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因工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应用 ​(观点评述版)
热度 1 pww1380 2013-12-16 18:20
信息文明之光(85): 门外窥豹 洞若观火:潘多拉的盒子 地狱之门 (观点评述版)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应用” 杨文祥 本文写作时间 : 2013-10-21 日~2013-12-13日 完成与定稿时间: 2013-12-13 日 类目整理说明: 自今日起,撤销《学术争鸣》类目。该类目文章,统一并入《各抒己见》类下。特此说明。 2014-3-4日 题记: 这篇不足八千字的文章自动笔那天算起,时断时续地居然写了五十多天的时间。一方面原因是本文所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是一个 十分重大而严肃的问题 , 如不慎重以待,就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犯罪。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杂事缠身,很难挤出大块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结果,国内关于 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食品产业化商业化 问题一度争论激烈的讨论,眼下似乎早已偃旗息鼓。尽管如此,我还是将自己这一迟到的意见发布于此,以尽一位普通学者和国民的社会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误国论”和“无资格拒绝论”究竟是科学的结论,还是耸人听闻的主观臆断? 几年来,国内在与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相关的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争议不断。前不久,由于“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1) 一事的披露,而将这一争议再次推向了高潮。 据报道,61位院士在建议书中指出, “ 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2 )。另外,更有院士提出了“ 中国人没有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种更加耸人听闻的见解。 就上述意见而言,这几十位院士显然 不是立足于他们各自所长的专业技术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而是站在 国家兴亡的政治视角和民族命运的历史视角 上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商业化问题所做出的自己的结论 。 众所周知, 院士的权威性源自其所掌握的某门专深的和独到的专业技术之长,而绝非只要具有了院士的头衔和地位便可摇身一变而成为在任何领域均可一言九鼎的当然权威 。 不过,如果他们自己和社会都能够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并以对待普通公民的淡定心态来对待他们在非自己所长的领域所发表的意见,而不是刻意强调院士身份,也并无不可。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原因。 无论是国家兴亡这一 重大的政治问题 ,还是民族命运这一 严肃的历史问题, 显然都远远超出了这些院士自身所长的专业领域。这样, 他们所提出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商业化问题的结论,究竟是自以为是的臆断,还是基于某种利害关系的主观意志;究竟是个人的讨论意见,还是其权威性不容置疑的科学结论自然令人疑窦丛生 。 本人作为一个生物技术领域的外行,对于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是是非非,绝对不可能有置喙的余地。可是一旦 将这一专门问题 转变为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 , 并分别用政治和历史的视角加以审视 ,我们这些基因工程技术的外行对这一问题就不但具有 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 ,更如 门外窥豹 , 拥有那些“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内行所不具备的观察与推论空间,因此也就具有了产生 洞若观火 实效的可能 。 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上文所引的“不推动或延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 就是误国 ’,‘ 中国人没有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些论点,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 既违背常理,更不可思议荒谬绝伦的逻辑 : 如果人类社会没有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基因工程技术,今天的中国人除了饿死别无出路 。而在人类社会业已开发了基因工程技术,并形成了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粮食这些科技成果的情况之下, 如果囿于公众的质疑而未能及时而全面地推动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有关职能部门则该当“误国之罪”。 众所周知,只有那种 攸关国家兴亡和民族命运的弥天大罪 才能称得上是“误国”之罪。 误国之罪,罪不容诛。 显然, 上述观点, 即便不必指斥为耸人听闻,最起码也是言过其实 。 二、对科学技术滥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与生态灾难的反思与预见 由于 工业文明 自身的某些 先天的缺陷 和人类长期对 工业技术的滥用 所造成的 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 ,今天的人类不但长期苦于无孔不入的声、光、电磁的污染而无从逃避,更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环境的恶化——空气、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乃至现实生存的严重威胁。 痛心疾首之余,人们不能不从 文明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宏观视角 对以往奉若神明的 科学技术 进行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 基本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 传统工业技术 的滥用,尽管带给人类日益严重的环境灾难,危及人类社会的现实生存与长远发展,但 仍限于物理水平和化学水平的污染与破坏 。这一层次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一种 有限的破坏 。人类活动的这种对自然生态的有限破坏,尽管业已在相当程度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 总体来说,尚未突破大自然自身净化与自我修复能力的底线 ,其直接受害的群体一般也都仅限于一个有限范围内的现存居民。而 现今的基因工程技术一旦被误用或滥用,则将完全突破这一限度 。因为 基因工程技术误用或滥用所造成的生态灾难,是一种在生物水平和物种基因结构层次上对自然秩序的彻底破坏与颠覆 。 自然生态在 生物水平和物种基因结构 这一层次上的破坏,其 最终的后果 将是 由于对大自然自身净化与自我修复能力极限的突破所 必然导致 的 全球自然生态的彻底破坏 。 而其影响所及,就 不再局限于一国一地,也不再仅限于现存的人类社会及其生命个体 ,而是 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 从此将不复存在 。 这就是说, 任由基因工程技术的误用或滥用 , 无异于人类用自己的双手 打开 覆水难收,殃及子孙,后患无穷 的 潘多拉的盒子 ,开启走向 自我毁灭 万劫不复的 地狱之门 。 作为社会公众,有权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被动地接受他人不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行为或行为方式 ;而 作为关注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知识分子,则有权,更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抑制一切 有可能危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类发展与完善的 功利冲动 以及这一冲动所导致的 非理性行为 。 三、 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的生物技术,其最具前沿性和代表性的技术,就是 基因工程技术 。 基因工程技术 是一项 通过对生物物种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实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某种现实需要的尖端技术 。 众所周知, 地球上的生命现象 ,是迄今为止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所能够看到的,在宇宙运行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 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态 。生存在这一星球上的物种不计其数。这些不同物种的生命形式,一方面以其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的争奇斗艳,构成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无比丰富而多彩的 生命世界 ,另一方面又通过 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 经过千百万年的长期演化与整合, 构建了一个 完整统一、动态平衡、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共生 的 自然生态环境 。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无论是 各种不同物种各自生命形态的稳定与发展 ,还是由各种物种相互联系和依存所建构的 整个生命世界—— 自然生态 ——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所实现的 动态平衡 ,其 物质基础 和 决定因素 都是这些生物物种的 基因结构 。 这样,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这种 旨在改变生物物种基因结构 的基因工程技术 ,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一项最具时代代表性的尖端技术,同时也是一项稍有不慎便将形成 恶性连锁反应 甚至是“ 蝴蝶效应 ”,从而打破 地球生态平衡 ,危及 人类生存 , 具有高度风险的 敏感技术 。 古人云,“食,色,性也”——饮食与生育既是人类维持种群生存与繁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类社会表现为人性的,与人的精神情感、伦理道德和社会尊严密切相关的最具敏感性的私密领域。 如果 粮食 和 生育 这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最敏感的私密领域都可以毫无顾忌也无节制地任由人们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来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开发,那么,这个世界还存在 基因工程技术不能涉足的伦理与道德禁区的社会领域吗 ? 由此可见,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问题与 “ 基因工程技术能否毫无节制地在社会各领域进行全面地社会化应用 ”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鉴于 基因工程技术无节制地社会化应用 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绝非某些专家所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一个 单纯的应由“ 科学家共同体说了算 ”的科学技术问题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1 ) ,而是一个同时涉及到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社会综合管理与社会系统管控的重大问题。 总之,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问题的重要性,绝非仅仅在于它可能危及到 食品安全 和 国家粮食安全 问题,也不仅仅在于它的背后还存在一个由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所引发的自然伦理与社会道德的价值问题 , 更在于 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个 攸关人类生态安全和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 。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朋友的一篇讨论转基因问题的博文佳作,我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论:“ 转基因问题,既是一个科学与专业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领域的现实问题。因此,一时头脑发昏发热,既不考虑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传统社会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国情,也不考虑在当下中国腐败盛行,政令不畅的现实情况之下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能力的实际水平,盲目比照社会化程度很高的成熟发达的现代国家,只能是打着科学的大旗误导公众,使国家落入一个万劫不复殃及子孙的技术陷阱。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3) 四、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 基因技术社会化应用问题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日臻成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延伸与广泛应用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社会突破信息交流的时空障碍,在技术层面上充分实现人际沟通、意志表达与社会合作无障碍化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走向深化的时代;更是一个 人类智慧充分释放,人类文明高度发展 ,逐渐走向以 和平发展 、 和谐合作 、 以人为本 为历史内涵的 信息文明 建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理性、智慧高度发达的时代, 在历史条件不足,管控手段阙如 的情况之下,人类社会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去打开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 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因为 这是一条蛊惑当代,遗祸子孙,自寻毁灭的愚蠢之路,一条将人类自己引入地狱之门的不归之路。 鉴于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是一个对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科技到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冲击和深刻影响的 社会宏观管理问题 ,在全面启动这一进程之前,国际社会和各有关国家务必从 以下几个不同的视角严格审查当今世界是否具备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 1 . 人类社会把握与管控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能力、现实水平与历史局限的视角: 通过这个视角,主要是审视当今世界 是否 业已 通过长期研究与实验室层次的技术积累 , 全面而切实地 掌握因应和妥善处理由于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而可能引发的 各种负面后果 ——特别是对 人类的生态环境 、 人类自身的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 有可能产生的长期的和破坏性、灾难性的潜在后果—— 的技术能力 。 2 .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社会道德)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整体历史水平视角: 本人在2010年12月完成和发布的一篇博文中曾写下了这样两段话: “ 历史和当下每一天的社会现实都在无声更无情地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越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越要掌握在具有相应历史高度的现代文明修养的人的手里。否则,旨在为人类造福的现代科学技术势必走向其反面,将人类推入万劫不复的灾难的深渊。人类将为此而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前,就被过早地送上末日审判的审判台 。 ” “ 凡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无论我们的初衷是多么美好,都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报复和惩罚 。就是说, 我们这一代人目前正在为前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失误偿还我们既还不起又躲不掉的历史债务。 恐怕今后的几代人,也还要继续完成我们这代人的“未竟事业” 。 ”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5 ) 这样,在 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社会道德)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整体历史水平的视角上, 审查当今世界是否具备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必须把握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 整体水平 是否 已经 达到一个 相当高的历史高度。 只有在 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整体水平业已达到一个 相当高的文明高度 的历史条件之下 ,才有可能为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开发与合理应用 创造和提供足够的 伦理观与价值观层次上的根本保证 。 人类文明的进步在 这一历史高度上所实现的整体水平 ,最起码应表现在以下几个 基本方面 : ⑴通过信息文明建设的深化,人类社会 业已 在文化价值观的层次上 形成了 价值共识 —— 人与社会的协调与统一 ,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实现的 人与社会的发展、完善与完美 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在 社会实践 上的 最高价值取向 。 ⑵在上述价值观的统摄之下,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冲破了表现为形形色色的现实功利与短期利益的物欲桎梏和这一桎梏所形成的精神枷锁的束缚, 不但消灭了战争和暴力本身,而且消除了产生战争和暴力的社会根源 。 这样, 人类社会的 一切科学技术都只能用于和平建设,以实现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而在 社会和组织层面上 ,终结了科学技术在“爱国”和“民族利益”的名义之下,被 有组织地, 并“ 合法地”用于战争和暴力, 戕害人类自身的野蛮历史 。 ⑶科学家群体的 整体科学素养与文明素养 业已达到这样的文明高度和历史水平: 科学研究的全部目的就是 释放自身的智力潜能,为人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 这样,就 在个体社会实践层面上 , 杜绝了使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异化为戕害甚至毁灭人类自身的技术手段的可能 。 只有在这种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 不再有置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于不顾,滥用科学技术以谋私现象的存在空间 。而世界各国,尤其在各发达国家,长期危害社会的 “高技术专家犯罪”现象 也将彻底绝迹。 显然,具备上述这一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的人类社会,必然是一个 世界各国在 全球范围 内通过长期的 和平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所实现的历史成果 。而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成果,也必然是一个世界各国 在自由、自主和自愿结合 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 内在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 —— 最终完成人类社会的 全球化、信息化历史进程 的人类社会整体—— 具备 信息文明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 的 全新的人类社会 。 3 . 人类保护自然生态与自身生存环境的现实能力、历史水平及其历史局限的视角: 如上文所述,人类活动,尤其是 借助科学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 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目前 大致可归纳为物理、化学、生物这三个层次和水平: ⑴ 物理水平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质形态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不同方面和不同性质的环境污染。 这一层次的环境破坏,一方面表现为由于 过度开垦 和 过度放牧 所导致的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大型工程建设 所导致的地形地貌的大幅度改变所引发的地质、气象灾难和相应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⑵ 化学水平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质结构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不同方面和不同性质的环境污染。 化学水平的环境破坏与污染,目前主要表现为 化学工业生产 所造成的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的 水源污染 、 空气污染 和 土壤污染 ,以及由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而引起的 海洋污染 、 河流污染 、 山林污染 以及 农林作物污染 和相应的以粮食、水果、蔬菜为主要内容的 食品污染 。 ⑶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和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生物水平的环境破坏与污染,目前人们主要关心的是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滥用造成生物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的异变,从而导致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的根本性破坏 。人类活动一旦在自然生态的 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层面 上造成破坏, 必然引发 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其历史后果必然是 人类自身的毁灭 。 根据以上对三个层次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对今日世界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应对环境破坏与生态灾难的现实能力,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预防和治理 物理和化学水平 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问题上,西方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他们曾经的 历史教训 和业已取得的 成功经验 ,都是我们应该引为借鉴的 宝贵资源 。今年年初以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从北京、华北、东北、一路蔓延到江南、西南,几乎弥漫了大半个中国。这种烟雾弥漫,遮天蔽日,被西方记者十分形象却也不无恶意地描绘为 炼狱景象 的严重雾霾天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目前面对物理和化学水平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是一种怎样的尴尬与无奈的现实状态。 至于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可以说,目前人类社会完全没有相应的预防与治理能力。即使在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和 基因工程技术 领域均已取得重大成就的西方各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其 基因工程技术 也依然处于开发和应用探索阶段。对 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有关研究机构尽管作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可是 远未掌握预防与掌控这些可能的负面甚至灾难性后果的现实能力 。 综上所述,今日人类社会面对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尚不具备 有效而可靠 的防控手段 ,在综合利用 科技 、 法律 、 伦理道德手段 ,通过对这些社会管控手段的系统整合,构建一个 强力而高效的社会管控系统 方面,更是一个任重道远,远未完成的历史课题。目前国内外在 基因工程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社会化应用 和与此相关的 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商业化 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五、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和论述,不难看出,只要依据上文所述的“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对“ 中国人没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个显然不合情理的立论稍加改造,便可形成本文的最终结论: 人类社会在本文所论述的 “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 全部落实之前,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群体都没有资格启动 基因工程技术的全面社会化应用 ,更没有权力和资格启动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否则就是一种拿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人类命运作赌注来满足一己之私或一国之利的犯罪行为。 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 1 . 61 位院士力挺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2013 年10月21日00:49 来源: 郑州晚报 http://news.hexun.com/2013-10-21/158893877.html 2 . 61 院士上书请求推广转基因水稻:再延缓就是误国 http://news.hexun.com/2013-10-20/158890467.html 3 .杨文祥: 鲍海飞博文佳作《 一隅之见转基因 》阅读评论 2013-10-2112:0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733955 4 . 教授:转基因是从根本上灭绝人类 是邪恶技术 http://www.zhgpl.com/doc/1028/3/1/3/10283134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831348mdate=1029183309 5 .杨文祥: 革故鼎新(19):严重的现实灾难,沉痛的历史反思——丁甜老师博文引发的理论思考 2010-12-28 12:5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8331.html 6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2001,1期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049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应用”
pww1380 2013-12-14 01:01
信息文明之光(85): 门外窥豹 洞若观火:潘多拉的盒子 地狱之门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应用” 杨文祥 本文写作时间 : 2013-10-21 日~2013-12-13日 完成与定稿时间: 2013-12-13 日 题记: 这篇不足八千字的文章自动笔那天算起,时断时续地居然写了五十多天的时间。一方面原因是本文所议的“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是一个 十分重大而严肃的问题 , 如不慎重以待,就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犯罪。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杂事缠身,很难挤出大块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结果,国内关于 转基因作物与转基因食品产业化商业化 问题一度争论激烈的讨论,眼下似乎早已偃旗息鼓。尽管如此,我还是将自己这一迟到的意见发布于此,以尽一位普通学者和国民的社会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误国论”和“无资格拒绝论”究竟是科学的结论,还是耸人听闻的主观臆断? 几年来,国内在与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相关的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争议不断。前不久,由于“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1) 一事的披露,而将这一争议再次推向了高潮。 据报道,61位院士在建议书中指出, “ 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2 )。另外,更有院士提出了“ 中国人没有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种更加耸人听闻的见解。 就上述意见而言,这几十位院士显然 不是立足于他们各自所长的专业技术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而是站在 国家兴亡的政治视角和民族命运的历史视角 上对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商业化问题所做出的自己的结论 。 众所周知, 院士的权威性源自其所掌握的某门专深的和独到的专业技术之长,而绝非只要具有了院士的头衔和地位便可摇身一变而成为在任何领域均可一言九鼎的当然权威 。 不过,如果他们自己和社会都能够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并以对待普通公民的淡定心态来对待他们在非自己所长的领域所发表的意见,而不是刻意强调院士身份,也并无不可。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原因。 无论是国家兴亡这一 重大的政治问题 ,还是民族命运这一 严肃的历史问题, 显然都远远超出了这些院士自身所长的专业领域。这样, 他们所提出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商业化问题的结论,究竟是自以为是的臆断,还是基于某种利害关系的主观意志;究竟是个人的讨论意见,还是其权威性不容置疑的科学结论自然令人疑窦丛生 。 本人作为一个生物技术领域的外行,对于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是是非非,绝对不可能有置喙的余地。可是一旦 将这一专门问题 转变为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 , 并分别用政治和历史的视角加以审视 ,我们这些基因工程技术的外行对这一问题就不但具有 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 ,更如 门外窥豹 , 拥有那些“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内行所不具备的观察与推论空间,因此也就具有了产生 洞若观火 实效的可能 。 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上文所引的“不推动或延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 就是误国 ’,‘ 中国人没有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些论点,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 既违背常理,更不可思议荒谬绝伦的逻辑 : 如果人类社会没有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基因工程技术,今天的中国人除了饿死别无出路 。而在人类社会业已开发了基因工程技术,并形成了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粮食这些科技成果的情况之下, 如果囿于公众的质疑而未能及时而全面地推动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有关职能部门则该当“误国之罪”。 众所周知,只有那种 攸关国家兴亡和民族命运的弥天大罪 才能称得上是“误国”之罪。 误国之罪,罪不容诛。 显然, 上述观点, 即便不必指斥为耸人听闻,最起码也是言过其实 。 二、对科学技术滥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与生态灾难的反思与预见 由于 工业文明 自身的某些 先天的缺陷 和人类长期对 工业技术的滥用 所造成的 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 ,今天的人类不但长期苦于无孔不入的声、光、电磁的污染而无从逃避,更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最基本的生存环境的恶化——空气、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乃至现实生存的严重威胁。 痛心疾首之余,人们不能不从 文明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宏观视角 对以往奉若神明的 科学技术 进行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 基本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 传统工业技术 的滥用,尽管带给人类日益严重的环境灾难,危及人类社会的现实生存与长远发展,但 仍限于物理水平和化学水平的污染与破坏 。这一层次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一种 有限的破坏 。人类活动的这种对自然生态的有限破坏,尽管业已在相当程度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 总体来说,尚未突破大自然自身净化与自我修复能力的底线 ,其直接受害的群体一般也都仅限于一个有限范围内的现存居民。而 现今的基因工程技术一旦被误用或滥用,则将完全突破这一限度 。因为 基因工程技术误用或滥用所造成的生态灾难,是一种在生物水平和物种基因结构层次上对自然秩序的彻底破坏与颠覆 。 自然生态在 生物水平和物种基因结构 这一层次上的破坏,其 最终的后果 将是 由于对大自然自身净化与自我修复能力极限的突破所 必然导致 的 全球自然生态的彻底破坏 。 而其影响所及,就 不再局限于一国一地,也不再仅限于现存的人类社会及其生命个体 ,而是 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 从此将不复存在 。 这就是说, 任由基因工程技术的误用或滥用 , 无异于人类用自己的双手 打开 覆水难收,殃及子孙,后患无穷 的 潘多拉的盒子 ,开启走向 自我毁灭 万劫不复的 地狱之门 。 作为社会公众,有权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以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被动地接受他人不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行为或行为方式 ;而 作为关注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知识分子,则有权,更有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抑制一切 有可能危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类发展与完善的 功利冲动 以及这一冲动所导致的 非理性行为 。 三、 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的生物技术,其最具前沿性和代表性的技术,就是 基因工程技术 。 基因工程技术 是一项 通过对生物物种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实现人的意志,满足人的某种现实需要的尖端技术 。 众所周知, 地球上的生命现象 ,是迄今为止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所能够看到的,在宇宙运行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 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态 。生存在这一星球上的物种不计其数。这些不同物种的生命形式,一方面以其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的争奇斗艳,构成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无比丰富而多彩的 生命世界 ,另一方面又通过 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 , 经过千百万年的长期演化与整合, 构建了一个 完整统一、动态平衡、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共生 的 自然生态环境 。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无论是 各种不同物种各自生命形态的稳定与发展 ,还是由各种物种相互联系和依存所建构的 整个生命世界—— 自然生态 ——在发展、演化过程中所实现的 动态平衡 ,其 物质基础 和 决定因素 都是这些生物物种的 基因结构 。 这样,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这种 旨在改变生物物种基因结构 的基因工程技术 ,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一项最具时代代表性的尖端技术,同时也是一项稍有不慎便将形成 恶性连锁反应 甚至是“ 蝴蝶效应 ”,从而打破 地球生态平衡 ,危及 人类生存 , 具有高度风险的 敏感技术 。 古人云,“食,色,性也”——饮食与生育既是人类维持种群生存与繁衍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人类社会表现为人性的,与人的精神情感、伦理道德和社会尊严密切相关的最具敏感性的私密领域。 如果 粮食 和 生育 这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最敏感的私密领域都可以毫无顾忌也无节制地任由人们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来进行产业化和商业化开发,那么,这个世界还存在 基因工程技术不能涉足的伦理与道德禁区的社会领域吗 ? 由此可见,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问题与 “ 基因工程技术能否毫无节制地在社会各领域进行全面地社会化应用 ”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鉴于 基因工程技术无节制地社会化应用 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绝非某些专家所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一个 单纯的应由“ 科学家共同体说了算 ”的科学技术问题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1 ) ,而是一个同时涉及到科技、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社会综合管理与社会系统管控的重大问题。 总之, 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问题的重要性,绝非仅仅在于它可能危及到 食品安全 和 国家粮食安全 问题,也不仅仅在于它的背后还存在一个由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所引发的自然伦理与社会道德的价值问题 , 更在于 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个 攸关人类生态安全和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 。 基于上述认识,针对朋友的一篇讨论转基因问题的博文佳作,我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论:“ 转基因问题,既是一个科学与专业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领域的现实问题。因此,一时头脑发昏发热,既不考虑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传统社会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国情,也不考虑在当下中国腐败盛行,政令不畅的现实情况之下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能力的实际水平,盲目比照社会化程度很高的成熟发达的现代国家,只能是打着科学的大旗误导公众,使国家落入一个万劫不复殃及子孙的技术陷阱。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3) 四、 信息文明理论视阈中的 基因技术社会化应用问题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现代信息技术日臻成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延伸与广泛应用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社会突破信息交流的时空障碍,在技术层面上充分实现人际沟通、意志表达与社会合作无障碍化的时代;是一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走向深化的时代;更是一个 人类智慧充分释放,人类文明高度发展 ,逐渐走向以 和平发展 、 和谐合作 、 以人为本 为历史内涵的 信息文明 建设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理性、智慧高度发达的时代, 在历史条件不足,管控手段阙如 的情况之下,人类社会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去打开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 这个潘多拉的盒子。因为 这是一条蛊惑当代,遗祸子孙,自寻毁灭的愚蠢之路,一条将人类自己引入地狱之门的不归之路。 鉴于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是一个对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科技到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冲击和深刻影响的 社会宏观管理问题 ,在全面启动这一进程之前,国际社会和各有关国家务必从 以下几个不同的视角严格审查当今世界是否具备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 1 . 人类社会把握与管控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能力、现实水平与历史局限的视角: 通过这个视角,主要是审视当今世界 是否 业已 通过长期研究与实验室层次的技术积累 , 全面而切实地 掌握因应和妥善处理由于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应用 而可能引发的 各种负面后果 ——特别是对 人类的生态环境 、 人类自身的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 有可能产生的长期的和破坏性、灾难性的潜在后果—— 的技术能力 。 2 .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社会道德)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整体历史水平视角: 本人在2010年12月完成和发布的一篇博文中曾写下了这样两段话: “ 历史和当下每一天的社会现实都在无声更无情地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 越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越要掌握在具有相应历史高度的现代文明修养的人的手里。否则,旨在为人类造福的现代科学技术势必走向其反面,将人类推入万劫不复的灾难的深渊。人类将为此而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前,就被过早地送上末日审判的审判台 。 ” “ 凡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社会实践,无论我们的初衷是多么美好,都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报复和惩罚 。就是说, 我们这一代人目前正在为前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失误偿还我们既还不起又躲不掉的历史债务。 恐怕今后的几代人,也还要继续完成我们这代人的“未竟事业” 。 ” ( 详见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5 ) 这样,在 自然伦理、社会伦理(社会道德)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整体历史水平的视角上, 审查当今世界是否具备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必须把握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 整体水平 是否 已经 达到一个 相当高的历史高度。 只有在 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整体水平业已达到一个 相当高的文明高度 的历史条件之下 ,才有可能为 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化开发与合理应用 创造和提供足够的 伦理观与价值观层次上的根本保证 。 人类文明的进步在 这一历史高度上所实现的整体水平 ,最起码应表现在以下几个 基本方面 : ⑴通过信息文明建设的深化,人类社会 业已 在文化价值观的层次上 形成了 价值共识 —— 人与社会的协调与统一 ,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实现的 人与社会的发展、完善与完美 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在 社会实践 上的 最高价值取向 。 ⑵在上述价值观的统摄之下,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冲破了表现为形形色色的现实功利与短期利益的物欲桎梏和这一桎梏所形成的精神枷锁的束缚, 不但消灭了战争和暴力本身,而且消除了产生战争和暴力的社会根源 。 这样, 人类社会的 一切科学技术都只能用于和平建设,以实现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而在 社会和组织层面上 ,终结了科学技术在“爱国”和“民族利益”的名义之下,被 有组织地, 并“ 合法地”用于战争和暴力, 戕害人类自身的野蛮历史 。 ⑶科学家群体的 整体科学素养与文明素养 业已达到这样的文明高度和历史水平: 科学研究的全部目的就是 释放自身的智力潜能,为人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 这样,就 在个体社会实践层面上 , 杜绝了使人类社会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异化为戕害甚至毁灭人类自身的技术手段的可能 。 只有在这种高度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 不再有置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于不顾,滥用科学技术以谋私现象的存在空间 。而世界各国,尤其在各发达国家,长期危害社会的 “高技术专家犯罪”现象 也将彻底绝迹。 显然,具备上述这一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的人类社会,必然是一个 世界各国在 全球范围 内通过长期的 和平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所实现的历史成果 。而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成果,也必然是一个世界各国 在自由、自主和自愿结合 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 内在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社会整体 —— 最终完成人类社会的 全球化、信息化历史进程 的人类社会整体—— 具备 信息文明历史高度和文明高度 的 全新的人类社会 。 3 . 人类保护自然生态与自身生存环境的现实能力、历史水平及其历史局限的视角: 如上文所述,人类活动,尤其是 借助科学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 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目前 大致可归纳为物理、化学、生物这三个层次和水平: ⑴ 物理水平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质形态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不同方面和不同性质的环境污染。 这一层次的环境破坏,一方面表现为由于 过度开垦 和 过度放牧 所导致的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大型工程建设 所导致的地形地貌的大幅度改变所引发的地质、气象灾难和相应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⑵ 化学水平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质结构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不同方面和不同性质的环境污染。 化学水平的环境破坏与污染,目前主要表现为 化学工业生产 所造成的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的 水源污染 、 空气污染 和 土壤污染 ,以及由水源、空气和土壤污染而引起的 海洋污染 、 河流污染 、 山林污染 以及 农林作物污染 和相应的以粮食、水果、蔬菜为主要内容的 食品污染 。 ⑶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在自然生态的 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层面 所造成的破坏和由此而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生物水平的环境破坏与污染,目前人们主要关心的是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滥用造成生物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的异变,从而导致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的根本性破坏 。人类活动一旦在自然生态的 物种基因结构和生命形态层面 上造成破坏, 必然引发 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 其历史后果必然是 人类自身的毁灭 。 根据以上对三个层次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对今日世界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应对环境破坏与生态灾难的现实能力,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预防和治理 物理和化学水平 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问题上,西方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他们曾经的 历史教训 和业已取得的 成功经验 ,都是我们应该引为借鉴的 宝贵资源 。今年年初以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从北京、华北、东北、一路蔓延到江南、西南,几乎弥漫了大半个中国。这种烟雾弥漫,遮天蔽日,被西方记者十分形象却也不无恶意地描绘为 炼狱景象 的严重雾霾天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目前面对物理和化学水平的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是一种怎样的尴尬与无奈的现实状态。 至于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可以说,目前人类社会完全没有相应的预防与治理能力。即使在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和 基因工程技术 领域均已取得重大成就的西方各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其 基因工程技术 也依然处于开发和应用探索阶段。对 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有关研究机构尽管作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可是 远未掌握预防与掌控这些可能的负面甚至灾难性后果的现实能力 。 综上所述,今日人类社会面对 生物水平-基因结构层次 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仅在科学技术上尚不具备 有效而可靠 的防控手段 ,在综合利用 科技 、 法律 、 伦理道德手段 ,通过对这些社会管控手段的系统整合,构建一个 强力而高效的社会管控系统 方面,更是一个任重道远,远未完成的历史课题。目前国内外在 基因工程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社会化应用 和与此相关的 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商业化 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五、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和论述,不难看出,只要依据上文所述的“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对“ 中国人没资格拒绝转基因食品 ”这个显然不合情理的立论稍加改造,便可形成本文的最终结论: 人类社会在本文所论述的 “ 基因工程技术全面社会化应用的历史条件与现实资格 ” 全部落实之前,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群体都没有资格启动 基因工程技术的全面社会化应用 ,更没有权力和资格启动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否则就是一种拿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人类命运作赌注来满足一己之私或一国之利的犯罪行为。 参考与延伸阅读文献: 1 . 61 位院士力挺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2013 年10月21日00:49 来源: 郑州晚报 http://news.hexun.com/2013-10-21/158893877.html 2 . 61 院士上书请求推广转基因水稻:再延缓就是误国 http://news.hexun.com/2013-10-20/158890467.html 3 .杨文祥: 鲍海飞博文佳作《 一隅之见转基因 》阅读评论 2013-10-2112:0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733955 4 . 教授:转基因是从根本上灭绝人类 是邪恶技术 http://www.zhgpl.com/doc/1028/3/1/3/10283134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831348mdate=1029183309 5 .杨文祥: 革故鼎新(19):严重的现实灾难,沉痛的历史反思——丁甜老师博文引发的理论思考 2010-12-28 12:5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98331.html 6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2001,1期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1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论设计宝宝——关于遗传技术出现的合理性
热度 1 arthurw321 2013-7-27 14:27
最近的“三亲”婴儿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整个人群甚至生物学学生和从业者中产生了一阵恐慌与思考:人类真的能设计吗?这样不是反自然了吗? 事实上,这些技术的出现,我称之为第六次基因革命。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发展至今出现的技术不胜枚举,为什么偏偏这几个技术让人民恐慌?因为这些技术,已经接近设计宝宝出现的样子了,虽然还差的很远。 为什么是第六次基因革命? 第一次, 是聚合酶的出现。太初之时,生命如果只是一段DNA或者RNA,那可以假设它们的复制错误率是1%。聚合酶的出现,让RNA出错的几率降低到了千分之一到是万分之一,大约三万分之一。这样的生物,我们有时候叫它们 RNA 病毒。它们RNA的极限长度,似乎是3000到3万个碱基。 第二次, 是双链DNA和DNA校对与修复的酶出现。它将DNA复制错误率降低到了十亿分之一。而带有这种机制的生物,我们一般叫它们细菌。 第三次, 第三次是多细胞生物发育进化和多倍体生物的出现。细菌一般是单倍体,而我们人类是二倍体。当然,大家都知道无籽西瓜是四倍体,那是人为加倍的结果。多倍体的出现,让双链的DNA再次出现了多个副本。即便DNA的两条链都出了错,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个甚至很多个复本可以使用。而发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纠错的过程。虽然在DNA复制初期可能有错误,但是它可能在发育的过程中被掩盖了,甚至被纠正了。虽然也会有不可救药的个体:那种事情在人类中,一般叫做自然流产。 第四次, 有一种东西叫突变熔毁。有的科学家推测每个人类孩子身上都有200个左右的突变。这意味着,会不会出现遗传病,不过是运气问题而已。但是这却大大超过了科学家认定的极限突变率:每一代小于1.科学家认为,当突变率1时,整个种族就会被变异而毁灭。可是很显然,人类没有毁灭。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有性繁殖。或者说,我们会做爱做的事情。不要以为这理所当然,细菌就不会,很多单细胞生物也不会,甚至很多多细胞的植物,也不会。 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虽然有性繁殖的素率只有无性繁殖的一半,但是有性繁殖后代的质量,也就是DNA复制的准确率,却是无性繁殖的两倍。其实关于我们为什么要有性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啪啪啪,其实科学家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如果从繁殖这方面说,有个比方:如果你有两辆坏了的汽车,1个需要换4个轮子1个需要换个发动机,那你把两辆车组合起来就行了。提出这个比喻的人好像叫康卓约夫。 性,大概就是这样的。 第五次, 这一次,和上一次密切相关。这一次,叫做性选择。所以呢,这一次是自然假性别差异之手,来做减少可遗传的DNA有害突变之事。 第六次, 好吧,现在我们有了第六次基因革命。这一次,我们不再依靠自然来帮我们了。我们要靠自己。但是毕竟从这五次基因革命就能看出来,自然选择绝不仅仅是进化和变异的理论,更是如何保护自己DNA不突变的理论。从这个层面说,这是一个反进化理论。不管是进化还是反进化,最终的目的都是适应环境。 可以看出,现代基因技术并不是人凭空捏造出来的。至少在暗地里能看到和自然选择藕断丝连的关系。这,只不过是对自然选择的一次继承和发扬。所以,我不认为选择无病的胚胎甚至调整突变的基因是人类的末日,毕竟基因在某种程度上的含义只代表表型。只不过,如果将这些技术拿来把所有的变异拒之门外,那确实有点危险了。毕竟,人类还需要进化。 PS: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大多见解来自于《孟德尔妖》。
个人分类: 渭城朝雨浥轻尘-原创|289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实验室成功建成克隆-表达遗传工程载体系统
热度 3 duke01361 2013-6-18 21:06
本实验室成功建成克隆-表达遗传工程载体系统 凭借我们在基因克隆、分析、表达等方面的雄厚技术优势,我们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多功能基因克隆-表达载体系统。该系统集中了克隆系统的全部优点和表达系统的优点,二者合一,可以轻松实现基因的克隆、分析和高效表达。 可供生物技术公司、疫苗生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有偿使用。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35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工程藻类为生物燃料等制造“神奇材料”__纳米纤维素
zhpd55 2013-4-9 09:37
工程藻类为生物燃料等制造“神奇材料”纳米纤维素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4 月 7 日 报道,工程化藻类可以为生物燃料等制出神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 Engineeringalgaetomakethe'wondermaterial'nanocelluloseforbiofuelsandmore . 昔日产生醋 , 康普茶( Kombuchatea )和椰果( natadecoco )菌族的基因,今日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利用太阳能将藻类转化为生产“神奇材料”纳米纤维素的明星。研究人员在第 245 届美国化学学会全美会议和博览会上,就获得生产功能性纳米纤维素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R.MalcolmBrown 博士说:如果可以完成最后的几个步骤 , 意味着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潜在农业转变。人们将会拥有可以大量而廉价地生产纳米纤维素的工厂。它可以成为可持续生产生物燃料和许多其他产品的原料,同时生产纳米纤维素;用藻类来吸收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 CO 2 。 R.MalcolmBrown 博士作为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已经有 40 余年的研究经历,他在美国化学学会首届纳米纤维素国际研讨会上进行了重点发言,其要点摘录如下: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 像塑料一样是由分子链接在一起形成的长链结构。纤维素构成了树干和树枝、玉米秸秆、棉花纤维等 , 而且它是纸张和纸板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吃的纤维素是以“膳食纤维”形式存在 , 也就是水果和蔬菜中不易消化的物质。牛、马和白蚁可以消化鲜草、干草和木材中的纤维素。大多数纤维素由木纤维和残留的细胞壁组成。实际上很少有生物体可以对其天然的微纤维纳米结构形式的合成和分泌纤维素。在这个层次上 , 纳米纤维是非常亲水,而且看起来像果冻一样。然而 , 纤维素共享了其他纳米材料的独特属性,与大量的宏观相同材料所具有的性质截然不同。以纳米纤维素为基础的材料可以比钢更强 , 硬度比凯夫拉尔( Kevlar )更硬。强度大、重量轻以及其他优势使得纳米纤维素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用途,将其用于轻型盔甲、弹道玻璃、伤口敷料以及用于移植的替代器官支架等。 在 19 世纪 , 法国化学家及微生物学家路易 · 巴斯德( LouisPasteur )首次在制醋过程中发现有我们现在被称为是菌性的纳米纤维素参与。由菌制得纳米纤维素具有易于生产和高纯度等一些优势。 R.MalcolmBrown 博士回忆起 2001 年 DavidNobles 博士的发现,他是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 )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是他再度将大家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他们对于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这方面来 , 但试用的微生物不同。 DavidNobles 博士建立了这几种蓝绿藻 , 主要是光合成菌,在基本结构上就像制醋菌一样 ; 然而 , 这些蓝绿藻或蓝藻( cyanobacteria )可以产生纳米纤维素。用蓝藻生产纳米纤维素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自然界的储藏量并不丰富。如果它可以大规模生产 ,R.MalcolmBrown 博士认为,这应该说是“在植物生物学领域内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R.MalcolmBrown 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关注木醋杆菌 (Acetobacterxylinum ,简称 A.xylinum), 这是一种直接将纳米纤维素分泌到培养基之中 , 并用它作为未来研究的一种理想模型。醋菌属族的其他成员在制醋和其他产品生产中找到了商业使用价值。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 ,R.MalcolmBrown 的研究团队首次测定了来自 A.xylinum 纳米纤维素基因。他们还发现这些基因参与纳米纤维素聚合和结晶。但是, R.MalcolmBrown 也承认在使用 A.xylinum 或其他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过的菌类来商业化生产纳米纤维素的过程中存在不足。例如 , 菌类需要高纯度,无论是在食品和其他营养物中都是如此,就是人们从酿醋和制作酸奶到胰岛素和其他药品的生产,每种工艺都会涉及到菌类在庞大的工业发酵池进行培养和繁殖。这些缺点使人们将目光由工程化的 A.xylinum 纳米纤维素基因转向到 DavidNobles 博士他们得到的改良蓝绿藻。 R.MalcolmBrown 解释说 , 海藻有生产纳米纤维素的多种优势。例如 , 蓝绿藻( Cyanobacteria )就可以从阳光和水来获取营养 , 而且可以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蓝绿藻也有可能将纳米纤维素释放到周围环境 , 像 A.xylinum 一样 , 使其更易于收获。 在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 R.MalcolmBrown 博士的报告,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如何利用蓝藻基因工程来生产一种长链或聚合物形式的纳米纤维素材料。而且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蓝藻基因工程来合成更加完整的纳米纤维素,他也提到目前的运作规模正在扩大 , 将研究结果从实验室规模的试验扩大到更大的户外设施,这也是研究人员为之不懈努力的最终目标。但是,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的。 R.MalcolmBrown 博士明确指出 , 实现纳米纤维素燃料生产的商业化,其主要障碍之一就是涉及到国家政策和政治 , 而不是科学问题。他说 , 生物燃料在未来几十年将面临一个困难的时期 , 因为它要与现行采用液压破碎法制得的低价天然气进行竞争。 R.MalcolmBrown 博士明确指出,从长远来看 , 美国需要发展可持续的生物燃料 , 引用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性 , 不仅美国有必要促进生物燃料的并行开发和商业化研究,对于其他国家也同样主要。 RelatedStories Oct04,2012 Nanocelluloseenablesthemanufacturingofnewenvironmentallyfriendlymaterials ; Mar25,2012 MaterialsinspiredbyMotherNature:A1-poundboatthatcouldfloat1,000pounds ; Mar19,2012 Nervecellsgrowonnanocellulose ; Mar28,2011 Green'carscouldbemadefrompineapplesandbananas
个人分类: 新科技|5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三次绿色革命": “不能观望、不必恐惧,应加强研究、严格管理
wangxiaog04 2013-3-24 18:46
编者按: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生物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基因组工程实验室张勇博士与明尼苏达大学Daniel Voytas教授合作,在生物学领域核心期刊《PlantPhysiology》(网络版11月第一期)发表研究论文“Genomeengineering with TALENs(靶向核酸酶)”。借此机会,本报特邀张勇博士谈谈基因工程技术的深远意义、发展前景等重要问题,与读者共享。 “不能观望、不必恐惧,应加强研究、严格管理” ——生命学院张勇副教授谈“第三次绿色革命” 王晓刚 学生记者团 邓惠阳 生物技术 炙手可热 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10年来,《Science》评选的年度10项科技进展中,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占50%以上;2008年评出的SCI影响因子前20名期刊有16种属于生命科学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物技术在深关人类生存发展的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干细胞等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医药生物技术将大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生活的质量;农业生物技术将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工业生物技术将加速“绿色制造业”发展,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为抢占生物技术的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制订国家战略规划,发布专项政策,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2009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了《21世纪的“新生物学”:如何确保美国引领即将到来的生物学革命》的报告,建议采取国家行动以加快发展“新生物学”,重点加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粮食、能源、环境和健康4个领域的应用。 我国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将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 点之一;2010年9月通过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也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革命 意义深远 基因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认为,到目前为止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已经有三次“绿色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绿色革命”,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 美国人诺尔曼·欧内斯特·布劳克(Norman Ernest Borlaug)发明了高产、矮秆、抗病力强的小麦良种, 使小麦单产从 1950 年的每公顷 750 千克增加到 2004 年的每公顷 2750 千克,增加了近 4 倍。将其 推广到第三世界许多国家, 对解除饥饿的威胁立下了汗马功劳, 博洛格也因此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第二次“绿色革命”,就是以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为代表,主要专注于对“杂交优势”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中国的粮食生产乃至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两代技术在手段上都是比较“自然”的,它把两个很笼统的基因序列放置到一起,以使其组合出新基因、产生新形状。正由于它很笼统、不好控制,所以要获得预定的生物形状就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把它们都划入“传统基因”技术。 到了 2000 年左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积累和实验手段的进步,对基因进行“定向修饰”成为可能。 2009 年, Nature 期刊发表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Daniel Voytas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烟草中实现内源目标基因的精准修饰的研究结果,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代生物遗产基因修饰技术”趋向成熟的标志。 “下一代生物遗产基因修饰技术”,将会产生比前两次“绿色革命”更为彻底的变革。它意味着更多的产量、更丰富的品种、更多梦寐以求的性状。“金色大米( Golden rice )”就是典型的例子。德国科学家把微生物用来合成“胡萝卜素( carotene )”的关键基因——大约几千个“碱基对”大小的基因片段,导入常见的白色大米基因中,合成了能够生产胡“萝卜素”的“金色大米”。 2005 年,他们改用玉米的基因,做出了金色更浓、胡萝卜素含量更高的“黄金大米”。 定向修饰 精确置换 如果没有“定向修饰”基因技术,要让白色大米获得胡萝卜素的基因,是十分困难的。即便采用传统的“基因修饰”技术,由于导入的基因片段太大,可能产生出的生物性状太多,筛选十分麻烦。但是,在“定向修饰”技术下,则可以很精确地在分子层面给基因做“外科手术”,直接得到“黄金大米”。 2010 年,我们发现了 TALEN (靶向核酸酶)在植物细胞中的定向切割能力。2011年,通过优化 TALEN骨架载体的设计,以烟草为模式植物实现了基于TALEN技术的植物内源功能基因的“定向敲除”(Knock out)及精确置换(targeting replacement),获得了“定向遗产修饰植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简单说,要在分子层面给基因做“外科手术”,你就得找到相应的“手术刀”,不然,你的“手术”就没法做。这个“手术刀”就是具有“定向切割功能”的 靶向核酸酶。 在烟草植株的实验中,不输入外源基因,而只是改变一下它的某个基因(一个核苷酸),就可以非常细微地完成基因“外科手术”,在不改变其他性状的前提下获得新的性状。这种改变细微到如果没有高超的检测技术,就很难分辨它是否转基因或自然变异。 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全世界超过1000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中,科学家评出了2012年度10想最具突破性的科学进展工作, TALEN技术位列第三。 不能观望 不必恐惧 由于公众对“转基因”缺乏了解,因此,近年来对“转基因”讨伐声一片。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项新技术从起步到成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且公众从陌生到熟悉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缓慢过程。 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任务有两点: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研究,在技术层面切实避免原有技术的不足,使转基因食品更安全可靠,为保证公众健康、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能源问题作出努力;另一方面,要增进公众对“转基因”的了解。 在技术层面,基因修饰逐步从“非定向修饰”向“定向修饰”发展,避免了传统的遗传修饰技术存在的“遗传稳定性下降”、“目标基因低效表达”、“选择性标记基因难以去除”等问题。 在认识层面,“转基因”刚诞生时人们对它有两种极端的想象,如“转基因南瓜比人还大”等“极端好”的想象和肯德基的“八脚鸡”等“极端坏”的想象,都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普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公众认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攻自破。 我们不能因为担心“转基因”的副作用而置之不理,正如当初不能因为担心“计算机获得自我意识”或“计算机控制人类”而停止研究计算机并发展电子产业一样。既然一项技术现在还“做”得“不太好”,我们的任务是“做得更好”,而不是“不做”。如果现在因为它的不足而停止研究,那么,我们将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如果你落后太多,想补上这一课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正如《“十二五”生物技术规划》所说的那样,生物技术将成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突破点,面对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日益严重的问题,现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应该为这些重大挑战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因此,国家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投入和研究。 目前,以美国为核心的学术及工业界正在向以“定向修饰”、“精准修饰”、“可控修饰”为特征的“下一代生物遗传修饰技术”迈进,然而,国内迄今为止在相关领域尚属空白,这与我国在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应有的地位极为不符。因此,加强研究的紧迫性就更为明显。 科学管理 严格规范 正因为转基因技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在它还不完善的阶段,一定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这包括研究的管理和生产、使用的规范。比如,考虑到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的影响,美国的大公司与农户会签订非常严格的合同,规定在一亩地内只能种 70% 的转基因抗虫品种,甚至规定新旧品种的套种间隔等具体指标,从而给虫子留出一定的生存空间,也为整个区域留出了一定的生态空间。 在我们国家,管理制度并不见得要比国外先进。因此,在推广转基因作物品种之前,一定要预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管理与防范。比如,即使规定只能种植 70% 的抗虫作物,也要预先想到部分农户可能抱着侥幸心理而全部种植转基因品种的情况。 长期下去,经过不断淘汰,你就很难再寻找到原有物种的基因了。 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基因的流失与保护问题。 如果现在不注意基因的保护,那么,几十年后当人们忽然发现某个物种的某个基因很有用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了,这正如你在“数码世代”难觅“半导体”产品的踪迹一样。当然,这不是转基因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消费习惯的问题。 事实上,人们的确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社会制度来避免此类问题。对于技术本身的不足,必须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来解决;对于“非技术因素”导致的问题,要通过科学、完善、严格的社会管理来解决。而且,在技术并不完美、管理并不完善的条件下,推广使用转基因产品时一定要十分谨慎;即便技术成熟了,也要确保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的贯彻落实。
3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基因工程构造的跑步机上加速奔跑的作物生产
热度 13 lionbin 2012-12-10 14:16
在基因工程构造的跑步机上加速奔跑的作物生产
前不久,一篇以“美国遗传工程作物对杀虫剂使用的影响——第一个16年”(见参考文献)为题的文章在《欧洲环境科学》发表了,并被标注为“Highly accessed”的文章。今天就想在介绍该文的同时,穿插一些我的看法。 毋庸置疑,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产生的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在美国已经取得巨大的商业利润,但人们一直也在担心,如果过度依赖这种技术是否会产生抗性驱动的问题,不过能找到的有用佐证数据并不多。当然,一些独立的研究已经计算出基因工程对单位杀虫剂使用量或整体杀虫剂使用量所带来影响的情况,特别是考察了抗草甘膦杂草的快速扩散所产生的影响。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当今的遗传工程作物的种植正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但该文的结果显然与这个看法相反,在抗除草剂的杂草管理系统中,抗草甘膦杂草的出现带来了除草剂在数目和量上的实质性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草甘膦抗性杂草蔓延的结果。例如,如果能耐受2, 4-D的新遗传工程形式的玉米和大豆被批准使用,2, 4-D的喷撒量在2019年会增加2.2 kg/ha。 过去16年,在抗除草剂使用的土地中,除草剂使用量增加的幅度,使得Bt作物在减少杀虫剂使用量方面相形见绌,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还将继续。 这篇文章通过模型对作物产量在年代上进行量化,探讨了具有抗害虫特征的六种主要转基因作物在过去16年(1996 – 2011)来对杀虫剂的使用所造成的影响。这六种主要转基因作物包括:具抗除草剂性状的玉米、大豆和棉花;针对欧洲玉米螟的Bt玉米,针对玉米根虫的Bt玉米和针对鳞翅类昆虫的Bt棉花。该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16年间,抗除草剂作物技术已经导致除草剂使用量增加了2.39亿公斤,另一方面,Bt玉米和Bt棉花减少了5600万公斤杀虫剂的使用 ,但一些主要的目标昆虫正在产生抗性,大量Bt Cry内毒素也产生了,这矮化了杀虫剂使用量减少的效果。全方位分析Bt-转基因植物中Bt Cry蛋白生物合成对环境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挑战,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被忽略了,尤其是考虑到最近的多Bt蛋白、混合型基因改造(stacked-trait)问题。 扣除Bt作物使得杀虫剂用量的减少,总的来说遗传工程技术导致杀虫剂的使用量增加约1.83亿公斤,约占7%。 估算遗传工程作物对杀虫剂使用的影响是非常麻烦的。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对三大主要作物的农药使用数据收集方面几乎是个空白,比如每公顷种植遗传工程作物平均增加了多少,对抗除草剂(不仅仅是草甘膦)作物的登记情况,对杂草群落所造成的打击,以及许多农田中耐草甘膦杂草的存在情况等等方面。目前很难确定,如果过去16年没有抗除草剂技术,那么杂草的分布、种群水平和表型又会是怎样的呢。在过去16年没有抗除草剂作物的情况下,杂草管理系统与技术必然会沿着其他的轨迹进化,比如,至少需要在播种前和萌发后采用多种不同的低剂量除草剂。 美国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已经进入一个怪圈,种植者被强行放在了必须付出高额代价的除草剂与杀虫剂构造的加速跑步机上,大家都必须跟着其速度跑动并加速。 首先,种植者并没有什么选择,他们被告知去购买具有抗多种活性成分的抗除草剂作物品系,以及用Bt玉米来一劳永逸地替代玉米杀虫剂。这个种子农药产业销售记录良好,利润颇丰,在当前的商业模式中,抗性杂草和昆虫的活性又为他们开辟了另一个新的获利机会,一环套一环,进入开发-生产-销售-再开发的“良”性循环。其次,监管机构面对这样的情形,也显得毫无作为:他们无法限制先前已获批的抗除草剂技术的使用,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杀虫剂的使用量并让害虫产生抗性;另一方面,他们还无法拒绝新的抗除草剂或bt转基因性状的申请,因为不跟着跑步机运动的话,很可能就加速了抗性杂草或昆虫的传播。所以,在当今抗性杂草问题不断恶化的背景下,美国农业部是否拥有法定权限来否定对批准抗除草剂作物的请求,是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 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和怪圈呢?论文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主要的遗传工程作物来说,如果需要进行杂草管理系统的改造,首先必须使得这个跑步机逐步稳定下来,而不能继续加速,之后再慢慢减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需要尽量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和杂草管理的成本,以及减少除草剂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杂草管理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在农田种植针对草甘膦的抗除草剂作物必须大幅度降低(至少减少1/3到1/2),以便农民有机会来阻止某种抗性的产生。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增加非抗农达(草甘膦)或非Bt转基因种子生产的时候,提供种子的生物技术行业对此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任何时候,种子生产行业所做出的某些决策以及他们所提供的种子性状,决定了下一季农民所种植作物的性状。所以,为了能帮助农民扭转这种局面,转向更可持续的杂草与害虫管理系统,种子生产行业必须率先行动起来。 显然这种理念目前尚未充分得到农民、杂草管理专家和决策者的认识。这就是该文的重要意义之一。 参考文献: Benbrook: Impact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on pesticide use in the U.S. – the first sixteen year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 2012 24 :24. ( http://www.enveurope.com/content/24/1/24/abstract ) 更多关于Benbrook发表的相关文章和报告,可参考: http://www.nlpwessex.org/docs/benbrook.htm 毒杀西部玉米根虫的Bt(Cry3Bb1)转基因玉米,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些农场连续种植三年后,因为Bt 蛋白杀不死的西部玉米根虫而被毁坏。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7119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植物育种的新生物技术
yuchyu 2012-3-21 15:56
Deployment of new biotechnologies in plant breeding Maria Lusser1,3, Claudia Parisi1,3, Damien Plan2 Emilio Rodríguez-Cerezo Nature biotechnology, volume 30 number 3 march 2012 原文下载: www.nature.com/nbt/journal/v30/n3/full/nbt.2142.html The seven techniques we focused on are described below. • ZFN technology. ZFNs are synthetic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custom designed to cut DNA at specific sequences. They consist of a zinc-finger domain that recognizes specific DNA sequences and a nuclease domain. Genes encoding the ZFNs are delivered to plant cells in an expression plasmid. Depending on the method, the expression plasmid may additionally contain a short template sequence or a stretch of DNA to be inserted. The ZFNs create a double-strand break (DSB) at a specific site in the DNA. The double-strand break stimulates the cell’s repair mechanism, the process of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the insertion of DNA. Essentially three methods are in development: ZFN-1, ZFN genes are delivered to plant cells without a repair template. The ZFN binds to a specific DNA sequence and generates a site-specific DSB. Gene repair mechanisms of the plant cell intervene to repair the break and generate site-specific mutations, which consist of changes of single or few base pairs, short deletions or insertions. ZFN-2, ZFN genes are delivered to plant cells along with a short repair template, consisting of a DNA sequence homologous to the targeted area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point mutation. The ZFN binds to a specific DNA sequence and generates a site-specific DSB. Gene repair mechanisms of the plant cell intervene to repair the break and generate site-specific point mutations by copying the repair template. ZFN-3, ZFN genes are delivered to plant cells along with a large stretch of DNA (e.g., a gene of interest). The ZFN binds to a specific DNA sequence and generates a site-specific DSB. The ends of the DNA stretch are homologous to the sites flanking the DSB; therefore, the DNA stretch is site-specifically inserted into the plant genome. The rationale of ZFN technology is to create site-specific mutations or gene inactivation leading to the desired phenotype, like herbicide resistance. The ZFN-3 approach can be used for targeted addition of genes of interest, gene replacement and trait stacking. Specific gene targeting can prevent so-called ‘position effects’ caused by random insertion of genes in the genome. • Oligonucleotide directed mutagenesis (ODM). Also known as targeted gene repair,oligonucleotide-directed gene targeting, genoplasty and chimeraplasty. Oligonucleotides are chemically synthesized to share homology with a target sequ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nucleotides. Oligonucleotides induce site-specific mutation at the target sequence. The genetic changes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utation (replacement of one or a few base pairs), the reversal of an existing mutation or the induction of short deletions. • Cisgenesis and intragenesis. Cisgenic and intragenic plants are produced by the same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as transgenic plants, but the DNA transferred belongs to the same species of the transformed plant, or to a cross-compatible species. In cisgenesis, the DNA sequence includes the gene of interest flanked by its own promoter and terminator. In intragenesis, the gene of interest can be combined with regulatory elements from the species itself or from a cross-compatible species. Both approaches aim to confer a new property to the modified plant. By definition only cisgenics could achieve results also possible by traditional breeding methods, whereas intragenesis offers more options for modifying gene expression and trait development. Intragenesis can also include the use of silencing approaches, for example, RNA interference, by introducing inverted DNA repeats. • RNA-dependent DNA methylation (RdDM). RdDM induces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by methylation of promoter sequences. Genes encoding RNAs homologous to promoter regions are delivered to the plant cells. These genes give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small double-stranded RNAs that induce methylation and silencing of the homologous sequences. RdDM allows breeders to produce plants that do not contain foreign DNA sequences and in which no changes or mutations are made i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but in which gene expression is modified epigenetically. • Grafting. A chimeric plant is produced by grafting a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scion on a genetically modified rootstock. Consequently, the fruits of the plant do not contain the inserted DNA sequence. The rootstock can be modified to improve its rooting capacity or resistance to soil-borne diseases, resulting i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yield of harvestable components. The rootstock can also be modified for obtaining gene silencing through the technique of RNA interference. In grafted plants, the small RNAs can also move through the graft so that the silencing signal can affect gene expression in the scion. • Reverse breeding. Homozygous parental lines of a selected heterozygous plant are reproduced.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meiotic recombination process are silenced through transgenesis. Consequently, nonrecombined haploid lin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heterozygous plant and their chromosomes are doubled through the double-haploid technique. The doubled haploids obtained are screened to find a pair that, would reconstitute the original heterozygous plants. Only nontransgenic plants are selected, thus the offspring of the selected parental lines would not carry any additional genomic change. • Agro-infiltration. Three types of agro-infiltr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Sensu stricto,’ nongermline tissues, mostly leaves, are infiltrated with a liquid suspension of Agrobacterium carrying a gene of interest. The gene is locally expressed at a high level, without being integrated into the plant genome; Agro-infection, nongermline tissues, typically leaves, are infiltrated with a full-length virus vector containing a gene of interest. Through the virus vect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of interest is spread in the entire plant; The floral dip technique involves immersion of germline tissues, typically flowers, into a suspension of Agrobacterium carrying a gene of interest so as to obtain stable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ed embryos are then selected at the germination state. Agro-infiltration can be used to screen for plants with valuable phenotypes that can then be used in breeding programs, for instance, with specific genes from pathogens to evaluate plant resistance. The technique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as a production platform for high-value recombinant proteins. However, the technique is mostly used in a research context, for example, to study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 in living tissues (leaves) or to test the functionality of regulatory elements in gene constructs.
4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工作者在基因工程上应有的正确认识和立场
热度 19 jiangjiping 2011-7-13 07:39
p { margin-bottom: 0.08in; } 科技工作者在基因工程上应有的正确认识和立场 蒋继平 2011 年 7 月 12 日 昨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饶毅院长发表了 的博文。 他的文章引起了科技工作者们的热烈评议, 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总的来说,反对的声音占多数。 饶毅教授的文章引起大家的关注可能源于两个原因:第一, 他的名望和地位。 他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院长兼教授。 这个身份象征着权力和学识的结合。 在中国,权力就是一切,权力就是名望。所以,大家对饶院长的文章感兴趣实际上是慕名而来的。 假如同样的文章是由我写的,我确信不会有这么多人发评论的(在这一点上,我自知不如饶院长有影响力)。第二,有关转基因的问题目前在中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 这是因为转基因作物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 而食品安全涉及到全体人民的日常生活,因而,人人都对此比较敏感。 我也是一位从事生物研究的科技人员, 我从事的是传统的作物基因改良,主要在经济作物方面, 但是,对于近来的基因工程的进程也有个个大概的了解,这是因为这些学科是相互关联的。 我的个性一般不愿意凑热闹, 因而, 对科学网的大部分热点话题很少参与发表即时的评论。但是, 今天的情况是个特殊。 在浏览和分析了大部分评论后, 我觉得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都是从自己的专业方面来看待整个领域。其中最明显的是:从事基因工程研究的科技人员一般都是支持转基因作物的,在这一领域,以饶院长和陈章良等著名科学家为代表; 而从事 其他科 学研究的,尤其是生态和环保方面的专家, 对转基因作物持反对或者怀疑态度,这一派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蒋高明研究员。 恕我直言, 从事基因工程的科技工作者们在谈及转基因的时候,往往着重于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优点, 而极力避免其存在的问题。 他们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几。说明白了, 还不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是因为他们要申请研究经费,要保证自己的工作, 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他们花去了人生的一部分最金贵的时间,学到了这些知识, 要是不能用上, 那不是很可惜。 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 那些从事传统研究的科技人员, 总是从负面的角度看待基因工程,他们强调基因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 而看不到或者主观地否定基因工程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说, 这两方面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 世界是一个辩证统一体, 基因工程也不例外。 因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技工作者, 我们不能只顾本身的利益, 违心地做片面的宣传, 误导公众,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向公众说明事物的真相。这种解释, 必须以科学的知识为准绳, 以实验的数据为事实, 对其优点加以肯定,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站在辩证的, 科学的立场上发表评论。 我本人认为基因工程是一个值得研发的领域, 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必将远远大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可是, 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地对待这项工程, 尤其是涉及到转基因作物的问题上,更应该谨慎行事。 这是因为农作物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存亡, 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 容不得半点差错。 在这一点上, 我特别要指出的是, 转基因粮食作物中的 Bt 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个基因用在棉花上没有多大问题, 可是, 用于其它粮食作物的话, 最好要做一些进一步的研究。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在转基因研究方面的专家, 大家有责任在这个问题上统一认识,有责任向社会大众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自己在这方面的认知是: 基因工程是一项新技术, 它必将给生物领域带来一场大变革, 从而大大地改善生物的性状。 但是, 它也必定会有副作用。 因而, 这不是应不应该发展基因工程的问题, 而是如何使基因工程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 尽量减少和避免它带来的副作用。不过, 在还没有充分的安全证据之前, 我是不会食用带有 Bt 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的。 这正像飞机是先进的交通工具, 总的来说, 它是相当安全的, 可是, 潜在的事故和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 有的人选择乘飞机, 而有的人选择坐火车 , 这没有必要造成相互间的指责。 不过, 虽然选择坐火车的人没有权利要求飞机制造公司停止制造飞机, 喜欢乘飞机的人也不应该指责喜欢坐火车的人胆小怕死, 但是,政府,科学家和经营部门有责任让公众知道真相, 不能让不知真情的不愿意搭乘飞机的民众误上了飞机。 飞机和火车,相当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粮食作物。 在这一点上, 中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要严格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粮食作物分开来, 对于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必须有明确的标记, 标明了, 让公众自己选择。 在标记明确的情况下,公众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评判, 在公众的取舍下,一切支持和反对的论点都是多余和徒劳的。 要是不标明,就是欺骗行为。 这不但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道德的。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6552 次阅读|48 个评论
[转载]国家重点实验室
热度 1 jianweihan 2011-3-5 16:12
1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 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1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2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3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4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6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7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8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9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0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1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2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3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4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5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6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7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8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29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0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1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2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3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4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5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6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7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8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39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0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1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2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3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4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5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6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7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8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49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0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1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2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3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4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5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6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7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8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59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0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1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2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3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4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5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6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7 视觉合成图形图象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8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69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0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1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2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3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同济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4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5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6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7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8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79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0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1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2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3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4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5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6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7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8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89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0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2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3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4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5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6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7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8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99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0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1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2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3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4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5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6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7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教育部 科技部 108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09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0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1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2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3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4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 工信部 科技部 115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科技部 116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南昌大学) 教育部江西省 科技部 117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 教育部农业部 科技部 118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水利部 科技部 119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部 120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部 121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部 122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 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部 123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中科院 科技部 124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行政区 科技部 125 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澳门行政区 科技部 126 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香港行政区 科技部 127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28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陕西省 科技部 129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 山西省 科技部 130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科技部 13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 科技部 13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省 科技部 133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 河北省 科技部 134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 广东省 科技部 135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总政治部 科技部 136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总政治部 科技部 137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总政治部 科技部 138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 农业部 科技部 139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部教育部 科技部 140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1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2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3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4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5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6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7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8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49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0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1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2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3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4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5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6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7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8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59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0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1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2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3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4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5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6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7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8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69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0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1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2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4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5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6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7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8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79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0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1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2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3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4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5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6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7 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8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89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0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1 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2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4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5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6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7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8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199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0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1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2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3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4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5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6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科技部 207 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08 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资委 科技部 209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0 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科技部 211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2 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3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4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5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6 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科技部 217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8 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19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科技部 220 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1 混合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2 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3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4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5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6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7 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研究总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8 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29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矿冶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0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1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2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铁道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3 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建设机械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4 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国资委 科技部 235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卫生部 科技部 236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卫生部 科技部 237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卫生部 科技部 238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卫生部 科技部 239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部 科技部 240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卫生部 科技部 24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农业部 科技部 242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农业部 科技部 243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农业部 科技部 244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总装备部中科院 科技部 245 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总装备部 科技部 246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总装备部 科技部 247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总装备部 科技部 248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总后卫生部 科技部 249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总后勤部 科技部 250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科技部 251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科技部 252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科技部 253 硅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科技部 254 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市 科技部 255 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市 科技部 256 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市 科技部 257 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市 科技部 258 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市 科技部 259 移动网络和移动通讯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 科技部 260 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 科技部 261 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市 科技部 262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广东省 科技部 263 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广东省 科技部 264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利集团) 河北省 科技部 265 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 科技部 266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 科技部 267 长效缓控释和靶向制剂及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科技部 268 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科技部 269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工研究院) 山东省 科技部 270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科技部 271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科技部 272 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 科技部 273 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 科技部 274 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科技部 275 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科技部 276 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科技部 277 水力发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 黑龙江省 科技部 278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河南省 科技部 279 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 科技部 280 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宁夏自治区 科技部
3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医研院动态免疫生物学实验室招聘博士后
talentblog 2011-3-4 15:14
祁海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单细胞体内动态生物学。我们使用活体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结合基因工程小鼠、细胞水平的正向遗传学筛选、以及经典细胞免疫学手段探索免疫细胞间黏附、迁徙、和反应性免疫组织结构生成的机制与规律。实验室现招聘博士后: 应聘条件: 1. 必须有相关生物或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 必须在英文国际期刊有第一作者论文发表; 3. 必须在细胞免疫学、或生物化学、或活细胞动态成像三方面中的一方面有研究经验,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选题; 4. 必须有求知欲,有责任心,有自信心,有表述力; 5. 有小鼠动物模型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工资待遇: 在清华大学校定博士后工作待遇以外,根据工作经验和能力可以额外享受年薪式津贴,并可能获得学校正式编制。欢迎优秀的申请者直接提出待遇要求。 申请方式: 将简历(包括学历和论文发表情况)、研究自述、待遇要求、及两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至:qihai@mail.tsinghua.edu.cn。
3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生物产业新观察
nooney1986 2011-3-2 13:36
比尔·盖茨预言:下一个首富可能是从事生物技术的投资者。 这个预言还未在全球富豪榜上实现,却已经在中国小试牛刀。2010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大张旗鼓地红火了一把。在A股市场近一年的“跌跌不休”中,生物医药板块是仅有的几抹亮色之一。“生物医药行业从未如此好过,而且,它必定越来越好。”这是记者采访多家生物药企、专家和政府官员,听到的最多的回答。 政策、资金都给力 “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十年都是春天。”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马华认为,中国生物医药即将迎来疯长的“青春期”。 “从大环境上看,GDP快速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都将合力拉动生物医药行业的飞速发展。”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尤其是新医改所提倡的重点是"治未病",即更重视病前预防,而非病后治疗,这使疫苗、基因工程、检测 试剂 等都成为投资热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这两年的投入总额都超过了300亿,这些钱在当时大多用来做生物药剂研发,双鹭药业、 天坛生物 、长春高新、通化东宝、华兰生物等都是受益企业。”双鹭药业的一位高管认为,在经历了研发周期的短暂蛰伏之后,生物医药行业将在2011年迎来“井喷式回报”。“这个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特点,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无疑降低了企业的压力和风险,到了2011年,甜头就来了。” 2010年10月,生物产业被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生物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源源不断。“利好政策是阳光,带来希望,指明方向;资金支持是雨露,滋润行业,壮大企业。阳光和雨露都有了,我们还能不茁壮成长吗?”双鹭药业上述高管形象地比喻道。 “没有比生物医药更肥的肉了” “亚洲市场的蛋糕,一半以上都属于中国。”天坛生物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在全世界,中国制造,尤其是中国的疫苗制造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国跺跺脚,全世界都要抖三抖。”据市场调研机构Ims Health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在10%以上,而中国,位列第一梯队。“中国的年均增长率是25%以上,如果说生物医药是全球热点,那么,中国就是热点中的热点。”马华说,“在2011年,这个增速只可能提高,而且是大幅提高。”马华的断言源缘于对中国技术的自信。众所周知,生物技术是生物医药的命脉。在前不久公布的由国家发改委参与编写的《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9》中,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生物技术PCT(专利合作协定)世界排名第六,是PCT专利前十位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技术优势,中国生物医药的市场优势也不容小觑。《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9》显示,仅在2009年,我国的生物医药进出口额就达到了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3.16%,疫苗出口同比增长19.71%。“我国生物医药共出口到126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和非洲,中国生物医药的市场份额都是压倒性的。”马华说,“稳定而庞大的市场,让中国生物医药甩开了步子。”确实,生物医药的高利润率令人咋舌。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年产值达到了776.88亿元,利润率为13.7%,这个数字高于高技术产业7.3个百分点,高于一般制造业7.4个百分点。 疫苗投资最热 “疫苗、基因工程、胰岛素和血液制品肯定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四大投资热点。”郭凡礼认为。其中,最热的莫过于疫苗。在《中国经济周刊》发给各大药企的调查问卷中,疫苗成为“最服众”的选项,占据投资首选的宝座。 “我国 疫苗市场 由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构成:一类疫苗由政府采购,价格低廉,针对适龄儿童,由国家免费提供,因此也称"计划疫苗";二类疫苗未列入国家免疫范畴,由消费者自愿选择、自费购买,价格较高,利润也较高,被称为"有价疫苗"。”马华介绍说,“2009年,我国疫苗批发总量接近120亿元,其中计划疫苗约占80%,有价疫苗约占20%。”“可以说,计划疫苗绝大多数出自天坛生物,我们的主营产品占有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天坛生物高管人员说,国家政策确定了加大传染病新型疫苗研发力度的指导方向后,天坛生物从中获益已是板上钉钉,其中,“"麻风二联疫苗"和"麻风腮三联疫苗"是已经确定的未来年度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与计划疫苗的一家独大相比,有价疫苗的阵营则显得热闹了许多。华兰生物、重庆啤酒、长春高新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看点。在H1N1事件中大出风头的华兰生物,可谓是疫苗班级的优等生。据华兰生物年报显示,自2001年起,华兰生物就保持着连续9年净利润正增长的佳绩。“重庆啤酒因为涉足治疗性乙肝疫苗而进入生物医药领域,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和百科药业的 艾滋病疫苗 都是重要的看点。”国金证券分析师赵霖瑞说。 基因工程被称为“生物炸弹”。“基因工程中的重组蛋白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甚至可能成为攻克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利器,而目前最"火"的克隆抗体已经全面进入医学蓝海,潜力无限。”赵霖瑞认为。 胰岛素和血液制品则是“潜力股”。“慢 性病 比如 糖尿病 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0年的全国性"血荒"也充分暴露了血液制品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这两大领域潜力十足。”马华说。作为A股中唯一一家血液制品公司,上海莱士正享受着一枝独秀的安逸。“血液制品一直供不应求,产品附加值也比较可观,2010年三季度,上海莱士的毛利率高达63%,这是很惊人的。”赵霖瑞说。胰岛素市场规模则有望在2013年达到57亿元。到时,预计我国居民 糖尿病 患病率将高达7‰。 “四大热点代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前景和发展趋势,但是,并不排除有新的热点出现。”赵霖瑞再三强调,“生物医药既朝阳又蓬勃,所以是有着较多可能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行业将是发展最快、富豪最多、前景最广阔的。” “没有比生物医药更肥的肉了。”双鹭药业一位高管站在新园区沙盘前对记者说。
个人分类: 生物产业观察|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食用菌基因组和基因工程学术研讨会
热度 1 Macrofungi 2010-11-15 14:19
全国食用菌基因组和基因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1年11月14-16日 湖北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盛秋季节,全国食用菌基因组与基因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我所举办。 香港中文大学 关海山教授首先详细讲述了香菇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研究情况。从大会了解情况分析,香菇基因组在较早时间已经测序成功,而数据分析和整理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应该也会在顶级杂质上发表。但何时发表和数据能何时公布却并未给出答案?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报告的情况来说,可能还需要不少工作才能完善其测序结果,scaffolds太多,至少需要genetic linkage map去支撑。当然他们有可能和上海农科院合作。 姜道宏教授做了在核盘菌病毒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结论。 从一个琼脂糖电泳上多出来的一条条带去着手分析,发现DNA病毒,最终发表在PNAS。 何现象的解释阐述都是科学上的进步。 区骏恒博士 主要在食用菌基因组信息方面,讲述了信息平台的搭建。 上一张我们实验室的工作:黑木耳转录组的测序分析。 主要工作有周雁博士和范秀芝博士进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自然》邀专家评价“人造生命”诞生
crter 2010-9-18 17:08
美国生物学家Craig Venter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细胞,他将一段人工合成的基因组进行重塑和修饰后,植入另一种无DNA的细菌壳中,从而人工制造了一种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支原体丝状菌。《自然》杂志邀请了八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就人造细胞对其各自领域的影响和意义给出自己的评价和意见。 1. 美国里德学院哲学和人文教授Mark Bedau Mark Bedau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单个基因的基因工程而言,人造细胞的诞生是基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为人类提出了一些重大的科学和社会议题,它让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生命的机会。新工程技术的出现呼吁人类必须发展现有的方法,并且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便进行预防性的风险分析。人造细胞的诞生将生命的意义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又提了出来:生命是什么?为什么生命如此重要?人类未来的作用是什么? 2. 哈弗医学院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 George Church就管理和预防有害生物的外侵方面给出了两个方案:过失引起的外侵和有害生物引起的恐怖事件。对于前者,他建议实验室建立起由电脑监控的认证和监视系统;对于如何避免有害生物引起的恐怖事件,他建议将实验室生态系统标准化,以检测人工合成基因组的存活能力或是在野外交换基因的能力。 3.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生物分子工程教授David Deamer David Deamer则认为人造细胞的诞生将有可能帮助人们回答生命是如何诞生的这一仍然存在的生物学问题。他认为,RNA本身就是遗传分子和催化剂,只要利用人工生物合成技术合成一种能够催化自身复制的RNA,再将其转入人工合成的生物膜内,那这将是真正地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人工生命。 4. 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Arthur Caplan Arthur Caplan表示,Venter和他的同事的工作证明了人类可以利用物质世界的原料来合成生命,同时也使已持续了几千年的对生命本质的辩论走到了尽头。他们的成就让人类对生命本质的基本信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5. 丹麦南方大学基础生命科技中心Steen Rasmussen Steen Rasmussen说,人造细胞对于人类认识生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Rasmussen认为,Venter团队的所合成的细胞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工合成细胞,人工创造生命不仅仅是要硬件上的人工合成,还应该是程序上的人工设计,利用不同的原料和蓝图来设计生命,将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生命的本质。 6. 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Jim Collins 生物医学工程教授Jim Collins认为,人造细胞在人类重新设计生物体方面而不是从头开始,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他说,事实上科学家对于生物如何创造生命了解得也不够,虽然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列出了细胞的基因零件清单,但人类并没有得到将它们放在一起产生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的说明书。 7. 美国佛罗里达州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Steven Benner Steven Benner认为Venter等人的工作可以将化学和自然界的历史链接起来,根据现存各个物种的基因组序列,人们可以推断出这些物种已灭绝的祖先的基因组,再利用新的合成技术,就可以合成出那些已灭绝的古老生物,这些古老生物将会告诉我们100万年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怎样一种状况。 8.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教授Martin Fussenegge Martin Fussenegge认为人造细胞的诞生只是证明了一种技术上的进步,并不算观念上的突破。嵌合生物早已通过育种被制造出来了,最近,将基因转移到去核的靶细胞中也培育出了嵌合生物。这些嵌合生物的基因组虽然是由人工合成的,但仍然由自然的遗传组分所组成,它们同样也要经历自然演化,遵守自然法则。它们是否会面临诸如繁殖力减弱或者寿命变短的自然限制,仍然有待观察。
个人分类: 中医药及针灸疗法与神经再生|1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创新---基于基因工程重组酶开发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试剂
xupeiyang 2010-9-7 09:23
2009209 研究项目创新点: 1 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用于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酶法定量检测试剂盒,克服细菌抑制法半定量、不易自动化和易受抗生素干扰的缺点,同时还克服了荧光法试剂易受干扰和另需添置设备的缺点。 2 将球形芽孢杆菌的pdh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pET系统并进行表达,通过活性蓝4纯化获得高比活性和高得率的L-苯丙氨酸脱氢酶(PheDH),基于该酶开发的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试剂的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其与美国Bio-Rad公司试剂方法学比较r0.9。 3 筛选出的底物显色系统,生成的产物可以在波长450nm下进行读数,适用于所有的酶标仪,而无须更换滤光片,改变了国外进口试剂必须使用570nm的滤光片的局限。此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 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将L-苯丙氨酸脱氢酶(PheDH)和辅酶(NAD+)由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试剂盒的有效期及稳定性。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4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特尔开启了“基因组工程”时代
harmonism 2010-5-24 13:59
文特尔开启了基因组工程时代 曾纪晴 近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 Craig Venter )成功制造第一个人工生命细胞的消息给世界带来的很大的震动。其实,严格来说,文特尔并没有真正制造出人工生命或人工细胞。文特尔仅仅制造了一个新的基因组而已。 大家知道,之前的基因工程仅仅是让生物的基因组改变一个或几个基因。而现在,文特尔成功地改变了生物的整个基因组,即重组了所有的基因。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从基因工程时代进入到了基因组工程时代。 因此,可以说,文特尔开启了基因组工程时代。 注: 1,基因组工程(Genome Engineering)可参见Nature Biotechnology综述: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27/n12/abs/nbt.1590.html 2,文特尔Science论文,参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science.1190719 2010-5-24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言归当下之震惊世界的科学新闻:美国人合成了人造生物
cherrylu1960 2010-5-22 19:18
据报道,牛哄哄的美国人在两天前向全世界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被命名为人造儿。 舆论一片哗然,人们大叫,科学家连生命都能造了,还有什么事不能为之?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之说再次甚嚣尘上,网民恐惧之情绪好像大于对于科学新发现的兴奋喜悦之情呢。 科学普及当就科学热点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先让我们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角色之一:一种名叫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典型的低级生物,所含基因组大约也就几百个基因吧,所以相对容易解码,它的使命就是提供合成新生命之软件的原料,即一段段的DNA。尽管这细菌的基因组很是简单,但摆弄起来也绝非易事,美国人这点的确厉害,生生将打碎的DNA片断重新排列,组合,最终拼合成能重新表达的完整集成软件人工合成的基因组。 角色之二:一种名叫山羊支原体的细菌,同样属于一种傻得不能再傻的细菌生物,傻到自己连家里面最值钱的东东,也就是它的基因组,被人偷梁换柱了都无动于衷。面对强大的外来敌人伟大无比的人类制造的基因组的大举进住,这些貌似躯壳样的东东,既无招架之功,更还手之力,没过几招便缴械投降,细胞内部被人造基因所控制了,乖乖按照外来指令分裂增生,于是很快变得面目全非,早就不是自己了。不肯缴械投降统统被杀死,一时间,培养皿里外来户占了上风。 角色之三:一种全新的生命--人造儿,在前面两个角色的掺和下,横空出世了。 诸位看客,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人造生命就是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了,因此,你就是叫它人造活细胞,也没什么错;第二点呢,就是借鸡生蛋,那个鸡(山羊支原体)还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造生命看来还离不开活细胞的引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靠实验室瓶瓶罐罐加一点化学试剂,要造生命谈何容易啊。 尽管极为低等,人造儿若作为人造生命的老大,看来还是可喜可贺嘀。 面对全新生命的横空出世,人们不禁惊呼: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现有的生命据说都是进化来的,看来不靠进化,靠人造,生命也可能诞生呢。人们担心,地球上的生命历程,会不会像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控制? 其实,个人认为,人类驾驭生命本领的提高,还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试验室里的实验成果转变成恐怖的现实,还早着呢,大家大可不必过分担心。既不用担心哪天你被进行基因改造了,也不用担心被科学家新制造的生命给吃掉。该干什么干什么。况且,有些事情担心也没有用的,因为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77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基因工程猪将为人类的器官移植作出重要贡献
吴信 2010-2-7 11:15
猪已经为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将来,将为人类的器官移植作出重要贡献。将人的免疫系统基因植入猪的身体,将来做猪器官移植时,人的排异反应会降到最低。用基因敲除来获得不含半乳糖的新型转基因猪。 通过长期的驯化和演变,猪容易饲养,和人类一样也是杂食性动物,猪的红血球容量、血红蛋白含量、血钙等近 30 个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相似,药物代谢过程和人接近;猪的牙齿和人非常相似,猪的动脉循环系统几乎是人的动脉循环系统的复制品,动脉硬化的发生过程也很相似;因此,猪成为许多生物医学领域很好的动物模型,在口腔、心血管、器官移植、皮肤、药物代谢等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上最理想的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材料。基因工程猪外形与普通家猪无异,只是其最大体重只能长到 200 斤左右,器官大小、结构和生理特点等与人体器官极为相似,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基因工程猪全为近亲交配,目前已有 20 多代,猪的基因全部一致。 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目标对准了基因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们成功地把猪成体细胞成功重编程到多能干细胞状态,猪器官移植到人体有望成真。而这个实验则比较有新意,澳科学家成功让人体血液流经猪肺,且猪肺功能长时间运转良好。 以后猪变成了亲近的动物,牺牲猪了,不过猪也借助人类将其部分延续啊。 澳科学家称猪肺或可五年内移植人体 北京时间 2 月 5 日消息,据《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取得了一项重大医学突破,他们成功让人体血液流经猪肺,且猪肺功能长时间运转良好。这项研究为最短 5 年内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体铺平了道路,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器官短缺问题。 澳大利亚墨尔本圣文森特医院的科学家成功去除了猪身上名为半乳糖苷酶基因 (Gal gene) 的 DNA 片段,为将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上铺平了道路,半乳糖苷酶基因使得猪的器官与人体血液水火不容。托尼达佩斯 (Tony D'Apice) 教授表示,在实验中,他们将人体 DNA 植入转基因猪身上,以避免出现血液凝结和排异反应。自 1989 年以来,达佩斯一直就在培育可用于人体移植的猪。 墨尔本阿尔弗雷德医院的格伦维斯塔尔 (Glenn Westall) 博士表示,这项发现意味着猪肺移植到人体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他说:在实验进行到 5 到 6 个小时的时候,一切看上去还如实验刚开始时一样。血液流入肺部时是无氧的,流出来的时候是有氧的,这恰恰是肺的功能。这表明这些肺的运转非常理想,而且如我们所期望的一样。相比于过去 20 年来实施的实验,这一次取得了重大进步。 在一个类似于传统肺移植手术的过程中,阿尔弗雷德医院的科学家从猪身上摘除了肺,并立即将它们与模拟人体循环系统的机器连在一起。这台机器利用呼吸机令肺呼吸,与此同时,当做心脏使用的泵可令血液流经猪肺。科学家以前是将未经处理的猪肺和人体血液直接混合,由于人体血液进入猪肺后几乎立即凝结,导致器官被堵住,血液不能流通,他们的尝试在两年前失败。 但是,当科学家在 2009 年底采用转基因猪肺做实验时,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给在 5 至 10 年内进行临床试验带来了希望。维斯塔尔博士说:以前,在进行实验 10 分钟内,猪肺毁坏,我们的努力也随之失败,但这一次,经过数小时的实验,猪肺的功能直至最后看上去也非常理想。这是重大进步,但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该研究的详细成果将于今年 8 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一个国际器官移植研讨会上公布。 这种将动物器官移植到人体 ( 即异种器官移植 ) 的可能性在医学界引发广泛争议。英国医学伦理学副教授尼古拉斯汤蒂菲利皮尼 (Nicholas Tonti Filippini) 表示,这种移植手段可能会使动物将疾病传染给人类。他说,从伦理上讲,移植了转基因猪器官的人也难以被社会所接受:无论你怎么称呼,这都是一个人猪混种。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社会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半人半兽的个体。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即将出书
Yanhaiyan 2009-2-13 18:13
本书是在三所大学有关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下面是前言: 前 言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命科学在理论与应用上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研究,加强了基础技术的系统训练,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增加了一系列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引进一些现代的实验方法,如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部分案例,在多年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一书。该书具有丰富实验教学及科研经验的人员编写,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学时安排灵活,可操作性强,适合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在原理部分详细描述了相应实验技术的理论知识,使操作人员能理解操作过程,从而能灵活而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并根据各实验室所具有的仪器设备、材料等因地制宜进行实验。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实验,共十四个独立的实验技术,前十个实验在动物 DNA 、植物 DNA 和质粒 DNA 提取的基础上,进行酶切,将酶切后的基因组 DNA 与从琼脂糖凝胶中纯化后载体片段进行连接,同时 PCR 扩增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从琼脂糖凝胶中纯化后与 T 载体进行连接。后面四个实验分别提供了从 RNA 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基本包括了从基因组 DNA 和转录的 RNA 中克隆基因片段到连接转化构建到载体的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技术。第二部分为综合实验,共七个综合实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实验技术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大实验,不仅训练了学生基础实验技术,也合理安排和节省了时间,同时提供了进行完整科学研究和应用操作的训练方法,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验室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性课题进行实验。第三部分是与基因芯片有关的二个创新性实验,不仅提供了前沿技术,还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验室的需要结合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其中本实验教材中RNA提取的方法根据李青芳等人的CTAB法改进简化而成,节约了试剂盒的昂贵费用,减少了实验时间,适合本科生大实验使用。提取的RNA 是粗产品,RNA电泳也是常规电泳。 本书的一些关键实验后都有结果分析和注意事项部分,其中包括一些图片分析. 估计九月份印刷,有需要者请直接与武汉大学出版社联系. 教学效果: 用图片证明: 这张图是07年基因工程实验动物、植物、质粒DNA提取后酶切产物的电泳图 这张是上一年重组菌单克隆菌液PCR筛选重组子,这是学生进行分析的图。 今年其中一个班的同学的RNA提取的结果,交来的实验报告的图上每个人的结果,都做了标记,在反转录产物分析时分析的好的同学利用全班的结果进行了同小组的横向(茎芯、茎表皮、叶)和不同组相同模板和不同模板结果的表达差异分析。 这是今年同一个班的反转录产物图,产物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的符合。 2009年RNA提取结果和一点教学经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112 RNA提取方法修改:用1.5 ml离心管,提取液应加0.5ml,120微升醋酸钠应为1/5体积的提取液。原来体积是用于2ml离心管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642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