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衍生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哈利波特》,弱智的魔幻和腐朽没落的娱乐的代表作
热度 4 seawan 2011-7-25 14:58
《哈利波特》是一个国际性的热门娱乐项目,不仅仅包含小说、电影,还包含诸多衍生品,例如服装、玩具、游戏、等等。 然而,再火爆再流行,无法掩盖一个事实: 它是一个弱智的魔幻作品,一个腐朽没落的娱乐文化。 与这个末日帝国(英国)的文化产品相对应的,是当前的年轻强势的新帝国(美国)的科幻文化,其代表作包括《Startrek》系列,《X档案系列》等等,以及太宏大而难以拍成电影的《基地三部曲》等。 后者的共同特点是:以丰厚的文化、科学及宗教等为依托展开故事情节,关心社会人文、科学发展、宇宙本原等方面带有普遍性的各种问题,并往往能够起到启迪思考,激发创意等作用。 前者则建立在虚假的一个“故事前提”上(例如:“在古老的XX之地,有两个世世敌对的两大势力。。。”),直接使用所谓“魔幻”名词来解释所有的“幻想”因素(例如“ 幻影移形法 ”、“ 石化束缚咒 ”等),不再有任何解释(也不可能有解释)。 看完这样的作品,除了特技、情节给你的刺激外,无任何其他的启迪,大脑一片空虚。 国内文学作品中像封神、西游等也有类似的魔幻特性,但仍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基础,因此也比这个《哈利波特》要“文化”的多。 本来,也不用指望一个60后(实际是65年)的 J.K.罗琳(基本没有什么严肃的科学及哲学素养,只学过“ 法语和古典文学” )能够有什么深刻的思想,而她写了6年的哈利波特,出版时(1997年)也只是她25~31年坎坷生活经历中的一些“纯属幻想”性的东东而已,甚至即使中国的武侠小说,也比这个有深度。。。 ============= Remember Me和“万法唯识” 推荐:永恒经典StarTrek TNG 百度知道:《重力使命》 【科幻书评】自由贸易模式对文明的重要性 “计算为王”?80年代的科幻
个人分类: 娱乐|82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要SCI论文,不要国家科技进步奖
热度 11 DNAgene 2011-2-10 09:35
总是有很多人对我们科学界现在的SCI论文多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万恶之源。甚至有网友认为我们还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但据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差点入围诺奖,只是由于我们那时不熟悉游戏规则而失之交臂。现在我们SCI名列世界前列,怎么反而不见有分量的成果出现了呢?” 过去也许有个别教授到了国外相关实验室可以跟别人讨论讨论,绝大多数进了人家实验室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外论文会让我们中国人评审。说明我们的水平已经和他们接近了。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个别重点实验室的事了。我们的整体实力提高了。不要太急于求成,不能希望一口吃成个胖子。我们的SCI论文多不是负担,真正的负担是在论文基础上的太多衍生品,如荣誉、地位。 下面转载一个讨论相关问题的帖子《SCI论文相当于初级金融衍生品,对市场无害》。同时链接上今天的一则新闻“http://news.sohu.com/20110210/n279261251.shtml”《 科技部撤销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因存严重抄袭 》 -----------------------------------------------------------------------------  SCI论文相当于初级金融衍生品,对市场无害   作者:Darwinists   看到网友北帆对SCI的评论《金融衍生品与SCI论文》,虽然与我的观点不一致,但我很高兴,经过讨论,我们的认识深入了。正如一些网友呼吁的,希望新语丝少一些情绪化、多一些这样理性的争论。   仔细一想,将SCI论文与金融衍生品对比挺恰当。大家评论的不是论文内容本身,而是发表论文的期刊的特征(如影响因子),确实是科研衍生品,但这是初级衍生品。次级以及更多级衍生品是大型科研项目、各种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以及杰青院士等高级称号。我们拿着论文申请项目,拿着项目(参考论文)申报奖励,拿着奖励申报杰青、院士。有了杰青、院士等称号,也就进入“良性循环”,进一步衍生出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金融市场为了资本最大化制造了很多金融衍生产品,我们的科学界呢,为了少投入、多产出,奖励现金、为吸引后来人,而制造了系列科研衍生产品。新语丝的网友中,估计我算是对国外科学界了解较少的,说错了请大家指出来。国外的科学家拿得似乎就是工资,没有那么多名目的奖励。提高工资,大多数人受益,发奖励,激励作用强。钱少的时候,为了多产出以奖励为重点,钱多了,就应该考虑提高整体工资水平了。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政府的表现似乎是不差钱。我们的科研投入也应该反思反思了。   说来说去,SCI论文是科研的初级衍生品。就像电视上一些金融专家评论的一样,初级金融衍生品对市场繁荣有很正面的作用,有危害的是次级以及更多级衍生品。要取消的话,最应该取消的是那些奖项、那些名誉称号。SCI作为科研的初级衍生品是市场所必须的。   再想想,股票和债券,是每一个大小投资者都可以接触到的东西;SCI论文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可及的目标。麦道夫所做的不是普通股民所能参与的,科学界危害大的也不是一般人,只有韩国的黄禹锡、中国的……。   不考虑那么多了,就说评判一个科学家,是看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 + 引用率,还是真正抛开这些,做个纯正的同行评议呢?   理论上讲,二者是一样的。因为SCI论文投稿过程本身就经过了同行评议,引用也是其他作者对该论文评议的结果。如果对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评价时,再找这些同行,给出的评价意见也是一样的。这是理论上的,要求同行评议的评审人“种群”无限大。小种群中,评审人知识背景的相关程度和评审能力就很难保证了。而在我们中国,SCI论文多数是投稿到国际期刊上去的,是全球范围评审,而评奖评职称评杰青等评审则是国内范围的评审(个别的加上那个几个美籍华人),选择范围小了,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就难说了。更重要的是,各机关的办事员象期刊编辑那样认真、专业地寻找合适的评审人吗?   对评审人进行约束是不错,但那样的结果是很多人拒绝评审,机关办事人员估计不会喜欢自找麻烦。当然,这么多评审如果因为找不到评审人取消了,也许是最利国利民的结果。 (XYS20090416) ◇◇新语丝( 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8746 次阅读|30 个评论
大数法则——再告诉你一点经济真相(53)
newniu 2010-10-25 21:37
在南方多雨季节,人们离家时总要带一把伞。在那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前一个时辰还晴空万里,下一个时辰就有暴雨从头顶上砸下。带伞防雨表现出人们的危机意识,土话叫做防万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同样要防万一,比如存钱防老、防大病,保暖防感冒等等。人们为了防万一,不得不让一大笔钱在那里睡大觉,有点可惜。当想到这些时,我们自然会问:除了存钱以外,会不会有其它办法解决生大病。怎么解决才好?现代保险业迎合了这种需求。人们向保险公司投保,当出现大病时,由保险公司付医药费。人们只需要拿出一小部分钱作为保险费给保险公司,就轻易地化解万一问题。 存钱防万一与交保险,方法不同,效果相同。某人存钱10万防病,由于可能性很小,一辈子也许都用不上,最后留给儿孙。另一人花1000元买保险,保 10万元。当得大病时,有10万元可由保险公司支付。不过,1000元交给保险公司,收不回来了。 保险公司愿意用10万元换1000元,好像挺吃亏,实际上他们利用了大数法则生病的人毕竟是少数。它具体含义是:对于个体出问题的可能性很低,当把所有个体集中在一起时,出现的问题则相对稳定。10万人投保,可能只有500人得病,并获得赔偿。保险公司收的保费为10 万*1000=1亿元,赔付总额为10万*500=5千万。那么保险公司得到毛利1亿-5千万=5千万。 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法则,赔付的金额远小于保费。虽然保险公司不知道谁会出事,但每年赔付的数量是稳定的,总量越大,结果越稳定。保险公司有一个重要指标赔付率,即保费与赔偿之间的比例。保险公司要用保费来赔偿,获得收益,赔付率显然要小于1。 在现实生活中,大数法则处处可见,例如对于单个人来说,生病不知哪一天,但北京各大医院一直是人来人往;我们不知某天上路,但路上仍车来车往。例如银行要对外贷款,担心赖帐,不过可能性很小。由于贷款人数量很大,赖帐(坏账)数量会形成稳定的比例,即坏帐率。 有一些话说:在商海中,船越大,就越抗折腾,被暴风雨吞没的都是小船。当企业很大时,外界只能影响到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余不会受到影响。那么各部分就可能互相救助,共同抵抗风险。这句话与大数法则的说明同一类问题。因此,所有的企业都想做大,尽可能做大。当达到一定规模,大数法则起作用,企业生存也就有了保证。在我国存在着大量民间贷款人,由于规模小,很容易出问题。 只要把企业打造成巨大的航空母舰,不管风吹浪打,都可高枕无忧。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华尔街自认为是不沉的泰坦尼克号。次贷扮演了冰山的角色,华尔街一样出问题。泰坦尼克是人类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投行消失和倒闭是华尔街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价。房地美、房利美、AIG等保险公司出现问题,根源在于大数法则不适合实际情况了。不是个别人不还次贷,而是大量的人还不起次贷。 每次提到次贷,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杠杆和衍生品,它们实际上都与大数法则紧密联系在一起。 银行贷款给业主,怎么与保险公司、投资银行关联起来?这不能不提衍生品。有的公司想花钱免灾,有的公司是替人消灾,衍生品把两者关联起来。银行担心次贷坏帐,想把风险转移出去,保险公司想通过保险赚钱。衍生品把两者联系起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衍生品同样如此。,如同炒股的手续费、赌场老板的抽水。由于风险并没有消除,只是转移,并且每转移一次都会有一些额外的花费,因此巴菲特在致股东一封信时,才引用了别人一句话:有意思的是,这个行业本来赔钱的手段就不少,人们非得再去发明一些新玩意来浪费钱。新玩意即是衍生品,浪费钱指风险转移过程中的额外费用。 衍生品的例子很少,前几年国有银行坏帐打包出卖。银行坏帐即是一种衍生品。衍生品就像沟渠,把风险汇聚到某几家大公司。由于风险汇聚,根据大数法则,波动则会变小很多,有利于抵抗风险。 巴菲特还提到杠杆,与力学的杠杆是类似的。许多人用过千斤顶,为什么人能轻松地把几千斤的东西吊起来、顶起来,就在于千斤顶。杠杆就是金融市场的千斤顶。千斤顶不是白用的,杠杆与衍生品一样,需要额外的费用。 在现实生活中,与杠杆例子很多。企业的负债即是杠杆,企业主只有1亿元,但他通过贷款却能够建设十亿元企业。他即是用1亿元撬动10亿,这即是杠杆,如果赚钱,他大赚;赔钱,他大赔。李嘉诚为什么能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短短十几年积累这么多钱,即是这个原因。他的公司贷款买地、建房,还卖楼花,他只投入很少一部分人力费用,却赚了无数的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越大的公司杠杆越大,小公司反而自有资金充足。大公司有规模优势,船大抗风浪,银行愿意贷款给这样的公司。 银行的储户能够随到随取,同样利用了大数定律。到银行存款的是个别的小额存款人,而他们提取存款又是各自独立的,银行则只须掌握少量的准备金就足以应付这些提款。在正常条件下,存款人是否决定提款主要取决于各人的特殊情况,例如他决定要大量购物、去医院、上学等。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在正常条件下,各个存款人的提款行为互不影响,从而可以应用大数定律。有时这种幸运状态会出问题,例如储户开始担心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会倒闭,他们都会试图提取存款。这时的金融中介机构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可以偿付。直到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才开始为存款保险。在此之前,美国曾多次发生金融恐慌,其间有许多银行倒闭。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4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六):衍生品3 - CDS
liangjin 2009-3-2 14:19
在谈CDS之前,先谈谈保险。保险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理论基于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简单地说,就是面对相同风险的参保者越多,保险公司的理赔的概率越接近于所保风险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不过这里有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参保者所遭遇的风险是互相独立的。例如,汽车保险公司的参保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随机事件基本上是互相独立的,在这个前提下,参保者越多,公司所要付的理赔就越确定,即越接近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这样参保者所要缴纳的保险金就容易算出。基于这样的理论,保险公司一直很安全地运作,虽然也有些倒霉蛋倒闭,但整体的保险业的根基从未受到过威胁。人们已经有了定式思维:保险是安全的。 我在英国时就感到他们的保险业发展地非常成熟,渗透到各个角角落落。不仅你的房子,车子要保险,熟知的旅行、医疗,失业要保险,甚至你去买一个照相机,营业员给你介绍产品的同时不忘建议你买份保险。还有你的信用卡、你的收藏、你院子里的花、你的宠物等等,没有保险想不到的。有了理论的安全保障,保险业为了开发新业务,简直是无孔不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CDS是怎么出笼的了。 CDS, Cridit Default Swap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信用违约互换。和CDO一样,CDS比它的中文名字更为人熟知。CDS是成为国际市场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衍生产品。通过这种产品,信用风险就可以像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一样进行转移,而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发生变化。这种全新的衍生产品模式一经问世便迅速发展,标的一些公司的CDS的交易活跃程度已经超过这些公司发行的债券的交易活跃程度。到2007年中CDS在全球的市值已达45万亿美元。 CDS本质上是一份针对具有违约风险债券的保险合约。假设公司甲持有公司乙(Reference Entity)发行的一份公司债券(Reference Obligation),它面临着乙违约而带来的信用风险。为了管理这种风险,甲与另一家公司丙(Counterparty)签定一份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为手中乙发行的债券保险,并定期向丙支付费用(CDS Spread),直至乙违约或乙的债券到期。当乙违约(称为信用事件,Credit Event)时,甲停止支付保费,丙将赔偿甲所保债券的损失。现实中有两种赔偿方式:实物结算方式(Physical Settlement)和现金结算方式(Cash Settlement)。前者是甲将自己持有的乙发行的债券(Deliver-able Obligation)按面值出售给丙。这种方式是目前市场上较常用的结算方式;后者是甲在信用事件发生后继续持有乙发行的债券,但丙需要对甲在该债券上因信用事件所遭受的损失做出补偿。例如如果信用事件发生后,该债券的回收率(Recovery Rate)为R,则丙需要支付甲的金额为该笔债券总面值的1-R倍。这两种交割方式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在违约事件发生时将CDS合约购买方因违约事件所遭受的损失转移给CDS的出售方。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理解什么是CDS。假设2002年1月1日A保险公司和XYZ银行签订一份五年期的针对GM公司的面值为$1000万的债券的CDS合约。XYZ银行同意向A保险公司每年支付1.6%的保险费。那么如果GM公司在五年之内不违约,即没有信用事件发生,则XYZ银行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1月1日向A保险公司支付保费,每次支付的金额为$16万。如果2006年9月1日GM公司违约,即信用事件在CDS合约第5年的中途发生,若采用实物结算方式,则合约购买方XYZ银行有权按面值将GM公司的$1000万债券出售给A保险公司。若采用现金结算方式,假设由于GM公司违约,XYZ银行仅能收回债券面值的40%,则损失的60%要由A保险公司赔偿,即需要支付给XYZ银行$600万。由于保费是按年度支付的,而信用事件发生在年中,所以XYZ银行需要向A保险公司补交2006年1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间的保费$12万。 CDS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不单纯是一个保险的角色。它与传统的保险有着很大的区别: CDS是张证券,可以上市交易。而普通保险只是一张合约; CDS只有转移风险的价值,而普通保险还含有服务、咨询等附加功能; 普通保险的交易双方清晰明确,保险公司有一定的入行门槛,CDS的交易双方不能互相选择,完全由市场决定,从而资质复杂,存在交易对手违约风险(Counterparty Risk); CDS所担保的对象与交易各方的资产都有很强的相关性,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受到限制,而这点蒙蔽了大多数投资者的眼睛,把对传统保险的信任爱屋及乌到CDS上; CDS是信用衍生品,具有很高的杠杆。 和CDO一样,在CDS的定价过程中,如何刻画风险,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是关键,可惜这个关键至今在理论上不成熟。 作为一个工具,CDS有着多种用途: 管理风险,可以利用CDS转移风险,为套期保值者多提供了一个方便有力手段; 构造投资组合达到某种金融目的,例如购买一张国债,再担保一张CDS,就相当于购买一张该CDS所担保企业的企业债券; CDS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它与债券市场的差异为套利者提供了更多的舞台; CDS的低门槛和高收益使投机者有了更冒险更刺激的市场行为,只要承诺风险,不需要与风险资产发生任何联系,就可以收到源源不断的保金,当然他还要在那儿祈祷信用事件不要发生。 我们看出,CDS是一个百变怪魔,人见人爱,却暗藏险机。在次贷证券上市后,人们对次贷风险的最后一点担忧也被CDS蒙混化解,于是次贷的风险小精灵们有了CDS作盔甲面具,在市场上更加肆无忌惮。 衍生品的神话还在演绎,CDS作为证券,也可以用CDO的结构进行风险重构,这就有了我们下次要讲的合成CDO。
个人分类: 金融分析|103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五):衍生品2 - CDO
liangjin 2009-2-17 14:24
CDO 是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的缩写,中文翻译成债务抵押债券。不过现在用CDO在中文圈里更有名。要了解CDO在这次风暴中起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它的结构讲起。应该说,CDO的设计是一个天才的设计。 金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人: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前博文讨论过的证券化后的房贷担保债券(RMBS)走进市场后,虽然收到一定程度的欢迎。然而,它却既不能满足保值者所要求的低风险指标,又不能迎合投机者高回报的要求,对套利者来说更是无油可榨。这种不尴不尬的状态使它分到的市场蛋糕就很小了。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衍生品使得RMBS池子里的贷款进行风险重组,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来呢?CDO就这样现身江湖了。 CDO是一种包裹、组合了多种资产的金融衍生工具。CDO的标的资产是一个资产池。可以进这个资产池的资产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可以是企业贷款、可以是公司债券,也可以是RMBS。以RMBS为例,CDO将池子里的RMBS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有Senior,Mezzanine Equity)发售。每个层次根据债券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当违约发生时由对应层次的持有人承担损失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一种CDO由100种面值1元,利息6%的RMBS组成,分成四层。它的结构可以由下面的简图所表示: 图中,SPV 是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的缩写,中文是特殊目的机构,这是一种专门以资产证券化为目的而成立的独立实体。第一层(Equity层)承担整个债券组合中因违约造成的前5%的损失,第二层(Mezzanine1层)承担组合中5%到15%的损失,第三层(Mezzanine2层)承担15%到25%的损失,最后一层(Senior层)则承受整个组合中超过25%的所有违约损失。而图中所示的收益率是指每层的持有者因承担份额的违约风险所收到的利率。这些利率是以相应层中除去违约造成的损失后所剩余的有效本金为基础,并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计算的。 以一个以1元投资于第一层的投资者为例,开始时他得到年率35%的利息收益,然而一旦整个池中债券组合损失率达到1%,则该投资者已经损失掉20%的有效本金,所得到的收益只能建立在余下的80%的有效本金基础之上,即他只能得到35%X80%=28%利息收益。当组合损失超过5%时,他就血本无归,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利息收益了。如果某投资者以1元投资于第三层,那么池中的违约损失小于15%时,他都不受影响地获利7.5%,当损失达超15%时,他的收益开始受影响。而违约损失超过25%时,他的本金殆尽耗竭。 CDO的低级层如Equity层的杠杆作用并不太明显。如果RMBS是上面那个例子的标的资产,那么投资1元到第一层CDO,在初始状态,即违约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获得35%的利息回报,这意味着他实际掌控者5.8份RMBS,这就是说上例第一层CDO的初始杠杆为5.8倍。同理上例的Mezzanine层也有杠杆,但倍数小些。至于Senior层,倍数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界一般认为没有杠杆。 在实际发行中,每层的回报计算是要通过数学计算。计算依赖于对未来出现违约可能性的估计。这种估计只能从过去的经验和和对未来的预测中得出。所以它的可靠性是很有限的。学者们对此有很多研究,然而急于面市的CDO等不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就匆匆上路了,到底值多少钱市场上见分晓。 CDO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贷款证券的流动性。房地产市场更加蓬勃兴旺,反过来促使次贷的发行盲目扩大,同时也推动房价进一步上升。CDO的Equity层具有很高的收益和风险,让喜欢冒险的投机者动心;而其Senior层的安全性看起来很高,应该可以去敲主流投资机构如养老金基金,保险基金的大门,但还需要一块敲门砖:AAA评级。这是因为这些基金是很稳妥的投资,不见AAA不撒鹰。关于评级以及评级机构扮演的角色,本博将另文讨论。事实是大部分的CDO Senior层拿到了AAA评级这块敲门砖,使得主流的安全基金大门洞开,CDO Senior层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 接下来要关注的是CDO的Mezzanine层,这些产品固然有一定的投资潜力,却没有很大的市场。金融工程师们从CDO创造的成功找到灵感,将各种CDO的Mezzainie层再次放到一个池子里作为标的,再次分层出售,又搞出了新的Equity层,Mezzanine层和Senior层。这种产品被称为CDO平方。金融工程师就这样用CDO平方从CDO中又剥离出一些好东东送给安全投资机构。 可以想象,CDO平方的Equity层更风险了。而金融工程师们还不肯作罢,按CDO平方这个思路,CDO立方,CDO四方...也纷纷出笼,衍生链越扯越长。这些玩意结构更加复杂,计算更加困难。带着更多不确定性的产品一次又一次被推到市场上,让已经昏头昏脑的市场去定夺。 前博文谈到过的那些风险小精灵经过CDO及其衍生的重整,大部分被集中合并到了Equity层,在充满投机的氛围中不被控制地发育长大,并在各种诱因下伺机发作。 人们难道真得这么木,看不出这些风险?那就要归功于下次聊的另一个信用衍生品CDS。
个人分类: 金融分析|87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次级贷款引发金融海啸的思考(四):衍生品1 - 杠杆
liangjin 2009-2-16 15:50
衍生品,顾名思义是指依附于其它物品上的东西。金融衍生品就是依赖于其它金融资产的金融工具。它们所依赖的物品称为原生资产或标的资产,如债券、股票等。传统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合约(forward)、期货(future)和期权(option)。本博假定读者已熟悉这几个衍生品,就不重点介绍它们,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相应的参考书,如John Hall 的《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Prentice-Hall, Inc.2005 和姜礼尚的《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定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我们将会重点谈在这次金融海啸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信用衍生品CDO和CDS。 衍生品的出现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开始的目的在于对冲(hedge)标的资产的风险以对其控制。尽管衍生品现在仍被大量地用来管理风险,但同时也更多地被用来投机,以小博大。当搏击失败,衍生品就会带来更大的损失。事实上,诞生于风险控制的衍生品却制造了更大的风险。虽然衍生品在金融管理和市场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历史上也闯关不少祸,最有名的是1995年巴林银行的破产,原因就是一名叫尼克.利森的雇员违规操作,在日经225期货中投机,造成了近10亿美元的损失,导致一个近200年历史的银行倒闭。这全赖于衍生品的一种神秘的功能,那就是它的杠杆(leverage)作用。 杠杆是什么?这个词来自物理,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他怎么撬?他要用杠杆。这句话的含义是:在理论上,应用杠杆,找到适当的支点,就可以将力量放大到很多倍,当然也可以将其缩小。在金融上,杠杆的含义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种类型(也有别的分法):金融性杠杆(Financial Leverage),结构性杠杆(Constructure Leverage)和工具性杠杆(Instrument Leverage)(见Richard Horwitz 的《Hedge Fund Risk Fundamentals: Solving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Transparency Challenge》,Bloomberg Press, Princeton, 2004)。衍生品的杠杆主要指第三种杠杆,特别对于期权和期货,路透金融词典上是这么定义的:杠杆比率是期货或期权仓位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与建立仓位所付出的现金额的比率,杠杆比率越高,市场价格每单位的变动可带来的盈利或亏损就越大。 例如:一份期货合约为100盎司黄金,假定每盎司黄金500美元,经纪人要求每份合约的保证金为4%。即2000美元。如果不考虑其它费用,这份合约的初始杠杆比率就是保证金的倒数:25倍。总之,杠杆具有以较小资金控制较大资产的本事,也就是说,杠杆具有放大收益和风险的能力。它可以四两拨千斤,这里的千斤可以是获益也可以是损失。 这次次贷危机后,杠杆被反复提及,并被戴上了乱源的帽子,使人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杠杆。其实杠杆本身并没有危险,它是一个有效的金融工具所具备的能力,为金融工程师们广泛使用。为了不同目的,它可以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也可以达到扩大收益的效果。换句话说,它本身是被动的,无人用,它也就没作用,而一旦它被滥用,后果很严重。问题就来自于杠杆所操纵的风险资产,胡乱用杠杆,可能使风险不受控制的增大。这就是这次危机给我们的教训之一。
个人分类: 金融分析|634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