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教合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听宏戒法师说法
热度 1 Mech 2016-10-23 22:57
昨天下午冒大雨到圆津禅院。按照预定日程,“听禅院的师傅讲禅、品茶,参悟人生”。住持宏戒法师亲自开讲。他开篇解释,圆是圆融,津是渡口;而对禅的解释,就是“不可说”。因此我觉得叫讲禅恐怕不是很合适。法师的解读当然也有根据。如果把“禅”理解为禅宗,确实不可说。《五灯会元》卷一,“ 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一拈花,一微笑,禅宗就诞生了。迦叶就是禅宗的西天祖师。禅宗第一义不可说。 在我看来,寺名中“圆津”与“禅院”是偏正词组,而“圆津”为并列词组,即圆与津应该是并列关系。“圆”是佛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范畴,不偏倚,不执着。所谓“ 性体周遍曰圆 ( 《三藏法数》 ) ”。破执是求智慧的基础。因此“圆”代表着佛学中知的方面。“津”引申为渡己渡人,见性明心,求自身解脱;慈悲为怀,济他人苦厄。因此“津”代表着佛学中行的方面。小小禅院,居然有如此宏大的名头。 或许是因为说法的普及性质,宏戒法师主要谈的是人生。从他自己佛学院毕业到圆津禅寺筹备恢复事宜说起。钱锺书曾在小说《猫》开篇吐槽,“ 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反过来说,实践的人其实并不太注意理论。宏戒法师显然是践行者。他所讲大概可以概括为,知行合一,三教合一。 讲知行合一的人,其实重点往往放在行上。宏戒法师也不例外。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可说的了,顺便吐槽一下名僧未必是高僧。这也很好理解,正如名师未必是高师。当然,如果仔细推敲,知行合一,还有知行孰先孰后、孰易孰难等细枝末节的问题。这些其实只是自己的纯理论偏好,不足挂齿。 宏戒法师所说三教合一,是种递进关系。儒教为基础,忠孝仁义。道教为进阶,无为无不为。佛教是最高境界,万法皆空。这个当然也很有道理。所有的英雄成长史,都是先努力,再舍弃。至少在中国传统观点看来,一味努力,显得不够层次,所谓“硁硁然小人哉”。即使普通人,也是年轻时奋斗进取,中年后享受生活,老年时忘怀一切。另外,我一直认为,道教的法宝还不是无为无不为,而是更普遍广泛的“反者道之动,弱智道之用”。也顺便一提,我觉得三教合一,不仅是种主张,大概也是历史事实。宋儒的理学,已经引释道入儒,完成了儒学主导的三教合一。这个与宏戒法师那种递进的三教合一大概不是一回事。 有意思的是,宏戒法师认为六十年一个轮回。“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这样,现在已经在河西了。如果运气不是太坏,我大概还能看全或者看到大部分河西风光。叶剑英元帅诗云,“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回雁要成主流了?其实我倒是愿意做只昏鸦,如果枯树一直还在的话。 宏戒法师登台说法顶天立地,我在下面联想天南海北。从小就不是好学生,老了仍然不是。惭愧!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3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五言:泸山观海
warlong 2013-1-20 18:29
泸山观海 松风送爽意,乘兴游清高。 顽猴嬉飞檐,梵音化尘嚣。 登台星斗转,照海碧空遥。 幽思入冥古,展翅出重霄。 精气漫宇宙,神龙戏波涛。 太极生天地,兴衰演历朝。 一卷江山笑,阅罢繁华消。 悠悠白云去,何处僧吹箫。 ---郑中2011年8月13日 博主原帖文(含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c10c50100tb0s.html 附诗 夜宿庐山 杨慎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 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 泸山简介: 泸山,又名蛙山,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海拨2317米,濒邛海而起,“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乃川西南之胜境。东照邛海湖,西濒安宁河,北筑西昌,南耸螺髻。有松风水月,即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沿小道,蜿蜒而上。浓荫丛中隐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三教和睦,代际相传,实属罕见。其中泸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筑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组成,设计精巧,规模宏伟。寺内保留着精湛的雕刻艺术,有全国罕见的省级保护文物地震碑陈列室,有历代名流题咏的诗词歌赋,有明代铜铁铸佛像、数千斤重的大铜像、塔式香炉等文物。寺庙前有汉唐古柏,银柯如铁、苍龙夭娇、上腾青霄,可称奇古。 登上望海楼,邛海尽收眼底,我想起了明代百科全书式大学者川人杨升庵登泸山留下那首《夜宿泸山》。
个人分类: 历史人文|4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