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足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态足迹学习笔记
liulele622 2017-7-17 21:33
可右击在新标签打开或者另存为以查看大图 想了解一下生态足迹、能值理论等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相关资料,但因为和我的研究领域相去甚远,有太多陌生的概念,觉得有必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一下,第一次使用FreeMind这个软件,顾名思义,是思维导图软件里免费的一种,安装包比较小,够用。 总的看来,生态足迹的研究,着眼点比较高,研究系统很复杂,实现的障碍很多,不确性太大,任重而道远。另,这和传统生态学差异很大,大多像经济、管理方面的文章。
个人分类: 技术方法|5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48)
罗非 2016-2-27 11:54
追求幸福?好像它跑掉了 幸福行星指数是一项研究,它所测量的不仅是幸福,还有获得这样程度幸福的成本,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成本。它的计算很简单。 生活满意度 X 预期寿命÷生态足迹 = 幸福指数 换句话说,幸福行星指数衡量了一个国家把我们星球上的有限资源化为其公民的幸福与健康的转化效率。美国在 178 个国家中排在第 150 位,尾随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之后,仅举几例。 美国为什么排名这么低?好吧,你可以给我们起个“大脚”的绰号。我们的生态足迹是全世界最大的。为了获得与在该指数榜上排名第三的哥斯达黎加人同等的生活满意度和预期寿命,美国人平均要用掉相当于他们四倍半的资源!看看,这是多么的没有效率! 然而,我们的金融体系继续纺着它的纱,兜售着那个疯子的希望:反复做同样的事——买,买,买,买到你拿不动——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条通向经济自杀的快轨,由于人们对另一条神话错觉的信仰而不断强化,那就是已经被证伪的适者生存。在我们对“只有物质才能拯救我们”这一点的集体认定作用之下,我们已经把自己的信任交给了在人类历史上最疯狂、最昂贵、危害最大的军事机器,并且由此而授权产生了一个邪恶的力量——最少共同统治者。
个人分类: 科普|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基金评审意见的答辩书兼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必需从微观到宏观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4-8-27 23:11
赵建民女士/先生: 您好,(以下信息是ISIS自动群发;如果有打扰,请谅解) 经过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组讨论,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度有限,您本年度所申报的项目未能获准资助,请您谅解. 现将您所申报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反馈给您, 其后的专家评审组意见“缺省值”为“不同意资助”。 (注:“同行评议意见”前的《学科动态》,供你参考 ) 为了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我们把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该意见仅供您参考。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评价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给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新方向。本申请书以南水北调为对象,从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水利工程对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影响、南水北调生态足迹评价 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选题比较新颖。申请书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且层次性强。申请书剖析了比较中肯的科学问题,制定了详细具体的研究方案,识别了可能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手段,保障了研究目标的实现 。 但是申请书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1)如何将水生态系统价值量化(或者说转换为土地面积)直接影响研究的成败,申请书需要进一步思考明确。 (2)申请人及其团队基础比较薄弱,没 有承担基金的经验,也没有SCI论文发表记录 ,可能影响研究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希望申请人若获得资助,认真做好,为今后的基金申请打好基础。 综合上述,建议 适当加强后可以资助 。 2 1、项目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完善生态足迹计算方法,提出水利工程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量化评估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项目申请者当前研究调研不足,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写作稍微杂乱,最近几年文献调研尤其不够。 2、研 究内容过于空泛、不具体 。研究内容讲述了每部分开展的意义,但没有明确提出每项研究内容具体要做什么事情。 3、项目申请人虽然有一定研究基础,但近年来参与申请项目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项目研究团队相关专业人员较少,配备较弱。项目 预 期研究成果较少,经费预算与研究成果不相匹配 。 4、建议项目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3 生态足迹是近年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和评价中较为热点的研究问题。本项目拟将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提出水利工程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模型;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该研究在理论上可改进生态足迹已有算法,丰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实证分析可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优化调度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申请项目的 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较为具体 ,但总体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中有关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量化模 型的总体设计和论述尚不够明晰 ,而这一部分是项目能否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建议申请人加强和提高这一部分。 申请人和研究团队在本项目的 前期研究积累方面稍弱 。申请者所在依托单位有一定的科研氛围和软硬件条件。研究项目的 经费预算合理可行 。 综上, 建议可资助本项目 。 4 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直是国内水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确实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申请人能将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引入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本申请书最主要的问题是:水电工程所产生的一些列生态环境问题,如阻隔效应,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泥沙淤泥问题,营养盐输移问题等如何 转化成生态足迹所需的土地利用面积 ,申请者虽然提到了这个问题,但从申请书很难看出能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一问题。如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生态足迹评价方法中,前两段应该是项目背景里面要交代的,属于问题的提出,第三段才是本项目要重点研究的,但没有展开,不确定申请者通过什么方法或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申请者 如能解决这一问题,将会是本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因此,建议资助 。 5 该申请以生态足迹方法为研究重点,旨在提出水利工程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量化评估模型,采用地球生态系统的标准面积这个指标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案例进行实例研究。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外均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生态足迹的方法亦是其中一项评估工程生态影响时常用方法之一。该申请以此为题,其研究内容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申请选题有 一定创新性,但针对性和可行性存在较多疑问 ,具体问题如下: (1)题目 选题过大,重点不够突出 。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十分复杂和多样,目前采用多指标或多因子的评价方法,也正是因为很多影响难以定量化或归一化为统一指标,该申请以生态足迹为方法,并未阐述清楚该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何突出优势。且生 态足迹的评价方法偏于宏观结论,而目前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估更着重于宏观及微观结合 ,在评估流域或区域总体影响的同时,更要说明对 具体环境因子或环境敏感目标 的影响,生态足迹的方法在解决这类问题上缺乏优势。申请应 以工程的某类具体影响为重点开展研究 。 (2)申请的研究内容仍主要停留在叙述工程影响和方法的适用性上,具体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阐述不清晰。申请以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相结合进行评价,但区域或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本来就是一个较难准确评估的概念,该申请如何在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上 准确评估生态影响,应进一步阐述 。 (3)申请针对南水北调,研究方法中涉及了大量的工程、水文、水质、陆生、水生等各类基础数据,申请中并未对如何获取这些数据给出明确方法,增加了研究工作开展的不确定性。申请团队在生态足迹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积累,但 在南水北调研究区的积累较为薄弱 。且申请预算的经费对解决南水北调这类超大型工程,开展整个工程影响区的现场调查、采样监测显然是不够的, 经费与研究区的选取并不匹配 。 综合来看,鉴于上述意见, 不建议该申请作为面上项目资助 。 专家评审组意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五处 联系电子邮件地址:liwh@mail.nsfc.gov.cn (ISIS584763SN:5238126) 首先感谢评审专家在百忙中审看了我的申请书,并肯定了题目的创新性、研究意义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 认赌服输 ,评审专家的批评我都认同。但自然基金申请是 探索性研究,不是工程设计书、实验方案或者结题报告,更不是论功行赏,排排坐吃果果 。 (1)“研究基础(硬件、软件)较弱”? 我现在在一个地方二本院校,十年前还是大专,就是教育部所说的要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600所高校之一,研究基础怎么可能强大,如果基础和平台很好,我干嘛申请基金支持呢?实际上,我对基于生态足迹的水利工程生态评价探讨,还是从上硕士的时候开始的,是国内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几个独立小组之一,但是近几年把这个方向基本搁置了。虽然论文较弱,特别是没有SCI,但是相关研究论文发过一篇《水利学报》,一篇《水力发电学报》。但从另一方面说,前期成果较少,更说明这个题目更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任何题目都有做完的时候,任何人都可能江郎才尽,在1905年的奇迹之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默默无闻是一个业余物理学家,但做出广义相对论以后,爱因斯坦的后半生再无大的突破,从最终而言,是应该资助青年爱因斯坦,还是中年(或老年)爱因斯坦?当然,在1905年之前爱因斯坦申请“相对论研究”的青年资金,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德国也不能获得批准,当然真正的天才是可以不依附任何力量,一个人对抗全世界。 (2)“最近几年文献调研尤其不够”? 不是不够,而是引用的早期文献太多。记得早年旁听一位在职博士师兄(实际上不敢和人家称兄道弟)的毕业答辩时候,一位农业水土工程领域中的老前辈批评说文献检索不到位,主要是第二手的文献,忽略了第一手的原始文献。实际上新的、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与略显浮躁的近期论文相比,早期的具有开拓性质的论文可能更加珍贵,查文献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数典忘祖。 (3)“具体要研究工作阐述不清晰”? 如果具体怎么做我都清楚了,那么项目就要做出了,那么就不是基金申请,而是结题验收报告了。实际上,今年初,我在参与一位朋友的申请书时候就说他的标书,符合基金申请的模板,问题清晰且可解。但问题清晰、可解是工程问题的一般特征,比如说修30米级的水坝,但是对300米的水坝,施工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自然基金是创新性研究,创新性研究关键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而不仅仅是移植式创新,换一换实验材料。既然是方法创新,在做完之前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想清楚,即使想清楚,在实施过程中也总会有各种意外。陈景润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之初,也不一定非常明确他要用什么研究方法。实际上,我申请书中也提出,可 以从三个方面评价环境影响的生态足迹,第一是吸收污染物的自然植被面积(如碳足迹),第二环境影响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作用(如阻碍作用和营养盐类浓度变化造成捕鱼量的下降),第三是补偿措施的生态足迹 。至于如何与南水北调工程结合, 合理确定具体的评价模型和参数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且即使做出来了也还要经过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只有那种 移植式的创新,才能有细化的实验方案 ,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再结合**,证明**,如果**,则**成立,反之,则**成立。如果我的研究方案深化到这一步,则申请项目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收集资料的力气活了,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创新性何在? (4)“经费与研究区的选取并不匹配”? 实际上为什么选择南水北调中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其次,作为天字号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长委、黄委、水规总院等部门对工程环境影响有大量的监测与评估数据,足以为研究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而不是凡事都要事必躬亲,我在标书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中国植被》、《中国土壤》这样的鸿篇巨制,也都大量引用第二首资料,如果凡事都要老先生们亲自调查、采样,这样大部头的书肯定写不出来了。马儿不吃草,又可以快快跑,居然有错。况且资金不足不能否认项目本身的意义和方法的可行性,即使真的经费不足,如果研究真有意义,基金委应该增加支持额度才对。 若想成功,必先自宫;即使自宫,未必成功;若不自宫,也能成功;下面我要着重批判评审意见5;不是因为他的差评对我的申请几乎是致命性的,而是他任为“申请应 以工程的某类具体影响为重点开展研究”,这几乎是扯淡。 对于工程某类具体影响(生境因子)的研究已经够多了,但是对于大型工程的综合环境影响,目前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鸡同鸭讲,口水满地。因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立足微观,走向宏观。 坦率的讲,我的项目申请书的目的就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辩护,现在对于国家主导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污蔑和不实之词太多了。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401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足迹研讨会在京召开
redtree 2013-7-5 13:05
治愈“城市病”须减轻生态足迹 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足迹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彭科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4 8:55:44 ■本报记者 彭科峰 PM2.5指数爆表、地下水污染加剧、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交通拥堵、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层出不穷的“城市病”对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根治“城市病”,消除城镇化的“亚健康状态”?在日前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召开的“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足迹研讨会”上,来自生态、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生态足迹的挑战 “目前全球有一半人住在城市,消耗着全球7成以上的能源。根据联合国测算,到2050年,全球将有70%以上的人成为城市居民。”WWF中国首席项目总监李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在中国,现在也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随着快速城镇化,可以预期,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态足迹挑战。” 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包括水、能源、土地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消耗的指标。此前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WWF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指出,中国是目前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最大的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大约是中国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03年以来,人均资源消费成为中国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2008年,中国38%的生态足迹源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源需求。 “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如何选择生产、消费和发展方式,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将对其未来乃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李琳表示。 城镇化“亚健康”忧虑 在研讨会上,其他专家还表达了对于城镇化速度过快和城市“亚健康”的担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表示,近年来,很多地方调整了自身经济发展速度和指标,希望通过大干快上,加大土地开发强度,以带动地方经济,尽快实现城镇化,“这种冲动,是把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当成了应急之举,会忽视基本面,也会让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脱离正常轨道”。 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战略策划部副主任郑明媚则介绍,中国的城镇化从高速发展到现在,是一个亚健康的状态,环境污染现象日益加重。 郑明媚进一步表示,城镇化的亚健康状态首先表现在忽视环境的承载力,“有一个数据,1980年全国废水排放量310亿吨,2009年达到596亿吨,有30%的水质属于劣五类水质,这表明城市发展的环境以及资源现在很让人担忧”。 “城市发展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政府的发展理念问题,很多城市都把造新城理解为发展城镇化,没有关注到城市里功能的完善。”郑明媚说,“这说明地方政府没有顾及‘人的城镇化’问题。” 另外,城镇化的亚健康还表现在等级化的管理体制和忽视效率与公平问题。郑明媚认为,等级化的管理体制会导致资源往大中城市集中;忽视效率与公平问题,则导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权益不平等,“很多城市的政府站在政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发展城市,而不是站在市民或者城乡居民的需求方面公平地分配资源”。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赢” “破解中国的‘城市病’,或许来自世界其他城市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据李琳介绍,WWF选取了世界上100个城市的实践案例,围绕着空气、水、食物、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住房及建筑物、城市交通、消费、垃圾处理、能源、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与公民权利及城市气候弹性等13个重要主题,介绍了不同城市的成功实践经验。这份报告最终命名为《宜居星球 城市之道》,在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以美国纽约为例,其饮用水源基本来自河流、水库等地表水。纽约市政府投资2.5亿美元,用于购买水源地的土地使用权并对其采取严格的水源保护和管理措施。 在城市规划方面,加拿大温哥华在“区域宜居战略”的指导下,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围绕着城市轻轨的交通节点规划集商业、居住、休闲、绿化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区,方便居民绿色出行,温哥华也因此成为北美的宜居城市。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药方并不能根治城市病。”WWF中国生态足迹项目经理陈波平向记者表示,充分利用和管理好城市自然资本,合理规划城市,利用金融杠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投资和消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城市规划中,一方面要尊重自然,充分发挥和利用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交通、建筑、能源等系统。” “唯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共赢的方案才能全面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李琳表示,“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希望能向更多快速发展的中小城镇推广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 《中国科学报》 (2013-07-04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球生命力报告 2012:地球不堪重负,贫富国家生态足迹差距扩大
mhchx 2012-7-17 13:28
由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 ) 与伦敦动物学学会( ZSL )和全球足迹网络( GFN )合作完成的《地球生命力报告 2012 》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给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压力,并威胁着我们未来的安全、健康和福祉。《地球生命力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是一份记录地球健康状况的前沿报告。 2030 年人类需要两个地球 今年《地球生命力报告》首度在国际空间站发布。荷兰籍宇航员 AndréKuipers 从他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地球所处的现状。这是他第二次进入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Kuipers 在报告发布时说: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太空我可以看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和森林火灾 —— 这些挑战都反映在今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中。但是,尽管地球面临各类不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我们还是拥有拯救家园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 《地球生命力报告》中使用地球生命力指数( LPI ),即跟踪记录约 2600 个物种中 9000 多个种群的变化情况,来衡量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970 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 28% ,其中热带是重灾区 —— 在不到 40 年中下降了 61% 。在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的同时,人类的生态足迹 —— 在本报告中用来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重要指数 —— 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 “ 当前,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人们似乎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地球可资利用。我们使用的资源量超过了地球供给的 50% 。如果不改变这一趋势,这个数字会增长得更快,到 2030 年,即使两个地球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WWF 全球总干事吉姆 . 利普( JimLeape )指出。 报告强调,人口增长和过度消费是造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 ” 这是一份地球的体检报告,诊断结果显示地球现在很不健康。 ” 伦敦动物学学会环境保护主任 JonathanBaillie 说, “ 忽略这一诊断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恢复地球健康的根本在于解决人口增长和过度消费的问题。 ” 城市化的挑战 报告还强调了城市化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影响。到 2050 年,全球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城市化往往伴随着收入提高 , 以及人均生态足迹尤其是碳足迹的上升,比如北京市的人均生态足迹是中国平均水平的 3 倍。人类需要开发和改进管理自然资源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化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直接碳排放的潜力。 “ 我们有能力开创一个繁荣的未来,为 2050 年地球上 90-100 亿人口提供食物、水和能源, ” 吉姆 . 利普说。 “ 这有赖于减少废弃物、更合理地管理水资源,以及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资源和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 ” 发展与生态足迹 本报告也反映了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的巨大差别:高收入国家的生态足迹平均比低收入国家高 5 倍。生态足迹最大的 10 个国家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丹麦、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和爱尔兰。 然而,根据地球生命力指数, 1970 年以来生物多样性下降最快的地区位于低收入国家,这说明最贫困和最脆弱的国家正在为富裕国家的生活方式买单。当一国的生物承载力(即资源再生的能力)不断下降,它需要从其它国家的生态系统进口必需的资源,这可能给资源输出国带来潜在的长期损害。 对于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其人均生态足迹低于高收入国家,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增长,面临着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在人口和消费进一步增长的背景下,中等收入国家有可能给全球生态足迹带来比目前更大的影响。 “ 对外部资源的依赖越大,国家承担的风险也越大,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 全球足迹网络主席 MathisWackernagel 说, “ 人类不停地向自然索取,拥有的自然资本却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危险的策略,但这正是多数国家正在走的道路。这些国家应该开始核算并解决生物承载力赤字,否则他们不仅把地球推向危险的边缘,更是把自己也推向危险境地。 ” 地球生命力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扭转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的趋势,把生态足迹拉回 “ 一个地球 ” 的限度内。这分为 16 个优先行动,包括改进消费模式、核算自然资本价值,以及构建法律政策框架,公平管理食物、水和能源。
个人分类: 报告|2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消费者增大城市人群生态足迹
生态人 2009-2-16 15:13
有几个人知道,住大房子、开高档车、买高档用品增大了自己留在地球上的黑色脚印?在大学教师的指导下,昆明3名小学生有关城市人群生态足迹的调查显示 高消费者增大城市人群生态足迹 资讯来源: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7/11/content_1821916.htm 2007-07-11 中国青年报记者 张文凌 仨小学生追踪昆明城市人群生态足迹一年半 我们欠大自然的太多了!3名小学生段扬扬、吴双、马昕辰对记者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这3名小学生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6年级学生,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二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们历时一年半所做的《昆明城市人群生态足迹研究》获得了一等奖。 记者在他们的调查报告上看到,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单位任职、收入等越高的人群,总生态足迹越高。高消费人群抬高了城市人群的平均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的承载力。 生态足迹是目前一种分析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指人类因生存和发展对地球资源与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即每个人留在地球上的生态脚印的大小。这一项目的指导教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段昌群教授说:生态足迹有多种研究方式。我们根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设计的计算每个人生态足迹所需要的资料,给3个小学生设计了调查问卷,由此获得的数据反映了当前人们的生态足迹情况,类似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见到相关报道。 在进行了相关培训之后,2006年春节,段扬扬、吴双、马昕辰在多名生态学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了昆明城市人群生态足迹调查。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昆明闹市区发放了1200多份调查问卷,并收回问卷912份,从中获得有效样本888份。 收入水平影响生态足迹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昆明城市居民在食物消费上的生态足迹差异不大,但起居、物品、交通方面的生态足迹差异却非常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远远超过平均人群的消费,具有很高的生态足迹。20岁到55岁之间的人生态足迹值较高,表明在职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其中生态足迹最高的是27岁人群,这些人很多是超前消费一族。 调查显示,生态足迹的大小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月收入、学历、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的情况有关。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专业技术职称越高、单位任职越高的人群,生态足迹越大;但受教育水平的高低远没有收入水平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大。中等收入,例如月收入1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人群生态足迹差异不大,但收入4000元以上的人群生态足迹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调查显示出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性的总生态足迹平均高于女性,党政机关、军警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生态足迹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科研教育机构的人群也有较高的生态足迹;在工矿企业工作的人群生态足迹相对较低。 调查分析,昆明人的生态足迹与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年长的人生活较为节约,出行方式简单,因此生态足迹相对较低。受过较高层次教育、拥有较高职务的人群,月收入高且稳定,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普遍较高,住要宽敞,用要高档,行要方便,因此住大房子、开高档车、购买高档用品,由此增大了居家、交通、物品和服务的生态足迹。 黑色脚印提醒人们改变消费观念 记者在调查报告上看到,昆明城市人群生态足迹达到2.63公顷,而昆明的生态承载力只有0.151公顷,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17.41倍,生态赤字达2.48。昆明城市人群的生态足迹高于北京、沈阳等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这种消费超过了昆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承载能力。 调查报告说,昆明作为一个旅游消费型城市,从单项生态足迹的情况反映,昆明人在交通、购物、享受服务方面的花费很大;公交系统发展滞后,推动了很多人购买汽车,昆明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截至今年6月的统计显示,目前昆明的机动车已突破80万辆,其中私家车达到66万辆。汽车消费增大了昆明人的生态足迹。 报告指出:人类自身消费所依赖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最终是要靠自然界承担和分解的,严重的生态赤字表明我们对自然界的消耗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后果。有关资料表明,昆明市城市绿化水平位居全国省会城市末端,酸雨发生率达到30%以上,空气质量常年不高,水资源严重不足,滇池污染严重,虽然治理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因环境负担太重,长期得不到好转。 《昆明城市人群生态足迹研究》虽然出自3名小学生之手,但其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科学研究并不神秘,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去做。第二十二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位评委说,昆明城市居民的生态足迹表明,每个市民的生活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大的不利影响,这是一个黑色的大脚印。它提醒人们应尽快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使自己留在地球上的脚印变小。 链接:为了使各国在占用了多少自然资源上有账可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提出了生态足迹这一计量指标,它显示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需要多少土地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科学家们的调查研究显示,阿联酋因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石油开采,其生态足迹居全球之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位居第二,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阿富汗的生态足迹最低,人均0.3公顷。中国排名第75位,人均生态足迹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
个人分类: 大学生态学1:学习资源|2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