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创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向清华申请一点继续发展的空间
odyssey 2020-6-4 11:09
向清华申请一点继续发展的空间 —— 教书育人和学术创新都需要勇气、付出和坚持 面对国家的发展需求,学校的改革和教师的努力在总目标上通常是一致的。然而,每个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节奏。笔者2001年9月来清华做博士后,随即加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项目,首先是考虑国家的需要,其次才是获得学校的肯定和支持。作为教师,教书育人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学生经过老师的指导、帮助乃至救助,得到成长,他自己,他的家人还有我们老师的内心最为开心欣慰。此心光明,夫复何求?!原创性成果的发现,核心技术的打磨更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不为短期利益所左右,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6年,笔者计划借用工程物理系的名额参加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然后转入即将成立的天文系,原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后天文系成立因故推迟,原有计划被打乱。彼时的三年,因为不知道天文系到底什么时候成立,所以仍然按原有的长期规划发展自己的课题和实验室,没有也不能刻意去迎合完全不符合天文学科的考核标准。 按照学校的规定,过一定年龄参加人事制度改革的话,只给3年考核时间。对于长时间按照教研系列要求规划发展的教师来说,这个时间确实合理。然而,笔者参加HXMT项目,截止到2017年6月卫星发射,前后接近16年。这期间要暂停原先熟悉的课题,进入陌生的领域打拼。 当初的抉择不是为了日后的鲜花与掌声,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被深深埋在心底。为了心中的教育和学术理想,即使人到中年,笔者也愿意像年轻人一样从头开始奋斗。可是,除了要应对天文系成立、学科调整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要面对比年轻人更为苛刻的时间要求,队伍还未成型,就要接受考核。参加国家大学科工程及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按现行的考核标准计算,几乎为零。很难说,这样的标准对笔者来说是公平和公正的。 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一方面,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高技术封锁等等促使我们上上下下反思现行的人才考核标准、科研教育理念是否合理科学,国家层面最近也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我们自主研发的大型科研设备,包括笔者参加的HXMT卫星,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这表明,笔者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后面的实验室发展规划及技术产业化思路是科学的、合理的。 在这一年中,在妥善安排好学生出路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团队继续推进实验室的各项课题研究,继续推进技术产业化工作,继续思考一些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成果也在陆续产出和发表。为此,恳请学校根据笔者所提供的资料,评估笔者所持的教育及学术发展理念,核实已经获得的科研及技术推广成果,看看是否能延长考核时间。 这样的一个申请,不是为了获得特殊照顾,而正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清华在追求一流大学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①引言:个人在时代大潮中的选择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零):个人在时代大潮中的选择 ②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又名“慧眼”) 【参加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就是个人科研生涯的长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一):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 ③十年班主任生涯 【班主任岗位需要理念、需要创新,更需要勇于付出和承担责任。】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二):班主任 ④建立多波段成像(MBI)实验室 (非官方)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小环境。】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三):建立多波段成像(MBI)实验室 ⑤创立星帆科技 【当创业成了几乎唯一可行的道路时,纵使面对99%失败的风险,也要抓住那1%成功的机遇。】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四):创立星帆科技 ⑥一个有趣的学术成果——“成像系统的统计模型” 【纯粹的好奇心,加上长期的自由探索,带来原始的创新。】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回顾一个原创性学术成果的诞生过程 ⑦ 讨论:科研生态环境的建设 【建设好了科研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自然会有科研成果的“金山银山”。】 这部分内容请参见博文: 简论科研生态环境建设 结论 从2001年9月来清华做博士后算起,笔者已经在园子里工作超过18年,见证了清华创新、严格、务实的工作作风。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开创国内风气之先河。人事制度改革尤其如此,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令人印象深刻。 而笔者恰好也是改革的受益者,若非改革,即使顶着博导头衔,也要平均累积5年才能有一个博士生名额 。不过,清华虽在外人看来实力雄厚,财大气粗,内部各个学科对存量资源(教研岗位、学生名额等等)的争夺却是异常激烈,毕竟每个学科的发展都牵涉到许许多多人的事业前途,不是你好我好的过家家游戏。这恐怕也是清华从“无法无天”(注:上个世纪末清华没有法律、天文等学科)的1998年开始筹建天体物理中心,到2019年才成立天文系,前后需历经21年的主要原因。 笔者走了一条“另类”的发展道路。这样的道路或许是每一位创新者、创业者、教育者都要走过的磨练之路。多年来,笔者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得到了李惕碚院士、工程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近代物理研究所、宁波市、奉化区等相关单位,以及身边许许多多朋友的帮助。否则,按照网络流行的说法,在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中,笔者这样的角色可能活不过5集。 通过多年的努力,笔者的目标与学校的期望越来越接近。眼下这个申请,即:将笔者的准聘期由三年延长为六年,同时将人事关系由工程物理系转到天文系,是为了克服长远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短期障碍。也许事情不是很大,却不是系级别或者学校某个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讨论协调。我衷心希望这个申请不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太大的麻烦。 后记:致敬身边每一位正在奋斗着的朋友 心中承载着梦想,肩上承担着责任。责任是一个人追逐梦想过程中最好最忠实的伙伴!不愿担责,如何追梦?!人非生而强大。缺乏历练和经验时,他会盲目、会贪婪、会冲动;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会本能的害怕、愤怒,紧张的彻夜失眠,也想着像个懦夫一样躲避,或者当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但是,梦想和责任激发起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勇敢和坚毅,时时刻刻引导他去战胜懦弱,直面挑战。当困难与挫折像黑夜一样被驱散之后,他将迎来光明,也变得比过去更为强大。 附录 在清华天文方向工作十八年的努力、收获、思考与规划-终稿.pdf 申请转入天文系工作-周建锋(工程物理系)-终稿.pdf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期刊应为学术创新提供支持
lifeng9038 2019-6-11 11:14
学术期刊应为学术创新提供支持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 焦宝 来源: 人民日报 2019-05-06 09:48   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学术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应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促进学术创新、遏制学术不端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学术传播格局中,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链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学术期刊一头连接着学术界,掌握着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动向,是学术成果发表的把关人和评价者之一,能够对论文等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作出重要判断,及时传播优秀学术成果。学术期刊另一头连接着受众,能及时掌握学术成果发表后的传播效果和现实效应,并将其反馈给学术界,从而影响学术界的学术创新。学术期刊的这种功能决定其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作用来促进学术创新,而助推原创性成果产生、扶持创新型人才成长则是其推动学术创新的两大着力点。   助推原创性成果产生。没有原创性成果,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就不可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为我国学术界推出更多原创性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我们没有理由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去解释中国实践。学术期刊应在办刊理念上鼓励原创性,特别是多刊登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实践的原创性成果。学术期刊助推原创性成果产生,就要与学术界融合发展。首先,要熟悉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能够将最前沿、最具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挑选出来加以传播。这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眼光、学术功底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其次,要与学术界积极互动,将学术成果的传播效果及时向学术界反馈,使自身成为学者与受众之间的 “ 桥梁 ” ,帮助学者更好审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更好推进学术创新。学术期刊坚持传播原创性成果,就能大大压缩那些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的所谓 “ 学术成果 ” 的生存空间,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生态。   扶持创新型人才成长。原创性成果不是凭空产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原创性成果的直接创造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特别是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扶持创新型人才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学术期刊也应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学术期刊要有辨别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评判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学术期刊与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熟悉各个方面的学者,充分了解同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其次,学术期刊要破除门第观念。 不以作者单位、职称、学历、荣誉称号等设置门槛,真正做到以学术为本,给所有学者展现创新能力、发表原创性成果的平等机会。 学术期刊既要做好学术成果发表的把关人和评价者,又要做好学术创新的服务者,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帮助。   无论是助推原创性成果产生,还是扶持创新型人才成长,学术期刊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传播能力。如果学术期刊自身缺乏学术传播能力,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介大变革。学术期刊若能抓住媒介变革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传播能力,就能为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好平台。因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学术传播平台是学术期刊面向未来的努力目标,也是学术期刊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身贡献的必然要求。 [ 责编:秦超
1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PDF版发布
黄安年 2013-5-23 06:04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PDF 版发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5 月 23 日 发布 自即日起陆续发布《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的 PDF 版。该书出版于 2003 年,今年 5 月 13 日是刘绪贻先生的 100 周岁,是他跨入第二个世纪的年代。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中 30 位美国问题研究者的 31 篇文章随后陆续发布。 下面是《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 2007 年 3 月 12 日 )和“ 为刘绪贻先生九十五华诞 重温《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4 月 29 日 发布)两文(见下 ) 今年5月2日,本书主编之一任东来教授不幸英年早逝,全文发布本书PDF版之际,借此机会,再次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 照片16张是封面、目录、前言、后记、版权页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 黄安年文 2007年3月12日 (按:《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黄安年任东来 杨玉圣辑),2006年12月30日首发在学术交流网美国著作提要栏目,本文附有封面页照片) ***********************************************8 书名: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主编: 黄安年 任东来杨玉圣 封面设计: 拓 野 出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年4月第1版 字数: 629000字 页码: 727页 开本: 850X1168 1/32 印刷: 河北涿州市新华印刷厂 印数: 10000册 ISBN : 7-220-80083-663-0/D · 639 定价: 35.00元 经销: 新华书店 提要: 本书从学术论文成果的角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发展,也是老中青三代同仁献给刘绪贻先生九十岁生日的 “ 学术蛋糕 ” ,收录了30位美国问题研究者的31篇文章,其中包括刘绪贻、杨生茂、刘祚昌、邓蜀生、罗荣渠、汪熙、资中筠等资深学者的文章,也有李剑鸣、王希、任东来、王立新等后起之秀的新作。杨玉圣主编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编者前言 2003 年5月13日 ,将是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 刘绪贻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老一辈社会学家。改革开放以来,先生老当益壮,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学科规划、队伍组织、人才培养、著书立说、翻译介绍等诸方面,贡献彰著,德高望重。为此,吾等联络学界同道友好,组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以表达我们对刘先生的由衷祝贺之忱。 在我们看来,编辑和出版学术文集是对学者学术生涯的一种最好的纪念方式。古今中外,大都如此。以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史学界为例,每当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到了一定的年龄(如70岁、80岁等)或从终身教职主动退休时,往往都会有其学生或同道编辑出版一册学术水平很高的专题性文集,既表达对该学者学术成就的承认和敬重,也表示同仁们的学术情谊与合作精神。 反观我国史学界,虽说也曾为少数前辈学者出过类似的学术专集,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远远不能尽如人意。以我国美国史研究界为例,尽管老中青学者人才济济,但这一方面的工作似乎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迄今为止,只有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编辑过《美国历史问题新探 —— 杨生茂教授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本来,在学术传统上,国人一向尊师重教,讲究师道尊严,可惜这种好的作法后来却逐渐式微了。近些年来,情况虽有所好转,但还远远不够。如何从学术界自身开始、然后扩而大之到全社会都真正养成尊重学术、尊重学者的环境和风气,依然任重道远。如今我们之组编《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一书,也是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具体而微地推进此一工作。 与国外学者通常比较重视学者文集不同,我国的学术界和出版界似乎对单卷本或多卷本的 “ 专著 ” 更加重视,而对于学术文集(无论个人文集还是多人专题文集)大都有一些抵拒心理甚至是排斥的态度,所以后者的编辑与出版往往面临更多的难处。事实上,一些高水平的学术文集由于议题集中、主题明确、 “ 水分 ” 较少,反而可能比大部分所谓的 “ 专著 ” 更有学术价值。某些以较长时段为选择范围,从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中精心选择出来的学术论文合集,可以说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领域甚至是某一学科的前沿水平和发展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编辑与出版,能够向学术界和读书界证明:高水准的学术文集有着确凿无疑的存在价值、出版价值与购藏价值。 从1980年起,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曾编辑过4种美国史论文集(分别由三联书店、东方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但它们基本上是研究会年会的论文专集,在时间跨度、主题综合性和研究深度上均受到一定的局限。198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杨生茂先生、林静芬先生选编的《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这是到目前为止仅有的一种长时间跨度、综合性的美国史论文选集,它为同行和读者提供了很大的阅读便利。可惜,类似的选本以后即再也没有编辑出版过。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不论是作为世界史研究的一部分还是作为美国研究的分支,都率先进入学科重建、科际整合、学术创新的新时期,其长足进步和迅速发展与刘绪贻、杨生茂、黄绍湘、刘祚昌、罗荣渠、汪熙、丁则民、邓蜀生等老一辈美国研究专家的身体力行及其卓越成就密不可分。尽管像其他一些基础性学科一样,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在今天依然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与严峻挑战,但二十多年来,无论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还是成果发表、学术讨论,美国史研究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和巨大业绩都是有目共睹、世所公认的。特别是在以论文为主要载体的学术创新研究方面,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深度广度、文献资料发掘运用,还是研究课题的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的探索尝试,与过去相比,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书从学术论文这个基本的成果层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发展,就此意义而言,也可以说是上述《美国史论文选(1949-1979)》的姊妹篇。 就私愿而言,我们不仅希望本书是老中青三代同仁奉献给刘绪贻先生九十岁生日的 “ 学术蛋糕 ” ,而且也希望本书能成为系统反映有关我国美国史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还希望它能成为便利广大读者了解美国、理解美国、进而推进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的一个理想读本。 我们热切期待着来自学界师友与读者的学术批评与交流。 黄安年 任东来 杨玉圣 2002 年8月26日 目 录 编者前言 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 …………………张友伦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 ——1989 年以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 …………………李剑鸣 何谓美国历史? —— 围绕《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引起的辩论……………………… ……………王 希 思想·意识形态·语言 —— 共和修正派与美国思想史学………………………………………… ………满运龙 论美国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罗荣渠 论美国强盛之道…………………………………………………………………………资中筠 《五月花公约》考实……………………………………………………………………李世洞 殖民地时期美国妇女观透析……………………………………………………………周祥森 略论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刘祚昌 《独立宣言》是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吗?………………………………………齐文颖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梁茂信 论美国的合作自由主义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罗斯福新政初期………………………………… ……韩 铁 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论界与罗斯福新政………………………… … 杨玉圣 “ 逆城市化”论质疑………………………………………………………………… …王 旭 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邓蜀生 论美国的“移民文化” —— 美国文化多元性成因的一种解释…………………………………………… 余志森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 赵 梅 政治-文化分裂与美国政局演变……………………………………………………… 金灿荣 试论威廉·阿普顿·威廉斯的美国外交史学………………………………………… 杨生茂 美国白人“使命观”的历史和文化起源……………………………………………… 王晓德 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 ——20 世纪20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王立新 “ 门户开放”政策的一次考验 —— 美国白银政策及其对东亚的影响(1934-1937)………………………… 汪 熙 论1934-1936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 … 任东来 论1946年《中美商约》 —— 对美国战后对华政策经济因素的个案研究………………………………… 陶文钊 与复杂局势相违的简单化政策 —— 论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 …… 时殷弘 “ 跨政府关系”与台湾工业化 —— 论台湾发展中的美国因素 ………………………………………… …………牛 可 究竟是“承认”还是“认识到”? —— 就中美上海公报中的一个史实问题答罗志田先生…… ……… ……………黄安年 高处不胜寒 —— 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初探………………………………… … ……………王缉思 八十九岁断想…………………………………………………………… ………………刘绪贻 刘绪贻先生的学术道路…………………………………………………… ……………李存训 刘绪贻教授主要论著目录 编后记 编后记 刘绪贻先生是我们一向敬重的学界前辈,特别是他勇于追求学术真理、敢于学术创新、热心学术公益、不断开拓进取的学人精神,在学界内外,有口皆碑。《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 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的编辑与出版,不仅是为了向刘先生九十华诞献上一份 “ 学术蛋糕 ” ,而且也是为了表彰和光大刘先生的道德文章及其学人精神。 在这里,我们要真诚感谢本书各位作者的热情支持与通力合作,特别要感谢同样是美国史研究前辈学者的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刘祚昌先生、复旦大学教授汪熙先生、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先生等,慷慨为本书赐稿。已故北大教授罗荣渠先生生前为刘绪贻先生志同道合的友人,征得周颖如女士同意,将罗先生大作《论美国史与中美关系史研究》收入本书。 本书之能够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和该社社长祝立明先生。在学术著作出版依然艰难如故的今天,要不是祝先生鼎力支持,那么,本书的出版可能还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祝先生热心学术、关怀学术的大度情怀,我们深表钦佩! 受编者之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生于展、张灵灵、李秀英、孙洁琼、胡群英、兰教材、苏麓垒,曾协助阅读本书清样,贡献良多,谨此一并说明并志谢。 作为编者,我们虽然已付诸最大努力,但因时间仓促,且学术视界与能力有限,加之篇幅限制等技术原因,故本书难免沧海遗珠之憾,特此说明,并请读者朋友见谅。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为学界晚辈,我们谨向刘绪贻先生再次表达由衷的贺忱与敬意! 2002 年9月25日 黄安年 任东来 杨玉圣 说明: * 本书的策划和编辑是杨玉圣。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著作提要/2006年12月30日首发 下面的附图为本书的封面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8 为刘绪贻先生九十五华诞 重温《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4月29日发布 今年5月13日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中国美国史、社会史研究著名专家、武汉大学刘绪贻教授九十五华诞,为纪念刘先生的九十华诞,1993年,任东来、杨玉圣和我一起约请部分美国问题研究者撰写学术文章,以《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为书名由法制出版社出版(见《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提要,黄安年的博客,2007年3月12日),其中包括前言、目录和后记。全部文章,将在最近的学术交流网上陆续发布,请登陆 www.annian.net 或者 http://211.152.9.134:8087/ 少量文章将在我的博客上转发。 刘先生在迄今我国美国史学界学术队伍中年龄最长,一直笔耕不綴,与时俱进,晚年还用电脑撰写文章,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学术交流,令人敬佩,这在年迈的美国史专家中是不多见的。 1979年,刘先生和杨生茂等老一代中国美国史专家一起在武汉大学筹备和组织成立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从此,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开始了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是和以刘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美国史专家辛勤耕耘和指导分不开的,他们亲自培养的一批中青年美国史研究骨干已经成为和美国史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领导核心。刘先生领导的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团队在20世纪晚期发挥了我国美国史研究的排头兵作用,虽然在90年代武汉大学阴差阳错痛失美国史博士学位点授予权,但是已经退休的刘先生等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者依然活跃在美国史研究领域,刘绪贻、李世洞主编的《美国研究词典》的出版就是一个证明。刘先生对于美国史研究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是众多成果中的突出代表。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成长倾注了刘先生和武汉大学同仁们的心血,研究会秘书处武汉大学时期的卓越组织工作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秘书处被迫由武汉迁往南开,笔者受命领导秘书处工作,依然感受到刘先生对于研究会工作的无私奉献。刘绪贻、杨生茂作为总主编组织领导编撰了6卷本的《美国通史》,凡20年三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标志性成果,其中刘绪贻先生亲自领衔主编了第五卷《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 1929-1945》及第六卷《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刘先生不辞辛劳作为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做了大量工作,将我国美国史的优秀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向国际学术界推荐。他的学术成就和道德楷模是我们这些后学者的学习榜样,研究刘先生的学术道路将有助于中国美国史研究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根据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会的安排, 今年 5 月 23-26 日将在武汉大学召开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讨论美国史研究 30 年的回顾与展望;老一辈学者与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由于适逢刘先生 95 华诞,届时将举办庆祝活动和专题学术研讨。殷切期望与会学习和交流这方面的感受。 我的博客上转发了刘绪贻先生的回忆文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2007年8月20日);《博学、济世、风趣的社会学家潘光旦》(2007年8月20日);《天助自助者—―忆先师费孝通教授》(2007年8月22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3575 : 《博览群书》2002 年第10 期 作者: 黄安年 ; 任东来 ; 杨玉圣 ; —份特别的贺礼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刘绪贻教授九十华诞祝贺集》序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4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创新的语言困境与“发展语言学”的构建设想
热度 1 pww1380 2012-11-18 14:50
信息文明之光( 59 ): 学术创新的语言困境与“发展语言学”的构建设想 (人文社科版) ——学术思想与文学艺术的创新 语言演化与动态发展的动力 杨文祥 提示: 本博的理念坚守: 理论原创,版权所有,促进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共享,共建信息文明。 本博的行为准则: 诚恳交流,欢迎转载,剽窃必究,合理转载办法详见本博公告栏内容。 ————博客: 信息文明之光 语言,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现代英语,也无论是当今世界人们所正在使用的哪一种语言,都 是对人类过往经验的记录与表达的思维形式,是对既有世界——已知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工具和交流手段 。 于是,语言不但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使用语言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历史产物,语言的功能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对现实的表达、描述与把握。因此, 语言的本色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同时也是守成的和保守的 。 创新则是一种对未知的新境界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一个未知的新世界的构建。 于是,创新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是“前无古人的”,因此, 创新的本质是开创的,超前的 。 在人类进行各方面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活动中,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无论是对其创新过程的描述与记录还是对其创新成果的总结与表达,都别无选择地要借助语言这一思维形式与表达工具。 这样,就先天地决定了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创新必然泾渭分明地划分为两个层次——特定 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和超越该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 。 鉴于语言先天具有的守成性和保守性,在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创新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创新”,而超越现有语言表达功能限度的创新则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创新 。 这就是说,在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如果创新者遭遇到“难以言说”甚至是“词不达意”的语言困境,我们就有必要对自己所进行的创新做一创新层次分析,看其究竟 是一种“在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相对意义上的创新”,还是一种“超越现有语言表达功能限度的绝对意义上的创新” 。 如果 是一种“在语言现有表达功能限度之内的相对意义上的创新”,便说明阻滞于语言困境之中的创新者的语言表达和表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适应这一创新的实际需要 。而如果 是一种“超越现有语言表达功能限度的绝对意义上的创新”,则说明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本身需要创新和发展,以适应语言实践,首先是与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作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语言实践的现实需要 。 这就是说,创新,即创造性的工作,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创新还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文艺创作创新,当这一创新达到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境界时,就必然面临一个超越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创新之外的新问题和新障碍,这一新问题和新障碍就是 学术思想 - 文学艺术创新与表达这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的矛盾 。 譬如上文中出现的“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这一现代汉语短语,为了表达这一短语所无法表达的“学术思想创新与文学艺术创新对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功能所具有的共同的现实需要”以及由于这一现实需要所形成的理论上的内在联系时,是否可借用英文的构词方法,表达为“ 学术思想 - 文学艺术创新 ”这种目前并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表达形式?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本人在专业研究中经常需要使用的“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知识时代”、“知识社会”等概念和相应的名词与术语。可是在表达 既含有信息社会和信息时代因素,又具有某些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特征的由信息社会初级阶段被称之为“信息社会”的社会形态向作为信息社会中级阶段的知识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却没有相应的名词和术语来准确地表达这一理论概念 。为了能够准确表达这一理论内涵,我经常借用上述这种英文造词法,将其分别表达为“信息 - 知识时代”和“信息 - 知识社会”。当然,这种对英文造词法的借用,目前还有待于现代汉语和相应语言规范的发展实践的认可。 当代中国是一个历史内涵无限丰富的社会形态——既包含大量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社会的历史遗存,又在逐渐衍生工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历史要素,与此同时,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前,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乃至知识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时代要素也在迅速生长,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新型的文明历史形态——信息文明业已在事实上,即在社会实践上启动了信息文明建设的历史实践。 如何运用一个众所公认的简洁明晰的概念和相应术语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这种高度复杂的社会形态显然是目前的现代汉语所难以承受的历史之重 。 另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些建立在物质资源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形态,究竟应统称为“物质文明”还是“物质型文明”?若统称为“物质型文明”,是否有文字过于冗繁之嫌?而若统称为“物质文明”,显然又有与目前在传统思维定势之下的语言实践,尤其是日常口语实践中的“物质文明”相混淆之忧。 再如本文提示中所出现的组合名词“信息 - 知识 - 思想资源”,就是本人为了具体地展示信息资源作为人类的智慧资源和人类社会的精神资源的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内涵而借用英文的造词法所生成的术语——专业学术名词。为了能够在学术创新实践中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和揭示本人的学术思想,目前我别无选择。至于这种借用外文造词法所生成的现代汉语组合名词和专业术语究竟能否为当下的专业同行和现代汉语研究界所认可与接受就不在本人的考虑之中了。 一个清醒的学者,决不会因噎废食,削足适履,囿于语言学的某些已经落后于语言实践的所谓规范而停下自己学术探索的脚步。至于这些探索的成功与否,学术价值几何,则只能将其交付当下的语言实践和现代汉语的未来发展实践去做历史的和实践的检验,而决不可囿于现有语言的局限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 。 类似的情况还有, 建立在信息资源这一具有精神属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究竟应称之为信息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精神型文明 ? 学术思想 - 文学艺术创新与表达这一创新的语言形式的矛盾以及这一矛盾所造成的诸如此类的语言困境曾令我困扰不已。在这种语言困境的长期困扰之下,我不得不进行语言学理论上的反思。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表达思想实现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在人们创新性的思维深度超越了现有语言承载和表达能力的情况下,这一思维的形式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交流工具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限制和束缚人们进行有效思维和表达的精神桎梏 。 于是,这一反思就得出了一个学术结论,一个这样的学术结论: 为保持语言的生命活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思维形式和表达与交流工具的现实功能,语言必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伴随语言实践和学术创新的现实需要而不断发展,以便与时俱进地不断深化与强化其功能。与此同时,还有必要建立一门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的发展实践进行具有当今时代历史高度的理论总结和理性指导 。 这一语言学新的分支学科就是“发展语言学” 。 发展语言学应该是以 人类语言的发展 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分析人类语言 形成、发展、演化与嬗变 的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和描述人类语言的形成、发展、演化与嬗变模式与规律,预测语言未来发展与变化趋向、模式、相关影响及应对措施的一门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的专门学科。 在此,有必要对 发展语言学 与 普通语言学 的关系做一简要辨析。 普通语言学是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一门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 发展规律 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 这样,“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便构成了这两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共同的研究内容,形成了这两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的交叉。 如何对待“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这一共同的研究内容,这两门学科 无论是在学术视角上还是学术地位上都是不同的 。 从学术视角而言, 普通语言学 是用一种 宏观的视角 对“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进行 全景式的整体把握与静态描述 。而 发展语言学 则是用一种 相对微观的视角 对“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进行 渐进的和累积式的动态分析和具体描述 。 从学术地位上看,对于 普通语言学 来说,“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仅仅作为该学科 多方面研究内容中的一个地位并不突出的组成部分 而存在,而对于 发展语言学 来说,则是这一专门学科的 主体内容 。 为全面落实发展语言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功能, 发展语言学 不但应该有进行 人类语言形成、发展与演化一般规律的总论性的研究 ,还应有自己的 分论性的研究和相应的分支学科 ,如(现代)汉语发展语言学、(现代)英语发展语言学等。 这样,作为发展语言学的重要学术功能和社会任务的“系统研究分析人类语言 形成、发展、演化与嬗变 的 各种影响因素 ,总结和描述人类语言的 形成、发展、演化与嬗变模式与规律 , 预测语言未来发展与变化趋向、模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对于人们语言实践的现实需要,尤其是上文所述的那种为突破现有语言功能的局限,实现绝对意义层次的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 如果用反证法和逆向思维的方法作深化一步的思辨,我们更能够得出以下这一理论认识: 人类语言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现实需要, 尤其是与语言应用实践紧密相关的学术思想创新和文学艺术创新对突破现有语言局限的现实需要,是语言发展、演化与嬗变的最重要的现实推动力 。 参见:杨文祥《谈汉语“同词异体”现象及处理》,刊载于香港《语文建设通讯》, 1999 , 10 , 61 期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4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坛杂俎:思想解放、学术创新与社会的科学管理
pww1380 2011-6-27 23:56
杨文祥 思想解放与学术创新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科学的社会管理,其标志就是在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基础上,为不断实现社会思想的解放与学术创新提供足够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管理环境方面的现实保障。而一切不科学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其标志就是社会管理权的排他与这种排他性的社会管理所必然导致的对社会资源的垄断。 这种社会资源垄断不仅是扼杀思想阻滞学术进步的元凶,也是造成一切社会不公的总根源,更是造成一切腐败与社会弊端阻滞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因素。如果作进一步考察与深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人为的社会灾难又无不是社会管理权排他和社会资源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思想僵化与学术停滞的最终后果。 互见: 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136083-do-blog-quickforward-1-id-352878.html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28岁的李娜法网夺冠看国内学术创新
热度 4 muchunyang 2011-6-5 14:35
三大社齐赞李娜法网夺冠,不约而同,都以“李娜为中国赢得首座大满贯”为题报道了李娜在法网的奇迹。李娜个人由此也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 1、美联社除了对李娜的冠军竖起大拇指,也提到了李娜已经单飞,如果换做从前她得上交65%的奖金收入,现在是12%,也就是说她在本届法网拿到了170万(1138万人民币)美元,需上交205000美元(132万人民币)。 2、李娜身价超2亿 法网夺冠后商业价值不可估量。 当娜姐成为亚洲网球第一人后,她的商业影响力也在以几何级数增长。作为中国体育的新形象代言人,李娜注定在商业世界掀起一股热潮,不仅耐克、劳力士等世界品牌纷纷找李娜代言,国内众多知名品牌也在积极联系李娜。据估计,李娜目前的身价,至少价值两亿元人民币。 国内学术创新:在对科研奖励方面,需要改革创新!以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勇创佳绩!对于“民科”应该给予扶持!
3764 次阅读|7 个评论
“曹广福”博文"高校做得到去行政化吗?”的不同认识
王震洪 2010-11-4 14:19
博文确实写的好,指出了去行政化的难度。 事实上去行政化的目地是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民主、自由的管理体系,这是所有教师追求的。不是为去行政化而把行政管理取消,而是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于去行政化目标之一公平、公正,可能是最重要的。公平、公正是调动科技人员埋头苦干,追求科学卓越积极性的手段,因为有了公平公正,不需要无耻的拉关系走后门去为得到课题、为实验室建设奔波,而是凭借学术优劣获得到资助和实验室建设,这就促进所有人一心想着学术创新以得到资助和实验室建设。很多人认为,目前关系对得到课题和实验室建设占了 50% 以上的贡献率。这大大分散了科技人员投入到创新的工作中。常常是得到课题后主要想着交差并从中能够得到一点经济回报,创新的事情排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公开,它是公平、公正的保证。只有公开,在群众的监督下才能实现公平和公正。 目标之二自由、民主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只有学术自由、民主才能使最卑微的、最不起眼的、最幼稚的声音放大。而这种最卑微不起眼幼稚的声音才是创新的源泉。因为大权威的理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理论最初都来自于它们。但反过来,如果研究工作者总是跟着从卑微起家的大权威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脚步去研究,当然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因为是为这些人建立更完善的体系,评审也是这些人,但是都是跟踪研究,其理论体系已经建立,再研究几乎不可能有大的创新了。可以想象,20 10 年诺贝尔奖工作石墨烯,中国肯定又有一班人马上跟上去研究,在这些人的鼓动下,科技部门也觉得是个好东西,投资几十亿去研究,但是最终的结果在花了大量金钱后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可能的结果是花几十亿元买回几篇 CNS 论文而已,为人家的理论提供证据,没有自己的东西。 学术自由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把任何即使是最幼稚的想法都能说出来,在这些幼稚的想法中必定有大真知大理论。如果给学术自由在思想上通过行政管理套上一系列的紧箍咒,那还有什么创新,就是人云也云,永远跟着人家走。学术民主对最卑微最不起眼最幼稚的声音是一种好的外部环境,是保护它们。任何权威的理论体系都不能压制它们,让它们自由发声。结果在长期的检验中总有那么一些最幼稚的声音变成真理,变成权威的理论,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工作。 目前中国高校行政化管理体系是和公平、公正、公开、民主、自由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大学中科技工作者提出大真知大理论,获得诺贝尔奖是不可能的。 一谈民主和自由有的人就认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立。这是对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低估。社会主义也需要民主和自由,这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这是人类普世的价值观。这和当年小平同志讲市场经济是一样的,他说:社会主义不都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不都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需要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经济是一种调控经济的手段。民主和自由对于科技、教育也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我们完全可以把发源于资本主义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嫁接到社会主义制度中,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公平、公正、公开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固有的东西。毛主席带领千百万先烈建立新中国就是要实现公平公正。但是现在高校管理体系谁能够拍拍胸脯说实现了毛主席所追求的。高校往往是在某领域做出一定成绩的人委予官位,让它们掌握权力,资源分配的权力,希望他们做出大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但是,这种带有福利性质的委任,却恰恰事与愿违。正如 饶毅教授指出,有些人在局部或者国内取得权力或者权威地位,就肆无忌惮,任人唯亲,压制优秀人才。这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而且这些官教授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和他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官教授身处官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自然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一般来说,他们获得课题有关系可用,也利用关系,开展研究也是利用一班人在做,不亲自动手。而创新性人才需要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和物化自然的关系,大量时间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如果陈景润在三四十岁就给予官位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那还有什么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袁隆平在那个年龄也委予官位,那也不会有达到诺贝尔级别的杂交水稻成果。因而高校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要创造中国的科技历史是不可能的。 在高校不开展行政化改革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触及了高校处以上这些人的利益不想改,也是因为这些人改革难度大。但是,我亲爱的党中央,如果高校不改,这个培养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的摇篮这样乌烟瘴气下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受高校拉关系走后门,吹牛拍马寝染,没有追求公平、公正、民主、自由和科学精神的素质,那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40 次阅读|21 个评论
关于学术创新与传承
shping 2010-5-18 22:15
今天突然想写下一点想法,关于创新和继承的内容的。 观点 :不管是社会整体还是学术界,应该提倡创新,但应该有针对性,不应该广泛的不加区分的提倡。知识创新的难度大于技术创新,而创新又是以传承为基础的。我们不应该过分的提倡创新而忽略了传承。我们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更多人掌握知识以及选择智力卓越者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者。能够选择智力最卓越者从事知识创新,并培养很大部分的人能够进行知识传承和技术创新,我们的教育政策才能算是成功了。而过多的提倡创新,对较难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的传承不利,对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利,对教师进行理论深度研究不利。提倡创新时,对于不同的行业,对于不同水平的从业者,应该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应该改变学校的政策,重视创新的同时重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传承作用,增加政策的灵活性,并特意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者的支撑。 论证: 社会中的人类总数在短时间内基本保持稳定,而社会中各种知识、技能、想法(文后除特殊说明以知识统称)却在爆炸性的增加,使得个人的选择余地很大。这种情况下 一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是必然 。一些传统文化、古老技能等正是广泛面临着这个困境。关于这方面的争论很多,我认为既然人的总数基本稳定,每个人能够掌握的知识也有限,那随着新知识的产生,旧的知识的灭亡是必然的。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旧的知识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是很需要的,故旧知识的完全消失不利于社会发展,故对旧知识的整理归类以及对全社会开放的工作将是很有必要的。 历史学家的两个功能是研究历史并找出其中可供现在社会利用的知识和记录现有的知识以供后来者利用,这两个功能是促进社会更好发展和保证社会不倒退很需要的。 创新指的是创造新知识,对于现在的社会,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了,从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太空探索到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纺织建造,每个行业充满了各种知识,在每个行业,创造的新知识将会增加人探索世界的潜力。在这种创新中,理论创新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更多是技能创新。由于基础理论的一些特点(理解难度大,较小甚至暂时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使得社会整体容易忽视其作用,鼓励创新的政策将压制较难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掌握某种理论的巨擘的去世,很可能会导致某些基本理论的传承的断代,限制了社会中后来者的发展。 具体到基础理论知识的创新,绝对应该是研究领域中顶尖的高手们的工作目标 , 并不应该是广泛的成为每个人的工作目标。 由于这种知识的创新绝对是以充分完整的掌握现有知识为基础的,使得它比技术创新需要更长的时间;由于知识创新很多情况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或者根本,使得它很重要但又容易被表面的技术创新的光辉所掩盖。 这些很可能导致社会整体不重视基本理论研究者,也会导致研究者个人不重视学习基本理论 。当这种趋势出现在大学的教育中时,表现为:1、对理论性课程感兴趣的人数少,选择人数也少且不一定是智力最高的人;对实际应用课程感兴趣的人多,选择人数多的情况。2、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教师待遇差,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的教师待遇好,其收入不能很好的反应其对社会服务的价值。在这种大学的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将很难担负社会基础理论传承的责任。势必使得基础理论的断代现象更为严重。 从身边的情况可以看到,即时我们浙江大学这种学校的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鲜有较为完善者,对于研究基础理论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对研究的结果的重视程度高,使得 研究中会出现采用了一种方法得到了结果但对这种方法不甚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 。这样的教育根本没有达到教育所设定的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1、使更多人掌握理论知识以便其以后进行技术创新之用,2、寻找智力卓越者作为理论知识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如果基于这两个目标,大学中教育中提倡创新应该慎重,不同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而不能使提倡创新成为一种风气,进而成为一种压力,进而成为一种虚假创新的源动力 。我认为现在的学校的情况是研究领域内的确有高手,但曲高和寡,能够作为知识传承者的老师学生数目少,老师的知识局限于自己很小的研究领域,基础不够扎实,学生对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和研究的动力不足。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面临着严重的论文压力,论文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传承,而由于急于创新使得基础理论没有掌握好,使得创新有难度,只能进行一些虚假创新,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对整个学术界和社会整体将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著名学者郭本禹教授撰文呼吁理论心理学界要重视学术原创
热度 2 JYH64J98Y99H 2010-1-16 16:02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著名中青年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 郭本禹教授 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如何研究理论心理学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理论心理学研究主要运用理论思维方法,理论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依然记得恩格斯的那句著名论断: “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 482 ) 理论思维是处在比经验思维更高水平上的思维活动;是以科学的原理、概念为基础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也是洞察事物实质,揭示事物本质或过程的内在规律的抽象思维,即根据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可见,理论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有间接性、抽象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反观当下中国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难以体现研究者的复杂思维劳动的。有些学者发表的所谓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往往只是简单地编译或综述国外同类论文中的观点,然后就堂而皇之地变成自己研究观点和成果 。更有甚者,干脆把自己论文写作主要依据的国外论文在参考文献中也有意无意地加以忽略。在国际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这种近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既是贻笑大方的笑料,也难逃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现行的科研考量体系下,这种“研究”方式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是有界线的,而一些学者却有意混淆或模糊二者的区别,这种现象是直接造成我国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界学术地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更高境界是在评论和批判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富有创见性的理论成果。也许目前我国的理论心理学工作者还难以取得重大的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但作为一篇理论心理学研究论文,至少要体现出作者较为复杂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再也不能低水平地重复甚至“复制”国外学者的劳动了 。 本期“理论心理学研究”选用的两篇论文《论 20 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四大对立倾向》和《进化论心理学思想的人类学哲学批判》,均为作者独立思考的学术成果。前者 通过宏观地勾画 20 世纪人类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演变和发展脉络,特别是通过阐明 上世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中的 “ 对立倾向 ” , 从而总体地展示该领域的重大成就。后者以对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反思为立足点,通过对心理进化的逻辑的追问,并引入人类学哲学的视野,揭示了一切形式的进化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案的逻辑的盲目性,并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寻求理论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我想,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形成有价值、有创见的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才是我国理论心理学工作者在未来的研究活动中应有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向。唯有如此,中国的理论心理学才能获得国际心理学界应有的承认与尊重,才能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是“自由精神”还是“自卑精神”?
可真 2009-11-27 21:21
我非常欣赏我的同事 王新水 博士在最近的一次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所说的话:中国文化缺乏创新力的原因,除了缺乏批判性和开放性,最重要的在于,学者们缺乏对精神力量的信仰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身为学者,即作为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却对精神力量没有坚定不移的信仰,又怎能有内在的和持久的动力而自强不息地去进行伟大的精神创造呢? 人是凭其信仰而忠诚于他所信仰的事业的。从这意义上说,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也仅仅是为了他的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事业。 当人们只是或完全把科学当作一种可以给人类带来感官享受的物质力量来理解和看待的时候,科学对他们来说也就不再是一种精神活动和精神力量了,此时他们信仰科学,只是因为他们信仰物质力量而已,从而在他们的信念中, 科学的创造本质上就不过是一种物质的活动而非精神的活动,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们的科学创造必然是诉求于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条件,于是他们势必要把自己的科学创新之乏力归因于物质条件之匮缺,而不可能自省到自身的精神状态,从而就不可能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创新能力而自觉地改善自身的精神条件,努力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适合于从事科学的创造。 其实,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本质是精神,一种精神活动和精神力量,而且是一种能动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力量。科学事业心必立基于对精神力量的信仰之上。无此信仰,便无真诚的科学事业心,从而就无所谓科学事业。 对精神力量的信仰从何而来?我以为这种信仰本质上是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自信。为了树立这种自信,作为 学者,作为科学家理应作反身性的思考,去省思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为谁而活着?如果只是屈服从于某种外在的力量而为了一个外在目的而活着,这样的人只是行尸走肉之徒,科学的创造又怎是行尸走肉之徒所能胜任的?如果行尸走肉也能进行科学的创造,则动物世界也有科学了,又安待自然界发展到有了人类并且直到人类世界发展到了文明社会才有科学呢? 中国宋代的伟大哲学家陆九渊说过: 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地做个人 。对于不想堂堂地做个人的人来说,就是掌握了最多的知识,也只能是作为一个会说话却无生命气息的物质工具存在于世间,这些物质工具不是没有价值,但却是没有人的价值的。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蒂就是一句话:自作主张。能够自作主张的人才是有人的价值的人。 陆九渊 主张,从事道问学的学者,当如孟子所说的,要 先立乎其大者 。这个大就是指的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何在?就是他能自作主张。何谓自作主张?就是人通过自我修养而达到了 不动心 的境界。所谓不动心,就是任何外界力量都左右不了人的自我精神,此时人的自我精神达到了绝对自由。 这种绝对自由精神境界,就是所谓不动心。反之,在孟子看来,若人的自我精神为外界力量所左右,则是由于放心的缘故而造成的。故欲先立乎其大者,就得 求放心 。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孟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从事学问事业,就得通过求放心而使自我精神达到不为外界力量所左右的不动心境界。唯其臻于这样的精神境界,才可以从事学问并且能够专心于学问事业。孟子认为,棋圣弈秋就是因为他能不动心,所以才成其为棋圣的。 道家庄子亦有类似于孟子的学术思想。只不过在孟子称之为不动心者,庄子则名之曰 坐忘 。坐忘是庄子的体道之方。庄子认为,唯有坐忘者,才可以体道并且能够归依于体道事业。反之,不能达到坐忘的人,其自我精神不免为外界力量所左右,这便是所谓物化的状态。物化的人,其心中有名有功有我,这样的人,充其量能获得关于物的小知,却不能获得关于道的大知。 孟子和庄子,以及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是些 对于自己的本质力量充满自信,对人的精神力量抱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学者,以其如此,所以他们都能成为学术事业上的千古伟人。诚然,他们所从事的学术不是西方式的科学,而是中国式的科学,但是,无论是西方式的科学,还是中国式的科学,它们的学问之道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所谓 为了 求知而从事学术 , 黑格尔所谓 为学术而学术 ,都是指学者的学术事业心而言,这种学术事业心是基于对知识本身的信仰,这种信仰是不含有任何功利心和功名心的,抱有此种信仰的人的精神状态,与孟子所谓的不动心、庄子所谓的坐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学者的自我精神达到了不为外界事物所左右的绝对自由境界。 诚然,当今学术界也多有人推崇所谓学者的自由精神,但是,为今人所推崇的自由精神是有待的,是以外界条件为转移的。人们所期望自己能够获得的这种自由精神,根本不是取决于他们自己,他们实是指望外界力量特别是 政府力量能赋予他们以自由精神。换言之,他们是把自己的缺乏自由精神归因于外界力量特别是 政府力量的。这样的自由精神只是貌似自由精神,对于孟子、庄子,对于亚里士多德、 黑格尔来说,它则根本就不是什么自由精神,而不过是当今世界物化学者丧失了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信,抛弃了对精神力量的信仰之后为了掩饰其内心的自卑而虚张声势的口号而已,这个口号所反映的恰恰是其精神不能自主而不得不 诉求于外部力量的精神之无奈,它决不是什么自由精神,而是地道的 自卑精神 。 除非不求精神的自由,如欲求之,则必不应诉求于外部力量,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质力量来获得自我精神的自由,这就叫作自作主张。仅当学者自作主张时,他才能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从而进行真正的精神创造、科学创造。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4046 次阅读|42 个评论
洞穴之喻与学术创新
yangwenzhi 2009-10-3 10:42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曾这样描述他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像。 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 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从这一比喻中,我们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是否可以受到诸多启发。如,我们不能把科学研究者、把青年学生当成囚徒一样限制和看护起来,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必然 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我们要鼓励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多交流,处在一种 真正的解放状态 ,他们才会来到阳光下, 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反思我们学术管理和教育管理中,在官本位、极端功利化的学术氛围中,真正的学术自由有吗?这种囚徒现象少吗?这就难怪我们缺乏学术创新,缺乏创新能力......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4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顶天立地"——如何立地
zhijieleng 2009-2-14 11:20
做研究讲求顶天立地,这是我的博士导师唐焕文经常说的话,顶天大家都比较清楚,就是做他人没研究过的问题,或者用了、创造了新方法、或者有了新结论,但是立地很不容易,我一直认为必须满足两点,首先,所研究的问题必须是来源于实际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或者衍生的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具有交叉学科的融通能力的人才,比如,粮食物流问题现在是各省乃至国家的重要问题,但是既懂粮食,又懂物流的人很少,这种人才就成了稀缺资源,其实,本质上是缺少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的人,比如,粮食研究领域中,谁能快速掌握新兴的物流知识,谁就是稀缺人才。所以,立地的人才必须是在一个领域有着长久的研究经验,同时又具有快速接受新理论、新技术,并融会贯通的人。其次,研究的问题的产生应该部分来自调研,研究结论的应用也应该用于实际,这里,问题多多,说到调研,这是所有学生、甚至是青年教师的软肋,问题有多方面的,不只一个被调研单位的领导反映,学生眼高手低,同时,问的问题无法听得懂,不得要领。归结起来,就是学术研究领域用的是规范的学术用语,专业名词,而实际领域所用名词,往往滞后研究领域的发展。比方说,调研时问:您的大米供应链是如何集成的?没人听得动。但是如果换一种问法,问你这大米的产、加、销是通过何种方式整合的?谁说了算,流程是什么?估计会给你一个明确回答。另外,高校教师支农,也要讲究方法,你的理论思想、方法再好,不能传播出去也是没用,我的硕士导师徐仲儒经常告诫我们,要让小学生都能听明白你讲的东西。所以,立地往往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重要性的支撑,这是非常重要又非常艰难的过程,我经常告诉我研究团队的同仁和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术和应用两个领域里穿梭的能力,不要急,10年训练不长,20年才有可能游刃有余。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01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