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企业管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企业管理

相关日志

企业中也存在大量的“公地的悲剧”
bshen 2019-8-12 10:16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沈斌 教授 1968 年,英国学者哈丁(Hardi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的文章。草地是公有的,而羊群是个人的。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 收益 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每个牧羊者都想通过多养羊来提高收益,“ 我不多养羊,人家也会多养。” 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 于是悲剧上演了:草地持续退化,最终变为沙漠,所有牧民破产了。这就是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 11 年前,某机床集团负责人带我参观了刚刚整体搬迁的新工厂,现代化的厂区,靓丽而整洁,车间和办公室边上鲜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他还告诉我,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制,将原有的每个工厂改为事业部,并对此进行业绩考核。两年后我又去了,他告诉我,那时每个事业部都以生产机床数量为经营目标,因为考核以产值为依据,产值越高,给事业部和个人的奖金也越多。但集团发现产值上去了,而集团的利润没有提高,特别是原材料、在制品大量积压,各个事业部甚至将半年以后才用到的原材都采购了。造成了集团库存占用资金达十几亿。分析原因,库存资金是集团的“公地”,产值是各个事业部的“私地”。所以后来进行了改革,集团对事业部考核以利润为依据,占用的库存也核算在事业部的成本账上。这样各个事业部不仅仅考虑产值,还要精确考虑占用的库存。由此,整个集团的库存大大减少。 企业在制定提高经营目标时,往往自觉而不自觉地首先考虑到如何增加设备、人力和资金,去保证实现新的经营目标。殊不知,大部分制造企业的机器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这意味着机器的70%闲置着,没有在开工。因为这些设备、人力和资金是企业的“公地”,而每个部门实现的经营业绩是部门的“私地”。在制造企业里,企业的效益主要产生在车间里,机器就如企业印钞机。充分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对提高企业的效益起到“事半功倍”。 在中小批量生产的制造企业里,如何保证交货期,或尽可能地减少交货误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信誉和交货能力。而有些部门或个人,为了局部或个人的利益,不按计划安排,擅自将一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客户的产品提前生产交货,由此打乱了计划,使更多的产品延期交货。这也是“公地”与“私地”的利益在作怪。 所以,当做一件事,好处归于个人或小集体,而成本由大集体承担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公地悲剧”。 2018 年7月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2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焦点解决思维对管理者的鉴别
Gaodeming 2019-7-24 10:59
--- 爱语传统文化 --- 在企业中也经常运用到我们焦点解决的思维,如果一个人没有完成当月的计划,有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你为什么没有完成?” 这种问法可能得到很多回应和答案,一般情况下这种问法会激发人的自我保护。遇到为什么的问题,我一定要找出理由,告诉对方我这样做是没有办法,竞争对手太厉害等我没有完成的理由和推辞。 还有一种问法,不问为什么,问“怎么样”,“是怎样一个情况”这样他就不会推卸责任,更容易描述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不一样的领导力。 请对比下面两句: 1.你为什么没有完成业绩? 2.没完成业绩是怎样的情况? 两种不同的问法,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回应。第一种,人们会向事情发生 之前 找问题的原因,或从人的责任心来思考如何来回应。后一种就可能去描述问题发生 当时 的情况,从而去找到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是对人,一个是对事。 还有一个问法就是“你如何能完成”。 3.你如何可以完成你的业绩呢? 这样问的时候,已经指向 未来 了,之后你怎么能够做的更好,他自己就会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我们学过教练的思考方式,就可能直接问“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的话,思考的方向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问他目标是什么,他还会找这个月没干好的责任吗?推托的借口吗?不会这样的了。 我们就会明白目标型的经理人效率高,问责型的经理人效率就不高。找责任找原因就只能批评人,影响人的心情,增加员工的心理防范意识,甚至为了没有责任而消极怠工。 有些人能找到问题的责任人而问责批评,有些人能帮助你找到问题本身的原因,有些人能激发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和领导方式,其实就是步入教练思维的不同阶段。 有一个检验管理人员的方法,分析一下,他和下属对话中问‘为什么’‘怎么样’和‘目标’,三者的比例如何。这三个比例就是焦点解决的思维,目标导向的思维的比例。 在不同的管理语境中,这三者各有优缺点,我们要根据情况和实际效果来分析。从某个角度来讲,人群素质越高,越适合用后者的管理思维模式。 焦点的原则是有用的就多做 。你拍桌子,大声呵斥员工,如何真的很有用,员工很受益,你就多做。这是对实践的尊重。 小测试 发现你的下属在管理员工时,问为什么的时候太多了,你如何来回应他?你会回应: ● 你为什么问为什么,而不问怎么样? ● 你要以后少问为什么,你为什么要问为什么呢?因为问为什么不如问怎么样。 你这是一个很对的建议,只是你的这个建议的表达方式,也是一个“为什么”,而不是怎么样?这样反观内部假设之后,或许可以这样说: ► 你怎么能够做到以后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样呢? 或许,你有自己的更好的答案,我相信你,你最了解你自己组织的情况和目标,你就是你们这个领域的专家。 2019年1月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1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TED视频】生物学与商业:向免疫系统学习,打造一家百年企业
热度 2 SciLondon 2016-11-1 12:45
( 未止科技 原创,原文: 免疫系统和百年企业 。转载请联系sciencelondo@163.com) 根据最新的调查,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生命已经从70年代的60年,缩短至今天的30年-这已经比大多说员工的工作年龄要短不少了。另一项数据表明,对于美国新成立的公司,5年后倒闭的概率为32%。相信在国内,这个数字会更加糟糕。 面对投资者的压力,市场的危机,同行的竞争,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都有着同样的焦虑:如何让自己的企业生存的更长久? 马丁.里夫(Martin Reeves )著名企业管理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合伙人。作为一名资深的企业战略顾问,他已经从事咨询工作26年,服务过众多行业的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出众的能力,马丁在已经在商界享有了极高的声誉。 在今年八月,马丁受邀参加了TED演讲,并与大家分享了一项独特的商业见解:模仿免疫系统的原理来做企业管理,奠定百年企业的基础。 这个创新性的想法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对话。某家著名科技公司的CEO向马丁询问: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100年? 作为一名业余生物学爱好者,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向大自然求教这个问题:选择和进化,大自然早已经历了无数生死循环-从第一个生命诞生,到人类文明的形成, 地球上的生命已经繁衍了40亿年-这比任何一家公司存在的时间都要长久。他立刻联系了一位专业的生物学家,开始分析各种生态系统和生物学原理,并研究了大量的商业案例。根据人体免疫系统的6个特性,马丁总结了保持公司生命力的6大要素: 1. 多余性(redundancy): 免疫系统拥有上百万相同的组织细胞,比如白细胞。从而能够对突发情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对于企业来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些看似多余的准备工作,实则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不论是生产还是管理,企业十分需要一套备用的系统。 2. 丰富性(diversity): 在 人体免疫系统中,白细胞并不是唯一的组成部分。人体为了抵御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不同类型的入侵者,还需要B细胞,T细胞,NK细胞以及抗体的分工合作。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业务范围过于局限,员工结构过于单一,是不利于长期稳定发展的。在企业某一个业务遭遇瓶颈时,在其它业务上进行拓展,不失为渡过难关的一种有效方式。 3. 模块化(modularity): 整个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模块化特性:它将特定职能的单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比如人体的皮肤,每一层都是一个模块,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越往深处杀伤病原体的能力就越强。在上一层中没有被杀伤的”漏网之鱼“,会在下一层被彻底消灭。 模块化的优势在于,即使一种机制失效,另一种机制可以及时填补空缺,让整个系统运作起来十分安全。企业运作中,模块化的分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一环缺失,下一环节还能及时补上-公司就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正常运作。 4.适应性(adaptation): 这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可以针对从未见过的抗原,制造相应的抗体,有效杀伤细菌。正是这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帮助人类通过大自然的重重考验,生存至今。 对于一家企业,更应该具有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及时地改变自己,是建立百年企业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在复杂的市场变化中,企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业务范围,盈利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规则。 5.谨慎性(prudence): 免疫系统是一个十分谨慎的系统,它不仅能够识别和处理每一次危机,并能够把它们记下来,形成”细胞记忆“。在下次遭遇相同的入侵者时,B细胞能够根据”记忆“,产生相应的抗体,有效化解危机。也就是说,免疫系统并不会无故地采取杀伤行动,而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判断,最终谨慎地作出决策。如果免疫系统在决策上不够谨慎,有所疏忽,这就导致了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把人体自身细胞误认为是入侵者,从而进行杀伤。 这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每一次决策都必须经过慎重考虑,而不是管理者的一时冲动。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一定要站在企业的整体角度来分析问题,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 6.内嵌性(embeddedness): 如果免疫系统独立于生物体之外,这套系统将毫无存在的价值。只有当它作为生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时,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免疫系统与人体和谐共处,早就了最伟大的生物防御机制。 同样,企业也不可能独立于市场和社会之外-无视用户需求和社会舆论,我行我素的运行模式绝对不会长久。只有当它内嵌在社会之中,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口碑和品牌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要做百年企业,首先要”良心“。 马丁研究发现,这六大要素在坚韧且长久的企业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短命“的企业中却普遍缺乏。 而在这种”免疫机制“失效时,即使是根基最深厚的企业也难逃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著名的建筑公司”金刚组“在40代人的努力下经营了1480年,成为了世界上最长久的公司之一。然而,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它违背了”谨慎性“的原则,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 大量借债投资房地产。 然而,泡沫很快破裂,”金刚组“无法偿还高额债务,最终宣布破产,被一家主流建筑公司收购。 那么,免疫系统的规律如何在获得成功的企业身上体现出来? 马丁举了一个例子:2012年,数码界巨头柯达宣布破产,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富士胶片却未受影响,反而更加繁荣。对于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两家公司,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因为富士胶片成功借助了免疫系统的三条要素:谨慎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首先,富士胶片在市场压力变大时,主动寻求改变,将视野扩大至数码产品之外。经过谨慎考虑,富士胶片决定利用自身在化学和材料学上的技术积累,将业务范围扩大至生物医药,仪器设备和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上-这些业务的成功帮助它渡过了数码市场的危机。 正如富士胶片的CEO所说:”我们能够成功,是因为比同行拥有更多的口袋和抽屉。“ 企业该如何借助免疫系统的要素渡过危机?马丁展示了一个更加经典的案例:在一次大火中, 丰 田公司生产汽车刹车阀门的唯一一个工厂被烧毁了。这是对公司抗压能力的终极挑战-所有丰田汽车的生产将被迫停滞,每一分钟的损失都是巨大的。令人吃惊的是,丰田公司仅仅用了五天,就恢复了汽车的生产! 这种不可思议的抗压能力,来自于三个免疫系统的要素:丰富性,模块化以及内嵌性。 首先,丰田公司对于零件的生产,还有一套”多余“的方案:从其它供应商处采购。这种备用方案在平时的作用并不明显,在危机到来时却有奇效。其次,丰田公司运用了供给网络的模块化原理,让供应链的分工足够细致,并将供应链系统内嵌到自己的生产线中。因此,丰田能够很快从替补的供应商里,找到补充货源,恢复生产。 除了意外因素带来的危机, 科技干扰(即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行业带来打击)对于技术型公司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潜在危机。 马丁例举了法国著名眼睛制造商伊视路是如何应对科技干扰的 :伊视路一直遵循了 ”谨慎性“ 原则,长期以来都在收集商业和技术的信息,保持了自身的敏感性。它仔细审查了那些可能产生科技干扰的新技术,并在它们变得昂贵或者被同行得到之前,抢先获得它们。随后,它以极高的 ”适应性“ 原则,花费很大代价,自行发展这些技术,并推出新产品。最终, 在上个世纪隐形眼镜冲击传统眼镜行业时,依视路正是靠着”适应性“和”谨慎性“,成功地避开了危机。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疑问:如果免疫系统法则真的如此强大,那我们为何在商业领域很少见到它们呢?对于许多生物企业的经营者来说,他们更加熟悉生物学原理,那为他们没有将这些要素运用到自己的企业上? 马丁指出,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人们是否能够理解这些原理,而是人们是否能够将商业理念从”机械式“转变到”生物式“。 对于传统的商业运营,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短期利益和效率上,过度关注营销目标和销售业绩 -这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是可靠的,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是高效的。然而,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变得更加难以捉摸,企业面对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力学思考法“在商业上就不再那么有效了。 因此,马丁认为, 企业管理者更应该用生物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学习如何塑造,而不是去控制那些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况。 同时,马丁也指出,许多小型公司天生就会用”生物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在企业规模扩张时,它们会失去这种能力-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重拾这种能力变得格外关键。 以下为完整TED演讲视频 (如无法打开,请点击 http://v.qq.com/x/page/w0326s564sz.html ) 在生命科学行业,企业经营者往往面临着比其它行业更多的挑战。生物企业不仅要承受资金压力,市场竞争,还要时刻提防供应链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企业RD来说,科技干扰将直接影响企业命脉。正如前文所述,生物企业恰恰最缺乏免疫系统的6个要素,使它们变得十分脆弱: 1.多余性: 迫于资金压力,生物企业在生产和研发模式上往往没有备用方案。 从人事角度来看,许多企业并没有核心岗位的”备用人选“。 2.丰富性: 企业过度专注于某项产品和技术,而不去拓展新的市场。 举例来说,许多公司看准了免疫治疗的高利润,却忽视了它的政策风险。如果它们能在拓展免疫治疗技术的同时,兼做基因检测和试剂销售,可能就不会在今年五月遭受灭顶之灾。 3.模块化: 生物企业的内部分工往往不明确,模块化较差, 沟通成本与协作成本会变得很高。许多流程也不够标准化,完全依靠人力本身,这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 4. 适应性:这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确实大多数生物企业的软肋。最简单的例子,生物企业的核心人物基本都是科研出身,只注重技术,而不关心市场营销 -这在10年之前,或许是质量的体现。但在互联网时代,品牌认知和流量的成本骤增,营销的作用将等同于产品的质量。 5.谨慎性:许多生物公司对市场的认知并不充足,不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凭借主观认知来做决策,是不明智的-企业迫切需要数据分析来引导商业决策。 6. 内嵌性:一些企业往往无法把必要的系统内嵌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中。 比如ERP, CRM系统对于整个公司的销售体系至关重要,却很少有人去整合它们。 复杂的市场,激烈的竞争,生物企业需要更多适应和改变!
54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于系统健康理论的企业管理
zhguoqin 2016-6-15 20:37
基于系统健康理论的企业管理 张国庆 系统健康,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发挥完善的功能,并且安全可靠。企业管理,就是指人类按照企业系统理论与企业系统运行规律,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企业系统的结构、功能得以高效、和谐、持续运行。企业系统健康,是指企业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发挥完善的功能,并且安全可靠。本文论述了企业系统管理的基本内涵、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系统健康轮与和谐论及其管理措施。 点击下载全文: 基于系统健康理论的企业管理.pdf 一、企业系统管理内涵 1. 系统管理的定义 系统管理( system management ),就是指人类按照系统理论与系统运行规律,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确保系统的结构、功能得以高效、和谐、持续运行。系统管理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学习与进化过程,即促进 PCDS 循环,对系统施加人为干扰,使得系统持续保持健康状态并更多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管理的目标是系统在保持健康的基础上和谐化,系统管理的重点是健康管理。 2. 系统管理的内涵 系统管理的内涵,就是运用当前已有的科学技术,充分认识并深入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在尊重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系统实施适当的干扰,使得系统更好地服务人类并保持持续健康。 ( 1 )系统管理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系统,人类社会也作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将人类纳入系统之中,才能更全面科学地对系统实施管理活动。 ( 2 )系统管理,核心是约束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使人类社会发展行为符合系统运行规律。 ( 3 )系统的管理目标,一是保持系统健康,确保系统健康发展;二是让系统在持续保持健康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服务或产品。 ( 4 )从技术层面看,要实施系统管理,必须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掌握其能流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进行较为贴近实际的系统模拟,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 5 )从人类发展角度看,人类的发展活动的是指,是对系统自然过程的干预,也即人类对系统的干扰。系统管理,实质就是约束人类对系统有害的干扰,使得人类的干扰成为有益的干扰或者在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所谓有益的干扰,可以理解为是人类促进或维护系统健康的干扰。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的干扰,是指人类为了获得系统的产品或服务,对系统施加的有害干扰,但这种干扰是在系统承载力允许范围之内的。如,农田系统,如果不施加人为干扰,农田会演变为湿地、草地或森林,显然,这是人类所不希望得到的,因此,人类就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耕作,保持农田系统稳定地输出农产品,如果耕作制度不合理,则就会使农田系统退化。再如,毁林毁草开荒、过度放牧等等,则是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干扰,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干扰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造成极大的伤害。 ( 6 )从管理过程看,系统管理是一个包含系统分析与评价、系统模拟、人类发展规划制定与系统仿真、规划实施与监督等过程,整个过程几乎涉及到了目前所有学科,其中较为密切的有哲学、数学、生态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分别为生态系统管理在基础理论、分析评价、系统模拟仿真、发展规划、实施与监督、法学支持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目前,哲学、数学、系统学、承载力分析、健康评价、规划、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为系统管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技术与实践支撑,并将成为管理科学的主干体系。 3. 系统管理的生态学内涵 系统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虽然它还不成熟,但是仍存在一些共性的认识。首先,它强调人类社会与系统尤其是人类与生态的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其次,它意味着一种管理范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线性、理解性”管理(似乎对被管理的系统有全面、定量和连续的了解)转向一种“循环的渐进式”管理(又叫适应性管理),即根据试验结果和可靠的新信息来改变管理方案,原因在于人类对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反应特性以及它未来的演化趋势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只能以预防优先为原则,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再次,系统管理非常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认知到所有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纯粹的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它们是两个极端)——系统和社会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以及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彼此问的复杂影响,要用整体论和系统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和政治事务,谋求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最后,系统管理强调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更广泛的参与,它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 二、企业系统管理关键内容 1. 管理主体的生态化 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思想观融入到公民的生产生活具体行为中。对于具体的单位来说,就是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培训,各级管理者具备的知识结构中应当具备基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个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应把系统健康纳入长远的发展战略和决策中,注意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态的有序性,保障经济增长有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基础,而不是仅从利己角度出发对资源无限索取。 2. 管理效益的生态化 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效率与利益最大化。但系统管理要求,一个单位除了追求效率效益外,还必须建立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不仅让员工,更重要地要使全社会感到满意。因此,可以说,效益最大化是管理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管理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自身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管理效益生态化,即使其管理活动产生了极丰硕的成果,但对整个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来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负效益”。因此,管理效益生态化中的“效益”,显然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包括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3. 生产生态化 首先,是产品(包含服务)设计生态化。要将生态观融入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时,一要以低耗、低污染的材料为产品原材料,二要应考虑残余产品的分解、拆卸和重新使用,使产品废弃后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降至最低,三要考虑产品寿命,使得产品寿命足够地长,以节约资源。 其次,产品(包含服务)生产的生态化。产品生产生态化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生产环境、生产结构、生产程序生态化,高效地利用资源,生产中原料、设备无害化,科学利用废弃物实现零排放,实施产品全程追溯,全程跟踪并回收产品废弃物。 再次,产品(包含服务)营销的生态化。在市场营销中,衡量一个产品的竞争力除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即产品的品牌、包装、服务等)外,还应考虑“生态竞争力”。营销生态化就是要求在产品包装、装潢时降低产品包装物或产品使用剩余物的污染,开展产品全程追溯终端服务和回收产品废弃物始端服务,积极引导消费者在产品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置等方面实行生态化消费。 这里的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还包括公共管理。在管理中实现生态管理,关键是管理主体生态化,管理主体生态化是实现生态管理的基础。管理效益生态化是实现生态管理目标的动力。生产生态化是实施生态管理基本过程,也即生态管理中的过程管理。 三、企业系统管理基本原理 1. 整体性原理 系统内的诸要素构成了一个系统学的有机整体,同时各要素特定状态的最佳组合秩序构成了系统整体的最优化。系统管理,就是对其主要因子或关键因子实施管理,维持系统健康,使其整体功能处在最佳状态。 具体的系统作为一个特定的空间单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结构( structure )是指系统内各组成因素在时空连续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相互作用形式以及相互联系规则,是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秩序。系统功能( function )是系统在相互作用中所呈现出来的属性,它表现了系统的功效和作用。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是支持系统存在的原因,它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一旦其功能丧失,该系统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作为系统的总体功能,尤其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的物质生产功能或功能,有的系统还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环境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生态环境工程的产业化趋势加快,人们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 ecosystem service )价值。系统的生态服务也被称之为自然服务( nature service )或环境服务( environmentalservice ),是度量系统对人类生存环境贡献的经济学指标。 任何系统都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系统内的诸要素构成了一个系统学的有机整体( organization ),各个组成要素仅仅是作为整体的一个特定部分而存在,当把它从整体中割离出来时,它不可能完全保持其原来的特性、性质和意义。因此,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同时各要素特定状态的最佳组合秩序构成了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在这种整体最优化状态下,维持系统健康,表现出最佳的功能状态。但是,通常情况下的系统功能状态,往往会受到一个或几个关键因子的制约,它们质和量的特征会对系统起到限制作用。 系统的功能决定于它的结构、多样性和整体性。系统的总体功能取决于系统结构以及不同层次的系统学过程。所以系统管理只能通过影响系统组成、结构和系统学过程而发挥其作用,以获得系统功能的输出。系统管理效果取决于我们对系统有机整体的所有层次的科学了解程度。 2. 动态性原理 系统管理,就是调整影响系统动态变化过程的敏感因子,从而实现对生态系统的高效调控。 每一个具体的系统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它必然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部分或整个系统的行为。系统对环境变化虽然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环境变化在一定的临界值之内,系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环境作用超过系统适应能力界限时,系统就会发生质变或解体。 影响系统特征的要素或驱动力,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系统的动态变化会表现出它的系统动力学( system dynamics )特征。在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一个十年或者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系统学过程可能被环境所改变,并可能表现为系统演化的阶段性。 系统在没有受到大于临界量的环境胁迫或扰动时,具有保持原来平衡状态的倾向,具有一定的弹性(或保守性)。当系统因受到大于临界量的环境胁迫或扰动而发生质变时,也不可能是对过去的彻底否定,总是会继承其相应的成分,保留一定程度的历史痕迹。 系统对于环境胁迫或扰动的响应待征,通常可以用系统维持稳定状态的程度或吸收干扰的能力(抵抗力, resistance )、受到干扰后系统返回干扰前状态的速度(恢复力, resilience )和系统在某种状态下所延续的时间长度(持续力, persistence )来表示,系统恢复力又可以用受干扰生态系统恢复到干扰前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弹性, elasticity )、受干扰前后的状态差异程度(振幅, amplitude )以及干扰移走后的恢复时间(滞后性, hysteresis )和系统恢复后的状态与干扰前状态的差异程度(可塑性, malleability )来表征。 因此,系统管理必须承认系统的变化和进化是系统持续性所固有的属性,管理就是企图动态地调控系统的演化进程和演化方向,避免它冻结在某个特定的状态或结构上。系统调控管理要求我们必须对系统内的系统学过程机制有深入理解,寻找控制系统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及系统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反应方式。 3. 多样性原理 系统的可持续性决定于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整体性,保护和维持系统多样性是提高系统抵抗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有效途径。 系统多样性是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基础,是决定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系统结构越复杂,系统的自我修复和维持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抵抗外来干扰,系统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能够强化系统抗御环境扰乱的能力。此外,结构复杂的系统,一般可以实现分级控制,从而提高控制的效率。 4. 复杂性原理 系统的活动不但受到周围环境系统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的关系错综复杂,也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的随机扰动,包括人类的扰动,并且系统对环境的响应和反馈多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系统学的发展虽然使我们对某些简单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大多数复杂系统而言,我们还是难以真实地把握它们的系统动力学过程,这必然导致我们对系统管理的盲目性,甚至是无效的。目前,系统管理,都依赖于我们对于系统的现有理解和系统机能的典型性论证来进行,而这些典型性论证往往是是临时的、不完整的。因此,就目前系统学技术水平而言,系统管理策略必须被看作为一种假设,是一种有待于通过研究和监测来检验和修正的假设,系统管理是对系统的一种适应性管理。 系统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化、简单化和公式化表述,是揭示和预测系统中的各种现象、分析系统适应性管理策略的有效工具。数据收集( data collection )和监测( monitoring )是构建系统模型的基础工作,系统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系统学模型对系统有机整体所有层次的科学概括程度。同时,构建不同尺度的系统学模型所必要的数据或知识及时间尺度也不同。 5. 时空关联原理 系统管理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是相关联的。通常,管理对象的空间尺度越大,其所要求的时间尺度也就越长。 系统的完整性决定于系统内部系统学过程的完整性。通常情况下,这些系统学过程往往是跨越很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在系统管理和研究中,对应于某个特定系统学过程所定义的系统学边界( boundary )和时空尺度( spatio-temporalscale ),对于其他系统的系统学过程而言往往并不一定适合。正因为这种系统学过程间的空间区域变异,要想确定一个对所有系统学过程都适合的、完美的空间尺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系统管理的研究必须具有一个广泛的视野,科学地定义适当的系统空间界域( context ),以保证系统学的完整性,达到便于研究、能够有效地调控系统学过程的目的。 系统管理要求把长时间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价值观,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问题的“解救”,系统管理时间尺度可以分短期、中期和长期尺度,相应的管理政策也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政策。 6. 人的作用原理 人类作为系统的使用者,同时又是系统的管理者。在复杂系统中,人类还是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介入会从根本上影响系统格局和系统学过程。人类的价值观在系统管理目标的策划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达到可持续管理目标,应该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重视发挥人对系统的有利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对系统的负面干扰。 7. 系统的精确管理 系统精确管理( precision management )理论,源于张国庆的“双精”管理(张国庆, 2007 )理论。所谓“双精”管理( 2P ),就是精密监测( precision monitor )与精确管理( precisionmanagement ),精密监测就是对系统进行精密的监测与准确的预测,精确管理就是对系统进行精确的管理,促进并维护系统健康。 由此可见,“精密监测”属于“精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双精’管理”应该修改为“精确管理”。即:系统的精确管理,就是对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影响系统健康的因素,找出影响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采取先进的系统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系统,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并保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精确管理,不仅仅是要维持系统正常的功能或服务的输出,更重要的是主动维护系统的健康,确保系统的茁壮成长。 系统精确管理的实质是:①重在监测,对系统运行状况尤其是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发布精准预报。②重在维护健康状态系统的健康,使其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③对非健康和亚健康的系统,采用先进的系统学和管理学技术,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8.GCSP 管理原理 GCSP 管理是分级管理( gradedmanagement )、分类管理( classificationmanagement )、分区管理( subareamanagement )、分期管理( phased management )的英文缩写。系统的 GCSP 管理,主要是针对系统的不同时空和组织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 1 )分级管理 根据系统的组织结构等级或者功能等级,对系统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系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 2 )分类管理 按照系统种类或功能输出,对系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 3 )分区管理 根据系统所处的不用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种区域可以是自然区域,也可以是人为划分的区域,对于人类社会系统,也可以是行政区域。 ( 4 )分期管理 系统的发育发展,常常遵循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根据系统不同的发育发展周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当然,系统的发育发展过程复杂多变,其组织结构、功能或服务输出、时空动态,以及各个发育发展阶段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十分明显,而且有时还会相互交织、循环往复,因此要根据具体系统,确定相应的 GCSP 管理措施。 9.PDCS 管理原理 根据系统发育发展过程中的的 PDCS 循环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对复杂系统而言,理想状态是,在系统即将达到成熟期,或者达到成熟期尚未进入衰退期,就对系统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新的变化,摆脱衰退与消亡,直接进入新的增长期,即进化。当然,这对系统管理者来说,需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系统理想的生命周期可以用动态的 PDCS 表示。 P ( Plan )计划,包括系统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系统的活动计划的制定; D ( Do )执行,就是具体计划的实施运作; C ( Check )检查,就是评估计划执行的结果; S ( Study )学习,对评估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发扬,对于失败的教训要避免重现,并将学习结果遗传到下一轮计划中。 在整个 PDCS 循环中,都贯穿着学习,既总结学习系统本身的经验教训,还向其他系统学习发育发展经验教训。这种学习,贯穿系统的终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先进的进化或更新经验,促进系统进化或更新,使得进化或更新后新的系统更为先进、健康、和谐。 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 Cradle to Grave )的整个过程。 在管理学中, PDCS 循环又叫 PDCA 循环( Plan , Do , Check , Act )、质量环、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 Walter A. Shewhart )于 1930 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Edwards Deming )博士在 1950 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 PDCA 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生命周期分析,其实质就是对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系统实施科学管理,使得系统进化、再生或增值。当然,对于纯自然复杂系统而言,在没有人为干预下,这种过程在其内在机制驱动下,也可以完成这种周期性的自组织过程。 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已经应用于企业、产品等的生命周期分析。对于一般复杂系统而言,可以借鉴生态健康的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管理 。 此外,将代谢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结合在一起,采用生命表( life table )分析技术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对系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代谢流和关键节点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发现系统发展中的拐点(关键点)。 10. 发展原理 ( 1 )理论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以及系统学的外部环境也随着变化,系统学理论要随之创新,不断发展,从而指导系统学实践,对系统实施科学管理。 ( 2 )稳定与进化 系统的科学管理,保持系统稳定性是系统的生命之源,惟其稳定才有发展力。但是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在系统管理中,还要促进系统适时进化,确保系统发展旺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对于不能进化的系统,要及时更新淘汰,为其它新的系统释放资源。 ( 3 )适当超前 系统管理在进行当前问题研究、克服当前矛盾的同时,还要预防未来矛盾的产生。尤其要注重潜在问题研究,加强对一些长期性的、基本性的矛盾因子研究,及早采取管理措施实施调控,将矛盾化解在危机爆发之前。 四、企业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 1. 系统管理的方式与途径 ( 1 )系统管理的方式 适应性管理是被广泛倡导的系统管理方式。发杂系统事件的发生不可能是确定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适应性管理依赖于我们对于系统临时的和不完整的理解来进行,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性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此外,对于涉及公共管理的,适应性管理计划的提出必须经过广泛的民主讨论和科学分析,以增加政策制定者、经营管理者和公众对于因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诸多问题的了解,还要通过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理解和参与我们的适应性管理行动。 ( 2 )系统管理的基本步骤 确定明确的和可操作的管理目标; 收集适当的数据,在对系统复杂性和系统内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系统模型,分析并检测系统的动态行为; 明确被管理系统的空间尺度和空间边界,尤其是要合理确定系统管理的等级系统结构,以核心层次为主,考虑其相邻层次的内容; 分析和整合系统相关信息信息,制定合理的系统管理规则; 确定管理的时间尺度并制定年度和长期的管理计划; 履行系统适应性管理责任分工,注意协调管理部门与系统管理者、公众的合作关系; 发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组织实施作用,及时对系统管理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提出系统管理的修正意见。 2. 系统监测 系统监测,是系统管理,尤其是系统分析的基础。系统监测以系统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可比的和较成熟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内系统和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进行系统的测定。 系统动态监测的要以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层次和多尺度系统监测研究网络为依托,服务于系统管理,系统动态监测既要检测各种干扰对系统变化的影响,更要监测系统管理措施、重大工程和政策实施的效果。 系统监测的内容包括:①对各种因子的监控和测试,既监测自然环境条件,又监测系统的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②系统的个体、群体以及系统内子系统的组成、数量、动态;③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系统与环境之间构成监测,以及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监测;④自然条件下的系统结构、功能特征的监测及系统在受到干扰或进化、再生、更新后的结构和功能的监测;⑤人类活动对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监测。 3.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从分析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入手,评价系统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系统的影响,为系统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4. 系统规划 根据系统评价结果和系统发育发展规律,提出系统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 5. 分布式管理 分布式管理( distributed management ),是一种将系统的增长和资源从集中的域中分散出来,合理布局、整合系统内资源,以集成、优化、计划、控制为基础的,面向网络化管理的管理方式,支持从基层子系统到系统高层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6. 云管理 云管理( cloud management ),是借助云计算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其中集中式管理系统集中安装在云计算平台上,通过严密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来实现管理措施的实施。 7. 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 grid management ),是依托统一的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管理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8. 系统管理技术的综合集成 系统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以及持续性等特点,需要尊重系统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系统地分析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系统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有效的技术和措施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系统的结构和过程实施有效的干预。 ( 1 )生态系统管理的技术过程 ①对需要管理的系统进行描述,确定管理尺度及系统边界,找出存在的问题,筛选重点管理对象; ②从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出发,从战略上确定社会接受、环境适宜、并且持续的管理目标; ③在管理尺度上获取关于系统结构、组成和过程的广泛数据,形成对自然系统的全面了解; ④收集社会经济数据,也是制定系统管理方案的必要过程; ⑤选取模型对系统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管理方案; ⑥在管理对象中执行管理方案; ⑦长期跟踪管理结果和系统的状态,通过监测和评价,总结管理方案的长处与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 2 )系统管理的目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系统目标体系是系统管理的首要任务,目前比较多见的目标体系结构是将最终的综合性总体目标设定为“顶级”目标,再将“顶级”目标层层细化为各层级目标,直至最终确定期望状态( desired future condition , DFC )。 “顶级”目标往往是宽泛和模糊的,表达了研究者对这个系统发生兴趣而进行管理的原因,但不具备可操作性。 各层级目标是对“顶级”目标的层层展开,是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过程,使得总目标的含义清晰和明确。 期望状态是系统管理目标体系最低层酌子目标,它通常是一个定性或定量的、可描述和测量的变量,直接与管理方案相关的数据。衡量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协调性是建成管理目标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需要通过辨识加以调整。 ( 3 )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系统管理的对象是复杂系统,包含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众多因素,其间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作为管理对象,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均具有复杂的动态特征,需要通过对大量的不同类型和质量的数据与信息(知识)的描述,与此同时系统管理的多角度多层次管理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冲突,需要通过多种管理方案或措施间的权衡。多目标决策和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系统工程的方法,在系统管理目标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设计、管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和监测评价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化程度。 五、健康的基本概念 ( 1 )健康与系统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 health )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系统健康 ( system health ),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发挥完善的功能,并且安全可靠。 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是系统健康的基础;发挥完善的功能是对健康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只有安全可靠的系统才是健康的系统,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这样的系统会对其它系统造成伤害,也会危及系统本身安全。 显然,系统的健康不只是功能完好,而是包括“结构、功能、安全”三个基本方面,对不同的系统,可能还有其它更具体的要求。 系统健康,描述的是一种系统的状态,只有处在健康状态的系统,才能安全可靠地服务与人类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驱动,我们人类未经科学论证,就曾经制造出不少不健康的系统,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酿成巨大事故。 其实,“系统健康”就是广义的“健康”,现在许多场合下已经使用的“健康”一词,就是广义的“健康”。广义的“健康”,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人”,还可以描述某一系统或系统的行为。如“森林健康”、“生态健康”分别描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再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描述的是社会系统的发展行为。 ( 2 )系统承载力 系统承载力 ( system capacity ),是指某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该系统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输入或输出能力。 系统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第二层涵义是指系统的对输出供给能力与对输入容纳能力。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反映的是系统的弹性或缓冲能力,而供给能力与容纳能力反映的是系统的容量。 ( 3 )系统健康评价 系统承载力是反映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外界压力超出系统承载力时,系统就处在不健康状态,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消亡。因此,对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可以从系统承载力分析着手。 系统健康状况,是反映系统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一般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也可以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不但可以了解系统的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系统潜在的隐患并进行风险分析,寻找对策化解隐患与风险。 系统健康管理 ( system healthmanagement , SHM ),就是指人类按照系统的健康状况,在遵从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得以高效、和谐、持续运行。 显然,系统的健康管理,是在人的参与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人是系统健康管理的主体( subject ),系统则是客体( object )。但是,就生态系统而言,由于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从系统健康管理定义可以看出: ( 1 )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一是保持系统健康,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二是使不健康的系统尽快恢复健康,并使系统的健康持续保持下去。 ( 2 )从技术层面看,要实施系统健康管理,必须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掌握其代谢流和系统场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系统生命周期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进行较为贴近实际的系统模拟,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 ( 3 )从管理过程看,系统健康管理是一个包含系统健康分析与评价、系统模拟、发展规划制定与系统仿真、规划实施与监督等过程,显然,系统健康管理是系统管理活动的主体( main ),即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系统健康管理。 1. 健康的基本定义 健康 ( health ),通常是指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关于健康有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比较权威性的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 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健康都是个模糊概念。没有病痛当然是健康的基本条件,但身高超过常人的运动员按照这个标准,就应划为不健康的范围。实际上这些正常值都是从正常人中调查后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但其正常范围并未包括全部正常人,只取了中间的 95% ,也即超过上限的 2.5% 和低于下限的 2.5% ,正常人并未包括在内。所以不少临床学家都认为在这里“正常值”的名称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该改为“标准值”或“变异范围”,以免引起误解。 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但“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是一个不易掌握的标准。 2. 健康的现代意义 现代健康 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现代医学认为,维护健康四大基石是平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以上公式说明,有益于健康的是“长寿三要素”,公式中分子越大身体越健康,分母越大身体越差。 3. 系统健康 系统健康 ,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发挥完善的功能,并且安全可靠。 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是系统健康的基础;发挥完善的功能是对健康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只有安全可靠的系统才是健康的系统,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这样的系统会对其它系统造成伤害,也会危及系统本身安全。 显然,系统的健康不只是功能完好,而是包括“结构、功能、安全”三个基本方面,对不同的系统,可能还有其它更具体的要求。 系统健康,描述的是一种系统的状态,只有处在健康状态的系统,才能安全可靠地服务与人类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驱动,我们人类未经科学论证,就曾经制造出不少不健康的系统,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酿成巨大事故。 其实,“系统健康”就是广义的“健康”,现在许多场合下已经使用的“健康”一词,就是广义的“健康”。广义的“健康”,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人”,还可以描述某一系统或系统的行为。如“森林健康”、“生态健康”分别描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再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描述的是社会系统的发展行为。 4. 亚健康 亚健康 ( sub-health ),是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 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 另有至少超过 10% 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 15% 左右。有趣的是 , 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 15% 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当然,相对于系统健康而言,系统也有亚健康状态。 5. 失衡 平衡 ( balance , balancing ),基本意义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引申意义是指状态保持不变或相关量平行变化保持某个量恒定。在学术上,平衡是指物体或系统的一种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或系统,除非受到外界的影响,它本身不能有任何自发的变化。 失衡 ( imbalances , unbalance , disequilibrium , disbalance ),就是失去平衡。 6. 系统承载力 系统承载力 ( 系统容量 , capacity , carrying capacity )是指某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做功的最大能力。 系统承载力包括三层基本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系统的自我维持正常运转与自我调节能力,为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涵义是指系统发展能力,为承载力的拓展部分;第三层涵义是系统做功能力,为承载力的压力部分。 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系统的弹性大小,系统发展能力是指系统增长、进化、增殖、再生能力的大小,系统做功能力是指系统输出能力或服务能力的大小。 承载力具有如下特性: ( 1 )客观性。承载力的客观承载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这种固有功能一方面是为系统抵抗外力的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系统向更层次的发育奠定了基础。这种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其可变性与有限性,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承载力虽然客观存在,然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承载力,但是,这种改变与提高是有限度,不是无限的。 ( 2 )多尺度。包括时间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不同时空尺度的对象以及不同的对象,系统结构和过程不同,其承载力也不同,并表现出层次性。 ( 3 )相关性。复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某一个系统承载力的改变,可以影响相关联系统的承载力(他相关),进而又影响到自身的承载力(自相关)。 ( 4 )二象性。由于承载力的多尺度性,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系统承载力表现出了主观与客观、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刚性与弹性的对立统一。 六、胁迫与系统健康 1. 系统健康的内涵 根据系统健康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系统健康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的组织结构,畅通的能流,较强的活力和恢复力,具有持续稳定的做功能力,对其它系统没有侵害作用。显然,“系统健康”不只是一个度量指标,更重要的是描述系统一种理想状态,即健康状态。显然,系统健康与“系统不健康”相对,也就是说,失衡了的系统,是不健康的。 系统健康的内涵 是: ( 1 )具有和谐稳定的系统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如果用图论来描述,系统各组成成分(子系统)为点,各组成成分(子系统)之间关系为边(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那么,系统的结构稳定,指的就是点与边构成的图基本稳定,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点的增加或减少,边的增减或边的权数发生较大的变化,或者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边)发生变化。系统结构的和谐指的是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边)和权数合理,使得系统能够有序运行,并使系统保持在持续的有序状态。 ( 2 )系统功能持续与稳定。系统功能持续稳定,是建立在系统结构和谐稳定基础之上的。系统功能持续稳定,也包括两个方面,即稳定与持续。稳定,指的是系统功能的变化稳定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不会超出这个阈值,一旦超出这个阈值,就会导致系统失衡,或者危及其它系统安全。持续,是指在系统功能稳定的基础上,无间隔连续不断地发挥系统功能。 ( 3 )做功能力持续与稳定。这是相对于系统输出而言的,蕴涵于“系统功能持续稳定”之中,是指系统能持续且稳定地做功或服务。 ( 4 )具有较强的抗胁迫能力。实质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有且只有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系统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抵抗胁迫。当发生胁迫时,和谐稳定的系统结构能够较快地修复胁迫带来的损害,也即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当胁迫超出系统的缓冲能力时,就会发生系统失衡。系统表现出的这种特性叫做抗逆性或抗性,这种抗胁迫的能力叫做抗逆能力。 ( 5 )不会侵害其它系统。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系统而言,它可能又与其它系统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这时,该系统就是这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如果该子系统侵害了其它子系统,就会导致这个大的系统失衡,从而影响大系统的总体健康。例如,养猪场是一个系统,即使养猪场能够生产足够多的健康的生猪,如果大量粪便污染养猪场附近环境,那么,它就是不健康的;农田也是一个系统,如果滥用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那么,它也是不健康的;工厂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如果工厂产生污染,那么,它也是不健康的。 介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系统也有“亚健康”状态。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系统的修复,是促进系统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2. 胁迫与系统健康 各种逆境对系统的胁迫机制不尽一致,有的是单因子胁迫,有的是多因子综合作用胁迫,系统内的各因子对胁迫的反应也不一致。 ( 1 )单因子胁迫 单个胁迫因子对系统产生影响。这是,只要消除该胁迫因子,该因子对系统的胁迫压力就会解除。 ( 2 )多因子胁迫 当系统受到多个因子胁迫时,一方面,多种胁迫因子作用于系统,就会产生累积效应,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变异程度。另一方面,多种胁迫因子交互作用,再加上系统效应与整体性作用,在加剧系统变异的同时,还增加了变异的复杂性。 ( 3 )系统对胁迫的反应 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在胁迫因子作用下,系统的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初期反应阶段,然后是抵抗与恢复阶段,最后是回复阶段。 系统在胁迫因子作用下,会产生四种结果:死亡(偏离原轨道并消亡),退化(偏离原轨道),恢复(回复到原状态附近)。 3. 干扰 3.1 干扰 “干扰”( interfere , disturb )的基本解释是∶扰乱,打扰;妨碍,使混乱。 在系统学中,“ 干扰 ”的解释是:对系统来说,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强制的“输入”便成为系统的干扰。另一方面,如果削减系统生存所必需的输入也是干扰。对系统来说,不仅输入端有干扰,输出端同样有干扰,如制约输出或强制作过量的输出等都是干扰。制约输出,如企业的产品受市场制约而减少了销量;强制过量输出如“竭泽而渔”。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过与不及”都是干扰。 对复杂系统而言,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复杂系统由多层次、多品种的诸多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都有其自由度和相对独立性,各子系统间的输入和输出不可能配合得尽善尽美,必有多余和不足的输入和输出。这些多余和不足的输入和输出就成了系统的干扰。 对社会系统来说,其输入是自然界给予的一切。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空气、阳光、雨露,及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这是社会系统“输入”的需要。但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是社会系统所不需要的,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不得不接受自然灾害的干扰。而社会系统对自然界的“输出”,一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废物的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垃圾排向自然界,这是自然界所不需要的。但人类强迫自然界接受这些废物,就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干扰。 干扰是到处都有的,但有些干扰会破坏平衡,使系统失稳;而有些干扰不会使系统失稳。这一方面要视干扰的性质和强度而定,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看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显然,对系统来说,“干扰”并非都是消极的,有的干扰是积极的。例如,板栗剪枝象 Cyllerhynchites ursulus (Roel) 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但是,板栗园内存在少量的板栗剪枝象,这种微量的干扰反而有蔬果作用,能提高板栗的质量和产量。再例如,当大面积暴发害虫灾害时,及时进行必要的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这种干扰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抑制灾害蔓延扩散,减少灾害损失。再例如,人工接种疫苗这种干扰,可以提高生物体抗病能力。当然,过度或不适当的干扰,对系统是有损害的。 3.2 干扰的性质 对于系统来说,干扰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干扰的突出作用是导致系统功能的改变和结构的重组。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的利弊,一方面取决于干扰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取决于干扰作用的客体。 ( 1 )多样性。诸多环境因子变化给系统带来扰动,有直接干扰或间接干扰导致系统产生扰动,包括人类对系统的干扰。 ( 2 )相对性。同样的事件,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对系统形成干扰,在另外一种条件下可能不会干扰系统。是否对系统形成干扰不仅仅取决于干扰的本身,同时还取决于干扰发生的客体。对干扰事件反映不敏感的,或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系统,往往在干扰发生时,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这种干扰行为只能成为系统演变的自然过程。 另外,干扰的相对性还表现在适度的干扰,有时还会促进系统有序化,可以看作是对系统的一种有利的调节。 例如,卫生伐,会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而对于其它方式的森林采伐,若按照采伐量小于生长量,并以科学的方式进行采伐,既不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也不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如果乱砍滥伐,则很快使森林森泰系统退化。 再如对农林业生物灾害反复采用化学防治,则会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天敌急剧减少,并使次要有害生物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如果改用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农林业管理措施,提高农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则能有效遏制生物灾害的发生。 ( 3 )时空性。干扰的时空性,其实是其相对性的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同一种干扰因子,在不同的地区,对系统的扰动结果不一定是一样的。例如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 (Pontederiaceae) ,在南方侵占水面,泛滥成灾,成为危害严重的有害植物。而在北方,由于其植株不能越冬而不会泛滥成灾,在有些地区反而成为猪的饲料。 同样,同一干扰因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系统的干扰可能会不一样。例如,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是一种周期爆发性森林害虫,它只在暴发期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松针损失率达到 30% 以上的重度发生区才对松树生长量产生影响,在其它时期基本上不会对森林生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干扰的时空性还表现在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上。系统内的因子,常常随时间或空间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系统的运行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而受的干扰也会不同,干扰产生的结果也会有差异。例如,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纬度或海拔的不同,呈现一定的水平分布或垂直分布规律,不同的分布带的生态系统,同样的干扰因素会形成不同的干扰结果。 因此, 干扰的性质可用如下几个特征量来描述 : 分布( distribution ):是指干扰在空间梯度上表现出的变化规律。 频率( frequency ):一定时间内干扰发生的次数。 间隔期( interval ):是指从本次干扰发生到下一次干扰发生的间隔时间长短。 2. 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系统健康的评价与承载力分析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评价步骤还是基本相似的。 ( 1 )系统承载力法 直接使用系统承载力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健康评价。 ( 2 )盈亏法 通过对系统承载力盈亏进行分析,评判系统健康状况。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方法,适合于对较大范围的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简单的评判。 ( 3 )状态法 以系统所处的状态,来描述系统的健康状况。 ( 4 )诊断法 建立健康指标、诊断标准与诊断模型,将状态法的系统状态数据与之比较,从而获得系统健康诊断结果。 ( 5 )生产力评价法 通过系统的自由焓与发展能力分析,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 6 )熵评价法 通过系统熵的分析,评价系统健康状况。 ( 7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HP )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所以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 ( 8 )多因子数量分析法 从系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各环境因子的变化和状态所决定的理论出发,通过测定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因子相关性分析和主分量分析,进而进行系统健康状况趋势分析。 ( 9 )回归分析法 系统健康评价中,一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而且除部分问题属于线性关系外,大部分问题实质上是非线性的,因而或者需将非线性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处理,或者需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分析。 ( 10 )系统分析法 系统健康评价是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结构和属性,用有效的标准测定系统的性质和状态。其目的是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或方案的效果,也即在系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对各种系统方案占用或消耗资源进行评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系统安全、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满意的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对于系统健康的系统评价,就是采用系统分析与评价技术,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九、系统健康管理 系统健康管理 ( health care ),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系统的健康而采取的措施,系统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增强维持系统稳定性与和谐性,提高系统抗逆能力,去除或避免系统中或系统外危害系统健康的因素,创建有利于系统健康的良好环境条件。 系统健康管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具体系统的管理策略、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行动计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系统管理活动的主体。 1. 系统健康管理原则 根据系统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对系统的影响,制订系统保健计划,开展系统保健工作,并对系统保健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开展系统健康管理工作的基本过程。在其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认真研究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详细分析系统的能流,增加系统自由焓,以培育系统活力和恢复力为主,及早发现并减轻危害系统健康因子的危害”的健康管理原则。 2. 系统健康管理主要内容 ( 1 )维护健康 加强系统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并减轻危害系统健康因子的危害,维护系统的持续健康。 ( 2 )增进健康 开展系统组织结构与功能研究,详细分析系统能流,掌握系统健康与上述因子之间的关系,按照这一关系,培育系统活力和恢复力,增加系统自由焓,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 3 )预防措施 对于一些活力较差的系统,或者危险性因子入侵系统之前,采取适当的人为干扰措施,提高系统的抗逆能力,预防系统灾害发生。例如,改造人工纯林系统,诱导形成混交林,或在林内释放天敌,减少人工林内病虫害发生。再如用接种的方法预防某些传染病,或对遗传病、营养缺乏病、生活和劳动中的灾害事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 4 )及早发现并清除危险性因子 加强系统健康状况监测,尤其是危险性因子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及早发现,迅速清除,以避免灾害的发生与流行。例如加强艾滋病、 SARS 等感染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监督管理,避免危险性传染疾病的传播流行。 ( 5 )防止发生系统灾害 忽视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措施,是系统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系统健康状况监测与管理,采取合理的人工干扰措施,是减小系统灾害危害的主要手段。 ( 6 )灾后康复 系统灾害发生后,利用系统的恢复力,采取一定的合理的人工促进系统恢复措施,促进系统恢复,减轻灾害产生的危害。 3. 系统健康管理模式 根据系统的特点,系统健康管理的模式一般可分为: ①原生系统保健。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干扰的系统,一般只要采取保护措施就足以维护原生系统健康,除非发生较大的胁迫,才需要人工促进恢复。 ②人工系统健康管理。由于人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比原生系统明确,可以进行较多的人为干预,从而维护系统的健康。例如农田生态系统的人工管理,人工林的培育,人类的健康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 4. 系统恢复 退化系统 ( degeneratesystem ),又叫受损系统( damaged system ),是一类病态的系统,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下,导致系统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系统健康和为人类提供服务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 ( 1 )恢复模型与恢复方向 按退化系统的退化程度,系统恢复的模型分为超负荷( overstress )系统和不超负荷( understress )系统两类,超负荷的系统仅靠自身无法恢复,而不超负荷的系统当系统干扰因素去除后可以自身恢复: 十、人造系统健康 人造系统( man-made system , artificialsystems )也称人工系统,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构成的系统。 为了保障人造系统健康地运行,人造系统的的设计、制造与管理,应该遵从适当冗余原理、清洁原理、节约原理、生态位原理、竞争共生原理、反馈原理、补偿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多样性与主导性原理、生态发育原理等人造系统健康十项原理。 1. 适当冗余原理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人造系统中,常常把其中的关键部件、负载较大部件或者可靠性相对较低部件等设置两份或两份以上,当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或若干个可以自动替代。这种关键部件的冗余,按照系统的不同要求,可以是串行的,也可以是并行的,或者二者相结合,保障系统的稳定可靠,同时这种冗余还应该是经济的。 2. 清洁原理 从系统的创意、设计开始,一直到系统的报废,都要将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制造该系统所需的原料生产、设备生产以及系统本身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污染环境,系统在消费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系统消费使用结束后,报废的系统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回收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与此同时,在上述所有环节中,尽量使用其他系统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包括 各种废弃物 。 3. 节约原理 从系统的设计,到消费使用结束,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取较多的产品。同时,系统的寿命尽可能地长,包装等非产品物质尽可能地少。 4.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 ecological niche )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同样,对于复杂的人造系统,例如企业,其发育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资源生态位,复杂人造系统的健康发展,要善于开拓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以改造或适应环境。 5. 竞争共生原理 系统的承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是恒定的,但其分布是不均匀的。差异导致竞争,竞争促进发展,优胜劣汰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一系统都有主导的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系统内产生竞争和共生机制,这种相生相克作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系统自组织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系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 6. 反馈原理 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控制,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放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相互抵消的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在稳态附近。正反馈导致发展或衰退,负反馈维持稳定。一般系统发展初期或崩溃期正反馈占优势,晚期负反馈占优势。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相互平衡。 7. 补偿原理 当系统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某些组分会乘机上升为主导组分,使系统发生变化;而有些组分则能自动补偿或替代系统的原有功能,使整体功能趋于稳定。 8. 循环再生原理 世间一切产品最终都要变成其功能意义上的废物,世间任何废物必然成为生物圈中某一生态组分或生态过程的原料或缓冲剂,人类一切行为最终都要反馈到作用者本身,或有利或有害。物资的循环再生和信息的反馈调节是复杂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9. 多样性与主导性原理 复杂系统以优势组分为主导,才会有发展的实力,同时复杂系统还需要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为基础,才能分散风险,增强稳定性。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复杂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 10. 生态发育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有趋于成熟的倾向,即进化。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模式,为人类提供了设计、制造、管理人造复杂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新视角。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 张国庆,系统法学 ,科学网,( 2013 年 4 年 13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16/153824kl1yn6clk43444o9.attach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80709 张国庆,和谐发展初论 ,知识论坛, 1999 年 1 月 18 日, http://www.cntzs.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005 ;天柱论坛, 1999 年 1 月 18 日, http://www.tzs.com.cn/luntan/showtopic.asp?TOPIC_ID=116Froum_ID=13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 ,知识论坛, 2000 年 2 月 28 日, http://www.cntzs.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299 ;天柱论坛, 2000 年 2 月 28 日, http://www.tzs.com.cn/luntan/showtopic.asp?TOPIC_ID=975Froum_ID=13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 ,天柱论坛, 2001 年 1 月 8 日, http://tianzhushan.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 ,绿色中国( B 版) 2003 ,( 3 , 4 合刊): 79 ~ 83 张国庆,我的发展观:和谐发展 —— 兼议发展科学 ,学说连线, 2004 年 9 月 14 日, http://www.xslx.com/htm/sxgc/sxhh/2004-09-14-17303.htm 张国庆,和谐的学问:发展学 ,学说连线, 2006 年 1 月 23 日, http://www.xslx.com/htm/xssy/xkjs/2006-01-23-19656.htm 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学说连线, 2006 年 4 月 11 日, http://www.xslx.com/htm/szrp/gsmt/2006-04-11-19910.htm 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 ,科学网, 2008 年 1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张国庆,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科学网, 2007 年 12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723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 ,科学网, 2012 年 5 月 25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张国庆,简论生态观 ,科学网, 2007 年 12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300 张国庆,简论生态观、生态思想与和谐思想 ,科学网, 2008 年 1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4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 ,安徽农业, 2003 (学术版): 69 ~ 79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 ,绿色中国( B 版) 2003 ,( 3-4 ): 79 ~ 83 张国庆,按需育林,和谐发展 ,安庆日报, 2002 年 1 月 19 日 :第 1 版 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 ,安徽农业, 2002 (学术版) :163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 16 ( 6 ): 45 ~ 49 张国庆,论和谐林业与我国林业能力建设 · 经济林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 246 ~ 253 张国庆,简论当前人类群体智力与行为 ,科学网, 2007 年 12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126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 ,科学网,( 2012 年 4 年 13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54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558716.html 张国庆, 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 10 ): 28 ~ 29 张国庆, Time-SpaceDynamic Analysis About Event ( TSDA ) ,科学网,( 2009 年 8 年 5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09/8/200985173135969134.pdf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247630.html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 ,科学网,( 2012 年 4 月 10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2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557531.html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 ,( 2013 年 3 月 27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张国庆,系统学概论 ,( 2013 年 3 月 27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3/30/181342mjoagoqx5j1u3xwa.zip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675354.html 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 1 ) :223 ~ 224 张国庆,论标准化基本原理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 21 ) :35 张国庆,标准的分类及命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 21 ) :28 ~ 30 张国庆, 标准学 ,科学网,( 2011 年 7 月 8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390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469416.html 张国庆, 林业标准学 ,科学网,( 2011 年 2 月 20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838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469414.html 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 ,科学网, 2010 年 10 年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 ,科学网, 2010 年 10 年 1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78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 ,科学网, 2012 年 4 月 10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 11 ): 245 ~ 246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 ,科学网,( 2012 年 5 月 25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574783.html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 ,科学网,( 2012 年 3 月 16 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803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548423.html 张国庆, 林产品溯源系统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 22 ): 224 张国庆,林产品标识溯源系统框架设计 ,科学网, 2008 年 1 年 9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4170 张国庆,生命地球论 ,科学网, 2009 年 7 年 6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242084.html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张国庆,和谐论概述 ,科学网, 2012 年 10 月 5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26726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19388 互动百科, http://www.baike.com/ MBA 智库, http://www.mbalib.com/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汉典网, http://www.zdic.net/ 徐开来,亚里士多德论“自然” ,社会科学研究, 2001 ,( 4 ): 54 ~ 60 李耳,道德经 ,中国网,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16.htm 孔正,老子《道德经》现代意译 ,爱问知识人, 2011 年 12 月 2 日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1743007.html 汪叶斌,一般平衡论 ,豆丁, 2010 年 12 月 30 日 , http://www.docin.com/p-113138103.html 康渝生,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代的实践 ,学习与探索, 2006 , 162 ( 1 ): 144 ~ 147 伊全胜,论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理论渊源及内在统一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 5 ): 60 ~ 62 卢斌,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求实, 2006 ,( 3 ): 9 ~ 10 夏东民,綦玉帅,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理论结构与现实价值 ,江苏社会科学, 2011 ,( 1 ): 131 ~ 135 李莉,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提出背景与实现途径 ,武汉:湖北大学, 2010 邹韩,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党史文苑, 2009 ,( 10 ): 55 ~ 56 古诗文网, 2012 年 10 月 3 日, http://www.gushiwen.org/ 佛学在线, 2012 年 10 月 3 日, http://fofa.foxue.org/fjyw/ 陈宝清,论佛教中的和谐思想 ,西宁:青海民族大学, 2009 本报评论员,论和谐——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光明日报, 2005 年 10 月 25 日,第 001 版 陈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 年 10 月 3 日,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8002734.html 汪文斌,和谐世界思想:中国外交理论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 年 7 月 5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070603.html 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 ,管理工程学报, 2001 , 15 ( 3 ): 69 ~ 72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 , 21 ( 3 ): 23 ~ 26 刘文瑞,和谐管理理论评析 ,管理学报, 2009 , 6 ( 12 ): 1566 ~ 1577 席酉民,唐方成,郭士伊,和谐理论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巴湘,和谐论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王奋赓,和谐论 ,新疆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2009 左其亭,和谐论:理论、方法、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刘长明,发展的革命 —— 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 ,济南大学学报, 2002 , 12 ( 1 ): 5 ~ 14 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 ,学术界, 2005 ( 1 ): 79 ~ 105 刘长明,和谐是生产力之祖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 13 ( 1 ): 4 ~ 13 刘长明,对和谐发展观的在阐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 1 ): 1 ~ 7 刘长明,和谐发展与简单性原则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22 ( 12 ): 5 ~ 16 刘长明,论和谐精神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 21 ( 5 ): 73 ~ 76 刘长明,论“和谐剃刀”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 1 ): 1 ~ 7 袁吉福,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 3 ): 112 ~ 115 刘明辉,试论政治和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 9 ): 43 ~ 46 刘明,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 1 ): 32 ~ 35 苏宝梅,刘宗贤,刘长明,和谐伦理学宣言 ,济南大学学报, 2002 , 12 ( 5 ): 1 ~ 10 李庆臻,李易,论生态和谐伦理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 13 ( 4 ): 1 ~ 10 苏宝梅,我的和谐伦理观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 13 ( 3 ): 1 ~ 10 刘志扬、日月河,和谐伦理:和谐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 23 ( 3 ): 13 ~ 16 刘长明,和谐经济学初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 2 ): 79 ~ 86 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 , 和谐理论 ,系统工程学报, 1989 , 4 ( 2 ): 79 ~ 89 刘长明,和谐发展研究(第一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王景龙,和谐发展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鲁勇,和谐发展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契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王岗峰,何贻纶,陈桂蓉,社会和谐发展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高志亮,李忠良,系统工程方法论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王连成,工程系统论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2 高志亮,李忠良,系统工程方法论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汪应洛,系统工程(第四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张学勇,童依平,游光霞,郝晨阳,盖红梅,王兰芬,李滨,董玉琛,李振声, 选择牵连效应分析:发掘重要基因的新思路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 39 ( 8 ): 1526 ~ 1535 朱明,数据挖掘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Mehmed Kantardzic , 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丁昌慧,蔡辉,祁新辉,综合效益评价中数据的直线化无量纲化方法 ,中国医院统计, 2001 , 8 ( 3 ) 丁昌慧,蔡辉,综合效益评价中数据的非直线化无量纲化方法 ,中国医院统计, 2003 , 10 ( 1 ) 董肇君,系统工程与运筹学(第二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郝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估方法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马立平,统计数据标准化 ,北京统计, 2000 , 121 ( 3 ) Л.Д. 朗道, E.M. 栗弗席兹,统计物理学 I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E.M. 栗弗席兹, Л.Д. 皮塔耶夫斯基,统计物理学 II (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徐自来,张雪峰,统计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年 苏汝铿,统计物理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汪志诚,热力学 • 统计物理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陈淑玲,浅议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2001,16 ( 3 ): 35 ~36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http://210.45.192.19/kecheng/2006xiaoji/24/jiaoan.htm 戈峰,现代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生态学报, 2009,29 ( 2 ): 878 ~ 888 张林波,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王开运,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年 蓝盛芳,钦佩,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1,12 ( 1 ) 129 ~ 13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Sheng Zhao , Zizhen Li , Wenlong LiA modifiled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 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5,185:65 ~ 75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张妍,张力小,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包头市为例 ,生态学报, 2008,28 ( 4 ): 1720 ~ 1728 罗跃初,周忠轩,孙轶,邓红兵,张萍,吴钢,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生态学报, 2003,23 ( 8 ): 1606 ~1614 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陆兆华,邓红兵,马克明,张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 ,应用生态学报, 2002,13 ( 4 ): 486 ~ 490 百度文库,烟台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http://wenku.baidu.com/view/4d1af368af1ffc4ffe47ac23.html , 2011 年 10 月 11 日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7 年 张晓萍,杨勤科,李锐,流域“健康”诊断指标——一种生态环境评价的新方法 ,水土保持通报, 1998,18:21 ~26 欧阳毅,桂发亮,浅议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数学模型的建立 ,水土保持研究, 2000,7 ( 3 ): 194 ~ 197 马克明,孔红梅,关文彬,傅伯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 ,生态学报, 2001,21 ( 12 ): 2106 ~ 2116 刘树臣 喻锋,国际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发展趋势 , 2010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mlr.gov.cn/zljc/201005/t20100512_148587.htm E.M. 栗弗席兹, Л.Д. 皮塔耶夫斯基,流体力学(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陈义良,朱旻明,物理流体力学(第五版)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吴望一,流体力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年 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 , 2012 年 9 月 19 日,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33942852sudaref=www.baidu.comretcode=0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修订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钟永光,贾晓菁,李旭等,系统动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年 刘兴堂,梁炳成,刘力,何广军等,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方法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汪小帆,李翔,陈关荣等,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王志平,王众托,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谭成旭,复杂装备制造管理系统研究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6 年 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李素芹,苍大强,李宏,工业生态学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陆钟武,工业生态学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年 刘绮菲,脑力劳动计量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 刘刚,面向工程设计的劳动计量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1 刘刚,吴久春,刘道远,现代劳动计量理论方法与探索 ,中国劳动科学, 1997, ( 4 ): 19 ~2 1 戴述初,试论产业部门按劳分配的劳动计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 3 ): 116 ~122 涂燕,魏法杰,软件开发劳动计量方法与软件成本估算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3 ( 13 ): 40 ~43 吴坚,关于营业员个人劳动计量问题的探讨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89,31 ( 1 ): 35 ~36 乐群星,魏法杰,劳动计量理论与方法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04, ( 2 ): 35 ~37 刘刚,劳动力计量原理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1,19 ( 4 ): 1 ~6 刘刚,面向工程设计过程的劳动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1, ( 20 ): 39 ~42 曹欢,李永建,脑力劳动计量新探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 6 ): 10 ~11 刘刚,宁宣熙,知识 - 模糊神经网络在复杂劳动计量中的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0,32 ( 4 ): 439 ~444 袁方,姚裕群,劳动社会学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 年 陆铭,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刘金云,和谐劳动关系原理与实务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年 王飞跃,从社会计算到社会制造:一场即将来临的产业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27 ( 6 ): 658 ~669 ] 王飞跃,从社会计算到社会制造:一场即将来临的产业革命 , 2012 年 11 月 20 日,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74-634354.html
个人分类: 发展学|1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决策知识自动化》推荐评语及作者、译者序
热度 1 Kara0807 2016-2-24 15:50
《决策知识自动化》推荐评语及作者、译者序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决策知识自动化》(Knowledge Automation)一书将于近期发布,敬请各位读者关注京东、当当、亚马逊的图书信息。 京东: http://item.jd.com/11821357.html 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18108.html ~~~~~~~~~~~~~~~~~~~~~~~~~~~~~~~~~~~~~~~~~~~~~~~~~~~~~~~~~~~~~~~~~~~~~~~~~~~~~~~~~~~~~~~~~~~~~~~~~~~~~~~~~ 推荐评语 “Fish 博士认为,决策需求的分析是在业务流程工作中实现知识自动化的关键,也是企业决策管理的核心所在。通过使用决策需求分析图表,将决策、知识和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图形图像化,清晰地阐明 ‘ 局部知识用于局部决策,全局知识用于全局决策 ’ 的 ‘ 所要即所需,所得即所用 ’ 理念,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价值。本译著的出版对于从事知识工作的自动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 柴天佑,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 年麦肯锡发布了题为《颠覆技术 : 即将变革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进展》的全球报告,预测了 12 项可能在 2025 年之前决定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其中第二名便是以智能软件系统为代表的 ‘ 知识工作的自动化 ’ ,并预估该技术可在 2025 年带来 5.2 万亿至 6.7 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Fish 博士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将知识应用于企业决策制定等问题。但他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企业的应用,同样适合于工业流程中的决策制定与管理。本书条理清晰,令人受益匪浅。 ” —— 桂卫华,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 知识自动化 ’ 是传统人工智能的基石, Fish 博士强调了知识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及价值体现,借助规则、算法及预测分析模型等方法,将知识封装在决策服务中,并在面临特定需求的时候调用并使用知识。 ‘ 企业知识自动化 ’ 只是人工智能 ‘ 知识工程 ’ 大概念中的沧海一粟,他的方法却为人工智能的知识驱动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 —— 张钹,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培根的名言 ‘ 知识就是力量 ’ 照耀了人类社会进步五百多年。物质运动的自动化已近百年,显著地改变了人类生产与探索世界的进程。当今,信息科技是建立在数据之上的,信息科技的巨大发展必然导致大数据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知识的自动化。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正逢其时! ” —— 黄琳,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 知识自动化是信息自动化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的延伸与提升,它并非只是知识的自动产生过程,更能够诱发知识的传播、获取、分析、影响、产生等方面的重要变革。 ” —— 吴宏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Fish 博士提出的收集、建模与管理决策需求的方法行之十分有效。对于任何想要建立决策管理系统,或是高效地以决策为中心进行形势分析和开展商业自动化的组织、团体或个人,本书都是必读之选。 ” ——James Taylor , Decision Management Solutions 公司 CEO 、首席顾问 “Fish 博士具有 IT 、人工智能、基于规则系统开发的复合背景。本书中,他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基于规则系统在辅助决策中的应用,其二是将这些应用自动化。对于关注这些主题的企业管理者和分析师,特别是对如何在商业流程中使用规则系统的读者,本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概述,且文笔流畅、易于理解。 ” ——Paul Harmon , Enterprise Alignment 公司创始人、首席顾问 ~~~~~~~~~~~~~~~~~~~~~~~~~~~~~~~~~~~~~~~~~~~~~~~~~~~~~~~~~~~~~~~~~~~~~~~~~~~~~~~~~~~~~~~~~~~~~~~~~~~~~~~~~ 中文版作者序 当看到自己的著作被一种我并不会讲述的语言翻译而成的文字时,心中升起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我想这表明它已经满足了可被广泛交流的某些首要需求。这使我倍感荣幸,与此同时,想到自己的著作将被成千上万深受一种博大精深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塑造了令我肃然起敬的儿时东方神话和21世纪经济巨人——熏陶的智慧的人们阅读,内心也是极为忐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飞跃研究员看到本书之后,决定将其翻译为中文。对此,我向他以及他的学生们:王晓、郑心湖、林懿伦、白天翔和王杰,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出色的完成了对一份棘手的材料的翻译工作。我的一位中国同事Jeremy Chen (FICO 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产品经理),同时也是这一领域的一位专家,告诉我“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简洁性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最后,祝您在“知识自动化”中一切顺利 Alan ------------------------------------------------------------------------- There is an unexpected pleasure in looking at the translation of my words into a language I do not speak. I suppose it satisfies some primal need to communicate widely. Yet it humbles and terrifies me to think that my work will be read by thousands of intelligent people from an ancient and complex culture – the mythical orient of my childhood and the economic giant of the 21 st century – which I hold in great respect. I thank you for reading this book, and I hope that the simple idea in it will be useful to you. As I say in Chapter One, useful ideas promote growth and prosperity, however prosaic they are, so long as they are widely shared. It was Fei-Yue Wang,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or Complex Systems,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 who decided to translate this book into Chinese.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him and his students: Xiao Wang, Xinhu Zheng, Yilun Lin, Tianxiang Bai, and Jie Wang. They have done an excellent job with difficult material. My colleague Jeremy Chen (Senior Manager, Technical Product Management, FICO), who is a native Chinese speaker and an expert in the field, tells me that “the translation really impresses me with its fidelity and conciseness”. Wishing you every success with your Knowledge Automation, Alan ~~~~~~~~~~~~~~~~~~~~~~~~~~~~~~~~~~~~~~~~~~~~~~~~~~~~~~~~~~~~~~~~~~~~~~~~~~~~~~~~~~~~~~~~~~~~~~~~~~~~~~~~~ 译者序:迈向决策知识自动化 2012 年底,我与几位同事赴美考察 3D 打印与社会制造产业,其中美国东部 的纽约市是主要地点,因为新兴的几个小公司 Makerbot, Shapeways, Quirky 等都 在那里。恰好,女儿也在那里工作,而她的朋友正是 Shapeways 的一位负责人,故请她帮忙联系部分访问事宜。当时正在纽约上州伦塞利尔工学院(RPI,也是 我的母校)工作的张清鹏博士,也与夫人驱车数小时从 Troy 赶来相会,并请我和女儿到 Hudson 河畔晚餐。清鹏是我在美国毕业的最后一名博士,博士论文题 目就是“人肉搜索”和众包机制,也是多年前我为实证社会计算研究而布置的起步工作。晚饭期间,我谈起自己刚刚完成的《从社会计算到社会制造:一场即将来临的产业革命》文章,讨论到关于社会信号的工作,以及社会信号与知识自动化 同物理信号与工业自动化的联系时,感到应当必须把知识自动化单列出来,不再局限于算法自动化,使其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女儿因在公司负责系统与运营(Systems and Operations),说看过一本新书,好像就叫“知识自动化”。 随后我立即在网上搜索,很快就找到了 Alan N. Fish 博士的 Knowledge Automation,刚刚出版。浏览之后,觉得虽然内容与我们讨论的相差较远,但不失为决策知识自动化方向的一部优秀著作,特别是此书具有很强的实践背景。当时,我就动了将此书译成中文的念头,做为知识自动化的起步和普及材料。只是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的翻译工作还没有收尾,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已因此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尽管此书不厚,但也 实在无精力和体力再开始新的翻译工作。我曾 试着问女儿,是否有兴趣翻译此书。 她想了几天,表示不行,一是工作太忙,二是自幼长在美国,觉得中文基础难以 胜任。 回国后,我得知侄女要去美国留学,就到自己过去工作的大学和系读研究生,而且准备选我曾建议并帮助创建的工程管理专业,与知识自动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又动员侄女来翻译 Alan 的书,并保证提供帮助。侄女答应了,还打算选过去的同事做导师,以交通知识自动化为题做论文,但因读书时间比较紧张,翻译工作一直没有开始。 没有想到,一份突如其来的海外趋势发展报告极大地推进了此书的翻译进 程。2013 年 5 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题为《颠覆技术: 即将变革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进展》的报告,预测了 12 项可能在 2025 年之前决定未来经济的 颠覆性技术,其中代表“知识工作的自动化” 之智能软件系统位居第二,列于“移 动互联网” 之后,“物联网和云计算” 之前;这一分析预测使得“知识自动化”就 是“知识工作的自动化”的认识一时风行于整个世界,引起业内外的一片热议。 在国内,麦肯锡报告引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了相应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知识工作的自动化 是知识自动化的一种具体而重要的形式,是自动化学科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方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动化走向智能化的必经之路。为此,我还将中国《自动化学报》创刊 50 周年专刊序文命名为《天命维新:迈向知识自动化》,并在当年秋天的中国自动化大会做了名为《面向人机物一体化 CPSS 的控制发展: 知 识自动化的挑战与机遇》的大会报告,希望充分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今天社会 对智能技术的关注程度,也说明当时的认识是正确的。 2014 年春,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女士和图灵公司武卫东总编来我办公室,协 商开办人工智能微信群事宜,我正负责智能自动化的科普传播工作,立即表示大力支持。同时询问武总是否有兴趣出版 Knowledge Automation 一书的中文版,因为感觉“图灵”的名字和带来的样书很适合本书的发行。武总十分热心,并很 快办好了著作版权事宜。我的博士生王晓和其他几位刚刚加入团队的研究生和访问学生对翻译此书也表示了极大地热情和兴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书的翻译,终于圆满完成。 回顾知识自动化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多士德的描述性知识和原始的形式逻辑以及工业革命之初英国布尔对其变革性的拓展。半个世纪前人工智能的正式提出,以及随后而来的知识表示、专家系统、知识工程、智能系统等,构成了知识自动化完整的进度发展历史。知识自动化与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与专家系统的更加内在且深刻的关系,随着专家系统近乎彻底的消失而被一些现代学者所忽略。 本书以一种十分具体的应用实践方式,将专家系统的思想带回知识自动化。当然,我们应以一种新的、时代的、更高的眼光重视知识自动化的技术基础。一种可能的视角就是以智能算法和软件机器人为基础,针对 Cyberspace 中许多基 于特定领域的 “ 软件 ” 任务,开发面向知识工作自动化的 “ 知识机器人 ” 。 本书作者 Alan N. Fish 博士是 FICO 公司决策方案领域的首席顾问,同时担任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 OMG) 决策模型与符号(Decision Model Notation, DMN) 制定委员会的联合主席。自 2012 年 Knowledge Automation 一书出版以来,本书所提的理念与方法得到了众多同行的认可,并在 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文中第四章所建议的 DRD(决策需求图表)的,现已被形式化为一种开放的 OMG 标准: DMN。DRD 的核心在于:通过结构化的 描述决策、决策间的依赖以及决策所需的信息及知识,为参与知识自动化项目的 所有人员提供了一个一致的、“带有预见性的自上而下”的框架。DMN 是作为业 务流程建模符号(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Notations,BPMN)的“姊妹”标准引 入的:用户可以使用 BPMN 中的决策点来对业务流程建模,然后使用 DMN 来 对这些决策点上执行的决策机制建模。对于 DMN 标准及其与 DRD 的区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与人合著的 Emerging Standards in Decision Modeling—an Introduction to Decision Model and Notation 一书,或登录网址 http://www.omg.org/spec/DMN/ 查看。截至本书出版这一刻,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 DMN 建模工具了,这些工具可直接绘制 DRDs,定义或引入潜在的决策逻辑, 并将生成的决策模型部署为可执行的决策服务。作为 DMN 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Alan 一直活跃在决策管理与决策自动化领域,并引领着这一领域的发展。 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知识自动化?一言以概之: 工业时代需要工业自动化, 知识时代必须知识自动化。工业时代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对人类的体力提出了“非分”的要求,迫使人们必须依靠工业自动化的手段来“补偿”其体能上的不足,才能实施、运营、维护各类大型或精密的系统和过程;同理,面临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智能技术等,正在迅速兴起的知识时代也对人类的智力提出了更高、更 加“非分”的要求,人们更需要借助知识自动化的方法来“弥补”其智能上的不足,进而才能去完成各种层出不穷的不定、多样、复杂任务。 大数据特别是社会信号的出现为知识时代复杂任务的描述、建模和解析提供 了新的思路。以网络信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开源数据,虽然被认为是印刷出版发 明后知识之产生与传播的又一场革命,但其价值仍未被充分地认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正式渠道的态势评估和决策支持而言,基本还处于“无用” 状 态。无用之用,众用之基: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以开源信息为主,汇集海量数据,然后通过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分析、评判知识的价值,服务于企业、科技甚至社会决策。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而言,在机械化、电气化、 信息化、 网络化之后,我们正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即虚实互动的平行化时代。我们认为,软件定义的系统、“激活”的情报以及灵活的动态网群组织将成为平行时代成功企业管理和运营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软件定义系统的构建和使用,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企业内部,构建与之互动演化、反馈执行、协同发展的人工流程、人工工厂及人工企业,可针对流程执行管理、资源分配调度及企业生产制造进行建模计算、生产优化以及监控预警。在企业外部,利用知识自动化技术,可针对特定问题,将各种各样的相关网站、博客、论坛、微博、微信及其组合视为观察和获取企业决策所需知识的“信源频道”和“传感网络”,从而高效并准确捕获目标定位的企业竞争情报和决策需求信号。随后基于软件定义的企业对需求信号进行数据计算和知识解析,构造“激活”的情报,为企业流程管理、生产制造、决策制定提供有效准确和灵活的输入。其中,动态网群组织(CMOs)是社会信号 获取、社会需求定位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世界正从牛顿系统为主 导向以默顿系统为主导的演化,并迫切需要考虑智能的“虚实二象性”。在牛顿系统中,多数定律是发现的;在默顿系统中,多数定律是发明的。利用泛在的便携式移动传感设备、蓬勃发展的社会媒体以及网络世界无限的信息和智力资源,知识自动化将把人纳入数据生成、信息感知、知识推理、智慧解析、决策执行,然后生成新的数据的整个闭环过程中。因此,平行时代的知识自动化必然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人机化等的有机融合,必须从物理信息系统(CPS)走向物理社 会信息或社会物理信息系统(CPSS)。 十分感谢为本书翻译做出贡献的各位学生和同事,他们是王晓、郑心湖、林懿伦、白天翔、王杰、袁勇等,同时,王成红教授、桂卫华院士、柴天佑院士、孙优贤院士、郑南宁院士、张钹院士、黄琳院士、吴宏鑫院士以及多位参与基金委“知识自动化”研讨会的专家和学者也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给予了众多的支持,并对译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Alan 本人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并充分肯定了书稿的翻译质量,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最后,向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图灵公司武 卫东总编和朱巍编辑及其同事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深表谢意。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自动化和智能产业的发展和深入。 王飞跃 2015 夏秋记于青岛,長沙,北京 ~~~~~~~~~~~~~~~~~~~~~~~~~~~~~~~~~~~~~~~~~~~~~~~~~~~~~~~~~~~~~~~~~~~~~~~~~~~~~~~~~~~~~~~~~~~~~~~~~~~~~~~~~
1218 次阅读|1 个评论
24笑着赚钱(1999)
ggjjhh 2016-2-17 07:05
笑着赚钱 高金华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也。然而,有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恰恰忽视一个“情”字。1998年12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第6版)刊发一张照片,有家企业在厂门口的墙上赫然刷写一幅大字标语:“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近几年来曾经通过新闻媒体听到或看到在岗或下岗员工感叹:“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两句话虽然使用的汉字完全相同,但排列组合不同,因而存在着文采上的差别,“标语”显然没有“感叹”朗朗上口。更值得深思的是,两句话的社会效应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员工自觉地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则是企业管理的正面效应;而企业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写在大门口,势必“让工人们心头硌得慌”,它的负效应是不难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国外两家公司的标语。日本福冈市东陶公司生产的卫生陶瓷和厨房设备风行日本,厂区标语引人注目:“爱业与至诚、良品与质量、奉献与信用、协力与发展”。字里行间没有“炒鱿鱼”的威胁。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被人誉为“美国最完善的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人们走进办公大楼首先看到的是铭刻在一扇玻璃上的标语:“开发全体员工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穷无尽的能量、奋发向上的意志,从而焕发出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字里行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这两家公司的标语是企业文化田园中瑰丽的花朵,那么我们有些企业的标语简直就是文化沙漠中冰冷的石头。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作为“厂训”出现在企业的大门口,典型地反映出我们在企业管理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太累。员工当然需要爱岗敬业的教育,但是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一本正经地宣讲这种真理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美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戴维·奥格维尔主张用笑声代替严厉:“如果人们得不到任何乐趣,他们就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发现了一个简单的真理:妙趣横生的雇员很少抱怨工作艰苦和加班加点。新雇员要被训练成卡拉OK的行家里手,录相带上有总裁赫布·凯莱赫的示范表演:“我的名字叫赫布/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你们大家都会了解我/但愿你能喜欢我的歌。”西南公司正是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把企业精神溶化在员工的灵魂之中。只要你乘座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就会感受到其员工具有高度的幽默感。旅途服务如同喜剧表演:“请把您用过的塑料杯(一次性的)递过来,我们把它冲一冲好让下一拨儿旅客凑合用。”乘客们在欢声笑语中配合空姐保持卫生。西南公司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大把赚钱。1990至1992年在美国大航空公司中,唯有西南公司是赢利企业。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要上档次必须研究和关注人的本性。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可能对美国科学家、资产阶级革命家富兰克林对人的定义心领神会:“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可能忽略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人是政治动物”、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定义--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英国诗人拜伦的定义--“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其实在哲学和管理科学的视野内,人不是动物,人就是人。人有人的喜怒哀乐,人们趋向欢乐摆脱忧愁,追求幸福规避痛苦。只有关注人的情感,使员工心身愉快的管理者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美国国际商业机械公司主要生产钛制品,曾经很不景气。后来当过足球队长的杰姆·丹尼尔出任总经理。他在公司发动了“笑一笑”运动,在厂区贴出了大幅标语:“如果你见到一个不笑的人,请你主动地对他笑一笑!”丹尼尔身体力行,到处和员工们开玩笑。他几乎认识公司里的2000多名雇员,几乎没有人称他为“总经理”或“丹尼尔先生”,人们都叫他“大杰姆”。公司在三年内没有追加一美元投资,而生产却增加了80%。一位用户说:“大杰姆的欢声笑语洋溢着对工人们的关心。” 美国沃尔玛特公司经营商品零售业务,有 300多个商店和 26000名雇员。老板萨姆·沃尔顿非常喜欢开玩笑,让雇员们在欢笑声中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他每年都要亲自访问公司所有的商店,有一次他驾驶直升飞机去得克萨斯州,看到有一辆沃尔玛特公司的卡车在公路上奔驰。他把飞机停在卡车的前方,让副驾驶把飞机开到 10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他登上卡车和司机聊天,了解员工的喜怒哀乐。他在每个商店的演讲都会引起阵阵欢笑,最后自己“得意忘形”地脱鞋站在椅子上高喊“谁天下第一?”员工们一呼百应:“沃尔玛特!” 与其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危机感,不如让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自豪感、对管理人员有信任感。沃尔顿坚持让每位经理戴上一个铭牌:“我们为大家着想”。凯莱赫认为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自己,成为员工可以信赖的父兄。他的公司尚未摔过一架飞机,从未辞退一名雇员。西南公司不仅向员工提供了稳定的职业,而且对内建构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白兰地、墨西哥菜肴和垒球队应有尽有。公司关心员工,员工才能和公司风雨同舟。在海湾战争期间,油价暴涨。西南航空公司的雇员们主动要求从工资中扣除13万美元,与公司一道度过燃料涨价的难关。为了庆贺总裁的生日,雇员们曾集资上万美元在报纸上作整版广告感谢凯莱赫:“为了一位朋友,而不是一个老板。” 心情压抑不如欢天喜地。企业管理要进入更高的境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尽管从所有制来看,有些企业的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只有关心员工的利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思维与智慧》1999年第11期第5~页。(编辑:彭运辉) 投稿标题:欢天喜地赚大钱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从标语看管理(1999)
ggjjhh 2016-2-17 05:46
从标语看管理 高金华 有家企业在厂门口的墙上赫然刷写一幅大字标语:“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幅标语令人联想到在打破“铁饭碗”时,“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两句话在文采上有优劣之差;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两句话在效应上有正负之别。 英国诗人拜伦说过:“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相似的话语由不同的人来说,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自觉地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则是企业管理的正面效应。而企业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写在大门口,势必“让工人们心头堵得慌”,它的负效应是不难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国外两家公司的标语。日本福冈市有一家东陶公司,生产的卫生陶瓷和厨房设备风行日本。厂区标语引人注目:“爱业与至诚、良品与质量、奉献与信用、协力与发展”。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被人誉为“美国最完善的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人们走进办公大楼首先看到的是铭刻在一扇玻璃上的标语:“开发全体员工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穷无尽的能量、奋发向上的意志,从而焕发出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如果说这两家公司的标语是企业文化田园中瑰丽的花朵,那么我们有些企业的口号简直就是企业文化沙漠中冰冷的石头。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作为“厂训”出现在企业的大门口,典型地反映出我们在企业管理上步入两大误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警示有余,激励不足。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太累。员工当然需要教育,但是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一本正经地宣讲这种真理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美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戴维·奥格维尔主张用笑声代替严厉:“如果人们得不到任何乐趣,他们就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只要你乘座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就会感受到其员工具有高度的幽默感。旅途服务如同喜剧表演:“请把您用过的塑料杯(一次性的)递过来,我们把它冲一冲好让下一拨儿旅客凑合用。”乘客们在欢笑声中配合空姐保持卫生。西南航空公司发现了一个简单的真理:妙趣横生的雇员很少抱怨工作艰苦和加班加点。新雇员被训练成卡拉OK的行家里手,录相带上有总裁赫布·凯莱赫的示范表演:“我的名字叫赫布/一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你们大家都会了解我/但愿你能喜欢我的歌。”西南公司正是通过这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把企业精神溶化在员工的灵魂之中。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没劲。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只反映了人们低层次的需要。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论来说,工作岗位只是人的两种基本需要中低层次的需要。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而言,保持职务、防止失业在人的需要中只不过处于第二个阶梯。如果说满足于有一份工作、不丢掉“饭碗”的人是平凡的人,那么满足于让员工遵守劳动纪律、老老实实地工作的管理者则是平庸的人。 与其喋喋不休地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不如语重心长地鼓励人们努力做好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既要形成制约机制,更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建功立业的热情。美国企业家威廉·曼切斯特描述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步兵的经历时说:“一个人不会把他的生命卖给你,但为了一枚金质奖章他会把生命送给你。”企业不但要给员工以奉献的机会,还要为员工建功立业创造条件。美国有位企业老板把器材仓库的门锁卸下来,员工可以把零件拿回家去做实验。科研器材不但没有丢光,科研成果却层出不穷。 企业管理要上档次,不应把着眼点放在“人事出口”方面,让被“炒鱿鱼”的员工去“努力找工作”;而应把精力集中在“人事入口”方面,让最优秀的人才获得优越的工作条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特罗特曼1994年9月访华时说:“如果福特公司只有一个优势的话,那就是福特的人。”福特公司每年都录用世界上最好大学的最好学生。在美国人们要想进入西南航空公司,必须经受剧烈的竞争。1996年西南公司收到13万份求职申请,结果有97%的人被淘汰。一个响亮的口号表达了西南航空公司公司对新雇员的期望:“你、西南公司与成功”。善于煽情的公司培训班教员使新雇员热血沸腾:你们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在西南公司人最神圣”;你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西南公司将使你焕发出光和热”。中国企业人事管理的弊端之一正是一张“条子”就可以塞进一名不称职的员工,结果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人往往“不努力工作”却不必考虑“努力找工作”。 企业管理要进入更高的境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尽管从所有制来看,有些企业的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只有关心员工的利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裁凯莱赫认为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自己,成为员工可以信赖的父兄。他的公司尚未摔过一架飞机,从未辞退一名雇员,也没发生过严重的劳动纠纷。西南公司不仅向员工提供了稳定的职业,而且对内建构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白兰地、墨西哥菜肴和垒球队应有尽有。公司关心员工,员工才能和公司风雨同舟。在海湾战争期间,油价暴涨。西南航空公司的雇员们主动要求从工资中扣除13万美元,与公司一道度过燃料涨价的难关。为了庆贺总裁的生日,雇员们曾集资上万美元在报纸上作整版广告感谢凯莱赫:“为了一位朋友,而不是一个老板。”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尚能以人为本,难道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就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吗? 原载:《经济世界》1999年第6期第45~46页。(编辑:尹忠惠)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2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别让职工活得太累(1999)
ggjjhh 2016-2-16 05:54
别让职工活得太累 高金华 最近,笔者在一家企业大门口看到一幅大字标语:“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幅标语最早出现在打破“铁饭碗”的过程中,但今天看来,职工们每天上下班时看到这样的标语,心里难免“硌得慌”。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作为“厂训”出现在企业的大门口,典型地反映出我们在企业管理上步入两大误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警示有余,激励不足。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太累。员工当然需要教育,但是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一本正经地宣讲这种真理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美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戴维·奥格维尔主张用笑声代替严厉:“如果人们得不到任何乐趣,他们就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没劲。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只反映了人们低层次的需要。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论来说,工作岗位只是人的两种基本需要中低层次的需要。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而言,保持职务、防止失业在人的需要中只不过处于第二个阶梯。如果说满足于有一份工作、不丢掉“饭碗”的人是平凡的人,那么满足于让员工遵守劳动纪律、老老实实地工作的管理者则是平庸的人。 与其喋喋不休地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不如语重心长地鼓励人们努力做好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既要形成制约机制,更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建功立业的热情。企业不但要给员工以奉献的机会,还要为员工建功立业创造条件。国外有位企业老板把器材仓库的门锁卸下来,员工可以把零件拿回家去做实验。科研器材不但没有丢光,科研成果却层出不穷。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管理要提高境界,必须研究和关注人的心理特性。在管理科学的视野内,人不是动物,人就是人。人们趋向欢乐摆脱忧愁,追求幸福规避痛苦。只有关注人的情感,使员工心身愉快的管理者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原载:《企业管理》1999年第6期第58页。(核心期刊,编辑:杂志未标明) 投稿标题:从一幅标语看企业管理的误区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16老板,你是员工的朋友吗?(1999)
ggjjhh 2016-2-16 05:32
老板,你是员工的朋友吗? □吉林 高金华 1998年12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第6版)刊发了一张照片,有家企业在厂门口的墙上赫然刷写一幅大字标语:“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近几年来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听到或看到在岗或下岗员工感叹:“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两句话虽然使用的汉字完全相同,但排列组合不同,因而存在着文采上的差别,“标语”显然没有“感叹”朗朗上口。更值得深思的是,两句话的社会效应是大不相同的。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员工自觉地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则是企业管理的正面效应。而企业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写在大门口,势必“让工人们心头硌得慌”,它的负效应是不难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国外两家公司的标语。日本福冈市东陶公司生产的卫生陶瓷和厨房设备风行日本。厂区标语引人注目:“爱业与至诚、良品与质量、奉献与信用、协力与发展”。字里行间没有“炒鱿鱼”的威胁。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被人誉为“美国最完善的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人们走进办公大楼首先看到的是铭刻在一扇玻璃上的标语:“开发全体员工不屈不挠的精神、无穷无尽的能量、奋发向上的意志,从而焕发出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字里行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说这两家公司的标语是企业文化田园中瑰丽的花朵,那么我们有些企业的标语简直就是文化沙漠中冰冷的石头。 企业管理需要一种轻松欢乐的氛围,不能让员工活得太累。员工当然需要教育,但是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一本正经地宣讲这种真理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美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戴维·奥格维尔主张用笑声代替严厉:“如果人们得不到任何乐趣,他们就很少有出色的工作表现。” 企业管理要上档次,不应把着眼点放在“人事出口”方面,动辄让被“炒鱿鱼”的员工去“努力找工作”;而应把精力集中在“人事入口”方面,让最优秀的人才获得优越的工作条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特罗特曼1994年9月访华时说:“如果福特公司只有一个优势的话,那就是福特的人。”福特公司每年都录用世界上最好大学的最好学生。在美国人们要想进入西南航空公司,必须经受剧烈的竞争。1996年西南公司收到13万份求职申请,结果有97%的人被淘汰。中国企业人事管理的弊端之一正是一张“条子”就可以塞进一名不称职的员工,这些人往往“不努力工作”却不必考虑“明天努力找工作”。 企业管理要进入更高的境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尽管从所有制来看,有些企业的员工不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只有关心员工的利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裁凯莱赫认为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自己,成为员工可以信赖的父兄。他的公司从未辞退一名雇员。西南公司不仅向员工提供了稳定的职业,而且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白兰地、墨西哥菜肴和垒球队应有尽有。公司关心员工,员工和公司风雨同舟。在海湾战争期间,油价暴涨。西南航空公司的雇员们主动要求从工资中扣除13万美元,与公司一道度过燃料涨价的难关。为了庆贺总裁的生日,雇员们曾集资上万美元在报纸上作整版广告感谢凯莱赫:“为了一位朋友,而不是一个老板。” 国外优秀企业的经验证明,与其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危机感,不如让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自豪感,都管理人员有信任感。一个人人自危的企业是不会有美好前景的。 原载:《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1月15日第6版。(编辑:王彧) 投稿标题:别让员工活得太累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央电视台为什么两次隆重推荐这本书?
niehuihua 2016-1-7 16:53
央视为什么两次推荐这本“水煮西游记”? 【 导读】中国最权威的媒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CCTV 2 )两次隆重推荐该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栏目对该书作者进行了一小时直播专访。一本解读《西游记》的书,为什么那么火?谁看谁知道! 文 / 楼兰君 《西游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名著,也是伴随大家成长的电视连续剧。但是,《西游记》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也是一个创业故事 。为了取得真经,唐僧师徒从东土大唐到西天灵山,历经十万八千里,一路风餐露宿、降妖除魔,开创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若是在今天,步行十万里,没汽车没旅馆,没工资没保险,而且生命还有危险,花十四年去完成一个任务,谁会干这事?!其次, 它还是一个管理的故事 。在取经团队中,唐僧作为领导,优柔寡断,手无缚鸡之力,面对刁顽暴戾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和忠厚老实的沙和尚,如何树立领导权威?如何防止三个徒弟合谋?如何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如何在取经路上处理好与各路神仙、妖怪和政府的政企关系? 如果你把《西游记》当成一个创业的故事、管理的故事,你发现它真的不简单!《西游记》中唐僧遇到的难题,也是各类组织中老板、领导和管理者遇到的难题。当然,如果员工可以从领导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今天的员工就是明天的领导了。那么,有没有一本书,将《西游记》中蕴含的管理智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给我们听呢?有!就是眼下这本 《跟 西游记 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015 年 9 月第一版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本书将经典神话与世界前沿的企业理论完美结合,前后连贯、自成体系,难得地做到了“有趣、有理、有用”,可谓“水煮西游记”。此书一出,市场涌动。首印 1 万册,上市不到 3 个月,纸质版就基本售罄。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出版社又推出了电子书,并且在元旦之后立即加印,还更新了封面设计。新版《西创》显得更加典雅、大气,富有收藏价值。 鉴于此书的社会反响, 中国最权威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两次隆重推荐该书。 1 、 2015 年 9 月 27 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2 套 )《财经周刊》书斋栏目隆重介绍《跟 西游记 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点击访问中国网络电视台页面, http://jingji.cntv.cn/2015/09/27/VIDE1443284998304638.shtml 。 2 、 2016 年 1 月 7 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2 套)《第一时间》栏目,主持人周运专门介绍《跟 西游记 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点击访问中国网络电视台页面, http://tv.cntv.cn/video/C10375/fa7161ab00b143d0b75811a5e23b6afb ,请注意 7 点 49 分左右。或者访问百度网盘下载, http://pan.baidu.com/s/1i4w3DNR 。 此外, 2015 年 12 月 19 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文艺之声主持人小钊专访《跟 西游记 学创业 —— 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一书作者聂辉华教授,谈《西游记》对老板和员工的启示。 节目音频下载地址: http://dl.radio.cn/aod2014/Archive/wyzs/2015/12/19/pwsx_1447220583185wyzs_1450530004029.m4a 。节目时长 1 小时,间隔有广告。或者访问百度网盘, http://pan.baidu.com/s/1KIyJ0 。 内容好不好,看了才知道。目前, 《跟 西游记 学创业 —— 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一书 在京东网站热卖,排名最高时位列“励志与成功销售榜”第 10 名! 在将近 500 个买者点评中,好评率高达 98% ,仅有的两个“差评”完全是因为包装或印刷问题。金杯银杯不如读者的口碑啊。 说了这么多,这本好书究竟讲了什么内容呢?请看本书简介和详细目录。 内容简介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它讲述了一个“官二代”(唐僧)带领四个“刑满释放人员”(四个徒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取经的创业故事。《跟 西游记 学创业》巧妙地将世界前沿的经济学理论融入“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风趣地解释了观音如何搭建取经团队,以及唐僧如何建立领导权威,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如何考核员工,如何设计权力结构,如何上市融资,以及如何实行公司治理等管理难题,从而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创业团队从公司起步到步入正轨的完整过程。 作者简介 聂辉华,江西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专攻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并于 2008 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3 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国家“万人计划”)。聂辉华曾在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并多次为北京市发改委、中国移动、中航工业等机关和央企提供咨询服务或讲座。他为《经济学家茶座》、 FT 中文网 等国内外著名报章杂志撰写了上百篇经济散文或评论文章,并多次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PR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采访。 全书目录 导读 第一部分:建团队 第 1 回:绝妙组合的取经团队 1.1 一个官二代和四个刑满释放人员的创业团队 1.2 制度安排如何弥补人性弱点?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 回:团队需要猪八戒这样的马屁精吗? 2.1 龙分九种,人分三类 2.2 马屁精是怎么产生的? 2.3 如何管理马屁精?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3 回:妖精的调虎离山计为何总是得逞? 3.1 要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3.2 分工也要有 A 计划和 B 计划 3.2 分类考核才能促进团队合作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4 回:天兵天将真的打不过孙悟空吗? 4.1 《西游记》三大谜团之一 4.2 善于分享权力才能保住权力 4.3 为什么 “ 一把手 ” 的 权力难以分享?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二部分:树权威 第 5 回:唐僧应如何建立领导权威? 5.1 如来善用“巧实力” 5.2 老板树立权威的三种渠道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6 回: 选择性执法 能树立领导权威吗? 6.1 天庭也有腐败 6.2 管理者为何偏爱“阳谋”? 6.3 选择性执法不利于团队发展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7 回:如何防止下属叛变? 7.1 猪八戒如何表忠心? 7.2 唐僧的用人困境 7.3 盛世用能臣,乱世用忠臣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三部分:巧激励 第 8 回:如何激励取经团队成员? 8.1 你真的 了解下属的需求吗? 8.2 唐僧如何激励几个徒弟? 8.3 如来佛祖对症下药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9 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9.1 唐僧也有开小差的时候 9.2 人品不等于水平 9.3 信人品不如信制度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0 回:如来为什么不奖赏观音? 10.1 唐僧师徒升迁,观音原地不动 10.2 观音遭遇升职“天花板” 10.3 如来如何解决“赏无可赏”的难题?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四部分:定考核 第 11 回:唐僧的困惑 1 :多劳不该多得吗? 11.1 “多劳多得”未必对! 11.2 锦标赛剔除了运气 11.3 末位淘汰制不能乱用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2 回:唐僧的困惑 2 : KPI 怎么不灵了? 12.1 唐僧似乎找到了法宝 12.2 KPI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2.3 多任务要求重新设计 KPI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3 回:唐僧的困惑 3 :什么时候用主观评价? 13.1 不是所有业绩都能量化考核 13.2 主观绩效评价容易产生马屁精 13.3 主观与客观评价如何结合?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五部分:分权力 第 14 回:唐僧为什么不授权给孙悟空? 14.1 唐僧凭什么当领导? 14.2 果断授权能够激励下属 14.3 唐僧为什么不授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5 回:唐僧如何防止下属合谋? 15.1 唐僧被三个徒弟骗了 15.2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一:赎买 15.3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二:分化 15.4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三:收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6 回:唐僧如何选择接班人? 16.1 老板最痛苦的事是选接班人 16.2 论资历还是论学历 16.3 看德行还是看武功 16.4 四类组织选择四类接班人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7 回:九龙治水出大旱 17.1 孙悟空骗了观音和如来 17.2 多重领导要不得 17.3 灵山组建了“领导小组”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六部分:善治理 第 18 回:唐僧如何与资本家斗智斗勇? 18.1 唐僧有个 idea 18.2 企业家还是资本家说了算? 18.3 王志东与新浪的爱恨情仇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9 回:搞关系 还是练内功 ? 19.1 有背景的妖怪都平安无事 19.2 关系是把双刃剑 19.3 企业家要与政府保持距离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0 回:为什么灵山的佛塔那么高? 20.1 灵山正在大兴土木 20.2 如来透露了灵山的秘密 20.3 进入威慑策略导致产能过剩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1 回:如来应该集权还是分权? 21.1 政令不出雷音寺 21.2 灵山的组织结构图 21.3 集权 vs. 分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2 回:白马寺该兼并白云寺吗? 22.1 自建农场还是采购外包? 22.2 要不要兼并白云寺? 22.3 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参考文献 后记
2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聂辉华在中央电台谈博弈论与《西游记》
niehuihua 2015-12-21 13:47
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应邀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接受主持人小钊的专访,畅谈新书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的创作起源,该书对老板和员工的启示,如何构建团队、防范合谋、激励员工、绩效考核,并结合西游记的情节,评论了万科与宝能的控制权之争。 节目音频下载地址: http://dl.radio.cn/aod2014/Archive/wyzs/2015/12/19/pwsx_1447220583185wyzs_1450530004029.m4a 。 节目时长1小时,间隔有广告。 或者访问百度网盘, http://pan.baidu.com/s/1KIyJ0 。 百闻不如一读!请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的新书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 这 是中国第一本企业理论通俗读物, 中秋节前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门推荐,12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对该书和聂辉华教授进行了一小时直播专访 , 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共识网总裁周志兴先生等人联袂推荐。 签名版目前在 人大出版社微店 或 天猫 热销, 京东 、 当当 、 亚马逊 正在热售,纸质版即将售罄 , 为了回馈广大热心读者, 亚马逊 网站推出一周电子书特价:仅售9.99元! 时间为 12月20-26日。 点击链接直接购买。 ———* ————* ————* ————* ————* ————* ————* ————* ——— 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 “聂氏政经评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负责运营。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搜索微信号(ruc_nie)关注我们。
2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跟西游记学创业》为什么这么火?
niehuihua 2015-11-15 22:45
喜 讯 中国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撰写的中国第一本企业理论通俗读物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今天在京东网站图书分类销售榜上列排名第 52 位! 在京东几十万本在售图书中,能够进入京东图书分类排行榜百强,就一定是畅销书。那么,这本上市仅三个月的畅销书,究竟说了什么吸引人的故事呢?请看下面的介绍,或者 点击进入京东 购买页面。 《跟西游记学创业》简介和目录 天下有一个最好的团队,我是最欣赏的,就是西游记的唐僧团队。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马云 (一)内容简介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伟大的创业史。它讲述了一个“官二代”(唐僧)带领四个“刑满释放人员”(四个徒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取经的创业故事。 《跟 西游记 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巧妙地将世界前沿的经济学理论融入“西游记”的神话故事,风趣地解释了观音如何搭建取经团队,以及唐僧如何建立领导权威,如何设计激励机制,如何考核员工,如何设计权力结构,如何上市融资,以及如何实行公司治理等管理难题,从而深入地分析了一个创业团队从公司起步到步入正轨的完整过程。 (二)作者简介 聂辉华,江西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专攻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并于 2008 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3 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国家“万人计划”)。聂辉华曾在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并多次为北京市发改委、中国移动、中航工业等机关和央企提供咨询服务或讲座。他为《经济学家茶座》、 FT 中文网等国内外著名报章杂志撰写了上百篇经济散文或评论文章,并多次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NPR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采访。 (三)全书目录 导读 第一部分:建团队 第 1 回:绝妙组合的取经团队 1.1 一个官二代和四个刑满释放人员的创业团队 1.2 制度安排如何弥补人性弱点?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 回:团队需要猪八戒这样的马屁精吗? 2.1 龙分九种,人分三类 2.2 马屁精是怎么产生的? 2.3 如何管理马屁精?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3 回:妖精的调虎离山计为何总是得逞? 3.1 要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 3.2 分工也要有 A 计划和 B 计划 3.2 分类考核才能促进团队合作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4 回:天兵天将真的打不过孙悟空吗? 4.1 《西游记》三大谜团之一 4.2 善于分享权力才能保住权力 4.3 为什么 “ 一把手 ” 的 权力难以分享?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二部分:树权威 第 5 回:唐僧应如何建立领导权威? 5.1 如来善用“巧实力” 5.2 老板树立权威的三种渠道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6 回: 选择性执法 能树立领导权威吗? 6.1 天庭也有腐败 6.2 管理者为何偏爱“阳谋”? 6.3 选择性执法不利于团队发展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7 回:如何防止下属叛变? 7.1 猪八戒如何表忠心? 7.2 唐僧的用人困境 7.3 盛世用能臣,乱世用忠臣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三部分:巧激励 第 8 回:如何激励取经团队成员? 8.1 你真的 了解下属的需求吗? 8.2 唐僧如何激励几个徒弟? 8.3 如来佛祖对症下药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9 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9.1 唐僧也有开小差的时候 9.2 人品不等于水平 9.3 信人品不如信制度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0 回:如来为什么不奖赏观音? 10.1 唐僧师徒升迁,观音原地不动 10.2 观音遭遇升职“天花板” 10.3 如来如何解决“赏无可赏”的难题?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四部分:定考核 第 11 回:唐僧的困惑 1 :多劳不该多得吗? 11.1 “多劳多得”未必对! 11.2 锦标赛剔除了运气 11.3 末位淘汰制不能乱用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2 回:唐僧的困惑 2 : KPI 怎么不灵了? 12.1 唐僧似乎找到了法宝 12.2 KPI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2.3 多任务要求重新设计 KPI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3 回:唐僧的困惑 3 :什么时候用主观评价? 13.1 不是所有业绩都能量化考核 13.2 主观绩效评价容易产生马屁精 13.3 主观与客观评价如何结合?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五部分:分权力 第 14 回:唐僧为什么不授权给孙悟空? 14.1 唐僧凭什么当领导? 14.2 果断授权能够激励下属 14.3 唐僧为什么不授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5 回:唐僧如何防止下属合谋? 15.1 唐僧被三个徒弟骗了 15.2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一:赎买 15.3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二:分化 15.4 防范合谋的思路之三:收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6 回:唐僧如何选择接班人? 16.1 老板最痛苦的事是选接班人 16.2 论资历还是论学历 16.3 看德行还是看武功 16.4 四类组织选择四类接班人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7 回:九龙治水出大旱 17.1 孙悟空骗了观音和如来 17.2 多重领导要不得 17.3 灵山组建了“领导小组”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六部分:善治理 第 18 回:唐僧如何与资本家斗智斗勇? 18.1 唐僧有个 idea 18.2 企业家还是资本家说了算? 18.3 王志东与新浪的爱恨情仇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19 回:搞关系 还是练内功 ? 19.1 有背景的妖怪都平安无事 19.2 关系是把双刃剑 19.3 企业家要与政府保持距离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0 回:为什么灵山的佛塔那么高? 20.1 灵山正在大兴土木 20.2 如来透露了灵山的秘密 20.3 进入威慑策略导致产能过剩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1 回:如来应该集权还是分权? 21.1 政令不出雷音寺 21.2 灵山的组织结构图 21.3 集权 vs. 分权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第 22 回:白马寺该兼并白云寺吗? 22.1 自建农场还是采购外包? 22.2 要不要兼并白云寺? 22.3 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本节实用管理法则 参考文献 后记 想看更多有趣、有理、有用的经济学故事? 想看看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经济学界的“怪侠” 黄有光教授眼里的“怪书”吗? 点击链接立即订购聂辉华 教授的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 ,这是 中国第一本企业理论通俗读物。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隆重推荐,世界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共识网总裁周志兴先生等人联袂推荐。 签名版目前在 人大出版社微店 或 天猫 热销, 京东 、 当当 、 亚马逊 均已发售普通版,点击链接购买,或者输入“ 聂辉华 ”或“ 跟西游记学创业 ”查找。 ———* ————* ————* ————* ————* ————* ————* ————* ——— 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政治经济学问题。 “聂氏政经评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负责运营。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者搜索微信号(ruc_nie)关注我们。
5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篇感言:发展新学科,促进科学系统的新综合
lulingkxw 2015-10-7 16:59
20年过去了,回首过去,深感欣慰:在深圳特区工作和学习期间,本人有幸获得较多的自由思考、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的环境空间,为“企业生态学原理”的创建做了一些前期探索工作。现在,企业生态学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界特别活跃的一个新领域,后续研究群体正加速扩大,并产生着积极的社会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生态学是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这是与人们的科学认识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总体这么一个发展趋势相吻合的。 因而,可以理解,企业理论存在着一个生物化,再到生态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大力鼓励“企业仿生学”、“企业仿真学”,以及“企业生物学”和“企业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它们与企业生态学走的是殊途同归的道路。目前,我国以及国际上有关企业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主力军还处在这些理论系统阶梯上。 中国人已经拥两个生态学理论系统:一个是属于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是属于传统生态学的。一旦把它们结合,我们就拥有无尽的创新机遇和力量。 相对于科学综合研究的社会需求及其任务的繁重性来说,个人的力量毕竟渺小,许多有志于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专家、团队对企业生态学理论创新或有更积极的思路,本人特别期待在科学网遇到这些志同道合的优秀专家、团队,更多地与其相互分享新观点,激发新火花,合力促进企业生态学理论发展,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综合。 附: 企业生态学研究 简介 企业生态学是关于“企业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企业生态学研究论述了企业由“社会血缘经济细胞——家庭中分离出来后,依序分化,逐步形成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历史过程;通过考察企业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组建水平及其机能系统协同运动等现象,探索其生态运动的自然规律统一性。进而,指出企业生态系统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时域分布的周期性和空域分布的系统性,为该学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 企业生态学是关于“企业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它是一门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企业理论综合一体而构建的新型学科。该学科兼属生态学和企业理论(企业学,下同)。对前者而言,它是生态学向社会科学领域新拓展,对企业理论而言,它是将企业理论逻辑语言从机械运动递进到生物生态运动形态中而形成的新学科。 企业生态学在科学系统中的学科地位: 企业生态学是由企业理论和生态学综合而成的子代学科。前者企业理论为父本,后者生态学为母本。基于人类为较高级的自然生物类群的属性,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时,原属于社会科学系统的父本企业理论则表现出较高级的自然生态系统理论形态,母本生态学表现为与社会科学理论兼容的形态,企业生态学就成为生态学理论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企业生态学理论可以归属于自然科学;但从其研究主体来看,也可纳入社会科学,毕竟研究重点是在人这边,以是人为本,为主体的研究领域。 但由于本学科是关于“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根据这一综合“关系”,笔者认为更应该把它,把这种“关系”归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领域。从而使得该学科更易获得其父本母本两个系统理论资源的支持而更快速地发展。 在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为一的过程中,相关父本和母本学科理论的逻辑必须契合一致。该综合过程不仅表现为两个系统的兼容,也要求其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逻辑也兼容。使得这些综合过程兼属所涉科学理论优化的过程,其效果不仅在即时,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显示。 “企业生态学研究”创新点 (1)符合企业在自然生物系统中的较高级地位 把企业管理理论从机械运动的理论模式,转变为生物运动的理论模式;促进了企业理论语言系统的升级,这更符合企业作为高级生物系统——人类社会组织的性质。 越是高级和复杂的自然系统,越需要对应高级的语言系统加以说明,对处于较高级的自然生物分支系统——人类而言,采用机械运动的理论形态显然难以满足全面揭示其自然规律的需要。企业生态学研究是企业管理从“机械运动”形态发展到“生物运动”形态的需要。 (2)符合企业在环境中存在的客观性 企业与环境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对于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企业系统,孤立于环境因素对其研究,显然难免存在片面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环境条件而存在,把孤立静态的“企业研究”转化为置于动态环境中的“企业生态研究”,更符合企业在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 (3)可汇聚多个学科资源推动企业理论及相关科学理论发展 企业理论与生态学理论的综合,将其社会科学的形态转变为比较高级自然科学的形态。为企业理论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科学资源,把自然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思想成果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理论,将可把强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资源聚成合力,推动企业理论的发展。 (4)可成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的一个前沿领域、示范样地 企业生态学研究不仅对企业理论是创新的理论领域,对生态学而言也是如此。 生态学从动物学中分化而来,服务于动物学等自然科学,而后,因自然环境难免存在人类社会影响因素,必然把社会因素纳入其中;当生态学的研究范畴。从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递进到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就更进一步促使其形成揭示人与环境关系规律的理论功能;当生态学融合社会科学时,它使社会科学表现为高级的自然科学形态。 企业理论与生态学的综合呈现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初期,它以两个系统的局部交叉、混合为主要形式;逐步发展到仿生学,仿生态学,再到生态学的理论形态。 生态学与企业理论的综合,开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逻辑统一的样地,它也是生态学拓展的重要前沿。它将加速引动生态学对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理论融合统一。为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系统的全面的大综合作出本学科的理论贡献。 (5)为企业生态学应用理论建立基础 企业理论包括了多个分支,当企业理论与生态学的结合必然产生与企业理论和生态学有关理论分支类似的形态,这不仅包括了企业理论原有分支的生态化。也包括生态学各个分支对它的影响。相应地带动企业理论的全面创新,形成一系列的新学科群落,如:企业种群学、企业群落学、企业心理学、企业生态保健、企业生态工程技术等;当然,这也仅是社会科学在一个新领域的基础理论建设,其更高速的理论发展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将表现在应用理论形成的阶段。
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Yoshio Kondo《Innovation versus standardization》
毕鹏翔 2015-8-27 22:17
Yoshio Kondo. Innovation versus standardization. The TQM Magazine, Vol. 12 Iss 1 pp. 6 – 10 1.创新是开发新产品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赢得未来市场增长和提升盈利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而 ISO9000 系列标准则强调作业标准化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尽管创新和标准 都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但由于创新空间随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通常认为二者“相克”。而 作者 研究表明二者是“相生”。 2.随着员工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金钱作为工作激励的价值快速减少。自19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员工旷工数的增加就是这种情况的表现。 3.人类工作应该包括的三个要素 : (1) 创造力 ( 思考的愉悦 ); (2) 体力活动 ( 流汗工作快乐 ); (3) 社会性 ( 与同事同甘共苦的乐趣 ) 。 O'Toole's 则认为人类工作应当是一种可以为他人 ( 社会性 ) 创造价值 ( 创作性 ) 的活动 ( 体力活动 ) 。 4.创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动力,它能够极大增加员工将工作做好的责任感。 5. 标准中给出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完成工作的唯一方法,只是类似于体育运动中重要的基本动作。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和帮助员工以工作标准为基础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如此,则创新和标准化不再“相克”,而是“相生”。
个人分类: 标准化|2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的主张不能放弃
热度 24 何裕民 2015-6-2 16:45
“生命的主张不能放弃”是身为哲学教授,后又从事企业管理,并颇有建树(成功拯救濒临破产的大企业屯河而成为哈佛商学院经典教案)的郑弘波先生患了没法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康复多年后的深刻感悟及内心呼唤。以此题目,《健康报》等主流媒体都有过多次采访及追踪报道。诊疗及康复的具体过程郑总本人写下了《病患真言》(曾叫《我与癌症》)册子,中粮集团内部广为传播,网上也可下载阅读。在此不作展开。 笔者作为他的主要治疗大夫及与他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八年的深入交往中,也深深感受着他对生命本质认知之睿智,及大病后思考生与死大命题之彻底。由于他是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之高足,而所面临的疾病又是如此之严峻(胰腺癌是真正的癌中之王),其之思索,便显得尤为深邃,值得分享。 的确,疾病是伴随人生的影子,疾病又是认识人生的契机。人生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经历过求学、工作、事业、爱情等之后,都会使人对人生有新的认识。 郑总谈到:经历过重大疾病后,更会使人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因为大病和战争一样,是波动剧烈的大事件,是直接威胁生命的考验,不是那些平和的经历。所以,对人的刺激大,影响深。现实生活中,一般人是很少会想到死的,如果偶尔想到过,那也只是一闪而过,不会细细去想。但当一个人患上了绝症,并且生命已经有了一个为期不久的期限以后,生死问题必然会经常缭绕在心头。从临终的角度看人生,类似于从退休角度看工作,你会得出许多和常人不一样的结论。命是什么?死是什么?日子该如何?活着为啥?等等。都不是很容易想清楚的问题。但是想过和没想过还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人总有生老病死,这是常识。但知道这个常识不等于病了就一定很坦然。得病有个想通的过程。真正想通了,不但会安下心来养病,而且,连生死都看透了,是大有好处的。得病的人都希望康复,但有些病是不可能康复的。得了这些病就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思维方式。一旦改变了,人们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片天地。生存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思想内容和思考结果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人会走向更加成熟。 他强调:生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生命(植物的和动物的),正是它们的生生死死才使大自然呈现出多姿多彩。因为人是大自然的精灵,人有精神智慧,所以人的生命就和其他所有生命不同,有其独特的宝贵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的思想和智慧可以流传下来影响他人,是一种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的意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你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你给后人留下多少记忆。 尤其是他发出了“生命的主张不能放弃”之呐喊,更是洞悉本质,且响彻寰宇!故很多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健康报》等),都以这个(或类似含义)作为醒目的标题,对此进行声张。同名文章不断被转载、传播。因为它涉及了每一个人,不管是谁,都需要思考这些基本问题。 郑总的这一主张,既体现着对生命的极其尊重和小心呵护;也折射出一种不折不挠、理性明智而顽强争取生存的态度。笔者与他交往颇深,多年间,疾病对他的折磨及治疗之痛苦,仍历历在目。面临如此苦难,非一般毅力者,往往会选择逃离或情不自禁地退却,但他则从不放弃。例如,一旦体力容许,他就会挣扎在绿茵场上,进行户外活动,以求更好地康复。 笔者结合郑总求治及康复过程,细析“生命主张不能放弃”这一主张,理解其包含着多层含义: 1 、生命是美好的,她体现在健康地活着中;故需认真维持生命,并守住健康,不能轻易放弃! 2 、生命是脆弱的,小细节都可能伤害她,需理性善待,不能忽略小节,小心加以呵护! 3 、生命是自己的,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自我的相应权利(含治疗方法等的确定)应努力争取。 4 、受损后健康的恢复是个痛苦且漫长过程,为了美好的生命,需要坚忍。 生命的主张不能放弃践行在他的实践中。例如,他的求医问药和康复过程,就是个客观理性过程。为了治病,他曾遍访各地名医,进行比较,而不盲目追从;他的求医治疗过程,更像追求真理的过程——正如他自己所说,从不放弃参与疾病的讨论和治疗,从不犹豫对治疗的自我选择,从不放弃对生命的强烈主张。 “正确而理性对待”,可以说是他能够成功从癌魔中走出的真谛。正确对待,不仅包括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疗法,更重要的是,对待癌症体现出的正确人生态度。这还包括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冷静客观;选择治疗方法,积极果断;面对漫长的康复过程,耐心乐观。“自信、自主、自觉”,这类积极的情绪,引导着肿瘤的发展方向,也构成了生活质量的主线,也就成为我们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对于他的发病过程的点滴了解,也使我坚信:他之所以生这个病,很大程度是因为早先拼命地去拯救当时濒临破产的“屯河”!不惜生命代价(过度透支生命)地去治理“屯河”。所以,公司被拯救了,但是,过度透支却差一点要了他的命!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他曾亲口告诉过我:为了拼命工作,曾经四天四夜没合过眼,一波接着一波地处理难题……但是人体是肉做的,不是铁铸造的! 这方面的教训同样值得吸取。
2475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