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期刊百年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姚远:《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后记》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7-12-1 08:58
姚远,颜帅:《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后 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终于写完本书最后一章,述及数位已逝前辈的事迹之时,眼前不觉浮现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身影,一股感慨不禁自心底升腾而起。杨宏基那深沉苍桑的《三国演义》片头曲不知觉间哼唱出声。 回想起29年前参加颐和园会议,研究会尚在襁褓之中,我还被呼为“小姚”,转瞬却已届花甲。正可谓,青山依旧在,辉煌成烟云,笑谈所历事,一切成传说。然而,唯独不能释怀和置之笑谈的是我所认识的那些亦师亦友的同仁和前辈熟悉的面容和故事。也许是经年累月读史、作史的一种自觉,我似乎冥冥之中,感觉到一种身前事和身后评的担当,要把他们甘做人梯,创业维艰的故事记载下来,传之后世。 这些英雄,都是挥洒两支笔的好手,特别是他们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研究的支持、帮助,尤应铭记在心。其中特别是已逝者中:1948年即投身革命、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编辑学报》原主编和参加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教程》的鲁星(1924—2009)编审,曾于1998年1月24日的来信勉励,这“将会对我国科技期刊 事业 大发展产生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杨焕章(1937—2014)教授于1998年9月16日的来信指出“深感这方面一片空白……在学报界,乃至编辑出版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时代即靠近革命、在自然地理统计方面卓有成就、从事编辑工作5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发起者之一李汝燊(1923—2010)先生,曾在《我国首部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面世》的书评中多有嘉许;提出信息有序化编辑概念、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定华(1931—2005)先生,曾在其任主编的《情报•科研•学报》发表了一批最早的科技期刊史习作。他们都是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著书立说的编辑英雄中的代表。让这股无名英雄之气,永远驰骋纵横于人间。 尽管竭尽所能,恐怕所写、所记、所载,仍难恢复和反映历史的原貌,就连自己亦难以满意,只能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来者。衷心希望有志者能够继续这一事业,让历史天空的星座中,也闪耀有无名英雄之星,不要让他们的创造被后人付之一笑。 姚 远 2016-01-23 于西安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浩元为姚远,颜帅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作序
kexuechuanbo 2017-12-1 08:51
姚远,颜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1) 序 习近平同志在给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情同此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的研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高校的科技期刊就是高校的科学史册,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镜鉴,特别是从百年高校科技期刊这个侧面,汲取历史智慧,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 高校科技期刊历来在整个国家的出版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科学家的讲坛、科学前进的轨迹、时代风云的图像和科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写照。同样,高校科技期刊也是高等学府最重要的科学档案和科学发展史册。办好科技期刊,对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以及实现高校的科学管理和养成优良学风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少大学校长,诸如蔡元培、唐文治、匡亚明、刘道玉、钱令希、王梓坤等,均很重视办好高校科技期刊,有的甚至提出:办好一所大学只需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好学生,二是办好学报。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该书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当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撰写一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是高校新闻出版工作者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近30年的长期重点资助。今天,终于由来自十三朝古都西安的科学史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姚远和他的团队,初步完成了这样一个庞大工程。我由衷地为此感到高兴。 我与姚远相识转瞬已近30年,“小姚”也从当年30出头的小伙子成了如今年届花甲的“老姚”。那是在1987年的初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界的100多位同仁聚会于北京颐和园交流工作经验。在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须育方先生以“他来自大西北——打一青年编辑”为谜语请大家竞猜,同志们竟不约而同地猜到:西北大学的姚远。从这时候起,我们渐成忘年之交。长期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笑颜常开的年轻人对科技期刊事业的执著,对学问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在中国科技史、科技期刊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数十年做好一件事。当初和他在一起的不少年轻人已离开编辑队伍,他却一直在这块田地里勤奋地耕耘,已是一位有36年编龄的“老编辑”了。据我所知,他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却未曾见他有些许怨言。常常见他在参加研究会会议时,要么早到,要么晚走,甚至也不去参加考察活动,而是直接去了图书馆或档案馆,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约翰声》就是他于成都的一次会议间隙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发现的。近30年如一日,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了更多的积累,他于2005年到清华大学访学1年,2008年又到南京大学图书馆挂职副馆长1年,其间走遍了以明清档案著称和以民国档案著称的北京和南京的各个图书馆和档案馆。在网络阅读极度便捷的今天,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他如何潜身于故纸堆,一点一点地阅读摘录的情形。在清华大学访学期间,他与合作导师杜文涛教授专门对清华大学的期刊史作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组论文,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识,清华建校至1949年创办期刊总量亦由过去的50余种增至80余种(2015年清华学报百年刊庆之际,又在颜帅主任的支持下,再次对清华学报的百年史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以清华大学学报作为典型个案,对整个高校科技期刊史作了深度解剖。访学结业时姚远因此而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访问学者。姚远常说的两句话,一是“不盛东西的袋子是站不直的”,另一句是“编辑要拿起两支笔”。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挺直腰杆;第二句的意思是说编辑要拿起红蓝两支笔,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著书立说。我想,姚远正是这两句话的一个写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将一份地方大学的学报带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表彰的优秀科技期刊和精品科技期刊之列,连任三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晋升为陕西省管二级编审,并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杰出主编,同时他也以编审身份兼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和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独著、合著或主编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等30余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论文380余篇,所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一书获得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自1999年以来,他先后指导毕业硕博士生25人(含韩国留学生1人),合作指导硕博士生10人,在读博士生和博士后5人。这些学生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者形成了一支科技期刊史研究的团队,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正在为达到新的目标不断进取。 世上没有漫不经心的成功,也没有轻轻拨动一下就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的“永动机”,每份看似漫不经心的背后其实都是经年累月持之以恒的用功。当看到这部新著时,我想我能掂得出其中的分量,这种沉重,恐怕难以称量。我跟小姚的“缘分”,也正来自对他横溢才华的赞赏,对他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当我读到和小姚一起对224年前《吴医汇讲》版本的考察和论证、再次无可辩驳地证实《吴医汇讲》为中华第一刊时,深感这项工作的艰辛,也对有些轻率的认识感到难以苟同;当读到我们一起发表的《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和《泛期刊学的概念与定义》等文,首次提出“泛期刊学”和“科技期刊学”概念时,深感要想建立“科技期刊学”必须由“史”做起,方能夯实基础;当读到第13章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中我作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首先介入讨论的往事,我感到很亲切,勾起了很多回忆,我虽然对当年的讨论很投入,但却是由此方知我是作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自科学学报工作者首先发表文章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当读到第25章关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诞生与发展时,尽管只是提纲挈领地勾绘了几个侧面,尚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却是首次涉及这个主题,并提出了世代更替之际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等鲜见史料,还对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社团的发展历史作了首次研究。这部著作也有一些重要的新认识,即:否定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朱翼》为最早中文期刊的说法,确认《吴医汇讲》为我国最早期刊,也是最早中文科技期刊;否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桴》(《东吴月报》)为最早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说法,确认上海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3月20日创办的《约翰声》( The St.John’s University Echo )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些研究视角、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均有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其与国之大事相联系、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事业相联系,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的前辈们筚路蓝缕地开创了高校科技期刊事业,在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中对中国命运的思考、在推翻封建制度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对科学与民主的张扬、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旧文化的改造、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中对民族文脉的存续和坚守、在建国初期对我国高校科技期刊事业的探索、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理论酝酿、在21世纪面临诸多挑战的守正创新,这就是我们走过的路,这就是这部书稿勾绘的一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变迁的历史画卷,大有纵横捭阖、经纬交错、波澜壮阔之恢宏气势。我们由此,不仅了解了昨天,也看到了明天的希望和发展方向,这正是这部百万字著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想,这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肯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纰漏,但终于勾勒出了从清光绪十五年(1889)到2016年128年历史的一个轮廓,而且给后来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哪怕它只是一个供人批判的“靶子”,也是我们迄今所见第一部中国科技期刊史。我衷心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成果问世。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编辑学报》主编 陈浩元 2016-03-25 于北京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1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颜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前言》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7-12-1 08:37
姚远,颜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1) 前 言 古罗马作家西塞罗曾经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个孩子”。丘成桐也认为,“我敢说,不懂或是不熟习历史的国民,必定会认为自己是无根的一代”。历史意识是一个人、一个行业、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事实上,每个人都生活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空交错之中,每个人既是历史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传播者。昨天是今天的根据,今天包含着昨天、预示着明天;理想的明天产生于充实的今天,今天只有与昨天和明天相联系才有意义。因此,我们既要不忘过去、重视将来,更要全力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历史的悲剧、喜剧都会重演。如果我们幻想一切都要亲经实验,而不是从历史中去寻找成熟的经验,那是很愚蠢的。人类在经历重大胜利或重大挫折之后,总要总结考察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从中找寻经验和教训,思考再接再厉或避免重犯历史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同样,我们对于百多年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也应该了解,不然我们就永远不成熟,就是一个无根的行业。这正是我们撰写这部著作的理由和逻辑起点。 这部著作始于 1994 年研究会长期跟踪资助的 “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研究”,成书为《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但其下限仅止于 1949 年,故贯通 120 余年的高校科技期刊历史,一直是有识者的一个梦想。 2007 年至 2014 年,研究会还立项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作了 3 次调查,并受教育部委托,作了“十二五”的总结和“十三五”的规划和展望,这均为百年史下延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姚远与其研究生也以调查报告形式、专项课题形式、学位论文形式或单篇论文形式,作了大量的个案研究和分时段的断代研究,为贯通百年史作了积极的准备。时机终于成熟, 2013 年,研究会正式将“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作为科技期刊学基金资助的重大课题予以立项,并开始分工实施。全书分为绪论篇、史论篇、专论篇三大部分,其中史论篇按晚清( 1815 — 1911 )、民初( 1912 — 1918 )、五四至抗战前夕( 1919 — 1936 )、抗战时期与战后( 1937 — 1947 )、共和国成立前夕及成立初期( 1948 — 1965 )、文革时期与文革后( 1966 — 1978 )、改革开放初期( 1977 — 1999 )、改革开放迅速推进期( 2000 — 2014 )。专论篇则按港澳台、区域分布、时代分布、学科分布、管理、大学校长办刊思想、社团等重大问题展开。这就摒弃了原《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按区域展开的写法,而采用纵向地、以历史逻辑顺序展开,直接吸收了原有的一些仍然有价值的内容、直接吸收了 3 次调查报告,加上拾遗补缺,故能在三四年的时间中完成最后的贯通合龙工程。 具体分工如下: 姚 远:第一、二、三、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三节,第十章第一、二节,第十五章,第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章,统校定稿; 颜 帅:第廿六章,合作第六章第二节,第十四章第二节二,第十四章第三节三,组织协调,统校定稿; 吴幼叶:第六章第一节; 朱 姝:第六章第三节; 亢小玉:第六章第四节,第九章第一节,第十六章第一节; 冯 丽:第六章第二节一、二、三; 宋轶文:第八章第一节,第十六章第二节; 白秀英:第八章第二节, 李 楠:第九章第二节; 姚 璐:第十章第一、二节; 谭秀荣:第十章第三节; 杨婷婷:第十一章第三节,第十二章,第十六章第四节; 刘小燕:第十三、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三节; 郭晓亮:第十四章第二节二; 王 强:第十四章第三节三; 陈 啸:第十八章第三节。 在此向我的合作者、我的学生们致以亲切的慰问,是你们在枯燥、孤独中的陪伴,一起完成了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好在你们大多数都在高校工作,希望薪火相传,能够使科技期刊史的研究在你们手中延续。 本书的撰写,始终得到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档案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杭州大学体育部资料室、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方汉奇教授、霍松林教授、翁永庆编审、陈浩元编审、李兴昌编审、高起元编审、言静霞编审、宋应离教授、邵益文研究员、胡心如编审、刘可风编审、张凌之编审、张惠民编审、王树林先生、张薇研究员、苏铁戈先生、谢其章先生、段艳文先生、张行勇先生的真诚帮助和关心爱护,谨致谢忱。 其中,特别向张岂之老校长致谢,是他亲自致函国家图书馆任继愈馆长和北京大学吴树青校长,使我顺利接触到大量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并肯定“这是一部史料极为丰富的大书,也是值得探索的一个学术领域,能坚持至今,很不容易”,还指示“学报研究要与国之大事相联系”;特别向陈宗兴老校长致谢,是他的一篇《区域科技文化的力作》的书评,从方法论上定了调;特别向陈浩元名誉理事长致谢,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提携,伴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的《喜读我国第一部大学科技期刊史》的书评,给我了最大的鼓励;特别向《光明日报》原特约记者高立勋先生致敬,是他于 1990 年 7 月 24 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西北大学学报编辑姚远发现西大早期 学丛 为我国最早学报之一》的报道,鞭策我一直在高校科技期刊史研究的道路上前进;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学报》两任主编杜文涛教授和颜帅编审,除容我在校访学一年之外,又提供诸多方便对百年清华学报作深入解剖,形成本书的核心章节;特别向张凌之编审致谢,是她的引荐,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得见我国最早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约翰声》的真容;特别向此书前身《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的责任编辑侯晋公编审的精心编校、雷永利副总编在《光明日报》( 1999-06-04 )《中国教育报》( 1999-06-06 )的推介,表示衷心感谢。 姚远,颜帅完成了全书的最后统稿、终校与出版事务。学生亢小玉、刘小燕、宋轶文协助编目、校核、打印装订、组织协调等总其成工作,并协助处理日常事务,一并铭记之。 然而,毕竟时间紧、任务重,错误和纰漏在所难免,尚希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在修订时可以更趋完善。 姚 远 2016-01-25 于西安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983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校科技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之四
kexuechuanbo 2015-11-24 21:48
“中国高校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刊庆”周报之四 2015-11-24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在《清华学报》的早期发展历程中,一批国学大师和学界名流为其繁荣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其中有一些人身兼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作者,苦心孤诣、辛勤笔耕,以学科奠基作或代表作引领了当时的学术潮流,构筑了高校罕见的学术高地;他们也是编辑,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心怀“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赤子之心,默默浸润着这方学术沃土,以深厚学养成就了《清华学报》的卓越品质。本期周报撷取两例,以飨同仁。 陈达 陈达与清华 陈达(1892—1975), 社会学家 ,现代中国 人口学 的开拓者。 7 岁开始读私塾,19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毕业后赴美,1923年8月回国到清华任教。1926年清华社会学系成立,被聘为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陈达与《清华学报》 1915 年,《清华学报》中文创刊号刊登陈达的《美国有操纵世界银行业之希望》。从1924年至1934年,《清华学报》陆续刊登了陈达的《社会调查的尝试》(1924)、《近八年来国内罢工的分析》 (1926)、《 生活费研究法的讨论 》(1926)、《关於生育节制几种刊物的介绍》 (1933)、《 人口变迁的原素 》(1934)等文。 1923 年11月10日,清华学校校长委派以教员陈达为主组成《清华学报》办事机构,并派陈达与清华学生会主席王造时商谈学报复刊事宜。11月17日,王造时按两人的意见(多为陈达的意见)拟就《学报简章》,并以《清华学报组织之具体计划》为题,附录《学报简章》,发表于当年年底出版的《清华周刊》。 1926 年,陈达任《清华学报》总编辑。 闻一多 闻一多与清华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新月派 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 清华大学 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 七子之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闻一多与《清华学报》 1919 年,闻一多始任《清华学报》中文编辑。 1920 年,闻一多续任《清华学报》中文编辑。 1933 —1948年,《清华学报》发表的重要论著包括闻一多的《 岑嘉州系年考证 》(1933)、《天问释天》(1934)、《诗新臺‘鸿’字说》(1935)、《诗经新义》(1937)、《九章解诂》(1948)等文。 (本期周报编辑:姚远、刘俊) 阅读 16 赞 举报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