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致青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时光静好(5):致校园青春
热度 5 saraca 2015-3-30 22:59
图1:春风里的云南含笑( Michelia yunnanensis )。常绿灌木;叶片革质;花大,洁白芳香;蓇葖果,种子具红色假种皮;观赏园艺花卉。 周末清晨,出门散步。沿着建设路,穿过铁路,便拐进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 校园里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球场上你追我抢,青春飞扬。花开花落的校园里,最不缺的就是充满青春的欢笑与毫不畏惧的勇气。 春光明媚。路旁的一树树海棠早已落红挂果,翠绿盎然。高大的梧桐树上,朵朵嫩芽绽放后舒展为一片片可爱的掌状叶。树型优美的朴树与黄连木,早已脱去冬的萧瑟,换上春的翠绿。修剪整齐的绿篱,是缀满密密小花的常绿石楠,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循着一路花香,居然来到校园的一处僻静之地,空旷的绿地,没有高楼建筑。入口处,由两根简单的石柱围成了一个牌坊,担着一条牌子,黑底白字:国立西南联大。我不免惊讶于闲庭信步把我带到这一方净土 —— 修葺一新的西南联大旧址兼博物馆。 过了牌坊,便是一条宽阔、笔直的石板路,一直通到尽头的烈士纪念碑。路的左边是博物馆办公室和西南联大研究所,办公楼不高,就两层,与整个旧址纪念馆场地的开阔和宁静相呼应。右边是一片绿地和一层楼的博物馆。绿地上面错落有致地竖着一些纪念碑,上书风格迥异的隶书、行书、楷书以及草书等名人名言。碑上的字句简单明了,落笔苍劲有力,掷地有声,有的至今依旧回荡在人们耳畔。譬如,有杨振宁先生说的:“中兴业,需人杰”;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步入展厅,看到了12·1运动,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振臂疾呼,看到了一个世纪前激情澎湃的青年学生,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着那个时代的音符。在布置得曲径通幽的展厅中,屋顶上的射灯照亮了各种文物和图片文字资料,记录着战火纷飞中的社会民生。避开那些发表在《大公报》、《大众报》等刊物上的腥风血雨历史,目光停留在烈士们容颜温和的照片上。四位年轻烈士中,有两名仅十六七岁。看着他们文静儒雅、阳光帅气的年轻脸庞永远停留于花季少年,不免轻轻叹息。叹息中,看到了朱德总司令的亲笔信。这是写给兄长的一封信,大意没有仔细体会,却被笔锋刚劲有力的小楷体吸引住了。这一行行漂亮而清晰的笔迹,落笔时该多么郑重而严肃啊! 走出寂寥而宁静的博物馆,又回到暖暖的春阳下。 旁边有一座遗留一个世纪之久的西南联大教室,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小平房。黄色的土墙,红色的屋顶。轻轻踏入教室,人字型的房梁,一排排整齐的桌椅,窗明几净,唯独没有朗朗读书声。房梁、门窗和桌椅都是赭红色的,配着雪白的墙壁,干净的黑板,显得朴素而安静。 看着这一切,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世纪前,那些呐喊着“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书桌了”年轻人。他们成群结队,背着行李,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把学校搬到了西南边陲,把桌子移到了昆明翠湖畔。他们一边认真读书,一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他们与其他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活泼开朗,聪明睿智;男生阳光帅气,女生温柔贤淑。然而,他们和其他年轻人又不一样:胸怀远大,担当着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今,他们早已不在这里。从西南联大出发,便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散落于世界各地,熠熠生辉地带着西南联大的印记。从西南边陲一间间低矮教室走出去的年轻人,有的成了世界级大师,有的成了国家栋梁;有的走遍世界,有的长眠于此。然而,只要人们路过这里,都会轻轻地说:这是西南联大旧址。 春天的阳光很好, 依旧 暖暖的。 有一位长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得出,他就是这片展馆的守望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一直静静地守护着闹市中的这片净土。 展馆后面还有一排日渐成长的蒲葵树,顶着宽大舒展的扇形叶,吐露着鲜黄的穗状花序,掩藏着尚未成熟的青果,如一串串沉甸甸的青葡萄沉缀叶丛。 时光飞逝,时光静好。 图2:西南联大旧址 图3:教育家梅贻琦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图4:杨振宁的话:中兴业,需人杰。想起了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图5:朱德总司令的亲笔小楷书信,笔迹清楚,笔锋苍劲有力。 图6:高大的蒲葵树,缀满了金黄色的穗状花序,可以食用。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542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致青春——为你们写诗
liranran 2013-12-20 20:38
明年就要毕业了,所里最后一次元旦晚会,大家想出个合唱节目,可是大家都没有时间学,有人提议说念首诗吧,自己就写了一篇,但是有的同学可能会不好意思,就权当一个纪念吧。 强仔 我的青春是一叠厚厚的车票 从长春到大连,从大连回长春 一张张票根承载着我对你的思恋 无数个来回只为了短暂的相聚 却令我平淡的生活充满爱的甜蜜 明明 我的青春印满了各色的证书, 三好学生,优秀学习标兵,最佳班干部…… 可是,这些都抵不过那张 9 元钱换来的证书, 长久的相恋终于化作红色的印章 你与我携手,共同奔向幸福的明天 没错,我结婚了! 班长 我的青春 额 有点味道 让人敬而远之的味道 徘徊在堆肥与实验室之间 奋战在电脑桌面前 最终辛勤的汗水化为一个漂亮的 offer 开启未来的新篇 田田 我的青春是一幅幅遥感图片 解译、矫正、解译、矫正 永无休止 野外的泥土里浸着我挥不去的汗水 实验室里有我匆忙的身姿 终于换成了点点蝌蚪,装点我人生的简历 佳伟 我的青春可什么都没有耽搁 你不相信,快来听听我的宝贝是怎么说的 妞妞,爸爸向你承诺,爸爸要带你去爸爸去哪儿 ~ 羡慕吧,终有一天,你也能体会做父亲的快乐 国栋和铭铭 我的青春里有她 我的青春里也有他 有快乐有争吵有埋怨有宽容 更多的是,稳稳的幸福 小男 我的青春像个农家主妇 炒菜做饭做家务 铺路种菜抓老鼠 你会吗?我都会! 更兼职采购员、小管家、实验员 宋老师,我要申请加工资! 小盛 我的青春充满稻米甜甜的清香 温箱里的小苗有我凝视的目光 培养皿中的发芽率是我关注的对象 可是你知道 我所有的努力与坚持 都是为了实现与你共同的约定 洋洋 我的青春里有和蔼可亲的赵老师 有互敬互爱的师兄妹 还有撒娇卖萌的男朋友 你们的关心与支持 为我打造了无忧无虑的小天地 我爱你们 辉哥 我的青春里有老师的尊尊教诲 有你殷切关注的目光 有烈日下测距时的黝黑爆皮的皮肤 有球场上意气风发的汗水 我的青春有你们相伴 充满家的温暖 然然 我的青春里布满了伤痕 小腿上留下了小狗消不去的吻痕 胳膊上也曾有大公鸡亲切的脚印 额头上也曾碰过农家的门楣 眼中也曾有委屈的泪水 可是,这都不算什么 所有的经历都让我们成长的更好 有段时间,青春是灰色的,孤单寂寞的灰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蓝色的,清澈透明的蓝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黑色的,乌云压顶的黑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绿色的,明媚朝气的绿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红色的,刺目的红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黄色的,芬芳的黄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橙色的,温馨的橙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白色的,无力的白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粉色的,可爱的粉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无色的,眼泪的颜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土色的,烟灰的土色; 有段时间,青春是金色的,丰收的金色; 青春,注定是多彩的。 青春有遗憾 有惊喜 有快乐 有泪水 有收获 有叹息 有伤痛 有宽容 有盲目 有梦想 有理解 有爱 有你有我,青春无悔,无悔青春。
个人分类: 心情|3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青春
热度 1 heiyer 2013-5-25 23:55
前几天老婆看了一本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完后感慨说她大学四年过的太苍白了,并推荐我也看一下,晚饭后便拿起来翻翻。老婆看我看得入神,开玩笑说怎么难道你还想再重过一次青春。我说不想了我怕再回到青春我遇不到你了。老婆听后咯咯一笑顺便给了我一个热吻,呵呵。 当时其实只是一句活跃气氛的话,我后来回想回想,可能还真的说到了我的心里。我和老婆从认识到结婚到有孩子到现在,真的,她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和媳妇,做的一些事还是非常让我感动和感激的。
31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致青春
热度 1 sstone2009 2013-5-6 22:05
同事提议去看电影。晚饭后,我们就去了兴隆商场的影院,看《致青春》,一部最近十分红火的现代青春剧。 故事从新生入大学开始,校园恋爱交替进行。女主人公因为爱慕她的邻居大哥哥,考进了同一个城市的大学,却被告知他已经离开了。在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只是因为痛恨自己的父亲与她的母亲相好,才躲避着她。于是,女主人公决定去爱另一个男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执着地获得了她的所爱。 大学毕业,男主人公却没有留下来,而是去了国外。 数年后,男主人公回来,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决定向女主人公求爱。他告诉她,毕业时,在海洋馆,他跟海豚师说:今天要向她求婚,可以很穷买不起钻戒,她很喜欢海豚,请求能让她摸摸海豚,作为礼物送给她! 故事到此结束了。但青春还在演绎。 我们的青春却已经远去。暮然回首,青春很美丽,也很无奈,要敢恨敢爱,更要珍惜!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8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青春
热度 1 seoal 2013-4-28 11:04
致青春 作词:李樯 作曲:窦鹏 演唱:王菲 他不羁的脸,像天色将晚。 她洗过的发,像心中火焰。 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 我冬夜的手,像滚烫的誓言。 你闪烁的眼,像脆弱的信念。 贪恋的岁月,被无情偿还。 骄纵的心性,已烟消云散。 疯了,累了,痛了 人间喜剧 笑了,叫了,走了 青春离奇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青涩逝去, 却别有洞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年华青涩逝去, 明白了时间。 疯了,累了,痛了 人间喜剧 笑了,叫了,走了 青春离奇
27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