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科技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的再思考
lxj6309 2017-10-12 22:13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特别是科技为什么落后,许许多多的人都从中华文化的基因上找根源。随着从事中国经济史教学的过程,我越来越认识到这是本末倒置的看法! 以前曾发表一篇博文谈初步的看法 (见 关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落后原因的一点心得 ) ,近日想法又有深入,认识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很强的反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在中国科技经济史上有鲜明的应验。在上一篇博文的评论回复中曾指出 :“ 精神文明的进步是由生产力推动的!欧洲文明只有在接受了中华文明的物质技术文明以后才获得真正的进步!现代科学只有在获得蒸汽机和电磁技术以后才获得了飞跃发展!牛顿力学只有在现代工业文明下才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古希腊文化对欧洲文明是锦上添花,东方技术文明的传播对于欧洲才是根本的推动力! ”现在对这一点更加确信! 中国近代科技从而近代经济的落后,完全是清朝的统治使中华文明的进步中断造成的!清朝虽然没有毁灭中华文明,但是,严重阻碍了它的进步,使中华文明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下面把明朝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列出来,大家可以讨论。 在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方面: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末占总人口的6%至7.5%。据曹树基的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略高于清代城市化率的7.4% ,晚明城市人口约达1536万人。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1611—1671)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已佚)。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纪中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中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 1596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1617年,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他注重实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对中国外科学作出了贡献。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1376年,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1406年,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 1547年马一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中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1596年屠本畯(jun)著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合著《元亨疗马集》(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现今仍有实用价值)。 1617年赵蛹著《植品》(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628年徐光启撰《农政全书》。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 1536年黄衷著《海语》(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1565年胡宗宪编《筹海图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末时期的徐霞客开始著《徐霞客游记》。 明朝化学、冶炼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唐县志》记载了使用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7中记载了炼焦炭的方法: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欧洲到公元1771年才开始炼焦。 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并特别把重点放在数学上,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徐光启在1629年即成立西局,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给崇祯帝上奏《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中说“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与度数故耳”,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学科研究的思想,并论述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及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认为数学是“从用之基”,提出“度数旁通十事”: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在他掌管的“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兼及气象学、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算学及音乐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历局有了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崇祯帝对此积极反应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该衙知道”。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有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王徵,其后又有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 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光启告病返乡,冠带闲住。此时他不顾年事已高,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明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农书写作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上任后忙于负责修订历书,农书的最后定稿工作无暇顾及,直到死于任上。以后这部农书便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亦即徐光启死后的6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整理之后的《农政全书》,“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 同时代的欧洲: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伽利略(1564.2.15-1642.1.8)。徐光启(1562.4.24-1633.11.8)。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杰出的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 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希望关于中华文明的认识研究不要再陷于历史迷雾中!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其它|5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几个连接点
kexuechuanbo 2016-5-23 15:24
姚远,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几个连接点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1):50-54;58. 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_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几个连结点_姚远.caj 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几个连结点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 免费订阅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 编辑部邮箱, 1991年01期 【作者】 姚远 ; 董英哲 ; 【机构】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 【摘要】 本文着眼于科技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边缘地带,用文理交融的方法探讨科学发现的规律,认为“水为万物本原”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萌发出幼芽的显著标志。我国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哲学和思想文化的几个关键性连接点主要是“道”、“气”、“阴阳”、“五行”。这些点勾勒出一条线,牵结为一个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奏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强音。 更多 还原 【关键词】 科技史 ; 中国古代科学 ; 科学技术史 ; 连结点 ; 阴阳说 ; 技术发展史 ; 一条线 ; 中国思想文化 ; 历算 ; 中国科学史 ; 【文内图片】 【被引频次】1 【下载频次】184 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_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几个连结点_姚远.caj
个人分类: 科学史论文|3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能否重写中国科技史?
热度 12 wugshpku 2015-4-26 08:59
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缩编而成的《中华科学文明史》,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重读李约瑟,在感受中华几千年来辉煌的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历程的同时,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李约瑟难题”,并对当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作出新的展望。为此,解放周末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 解放周末:在《中华科学文明史》封底上,刊登了您为本书写的推荐语:“李约瑟经典著作的经典浓缩,中国科技通史的权威版本”,对此您能否作进一步解读? 吴国盛:我的推荐语讲了两句话:它是一部经典著作,它是一部权威通史。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它是经典。李约瑟以其宏篇巨制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李书),开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之先河,堪称经典。而由柯林·罗南缩写的《中华科学文明史》,得到了李约瑟本人的认可,亦可称为经典缩写本。现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分成上下两册出版,特别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它是权威通史。某种意义上说,李书集成了、代表了中国科技史的整体成就,开创了中国科技史研究的范式。李书虽然由李约瑟发起、策划、主笔,但实际上汇集了数十位东西方汉学家的智慧。与其巨大规模和篇幅可以相比的,是90年代以来由中国大陆的科技史家集体编写(卢嘉锡总主编)的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但后者除了材料更加扎实、丰富,编史纲领并无根本突破。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李书是一部权威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 解放周末:具体而言,李约瑟创造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范式和研究纲领? 吴国盛:有两个方面。首先,高度评价16世纪之前中国人的科学和文明成就,有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甚至不惜人为拔高。李约瑟虽然不是中国人,但对中国文化怀有深厚感情,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他是皇家学会的会员、是知名的生物化学家)用英文写作的巨著,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和任何一位中国学者都难以企及的贡献。这一点是中国人民在积贫积弱、备受国际社会冷落时特别感激的,也是中国科技史家自觉沿袭的编史目标。   其次,李书站在今日科学发展的视角来透视中国古代科技史,用今日的科学分科、今日的科学划界标准来编排古代中国的科技文明,是一部典型的辉格史。虽然李约瑟认为,16世纪以前中国人在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知识方面远远走在西方的前列,但是,他仍然相信近代科学是一切文明发展的最终归缩。所有的原始科技,东方的、西方的,如一条条溪流汇入到近代科技文明这个“大海”中,都最终要发展到现代科学这样的形态,这是世界科技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所谓的人类科技史的“百川纳海”模型。因此,他将中国古代科技视为世界近代科技的先驱,强调它对于近代科学的贡献和推动作用。这一编史模式也为中国科技史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解放周末:能否举例说明? 吴国盛:比如,我们在李书中不时地可以看到他就中国与欧洲之间科学技术成就的高低进行比较。李约瑟有非常广阔的世界视野,他不仅熟悉中国的情况,也熟悉西方的情况,因此他能够做这样的技术性比较。我们经常可以在书中看到,他总是力图论证某种技术、某种理论或观念中国比欧洲领先多少年,某种技术、思想或观念是近代科学的先导、先驱。 又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个概念,这个如今的中国人老少皆知、耳熟能详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本土自古以来的说法,而是20世纪上半叶被李约瑟“炒热”的一个来自西方的说法。16世纪的时候,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三大发明”,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世界和西方历史的进程,但培根并没有说这些发明来自中国。19世纪马克思进一步阐释了这个说法,也没有说这三大发明是中国人的。1884年,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在“三大发明”之外加入造纸术,正式提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但是,让“四大发明”在中国深入人心的正是李约瑟。 解放周末:李约瑟以西方眼光观察中国文明,突出它对于现代科学的意义以及对西方世界的贡献,这种范式对此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吴国盛:在李书之后,中国大陆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有两部通史著作值得一提。一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杜石然等编著的单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部就是前面提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2008年完成,由卢嘉锡总主编、中科院集结全国力量完成的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前者是一部小型的通史,做了一个初步的历史分期。后者则充实了大量资料,研究更为细致、具体。但是,总体而言,这两部书仍然是以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为目的,按照现代科学的视野来编排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通史从而也就只能是分科史的简单拼接),在思路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李约瑟的范式,都还限定在李约瑟的“框框”之内。这正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李书的权威、经典。 解放周末:这部著作的确代表了一个时期内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巅峰,但听您的话音,您似乎认为它有严重的不足?   吴国盛:是的,的确如此。李约瑟的编史纲领代表的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盛行的版本,辉格史,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以今天为发展目标的进步史。事实上我们知道,历史上的人有自己当时的目标,他们并不知道我们今天是怎么回事,也不可能以我们今天的样子为发展目标。所以,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科技史界努力从种种极端的辉格史中摆脱出来,努力回到历史情境之中去,发展了许多新的编史纲领。但很可惜,在中国科技史界,虽然有一些新的编史纲领和新的编史实践出现,但总体上还没有从辉格史中摆脱出来。李约瑟的确还未被超越。   当然,与西方科技史研究相比,中国科技史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整体上没有走出积累材料整理材料的阶段,还谈不上多元化编史纲领的运用,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李约瑟纲领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读者是西方人,因而更多的从西方人的角度发掘中国文化能够为西方文化(特别是现代科学)所理解的那一部分,而没有着力阐释中国科技文明的独特性,没有把中国的科技成就和科技文明的历史发展,放在中国文化自身的与境中来考察。当然,李约瑟不可能看不到中国文明的特殊性,比如他就指出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所谓的有机自然观,与西方的机械自然观有根本的不同。但是,有机自然观这个说法,仍然是从西方人角度讲的,西方也有有机自然观,而且只能从与机械自然观相对的意义上去理解。李书也不是着眼于这个无所不在的有机自然观去考察中国的科技文明史。 解放周末:比如说? 吴国盛:比如说指南针。李约瑟其实也知道指南针的最初发明,是为了满足风水堪舆的需要,用于航海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在指南针与风水堪舆的关系上多做文章,倒是花了不少力气论证指南针的发明以及所代表的磁学成就如何领先西方,用于航海如何在时间上领先。实际上,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于欧洲来说是革命性的技术,对中国就根本不具备革命性。如果放在中国历史的与境下,它们完全是另一套故事,但这个故事目前还没有被讲出来。目前讲出来的,本质上都是西方语境下的故事。 解放周末:您和某些科学史家一样认为,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是否也出于这个原因? 吴国盛:是的。李约瑟预设了世界上各个科技文明最终都会,或迟或早,发展出现代科学。这个预设是错误的。如果没有来自西方的强力入侵,中华文明绝无可能自发生长出近代科学来。近代科学完全是西方文明这棵大树结出的果实,你非要问为什么梨树上没有结出桃子,这个没有多大意义。中国近代科技史非常清楚的显示了,近代中国人不是把传统科技的发展方向引向了现代科技,而是根本抛弃了传统科技,重新学习和发展西方的科技。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解放周末:这个问题其实和问“美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中医”一样。 吴国盛:是这个意思。 解放周末:那么,在您看来,我们怎样才能突破李约瑟给我们的巨大影响和束缚,从另一种角度来观察中国古代科技史呢? 吴国盛:既要重新思考历史,引入新的编史纲领,也是重新思考“科学”: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它在形态上和西方科学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中国科学技术的独特性着手,重写科技史。西方汉学家已经有不少新的尝试,比如美国汉学家白馥兰的女性主义技术史研究,美国汉学家费侠莉的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在中国大陆,也已经有一些可贵的编史理念和编史实践出现,比如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对于中国天学的研究,比如中科院孙小淳教授提出的用“两岸风光”模型代替“百川纳海”模型,都是对传统研究模式的突破。但是,这些新的编史理念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发展,还没有落实到更广泛的编史实践中,至少还没有产生一部新的通史。所以现在我们还只能读李约瑟,或者读罗南这本权威、经典的缩写本。 解放周末:这对当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吴国盛:是的,用新视角来重写科技史,写出比肩、乃至超越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品,恐怕需要20年、30年,甚至50年时间,需要一两代人的艰苦努力。 原载《解放日报》2011年3月25日第20版,作者:曹静
8021 次阅读|17 个评论
鲁桂珍要李约瑟为中国争光!
热度 9 keyuanwangshi 2015-4-20 00:12
王扬宗 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本来是一个很有建树的生物化学家,但他在 37 岁之后开始学习汉语,转而研究中国科技史。个中缘由,李约瑟本人在不同场合表述过多次,这就是南京人鲁桂珍的决定性作用。 1954 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出版时,李约瑟把这一卷题献给鲁桂珍的父亲鲁仕国 ,说明没有他的女儿,就不会有这卷书。2004 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终卷(即第七卷第二分册)中,收入李约瑟在垂暮之年为该卷准备的文稿“结论”(即全书总结论)。在“结论”的开头,李约瑟最后一次回顾了鲁桂珍等三位中国留学生来到剑桥对他的影响。他说:“同这些青年生化学家一道工作,我发现他们的头脑几乎跟我没什么两样。这就引起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不是源自中国?” 近 30 年来中外学术界聚讼纷纭的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直接缘由就是如此简单。聪明人哪里没有呢?如果那时到剑桥生化实验室的不是鲁桂珍等中国人,而是埃及人,或者印度人,或拉丁美洲人……结果又会怎样?历史无法假设。然而 正是这个来由没道理可讲的问题促使这个年轻有为、前途光明的生化学家开始学习汉语,走上了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之路。这种几乎失去理智的行为,只能说是爱情的力量所致吧。 鲁桂珍( 1904—1991 )于 1937 年 11 月底到达剑桥 ,在李约瑟夫人 Dorothy Needham(1897—1987 )指导下从事肌肉生化研究。出生于医药世家鲁桂珍不仅以自己的聪慧美丽打动了李约瑟,她还向李约瑟介绍中国人在医学和科学史上的贡献。他们很快就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二人以兄妹相称。李约瑟称鲁桂珍为“小妹”、“珍妹”,鲁桂珍则称李约瑟为“大哥 (Ta-go) 。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一角保存着鲁桂珍生前藏书,其中有一批李约瑟赠送给鲁桂珍的图书。最早的赠书是一本关于人类食物史的书 Man, Bread and Destiny, ( London, 1937 ),题赠于 1938 年 6 月,李约瑟题写着“ Lu Gwei-Djen with love from Joseph Needham ”。这里的“ love ”如果不单指爱情的话,至少也是包含着情爱的。 1939 年,鲁桂珍离开剑桥赴美之后,李约瑟赠书上的题字更直截了当,如“爱的女友”、“伦敦相思”(原为中文)等等。 李约瑟与鲁桂珍的私密关系不是本文的话题。实际上,李约瑟和鲁桂珍的大量来往函件和其他李约瑟私人文书一道,保存在剑桥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部,李约瑟遗嘱需在其逝世 50 年(即 2045 年)之后方可阅览利用。要探究李约瑟的私人生活,只有3 0 年后才具备必要的条件。这里要介绍的是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所藏李约瑟个人藏书中的一本书,它是李约瑟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见证。 这就是 1938 年圣诞节时(见该书扉页李约瑟的注记),鲁桂珍赠送给李约瑟的一本英译《三字经》。这个英译本是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汉学教授翟理斯( Herbert A. Giles , 1845~1935 )翻译的, 1900 年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发行。该书原是剑桥另一位汉学教授慕阿德( A.C. Moule, 1873~1957 )的藏书。 1938 年慕氏从汉学教席上退休,大概正是那时候这本书被处理了,为鲁桂珍所得。她把这本书作为圣诞礼物,转赠给李约瑟。鲁桂珍写在书上的 题赠之语是 : 恭祝约兄 新年进步 为民族争光 鲁桂珍赠 为了强调她的意图,鲁桂珍特意把“为民族争光”几个字写得大了一些。由此看来,那时李约瑟已经决定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刚学汉语的李约瑟把这几个字一笔一划抄写在对面的书页上,注上音,并标注了“民族”和“争”、“光”的英文翻译 。李约瑟将“为民族争光”译为“ Towards the people’s mutual understanding ”(为了人类的相互理解)。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揭示迥异于西方的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的成就,促进人类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正是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初衷,也是他后来主张的一个中心论题。而对于鲁桂珍来说,向西方人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打破流行的“欧洲中心论”,自然是为中华民族争光的事业。他们两人的理解,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的。爱国主义和普世主义并不矛盾,都可以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赠书半年后,鲁桂珍从剑桥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离英赴美。李约瑟曾说,在鲁桂珍离开剑桥之前,他们相约在中国科技和医学史上作一些研究。从这本书上鲁桂珍的赠言看来,这个约定应当更早,也就是 1938 年年底之前。这正是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缘起。这时,李、鲁相识不过一年。李约瑟就欣然听从鲁桂珍的“闺”劝,转而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这就是李约瑟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缘起。鲁桂珍生前多次说过,如果没有她,就只有生物化学家Joseph Needham,而没有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奥妙就在于此。 (原稿匆就于2005年5月,发表于2005年6月)
8496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科技是不是超越西方1500年 - 再议
热度 13 SLLee19 2014-9-1 19:35
我看了《中国科技是不是超越西方 1500 年 - 让数据说话》一文和部分评论( 169条 开始倒数的一页),想到一些问题,写在评论里,觉得意犹未尽,再拉杂说几句。 1. 利用数据分析科技发展,谁优谁劣,看起来是很公平,很客观的。问题是,数据是死的,科技是活的。一项科技可能影响整个世界局面,发展成各方面,长期的影响,有些科技只短期影响一小部分人。如何估量科技的质和量非常困难。“取火”一项对人类的贡献,怎样估计?数学的十进法,二进法,影响很大,谁先发明,还有争议,珠算却明显是中国发明的,中国古代的数学,对极大极小的数目能精确计算。天文,农具,编织, 陶瓷,冶金等等,中国古代还是领先的。西方自己承认,他们的粮食主要来自采集,渔猎。农业不是他们的长处,没有给美洲带来很多。美洲的农业是原住民和明代的中国人开始的。没错,详细无法在這裏谈,请看《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一书。 2. 西方很多科技从中国学来,却算成西方的成果,很重要一项是地图学,正是 15 世纪郑和时代发展到最高峰。中国发明的地图学被西方抄袭,发展,引起后来欧洲殖民历史。这是最近才得出的结论。详细分析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地图,《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名一半没有出现在欧洲绘制的地图,《坤》图的美洲西部地理比欧洲人到达早 200 年。西方地图学、地理学的祖师 Ortelius 。 Mercator 的地图出现许多错误,《坤舆万国全图》却完全正确,真正成图于 1430 年左右。西方的地图学是学中国的,详细可参考本博客文章和我的书。西方正是在这时期学到中国的科技。所以,说中国在西学之前没有科技,是刚好颠倒。 3. 西方著作一向极力压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近年尤烈。史密森的世界历史年表一书( 2012 )没有列入中国许多的贡献,连中文字都印反了,编辑组里没有华人,所以看不出来。不止学术上不认真,其政治意图是昭然的。我的博文 《中国科技史的自慰与自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19856.html )谈到此书的缺点,美国一些有学术良心的朋友也对史密森不齿。 说宋以后中国科技停滞,是不确的。 从西方的著作里找中国科技史是舍近图远,本末倒置。【按:西方写中国史,阐释中国文献,文化语言不同,容易误解。但是,比较西方文献来发掘历史漏洞,填补中国史不足,倒是重要的手段。】本博客的《 科技史翻案的现实意义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19611.html )和其他文章正介绍这方面的材料。 4. 中国的科技没有用于掠夺他国,建立殖民地。西方获得中国的科技以后,被用作侵略美洲,非洲,亚洲,和澳洲的工具。西方靠剥削榨取殖民地的财富,成为发展科技的本金,这是否值得效法,很有争议。西方科技发展了,但是对地球资源的糟蹋浪费是惊人的。过了近两百年才注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一套系统方法处理。中国自古在器皿上刻有“子子孙孙永宝用”,不止是说器皿本身,也是提醒大家注意“江山”(环境)的保护,善于利用,传之后世。西方的“世界末日”说,造成短视,急功近利,与中国的经世哲学是相对的。 今天许多朋友看外文多于看中国古籍。古籍没有全部用简体字印刷,不熟悉繁体字,对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会受到限制,无法得知真相。另外,简体字有许多引起误解,繁体简体互换,甚至笑话连篇。学科技史不谙古汉语,不重视方言,会有错漏,古汉语本来就不是今天的普通话。《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地名,比对西方的翻译,可以看出是西方按中国地方方言翻译的。“厄蟇”这鸟名就导出明代中国知道澳洲和美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0509.html 科技史对民心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能从命题,研究方法,取材,各方面能全面照顾。看中国、西方的发展方略,要看到长处,也要看到短处,不光从外国观点看,也要从中国观点看,才能得出客观全面的分析。 李兆良 2014.09.01
个人分类: 学思碎语|5189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