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全理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对安全理念、价值观等的理解可以看出安全管理状况
Greg66 2015-2-17 12:00
很多组织认为下面这些东西 ( 虽然它们都差不多 ) 没啥用,或者表面认为有用,其实心里自己在说“那东西就是做个样子”;很多企业认为它们“有啥用”,没有它们就无法做管理工作,这就是差别!很显然,前者要走向安全业绩的优异或者不说优异,就说不出他自己定义(执行)的事故,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组织负责人还且需要学习一下安全。 理念: philosophy 愿景: vision 宗旨: mission 信仰: belief 价值观: values 方针 : policy
个人分类: 1|2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观念决定生命:从“地震逃生”到“地震求生”
热度 3 fkyk16 2013-1-24 21:12
【按:这是我今天转载的第二篇意义重大的博文,希望阅读者从中受益,并真诚向原文博主致谢——感谢他们先进的思想和负责人的撰文态度!对陈老师这篇普及地震求生先进理念和安全做法的原文,我只做了标题格式的改动,正文部分原文转载,但文末的视频没有上传,只进行了网页链接】 【观念决定生命】从“地震逃生”到“地震求生” 陈桂华 其实,关于个人地震应急处理的知识已经很多了,但是决定生命的往往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少量植入下意识的观念。沈阳苏家屯与辽阳灯塔直接发生 5.1 级地震,在东部人口密集地区,这样的中等地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地震之后关注了科学网上的博客,大多有感的博主是报道一下地震。 刘桂 秋 博主的博文则重点讨论 一定要提 高 “ 地震逃 生 ” 意识 ! ,值得称道和借鉴。 试想,人们在谈到地震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什么?这个首先则完全可能是进入潜意识的观念,在决定生死的几分钟起关键作用。 1 、拥挤的楼梯、占满人的大街; 2 、被倒塌的房子压在瓦砾中的死伤者; 3 、被救援队在地震后好多天被神奇救出的幸存者; 4 、很多小学生躲进课桌底下进行地震演习; 5 、屋内东西横飞、夹杂电火花四溅; 6 、地面波浪起伏,大地开裂,地光映红了天、地声隆隆; 7 、山上石头乱滚,崩塌,滑坡; 8 、各地救援队奔赴受灾地,救援队在废墟中找幸存者; …… 上面各种情景都是现实存在的,不同的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不同的,这完全取决于潜意识观念和知识。作为受灾的个体,可能对前 5 种情景的印象直接觉得他如何应对地震。情景 1 就完全是一种模糊的地震逃生的景象。而情景 2 、 3 、 4 、 5 则包含更多的求生细节,是成功逃离险境之前可能面临的。 刘桂秋博主在博文中用他们亲身经历分析总结了地震事件过程中,个体反应的变化过程:第一反应却是:这些震动的感觉是来自人为的要素;第二反应是:确认这些人为的行为是否真的发生了;第三反应:才是“地震了吧?”。这是刘桂秋博主在自身角度的解读。其实换一种解读:第一反应是:身边最近的人和物的影响,并警觉;第二反应是:查看、确认附近人和物的影响;第三反应是:更远的原因和影响。从后一种解读不难发现,这完全是正常人应对危险的正常程序,是最合理正确的!充分反应了就近原则、轻重缓急原则。如果住的不是九十年代前的预制板楼房,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选择不顾一切地逃出去。 所以,我在刘桂秋博主的博文后面评论是: “ 地震逃生 ” 的重点在 “ 生 ” , “ 逃 ” 只是特定时间的手段之一,视情况而定,不分时机的逃有时候是致命的。本能的躲避反应和即刻自我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就要说到,我们以往一直强调逃生,这样的策略是不是合理的?外国人就很纳闷,中国人为什么地震了还使劲跑。更不可思议的是,因为疏散演习造成伤亡事故。诚然,在中国大量存在完全坍塌可能的建筑物情况下,从建筑物内逃离是最重要的!但是,东部城市,是不是也是大量存在这种建筑物?很多高楼大厦都是框架结构,完全没有必要第一时间选择逃离(注:不适用于火灾),而应该是就地避险,排除威胁生命的最近因素,随后疏散。相反,短时间的集中量窄通道疏散,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所以,地震逃生理念,应该更新了,强调地震求生。包括建筑物建设时的安全设计、水电气的安全设计、房屋装饰的安全设计、应急物品的配备和放置、不同时间长度的措施应对。从而保证地震时,能够一步步保护生命。 地震避险演习,美国演什 么 面对地震:我们的公众有多少地震知 识 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奇迹主要是学校加固了教学楼的安全,在地震中没有损毁性坍塌,其次是学生的有序疏散,没有混乱伤亡。下面是采访的节目,人们千万不要错误解读主次关系,忽略了主要去强调次要因素。 请见原博文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355-655973.html
个人分类: 交流传播|27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