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刘慈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最后史诗
热度 4 tian2009 2015-9-20 11:20
(发表于《中华读书报》 2015 年 9 月 16 日第 9 版,这里略有校订。) 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最后史诗 田松 《三体》获得雨果奖,实至名归。在我看来,《三体》是洋溢着科学英雄主义和科学浪漫主义的古典硬科幻的巅峰之作,无可超越。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古典物理学的顶峰,无可超越。雨果奖是对科幻骑士刘慈欣的最高嘉奖,但是同时,这个奖也兆示着古典科幻科学英雄主义时代的终结。 科幻小说是小说,又不是普通的小说。所以 1980 年代曾经一场关于科幻属文还是属科的剧烈争论。尽管现在科幻作家已经普遍认定科幻是文学,但是硬科幻的作者对于科学那部分仍然情有独钟,孜孜以求。硬科幻作家也常常津津乐道,某部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被后来的科学精准地付诸现实。 我常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幻作品。首先看其故事、情节、人物;其次看其科学背景设定;第三看其思想。 我说《三体》是古典硬科幻的巅峰,是从前两个方面说的。对于刘慈欣而言,这两者其实是一者。刘慈欣在后记中说,科幻中的科学架构才是小说中最大的主角。所以对于他而言,构造出精细得足以操作的科学细节,甚至比塑造人物更加重要。因为他的人物,是依托这些科学细节才得以呈现的。《三体》在科学细节的准确性上,已经超出了教科书的水准,甚至可以成为实际科学活动的计划书。比如红岸工程、比如把太阳作为放大器,有相当多的情节设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三体》具有无比宏大的结构。《三体》三部曲中,一部比一部的时空尺度更大。最终囊括了整个宇宙,延伸到时间的尽头——宇宙末日。 其故事情节的设计,大气,洒脱,招之即来,呼之即去,毫不拖泥带水,干脆、果断、无情——毁灭你,与你何干?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撼、强烈的阅读快感,与绵长的回味。 在故事的起伏上,我喜欢把《三体》与《射雕英雄传》相比。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射雕》不断展现更高的武功境界。起初,江南七怪出场的时候,就觉得他们的武功高得不可企及。等丘处机和全真七子出来,发现江南七怪与他们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本以为这就是最牛的了,金庸又弄出来个东南西北中。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三体》中对于科学的描写也是这样,太空战舰在古典硬科幻中司空见惯,红岸工程也不算稀奇,但是智子、水滴,则让人拍案叫绝。水滴已经很牛了,不知道如何破,大刘弄出个四维时空碎片,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给鼓捣坏了。又以为掩体可以对付光粒,结果来了个二向箔。后面的每一个都比前面的高一个数量级,到最后降维攻击,连物理规律都成了武器! 毁灭你,与你无关——人家完全不在乎你,甚至都不屑于了解你,就把你给灭了。在这些超级宏大的情节设定上,《三体》是无法超越的。 不过,当代硬科幻大多输在第三条上。比如电影《星际》,里面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当下的亲人与未来的人类谁更重要?但是,它的骨子里还是相对陈腐的科学主义,虽然一直用“爱”来推动情节,但人类最终的拯救还是寄托在解出一个方程上。 《三体》中的核心理论是“宇宙社会学”,跳出圈外,可以把《三体》看做一个针对“宇宙社会学”进行的最大时空背景之下的思想实验。而“宇宙社会学”的成立,是建立在《三体》的“三观”之上的,即: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单一单向的社会发展观和实证主义的科学进步观。这三观的科学基础,又是牛顿范式的数理科学。没有这三观,《三体》中一环扣一环的叙事逻辑就会散落一地,如同水滴被从高维拆除。甚至宇宙社会学中的“恶”本性,也是建立在这三观之上的。 《三体》的三观使得《三体》在思想境界上先天不足。这三观都有至少一百年的历史。虽然它们都延续至今,渗透到今天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中。然而,它们是陈腐的,脆弱的,每一条都已经到了该唾弃的时候。 古典硬科幻普遍都拥有这三观,也普遍受这三观的束缚。所以《三体》所达到的高度,正是古典硬科幻的高标。所谓物极必反、暑去寒来,在我看来,《三体》的获奖,并不标识着古典硬科幻的复兴,而是它的末日。颁奖,为它送行! 未来的科幻注定是属于反科学主义的。未来的英雄,如果有的话,也一定是反科学主义的。当然,浪漫主义则不会消亡,她会与反科学主义水乳胶漆! 刘慈欣本人要想超越《三体》,也需要放弃这三观,走出机械自然观的数理科学,走向混沌理论,走向生态学。 2011 年 12 月 14 日 2015 年 9 月 15 日 北京 阳光小院 2015 年 9 月 15 日 北京 铁狮子坟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32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刘慈欣获奖感言:科幻小说使人类聚合成一个整体
fqng1008 2015-8-28 07:41
凤凰文化讯 北京时间23日下午1时许,第73届雨果奖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正式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由于刘慈欣并未亲自前往美国参加本届世界科幻大会,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凤凰文化携手微像,为您带来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 。 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 由于刘慈欣并未亲自前往美国参加本届世界科幻大会,作为译者的刘宇昆代表刘慈欣上台领奖。 刘宇昆隔空对刘慈欣表达了祝贺之意——你的火箭奖杯已经在这里,来拿吧!别忘了用曲率光速飞船 。 刘宇昆还即兴发表了对《三体》获奖的感言,赞叹非英语作品打进美国市场很不寻常,也希望作者会喜欢《三体》的续作。据悉据悉,同样由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第二、三部均已完成,第二部已于8月11号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发售了,第三部也将在美国出版。 我平常并不怎么在这样的场合发表演讲,更不用说雨果奖颁奖晚会了。幸运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比我这个译者准备得好得多。我会朗读作者备好的讲稿,那是一篇很特别的稿子。 今晚是历史性的一晚。今晚有两部非英语作品入选。我知道以前这也出现过,但是今天出现了第一本非英语最佳长篇小说。 我今天是作为一名译者来到雨果奖的颁奖现场的,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译者走上这里,因为这是“世界”科幻大会。我先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想先感谢这本书的读者,非英语作品打进美国市场是很不寻常的,更不用说获得大奖提名了。英语世界中已经有足够多的优秀作品了,而大部分外国作品并没有机会被翻译成英语。就像大部分书一样,本书也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要感谢本书英文版的编辑 Liz Gorinsky ,她为书的成稿付出了不懈而艰辛的努力,以及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我还要感谢我的前任经纪人,他为第一次翻译如此大篇幅作品的我准备了一个团队,正是由于他们本书才能够顺利翻译完成。最后我要感谢本书作者刘慈欣,翻译他的这本杰作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我希望作者会喜欢《三体》的续作。 紧接着 , 刘宇昆 还朗读了刘慈欣的感言。这位比大刘小了近一轮的著名科幻作家不失幽默地说“刘慈欣的感言很有感情,由我读有点尴尬,因为其中对我颇多褒扬。中国人一般不会自己表扬自己,但是作为译者,我有义务把它原原本本地念出来 ”。 以下为刘慈欣获奖感言的中文全文 :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得到雨果奖提名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作为一个科幻小说迷,我阅读过很多雨果奖获奖作品,很多已经在中国翻译出版,而有些我不得不去阅读原著。对我来说,雨果奖显得很远,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跟它产生关系。在中文与英文这两个遥远的文化星球之间,有一艘飞船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那就是本书的译者刘宇昆。他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而且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后的译文几近完美。作为一名不用英语创作科幻小说的人,我要对他致以诚挚的谢意。我还要感谢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和Tor Books,没有它们双方的通力合作,本书是不可能在美国上市的。 最后我还要感谢本书的读者,谢谢你们分享我的异想世界。 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可怕的宇宙,在我们朝着无尽太空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就像在其他科幻作品中一样,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团结了一起来,我们会一同应对这场灾难,一同面向未来。看到整个人类将力量聚合在一起,这是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能见到的景象。这表明,人类将会成为一个整体——甚至在外星人到来之前。在宏大的科幻世界中,我只是做出了一点微薄的贡献。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慈欣:中国科幻文学界尚未形成共同纲领
热度 7 kexueren07 2015-8-25 22:14
     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近日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摘得桂冠。这位自1989年开始尝试写作科幻小说、长期在山西阳泉的娘子关发电厂担任电脑工程师直至发电厂于2009年关闭的作家,被赞“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他曾经设计过一个写诗的小程序。“只需要输进几个参数,就能出诗歌,一秒钟一首,比朦胧诗押韵。”他还编过一个软件,在这个软件里,宇宙中的每一个智慧文明都被简化为一个点,最多时候,他在10万光年的半径里设定了30万个文明,然后让那台286计算机花了几小时来计算这些文明的演化图景,那是他在《三体》中“宇宙社会学”观念的雏形。如今,《三体》第二部已于8月11日在美国亚马逊开始发售,第三部也将在美国出版。由张番番执导、刘慈欣担任监制、根据小说《三体》改编的同名电影据悉也已经杀青,档期预定为2016年7月。   8月20日下午,刘慈欣在作为嘉宾出席上海书展新书《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的发布会间隙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坦言他对于国内科幻创作现状的看法。    “历史上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很少有成功”   问: 有人说你《三体》的电影改编版权卖便宜了,您觉得后悔吗?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 当时其实卖得很贵。当时的市场上改编版权整体就是那个水平,这5年里涨了10倍,但我根据的是当时的情况,这没什么可后悔的。   问: 对于导演的人选您满意吗?   刘: 这位导演之前的作品很少,我对他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那是一个有活力的新公司,很有想法和独创性,我对他们还是寄予希望的。我也参与了电影科幻方面的一些概念设计,比如创意飞船的样子、三体人的样子等。其实,历史上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很少有成功的,尤其是改编长篇科幻小说,几乎没有成功的。大家现在觉得美国的科幻片好看,但美国的科幻电影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真正好的片子也就只有那么几部,中国的科幻电影刚起步,我觉得现在大家对电影《三体》的期望太高了,我们还是要有平常心。   “对人的自恋是中国文学的潜意识”   问: 您对科学技术持什么态度?   刘: 我希望科技向外向型发展,能让人类走得更远,而不是让大家都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这种内向型的。   问: 有人把中国文学界描述为一大科盲群体,对此,您怎么看?   刘: 中国文学是田园时代的文学,世界观与现代科学相距甚远。很多中国作家对科学的理解甚至不是停留在哥白尼时代,而是在托勒密时代。在他们眼中,“文学是人学”,宇宙毫无意义,好像太阳都是绕着地球转,整个宇宙为人类而存在。他们从事科幻创作的最大障碍不是缺少科学知识,而是对大自然、对科学根本没有兴趣。对人的自恋是中国文学的潜意识。    “并非只有理科生才能写科幻”   问: 您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科幻作家?   刘: 我不认为只有理科生才能写科幻。事实上,写《地心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儒勒·凡尔纳是文科生,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是纯粹的文科生,国内科幻文学界的韩松是学英美文学出身的,陈楸帆、赵海虹等也是文科生。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作者是雪莱的老婆玛丽·雪莱。你知道,那会儿理科背景的女性极少。   问: 您怎么看待当下中国的科幻作品?   刘: 我并不反对作品的多样化,但作为整体的科幻作品应有其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具体我很难表述,大致上应该是一种基于科学和想象力的思维方式吧。中国现在的科幻创作和美国科幻的黄金时期看起来很像,中国的科幻作家聚集的《科幻世界》杂志看起来和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领导者坎贝尔主办的《新奇科幻》杂志也有点像,但其实不然。《新奇科幻》有它的共同纲领,而中国科幻界至今没有。   问: 如果让您向读者推荐几部科幻作品,您会推荐什么?   刘 :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诺·文奇的《天渊》和《深渊上的火》、陈楸帆的《荒潮》、宝树的《时间之墟》和郝景芳的《流浪玛厄斯》。
2945 次阅读|7 个评论
听说大刘拿下Hugo Award,后悔没要个签名!
热度 15 lev 2015-8-23 23:09
听说大刘拿下 Hugo Award ,后悔没要个签名! 刘慈欣斩获2015世界科幻大会 Hugo Award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sasquan/ 遥忆2010八月八,科幻笔会...... 一晃五年, 悔不当初,唉......
个人分类: 虚构的回忆|5833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转载】走了三十亿年,我们干嘛来了?
bulkneutron 2014-2-16 10:08
PS;还是读书吧,满满的正能量! 走了三十亿年,我们干嘛来了? ——《太空将来时》序 刘慈欣 对现今盛行的成功学进行的比较严肃和严谨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成功的方法和秘决都用处不大,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误区:只举出了用这些方法取得成功的那个或那几个人,却没有看到其他数量庞大的人群也这么做过却与成功无缘。但真正通向成功的比较可靠方法还是有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或志向,并在以后的岁月中持之以恒地朝向这个理想努力,是比较可靠的取得成功的途径。现在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也就是这个途径的另一种说法。 做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我倾向于把全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在科幻文学的潜意识中,人类就是一个人。那么我们当然想知道这个叫“人类”的人怎样做才能在宇宙中取得成功,有理由相信,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持之以恒地朝向这个理想努力,是人类取得成功(或至少生存下去)的关键。那么就让我们考察一下人类的理想,首先看看这理想是什么,再估量一下它有多么远大。 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但却能够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设想就这个问题对全球六十多亿人进行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就像前一阵儿问你幸福吗那样,统计出来的主流的答案是可以大概确定的:建立一个这样的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制度民主,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过上幸福的生活。把这样一个理想做为全人类所有种族和国家都认可的理想,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注意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无论说“社会”,还是说“世界”,其实都是指的地球。无论是学者、政治家还是平民,说到两个词的时候,潜意识中很少往月球轨道以外想。那么,对于全人类的共同理想,我们可以精简为一句话:在地球上过好日子。 为了考察这个理想的远大程度,我们树起一个参照物:在落后的农业时代,一个居住在偏远闭塞的小村庄中的老实八脚的农民的理想:种好自己祖传的一亩三分地,冬天把炕烧的暖暖和和的,娶个老婆,生三个孩儿。 这个参照物已经足够低矮了,想想那个“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说法,现代人显然对这个低矮的人生目标充满轻视和怜悯。 那么就让我们进行一番比较,为了量化,我们这里提出一个“理想指数”的概念,就是人安于生活的地区的半径,与他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世界的半径 与之比值。 先看看那个农民的理想指数:首先确定他生活地域的半径,按照他的卑微理想,应该是从所居住的村庄到自己的田地的距离,这个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平均2公里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再看他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世界的半径,按照他所处的文化环境,应该可以从村里的教书先生或某个外来人那里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叫地球的大圆球上,取赤道周长的一半20000公里,即是他能够经过努力到达的世界的半径。那么他的理想指数是2/20000,即0.0001。 再看那个叫“人类”的人,他所安于生活的区域的半径正好是那个农民知道并通过努力能够到达的世界半径,即地球赤道周长的一半20000公里;他所知道的宇宙半径,目前大约是150亿光年。但到达其它太阳系外的其它恒星已经远超过他的能力,甚至现在看来有可能永远都到达不了,所以我们不考虑太阳系之外的距离;太阳系的最远边界是奥尔特星云,距太阳约1 光年,按照他的飞船现在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要走两万多年,也不考虑;我们只考虑太阳系的外围柯伊伯带,平均距太阳有200亿公里,这应该是合理的,因为他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150亿公里,肯定能够到达这个距离。那么,人类的理想指数是20000/20000000000,即0.000001。 现在我们看到,人类的理想指数,只及那个老实八脚农民的1%,换句话说,他那让现代人轻视和怜悯的低矮卑微的理想,其实比全人类的理想宏伟了100倍! 如果放到以前,这个全人类版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理想还是合理的。在以前的人类历史中,充满了饥饿、疾病、动乱和战争,在相当长的年代里,新生婴儿只有一多半能活下来,那些活下来的孩子也只有一多半能活到15岁以上。在文明史的大部分阶段,贫穷和饥饿伴随着大部分人,甚至笔者直到上初中的时候还不能完全吃饱饭,而在那时与别的孩子相比,我还算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境。所以在以前的时代,全人类求个温饱舒适,应该是个很伟大的理想了。 但现在不同了,大部分人已经衣食足,开始“思淫欲”了。地球上大约还有十分之一的人仍在挨饿且缺少起码的卫生医疗条件,但现代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着贫困的范围,历史意义上的贫困被完全消灭的那一天虽不是指日可待,也不会太遥远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野蛮争霸时代已经结束,普世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认可,暴发全球规模的战争的可能性迅速降低。。。。。。总之一句话:人类从20万年前走出非洲以后,第一次安顿下来了。 远古的地球上,在闪电打击下的浑浊海洋中诞生了第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有机分子,然后经过三十多亿年漫长而曲折的进化,地球上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智慧文明。回首背后这条长的无法想象的路,我们自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而现在已经是时候该问自己一句:走了三十多亿年,我们到底干嘛来了? 换句话说,人类应该建立起稍微远大一些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启示,有科学的,有宗教的,但有一个最大最明显的启示:可见的宇宙有150亿光年,可以到达的地方有200亿公里,而我们现在生活的范围只有2万公里,地球是一粒生机勃勃的尘埃,而它漂浮的这个广漠的空间却一直空荡荡的,就像一座摩天大楼中只有一个地下贮藏间的柜橱里住上了人。这个巨大的启示一直悬在我们上方,这无声的招唤振聋发聩,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这个启示,就像三十亿年前海洋给予那第一个可复制自己的有机分子的启示,已经把人类文明的使命宣示的清清楚楚。 当然我们也清楚,这类大而空的慷慨激昂不会打动这个叫“人类”的人,已成为地球宅男的他,更在乎的是如何过的更富足更舒适,至于如何在宇宙中更有出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那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使命,就会发现它具有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地球宅男的舒适和惬意,也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 地球生态圈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的封闭系统,且像生命体一样,寿命是有限的,美国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生态圈二号的试验项目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觉察不出地球生态圈的衰老,是因为与占地不到一公倾的生态圈2号相比,它太庞大了,它的寿命是以地质纪年来计算的,虽然漫长,但总有终结的时候。地球生态就像时间长河中的一个旋涡或一道孤立波,动态的平衡随时都会被打破,随时都可能发生巨变甚至崩溃。 举一个例子:全球海平面上升或下降12米,对脆弱的现代人类社会都将是巨大的灾难。前者大家已经熟知,沿海城市和经济区将被淹没,向内陆迁移的大量人口将导致难以想象的社会动乱和经济崩溃;而海平面下降更为可怕,因为这种下降的惟一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冷致使陆地冰川增加,在这种气候剧变情况下,全球的农业体系将完全崩溃,在达到新的稳定前,现有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能死于饥饿。 但人们很少想到,就在短短的两万年时间里,海平面高度的波动不是12米,而是120米,在两万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期,全球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20米! 所以,即使不用很长远的眼光看,地球也只是一个暂住的地方,人类的未来在太空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航天探索的意义。 宣传部门有一个本事,就是对一件本来很平常的事像吹气球般放大它的意义,但到了航天这件事上,这个本事就没了。说到航天成就的意义,无非就是增强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具体一点,能够更准确地预报天气、能有自已的全球定位系统、能有更多的通讯带宽、太空育种能使西红柿长的更大或更小。。。。。。等等。在宣传部门的脑海里,航天探索的真正图景并没有建立起来。 把全人类看做一个在时间长河中流浪的族群,在这六十多亿人的漫长队伍中,可把人分成三类:最多的是在队伍中间的人,不考虑很多随大流而行,大队向哪走我就向哪走;另一部分人处于队伍的边缘,他们警惕地守卫着族群的安全,抵御着来自两侧茫茫荒野的威胁;还有极少的一批人,他们处于队伍的最前端,他们始终面对着前方从未有人涉足的地域,他们踏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块土地上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个,他们披荆斩棘,为身后的族群开拓着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无疑是最伟大的事业,而航天就是这种事业。 在苏联著名的航天题材电影《训火记》中,一名将军对一位国家领导人发出抱怨,他说那些航天科学家:“只想着探索宇宙,而不是国家利益。”现在,他所说的国家,已连同它的利益一起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之中,对除了历史学家之外的所有人都无关紧要了,但他们在航天领域的功绩却没有随着国家消失。如果人类延续到万年以后,大概不会有哪个孩子傻乎乎地问:“爷爷,第一个社会主义联盟是谁呀?”但肯定有孩子问:“爷爷,是谁第一次把人送出地球?” 其实,我认识的从事航天事业的朋友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事业的本质,他们谈的也都是我们共有的酸甜苦辣,对于航天人和从事航天事业的国家里的每一个公民来说,意识不到航天的本质,将痛失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太空将来时》正是一本让我们重新认识航天事业的书。本书的内容丰富,从太空城到行星探测,从空天飞机到太空电站,从航天食品到宇航心理,几乎涵盖了航天事业所有的领域,有着丰富和翔实的技术细节和巨大的信息量,用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人类航天事业的宏伟画卷。 但本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将来时”。 最近有人提出,IT技术的进步和普及造成了一种进步的假象,事实上,人类在除IT以外的其它技术领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并无太多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状况在航天领域尤其明显,在登月以后的这几十年,航天技术在包括推进系统在内的大部分基础技术方面都无重大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完善。《太空将来时》意识到了这一点,本书不仅介绍了航天事业现在是什么样子,更多地描述了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和可能是什么样子,这使得本书与其它的航天科普著作相比站到了一个更高的视角上。这些对航天技术可能性的预测不是科学幻想,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基础上,甚至连拙作《三体》系列中那些空灵的宇航梦想,作者都给予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太空未来时》告诉我们,人类把整个太阳系开拓为家园,拓展相当于十万个地球的生存空间,绝不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可以实现的宏愿。如果我们期望人类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够超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局限,建立更宏伟的理想,本书则为这个理想提供了科学的论据,提升了未来开拓新世界的信心,这确实是《太空未来时》最为激动人心的地方。 2012.12.17
个人分类: |1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慈欣: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热度 1 Wuyishan 2013-5-21 11:30
我眼中的国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刘慈欣 (科技日报 2013-5-18) ​ 科林碎语〉》 (一) 科幻文学从灵魂深处看有一种天真的东西,这一直是它的魅力所在。正是这种东西使科幻文学在大众中得到认可。美国的《星球大战》和《星际旅行》催生了“星球迷”和“星际迷”,就因为它这种天真的东西,这可能也和科幻的灵魂、内核有关。 科幻也是对一个人生命的扩展。从目前来看,我们在太阳系里像一粒灰尘,太阳系本身又是银河系的一粒灰尘,银河系又是上千万星体中的一粒灰尘。人类之外的空间相当大,但是主流文学只集中在地球这粒灰尘上,主流文学的宇宙观其实是托勒密的宇宙观,对我们之外的时间、空间并不关心。我觉得,作为一种文学这是很遗憾的,即便是奇幻文学、魔幻文学等等涉及的空间仍然小得很,很少超出月球轨道之外。而科幻文学,它涉及到的时间、空间都是非常广阔的,它把我们传统的主流文学看不到、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部分呈现了出来。同时,它把人性放到这些部分中去,让人性在这里面表现出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本质,这是主流文学从来没有表现过的,这就是我们需要读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科幻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好像其他的幻想文学是没有限制的,这种说法完全是对科幻文学的误解。科学不是镣铐,恰恰相反,科学是一个翅膀,是一个想象力的翅膀,科学不是压抑想象,而是提升想象。其实仔细看,建立在古代神话基础上的科幻和魔幻作品,它的想象题材相当有限,但是科学给科幻提供的想象资源和故事资源是任何一个文学种类都无法比拟的。 (二) 这些年来,应该说中国科幻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同意吴岩老师以前说的一句话,这可能跟时代有关。中国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都呈现加速的趋势,它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的视野和文化氛围。说得更具体一些,现在的中国人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眼睛只看到周围很现实的东西的一群人了。至少,有一部分中国人开始思考更终极的问题,思考全人类都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长远的现实,也可能就是一个纯哲学的问题。 不管是《三体》,还是其他的科幻作品、科幻电影也好,在中国,它的市场开始出现热潮有一个深层的因素。就像上世纪80年代那次科幻热潮一样,它的直接背景和推动力就是当时郭沫若说的“科学的春天”,长期的科学低潮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中国现代化进程带给了人们新的精神状态,这就是科幻热的原因。 另外一个因素是影视改编。虽然目前中国的科幻题材影视作品还很少,但据我了解,已有很多人在幕后做准备。他们筹备的力度、参与人员的级别,包括背后的公司实力都很强大。可以预见,在近年内,中国的科幻影视可能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当然也可以带动科幻的创作。 但现在,科幻文学面临的一个本质困难是科幻与科技的关系。科学在飞速发展,它不断地提供越来越多的故事题材和想象力题材。但是作为科幻作者,如何把这种题材变成文学的表现,确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首先,现在最前沿的一些理论,科幻作家很难懂得它,更不用说去表现它,把它变成读者还能懂的东西。现在的科学与古典科学不一样,古典科学只要你下工夫,就能把它搞懂。现在的科学用到的数学语言已经相当复杂了,一般人凭自己的努力很难搞懂。这个仅靠科普是远远不够的。 (三) 科幻是文学,未来学是科学,这是很不一样的。未来学产生是由于科幻作家,特别是威尔斯的一系列作品,证明人类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思考未来,这样才产生了未来学这个领域。后来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未来学成形以后,主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推论。科幻文学体现的实际上是科技的变化,比如网络的变化,科幻文学要把这个东西写出来。而未来学只推想一个方向,做预测。同时,科幻文学有好多想法源于直觉。 科幻文学的思想方法是介于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很奇怪的思想方法,既不像科学那么严谨,也不像文学那么随意。未来学一般用线性思维做推断。但科幻不是线性的,它可能是曲线型的、跳跃的。科幻文学对于未来,从整体上来说,有一种排列属性,什么叫排列属性?一般来说,未来学确定一种未来,推导一种未来。科幻文学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是将可能的未来摆在我们面前,这是科幻文学的一种视角。 另外,人们总在争论科幻文学是不是儿童文学,这个问题本质上就像争论科幻是文学为主,还是科学为主一样,是一个伪命题。我认为,科幻文学和儿童文学划为一类是个伪命题,因为科幻文学可以有属于儿童文学的那部分,也可以有属于成人文学的那部分。而且,儿童科幻也属于少儿文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市场很大,可以作为科幻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遗憾的是,现在国内从事少儿科幻创作的人还是很少。 从思想上将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区分开大概源于科幻文学不愿接受读者低龄化。其实,读者低龄化不是中国科幻的缺陷,相反是它的优势。西方科幻文学读者都是中年或以上的读者群,这反而不是一个很乐观的状况。
个人分类: 科文交汇|2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幻“教主”刘慈欣
热度 1 Wuyishan 2013-1-6 08:30
科幻“教主”刘慈欣 刘慈欣和他的科幻即将迎来一个好时候。而此前,他已经六获银河科幻奖,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本报见习记者 吴益超 二十年前的某个冬夜,刘慈欣用DOS系统下的WORDSTAR一行一行地敲出自己的第一本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虽然“窗外只有太行山的寒风在呼啸”,但心里却对科幻事业充满信心。 今天,在一个“周围的人连书都不怎么看”的文化氛围里,经过“与自己的心灵进行了漫长对话”,刘慈欣搭建出一个令人称奇《三体》世界,有着至少40万册的销量。 他的作品很好地把握了科学精神与合理想象的平衡,让读者体味到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原本狭隘晦涩的现实空间中打开一扇通往无垠宇宙的想象之门,让人不由自主地深深陷入宇宙、哲学、技术、艺术的无限辩证中去。 “黑孩”的梦 1963年6月,刘慈欣在北京出生。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三年后开始的一场政治运动,让他开始了在山西阳泉的第二童年。 “那时候我的状态,大概和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里描写的‘黑孩’比较相似。在极端的贫乏和孤寂之中,产生了对美的渴望,迸发出类似幻觉一样的想象力。” 这段经历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是异乎常人想象的一番模样:疯狂的社会让女主人公对人类彻底失去信心,她将一束电波射向宇宙,引来三体星人的入侵,甚至甘当地球叛军“统帅”。从此,地球文明被改写,随即进入长达四个世纪的恐慌…… 而当光怪陆离的想象投射到现实中时,我们会惊诧地发现,刘慈欣只是一位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的普通工程师,即使在出版了《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一系列优秀长篇小说后,他也没有挤进哪一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 2007年的中国科幻大会上,一个科幻迷少女对他说,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带我们聆听宇宙中最深邃的思想。 刘慈欣在博客中写道,这正是三十年前自己想对科幻作家们说的,一字不差。 “中国科幻第一人” 1989年,刘慈欣真正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当时国内的科幻迷为数不多。他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几经易稿、删删改改了十年才得以发表。 刘慈欣形容自己写作“就像打印机一样快”,因为时间都花在了思考上。只有在走路和坐车时,“思考得才比较灵活一些”。有时一不留神就走出十几公里,醒过神,才发现“走得天都黑了”,赶紧找车,坐了一个小时才回到家。 这种思考方式逐渐成为他写作的常态,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鞋子坏了好几双,有的都磨变形了”。 “这也不失为一种运动锻炼嘛”,他这样安慰自己。 好在,与那段只有“几名年轻人围在一个小火炉边,彻夜畅谈着美丽的科幻之梦”的岁月不同,如今科幻越来越被主流社会所重视。 时隔三十年,《人民文学》首次刊登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新华文摘》亦跟进转载;3G门户总裁张向东等企业领袖自称“磁铁”;IBM公司以及浙江卫视一档节目悄悄利用《三体》中的概念在微博上给自己做推广。 而今年7月录制的一期《小崔说事》上,央视名嘴崔永元也把他请到了现场。“门票一个小时就被领光了。”崔永元在节目中说。 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刘慈欣和他的科幻即将迎来一个好时候。而此前,他已经六获银河科幻奖,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 “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 尽管如此,刘慈欣却坚持说,要想生存,中国科幻必须努力适应新环境的改变。 他认为中国科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恰恰来自于科学,“迅猛发展的科技将科幻中的奇迹变成了现实,它消除了科幻的神秘感”。 然而,自称“疯狂技术主义者”的刘慈欣并没有陷入到这个悖论所产生的矛盾中去。他在早期的一篇反思科幻小说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科学是科幻的母亲,我们真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相反,他更加担心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时候,人们居然集体跑去买盐,这正是缺乏科学常识的非理智表现。”刘慈欣认为,如果有一天真的面临灭顶之灾,很难想象人类会有怎样的非理智行为。 他的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就描写过因外星人入侵,引起人类社会濒临崩溃:饥饿大进军,几千万人逃荒,人一死,立马就给分光了。 而书中侵略地球的外星文明却轻蔑地回应:“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 看似冷酷的逻辑,其实并不冷血,倒像是“刘慈欣式的人文关怀”。 现实中,似乎只有科幻小说在思考这些,刘慈欣说:“人类应该作好大灾难随时来临的思想准备,必须有应对变化的意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与网上“磁铁”们催促刘慈欣尽快推出精品的喧嚣呼声不同,山西阳泉的小县城里,刘慈欣平静的生活依旧进行着,这或许是他的一种幸运。 就像《三体》里,外星文明对地球人说的那样,“宇宙很大,生活更大”——努力工作,照顾家庭,剩下的时间用来思考,才是刘慈欣的生活。 对于作品中探讨的宇宙图景,自己身边的人似乎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事情离文学、科幻都很远。”刘慈欣说,“基层工业领域工作负担重,竞争激烈,压力也很大。” 但对他来说,最大的不幸是没法在居住的地方看清繁星、沉醉银河之美,“山西是个污染大省……”这虽然对提倡人们仰望星空的他来说略有些尴尬,但他每次也只能这样解释。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在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里,人类的科学家得到了外星先进文明“排险者”的眷顾,允许他们知道未被破解的科学谜题,代价却很残酷:用生命来交换。 这是刘慈欣眼中,闻道者与道的哲学。他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连“排险者”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采访结束后,我以一名科幻爱好者的身份,将这个问题原封不动地还给刘慈欣。 “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他回答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1-04 第8版 定格)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317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三体》系列看国防思维
热度 1 benjaminliu 2012-9-29 14:19
按:本文将近7000字,觉得冗长的朋友可以略过第一、二两节(第二节还有剧透),直接从第三节开始看。 《三体》系列是中国最好的长篇科幻小说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长篇小说(包括第一部《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和第三部《死神永生》),我是用了一整天、20个小时一气读完的。刚读完的时候觉得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评论,要想几天再说,结果这一想就是几十天。   之所以想了这么久,是因为读《三体》系列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不太爽的感觉,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的根源。直到前不久,一份环保杂志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转基因问题和“生物国防”的文章,我才茅塞顿开,找到了不爽的原因,于是终于可以写书评了。   首先我要申明一点:我对《三体》系列的总体评价是很高的。我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长篇科幻小说。其实严格地说,尽管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但是也有很多相互独立的评价维度;不顾这些评价维度的不同,漫言某一部作品是“最好”,也是一种“降维攻击”,对“最好”之外的其他小说往往是不公平的。然而在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我仍然要这样评价《三体》系列,足见我对它的评价之高。   关于我对《三体》的评价,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2012年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上天后,宣传部门发表了一篇反映她的日常生活的图片报道,其中有她和丈夫共同读一本金庸武侠小说、背后的书柜里摆着《余秋雨全集》(显然是盗版)和各种礼品书(什么唐诗宋词选集、菜根谭之类)的场景。我当时在新浪微博上评论说,宣传部门实在太笨,如果在书柜里摆一套《三体》,境界立即全出。为此,我还和别人发生了争吵。(当然,有一点我要说明:当时我还没有看过《三体》系列,只零星了解这套书的一些基本情况。)   如果分语言、人物、情节和思想四项来说的话,《三体》系列的语言比较一般,在《黑暗森林》中我甚至还发现了“这其中”这样的常见病词(“其”的意思就是“这”,“这”和“其”是无必要的同义反复),在一向对语词比较敏感的我看来,这都是降低小说语言优雅性的“硬伤”。《三体》系列的人物,则像刘慈欣的很多作品一样,都是非正常人类(刘慈欣本来就有塑造“科学怪叔叔”的趣味)——虽然正是这些非正常人类决定了地球的命运。   但是,比起语言和思想来,情节是大部分类型小说最重要的要素,而《三体》系列的情节实在太出色了。像《黑暗森林》中的“面壁/破壁”这样的构思自不必说(下面我还会分析这一构思背后体现的思维),我最佩服的是作者避免描写远未来的具体科技水平的方法。几百年之后,人类的科技水平会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测。这就给刘慈欣这样的硬科幻作者摆了一道难题:如果他完全从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水平外推,虽然稳妥,但很容易被质疑缺乏想象力——难道人类就再不能创造像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这样的革命性科学知识,从而发明更神奇的技术不成?但如果凭空幻想新的科学知识,又太容易被“挑硬伤”。对一般的科幻作家而言,往往宁可冒着被挑硬伤的风险去幻想新的革命性科学知识;但是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另辟蹊径:他就是要完全从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水平外推。为了给这条进路找到合理性,刘慈欣巧妙地设计了“智子封锁”的办法——“三体”文明用“智子”干扰了人类探索新物理规律的设备,封死了人类的科学之路,从而使人类只能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发展技术。这实在是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设计。   同样,远未来的人类语言和心理都会发生重大变化(何况是在即将“亡球灭种”的威胁之下),但是如果以他们为主角,就不免让读者多少觉得隔膜。而刘慈欣以通过冬眠技术到未来苏醒的21世纪人类为主角,既让主人公的语言和心理仍然保持读者可以充分理解的水平,又避免了时代错位感。   然而《三体》系列绝非只想以情节见长,作者有更大的野心。正是这种野心,引发了人们对《三体》系列的激烈争论,也引发了本文下面的评价。 《三体》系列反映了国防思维   《三体》系列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由于“文革”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导致身为知识分子后代的叶文洁向在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中国星名为“南门二”)周围发展起来的“三体”文明发去表明人类存在的信号,渴望“三体”文明来拯救地球文明,从而引发久受行星系统不稳定之苦的“三体”文明向太阳系大举入侵,打算夺取太阳系这个稳定的行星系统。   为了避免地球文明沦陷,人类利用“三体”文明不能探知人类心理活动的弱点,任命了四位“面壁者”(这一名称是来自周恩来早年的诗句“面壁十年图破壁”)在内心中筹划应对之策。最终,“面壁者”之一的罗辑通过同归于尽的威胁成功震慑住了“三体”文明,使它们达成了和地球文明的暂时和平。这种同归于尽的威胁来自于“黑暗森林”法则——由于无法知道外星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因此为防万一,宇宙中那些发展出了恒星际攻击能力的文明对于能够确定具体位置的外星文明将采取一概消灭的态度,而不管其科技水平是高是低。因此,如果人类向宇宙深处发去能够确定太阳系具体位置的信息,太阳系就会被具备恒星际攻击能力的外星文明毁灭,从而使“三体”文明也失去它们所觊觎的新家园。   然而最终由于地球人的软弱,“三体”文明重新取得对地球文明的战略优势。人类被迫向宇宙发出了通报太阳系位置信息的信号。“三体”文明被迫放弃太阳系另觅生存空间,而太阳系也终于被外星文明所毁灭,仅剩下最后两个人类在宇宙中漂流,等待着“宇宙的复兴”。   毫无疑问,《三体》系列是有很强现实隐喻性的科幻小说。作者以“文革”作为整个故事的时间起点,以“文革”中的受迫害者充当侵略者的“带路人”作为人类文明陷入灭亡危机的导火索,很容易就能让人体会到一位温和爱国主义人士对“文革”和“带路党”同时否定的理性观点。至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尔虞我诈,更是不能不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尖锐对立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现在也在逐步走向军事对立的中国和美国。   既然如此,《三体》系列就不免会在国防问题的应对上给人启迪。通过精心设计的细节,《三体》系列传达了以下三条应对外星文明的重要方法论:   1. 永远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敌人。“黑暗森林”法则本身就是这一信条的体现。此外,在《黑暗森林》中,“三体”人发射的武器几乎摧毁了地球文明的整个太空舰队,但来自21世纪的章北海却率领几艘飞船死里逃生,靠的也是在那个时代的军队中培养的基于这一信条的直觉。   2. 任何应对方案,不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低,都值得一试。“面壁计划”就是这样的匪夷所思的应对方案,在实施之后没多久就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其中两位“面壁者”的先后失败似乎更突现了这一方案的不可行性。然而最终恰恰是其中最不被看好的“面壁者”罗辑以绝无仅有的方式暂时拯救了地球文明。   3. 大众的道德在文明生死存亡的关头无效。包括罗辑在内的三位“面壁者”都采用了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思路来试图威慑“三体”文明,其中一位(委内瑞拉总统)甚至因此被原先爱戴他的国民群殴至死。然而最终暂时拯救地球文明的恰恰就是这一思路。   实际上,这三条方法论都是国防思维的体现。《三体》系列(特别是《黑暗森林》)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非常极端的故事传达了这种国防思维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半引导、半强迫读者去思考大国竞争问题。坊间有关《三体》系列的争论,大多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从这一点来看,说《三体》系列是“国防科幻”,也大致不差。 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国防思维   《三体》系列在中国科幻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科幻迷以外的人群中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三体》小说中提出的很多新概念都被人编辑成“百度百科”;《人民文学》专门刊发刘慈欣小说专辑;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也写了讨论《三体》系列中的物理学问题的科普文章,这些现象都是不寻常的。   然而也正因为《三体》系列有这样的影响力,我认为对于书中传达的国防思维需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否则,在《三体》系列“超越主流文学”、“生动地传达了时代精神”(这都是我的一位研究科幻的朋友对《三体》系列的激赞)的同时,它也可能对读者造成误导。   首先我们要明白,国防是一种大型工程,因此国防思维是一种工程思维、技术思维。技术思维的特点是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应该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所谓“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而不应该让自己的思路受到某一教条的束缚。为什么国防思维会强调,不管某一应对方案成功的可能有多低都值得一试?为什么国防思维会认为,大众的道德在文明生死存亡的关头无效?原因都不外乎如此。   明白了技术思维的本质和特点,我们就能看出它和科学思维的区别(也就是工科思维和理科思维的区别)。和技术不同,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并以最俭省的方式把这些客观规律表达出来。因此,科学家非常重视已经充分建立的科学定律,因为它们是前代科学家奋斗的智慧结晶,沿着这些科学定律继续向前探索,又是后代科学家的本职工作。   由于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于科学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充分,所以在实践中,科学思维和技术思维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最大的冲突在于,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科学思维看来违反已知的科学规律,是不太可行的,因此不应该尝试;但在技术思维看来,只要是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值得一试,如果它看来违反已知的科学规律,那为什么不能是科学规律本身有问题呢?   比如说,社会科学在当下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社会科学家通过标准的科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多都不能在现实中直接套用。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法,很多都是违反某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的。再比如说,尽管在医学上已经建立了大量诊断治疗疾病的标准化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诊治过程中,医生仍然要大量依赖于个人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有时候是违反这些标准化方法的。每个医生的业务知识都由教科书上的可以言传的知识和个人实践中的不可言传的知识组成。   容易看出,这种冲突会造成两种极端思路。一个极端是坚守已有的科学定律、排斥一切违反原则做法的科学教条主义;另一个极端是连已经充分建立的科学定律也高度不信任的技术教条主义。不过,在20世纪以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家越来越重视从技术实践中发现重要现象、提取科学理论,而工程师也越来越重视日益完善的科学定律在技术实践中的应用(像莱特兄弟那样几乎不懂流体力学就敢于造飞机的工程师越来越少了)。因此,在一般的技术领域,科学教条主义和技术教条主义倾向都不太严重。   但是在国防工程这里,情况就不同了。国防的目的是坚决保证本国不遭受敌人的任何毁灭性打击,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目的。一般技术并不要求必须实现目的(因此失败的技术探索也有很多),因为即使任务失败,实践者的损失往往不是致命的。但国防则不同,它坚决要求实现其目的,因为一旦目的不能实现,国家就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就正如大多数人都坚决不能允许导致自己生命终止的事件发生一样——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这种极端的目的,导致科学思维和国防思维特别容易产生冲突。以转基因作物为例,主流科学界认为转基因作物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从19世纪以来建立的消化生理学定律已经充分表明,只要一种蛋白质的组分没有特异之处,又没有即时的毒性和过敏性,而且可以被消化,那么这种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就一定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从而丧失其原先的特异性。但是,在国防界看来,不管转基因作物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性是多么小,一旦真实存在,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把转基因作物作为主粮的情况下),因此在目前坚决不能允许主粮转基因化,有的人甚至反对一切转基因食品上市。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一些“红二代”)会打着“战略”“国防”的旗号反转基因,而他们的观点又的确能够引起国防部门注意的原因。 《三体》系列没有反映国防思维的弱点   国防工程的极端性目的,造就了国防思维的极端性,也就造就了这种思维的弱点。   按科学哲学的看法,没有一条科学定律是永远真实的,它的真实概率总是小于1(尽管可以非常接近于1),因此在用科学定律预测未来时,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漏警(也叫拒真错误,指预测一个事件不发生,但该事件却发生的错误)和虚警(也叫纳伪错误,指预测一个事件发生,但该事件却未发生的错误)两种错误。一般的科学思维是同等对待漏警和虚警错误的,因为按照数理统计原理,强调不漏警,就容易导致虚警,而强调不虚警,就容易导致漏警,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国防思维则不同,它把漏警看得特别致命。举例来说,二战时的苏联因为没有估计到德国的入侵,结果在战争初期被打得猝不及防,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而美国也因为没有正确对待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预警,而导致了其舰队的巨大损失。正因为历史上有如此多的教训,所以国防思维总是倾向于宁可虚警,也不漏警,也就是“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但是,这样虽然降低了漏警率,却大大提高了虚警率。虚警虽然不如漏警那么致命,但是也能够造成严重的后果。(以地震预测为例,没有预测对一次大地震,会造成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是因为现阶段的地震预测精度严重不足,为了预测准确,就不可避免会报出大量的“假地震”,这又会引发社会骚动,人们无心工作,一样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此外,多次的虚警还会产生“狼来了”效应,让人们对真实的警告也失去重视。   因此,我认为《三体》系列的最大问题,就是丝毫没有反映国防思维这种虚警率高的弱点。无论是章北海的直觉预警,还是罗辑的“面壁”生涯,都是那么充满了传奇性和正确性(显然,从四位“面壁者”亮相完毕的那一刻起,读者们就能猜到最终完成伟大使命的人肯定是罗辑。结局既定,故事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是罗辑具体如何成功,而另外三个人又如何失败而已),再加上小说中刻意营造的英雄主义,就在潜移默化中给读者造成了一种错觉:国防思维是不会错的,把问题想得严重一点、“凡事左三分”总是好的。我很担心被作者用高超的讲故事技能灌输到读者脑子中的这种错觉,难于被读者自己打破。   如果允许我评价得再尖刻一点:既然刘慈欣能够在洋洋九十万字中表现出“爱心”、“责任”和“环保”这样的大众道德的双面性,他为什么就不能让书中重点表达的国防思维也充分展现出双面性呢?由于作者对国防思维的纯粹正面肯定态度,小说的篇幅虽然浩大,但在思想深度上却仍然显得苍白,这种苍白不是靠“黑暗森林”理论本身的出彩所能弥补的。   《三体》系列让作为科研人员的我感到不爽的原因,主要就在这里。 有没有融合了科学思维的国防思维?   写到这里,我还没有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既然科学思维和国防思维有如此不同的本质,那么凭什么信仰国防思维的人要转而信仰科学思维?就让《三体》系列成为民间国防爱好者的科幻“圣经”好了,何必批评?   我的答案是:正因为我希望构建一种融合了科学思维的国防思维,我才写了这么长的评论《三体》系列的文章。   尽管国防思维和科学思维在根本上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但也并非不能相互借鉴。有一个显著的规律是:国家的境况越危急,国防思维的极端性越明显;而当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时,国防思维也便可以体现得温和一些。在冷战期间,美国执行了麦卡锡主义,对共产党人士多加迫害,其情报部门又对人体特异功能十分着迷,企图比苏联先行一步训练出可以用意念控制导弹、卫星改道或坠毁的神奇特工。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些都成为美国社会上的笑谈。虽然从国防的角度来看,不能说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门的做法有误;但如果在局势相对缓和的后冷战时期还贯彻这么极端的冷战思维,那就是刻舟求剑、不合时宜了。   现在中国和美国是否陷入互相完全不信任的冷战?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美国的对立不断加剧,今后肯定也会继续加剧,但是我认为,在可预计的将来,中国和美国不会陷入冷战式的对立,因此中国的国防压力并没有上世纪60年代在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局面下又要防备苏联进攻的时候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国防思维对漏警的强调就应该比极端状况下小一些,应该多重视一些虚警的危害,也因此应该多尊重一下科学界对国防问题中的科学问题(比如转基因)的意见。   更何况,虽然国防人人有责,但是在现在这个追求稳定和发展的时代,极端的国防精神却不是人人都要有。“文革”时期社会上使劲宣传苏联要打中国的预警,几乎使全民都养成了国防思维。其中有些并不具备战略研究能力的人活到现在已经是40-60岁左右,仍然不能意识到时代已经转变,时代精神也有变化,仍然以极端的、冷战式的国防思维看待一切国内国际政治,又特别具有发言的欲望,于是就以“战略家”或“爱国者”的身份在社会上妖言惑众,搅乱视听。因此,“文革”的后果不仅是培养了“带路党”,也培养了冷战式的民间“战略家”。现在的网络舆论乱相,与其说是“带路党”单方面造成的,不如说是这极右和极左的两派共同造成的。   我对《三体》系列的另一个有些尖刻的评价就是:这部小说明明是从反“文革”开端,但是在书中却贯彻了绝对光荣正确的“文革”式国防思维,以此来影响广大年轻读者,这就产生了一种吊诡的张力。如果说《三体》系列在启迪读者认识国际斗争、把握时代精神方面有很大的功劳,这种作者应该是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是不是也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呢? 2012.09.29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8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三期 全频带阻塞干扰
ELOA 2009-5-28 13:50
磁铁 发表于 2009-05-24 19:26 当北约军队凭借着电子战的巨大优势步步紧逼的时候,俄罗斯(注1)的英雄儿女们即使拼上血肉之躯也难以阻挡敌人现代化部队的开进。怎么办?只有用全频带阻塞干扰制造一个双方共享的电磁通讯全黑暗战场,在电磁波这个最底层面上扼杀一切在战场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能,将敌人拖回到与自己相当的技术水平上,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然而,有限的大型干扰机很快成为了敌人的新靶子。就在令敌人陷入混乱的电磁黑暗眼看难以为继的时候,一条来自太阳轨道上的大型空间考察飞船万年风雪号上的信息,令疲惫不堪的俄罗斯军人们重新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全频带阻塞干扰》这篇小说发表于《科幻世界》2001年8月号,荣获当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并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前不久,这篇小说的漫画版已经面市,由大刘任监制。(点击 这里 查看更多信息。) 如果说上一期大刘专栏的《地火》关注的是技术带给人类的威胁,那么本期所要谈论的《全》,则关注于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威胁之中最为极端的一种战争。这篇小说把宇宙级的科幻内核与地球上发生的大型战争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从军人到科学家的多个色彩鲜明的角色,在感慨自然伟力的同时,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的高尚。 对于这篇曾经感动了无数人的科幻小说,其实不用做太多介绍。或许有科幻迷没有读过大刘的全部作品,但鲜有科幻迷没有读过《全》。下面,就让我们与大刘一起分享《全》背后的故事。 《全频带阻塞干扰》全文请点击 这里 阅读。 注1:《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是所谓的中国版,但本次采访以《科幻世界》所刊发的所谓俄罗斯版为基础。 大刘访谈 磁铁: 如果说和平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追求,那么战争就是人类难以抹除的文明烙印。抛开美好的愿望不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战争是文明必然的选择吗?战争会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永远消失吗? 大刘: 我不认为战争是文明的必然选择,应该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文明,从其诞生之初就通过某种机制避免了战争。同时我也相信,至少对于人类文明,战争会在将来永远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文明的进步,更主要是因为在一个技术文明和人权意识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战争这种极端手段产生的副作用对双方都得不偿失。 但战争本身并不是一种变态行为,而是正常的历史过程,这让我想起美国电影《天生杀人狂》中那个杀人狂接受采访时说过的话(大意):杀戮在大自然是最正常事,这事每时每刻都在丛林和草丛中发生着,是你们新闻媒体让它变的不正常了。 磁铁: 国内涉足星际战争题材的科幻作者不多,写国与国现代战争题材的科幻作者就更少。而您有不少战争题材的作品,从《全》到《球状闪电》再到《三体》,以及《吞噬者》等等,展现出很强的驾驭战争题材的写作能力。您为什么会选择战争题材呢?在科幻内核的表达上,战争背景是否能带来一些架构故事的便利呢? 大刘: 新技术很多由战争催生,也都在战争中最先应用,所以科幻写战争是很自然的事。战争总是显现剧烈的戏剧冲突,当然架构故事容易些。 磁铁: 有观点认为:科学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与战争分割不开。远的一战不说,二战除了带给我们计算机、雷达、声纳、核能等新技术,还令人工假肢、尼龙、汽车等民用技术得到飞跃发展。您笔下的战争故事里,新技术经常是在战事危急时匆匆上马。除去故事铺陈方面的需要,您是否也认为,先进的科技逃离不了被战争所利用的宿命?总体上,您如何看待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大刘: 科技本身是由科学和技术组成的,战争会剌激和加速技术的发展,但基础科学则不然,战争对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深层规律并没有什么帮助,相反,它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思想禁锢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比如二战中的核武器本质上说是技术,其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原子理论,其诞生和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并不大。 磁铁: 《全》文中有一段话令人感触颇深:他们也都是些体面的先生,他们所面对的目标都是屏幕上漂亮的彩色标记,他们按了一下按钮或动一下鼠标,耐心地等一会儿,那些标志就消失了,他们都是文明的先生,他们没有恶意,真的没有恶意。您认为战争的这种技术变化会令战争产生怎样的道德变化?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巨大杀伤力,会否使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成为不可能? 大刘: 在常规战争中,高新技术总的来说是降低战争的杀伤力,特别是减小对平民的杀伤。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像二战争中德累斯顿和东京空袭那种野蛮的面积轰炸很难再出现。所以即使战争存在,也会变得越来越文明的。甚至科幻些想想,某种完全不流血的战争替代物也可能出现。 磁铁: 在网上也有一些人不认同《全》所描述的战争,认为这样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即使技术上能够实现,也不可能真正应用。如果像《全》所描述的这样一场不对称战争真的爆发,而且技术上可以实现全频带阻塞干扰,您觉得有多大的可能真正采用这样的双盲战略?目前国际上有无这方面已经形成战斗力的军用技术? 大刘: 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向战场投放过全频带干扰装置,南联盟缴获过样品。据我所知,在目前我军电子战理论中,双盲战略是重点选择之一,对这方面装备的投入也很大。其实,如果中美或俄美爆发战争,已经不能称为不对称战争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要比近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小的多。但双盲不等于全频带阻塞干扰,后者在实际实现中有很大的技术障碍,主要是干扰能量的分散,结果可能对任何频带都难以实施有效压制。所以实际电子战中的情况可能更复杂,实施起来也更专业一些,不可能出现小说中的那么简单的情形。 磁铁: 《全》文中提到了1972年发生的一次由太阳引发的全频带阻塞干扰。但当时人类的电子化程度以及我们的生活对电子通讯的依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的水平。如果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人类是否完全没有应对的办法呢?即使是目前看起来还比较科幻的办法也没有吗?这样的事件是否可以提前预报呢? 大刘: 在现实中,太阳电磁爆发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现代电子设备和网络都有较好的电磁防护和备份纠错功能,不太可能发生一场全面灾难。事实上,受太阳爆发影响最大的是电力系统,磁暴在漫长的输电线中感应出电涌,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 磁铁: 关于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些年来特别在网络上一直讨论的很凶。您在文章中似乎倾向于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CPU/OS。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和商业产品脱节的研发是否真的可行并能一直保持走在科技的前端?美国很多原本用于军方的技术都在一段时间后向民用开放,而商用/开源的OS,不管是windows,Linux/Unix还是Mac OSX,都能够很轻易地被攻破。在网络时代,更多的技术,如TCP/IP协议,更是国际通用标准,您如何看待这些无可避免的非封闭性困难? 大刘: 做为一个在工业部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我还是倾向于使用先进的外部系统软件和硬件。国产系统软件的应用资源太少,根本没法使用,从目前看来,使用国产系统还只是一个理想主义想法,实际中根本行不通,据我了解,即使在军事领域也一样。至于安全问题,事在人为,系统软件和硬件只是一个工具,除非微软和INTEL在全球市场产品中都预设木马(这也太科幻了,不太可能),外部系统和国产系统在安全上没有本质的差异。用windows,对于美军和中国军队都一样不安全;用UNIX,又都安全的多。说句笑话:用三八大盖就不能打日本鬼子了? 磁铁: 有人曾经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在各国争相发展核威慑能力的今天,您假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样子?以《全频带阻塞干扰》为例,似乎至少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下,战争还是会还原为最基本的拼刺刀般的本质? 大刘: 有一点需要说明:《全频带》中的战争画面其实不是未来战争的可信图景,由于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战场监视信息系统的完善,现代战场将变得看上去越来越空旷,双方的目标都隐藏很深。《全频带》中的那种密集进攻的场面不太可能出现,这其实是二战甚至一战时的战场景像。从小说而言,这样的战场可能比空旷战争更剌激一些。 从目前的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我不认为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灾难有可能发生,但主要危险来自于小国或恐怖组织,规模不会是毁灭性的。当然,如果技术的发展产生出更高能量的武器,比如反物质武器,那小国甚至个人都有可能毁灭整个地球生物圈 磁铁: 下面是几个读者投递问题。有读者问,《全频带阻塞干扰》中有一位女性角色,在军队电子化信息化的年代,您如何看待现代战争中女性的形象? 大刘: 女性大规模进入军队也只有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才有可能,冷兵器时代则不可想象。战争对性别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体力差异,在精神上,与常人想象的不同,战争中的男女没有太大差别。女性在精神上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不比男人差,同时,你要是以为女人战争中会仁慈一些,那会死的很难看。不幸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边境战争中,解放军的许多男人这样死了。 磁铁: 有报道称:到2015年,战场上半数的美军将是机器人,您如何看待这个话题?它是否和阿西莫夫三大定律相冲突,在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赋予机器杀人的权利是否是危险的? 大刘: 机器人三定律是科幻小说中的内容,不是科学更不是法律。另外,赋予机器杀人的权利就是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机器一直在杀人啊,战斧巡航导弹和智能激光制导炸弹其实就是带弹头的飞行机器人而已。现在,人让机器杀人早不是新闻,机器自已要杀人那才是新闻,好在目前看来后者比较容易预防。 磁铁: 有读者问,关于《全》,最近最令广大科幻迷关注也最令广大科幻迷激动的,就是它的漫画版的面市。作为中国科幻领域当今的主要领军人物,您这次推出《全》的漫画版,是否意味着您将在科幻的推广与深入开发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呢?在美国,科幻电影以及奇幻电影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全民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影产业的发展,您是否觉得已经是时机推出有别于《霹雳贝贝》的,面向成年人观众群的科幻影视作品了呢?您有没有考虑过把《全》拍成一部电影,或者是先拍成一部动画呢? 大刘: 这个问题意思不大,谁不想拍电影啊,哪怕拍成烂片都比没有强,可钱呢? 磁铁: 还是读者问题。下面凑凑达尔文年的热闹,问两个与进化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进化上曾经讨论的一个有趣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科幻写作来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先有科幻内核还是先有故事构思呢?具体到《全》,您最早是想写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然后一点一点想到利用太阳实现全频带阻塞干扰,还是反之呢?在这方面,您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想要尝试科幻创作的磁铁们分享? 大刘: 对于我,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的小说都是先有科幻构思再想情节和人物。这不是什么经验,这种写作方式有很大的缺陷,会使小说在文学方面受科幻构思的制约。创作是一种很自由的工作,各位作者的创作方式都不相同,没必要按照别人的习惯行事。 磁铁: 第二个问题与行为进化有关。人类通过道德等精神层面的手段使自身的利他行为超越了本能,甚至在战争中发挥到了极至完全忘我的牺牲精神。《全》在这方面的描写相当出色。美丽的少校那一句我尽责任,让多少男子汉也不禁为之动容。然而,从进化的时间尺度上看,您认为人类的利他主义精神会否最终在黑暗森林法则的作用下消失呢?又或者这两者是可以相容的呢? 大刘: 首先,黑暗森林法则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想法,不是科学的结论,以它为基础来讨论真实的社会行为不太严谨。战争中的完全忘我的牺牲精神其实是个环境造就人的问题,我父亲是位在云南打过仗的老军人,他曾对我说过,战场上不怕死其实比你想的要容易,道理很简单:当了逃兵你可能死的更惨。这一方面是战场纪律的原因,另一方面就算真逃成了,除非以后隐姓埋名一辈子,否则余生的生活,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别的方面,都是十分痛苦的。 磁铁: 既然说到《三体》,与上一期一样,再问个与《三体》系列有关的问题(没办法,谁让《三体》系列现在这么热呢?)。同样是放射出电磁波,《全》中最后利用太阳发送的全频带干扰与《三体》中利用太阳进行的宇宙级通讯,两者有科学技术上的关联吗?《三体》的这个创意是否最初来源于《全》的创作过程呢? 大刘: 两者没有关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特别是电波放大功能,是纯粹的科幻。太阳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巨大存在,感觉科幻小说中太阳的题材还是有些少。 关于大刘专栏 每个月,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每个月,我们都会选择一篇大刘的短篇小说,然后针对这篇小说对大刘进行一次采访。 我们将会在每一期的给出下一期的预告。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下个月3号之前,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磁铁将会挑选其中的有趣问题交给大刘。 让我们一起华丽丽地围观大刘吧~! 下期预告 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给这大洪水推波助澜,波及到南半球。 其实,人类把太阳同恐惧连在一起也只是这三四个世纪的事。这之前,人类是不怕太阳的,相反,太阳在他们眼中是庄严和壮美的。那时地球还在转动,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日出和日落。他们对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赞颂落日的美丽。 我们一下飞机,就被地球发动机的光柱照得睁不开眼,这些光柱比以前亮了几倍,而且所有光柱都由倾斜变成笔直。地球发动机开到了最大功率,加速产生的百米巨浪轰鸣着滚上每个大陆,灼热的飓风夹着滚烫的水沫,在林立的顶天立地的等离子光柱间疯狂呼啸,拔起了陆地上所有的大树这时从宇宙空间看,我们的星球也成了一个巨大的彗星,蓝色的彗尾刺破了黑暗的太空。 百米高的巨浪正在滚过夏威夷,也将滚过各个大陆。但另一种震动更吓人,仿佛有一只巨拳从太空中不断地击打地球,在地下这震动并不大,只能隐约感到,但每一个震动都直达我们灵魂深处。这是流星在不断地击中地面。 当时那个石块和飞船的相对速度有每秒一百公里,撞击使飞船座舱瞬间汽化了,他没有一点痛苦,我向您保证,没有一点痛苦。 东半球的这一夜将延续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后,半人马座的曙光才能再次照亮这个大陆。 太阳最后一次把它的光和热洒向地球。地面上的冰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了一阵白色的蒸汽;然后海冰表面也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大海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渐渐地,照在地面上的光柔和起来,天空出现了微微的蓝色;后来,强烈的太阳风产生的极光在空中出现,苍穹中飘动着巨大的彩色光幕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太阳死了。 2009年6月,大刘专栏:《 流浪地球 》 即将到来!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6月3号之前,将你的问题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让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2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二期 地火
eloa 2009-4-21 11:40
磁铁 发表于 2009-04-20 21:11 地下暗暗闷燃的煤火,终于冲出了地表,人们不得不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埋藏在地下数百万年的沉静煤层,瞬间变成了吞噬一切的恶魔。 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试图拯救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然而他最终却亲手毁灭了这个地方,也埋葬了自己的希望。 科学和技术,在自然造化面前,往往苍白无力。当我们以为自己能够人定胜天的时候,往往会被大自然无情嘲笑。 但是,先驱者总会踏上那条光荣的荆棘路,并且最终将其变为坦途。 本期大刘专栏,我们带来了《地火》。这是一篇沉重无奈的小说,幸好有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说起来,人类的种种进步,大抵都是类似的吧。 请欣赏:《地火》,发表于《科幻世界》2000年2月。全文请猛击 这里 阅读。 大刘访谈 磁铁: 您的这篇文章被收录到《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中,并且被一些网友评选为《科幻世界》十大经典原创短篇之一。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似乎一直弥漫着沉重的无奈。有人说,这篇文章删掉结尾适合发在《人民文学》,添上结尾比较适合《科幻世界》。山西产煤,您的职业是水电站的计算机工程师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对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题目呢?是由于读到了相关的报道、文章、新闻,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吗?或者还是那句话:之所以称之为灵感,就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 大刘: 我在火电厂工作,除了黄河支流上的天桥电站外,山西几乎没有水电。( 囧磁铁太弱了磁铁注 )写这篇小说其实不需要什么灵感,对于煤炭行业的人来说,煤的汽化开采并不是科幻,其实验研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有催化剂、地下燃烧等多种方案且试验都成功,但都无法商业化。国内比较大的汽化煤基地在山东青州。所以正像你所说《地火》几乎不是科幻,很像五十年代的那些科幻小说。 磁铁: 您是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吗?任何一项新技术,不管看上去多成功,都有潜在的危险。这句话借用笔下的煤炭局局长口中说出,是不是也代表了您的观点? 大刘: 我是技术乐观主义者,对于我这种人,现在又有了一个名称:科学主义者。这名字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么平实,在西方和国内的学术界都是臭名昭著的。我认为技术即使不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至少可以绕开它们。技术当然有危险,越成功的技术危险越大,但最大的危险是技术发展的停滞。 磁铁: 看您的其他文章,对人类未来发展普遍持一种悲观的态度。技术不会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吗?对技术发展、特别是IT技术发展,您是怎样看待的? 大刘: 我对未来是持乐观态度的,我的小说也一样,只不过认为美好的未来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之大有时到了需要考虑值不值的程度,但从我个人感觉总认为是值的,这也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对IT技术的发展怎样看待这个题目大了些,我感觉与其它技术相比,IT技术更受基础科学的制约,物理学和生物科学能达到的水平决定了IT的发展前景。 磁铁: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说法已经流传许久了,不过乐观的人们总是希望,会有新技术来解决旧技术带来的问题,然后新技术的问题会被更新的技术所解决。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或者说,您认为这是一种会持续成功下去的模式吗? 大刘: 如上所述,我认为制约技术发展的最终因素是基础科学,如果基础科学长期停滞,技术将遇到不可逾越障碍,新技术的出现也就十分困难以至于不可能了。 磁铁: 搜了一下,看到2004年的一篇报道,说新疆一处地火被扑灭。小说中的人物阿古力,中国唯一一支专业煤层灭火队的队长,也是来自新疆。地火比这篇报道早了四年时间,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 大刘: 在写《地火》时那只灭火队已经存在了,他们的技术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小说中的还先进,有一种小说中没有提到的惰性气体灭火,是所有技术中效果最好的,但大规模使用成本很高。 后来知道,有一处地火就在本省,在山西的宁武,我们从公路上就能看到山谷中冒出的白烟。值得一提的是:这处地火可能是国内历史最长的,从宋朝就有记载,烧了一千多年。可是《地火》中那处从清朝烧起的火还有许多读者不相信,说我瞎编。更令人惊奇的是:距宁武那处地火不远有一处旅游景点:地冰!也就是地下冰洞,洞里长年结着巨大的冰崖,盛夏进入还要穿羽绒服。所以,有时候现实比幻想更神奇。 磁铁: 文中刘欣这个人物,一心想将他的家乡、他的父老从井下拯救出来,但是最终事与愿违。将地下的煤炭转化为煤气的设想,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挣扎,在我看来,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之一。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悲剧性之所在吧。最后看来,刘欣是个失败的先行者。但是他的理论和他提出的设想是正确的,只是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您觉得在文中的一百年后,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还会是以这些不可再生能源为主,还是仅仅是想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光明的结尾呢? 大刘: 在现实中,包括煤的汽化开采的科学研究比小说中要复杂的多,与小说中最大的不同是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整个项目是集体行为,有着严格的论证规划。目前汽化开采最大的障碍不是地火的危险,而是经济的可行性。在任何时候,小说都不等于现实,科幻小说尤其如此。 对于后一个问题:化石能源显然只是一个阶段,会在一个世纪左右耗尽的。 磁铁: 您觉得未来的、能够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可能会是什么? 大刘: 核能,我认为从目前来看这是惟一现实的未来主流能源。 磁铁: 另外,有一个和这篇文章无关的问题读者阳春面问,《三体》中的红岸基地,使用那个巨大的天线发射电磁波,其供电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大刘: 架一条高压线就行了,电磁发射不需要多大电力的,大电台的发射功率也就相当于大电炉,雷达的功率也就与大电动机差不多,1000KW已经不小了。《三体》中的恒星级发射指的是诱发恒星产生的功率,与天线的发射功率不是一个数量级。 关于大刘专栏 每个月,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每个月,我们都会选择一篇大刘的短篇小说,然后针对这篇小说对大刘进行一次采访。 我们将会在每一期的给出下一期的预告。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下个月3号之前,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磁铁将会挑选其中的有趣问题交给大刘。 让我们一起华丽丽地围观大刘吧~! 下期预告 少校,你是博士,是吗? 你在哪儿认识的我? 我见过你和列夫森科元帅的儿子在一起。现在,他的儿子可是世界上离战争最远的人了。 我们沿着寒中的阿尔巴特街走啊走,后来爷爷走不动了,天也快黑了,他无力地坐到那家古玩店的台阶上,让我先回家。第二天人们发现他冻死在那里,一只手伸进怀中,握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勋章,睁大双眼看着这个他在七十多年前从古德里安的坦克群下拯救的城市 将军,这是我们一小时前收到的米沙从万年风雪号上发回的信息,后来他又补充说,这不是私人信息,希望您能当着所有有关人员的面播放它。 请你们向坚守阵地的美军部队传达我下面的话:我们并非生来就是一支只能靠电脑才能打仗的军队,我们是来自一支庄稼汉的军队。几十年前,在瓜达卡那尔岛,我们在热带丛林中一个地洞一个地洞地同日本人争夺;在溪山,我们用圆锹挡开北越士兵的手榴弹;更远一些的时候,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伟大的华盛顿领着那些没有鞋穿的士兵渡过冰封的特连顿河,创造了历史 他们沉默相视着,参谋长从额头绷带上流出的血在脸上一道道地冻结了。这样过了一会,他们两人沿战壕慢慢地走去,沿着这堵用青春和生命筑成的胸墙走去。 我还知道另一次更美妙的开始,少校用纯正的英语说,她轻柔的声音如来自天堂,能让火焰熄灭,钢铁变软,美丽的沙滩,有棕榈树,树上挂着欢迎的横幅;到处是漂亮的姑娘,留着齐腰的长发,穿着沙沙做响的丝裤,在年轻的士兵群中移动,用红色和粉红色的花环装点着他们,并羞怯地对着目瞪口呆的士兵们微笑上尉,您知道这次登陆吗? 唐纳森困惑地摇摇头。 这就是1965年3月8日上午9点,在岘港,美国首批海军陆战队登上越南土地的情景,也是越战的开端。 从万年风雪号发回的最后的图像中,人们看到米沙从巨大的监视屏前起身,按钮打开了透明穹顶外面的防护罩,壮丽的火的大洋展现在他面前,他想亲眼看看他童年梦幻中的世界。火之海在抖动变形,那是半米厚的绝热玻璃在熔化,很快那上百米高的玻璃壁化做一片透明的液体滚落下来。象一个初见海洋的人陶醉地面对海风,米沙伸开双臂迎接那向他呼啸而来的6000度的飓风。在摄象机和发射设备被烧熔之前发回的最后几秒钟图象中,可以看到米沙的身体燃烧起来,最后他的整个身体都变成了一根跳动的火炬,和太阳的火海融为一体 全体士兵,帕克将军看着已象死亡屏障一样在他们面前展开的俄罗斯坦克群,说:上剌刀! 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俄罗斯人民,他们的文学影响了我的一生。刘慈欣 2009年5月,大刘专栏:《 全频带阻塞干扰 》 即将到来!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大刘,请在5月3号之前,将你的问题发信至 mengma@songshuhui.net 。让我们和大刘面对面!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2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宇宙思考者:刘慈欣
eloa 2009-3-27 20:26
磁铁 发表于 2009-03-15 3:00 *他是谁?* 他是中国科幻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他是科学内核最硬的科幻作家。 他是最能震撼人心的科幻作家。 他是最技术崇拜的科幻作家。 *他为什么要来?* 他要为科普型科幻的回归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要为你带来全新的科学体验。 他要用科幻的大手为你剥开科学的坚果。 每个月一期,放出磁铁(刘慈欣的铁杆粉丝)最喜欢的作品,让大刘亲口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与你一同剖析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内核。 磁铁提示:大刘真的会回复你的留言,前提是你不是灌水,而是有科学内容。 邀请大刘入住是松鼠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2月的上海和杭州之旅,他与松鼠们一路同行,上天入地,无所不谈,我们似乎看到了科学传播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一次,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幻想小说的方式,为你打开了解科学的另一扇门。 我曾经把大刘的短篇集借给姚总看,这个喜欢李熬不喜欢科幻的人,居然一下子就迷上了大刘,还把书推荐给姚嫂(也就是他老婆)看,结果他老婆也迷上了,就天天看,吃饭看,睡前看,居然把书给压坏了后来姚总买了本新书还给我 作为一个磁铁,我就想,如果传播大刘的速度能像磁铁相互吸引的速度一样快,那科学传播也会像磁铁一样越吸越多,越聚越多,后来形成一个坚定的巨大的坚硬球体,这个天体最终会成为改变宇宙的能量来源。 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如同大刘在《朝闻道》中所描述的一样,对真理的追求可以孜孜不倦,可以不顾一切,那么纯粹,那么美好,那么奋不顾身。 我无法细数这么多年来大刘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就是能让你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在下班途中,仰望星空。 一些评价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想象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再者,我其实是一个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很崇拜的人,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圣和很精致、很严格和很大气的东西。刘慈欣的小说满足了我的这样一种欲望。因此,有时觉得他像牛顿。另外,就是军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来,刘慈欣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他有一种执拗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质。 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 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 作品目录 1999年 6月:《鲸歌》(《科幻世界》) 《微观尽头》(《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缩》(《科幻世界》) 10月:《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 2月:《地火》(《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1年 1月:《乡村教师》(《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3月:《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微纪元》(《科幻世界》) 8月:《全频带阻塞干扰》(《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2年 1月:《中国太阳》(《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梦之海》(《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朝闻道》(《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6月:《天使时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9月:《魔鬼积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长篇 11月:《吞食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03年 1月:《超新星纪元》(作家出版社):长篇。 2月:《文明的反向扩张》(《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3月:《诗云》,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8月:《光荣与梦想》(《科幻世界》) 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4年 3月:《圆圆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状闪电》(《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 当恐龙遇上蚂蚁》(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名《白垩纪往事》,长篇。 12月:《镜子》(《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 2005年 1月:《赡养上帝》(《科幻世界》) 8月:《欢乐颂》(《九州幻想》,大艺术系列之三) 11月:《赡养人类》(《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体》 (连载于《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长篇 2007年 1月: 《三体》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单行本 2008年 5月:《三体II:黑暗森林》(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2007年底写作完成, 与《三体》分别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2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刘专栏]第一期 山
eloa 2009-3-15 16:56
一个坚韧的种族,一种不停修正的宇宙观。一段硅基智慧生命和人类的对话,娓娓道出十万年探索的艰辛历程。 大刘专栏 第一期,我们为您带来这部厚重的科幻:《山》。 节选的这一段,讲述的是硅基智慧生命探索自己生存的世界的过程。他们从最初的迷惑不解,到逐渐探索和修正,技术发展、爆发战争、重新携手,再到终于望见星空,伴随着无数的牺牲。 我个人觉得这更像一个隐喻,隐喻着我们每个人孜孜求索永无止息的脚步。 为什么要爬山? 因为山在那里。 请欣赏。 图片来源于 煎蛋 我是引文的分割线 《山》片段 原发表于2006年1月号《科幻世界》,经刘慈欣本人授权使用。全文请见 这里 。 当时,震波通讯仪的图像摇了几下就消失了,通讯完全中断。在更低高度的其他泡船监听到了一个声音,转换成你们的空气声音就是剥的一声,这是高压海水在瞬间涌入螺旋号空间时发出的。泡世界的机械生命和船上的仪器设备是绝对不能与水接触的,短路产生的强大电流迅速汽化了渗入人体和机器内部的海水,螺旋号的乘员和设备在海水涌入的瞬间好像炸弹一样爆裂了。 接着,联盟又向不同的方向发出了十多艘探险泡船,但都在同样的高度遇到了同样的事情。除了那神秘的剥的一声,再没有传回更多的信息。 有两次,在监视屏幕上看到了怪异的晶状波动,但不知道那是什么。跟随的泡船向上方发出的雷达震波也传回了完全不可理解的回波,那回波的性质既不是空间也不是岩层。 一时间,太空宇宙论动摇了,学术界又开始谈论新的宇宙模型,新的理论将宇宙半径确定为八千公里,认为那些消失的探险船接触了宇宙的边缘,没入了虚无。 探险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往无法返回的探险泡船所占用的空间,从理论上说还是有希望回收的,但现在,泡船一旦接触宇宙边缘,其空间可能永远损失了。到这一步,连最坚定的探险者都动摇了,因为在这个地层中的世界,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联盟决定,再派出最后五艘探险泡船,在接近五千米高度时以极慢速上升。如果发生同样的不测,就暂停探险运动。 又损失了两艘泡船后,第三艘岩脑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五千米高度上,岩脑号以极慢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向上掘进,接近海底时,海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压塌船顶的岩层瞬间涌入,而是通过岩层上的一道窄裂缝呈一条高压射流喷射进来。岩脑号在航行截面上长二百五十米,在高地层探险船中算是体积较大的,喷射进来的海水用了近一小时才充满船的空间。在触水爆裂前,船上的震波仪记录了海水的形态,并将数据和图像完整地发回联盟。就这样,地核人第一次见到了液体。 泡世界的远古时代可能存在过液体,那是炽热的岩浆,后来星球的地质情况稳定了,岩浆凝固,地核中就只有固体了。有科学家曾从理论上预言过液体的存在,但没人相信宇宙中真有那种神话般的物质。现在,从传回的图像中人们亲眼看到了液体。他们震惊地看着那道白色的射流,看着水面在船内空间缓缓上升,看着这种似乎违反所有物理法则的魔鬼物质适应着它的附着物的任何形状,渗入每一道最细微的缝隙;岩石表面接触它后似乎改变了性质,颜色变深了,反光性增强了;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大部分物体都会沉入这种物质中,但有部分爆裂的人体和机器碎片却能浮在其液面上!而这些碎片的性质与那些沉下去的没有任何区别。地核人给这种液体物质起了一个名字,叫无形岩。 以后的探索就比较顺利了。探险联盟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叫引管的东西,这是一根长达二百米的空心钻杆,当钻透岩层后,钻头可以像盖子那样打开.以将海水引入管内,管子的底部有一个阀门。携带引管和钻机的泡船上升至五千米高度后,引管很顺利地钻透岩层伸入海底。钻探毕竟是地核人最熟悉的技术,但另一项技术他们却一无所知,那就是密封。由于泡世界中没有液体和气体,所以也没有密封技术。引管底部的阀门很不严实,没有打开阀门,海水已经漏了出来。 事后证明这是一种幸运,因为如果将阀门完全打开,冲入的高压海水的动能将远大于上次从细小的裂缝中渗入的,那道高压射流会像一道激光那样切断所遇到的一切。现在从关闭的阀门渗入的水流却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想像,泡船中的探险者们看着那一道道细细的海水在他们眼前喷出,是何等震撼啊。 他们这时对于液体,就像你们的原始人对于电流那样无知。在用一个金属容器小心翼翼地接满一桶水后,泡船下降,将那根引管埋在岩层中。在下降的过程中,探险者们万分谨慎地守护着那桶作为研究标本的海水,很快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无形岩居然是透明的!上次裂缝中渗入的海水由于混入了沙土,使他们没有发现这一点。随着泡船下降深度的增加,温度也在增加,探险者们惊恐地看到,无形岩竟是一种生命体!它在活过来,表面愤怒地翻滚着,呈现由无数涌泡构成的可怕形态。但这怪物在展现生命力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自己,化做一种幽灵般的白色影子消失在空中。当桶中的无形岩都化做白色魔影消失后,船舱中的探险者们相继感到了身体的异常,短路的电火花在他们体内闪烁,最后他们都变成一团团焰火,痛苦地死去了。联盟基地中的人们通过监视器传回的震波图像看到了这可怕的情景,但监视器也很快短路停机了。前去接应的泡船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与下降的泡船对接后,接应泡船中的乘员也同样短路而死,仿佛无形岩化做了一种充满所有空间的死神。但科学家们也发现,这一次的短路没有上一次那么剧烈,他们得出结论:随着空间体积的增加,无形死神的密度也在降低。接下来,在付出了更多的生命代价后,地核人终于又发现了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形态:气体。 这一系列的重大发现终于打动了泡世界的政府,使其与昔日的敌人联合起来,也投身于探险事业之中,一时间,对探险的投入急剧增加,最后的突破就在眼前。 虽然对水蒸气的性质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缺乏密封技术的地核科学宗一时还无法避免它对地核人生命和仪器设备的伤害。不过他们已经知道,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度,无形岩是死的,不会沸腾。于是,地核政府和探险联盟一起在四千八百米的高度上建造了一所实验室,装配了更长、性能更好的引管,专门进行无形岩的研究。 直到这时,你们才开始做阿基米德的工作。是的,可你不要忘记,我们在原始时代,就做了法拉第的工作。 在无形岩实验室中,科学家们相继发现了水压和浮力定律.同时与液体有关的密封技术也得以发展和完善。人们终于发现,在无形岩中航行,其实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比在地层中航行要容易得多。只要船体的密封和耐压性达到要求,不需任何挖掘,船就可以在无形岩中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高速度上升。 这就是泡世界的火箭了。应该称做水箭。水箭是一个蛋形耐高压金属容器,没有任何动力设施,内部仅可乘坐一名探险者,我们就叫他泡世界的加加林吧。水箭的发射平台位于五千米高度,是在地层中挖出的一个宽敞的大厅。在发射前的一小时,加加林进入水箭,关上了密封舱门。确定所有仪器和生命维持系统正常后,自动掘进机破坏了大厅顶部厚度不到十米的薄岩层,随着轰隆一声,岩层在上方无形岩的巨大压力下坍塌了,水箭浸没于深海的无形岩之中。 周围的尘埃落定后,加加林透过由金刚石制造的透明舷窗,惊奇地发现发射平台上的两盏探照灯在无形岩中打出了两道光柱,由于泡世界中没有空气,光线不会散射,这时地核人第一次看到了光的形状。震波仪传来了发射命令,加加林扳动手柄,松开了将水箭锚固定在底部岩层上的铰链,水箭缓缓升离了海底,在无形岩中很快加速,向上浮去。 科学家们按照海底压力,很容易计算出了上方无形岩的厚度,约一万米,如无意外,上浮的水箭能够在十五分钟内走完这段航程,但以后会遇到什么,谁都不知道。 水箭在一片寂静中上升着,透过舷窗看出去,只有深不见底的黑暗。偶尔有几粒悬浮在无形岩中的尘埃在舷窗透出的光亮中飞速掠过,标示着水箭上升的速度。 加加林很快感到一阵恐慌,他是生活在固体世界中的生命,现在第一次进入了无形岩的空间,一种无依无靠的虚无感攫住了他的全部身心。十五分钟的航程是那么漫长,它浓缩了地核文明十万年的探索历程,仿佛永无止境就在加加林的精神即将崩溃之际,水箭浮上了这颗行星的海面。 上浮惯性使水箭冲上了距海面十几米的空中,在下落的过程中,加加林从舷窗中看到了下方无形岩一望无际的广阔表面,这巨大的平面上波光粼粼,加加林并没有时间去想这表面反射的光来自哪里。水箭重重地落在海面上,飞溅的无形岩白花花一片撒落在周围,水箭像船一样平稳地浮在海面上.随波浪轻轻起伏着。 加加林小心翼翼地打开舱门,慢慢探出身去,立刻感到了海风的吹拂,过了好一阵儿,他才悟出这是气体。恐惧使他战栗了一下,他曾在实验室中的金刚石管道中看到过水汽的流动,但宇宙中竟然有如此巨量的气体存在,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加加林很快发现,这种气体与无形岩沸腾后转化的那种不同,不会导致肌体的短路。他在以后的回忆录中有过一段这样的描述:我感到这是一只无形巨手温柔的抚摸,这巨手来自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无限巨大的存在,在这个存在面前,我变成了另一个全新的我。 加加林抬头望去,这时,地核文明十万年的探索得到了最后的报偿。 他看到了灿烂的星空。 采访大刘的分割线 1.您当时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泡世界的灵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灵感之所以称为灵感,就在于它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但《山》中的世界设定应该称不上是灵感,描述地心世界的科幻小说有很多,如克莱门特就写过这样的的作品。《山》中只是侧重于这个世界中自然规律发现的过程。 2.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泡世界中,需要空气的种族可能是不能延续的吧。是否出于这个原因,您才让泡世界的智慧生命是硅基生命呢?还是也有其他的考虑? 其实地心世界是有可能拥有空气的,但《山》中的设定是一个真空世界,至于硅基生命,在一个真空的没有液体的世界中,进化出这样的生命形态似乎更合理些。 3.这篇文章中的这个科幻设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您的出发点是什么?有啥八卦没嘿? 这就是第一个问题吧。这本是一个长篇的题材,写成短篇没能充分表现,感觉有些遗憾。科幻是一种创意的文学,创作中最大的乐趣就是创意的诞生,如果把《山》再写扩成长篇,就失去了这种动力,很困难了。这可能也是在世界设定方面科幻与奇幻的不同之处,前者不像后者那样由一个统一的世界设定产生众多的作品,而是每位作者,甚至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世界设定。 4.您认为硅基生命会存在吗?如果是的话,它可能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 我认为硅基生命有可能存在,其实,碳基生命可自我复制的分子链的出现,在物理和化学上几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套用那句天文学家关于恒星的话说:如果不是这事儿确实发生了,本来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它不可能发生的。与之相比,基于P/N结的微电路的出现和进化似乎更容易些。毕竟现在人类做出了硅基的集成电路,却做不出真正具有生命功能的碳基细胞。 硅基生命可能出现的环境应该是无液态的岩石世界,所需的外部条件是剧烈的电磁活动和强烈辐射,这是在岩石硅基上产生电路的物理条件。 5.如果从硅基生命的角度考虑,您认为他们接触气态和液态的时候,与碳基生命是否会有些不同?如果是的话,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 硅基生命不太可能像碳基生命这样以液体做为介质,从电路进化的角度设想,硅基生命的介质最有可能是电流,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液体,特别是与水类似的导电液体对它们是致命的,会引起短路。 关于大刘专栏 大刘专栏每月一期,由科幻作家刘慈欣为大家带来自己的作品片段,将就每一期引用的作品接受提问,并且在评论中与读者互动。 也欢迎读者将自己的问题投递到松鼠会论坛 森林交响 板块,我们将会选择其中的有趣问题,请大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大刘面对面,让生活更精彩!
个人分类: 其他|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eloa 2009-3-15 16:56
刘慈欣 发表于 2009-03-15 2:30 有两个诞生于清未民初的孩子,至今仍未长大。 他们自出世起就紧密联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目睹了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感受了科学在少年中国引起的情窦初开般的骚动和向往,一起走过民国的腥风血雨,一起在新中国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创造了不大不小的辉煌。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中,自己的同类都是特立独行,就开始互相嫌弃对方,认为对方降低了自己的品位,最终分道扬镳。两个孩子拉着的手刚刚松开,就双双跌入泥潭不可自拔,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先后挣扎出来,灰头土脸地各自走自己的路,发现在经济社会的原野中到处都是迷茫和挫折,发现已年过百岁的自己仍是孩子。终于,他们又在一个路口上重逢了,又重新拉起手来。 这两个孩子就是中国的科普和科幻。 (图片来源于 http://chinawraith.blog.163.com )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常用来形容两岸关系的诗句。对于科普和科幻来说,其中的第一句肯定合适,两者所渡的劫波在时间和强度上都差不多,百年来,中国科普和科幻兴衰的曲线几乎是重合的,用唇亡齿寒来形容两并不过分。最近的一次,两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时跌入低谷,但原因有所不同。科幻的消沉有行政干预方面的原因,科普的低落则完全是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当惟利是图的时代到来时,人们突然发现八十年代初对科学的迷恋是多么的没意思,长大后当科学家的理想又是多么的傻气,一时间,科普杂志纷纷倒闭,剩下的也变成了生活指南。。。。。。而科普与科幻市场的复苏也奇迹般地同时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于后面那句诗,对于科普和科幻其实也是符合的,只是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本来就不太为人知,在这里多说也没意思。因为现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是全新的一代人,与过去没有任何瓜葛,一方的崛起和繁荣,对另一方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上海闹市里一条幽静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街里有一座空旷的美术馆,在那里我见到了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和他们的读者,看他们跳街舞,听他们拉小提琴,欣赏他们用6只手枪变的魔术,见到一个研究小卫星的人从背包中拿出各种各样新奇的魔方,有7乘7的我可能花半辈子也还原不了的,还有银色的随意一扭就能变成一个现代艺术品的,看那人用三十秒还原一个4乘4的。。。。。。在杭洲那间夜雨中的酒吧里,提心吊胆地同一名研究弦论的理论物理学博士聊天,却发现他是最不在意硬伤的科幻读者,对《球状闪电》和《三体》中的那些玩艺很欣赏,他说目前理论物理杂志上的东西大部分是无用的架空,其实搞法都与你们科幻差不多,这话我印象深极了。我们甚至谈起这样一种奇异的可能:如果某些基本粒子拥有智能,那理论物理学家还要选修心理学。 其实这次毫不犹豫地应邀前往,只是想在科普和科幻重逢后表达一个愿望:科普型科幻是中国的创造,而中国科幻最大的辉煌也是科普型科幻创造的,希望科学松鼠会能恢复这种科幻。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科幻的冲击,当初消灭科普型科幻的那场争论(其实质是新浪潮运动在国内的回光返照):科幻是姓文还是姓科(科普),其实全无意义,为什么不能一部分姓文一部分姓科呢?现在松鼠会的成员有的已经开始写科幻了,我们等待着尝起来是文学的科普型科幻重现的那一天,它在文学上将不像《小灵通》那样简陋,在科学上也不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低幼,它有可能重现中国科幻那曾经转瞬即逝的辉煌。
个人分类: 大刘专栏|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3-7 22:10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86171/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from 大刘先生 by 刘慈欣 有两个诞生于清未民初的孩子,至今仍未长大。   他们自出世起就紧密联结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目睹了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感受了科学在少年中国引起的情窦初开般的骚动和向往,一起走过民国的腥风血雨,一起在新中国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创造了不大不小的辉煌。但在八十年代中期,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中,自己的同类都是特立独行,就开始互相嫌弃对方,认为对方降低了自己的品位,最终分道扬镳。两个孩子拉着的手刚刚松开,就双双跌入泥潭不可自拔,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先后挣扎出来,灰头土脸地各自走自己的路,发现在经济社会的原野中到处都是迷茫和挫折,发现已年过百岁的自己仍是孩子。终于,他们又在一个路口上重逢了,又重新拉起手来。   这两个孩子就是中国的科普和科幻。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常用来形容两岸关系的诗句。对于科普和科幻来说,其中的第一句肯定合适,两者所渡的劫波在时间和强度上都差不多,百年来,中国科普和科幻兴衰的曲线几乎是重合的,用唇亡齿寒来形容两并不过分。最近的一次,两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时跌入低谷,但原因有所不同。科幻的消沉有行政干预方面的原因,科普的低落则完全是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当惟利是图的时代到来时,人们突然发现八十年代初对科学的迷恋是多么的没意思,长大后当科学家的理想又是多么的傻气,一时间,科普杂志纷纷倒闭,剩下的也变成了生活指南。。。。。。而科普与科幻市场的复苏也奇迹般地同时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于后面那句诗,对于科普和科幻其实也是符合的,只是都是过去的事了,既然本来就不太为人知,在这里多说也没意思。因为现在这两个领域,已经是全新的一代人,与过去没有任何瓜葛,一方的崛起和繁荣,对另一方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上海闹市里一条幽静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小街里有一座空旷的美术馆,在那里我见到了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和他们的读者,看他们跳街舞,听他们拉小提琴,欣赏他们用 6 只手枪变的魔术,见到一个研究小卫星的人从背包中拿出各种各样新奇的魔方,有 7 乘 7 的我可能花半辈子也还原不了的,还有银色的随意一扭就能变成一个现代艺术品的,看那人用三十秒还原一个 4 乘 4 的。。。。。。在杭洲那间夜雨中的酒吧里,提心吊胆地同一名研究弦论的理论物理学博士聊天,却发现他是最不在意硬伤的科幻读者,对《球状闪电》和《三体》中的那些玩艺很欣赏,他说目前理论物理杂志上的东西大部分是无用的架空,其实搞法都与你们科幻差不多,这话我印象深极了。我们甚至谈起这样一种奇异的可能:如果某些基本粒子拥有智能,那理论物理学家还要选修心理学。    其实这次毫不犹豫地应邀前往,只是想在科普和科幻重逢后表达一个愿望:科普型科幻是中国的创造,而中国科幻最大的辉煌也是科普型科幻创造的,希望科学松鼠会能恢复这种科幻。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科幻的冲击,当初消灭科普型科幻的那场争论(其实质是新浪潮运动在国内的回光返照):科幻是姓文还是姓科(科普),其实全无意义,为什么不能一部分姓文一部分姓科呢?现在松鼠会的成员有的已经开始写科幻了,我们等待着尝起来是文学的科普型科幻重现的那一天,它在文学上将不像《小灵通》那样简陋,在科学上也不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低幼,它有可能重现中国科幻那曾经转瞬即逝的辉煌。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3065 次阅读|8 个评论
杭州读者见面会 暨 新书签售互动!
eloa 2009-2-19 10:38
达文西 发表于 2009-02-16 23:58 又来一个杭州的众松鼠、亲友团以及亲爱的读者们,冬眠的快醒醒,醒了的看过来~~~2月22日周日,我们要在杭州会师啦!(十三:达文西啊,怎么都是一样的词) 见面会详情: 时间: 2月22日 14:30 读者见面会、新书签售、互动问答 地点: 晓风书屋 浙大西溪校区店 天目山路34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地点就在图书楼边上,浙大出版社的门市部,问路电话是87207316,有停车位;据说不是很好找,请预留找路时间) 嘉宾: 科幻作家 刘慈欣 (大刘跟我们共往杭州) 科幻作家 赵海虹 作家 王佩 作家 曹昇(曹三公子,《 流血的仕途 》作者) 参与方式: 请大家直接来吧,不用发送报名邮件,也不用打印电子门票,有钱的买本书,没钱的捧个人场,走过路过别错过。 友情提醒: 还是得赶早,那个店据说只能容纳40人,否则站票都没了,您只能在附近找一棵人高马大的树,爬上去远远眺望,迎风流泪~~~~~ _________姬十三强行插播广告的分割线_________ 姬十三大喊: 我要招助手啊! 再次插播,请大家帮忙转贴,浙大bbs,十九楼,路过的帮个忙 豆瓣同城活动地址: http://www.douban.com/event/10516048/
个人分类: 公告|1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读者见面会 暨 新书签售互动!(已截止)
eloa 2009-2-19 10:34
达文西 发表于 2009-02-16 23:15 上海众松鼠、亲友团以及亲爱的读者们,冬眠的快醒醒,醒了的看过来~~~2月21日周六我们要在上海会师啦! 2.18 21:00 名额报满! 暖场表演者招募中 ~欢迎才艺出众的XDJM带着自己的绝活来现场参加活动~不过请先邮件通知达文西一声哦~ 见面会详情: 时间: 2月21日 15:0015:30 开场下午茶 (媒体采访、嘉宾交流;读者可以在暖棚那来点下午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吃光为止,哈哈) 15:30 读者入场 15:3017:30 读者见面会、新书签售、互动问答 地点: 多伦现代美术馆3楼 多伦路27号(近四川北路)详细路线请参见电子门票 美术馆3楼的玻璃顶棚很高级,同学们祈祷那天阳光明媚吧!想象一下晒着太阳,喝着香浓的咖啡和茶,吃着小点心看表演、互动问答、抽奖,嗷~~~~~` 嘉宾: 科普作家、翻译家 卞毓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李乔 科幻作家 刘慈欣( 松鼠会力邀大刘空降上海! ) 《新发现》杂志主编 严锋 当然,还有姬十三和众作者们 透露情报:可能会有重量级神秘嘉宾现身~~~~ 除了能近距离接触以上众多科学作家圈内当红明星、和松鼠们一起玩闹之外,此次由于我们有宾集堂会展会务公司赞助,所以大家还能享受到美味的茶歇;奥金伟业咖啡有限公司会特地带他们的咖啡机到现场,请大家品尝各式香浓现磨咖啡;另外还有729普贤茶庄提供抽奖奖品 以上这些,通通免费! 如果想要明星们签名的,请尽量带自己的书,因为我们能带去现场的新书不多。 在这个暖棚里喝下午茶 另外如果你有拿得出手的才艺表演,比如魔术、乐器之类的,请不要吝啬在邮件中告诉达文西。我们需要暖场表演哦~~ 好重哦!感谢西西TV,感谢MTV,没想到我会拿到这个奖~~~首先要感谢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提供我们场地和设备之外,馆长助理卢星先生还介绍了协办以及友情赞助的两家企业;沈嘉小美人为我们制作了上海和杭州的海报、电子门票。(海报真好看,看着心情真好姬十三) 感谢宾集堂会展会务为我们带来丰富美味的下午茶(一溜好吃的,我不告诉你,哼哼),想吃的话猛烈点击这里 www.aascc.cn 还要感谢方焱小姐为我们联系到奥金伟业提供香浓现磨咖啡,以及729 普贤茶庄的漂亮茶具作为奖品! _________姬十三强行插播广告的分割线_________ 姬十三大喊: 我要招助手啊! 姬十三再次插播:请读者帮忙将此消息传遍上海各论坛吧,日月光华、饮水思源谁来帮个手? 豆瓣同城活动地址: http://www.douban.com/event/10515685/
个人分类: 公告|18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