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魔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特异功能人的作伪问题
Helmholtz 2011-7-23 13:10
何宏 编译 特异功能与作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诸多学者都发现过相当多假冒的特异功能。假特异功能给整个研究带来了难以驱除的阴影。科学界持怀疑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骗子太多、假象太多,所谓一颗屎坏一锅汤。美国超心理学家巴尔末认为“特异功能作伪已经成了影响超心理学声誉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遗憾的是,相当一些研究者把骗子的骗术看成了特异功能。过去西方的心灵研究会曾经有规定,对那些曾被发现作弊的人不予接触。但就这一观点近来又有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作假的人不一定绝对没有功能,或者就是终身作假。 80 年代以后,一些超心理学家强烈呼吁取消该规定,重新分析有过行骗历史的某些人的具体表现。 1986 年超心理学年会上,就有三篇文章所研究的对象是有过作弊记录的人,这显然表明了一种倾向。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排除作伪并不困难,认为以往文献不存在问题。莱因便说:“受试者作伪早就不再是主要问题。”。比洛夫也认为:“假使还存在受试作弊的可能,实验中就不能称其为实验,编辑与审稿人就不会发表这类文章。” 超心理学家的这种态度与怀疑者形成了极大反差。比如,库尔兹在《怀疑者的超心理学手册》就专门用了五章篇幅分析实验中的作弊,另外,美国那些著名批判者都对魔术在行。人们逐渐对受试者作弊也有新的认识,在 1983 及 1986 的两届超心理学年会上,都有专题圆桌会议研讨魔术师的作用,并签署了要与魔术界合作的一份文字。考虑到作伪的可能后,人们又对一些研究进行了更严格的评估。罗伯特·莫里斯在担任超心理学会的主席的致词中说“检验与防止作伪是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是超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还提出研究特异现象的人都应当进修魔术。 其实凡是人类活动都有欺诈。甚至不仅人类,其它生物也会行骗。而且预防受骗也不仅是特异功能的事,很多心理学实验也都要采用有效措施。搞民意测验要保证可靠性,面对夸大其辞的病号,医生也要去伪存真。采取措施防止功能人作弊对特异功能研究来说更是至关重要。下面分受试者、实验控制及魔术师的作用三部分进行讨论。 受试者 首先必须考虑实验中受试者作伪的可能性多大。有些实验里行骗似无可能,但在另一些实验中则必须率先假定有作伪的可能,通常的实验介于两者之间。 不少研究者视动机是个关键因素,但过去有没有好处也行诈的一些先例,至少其动机隐藏得很深。尤其常人无法理解非常人的非常事,比如好些魔术师死于自己选的项目里,还有一些玩牌出千的人冒的是砍头、砍手的危险。再就是要弄清当事人的历史,有些人是抓住各种机会作伪。再就是看其宣称什么能力,具有致动功能的人远比说有感知功能的人更可能是骗子。 风险 一般说来受试者的人数很重要,指控作弊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个个人或几个人,很少有人认为采用大批受试者的实验有问题。最有风险的就是知道某人作假还来研究他,而有些超心理学家就认为还值得为此花时间精力,对闹鬼现象便是如此。 如果研究项目测试的是某个人,就应当假定他可能作假。比如新近的比尔·德莫事件。著名戴柯尼斯就说:“我绝对肯定看见德莫表演中有魔术手法”,而缺少这方面的知识研究者却就他们观察的实验写了好多文章发表在各种刊物上。 研究致动功能的风险之所以很大,就因为只有一、两位受试者。比方麦克唐纳实验室研究的麦克·爱德华及斯蒂夫·肖,其实《怀疑的探索者》前两年便指控肖使用魔术。再还有受到广泛研究的清田益章。他自己也承认有过作假,但辩称实验是真的。 再一个风险就是研究者与受试者很熟悉,于是想不到提防作伪,其实被某位受试者骗的可能性相当大,下结论一定要谨慎。只有受试者不止一个人,而结论来自全体受试者的共同表现,被骗的风险才会比较小。 安全保障是非常有争议的话题。莱因说:“实验中必须切断各种正常的信息渠道,包括考虑受试人可能的作弊。”“只要仍旧存在人为作弊的可能,就无从得出超感官知觉存在这类震撼性结论。”口头上大家都同意,其实并未深入人心。有些人认为防伪是怀疑者的事与自己无关。阿尔弗雷德·华莱士就曾坚持,除非魔术师大卫能公开解释他的表演,他就是真的特异功能!而怀疑者的态度完全相反,看不出来也未必是真的,必须事先请教魔术专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总要是考查某个人,风险就比较大,有必要先假设对象弄得是假,然后咨询专家意见。考查致动功能或使用新的实验程序时尤其应当小心。决不要低估骗子的手法。玛莉·托夫特就当着医生的面,“生下”了放在阴道里的兔子。再有人们认为玛洁莉的子宫被扩张过,从而可以藏下表演用的组织。马加克思认为有些赌牌者可能头骨里植有接收器。 在研究一小群人时,也得非常注意。帕普林和柯林斯就检查过 6 位据说能意念弯勺的小学生,当他们误以为控制放松后, 5 人被抓住作假,他们可没讲自己居然还都暗藏有这一手。
个人分类: 超心理学译文与动态|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魔术师与“特异功能”
Helmholtz 2011-7-23 12:26
美国新泽西 乔治·汉森 (何宏 译自1994年文章) 摘要 : 自 1550 年以来,魔术师们就超常现象写了不少的书。本文列举并简要地讨论其中大部分作品,其中有怀疑者的,也有支持者的。文中列出了争论特异现象存在与否的双方魔术师名单。尽管大多人以为魔术师只是怀疑者、揭秘者,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魔术师却相信特异现象的真实性。读者需警惕的是魔术师公开场合对特异功能的态度其实不一定代表他自己的真实观点。魔术表演家公开场合里宣称有特异功能,但是私下里一些人承认并不相信;但另一些人则确实认为有过特异的体验。 魔术师卷入特异功能之争已有几百年历史,他们的形象非常复杂,常常扮演的是多面孔的角色,不仅是通常所以为的存疑者揭秘者。在深入讨论之前,先要指出的是魔术师的特殊性,过去在研究特异功能的文献中对此有过一些有益的讨论。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魔术师的态度对科学家集团及公众如何看待特异功能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中部分人士在当代怀疑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汉森, 1992 )。当政府研讨是否该投资特异功能研究时,曾经咨询过魔术师(麦克雷, 1984 , p.82 ),当美国国会工程评审局评审异态心理学时,九位列席委员中就有三位是身为科学家的魔术师( 1989 )。确实魔术师们在评审某些特异功能研究项目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魔术师的背景:   要想理解一位魔术师的观点,必须注意两个要点。首先,经验丰富的魔术师知道人们是多么容易被假象所欺骗;其次,魔术师在商品社会中的生活质量有赖于对自身的宣传,因为谋生的需要,一位魔术师必须积极地将自己市场化。   就第一点,人们应该意识到,参加俱乐部活动及魔术汇演的普通魔术师们,一般都曾见过成百上千可能被误会为特异功能的表演。这种亲身经历深刻地影响了魔术师的感受。况且,还有许多的魔术师对观众宣传自己的表演是特异功能。这样的表演者同时还参加魔术师的汇演,学习他人的魔术技法。至少出版的有上百种怎样模拟特异功能表演的书。波特和海德著《魔术大索引》( 1967-1975 )中,就有 38 页的基础魔术项目描述,是可以用于假冒的降神会!当前社会上还有5本杂志刊物,详细地描述如何模拟特异功能表演。这种局面使异态心理学界人士非常地恼火。   魔术师另一个涉足特异现象的原因是经济,为赢取观众,需要不断地自我宣传。魔术是份很难的行当,真正能够实现梦想,成为全职魔术师的人是很少的(斯特宾斯, 1983 )。成功的压力要求魔术师在公众面前保持名气。因此许多魔术师都写文章自我吹嘘,另一些人则拉特异功能的虎皮作大旗。例如有位魔术师写了本书,《凭前世赚钱》;有位则为“新时代运动”杂志撰稿,还有一位在流行刊物上自吹是巫毒教的牧师。社会学家哈里·克林斯( 1983 )注意到魔术师们生活在特定的亚文化圈中,与科学界人士不同,这群人“把对秘密及金钱的追求放在真理之上”( p . 931 )。所以讨论魔术界人士就特异功能的观点时,必须要仔细分析,看他究竟是怎样说的。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特异现象,但我们应当注意,魔术师们在不少科学上存有争论的领域里还是有自己特长的。魔术师们模拟了催眠(伯林加 1891/1971 ;哈特 1893/1980 ;卡林, 1970 ;米克&巴伯, 1971 ;麦克吉尔, 1975 ;尼马, 1933 ;韦尔斯, 1946 ),施毒与解毒(杰, 1987 ;卡尔森, 1934 ),还有意念发功治疗(道斯, 1979 )。另外还有一些魔术师则在开始借口说他们的“功能”来源于飞碟及秘法修行。    魔术与修行秘法 这里的“魔术”二字指的是戏法把戏,而不是具有神秘意义的魔法与法术。毫不奇怪,这些词之间时常混淆。魔术与神秘文化一向有很深的联系。首份描述魔术的杂志是于 1791 年出版的《魔术师杂志及魔法相术之镜》。内容中包括星相算命,看手相,炼金术以及一些魔术的手法(施密斯, 1940/1989 )。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追朔到古代:亚历山大的希罗( 62/1592 )描述了古希腊的“庙宇之计”(亦见霍普金斯, 1897/1977 ;伍德福特, 1851/1971 )。道斯( 1979 )写文章认为阿尔伯特·玛格鲁斯( 1193-1280 )熟悉魔术方法与道具。还有神秘主义家约翰·蒂,也写下了自己如何表演以假乱真的幻术(铁格勒, 1980 )。魔术与秘密宗教之间的缘源不仅见于西方文化,也见诸全世界文明。下面的这些文章都戳穿了萨满们如何搬用了戏法:克里斯托弗( 1973 , pp.69-81 ),克尔比( 1974 ),兰提斯( 1947/1971 , pp.88-90 ),莱希巴特( 1978 ),罗斯( 1952 ),韦伯斯特( 1952 , pp.474-964 )和韦尔( 1932/1969 , pp.437-442 )。 魔术与修行秘法及特异功能之间的关系极复杂,使人理不清。特异现象几千年来一直被戏法作弊所困挠,而且肯定还将继续如此。要想研究透彻这种令人头痛的关系必须从多角度进行,如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及心理学等。   对于人类学家来说,存在着大量萨满采用幻术骗人的令人不悦的调查报告。根据其普遍性,骗术本身在萨满运动中一定占有重要的地位。摩顿·斯密斯( 1968 )注意到人类学家及宗教学家至今还基本没能重视有灵论文化中萨满的角色。魔术本身的历史也充满了谜。魔术师究竟自什么时候起变成娱乐者而不是魔法师的?有人认为只是在近几百年里,魔术师才开始公开承认使用的是戏法,而当年的公众非常地迷信,总会以为魔术师靠的是超自然的力量。罗依( 1980 )争辩说中世纪的平民们要比人们通常想得要智慧狡黠。各种亚文化圈对待魔术的态度区别很大。高度怀疑的人会认为所有的魔术表演都是戏法或骗术。但是绝大部分人则对魔术师不是很肯定,小部分人会认为魔术师演示的就是超自然的力量。今天,有些魔术师(包括儿童聚会中的表演者)还是会被指责在行鬼怪之道,而且这种情况要比人们想的多(见罗谢尔, 1983 , p.29 )。 有意思的是多数人出于心理学原因,都能欣赏高级魔术,却很少联想到超自然现象。至今还没有人对模拟超常现象及特异功能的诱人的魅力予以足够的探讨,尽管格罗依( 1967 )和泰勒( 1985 )开始注意这一点。玩把戏的人的形象也值得注意,考布及荷兰( 1990 )还有穆勒( 1981/1991 )都猜测在骗术与特异功能之间可能会有很深的联系。 有理由认为学术界人士大多忽视了对魔术表演的研究。原因之一是,记录者极少能精确地描述魔术中的事件。罗宾逊( 1986 , p.172 )写道:人们应当知晓,由于职业之故无论什么关于魔术师的东西到了纸面上时,都已经被人为地加工和放大过了。对于研究者来说,很难评估文字材料,可能更难的是找到原文的出处。富有的私人常常收藏有一些详细的历史资料,便很难找到。另有些好的去处,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关于胡狄尼和麦克玛鲁斯-杨的收藏(贝克, 1974 ;杨, 1957 ),布朗大学关于史密斯的收藏(威尔姆斯&斯坦尼, 1989 ),还有伦敦大学的普乃斯图书馆。尤其应当注意一些重要的文献。克里斯托弗( 1973 )的《彩图魔术史》就是一本公认最好的关于魔术的书。克拉克( 1924-28/1983 )的《魔术年鉴》时代稍早一点但很不错。大卫斯( 1979 )的《伟大的幻术师》是一本更加专题,结构也很不错的书。杰( 1987 )的《有学问的猪与抗火的女人》也值得一读,书中仅限收集了那些非同寻常、行为怪异的表演者。在短命的《魔术史杂志》中,也有一些有用的资料。此外在最近由亚德里安·史密斯所撰的文章中(威尔姆斯&斯坦尼, 1989 )也对有关魔术史籍作了极好的回顾,另外还有豪( 1973 )所作的文献研究。 魔术师的作品   只要查看一下魔术师们就超常现象写过了多少书,就知道他们在此领域兴趣浓厚。许多卷魔术书籍都提到特异现象,但我们这里只能涉及那些以特异现象为中心的书。且仅限于评论书或小册子本身。魔术师们提到特异现象的作品太多,本文无法全部覆盖。对此斯帕吉特( 1976 )与普莱斯及丁窝( 1922 )的两份文史研究很有价值。这些文献因很少被异态心理学杂志所援引,故不被读者所知。   有几位对魔术颇有造诣的特异现象研究者,比如说希俄德·卡林顿,埃里克·丁窝,特弗·豪,哈里·普赖斯及华尔特·弗兰克林·普林斯都是著名魔术师,本文这里不评述他们。普赖斯、丁窝及豪都是魔术俱乐部的会员;普赖斯和普林斯还是美国魔术师协会的会员。卡林顿写过许多魔术题材的书( 1913a , 1913b , 1913 c, 1920/1943 )。豪则写了许多重要的魔术文史作品,还担任魔术师俱乐部的名誉副理事长。普赖斯编撰过一部魔术文库(普赖斯 1929 , 1935 )。卡尔格拉夫·冯·克林克斯顿是一位魔术史学家(华里, 1990 ),曾为魔术杂志写过许多介绍异态心理学的文章(穆勒, 1980, p.246 );马克思·德绍则对欺骗心理学多有贡献(华里, 1990 ;德绍, 1893 )。同样罗伯特·托基特也常在自己的有关超常现象的作品中,提及魔术师的角色,还亲自写过两本有关魔术的书(华里, 1990 )。可以公平地说,这些作者本人对魔术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特异现象的看法。 魔术师里的怀疑者   在公众的心目中,那些熟悉魔术的人长期扮演的角色,是揭露自称有特异功能的骗子。最早的一个例子就是雷纳德·斯格特( 1954/1973 ),他写过一本《搜猎巫师》。该书全盘地批判了对巫术,神灵,天主教,炼金术,神秘主义及预知梦的信仰。斯格特揭示了大量的戏法且曝光了许多自称有超能力的骗子。但此书被詹姆士一世国王视为异教邪说而焚毁。   随后一批有关魔术的书,也涉及到反对猎巫运动(豪, 1973 );其中之一是托马斯·阿迪的《黑夜之烛》( 1655/1956 )。在他谈及魔术师的一章里,他援引了许多斯格特的内容。但是阿迪显然不想对抗当年的宗教教育,他写到, “我请大家注意,许多人的确误解了斯格特,以为他说不存在魔法师,这即不是他所坚持的,也不是我的观点;但是通常被处死的巫师的确是冤枉的”(封面后第一页)。   这种的著作还有不少,有些人援引宗教文字批判有灵论,同时也介绍魔术障眼法知识。这种混合型的书直到今天还有出版(科尔, 1984 ;科瑞姆&迈耶, 1980 )。 1784 年,亨利·狄克普出版了一系列解释魔术师手法的书籍。美国魔术师协会的主任,亚德里安·史密斯( 1980/1989 )总结说狄克普的著作是自两百年前的斯格特《搜猎巫师》以来最重要的作品。狄克普此书的目的是曝光皮内蒂,一位在巴黎表演非眼视觉及其它项目的著名魔术师。在第一本书里,狄克普就描述了占棒的把戏,怎样去发现水源,又如何在找不到水时作修正的建议。在另一本书里,他详细地解释了看相者所惯用的手法(狄克普, 1793 )。   威廉·皮切伯克( 1805 )是首位在美国出版魔术作品的作者(道斯, 1979 ;杰, 1990 )。皮切伯克在卷首写道: “本书意在指明把社会弄混乱并非理性地相信人与神有联系是极为有害的,这是一种危险的社会思潮,会阻止个人能力的提高并伤害整个人类的利益。”   在第二本书《巫术:相术大曝光》中,也表述了类似的目的性(皮切伯克, 1805 )。今天特异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的成员也采用了类似的宣传用词(见汉森, 1992 )。   并不只有魔术师们披露魔术技法以批判“非理性”的信仰。工程师尤斯伯·萨尔维特( 1829/1855 )也出过一本书解释一些科学无法理解的现象,同时还介绍了魔术技巧。英格利斯( 1986 )将萨尔伯特的书称作为“当年怀疑者的圣经”。大卫·布鲁斯特的《关于自然魔术的信件》( 1832/1842 )也是一本类似的作品。普赖斯( 1926 )则把一些戮穿骗子手法的内容简要地汇总到了一起。   因为对有灵论的争执,早在 1848 年就有许多优秀的魔术师卷入到与灵媒的正面冲突。当时曾有很多的辩论,不少魔术师写书揭露灵媒是如何作弊以及可以如何模拟特异现象(安德森, 1879 , 1895 ;比肖, 1880 ;卡伯兰, 1888 ;多布勒, 1869 ;依万斯, 1897a , 1897b ;马斯科里, 1876 ;罗宾逊, 1898 ;威斯里&马斯科里, 1891 )。其实马斯科里与巴德温,就是借揭露在舞台上表演灵学现象的达文波特兄弟俩而后才出名的。韦伯( 1976 )也回顾了当年的争执并摘引了一些魔术师对灵媒的批判。   魔术师的曝光活动并未因为唯灵论在19世纪末的衰败而中止。很多魔术师还继续就作假的灵媒,模拟的特异功能表演及其它超常现象而写作(阿伯特, 1907 , 1913 ;亚历山大, 1921 ;克里斯托弗, 1970 ;卡伯兰, 1905 , 1918 , 1919 ;垂夫, 1916 ;X博士, 1922 ;达林杰, 1935 , 1936 , 1974 ;依万斯, 1906 ;弗里克尔, 1930 ;加德勒, 1952 ;吉布森, 1927a ;荷里蒂, 1922 ;胡狄尼, 1920 , 1924a , 1924b ,《胡狄尼的精神世界》, 1925/1968 ;麦克道加, 1940 ;马斯克林, 1912 ;穆荷兰, 1938 ;皮内蒂, 1905 ;普伦加斯特, 1926 ;普罗斯考尔, 1928 , 1946 ;里恩, 1950 ;弗格特&海曼, 1959 ;维克斯, 1907 )。   自从 1975 年以来,随着 CSICOP (特异现象科学调查委员会)的出现及新的怀疑热潮,魔术师的作品就更多了(布斯, 1984 ;克里斯托弗, 1975 , 1979 ;福勒, 1975 , 1980 ;加德勒, 1981 , 1986 , 1988 , 1989 ;格登, 1988 ;哈里斯, 1985 ;胡尔, 1977 ;海曼, 1989 ;科尔, 1984 ;考里姆, 1988 ;考里姆&梅耶, 1980 ;麦克道格尔, 1983 ;普里马兰德, 1976 , 1986 ;兰迪, 1975 , 1980 , 1982 , 1987 , 1990 ;斯坦勒, 1989 )。下表中列出的是写过批判性的书或任 CSICOP 正式会员的当代魔术师。 表 1 、 1975-1990 身为 CSICOP 会员或写过批判性著作的魔术师 约翰·布斯 * 布林·胡尔 * 理查德·布什 雷·海曼 肖恩·卡尔森 安迪·科尔 * 米伯恩·克里斯托弗 * 丹尼·卡尼姆 伯布·库提 柯提斯·麦克道格尔 柏希·帝亚格里斯 * 乔·尼克尔 埃里克·丁窝 马克·普朗末 马丁·加德勒 * 普里马兰德 亨利·格登 杰姆士·兰迪 * 托弗·豪 * 罗伯特·斯坦勒 本·哈里斯 马赛罗·吐兹 * 号表明是名列《魔术与魔术师大辞典》(沃特斯, 1988 )的知名魔术师。 魔术师里的支持者   有一批魔术师肯定特异现象的存在性。当然在其中一些情况下,这未必就是他们的真实观点。如在表演特异功能过程中,即使表演魔术师自己并不相信,也常常得说自己表演的是真功夫。有些魔术师在揭露假特异功能时,感情上也极为矛盾(有关讨论可见饶谢 ,1984 )。这使得一些人怀疑魔术师谈论特异功能的有效性。但是的确有意想不到的一大批人看来的确真心实意地认为存在特异现象(汉森, 1990b , 1990c )。   舞台特异功能表演者:这些表演者肯定特异功能的存在话最复杂和最难捉摸。在一些例子里,表演者和他们经纪人的陈述显然并不反映真正的态度观点。但另有一些场合就很难说清楚。不能把所有表演者认为特异功能存在的话,全都看成是骗人而弃之一边。   表演者宣称自己有超常能力,已有悠久的历史。比如说达文波特兄弟(克里斯托弗, 1962 ;克拉克, 1924 - 1928/1983 )及安娜·爱娃·菲(丁窝, 1966 ;威利, 1983 )。表演者亚历山大( 1923 )写过一本书宣传占星术及看水晶球,同时另有一本更坦诚的书,以客观的态度评论特异功能的存在性(亚历山大, 1921 )。马丁·加德勒是持怀疑态度的魔术师,但也写过一篇匿名文章,认为魔术师斯坦尼·杰克斯好象真有特异功能(格罗斯, 1952 )。   一些表演者非常强调自己的超常能力。比如达文波特兄弟(阿伯特, 1864 ;库柏, 1867 ;尼科斯, 1864 , 1865 ;兰德, 1859 ;冉道夫, 1869 ),约瑟夫·杜林格( 1944 ),安娜·爱娃·菲( 1900 ),大卫·霍依(加德温, 1974 ),里查德·爱尔兰( 1970 ),克里士青( 1973 ),皮丁顿兄弟(布拉顿, 1950 ),杰克斯·罗马诺(施瓦兹, 1968 ),詹西格斯( 1907 , 1934 )及卓马斯(斯卡查德编)。还有一些人甚至写书传授特异功能(杜林格, 1962 ;霍依, 19965 , 1971 ;柯兰, 1965 ;克里士青, 1977 , 1984 ;詹西格, 1902 ;詹西格斯, 1901 , 1920 )。希尔斯( 1974/1980 , p.93 )称自己在一些表演过程中,一些钥匙发生了特异的弯曲。德普林斯( 1986 )写了本书教授一些修炼秘法。加农( 1934 , 1935 )自称在远东见过一些超常现象,有人使用特异功能(加农, 1937 , 1939 )。他还在一本书里描绘自己是如何完成特异功能演示的(加农, 1950 )。也该将尤里·盖勒摆在这里,因为他自己也承认有时在表演中玩假(盖勒, 1975 )。与以前的一些表演者一样,盖勒被大量作品认为具有特异功能(柯林斯, 1977 ;埃本, 1975 ;盖勒&普雷费尔, 1986 ;帕那提, 1976 ;普阿里希, 1974 ;威尔逊, 1976 )。亨利·普林斯( 1936/1974 , pp.253-277 )与大卫·普赖斯( 1985 , pp.439-493 )都走访过一些在舞台上表演思维传感的人,不少人声称自己是真特异功能。我曾经遇见过一些魔术师,他们说杜林格与霍依真相信自己有天生的特异功能。但我也遇到过同样水平的魔术师,他们坚决否认这种说法。上面提到的许多书其实是由他人捉笔写的,或者是抄袭他人的。所以一些人认为这类写出来塑造自己形象的东西,不能看成代表本人的真实观点。   此外,有几位现代表演团体中的人士也为后来者写一些书。这类书很贵,且仅限于在魔术师及表演者露面的场合销售。或许这类书能可靠一点;但是其中也能发现自我炒作的成分。迈里姆·鲁斯查德( 1981 )的《凭特异功能挣钱》就是在贩卖细致入微的骗人假货,可是她的《心灵技巧》(鲁斯查德, 1981 )则不牵涉一般的戏法,是一本诱发特异功能的入门书。鲁斯查德( 1983 )在《新祈祷》杂志中说自己所表演的是真功能。鲁斯查德并不是唯一指点他人表演特异功能的人,在麦克吉尔的六卷著作《特异魔术》里,即包含有魔术的手法,也讲了如何通过凝视水晶球来诱发非眼视觉。托马斯( 1989 )则指点怎样学读心术并教人如何在顾客还没有上门的时候,就从算命牌中推算出该送给他们的赠词!希尔斯( 1989 )觉得魔术把戏似乎能激发真特异功能,而这也正响应了莱希巴特( 1978 )及白乔多( 1984 )的观点。一些魔术师好象也有近似的看法。在更早期的一些关于舞台表演的文献中,也能找到认为特异功能存在的文章(阿尔伯特斯, 1911 ;里昂里达斯, 1901 ,钮曼, 1923 )。   欧芒德·麦克吉尔即是特异功能表演者,又是魔术师,他写过许多有关超自然的作品(麦克吉尔, 1972 , 1977 ;麦克吉尔&欧芒德, 1976 ;欧芒德&麦克吉尔, 1959 )。麦克吉尔跑过许多地方去考查特异功能、神秘现象、宗教现象。他的文字中明显倾向认为自己的观察中确有真实事件,他相信存在某些特异现象。   其他的一些表演者尽管也写有关超自然的题材,但持不偏不依的态度。卡尔·何容出版过关于表演特异现象的作品,而且还出了一份通讯《路径》。这个通讯的内容包括巫术及其它神秘的主题,其中一个专栏是由特异功能表演者里查德·韦伯斯特主笔,写如何诱发培养特异能力。《路径》以及大卫·霍依的《霍依 ESP 新闻》可能反映的只是主编的商业目的。对待特异功能何容的态度非常客观,即不过分怀疑,也不过分相信。他曾简要地谈到在心灵研究基金会中参予过的测试实验(何容, 1981 )。马赛罗·吐兹,一位曾主编过《探索学者》杂志的社会学家及特异功能表演者,就以自己对异态心理学的中正立场而著名。   在特异表演中也可以不用骗术。一些表演者锻炼出了一套过人的本事,凭查颜观色便能发现隐藏的目标或者完成观众所提出的表演项目。这就涉及到接触读心术_表演者与另一人之间有身体接触,及不需要有肉体接触的离体读心术。考伯兰( 1888 , 1905 ),马利昂( 1950 ),梅辛(伦经, 1989 ),钮曼( 1923 ;阿尔弗德森, 1989 ),及波尔加( 1951 )等人看来都有这种本事。这并不是说这些表演者就不会采用戏法来达到目的。杰( 1987 )写过一份总结,并列出了对舞台表演者所作科学研究报告的索引目录。在上个世纪之交,一些宣传特异功能的作家就建议,在培养学员特异感知能力时,应该在学思维传感之前,先学会接触读心术(亚特金森, 1908 ;卡林顿, 1920 ;“完整教程”, 1899 )。   魔术师:正如历史上有许多持疑的魔术师,也同样有对特异现象的存在持肯定态度的魔术师。首本英文的魔术著作是托马斯·希尔的( 1581 )《自然及人为现象之要论》,这之前,希尔曾表示存在预知型的梦。   《魔术初步》( 1634/1635 )是一本匿名作品,也是斯格特的《搜猎巫师》之后的一本原著。在书的最后一页,作者写道: “只要表演者是通过某种手法 , 而非常规途径进行的,那就没有什么戏法会是永远看不穿。但是无疑确实存在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途径,奇迹地影响事物,令人惊叹和赞美。” 作者显然相信有神秘力量。   不仅早期的魔术师,也有当代杰出魔术师相信存在超自然事件。一些魔术师写过通俗书宣传特异现象。一些作品只是在表演现场卖,的确有一部分还比较严肃。亚历山大·荷尔曼( 1890 )写过一本书,讲怎样构造一个集体炼功的圈子,并“使远处的人思念自己”。郝华特·吐司顿写过本解梦的书( 1930 ),认为存在预知型的梦。布莱克·荷曼( 1938 )及马克斯·斯坦恩( 1928 , 1940 , 1941 )也写过类似的东西。威尔·格尔斯通( 1906 )写书介绍怎样看水晶球。格尔斯通( 1933 )和吐司顿( 1910 )都表示相信特异功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研究现场考查资料的约翰·基尔和维生特·加蒂斯也都是魔术师,他们写了许多有关现象考查与特异功能的文章(布拉德里&加蒂斯, 1990 ;加蒂斯, 1967 , 1970 ;基尔, 1957 , 1970 , 1971 , 1975 , 1976 , 1984 , 1988 )。还有一些魔术师在书中对特异功能的存在性持完全不偏不依的态度。比方说吐兹描写特异功能侦探的书(里昂&吐兹, 1991 ),再有一本是魔术史学家吉奥弗里·兰姆关于神秘修行的书( 1977 )。魔术师伯纳德·厄恩斯特与卡林顿合作( 1932 )写胡狄尼与柯南道尔的传记,用语也很持中。 表2、认同特异现象存在的魔术师 a 魔术师 b 文献依据 c 大卫·阿伯特 阿伯特( 1908 ) 希思诺普,库特里,克劳逊&克劳逊( 1913 ) 萨姆里·巴德温 巴德温( 1895 , p.104 ) 萨缪尔·伯拉奇尼 卓乐( 1881 , p.213-214 ) 阿布·狄克逊 卓尔卡( 1976 ) 亨利·里奇里·依万斯 依万斯( 1897 , p.12 , 32 ) 瓦尔特·吉布森 吉布森&吉布森( 1969 ) 威尔·格德斯通 格德斯通( 1933 ) 亨利·柯乐 柯乐( 1886 , pp.168-173 ; 1893 ) d 里恩( 1950 , p.387 ) 安琪罗·刘易斯(霍夫曼) 刘易斯( 1886 ) 约翰·尼维尔·马斯科里恩 《唯灵论者之告白》( 1885 ) 马斯科里恩( 1885 , 1910 ) 俄拉蒙·麦克吉尔 麦克吉尔( 1977 ) 卡特琳·米勒(卡特琳) 卡琳( 1982 , 1989a ) 福尔顿·奥斯勒 普林斯( 1928 , pp.216-219 ) (弗里克尔·萨姆里) 穆荷兰( 1938 , pp.326-329 ) 奥斯勒( 1964 ) 亨利·普林斯 普林斯( 1930 , 1925/1973 ) e 罗伯特 - 侯定 . 李( 1866 , pp.162-163 ) 格德斯通( 1906 , p.22 ) 欧斯蒂( 1935 ) 霍华德·吐司顿 吐司顿( 1910 , 1954 ) 注 : a 本处均为名列《魔术及魔术师大辞典》(瓦尔特斯, 1988 )著名魔术师,  b 括号是艺名或笔名 c 所有的资料均只写出第一作者 d 霍奇森( 1894 )曾对柯乐的此话予以怀疑 e 许多人怀疑亨利·普赖斯的诚实性,但无疑他相信某些特异现象的真实性。 瓦尔特·吉布森或许是历史上最高产的一位作家(考克斯, 1988 ,饶谢, 1986 )。他创造了一个人物:“影子”,并以马克斯韦尔·格兰特的笔名写了好几百部的小说。吉布森替布莱克·斯通、杜林格、吐司顿、及其他人捉笔写了许多魔术方面的书。如为杜林格写的《在灵媒的房中》( 1935 ),《如何让鬼走开》( 1936 ),《你脑袋里在想什么?》( 1944 ),霍依的《特异功能与聚会里的超常感知》( 1965 ),克里斯金的《精神力量之书》( 1977 ),还有普罗斯考尔的《逝者无言》( 1946 )。吉布森还编创了许多特异功能表演项目(吉布森, 1927 , 1959 , 1969 , 1973 ;吉布森&吉布森, 1966 , 1973 )。在很多书里,他都让读者自己判断所描述的技术是否是真功能,但另一些场合里,他倾向于存在的态度。在一本他同妻子合著的书里,写了一些两人自己的特异体验(吉布森&吉布森, 1969 )。   近些年来,魔术师们还写了一些倾向存在特异功能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有,奥尔巴赫( 1986 ),布堪( 1984 ),哈斯汀( 1991 ),饶谢( 1975 ),施普纳吉特( 1973 )。凯特琳·米勒为修习秘法者写过一些关于水晶球占卜,符咒,作法等小册子( 1982 , 1989 )。看起来她自己也坚持修练秘法。一些身为魔术师的书报编辑也写过倾向于肯定超常现象的作品。马克·考文斯基主编一份杂志《怪事》,多纳德·麦克尔·克里格则是《命运》杂志的编辑,这份杂志还另有三位身兼魔术表演家的专栏作家)。魔术师阿兰·克里弗过去是英国期刊《特异现象》的编辑,并且几年前,约翰·基尔也编过一个同名的通讯。   一些儿童读物作家也就魔术及特异功能写过书(埃德蒙特, 1977 , 1978 , 1979 ;凯特堪普, 1969 , 1970 , 1977 , 1980 )。持反对态度的乔尼克( 1989 )为孩子们也写过东西。   尽管公众一向以为魔术师们是揭秘者,事实却似乎相反。伯德赛( 1989 )对魔术师作过问卷调查,却发现 82 %的人认为超常感知现象可能存在。吐兹( 1983 )提到对德国魔术师所作的一个调查,发现 72.3 %的人相信特异功能可能存在。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魔术师相信特异功能,表2是一份名单。我看不出有任何道理怀疑这些资料未能如实反映实情。对照我过去的文章,可以发现这些人大多都曾写过戳穿作假的作品。所以奇怪的到是何以公众认为魔术师都不承认存在特异功能。 魔术师的作品中有的有学术性,有的只是自我宣传。因为质量的差异,一部分成了典籍,另一些则被历史淘汰得无影无踪。 小结   魔术师有就特异现象写作的传统;这并非起始于近代的怀疑运动。过去这类书中即有严肃的或学术性的,也有许多是造舆论,自吹自擂的东西。魔术师究竟否定或承认特异现象的存在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但他们的确并不象公众通常所以为的是最不信的人群。 作者是位著名的特异现象研究的史学家,文章甚丰。
个人分类: 超心理学译文与动态|4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魔术系列之给暗号也要给得有艺术
songshuhui 2011-3-29 22:47
Albert_JIAO 发表于 2011-03-26 07:53 在《赌神》系列电影里,赌神可以让手里的五张牌鬼使神差地变为一套皇家同花顺(也就是同花色的 10、J 、Q、K、A 五张牌)。皇家同花顺是德州扑克赌桌上的绝杀,手里捏一把皇家同花顺便无人能敌了。 作为一个数学魔术控,我可没有传说中赌王、赌神、赌圣们那样的必杀技。不过,我也有我自己的绝招。如果给我五张皇家同花顺的扑克牌,把它们背面朝上排成一列,我可以“读出”每张牌各是哪一个。 魔术是这样表演的。首先,魔术师本人按兵不动,由魔术师的助手先上场。他手里拿着这五张牌,现场找一位观众,让观众把这五张牌的顺序洗乱。洗完牌后,把五张牌正面朝上依次摆在桌面上,以验证这些牌都没有被更换过。 观众把洗好的牌依次放在桌面上。 验证环节结束之后,这五张牌全都被翻了过去。 桌上的五张牌都被翻了过去。 然后魔术师的助手说:“其实我并不是真正的魔术师,下面请大师登场。”魔术师上场后,助手继续说:“首先,我抛砖引玉,随便翻开两张牌。比如第三张——是张 K;再翻开第四张——一张 10。剩下三张背面朝上的牌都是什么,就要看魔术大师的功力了。” 助手翻开了一张 K。 助手翻开了一张 10。 大师走到扑克牌前,淡定地说:最左边一张是 A,最右边这张则是 J,剩下这张就是 Q 了。翻开这三张牌,大师说的果然没错,三张扑克牌全部命中。 漂亮的暗号系统 大师读牌功力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呢?有人或许已经猜到,他的助手一定逃脱不了干系,因为助手知道五张背面朝上的牌都是什么牌,他一定用某种暗号告知了 “大师”本人。在魔术中,助手要先翻开其中两张牌,但究竟翻开哪两张牌,这可以由助手自己来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很可能就是助手和大师之间交流用的暗语。 问题的难点就是,如何构造一种暗号系统,使得助手总能选出适当的两张牌翻过来,就能让魔术师立即知道剩下的三张牌是什么。 助手和魔术师之间的暗语非常巧妙。助手先从扑克牌中找出三张点数依次增大或者依次减小的牌。在上面的例子中,观众洗好的牌从左至右依次是 A、Q、K、10、J,其中 A、Q、J 就是三张点数逐一减小的牌(当然,可能还有别的符合要求的组合)。然后,助手翻开另外两张牌(一张 K 和一张 10),并且先翻开大的那张,再翻开小的那张,暗示魔术师剩下的三张牌是递减排列的。魔术师便可推出,剩下的三张牌依次是 A、Q、J 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如果观众洗好的牌依次是 Q、10、A、J、K,魔术师助手可以先翻开数值较小的 Q,再翻开 A,告诉魔术师剩下的 10、J、K 是按照递增方式排列的。 暗号系统总适用 这个策略确实很妙,但是,万一观众洗好的扑克牌序列中没有三张递增或者递减的牌该咋办?我们可以证明,这种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对于一个由 5 个不相同的数字组成的数列,无论怎样排列,从中一定可以找到一个长度为 3 的递增子序列或者递减子序列。假设五张牌的数值分别是 a、b、c、d、e,不妨假设 a b(如果 a b,由对称性,下面的推理同样适用)。只要 c、d、e 中有一个数比 b 大,它就和 a、b 一起构成了递增序列。现在,我们只需要考虑 c、d、e 都比 b 小的情况。如果 c d,b、c、d 就会构成一个递减数列;如果 d e,b、d、e 也会构成一个递减数列;如果以上两条都不满足,c、d、e 本身就变成一个递增序列了。可见,无论如何,长度为 3 的单调序列都是避免不了的。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死理性派 数学魔术:给暗号也要给得有艺术 您也可能喜欢: 数学魔术系列之一二三四,四三二一 数学魔术系列之魔术师的硬币 数学魔术系列之Kruskal的魔力 数学魔术系列之愚人节的计算器 魔术是门认知科学 无觅
个人分类: 数学|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统计学的魔术效应
热度 8 Wuyishan 2011-3-5 07:33
统计学的魔术效应 武夷山 2007 年 3 月 24 日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记者对哈佛大学统计学教授 Persi Diaconis (后来供职于斯坦福大学)的访谈,采访记的标题是 The chance of a lifetime (终生难逢的机遇)。 Persi Diaconis 讲了一段关于数学家高斯如何为发现谷神星做出贡献的故事: 有一位天文学家追踪观测后来知道是谷神星的那个星体 40 天后,该星体消失于阳光中,再也找不到它的芳踪。人们求助于高斯。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高斯发明了一种统计方法来处理含有大量噪声信息的观察值,该法涉及最小平方-高斯消元法和钟形曲线。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他告诉天文学家,应该将望远镜对准哪个天区去进行观测。果不其然,对准这个天区,就把谷神星逮了个正着。这是 1801 年的事儿。 Persi Diaconis 说:我有一个朋友讲,统计学就是关于数据集的物理学,我认为,统计学可以使数据生出意义来。我们面对的事实是:观测值总是受到大量噪声信息干扰的。不排除干扰,数据就一团混乱,没有意义。 Persi Diaconis 当教授前是干过魔术师的。当了教授后也不忘老本行,他开设了一门课叫“数学与魔术”。 博主:高斯那个“指哪打哪”,达到了魔术师的境界。这是统计分析的正面功能。 至于统计的负面魔术效应嘛,中国人都知道。 维基百科 对 Persi Diaconis 的介绍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zh/Persi Diaconis) : 佩尔西·戴康尼斯 戴康尼斯 ( Persi Diaconis , 1945 年 1 月 31 日 -), 美國 數學家 ,曾為職業 魔術 師。他是 史丹福大學 的數學與 統計學 教授。 他解決了一些隨機性的問題,包括 擲幣 和 洗牌 。 1992 年 ,他和 David Bayer 證明完美的洗牌至少要洗七次。他又和說明從高處跌下的貓為何總能以腳著地的 Richard Montgomery 合作,證明了擲幣哪面向上,物理因素比運氣重要得多。 早年生平 自 14 歲,他便跟隨一個叫 Dai Vernon 的魔術師行走江湖。後來在賭場,他嘗試研究防止他和其他魔術師被騙的方法。他買了一本 An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但因為不懂 微積分 而看不明。當時他 18 歲。 24 歲,他在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上數學課。其間他在《 科學美國人 》雜誌投稿,介紹了他的兩個 紙牌 戲法。 馬丁·葛登能 ( 博主注:我们这边习惯译为“加德纳”,数学科普大师。看来,加德纳不仅是大师,还是伯乐 ) 認為那兩個戲法十分精彩,注意到他的才華,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當時,哈佛大學的統計學家 Fred Mosteller 正在研究魔術,因此決定讓 Diaconis 成為他的研究生。
个人分类: 科普小兵|1067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科学大师默默离去
jinbaocheng 2011-2-17 12:26
人民日报:从科学大师默默离世说起 今年春节,见到不少朋友的孩子,问起他们未来的志向,有的说挣大钱当老板,有的说做领导当大官,有的说学超女去唱歌,有的说学刘谦变魔术……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班上一大半同学都会回答:当科学家。而如今,五花八门的答案中,竟然没有一个是科学家。感慨之余,也没多想,只是觉得社会多元化了,或许是一种时代进步。 春节过后,连续看到两则消息,两位科学大师离我们而去了。一位是著名地理学家施雅风院士,2月13日在南京去世;另一位是著名水利专家谢鉴衡院士,2月9日在武汉去世。这是两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 施雅风先生是我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行为开创了中国地理学的新纪元,深刻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60年前,他还捐出工资和几位同行在业余时间创办了一本杂志,就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地理》。 谢鉴衡先生则是国际知名的江河治理泰斗,我国河流泥沙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在河流泥沙运动的基本理论和长江黄河的实际治理中取得突出成就,造福了沿岸的千百万人。 这样两位科学巨匠的连续离世在社会上却是出奇的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在媒体、网站甚至微博上,只有零星的报道,大多也不在显要位置。 同样是在春节,一位明星的离婚在社会上却是格外地引人关注。媒体狂轰滥炸,网络连篇累牍,微博议论纷纷,就怕人们看不到。 大师逝世和明星离婚,发生在同一时间段,但在舆论传播和社会反响上的反差竟然超过百倍乃至千倍。这不仅深深刺痛科技工作者的心,也不得不让我们震惊和深思。 不得不承认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却并不算是与时俱进。人们对科学正在冷漠和疏远。 以前,科学家是人们的偶像,现在,则换成了明星巨富;以前,全社会为重大科技成果而欢欣鼓舞,现在,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文明成果,却往往不知道科学家是谁;以前,媒体上能看到大量的科技新闻,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6%,远远低于美国的20%和日本的15%…… 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正如吴澄院士说过,科学还没有被放在受尊重的位置,或者说只是表面上说说而已。 一个不尊重科学的民族,不会是真正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尊重科学的国家,不会成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强国。在中国这样一个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崇敬科学的氛围,让良好科学素养的种子在国人心中生根开花。 对待科学,让我们拒绝冷漠和疏远。希望在不远的那一天,在孩子们的心中,当科学家能重新回到理想的前列。
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晚金鱼是由磁铁指引的吗?
热度 2 lujiangxiao 2011-2-16 10:49
   刚才看了北京台对傅炎东父子的采访,傅否定鱼体内有磁铁的传闻,但他的证据却很没说服力。后来老傅一句话说漏嘴了:他说春晚因为这个节目没有备播录相,差点被毙掉。因为不是百分之百保险,排练时水箱爆过一次。底下都是电路,如果在春晚台上漏了损失就太大了。照此说法,对鱼的训练说基本不可能了,因为这魔术要靠电路支持。 我个人不太相信是电场指引的。从录像上看更像是磁场指引。傅在采访中放了一个鱼还健在的录像,否定鱼吃了磁铁只能活几天的传闻。我想最可能是用一根细针沿身体长轴插入组织,或用两节细铁线分别埋入头,和尾。这样可以用下面的磁场指导转向甚至做摆尾游动的动作。用细针插入组织的做法只要注意抗感染,鱼还是可以活很久的。表演的时候 鱼可能用了MS-222之类的麻醉剂,这样就没有力气与指引的磁铁对抗了。当然用柔软的塑料做成假鱼也是可能的。假鱼的所谓随意游动也可以用磁铁来实现。    我想傅炎东如果想继续坚持说此魔术是用魔法训鱼,并对鱼没有伤害的说法,可以在几个月后用同样的鱼再现场表演一次,证明鱼还活着。我认为,魔法训鱼在训练上花费是高成本的,不会只让鱼活几天或几个月的。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法,我用缝衣针扎在一小根泡沫塑料圆柱上做了实验,“鱼” 大约3厘米长。用废计算机硬盘里面的磁铁(场强约 0.7 T,磁极间距5厘 米),就可以在5厘米左右的距离自由地控制“鱼” 的前进后退和转向等动作。傅在访谈中说用磁铁不可能的一个主要论据是说装了磁铁的鱼会吸在一起。但只要注意 磁铁的极性,我的两“鱼”之间会轻微相斥,可以很好地列队而不会吸引到一起。   
4178 次阅读|2 个评论
魔术的负面文化影响
热度 6 outcrop 2011-2-5 21:41
随着春晚对魔术的推崇,魔术越来越热。 但作为一门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艺术,个人感觉可能会给大众带来一些负面的文化影响。 只是一种直觉,具体还说不上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25 次阅读|20 个评论
2011年春晚魔术大揭密 视频图文
热度 1 冯用军 2011-2-3 12:26
穿越玻璃视频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z=991461543 撕报纸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xMjgzNjE2.html 2010春晚刘谦魔术揭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3MDA3MzI=.html 2010春晚刘谦手穿玻璃揭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TcxOTky.html 1、桌布魔术 本来桌布就在那里,用某种机关卡着,手上有点小动作,把原来的手上拿着的那块红布藏起来就好了,一点都不难。 2、金鱼按指挥游动 在金鱼肚子里放上磁铁,鱼缸下面电磁布线就可以按已定程序行动了! 3、画里的金鱼拿出放回 那几条鱼甚至整张画本来就是一个液晶显示屏呢?不就完全可以解释了,至于金鱼怎么变出来的,一,屏幕边框可以藏,遥控让鱼弹到手中,二、袖口同样可以藏,也照样能弹出来。 4、画里的鱼进入水族箱 往水族箱里变鱼,仔细看变魔术的时候魔术师用画的一边遮住了部分水族箱,那么就有很多种办法了,忘记魔术师的两只手是不是都能看到了,若是能看到,那基本上是遥控或者水族箱后边有人,若是有一只手看不到,那么也可能是他本人在画后边动手脚。 5、撕报纸 魔术师手上本来就拿着两张报纸,一张用来撕的来欺骗观众,而一张是完好的,最后用来“复原”的。而为什么我说穿帮是在这里?当魔术师最后一次提问他对折撕了六次的报纸共有多少张时,有一张报纸的一个角露了出来,(怀疑是用来复原的那张报纸),所以就有观众说只有六十三张报纸,最后魔术师只好再撕一遍。而最后在复原时细心的人就能发现,复原后的报纸并不是完好的——有一个角是被撕过的,所以就猜想,当时撕的“第六十四张报纸”就是那张用来复原的。 6、镜子穿越 镜子和刘谦手穿玻璃拿硬币那个一样是特殊材料,抹上东西就能传过去,而且能恢复原样,此是一种解释,还有镜子那么厚,按某处一个机关(或者遥控)后就可以往内推动,之后可以左右滑动前边有个布帘一档,拍摄的时候注意尽量不要拍正面,以免穿帮,穿过后按机关自动弹回一切ok这也是一种解释。 金鱼按指挥游动详细解释: 在一定强度的直流电场中,鱼受到电流刺激后,将身体转向阳极,并向阳极游去,甚至把电流方向转换,鱼也会调转方向趋向阳极.在交流电场中鱼群则出现停滞不前. 鱼对电刺激的这种定向感电反应称为趋阳反应.鱼产生趋阳反应对应的最小或临界电压称为趋阳电压. 鱼以头部向阳极时的感电电压是鱼的尾部向阳极时的1.5—2.0倍. 用头部感电电压和尾部感电电压的中间值去刺激鱼体:鱼头向阳极时,鱼不产生感电反应,鱼尾向阳极时,鱼就产生感电反应.这就是鱼类在电场内为什么会向阳极运动的原因(即趋阳反应),完全是鱼类为了减少触电痛觉的本能反应. 个体大的鱼对低频率脉冲电流的反应灵敏,个体小的鱼脉冲频率稍高些,才能产生同样的趋阳反应. 用较高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鱼体时,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趋阳反应.通常鱼类产生趋阳反应效果最适宜的脉冲电流频率为40赫兹左右. 鳀形小沙丁鱼趋阳脉冲频率25-45赫兹;小鳍脂眼鲱25-45赫兹;日本鳀25-45赫兹;刺鲳35赫兹;鲽鱼20-40赫兹;鲤鱼45-50赫兹 用波形急速增长和缓慢减弱的脉冲电流刺激鱼体时,鱼会立即产生趋阳反应.电流增长越快,鱼产生趋阳反应的电压越低. 用波形缓慢增长和急速减弱的脉冲电流刺激鱼体时,由于电流缓慢增长时鱼的神经对电流产生适应变化,因而出现电刺激不起作用的现象. 根据鱼类对脉冲电流波形变化的反应效果,一般都采用电流急速增强和缓慢减弱的脉冲破形. 作用于鱼体的电刺激强度越大,放电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通常鱼类趋电的脉冲周期都控制在低于2毫秒的范围以内. 淡水采用的捕鱼脉冲时间1.5—3毫秒;驱逐鱼群时脉冲时间为0.5—1毫秒。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魔术系列之一二三四,四三二一
songshuhui 2010-12-21 20:34
Albert_JIAO 发表于 2010-12-20 09:23 你还记得上一次心灵感应的那个扑克牌魔术吗?(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7257 )老杰克和小杰克爷俩儿合伙作案,五张扑克牌把观众弄得一头雾水。可是你听说了吗,最近老杰克和小杰克吵起来了,小杰克不甘心总是给父亲当助手,想上舞台来一次个人专场表演,可是老杰克不答应,认为小杰克还太年轻了。小杰克自然也不甘示弱,上一回两人一起用五张扑克牌心灵感应,这一次我用四张扑克牌,以个人表演,和观众来个心灵感应,咱爷俩儿谁怕谁呀! 表演开始了,小杰克上场后先把准备好的四张扑克牌,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从左到右依次摆到桌面上。台下观众心里不禁想,这小家伙准备干什么呢?看起来他怎么有点像幼儿园里教算术的老师呢? 接着,小杰克像往常一样在现场找了一位观众,然后对大家说,今天我要读出你心中的一二三四,现在我背过身去,然后你在1、2、3、4四个数字中你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然后把这张数字的牌和红桃A互相交换位置,比如你选了红桃2,就要把红桃2放到红桃A的位置上,把红桃A放到红桃2的位置上,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张牌。当然你如果最喜欢的牌正是红桃A,就什么也不用做了。这位观众想了想,选择了红桃3。 之后,魔术师小杰克说,现在请你把四张牌都翻过去,然后,从左到右把四张牌叠到一起,最左面的那张牌自然放到最下面。等着这位观众把扑克牌收好之后,小杰克转过身来,好了,四张扑克牌都在你的手中,我什么也看不到。为了让你选的那张牌藏的毫无踪迹,下一步就是要把这四张牌洗乱,那么怎么洗呢?这样,你每次从这叠牌的上面取一张、两张或者三张牌放到牌的最低下,经过十次翻江倒海之后,这四张牌的顺序一定完全打乱了,现在就开始吧。这位观众按照要求把手中的几张牌洗来洗去,结束后交给了小杰克。现在我把已经经历了干洗机清洗的四张扑克牌放到重新放到桌面子上,他轻轻地用手翻开最上面的一张牌,是红桃2,摆在了最左面,然后把接下来的三张牌依次摆在的后面。此时台下观众眼睛一望,四张牌的确已经和开始的时候顺序完全不一样了。 小杰克随后伸出双手,在四张牌的上面挥舞一番,施加起了他的魔法。然后神秘兮兮地对这位观众说道,你选的牌一定不是2,也不是A,只剩下了两张牌,3和4。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你选的牌一定是这两张中的红桃3随后台下观众中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小杰克成功的答对了这道四选一的选择题。 读到这里,很到人要问,小杰克这项阅读别人心中一二三四的超能力是怎么来的呢?我要是有他的这项能力就好了,以后每次考试,和学习好的同学来一次超能力,选择题就不愁了,ABCD一个也错不了。 你可能会说这位观众是小杰克的托,但是小杰克可以一千个一万个保证的是,观众一定是任意找的。说起来,谜底并不复杂,请看以下这张图,如果最后小杰克放到桌子上的四张牌的顺序在红色的方格里,那么就可以断定,观众选的牌是红桃A,如果是在黄色的区域内,就一定是红桃2,绿色的方格内呢?一定是红桃3。蓝色的方格内,不用说了,红桃4。小杰克脑子里记住这张图就可以了。如果最后桌子上的牌不是这十六种之列怎么办?那一定是这位观众太淘气了,没有按照小杰克的要求去做。 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这四张牌摆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呢?计算方法是4乘以3乘以2再乘以1,一共是24种,不过在魔术里,如果不出错的话,有8种永远也不会看到。那么一副牌54张牌排成一列的话,一共有多少中可能性呢?聪明的你一定可以猜到,算法是54乘以53,再乘以52,得到的结果再乘以51,,最后再乘以2,得到的结果有多大呢?23后面有71个0,这个数字大到了难以想象。也就是说每一次你把一副洗好的扑克牌(当然不是像小杰克这样作弊)一张张摆开,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列完全相同的牌。 回到正题,你可能会问,咦,这是怎么回事?魔术中扑克牌不是都被洗乱了吗?小杰克说,非也非也,听我慢慢道来,最开始的时候,观众选的是红桃3,和红桃A换完位置之后,是这样的,我们把这四张牌围成一个圆圈,我得翻江倒海洗牌大法表面上可以把扑克牌变得乱七八糟,可是实际上仔细想一想,不管每一次从牌的上面拿几张放到最下面,要不管一共拿多少次,只是相当于在旋转这个圈,四张牌的相对位置,左邻右舍都没有变,所以无论任何时候,这副牌都相当于把这条链子剪开,所以一定在这四种可能性之中。 可是故事还没有完,为了进一步迷惑观众,最开始收牌的时候最左面的牌是放在最下面,可是最后把牌放回桌子上的时候是把最上面的牌放到最左面,这样四张牌的顺序就开始的时候倒过来了,一二三四变成了四三二一,让人相信牌是洗过的。 以后,你也像小杰克一样,给你的朋友来做一道四选一选择题吧。 (本文的删节版同时已发表于果壳网)
个人分类: 少儿科普|1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变教授
liuysd 2010-10-26 07:28
百变教授 想当什么专家都可以:相貌相同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电视广告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姓名:日前,细心的网友通过大量电视画面截图将其揪了出来。原来他不是专家,只是演员。广告不是戏,法律更非儿戏。把广告当成戏来演,戏如人生的结果难免人生如戏,牛皮戳破时下场就是没脸或不要脸了。 引用网友liuyue696的评论以之为按: 似乎又到了呼唤:鲁迅时代...的感觉,人于人之间,不知道是不是通电太久已经------麻木了! 载引地址:http://news.cn.yahoo.com/moshuzhongguo01.html#moshu
个人分类: 深度思考|4384 次阅读|3 个评论
数学魔术系列之魔术师的硬币
songshuhui 2010-5-22 12:42
Albert_JIAO 发表于 2010-05-22 13:17 在一场魔术表演上,一位身着黑衣的魔术师走上舞台,将手中的十枚硬币零乱地撒在了桌面上,通过投影仪反射的图像,台下的观众可以清楚地从大屏幕上看到硬币中有的正面数字朝上,有的背面国徽图案朝上,从中看不出有什么规律。 接着魔术师说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猜硬币的魔术,我要找一位现场观众来配合我。 一位观众走到了台上,魔术师说,你可以从这十枚硬币中任意选择其中的几个翻过来,为了方便起见,就按照你电话的末位号码来吧,麻烦你告诉我一下你的电话末位号码。 观众回答道,是3。那好,我现在背过身去,你任意选三个硬币把它们翻过来,然后在随意摆放一下这些硬币,把它们弄乱,然后再挑一个你喜欢的硬币把它盖住。魔术师说道。观众按照魔术师的要求一一做了。 之后,魔术师转过身来,说谢谢你的帮助,现在我把剩余的9个硬币收走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可以用我的魔法看到盖子下面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最后魔术师成功地猜出了硬币是反面朝上。 接着魔术师又请了几位观众上台,结果他每一次都可以猜出硬币的正反面。 你对魔术师的眼力感到惊奇吗?或许你认为,这个盖子是特制的,硬币是特制的或者魔术师用了复杂的数学方法推算,但实际上这个魔术的秘密非常简单,使用的是小学的数学知识: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在整个魔术过程中,魔术师需要记住三个奇偶数 (1)硬币刚刚撒在桌面上时,暗暗记住了这十个硬币中有奇数个硬币还是有偶数个硬币正面朝上(例如图中有6个硬币正面朝上) (2)观众说出的电话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例如3是奇数), (3)在最后收走的9个硬币中偷偷地数一下其中有多少个硬币朝上,是奇数还是偶数 当魔术师知道了观众给出的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后,如果这个数字是奇数,那么无论观众把原来硬币中正面的翻成背面的,还是把原来硬币中背面的翻成正面的,也无论各翻多少个,翻的硬币总数一定是奇数个,那么原来有奇数个正面朝上,最后一定是偶数个硬币正面朝上;(像上图中最后一定有奇数个正面硬币)反之,如果一共翻了偶数个硬币,那么原来有奇数个硬币正面朝上最后还是奇数个正面朝上,偶数个还是偶数个。根据这一计算,魔术师最后对比一下收走的9个硬币中的正面朝上的奇偶个数,就可以推断出在盖子下面的那个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图中最后有5个硬币正面朝上,已经是奇数,盖子下面的一定是背面朝上了)。 其实,数字奇偶性的简单原理不只可以作为在魔术中迷惑观众的把戏,在实际中也有很多用途。 例如在数字通信中,7个二进制数字像0010101可以表示一个数字、字母或者符号,这7个二进制数字可以看作是7个硬币,正面朝上就是1,反面朝上就是0。在传递这一串数字信息时,中途可能发生错误,在接受的一方有一些检查错误的方法,其中与这个魔术类似的奇偶校验位法就是其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在发射数据的一方传输这7个数据时(或者说7个硬币)时额外再加一个1或者0(1表示这7个数字中有奇数个1,相当于有奇数个硬币正面朝上,0表示有偶数个1),称为校验位,当接受方收到这8个二进制数据时,会检查一下前7个数位中是不是真的有奇数个1或者偶数个1,如果与校验位不符合,说明这一段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了错误,有硬币被翻过去了,例如1被噪声干扰成0,0被噪声干扰成1。 但是你可能想得到,这种查错方法是有缺陷的,像硬币魔术一样,奇数个硬币被翻过来,也就是7个数位中有奇数个出现错误,通过最后接收到的结果是可以检验出来的,偶数个数位错误就检验不出来了。不过,实际的通信系统需要有一定准确率,1个硬币被翻过来的可能性概率已经较低,2个硬币同时被翻过来的概率就更加低了,3个或以上几乎不可能,所以这种可以检查出1个数位错误的奇偶校验位法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能不会预想到,简单的奇数、偶数相加减的原理原来还可以这样有趣。
个人分类: 数学|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魔术和反粒子
liuxiaod 2010-4-21 22:00
文革的时候除了样板戏没有别的电影可以看,只有魔术表演能吸引小孩子的兴趣。小戴对一种魔术很有兴趣,魔术师把绳子打个节,然后又打个节,一拉绳子两个节同时消失了。小戴觉得太神奇了,在家里尝试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成功。 当小戴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电子,质子,和中子的时候,他想起了以前看到的那个魔术,如果把宇宙看成是平滑的绳子,那么电子,质子,中子就是绳子上打的节,这个想法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但是能否找到另外一种相对应的节,两个节遇到一起的时候同时消失呢?如果有这样的节,可以叫反节。小戴觉得他的想法很好,可是却不对头,因为没有听说有任何一种与反节相对应的东西。 直到上高中以后,小戴才在物理课本里看到反物质的描述,与他当年的想法类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纳米颗粒的斗转星移
热度 2 rexlee 2010-3-7 21:59
刘谦的魔术千变万化,看的人目瞪口呆。见证奇迹的时刻也成为流行语。大家可能还沉浸在央视元宵晚会的魔术《斗转星移》中,其实不仅刘谦会,魔力的纳米材料也会斗转星移。 斗转星移一:实空转变 实心的Co纳米颗粒加入单质Se后,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实心的纳米颗粒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变成了空心结构。此魔术是YinYadong等科学家04年时的杰作,著名的杂志Scinence进行了详尽的报道。【1】 除了纳米颗粒,接着再介绍一个实心纳米线转变成纳米管的魔术。首先用VLS法制备ZnO纳米线,实心的,有假包换,接着再沉积一层Al2O3,形成ZnO-Al2O3核壳纳米线。将核壳结构的纳米线在700℃下退火3小时,接着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实心的纳米线变成了空心的ZnAl2O4纳米管。掌声鼓励一下。此工作也被Nature子期刊NatureMaterials06年进行报道。【2】 再来一个实空转变的魔术。铁氧体很重要,在纳米尺寸,受量子效应的影响,室温展现超顺磁的性质,在磁热疗,磁分离,磁运输和核磁共振成像等生物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合成铁氧化物的方法有很多,常见方法之一是高温裂解法,使用十六胺和TOPO做表面活性剂,制备出来的四氧化三铁,非常的神奇。这样的实心颗粒,打入一束电子束,实心的颗粒会马上变成空心的颗粒。【3】 斗转星移二:实银空金 斗转星移一的几个魔术是在非常温下表演的,其实室温的也有。实心的银纳米结构会变化成相应的金空心纳米结构。这系列魔术的创造者主要是夏幼南的团队。【4】 下图是格式形状的银纳米颗粒,有纳米球(nanosphere),纳米棒(nanorod),纳米线(nanowire),纳米立方体(nanocube),纳米三角盘子(triangularnanopalte)。 当加入HAuCl4溶液,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实心的银纳米颗粒将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的金纳米空心结构。 斗转星移三:千变万化的CdS等纳米颗粒 如果再是实空转变,就太没有创新了。纳米界也有变色龙。这不,看看Alivisatos课题组展现CdS的千变万化吧。 CdSe的纳米颗粒很好看,人们给与其一个美称量子点,量子效应给与她一个多变的外表:不同的尺寸,其颜色也不一样,荧光可以涵盖整个可见光区,在生物荧光成像上有重要应用。其实她的多变不仅是内在原因造成的,外面的世界对其影响也很大。当加入Ag离子。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荧光慢慢不见了,再加入Cd离子时,荧光又能复现。【5】 当CdSe纳米颗粒变成CdS纳米棒时,变化更精彩。在较低的温度下,原本棒状的结构会由于Ag离子的加入,转变成节状结构。【6】 当加入的不是Ag离子,而是Cu离子,形成的不是节状结构,而是二分结构。【7】 斗转星移四:纳米金的穿墙术 纸币可能贬值,黄金就保险多了,难怪现在压岁钱都流行发金条啊。贵金属受热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化学稳定性:常见铁生锈,没见谁的金首饰生锈的吧,除非是假冒伪劣商品。不过到了纳米尺寸,金就不是那么老实了。熔点低,表面等离子共振,催化活性变高等咱们今天不说,我们来看看人们最新发现其的新本领:穿墙术! Banin等人先将InAs-Au杂化结构制备好,InAs是核,Au在InAs的表面,见下图A,当再加入HAuCl4时,Au会穿越到InAs纳米球的中间。【8】 穿越进入了,JackieYing还能让其钻出来。原本在Ag2S纳米球内部的纳米金,在溶液中陈化72小时,纳米金就钻出来。表面的金颗粒,不甘于分离,其还会熟化成一个颗粒。下图是更复杂的结构Pt-Au-Ag2S核壳结构中的纳米金的穿越过程示意图。【9】 现在很流行魔术的解密,以上的几个魔术的解密都在其相应的文章中都能找到。说到底,纳米尺度,原子都非常活跃,易于发生些体现不易发生的事情。其机理也与原子的活跃息息相关。斗转星移一主要是金属原子扩散的柯肯达尔效应造成的;斗转星移二是金属原子的置换氧化还原;斗转星移三是金属原子的交换;斗转星移四是原子的扩散。当然,更多的机理研究还在进行中。令人开心的是,这些魔术除了带来视觉的享受外,还是制备纳米材料新方法。 斗转星移的纳米颗粒,就如一座迷雾森林,期待更多的发现和解密。 参考文献: 【1】Yadong Yin, et al.Science.,2004, 304, 711 -714; 【2】Hongjin Fan et al., nature materials.,2006,627-631 【3】Andrew H. Latham et al., J. Am. Chem. Soc. , 2006 , 128 , 1263212633 【4】Yugang Sun et al. Adv. Mater.,2003, 15,641 646 【5】Dong Hee Son et al, Science., 2004, 306, 1009-1012 【6】Richard Robinson et al. Science., 2007, 317,355-358 【7】Bryce Sadtler et al. J. Am. Chem. Soc. , 2009 , 131 , 52855293 【8】Taleb Mokari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8001 8005 【9】Jun Yang et al, J. Am. Chem. Soc. , 2010 , 132 , 21142115
个人分类: 边走边看|1586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刘谦元宵魔术的几种可能性
wliming 2010-3-2 18:53
我在前面一个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5157 中指出,刘谦的春节魔术胳膊穿玻璃中玻璃上有洞。现在很多网友对这个魔术的揭秘跟我的判断完全一致。对最近的元宵魔术,我再做个分析。 从物理上讲,三个戒指中必定至少有一个道具戒指,带有隐秘的开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能: 1. 有一个观众是托,给他的是一个道具戒指,最有可能; 2. 或者,他用快速的障眼手法,把一个普通戒指换成道具戒指,表演完之后再替换回来。刘谦有个掏钳子的动作,我认为正是他替换戒子的行动。
个人分类: 娱乐|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谦元宵魔术又被解密曝光(ZZ)
boxcar 2010-3-1 09:15
刚才从QQ娱乐新闻上看到,昨晚的CCTV元宵节晚会上,刘谦表演的小魔术又被迅速解密曝光。本博点评: 1) 这年头,想跑到万人瞩目的CCTV上表演个小戏法忽悠老百姓可是越来越难了。 2)意念螺丝很简单,中学生都学过的电动机原理就可搞定。 3)卖火了的魔术道具,其实是割魔术师肉的刀具呀。 ~~~~~~~~~~~~~~~~~~~~~~~~~~~~~~~~~~~~~~~~~~~~~~~ 以下为原文: 刘谦元宵魔术又被解密曝光 道具网上100元有售 http://ent.QQ.com   2010年03月01日07:4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我要评论( 1613 ) 螺丝魔术:全靠道具? 破解一:第一个螺丝魔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就像电动机一样,通过自身带的电磁装备进行操控。能够吸起来的那个螺丝是磁铁做的,他用的磁铁是铁的,做表演用的螺丝是铁的。以上设备淘宝上都有,100左右就能搞定, 戒指魔术:其中有托儿? 破解二:刘谦戒指的魔术,就是老魔术环套环的改成。托是最后一枚戒指的提供者,戒指上面有个小孔,SHOW的时候先把小孔盖住,套的时候松开自然趁你不注意就进去啦。然后一用力,就会脱落。 昨晚,我最喜爱的 春晚 节目评选,刘谦不出意外地再次拿到了曲艺类节目第一。拿到第一的刘谦显得更加兴奋,再次为观众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魔术。一是螺丝钉的魔术,二是戒指魔术,谁知,刚演完没几分钟,网上各种破解帖便铺天盖地地盖起了高楼,甚至还有网友挂出了戒指魔术的教学视频。无论刘谦再怎么表演得出神入化,大家总是认为:有托儿!有托儿!甚至有人指戒指魔术他几年前就演过。 赵本山当托儿:不敢正视镜头 因为春晚过后很多人质疑刘谦身边的人都是托儿,所以刘谦在昨晚的节目中格外注意,手上什么都没戴,聪明地请来了宋祖英、赵本山、 姜昆 等人做表演嘉宾,还随机地在观众群中寻找道具,使得魔术变得更加真实起来。 当刘谦找赵本山当嘉宾时,赵本山就开玩笑地说:你选我选错了,我这人老爱说实话,我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帮别人保守秘密。几句话一出就逗乐了全场人,多少有点抢了刘谦的镜头。不过,刘谦就是不死心,变魔术之前还要请赵本山选一件,赵本山的一句,选错了你可别后悔呀!再次成为笑点。而等到刘谦真正开始变魔术时,赵本山才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虽然赵本山跟真的一样,但还是有网友指出:赵本山以装老实人的名义选了个最长的螺丝钉!赵本山不敢正视镜头,还摸鼻子了,说明他说谎了! 螺丝钉魔术:道具网上有卖的 刘谦请赵本山为他做现场检查,先后两次让扭紧在螺丝钉中间的螺帽自动掉落到杯中。网络上对刘谦螺丝螺母的揭秘五花八门。有网友写道: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刘谦用磁铁只检验了螺栓没有磁性,而没有检验螺帽有没有磁性。螺帽很可能是一个磁体,如果在某个隐敝的地方放一个可产生交变磁场的装置,螺帽就转动起来了。如果螺帽没有磁性,在它的里边就是一个线圈,在交变的磁场驱动下,也是会转动起来的。这和普通的电动机的原理没有什么区别。供电的部分被隐藏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这个供电的部分也就是产生交变磁场的地方。也有网友猜测,螺丝螺母都是特制的,利用的就是人们觉得螺丝很普通,也很小,不会有假的心理。其实,就是这个螺丝螺母,恰恰是假的,特殊制作的。有网友指出:螺丝钉的魔术,高科技的道具而已,本人去年买了一套,好的800多,差的100多块,网上能买到。并挂出了淘宝上的购买地址。请大家google一下:意念螺丝,就全明白了,破玩意早就卖烂街了。 戒指魔术:老外几年前就不玩了! 现场,刘谦找三位观众要了三枚戒指,最后一位观众是著名导演陈维亚,刘谦当众把三个戒指变成连环套,随后又逐个解套,连一旁的陈维亚都看得有些吃惊,但有网友指除了陈维亚,前面那两位观众应该是托儿。有网友发帖:戒指魔术,我就不一一说的,老外几年前就不玩这个了,我有好几套道具,大家可以看看完全教学。大家自己看吧,要文字介绍清楚真要打不少字,有什么问题可以一一回答,并附上了教学视频,引来疯狂点击。有网友分析:除了大胡子(陈维亚)的戒指如假包换,是真正的戒指。看看大胡子的表情就知道是真的,但另外两个就是绝对的道具。 最后有网友总结:反正总而言之两句话:一都是托,二都是道具!真的魔术不需要托,只需要道具和一些专业角度手法。有托的那个不叫魔术,那叫舞台剧。 解密太无聊! □解密的能不能歇歇,不解密没人觉得你们是傻瓜,解了也没人觉得你们聪明过人。 □LZ觉得有意思吗?是魔术肯定都是假的,好看就行了!你有本事上去演啊!在这说酸葡萄有个P意思! □既然这么会解密那么想必你也会表演了?那啥也甭说了!你来露一手吧!楼主既然都买过,那你应该也是魔术师,或者是魔术爱好者。那你应该知道你在网上揭秘是很不道德的吧。魔术无非就是道具加手法,然后不同的魔术师有不同感觉的表演。你这样有意思吗? □lz是来推销盗版道具的? 但对此,发帖者回应:我不是魔术师,我是职业期货交易者,但魔术是我除期货交易外最大的爱好。至于揭秘的问题,美国最杰出的街头魔术师克里斯安吉尔说过:魔术揭秘客观上促进了魔术的进步。刘谦表演的这些都是几年前老外玩的魔术,如果大家都不去揭开,那么几十年后我们的魔术会毫无进步。 本报综合 宋祖英 也是托儿? 刘谦 表演魔术, 赵本山 和 陈维亚 都难逃托儿的嫌疑 网上叫卖的意念螺丝
个人分类: 文学影视评论|3196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不相信谁真的揭秘了刘谦春晚魔术硬币穿玻璃
wliming 2010-2-20 16:09
网上有很多流言,声称揭秘了刘谦魔术,有的配了视频截图,有的还制作了相应的道具。然而,要实现刘谦的魔术效果,没那么容易。一个典型揭秘是,硬币穿玻璃时,桌面上的硬币有磁性,手一拍桌子就合二为一。这是很难能做到的。把两块磁片放在一起,拍一下桌子就让它们自动地完全叠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 这个揭秘很难成立。
个人分类: 娱乐|1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今年不看《春晚》
chrujun 2010-2-19 18:39
老实说,我对春晚的兴趣是越来越淡了。前几年看了一点点,今年一点也没有看。 今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儿子和他的表姐们下跳棋,屡败屡战,不赢不放弃,下得不亦乐乎。 我们几个大人玩升级扑克游戏,斗智斗勇,很快乐。 刚才看了一下几篇关于春晚的文章。说今年的春晚出现了几十处植入式广告,铜臭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春晚真的没什么意思了,事实上很多曾经忠实的观众慢慢远离的春晚。看了一夜,人很困,也没有记住什么。 不如大家玩玩游戏,聊聊天,既增加了亲情,又锻炼了思维。从身体健康和亲情培养角度讲,大年三十晚上聊天和玩游戏更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魔术,从障眼法到识心术
eloa 2009-6-3 18:39
量子熊猫 发表于 2009-06-03 11:11 魔术表演利用了许多人类的认知特点 平媒稿件,微软。删节版发表于《人民画报》 一只红球放在指间,随着魔术师的手型变换,转瞬变成四个;手上冒出一阵火花,一朵玫瑰花出现了,魔术师潇洒地将花送给身边的美女助手 这些场面并不是出现在专业魔术表演中,而是一场大学里组织的小晚会。表演者也不是专业魔术师,而是一名普通的心理系本科学生。随着观众热烈的掌声,这名喜欢人叫他白菜的表演者鞠躬谢幕了。白菜是许多魔术爱好者之一。 三分魔术,七分表演 你也许在这股全国性的魔术热中开始了自己的魔术学习。魔术师的学习分为两部分:硬功夫即魔术手法的练习和表演技巧。后者在很多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正是巧妙的表演技巧让魔术手法发挥出最大的效力。用魔术师们的行话形容就是三分魔术,七分表演。 魔术师会站在观众的角度设计表演细节。比如,看表演的观众心里会暗自想:他(魔术师)一定在做手脚。手脚就是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如果魔术师想要这些动作在众目睽睽下而丝毫不被发现,仅靠一个快字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用表演配合,表演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别处。 美国伊力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家Daniel Simons和 Christopher Chabris在1999年进行了一个 著名的实验 ,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理解魔术大有帮助。两位心理学家制作了一个拍摄六个人打篮球的视频,然后邀请一些人来观看视频。参加实验的人被要求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给视频中的其中三人计算传球数,而忽略其他人的运动。在视频中段,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演员出现在篮球场正中央,他停留片刻并做出经典的大猩猩动作擂胸脯,之后离开。观看视频结束后,有半数参与者居然都没有发现有大猩猩演员在视频中出现过。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作未注意目盲(unattentional blindness)。其实,早先对于注意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就涉及了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发现,人类会本能地注意到新异刺激,但注意的能力或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一资源耗尽时,新的刺激就不能被注意了。上述实验中,由于参与者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运动员,竟然忽视了如此怪异的大猩猩演员。魔术师显然非常懂得利用观众的未注意目盲。一方面,他不断地为观众制造出强烈的知觉刺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他又将不希望观众注意到的动作悄无声息地迅速完成。 变化目盲(change blindness) 可以看做扰乱观众观察的障眼法,是另一种常见的魔术方法,它涉及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在许多魔术表演中,观众被魔术师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不断变化着自己的注视点,扫视、以及长期注视一点时的自主眼动,是魔术障眼法要利用的知觉弱点。魔术师通过动作和现场声光配合,将需要遮盖的戏法放在观众知觉能力降低的时段来进行。 看不见的助手们 社会认知导致的注意是魔术师的好助手。一个魔术师面带神秘的微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自己右手中的丝带,一旁,他漂亮的女伴也让你眼前一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表演还没开始,你已经进入了魔术师设定好的圈套。 人类对于面孔有着特别的注意能力,可以本能地觉察其他人的表情。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魔术师上场时要么潇洒地微笑,要么故作神秘的皱眉总之,他永远不会面无表情地上场。他的表情是他完成动作的有力掩护。英国杜伦大学的心理学家 Gustav Kuhn 通过研究观众的注视发现:在观看一段魔术视频时,观众的注视点主要落在魔术师的脸部和他自己所注视的一只手,而忽略了魔术师正在变换的另一只手。 错觉是魔术师的另一位助手。你一定记得两小儿辩日这个著名的错觉故事(孔子遇到两个小孩争论太阳是早晨大还是午间大,这涉及太阳与参照物的比较)。一些知觉定势在平时有利于我们观察世界,但到了魔术的舞台上,却成了魔术师设计障眼法的关键。一个魔术师不断向空中抛出小球,在其中的一次,他将球丢下,但他仍作出抛球的动作,并且眼睛看着不存在的球,而观众也随着他的动作和眼神追逐着小球,根本意识不到小球早已经消失。大脑为了处理视觉信息,凭空造出了这枚小球。 我们都能通过近大远小这一知觉线索判断事物的距离,魔术师就制作了一个大一点的远景使我们以为它非常接近。当高速旋转的电锯切向美女时,观众不禁捏了一把汗,接下来,电锯毫不留情地从美女身体上切了下去,观众发出阵阵惊呼。的的确确确有一把锋利无比的电锯,只不过它孤独地旋转在舞台后面,魔术师利用错觉使我们觉得是它将美女拦腰截断了。 暗示是魔术师和心理学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暗示的某些方面,魔术师似乎还更胜一筹。魔术师对观众席高呼:谁愿意上台来!应者云集。随后,魔术师对被邀请上台的观众迅速展示一套牌,之后魔术师对他说:任选一张牌,看完不要告诉我,这位观众的自由意志似乎暂时放假了。70%-80%的参与者会选择魔术师意料之中的那张牌,因为这张牌在刚才的迅速展示中已经重复出现过 十次 ,但参与者可是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种不能进入意识的刺激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阈下刺激(心理学将刺激能被感受到的最低限度称为阈限,而称那些不能感受到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例如我们听不到的超声波或次声波。)。显然,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它还是产生了影响。 如你所见,进来,心理学家认知神经科学家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11月的《自然》杂志神经科学评论上,就刊登了一篇《舞台魔术中的注意与觉察》,今年三月出版的这一期又有两篇关于魔术与认知神经研究的文章发表。科学家相信,对于魔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人类信息加工的深层机制,甚至能够帮助改善那些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翻飞的扑克牌中,兴许隐藏着治疗阿兹海默氏症的秘密,科学家的工作,大概会让魔术师也吃惊吧。 随着魔术热升温,魔术揭秘也多了起来。对此,年轻的魔术师白菜回答说,他们会抵制这种行为,但也相信,这些揭秘不至于让自己没有魔术可供表演,稍微改变一下,观众又意识不到了。魔术其实就是那个秘密,但是那个秘密是最不值钱的白菜回答说。那值钱的是什么呢?魔术更多是看表演。换种表演方式,就是自己的魔术。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表演中,隐藏着认知科学的玄机。 图片来源: Lets do Magic by mrpunto
个人分类: 心理|1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画]魔法时刻
eloa 2009-3-27 12:54
苏震 发表于 2009-03-26 23:25
个人分类: 科学艺术|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尔文]魔术
eloa 2009-2-13 10:32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2-12 3:24 原文 ;译者的话:我叫大头,在浙之滨,喜欢户外活动,擅长篮球。然而怕苦怕累,学艺不精,深入生物科学殿堂貌似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梦。 想知道人类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吗?去问那些能把你的大脑打结的人吧 职业扒手Apollo Robbins具有不可思议的控制思维的能力。他能以令人吃惊的程度操纵他人的思维,在偷手表和钱包的时候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正在偷窃的那只手上彻底移开。最近这段时间,Robbins归还了他的非法所得他放弃了犯罪的生活,成为一个娱乐界人士 而他的受害者们仍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洗劫的,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注:根据wikipedia的记录,Apollo Robbins现在是一个安全顾问,以前是拉斯维加斯一个狡猾的手部艺术家,对美国总统卡特旁边的安全保卫人员行窃得手之后才成为安全顾问。现在,他固定出现在电视上展示真正的骗术,同时也是TNT的一个顾问)。看着工作中的Robbins就像看一个具有超自然力的人。然而,与他的魔术师同伴一样,Robbins欺骗目标人物的方法也只是基于对人类思维仔细而又深刻的理解。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业余心理学家,他说。所有一切都是与发现人类思维运行的本性有关。 在长期忽视魔术之后,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魔术师操纵人类思维的方法对深刻认识思维的运行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在思考相同的问题,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学家Christof Koch说。我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些问题。魔术就是看上去打破了自然规律让固体凭空出现或者消失,把人锯成两半,读懂人的思维,等等。当然了,自然法则是不可违背的,这也是魔术师以人类大脑为目标的原因,他们利用大脑的失灵和弱点,从而创造出幻觉做到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们在这方面也是才华横溢:魔术戏法只有在一直能欺骗所有人的时候才算有效果。 认知神经学家也对思维的欺骗戏法一直很感兴趣,因为这些是深入了解大脑工作的宝贵资源。比如,视觉错觉,在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方面已经使他们认识到很多。现在他们深深地钻到魔术提供的有关认知错觉的百宝箱里。 这些年以来,神经学家和魔术师正在一起创造一门或许可以称为魔术学的学科。如果成功的话,两边都会受益。依靠已经得到的魔术师的戏法知识(通过从魔术师的戏法手册中攫取信息),研究人员希望能创造出有力的工具去探测人类的感觉和认知。如果遇到一些他们不能解释的戏法,或许就会带来有关大脑工作方式的新知识。 同样的,魔术师也希望这次合作能带来新的魔术戏法依靠发现他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的感觉或者认知的弱点。魔术科学真正来临的证明是我们能用科学去设计更好的魔术戏法的时候。英国Hertfordshire 大学的心理学家Richard Wiseman说。 根据他的同伴,英国Durham大学的心理学家Gustav Kuhn 的观点,魔术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开端是魔术师已经自己把他们的艺术分成三种主要类型的戏法:误导,错觉,强制。 误导,是魔术的关键。这是使观众的注意力远离魔术师欺骗行为的方法(请见下图)。 在神经科学的术语中,误导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大脑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现在渐渐清楚了什么是注意力不足: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时会忽略出现在眼前的其他事物。这个惊奇的现象称为不注意视盲,是伊力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心理学家Daniel Simons和 Christopher Chabris在1999年提出的(译者注:但是inattention blindness不是他们首先提出的。下面是Wiki的词条:The term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was coined by Arien Mack and Irvin Rock in 1992. It was used as the title of Rocks last text published in 1998 by the MIT Press. The most well known study demonstrating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was conducted by Daniel Simon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nd Christopher Chabris of Harvard University .)。 他们制作了一个视频六个人坐成一圈拍两个篮球。当被要求去计算篮球弹起的次数时,差不多一半的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个穿大猩猩服装的人走到这个游戏中间并且击打自己的胸膛(《新科学家》,2000年11月18日,p28)。 魔术师一直靠这种强大的影响,在我们眼皮底下完成赤裸裸的欺骗行为。最近,Kuhn用让一支香烟和打火机消失的戏法来展示这一点。事实上,他只是简单的把它们扔在大腿上当观众的注意力聚集到别处的时候。 红色虚线代表观众注意力高度集中区域 黄色圆圈表示观众注意力低的区域 魔术师坐在桌子后面,桌子上有一盒香烟和一个打火机。他往下看着香烟盒,从里面拿出一支烟。然后看着打火机,把它拿起来。接着把香烟放到嘴里并且打火但是意识到香烟放反了过滤嘴朝外面。 然后右手把打火机放低,左手把香烟反过来再放回去这个动作掩盖了他松开右手让打火机掉在大腿上的行为。右手把打火机拿起来准备点烟,但是他注意到打火机不见了并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他的右手,这又掩盖了他左手扔下香烟的动作。他又注意到香烟也不见了,惊奇的注视着左手。最后摊开双手,香烟和打火机都不见了 就在你眼前 依靠记录人们观看一个魔术视频时的眼球运动轨迹,Kuhn证实了人们会忽视欺骗,甚至是在直接看着它的时候。这是因为,在关键的时候,魔术师做出了要去抓的动作,眼睛也同时运动把观众的注意力从那个动作上移开。如果多看几次视频,你会很难相信自己竟然会被欺骗。魔术师太善于操纵注意力,因此认知科学家开始带他们到实验室以了解更多知识。菲尼克斯神经学研究院的Susana Martinez-Conde就是其中一个。我的愿望是魔术师的认知错觉能帮助科学家理解意识,就像视觉错觉在帮助我们理解视力一样。Susana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近她开始与Robbins合作。在他接受成为职业小偷的训练中,Robbins被教会使用两种类型的手部动作来控制他的受害者的注意力。缓慢,循环的手部动作善于引起并且保持注意力,而快速,直接的动作对于注意力的迅速转移很有用。这种不同区别的科学基础仍然不清楚,但是Susana打算去找出来。 另一个操纵注意力的神秘方式是幽默。当人们笑的时候,时间静止了。魔术师John Thompson说(绰号:伟大的Tomsuni)。他经常使用笑话来隐蔽那些通常很难隐藏的大动作。笑声能如此有效的引开注意力的准确原因仍然未知。 魔术表演里第二个关键工具是错觉,尤其是认知错觉。出现错觉是因为你所想的所看到的大部分东西是你的大脑所创造出来的。因为感知并不捕获现实的全景,而是对世界的一个简单采样并且编造出其它部分。 比如,在消失的小球这个错觉中,一个魔术师往上扔一个小球,同时,他的视线一直跟着它。第三次,他做了一个扔球的假动作,球还在手中但是眼睛仍然在动就像在看着小球运动一样。这样,就很可信地创造了球被扔到空中然后消失在空气中的错觉。Kuhn最近把这个戏法带到实验室去研究它的原理。通过对观众眼球运动轨迹的记录,他发现一些未曾预料的东西。在真实扔球的时候,眼球运动跟随球的运动轨道。但是在假扔的时候,他们的眼睛仍然牢牢盯着魔术师的眼睛。对此,Kuhn说,大脑操控了眼睛,并且创造出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物体的意象。 为什么大脑会这么做?一部分答案是社交线索的力量魔术师的眼睛在观众大脑里建立了期待(社交线索的力量提供了部分答案,在这一例中正是魔术师的眼睛,它们在观众大脑中建立了期待)。Kuhn证实,当他的眼睛盯着扔球的手而不是随着那个不存在的球运动的时候,这个诡计不会那么有效。 这个戏法也建立在另一种视觉系统失灵的基础上。视网膜捕获的信息需要100毫秒的时间达到大脑,为了补偿这个时差,大脑会预测这个世界将要变成的样子,并且依靠这个预测行动。这在现实世界中很有用,比如驾驶汽车,但是这也给了魔术师一个利用的机会。 魔术师手中的第三个工具是强制。这个方法使得观众自认为拥有自由意志,而事实上,他们没有。经典的例子便是魔术师会让你任意选一张牌,他们会有如神助般知道你选的是哪张。 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Ron Rensink说,强制是魔术的一个伟大而神秘之处,现在仍然没有被认知神经学家解释清楚。魔术师控制人思维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能在实验室所能实现的。他说。 为了深入理解这个问题,Rensink与职业魔术师Alym Amlani一起从科学的角度测试强制。Amlani设计了任意选一张牌戏法的一个变化形式,参与者要看着Amlani大拇指轻弹一副牌,简单的展示完每一张牌的花色和点数,整个过程只需几秒种。然后,观众被要求说出他们选择的牌。 我们有70-80%的可能性让被实验者选择一张特定的牌。 Rensink说。 因为这副牌被改动过:有10张牌是一样的尽管每张牌都只有一瞬间的展示,但是这个适度的偏差有一个强大的潜意识影响。 Rensink还不知道这个戏法是怎么成功的。但他想先看看暴露本身的功效究竟有多强。如果去掉魔术师,只在电脑屏幕上展现这些牌,这个规律还会起作用妈?Rensink问,如果使用其它东西代替牌,结果又会怎么样? 强制效果也能通过另外一种大脑失灵方式而达到,这便是错误记忆,对于次,魔术师早在神经科学家之前很久便知道了。在戏法表演过程中,魔术师常常会描述他刚刚做的事情以操纵观众对它的回忆。 科学家对魔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尽管如此,魔术师们业已掌握的知识已经令他们惊讶。一直以来,科学家们第一次研究的东西,都是魔术师们早已经知道的。Martinez-Conde说。 至今为止,科学并没有带来新戏法的产生,甚至连一点实用性的小片段也没有,Kuhn说。很多技术鼓吹者和政客都一直劝说我们彻底研究魔术师关于戏法的知识,对它们的更好了解能让我们所有人免受操纵。 当然,危险是科学家最终变成娱乐终结者,使魔术无容身之地。但是,他们有那么多的秘密技巧,魔术师应该能走在科学的前面。如果没有的话,他们也可以让Robbins这样的人一直去搞破坏,直到科学家同意不去揭开魔术的盖头。(否则,他们可以让Robbins去偷科学家的钱包和手表,直到他们同意绝不泄密。) 2007年六月份,Robbins在拉斯维加斯知觉魔术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和表演。Unbelievable!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530823204824599694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