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漩口中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续)
热度 1 陈龙珠 2013-5-15 11:10
映秀漩口中学汶川地震遗址,将会接待越来越多的人们去感受地震灾害的残酷和防震减灾的科普。因此,深入了解和思考那里的建筑震害情况和机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博日前编发了《 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 》,回校后在学校电子图书馆检索了相关的文献,对该校建筑震害介绍和分析比较详细的2篇是: (1)清华大学结构工程教授叶列平等: 漩口中学建筑震害调查分析 .pdf 该文介绍了该校各类建筑结构震害的情况并扼要给予了评述。从文中内容看,学生宿舍楼南面相邻的5层教师宿舍,汶川地震也导致了底层破坏,后因故(余震或爆破)倒塌。学生宿舍楼属于砖混结构,该文明确指出,“至于学生宿舍的震害现象目前还无法解释,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该文提到那里的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但查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国标,周边相邻县市均为7度。 (2)中国地震局哈尔滨工力所震害评估专家杨玉成等: 论多层砖砌体住宅楼的抗倒设计-汶川地震映秀镇漩口中学宿舍楼震害探究 .pdf 该文提及的几幢教师宿舍楼,并未包括学生宿舍南面邻近的上述教师宿舍,文中学生宿舍底层平面布置图16看似上南下北。对学生宿舍楼,该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工程设计资料,其中说明为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0.10g。文中提及现场看到的学生宿舍楼局部状况与设计图纸的有所不同,特别是作者对图纸给予严重关切的宿舍楼中部未按国标隔开间布置RC构造柱的问题,与文(1)中现场查勘的看法有别。从文章介绍内容看,学生宿舍楼在建造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一些变更。本博不清楚,两文作者是否获得了该宿舍楼的竣工验收图,按理说这类图纸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情况。 该文介绍的学生宿舍楼地基基础信息:相对标高 土0.0为底层地面,室内外高差0.45m,层高3.2m;建筑场地类别 II 类,稍密卵石层为建筑基础持力层,条形基础地面标高-2.5m,毛石混凝土大放脚;素混凝土基础墙厚300mm,强度等级C10。 学生宿舍一、二层结构墙体材料强度等级,普通烧结砖MU10,水泥混合砂浆M10。可见,地下部分的素混凝土基础墙,在强度上与地面以上底层、二层墙体的相比,并未有所明显的提高。 在浇筑条基前,一般要进行基槽开挖(基底碎石垫层按100mm计,开挖深度约2.15m)。由于毛石混凝土大放脚,加上必要的施工工作面,该学生宿舍楼每间房的开间和进深不大,估计整个建筑下方在基槽开挖时能保留土体不多,这就对地下基础浇筑完成后的回填土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按上述设计资料看,其回调土表面会高出室外地面的。回填土的密实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工后其表面是否会下沉而脱离一楼地面板底,以及在强震波及时是否发生更大的震陷或软化,继而对地面以下的素混凝土基础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1997年7月12日,在浙江西部山区的常山县城,一幢底层泡水数日的多层砖混住宅建筑整体坍塌粉碎,36人遇难。事后调查表明,地下墙柱基础之间竟然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导致其被水长期浸泡后强度降低,最终失稳引发整个建筑结构下坐式破坏。 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的下坐式震害,底层、地下基础、地基三个相关的方面,谁在地震时失稳或兼而有之,从目前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尚难下定论,值得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现场进一步调查的方法:可用细长钢筋从现地面附近原二层楼圈梁下面的空隙处,向下多角度探测遇到阻碍的深度;也可在楼梯间清理坍塌物。若仅是底层坍塌和原底层地面无下沉,则钢筋探深会很浅,而在从近距离图片估计该楼残骸整体水平位移不大的情况下,楼梯间里似也不会找不到地震时从3楼向下紧急撤离的那位学生( 导游解说提及 )。 再次声明,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自己的疑惑和思考写在这里,供大家讨论和指正。 感谢科学网博主 苏德辰 老师寄给本博宝贵的一组现场图片! 该图片看似从楼的东北角拍摄的
个人分类: 汶川地震|93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夹枪带棒”者戒
热度 5 陈龙珠 2013-5-14 08:57
晨读,看见海外正教授又在科学网上“ 夹枪带棒 ”( 此语见其链接文下评论 的博主回复 )地干活了。 “震害调查应该在地震后立刻进行”,这话是常识。但对每位具体的个人来说,并非易事,这也是常识。 虽然其夹枪带棒的文风很是令人恶心、观点尚无新意,但还是在此感谢这位海外正教授对 本博昨天的博文 问题提供了自己的2张照片( 不足以对本博的问题解惑,尤其是得有照片告诉我那房子底层的 RC 构造柱断裂到哪去了) 。 只是要提醒正教授自己注意的是,那2张照片若是你本人在映秀漩口中学现场拍的话,也该是2008年11月12-15日时段的事了吧?为啥不敢大大方方地在那2张图上也打印上具体日期呢?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28。可见,大批别人做不到的事,正教授自己也没有做到哦。在政府决定对漩口中学建立汶川地震震害遗址而对现场实施保护后,在地震之后半年与5年去那里近距离查勘,有何本质的区别呢? 还有一点,公开大批判时,也要讲究学德和理性:在大批判的博文中转录我 昨天博文( 含图 ) 时,不能遗忘其文末的“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疑惑写在这里,供同行们思考和讨论”,文中的“两侧”怎能理解为单面呢?... ... 关于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的震害,中国学术期刊上已能检索到3篇分别由教授、研究员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彼此内容和看法,并非一致。 一场大震灾害之后,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否违规、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两者都要甄别,不可偏废。但对科技研究人员来说,了解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对今后提高工程安全性,更是本职之事。 附转图:前2张为漩口中学宿舍楼2008年11月照,最后一张为位于 湔江岸边 北川职业中学(正教授认可为底层下沉)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5067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