的原则是指导不能太细,而 “收秋”一定要细。读“双院士”的博士,光荣也艰难,因为他要求太高太严。不过,严师出高徒,他的博士生毕业后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个个卓有成就。 更重要的是,他也改变了人们对大学的刻板印象。 “人说校园像一座象牙塔”,那里似乎只有枯燥的教科书,教授们只会皓首穷经。但刘永坦的事业早已超出了教室和校园,他的目光在海洋与天空。而这种目光又不是哲学式的“天问”,而是侠士那样的剑指长天。 蓝色海空,剑气无形;绿色校园,桃李芬芳。刘永坦的生活,正如雨果所说: “比海洋和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个人分类: 德先生|3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们,为何能获得800万大奖?
热度 4 duanlp 2019-1-10 22:37
按语:受中国日报网站约稿,写此专稿 “他们,为何能获得800万大奖?” ,现转载于此。 2019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分量最重的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从2000年设立至今,共有31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些最高奖的获得者,既有我们熟悉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但更多的是默默躬耕于科研一线的老科学家,他们的名字不为公众所熟知。同样,致力于中国新体制雷达事业发展的刘永坦院士和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钱七虎院士也一直远离公众视野和媒体报道。 研究一下刘院士和钱院士的履历,可以发现他们的成长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分别出生在1936年和1937年的江苏南京和昆山,彼时正逢日寇侵华,从小就身处内忧外患的乱世,随家人颠沛流离十余载。解放后,他们又于1953年和1954年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离开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北方冰城,开始了漫漫求学之路。而后,两位院士都有海外经历,时间略有不同。钱院士于1960就被公派到前苏联留学,1965年学成回国。刘院士出国时间略晚,直到1979年6月,刘永坦被派往英国进修,师从著名雷达技术专家谢尔曼,1981年回国。两人埋头研究的领域,一个是新体制雷达,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一个是深地下防护工程,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都是保护国家安全之重器。除了科学家的身份之外,两人还是工作在一线的大学老师,在长达近六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为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培养了无数人才。 从这两位令人尊敬的资深院士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这一代杰出科学家的一些共性的成长规律。少年时就因国难而树立了强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青年时期都主动将自己的学业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结合为一体,选择国家最需要的艰苦行业为自己的专业,为此奋斗终身。此外,两位院士都有良好的国际视野,注重外语学习,一个是在大学毕业即被公派留苏,一个是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就去英国进修。跟随海外名师的学习经历为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两位院士从事的都是大工程类的项目,需要大量的人才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两位院士重视团队的建设,并将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六十年来,桃李满天下。 正如刘院士的获奖感言“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后记:我是在奖励大会当天的夜里写的此文,武老师是当天下午四点写的 “ 读“国家科学技术奖全面实行提名制”新闻,很开心” 。在此向武老师致敬。
335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倪思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光环下的屠呦呦在想些什么?
热度 1 fqng1008 2017-1-14 08:22
得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屠呦呦很淡定。这种淡定,和她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心情有点类似。 2015 年,因为获得诺奖,屠呦呦成了中国的一张闪亮的科技名片。自那之后,这位年逾80的老人,突然之间,被推进了舆论场的中心地带。采访、座谈、慰问,“明星”的光环与喧嚣让老人不太适应。 “关于奖项,屠老师不太关注” 80 多岁的姜廷良坐在座位上,身体前倾,以便能离话筒近一些,更清晰地向在坐的记者朋友们讲述屠呦呦团队当年的故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原所长姜廷良从20多岁起,便与屠呦呦共事。他的记忆里储存着屠呦呦与青蒿素的起起落落。 1969 年1月21日,屠呦呦迎来了科研人生的重要时刻——加入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523”任务,也开启了至今近半个世纪的青蒿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先在东南亚的抗疟特效药奎宁失效,寻找新的抗疟药成为国际国内面临的迫切任务。屠呦呦研究组在接受‘523’任务后的头两年,花了很多精力,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进展。直到屠呦呦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迪。”姜廷良回忆。 《肘后备急方》中写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怎么“绞”?经过周密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研究方案,采取了用水、醇、乙醚等多种溶剂分别提取,茎秆与叶子分开提取等办法。经过上百次失败的洗礼后,团队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效果最好。 1971 年10月初,第191次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显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那时,没人料想到,40多年后,这个令整个实验室沸腾的实验结果,会成为中国打开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钥匙。 不过,无论是2015年的诺贝尔奖,还是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屠呦呦看来,都不代表一生科研事业的“句号”。 “关于奖项,屠老师不太关注。”屠呦呦的助手杨岚说。她已经亲历了屠呦呦在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华伦·阿尔伯特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的那份从容淡定。 “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 为了“治己救人”,18岁的屠呦呦,选择走上医药学研究之路。时至今日,光环围绕下的屠呦呦,仍然怀揣着18岁的梦想。 合成双氢青蒿素,完成青蒿素栓的制剂研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经历了发现青蒿素的喜悦之后,屠呦呦及其团队未曾止步。如今亦然,“她一说到青蒿素,眼睛就亮。”曹洪欣笑着说。 每个春节后,曹洪欣都会专程去给屠呦呦拜年,几乎每次屠呦呦都会跟曹洪欣提起疟原虫耐药性问题,反复念叨“青蒿素不可滥用”。 屠呦呦惦记的事情远不止于此。“40多年了,青蒿素的作用机制至今仍是个谜,现在屠呦呦及其团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姜廷良说。 不仅如此,青蒿素是否还能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也是屠呦呦思考的科学问题。 研究表明,青蒿素除了在治疗疟疾方面有独特功效外,在其他疾病中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12月1日,来自奥地利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发现,青蒿素能够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惊喜。此外,国际国内还都在用青蒿素衍生物研制寄生虫类疾病药物、免疫类药物、抗肿瘤药物。 “我们的团队正在研究青蒿素用于红斑狼疮适应症的治疗。”杨岚告诉记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极难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长期缺乏新型治疗药物,科研人员通过合成新型青蒿素衍生物,用于抑制自身免疫异常反应,恢复机体免疫平衡,目前该成果正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开展临床试验。 如今,光环下的屠呦呦要做的事太多了,她渴望有一片安宁的科研净地。面对各种社交性事务,屠呦呦曾无奈地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我不太愿意搞场合上的事,该研究具体问题了。”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这是屠呦呦现在的愿望。 给中医药送上一份礼物 2015 年12月7日,在瑞典卡洛林斯卡学院,屠呦呦做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 如果说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那么诺奖就是屠呦呦给中医药的礼物。光环下的屠呦呦,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中医药的发展问题。 诺贝尔奖给了屠呦呦300多万人民币的奖金,她将其中的100万捐给了母校北京大学,成立屠呦呦创新基金,支持母校中医学发展;又将另100万捐给了中医科学院,作为创新基金,重点资助中医药学领域的年轻人,激励更多年轻人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 屠呦呦的光环,已经成为中医药的光环。 “此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屠呦呦,是对中医药发展的肯定。”曹洪欣说。 在曹洪欣看来,中医药是我国一笔伟大而宝贵的财富,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次鼓舞了中医药团队为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做贡献的士气,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健康。 各种大奖光环之下的屠呦呦,有了更多为中医药发展鼓与呼的机会。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屠呦呦在卡洛林斯卡的演讲,已经成为中医药在世界舞台上发出的最响亮的声音。 如今,中医药正蒸蒸日上。2016年12月6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首次发布,肯定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和历史贡献,总结了中医药政策措施,并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份白皮书的诞生,其实离不开屠呦呦的影响。白皮书对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发展,促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意义。”张伯礼说。 张伯礼将屠呦呦及其团队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成就,凝聚为“青蒿素精神”,这样的精神正影响着新一代中医药人。 “青蒿素精神,一是中医药研究要以重大疾病为目的;二是将传统中医的智慧经验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三是将强调个人创新与坚持举国体制相结合;四是淡泊名利精心科研的科学精神。”张伯礼说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3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古老中国对科学技术的追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回顾
chinese1man 2014-9-4 05:34
2000年创立,为我国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奖励,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才有资格申报: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3、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评选过程: 1、推荐:由省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 2、初审:院士级别专家打分,评出五名候选人 3、评委会评审:采用面对面介绍和实地考察两项,评出两名 4、科技部审核~国务院~国家主席签署 迄今为止的获奖者堪称我国科技界主要代表人物: 数学: 吴文俊:源于对中国传统算法的继承和发扬,在自动推理领域的原创研究对符号软件具有重要意义。 谷超豪 计算机技术: 王选:汉子印刷计算机化 黄昆:半导体技术 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 王小谟 地球科学: 刘东生 叶笃正 航天技术: 王永志 孙家栋 生物学: 吴征镒 物理技术: 谢家麟 郑哲敏 程开甲 化学/能源技术: 徐光宪 闵恩泽 师昌绪 张存浩 农业技术: 袁隆平 李振声 医学技术: 王忠诚: 吴孟超: 王振义:因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药物并阐明其机理而享有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两名学生极其优秀均成为院士,当年正是他们以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 建筑技术 吴良镛
个人分类: 探索历程|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本轮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郑哲敏教授是钱学森先生的大弟子吗?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1-19 01:19
论年龄,郑教授肯定不是钱学森的大弟子,但是如果论入门先后,由于他老人家在加州理工学院就成为了钱先生的弟子,所以,那些在钱先生归国后才入室的人肯定是郑教授的师弟师妹一级。 记得之前还听到过其他关于钱先生大弟子的说法,所以俺们竟然就有点迷糊了,这个老大究竟是谁?争议能统一不?嘿嘿 看下面的介绍,郑教授居然还是山东出生的,算山东人不?俺们作为山东同乡也可以高兴一下吗?俺这么说,鸿飞肯定又不乐意了,他以前论证过自己是正大光明的钱孙子来着,所以,关于钱先生的事情,他才有资格说话。 郑哲敏,爆炸力学、应用力学和振动专家。 原籍浙江鄞县,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和1952年分别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振动及地震工程力学研究。1960年开始从事爆炸加工、地下核爆炸、穿破甲、材料动态力学性质、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爆炸成形模型律、成形机理、模具强度、爆炸成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爆炸载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同时解决了成形参数与工艺问题,开辟了力学与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力学”新方向,在爆炸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个人分类: 人论|5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建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名
热度 37 pukin 2012-2-14 20:59
2011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今天公布了。两位获奖者一位是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 谢家麟 院士,一位是来自清华大学的 吴良镛 院士,俺代表自己向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表示衷心的祝贺! 自从 吴文俊 和 袁隆平 两位院士在2000年当之无愧的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一共有20位耄耋老人获得了这个大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年轻的奖项一问世,就光彩夺目,一跃成为中国科技界的珠穆朗玛,其它神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奖、陈嘉庚奖、王丹萍奖等等统统都是珠穆朗玛下面的浮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要想获得这个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大奖,需经过重重筛选。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给出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诞生“流程表”: 省级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或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核准——报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 一道道程序一道道弯,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登上中国科技的珠穆朗玛。仔细分析一下这2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会发现有两个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 1、获奖者必须是两院院士之一。如果是非两院院士获得此奖,那绝对是给两院院士抹黑。本来以为屠呦呦有可能获得该奖,看来可能性是不大了。即使她老人家获得诺奖也够呛,除非先给她一个资深院士的头衔。 2、年龄一定要足够老。至少得70岁以上吧(王选院士是一个例外,他2001年获奖的时候才64岁,是迄今最年轻的获奖者),绝大部分获奖者的年龄都在80岁以上。 由于以上两条是获奖的必备条件,所以建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更名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 ”。因为获奖者不一定就是取得了最高科学成就,而是至少满足了以上两个必备条件。而真正在某一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学者因为不满足必备条件而无缘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也是对一个科学家一生成就的奖励,也更符合这个奖项的宗旨。 实际上每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真正报道的亮点应该是挖掘一下那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发明一等奖或者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成就,纵向对比一下这些国家最高等级奖所取得的成就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几何。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技术才能不断进步,而不是所有的记者和媒体都对准了两位耄耋老人。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4838 次阅读|71 个评论
师先生“给力”《中国智慧》
热度 1 jianxu 2011-1-15 13:04
首先,热烈祝贺我们的老所长、尊敬的 师昌绪 先生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昨天( 1 月 14 日 )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新闻联播报道的采访片断中, 师 先生强调: 我的人生观就是要使祖国强大 。 晚上 21:25 ,央视科教频道( CCTV-10 )举办了专题节目: 中国智慧 对话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人物 。素日很少穿红戴绿的 师 先生身着唐装,肩披大红色围巾,别具一格。休闲,轻松,又夹着几分诙谐幽默。十足的大师风范,慈祥、亲切、超脱,赢得满堂彩。当然,这也是先生一贯的风格。短暂的节目十分贴切地展示了对先生的评价: 赤子情深的科学战略帅才,一代智慧闪耀的科技宗师 。 李依依院士代表金属所的研究人员 向师 先生敬献了一张特别制做的拥有主要学术骨干签名的贺卡,表达了大 家对师 先生最由衷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博主也十分荣幸地加入了签名 )。 1985 年 10 月,当时参加的一个研究项目在四川江油召开工作会议,师先生光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先生。一转眼就是二十五六年过去了,先生已经是九十高寿。但身体还是十分硬朗,精力充沛。几年前在所里的一次会议,会后参观实验室,其他代表在前面已经远去了,我留在后面陪着他,那时李薰楼内还没有安装电梯,步行下楼梯时试图搀扶他,他却说,我走这点儿路没问题,我还没有到七老八十的程度。我心中发笑。其实,那时的他早已经八十有余了。在先生的眼里,我们这些人或许也总还是年轻人。一次开会见到他,大概是彼此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面了。他问我,还好吗?我说,挺好的,就是工作太忙,感到压力大。他接着又问,你现在三十几了?其实,我都快半百了。这些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哲学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若活到了八十和九十,好像孔子也没了说法,倒是 师 先生在昨晚的节目中给了个说法: 随遇而安,任何时候都不抱怨 。先生的长寿秘笈咱这里铭记了。 祝师 先生寿比南山! 相关链接 http://v.ku6.com/show/Hi338dm74t0YNrXJ.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QZULilfo18/ http://bugu.cntv.cn/live_channel10/index.shtml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院士印象:好管闲事的老人 1999 年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材料学会大会( IUMRS )期间,博主与师先生及其夫人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点点闪光拨动“癌”的音符
热度 5 KONGX 2011-1-15 05:12
今天各大门户网站都在播报 2010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之一是 我眼中的医学泰斗王振义 。王老获奖,情理之中,我并不觉得有多惊讶,有多兴高采烈,这是对王老的过去工作肯定,是对他人生价值的肯定。 王老到现在为止,最大的贡献是他在 62 岁时发现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或者称为 M3 型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写入国际医学教科书上。在 80 年代初国际上有学者采用顺式维甲酸治疗 M3 效果不甚理想,王老发现国内用来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全反式维甲酸跟顺式维甲酸有差不多的结构,既然这个国产药物是安全的,为何不试试全反式维甲酸能否治疗 M3 型白血病,一种出血率极高,死亡率极高的高危白血病亚型。奇迹出现在第一个年轻的女孩身上, ATRA 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这个偶然的发现成为王老进一步追寻的动力,在早期治疗的 24 例患者中九成以上 M3 型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一种白血病由不治之症成为可治之症。 王老的研究结果发表在 Blood 杂志上,这好像没什么啊, blood 的影响因子又不怎么高,比起 Cell, Nature, Science 来说差一大截呢!再说这好像也没什么创新啊,这么简单。事实上,做为医生来说,最大的价值取向不是发表文章,而是解决临床上的问题。在医院,经验的重要性完全超过你的知识、你的理论、你的学历、你的职位,王医生凭借他的经验,勇敢的采用一种朦胧状态中的药物,并取得重要的临床效果。中外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医生以同样的方式探索开拓新的医学领域,英国的琴纳医生( Edward Jenner )给小镇上的一个八岁儿童接种牛痘中的分泌物,开创了免疫预防的先例,路易 . 巴斯德的狂犬病血清治疗试验,成功治愈一种疾病以足以让他们永垂青史, ATRA 的临床价值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一个医生的成功是看到病人的笑容,是看到对他人的价值,是看到对未来医生的价值。曾经跟很多不同背景的朋友交流,可以说 90 %以上的医生对实验室研究不感兴趣的,一天到晚对着堆死细胞太无聊了,看病不一样,你感觉到的是人,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的付出之后的尊重。王老的价值核心是病人,但是又不得不面对那堆死细胞,那堆让人很讨厌而又不得不喜欢的癌细胞。换句基础背景的朋友话来说,王老研究的是细胞生物学性状改变的规律,他的研究结果对于肿瘤的治疗来说是一大突破,除了简单的杀死癌细胞以外,还可以让他们改邪归正,只要你给这些死细胞所需要的物质。王老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药物治疗一种肿瘤, ATRA 就是针对 M3 型肿瘤细胞中的那个致癌蛋白, PML-RAR 。 王老有没有可能拿诺奖,这个话题在朋友之间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最早听到的评论出自我现在的导师,他说诱导分化这个模型很具有价值, Karolinska 应该会有机会讨论他;另外一次国际会议上,某一重量级人物评论, ATRA 是世界上首个针对 mRNA 转录水平的药物,作用的机制在转录调控过程中;当然在靶向治疗与诱导分化之间到底如何选择确实比较困难,在白血病治疗的领域,针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格列威 与 ATRA 相比,前者更多的依赖与时俱进的科技,是蛋白结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等相结合的产物。 跟王老差不多时期毕业的震旦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了,看着他们在食堂排队买玉米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听他们教学查房、讨论病情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对待病人、对待科学、对待金钱、对待地位、对待国家的价值观是那么清楚。出国前,我导师的导师的导师, 85 岁的震旦毕业生,王耆煌教授请我们吃西餐,出国多年以后,回国探亲的时候,王教授请我们吃中餐,其中滋味也许只能去深深的体会。
个人分类: 科学家和医学家|235363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
JYH64J98Y99H 2011-1-14 11:41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10:16 中国新闻网 师昌绪。(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王振义。(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网站)   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代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中新网1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获欧特丹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我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和评估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而且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16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预测
XUPEIYANG 2010-9-12 08:02
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预测 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2104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当年本科生眼中的谷超豪先生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0-1-18 18:31
   这个当年的本科生就是我自己。    谷超豪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始当校长的时候,我在那里开始当一个小小的本科生,他1993年离任时,我也大学毕业离开了科大。    我本人在几次校庆大会上听过谷校长的讲话,不过,此时的讲话基本都是官方口吻,而且很可能是秘书起草并多次修改的,不太能够显示得出一个大学者的思想与情怀,听完之后也就随风而逝了。    我个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另外几个场合,这里细说一下。    一、全国数学会议后苏步青先生公众讲演中的谷超豪先生    那次数学学术会议似乎规格非常大,大师云集,我们这些小本科生也凑上前去照了个全体合影,除了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外,会后还设有专门面向大学生的公众讲演,包括苏步青先生的讲演。    就和物理系的李群同学一起循着公布的教室一路找过去,却被高年级的在门口师兄们拦住了,要票,我呆了,根本没有想到还有票一说,还好,跟在我们后面的同班同学刘聪文多带了两张票,才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聆听大师讲演。    苏步青先生的讲演是谷超豪校长主持的,且和其他很多场合下的校长说完立刻我很忙在掌声中先行离开不同,而是陪着完整地听了下来,应该说,整个过程中,谷超豪先生执弟子之礼非常周到。    苏先生在讲演前先说道:你们校长是我学生中最好的一个。    我的理解,他说的最好的一个,应该是最好就这一个,而不是如现在常说的“最好的之一”这类含义不明的话,记得当时的谷超豪先生腼腆地笑了笑,对着听众稍微欠了下身。    苏步青先生继续说道:当是我和陈建功在浙江大学各自开了一个讨论班,当时的浙大数学系学生,都是选择其中之一来听,而你们的谷校长,两个都听,而且在两个班上的表现都是最好的。    苏步青先生当时还批评了科大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因为这所大学1986年曾经首度有大批学生上街。随后,副校长方励之被调往北京天文台,校长管惟炎先生后来下台,谷超豪先生就是按照任期接任的下一位校长。    苏先生的意思主要是说,我们不能自由化,折腾不起,还是不折腾得好。他还想提起方励之副校长的名字,可是一时忘记了,说“那个谁谁谁来着”,教室里听众们一片大哗,我身边的李群还敲了声桌子,有点声音高了:“这样的大牛竟然说不上名字来。”讲台上只见谷超豪校长笑着补充道:“是方励之。”苏先生才反应过来。    苏先生的整个讲演过程,谷校长就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态度认真且虔诚,我想,作为一个苏先生的学生,即便已经成了国内名校的校长,他的表现依然是很很到位的。    二、杨振宁先生在合肥举办的70寿辰时的谷超豪先生。    杨振宁先生的70寿辰在国内有8个地方给他办,动静都不小,开始我还以为因为合肥是杨先生的故乡,所以优先取得举办权了呢,后来看上海《文汇报》的记者报道,才发现合肥是八个地方之一,而且,杨先生的讲演在八个地方都是很类似的,连幽默的关节设计都相差无几。    在合肥,科大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地方。    谷超豪校长的夫人胡和生教授也来了,不过是坐在下面的听众席上,和我们学生一样。    会议依然是谷校长主持,他谈到杨先生在物理上的几大贡献,宇称不守恒定律、Yang-Mills场等。在说完这些成就后,谷校长谦虚道:当然,我在这里只是念一下这些成就的名称,我自己并不懂。    台下一片善意的笑声。我们大约还是知道一些自己的校长的,知道他一度研究规范场,而且在1974年左右和杨振宁先生有过科研上的合作,说不懂一定是谦虚了。    似乎后来杨振宁先生也提了一下他们的合作,不过,因为我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杨先生自己的经历和身世上,这些细节记得不太确切了。    三、作为一个数学系的本科生聆听谷超豪校长的学术报告    谷校长在科大倡导成立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是一件大事,他本人在数学物理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成为该中心的主任,这是一件无可质疑的事情,和现在很多大学的校长在自己学校里要么就抢什么教学成果一等奖,要么就抢着申报什么科技进步几等奖有很大的不同,谷校长的成为这一中心的“主任”这一官职没有什么可争议的,这方面也只有他能够领衔。    现在,有很多校长非常有趣,经常在自己就任的大学里和自己的属下抢荣誉。其实,并不是说你不可以去获得荣誉,如果你在学术上真的有本事,哪怕在自己学校里当一个“主任”或者其他官职都不会有人在意,大家比较有意见的其实是自己没有本事还乱抢一气。    谷超豪校长倡导成立这个跨学科的中心之后,专门做过系列学术报告,当时的我线性的东西还没弄明白呢,也凑上前去想听听非线性究竟是个啥东西,自己能不能学习学习,就去听了两次。    第一次学术报告的头20分钟,谷先生讲的主要是背景和基础知识,还能听得下去,可是接着就完全听不懂了。他自己在讲台上板书上下翻飞,推导根本不需要看讲稿,可以说是行云流水,硬着头皮听完了第一次,第二次实在坚持不到最后了,这才发现非线性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掌握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就能听明白的。    谷校长在科大的学术报告,比较正式成系列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次的报告让我充分发现了他对于自己所从事方向的熟稔。    四、路上偶遇谷超豪校长    一次在校园里溜达,刚好遇到了谷校长,一时木讷,谷校长温和地笑了笑,我这才知道应该和长辈打个招呼,才叫了声“谷校长”,然后就落荒而逃了。    之后老长时间觉得自己当时应该和校长聊几句来着,终于没有再遇到这样的机会。    我大学毕业之后,谷先生也离开了科大的校长位置,重新回到上海,我也再也没有机会遇到他,直到看到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才又想起来了这些往事。    谷校长自己还有很多传奇,比如在苏联获得副博士之后很快获得了博士学位,而苏联的博士,那是非常难以获得的,中国数学界好像到现在也才3个人得到这个“正”博士学位。    还听说他在苏联的时候,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苏联的书记还是其他称谓的领导,领导着全苏的中共党员,而中国后来的一位总理当时就在他的领导之下。不过,由于他在学术上实在太强,肯定不会舍得离开学术而专门从政,所以反而限制了他在政治上的发展,就以大学校长的身份为最高官职荣身而退了。    谷先生的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是实至名归的。我并不懂他的学术成就,不过还是象那些不懂相对论的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一样,我也知道谷先生是一个在学术上成就很高的人,且始终保持了学者风范。
个人分类: 人论|3894 次阅读|8 个评论
谷超豪简介(转)
eaglezxw 2010-1-11 12:53
谷超豪(1926-),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温州市,幼年由婶母抚养,婶母的性格对谷超豪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善良、纯真、助人为乐。他5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两年后进入温州瓯江小学。谷超豪从小性格文静,聪慧过人,对各门功课都有兴趣。数学、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都学得很好。他平时文文雅雅,不太爱说话,不大喜爱运动。但是,在课堂上,他思想活跃,喜欢独立思考。特别是数学,分数与循环小数的互化早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掌握了,并开始知道数学上有无限的概念。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谷超豪进入温州中学。温州中学后来汇集了不少回乡的大学老师,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这对谷超豪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他的语文、社会科学、数理的基础是很全面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在谷超豪初一时,老师讲完乘方的知识后,出了道习题:用4个“1”组成一个最小数,但不能用运算符号,谷超豪举手回答:“是1的111次方”老师又说“那3个9组成的最大数哪?”“是9的9次方的9次方”)他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看了不少课外书,如刘熏宇著的《数学园地》,其中介绍了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使他初步了解到数学中无限的3个层次:循环小数,微积分,集合论,这使他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1943年秋天,谷超豪考上了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开始了大学生活。当时一年级课程并不要求太多的逻辑推理,但对直观能力、演算能力和解应用问题的能力,却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训练,为谷超豪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谷超豪原来有不太细致的毛病,通过学微积分,逐步克服了。他读了一本用综合方法写的射影几何的著作,完全不用计算,便能把二次曲线的基本性质描述清楚,引起他很大兴趣。他非常喜爱笛沙格定理、帕普斯定理和帕斯卡定理等。从此,他对几何学就有了偏爱。后来,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即使是分析的或物理的,都带有几何的风格。   同时他也感到,尽管自己看了大量的书和做了许多难题,但听了苏步青、陈建功这些著名教授的课后,方觉自己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因此他认识到必须把自学与课堂的严格训练结合起来,基础才更为扎实。   谷超豪还尽可能多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对物理学的课程非常感兴趣,他认为物理和数学相互促进。理论力学是必修课,他做了许多题目;他并不满足于做对,还常常探索其他比较别致的做法,为此,受到周北屏教授的称赞。周老师说:念理论力学要有几何的眼光与手段。谷超豪在三四年级时选修了物理系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理论物理等课程,这在数学系的学生中是极少的。当时虽然学得不深,但直到70年代他去研究和规范场有关的数学问题时,还深深感到这些选修课对他大有益处。他一直认为:数学需要从其他自然科学中吸取营养,这是“数学直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得到好课题,又可以发现新方法。他的许多研究工作都是和这个想法分不开的。   谷超豪在学习时就开始研究工作。四年级第二学期,他曾研究了三维空间代数曲线的一项性质,将结果写成论文。为慎重起见,他再一次查阅了文献,发现他人已有类似的研究,文章便不发表了。不久,他对陈建功所提出的有关拉普拉斯变换的一个问题,作出了解答,成为和陈等合作的一篇论文的部分内容,后来在英国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发表。   1948年,谷超豪大学毕业,苏步青选留他作助教。1952年升为讲师,1953年转到复旦大学,1956年升为副教授。一次,苏步青在为青年教师开的课程中,提出了K展空间理论方面的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谷超豪立刻被迷住了。谷超豪最早的微分几何论文《隐函数方程式表示下的K展空间理论》的思想形成了,1951年,这篇论文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目。1956年,苏联评论杂志《数学》创刊时,登了一篇长篇评论,介绍了谷超豪的论文。   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59年获该校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60年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国家科委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兼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数学组召集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又致力于大学的行政工作,均取得重要成就,为我国数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在偏微分方程和规范场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重视,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研究解决了超音速机翼绕流等数学问题,其成果比国外早十多年。在正对称方程组和混合型方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称赞。在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在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学人才。   他治学的特点是能够迅速进入新的领域,抓住重要问题,并在其中作出创造性的新成就。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纯粹数学和流体力学、理论物理的结合点上,他以为数学家如能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有共同语言,那将得益无穷。他也坚信,优秀的数学成果早晚将会对其他科学发生重大影响。对于数学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课题,他非常重视,他不但鼓励其他人努力对此作出贡献,而且他也尽可能亲自参与,以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数学修养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虽然他一直负担着和数学没有直接关系的重任,但他始终没有放松数学的研究工作。火车上、飞机上的时间,他也不放过.他多次说过,人的天赋总是有所不同的,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可以较快地取得成绩,但要想取得突出的成就,就必须有不同于常人的刻苦努力。   2009年10月20日,谷超豪命名的小行星“谷超豪星”命名仪式在复旦大学举行。被命名的小行星是2007年9月11日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国际编号为171448,该小行星绕日运行周期为3.47035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于2009年8月6日批准,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著名数学家的褒奖 。   2010年1月11日,谷超豪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个人分类: 最新要闻|32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孙家栋航天专家(转)
eaglezxw 2010-1-11 12:49
  基本情况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个人经历    18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开始组建空军后,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   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这个学院有一个传统:考试全部获得5分的同学,照片要挂在学校一进门的地方,一学年后如果能继续保持,便把照片往上挪,越往上人数越少,照片也越大。毕业时如果能在其上保留一张大照片,便可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奖章。1958年,孙家栋就带着这样一枚珍贵的金质奖章回到了中国。   1967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此时孙家栋已是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和9年前回国时一样,他再一次放弃了自己已经熟悉并建树颇丰的导弹领域,担起卫星研制的重任。这一年他37岁。   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深空探测的新里程由此开启。   大事纪年表   1948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   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   1958年毕业,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   1960年孙家栋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1967年参加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1年任总体设计师的“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任总体设计师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2年孙家栋任航天部总工程师。   1984年,作为总设计师领导中国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   1985年任航天部副部长。   1986年任中国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中巴合作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总设计师。   1989年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   1988年孙家栋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曾任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作为东方红二号、三号试验通信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北斗一号导航卫星、中星22号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制定卫星总体方案,现担任绕月工程总设计师,并任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环境一号卫星和鑫诺二号大容量通信卫星工程的总设计师。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2009年2月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孙家栋院士与欧阳自远院士在探月工程现场     评价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在孙家栋80华诞之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专门写了贺信:   孙家栋院士:   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   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希望您今后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   谨祝生日快乐!夫人面前代致问候!   钱学森   二○○九年三月三日   孙家栋是数十万中国航天大军中的典型代表,航天系统高级工程师王建蒙著的《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星系我心-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一书对孙家栋有较为详尽的描述。   作者王建蒙在《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星系我心-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一书中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生动叙述了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作者作为长期工作在卫星发射和卫星应用领域的航天人,他自己本身就是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孙家栋在事业上甘心付出、勇于负责,生活中淡泊名利、真诚待人的人格魅力和一代航天人的精神,以及他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心路历程。   该书首次披露了新中国重要卫星发射的成功与失败的细节,披露了我国目前月球探测工程的最新进展,揭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秘诀。该书重点描写了从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如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飞向太空的艰辛拼搏之旅,是一部反映中国航天发展史的记实报告文学。作者通过对孙家栋的描写,也通过自己多年从业的亲身感受,细致描写和大量第一手资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航天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中,可以亲身体验其中的甘苦喜悦与惊心动魄,生动弘杨了中国航天波澜壮阔史诗般的宏伟画卷。其核心价值在于真实性、权威性,浓淡相宜,可读性强,是描写中国探月工程的独家纪实文学作品。 自百度
个人分类: 最新要闻|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谷超豪、孙家栋
eaglezxw 2010-1-11 12:43
谷超豪孙家栋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祝贺两位院士获得该项奖项,感谢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11日10:18人民网 谷超豪 孙家栋   人民网科技北京人民大会堂1月11日电(记者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   谷超豪   谷超豪(1926—)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个人分类: 最新要闻|3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的风采
cuncaoxin 2009-2-10 21:23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被称为万颅之魂,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他也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 200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化学家徐光宪,化学家, 89 岁, 1946 年,他是公派留美学生; 1951 年,他和夫人高小霞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新中国; 1972 年后,他因为在稀土萃取领域的惊人成就被称为稀土界的袁隆平。 科学家的风采 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感 作者: 姚昆仑 来源: 姚昆仑科学文化博客 http://www.tech110.net/html/?uid-1429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09年1月9日隆重召开,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和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共同走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他们作为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于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中见浩瀚,艰辛之中创大业,生动地展现了科学家风采。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和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伟志向。科学技术无国界,但科学家心系祖国,有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崇高愿望。正是有了这个坚强信念和强大精神支柱,他们殚精竭虑,自强不息,在创新、创业中为中华民族争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做出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他们把创新贯穿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之士,往往超世驱驰。他们善于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发前人未所发,始终领先站在科技前沿,闯难关夺险隘,自主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学科发展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他们立志明道,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见微知著的灵感和顿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汗水,尤其在失败时不气馁,成功后不停息的精神情操,是他们攻克难关、谱写科学技术鸿篇巨制的宝贵素质和重要保证。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他们深入生活,勤于实践。他们不囿于书本和实验室,而是更多地吸收生活的阳光,从追求自然的奥秘中找到感悟,迸发灵感,获得丰富和深刻的知识底蕴。他们平易近人,不以大家自居,善于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科技的恩惠奉送给人民,从而深得人们的称颂和爱戴。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他们淡泊名利,清简寡欲,把科研当成为人民谋取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终生奋斗目标。他们把自己多次获奖的奖金、咨询费等投入了科研,资助青年学者。崇高的精神境界,铸就了一颗颗在人们心中永远闪烁的星!   科学家的风采,在于他们学术民主,博采众长,团结协作,惜才如命。他们为人师表,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风范;他们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甘为人梯,使科研队伍秀出班行,使科技事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文明进步。   科学家的风采,不仅透射出科学技术的力量和协和之美,而且闪烁着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之美。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她如同万世鸣响的黄钟大吕,永不褪色的精美画卷,长存于浩浩天地之间!   科学家的风采,根植人民,属于祖国、光耀时代,辉映世界!
个人分类: 技术创新|25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