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蝗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抗击疫情保家国
杨学祥 2020-3-11 10:19
抗击疫情保家国 灾害连年无奈何, 特大地震亚洲多。 澳洲北美山火旺, 非洲蝗虫盖山河。 东边藏,西边躲, 新冠肺炎躲不过。 全球流行遍四洲, 抗击疫情保家国。
个人分类: 诗词|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蝗虫的重要天敌——缘腹细蜂
热度 4 huayanc 2020-2-24 14:40
蝗虫的重要天敌——缘腹细蜂 陈华燕 继草地贪夜蛾之后,最近又一害虫刷屏:沙漠飞蝗。据报道, 4000 亿只沙漠蝗已抵达我国西南边境,有侵入我国的风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报告称,蝗灾已使非洲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邻国印度也预测此次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 30% - 50% 。据我国研究蝗灾的科学家介绍,我国分布的蝗虫有 1000 多种,可成灾的有近 50 多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范围暴发蝗灾被控制,但是局部地区的蝗灾时有发生,主要出现在农区和草原省区。所以近来,我们基本上没听说过国内蝗灾的消息。这得益于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治理蝗灾所做的努力。尤其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提出的 “ 改治结合,根除蝗害 ” 的综合治理策略,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及结合改造蝗虫的发生地,使肆虐中国数千年的蝗灾得到了根治。 事实上,蝗虫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天敌,如果开发利用得当,或许可以避免蝗灾的发生。例如,蝗虫卵期最重要的天敌 —— 缘腹细蜂(图 1 )。缘腹细蜂是指缘腹细蜂属 Scelio 的一类寄生蜂,体长只有 3-5mm ,隶属于膜翅目 Hymenoptera 缘腹细蜂科 Scelionidae 。该属寄生蜂专性寄生蝗虫的卵(图 2 ),是多种蝗虫重要的自然致死因子,有些种类已在蝗虫的生物防治上有重要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功。例如,早 20 世纪 30 年代初,夏威夷从马来西亚成功引进彭伯顿蝗卵蜂 Scelio pembertoni Timberlake 用于防治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erg) ( Lomer Prior, 1992 );而我国早在 1980 年代就开展了飞蝗黑卵蜂 Scelio uvarovi Ogloblin 的人工繁蜂和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灾区的放蜂研究,试验基本取得了成功(姬庆文, 1985 )。此次蝗灾起于非洲,而非洲的缘腹细蜂种类超过 60 种( Yoder et al. 2014 ),其中很多种类就是沙漠蝗的重要天敌,有很大的潜力被运用来控制沙漠蝗。卵寄生蜂的重要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把害虫杀死在发生为害之前,即把害虫杀死在摇篮里。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卵寄生蜂,在蝗虫成灾之前把虫口基数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很有可能避免蝗灾的出现。 缘腹细蜂属世界性分布,目前全世界已知约 280 种( Johnson 2019 ),而我国仅记录 5 种。而根据 Johnson ( 2019 ),古北区和东洋区至少记载有 90 余种。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跨东洋区和古北区,寄生蜂的种类非常丰富( Chen et al. , 2014 )。目前,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我们发现我国缘腹细蜂属的寄生蜂种类至少有 30 种。相关的研究结果正在整理中,将于近期投稿发表。当然,我们目前的研究标本主要来源于我国东南部和中部地区 ,而广大的西北地区研究材料尚少。因此,我们希望得到更多国内同行的支持,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材料;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研究基金资助,以助我们尽快厘清我国缘腹细蜂属的种类,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这类重要的天敌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缘腹细蜂,除了在蝗虫的生物防治上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其生物学特性在生物学理论方面也很有意义。蝗虫把卵产在泥土里,而缘腹细蜂个体很小,它们是根据什么信息来钻进来泥土里寻找到蝗虫的卵并寄生的?另外,蝗灾的暴发是因为这些蝗虫可以长距离迁飞,而缘腹细蜂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本领就是,他们能够爬到蝗虫的身上(图 3 ),随着蝗虫的迁飞而扩散,等蝗虫产卵了才从蝗虫的身上爬下来寄生。缘腹细蜂是如何获得这些本领的?回答这些有趣的问题,本身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生物的自然发生规律,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他们。 图1. 缘腹细蜂 图2. 被缘腹细蜂寄生的蝗虫卵 图3. 缘腹细蜂寄附在蝗虫体上 参考文献: Lomer C.J., Prior C. 1992. Biological Control of Locusts and Grasshoppers. Wallingford, UK.: CAB Int. 394 pp. 姬庆文 . 1985 .飞蝗黑卵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 . 昆虫学报, 28: 153–159. Chen X.X., Tang P., Zeng J., van Achterberg C., He J.H. 2014. Taxonomy of parasitoid wasps in China: An overview. Biological Control 68: 57–72. Johnson N.F. 2019. Hymenoptera Online. https://hol.osu.edu/index.html?id=556 Yoder MJ, Valerio AA, Polaszek A, van Noort S, Masner L, Johnson NF (2014) Monograph of the Afrotropical species of Scelio Latreille (Hymenoptera, Platygastridae), egg parasitoids of acridid grasshoppers (Orthoptera, Acrididae). ZooKeys 380: 1–188. 注:原文发布于西藏探险协会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E7NADOUhRLpPS-UPmWWOnA
10709 次阅读|5 个评论
【病毒启示录0】蝴蝶效应
热度 2 flysky97 2020-2-17 09:52
【病毒启示录0】蝴蝶效应 齐云龙 一、蝴蝶效应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料到这次的新冠病毒会肆虐蔓延到目前的这种程度,甚至于对它未来的预测也有太多不确定……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他称之为混沌学。 当然,“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 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于是,罗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 “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如果“蝴蝶效应”用我们中国古典文化来表达,我想最恰当的或许莫过于这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原句出自宋玉《风赋》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蘋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 我很喜欢这句话,或许因为我会经常关注细节, 我会想到一些事情未来可能的变化,虽然那些变化经常要比我期待的总是来得晚一些; 也许只是因为一只蝙蝠飞进猪舍,不小心掉下的果子被猪吃掉,就在地球的另一端发生了一场瘟疫…… (参见《 新冠病毒疫情中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中所介绍的电影 《传染病/contagion》 ) 蝗虫生长也与病毒如此相像! 2019年6月,一个数量异常的蝗虫群出现在了东非的土地上。 它们的出现很不起眼,在东非这块混乱的土地上,割据的军阀也没兴趣去关注一群小小的蝗虫。 而如今, 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遮天蔽日的蝗虫群…… 目前共有4000亿只蝗虫,正在从东非向中亚地区赶去,其中400亿只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 蝗虫群的数量, 为东非地区正常生态环境下的6400万倍,成为了全球25年来的最大蝗灾。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估计,新的一批幼虫应该已经在2月初已经孵化,预计会在4月初形成新的蝗虫群。 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它们会再次产卵,蝗虫种群的数量会在六月份达到今天的500倍之多。 4000亿蝗虫的500倍,那是200万亿。 现在几千亿蝗虫就闹得全球鸡犬不宁,粮农组织说会威胁千万人的粮食安全,200万亿只,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种繁殖速度和破坏力,根本不亚于病毒。 而这庞大的4000亿蝗虫群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交界处,离中国还差1000公里。 曾有过跨越海洋记录的蝗虫群,有可能经印度入东南亚,绕过喜马拉雅山的屏障入侵中国领土。 基因就像是编码生命的密码。正如《自私的基因》提到: 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植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生存机器,目的是为了基因自身的复制。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病毒其实并不能够算是一种生物, 生命通常要包含这样几个特征,比如能够进行某种形式的运动,能够进行呼吸作用,能够对外界环境产生感知,能够从外界摄取营养并实现生长,能够排泄和拥有繁殖的能力。而病毒例外,上述的所有生命体特征,病毒一个也没有。 甚至连可以分裂的细胞也没有,也就是说病毒无法繁殖。 通常我们所知的病毒性疾病都是发展迅速的,怎么能说病毒不会繁殖呢?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病毒无法独立繁殖,它必须通过将自身注入到宿主的细胞之中,借助宿主的细胞才能够实现繁殖。 由此可见,与其说病毒是一种生物,倒不如说它是一团基因物质似乎更加贴切——但是,基因复制的机制,使得他们遗传物质的含量以2的n次方的几何级数不断增长…… 如果把蝗虫比喻成“地球躯体”的一种病毒,似乎也没错! 如果把蝴蝶效应叫做是“蝗虫效应”,似乎也没错! 参见我在之前的文章《 新冠病毒疫情中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中介绍《血疫》时引用的一句: “每一次致命性病毒的爆发,都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启动免疫系统在杀病毒—— 大自然是在保护自己。” 同样是宋玉《风赋》中还提到了一个词: 空穴来风 ——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很多人,往往只看到大的趋势,而忽略了很多细节…… 一些原本看似是小趋势的事物最终成了主流! 所以,如果决策不关注细节,不是建立在全部的事实真相基础之上, 很多决策难免会失误! ——所以,请等待下节再续! 相关阅读 (附下载福利)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心理战才是大多数人真正面临的战争 新冠病毒疫情中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个人分类: 人文|4490 次阅读|4 个评论
澳洲大火变为山洪 非洲蝗虫肆虐:地球怎么了?
杨学祥 2020-2-16 06:57
澳洲大火变为山洪 非洲蝗虫肆虐:地球怎么了? 关键提示 澳大利亚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森林大火,近日终于迎来好消息。肆虐了数月的森林大火被一场三十年以来的最强降雨给扑灭了。据报道,这场最强降雨也是澳大利亚新州自1990来爆发的最强的一次暴雨,部分地区甚至已经为此拉响了警报,不仅是强风警报,还有海浪警报。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刚从火灾的困境中走出来,又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洪灾,不免有些疲于奔命。 中国冠状肺炎,美国流感肆虐,澳大利亚大火转暴雨,非洲蝗虫成灾,2020年地球怎么了? 我们在 2007 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 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8 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 。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相关报道 澳洲又变天,数月大火变为山洪肆虐,局势失控,学校停课交通停运 挥斥方裘 2020-02-15 13:37 澳大利亚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森林大火,近日终于迎来好消息。肆虐了数月的森林大火被一场三十年以来的最强降雨给扑灭了,按理说这对于一直处在多事之秋的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但就拿澳大利亚的境况来看,只能勉强说是喜忧参半。 至于为何说是喜忧参半,且听慢慢道来。“喜”的方面自然就是澳大利亚持续数月的森林大火终于被扑灭了,而“悲”的就是三十年罕见的最强降雨,虽然扑灭了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却也引发了形势极为严峻的涝灾,从而导致山体滑波、洪水等等屡屡发生。据报道,这场最强降雨也是澳大利亚新州自1990来爆发的最强的一次暴雨,部分地区甚至已经为此拉响了警报,不仅是强风警报,还有海浪警报。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刚从火灾的困境中走出来,又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洪灾,不免有些疲于奔命。 而很多睡梦中的人们还未意识到这场悄然而来的灾难,直至第二天醒来时,才知道这场肆虐的洪灾已经到来。洪水早已淹没了道路,因为暴雨一直不停地下,多处道路和铁路也逐渐被洪水淹没,造成了交通的严重瘫痪,火车被延误,轮渡被取消,多条铁路路线也被停运,导致人们的出行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至少有50所学校因此停课。此外,洪水还导致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停电的问题,然而生活在如今智能的时代,离开了电源,人们在生活上也会遭遇很大的不便,由此可见,虽然暴雨熄灭了大火,但给澳洲也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如今澳大利亚人们也正面临着洪灾带来的种种威胁。 如此罕见的强降雨量达到了400毫米,要知道在往常,澳大利亚新州的正常降雨量仅有117毫米,翻了两倍不止的降雨量,不禁令人为之大吃一惊。而与此同时,暴雨也导致了严重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在康士比枢纽线上,等待换乘的T9北线火车班次因此而被滞留了一个半小时。而本来是要乘坐轮渡的旅客,因为海上大浪的原因,也只能换乘巴士。 如果仅是造成交通的不便也就算了,有很多人在此次洪灾中失踪,伤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据报道,一名仅16岁的男孩被困在了猎人阿林河的废墟里,造成了严重的肋骨断裂,目前还在治疗中。此外,还有很多汽车在洪水中就这么被冲走了。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莫不让人痛心疾首,人员的伤亡也是最为令人悲恸的。而据统计,从难发之初至今,SES已经接到了近10000通求助电话,并且也做出了实际的响应。在派出650名志愿者的情况下,还是有等待救援的人,相对于志愿者的人数来说,需要救援的人数更多。因此,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SES也呼吁群众尽量待在家里,避免造成更多的伤害,也减小救援的压力。 在澳大利亚接连遭遇灾难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多次呼吁亚洲各国不吝对其进行援助。而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才是澳大利亚重点呼吁的对象。只怕是澳大利亚已经忘了日前的瘦肉精事件了,为了一己私利,不顾我国民众安危的时候,有想过如今陷入危难需要我国援助的局面吗?而我国对于国际上需要帮助的国家,向来都是极为慷慨,丝毫没有吝啬的。而鉴于澳大利亚曾对我国做出的种种劣迹,是否对其进行援助,目前来说还是个未知数。 https://imfeed.shida.sogou.com/detail.html?doc_id=20200215A0BZ4I00o=push_Aseq_times=1yyid=94A1556302A746C5AE7698F79F91FB89ch=43sfsw=000 4000亿只蝗虫来袭,多国进入紧急状态!联合国发布警告 2020-02-15 23:01 一个蝗虫群一天之内就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距离沙漠蝗虫让非洲之角陷入饥荒,可能只有短短几周时间了。 当地时间2月12日,联合国警告道: 在非洲东部的非洲之角地区,雨季即将到来,该地区的国家正在与时间赛跑,在应对持续的人道主义挑战的同时应对沙漠蝗虫的入侵。 肯尼亚 目前的沙漠蝗虫入侵是 70年来最严重的 ,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 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使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和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人道协调员洛科克1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次情况通报中表示, 沙漠蝗虫已经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南苏丹现在处于“关注名单”上。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方网站 “在这个已经遭受如此巨大痛苦并且如此脆弱的地区,我们根本承受不起另一次重大冲击。”他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洛克科强调:“我们还有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目前并没有这样做。我们没时间了。” 此前联合国警告称,起源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这些东非国家的蝗灾可能引发人道主义危机。3600亿只蝗虫带来的农田荒芜将对粮食安全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已有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蝗虫不仅肆虐东非各国。今年1月以来,由非洲之角向东,沿红海两岸,蝗虫侵入沙特阿拉伯、苏丹、也门、阿曼、伊朗等国,之后沙漠蝗虫和伊朗蝗虫又跃过巴基斯坦国境线,使巴基斯坦遭受1993年以来最严重蝗灾。 据国是直通车, 巴基斯坦和非洲多国确实面临严重蝗虫灾害,巴基斯坦政府和索马里等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新闻 2月, 蝗虫侵袭印度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两邦 ,37万公顷农田遭殃,造成上百亿卢比经济损失。 预警: 4000亿只蝗虫已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 据@三联生活周刊 报道,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据悉,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图/图虫 资料图 古老的害虫,现代的问题 蝗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 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传播150公里,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3400万人的食物。 肯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拉扎鲁斯·阿马约(Lazarus O. Amayo)表示,目前的蝗灾正在威胁肯尼亚的粮食安全。 他说:“对于牧民而言,牧场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挑战。蝗灾可能导致人们从一处迁往另一处以寻找牧场,而在牧场、草场或穿越领地的问题上,本来就存在社区冲突的风险。” 在沙漠蝗虫入侵之际,非洲之角地区正在从副秘书长洛克科所说的“一场接一场”的冲击中恢复的过程中。蝗虫进一步削弱了该地区的复原力,使大约19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索马里和苏丹在2017年面临饥荒威胁,但过去两年来,这两个国家还经历了降雨不足、干旱和洪水。 洛克科说:“正是这些天气事件正在创造环境,导致了当前的蝗灾暴发。异常的大雨和印度洋气旋的频度增加为蝗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即将来临的灾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近发起了一项7600万美元的呼吁,以控制蝗虫的扩散。 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收到了大约2000万美元;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一则视频信息中警告说: “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我们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沙漠蝗虫群现在正成倍地增长。” 图/图虫 资料图 联合国副秘书长洛克科强调了采取紧急行动的必要性, 特别是三月份雨季就将开始,因为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 “我呼吁有关国家、国际社会、捐助者加强行动,现在就加强行动。”他说,“现在面临灾难的风险,也许我们还可以预防它,我们有义务去尝试。 除非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很可能预防不了一场灾难。 ” 21财闻汇综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https://www.sogou.com/sie?hdq=AQxRG-4437query=%E8%9D%97%E8%99%ABie=utf8 l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倒计时:2016-2020年 已有 1185 次阅读 2016-7-6 07:08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倒计时: 2016-2020 年 杨学祥 一张表看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一张表预示超级灾害链必然到来。我们在 6 月 26 日 将表 1 中的未知事件改为欧盟解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68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686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1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232.html 表 1 拉马德雷和世界经济长波的对应关系 时 期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2030-2050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时 期 1890-1913 1914-1944 1945-1973 1974-1995 1996-2020 2021-2050 世界经济长波 第三上升期 第三下降期 第四上升期 第四下降期 第五上升期 第五下降期 关键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 91 年苏联解体 欧盟解体? 关键时间 1913 30 年代大萧条 70 年代石油危机 2013 20 年代超级灾害链 注: 1914 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 10 年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三上升期; 2013 年与 1913 年的位置相同,都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时期,如果爆发战争,也会提前结束世界经济长波第五上升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7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521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9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685.html 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已经进入倒计时: 2016-2017 年很危险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9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29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访问学者 = 蝗虫 ?
热度 14 atpinter 2017-10-19 12:55
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既是出国访问的人,又必须是去搞学术的人。然后这过去的十年来,访问学者在美国华人圈已经才是变味,由一个中性词变成贬义词。因为身边太多的例子,访问学者只访问,不学者。 来这干什么的都有,前些年来生二胎的,来这旅游观光的,来这体验色欲放纵的……五花八门,没有你想不到的。有些人还有点底线,至少要保证学点东西回去或者搞一篇文章出来;还有些人就完全是来这祸害美国的,带个访问学者的帽子,横行霸道,哪里又好处就往哪里钻。 不必解释,国家基金委或各级地方教委啥的给钱让他们出来。也不会要求他们能镀金回去,但总不希望来这边丢人的吧。 有些教授一听到中国的访问学者直摇头,为啥让你来?你一不干活,二不虚心学习,来这我还得负责你人生安全。何必呢?有些定居在这里的华人深深地为一些访问学者的”恶行“给震撼了,好比一股蝗虫旋风,所过之处寸毛不剩,结果扫荡完了之后拍拍屁股走了,剩下这些定居的华人来背黑锅——华人人品要不得。 如果你是访问学者,你对异乡风情文化习俗好奇可以理解,想锻炼口语和学习英语也可以接受,你可以在食堂排队吃饭的时候找一个美国学生搭讪聊天这种事一点问题没有。再或者贪点小便宜,哪里有free的午餐或晚餐去蹭饭,都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做得有礼有节,别有失风度。做一个有风度的贪小便宜的人是可以接受的,美国人都这样。 可是,如果你: 1. 学校周围的教会免费餐一餐不拉,去吃饭时候你们家的十岁左右的孩子大声喧哗,还不排队,手抓食物,你也任其自由,无视存在,一次又一次的这样不太好吧?再说,你吃饭也得假装客气一下,信不信教无所谓,关键你别太丢华人的脸。吃完东西,满桌子满地都是垃圾,吃完饭就直接带小孩走人。 2. 学校有一些公共资源,是给在校学生的,因为人家交了学费。比如托儿所,学生的小孩可以打半折。你非要去伪造成绩单,把自己的小孩送进去。 3. 大家帮忙是抽出时间给你办事,不是必须得在10min之内把车开到你楼下的那种随叫随到的司机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你可以在上班上课时间去outlet,其他人不一定能去。你一个电话叫uber也得等人家愿意,敢情跟你说10min到不了就是不给中国人面子了? 4. 你知道开车是要驾照的吧。你无照驾驶就算了,还不用小孩安全座椅。完了五座的车坐9个人也是没谁谁了。 5. 有机会就说这帮华人书呆子,一个个的傻x,脑子一点不不会转。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啊。你的对策就是作假,只要能搞到的好处绝不放过。 6. 一个2bed room的公寓,限住4人。你们家住了8个老小。 7. 买了东西用完就退,这游戏规则可以用。但好在你也是退个全尸啊,用了五个多月拿去退,掉了40%零部件也是牛b的。 8. 那些xxoo的事就不写了。你的理由是,大家都会有需要,总会有一刻能约个炮的。见多不怪。你们自己的事,都一把年纪了,悄悄弄就好,别那么张扬最后闹得家破人亡的。这听起来算是底线了吧? 9. 旅游嘛。你非要租一个小破车还要开遍西部,四五个人合资也可以,但交规得读懂才上路啊,左拐让直行,天经地义,你们非要抢。 10. 拿老美开涮。撒点小慌,开开玩笑可以。但你非要告诉人家你认识一个牛x人物,可以给他们介绍工作,结果去了直销组织。 ………… 那么,你就是蝗虫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边的华人被迫也当了蝗虫,躺着也中枪。
6521 次阅读|20 个评论
称呼国人蝗虫,“北京地铁”or“北京人”要干嘛?包容?大度?
热度 2 liruzi 2013-11-10 16:55
微博截图 微博图 北京地铁【地铁文明大家谈】“蝗虫”过后的10号线,一片狼藉…北京首都的宽容大度为人称道,但有时候宽容过了头也是最大的诟病。对于恶意破坏北京首都的行为,我们只想说“这里不欢迎你!” 现在该微博已被删除。。。。我很佩服这个“北京地铁”能够将“蝗虫”用在国人身上?香港人说大陆人是蝗虫,北京人也说非京籍人是蝗虫?不过我更相信这是哪个工作人员无知脑残的做法而不是代表大家。 「 蝗蟲 」,原本是一種昆蟲,具掠食性,後被網民借用為對劣質 中國人 之代稱,有嘲諷對方為掠奪者、中國式法西斯主義者,以及佔了人家便宜還大條道理的意味。此詞為2000年代後期起興起的稱呼,原流行於 高登討論區 ,及後有網民於 YouTube 發表改篇歌曲《 蝗蟲天下 》,此舉令「蝗蟲」進入主流傳媒用語之中。 「蝗蟲」是指劣質的 大陸人 ,這些劣質的大陸人通常是好食懶飛、不務正業、好逸惡勞、諸多挑剔、掠奪他人成果、「惡人先告狀」等。 部份在港新移民及大陸人,因沒有工作而得領取綜援,被坊間評為 來港只為褔利 ,而更有報道指他們不滿足於比普遍低下層薪金為高之綜援數額,例如「 每月拎12,700元 天水圍無業綜援婦喊苦 」等。而中國內地 三鹿奶品污染事件 被揭發後,大批人士湧港搶購奶粉,更疑引發 奶粉荒 。 近年,大量內地孕婦為讓子女得居港權,不停來港產子,甚至不惜衝擊急症室,嚴重影響公立醫院服務。另外,在特區政府決定向市民派發六千元律貼後,新移民亦不甘示弱提出申訴,由於香港並無右翼黨派,在泛民和建制派一致施壓下,特區政府決定屈服,讓來港不足七年,甚至只有數天的非永久居民獲得同樣的金額。 及後,部份新移民及內地人更在網上發表許多自以為 打救 了香港的言論 。一邊說不希罕成為香港人,對香港大加批評,一邊又把兒女送來,享受著移民帶來的好處,並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移民後又不尊重移居地文化,不願融入當地社區,甚至反過來認為原住民應為他們服務。 --------------------------------- 来自香港网络大典
个人分类: |4178 次阅读|4 个评论
蟋蟀也疯狂
热度 10 gl6866 2013-9-15 23:42
中国人对蟋蟀绝对一点儿不陌生。不就是那个可以放在罐儿里玩斗蛐蛐儿的昆虫嘛。在中国可以说即是个娱乐项目,也是个赌博工具。都还记得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促织”的关于捉蟋蟀那凄婉的故事吧。尤其是蟋蟀的争斗行为,已经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话题。然而,中国的情况拿到美国可就大不同了。美国也有蟋蟀,但这东西绝非那么可爱。在美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南部、东部和大平原各州,每年夏季结束时都可以发现蟋蟀的踪影,时多时少。但今年不同,单单在俄克拉荷马州就有数十万蟋蟀铺天盖地的霸占街道、住宅、建筑物等处,活着的发出令人不愉快的阵阵唧叫声,死了的在空气中散发着腐肉般的恶臭。 美国的蟋蟀( cricket )说是蟋蟀,但实际是一种破坏性极大、被称作“摩门蟋蟀”的无翅而带长角的大蝗虫。摩门蟋蟀拉丁学名是 Anabrus Simplex ,属于螽斯科 Long-horned Grasshoppe 。 成虫呈黑色或褐黑色,大约 1-2 英寸( 2.5-5 厘米)长,雌性有一个长的产卵管( ovipositor )插入地下产卵。每只雌性摩门蟋蟀在晚夏或秋季产卵约 150 颗,来年的四月份卵子孵化出幼虫,两个月后幼虫便长大成熟。一只摩门蟋蟀一生中能吃掉 38 磅植物,而且食性很杂,从野生的蒿属植物、杂草到人工种植的苜蓿和蔬菜,什么都吃。最可怕的是,这种大蝗虫还有吃掉自己同类尸体的习性,将蟋蟀踩死等于是替其它蟋蟀提供了口粮。 “来临了,灾害来临了,希望祷告可以让海鸥飞来!”人们为什么要祷告盼海鸥来呢?这其中涉及一个神奇的历史故事,发生在 1848 年犹他州盐湖城。 当时,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简称“后期圣徒( LDS )”,也被贬称为“摩门教”,受到迫害,后迁移到犹他州盐湖城,当时那里没有城市,放眼望去是一片荒芜。为了生存下去,信徒们开垦土地种植庄稼。 春末的霜害冻死了一些作物,旱灾又使更多的作物枯死。夏末秋初,被叫作“蟋蟀”的大蝗虫又来了,开始吃掉地里剩下的仅存农作物。信徒们想尽一切方法防止虫害。有人试着用噪音来吓走蟋蟀;有人试着要抖落植物上的大蝗虫,有人将蟋蟀赶进草堆里再放火烧死它们,也有人将蟋蟀赶入田渠里淹死。但不管信徒如何努力,用什么招术,蟋蟀还是不停的飞来,而且铺天盖地,树上、篱笆上、屋里、床上和衣服里 …… 无处不有。 如果蟋蟀吃光农作物,信徒们没有东西吃就要饿死了。他们和蟋蟀奋战了两星期败下阵来,并祈求天父帮忙。支联会会长杨约翰最后要求信徒们为这事作特别的禁食祈祷。 当时, 16 岁的苏珊 · 葛兰见证了奇迹。她说:“我们禁食祈祷的答案在夏天的一个明亮的午后来到了 …… ”信徒们正在安静祈祷时,突然一大群尖叫的鸟出现了,在他们的田地上飞绕。当时所有人都吓坏了,首先想到的是“又来了一个大祸害!”信徒们看到,上百只鸟尖叫着来了,接着上千只灰白色的鸟俯冲下来,叫声刺耳 …… 不是与蟋蟀抢食庄稼,而是一面叫着,一面啄食蟋蟀 …… ,原来是海鸥! 海鸥是以鱼虾、蟹、贝为食的,偶而也拣食船上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海鸥什么时候跑到农田里来拿蟋蟀当美味了?! 接下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它们一吃饱后就飞到附近的溪流喝几口水,又把吃进去的全吐出来,然后又飞回嘈杂的同伴那里去啄食蟋蟀。 所有的人站在那里激动万分,很多人流下泪来。海鸥每天飞来,吃掉蟋蟀,持续了整整三个星期,直到蟋蟀全部消失为止。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大蝗虫叫作“摩门蟋蟀”。盐湖城“后期圣徒”广场的海鸥纪念碑记下了这一神奇的历史事件。 堆成山的蟋蟀 铺天盖地的蟋蟀 没办法,还必须在这里生活呀! 海鸥除害 盐湖城的海鸥纪念碑
个人分类: 理解科学|12900 次阅读|21 个评论
有趣的动物视觉启示1:蝗虫与汽车防撞系统
热度 1 王中任 2013-3-18 21:22
最近,位于Insect Vision Laboratory 科学家Claire Rind领导了一项新的研究。受蝗虫启发,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可以预防汽车相撞事件发生,从而拯救无数生命。 蝗虫有个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帮助蝗虫在高速成群飞行时避免与其它蝗虫相撞,利用蝗虫预警系统的关键特征,开发出了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该系统或能成为高准确度的汽车碰撞传感器的蓝本。   该系统已被用在机器人身上。通过有效的视觉图像输入,该系统就可以帮助机器人探索道路或与其他物体互动。视觉在大多数生物物种的互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即使是相对低级的动物也拥有卓越的视觉处理能力。例如,昆虫就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来回应靠近的捕食者。”   研究表明模拟生物视觉神经系统可以为动态环境中的机器视觉提供新方案。 Ref: http://news.asiantown.net/r/28826/Locust-vision-collision-sensors-could-stop-car-crashes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2/130221084608.htm http://www.ncl.ac.uk/ion/staff/profile/claire.rind http://www.ccf.org.cn/sites/ccf/nry.jsp?contentId=2727103748135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71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态学文献讨论20:过度放牧导致植物N含量降低,因而蝗虫爆发!
mengchanghe 2012-8-15 14:58
Heavy Livestock Grazing Promotes Locust Outbreaks by Lowering Plant Nitrogen Content Cease et al 2012 Heavy Livestock Grazing.pdf 传统观点认为,植物氮含量高的话容易导致昆虫咬食作用加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野外和人工处理的食物对蝗虫的存活率以及生长速率进行验证,发现在野外经过N增加处理的植物所喂养出来的蝗虫数量更少,而室内的N含量多的食物其死亡率更大,此实验设计完整合理,确实是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尤其是Supporting information中提到的各种小细节…… 本文也许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是:是什么原因导致N含量低的植物让其更加容易爆发?从我的观点来看,N含量低的植物其C多,更倾向于快速生长,而N多的植物其防疫机制更强,次生代谢产物更多,因而抑制了昆虫的种群增加。 碳水化合物对昆虫来讲只是米饭,而N是肉,所以米饭多自然种群大,因为吃得饱。肉的话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也许消化不良,天天吃肉也吃腻了消化也差(他们天生有一颗碳水化合物的胃啊……)。所以这理论解释是很让人信服的。 本文接受/拒掉的比例是:5:1(理由:不喜欢标题……). 大老板以及部分人员出去度假了……
个人分类: 文献阅读及心得|3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伙家(读Hu-Jia),你敢吃虫子吗?
热度 3 wangxh 2011-10-1 10:00
伙家(读Hu-Jia),你敢吃虫子吗?
伙家 ,俺这里读作 Hu-Jia ,意思就是最亲密最亲密伙伴或朋友之意,也有Excuse Me的意思,根本不是魏积安小品里的“伙计”之音、之意。比如“昨天我碰到一个好伙家”,意思是碰到一个好人,也可能不认识;再比如娘对俺“你歇着吧,伙家”,意思是你别动手,这个在根本不在行;又比如“你的小家伙儿真招人喜欢(读Xi-Han)”,意思是你的宝宝真待人亲啊;如果是“借光了,伙家”,意思就是Excuse Me! 倔县农田里有一种昆虫,俺们俗称 稍拇角 (Shao-Mu-Jia),能够飞很远。可能是由于头部尖尖的,所以还有了一个歇后语:稍拇角戴笔帽——不要头脸(笔帽是指毛笔帽),用以说明某人不知廉耻、不害羞。 有一天吃饭,上来一盘“炸蝗虫”。俺远离家乡二十余载,离开这些小时候的 玩伴——虫子 更是三十多年了,所以这道菜一上来,别人说“尝尝炸蝗虫”,俺就接上一句错话:“炸蹬到山”。 蹬到山 也是当地的一种蝗虫俗称,俺也不知道它们的学名。顾名思义,这类蝗虫两条后腿特别有劲,弹跳力特别棒,如果从手心里蹦出去,反作用力还是挺大的。但是飞翔能力不行,所以我们经常能抓到蹬到山,而很少逮着稍拇角。上来的这一盘就是稍拇角,请看: 吃了一个没感觉出什么味道,又尝了一个还是没有什么味道,绝对不像小时候在野草堆里烧出来的那个香劲儿。 看俺想照相,这两只手都来帮忙让转桌停下来,下面这盘炸金蝉已经被消灭了。 祝好友们、编辑们、游客们国庆节快乐!
个人分类: 社会|3988 次阅读|6 个评论
吉赞和偏振光
eloa 2009-2-11 14:13
八爪鱼 发表于 2009-02-07 12:47 2007年五月的吉赞(JIZAN 红海东岸),一座宁静的城市。白色的屋顶沐浴着海风,寄居蟹在沙滩上散步,海鸥在海面起伏,棕榈叶在风中轻摇漫舞。 阿拉伯半岛之春,是红海边最美丽的季节。 一海之隔的厄立特里亚却是另外一副模样。联合国刚刚发布了蝗灾警告,苏丹东南与厄立特里亚北部地区继旱灾之后,爆发了蝗灾,并且正在沿红海西岸向苏丹以东,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乃至索马里地区扩散。那里的夏天,将没有欢乐,没有歌舞。只会有遮天蔽日的蝗群和寸草不留的农田。 美丽的吉赞,似乎弥漫着海那边蝗群齿角砥砺的声音,人们心中的不安,像红海的潮汐,起了又落,落了又起。 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夏天? 如果你的显示器是液晶的,答案就隐藏在上面的这片空白里。 请你凝视这片空白二十秒。然后歪脑袋。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看到两片浅黄,两头大,中间小。你再仔细点,它中间还隔着两片浅蓝。就像下面这张图。 150年前奥地利生理学家海丁格尔首先发现这个现象,虽然别人都说多么美丽的四叶草啊,他非要说那是四个刷子,没办法,只好将这个图像命名为海丁格尔刷(Haidingers Brush)。唉,刷子就刷子吧,总好过锤子。 海丁格尔刷间接的证明了人类的眼睛,能感受偏振光的刺激。人们举着这四把刷子,向自然界骄傲的宣布:看哪!偏振光,我们看得到!! 后来才知道,与我们同样骄傲着的,还有虾米,苍蝇,乌贼,屎壳郎。 我们一直和各界友人分享着的偏振光,可以说是自然光的一半。自然界的光线,以波的形式传播,并在平行于传播方向的各个平面上振动,当穿过足够窄的缝隙,这束光里面,波动方向和这个缝隙的方向不一致的部分,就会被挡掉。剩下的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形成偏振光。偏振光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雨后闪烁的绿叶,粼粼的波光,甚至青蛙湿润的皮肤,乃至我们所用的液晶显示器,都散发着偏振光。 至于人类对偏振光的感知能力,是因为有一种叫做叶黄素的化学物质,在视网膜上一个叫做黄斑的区域,呈同心圆样排列着。叶黄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分子结构纤细苗条。这种貌似普通的化学物质,有着一种特殊的光学性质:当它的长轴和偏振光振动方向平行,叶黄素将会吸收射入光线中的蓝光。 细长的叶黄素 叶黄素在黄斑的分布,a区域水平排列,b区域垂直分布 这样,经过B区域的叶黄素的过滤,显示器散发的 垂直 白色偏振光,将以黄色 蓝色的互补色 投射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上。我们因此看到两把水平黄刷子。而垂直部分(A区域),一切照常,但是由于心理性成像(psychological vision),这部分将形成更是微弱难辨的蓝色刷子。 大部分人经过看刷子训练,都可以看到这个微弱的影像。 当我们在显示器前面把脑袋歪来歪去的时候,可能有一只蝗虫正飞过你的窗口,轻蔑的瞟了一眼。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演变,它的复眼早已拥有了直接感受偏振光的感受器,能同时分析偏振光和普通光线的强弱,方向,偏振的方式,综合判断光源的位置,反射物的位置和性质。比如尽管前方貌似空旷,它心里知道那是一面镜子;又比如耀眼的光亮,究竟是来自太阳,还是宽阔的海面。 太阳又一次从红海上升起。 厄立特里亚的蝗群,在海边迟疑不决。刺眼的阳光,经过海面的反射,形成偏振光照进进它们的复眼,其中的绿紫色不断刺激它们的偏振光感受器,千万年来所形成的本能,警告它们不要向前了,那是一片危险的水域,不仅一无所有,稍一松懈,还会落水溺毙。。。。。。。 蝗群终于还是没有选择渡海。来自海上的偏振光警告了它们不要作无谓的冒险。而陆地上微弱的偏振反光则告诉它们,来吧,陆路是安全的。 于是蝗群沿海直下,挺进中非,所过之处, 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 牛马 毛幡帜皆尽。而红海东岸的吉赞,终于得保祥和与宁静。 其实当蝗群在偏振光的指引下肆意劫掠非洲的时候,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也在分析着自然界偏振光的信息。蜜蜂正根据天空的偏振光决定交际舞的舞姿,蜻蜓正在根据水面反射的偏振光选择最佳产卵场所;地球那边的屎壳郎正边推粪球,边看月亮导航;大洋深处,螳螂虾使出浑身解数,散发着风骚的偏振光跟过路的女青年调情,可惜,一只章鱼最先看到了它的爱情之光。。。。。。 在这忙乱喧嚣的一刻,人类正戴着偏振光眼镜,抓着爆米花,盯着立体电影屏幕,时不时地发出一阵傻笑呢。 又及: 1, 蝗虫借偏振光导航,并规避水域,这已经被试验证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蝗虫绝不会飞过海洋。文中的东非蝗灾没有向也门扩散。但是历史上却有不少蝗群飞跃红海的记录。实际上,蝗群的迁徙能力超群,最令人乍舌的是曾经在10天内飞跃了5000公里的海面! 2, 我们运动头部,看到海丁格尔刷的过程,其实还包含复杂的视网膜成像机理。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细节和专业名词,重要的是,回避这个细节,不妨碍文中事实的陈述。 3,海丁格尔刷,其实是一个误传。海丁格尔并没有指着美丽四叶草状图形说那是四把刷子,他说的是,啊!多么像一丛毛啊(Bschel)冏 4,动物界利用偏振光的现象非常普及,尤其在昆虫界。其中真正的大师,是一种蝴蝶,它不仅能察觉偏振光的振幅,强弱,方向,在它的视野里,甚至构成一副彩色的画面(伪色)。人类感受偏振光的能力早已退化。不过,我们借助各种仪器设备,看到的是一个比动物们所看到更为精彩的世界。
个人分类: 生物|306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