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辟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化妆品:抹在脸上的危机?
songshuhui 2011-5-11 20:56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4-29 06:32 作者:lalunasun 以我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人对化妆品的知识有限,误解倒是颇多。常遇见有人一谈化妆品即色变,而他们的成见甚至不是出于对不合格化妆品的戒心, 而是来自先入为主的一种印象——认为长久使用化妆品会在皮肤中积累“毒性”, 甚至认为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会吸收入血,循环全身,毒害各大脏器。 马悦凌女士在其官网上的一段话可谓集此观点之大成:“ 爱美的女性会 长期地、不分昼夜地往脸上涂抹大量含化学成分的化妆品。这些化学用品如果让你们去吃,你们敢吗?……脸上的皮肤和身体相互关联,涂到皮肤上的化妆品可以通 过皮肤下的毛细血管被血液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渐渐伤害人的肝、肾和大脑等。本来,进入人体血液的东西都要先经过消化道这一人体特有的防疫体系。…… 而涂在脸上的化妆品,在没有任何选择及保护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进入血液,进而伤害身体。特别是一些常年做面部美容的女性,……血液里的毛病都很多,有的血粘 度高,有的血脂高,有的血色素、血小板等指标不正常,这都与她们血液里的杂质太多有关。这种严重污染的内循环,不但是全身各脏器受损,而且污染的杂质还会 淤堵在经络里,导致患各种肿瘤的几率大增。 ” 我承认要反驳这样一段话——一段每一句都不正确的话——并非易事,但还是愿意勉力为之,就先从皮肤与消化道说起吧。 皮肤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的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大肠构成。其中的消化液里含有消化酶与少量杀菌酶。我们吃下的部分食物被分解为小分子后 被吸收;那些不能被分解的部分,例如纤维素,则将被排出。虽然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包含免疫,然而那主要是对微生物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对于化学小分子, 肠道的防御功能有限。它不能选择性地只吸收对器官有利的物质不吸收有害物质——否则许多食物中毒怎会发生?马悦凌女士对消化道所寄予的殷殷期望,注定只能 成为一厢情愿。 比起消化道,皮肤更像一道守卫森严的城墙。抹在皮肤上的东西,其透皮吸收是极其有限的。这与皮肤的结构及性质密不可分。 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发等附属结构、表皮,还有真皮及其内部的血管神经。下一张图则进一步展示了表皮的结构。 表皮由角质层(5-20层死细胞,细胞内充满了不溶于水但是能跟大量水结合的角蛋白纤维,起保护作用)、透明层(有比角质层更强的防护能力)、颗粒 层(从外部吸收水分,又能防止水分继续向内渗透)、棘细胞层(细胞间有来自真皮的淋巴液流过)、基底层(汲取真皮上部毛细血管中的营养)这五部分组成。这 五层之下才是真皮,真皮里才有毛细血管、神经、淋巴管、汗腺、毛囊、皮脂腺等的分布。 外用在皮肤上的大小分子想入血,那道路真是悠远曲折。首先大部分会被致密的角质层所阻挡,仅少数能从角质层间隙挤进表皮;小部分脂溶性好的能透过角 质层细胞膜,然后一点点透过表皮其他各层;极个别命好的或许能从毛囊开口溜进去,走过毛囊,再通过皮脂腺或是毛囊壁……经过几十道关卡后,能进入真皮层的 分子已经没剩多少,进入血液中的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化妆品,透皮入血并非目的,安全评价自有标准 化妆品所针对的是人体表面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如毛发、指甲等), 它被设计为在人体最外围发挥作用即可,并不需要深入人体内部或到达某个内脏。 先来看看用于调理皮肤的护肤品。像矿物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这些大分子只能覆盖在皮肤表面,像“盖子”一样,可以起到吸收、锁住水分的功效;其它的小分子主要成分,的确或多或少有着透过皮肤的能力。尽管如此,皮肤的结构已经决定了护肤品的透皮吸收是极其有限的。 而即使有少量成分透皮吸收,也几乎不必担心那些成分的安全性。说“几乎”是因为,的确有少部分人会对化妆品中香料、防腐剂、果酸之类成分敏感,或是角质层本就太薄以至无法承受微量酒精对屏障的削弱,外加考虑到某些不合格产品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这厢有人担心有害成分进入体内,那厢众人发愁的却是营养成分不能透过。君不见护肤品研究者几乎使尽了各种能够增强透皮的招数:先增加角质层 水含量,再用极性小、与皮肤亲和性好的成分,实在不行就来点促渗的物质或是进行拍打,还可以选用脂质体之类新剂型。结果又如何呢?有效成分还是几乎不能到 达真皮——如今抚平皱纹还是只能靠注射填充或是Botox。想靠涂抹有效成分来刺激真皮内多种蛋白大量合成依然只是梦想。真可谓成也表皮,败也表皮。 说完起调理营养作用的护肤品(skincare products),化妆品的另一大块,起修饰美化作用的彩妆品(make-up products) 进入皮下的可能又如何呢? 彩妆品有以油脂为基质的,例如口红;也有以粉质原料为基质的,像粉底、眼影等。无论是油脂还是粉质,它们颗粒大,从化学角度来讲又不与皮肤亲和,真 是没有“进入皮下之门”。顶多顶多,会有极少量的粉卡在毛孔开口,却不会继续向内。表面活性剂、色素、香料、防腐剂等,虽然分子略小,但也只是会接触到皮 肤表面而已。一方面,连续的基质(粉、油脂)阻碍了其他成分向内的路径。另一方面,若被设计来只用于在皮肤之外的产品中有某些成分有进入皮下的可能,研发 人员会在产品中加入额外的阻渗剂,相当于给皮肤镀了一层膜。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某些含有阿伏苯宗(Avobenzone)的防晒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 看看防晒霜的成分表。 化妆品本身有着独立的一套安全性评价标准与方法。在我国,任何化妆品都需经过五大阶段十六项检验,其中包括急性/亚慢性经口毒性实验——化妆品固然 味道不佳,但成人吃上几口也没什么事。有些有效成分甚至根本就是皮肤自身成分的模拟物或是类似物。例如保湿产品中用到的角鲨烷、神经酰胺等,就是皮肤固有 的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成分。总体来看,假如非要像马女士那样将化妆品和食物相比,它未必像烧烤、咸鱼那样不健康,甚至比不上酒精危险。 除口毒性之外,化妆品的皮肤毒性、刺激性、致突变致癌性等均需完全考虑到。若是化妆品使人“患某种肿瘤几率大增”,为什么各个国家和地区从未对化妆品的使用加以限制甚至禁止呢?至少也得像香烟一样,强制在化妆品包装上印“化妆品有害健康”吧。 综上所述,对合格化妆品的成分入血成毒的担忧实无必要。不管是关于消化道还是化妆品,马悦凌的观点均属无稽之谈。皮肤的衰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越早开始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它,它就会美丽得越久。假如为了“化妆品对人体有害” 、“口红含铅可致癌”这一类无凭无据的理由就排斥它们,未免有些可惜。毕竟,美丽与健康,人人值得拥有。 参考资料 《化妆品科学》,阎世翔 wikipedia之cosmetics条 扩展阅读 《 口红可含铅,硬币能检验? 》 《 防晒霜是色斑、青春痘和粉刺的罪魁祸首吗? 》 《 去屑洗发水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 文字编辑:游识猷
个人分类: 专题|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凝固点鉴别地沟油是否靠谱?
songshuhui 2011-4-17 12:36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4-08 11:20 消息: 京华时报信息。上海向明中学高二学生发明出家庭简易鉴别地沟油方法:地沟油因反复使用,其中动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点不同。橄榄油零下十多度 才凝结,普通植物油也要零度,而地沟油在8摄氏度即凝结。将自家购买的食用油放进温度8度左右的冰箱,如凝结,即为地沟油。 真相: 这是微博上的一条消息 ,描述了一个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不过,只是将其放入冰箱,好像不能算是一个发明。 从京华时报的报道 来看,高中学生的发明是通过检测油的凝固点来判断它是不是地沟油。实际的装置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来对油进行降温。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片状元件,通电工作的时候一面制热一面制冷。通过温度传感器建立反馈回路,可以精确控制制冷面的温度。 从科学原理的角度来说,这位高中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对的。“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在物理性质方面有许多差异,凝固点是其中之一。如果一种油的凝固 点比它“应该”的凝固点相差很大,那么其中肯定有“猫腻”。许多地沟油确实含有许多动物油,导致在 8℃ 甚至更高的温度下凝固。这样的油,用这位发明者的方法来检测,确实可以被判断为地沟油。 不过,作为一个“检测方法”,它是否靠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有没有正常的食用油在 8℃ 下凝固?如果有,这样的正常油就会被“冤枉”;二、有没有地沟油在 8℃ 下依然不凝固?如果有,就会导致这样的油“漏网”。 食用油的凝固点主要由油中的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的比例来决定。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凝固点较低,比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的凝固点都在 -10℃ 以下,花生油和棉籽油相对高一些,也是在 0℃ 附近。而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含量高,凝固点就比较高,通常在室温下都以固态存在。不过,植物油中也有饱和脂肪含量高因而凝固点很高的种类,比如棕榈油和椰 子油,凝固点都在 25℃ 以上。此外,油的凝固点也不是一个确定的温度,而是一个范围。一方面,它会从某一个温度开始出现固体,温度降低也不见得全部凝固。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种 植物的油,组成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其凝固特性也会有一定差异。现在,市场上还有“调和油”,它们的凝固温度会由被混合的油的品种和比例来决定。显而易见, 棕榈油、椰子油之类的植物油会被这种检测方法直接“冤杀”。如果调和油中含有棕榈油或者椰子油等凝固点很高的油,那么也可能导致“调和油”的凝固点大大升 高而“含冤而死”。 出于“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第一个问题还不是那么关键。如果真是地沟油“蒙混过关”,被当作“正常油”,才是更大的问题。所谓的“地沟 油”,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商品——正常的油有相对一致的指标,而“地沟油”则“地沟”得各不相同。地沟油中,饱和脂肪含量的升高主要取决于混入了多少动 物脂肪。如果是只炸过薯片或者油条的废油,那么饱和脂肪的含量与“新鲜油”相比并不会明显增加。要知道反复的使用并不会将大量地不饱和脂肪转化成饱和脂肪 ——不饱和脂肪的加氢饱和是要在催化剂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发生。如果是混入了大量的火锅废料或者其他肥肉残汤的地沟油,那么动物油的含量才会高得多。也就是 说,地沟油的凝固点并不一定都是在 7-8℃ ,从稍高于“正常油”到十几度都有可能。此外,如果把 7℃ 或者 8℃ 凝固作为“地沟油”的判断指标,不法商贩完全可以把通不过这一检测的地沟油用正常油稀释,把它的凝固点降低到“判断指标”以下。 结论: 这种“简易鉴别法”能够“判断出”一些地沟油。但是,作为一种检测方法,它既可能“冤枉”好油,也可能“放过”坏油。对于那些能够用这种方法“检测”出来 的地沟油,可能粘度等其他指标差异已经大到肉眼可以识别的地步了。其实,利用这个方法也用不着专门的装置来实现——如果你买了 精炼的低熔点油 ,比如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可以在冰箱保鲜层(一般是 4℃ 左右)中放一段时间。如果凝固了,说明有问题。但是,需要记住的是:没凝固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问题。而花生油的凝固点就在那附近,凝不凝固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参考资料: 微博 京华时报:地沟油鉴别术首进发明大赛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个人分类: 健康|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毒钚一片,人类全灭?
songshuhui 2011-3-28 21:52
菊 发表于 2011-03-19 13:34 流言: 据BBC报道,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表示,日本核电站的问题极为严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福 岛核电站三号反应堆。他称,该反应堆现在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使用的是一种不同的燃料:它不是铀,而是一种铀钚混合燃料,而钚是极为危险的,因此一旦这种物 质泄漏出来,将使海啸灾难雪上加霜。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一片药片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 4.86亿倍,一旦泄露进入太平洋全人类都玩完! 真相: 当地时间14日凌晨03:11的BBC新闻 ,报道了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Dr Christopher Busby)对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的担忧。这条新闻的背景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面临遭遇外部氢气爆炸风 险。但是关于钚的毒性问题,却不似流言所描述的那么可怕。“一片药片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的说法更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铀钚混合燃料,是啥? 巴斯比博士提到的这种铀钚混合燃料,也就是MOX燃料,全称为混合氧化物燃料。传统的反应 堆是以铀235为燃料,通过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但事实上,自然界铀储量的99.3% 都是无法用于核电站发电的铀 238,铀235仅为0.7%,难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核能需求。MOX燃料就是一种为了 通过核反应来利用铀238而设计的特种核燃料。 MOX燃料是由7%的钚239氧化物和93%的铀238氧化物混合制成的。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将核废料里的 钚以及自然储备更多的铀238给利用了起来。当铀238吸收一个中子之后,会经过一些核反应转变为钚239,而钚239也能发 生核裂变反应,能够用于核电站发电。使用了MOX燃料的核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一部分铀238会发生这个反应,就可以在消耗钚239的 同时,使部分铀238转化为钚239。在最后剩下的核燃料里面,还会有一定量的钚239,可以提取出来,重新制作成核燃料。如果 控制合理,这种燃料对铀238的利用率将非常高。 另一个优点就是为传统的铀燃料反应堆中铀238转化成的钚239找到了 新出路,也算是帮助解决了核废料处理的一个难题。 阿钋、阿钚,傻傻分不清楚 对钚毒性的误解由来已久,关于它是剧毒的物质、“一丁点就能致人死亡”的说法在西方世界也同样流传广泛。推测,钚可能是受到了剧毒的钋的牵连。两者 的衰变类型相同,化学符号接近(Po、Pu),连中文写法、读音都那么那么的相近,也难怪不明真相的群众们把他们的各类性质掰到一起去。 如果非要来说明钚的化学毒性,人们相对熟悉的砒霜、氰化物的毒性都比钚要大得多。单次过量摄入钚而引发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出现。 对于钚危害的担忧,更多的是来自于钚的电离辐射能力。钚衰变时会产生α射线。α射线的穿透能力非常弱,在空气中前进几厘米就将能量耗尽。对于环境中 的钚并不用太担心。一旦钚进入到人体内,形成的内照射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α射线会造成细胞的损伤、染色体的损伤,理论上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但 是这种影响并不会比其它能放出α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危害更大。相比之下,钚的半衰期很长,使得单位时间里的辐射量相对要小,危害也就更小。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的氡的放射危害就要比钚大的多。 事实上,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就有26名工作人员因核武器研究,受到了钚的污染。但是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健康影响,更没有人因此而死亡。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志愿者甚至接受了注射或是吸入钚的实验,也没有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伤害。这与之前大家对钚毒性的过高估计大大不同。 而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问哈维尔核子实验室时,就曾受邀触摸了一块以塑料包裹的钚环,以亲自体会其温暖的触感。附赠八卦一则,钚舔起来⋯还真的像金属⋯⋯ 基于钚本身的化学毒性并不那么大,电离辐射能力也不比其它放射性元素要来的特殊,加上铀钚混合燃料里钚也只有7%,3号反应堆如果发生爆炸泄露,并不会比其它使用铀燃料的反应堆要来的更危险。 福岛三号反应堆的情况 至于使用了铀钚混合燃料的三号反应堆,不论如何,我们都还是希望它能够安全。而目前它的情况还暂时处于稳定中,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14日上午11时01分(当地时间),3号反应堆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所在建筑遭到损坏,但反应堆屏蔽壳未遭损坏,屏蔽壳内部压力稳定,没有造成核燃料的泄露。并且,爆炸后监测到的核辐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15日一整天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没有出现异常。 16日上午8:34,3号反应堆机组涌出白烟约45分钟。监测到的核辐射水平出现了升高,但随后又回落了。目前,整体看来没有安全危害。 17日,3号反应堆机组又发生了涌出白烟的现象,随后使用直升机从空中对其进行浇水降温。 结论:谣言破解。 钚的毒性并没有谣言描述的那么可怕,“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纯属扯淡。使用铀钚混合燃料的反应堆如果发生爆炸泄露,并不会比使用铀燃料的传统反应堆要来的更危险。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特别鸣谢 沐右 参考资料: WNA_Mixed Oxide Fuel (MOX) WNA_Plutonium IAEA_NUCLEAR POWER andRADIATION RISK: MYTHS and SCIENTIFIC REALITIES wiki_Plutonium 您也可能喜欢: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从单基因糖尿病的故事看科普的意义 辟谣数篇 无觅
个人分类: 专题|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陷阱”催生科学谣言
songshuhui 2011-3-15 15:11
新京报·新知周刊 发表于 2011-03-08 06:59 健康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和健康相关的科学话题同样也会成为人们饭桌上讨论的议题,但往往,人们在看到某个最新科学进展之后,会因为报道本身原因而误读其结论,或者在转述的时候夸大问题。 一般来说,数字对于解释一个问题较为明晰。但是,在科学解读上,数字又往往会迷惑了真相,数字很容易会让人误读。在人类健康领域,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最新期的英国科学杂志《新科学家》上,以专文形式也做了一次“辟谣”,列出了几种最明显的数据误读。 主因:科学无奇迹 《新科学家》的文章解释,导致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一般而言,一个医学治疗的效果都不会一下子很明显。根据剑桥大学生物统计学家斯皮格豪特(David Spiegelhalter)的说法,一个疗法能够奇迹般得治愈疾病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的临床治疗都建立在严谨、小心的科学基础上。他表示,任何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敏感研究都必须做出可复制的大型临床实验,对不同的人群做出观察,这意味着会用一些统计方法来从数据中提取一些可用的结论来。 如果运用得当,统计数据会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是正确地阅读统计数据又是至关重要的,样本的大小、实验的设计、甚至哪怕是某些措辞的使用或者某个数字采用的方式,都可以影响媒体和人们的解读。此外,斯皮格豪特说,对于个人和家人的健康,人们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压力,常常在文化、情感和价值观的左右下对健康话题做出判断,在出现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统计数字时,人们更会出现判断偏差和不客观。同样的,研究者、医生或某项新疗法推崇者也会因为过于相信某个疗法而产生偏见。 数字越大,风险“越大” 《新科学家》文章问道:如果有人告诉你,100个人里面,有25个人会因为癌症而死亡,又有人告诉你,1000个人里,有250个人会因癌症死亡,这两者哪个让你更担心? 清楚的读者一看就明了,这两组数字表示的是同一个比例:四分之一的人因癌症死亡。但是,两组说法的确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不同。希望夸大或者缩小风险的人,往往会用上“比例偏差”这个法则。乍一看,数字越大,风险看上去也越大。 《应用认知心理学》上有一篇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实验,给出了两组说法:“癌症导致1万人中1286人死亡”,“癌症导致100人中24.14个人死亡”,事实上,后一组说法的癌症风险几乎是前一组的两倍,但是,读到前一组说法的人却比后一组读者认为癌症风险更大。《判断和决策》也有同样研究。面对两组实质一样的说法———“每天有100人死于某种癌症”,以及“每年有36500人死于这种癌症”,读者会认为前者读出的癌症风险更小。 相对风险并不“绝对”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尽管到现在人类还是没有答案,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还是读到了这样一些研究结果:喝茶太烫导致食管癌几率增加8倍,每天吃四分之一的柚子令更年期后的女性乳腺癌几率增加30%,甚至每天一个培根三明治令肠癌几率增长20%这样的说法。 在这些说法中,数据是用来衡量健康风险的,其使用背后的意思是,如果你吃了这些听上去危险的食物,和没吃这些食物的人相比,有多少可能性更会得病。但这些数据没有提供的信息是,增加的绝对风险到底是多少。 斯皮格豪特解释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一生中得肠癌的可能性只在5%左右,所以如果将这个20%的增加率计算到5%的绝对风险中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增加了1%,最后得出的绝对风险是6%而已。这个数据相对来说会让人平静得多。 用一个相对风险而不是绝对风险来形容某种危险或某种疗法的效果,这是最常见的误导方式。根据德国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吉根瑞森(Gerd Gigerenzer)一书《认识风险》所说,这类技巧称为“误导定义”。他举例说,在一份有关荷尔蒙替代疗法的信息传单中,称这一疗法减少 50%得肠癌的几率(相对风险),但经过这种疗法的每1000名妇女中,会有6人得乳腺癌(绝对风险),乍一看,似乎这个疗法的积极效果大大高于消极作用,疗法导致的乳腺癌几率只有0.6%。不过普通公众得肠癌的几率只有5%,算入相对的风险就变成2.5%,这时候0.6%就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几率了。 是“关联”不是“导致” 去年,一个有关“看电视时间和死亡率”研究成为媒体热门的标题,研究者在六年里跟踪了8800人,观察他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和看电视行为,其中,有284人死亡,根据研究,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在这段时间内死亡的风险几率要比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下的人高出46%。 这份研究被很多人概括为“科学家说,电视致人死”。这是最常见的把“有关联”解释成“因为所以”关系的例子,A和B两个变量有着关联并不代表着A导致了 B。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并不主要是研究看电视,他们测试的是人们久坐的时间和健康的关系,而看电视只是其中一个便利常见的方式。研究结论是,人的久坐,比如经常一动不动坐着看电视,与心脏病等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两者有着关联,而不是看电视会让人更容易死亡这样简单的结论。 在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超过80%的女性消费者都会说这种洗发水让她们的头发更健康,更亮丽”,但是,广告并不会附上另外一句话,即,只有5个人做了洗发水测试,而在四个称赞的人中,可能有一人或两人纯粹因巧合头发变好了,或者只是自己在猜测效果而已。 在医学研究中,大小问题同样存在。10个人中6个人的病治好了,与500个人中300人的病治好了,治愈率一样,但后者要更有说服力。在对某种药品或疗法的临床实验中,抽样多少的确至关重要,大的抽样可以排除出偶然几率。 在国际上,有一个既定形成的权威临床实验规范,即“临床对照实验”(RCTs)标准,对于药品和疗法的认证,这个标准是相当权威的,它可以看成是直接衡量药品或疗法有效与否的测试工具,要通过这个标准的药品或疗法,必须要有对过去研究的分析,动物实验的结果,而且,预期的效果越小,要测试的人群就要越大。 有些比较毫无意义 在一些场合,医学数据往往被人利用,来证实某一论点或做他用。比如,纽约前市长朱利安那曾经在共和党主席竞选演讲中说,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幸存率高达82%,而在有着纳税人资助的国家卫生服务局的英国,幸存率则只有44%。 这一说法被很多科学家批评,朱利安那是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来比较一种疾病的风险,这两个数据都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比较却是误导人的,美国和英国诊断前列腺癌的方式完全不同,朱利安那引用的是5年幸存率,即某一疾病的患者在五年中幸存的几率,但是,在美国,一般通过筛查诊断出前列腺癌,而在英国,医生是在病人出现症状后才诊断为前列腺癌,前者诊断出的患病时间通常比后者早,患者会更早采取措施治疗,而且,筛查准确率有限,常出现假阳性误诊,也可能将良性肿瘤也包括入内,使得得病的人的基数更大,这种情况下,两个国家的幸存率计算的基础完全不同,如果要进行比较就产生了误导。 因为误诊、过度诊断等原因,幸存率并非科学的比较工具,而且,幸存率高并不代表死亡率低,如果要比较两个国家哪个情况更好,应该比较死亡率。根据美国癌症研究中心2003 年到2007年的数据,每10万人中,24.7人死于前列腺癌,而根据2008年《英国癌症研究》报告,该国每10万人中,有23.9人死于前列腺癌,这个比较相对就科学多了。 编译/本报记者 金煜 已发表于《新京报 新知周刊》 您也可能喜欢: 会数数的动物们:动物识数能力的进化 辟谣数篇 洗脸+仙人掌,防电脑辐射? 如果让科学家来选“国脚” 致命鼠尿可乐罐? 无觅
个人分类: 八卦|1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命鼠尿可乐罐?
songshuhui 2011-2-23 12:32
“广州花都区最近发生了一个事件。有一妇女周日买了一些罐装可乐,放在冰箱内,周一她被送进医院,周三她离开了这个世界,验尸结果她死于 Leptospirosis(细螺旋体病,又译为钩端螺旋体病)。病原追踪到可乐罐头,她没有用玻璃杯喝可乐。实验证明罐头受到鼠尿感染细螺旋体病毒。鼠尿含有毒性和致命物质。在喝罐装汽水之前,强烈建议汽水罐的上部要清洗干净。NYCU研究显示,汽水罐上面充满毒菌和细菌,比公共厕所还多。将消息转发给所有你关心的人。” 这个流言看起来还是挺吓人的,主要原因是罐装可乐这东西几乎人人都喝过……但细想一下问题也就来了,既然人人都喝而且几乎人人都对嘴喝,易拉罐怎么说也发明了52年,真要有危险也不至于到现在才出事吧。再仔细看看,如果你还记得高中生物的话,就会注意到所谓“螺旋体”根本不是病毒,而是一种类似于细菌的原核生物(也有人直接把它归入细菌)。有此两点常识,就足以让咱们对这个流言产生强烈怀疑啦。以下,流言审核程序启动~ 1.钩端螺旋体病?无水环境下病原体存活时间仅数分钟 这个Leptospirosis(钩端螺旋体病)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确实是由Leptospira属的钩端螺旋体导致的一种疾病。钩端螺旋体的传播范围还是挺广的,两栖、爬行、鸟类和哺乳类都有感染记录;人类也有,主要的感染原因是被患病动物尿液污染过的水接触到了皮肤伤口、眼睛或者消化道粘膜。注意,这里说的是被污染过的水——螺旋体毕竟也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离了水就是个死翘翘。具体到钩端螺旋体,干燥存活时间只有几分钟。 除非正好遇到极其潮湿的天气,不然一瓶可乐就算不幸挨了鼠尿,很快也就干透了。因为喝可乐染病,确实相当不可能。再说,可乐的运输一般都是在纸板箱子里的,箱内又没有多少空间,即便被老鼠咬穿也不大可能一泡尿正好浇到罐口上,就算真浇了也未必有害——鼠尿本身无毒,只有里面可能携带的病原体是危险的。许多其他生产运输不规范的食品中招的可能性恐怕更大。 不过另一方面,如果可乐罐上的缝隙里藏有泥土,那病原体存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附近别的可乐破损后洒在罐子上,形成的黏黏一层含糖物质也有助于病原体存活。因此要是不幸拿到一瓶灰头土脸的可乐,那还是先洗洗比较保险;否则的话大可放心地喝。对了,笔者和谷歌都从来没听说过哪所学校或者哪个机构的缩写是“NYCU”的,因此对于这个所谓的汽水罐肮脏程度研究,只能表示查无此文。 2.流行病学研究?未发现可乐罐病例报导 肯定还是有人不放心,万一咱就是天灾星转世,什么倒霉事都能遇上的类型呢?那就接着看数据和实验吧。应该说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还算可以,03年 12月《柳叶刀:传染性疾病》上一篇综述的题目就是“钩端螺旋体病:一种全球范围内重要的人畜共通病”,文中指出该病最主要的感染者是某些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比如农场工人和下水道清洁工,不卫生的贫民窟和某些水源不洁净的水上娱乐活动也是来源之一,另外在热带远比温带广泛,不过关于鼠尿可乐什么的倒是只字未提。笔者搜索了一下ncbi、jstor、google scholar等学术期刊网站,也没有发现任何类似的病例报道。 “流言终结者”节目当然也没有放过这则流言,不过他们采取的手法略有不同。在第135期节目中,他们从旧金山市内各处取来1000罐可乐作为实验组,又买来1000罐可乐擦净表面,然后放出40只老鼠,让它们在里面乱跑90分钟,作为对照组。质谱仪的检测表明,对照组有大量鼠尿沾染,而实验组却没有检出鼠尿成分,可见正常情况下可乐的保存条件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另外他们还请来伯克利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解释了鼠尿里哪怕含有危险的细菌病毒,在铝制易拉罐上面风吹日晒加晾干也是活不下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倒是发过一个与鼠尿相关的辟谣声明,其目标谣言和本则极其相似,只不过涉及到的疾病不是钩端螺旋体病,而是“汉坦病毒” (Hantavirus)。这个病毒也可以经由鼠尿传播,也可能致命,但CDC严正声明并未发现任何一例经由可乐罐感染的病例。如果病毒尚且做不到,娇贵得多的细菌恐怕是要更难了。 3.钩状螺旋体感染后?大部分人只有发烧等轻微症状 那么这个钩端螺旋体到底有多可怕呢?感染这种病原体的临床表现五花八门,轻的根本看不出明显症状,但个别重的确实可能会肾衰竭甚至致命的肺出血;具体症状和病原体的株系、宿主免疫力、接触到的活菌数量等都有关系。就凭鼠尿那点分量,很难引发严重症状。绝大部分人感染的症状都是很轻的,顶多就是发烧而已。 1995年针对尼加拉瓜的一次调查发现了85个人携带有此种病原体,可是只有25个人表示之前的两个月里有发烧症状。在热带国家塞舌尔的一次调查中发现9%的人最近遭到过感染,37%的人曾经遭受过感染,可是没有一个人报告过任何症状。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这种病原体几乎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只有当感染到最严重的程度时,才会被称为“魏尔氏病”(Weil’s disease),也就是原流言所说的“钩端螺旋体病”。这种病绝大多数情况下伴随着明显的皮肤黄疸,通过化验手段检出病原体也极其容易,因此不至于像流言中可怜的主人公那样死得莫名其妙,要靠验尸才明白死因。只有5%-10%的病原体感染者会患上此病,其中又只有5-15%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可能致命,算下来总共只有1%左右——其实真不算很高,要知道连流感都有0.1%的死亡率呢,而流感的感染人数可要大得多得多。实际上不少医生主张急性感染初期根本不需要给抗生素类药物,因为绝大部分患者很快就自愈了。在巴拿马针对美军士兵的一项实验表明多西环素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针对此病的疫苗也已经开发成功。总的来说,这不是一种需要咱老百姓太过担心的疾病。 虽然可乐鼠尿这件事情可以基本定论为谣言了,不过这也算提醒我们一次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毕竟接触到嘴的东西还是要小心。然而,大部分流言虽说通常包含有那么一点真实性,但往往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相对而言无关紧要的小地方,让我们毫无必要地恐慌,却忽视了更大的危险——比如餐具消毒、厨房卫生和食品新鲜程度。卫生部整天强调规范小餐馆之类场所的卫生,却从来没发布过易拉罐卫生指南,不是没道理的。 4.谣言的来源与演变 好吧,流言破解本身其实已经结束了,但如果你蛋疼地还想知道这个流言的来源演变的话,那么根据著名流言破解网snopes的追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这则流言最早于网上现身是在1998年10月份,当时并没有任何关于受害者的信息,只是说“一个家人的朋友”而已。 到了1999年9月,主人公的形象开始丰满起来了:一个夏威夷的仓库管理员因为打扫了一个特别脏的仓库,不幸感染了某种汉他病毒,最后全身器官衰竭,惨死医院,尸检结果已送递CDC作进一步研究云云。不过从来没有哪家正规媒体报道过此事,而CDC的回应我们也都知道了。另外原故事还有个漏洞,主人公明明是茂宜岛人,结果送急诊时居然被送到了隔海一百多公里的瓦胡岛上的医院,拜托这是急诊啊,怎么说也得先就近送吧。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四处搬家,遭受各种不幸。2002年,中文版所说的故事初次亮相,一位比利时女子星期天去划船的时候把几罐可乐带上了船里的冰箱,然后周一住院,周三挂了。接下来的内容基本上和中文版完全一样,只不过最后那项研究来自西班牙的不知啥地方。到了05年,这位女子搬家到了北德克萨斯,研究也转移到了莫须有的NYCU。 其实这两则还好,起码船上的冰箱嘛,跑个老鼠还是有那么点可能的,可是中文版把主人公搬家搬到广州花都区的同时,很体贴国情地把划船的情节省略了(国内大概没有船上带冰箱还能划的吧)。显得更莫名其妙,但引发的恐慌程度也更大了:什么事情都没做就招此飞来横祸,那岂不是说明这种危险其实就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而我们还不知道?恐慌导致判断力丧失,自然更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这个现象和麻醉偷肾的故事如出一辙:早期的麻醉偷肾故事是游客去拉斯维加斯被性感女郎诱惑,醒来发现肾没了,好歹有那么点自作自受的含义;但后来的故事则是某个旅行推销员累了一天后想去酒吧喝一杯放松一下,结果被下药了。道德训诫的意义少了,引发的普遍恐慌却多了,人人自危的状态下,正是谣言传播最好的温床。 参考文献: 乙醚、UFO与鼠尿可乐罐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2561 snopes.com “鼠尿”条目 http://www.snopes.com/medical/toxins/raturine.asp “麻醉偷肾”条目 http://www.snopes.com/horrors/robbery/kidney.asp about.com的流言破解栏目 “可乐罐”条目 http://urbanlegends.about.com/library/bl_leptospirosis_coke_can.htm 《柳叶刀》所载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综述 Leptospirosis: a zoonotic disease of global importance, The Lancet : Infectious Disease Volume 3, Issue 12, December 2003, Pages 757-771 NIH关于汉坦病毒的介绍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article/001382.htm CDC针对鼠尿中汉坦病毒致死流言的声明 http://www.cdc.gov/ncidod/hoaxes/hanta-hoax.htm 《流言终结者》第135期 http://mythbustersresults.com/hidden-nasties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 可乐罐上的老鼠尿
个人分类: 健康|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拔毛断喙,鹰获重生?
songshuhui 2011-1-10 01:46
redqueen 发表于 2011-01-06 07:52 流言 :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七十岁。当它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真相: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励志故事,据说还有人拍摄了相关视频,要想了解它的真假,不妨先搞清楚这里所讲的鹰到底是什么。 这个传说的英文版本题目是rebirth of the eagle(eagle的重生)。不过,请注意,实际上将eagle这个词翻译成鹰并不确切,正确的译法是雕。雕和鹰两类鸟都属于鹰科(Accipitridae),但是雕属于鵟亚科(Buteoninae),鹰则属于鹰亚科(Accipitrinae)。这么说来,这个故事里的鹰,其实并不是鹰。顺便说一句,附属视频里展示的鸟,正是一只白头海雕,美国的国鸟。 接下来, 雕到底是不是寿命最长的鸟呢? 野生的白头海雕最长寿记录是21年零11个月,人工驯养的就长得多,能活到48年。这是因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动物刚刚露出老态就死于非命了。不过,无论如何雕都活不到70岁。另外,已知最长寿的鸟并不是雕。野生的黑背信天翁有活到59岁的,动物园饲养的安第斯神鹰能活到80岁,据说有一只叫查理的蓝黄金刚鹦鹉,活到了111岁,但结果欠可靠。 那么,重生的这一套自虐式行为(?)到底可不可行呢?鸟类更换羽毛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们实际上经常脱换羽毛,主要是在繁殖期,所以很多鸟类都有繁殖羽和非繁殖羽两种外观。而爪尖则是角质的,跟我们的指甲一样。指甲掉了,也可以再长出来。那么喙又如何呢?光溜溜的鸟喙从毛茸茸的鸟头上伸出来,看起来像一个奇怪的独立零件,其实它属于头骨的一部分。这是金雕的头骨,可以看出鸟喙和头骨是相连的。 另外,喙也不是毫无知觉的。鸟喙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指甲一样的角质,下面则是敏感软弱的组织,类似人指甲底下的活肉,再下面就是骨头。如果有东西穿透了这层角质,鸟类也会感觉非常疼痛。有些工业化养鸡场为了避免鸡只打架,彼此伤害造成损失,会把鸡的喙尖切掉。一些动物保护组织认为这是残忍的。由此可知,如果雕真的把喙敲掉,就相当于我们把上下颌砸掉,连骨头带肉,血光四飞太可怕了,果壳谣言粉碎员强烈认为少儿不宜的说。 另外,在重生的五个月中,不是爪子没长出来,就是嘴没长好,要不然就是羽毛不全没法飞不能捕食,雕吃什么呢?五个月不吃饭,代谢缓慢的爬行类(如乌龟)还能扛得住,鸟类可是新陈代谢很快的动物,必饿死无疑。 结论: 流言破解。 老鹰的重生啊不,雕的重生只是个传说,根本就不可能。 参考资料: 鹰的重生英文版 野生白头海雕的寿命 饲养白头海雕的寿命 最长寿的信天翁 最长寿的神鹰 最长寿的金刚鹦鹉查理 关于鸟喙是有痛感的器官 白头海雕的图片来自naturephoto-cz 金雕头骨的图片来自boneclones 本文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主题站
个人分类: 生物|1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云会案之我见
热度 1 fpe 2011-1-5 01:24
钱云会案之我见 网上对钱云会案争吵不已,让我看到了政府应急管理的困境,不能动用有效的正当途径,而是试图用高压来解决问题,动不动使用政府的信誉来担保,造成目前公信力降低到极点,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我看钱云会案,首先觉得离谱,暗杀一个人,用大型货车,还是刚刚买来,没有偿还贷款的货车,这不是很奇怪么?这么违反常识的判断,居然有人相信,这未免是借题发挥,问题不在车祸,而在其他方面了。 政府方面的应急管理非常离谱。如果是车祸,就按照车祸处理,公布调查结果,按照经济或者刑事案件处理。有关方面采取压制政策,坐等危机扩大发酵,实在是咎由自取,十分失职。现在通过舆论来辟谣,却没有就事论事,深入详谈车祸的技术细节,如车重,车速,肇事者与被害人的关系等等,让人怀疑有关方面在掩藏什么,这又是一次瓮安事变和杞人出奔事件的翻版啊。 我看中美的政府管理,差别在于技术细节。美国政府为了信誉,总是请学术界的高手来破解谜团,顺势给民众作科普。航天飞机失事,诺奖获得者费因曼教授被请出来调查和报告,让人人对于技术细节有所认识,更增加了民众的科学素养。人人都知道辛普森有罪,但李昌钰博士的证词让陪审团放过了辛普森,这是技术的胜利,也是制度的胜利。和制度的缺陷相比,个人的错误不值得一提。 我看让领导先走,首先觉得怪异,有正常人会在危急关头说出这种话么?千万不要告诉我,领导不是人。因为我们相信领导不是人,所以才会加上让领导先走的想象。事实上,乌鲁木齐来的教委领导 23 人,死亡 17 人,受伤 6 人,伤亡率 100% ,因此根本没有让领导先走的问题。我们相信这句违反人类逃生本能常识的话,要么是缺乏常识,要么是不愿接受真相。后者的成分更大一点,由于政府应急管理的失当(赔偿过低),受害人不愿意接受真相(政府也不希望调查真相,调查清楚了还是政府的错(政府卷入了太多的生产活动,是最大的保险公司),所以真相不明),所以两方面共同造成了谣言满天飞的局面,带来的结果就是不相信政府,导致瓮安事变和杞人出奔,现在还有一个主任车祸案件。 1993 年,德州 Waco 的大卫教事件之后,也是一次对美国政府滥用公权力( ATF 特工和 FBI 特工)的质疑的高潮。马里兰大学消防系的 Q 教授(当时是国际消防研究会的当值主席)受雇替政府解难,他从燃料的特征,建筑的特征,点火源的特征,火势的发展过程等环节,论证了该建筑是内部纵火,而不是催泪弹失火。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咨询费是每小时 500 美元(听说给微软打反垄断官司的律师收费 600 美元,笔者没有听说比这更高的咨询费了),包括任何不在法庭的相关的思考时间。那么到底是纵火还是点火? FBI 特工在建筑内部偷偷地植入了窃听器,记录了建筑内部打破油瓶的声音和纵火之时的说话声,因此是铁板钉钉,很难翻案的。那么大卫教为什么要告政府呢?两个原因:扩大影响(博取同情)和取得赔偿(数亿美元),另外他们也真有钱,不怕官司。而政府不得不应战,以便维护社会正义和程序公平。虽然最后还是公民买单,但比那个几亿美元要少多了,当然各方也都吸取了教训。 和美国政府相比,国内的当局者显然缺乏经验,动不动派政府官员拍胸脯保证:这是谣言,而不调查一下谣言产生的背景和谣言内容的解决办法。官员不可能说真相,因为他的位置决定了不能站在民众的那一边,而专家没有官职,比较在乎技术(关心以后有没有人继续请他),因此造假的可能性不大。法庭之上,不是讲求真相,而是强调输赢的地方。但专家的证词,至少比官员的拍胸脯更有可靠性。有关方面的管理水平,显然还需要改进。有来有往,民众也从过程中得到有益的科普教训。从这一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看不到程序,也看不到制度的作用,这是管理的问题。 说句题外话,美国的法律界,对于专家意见的约束越来越多,教育、资历、文章、研究、时间等,都是专家有效性的判据。这样做,有助于理清专家队伍,保证质量,也有助于提高专家的收入。知识就是力量,美国更重视这种力量。我在衡阳大火的法庭辩论中看到一点专家的作用,其他灾难处理都缺乏专家的参与,只有政府官员的参与,这是一个问题。谣言来源于系统内部的共振,只有引入外部力量,才有助于消除共振,重新达到平衡。 有道是,领导先走有影响,办案程序有问题,应急管理集权化,决策错误易扩大。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836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地震局官员又在暗示破坏性地震可以预测
杨学祥 2010-11-22 14:35
地震局官员又在暗示破坏性地震可以预测 2010-11-22 09:57  来源: 半岛网   文/刘逸明   记者11月19日下午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当天下午14时42分,深圳市南山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处发生2.8级地震一次。深圳市普遍有感,东莞、珠海、香港等珠三角地区部分有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广东省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马陵表示,近期深圳南山区以及全省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11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地震在很多人看来,原本是很遥远的事情,但自从2008年四川发生震惊中外的8级大地震后,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大小地震似乎是接连不断。令人悲哀的是,虽然地震接二连三,但地震部门却未能进行一次震前预报,地震预测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负责辟谣和地震后的震级通报。在四川大地震之前,绵阳地区就有民众发现将要发生地震的明显迹象,等到阿坝州民众风传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时,当地的地震部门却迅速辟谣,认为不会发生地震。最终,谣言变为了现实,四川省地震局又赶紧将网站上的辟谣报道删除。   无独有偶,2010年1月24日上午,山西省河津市又发生了4.8级有感地震,运城全市普遍有强烈震感。而在此前两天的1月22日,当地的地震局则刚在太原媒体上辟谣说不会有地震发生。谣言又一次变为了现实,这让地震部门非常难堪,地震究竟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再度进入了公众和媒体的视野。所幸的是,此次地震的震级不算大,造成的伤亡人数不多,否则的话,地震部门将背负更大的骂名。   无数民众的生命因为豆腐渣工程而消逝,四川大地震之后,中国民间的问责之声不绝于耳,而地震部门则首当其冲。非常荒唐可笑的是,地震部门在面对民众的质问时,口口声声称地震无法预测,以此来推卸责任,但在地震传言四起时却能十分肯定地表示不会发生地震。   地震部门原本应该是以预测地震为主要目的,而中国的各级地震局却在现实当中成为了以辟谣为主,以通报地震震级为辅的机构,如果地震局只负责或只能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样的地震局要它何用?因为只要在部分地区设置地震台即可知晓发生过的地震震级,而地震局的数次辟谣均宣告失败,这就更证明了地震局的无能和负作用。此次山西河津地震,如果没有当地地震局的辟谣,损失应该可以减少很多。地震部门既然矢口否认地震可以预测,就同样无力预测不会发生地震,因此,他们的言论难以自圆其说。在辟谣一次次失败以后,必然导致地震部门和官方媒体公信力的进一步丧失,等下次地震传言四起时,大多数民众必然会宁可信其有。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曾发生7.3级地震,地震前,地震部门对此次地震作出了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外,地震时大多数人都撤离了房屋,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地震部门对海城地震的提前预报在地震预报史上也许是孤例,但从唐山大地震和四川大地震发生前的异常情况看,级别较高的地震一定会在震前有异常情况出现,因此,地震部门官员称地震完全不可预测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而我们的祖先在地震预测方面早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民众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记载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如地声、地光、前震、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异常等。遗憾的是,如今的中国各级地震局已经是信洋不信土,在进行地质观测的过程中,似乎不考虑这些重要的自然现象。最为让人痛心的是,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竟然连震级都不能测准,最后才将错误的7.8级更正为8级。   广州亚运会举世瞩目,中国队在这次盛会上狂夺金牌无数,深圳与广州毗邻,发生地震自然会影响参赛者的情绪。据地震局证实,此次深圳只地震了一次,但是,传言称深圳地震了很多次,制造者是不负责任的,应当受到谴责。不过,广东省地震局官员如此肯定地认为期深圳南山区以及全省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和此前地震局的官员称地震不可预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假如真的能准确地知道哪个地方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那四川大地震造成了那么大的伤亡数字,地震局的官员是不是该下课了?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011/20101122/news_20101122_1010108.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生部辟谣,麻疹疫苗非慢性毒药
sheep021 2010-9-7 10:17
按:卫生部辟谣了,俺心里有数了! 卫生部辟谣称麻疹疫苗非慢性毒药 http://news.online.sh.cn 2010-09-07 05:51 :齐鲁网 卫生部 疫苗全部国产 卫生部有关部门上午对记者表示,这次使用的麻疹疫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有关企业,不使用进口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表示,麻疹疫苗是个老疫苗,从1966年开始就使用了,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年,疫苗质量是有保证的。 北京市 市卫生局表示,为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本市使用的是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是从国家批准上市的产品中招标选出的,采购的疫苗均经过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合格。 同时,市卫生局强调,本次强化免疫期间,各接种点按规定只提供国家统一配发的、经过国家严格检测的免费麻疹疫苗。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市民可放心接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卫生部辟谣否认麻疹疫苗系美国赠送
xupeiyang 2010-9-7 07:01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7日02:27 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全市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在即,但昨天部分市民手机上突然接到一条关于接种疫苗是慢性毒药的短信。对此,市卫生局辟谣称:本市使用的是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已经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合格,市民可放心接种。   该短信紧急呼吁各位家长,慎重考虑马上进行的一亿儿童额外疫苗注射要求,这批美国赠送的产品完全可能是慢性毒药。针对短信和网络上流传的说法,卫生部昨日也表示,此次使用的麻疹疫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有关企业,不使用进口疫苗。麻疹疫苗是个老疫苗,已经使用了44年,质量是有保证的。   市卫生局还强调,本次强化免疫期间,各接种点按规定只提供国家统一配发的、经过国家严格检测的免费麻疹疫苗,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市民可放心接种。   据了解,疫苗接种期间,卫生部门已指定辖区178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疫苗接种后疑似不良反应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本市包括疫苗学、流行病学、免疫规划、呼吸等各相关专业的24名专家已组成接种指导组。   目前,本次接种所需的各项物资数量充足,提前准备到位。疫苗和注射器已全部下发,各区县疾控中心也正在逐级下发至相应的指定接种门诊。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福建地震局公开辟谣:近期泉州将发生地震属谣传
杨学祥 2010-8-9 08:50
福建地震局公开辟谣:近期泉州将发生地震属谣传 2010-08-08 18:27:06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近日,社会上谣传福建泉州8月8日至13日将发生大地震,福建省地震局对此公开辟谣,称传言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纯属谣言。 中广网福州8月8日消息 近日,社会上谣传福建泉州8月8日至13日将发生大地震,对此情况,福建省地震局进行公开辟谣,并呼吁群众不可轻信谣言,保持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福建省地震局王洪涛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地质结构上看,福建省陆域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根据福建省地震台网观测资料分析,近期福建省地震活动和前兆观测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全省地震宏观观测网也没有发现宏观异常。所以社会和网络上关于泉州将发生大地震的传言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纯属谣言。 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预报信息只能由省级政府来发布,其它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发布。福建地震局提醒广大群众,相信科学,不制造、不听信、不传播谣言,保持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葛朝兴) http://qzxw.qzwb.com/gb/content/2010-08/08/content_3411682.htm 上门讲座普及常识 我市多渠道力辟地震谣言 2010-08-09 08:01:53 来源: 泉州网-泉州晚报   8月7日,就泉州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谣言,来自重庆的来泉务工人员刘洪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肯定是谣传!   7日,记者随泉州市地震局局长傅剑国走访此次地震谣传较集中的晋江市东石镇等地时发现,通过市地震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此次地震谣传得到一定的控制,民心安定。   在采访中,许多来泉务工人员纷纷谴责造谣者,他们希望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依法加大对散布谣言者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   上门讲座普及常识   你听说过晋江近期将发生地震的传言吗?   这肯定是谣传。7日,晋江富永雨具有限公司工人刘洪兵很果断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刘洪兵来自重庆市南川区木凉乡,他坦率地告诉记者刚听到地震谣传的时候确实很担心,但是听了地震部门专家的讲座后就不相信了,他们重庆老乡共有100多人,没有一个人因此事离厂回家的。他之所以如此坚信此次传言是谣传,有他自己的理由:老板和政府领导都没有跑。   晋江富永雨具有限公司是晋江市东石镇一家知名港资伞具企业,共有1000多名员工,7月23日至27日短短5天时间里就有50多名工人听信谣传离厂回家,这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7月28日,晋江市地震办主任林山到晋江富永雨具有限公司,为全厂员工举办地震常识讲座,并在现场回答员工关注的问题。该公司行政厂长余先发激动地说,政府部门关键时刻上门辟谣,给广大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此后再没有一个员工因此离厂回家了。现在,厂房内员工安心生产,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东石镇是较早出现将要地震谣言的地方,该镇副镇长吴朝晖说,七月中旬他们得知此谣传后就立即组织人员到相关企业了解情况,同时做好辟谣工作。此事也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泉州市地震局、晋江市地震办负责人多次深入该镇走访企业和社区,开讲座进行辟谣,分发辟谣专题挂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多渠道大力辟谣   谣言止于智者,教会广大市民和企业员工如何识别真假地震信息的科普宣传十分重要。傅剑国说,近一个月以来,市地震局已联合相关县(市、区)地震办在谣传集中的企业中开展数十场讲座,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防止谣传蔓延,安定民心。   7月11日,泉州市地震局收到泉港区地震部门转来的一企业要求协助辟谣的报告后,局领导马上带队到企业举行座谈会,现场与企业职工交流,及时稳定了企业员工情绪,消除员工对地震的恐慌情绪。7月底,南安市水头镇多家企业内也发生地震谣传,泉州市地震局立即会同南安市地震办对此事进行跟踪,经了解原因是周边省份用工缺人,有人故意散布泉州将发生地震的谣言,诱导本地来泉务工人员外流,以达到招收工人的目的。地震部门立即在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进行正面辟谣。   为了防止地震谣传进一步蔓延,相关部门还多次在报刊、电台、电视和网络等泉州主流媒体上进行辟谣,并传授如何科学识别地震谣传的知识。市地震局还将地震辟谣宣传内容制作成挂图,制作地震科普知识DVD,加强宣传力度,防止谣言蔓延。同时,该局还耐心接听接待群众来电来访,解答地震谣传的相关问题和疑惑,及时排除了群众恐慌心理,安定民心。   多部门合力扼制谣传   目前,地震谣传在较集中的区域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和缓解,但鉴于谣传中的8月13日发生地震日期临近,我市地震部门将密切关注地震谣传的发展。7日,市地震局针对晋江市来泉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特点,通过手机短信向公众群发了20万条地震辟谣短信。   下一步,我市各相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共同制止谣传的进一步扩散,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地震谣传信息处置工作,做好地震谣传源头调查,从源头上扼制地震谣传的传播,依法加大对散布谣言者的打击力度;劳动部门将在敏感时期做好来泉务工人员的安抚工作,企业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尽可能地改善务工环境;交通运管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无合法手续的外籍客运包车以讹传讹骗客拉客、随意涨价行为,依法保护来泉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陈智勇 实习生 王雅婷 http://qzxw.qzwb.com/gb/content/2010-08/09/content_3411910.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辟谣出错也要追责
杨学祥 2010-8-1 08:07
长江大洪水已成为事实,辟谣出错,误导公众,也应该追责。 附件: 接受长江洪水的教训 2010-07-24 02:40 新京报  关于今后长江会不会发大水,曾有人于去年和前年都预测长江洪水会卷土重来,但一些专家表示不可能,而且非常自信地辟谣。他们仅依据气象数据做出预测,却忽视了人的行为也会加重甚至诱发自然灾害。   详见B06专栏蒋高明 http://finance.bjnews.com.cn/2010/0724/29294.shtml 刘洪波:面对灾害真实预警远比辟谣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09:24 珠江晚报   不幸或灾害将发生时,政府要做的是什么?是准确判断情况,决定是否要发布预警,是否要转移居民,而不是告诉人们天下太平。然而,《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江西抚州唱凯堤决堤范围内居民并未事先转移,在决堤发生前,人们从政府得到的最后通告,是辟谣信息,未发生决堤。   它坚持到不幸事件发生之前的最后一瞬,使不幸发生之时,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民众生命安危,竟然不如保持镇定重要。这种辟谣,其实是一种欺蒙,使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   据说,对紧急事态的预警,可能引起恐慌,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这真是一种奇怪的说法。你无法控制溃堤决口,却要控制人们对它的恐慌,结果,人们确实被控制了,交给破溃而出的洪水。你既能控制民众,为何不把民众及早转移到安全地带,及早让他们去保全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   但如果作为决堤的准备,又没有决堤,怎么办?我知道,这正是很多决策者的顾虑,他们可不愿意去承担责任。因为尽早转移,既像是对保堤失去信心,又可能因最终没有洪水来袭而显得过虑。所以无论从革命精神,还是从避免无谓骚动,都偏向于不把预备决堤作为第一优选。   生命重于一切,生命不是决策的赌资。凡事不作最坏考虑,不从生命安全绝对优先的角度考虑,而是从秩序、从影响、从精神、从信心,或者从万一不发生最坏情况来考虑,民众生命事实上被决策者下注了,赢了还万众欢腾,称为决策勇气;输了呢,只是一声叹息,不会有人为赌徒行为负责。   我们可以看到辟谣成为政府对那些自己不如意的信息的第一反应。   前段时间,例如,传言有地震的地方,总会辟谣不会发生地震,前时山西就发生一次事实粉碎了辟谣的情况,我很奇怪,既然地震无法预测,你怎么有能力辟谣,而不是用更好的办法安顿人心,那就告诉人们避险办法,以及如果发生地震,政府也有救灾预案。   最近一件事,是湖北红安县委书记熊良宵割腕自伤。当记者到红安方面寻求证实时,县委官员当即辟谣:只是交通事故,没有割腕自伤,县里一切如常。但第二天,就不得不证实,熊书记割腕自伤了,已无生命危险,并且情绪稳定,而且表示前一天否定自伤,是因为情况不明。情况不明你不说情况不明,没有任何根据就凿凿而言,侃侃而论,搞得像真的似的,这是辟谣呢,还是得了辟谣病呢?   看现在一些地方应对传言的做法,简直是辟谣成性、辟谣上瘾,这可以说是权力面对社会信息的一种精神症状。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7-02/09242059633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表、水表和商品房空置率
pkustm 2010-7-28 08:26
电表、水表和商品房空置率 以当前的技术和能力,有些事情调查统计清楚并非难事,其实即使一般人自己稍加留心也能够做出一点判断。 但强大的统计部门和有关集团公司 辟谣很勤快,却没有人敢认真做事。 赞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张景秋和孟斌课题组。报道中说: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张景秋和孟斌带领课题组,对北京50多个2004年到2006年售出后入住的小区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电表几乎不走的比例高达27.16%。 而电表不走的比例还在陆续上升,2007年时达到29%。并且越往外空置率越高,市中心二环至三环空置率水平大约在20%左右,四环至五环就上升到30%左右。 张景秋告诉记者,这个空置率是测算已经卖出去的商品房应该住人但实际没有人居住的比例,还没有将没有卖掉的商品房空置算在其中。这个数字还是非常惊人的,这表明房屋闲置浪费比较大。 鄙视有关公司,专门培训过的新闻处和宣传部人员嘴里能够有多少真话呢?它们的话又有多少人相信呢? 电网公司无此能力核查空置房数字。尽管智能电表的确能查谁的表没有走,但是总体比例太低。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自来水集团也得到类似的回应。北京自来水集团宣传部宋巍告诉记者,北京的自来水表分为人工抄表、智能和小区管理三种。北京有200多万户水表,但是自来水集团并没有对水表少走或不走进行专门统计。通过查水表,看水表走没走,来查有没人住,这个难度很大。 刚刚看到李侠科学网博客中的《 一则有趣的调查问卷结果》 , 诡异之处就在于让你如鲠在喉却又无话可说。 读者感兴趣可自己去看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6648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址: http://house.66163.com/info.php?cid=59747 转载在此方便大家: 北京27%电表几乎不走 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太惊人 发表时间:2010-07-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进入业主论坛 中国660多个城市,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高达6540万套,足够2亿人居住。 这样一则消息,虽然出处不明但依旧不胫而走。先是说国家电网公司利用智能电表统计的数字,后来又流传说是社科院的调查,亦有说法称是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队的调查。虽然这些传闻来源逐一被证明不属实,但全国住房的空置率到底有多高,依然是万人瞩目的数字。 我们查北京小区的电表发现,北京市自2004 年开始入住的居住小区中普通住宅的空置率平均为27.16%,这个数字显得比较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张景秋和孟斌老师,早在2年前就进行了小区电表的抽样调查。在近期社会对于全国城市到底有多少空置房而大打口水战时,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商品房空置率的真实数字。 而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郭松海也认为,商品房真实空置率这个关键的数据,需要政府尽快调查出来。 这将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因为有空置房的都不是一般人。国家需要尽快了解住房情况,出台新的政策,提高持有多套住房的成本。郭松海说。 27%的电表几乎不走 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的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按每套房三口计算,可供近2亿人居住。 对于这个数字,记者致电国家电网公司,得到了明确的否认。电网公司称,全国目前共有3亿个电表用户,而其构成非常复杂,企业用户和农村用户夹杂在一起,很难甄别城市空置房。而智能电表实际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机械表和插卡表。前者需要抄表员抄表,插卡表则都需要住户自己买电。 电网公司无此能力核查空置房数字。尽管智能电表的确能查谁的表没有走,但是总体比例太低。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处工作人员说。 记者在自来水集团也得到类似的回应。北京自来水集团宣传部宋巍告诉记者,北京的自来水表分为人工抄表、智能和小区管理三种。北京有200多万户水表,但是自来水集团并没有对水表少走或不走进行专门统计。通过查水表,看水表走没走,来查有没人住,这个难度很大。 不过,难度即便很大,仍然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张景秋和孟斌带领课题组,对北京50多个2004年到2006年售出后入住的小区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电表几乎不走的比例高达27.16%。 而电表不走的比例还在陆续上升,2007年时达到29%。并且越往外空置率越高,市中心二环至三环空置率水平大约在20%左右,四环至五环就上升到30%左右。 张景秋告诉记者,这个空置率是测算已经卖出去的商品房应该住人但实际没有人居住的比例,还没有将没有卖掉的商品房空置算在其中。这个数字还是非常惊人的,这表明房屋闲置浪费比较大。 查电表计算住房空置率,在物业部门处也能得到辅助证明。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告诉记者,目前南京物业缴费比例比较低,平均下来的比例为70%。导致物业缴费比例低的原因是,一是入住率低,二是已经入住的不交物业管理费。新小区2-3年内入住率一般不到50%,远郊的楼盘入住率更低。这个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像北京5环上海的外环都处于主城区外,这些地区项目占到新开发项目的60%-70%,房屋空置率和物业缴费率是直接相关的。 石家庄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刘明也持这个看法。他指出,石家庄主城区内新盘销售后在2-3年内,入住率也就40%-60%,入住率高至少到5年以后。初次买房的投资客比例高,空置率就大。 北京27%电表几乎不走 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太惊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急管理说辟谣
fpe 2010-7-2 06:54
应急管理说辟谣 最近看到一篇《唱凯堤决堤前村民收政府辟谣短信未撤离损失惨重》,似乎把村民的损失都归结为辟谣短信上,这样来认识人群在灾难面前的行为反应未免太过简化了,因此有必要说一说这方面认识的历史。 谁在研究谣言导致的恐慌问题?军方投入最多。战场上,双方筋疲力竭之时,是谣言最容易发生的场合。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溃败,日俄战争期间的一场莫名其妙的俄军溃败,是军事恐慌的典型事例,得到多方的研究。马拉松战役是笔者所知的第一次战场军事恐慌,朝鲜战场的抵平里战役是最后一次。结论?尽可能不要告知真相,把真相藏起来就可以避免恐慌。所以历史上多次发生掩盖真相的例子,其理论依据是,防止恐慌造成的额外风险,如大家都上路则路堵,大家都出门则踩踏,大家都下水则溺毙,大家都跳楼则摔死。 1938 年,美国新闻广播中播出了一则《火星人入侵》的小说,但造成了大面积的恐慌。人们真的以为灾难来临了,纷纷出门寻找亲人,累积财物,舆论哗然,到现在学术界还在研究为何当事人会相信广播的说法(可以说是谣言,因为火星人谁也没有见过)。如果深究下来,就会发现很多巧合,造成了人们的误判。 1. 欧洲战场德军长驱直入,战场易帜很容易发生,所以对人们心理上有所暗示。 2. 当时的无线广播还是新生事物,人们还不太了解这种媒体形式。在无法求证的情况下,造成大面积的混乱,后人一直对这种混乱是否是恐慌而争论不休。 3. 自从 1814 年英军登陆以来,美国本土从未经历外国入侵者,因此人民没有准备,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于是造成混乱。 4. 尽管外人看来一片混乱,调查研究表明,当事人还是理性行动的,包括找人,求证,备荒,储粮等行动。 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场合人民的行动更多的是基于从众心理( Affinity theory )。我本来可以不逃,但是我的朋友逃了,我为了和他在一起,也要动身逃。如果大伙都是这么认为,外界看来就是群体恐慌。 所以,现在的社会学家们通常认为群体恐慌很少发生,所以我们要告诉民众真相,防止因为求证的过程堵塞,民众因为缺乏信息而恐慌。 为什么现在和以前的认识不同了呢? 1. 现在资讯发达,人民很容易多方求证,所以资讯堵不住,干脆公开更好。 2 , 报警系统虽然安全,但容易误报,人民接受报警系统的误报次数多了,就不容易相信真正的报警。现在的群体逃生,就是无法让对象相信真正的危险。 3 , 现代人财产多,行动不便,容易人为财死,拒绝相信灾难的严重性。 4 ,现代人教育水平高,因此也可以随时判断,理性行动。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傻瓜也会按照本能去行动。 为什么会有谣言产生?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谣言。而且,谣言具有时效性。在某一时段是谣言,另一时段是真相。 所以决堤前一天,村民们还收到了临川区委区政府的辟谣短信,并不一定就是误导,而是真相。但没有后续的跟踪信息,在后来看就是误导了。 为什么要辟谣呢?关键是没有准备,在不知道后果的情况下,最好是不动,让情况自己转好。面对不可预知的逃生结果,谁都会指望大堤能够抗过去。上一次破堤是哪一年?时间越久,越不容易相信这一次会破堤。 美国政府总在担心群体动员后人们拒绝逃生。每一次飓风行动,都有不怕死的,在家里储备粮食和发电机,试图靠自身的力量度过难关。卡特琳娜灾难发生以后,美国民众老实多了,灾难一来就逃,这是现实教育的结果。现代的报警制度强调光报警不够,还有声音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现场诊断等信息,这样产生大量的应急管理的需求。 我国最近水灾不多,所以人们容易麻痹,这是造成损失的主因。为什么要辟谣?没有准备的人容易恐慌,带来不必要的逃生过程的损失。如何才能及时地群体动员?需要多通道传递信息,发动所有的人,口口相传的效果最好。人们都有相信亲人,不相信广播的倾向;人人都有相信自己判断,不相信谣言的趋势;如何把沟通渠道在灾难来临的时刻保持通畅,是现代应急管理的最大挑战。 在这一次事故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很多人不相信破堤的传闻,不相信当场的报警。人人都在多渠道地判断,相信昨天的辟谣而不顾今天的发展形势,这是对群体逃生行动过程的误解。雨在下,水在涨,人们都在不断观察调整,如何提供足够的信息,而不让听众产生误解,是消防工作者的任务。相信这一事故之后,应急管理教育要方便很多,原因很简单,事实在行动,形势逼人来。 有道是,书到用时方很少,灾到临头始觉迟,及时沟通多求证,应急管理看准备。
个人分类: 逃生常识|4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谣言”等于“摇言”,“辟谣”不如“避谣”
boxcar 2010-4-22 20:35
今天下午一到办公室,就看到两个不同的QQ群同时有人发出了今天那份著名的酸雨警报。该警报显然是一个很不靠谱的谣言,因为本人一贯不喜欢传播谣言,所以具体内容不在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随处去找,而且据说已经有专家出面辟谣了【1】。我的这篇博文,算是对我在反面教材同学的博文辟谣【2】所作的评论(10楼)的扩展。 开宗明义,我再使出我的绝招撷英(谐音)。谣言的谐音是摇言,从实际效果看,谣言经常会让社会民心发生动摇,所以谣言等于摇言。谣言一出,经常会出现人心惶惶的局面:传说地震就会有人放着豪宅不住,蜗居在停在广场的汽车里熬过一个个夜晚;听说豆油要涨价,立马去超市抢购,恨不得每个手指头拎一桶5L装的豆油,却全然不顾这些豆油会吃到变质和贬值(后来又降价了);这次传说要下酸雨,不晓得有没有人买和卖防酸雨的雨衣;前几年传说桔子生蛆,就没人吃买桔子吃(苦了桔农!)。 谣言的流传,以前是靠老百姓咬耳朵传播的所以堪称咬言,这种传播方式太落后,每次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受众,所以一个谣言要传播开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现在谣言的传播就先进多了,乘着信息时代的东风,借助短信群发、网络帖子的力道,靠着摇动手指按下手机或电脑上的键子传递出去(这也是叫摇言的另一个原因),受众人数巨大,传播效率惊人,也许一个谣言可以在个把小时内就能让大半个中国的人和小半个世界的华人都知道(还有一部分在地球那边睡觉没醒,醒了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总之谣言传播之广之快,简直匪夷所思,瞬间就能传播到非常遥远的地方,亦可叫遥言。 可见谣言既出,必然人心摇动不已,此时此刻,何人喜?自然是先得谣言而信之者可以窃喜,因为人家消息灵通,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讯息,最先出手抢购到了XX,最先做出了安排,最先......然后看着后来听到消息的人忙碌一场却空手而归。还有借着谣言的机会以高出寻常的价格卖空了手里存活的商人会高兴(有点儿发国难不义财的架势)。哪个忧?政府必忧,领导人们必忧。因为他们必须设法保持社会的稳定,尽量避免民心有大的摇动,谓之避摇,其手段就是硬着头皮安排人出面辟谣。虽然很多完全子虚乌有的谣言确实可以辟掉,但很不幸的是,有些谣言辟了之后却在不久被应验,这种状况只要发生几次,就会有很多人宁愿相信谣言、跟着谣言摇动,而不愿相信辟谣。 若要我说,辟谣还不够好,政府更好的办法是避谣,也就是避免产生谣言。具体做法是加大透明度,明确地向老百姓解释清楚政府的规章制度及其细则和行动惯例,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纯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减小到最小,还要防止少数人借着谣言牟利。对于诸如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的预警很难,但总还可以努力把预防工作做好,至少帮助群众把房子弄结实些、经常搞些宣传和演练来避免灾难来临时的损失。做到了这些必要的工作,避摇的目的就达到了,当老百姓不再相信和传播谣言之时,谣言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命力,真正达到了避谣的目的。 ~~~~~~~~~~~~~~~~~~~~~~~~~~~~~~~~~~~~~~~~ 【1】 http://news.sohu.com/20100422/n271678919.shtml 【2】吴宝俊:辟谣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585 ************************友情植入广告************************** 填写科普调查网上问卷,获赠《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 请友情支持科普事业: 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状况调查网上调查 您好! 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状况调查是中国科协支持的课题,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承担。感谢您参与我们的问卷调研。本问卷旨在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状况。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无需署名。我们承诺:您的信息绝不会透露出去;您所提供的材料将只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花几分钟时间填写问卷。请点击进入问卷调查网址: http://www.sojump.com/jq/235069.aspx 作为报答,提供刘博士翻译出版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中译本电子版(原版:Bridgstock等著,剑桥大学出版社)。 如果您填写了网上调查问卷,并愿意接受这个小礼物,请告知您的电子邮箱。当然您也可以无私地赞助填写而不接受小礼物。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工作愉快! 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状况调查课题组 联系人:刘博士 liuli66@tsinghua.edu.cn;柯女士kww0420@gmail.com 简介《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本书从人文、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多方位的考察。本书讨论的主题包括:科学共同体、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研的伦理、科技争论、产业革命、科技经济学、科技政策学、科学技术与欠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本书各章均提供有丰富的文献阅读指南。本书视域广阔,论题广泛,案例丰富,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语言流畅。
个人分类: 社会|9726 次阅读|9 个评论
由北京地震谣言与辟谣所想到的
cgh 2010-4-15 20:43
突然看到关于北京市地震局发布辟谣的公告( http://www.bjdzj.gov.cn/manage/html/402881ff1ee8d7a7011ee8da76040001/_content/10_04/15/1271311516310.html )感到有点出乎意料。颇有感慨 在早前的文章也说过,我国在防震减灾方面是有法可依的。 谣言的出现可能说明普通百姓需要加强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修订后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 http://www.cea.gov.cn/manage/html/8a8587881632fa5c0116674a018300cf/_content/09_01/06/1231213554980.html )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听信谣言有时候恰恰反映他们对某些方面的关注。对于地震谣言,很有可能与先前媒体报道的房屋使用大都不到30年等有关。另外,从汶川地震到海地地震,再到智利地震,直到现在的玉树地震,百姓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坚固的房屋是多么的重要!本人在汶川地震后参加了现场工作,现在我也被预制板的房子感到莫名的担心。前段时间在疯狂的房价压力下,苦恼地去寻求一间只要能容身的二手房,当看到自己头顶的预制板结构的楼板,我毫不犹豫的放弃。以致房价到现在有翻了几番,我还是个结婚的光棍(无房、无车、无孩)。 对于北京,法制的实施在全国是最好的。但是不能不提的是,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数年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天通苑的地震台被开发商清除,研究所要告状,当时媒体报道出来,很多人带着疑惑的口气问,怎么要求赔偿那么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官司的最终结果,如果大家知道这样的官司也能输,估计要笑掉大牙,可是各位还是要接受这些现实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非常明确地指明了如何执法。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地震台站要监测数据自然有它的分布科学依据,一般与活动断裂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前兆观测台站。所以,按常理来说,一般是没有什么建设工程需要和地震台站抢地盘的,因为这是一块废地。但是事实是,开发商硬是把这块废地抢过来,盖上房子卖钱了,他们开发完了拿上钱就走了,留在废地上的是花了前半生积蓄并押上后半生生活的老百姓,据说还是住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老百姓。 北京市地震局在2008年已经完成了城市活断层探查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对于几朝古都,我们撇靠科学也可以相信,这是一方风水宝地,虽然不是每一寸土地(比如台站建设用地)。所以,北京市地震局如果从设防的角度开展辟谣,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至于预报方面,大家都心知肚明。套用一句小平的词,了解国情、基于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的地震监测、预报、预防、应急和研究系统,这可能更容易让老百姓明白。 汶川地震后,我们的观念已经有很大的提高,震害预防和应急救援水平有了不小的进步,这些都是老百姓看得见的,是灾区百姓感受得到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法制建设的思想,老百姓的期盼。
个人分类: 地震|57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问责汇编:暖冬和辟谣
杨学祥 2010-1-27 03:17
问责汇编:暖冬和辟谣 谁制造了天气的真实谎言? 2005/02/28 17:35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吴龙贵   这个冬天最火的一首歌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个冬天最热卖的一种商品是羽绒服,这个冬天最痛苦的人是我们这些怕冷的鼻炎患者,如果你要问这个冬天最大的一个质疑是什么,我相信无数人会站出来回答:今年真的是暖冬吗?   早在还未入冬时,有关今年是暖冬的消息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让人不得不相信的是,消息来自气象专家的振振有词,媒体的权威发布。言犹在耳,现实就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个冬天来得比以往要更冷一些!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给出了解释,暖冬这一名词,以往气象学上并没有定义,是近几年产生的新的气象名词,即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值)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否则为冷冬。也就是说,暖冬并不意味着温暖的冬天(《人民日报》2月25日)。   我毫不怀疑这种解释的真实性,我也很高兴又长了一回见识,但这并不能打消我心中的重重困惑。按正常的理解,就算暖冬不意味着温暖的冬天,至少也不能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吧?普通老百姓谁知道近30年的平均温度是多少?谁又能分清所谓气象名词和通用名词之间的差别?当这个冬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气象专家才给出正确答案,是不是太晚了一点?   现在看来,暖冬一说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天气的真实谎言。说它真实,因为暖冬的确是一个气象术语,原本有着严格的科学定义;说它是谎言,是因为暖冬这个词本身又是如此地通俗易懂令人望文见义,它所传递出的和人们所接受的,往往都是错误的信息。   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正日益重大,因此我们有理由质问:谁制造了暖冬这个真实的谎言?气象部门显然难辞其咎。问题并不在于他们创造这个专业名词,而在于他们没有尽到指点和解释的义务。事实上当暖冬一说传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当我们集体无意识地认为暖冬就是温暖的冬天的时候,又有哪个气象专家站出来告诉我们:这种理解是不对的。这不就是一种对谎言的纵容和默认吗? 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4762120 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测的信与不信 2010-1-26 13:18:44 简要内容:北京时间1月24日10时36分14秒,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与地震的情形相似,人类还要面对天有不测风云的尴尬,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天气预报相对地震预测的尴尬要少一些。   北京时间1月24日10时36分14秒,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目前尚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毁情况报告。照理说,这样一场没有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在有惊无险、天佑吾民之类的感慨过后,人们的情绪一般很快就稳定下来。然而,这次公众的反应却有所不同,争议皆因一则地震辟谣的新闻而起:地震前,针对近日出现的地震传言,21日,山西省地震局澄清近期未有破坏性地震,通告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预报。   仅就震级和破坏程度而言,确实不是破坏性地震,山西省地震局让人们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预报,也没什么好指责的,但人们仍有理由质疑:哦,你这边的澄清言犹在耳,没多久地震却真的发生了。不管怎样,一场西安等地都有震感的地震应该算震动不小,即便要澄清近期未有破坏性地震,也该顺便预告一下近期有震感的地震可能会发生吧。是山西省地震局没有能力预测到这场地震么?   果如是,似乎也不宜太过责备山西省地震局,因为地震预测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超高难度课题。慢说是这次地震,就是惨绝人寰的海地地震不是也没能预报么?受制于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水平,除了在灾难之后感叹天威难料以外,人类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大科学探索的力度和深度,尽最大可能做到准确预测。可以说,人类在跟天灾赛跑,虽然可能永远都追不上,但要力争无限接近。   与地震的情形相似,人类还要面对天有不测风云的尴尬,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天气预报相对地震预测的尴尬要少一些。可是不要忘了,地震危害虽足够大,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是经常发生(我是说感觉,事实是地震之于地球几乎时刻都在发生,只是绝大多数地震,人们感觉不到而已),天气却与我们息息相关。一旦天气预报不准,往小处说给出行造成不便,往大处说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人们啧有烦言那几乎是肯定的。于是,当人们谈及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时,往往大摇其头后,不忘极尽挖苦调侃之能事。一个常常被称引的笑话说,有个美国印第安人听其他的印第安人说政府预告今年冬天特别冷。他想证实一下以决定是否像其他人一样准备充足的柴火,就打电话给美国气象局。气象局的人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今冬特别冷,因为他们发现印第安人正在准备过冬的柴火。   气象部门当然没有这么不堪。我的理解是,这很可能与人类经常选择性记忆有关,预报准确了,那很正常,所以印象不深;预报错了,十分之不应该,所以印象深刻。但这并不能成为气象部门推脱责任的理由。因此,前些日子还发生过由于一连串天气预报错误,BBC正考虑是否与英国气象局续约的事情。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有关山西地震的话题上来。如果山西省地震局预见到这场地震而且事先测准了震级,但认定不会造成破坏,怕事先通告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所以没有通告,又该作何感想呢?你可以说山西省地震局的顾虑不无道理,可诡异的是,经此一震,公众不但恐慌未消,还出现了对地震局公信力的质疑。这恐怕是山西省地震局没有想到的。   说到信与不信,忍不住翻了一下词典,查了查关于信的解释。释义为,1. 确实:信而有征;2. 诚实,不欺骗;3. 不怀疑,认为可靠;有关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测,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有关部门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力争准确,也即确实:信而有征,特别是在态度上诚实,不欺骗,那么,就是事后发现预报不准,人们也不会有太多责难。这里的不怀疑,认为可靠,不消说,已经超越了科技范畴。(宋学敏 ) http://www.022net.com/2010/1-26/463161362271176.html 地震和地震局,谁更具有破坏性? 2010年1月26日 15:11 选稿:陆霖霖 来源:东方网 作者:邓子庆   两天前(24日),运城市发生了个4.8级的小地震,截止今日,还未接到人员伤亡和财物损毁情况报告。要说这事,完全算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但运城市地震局大概由于长时间的寂寞难耐,便想趁这次地震挣点噱头。   在地震还没发生前,民间和网上已有地震谣言。这当然令当地地震局很没面子我这专业的都不知道有地震,平头百姓又如何获知?于是,赶紧出来辟谣:地震专家并未作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请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瞧瞧,这份澄清不但具有权威性还具有恐吓性。专家说了,近期没有地震,你若私自发布地震预报,那是违法的。可笑的是,地震局和专家的话音刚落,地震就来了,4.8级。   于是,我们除了感叹民众成了地震专家,地震专家成了盲目专家外,又能如何呢?不过,地震局是不会任舆论鱼肉的,新的解释很快出炉:一是目前的技术,想准确地预测地震本来就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二是地震才4.8级,不是破坏性地震,我们原先说的是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眼下地震过了,人员未伤亡、财物未损毁,根本没破坏性,我们没骗你们吧?   如此,民众在面对地震难预测的科学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一个文字游戏高手地震局。本来事情也就该到此结束了,毕竟民众都毫发未损,当地地震局也不过受到一点质疑而已。而今日,地震局又放出一条消息:4.8级地震太小无需预报,网民之所以质疑,是没有搞清楚破坏性地震的概念。在地震分析工作中,一般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才具有破坏性。(1月26日《华西都市报》)   原来如此!原来地震局也早知道有地震了,只是就是不告诉你。大概谁听到这样的傲慢的不人性的词藻都会生气起来:好不容易预测到一次地震,你们居然还不事先发点消息,大地震你们预测不到,那你们究竟干什么吃的?难怪最近两年公务员考试中,地震局大热。   当然,作为一个评论员,理性告诉我应该翻翻相关的资料和法律法规。根据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并没有规定特定的级数。显然,所谓的6级以上的地震才具有破坏性,大概只是当地地震局的私人标准吧。   不得不说,《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规定是人性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换而言之,即使地震级别才1级,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个地震也可被定为破坏性地震。这刚好有例证:1月17日贵州局地发生3.4级地震,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9人受伤这次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受伤者均为安顺市关岭、镇宁两县的村民,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所致(1月18日新华社)。   听说地震每增加一级,威力就增加30倍,那么,贵州3.4级尚有如此破坏力,运城地震局又凭什么肯定4.8级就不具破坏力?地震局连地震都难以预测,难道还能准确预测地震将造成多大损失不成?   也许,地震具不具有破坏性并不可怕,因为只要信息公开透明,大家科学规划,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但若地震局具有破坏性,破坏信息公开透明,破坏与民众的良性互动,那就真的糟糕了因为人们或许在该相信传言还是该相信地震局的徘徊中,懵懵懂懂地,地震就来了。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00126/u1a4980615.html 山西运城地震,地震局怎能辟了地震的摇? 2010-01-26 11:53 荆楚网 网友评论 4 条,点击查看   作者:严辉文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4日10时36分在山西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处发生了4。8级地震。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地震发生前几天,山西省及太原市的地震专家还就地震传言进行了辟谣。   笔者不揣冒昧,按照字面理解地震局的功能,知道它应该不是用来辟谣的。虽然地震局常常喜欢客串辟谣的角色,但是有时辟得着,有时又压根辟不了显然老天爷不因为它叫地震局就留足情面。而像这回山西省地震局方面这样前脚辟了谣,后脚就跟着来了个地动山摇,实在是既自讨没趣又很没面子。   现在有迹象表明,地震局也许根本辟不了地震的摇。不过,避不了地动山摇,他们却要格外卖力地奉献于辟谣事业,这不知算不算是一种地震方面的悖论。实际上,山西地震局辟谣似乎具备了一些官方机构辟谣的固有特点,那就是越是辟谣得起劲,越是难免让谣言一语成谶;正如官方对于哪个地方官场要出事的传言进行辟谣,哪个地方就极不争气地跟着发生官场大地震一样难堪。   不过,地震局之类毕竟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机构,它至少还是承担着在地震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科学预测、科学防灾之类的职能。地震局辟不了地震的摇,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地震的研究还缺乏认知能力吧。因为科研水平的局限,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可穷尽性使然,即便置身于地震研究行业的科研人员,无法预知地震是否会发生,何时要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地震会有多大的破坏性,这也是不必苛求的世纪难题。不过,笔者不明白的是,自己干脆没有闹清楚,那又凭什么去辟谣呢?如果正像山西省地震专家所说的,无破坏性地震发生,那地震传言来自何方,莫非民间另有高人不成?地震局方面如此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是否印证了人们所说的,眼下真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砖家盛行的时代?   或者人家还真是准确预测到了,出于其他的考虑,必须继续深喉一回不可。比如,地震震级不高(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告),反正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果发布出去了,民间震动所造成的影响将远甚于地震本身的危害,等等。不过,地震局一方面声称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一方面又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发布假消息;如此他们张嘴说胡话,那又置自己的科研水准和社会公信力于何地呢?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8543108.htm 辟谣后发生地震须有说法 http://news.nen.com.cn 2010-01-26 14:32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_COUNT_条   媒体报道,前日山西运城附近地震了,震级4.8。据说陕西、河南两地部分地区都有震感。而且据说,之前曾有地震监测部门辟谣,说近期该地区没有震情。   山西运城与陕西渭南、河南山门峡三地隔水相望,4.8级地震使得毗邻地区感同身受,也属正常关联事件,因此原因,并未见谁大呼小叫过。不过,倒是对于地震监测部门微词颇多。什么内容呢?质疑的最多,粗口也不少,其中用词造句与前年大体类似,并无多少新意。   前年是什么情况?汶川地震以先,在四川一些地方,据说曾经有些预兆,有过传言,也是先被有关方面否认,尔后地震应声而至。不过,那一次的震级之大为历史罕见,危害之重堪称无比巨大。那时便有情绪失控的质问了,地震局里都是些干啥吃的?凭啥你说没有,却偏偏就有?当然,有的甚至于还破口大骂过。   也别说公众的抱怨没有新意,关键是地震监测部门确实没有什么建树。尽管大家都明白,破解地震规律是目前的世界性难题,但你终究就是专门搞地震研究监测的。公众都不愿意相信传言,但地震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而什么地方将发生多大级别的地震,在没有人能说的准确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也无可厚非。   并非是说地震监测部门不能有失误,而是强调无论预报也好,辟谣也罢,但凡从权威部门口中出来的话都该是有根据的。比如这次,既然前面有人吵吵了,说不会发生地震是不是认真核查、仔细调研之后的定论呢?若是,现在的结果就是认识能力的问题,是好心之错。若非,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告知公众呢?总之,都有大白天下的必要。   之所以坚持要获知答案,一方面出于公众的知情权力。另一方面还是想澄清一些事实。既然地震是形于内而显于表的,那么在事前总会有迹象征兆呈现的。这些迹象或征兆尽管无助于前次地震的防范,但获知它却也是补牢之举,对于将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更重要的是,把此次震前的种种与早先的摆在一起,传言是正言,还是谣言以及各方究竟孰是孰非?均一目了然了。   最担心的莫过于,地震的传言早就有了,而在缺乏必要科学证据做支持的情况下,有人却以权威的身份匆忙进行辟谣。甚至于灾难降临之后,有人也不见有过一点反思与检讨的举措。这样的态度对待公众和社会,危险吗?也是,可悲吗?更是。   关于这一点,前年,汶川是例子;前面,海地也是例子。而这次的山西地震更是例子。出现了大量人员伤亡固然是悲剧,但没有人员伤亡也并非可以窃喜的理由。要知道,现在正是地震活动的频繁期,悄然间有万千生灵被掠去的危险还是无时不在的。关乎性命的事情,是含糊不得的,有时的含糊就是犯罪。   作者:靖普 (东北新闻网) http://news.nen.com.cn/jinhushiping/100/3427100.shtml 2010年最牛官腔,地震不够大无需预报 http://www.rednet.cn 2010-1-27 0:05:40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25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局在国家地震局的网站上宣布,山西河津地震并不属于破坏性地震。因此,政府一般不发布针对这类地震的预测意见。(《新民晚报》1月26日)      运城地震不够大无需预报。山西地震局的这句话应该成为2010年最牛官腔。汶川灾区重建未毕,山西地震局就好了伤疤忘了疼,4.8级地震竟然不予预报。众所周知,地震是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性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既然预测难以准确,山西地震局怎么就吃定地震不够大呢?万一地震够大,没按套路出牌呢?万一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你负的起责任吗?海地地震血淋淋的惨痛就摆在面前,我们自己应该给自己敲响警钟!      山西地震局不予预报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山西省地震监测40年,4-5级的中等地震每年平均两次,地震破坏性较小;第二,一旦播报出来必然会引起惊慌,万一地震没有杀伤力又耽误了国计民生,可担当不起了;第三,地震预测本来就不准确,要是预测失误,反而会背起谎报的罪名,自讨苦吃;所以经验老道的地震局才能放心不予预报。可是感受到明显震感的运城百姓却不敢放心,发生了地震这么大的事,竟然也连个站出来说话的人都没有。      地震多大才算大?据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破坏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并没有规定特定的级数,这就给地震局出了一道难题。地震的破坏性不仅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源深浅、震中距、地形地貌有关;仅以震级很难以判断其破坏性。所以山西地震局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瞒报是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可瞒报后就不会引起社会恐慌?地震预警体制在硬件设施不断健全的同时,还应加强地震预警宣传工作,普及地震预防知识,让老百姓对地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硬件配置和宣传同步走,才能发挥地震预警的社会效应,才能得到群众积极配合和互动;而对于难以把握的地震条例,应予以明确的解决办法,含糊其辞的说法只能缚住自己的双手。      台风报得,地震就报不得?希望不久的将来地震也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频繁出现在老百姓的视听里;而不是地震局闭门造车,信息对外封锁。自然灾害的预警是为了增加人们对未来生产和生活的预期,减少损失,如果预警信息总是滞后,那要预警还有什么用? http://hlj.rednet.cn/c/2010/01/27/1895066.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闻短评:仅仅辟谣是不够的
可真 2009-8-6 01:59
近日,人民网发文称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91%系以讹传讹,中宣部、中央党校、国务院、中国社科院等相关部门纷纷辟谣。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 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根本没有这份报告,这组数据是假的,两年前曾在网上炒作过,最早来自海外某刊物 。 如果那组数据确实是假的,其辟谣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个谣辟得远不够彻底,因为来自海外某刊物的那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统计数据,还是出于某种目的的人为杜撰?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则尽管国家相关部门纷纷辟谣,也还是难以达到辟谣的目的,人们还是会相信那组数据,而且由于政府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得缺乏公信力,党政部门的这种辟谣,反倒有可能进一步强化人们对那组数据的信任度,虽然这种辟谣无疑可以起到阻抑继续依据那组数据所做的文章再在国内网站上流传的作用。 另一方面,人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原高干子女继续当高干的现象是比较多而明显的,同时官商勾结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又严重的。当人们把这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时,他们就很容易相信那组被辟谣的数据,这是那组数据得以以讹传讹的现实的社会原因所在。所以,在对那组数据进行辟谣的同时,有关党政部门还应该对造成那组数据以讹传讹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以便铲除今后类似这样的数据得以以讹传讹的社会土壤。 原高干子女继续当高干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他们确实是杰出人才的话。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引起人们背后的议论(包括非议),是由于现今中国的选干制度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种制度所引起的弊病是不一而足的,其最明显而突出的表现,就是连官方媒体都不时要披露的某些地方暗中跑官、卖官买官现象非常猖獗。这种现象为何会产生?其原因值得探究,而且这个原因与造成官商勾结的原因是属于同一类的原因,所以认真探究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来铲除造成上述腐败现象的社会土壤,是完全应该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附: 高干子女占亿元富豪91%调查:数据拼凑以讹传讹 2009-08-05 16:48:10 来源: 人民网 (北京)  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近日,关于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91%的信息和议论在网上广为流传。8月4日,记者在百度上输入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91%这一标题,显示相关网页2810余页,而仅仅在两天前,网页的数字还是2650页。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陆续推出以此数据为由头的时评、专论,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这些数据从何而来?权威部门是否发布过这样的调查报告?这样的信息为何能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带着这一系列疑问,人民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和机构,希望通过调查揭开数据背后的真相。 数据拼凑嫁接 信息以讹传讹 蔡继明委员呼吁媒体准确报道 6月26日,《时代周报》刊发了记者韩洪刚采写的报道,报道在导语中称:在日前召开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上,中国财富的集中度正在受到政协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记者称:他查阅了几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财富的确在以全球最快的速度流入富人钱包。随后,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部门一份联合调查报告的数据,截至2006年3月底,中国内地私人拥有财产(不含在境外、外国的财产)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过1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过1亿元以上的富豪当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们占据了亿元户的91%,拥有资产20450余亿元。 这篇报道刊发后立刻被众多网站、论坛、博客,以及传统媒体转载、转贴。许多媒体和网友在转载、转贴的时候,将数据来源简化成蔡继明的发言,将这位曾因倡导假日改革成媒体焦点的全国政协委员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人民网记者几经周折,于7月31日终于联系上了《时代周报》记者韩洪刚。他承认,这段数据不是引自蔡继明委员的发言,而是引自互联网上转载的某位国内经济学者2006年写的一篇文章。 随后,人民网记者又与该经济学者联系核实。该学者称此数据引自当年的互联网,他说:当时网上(这组数据)非常流行。 处在舆论旋涡中的蔡继明近来不胜其扰,他曾在7月11日通过个人博客发布澄清声明,但收效甚微。这组数据仍在继续传播和热议。 7月31日下午,蔡继明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采访。他说,事实上,他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讨论会发言时,只是提到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并没有指明是哪一家研究机构,更没有说是中国权威部门的报告。《时代周报》记者在没有对他进行采访的前提下,写了这则报道。《时代周报》并未说明后一个数据是他所说,但其他媒体再次引用《时代周报》数据时,就变成了:蔡继明委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援引一份由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等部门一份联合调查报告的数据。 蔡继明强调:我对媒体这种乱引数据,误会当事者本意的做法感到非常反感。媒体报道应本着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而不是恶意炒作。 权威数据不权威 中宣部、中央党校、国务院、中国社科院等相关部门纷纷辟谣 为了增加这组所谓数据的可信度,一些媒体在报道、转载、评论这些信息和数据时,一再强调中国权威部门、全国政协委员等关键词,可假的终究是假的。不仅蔡继明委员出面澄清事实,该报告列举的权威部门也纷纷通过记者正式辟谣。 中宣部政研室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我室从未与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作过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调研,我室也从未进行过这方面的专题调研,更未起草过这方面的调查报告,在已有的调研报告中也未引用过这些数据。 有媒体报道称这组数字最早来自于中国社科院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课题。该课题负责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对此坚决否认,连称荒唐! 他说: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的91%,是不可信的,因为无法统计,并且比例数还精确到个位数,很荒唐!至于说这一数据来源于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课题,更是荒唐!我们的课题完成于2004年,而统计数据说的是截至2006年3月,这怎么可能? 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根本没有这份报告,这组数据是假的,两年前曾在网上炒作过,最早来自海外某刊物。 记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发现早在2006年10月19日,境外星岛环球网就刊发了题为官方报告:中国亿万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干子女的报道。报道称:官方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披露: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五大领域中,担任主要职务的基本上都是高干子弟。中国的亿万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干子女,其中有2900多名高干子女,共拥有资产二万多亿。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近日出炉一份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经济收入。这不知是不是网上最早出现的此虚假报告的来源,但此篇报道被传载、引用的频率很高。 记者还搜索到了英文时事杂志《远东经济评论》(FarEasternEconomicReview)2007年第4期上的一篇文章,文中也提到了这些数字。文章原文为:Articleafterarticleporesoverthepotentialeconomicreasonsfor theincreaseinincomeinequalityinChina.Weignorethefactthatof the3,220Chinesecitizenswithapersonalwealthof100millionyuan ($13million)ormore,2,932arechildrenofhigh-levelcadres。 翻译成中文,大意为一篇又一篇文章在研讨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潜在经济原因。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有3220个中国人拥有财富超过1亿元,2932人是高干子女。记者发现,该文章引用这组数据时并未注明数据来源和统计时间。 就是这样一个被相关部门断定为造假的报告,就是这样一组语焉不详的数据,却在境内外许多网站、论坛上广泛流传,且版本不尽相同。有网友在此类帖文下跟帖置疑:我希望通过数据考证来说话,不管原作者出于何种想法或意识形态写了这篇文章,我认为错误的事实都是无法支持的。 警惕刻板印象 关注舆论热点 以权威真实的信息挤压谣言空间 这组虚假数据的传播,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互联网的传播能量和放大器的功能。 其实,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统计数据混乱的现象早已有之。出自境内外民间机构、专家学者的统计数据,乃至一些拼凑捏造、以讹传讹的虚假数据,时常处于一种任意转贴、转载的状态。许多媒体和个人在转贴、引用之前,鲜有人去了解、追问这些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当然,普通网民个体往往很难核实,但媒体、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则不同,不能淡忘职业操守,不能以此来炒作、膨胀公众的不满情绪,更不能违犯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俊海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7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民间统计调查活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是,这方面的规章制度目前还没有制定出来,而许多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却一直在发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相关的统计结论或结果,这部分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常常无法确认。 为此,他建议应尽快出台对非官方机构统计数据的管理规定。他提出,在不损害国家安全,不泄漏国家机密,不进行欺诈欺骗,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前提下,对民间统计调查活动应允许存在,但要加强监管,加强规范。民间统计活动只要纳入法制化监管轨道,对官方统计数据也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促进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官方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蔡继明委员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管理。他还一再强调,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对境内外民间机构和组织等发布的不实数据进行澄清,以免给其留下传播空间。 记者在调查中也注意到,许多网友在关注、甚至转贴此类信息时,并不完全相信这些内容。一位网友就明确表示:网上传播的这些信息,包括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的比例等等,其数字不一定很准确,但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特权阶层掌握了过多的社会财富,却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对贫富差距加大的忧虑、对反腐败的期盼、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等等,都会成为促使大家关注、热议此类信息的原因。 前不久,《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中国网民已达3.38亿,稳居世界第一。一个超过3亿人的群体不再虚拟,他们常常通过发贴、开博、留言等方式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而用数据说话,正是表达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熙瑞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就谈到了此类虚假信息传播背后的原因。他说,这类虚假数据之所以在博客和论坛广为传播,大多是网民们的一种情绪宣泄,或者作为他们一种价值理念的传播。他认为,尽管这种信息缺乏根据,但是导致此类信息如此广泛传播背后所隐藏的群众的某种不满情绪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刘熙瑞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依法整治网上网下虚假、有害信息的同时,也应重视这种现象,分析、研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在解读此类现象时,使用了传播学的一个概念刻板印象。他说,一个真假并无确认的数据之所以被广泛流传,甚至为不少人认可,形成共震,是因为社会上有大量的类似这样事件的逻辑积累,传播学称之为刻板印象。 他认为,社会贫富差距已成为目前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少数人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处在生活的困境中。在这种情况下,这方面的虚假数据就很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逻辑上的真实。其实,这正是社会的一种预警信号。他认为,政府部门应针对这些预警做出相应的政策性的调整和安排,切实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此外,还应给公众创建一种情绪宣泄的平台,使这种社会情绪得以舒解。 在采访的最后,喻国明特别强调,媒介使用相关数据时,应该有严格的核查意识。如果数据信息没有权威解读而又未得到核实时,应注明这是未经核实的数据,提醒社会公众阅读此类信息时应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 (本文来源: 人民网 作者:唐维红 张玉珂 常红)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7007 次阅读|1 个评论
[愚人节专辑]辟谣数篇
eloa 2009-4-12 20:1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4-05 2:10 愚人节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是来谈真正的科学吧。 在4月1日,我们发布了 13篇假科学文章 。(之所以又是13,是因为有三个人没交稿本来打算在愚人节用假研究占领首页来的) 这些文章中,一些一望可知是假科学,一些是藏头文章,还有一些看上去似是而非。我们有几位作者写了文章的真相,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假科学到底假在哪里吧。 anpopo 《专家找到电脑游戏提高学习成绩的新证据》原文在 这里 。以下是anpopo的自述: 这事儿从头到尾全是假的,没半丁点真货。呃,但是给孩子多点游戏,疏导而不是强制他们的愿望是真诚的~~ 好吧,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心理伪科学。行为实验加脑部成像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标准路子,可是这里的两个实验都完全的不靠谱。 给第二段挑刺是很好的逻辑锻炼(就像写GRE作文一样^^)。你看,虽然打着统计结果的幌子,却充满了语焉不详的味道。首先这个问卷发给了多少学生啊?从五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是均匀分配的吗?那些不玩电脑的同学是不是有家庭的原因,配不起电脑?那么家庭经济不良也许是他们成绩不佳的真正原因?这10个百分点的差异到底说明多少问题?50分和55分只差了5分,而且都是不及格;如果是80和88分,还可能反映有价值的信息。实验室里的答题,没有说明到底重复了几次?如果光是一两次的结果,当然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你还可以继续挑出无数的弱点和漏洞来。 更能糊弄人的或许是时下流行的功能性磁共振扫描了吧,听这名头就够晕的,且不说涉及的大脑各部位名词对普通人就像火星语一样。先把人用术语的大棒子打懵了,下一步就好办了。咱这里只能算个低级的小伎俩,有时候磁共振的结果在学术界也会引起争议。不过有一条基本的法则还是管用的,那就是:大脑不是一个个专门负责XX功能的区域拼起来的玩具,而是各个部分紧密协作来实现功能的复杂网络。所以文中说,前额叶和颞叶负责注意力导向和视觉识别就是不准确的。首先前额叶和颞叶是很大的两块区域,他们参与的功能很多。其次,他们确实参与注意力导向和视觉识别,但不负责它们。这两个功能都包含了其他的脑区活动。看见这样的字眼,就得先打个问号了。边缘系统确实是人产生欲望的地方,可同样地,边缘系统还行使其他的功能,比如情感。那么这个实验现象还可以有别的解释,比如经常玩游戏的孩子看见熟悉的画面产生了激动快乐的情感,而没玩过的孩子则无动于衷。所以文中从现象到结论的推理是很牵强的。当然了,这个现象也是我假造的,只是为了举例说明磁共振的结果可以被不负责任的新闻打扮成花里胡哨的骗人玩意儿。真正的磁共振学术研究者,在作出结论的时候一定都是非常小心,留有余地的。因为这项技术到底反映了多少程度的大脑生理活动,还未有定论。 第四段就是纯粹的胡诌了,真是美丽的谎言啊,我其实很喜欢这个假得不能再假的理论。不过,最后一段的愿望是真实的,游戏是每个孩子不该被压抑的天性。科学家们成天干的活,不也和玩差不多么 希望大家都有游戏玩的分割线 Lewind的《水银变黄金》,原文在 这里 。以下是Lewind的自述: 的确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元将失去储备货币的地位,金价也的确正在上扬,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不会轻易将经济盟主的位子拱手让出,因此会力保美元。 的确有证据显示,牛顿对于炼金术的痴迷从青年时代就开始了。 铂、金、汞的原子序数顺次为78、79、80。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确有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强的中子源,它也的确是通过高能质子轰击液态汞来产生中子的。 汞受高能质子轰击不会直接失去质子。汞辐射出中子之后,变成了汞的其它同位素,其中一些很不稳定,会在衰变过程中产生原子序数更低的元素,包括铂和金。但这种金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稳定的金,而是其同位素,因此会继续衰变成其它元素。 事实上,金的同位素中只有金-197是稳定的,也是天然金的唯一构成。金-197的确能在中子源生产出来,但不是在中子源的汞容器中,而是利用中子源产生的中子束去轰击汞-196。如果后者恰好捕获到一个中子,就形成了不稳定的汞-197,并继续衰变,通过放出K+介子,使一个质子转变成为中子,从而最终形成稳定的金-197。汞-197还可以通过使用高能gamma射线或快中子(又称高能中子)轰击汞-198来获得。 汞-196和汞-198都是稳定的,在天然汞中的丰度分别是0.15%和9.97%。它们的提纯过程以及上述物理反应过程都是花费巨大的,远超过所制造的金的价值。 希望大家都有钱花的分割线 白鸟的《全球变暖,天气变冷》,原文在 这里 。以下是白鸟和snowboy的双簧,有图有真相,很好很强大: 好了,你有没有被上篇的说法吓到? 今天四月二号,我们不能天天过节,尤其不能老过愚人节。 首先我要保证,上篇中所有的数据和提法都是有据可查的,问题只在于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出结论的过程中犯了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的错误。 利益纠结的政治口号 前文中提到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话题中表现突出的各色政治活动家,并不是一边倒的支持变暖说,反对的声音同样有利可图。还是以小布什政府为例,2001年小布什初执牛耳就以经济和就业为由带着美国人民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普遍认为这个选择其实迎合了小布什所代表的能源公司的利益诉求;俄罗斯等依靠能源出口获利的国家同样对全球变暖将信将疑,对二氧化碳减排若即若离;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则宣称全球变暖只是发达国家限制其发展,向其推销清洁能源与清洁技术的利器 在政治家的眼中,一切关乎利益,是不是支持全球变暖只在于他们愿不愿意相信数据。 极端气候事件风起云涌 实际上,在我们多次经历暴雪寒流的同时,近几年的其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更高,规模更大。 对比上文提到的几次大规模寒流,2008年12月天津出现50年不遇暴雪,在此之前,从2008年10月份起,当地连续两个月没有明显降水,异常干旱;2007年3月沈阳暴雪之后,同年6月当地出现有气象记录56年以来的最大干旱;2006年1月欧洲全境降温之后,同年7月热浪袭来,荷兰58年来首次一年经历一轮以上热浪,伦敦打破了1911年以来的7月最高温记录,而其保持了92年的全年最高温记录刚刚在2003年的热浪袭击中被突破。 类似2007年济南3小时暴雨造成城市大规模瘫痪人员伤亡的事件不胜枚举,更不要提卡特里娜飓风之后新奥尔良的人道危机。相比较于其他气象灾害,寒流和暴雪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科学家们的解释 近年来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事件在气象工作者眼中恰恰符合全球变暖情况下的预测模型。简单说,温度上升蒸发量增大,大气中的能量和水汽都会变多,从而不稳定性变大。这种携裹着大量水蒸气和能量的气团的增多使得异常天气状况增多,如热带风暴、高温、暴雨、暴雪、洪涝 换句话说,因为整个系统里能量的增加,使得其稳定性减小,波动性增大,摊派到每个不同地区就有可能是更高的波峰,或者更低的波谷,也就增大了极端情况的概率。所以说,不管冬天更冷了,还是夏天更热了,某些地方干旱了,或者其他地方洪涝了,这些极端气候事件,都可以归因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能量和降水分布不均。从全球和气候的尺度来讲,北半球冬季异常寒冷只是一个个例,也有一些年份出现暖冬,有些地区有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报道,通常通俗的认为厄尔尼诺年即为暖冬年,而拉尼娜年将出现冷冬,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洋流的水热交换发生了异常而导致的结果。 具体到前文中主要的全球变暖反证北半球冬季异常寒冷这个现象,可以按全球变暖后的洋流模型变化来解释。 正常情况下,大洋因为温度和盐度的差异,受温盐环流驱动而进行全球循环,淡而热的低纬度表层海水向极地方向移动,到达高纬度后变成冷而盐度高的海水,沉到洋底,再以深海洋流的方式运转回低纬度地区,受热上行。这个循环过程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淡而热的低纬度表层海水可以将赤道附近的热量带到寒冷的高纬度地区,而寒冷的深海洋流可以抵消赤道附近的部分热量,称之为温盐循环,这个循环虽然速度缓慢,但交换的热量巨大,平衡了一部分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热量不均。 全球变暖造成极地大量冰川融化,融解的淡水直接注入了高纬度海域,使当地海水盐度降低,原有的由盐度差驱动的洋流就会因此停止,洋流的热交换机制失效,热量不能再从低纬度带往高纬度,热量聚集在赤道附近,而高纬度地区更加寒冷,从而影响了北半球很多地区的冬季气候。 所以昨天,我们恰好只摸到了气候这只大象的一个鼻孔。 考虑到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地大气的平均情况,关注的是平均状态,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足以直接证明全球变暖,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来表示气候状态更可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数据指出,如以1961-1990三十年的全球地表温度均值作为对照,1995-2006的十二年都高出此值,而且这十二年中除1996年之外的十一年都位列1850年以来最暖的12年中(图1)。而根据现有调查,包括1961-1990在内的二十世纪后五十年可能是过去的一千三百年中最温暖的五十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也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一点一摄氏度。 争议在哪里 当前大气科学领域普遍支持全球温度升高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现状,学界的焦点转到了对其原因与结果的争论。主要存在争议的地方有下面几个。 首先,这种升温究竟是全球气候的年代纪震荡还是排放二氧化碳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究竟由何而起。有争论认为我们现在经历的升温只是地球在两个冰期中间的喘息,甚至有人提出我们马上就会进入下一个冰期了。而我们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不足以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当然,这些还都没有公论。 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地球自身的调控体系有没有可能对这种变化做出负反馈的调整,或者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人为因素对气候可能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人类活动一方面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同时还有很多其他气体和颗粒,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还有假说认为,大气这样复杂的系统,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调控抵消人为活动的影响。 不同于确证无疑的全球变暖,上面这些问题远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全球变暖究竟是不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这个问题,因为地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只能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可能性)。 如果说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运转这只大象的长鼻子,那么现在的研究结果已经把这根鼻子目前的样子摸清楚了,但对于鼻子的主人,人类智慧仍所知甚少。 而对于科学这头更大的巨兽,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把它摸清,科学家要做的就是探索下去。希望这头可爱的巨兽没有把你吓到,愚人节后天天快乐。
个人分类: 八卦|1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民币汇率:邱震海的传谣和何亮亮的辟谣
黄安年 2009-2-18 21:34
人民币汇率:邱震海的传谣和何亮亮的辟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18 日发布 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辟谣,指出所谓国家发改委某负责人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之说纯属谣言,掌握最新信息的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博士对此恐怕不大可能不知道,除非天天读的节目是事先录制的。然而今天中午邱震海博士在有报天天读中还很有兴趣地尽情传播,并要人们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到了今天晚上时事评论员文章何亮亮在时事直通车节目中 , 公开痛斥这种造谣行径。两位时事评论员一个在中午,一个在晚上态度截然不同。 看来对于各种传闻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慎重对待,如果不加分析,跟着传谣,那种危害也是不小的。 记得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 1805 年 3 月 4 日的连任就职演说中 提到:在宝贵的新闻自由与败坏新闻道德之间,并无一条明确的界限。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得珍视自己的新闻自由权。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5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