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独立思考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困难出自长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热度 11 lilylz2010 2013-3-4 12:26
学习:困难出自长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读《谈谈方法》之后的一点感想 在一位老师的推荐下,本人阅读了《谈谈方法》 ( 笛卡尔 著 商务印书馆)一书,古人的思想,但可读性强,对一个普通读者而言,《谈谈方法》一书不光是对科研领域方法论的点滴启发,在自我认识的角度甚至培养心灵的角度,无疑也是众多读者认可的经典著书。不能说对此书的所有内容心领神会,但通过读这本书,有两点,对自我认识方面的启发还是较为深刻: 1 、借助书中观点,找到关于读书的诸多自身问题 ( 1 )读书过程中长期欠缺独立思考能力 读书应该是每个读书人主体生活内容之一。从小到大,对读书人的认识始终是一种正能量形象的概念存在于我们心中。“活到老,学到老”,而这两者不能缺少“读到老”的有力支撑。因此,从小到大,再到老,我们会一直坚持读书。然而,就读书方法,自己却一直没有静心考虑与总结过。在有幸读到《谈谈方法》一书后,本人首先觉得自己以往的读书似乎缺失什么东西,从课堂内外,专业或业余读物,我们一直在读,看到笛卡尔所讲的质疑与理性的运用,才意识到自己在读书的过程始终将自己所掩盖,更确切地讲,从未将自我的思考和认识放在主动的位置;在没有想法的时候,脑袋里闪现的是别人怎么讲,怎么做,而自己怎么看,苍蝇没头没方向的感觉。正如我曾经的导师讲,“老看别人的东西,没自己的想法,就等于跟着别人走路,那人家回家了,你跟在后头的咋办”?到今天,依然存在找不到问题,更找不到方向的状态,不是眼光不够也不是不够勤奋,而是我们少了自己读书的主体意识,没有突出自己想法的基础上思考书中所讲。借用笛卡尔所言:没有“质疑”的习惯,因为我们长期欠缺的是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主体意识的缺失来自自身、以往受教育方式、工作环境、文化氛围等等很多因素。但显然,在读书、搞科研乃至生活中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很难找到很多问题,没有自己思考的问题,更难以在众多书本、学科领域找到自己可以落脚的地方,所以,在书堆里迷茫、徘徊,在别人的成果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因为,我们在“被读书”,是掩盖自己思考(理性)的读书,仅是积累了点滴知识,但没有增长智慧。 ( 2 )对“科研”以及“做科研”缺乏基本的客观认识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今天读博士,本人始终没有在“自己做研究”的字眼上认识和定位客观的自我;学校,自小推崇成绩优秀,家中,自小听父母的话,干父母吩咐的活,到就职工作中,工作任务大部分也是就事论事;今天,两个问题依然在自己内心没有明晰的目标与想法,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所以一堆堆的文献阅读,看到了很多的做法,甚至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研究人员不同的认识与做法,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没找到自己,他们这么认为,而我呢?是没看出问题还是不知道怎么看问题,总之,沉默在别人的科研成果中,在跟着别人的文献思路走。搞科研,如果自己有二亩三分地的话,怎么按自己的思路种出自己的田野,收割自己经营下的庄稼,显然,这个过程不能缺失的首先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再就是客观认识自己搞科研方面的资源,资源加合理配置才是成果。 ( 3 )科研方法与思路难以明晰 《谈谈方法》着重强调对科研人员在方法上的启示。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对自己这样一个思路不够清晰,缺乏对搞科研“套路”认识的研究生来讲,更是一种方法论的偌大启发与教导。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读到《谈谈方法》一书,“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才慢慢变得明晰,人不能不积累知识,但得有自己的方法,“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的综合才是真正的力量,实践中常有“四肢发达”等话语暗示了我们作为个体的不能只顾单方面的力量的增长,而是综合的发展,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借助自己的“理性”再加之科学的方法,才会在知识积累的过程实现智慧增加后的飞跃。因此,科学的读书、研究方法是我们读书人能够靠近内心目标的必备手段。 2 、《谈谈方法》力求给科研或非科研读者一种平和正确的心态 每个人始终处于家庭、单位、团队、社会等等不同的社会属性架构之中,同时我们是地球人,万物回避不了其自然属性,但人的幸福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属性的合理体现。没有安静平和的心态,是现今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层次人群中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笛卡尔给自己的临时行为规范,本人理解为怎样使个体在自我认识以及认识世界时受理性驱使的方法或者类似出发点的准则,也颇具启发意义。即,首先将自己置身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其次让自己毫不犹豫地执行自己的选择,后悔是没任何意义的事情;最后,“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与“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拿自己的理性去做事,不能痴心妄想身外之物,认清大自然给自己的所划的边界,这一边界之外的,不能盼望将其坐拥囊中,对我们这个比较物质、有点拜金的年代的年轻人更应有启发作用,也是减少心灵负担与困惑的一剂良胆妙药。依靠我们的理性,怎么样去“漠视痛苦和贫困,心无外物所动”。《谈谈方法》一书不是给读者提供心灵鸡汤,但一定程度上是引导读者学会怎样给自己动手熬制心灵鸡汤,不单是增加调节技巧,而是给自己的心灵提供基础养料。 借《谈谈方法》书中观点,让早已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加明确,但怎么科学地读书,怎么去发现、思考今后的科研问题,是将要去积极面对的一个过程,突出自身的主体意识,相信有更多的好书会帮助自己在读书、科研的道路上找到目标,实现目标。当然,不论读书还是生活,我们最需要是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这个同样需要寄托在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书味的过程之中。
9732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