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吸引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吸引力

相关日志

我这课吸引不了你们,这主要是我的问题
热度 6 jiangming800403 2017-4-18 09:20
我的课太随意,太跳跃,吸引不了你们,这主要是我的问题。但是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主动性的问题,没有必要自己欺骗自己。学习并不是画重点,背重点,这不是学习,这其实是我糊弄你们,你们也在糊弄我。你们上研究生以后更能体会到,学习应该要有更多的主动性。什么是研究生,就是给你一个问题,你和导师一起去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应该猜到问题的答案。博士研究生,其实老师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一个核心矛盾,也是我郁闷,也是你们郁闷的一个根源是,我要求你们达到的程度和你们自认为要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落差。这就是教育到底是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的问题。医疗也是这样,到底是医生为主,还是以患者为主? 实际上,我应该比你们更了解,你们以后会遇到什么问题,会需要用到什么。有些问题也是你们学长学姐们工作后遇到不懂得问题问我,我才使劲讲的,比如断面土方量的计算。当你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最好还是和大部队一起走。 比如重力坝(重力挡土墙)的设计,我讲了将近两次的时间,但是还是基本没有把你们教会,这里面有水力、土力、工程力学的问题,我再详细的去讲,静水压力、动水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朗肯土压力、库伦土压力、重心、力臂、力偶矩,这都不是我的课应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习主要是靠自己。就像英语和政治,自己不想学,辅导班也是没用的。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508 次阅读|9 个评论
祖国啊 慈祥的母亲(Make China Harmonious Again)
dhubluestork 2016-12-3 12:48
(1)祖国的发展宜以安居乐业为一个中心,坚持知行合一、以人为本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2)学习世界各国的长处,避免其不足,清醒认识外部世界和 祖 国的相互影响,加强国家顶层战略,促进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培养下一代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具有正信仰,反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进而培养促进国家和人类进步的能力,让 祖国对 外来人才具有吸引力。
2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年了,没有人理俺(安培定义的物理实验检验)
热度 9 zlyang 2016-9-6 10:08
一年了,没有人理俺 (安培定义的物理实验检验) 安培定义似有问题,谁来实验一下? 难道“ 安培定义 ”的价值,还不如 NgAgo-gDNA ? 一、详细说明请看: (1)2015-09-06,《rainsnow 老师:我的担忧并没有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874.html (2)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可惜该网站近期在维护,不能访问。 (3)2016-08-03,《韩春雨老师:俺的偶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94253.html 早在 1822 年法国科学家安培就发现了平行长直导线之间,如果电流方向相同则相互吸引,若电流方向相反就相互排斥。但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间的相互吸引力 F A ,和电流方向相反时的排斥力 F R ,是否严格相等,即 F A = F R 是否严格成立? 有没有高精度的物理实验对此进行过检验? 1822 年安培的实验结论不用怀疑,但是其精度到底达到怎样的水平? 二、 网上现有的物理实验视频: 国际名校公开课麻省理工公开课:磁场和洛伦兹力 http://open.163.com/movie/2002/5/J/N/M72UIB0K0_M72UMIQJN.html PPS首页 教育,初中物理实验视频: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 http://v.pps.tv/play_390KHR.html 这两个视频给我错觉: “吸引力<排斥力” 。 相关链接: 科学网群组›物理综合›,2012-04-23, 平行导线间磁力大小,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552690-1-1.html 科学网群组›物理综合›,2012-04-16, 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550926-1-1.html 2013-12-21,CN 域名杯“科研梦,从这里起步”博客征文大赛:未获奖感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51772.html Williams E R, Faller J E, Hill H A. New experimental test of Coulomb's law: a laboratory upper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971, 26(12): 721-724.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26.721 ABSTRACT A high-frequency test of Coulomb's law is describ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xperiment is given in terms of a finite photon rest mass using the Proca equations. The null result of our measurement expressed in the form of the photon rest mass squared is μ 2 = (1.04 ± 1.2) × 10 -19 cm -2 . Expressed as a deviation from Coulomb's law of the form 1/( r 2+ q ) , our experiment gives q = (2.7 ± 3.1) × 10 -16 . This result extends the validity of Coulomb's law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Received 22 January 1971 DOI: http://dx.doi.org/10.1103/PhysRevLett.26.721 ©1971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三、研究表明: 俺 具有 超能力 : 俺是 隐形 人! 欧美 的 所有 实验室, 都 看不见俺!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竟是这样轻而易举?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6274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愛情] [爱情天文学(2016)][720p][意大利][主演:欧嘉库莉兰蔻]
lcj2212916 2016-7-30 13:17
天文学博士生艾美(欧嘉库莉兰蔻 饰)身兼动作戏替身演员,沉浸在危险挑战以澹化过往的创伤,直到她和成熟的天文学教授爱德(杰瑞米艾朗 饰)相遇,两人都难以抵挡彼此的吸引力,如谜般的炙热爱情,犹如他俩着迷的天文学般神祕。但某天爱德突然传出死讯,离奇的是,艾美仍然可以接收到爱德一如往常、各种形式的联系,就好像他根本没离开人世。不知所措的艾美决定探究这一连串诡异现象,解开心中的疑惑和爱德的死亡真相。   艾美不确定爱德是否真的已不在人世,也无法理解若爱德逝世,为何还能持续联络她,难道他的存在真像是他们俩总是谈论的天文学谜?宇宙的神祕现象?过重的情绪和复杂的谜团让艾美难以承担,要求爱德不要再联系,自此爱德再无捎来任何音讯,所有联系全都中止。再也无法联系爱德的艾美心急如焚,她得再想办法找到和爱德联系的方法,才能够揭开这所有的一切。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爱情天文学”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08045.html
2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37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2003)
ggjjhh 2016-2-20 07:25
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高金华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政治理论教育要发挥作用首先要有吸引力。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表现为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兴趣、对政治教育的热情,它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制约政治理论教育吸引力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本文仅从教育者的角度探讨如何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 一、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首先要凭借情感的力量。 政治理论教育应该既是灌输真理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即教学双方的感情交流过程。人的感情对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 225页)首先,情感对人的认知有先导作用。感情是通向心灵的桥梁,教学双方的深厚感情,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理论上去,从而有助于他们全面而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所学的理论。再则,情感对人的行为有推动作用。政治理论教育从功能上看,既是智育过程又是德育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理论,而且要按照这些理论去做人行事。教师能否言必信、行必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态度。教师若能引起学生的信赖感和尊敬感,就能推动学生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崇高情感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政治理论教育要给人以情感,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热爱教育对象,有培养“四有”新人的使命感。有了这种使命感,教师才能关心和热爱学生,使其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进而形成对政治理论的兴趣。第二,精通所教理论,有追求真理的理智感。教师应治学严谨、旁怔博引,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感,进而导向对政治理论的认同。第三,言行一致,有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学生往往期望老师是真善美的化身。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身教、帅先垂范,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感,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前提,政治理论教育要有吸引力,首先要给人以情感。同时必须看到,在教学中单靠情感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还要依靠真理的力量,以理服人则能收到“知之深、爱之切”的效果。 二、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关键要依靠真理的力量。 任何政治理论教育过程都是人们对理论重新建构的过程,教材是对特定理论的文字建构,讲课是对特定理论的语言建构。作为思想传播中介的教师所表述的理论和作为客观真理的科学体系本身总有一定的差距。差距越小,真理性越强;教育对象则越感兴趣,教育效果就越好。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恩选集》第1卷,第9页)政治理论教育要有吸引力,就必须给人以真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政治理论教育要给人以真理,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教材建设。政治理论教材应是一座精美的理论大厦,将人们引向真理的殿堂。政治理论教材的编写要走群众路线,发挥集体智慧,不能依靠少数人一稿定乾坤,更不应让谬误百出的教材不加修改地再版、增印。其次,要提高教育者本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教师要有钻研精神,自己先学懂弄通,才能在教学中讲深讲透。教师还要有创新意识,每位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都有发展理论的权利和义务,因为真理包括社会科学真理的发现权并不只在少数杰出人物手中。再则,教师还要掌握说理的方法和艺术。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逻辑的方法。教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典型例证、事理引申等说理的方法,发挥逻辑的力量,把抽象的理论讲具体。政治理论教育又是塑造人们灵魂的艺术,用幽默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一本正经地宣讲这种真理更容易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教师要凭借非逻辑的力量把严肃的真理讲生动。要把用幽默的力量打动人和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治理论教育应该既是灌输革命真理的过程又是培养能力的过程,不仅要给人以真理而且要帮助人们去应用这些真理,为此必须给人以方法,不但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还要以法助人。 三、增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还必须发挥方法的力量。 学以致用,是人类学习行为的一个普遍原则。教育者能否发挥理论的实践作用向受教育者传授应用理论的方法,是这种理论能否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的关键环节。 政治理论教育要有吸引力,必须发挥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方法的力量。首先,政治理论教育要给人以方法,是学生们的强烈愿望。对于新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学生向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如果我们不能及时传授运用政治理论的方法,学生们就会失望。其次,政治理论教育要给人以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恩全集》第39卷,第 406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向学生指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再则,政治理论教育要给人以方法又是教师的历史责任。古今中外杰出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方法的传授。中国古代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的谚语,外国则有“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人们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格言。在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的今天,政治理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就更必须给人以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把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政治理论教育吸引力的一个战略措施。 政治理论教育要传授方法,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从受学生们普遍面临的人生问题入手,为他们提供树立人生理想、进行人生设计、处理人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之路。再则,引导他们把对社会问题的感性关注上升到理性分析,帮助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等政治理论的有关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做一个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公民。最后,为他们提供一些解决学业问题的方法,满足他们掌握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创新成才的高层次需要。 总之,情感、真理、方法是政治理论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注重情感的交流、真理的建构和方法的传授,才能使政治理论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具有深层次的巨大吸引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吉林军医学院) 原载:《教师报》2003年2月12日第5版。(编辑:王晓梅)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谓“格上最坏情况的困难性与平均情况的困难性”
热度 1 chzg99 2015-12-13 22:14
格上构建密码学方案的吸引力:最坏情况困难性与平均情况困难性的连接,Ajtai,96 而密码学中的困难性需要的是:平均情况下的困难性。例如,如果随机选择的key,没有概率多项式时间的算法能够以不可忽略的概率破解该key。 而计算复杂论中的困难性是:最坏情况下的困难性。例如,没有多项式时间算法能够解决该问题的所有实例。即,任何多项式时间算法,存在某个实例无法解决。这对密码学是不够的:存在某个key其破解是困难的。即使不可忽略的很小一部分key能被破解,该方案也被认为是不安全的。 密码学函数的构造要求:在最坏情况下的标准计算复杂度假设下,密码学函数在平均情况下是可证明困难的。然而,对于目前的一些密码学方案,不仅要要在最坏情况下假设其困难,而且要在平均情况下假设其困难。例如,基于大整数分解的密码学方案。 最坏情况困难性与平均情况困难性的连接,Ajtai,96。说的是:对任何格及某个近似因子,如果没有算法能够解决近似SVP问题,则从一个特定的容易选取的分布中随机选取格时,SVP问题是困难的。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随机格(q元格),从随机格里选取的格,其上的格上标准困难问题例如SVP是困难的。
个人分类: 全同态|10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上完一轮
热度 3 chaliez 2015-8-17 11:23
我算是我们学校开设选修课比较另类的了,《民族植物学》的火爆情景,促使我把预谋已久的《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于15年搬上了课堂,选课人数和我预料的一样,仍然爆满270人, 没办法,没有更大的教室了。 原来本想以台湾 潘富俊的书作为教材,但是,通读了一遍 后发现这他的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 无法满足我的授课要求,只好以潘富俊的书为蓝本,自己查阅资料,按照我的想法 增补一些专题。 这门课 原本想16年开讲,谁想到 教务处在我报上申请1周后就批了,这弄的我有点被动,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就困在这门课的备课当中,大量筛选诗词歌赋,然后自己在吃透,虽然我自诩有一定的文学涵养,但毕竟 理科生,跨界还是有困难,但毕竟 文理结合还是蛮有吸引力的!虽然只有24学时,但是这24学把我15年上半年完全占据了,丝毫分不出时间干别的。自己打心底里喜欢 讲这门课,所以,牺牲了半年的科研和文章,我依然不后悔。 开设该课的终极目标是让这些将来的医生、护士、 药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些人文的情怀,有一些热爱自然的心, 让他们突破一些时间都在挣钱上了“的医院特有的生活习惯。
个人分类: 民族文化与环境|4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博士生之(27)“抉择”
热度 55 shn2010 2015-7-8 10:22
在面试过的诸多学校中,地处成都的西蜀大学算是排名最好的。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离自己家比较近,很多同学也都在那边上班;学校名气大;学校在郊区,周边地段的房价也就七千。不过学校没有任何的安家费,而且进去之后年收入大概只8万左右,还要求前三年里必须发表六篇SCI文章,申请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不到要求就得“非升即走”。 不少在成都工作的老同学都恭喜李勋哲拿到了西蜀大学的工作机会:“赶紧来成都工作吧,你来了我就给你介绍对象。成都美女多啊,我手上一大堆资源呢!” 可是,学校的各种高得吓人的考核以及学校的那些毫无吸引力的待遇让李勋哲有顾虑。李勋哲决定找一个刚进西蜀大学工作一两年的年轻老师咨询一下。在网上找到一个刚进西蜀大学工作两年的邓老师的电话,根据网上资料,邓老师也是从外校进去的,是在自己将要去的那个学院工作。拨通了邓老师的电话,自报了家门之后,李勋哲问:“邓老师,您在里面工作了这么久,感觉怎么样?” “ 哎,两个字——苦逼。学校不太重视年轻人的发展。我们这些青椒们考核多,工资低。我现在一个礼拜四天有课,还要帮着大老板跑项目、弄材料、发论文,整天都累的要死。这么忙一年到头也就十万左右。工作两年了还没攒下啥钱,一家子挤在学校的四十平出租房里。如今孩子出生了,除了奶粉钱、一家人的开支,就剩不下几个钱。有时候感觉自己活得连尊严都没有。” “ 没有其他收入吗?听说在西蜀大学里面很好拿项目啊?” “ 年轻人既没有人脉又没有经验,你怎么拿项目?项目还不是那些大佬们去拿。他们倒是轻松,一年搞几个项目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 “ 您现在是自己单干还是进了其他老师的团队呢?” “ 自己拿不到项目,只能进别人的团队跟着别人干了。” “ 能进团队也不错了。压力没有自己单干那么大。” “ 哎,要别人帮你,你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我帮着大老板做各种项目,每年的年底也就分个三五万块钱而已。大部分钱还不是给那些大老板们拿去了。而且,学校里面大多数老师都是本校毕业的,像我们这样外校毕业的青年老师大都会被边缘化。” 与邓老师通过电话之后,李勋哲对西蜀大学愈加没有好感了。他暗想:“那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十二月底,找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陆陆续续有学校催着他签约,可是他心里面还是没有拿定主意。他想,哎,要不就直接和西蜀大学签约了吧,苦逼点也就算了,至少离家近,朋友多。 一天,他在网站上又看到了一个招聘信息:西夏新成立的二本高校,重资招聘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人才,安家费30万,科研启动基金15万。30万,对于他来说还是太有吸引力了。此外,学校新办不久,对老师的要求主要是教学为主,对科研上面的考核倒没有特别多。看到这条招聘信息,李勋哲心动了。于是他把简历按照招聘信息的要求发到了指定的邮箱。当天下午,接到了来自三闾大学的面试通知。 三闾大学为李勋哲一个人单独举行了面试。在面试开始前,负责招聘的年轻老师就对李勋哲说:“李博士,你放心好了,你这个专业属于学院的紧缺专业,而且你本科的所学的东西和现在学院的发展方向是吻合的。所以只要你愿意,过来问题不大,院长肯定是会要你的。” 李勋哲笑着说:“看来学院主要还是看中我本科的学历啊。” “是的。学院现在很缺你本科这个专业的老师。其实你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大的需求。” 然后他又好奇地问:“为什么学校会缺我这个专业的老师呢?” “是这样子的。学院成立的时候招聘的主要都是些只有学士或者硕士学历的老师。后来学校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决定花重资大规模引进博士。那个时候学院里面没有博士,加上学校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只要有博士愿意来面试,院长都会同意引进。于是呢,这几年学院引进了一大批的博士,但是大都是些基础化学方面的博士,比如说什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之类的。但是,这些引进的老师们呢,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学过化工方面的课程,所以给本科生上化工方面的课程比较吃力。也就是说,引进的博士们根本没有为学院的发展作出应用的贡献。所以,现在院长坚决只引进具有化工专业背景的老师,特别是具有煤化工背景的老师。” 李勋哲说笑道:“那我本科毕业就来这边工作也许比现在才来干得会更好呢。那个时候可塑性、进取心都更强些。” “那也不是。你有了博士头衔,进来的待遇、发展空间都不一样了。总体而言,学校这边刚刚起步,科研平台是基本没有,你过来呢,以后是要以教学为主。另外,你过来之后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着手成立一个煤化工的专业教学实验平台用于本科生教学。” 面试过程乏善可陈。面试结束后,院长把李勋哲叫到他的办公室,拿出一本厚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指了几门课程,问李勋哲本科时候学过没有。李勋哲一一据实回答。然后,院长又说:“如果你愿意过来工作的话,我们希望你把将来的研究回归到本科时候的方向上去。这样既能和本省的资源向结合,也能和我们学院的发展规划相结合。总体上,学院是欢迎你过来工作的。你自己考虑考虑吧。” 拿到三闾大学的Offer之后,李勋哲在西蜀大学与三闾大学的选择上犯难了。两个学校之间的条件差别很大:西蜀大学,地处成都市,房价7000块以上,距离家3个小时车程,无安家费,科研启动费8万,年收入也是大概9万的样子;三闾大学,一个刚创办不久的二本学校,地处欠发达的西部比较落后的西夏少数民族自治省;城市房价5000块左右,距离家需要十多小时的火车;学校给安家费及购房补贴30万,科研启动基金15万,每年收入大概9万;以后从事工作的重心是本科生的教学。 西蜀大学的名气当然比三闾大学高很多。但是学校要求三年之内不安排上课,而且要求必须发六篇以上文章,才能通过一个所谓的“学术关”。他感觉,如果为了完成这个考核要求,自己去了那边的前几年,肯定只敢继续从事现在的研究方向,因为换一个自己不熟的研究方向恐怕出成果会不太顺利,而这必然会很大地限制自己将来的发展。相反,三闾大学平台低,没有什么名气,去三闾大学以后主要就是从事本科生教学方面的工作,在科研上可能会接触比较少。但是去了之后靠着安家费就能够买房,马上能够过上算是小康的生活,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李勋哲决定向三闾大学的新引进不久的博士老师咨询一下相关情况。他在网上搜到了一个刚进去两年的桑博士的手机号,拨通了电话。稍作介绍之后,他问道:“桑老师,您在三闾大学工作了一年,感觉怎么样?” “怎么说呢,杂事特别多。学院里面要求所有的新进老师都当班主任,当班主任就得负责很多学生的事务,乱七八糟的。而且学院里面很喜欢开会,一个礼拜开两三个会,一个会就是半天。时间都给这么浪费了。” “您现在给学生上课吗?” “上啊。所有老师都是进来之后就给本科学生上课了。” “那没有任何培训?” “没有培训。” “在里面上班你感觉满意吗?你后不后悔当初的这个选择?” “怎么说呢?工资的话还基本满意吧,虽然不算高也饿不死,比起其他学校来也还算是中等。但是,我现在在学院的地位比较尴尬。我以前是学有机化学的,现在过来这边化工学院这边,院长就总是说我没有化工背景,很多专业课我都上不了。自己也感觉自己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学院院长给我扣上‘没有化工背景’的这个帽子,把我给边缘化了,学院里核心事情都不让我参与。现在学院里面的硕士学历的老师甚至更受重用一些。” 李勋哲心里想:“你拿了学校那么多安家费却没有为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难道没有感觉到良心上过意不去?有什么资格抱怨学校?”不过他只附和着说:“哎,院长这种做法太狭隘了。招到人才就应该要利用起来啊。” “管它呢!边缘化就边缘化!我也乐得轻松。现在我在学校里面就上有机化学之类的课程。那些核心课程和核心事务院长不让我参与,我也不想参与。反正学校已经和我签了八年的协议,他不可能把我赶走。我该上课就上课,没课了自己搞些实验造点论文骗论文奖励。” 挂了电话,李勋哲不禁叹息:这种高安家费来吸引人才的引进方法,不仅是害了学校,也是害了应聘者。听完年轻老师的抱怨,李勋哲猜想学院院长可能比较难相处。不过,也许是那位桑博士他自己的性格和专业上的缺陷让他走到如今这尴尬的境地,所以他的经历不用太值得参考借鉴。 李勋哲打电话回家咨询父母的意见。老妈希望他去西蜀大学:“回我们四川来吧。你来这边离家近点,到时候回家什么的也方便。这边亲戚朋友也多。而且西蜀大学的名气比三闾大学好。学校名气好,你在里面工作也是有地位有面子的事情。” 电话那头,老爸从老妈手上抢过手机说:“学校排名好有个屁用!你自己过得好、发展好才是最重要的。 你要是回西蜀大学,一分钱安家费都没有,你靠自己的工资去攒钱买房娶媳妇不知道要几年以后了!再说了,三闾大学那边是新建的大学,机会多,上升空间大,学院发展起来以后你就是元老,说不定很快就能升上去。要是去了西蜀大学,人才多,你很难有上升的空间。” 老妈又从老爸手上抢过手机,说:“别听你爸的!他懂什么!你回西蜀大学来,将来找对象什么的也容易。你不是有很多同学在成都嘛,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同学给你介绍对象。你去了三闾大学,将来指不定就只能找个西夏媳妇了。” 李勋哲忍不住打断老妈的话:“西夏和我们汉人早就融合差不多了,而且西夏那边汉人也很多啊,又不是只有西夏人。” 老爸从老妈手上抢过手机,说:“别听你妈的!她懂个屁! 你接下来的几年是非常需要花钱的。你要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孩子这些问题,这些都会非常需要钱的。你去三闾大学那边至少可以靠着安家费解决眼前的这些问题,至少压力不会太大。离家近有什么好处!离家近要是没有钱,照样不能好好地养老婆孩子。 ” 老妈又要去抢老爸的手机,老爸死死拽住手机不给老妈,李勋哲听到老爸骂道:“你抢什么抢!屁都不懂,见识太短!” 李勋哲又听到电话那头老妈回嘴道:“你才是屁都不懂!你的见识更短!” 在电话这头,李勋哲感慨地想,面对这种人生抉择,父母也给不出任何有用的建议啊! 周围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建议。郑可辛建议道:“去成都吧!成都是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比西夏好得多。西夏太落后了。再说了,平台非常重要。西蜀大学的平台好,以后容易拿科研项目,挣钱的路子更广。” “ 可是,学校制定了这么多的考核,又是要求发文章又是要求申请青年基金。我怕要是自己达不到这些考核以后就要被赶走。” 郑克辛说:“博士毕业的这三五年,正是做科研的好时候。这个时候年轻,有闯劲,有志向,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也具有科研经验。如果这三五年里如果拿不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能以后也难弄不到了。所以,不要去担心各个学校给出的是什么样的考核。” “ 说实话,我倒也不是怕自己不会写论文过不了学校的考核。可是,去了这种以论文的考核为导向的学校,为了完成科研上的考核,我将来只能往那种好发文章的领域走。感觉自己的路会越走越窄,在一条论文制造的‘很虚’的路上回不了头。” 建议去三闾大学的人则基本上都是看重了学校的安家费。“给那么多钱,直接可以买车买房解决后顾之忧了。像我们这种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一般的博士最适合去这种给的安家费多的学校了。去好的平台最终目的还不同样是为了钱。你去西蜀大学,到时候每天还要为柴米油盐的事情发愁,怎么能够静下心好好做学术?” 一天,在食堂吃早饭的时候遇到冯工,冯工听了李勋哲所面临的抉择之后,建议他去三闾大学。“在十年之后,不论你在西蜀大学还是在三闾大学,都会处于当地社会的中层阶级。但是,在接下来的五年是你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因为这几年你要面临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人生大事。这些事情件件都需要花钱。你去了三闾大学,马上得到30万的安家费,至少能够买房了,解决了后顾之忧。有了房子找对象结婚了就容易得多。相反,你去了西蜀大学,按照你所说的情况,前三年你基本上攒不到什么钱。也就是说,在你最需要钱的时候,三闾大学能够给予你所需要的,而西蜀大学却给不了你。也许你去了西蜀大学,十年之后的你会比去三闾大学学院发展得好,挣的钱也更多。但是那个时候你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钱了。钱多到一定的程度,也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了。” 李勋哲听着冯工的建议,心里暗想:“是的,一个人只有有了钱才有资格谈理想和事业。如果天天要为钱而发愁,他怎么可能谈理想谈事业?” 冯工停了一下,又转过话题说:“钱真的是很重要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你看那些有钱的人,各个都是精神焕发自信满满。那些没钱的人呢?给人感觉就是猥琐自卑。什么发展、什么平台,都是虚的。说得俗一点,你有了钱,找对象都容易得多。” 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给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李勋哲感觉,其实很多人是在并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随便给出的毫不负责任的建议的。比如说,有些人建议去西蜀大学,仅仅因为他觉得那边平台好,容易赚钱。有的人建议去三闾大学,仅仅因为听到三闾大学给的钱多,却压根不问去了那边需要做些什么,能不能得到好的发展。而且,几乎没有人问李勋哲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事业。李勋哲渐渐明白, 真正全面了解自己处境的人只有自己。所以,只能是靠自己去思考做决定的 。 科研平台真的很重要吗?为什么要搞科研?如果搞科研也就是为了钱,那么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能够马上拿到钱在手,为何不直接拿到钱,而要去费尽心思没日没夜地写基金、发论文赚钱呢? 对自己而言,什么最重要?李勋哲又想起自己曾憧憬过无数次的未来生活: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得到学生的爱戴尊敬;闲暇时候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看书,旅行,写作……突然意识到,这些天思考得太多,差点就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其实自己渴望的是内心的充实和宁静,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那份满足 。自己为什么要去高校当老师,还不就是因为觉得高校里面思想自由,大多数的时间自己支配,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东西吗?如果进了高校之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要忙着在申请基金、忙着制造论文以便达到考核的要求,每天围着一些自己觉得没有价值的东西忙得团团转,那又何必非要去高校呢? 于是,他决定去三闾大学。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个人分类: 小说|23935 次阅读|70 个评论
探究宇宙﹙2﹚
热度 4 x2t6j8 2015-3-4 16:24
宇宙中一切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中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那么,又是哪几种作用力推动天体运动的呢?第一种作用力是上一篇探究宇宙﹙1﹚讨论的宇宙全部恒星的热的总能量推动星系相互散开的散开力。 现在讨论第二种作用力:物质的引力。引力是自然界物质自有的,是牛顿研究发现的,他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将其称为万有引力,这是他从一个苹果落地的现象入手研究,进而抓住并阐明了自然界物质自有引力的内在规律,即事物的本质。 请看牛顿研究发现引力的经过: 1666 年伦敦流行瘟疫,牛顿为了躲避瘟疫,回到了他的老家林肯郡,住在他的母亲的农场里。深秋的一天,他坐在苹果树下的条凳上,思考着月亮和星星运动的作用力问题。忽然一个成熟的苹果落在他的头上,他对此感到惊奇!他想苹果从树上掉下时,为什么不斜掉、不向高处升、也不向横的方向飞呢?他把这个现象结合月亮运动思考,月亮是不是也象苹果落向地面一样的原理落向地球呢?有可能是因为月亮下落的弧线远离地表,就使得月亮环绕着地球运行呢!由此他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等于万有引力常数乘以每个天体的质量除以两个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即引力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不妨看一看物质构成的天体相互之间吸引碰撞堆积合并的事实;透过质量小的天体被质量大的天体吸引,落入质量大的天体,进而堆积合并的证据举例如下: 一、地球吸引陨石和小行星: 1908 年,一颗直径约 25 米的小行星落入西伯利亚通古斯。 二、太阳吸引彗星: 2011 年 7 月 6 日,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 SDO 拍摄到一颗彗星飞向太阳,当撞入太阳表面 15 分钟便融化被火焰湮没。 三、银河系中心吸引尘埃氢云: 1963 年,奥尔特观测到位于银道面上方的尘埃氢云向银河系沉落,发现了银河系吸引物质的直接证据。 四、星系与星系相互吸引合并: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星系与星系相互吸引合并的图片就是证据。 可见,自然界的物质自有引力。由于 引力与天体质量成正比;与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导致两个甚至多个天体 相互吸引碰撞堆积合并;其中多数是质量小的天体被质量大的天体吸引,落入质量大的天体堆积合并。 某一天体系统,其中心的吸引力可以通达星团或恒星传递到系统外围,使得整个系统协调旋转。 1932 年,兹威基由于不了解星系中心的吸引力,可通过星团或恒星传递到星系外围,使得星系外围的物质绕着星系快速旋转甩不掉,即猜测出宇宙暗物质。而现代仪器探测证实宇宙中没有暗物质,所谓暗物质一说纯属子虚乌有。现在人们不惜花费财力、物力、人力、智力,去探索、去强求宇宙中本来就没有的暗物质。事实明摆着,探索暗物质是无效的劳动,最终将一无所获。 以上所举实际例子,是人们亲眼所见;是现代仪器探测所见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碰撞堆积合并,即吸引力在宇宙空间起作用的事实。 以下讨论,揭开宇宙奥秘,有必要研究散开力 在宇宙空间的作用 : 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取得成功之后,曾尽后半生精力,研究探索天体运动的初始动力,即第一推动力。面对宇宙奥秘,需要研究散开力 在宇宙空间的作用。 由于当时探测条件限制,他在当时没有关于恒星的热喷射带电粒子散开的最起码的数据资料,更不知道宇宙中有数量众多的恒星释放能量。因缺少资料他的研究结论是:“上帝设计并塑造了这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且给予了一次动力,使它们运动起来。”而现代仪器的探测数据:否定了他的片面结论;确定了 宇宙全部恒星的热的总能量推动星系相互散开的散开力,是促使 天体运动的第一推动力。 散开力有以下事实 根据,一、 1989 年 3 月 13 至 14 日,太阳的热能量推动带电粒子散开,猛烈的冲击了加拿大魁北克省,损毁了供电设施;二、太阳的带电粒子向外运动,也就是太阳风向外运动把彗星上的尘埃和粒子吹出形成一条长长的彗尾;三、卫星和探空气球探测太阳粒子向外运动的速度为 300 至 700 千米 / 秒之间,偶尔可达 998 千米 / 秒。 太阳的热就是能量;太阳的热能量推动带电粒子散开。同时,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约有 2000 多亿,而宇宙中现在己经观测到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约有 500 多亿,这 500 多亿星系中的恒星的热能量,不停的推动星系相互散开。换言之,宇宙全部恒星的热的总能量推动星系相互散开的散开力,主宰并支配着宇宙物质的散开运动。 热是能量的证据很多,比如:热可以做功的实例在人们身边就有很多,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经常利用热做功,瓦特看到水被烧热后,沸腾的水蒸气掀动水壶盖,即利用热气做功原理发明了蒸汽机,引起产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更何况:斯隆数字巡天的宇宙图像数据;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宇宙图像数据;空间飞船到太阳系所有行星及部分小行星探测的图像数据,提供了研究发现散开力的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上世纪人们猜测的宇宙暗能量,其实质就是宇宙全部恒星的总能量。让事实说话,恒星的热就是能量,谁能从哪里找得出半点暗来?表明暗能量既没有事实证据,又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暗能量的说法不成立。至所以猜想者不让事实说话,是因为他们心虚。 下面继续讨论,散开力和吸引力的共同作用: 我们1991年研究发现的散开力和牛顿1666年研究发现的吸引力,将这二种作用力结合运用,即可揭开天体运动奥秘。也将开辟全新的宇宙认知体系,让人类迈进理性时代。人们将从此结束面对宇宙物质运动的束手无策和胡乱猜测,有了以理性姿态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勇气与自信。 话再说回来,对于认识和理解宇宙天体的运动,了解散开力和吸引力的共同作用极关重要,因为一个稳定的天体系统,它的散开力和吸引力必须相对稳定,也就是散开力和吸引力正好相互平衡才能保持稳定。比如:酸与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就稳定了;又如: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中和﹙反应﹚,生成新的原子就稳定了。 举例:太阳系就是一个稳定的天体系统。一是 太阳高温喷射带电粒子顺自转离心力向外运动形成散开力,这种散开力顶托太阳吸引力,在赤道面形成散开力与吸引力相互平衡空间,行星、小行星、星际物质只有在这个平衡空间里才能存在。如果某一天体离开平衡空间,不是被太阳风吹出太阳系,就是被太阳的吸引力吸入本体而消失。二是太阳质量够大,吸引力够大,把行星、小行星、星际物质牢牢的吸引在周围,才不被太阳风吹走,就长期悬浮在太阳风中随着太阳的自转而绕转。由此形成稳定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同样是一个稳定的天体系统,银心喷射带电粒子顺银心自转离心力向外运动的散开力,顶托银心吸引力,使2000多亿恒星免被银河系中心吸入。同时,银河系中心的强大吸引力牢牢吸住2000多亿恒星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形成稳定的旋涡星系。可见,稳定的天体系统是 散开力和吸引力相互平衡的杰作,是散开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旋涡星系是比较稳定的天体系统,旋涡星系约占宇宙星系总数的80%,椭圆星系约占17%,不规则星系约占3%。 下面看看 散开力和吸引力,若是失去平衡出现的异常现象。 一看某空间散开力占主导地位,失去吸引力产生的现象:由于宇宙全部恒星不停的喷射带电粒子,而带电粒子又不停的散开,导致悬浮在磁场中的星系不停的散开。尽管每个星系中心的引力强大,同时星系中心的引力可通过星团与星团产生传递效应。但由于星系与星系相距太远,吸引力只能在星系内发挥作用,对相距遥远的其它星系失去吸引作用,造成星系之间只有带电粒子的散开力推动星系散开。哈勃1924年观测到距离银河系越远的星系,离开银河系的速度越快,就是星系在散开力的作用下快速的远去。 在研究发现散开力之前,由于人们对星系离开银河系远去的现象不清楚,勒梅特先猜出了一个宇宙大爆炸。接着, 1940 年至 1948 年伽莫夫、阿尔芬、赫尔曼等人,又猜了一个宇宙大爆炸理论。 1980 年至 1984 年古斯、林德、斯坦哈特、阿尔布雷切特等人,又猜了一个宇宙膨胀理论。然而,科学的理论要有实证才能成立。有关宇宙的研究理论属于自然科学,是科学理论必须要有事实证据。有些人先是随意猜测,过后又不检验,是热衷于唯心论的表现。总之,凡是拿不出事实,又拿不出证据的理论,是不能算数的。 二看某空间吸引力占主导地位,失去散开力产生的现象: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一颗G1229B的褐矮星,这颗褐矮星的质量约是太阳质量的7%,它的内热活动产生的热,促使火山喷发熔岩,就和地球上火山喷发的熔岩一样,喷发过后就泠却了。不像恒星那样火山连续喷发,喷出的熔岩覆盖星球表面,才可以喷射带电粒子产生散开力。褐矮星不同于恒星,它的星球表面是泠的,不喷射带电粒子,就没有散开力,只有吸引力。又由于它的质量约相当于70颗木星质量,具有超强吸引力;同时,它的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褐矮星构成星团,加上该空域没有散开力抵消及中合吸引力,超强吸引力显得更巨大无比,既使是光从附近通过也会弯曲,若光射入即消失。 再看太阳,它的带电粒子散开时,在太阳强大引力束缚作用下,被迫迂回到赤道面与自转离心力汇合,沿赤道面向外运动产生散开力顶托太阳引力,生成斥引平衡空间。太阳引力场呈圆球状,太阳位于圆球引力场的球心,太阳赤道面是斥引平衡空间。南太空和北太空是超强吸引力主宰的空域,证据已经有:太阳及日光层卫星拍摄到克鲁兹族彗星被超强吸引力吸引从南太空和北太空驰向太阳;1919年测定光线从太阳附近通过出现弯曲,也是被超强吸引力吸引造成的。 银河系中心和它的2000多亿恒星的星系风,顺着银道面与旋转的离心力一齐向外运动,顶托银心强大吸引力,形成斥引平衡的银盘。银河系中心的引力场呈圆球状,银河系中心位于圆球引力场的球心,银河系中心赤道面是斥引平衡空间。银河系中心的南北空间就是超强吸引力主宰的空域,其南北空间的超强吸引力吸引物质的证据有: 1963 年,奥尔特观测到位于银道面的上下两方尘埃氢云向银河系沉落。 如果将褐矮星 G1229B 的超强吸引力与银河系中心南北空间的超强吸引力对比,是小巫与大巫,褐矮星 G1229B 的超强吸引力就显得渺小了。 1783 年米歇尔, 1796 年拉普拉斯分别提出:一颗恒星够大,密度够高,其引力巨大,可使任何物体都无法挣脱它的吸引。人们曾就引力巨大是以“引力崩溃物” 称谓好还是以“黑洞” 称谓好犹豫不决, 1969 年 惠勒干脆将恒星的坍缩物称为黑洞。克尔解释说黑洞与类星体有关,射线散发是物质穿过视界并消失于黑洞。霍金又提出奇异点和黑洞蒸发。 这几个人以上的猜测,是想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宇宙空间超强吸引力。然而,他们却不了解褐矮星 G1229B 的超强吸引力与银河系中心南北空间的超强吸引力对比,是小巫与大巫,褐矮星 G1229B 的超强吸引力显得多么渺小。同时,也没有弄清楚宇宙空间超强吸引力的分布取决于宇宙空间超大质量天体的分布。其结果:他们的猜测,严重的阻碍了人们对宇宙空间超强吸引力的理解,危害科学进步。 至此,经过 1666 年牛顿看到苹果下落,研究发现了物质的吸引力。又经过我们根据 1989 年 3 月 13-14 日,太阳带电粒子冲击加拿大。后又历时两年多,于 1991 年研究发现了恒星热能量的散开力。到现在,宇宙中一切天体都在不停运动的作用力清晰了。原来,造成一切天体不停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是:散开力和吸引力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后,天文学家、宇宙学家便可以大有作为了。
个人分类: 据事讲理|2176 次阅读|9 个评论
元素收藏:视觉冲击下的科学启迪
kejidaobao 2015-2-13 09:13
在外人看来,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的确很“疯狂”:他的收藏品竟然是化学元素。这个“科学怪人”曾经获得2002年度搞笑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发明了一张“元素周期表桌子”。那是一张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样式设计制作的木质桌子,摆放着元素周期表中对应元素的收藏品。到2009年,他的藏品达到了2300多件。这本《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就是这些特殊藏品的见证。 像大多数藏品爱好者那样,格雷对这些元素藏品能够如数家珍,包括元素的存在形貌、性质特点和应用等。作为一位化学家,他在专业上没有任何障碍。如果把阅读这本书比作是参加了一次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盛宴,那么精美的图片就是绝对主料,其中的文字则是调味的配料。人们喜欢色泽上很有吸引力的食物,最终不只是为了一饱眼福,而是获取营养。欣赏这些化学元素的图片,读者们所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乐趣和好奇感,而是在视觉冲击下的科学启迪。 任何文字表达,都没能比得上图像给人以直观和真实的感受。在本书中,每种元素,都有一张整版的大尺度主图,另加3~5张不等数量的小尺度配图。不同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翻阅页面的先后顺序、停留时间的长短都可能不一样。小读者们首先是被形状最奇特、颜色最炫目的图片所吸引。而“俗气”的大人们,恐怕最先要看的是“铂”、“金”这些贵金属元素的图片。不妨就以这些元素为例,欣赏一下这些精彩绝伦的图片吧。 78号元素“铂”,主图展示的是一张铂材质的金属网,看起来像蚊帐,实则是实验室中的物品。配图是用铂制作的实验用具(如电极、过滤器)或医疗用具的图片。这些物品与一般读者有些距离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而79号元素“金”与此大相径庭,主图展示的是1890年发现的一块重达1盎司的天然纯金块,配图有高纯度的真空气相沉积金晶体、镀金的廉价首饰、年代久远的金涂料、铀电镀工艺制备的“希利金”等。这些图片囊括了金元素的天然状态、纯晶体态、悬浮液态、涂层等多种形态,让读者见识到形形色色的金元素。 还有一些比较难收集或难以用图片来表现的一些元素,比如,原子序数为1的氢元素。氢元素的主图就不是一件藏品,而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的鹰状星云,这种壮观的景象是宇宙中大量的氢吸收了太阳光形成的。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侧的惰性气体元素,在纯净状态下通常是无色气体,作者又是怎样用图来展现这些无影无踪的物质呢?2号元素氦、10号元素氖等元素的配图中,有一个古老的安瓿,“ 空空如也”。但主图却是散发彩色光的元素符号造型:这利用了霓虹灯的原理,让惰性气体在电流下发出有颜色的光。还有一些元素具有“杀伤力”,比如放射性元素,翻到92号元素铀这一页,就会看到一块30g的铀金属,这种元素是可以用来制作原子弹或建设核电站的! 尽管图片是这本书的绝对主角,但书中的文字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书中,文字的段落是与小尺度的配图镶嵌在一起的。这些文字不仅补充了图片不能直接传递的内容,还使得阅读的过程变得轻松幽默,平添了几分乐趣。这些文字就像是爽口的调味料一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大多数元素的介绍文字具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最后一段文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相邻的元素。比如,7号元素氮,它的最后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我们的四周有许多氮,大气中超过78%的成分是氮。另外22%是什么?大部分是我们赖以呼吸的氧。”这样就把8号元素氧介绍出场了。作者准确又巧妙地找到相邻元素之间的这种关联,形成一个自然的过渡。 Theodore Gray著,陈沛然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定价60元。 从语言特点上说,这本书在准确传达科学信息的前提下,文字表达做到了活泼生动、幽默诙谐,又充满个性色彩。4号元素铍是一种可以用作导弹和火箭部件的元素,同时又是受女士们喜欢的绿宝石中的一种元素。针对这一性质特点,作者写道:“ 铍是一种快活的、像詹姆士·邦德那样的金属,在这一刻能发射火箭,而在下一刻能取悦女士。”再比如,介绍9号元素氟的化合物特氟隆时,作者写道:“ 最著名的高稳定性氟化合物特氟隆,它的发现纯属偶然。那么多重要的化学产品都是由于意外的因素被发现的,真让人怀疑化学家究竟是多会做错事的一群人。或者,也许当那些意外毁了他们的一天的时候,他们具有善于从意外中发现惊喜的特殊能力。”通过这种调侃的活泼语气,作者把特氟隆的意外发现的科学事实进行了介绍,同时又把科学家善于观察和思考、绝不放弃任何现象的个性进行展现。 同样,本书图片说明的文字也不刻板生硬。比如,在介绍一个装有砷的小铁罐时,作者的说明是:“ 为什么有些人会带着一小罐砷?我无法理解。”在一个用银线做的短裤图片旁,作者的旁白是:“如果真的有必要加以防护,用银线做的短裤可以抵御电磁场。”对所谓的“镭避孕套”的图片说明是:“ 镭避孕套——谢天谢地——其实根本不含镭。”总之,作者讲述科学事实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这种特别的表达,让读者深深感觉到:科学也是有温度的。 不得不说,这本图书对于专业的化学研究人员而言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即便是专业人员,也不一定对这100多种元素非常熟悉;即便是在文字上熟知了,也不一定有机会能见到含有这些元素的物质。何况这本书的右侧页面边缘空间还给出了各种元素原子半径、晶体结构、电子填充顺序、原子发射光谱等专业特征数据。感谢西奥多·格雷这深具创意的分享! 文/胡俊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热度 5 xin 2014-9-18 09:35
昨天从新闻得知,92岁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站着给6000名新研究生讲课,底下却睡倒一片。心里感到悲凉,新闻发人深思。当前,对课堂缺乏兴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最近在给本科毕业班的学生上专业课,虽然备课还算精心,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课学生很多。除了个人学识浅薄、上课吸引力不够之外,究其原因,这可能还与当前教学体制、就业压力以及学生都在复习考研、保送已成定局,对成绩没有过高要求等有关系。 现在学习积极性呈现从中小学、大学、研究生过程的倒挂现象,中小学过度的榨取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对知识失去了好奇心。而且现在的高等教育基本百分百毕业,高喊着60分万岁的大学生基本上是有恃无恐。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失去了大学原本的内涵,充满了功力性,显得毫无趣味性,面目丑陋,让人生厌。大学教育缺乏了朴素、自然,缺乏了对知识的向往。 当前,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都是既不爱,也不恨,无所谓的态度。学生根本无从谈什么梦想,像样的工作很难找到,似乎读的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现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是存在的。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学业冷淡,谈不上抱怨社会,只是对未来、对自己缺乏自信,一切都觉得没有意思,考研也只是为了躲避就业难。 研究生教育了成了就业难的缓冲器,成了大学生躲避社会的避难所,也成了一个非以学术为核心的荒凉的集中营。精神是空虚的,身体似乎也有气无力,热情和激情都已经在中小学耗尽,只剩下了毫无生机的躯壳,混迹在各个大学科研院所的宿舍、教室和实验室里,电影、娱乐节目和游戏,成了逃避现实的最好的途径。 现今的大学老师是一个很可怜的人群,用可怜的陈旧的知识,为了养家糊口,可怜兮兮的站在讲台上,装腔作势地讨好学生,面对一群毫无生机的学生,诚惶诚恐地备课上课,还常担心学生给个差评,影响自己的升迁和生计。不去严肃的面对,只是坦然面对现实,营造表面上的师生融洽的不问是非的一团和气,日子或许还可以照旧的安稳的过。但良心何安?感觉愧对自己的生命,愧对学生家长。 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学业感到无趣,除了社会就业压力、教育体制等原因,也可能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网络化、多元化有关。现在老师是在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但大多数人老师都败给了手机网络的吸引力。传统的书本加说教的方式,学生一点儿不感兴趣。传统高高在上传教士的讲学,学生根本不吃你这套。风趣幽默的讲学方式,似乎也只对哪些不是心事重重的学生才有效果。对一群一心想考研躲避社会的学生,似乎只有考上研究生才是最现实、最实际的事情,除了复习考研之外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似乎又回到了万恶的高考时代。如何让学生重回课堂,真是个难题啊。 自从1998年的夏天,我感觉我人生的意义是成为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回首往事,感觉自己这种想法很可笑。也许老师这个职业我们赋予了过多的内涵,其实就是一个良心活,一个表面充满了光晕、内心充满了无奈和纠结的职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似乎谁也不是谁的老师,自己才是自己的老师。学生在改变,老师也需要去调整,与其机械僵化的固守,还不如与时俱进,因时而化,在坚守职业底线的前提下,随波逐流,顺势而为。 用心备课,凭着良心去上课。用最大诚意,最大的热情,尽职尽责的上好课程。也要学着改变,学着接受,让自己的心情是快乐的、心态是放松的。要让师生关系更加的民主,让教学课堂气氛轻松风趣,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要让自己融入到新媒体时代,让学生的内心感到舒适,愿意去听,愿意去看,愿意去思考。 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位学生的心灵自由的发展,而不是管制和压抑学生的天性。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感到发现的快乐,知识的乐趣,以学生为主导,带领学生一起去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想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导,遵循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和,让学生从中获得自信和爱好,找到心灵的归宿,摆脱平凡的生活。 理想的教育要给学生天性充分的自由,肆意发展,任其驰骋,让其充满了野性和野心。老师只需要观望,只需要在天性不好的部分给出一些告诫,在天性好的部分给一些鼓励,让其充满力度地过彪悍的人生。老师相信学生会遵循自己内心的呼唤,遵循学生的天性和良知,独立自主的做学生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去充实他们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其他都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行文至此,烦躁的心情,荡然无存,内心充满了可怕的宁静。但一股悲凉,就如这凉凉的秋风,不期而至,猝不及防。
312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美国的软实力
xuxiujiang 2014-8-6 10:01
美国政府不是最好的,但美国政府总是能选用最优秀的人才。美国的教育不是最好的,但美国的学校是对全世界的学者非有吸引力。美国培养不出最优秀的科学家,却是世界上顶尖科学家最好的舞台,美国的文化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却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文化。这就是美国的软实力,是美国强大的深层次原因。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包容敌人的国家,比如朝鲜的金三胖将来混不下去了,别的国家不敢收留,去美国应该不会有问题。
1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饶毅教授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2012-09-05 )
xuxfyuwp 2014-6-18 14:47
《环球科学》杂志第九期“编者的话”题目为“中国难题与美国难题”,内容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配合这一题目,还发表了几篇相关的封面文章,包括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帕特· 温格特(Pat Wingert)撰写的文章“美国科学教育之痛”和中国生命科学饶毅教授写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 帕特· 温格特的篇文章主要谈了美国在基础教育上投入偏低,缺少对教师的吸引力,只好让几乎从未受过科学训练的教师执掌教鞭,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认为如此教出的学生很可能在科学素养上存在“天生缺陷”,长此以往,会动摇美国的人才根基。 饶毅教授谈的是中国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这或许是更致命的。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尖端人才的匮乏问题,一方面中国的中小学生似乎是世界第一,经常在各种世界科技大赛和能力测试中获得第一名;另一方面,在前沿科技层面则缺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这一状况,造成中国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就生命科学而言,中国相对水平低于美国1910年的水平,那一年,摩尔根发表了对果蝇白眼突变分析的论文,遗传学的重要部分在美国被奠定,我们迄今没有这样的成果。瑞士这样的小国有21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也有20位,中国还是零。 回想一下大气科学界的情况,也有些类似,与上个世纪前半段的世界气象基础科学水平相比,很难说有中国的气象学家做出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开创性工作,以欧洲的挪威学派和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气象学家通过对锋面气旋、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数值预报模式原理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大气科学的基础。 饶毅教授接着谈到,中美小学生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2008年,他曾到北大附小讲了一堂课,五年级的孩子很开心很活跃,问了许多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两个眼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虎厉害不厉害?老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婴儿看不见听不到怎么吃得到奶?还争论了单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还是群养的长大后打架多等问题。他们都很会动脑子,大大方方,无拘无束。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学生成为低头背书的人,多发挥他们的天性,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让科学的种子不断成长。 饶毅教授认为亚洲各国中小学生普遍考试分数高于美国学生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总体科技素质却无法领先,部分原因是只顾了学知识,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问题经过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不会明显暴露出来,评价体系全都是分数,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反映出来。特别是到国外去读研究生,独立开创能力则明显不足。 我们常探讨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这一指挥棒的负面作用之一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只能以分数为导向。而按饶毅教授的看法,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减弱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十几年漫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渐渐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只有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之后才应该继续选择科研道路,这也是饶毅教授在文章中阐述的一个观点。不少学生将步骤变成了目的,上重点学校、出国就算达到了目的,以至于不知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好。应该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体验,使他们自己判断是不是喜欢科学,要不要做科学,做什么科学。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要教经典的实验,而不是结论。让学生知道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还有思想过程。科学的吸引力在于未知性,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答案。真正的科学研究,多数是失败的,所以实验不能全是基础性的,还要有探索性、不确定、对智力有挑战的。 缺少对经典实验的重复和理解,不注重科学思想的原始产生过程,不宽容失败,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在中国的学校里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或许从思维方式上对学生的影响更长远。饶毅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的对比,或许体会更深一些。 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注意发现特色,靠总分选拔人就很难将有偏科的人才选拔出,还有些人很有勇气,组织能力强,靠分数也是体现不出的。没有一个人是样样杰出的,杰出都是表现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 要注意保护争议,越超前的工作争议会越大。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希望少有争议,而争议越小进步就越小,争议是进步必然要伴随的一件事情。科学上一定要允许、支持争议,但一定以坚持理性作为保证,否则就会把事做错、做歪、做错。 显而易见,当流行的、公认的、权威的理论或认识受到挑战时,又如何不引起争论呢?若争论总是受到压制,我们就只能选择因循守旧了。教授指出的这一问题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但若想解决则会面临较大挑战。 饶毅教授最后谈到,我不要求学生刻苦,如果他们有兴趣,他们会追随自己的兴趣。如果没有,要求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意义。 我不完全认同教授这一观点,若学生能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理想的事往往与现实存在差距,多数学生很难在初始时就能凭兴趣对研究方向做出准确的选择。作为一个好的导师,应把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出兴趣作为自己的责任,若经过努力做不到,则另当别论。 这是一篇谈培养创造性科技人才的文章,但其中的道理应不仅限于科学界,各类人才的成长,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评价体系、探索过程、创造力、兴趣、特色、保护争议、理性都是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否则,人无法健康发展,社会也就失去活力。
个人分类: 文章|2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论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
lwg 2014-5-14 14:04
试论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 经过两天和友人 detongpu 先生的多次交流讨论,促使我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赖以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封闭系统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至少在彼此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斥力,而不是吸引力。 在上述必要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系统中的高速率分子不可能被牵引力加速到一个更高的速率,无规则的热运动又可以使系统中的低速率分子从碰撞中获得动能(能量当然只能来源于系统中的高速率分子在碰撞中失去的能量)。从而,在无数次碰撞之后,系统中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将无限趋近于平均速率(具有平均动能),且在系统中的空间分布趋向平均分布(系统空间中的低动能区域,将接收更多外域分子被碰撞压迫进入低动能区域)。走向所谓“热寂”(热平衡)状态。 如若不然,假定封闭系统中的分子都具有小磁铁珠子那样的性质,显然,这样的分子不会在该系统空间中均匀分布。当然,这样一些分子都聚拢在一起,彼此之间的平均距离再也无法缩小,近距离下的斥力超过吸引力后,那一团聚拢在一起的分子,在一个远比系统起初封闭空间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又可以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起作用的证据。
3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拿什么挽留你,技术骨干
热度 9 szhotdog 2014-5-14 08:35
这一阵非常郁闷,两个最核心的工程师被资本定点挖走了,尽管老板百般挽留,也没能阻止他们义无反顾的开创自己事业的脚步。昨晚批准了他们的离职申请,这是 5 年内继 3 个高管离职创业后的第N批研发工程师离职创业。在企业这么多年了,看够了分离聚合,但这次真的感觉心被掏空了。两人都是 07 年入职先健研发中心的,为公司开发了几个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也是他们被人“盯上”的原因。员工到一定层次后,纯金钱对他们的吸引力远没有事业大,当然有了自己的事业,就有了更多的钱。在祝福离职创业员工事业有成的同时,需要从公司的角度认真反思和改进我们的留人政策。公司能做多大,取决于老板的胸怀有多大!人聚财散,财聚人散!!做得好的企业都能把优秀员工聚在一起分享成果和荣耀。 欧美公司的人力成本占总成本 50-60% , 而中国的数字是 20-30% ,所以,国外是当老板难,员工稳定;中国是打工难,员工都想当老板。 从长远角度看,我相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会逐步过渡到硅谷的商业模式,就是大企业做品牌渠道,小企业创新,然后把产品卖给大企业去做临床和销售。从这个角度说,骨干工程师离职创业是有利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没准在未来,大家还有合作的机会。
个人分类: 感慨|667 次阅读|17 个评论
“执行力”质疑
xuxfyuwp 2014-4-28 14:26
几天前,听了一位专家就“国民素质”问题做的讲座。内容较丰富,表达也有趣,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报告。 有些观点是不错的,道理也不复杂,如知识不等于素质,能力也不等于素质;素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知识不一定;有志者事不一定成;不是铁棒就磨不成针;某一项素质出了问题,如道德,可能会全盘皆输;央视青歌赛中的所谓素质考题,考的是知识,算不上素质等等。 但也有的观点较难苟同,如在谈到执行力问题时,举了希特勒的一个部下如何能准确领会上司的意图,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的例子。专家没有提及这位部下的名字,据我所知,应该是博尔曼了。 关于博尔曼的事曾读到过一些,他是纳粹党的办公厅主任,希特勒的大内总管,在第三帝国掌握着极大权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有着极高的“执行力”,很受希特勒的赏识。 体现博尔曼执行力强的最著名例子,莫过于他为希特勒清除一间民房的经过了。1938年,博尔曼负责在巴伐利亚为希特勒修建的贝格霍夫别墅。有一天,希特勒前来视察,在环视观赏远处的风景时,有一户破旧的民房落入了他的视线,感到与壮丽的阿尔卑斯山景色很不相称。希特勒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耸了耸肩,脸上流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妙表情,随后便回去了。但善于捕捉上司意图的博尔曼对希特勒所思所想已了如指掌,并迅速行动起来。 博尔曼虽然已经买下了别墅周围的地皮,但是曾向那间民房房主(一对老夫妻)许诺,他们有终身居住的权利。为了确保老人同意搬走,博尔曼送去了一张数额巨大的支票,同时发出了“不要妨碍了元首”的劝告,老人最终同意立即搬走。博尔曼调来的推土机和工人随之到场,迅速开始动工。第二天,当希特勒再次查看时,那间民房所在之处已成为一片草地,上面只有牛羊在漫步了。 有一次,希特勒抱怨说,他在别墅的阳台上接见拥戴他的民众和官兵时,常会站在炙热的阳光下面。就在希特勒外出几天回来再站到那个阳台上时,已置身于一棵枝繁叶茂的菩提树的浓阴下面了。而这棵大树是博尔曼不惜工本,迅速派人从别处运来栽上的。 还有一次,希特勒进午餐,在看到有人向汤里撒调味品时随意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博尔曼当时也搞不清,便马上离开了餐桌,迅速打电话询问,很快回来向希特勒报告,将调味品的成份一一细数。 根据博尔曼的表现,确实不必怀疑他的执行力。有疑问的是这种执行力是否值得倡导和学习,博尔曼的作为是否应该被效仿和复制。溜须拍马,察言观色,投机取巧,文过饰非,见风使舵,不计成本的落实,不分是非的紧跟,不落细节的揣摩,不顾人格的逢迎,不知羞耻的吹捧,这些至今仍不鲜见的恶习在当年的博尔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他在希特勒自杀前被授予为“最忠实的党员”称号,据说还是唯一的一位。 提高执行力,确需提升办事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不能脱离制度环境的约束,不应与基本的道德规范相背离。若一个单位里真的出现了几位类似于博尔曼这样的人,提升的恐怕未必是执行力,或许只会是涣散力、离心力了。 (原文写于2011-07-02 21:18:41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吸引力
热度 1 Bobby 2013-7-7 07:30
尽管很多富人、名人、权贵纷纷移民海外,但中华大地仍有相当之吸引力。因为在这里,只要有钱,就可得到其他国家不可能得到的服务和享受。皇帝选妃、刘文彩喝人奶,现在你只要有钱,都可以享受。我相信,如果规定只有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才能享用的话,一定能留驻不少富人、名人、权贵。 热衷应征富豪征婚海选 她们可能不仅是拜金 妙龄美女排队参加富豪北京相亲海选现场 富豪相亲海选被斥钱色交易 美女亮处女鉴 富豪乐衷喝人奶 甄选奶妈严格全过程曝光 ( 组图 )_ 社会新闻 富豪乐衷喝人奶 甄选奶妈严格全过程曝光 ( 图 )- 科技频道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学笔记]有趣的实验研究:两性吸引力实验
liuli66 2013-5-1 12:24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discovery/201110/63a9bf3d-1477-4d50-ad23-bf7d377c9cd6.shtml
个人分类: 教与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就是耍帅女,在乎的只是眼球吸引率
热度 3 laserdai 2013-1-14 01:23
最近科学网上 耍帅 耍衰 到了非常热闹的地步,话题自然而然引向一个主题: 什么是漂亮,什么才是美丽 ?,由此引起了 火热激烈的争论 , 其实,关键所在是单纯外表相貌的漂亮,还是内涵丰富自然而然带出的美丽和魅力之间的讨论。前者大多为小年轻们所看重,后者则为混过社会的人之理性逻辑。我想可以这样简单概括为: 小年轻们注重的是第一眼美女,就是一招制人于死地,需要的就是眼球的吸引力,更有嘟嘟嘟走在大街上的回头率;而老于世故的过来人认为第一眼美女就是仅仅只是看一眼而已,不需要心理想太多东西,而真正需要认真关注的则是第二、第三眼等美女,因为后者具有丰富的内涵。 不管怎样,过来人对待第一眼美女的态度就是谨慎,小心有炒作嫌疑,可以把玩而不可以娶;要娶还是要着重考虑第二眼及其以后的美女。所以,媒婆之约,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等等上下五千年文明积累总结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十分深刻的科学道理,不能轻言放弃和抛弃;自由恋爱只是一种辅助形式而已。 科学研究的规律也是完全一样的,凡是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一般不会是第一眼美女,需要经过数十年的修炼以丰富内涵,才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注意,比如最近的希格斯粒子,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轻子模型,屠呦呦的青蒿素,张廷栋的砒霜注射剂等等,例子太多举不完。有些较快的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得到公众认可,比如第一个高温超导,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单层石墨的碳烯等。科研方面也有很多第一眼美女的事情发生,后来证明纯粹是搞笑的闹剧而已,比如前年的中微子超光速,砷基生命,更早的有室温核聚变,还有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那位萧恩同学等等。所以,对待科学上的第一眼美女要特别谨慎和小心,绝大多数是炒作甚至闹剧。 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就是喜欢耍弄 科学第一眼美女 的把戏,于是把研究论文发表在更能吸引眼球的期刊杂志。所谓的吸引眼球指数,就是 impact factor ,这样应运而生,产生了一批期刊杂志,彻底迎合科学研究中的第一眼美女,并为其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极尽炒作之能事!Nature 家族就是这样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关键问题是, 一个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 ,也就是说, i mpact factor高并不见得期刊或者其论文有深远的impact effect。这就说明 Nature 就是耍帅女,在乎的只是嘟嘟嘟走在科学研究大街上的眼球吸引率,还包括短暂的回头率。 再说得细节一点, Nature在2 005年的IF为32.2,但是,它自我检讨说,上一年25%的论文贡献了89%的引用。其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次数少于30,也就是说,小于Nature的IF。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比 Nature 要明显低档的杂志,年引用超过 30 的 论文有的是。这就说明,发上 Nature 的 论文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然而就有一些科研方面的领导,不明事理,偏偏看中高的引用因子期刊,由此极少数很会耍帅的科研人得益,而多数兢兢业业的科研人员明显吃亏,并且,好的科研成果经常是这些老实巴交不耍帅的人取得的。这样玩下去,会耍帅的科研人员及其领导占了便宜,他们的国家可就是明显吃了大亏的。 最后的总结,科研的重大突破不是耍帅能成的,需要兢兢业业的刻苦努力。喜欢耍帅者,应该留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小天地,但是领导们要清楚看到,主流和重大科学原创可并不在耍帅者手里。 其他相关博文: 我看nature及其子刊:爷玩的只是哗众取宠?! 一篇nature physics论文乌龙加忽悠,武排最多第三吹成第一 破解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崇拜 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 Nature Communication是个面向中国人中国钱的烂杂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垃圾杂志吗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8928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
热度 1 skdhf 2013-1-5 17:41
最近有一篇文章接收并建议我们设计个封面,由于之前实验室有过几次被邀请设计封面而没被采用的经历,看到类似的邀请也就少了很多兴致。不过还是要试试,即使没被采用也能增长一点处理图片的功力,同时也方便以后美化自己的照片。之前在写文章的时候很喜欢画示意图,把自己的思路用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还是能增添几分吸引力。虽然我是啥画图软件都不会,只会用PPT耍两下,不过有时不经意的拼凑还这真能让自己眼前一亮,很多效果是始料不及的。 在做封面设计这件事上我也是让它随缘,没有什么具体的设计,只是大概的把几张文章中的图片放到一起,这次,为了上个档次,摒弃了PPT,现学现卖了PS,拼凑一番还真有点封面的味道,弄完后自己都有点小得意。看着自己的杰作不禁感慨“美是创造出来的!” PS:如果能被采用(即使是内插图),我再拿来晒晒。
6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基因黄金大米谢幕,疑似转基因土豆登场
热度 1 蒋高明 2012-12-11 21:00
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境内出现转基因土豆一事,有关部门的第一反应就是组织专家辟谣。与以往食品安全事件曝光一样,转基因土豆是不是又是先辟谣,再肯定呢?我们的疑问是:中国消费者到底有没有吃了转基因土豆?有还是没有?普通公众不需要太多科学术语的解释,他们听不懂。 但愿这一次不要再应验了那句网络调侃语:“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挺转专家大可猛嚼转基因,但我们怀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我们有没有消费非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还是那句话:既然转基因是安全的,健康的,环保的,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只让老百姓享用呢? 国产土豆陷转基因质疑 农业部连发两文回应 http://www.nbd.com.cn 2012-12-11 11:03 来源: 每经网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2-12-11/700223.html 每经记者 金微 转基因再度引起关注,这一回争议的主角是土豆。日前,有微博称国内出售的土豆很多都是转基因的,理由是:土豆切丝削皮后不像过去那样会变色了。对此,农业部官方网站连发两篇专家文章辟谣,称“我国还没有切开后不变色的马铃薯品种,”并称土豆是否变色与转基因无关。 但是,很快有网友上传照片,称市场上的确可以买到不变色的土豆,网友引述“北美土豆行业信息机构”的公告说,转基因土豆的一大“好处”是具有不变色特征。另有学者报料,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快餐店专用布尔班克炸薯条涉嫌转基因。 土豆是否变色引发争议 最近,网络上的一则微博称国内出售的土豆很多都是转基因,其依据是“美国的土豆削皮、切丝仍然变黑,仍需要水洗,可是中国已经没有这样的土豆了。无论在云南还是北京买,土豆削皮切丝永远不会变色”。《每日经济新闻》查询了解到,报料人署名为顾秀林,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为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 这一说法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评论中有网友称自已买的马铃薯会变色,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买的土豆不变色,一时间土豆变不变色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网友们亲自作土豆变色试验。 日前,农业部在其官方网站上连发两文对此进行回应,对土豆变色作出科学解释。 文章之一《为什么土豆削皮、切丝变色?》指出,马铃薯薯块含有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单酚、二元酚和多元酚到联苯酚的羟基化反应,进一步催化羟基酚到醌的脱氢反应形成醌,醌又在植物体内发生聚合,或与细胞内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黑色或褐色的聚合物。“薯块切开后,破碎细胞中的酚类物质在空气中被多酚氧化酶催化,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这就是削皮和切丝变色的原因。” 农业部同时刊出另篇文章《为什么美国土豆容易变黑》,作者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首席专家金黎平。金黎平说,土豆褐变因品种而异,有些品种因薯块中的酚类物质比较多或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削皮或切开后容易变黑,而有些品种不容易变黑;“另外褐变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方说低温冷藏后的马铃薯就容易褐变,美国的马铃薯一般都在低温库中贮藏,因此容易变黑。” 金黎平说,在国内马铃薯丝的炒制过程中,一般切丝后不会长时间放置,而且都会用水漂洗。马铃薯丝或削皮后是否变黑与品种、制作方法等都有很大关系,“只要在削皮和切丝后掌握好烹调时间、用水或热水漂洗均能控制好变黑问题,与是否转基因没有关系。” 另外,《为什么土豆削皮、切丝变色?》指出“我国还没有切开后不变色的马铃薯品种,而只是变色的程度和时间有差别;我国也没有种植转基因抗酶促褐化的马铃薯品种,市场上更没有听说有切后不变色的马铃薯销售。” 但是,多位网友报料,称自己买的土豆削了皮不变色,切开放着依然色不改,并曝光了土豆不变色的照片,一个小时土豆都无变色。另有网友@sapphir在网上贴出了对比照,试验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记者看到,其中一种土豆切丝5分钟后就变成褐色,而另外一种土豆则不明显,三个小时后,当这款土豆变成黑褐色,而另外的土豆才变成褐色。 顾秀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农业部不承认中国有不变色的土豆品种,但是这样的土豆品种的确存在,而且很多;农业部的声明说会变色的土豆不是转基因,那么不变色的土豆是不是转基因呢?这个真正的问题被回避了。“我认为极有可能就是转基因,早在年初我就获知中国种植了转基因土豆,但农业部”辟谣“绕开了问题。” 顾秀林认为,此事引起众多关注和质疑,最好的办法是农业部做一个公开的分子检测,让大家真的放心。“如果不变色的土豆真的不是转基因,我们也想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土豆的成分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北京市荣德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戴长洪律师也认为,对于国民的质疑,做一个检测试验回应比什么都强。 中国是否存在转基因土豆存疑 对于农业部的回应,不少网友提到,“农业部还需要回答中国到底有没有转基因土豆?到底有多少转基因土豆?” 金黎平介绍,目前中国的马铃薯基本上是西部区域小种植户生产,生产上用的品种有100多个,包括几个外国品种,有些品种的薯块在削皮和切块后不易产生褐变,而且这些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一般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育成的常规品种。 但顾秀林介绍,市场上有多款土豆可能涉嫌转基因,“这些土豆不变色,而且基本上不会腐烂,质感口感都变了,其中一款名为布尔班克的土豆转基因嫌疑最大。” 公开资料显示,布尔班克土豆是美国品种,由农业部种子局引入我国,是加工冷冻炸薯条新品种,目前这种土豆在我国多地已有种植,其英文名为"Burbank Russet"。 另外多篇公开报道称,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快餐店专用布尔班克炸薯条。如有报道称,“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是麦当劳长期的国际合作伙伴,也是一家在华的美国公司,主要生产供应麦当劳中国市场的优质冷冻炸薯条和其他土豆制品。中国新普劳引进了美国和荷兰的先进加工设备,加工中国本土培植的布尔班克(Russet Burbank)和夏波地(Shepody)马铃薯。” 据孟山都网站公开资料显示,布尔班克土豆为转基因品种。另有多家外文网站均提到布尔班克为转基因品种。 至于中国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所使用的布尔班克是否就是转基因土豆,是否存在翻译等问题。昨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函肯德基中国总部,不过截稿前,肯德基没有对以上问题作出回应。 据旅美生物学者曹明华接受采访时说,在美国有一种名为“新叶”(NewLeaf)的土豆是转基因土豆, 美国人不接受土豆这样一种主食被转基因,2001年这种土豆被全美国麦当劳连锁店联合抵制,后来在市场淘汰了,现在转基因土豆在美国都只是严格工业用的, 而供人食用的都是非转基因土豆。 (实习生刘超对本文亦有帮助) 美国公司十年前就瞄准中国为转基因土豆有吸引力市场 作者:陈一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4gx.html (2012-12-11 17:36:26) 转载 ▼ 分类: 调查研究报告详尽分析中国成为转基因土豆有吸引力市场的可行性与原因,以及对美国转基因土豆产业意味着什么,可能遭遇的困难与结论。为转基因土豆开辟有吸引力的中国市场,美国土豆产业十年来有组织、有计划策划了什么,有待披露,而必然遭遇农业部与之勾结官员竭力掩盖!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2003年发表调查研究报告的结论:麦当劳等主要食品公司 “已经拒绝在他们的土豆加工产品中使用转基因土豆,因为担心欧洲与日本反对转基因食品态度造成消费者强烈对抗(注:拒绝转基因土豆的主要食品公司不包括肯塔基,意味深长)。然而,最近的调查研究得到结论,中国的消费者看来对于转基因食品持更为积极的态度,中国或许成为包括转基因土豆在内的转基因产品的有吸引力市场。” 【陈一文顾问注:鉴于近来多方面工作太忙,歉难协助大家译出全文。懂英文网友看全文后,如果认为有必要全文翻译,或者节录翻译,希望协助翻译后将译文提供给我: cheniwan@263.net 】 Is China the Marke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es? 中国是否成为转基因土豆的市场? http://www.agbioforum.org/v5n4/v5n4a06-curtis.htm 农业生物技术管理与经济的《农业生物论坛》网站: Volume 5 // Number 4 // Article 6, 2003 第 5 卷 2003 年 4 期第 6 篇文章 AgBioForum The Journal of Agrobiotechnology Management Economics Kynda R. Curtis, Jill J. McCluskey, and Thomas I. Wahl (作者)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华盛顿州立大学) Major food companies have refused to use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potatoes in their processed potato products for fear of consumer backlash resulting from anti-GM food attitudes in Europe and Japan. However, recent findings conclude that consumers in China appear more positive about GM foods and that China may be an attractive market for GM products including GM potatoes. 主要食品公司已经拒绝在他们的土豆加工产品中使用转基因土豆,因为担心欧洲与日本反对转基因食品态度造成消费者强烈对抗。然而,最近的调查研究得到结论,中国的消费者看来对于转基因食品持更积极态度,中国或许成为包括转基因土豆在内的转基因产品的有吸引力的市场。 Key words: biotechnology, China,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potatoes. 关键词:生物技术 中国 转基因食品 土豆 Decisions made by 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 and snack-food distributors in 2001 to avoid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ingredients in their potato products dramatically reduced demand for GM potatoes. Companies such as McDonald's, Wendy's, and Frito-Lay refused to use GM potatoes in their french fry and potato chip products for fear that consumers would consider the potatoes unsafe and lose confidence in their products ( Cook, 2000 ). Requests for non-GM potato products from the major food companies forced large potato processors to stop buying GM potatoes from US and Canadian growers. This resulted in decreased production of GM potatoes from 50,000 to 20,000 acres between 2000 and 2001 ( Thornton, 2003 ). However, a recent study complet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 2002 ) revealed that the potential value from the use of GM potato crops in the US on an annual basis was approximately $86.3 million, with a 1.5 billion pound increase in the potato crop and reductions in pesticide use of 29 million pounds per year. The reluctance of the major food companies to use GM potato products is primarily due to consumer skepticism regarding the unknown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consequences of GM crops. The worldwide debate over the u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as caused many European and Asian policymakers to ask for addition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testing for GM food products before they are approved for public consumption.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currently has 80 separate GM safety research projects underway, most of which are due to be completed in 2003 (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 ). Generally, European and Japanese consumers have little trust in government regulators. Sir John Beringer, former chair of the United Kingdom Advisory Committee on Releases to the Environment (ACRE), testified in a recent review of European Commision GM safety projects that Europeans are distrustful of the government regarding food safety, especially after recent outbreaks of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 Additionally, negative media influences and cultural preferences for tradition have played a large role in consumer skepticism. Previous studies on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s GM foods in Europe and Japan confirm the lack of consumer acceptance of GM foods in these countries. McCluskey, Grimsrud, Ouchi, and Wahl ( in press ) conclude that consumers in Japan were willing, on average, to purchase GM noodles only if offered at a greater than 50% discount over non-GM noodles. Burton, Rigby, Young, and James ( 2001 ), in a study of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M food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ncluded that infrequent male shoppers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an extra 26% to avoid animal and plant GM technology, whereas female shoppers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an extra 49.31%. In a study by Moon and Balasubramanian ( 2001 ), 46%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 opposed biotech foods. In Norway, consumers were reluctant to accept genetic modification in meat and fish products but were less reluctant to accept GM vegetable varieties ( Kuznesof Ritson, 1996 ). These findings from Europe and Japan paint a relatively negative picture for the future of GM foods. However, it may be un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consumers in all regions of the world would have the same preferences for GM foods, especially as there are a number of benefits (both to producers and to consumers) surrounding GM crops.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with a large and growing population,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western-style foods, and a growing biotech industry may find GM potatoes acceptable. Background on GM Potatoes 转基因土豆背景情况 In order to produce uniform processed potato products, potatoes must be of a certain size, specific gravity (solid content), and sugar content, with little or no bruising or internal discoloration. High-quality potatoes allow potato processors to operate more efficiently due to lower levels of potato waste. The farming practices employed by the grower directly affect potato quality. Traditionally, insecticides and herbicides were used in an effort to control pest and virus infestation. Due to environmental and consumer concerns, genetic modifications of the plant itself were developed to decrease or eliminate the use of chemical crop applications. Genetic modification in potato plants attempt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insect, viral, and fungal resistance, as well as herbicide tolerance. Such modification provides the potato plant with the ability to protect itself from many of the common potato pests, such as 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 and the green peach aphid, fight off fungus such as Verticillium wilt, and provide tolerance to herbicides, which fight off weeds. These genetic modifications in potato plants can result in a reduction in necessary pesticide applications (providing a safer environment for growers), reduced pollution from irrigation water run-off, and reduced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pesticide ingestion. Growers may also benefit from the reduced need to scout their crops for pest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lso reduce soil erosion, because they require less tillage due to the plant's resistance to herbicides. Additionally, GM potatoes are bruise resistant and have an increased starch content, which leads to less oil absorption during the frying process ( Thornton, 2003 ). As consumers become more health conscious, the demand for french fry and chip products has fallen off.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 products may provide a lower-fat alternative, which can be marketed to the health-conscious consumer. Why China? 为什么中国? China should be considered a potential market for GM potatoes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China currently has almost 1.3 billion people and is likely to exceed 1.4 billion by 2050 (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02 ). China recognizes that if it is going to continue to feed its people, it must find more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To this end, China is spending close to $120 million each year on biotech research. In fact, China is the fourth largest producer of GM crops in the world after the US, Canada, and Argentina, and has approved more than a doze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development ( Huang, Rozelle, Pray, Wang, 2001 ). Second, China is an important destination for US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has an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western-style convenience foods such as french fries and potato chips. This movement towards the consumption of western-style convenience foods in China is the likely result of increased incomes, busier lifestyle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 greater variety of food options. Chinese income levels hav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primarily due to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s in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f nearly 8% since the early 1980s. The result is a growing middle class, composed primarily of singles and two working spouse households. Not only are prepackaged and preprepared meals now affordable for this segment of Chinese society,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they are seen as a necessity. A study by Curtis, McCluskey, and Wahl ( 2003 ) conducted in Beijing, China, found that 41%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consumed french fries at least monthly, and 48.4 % of the respondents consumed potato chips at least monthly. Also, interestingly, 80% of the respondents had eaten at a McDonald's or KFC in the last year. Marr and Hatfield ( 2001 ) found that consumers in Shanghai, China, spent 9% of their total grocery bill on snack foods. In fact, Pringles potato chips (a Proctor Gamble product) were found to be quite popular in Shanghai, even though they are priced higher than domestic brands. Increased processed potato consumption in China is evident in the expansion of frozen potato imports, which went from 6,600 metric tons in 1991 to 64,700 metric tons (a total value of US$49 million) in 2000 (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2 ). Domestically, China produced 64 million metric tons of potatoes in 2001. However, growers in China are currently unable to produce high-quality potato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necessary for potato processing—primarily due to soil and pest issues. Third, as of October 1, 2002, regulations in China regarding processed potato imports require a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 (AMS) Certificate of Quality and Condition ( Russell, 2003 ). China does not currently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GM potatoes. China requires that GM soy, corn, and tomato-based products have government approval for importation; be certified not to cause harm to humans, animals, or the environment; be for sale in the country of origin; and contain labeling noting the us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 (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2002 ). Fear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hazards prompted Chinese officials to require labeling, but the level of debate concerning GM products has not reached the level that is has in Europe. The only instance of government interference over imports of potato products took place in 2001, when Chinese authorities halted and then restored imports of mashed potato powder used by KFC due to its higher than acceptable (by Chinese standards) sulfite levels ( Global Potato News , 2002 ). Finally,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Chinese consumers to be positive about GM foods and in some cases willing to pay a premium for such foods. Li, Curtis, McCluskey, and Wahl ( in press ) concluded that consumers surveyed in Beijing, on average, were willing to pay a 16% premium for GM soybean oil and a 38% premium for GM rice over the non-GM alternatives. Curtis ( 2003 ) found that surveyed consumers in Beijing were willing, on average, to pay a 16% premium for processed potato products made from GM potatoes. Additionally, a 1999 survey of ten countries completed by Environics International ( 1999 ) found that Chinese consumers were the strongest supporters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 following close behi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otato Industry 对土豆产业意味着什么? Recent studies, which show that Chinese consumers are positive about the use of biotechnology in foods and that the demand for western-style foods (such as french fries) is growing in China,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potential market for GM potato products in China. However, whether the present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M foods are negative or positive, the consumer benefits of such foods and evidence of safety must be communicated to preserve and enhance markets ( Gaskell, 2000 ). If it is cost effective to do so, the potato industry should implement a dual marke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growing process—i.e. GM and non-GM potato products would be marketed based on consumer preferences in a particular region or country. Traceability requirements, aimed at eliminating the risk of mingling GM and non-GM potatoes, would include separation of the potato seed system, fields dedicated strictly to one growing process, processing plants dedicated to one potato type, and full labeling before shipment. Policymakers worldwide are now instituting labeling requirements for such items as country of origin, process attributes, and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ngredients. A dual marketing system would conform to these new standards. As Louriero ( 2003 ) points out, a total traceability system for GMO products may be too expensive to implement, "yet it may be the only solution for the European Union in the short run until consumer confidence is restored" (p. 21). Complications 难题 An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 is that multinational food companies are generally concerned about their brand name and company image. Started partly in response to the best seller Fast Food Nation ( Schlosser, 2001 ) as well as recent lawsuits against 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 there is now a movement by food companies to market themselves as providers of healthier snacks ( McKay, 2002 ). If GM potato products are not perceived by consumers as healthy, selling them in China might possibly damage the food company's image. Further, there may be criticism that GM products are being sold to consume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while non-GM products are being offered to consumers in Europe and Japa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refused food aid that may have contained GM products. In contrast, one of the primary concerns voic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the issue of the right or ability to save seeds from GM crops. Another counterargument is f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GM products (not including potatoes) are being sold to American consumers. Conclusions 结论 Based on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M foods in Europe and Japan, quick service restaurants and snack-food companies stopped using GM potato ingredients in their food products. Hence, an infant industry in GM potatoes disappeared due to a lack of demand. Additionally, consumers may benefit through reduced-fat potato products. This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of a potential market for GM potato products in China. Increased demand for western-style convenience foods, growing income levels, favorable import regulations, and positive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GM fo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to crops provide grounds for optimism. Finally, a dual marketing system for GM and non-GM products is needed in order to market GM potato products to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M foods in each country and/or region, so that retailer marketing strategies can be properly implemented. Certification may be needed to reassure consum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otenti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GM food products. The trace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would include segregation of GM seed, potato plants, and yields up to the labeling process. This type of marketing system may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of dealing with new worldwide labeling requirements.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Burton , M., Rigby, D., Young, T., James, S. (2001). Consumer attitudes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food in the UK.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8 , 479-498. Cook, R.J. (2000, February). International trade issues related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Washington DC. Curtis, K.R., McCluskey, J.J., Wahl, T.I. (2003). Westerniz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in processed potatoes (IMPACT Center Technical Working Paper). Pullman, WA: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Curtis, K.R. (2003).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f processed potato produc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 EC-sponsored research on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 review of results.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urope.eu.int/comm/research/quality-of-life/gmo/index.html . Environics International (October 16, 1999). Biotech: Yes or no? The Washington Post , p. A19.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2). FAOStat agricultural data .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apps.fao.org/cgi-bin/nph-db.pl?subset=agriculture .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2002). China , People's Republic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port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Ag GMO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2002 (GAIN Report).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Gaskell, G. (2000).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public attitud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gBioForum, 3 (23), 87-96.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gbioforum.org . Global Potato News . (2002, June 10). United States: Opportunities for US potatoes in China. Huang, J., Rozelle, S., Pray, C., Wang, Q. (2001). Plant bio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case of China (REAP working paper). Davi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Kuznesof, S., Ritson, C. (1996). Consumer acceptabili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armed salmon. British Food Journal, 98 , 4-5. Li, Q., Curtis, K.R., McCluskey, J.J., Wahl, T.I. (in press).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Beijing, China. AgBioForum . Loureiro, M.L. (2003). GMO food labelling in the EU: Tracing "the seeds of dispute." EuroChoices, 2 (1), 18-22. Marr, J., Hatfield, A. (2001). Shanghai snack market geared to young buyers. FAS Online.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fas.usda.gov . McCluskey, J.J., Grimsrud, K., Ouchi, H., Wahl, T.I. (in press). Consumer response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products in Japan.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 McKay, B. (2002, September 24). Fit to eat? PepsiCo challenges itself to concoct healthier snacks. Wall Street Journal , p. A1. Moon, W., Balasubramanian, S.K. (2001). Public perception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a premium for non-GM foods in the US and UK. AgBioForum, 4 (34), 221-231.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gbioforum.org . National Cen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2002). Plant biotechnology: Current and potential impact for improving pest management in U.S. agriculture: An analysis of 40 case studies.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cfap.org/40CaseStudies.htm .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2002). Availab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rb.org . Russell, R. (2003, April). China trade regulations: Permits, documentation and labeling. Presentation of the WCC-101 annual meeting, Portland, OR. Schlosser, E. (2002). 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 . New York: HarperCollins. Thornton , M. (2003, June). The rise and fall of NewLeaf potato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ouncil (NABC) Conference, Seattle, WA. Authors' Note 作者的说明 Kynda R. Curtis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man, WA. Jill J. McCluskey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Thomas I. Wahl is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Program f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nd Trade (IMPACT) Center and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The authors gratefully acknowledg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IMPACT Center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The authors thank without implicating Quan Li for helpful discussion.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0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据科学家是最具吸引力的职业(五个理由)
xupeiyang 2012-12-3 14:28
5 Reasons "Data Scientists" are Sexy Data scientists have earned bragging rights to the moniker “world’s sexiest“ for many reasons. 五个理由 http://smartdatacollective.com/dashboard-advisor/87646/5-reasons-data-scientists-are-sexy?ref=node_related_posts
个人分类: 数据科学|23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资料: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zhengxuejun 2012-11-15 11:05
1、所谓“第三空间”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他在他的著作《绝对的权利》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社会空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空间是家庭环境,第二空间是职场环境,而第三空间便是前两者之外的其他所有空间。 在他看来,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便是第三空间的存在。这个空间是可供人们放松、消遣、学习、交流、思考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为平凡的生活增添意义的地方。因此,“第三空间”可以是酒吧、美术馆、图书馆、书店、咖啡馆、公园等等,所有允许人停留、消遣、交流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地方都可能是。 (摘自: http://a.xhsmb.com/html/2011-12/30/content_39125.htm ) 2、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年会期间一般有六七个卫星会议,其中与图书馆设计建筑有关的卫星会议总是很有吸引力的。新馆设计要进行前期调研,其方案往往最能体现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笔者日前参加了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国际图联2009年会的这个卫星会议。 这次会议听到最多的则是第三空间的提法,会议的主题便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所谓第三空间是指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社会空间,如咖啡馆等。图书馆应成为第三空间的提法有好几年了,现在终于成了共识。图书馆怎样体现其第三空间的功能呢? 首先,图书馆应成为社会的知识共享空间。比如,英国伯明翰市立图书馆提出“知识经济的发电站”、“全球城市的地区心脏”等概念。都灵市为了配合新馆建设,专门做了一个图书馆发展战略调研。过去该市满足于庞大的菲亚特汽车产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市吸取教训,提出了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为此图书馆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提供适应知识企业成长的信息服务。他们认为,图书馆不应置身于社会发展之外,而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开拓更多的创新服务项目。 其次,图书馆应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加强合作,成为文化共同体。当初法国蓬皮杜中心建成之时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现在它已成为文化共同体的典范。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科克拉区域图书馆与文化中心的案例。该中心由于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显著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功能。2004—2005年的外借量为29.5万册次,2007—2008年达到40.1万册次,访问人次也相应地从20.7万达到38.8万,过去没有展览活动,2007—2008年达39次。 第三,图书馆应向社会提供创新的舞台。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会上推出了引人瞩目的新项目,让非图书馆员走进图书馆,按自己的意志重新设计超越传统图书馆的新空间,成为图书馆中的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个由艺术家策划的表演艺术图书馆,约2300平方米,不仅提供与表演相关的资源,而且提供表演空间,邀请社会人士组织相应的活动。它承担了图书馆与社区之间桥梁的角色。有人把这类空间叫做“你与图书馆”。 总之,公共图书馆正在成为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知识共享空间。 (来源: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09-09/03/content_100229.htm ) 3、从图书馆到“第三文化空间”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觉得,“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对于图书馆而言过于宽泛,也不能反映图书馆的文化特质,所以加了一个前缀“文化”。 (摘自: http://whb.news365.com.cn/yw/201201/t20120103_190228.html 、 http://www.jslib.org.cn/njlib_yjdt/201111/t20111125_103900.htm ) 实例:杭师大附中努力把图书馆打造成学生生活第三空间 http://www.zjedu.org/html/detial/info/201205/201205180814337093.html 4、吴建中: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4e3970100eyrn.html 2012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吴建中馆长报告题目为《新常态、新指标、新方向》。他从伦敦的概念店开始,讲述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在经济零增长或负增长下实现图书馆的价值,他的报告视野开阔,而又充满实证数据,用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变化和转型。并提出了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要注重图书馆作为城市 第三空间 的价值,要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要注重信息交互和资讯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复合型图书馆建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577-635420.html 相关论文: 北京大学图书馆肖珑副馆长《面向校园社区的图书馆第三空间设计》2012年11月“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会议。 图书馆空间的审美化与阅读环境设计《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第5期 www.tgw.cn/kindeditor/attachment/20121011081228.pdf 图书馆营造“第三空间”的实践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3期 图书馆:城市的“第三空间”《图书馆论坛》2011年5期 从“星巴克”看高校图书馆营造“第三空间”《图书馆建设》2009年12期 图书馆式的星巴克,一本书换一杯咖啡 http://www.toodaylab.com/38781 “图书馆:学科化、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http://www.netlib.edu.cn/huiyi/news/tongxun1014.html)2008 年10月
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课堂如何才更有吸引力
毛宁波 2012-10-13 11:47
学生们有的吃着东西翻着闲书,有的塞着耳机打着瞌睡,老师站在讲台上视而不见、照本宣科——这样的场景,在大学的课堂里并不罕见。   是大学的课堂有些无趣,还是经过了高考前的拼搏,学生们有些懈怠?大学课堂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几年,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在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抓住教师教学能力这个“牛鼻子”,力求提升三尺讲台的吸引力。   埋怨学生,不如先练教师   大学生上课不积极、不认真是大学里的普遍现象。经过了初中、高中连续多年的紧张拼搏,多数大学生都有喘一口气、轻松一下的想法。可是,讲台上的教师“照本宣科,有口无心,怎么能出好课?不出好课又怎么能让学生认真上课?”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任德呈反问道。   这个发问在华东理工大学影响甚深,并促使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顾问组”。顾问组由在本科教学中奉献了一生心血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本科教学顾问组主张从老师自身找问题。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转化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顾问组采取听课、举办授课比赛等方式,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各个学院也将教师培训工作重视起来,化工学院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专门制定了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条例、培训方案,由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共11人全程指导。   2010年11月,华东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孙伟振在全国第五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上侃侃而谈,他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探讨赢得了众多同行的好评。看到这时的他,谁能想象得到2007年受训前他的青涩与紧张。“习题课试讲前,我花了半天时间准备了20分钟的内容,结果讲得太快,时间没到,就把所有内容都讲完了。”孙伟振说,“通过培训,我发现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懂和让别人懂完全是两回事。”   孙伟振的体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中颇具代表性。今年,学校正式推出9大类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在培训中,新教师通过听课、备课、试讲、上习题课等环节,亲身体验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不仅每人有一位“师傅”,还要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与整个团队共同成长。   单兵作战,还是组织传承?   大学教师都是高学历出身,在科研上都已获得或多或少的成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们既然独立创造了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应当不是难事。但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提高教学质量并非易事,教师仅凭个人的摸索,短时期内难以见到成效。   华东理工大学破解这一问题依靠一个传统,那就是在各个教研组内,形成了将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长期保持的教学文化。   作为本科教学顾问组的专家,李炽章教授每学期都要听20节课,已经坚持10余年了。基于多年的听课感受,他得出一个结论:有基础、有传承的课容易上得好。像化工原理、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因为有教研组的实体组织,教研活动得以长期坚持,团队内部有“传帮带”的传统,教学质量普遍较好。相反,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单兵作战,其效果就难有保证。   同为本科教学顾问组专家的黑恩成教授特别认同这样的说法——教学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是一种学术成就,是一种创造。黑恩成说,教学和研究不是天生就会的,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一定要靠“传帮带”和持续不断的教研活动。除了两周一次的组会、每学期的示范课之外,每次上完课,黑恩成都要把青年教师集中起来,讨论学生反应和教学进度。在黑恩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年轻老师的作风也越来越精细,就连教案里符号的正体、斜体格式,也都力求规范。   一条腿,还是两条腿?   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一直是中国各高校教师的理想,但似乎并不容易做到。许多老师慨叹:一条腿容易,两条腿难!   华东理工大学的探索,集中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教师的科研工作是否能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如果是,那么就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   青年教师宋楠曾经在培训中提出疑问:为什么反应工程教研组里的教师都这么有成果?既是知名教师,又发表过上百篇文章、有数十项专利?培训后,这个疑问便迎刃而解了。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实用性的课程,大量的案例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经典案例,没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和深刻的自我感悟,是绝对讲不出其中的道理的。“自己都没感悟的事情如何给学生讲解呢?曹发海老师教这门课已经整整10年了,还曾赴日本进行反应工程的研究,所以他讲课时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一个原理就能引发一个工程故事,不干巴不空洞,学生自然爱听。”宋楠说。   长期教授物理化学课的胡英院士一直强调一个关键要素:框架。所谓“框架”,就是一门课程的宏观架构。这就像造房子,把房子的结构设计好了,再做细致的装修就有了基础。而课程的框架,并非来自于哪一本书,而是自己从科研中悟得的。没有长期而深厚的科研实践经验,是形不成自己的课程框架的。从科研中悟得授课框架,正是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   有了这样的结合,做好科研就不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拖累,反而是其基础。对于不同成长阶段和条件的教师,华东理工大学的各教研组提出,允许在某个阶段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而在另一个阶段则可能反过来。让年轻老师尽快地获得科研的经验、体会,让他们先上有体会有经验的课程,在华东理工已经成为一个惯例。 http://news.jingpinke.com/details?uuid=94a68381-13a5-1000-989f-95552996d3e1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许卓云:南怀瑾是奇人
胡业生 2012-9-21 12:54
阅读提示: 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我跟李敖之间很不愉快,因为他说谎,偷书。他把姚从吾先生房间的书偷出去,卖掉了,有一个美国的学生在街上找到一本书,有台大历史系图章,送过来给我,说这是李敖卖出去的。等到李敖要毕业的时候,我不盖图章,所以他没毕业。 【 阅读连载 】 1962年,我三十二岁,回到台湾。在芝加哥大学毕业后,我回台湾有几个缘故:我对母亲有承诺,她不放心我,这是其一;其二,我对史语所有承诺,要回来;其三,李氏基金有要求,虽然一般人都是要回来,但所有的李氏基金的人都没回去,我是没得到李氏基金,因为钱思亮校长花了很大力气,帮我找另外的钱,所以我欠钱校长的情。我是三重承诺,家、史语所和台大。一回来,我就在史语所复职,台大合聘,后来在台大做系主任。 我毕业之后在美国多待了半年,这半年自由自在,原因是我的奖学金还没用完,顾立雅让我帮他的忙,坐在东亚图书馆,摆个桌子,图书馆正好有块空地,用玻璃圈起来。我的工作是,所有读中国东西的人,要查资料的,搞不清楚的来找我,我会跟他们讨论。 回台湾,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弯。当时有很多人就留在美国,我在芝大毕业以后,有五个工作随我挑,包括芝大希望我做历史地理研究,不但是相当广泛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而且是比较研究,这个工作还很少人做,是很有挑战的。但我执意回台湾,就没接受,另外四个工作都是好大学的教职,我也不管它了。如果当时留在美国,我的一生将是另一番面貌。 我回到台湾就一头栽进了工作,刚开始情况就非常复杂。我的老师们,一直希望我能在行政和公众事务上帮他们的忙,据说他们从我在学生时代,就有此期许。在台湾大学历史系,我从副教授成了系主任,是个意外。系主任余又荪车祸死亡,院长沈刚伯先生半夜三更打电话给我,说明天8点钟你到“教育部”去开会,要接系主任。在南港,我就变成了李济之先生的助手。王世杰是“中央研究院院长”,派我做一些学术外交,要我帮他做院里的涉外事件。钱思亮校长在学校里大大小小的委员会都派我去做过。他们这几个老先生的意思是锻炼我。 当时三十几岁的人在台湾算非常年轻,老师辈都五六十岁了,甚至六十多岁了,需要有人接班。这么一来,立刻就引来很多同事的嫉妒。比我大的四五十岁的人,跟我同辈的人,我的学弟,没有出国的人,颇有人不服。这些都使我的日子很不好过。另外一方面,我在芝大民权运动得来的一些自由主义的思想,跟台湾独裁专制很不相容。我也是不愿意低头的人,见不平,就抗争。当时国民党的压力过来,我反抗,钱校长帮我反抗。 许倬云(来源:资料图) 国民党是一党独裁,要保持专政,所以对知识分子非常钳制。他们把“中央研究院”和台湾大学的自由分子当作打击对象,目的是要把台大夺掉,夺给他们相信的人,所以就把钱思亮送到南港,让王世杰辞职。 王世杰是一个很能干的公务员,一个很好的学者,做事非常心细,也是非常有骨气的人。他对蒋介石不肯屈服,蒋介石不喜欢他。蒋介石有时候批个东西,他不能接受,退回给蒋介石,蒋介石气得撕掉,他捡起来,贴好了再送回去。蒋介石受不了他这一点。他和“总统府”等于是决裂了,但他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能撤掉他的“总统府秘书长”,不能开革他的“院士”。 当时撤掉王世杰的理由是特务提供的:航空公司的权力转让给陈纳德,因为那时候飞机在香港打官司,台湾方面在香港的立场不存在了,不能打官司,要陈纳德去打官司。飞机打回来,也没有拿走,二十几架飞机在香港机场烂掉,就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卖出去了。特务说王世杰贪污,说陈纳德得了一笔财富。其实陈纳德没有得到财富,是民航队得到了航权,民航队没给王世杰一文钱。 这些全面性的对抗,就是北大、清华系统转移到台湾之后,和国民党的力量的对抗。从“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世杰到许倬云,从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到沈刚伯到许倬云,我的上面一堆大头,我是底下最小的小萝卜头。但是小萝卜头首当其冲,斗争非常激烈,我三十三岁就血压高了。 1960年代的气氛真是令人窒息。学校里铺天盖地都是国民党的成员,也有保护自由分子的人。陈雪屏先生是党部秘书长,他原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张群跟陈雪屏私交很好,张群跟王世杰私交也很好。王世杰、张群、陈雪屏几个人结成一条战线,尽量保护自由主义者。 台大历史系也有很多分歧,沈刚伯先生、刘崇鋐先生是一批人,思想比较自由。姚从吾、吴相湘是国民党的信徒。李守孔是姚从吾的学生,在台湾大学所谓知识青年党部,就是特务组织的一个分支,他们这批人和国民党的力量常常纠缠不清。姚从吾从外面看来是道貌岸然,白发苍苍,书呆子一个,实际上颇不简单,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他已经跟自由分子对着干。西南联大有任何事情发生,他总是在宪兵司令部开会。 为此,我不喜欢姚从吾先生。也许有一点偏见,因为我知道他在西南联大时忠于国民党,闻一多的牺牲,他要负一点责任。我一直对他不喜欢,他对我也不高兴,因为我看不起他。我觉得他品格有问题,学者不能依附政治力量来做这些事情。他捧李敖,是拿李敖做打手,打李济之,打沈刚伯,他以国民党的立场来打自由分子,他自己没有打人的本事,李敖有。但李敖后来不但打李先生、沈先生,所有人都打。 李敖聪明有余,没有章法。我跟李敖之间很不愉快,因为他说谎,偷书。他把姚从吾先生房间的书偷出去,卖掉了,有一个美国的学生在街上找到一本书,有台大历史系图章,送过来给我,说这是李敖卖出去的。等到李敖要毕业的时候,我不盖图章,所以他没毕业。 后来李敖和余光中、萧孟能都交恶了。萧孟能先生出国,把保险箱钥匙交给李敖,李敖把萧孟能的画都拿走了。他盖了图章,拿《文星》的版权统统转移给他自己。多年以后,我从美国回台,萧孟能恰巧同飞机,萧先生抓着我的手,在飞机上讲了很久很久。萧孟能捧李敖出来,信任他,当他是朋友,他把朋友家里的字画偷掉。李敖对不起萧孟能。 初到台湾的蒋经国一家(来源:资料图) “中央研究院”是“总统府”直属单位,凡是学术涉外事项,王世杰院长自己不愿办,就让我去办。1960年代时,蒋介石已经把权力交给儿子了,王世杰不愿意跟蒋介石谈话,也不愿意跟蒋经国谈话,他跟蒋介石闹翻了,又觉得蒋经国是小辈,不愿意屈尊见蒋经国。据道理就派我们总干事去办,当时总干事是我的好朋友李亦园,王世杰说涉外事项不用李亦园管,由我来代表他。所以,我这个光头副研究员,去和“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打交道,怪不怪?后来蒋经国的位置逐步升高,从“总政治部主任”逐步升“副部长”,“部长”,“行政院院长”,我还是跟他打交道,反正王世杰派我去了。这也有好处,后来特务单位攻讦我很厉害,特务报告都到蒋经国桌子上了,蒋经国说:“这个人我常常接触,他不是你们讲的那样。” 老实讲,我佩服蒋经国。这个人在苏俄的管辖之下,读了苏俄的许多书,对苏俄共产党里的虚虚实实很清楚。但是,他是托派,被斯大林打击的对象,托派主张世界革命,也还保存了几分真正左派为人民服务以及社会主义的精神。所以,他被贬到西伯利亚的工厂里,从小工做起,做到副厂长。他太太是女工。他一个中国青年,在西伯利亚工厂里可以组织报纸,组织小集团。斯大林很气他,又不敢杀他,因为杀了他,会得罪蒋介石。后来,他回到中国,其实还有不少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分,自由民主思想是没有的,可是有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蒋经国的生活非常平民化,人很聪明,他跟你讲话,两手交握,眼睛看着你,不插嘴,听了一段,问:“还有呢?”他有时候会反驳:“我不是这么想,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跟你讲吧……”他讲不同的意见反驳我,可反驳中他也听我的意见。除了公事之外,我跟他讨论的问题相当杂,他问我:美国的社会,工会的力量,民主制度好处在哪里,坏处在哪里;民主的意义,自由的意义。关于民主、党外运动,我们也谈过话,我解释:一个水坝,拼命往上筑高,坝堤一决,水一冲击,谁也受不了。坝降低,水流缓下来,松弛堤后面的压力,这个是好事情。 至于海峡两岸的事情,开放老兵探亲,是他自己的主意。这一招相当高明,一方面开放台湾内部的党禁,一方面跟大陆重新建立联系。蒋经国开放报禁、党禁,可是顽固分子跟特务一次一次上呈,请他同意抓人和阻挡,他却不签。党外人士在圆山饭店开会,成立了民进党,特务非常紧张,要求抓人。他一言不发,一字不批。关于党禁的问题,有些学者还说要制定政党法,蒋经国也不理,他说:“政党存在就存在,不要去管他政党法不政党法。”这话是对的。 蒋经国跟我的几次谈话,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增进了解。蒋经国不大相信书本,我不能同意他的很多意见,他也不同意我的很多意见,能谈谈话已是很不错了。所以,我在他死了以后,愿意在蒋经国基金会服务,纪念这一位有弹性的人物。 殷海光 要我评论殷海光,我必须从《自由中国》说起。老实说,这一个刊物,威胁不了老蒋政权,台湾风雨飘摇,老蒋要集中所有力量,在他心目中,一心一意不能有分歧。所以,他叫自由分子包括北大、清华、台大这一系统的人作“异议分子”、“分歧分子”,理由是异议和分歧会使得人心混乱。他最怕的是自由分子,以及本土的力量--后来演变成“台独”力量。李万居是当地的力量,雷震和《自由中国》是自由分子力量。实际上,雷震本身不是北大、清华系统下来的人,他原是国民党的人,也很不单纯,这个人不是纯从自由的理念出发。当年在重庆,他和先父及舅舅,都有来往。他可能有另树一帜的企图。他为人深沉,也很有计谋。当年在南京行宪的时候,立法委员跟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多由他挑选候选人。所以,在“立法院”和“国民大会”,他也有一股力量。他是一个政治人物,比胡适先生复杂多了。殷海光是笔杆子,是雷震用来冲锋陷阵的。 国民党是一党专权,要加紧掌握权力,所以对知识分子非常钳制,殷海光就在这时候倒霉。我教书的时候,跟殷海光来往颇多。他的自由主义,非蒋氏政权所喜,学校训导处不让他上台演讲。有一回,我气不过,自己办演讲会,请他坐在台上替我讲,他的演讲很有煽动力,其实现在讲起来很肤浅。我是尊重他的人品,并不在意他的学问。殷海光的骨气胜于学问,但当时只有他硬撑着一股气,所以大家把他当作自由主义的标杆。我也佩服他的骨气。 殷海光一辈子标榜自由思想、自由主义,到了晚年,他受捧之余,不免自负是大师,这是与自由主义矛盾的。他相信一个学说,就相信到崇拜的地步,这也不是学术应该有的态度。可是他与专政做抗争,这是我佩服他的地方。 殷海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不足之处,他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有些东西是相当有问题的。他对史料不熟,对发展过程也不清楚。他以为搞数理逻辑的王浩是世界上重要的数学家,佩服得五体投地。殷海光自己教逻辑学,以为数理逻辑是逻辑学的登峰造极,可是他的数学造诣,并不够用,这就是他的盲点。我们不能去责备他,他有他的局限。五四时代,蔡元培先生的“杀君马者,道旁儿”一语,也可用在殷海光的遭遇上。在《自由中国》时代,没有人像殷海光写得这么坦白,他跟李敖不一样,李敖是骂人,殷海光是骂政权。这当然激起很多人的同情和共鸣:“自己不敢说,他替我说了。不是因为他而晓得政府如何如何,而是我自己怎么想,他替我说了。” 当时,殷海光身边汇聚了一批学生,像张灏、林毓生、陈鼓应、陈平景等,后来都各走各的路。他对学生很好,学生离开了学校,他也一直跟他们通信,问他们新的知识。他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我写了书评,他很不高兴,我是觉得做朋友应该尽直言的责任。张灏是完全理解我这种心情,张灏对殷海光还是很敬重。 殷海光自己的资源根本不够用。但是后来台湾有一批人,打着殷海光的旗号,对他们来说,殷海光就是圣人。他们跟张灏、林毓生又不一样,张、林二位是好朋友,现在走的路又很不同。张灏的文章非常扎实,学养非常好,是非常严谨的人,人也正直。林毓生也是很深思积学的学者。我和陈鼓应不熟,我对道家也所知有限,他后来到北京大学待了一阵子,我记得他是从做尼采开始,再做道家。 在1960年代,殷海光等于是软禁,可以进出,但是总有人监视他。他的太太夏君璐对他很好。去看他的人,除了学生以外,朋友很少,我一个礼拜去看他一次。门口有个馄饨摊,是特务摆在那儿看殷海光的。我晓得这个特务是干什么事情的,他也不拦我,看见我这么一个常客,还会笑笑。 我到他家看望,他就抱怨,发牢骚。他说:“有什么好书?”我便告诉他。他常用的口头语:“棒不棒?”我回答说:“书没有棒不棒这个事情,每本书都有它的特殊处,也有它的缺陷。”他就是一竿子打到底的态度:一本好书,或者一本坏书。介绍过来的外国思想,他一定佩服。他不喝茶,喝咖啡。他相信“科学”,可是也有矛盾的地方。他得癌症,以为可以靠打坐的功夫来治,他找南怀瑾学打坐、运气。他坐的蒲团都坐破了。这件事,他跟学生不讲的。他好意说:“许倬云,打坐对你的身体有好处。”我说:“对我的手脚没有用处,对一般的身体可能有用处。”他还特别陪我去看南怀瑾,当然南怀瑾也知道,气功治不好我的残疾。不过,我感激他对朋友的热心和善意。 南怀瑾是奇人,有一股吸引力,交游广阔,佩服他的人也很多。大概是传统严谨的学问,大家觉得太枯燥,他讲的有许多很方便的途径。他叫弟子在浙江修铁路。李登辉属下的苏志诚是南怀瑾的徒弟,经过南怀瑾跟大陆的高层来往。南怀瑾写的东西,常常留下余地给人讨论:用外传、外说、他说,不一定正说。殷海光陪我去看他,他就说:“许先生,我们的路子不一样的,我是另外一条路。”他跟我说这句话,意思是关门不谈,至此为止。他清楚得很,聪明人。他身体的确真好,那时候我见他的时候,我三十多岁,他五十来岁,身体健康的情形如同二十来岁。 打坐本身是有用。我也静坐,我的静坐功夫不是外界教我的,是我自己悟出来的。呼吸,我可以脑子一片空白,一般初学打坐的人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在芝加哥开刀的时候,自己学出来的一道功夫。这说来话长,有个新西兰人在芝加哥教体育理论,他要研究一个人脑波显示跟行动的关系,就找我,因为我是病人。我一辈子不能跳,不能跑,他要看我脑子想的跳和跑,脑波显示是什么样。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没有可以观察的底线,怎么做?我们俩就一直在搞这个底线,搞到后来是用慢板的音乐,排除脑中的杂念。最慢拍子的音乐是《圣母颂》。我们先由《圣母颂》开始,再减到打拍子:哒哒哒。然后简化到“天下太平”四个字:哒哒哒哒。只要我一想到“天下太平”四个字,呼吸自然就静止,脑中就空了。这一套是打坐的人做不到的。等我的脑中到了底线,他再衡量我的空想跑跳动作的曲线。我和打坐的人讨论这个问题,也和医学界的人讨论这个问题:脑子静空半小时绝对是好事情。你的所有思维排空,脑子可得到休息。至于丹田呼吸,那是腹部用横膈膜鼓气,是帮助小肠蠕动,能帮助排便。脑子静空半小时,肚子蠕动半小时,排便顺畅,脏东西出得快,身体越来越好,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值模拟,可以裸奔吗?
热度 72 YC2011 2012-9-19 11:43
数值模拟,可以裸奔吗? 曾泳春 这几天比较煎熬,一篇博士论文盲审明天就是deadline,另一篇要参加答辩的博士论文已摆在办公室的案头,但我还没看到。两篇论文都只给了一个星期的审阅时间,不明白博士论文审阅为什么给这么短的时间,跟催命似的,同学花了好多年心血写成的论文,我还是想好好看看的,但就是给了这么短的时间。还要备课上课。更要命的是这几天被《中国好声音》迷住了,心里老惦记着看一集、再看一集,其结果就是心急如焚,把博士论文摊开了,眼睛却看着《中国好声音》。但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这篇盲审的博士论文,写得太没有吸引力了。 两个月前审阅了一篇答辩的博士论文,就完全不一样,至少论文从引言开始就吸引我看下去,虽然在我这种做理论较多的评审看来,论文理论的深度有些欠缺,但通篇论文结构完整,一步步深入地得出一些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认为这才是一篇比较好的博士论文。而我现在还摊在桌上的这篇盲审论文,看了一遍了,我还是云里雾里,不知他想做什么。似乎每一章都有一些结果,但每一章的结果与下一章都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可以理解这位同学做博士课题的思路,就是一开始是没有思路的,做了几部分没有很多关联的工作,硬是凑在一起,觉得还不够学位论文水平,就又做一点,再添上去,又是一章没有关联的内容。所以通篇论文既不成体系,也没有深入,每一章都是用同样的几种仪器测试、分析影响因素,测试方法真是繁多,采用了n多美国、德国、日本进口的先进仪器。我甚至怀疑他先了解了他可以用哪些仪器,然后就围绕着这些仪器猛做实验,得到一些不疼不痒的结果,但依然是可以发几篇SCI的,不在话下。 前些年评全国优博时,似乎不太注重整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而注重看发表的文章。但近几年就比较注重博士学位论文了,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我总认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一个问题的求解,从各路包抄,最后大会师;或者是从浅入深,一步一步逼近结论。但现在有太多的博士论文,是一些分散性的工作,硬凑在一起形成一篇论文,在我看来,这只是硕士工作的叠加,并且没有在叠加以后得到总结性的结论。比如我手上这篇盲审论文,要不是想到这名未知的同学辛苦做了几年的测试工作,眼巴巴紧张兮兮地盼着盲审通过、答辩毕业去工作,我真不知如何评价这样的博士论文了。 昨天看到薛宇写的《裸奔的生物信息学》,对于做数值模拟的我来说,很有同感。做实验和做模拟预测,似乎是一对冤家,但又是一对亲家。最好的结合应该是:先有模拟,然后进行实验验证;验证说明模拟的正确性之后,再去预测其他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实验工作中解脱出来了。但现实总是比较骨感,模拟和实验两个工作,都是很繁重而艰苦的。实验就不必说了,太多的人做实验,深知实验的困难。对我来说,我做一个实验,要造机器,要有昂贵的测试仪器,所以我一写paper,就总是标榜实验是time-consuming and cost-consuming work,目的是要推出我的模拟。而模拟也不容易,要建模、要编程、计算。好不容易得到理论结果,问题来了,没有实验验证。我当年做博士课题时,就雄心勃勃地既想做模拟,还做实验验证,最后才发现,光是实验研究,就可以做一个完整的博士课题,博士三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承载这样的工作量。所以到了现在,做模拟的同学大都是做一些简单的间接实验来进行验证,这也愈发显出我当年(无知无畏)的勇气了。 对于实验和模拟这样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究竟谁是谁非,至今也没有定论。模拟一旦成功,确实可以省去费时费力费钱的实验,但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模拟,是不成熟的,贸然用到工程上,需要很大的自信。我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自信,所以我依然遵循模拟需要实验验证的路子,这就苦了自己了。很多人看到我发表文章这么少,都觉得吃惊,感觉上我应该发表更多的文章。事实是这样的,如果我说服自己,做模拟不去进行实验验证,那么我发表文章可能就会是噌噌的。但我就是说服不了自己,于是我建模、编程、计算、造机器、买仪器、做实验,然后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调整模型、再计算,这样的周期,花3年的时间发篇文章都算快的了,影响因子还不高,因为是工程类期刊。有些博士生想做我这方面的工作,跑来咨询一下,再试了试,就放弃了,还是直接做实验吧,围绕着几台进口测试仪器,测点写点,SCI不比我少,影响因子还高。 所以,如果我们的科研界总是以SCI的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我撑不下去了,也许有一天,也会带着数值模拟裸奔。
21847 次阅读|193 个评论
梦想、金钱、爱情、自由与大海
热度 14 xingzz 2012-9-15 23:47
梦想、金钱、爱情、自由与大海
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梦,包括金钱和美女,包括万水千山走遍的豪情。我喜欢OscarWilde那句话,“WhenIwasyoungIthoughtthatthemostimportantthinginlifewasmoney;nowthatIamoldIknowit'strue。”我喜欢这句话的理由在于我喜欢这种表达,无论是情感还是思想,你都需要一种有吸引力的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意见,我们对别人和自己有太多的想法,怎么办?表达!我们用五官加上四肢,用一切物理手段传递一种叫做爱的情感和一种叫做恨的情绪,然后你说NO,金钱和爱情比起来算什么,爱情和自由比起来算什么, 算什么和什么都不算计比起来算什么! AmbroseBierce对爱情有着十分错觉的理解,他声称,“Loveisaformoftemporarymadness,curableonlywithmarriage。”这么围城的话他都敢说,气死你了吧?相比之下,Sant'Agostino要理智多了,他给出了爱的标准:“Themeasureofloveislovingwithoutmeasure。”呵呵,你敢吗? PetofiSandor就更不像话啦,他竟然说,“Lifeisdear,loveisdearer,andbothcanbegivenupforfreedom。”似乎就是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难道爱情比房价还高吗?没有生命的自由,就是对这个不尽人意的世道说NO吧? 我老人家的名言则要温和得多:Freedomisneverfree,butyouneedit。看看韩健老师的博客,你就知道牺牲掉的自由和换取来的自由是多么难以比拟。 当你不再年轻的时候,你知道有太多的梦今生注定无法成真。但那不是你的错,你的梦是无罪的。梦还是要做的,该做不做也不对。比如重读金庸,那是成人的童话。比如浪迹天涯,看芳草无数。比如和我一起去看海,听浪花开绽的声音... 那神马,万一你不小心爱上那谁或那谁怎么办?那你只好撒开脚丫子,纵情唱起《大马帮》,然后踩着浪花一路狂奔: 我愿和你一路狂奔 生死相依...... 忘不了你的眼神 卷起满天风云 穿过回忆的森林 寻找岁月的伤痕 忘不了你的眼神 打开思念的心门 听到花开的声音 有多少繁华青春 从陌路到知音 缘分可有原因 从黎明到黄昏 人生何来怨恨 漫天风云的牵引 梦想才不再封存 沿着时光的脚印 渴望找到你的回音 你是颗最亮的星辰 穿透寂寞烟云 尽管命运艰辛 情愿和你一路狂奔 一路狂奔...... 1111 2222 3333 4444 5555 6666
个人分类: 江湖|4365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欧洲走在医疗技术的前列
郑玉峰 2012-9-10 12:43
http://www.cmdm.com/print/2106 欧洲再度崛起:欧洲医疗技术行业雇员超过50万、年产值达950亿欧元 欧洲公司在新型医疗技术方面的良好声誉,再加上欧洲极具吸引力的监管环境,这些因素正促使越来越多的美国风险资本家把资金投入大西洋彼岸。 作者: Wendy Atkins 2012年08月23日 无论企业处于哪个行业,都需要具备基本的条件,才能进行值得考虑的投资:有利的税收政策、积极的监管结构、成本效率、技能娴熟的劳动群体,这些都是未来投资者考虑的重点。在监管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称,欧洲正发展成为医疗技术行业的首选目的地。 欧洲医疗技术市场的投资者十分看好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因为欧洲医疗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50万,每年产值超过950亿欧元,涉及约50万种不同的医疗技术。 在欧洲医疗技术公司代表机构Eucomed的现任主席Guy Lebeau看来,该行业将在促使欧洲医疗保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表示:“市场对以价值为基础的医疗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这就是说,技术需要使成本效益与更好的医疗效果融为一体。我们的行业正以基于价值的创新解决方案推动现有医疗系统的发展,无论从近期还是从远期来看,结果必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正积极呼吁各国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责。诚然,目前是经济困难时期,但决策者们已逐渐意识到,这也是创新思维、实现医疗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这种新思维带来了海外投资,使人们意识到,欧洲正发展成为医疗技术创新的真正领导者。” 一种宝贵的财富 许多投资者指出,欧洲的监管模式是促使其认识到欧洲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私募股权公司NBGI Ventures声称自己是欧洲唯一专注于医疗技术行业的基金。其投资经理John E Milad表示:“对于寻求推广新型医疗器械的创新型公司来说,欧洲是一个比美国更宽松、更具吸引力的市场。根据欧盟《医疗器械指令》,欧盟以CE 认证标志来批准医疗器械以供人类使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安全并实施正确的处理程序。这与美国FDA 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往往从时间、投入和成本方面对创新企业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被普遍认为可预测性较低。” Milad先生称,这意味着,企业最后可能要花费1亿美元以上,才能把一种III类医疗器械推向美国市场。他说道:“在风险资本缺口严重、公共市场大都关门歇业的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这的确具有挑战性。这与过去不同。当时,人们普遍希望把新产品快速推向美国,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产品市场,而许多投资者当时对高损耗、高风险的投资也不像今天这样反感。现在,得益于欧洲监管环境的吸引力,欧洲自然成为新型医疗器械的首选市场,因为,这里有利于快速实现临床应用和市场渗透,从而提高资本效率。” Lebeau先生表示认同:“过去20年来,欧盟医疗器械监管框架取得了显著成效。事实表明,我们的认证系统可以确保极高的安全性,使欧洲民众比美国民众提前两到三年享受到创新成果的种种好处。欧盟目前正着手修订该框架,以期消除创新成果普及的障碍,提高多个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度,增进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协调。” 一种直接的方式 美国最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指出,有利于简化监管程序的任何东西都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据医疗创新与竞争力联盟(Medica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Coalition) 对156家风险资本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FDA被认为具有不可预测性高和风险厌恶程度高的特点,结果使许多新兴公司中止了进入美国市场的努力。大约39%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三年削减了生命科学方面的投资,同样比例的受访者表示今后几年将继续削减,有的削减比例高达30%。 人们担心,风险资本家已开始从羽翼尚未丰满的美国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撤出投资,结果会促使这些公司选择在海外投资发展治疗业务。 医疗器械公司Biosensors International总裁Jeffrey B Jump称:“欧洲的审批流程一般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可预测性更高。CE标志指令而非FDA的安全和效益模式把责任交给了医生而非监管者。另外,欧洲的分散管理模式受到“监管俘获”(regulatory capture)影响的可能性较低。所谓监管俘获是指,大型行业参与者的影响力可能导致事实上的市场进入障碍,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型公司尤其容易受到影响……与全球其他监管框架相比,欧盟框架似乎在患者安全与创新技术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 然而,问题是欧盟监管制度的效果到底如何。Jump先生表示:“我们发现,有些领域越来越喜欢采取一种以美国FDA为蓝本的监管制度,结果必然会导致许多医疗器械开发成本的增加,并推迟上市时间。当然,鉴于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和医疗机构其实都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结果实际上加大了价格下行压力。” 医疗技术的热点 瑞士、英国、法国、爱尔兰、德国等国在医疗技术投资方面名列前茅。东欧也开始快步跟上,因为这些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Biosensors即充分利用了欧洲的监管优势,并在瑞士建立了欧洲业务总部。Jump先生表示:“身处欧洲核心的中央地带,这里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劳动力,出色的医疗卫生系统,还有大力支持制造业和研发投资的政府,这些因素使我们获益匪浅。另外,日内瓦湖区拥有大量生命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给我们带来了绝佳的合作机会。” Lebeau先生称:“医疗系统期望技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可持续、成本效益明显的方式为老龄患者带来多年的健康生活。凡是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通过预防和恢复提高患者活力的任何技术都将大受欢迎。远程监护等电子医疗解决方案的使用,以及从医院护理到社区护理的转变,这些都是欧洲医疗技术思维发展进步的典范,是欧洲医疗行业大量机会的典型代表。” Milad先生补充道:“目前是到欧洲医疗技术市场投资的绝佳时机,因为欧洲是一个产能极大的巨大创新引擎,继续产生着大量的临床见解和新型技术。存在尚未得到满足的无数医疗需求。除此以外,各个医疗系统面临的成本压力推动着创新模式的发展……创新公司成长所需要的各类原材料和先决条件在欧洲大量存在,因此,这里真正需要的是愿意投资的企业家和资金来源。” 2012年8/9月 欧洲地区
2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乳腺癌手术过程
热度 33 cosismine 2012-8-13 21:38
6月4日夜,刘夕水大夫找我谈手术事宜。大致内容就是谁做手术,怎么做,有哪些危险,危险程度多少等等。 当然,医生首先问我是保乳还是切除所有乳腺。切除所有乳腺,就是于娟说的那种少奶奶。对我而言,用手那么无意间摸到的一个小东西,就要把整个乳房都切除,失去女性的重要性征,总觉得不可接受。另一方面,对切除乳房后的生活,我自己压根就没有办法想象,更没有办法接受。即使我不是一个性感的女人,即使我矮胖得对任何男人都没有吸引力,但我知道,我有一个傲人的乳房,当年于娟老公目测于娟乳房75+就对于娟想入非非,迷恋得跪倒到这本石榴裙下,我85+呢,即使我一无所能,我不高挑,我胖得可以用肥猪来形容,有个乳房,我起码可以做个女人,起码可以有资格去勾引一下我喜欢的男人,或者有资本去享受一下男人的仰慕,这个世界对我来说,还是无限可能的,我起码还能作为一个女人,把老公当做奴仆一样使唤。但没有这个乳房,我还能拿什么混迹于这个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世界呢?还有什么理由指派老公为我做这做那呢? 所以,我坚决要求保乳,尽管丈夫要求全切。但我的身体我做主,我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后果,即使死亡。刘夕水大夫也就着解释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能够通过系统治疗,把保乳治疗和乳腺全切的风险降为同样大。我就更加坚定地选择了保乳手术。而我现在还能够在此平心静气地写东西,等着治疗好后重新开始我崭新的生命历程,就是因为我的乳房,还和以往一样没有很大残缺,至少在表面上,我和常人一样。 当然,我后来知道,保乳也是有重要的指征的,比方是 早期乳腺癌,单发病灶,切缘病理检查阴性,乳腺其他部位无可疑微钙化灶,淋巴结没有转移,也没有远端转移。在中国,如果淋巴结有转移,即使病人意愿,医生也不敢选择保乳的。 刘夕水大夫就着给我介绍了手术过程:先全麻,把肿块切出来,送病理做快速冰冻检查,如果不是癌,立马包扎伤口,回病房,第二天出院。(这是我一直在盼望着的结果)。 如果发现是癌,就接着在刀口周围再切一块下来,并在腋窝处开个口个(这也就是我做完手术后一直想知道我腋窝是否有刀口的原因),取出能看见的所有淋巴,看看有没有癌变,如果没有,就缝合伤口,回病房。如果有,接着切,直到发现没有癌变为止。 以下是手术记录: 记录时间:2012-06-05 17:06 手术时间:2012-06-06(?) 14:27 术前诊断:右乳肿块:乳腺癌? 术中诊断:右乳浸润性癌 拟施手术名称:右乳肿块活检备乳癌保乳改良根治术 实施手术名称:右乳肿块活检+乳癌保乳改良根治术 手术人员:XXX,XXX,XXX 麻醉方式:全麻 麻醉人员:XXX等 手术经过: 全麻成功后,病人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90度,肩部稍垫高,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巾钳四角固定。于右乳外下一肿块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脂肪组织,沿肿块边缘完整切除肿瘤;继续环形彻底切除瘤床,切缘距原边缘约2cm,创面止血后,缝合胸壁切口,放置半管引流。切除送术中冰冻病理:右乳浸润性癌。瘤床切缘未见肿瘤残留。遂决定行乳腺癌保乳改良根治术。另在腋窝下另作切口,长5cm,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游离胸大肌外缘,显露胸小肌,打开胸锁筋膜进入右侧腋窝,寻找右腋静脉,沿静脉鞘清除右腋静脉水平以下所有疏松组织及淋巴结,保护右腋静脉及臂丛、左侧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肋间臂神经。最后将腋窝淋巴结痛胸肌间淋巴脂肪组织,腋静脉周围脂肪淋巴组织一并整块切除。保留胸大肌、胸小肌。创面严密止血并以生理盐水冲洗。置放腋窝引流接负压球吸引。连续缝合切开两端,以无菌敷料覆盖病加压包扎。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少,止血彻底,术后送病人安返病房。 术中冰冻报告:(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切片三次) 术中第二次冰冻报告: (右乳瘤床边缘)纤维腺病,未见恶性肿瘤残留 (右乳切缘内下结节)未见恶性病变(切片五次)并附癌基因(Cer-bB-2(++)图和ER(90%)图 很显然这份手术记录的记录时间不太对头,手术记录不可能发生在手术开始之前一天。从后来的医嘱上看,我手术开始的时间应该是下午1:40,大概2:10分左右取出肿块,一边送活检,一边缝合伤口。2:47活检结果出来,并开始改良根治手术,4:45分完成手术,并把淋巴等送病理。 这其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我一无所知。只能凭借医院记录推测一点点。至于谁做的手术,手术中人们议论过一些什么,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知道的话,我起码能对自己所特别经历的事情有一点特别的感受,可惜,我不知道,医院也没有录像。。。。。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34108 次阅读|39 个评论
国产ELISA试剂盒,水有多深?
热度 12 summer027 2012-8-1 00:50
近 期的实验有部分要用到ELISA盒子来定量,下面两个研一的师弟师妹跟着我一起出论文,无独有偶全部选择了ELISA做指标。之所以这样,无非是因为那些生物公司给出的价格确实很诱人:一个常规的指标,48T的盒子,代购+代测总共800圆,呵呵,很有吸引力啊!对于那些取完材就想当甩手掌柜,只拿数据来造文章的人来说,确实是貌似不错的一个选择。期间他们通过那个生物公司做了某个指标的测试,呵呵,连通道都没搞清楚,做出来的数据更是天壤之别... 我觉得挺奇怪,就用纯水做了个检测,居然也能度出数来,呵呵!想想也难怪,进口的盒子动不动就要五六千大洋,中国造就算是便宜,又怎么会到这么离谱的程度呢?而且国内究竟有没有做一抗、二抗的能力,我看也是两说吧。说起来对于我们这些做实验的人来说,国际造和中国造的抉择真的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要么选择高的投入从而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要么就选择低投入低回报:花钱换回一堆不可靠的甚至是造假的数据。科研的经费本来就已经很紧张,如果国内的ELISA市场能够真正规范起来,不用再担心他们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国人肯定会有部分选择使用国产试剂盒,同时国外期刊的审稿人也会逐渐认可使用中国造试剂盒所得出的结论,最终产生的就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做实验的人不用再担心经济压力、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审稿人也不用纠结于我们使用了中国产试剂盒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真实、可靠。但事实偏偏与此相反,我们根本无从判断自己所预定的试剂盒质量如何,只能花钱、浪费样本来进行本不需要的“预实验”。除了纯粹的中国造之外,也还有贴了标的分装货,你们不是喜欢看牌子吗?原装货价格贵吧,你舍不得买吧?那我就给你卖进口分装的,美国RD的、瑞典Mercodia的,你想要什么牌子的就给你什么牌子的,只要一个电话北京、上海一周内就能到货,呵呵。这对像我们这样没什么钱买耗材、试剂的小博小硕们无疑是一个挺好的安慰,心里还会想着不是国产货,都是进口分装的。其实实际上只要是入行的人心里都明镜似的,那些东西谁来给你分装啊?那不是砸自己招牌.... 如今之道,还是贴钱买进口的盒子吧! ====================================== PS:今天听一个懂行的朋友说,那些假试剂盒多半都是用了VEGF,因为它在绝大多数的各种生物组织内都会有表达的...不过我用的超纯水中难道也有么?奇怪了...
20223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一只瓢虫行走时的轻柔脚步声
crossludo 2012-7-31 08:35
新型电子传感器灵敏度似人体皮肤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7月29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从甲虫的翅膀获得灵感,研发出一种柔韧的电子传感器,其能捕捉到一只瓢虫行走时的轻柔脚步声,也可以区分剪力和扭力,就像人体皮肤一样。它还可以绑在手腕上,作为心率监测器使用。29日出版的《自然·材料》杂志对传感器的设计进行了描述。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甲虫休息时,其翅膀上和身体上的两排毛发会通过一种名为 范德华力的静电吸引力相互锁定 ,他们借鉴了 甲虫鞘翅间的这种锁合结构 ,利用交织在一起的“毛发”制成了该电子传感器。 “毛发”实际上是直径100纳米、长1微米、外覆导电金属涂层的聚合物纤维。将聚合物纤维层像三明治一样夹在一起,这些纳米“毛发”就会互相吸引并彼此锁定。用聚合物制作的柔软防护层将其“包裹”住,并用电线连接起来,便可作为传感器使用。当按压、揉搓或刷拭传感器时,“毛发”的位置发生改变,传感器的电阻也随之变化。小至5帕斯卡的压力都可被其探测到,这是比最轻的触摸还要柔和的力度。 通过分析电阻如何响应机械应力而发生变化,以及力移除时电阻又是如何恢复的,研究人员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机械应力:来自上方的压力、沿表面摩擦滑动的剪力和扭转产生的扭力。人体皮肤能够区分这些力,但大多数人造传感器做不到。研究人员表示,其他传感器只能感测到总作用力,却无法判断力的方向。 同样在研发灵活的应变传感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家鲍哲南(音译)认为,韩国科学家研制的传感器利用电子读数来判断力的性质的方法还有待改进,但其创意是独特的。 美国加州Willow Garage机器人技术公司的马泰·奇奥卡利说,这种微妙的触觉输入对于设计可与人互动的机器人来说将非常有用。“皮肤一直是机器人技术研发中被忽视的部分。”他说,因为它带来了一项挑战:除了要具备强壮、灵敏、柔韧等特点外,它还需要 非常大的表面积 。而韩国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制作大型模具,他们的传感器片可以很容易地增大面积,而且成本也很低廉。 电子皮肤也需具备很高的 空间分辨率 来定位压力的施加点。研究小组展示了他们的设备的分辨率:利用一个64像素的8厘米×5厘米传感器网络,追踪两只瓢虫沿其表面的蜿蜒漫步。他们还记录了一滴水滴跳跃的路径,并显示该传感器片也可以绑在一个人的手腕上来测量其脉搏。研究人员说,他们正在同一家医疗保健公司探讨利用这种材料开发心脏监测器的可行性。
个人分类: 仿生科技|1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博主和普通博主的吸引力
热度 4 liuxuxia126 2012-5-31 10:33
中国科学界真的丧失自信心了吗?【修改版】 2012-05-31    我国科学界里的新闻专家真多,除了著名的南方科技大学的那位先生之外,最近又多了中南大学的校长,真可谓科学新闻界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不过,这 ... (1552)次阅读 | (39)个评论 【替陈安发文】《中国的科学界彻底丧失自信心了吗?》 仅好友可见 热度 15 2012-5-29 08:58 今天看科学网,有两个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让我觉得有趣。 一个是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因为《自然》子刊的文章而被破格三级提为二级教授。 另外一个是网友转帖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招聘启事 ... 个人分类: 观点评论 | 340 次阅读 | 19 个评论 陈安博士博客恢复正常后,设置为仅好友可见。以便他能及时备份。 同样的主题,修改版博文发表距现在不到5个小时的点击,推荐和评论与在普通博主这里发表12小时的点击,推荐和评论,差距太大了。 可见,名博主的吸引力太大了。 有的点击的是人,有的点击的是博文。
个人分类: 事事关心|3112 次阅读|11 个评论
青年教师“偷偷摸摸”借别人的研究生干活也是一种必经过程!
热度 3 taoyu1 2012-5-23 00:52
相信只要经历过刚毕业进入高校当老师的年青人都面临一个最直接问题——就是没有研究生帮忙干活。无论你是选择“单干”还是“靠大树”,没有自己的研究生总是寸步难行:监考得自己去,报销得自己去,本科答疑得自己去....,如果再有点老婆孩子的那点事,各种琐碎之事把年青老师折磨得没有任何真正工作的时间,创造力最好的几年就这么过去了。 回忆自己走过的最初最难的头几年,好不容易弄来一两个横向课题补贴一下家用,自己忙不过来,就只能偷偷摸摸去借其他老师的研究生干活了。酬金一定是要足够有吸引力的,秘密一定是要保守好的,师生关系一定要平等的,这三个“一定”处理好了,倒还真正帮自己做成了一些事情。回忆到这里,我想或许当年那些被我“借用”学生的导师们或多或少也是知道一点点的吧,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也曾经是过来人,对我有了一些宽容,才让我得逞。在此要感谢他们! 现在已经不需要偷偷摸摸去借别人的学生了,自己招得学生也蛮优秀、蛮多了,这时我就想,如果有其他年青老师象我当年一样的来悄悄“借用”我的研究生,或许我也应该足够宽容一些吧!
37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看电视剧我的父亲是板凳的一点体会
热度 1 dgfa1965 2012-5-11 04:46
看电影《我的父亲是“板凳”》的一点体会 近几天闲暇,下载了《我的父亲是“板凳”》这部电视剧,因为是王宝强演的,一直对这个其貌不扬的、憨憨的、有时还弄点搞笑的片段的演员不反感,并且听这名也还有点吸引力。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国民党开始清党、上海成为白色恐怖地、共产党转入地下,共产党员常登子带着共产党的绝密情报“火种”要交给另一位共产党员唐雪梅,让唐雪梅再交给不知是谁的另一个共产党员,就在第一次交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然后引发出一系列的故事。 这又是一部粗制烂作的谍战剧!这部电视剧主要是要歌颂“板凳”的“承诺大于命、诚信大于天”和共产党员的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精神的,但对主人翁“板凳”的刻画过于牵强、把在白色恐怖下的中共地下党刻画的愚钝、把国民党的清党人员描绘的人性泯灭。幸好是刚看完,如果过一天,恐怕就不记得电视剧里面都写的写啥了! “板凳”是个弃婴,从小没有父母的关爱,爱自己的养母也因为自己而去,在养父的白眼中长大的孩子,肯定是机敏的、坚强的,这在后面的剧情中也得到了体现,可电视剧非得安排刚开始这人是极端懦弱的!他和自己的妹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是很好的,可是在自己的妹妹遭遇外人强奸的时候,居然表现出超强的懦弱,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还有很多情节了,看的时候就不肖一顾了!略举几例:国民党在法租界为所欲为、共党随时能组织有一定规模的武装人员、有大批的有革命觉悟的群众协助共党、连小瘪三都很快能舍生取义机敏的投入枪战了! 由此想到现实很多的电视剧,编剧不深入生活、不研究历史,粗制烂作,愚弄观众!
个人分类: 地质学|22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真得那么有趣吗?
热度 3 guoweihehe 2012-5-1 12:10
听学术报告的时候,常常听到“这个发现很有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之类的话,常常不明白那个发现到底有趣在哪?还是报告人随口说说而已,或者是出于习惯的说法?相信很多研究生和我一样也有类似的经历。 另外一种经历,我相信,绝对不只我常常遇到。随着读研究生时间的增加,和亲朋好友反而越来越不能谈论科学了。本科的时候,还常常卖弄一下自己的所学来解释一下大家的困惑;读到博士,反而不知道如何向他们解释自己在做什么。 看到如下报告,大家可能就会心安理得了。据中国科协 2010 年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2010 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 3.27% ,而此前 2007 年为 2.25% , 2005 年为 1.60% 。原来大家水平这么差。 可是,科学真得就那么吸引人吗?这个问题,认真思考一下,还真得有点让人悚然。 一、科学本身并不像圈内人所宣称的那么有吸引力。 先来看看我们自己当年是如何被科学所吸引的?我是在读了赵鑫珊先生的《三重的爱》之后被从事科学的那种“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宏大气魄所吸引,年轻时,总会有很多的雄心壮志,义无反顾。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看些周围的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曾经宣称的那么那么爱的科研,常常疑惑。这当然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不一一讨论。其中之一应该是,其实对做科研并不真的感兴趣,只是不好意思承认。据蒲慕明先生的观察“我从小就对科学有兴趣” 是 fallacy 。“为什么呢,没有做科学之前,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兴趣,所有这些兴趣都是 superficial 。你不做科学就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包括大多数说我对脑科学有兴趣,你不知道真的做科学是怎么回事。在做的过程中才真的有。”科学的美,那些经历众多的挫折之后才能被发现的美,不是那些容易就被认识到的。对于圈外人,其实更难。 二、科学问题基本上不是个人生活中必须面对的迫切的问题 科学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种族延续有很大的作用,但这是就整个人类层面来说的。对于个人来说,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需要用科学来回答的问题其实很少。我们的友情、爱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等等,都不需要科学来回答。即使科学想回答,也回答不清。也没有人真得把科学对爱情等的解释当回事,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科学是如何使得我们可以谈情说爱的,我们照样可以做的很好。我们使用了众多的科技产品,甚至都无法离开它们而生存,但我们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它们运作了就 OK 了。 我们不得不正视:科学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在一个个人主义逐步占据主流的环境下,那些人类的困惑对于个人来说,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三、社会现实使得从事科学的收益下降 一个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是正常的,科学技术很重要,但是它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科学技术仅仅是理性工具,而西方哲学的发展史已经表明,知识论不能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建立合理社会,需要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先前认为学习理科的收益会大于学习文科的,至少很多 80 后是被这样教育的。可是,现实并不是这样。一个没有优势吸引力的东西,又如何吸引到很多的人来呢? 一个既没有精神吸引力,有缺乏实际需要和物质保障的东西,不吸引人是正常的。这个正常的现实,我想,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我不是在这里鼓吹科学无用论,我只是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吸引力,不要被那些我们没有我们思考过的意见所蒙骗。当我们想清楚了这些,仍然对科学感兴趣,我们才可能走得那么自信。
个人分类: 科学凹下去|3782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有多少研究生来自农村?
热度 54 gfcao 2012-4-28 09:09
从四川大学算起,我带过的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大概有四十人左右,印象中似乎只有几个学生来自城市,也许俺这农民对城市子弟缺少吸引力?或许有人会说:“地方大学只能招收分数相对较低的农民子弟。”你恐怕说错了,广大 60% 的生源来自广州市,这是市政府的要求,因为广大是以市政府投资为主的学校。如果政府放开,肯定在广州早就是一本招生了。有意思的是,无论在广大还是在川大,我的研究生都来自农村。除了广大的学生一少部分去了农村,绝大多数学生都留在了城市工作。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留城市还是去乡村是个自主选择的事情,然而,现实迫使毕业生们都涌向了城市,因为城市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远远优与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许小可博主大可不必为我的观点介怀,在招生问题上我们说了都不算,对我来说,网上辩论的唯一作用就是磨牙、休闲。你们能进重点,我为你们高兴,你们能进城市工作,我为你们祝福,这与我的观点无关。至于说到公平问题,恐怕首先要把公平的内涵搞清楚,它可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什么这么难?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业问题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的,最终带来的必然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那些主张大学生练摊、卖肉、掏大粪的人才真的是误国误民。就业难的根源不难找,城市已经没有能力承载每年数百万的就业大军。城市子弟大多不愿意下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子弟大多不愿意回乡,就业问题能解决才怪。正如我前几篇文章中所阐述的,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业技术才是解决公平问题、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我有个小朋友生活在东莞的一个小镇(原来就是农村),这个镇一年的 GDP 相当于整个珠海。他比我小了很多,算不上饱读诗书,但在当地一年的收入顶得上我好几年。如果你动员他上北大清华,估计他会去,但如果你动员他毕业后去别的大城市工作,估计他多半不愿意。如果中国多一些这样的乡村、乡镇,我想就业问题自然就没有这么难解决了。当然东莞的发达靠的是什么不在本人的探讨范围内。 有人觉得,不应该扩大大学生招生规模,可不扩大又怎么办呢?农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更少,中国偏远地区的教育、生活等问题的解决不是个简单问题,这里可能又要说点让人听起来不舒服的话。有一次听一个到贫困山区考察的朋友介绍,那里最穷的家庭穷到让人无法想象,全家人合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你别质疑我的消息来源,我记不清楚是谁说的了。国家每年给了当地数百万的救济款,当地政府克扣就不说了,钱发到百姓的手上,他们不是想办法以钱生钱,而是吃掉、喝掉了,你给他捐物,他把物品变卖了继续吃喝。当然,这是极少见的现象,但毕竟存在。所以发展农村经济不仅仅是口号的问题,农村的发展之路还遥远得很。不是我悲观地看,科学网的大多数博主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城乡差别的消失甚至反转了。 依我看,除了国防科技不可一日懈怠,政府目前不妨暂且减少一点未必迫在眉睫的科技计划之类的重大项目,例如转基因大米之类的项目可以暂时不搞,追赶国际一流大学的脚步也可以暂时放慢,先把中国农村问题、国人整体生活水准提高问题解决之后再来做这些事情不迟。
个人分类: 随笔|12405 次阅读|62 个评论
教书育人的困惑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
热度 2 hifly2008 2012-4-14 22:38
近年来,高校中科研成了不少教授和青年教师的关注焦点,教学方面的探讨已经不那么吸引他们的兴趣了!本人反其道而行之,在此不谈科研,特别想谈谈传统的教书育人的一些想法。从教近两年来,虽然教的学生不少,积累了一些教学的经验,但依旧是新人,随着教的学生越多,思考越多,困惑也就越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开动大脑,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如何掌控课堂,让你说的每一句话逻辑严密,富有吸引力(至少保证30秒内有一个闪光点)? 3、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兼顾互动和课程深度,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4、如何有效的将枯燥的理论趣味化,与生产、应用一线的情况结合起来? 5、如何发挥考核的作用,让学生总结提高,将所学课程知识巩固、系统化,达到新的高度? 以前也探索过一些教学方法:如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研究的模式,基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基于学生为中心的头脑风暴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似乎都有效,总的来说,有效的方法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主要做引导、组织和答疑工作,学生成了主角,一两个单元下来学习效果确实不错,但要坚持开展却比较困难!学生们整体还是不适应,他们感觉累,每天看书预习,查资料,做ppt,准备陈述和提出问题,忙的不可开交。做了三周,看他们激情不再了,我最后也就放弃了!从而也就更加困惑! 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生怕累又要学好,这实在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试问,哪里有不付出艰辛就能掌握本领的方法呢?!谁有?请告之!拜谢........
374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数预计将达到62.63亿 普及率达87%
libing 2012-4-11 22:23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11年,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57.871亿,比2010年增长了10.13%,占全球人口总数的87%。2012年,全球移动用户数预计将达到62.63亿。用户的发展得益于先进网络的部署、具有吸引力的资费、可负担的手机、可使用数据业务的增加,比如:移动应用、移动支付、高速移动互联网。 不过,全球移动用户的增长势头将放缓。2012年,用户增长将下降到8.21%。2013-2015年,全球移动用户增长将继续下降,到2015年增长率将仅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到2014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将超过70亿。 新兴市场成主要驱动力 按区域发展分析,2011年,亚太移动用户28.57亿,占全球的49.36%;欧洲移动用户11.15亿,占全球的19.27%;中东和非洲移动用户8.89亿,占全球的15.36%;拉美移动用户5.74亿,占全球的9.93%;北美移动用户3.52亿,占全球的6.08%。 2012年,亚太、中东和非洲的移动用户数将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21.56亿和9.99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继续上升,分别达到50.4%和15.79%。新兴市场的发展是主要驱动力。2012年,因市场发展空间不大,普及程度很高,欧洲、北美和拉美移动用户数增长将保持平缓,分别下达到11.41亿、3.68亿和6.08亿。欧洲的用户增长主要来源于东欧,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继续下降,分别达到18.22%、5.88%和9.71%。 从移动普及率分析,2011年,全球移动普及率为86.7%,其中发达国家普及率达到117.8%,发展中国家移动普及率相对较低,为78.8%。从区域中看,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CIS(143%)、欧洲(119.5%)、美洲(103.3%)、阿拉伯(96.7%)、亚太(73.9%)和非洲(53%)。 3G用户持续增长,亚太地区扩大3G市场领先地位 2011年,全球3G及以上用户18.43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31.86%,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相比之下,2G及以下用户为39.4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68.14%,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12年,有研究估计,全球3G及以上用户将达到25.93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为41.40%。2G及以下用户为36.70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比例下降到58.6%。预计到2013年,3G及以上用户数量将超过2G及以下用户。 从区域上分析,2011年,亚太地区超过欧洲成为全球3G用户最多的地区,用户占全球的比例达到了39%;欧洲列第二位,用户占全球的比例为34.76%;非洲和中东的用户数超过了北美,占全球的11.1%;北美占全球的比例为9.44%;拉美3G用户数也有所增长,占全球的比例上升到5.61%(2010年为4.93%)。 2012年,亚太地区将继续扩大其在3G市场的领先地位,3G用户占全球的比例将达到42.48%;中东和非洲、拉美对全球3G用户的贡献也会增加,但增长相对平缓,贡献率分别达到11.93%和6.1%;欧盟和北美占全球的比例继续下降,分别下降到30.17%和8.49%。 到2015年,亚太地区3G用户将超过全球的一半,主要增长来自中国和印度。中东和非洲、拉美的用户占全球用户总数的比例将超过欧洲。北美用户占全球的比例保持在6-7%的水平。 数据需求推动网络升级,今年LTE商用网增至103个 根据分析机构的估计,未来几年LTE将强劲增长,2011年,全球LTE用户为1160万,到2015这一数字将达到7.442亿,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0%。在LTE用户中,TD-FDD用户将占绝大多数,TD-LTE用户占比为20%左右。2012-2015年,LTE的用户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43%,214%,84%。 从网络部署角度分析,2011年,全球投资LTE的运营商总数以达到248个,其中185个网络已开始使用,63个网络进入了预商用试验。从LTE商用角度分析,2011年,LTE商用网络数量突破了50个,在LTE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2年,这个数字会增加到103个。 从区域上分析,到2015年,LTE在全球的部署将呈现以下局面,欧洲所占比例最大为36.7%;其次是亚太地区,比例为26.6%;列第三位的是拉美地区,占17.1%;此后分别是北美、非洲和中东地区,分别为10.1%和9.5%。 随着移动网的发展,高速数据传输使移动宽带对用户更具吸引力。2011年,全球移动宽带用户11.86亿,占全球移动用户总数的19.83%。在所有移动宽带用户中,发达国家为7.01亿,占全球的59.11%;发展中国家为4.85亿,占全球总数的40.89%。亚太、欧洲、美洲、阿拉伯、CIS和非洲分别为4.21亿、3.36亿、2.86亿、4800万、4200万和3100万。
个人分类: IT与网|2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纽约市长的城市发展观点-- 风水轮流转
热度 3 lujiangxiao 2012-4-8 21:41
刚刚听到纽约市长布伦伯格的访谈.有些观点很有意思,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说道美国大工业的衰落, 说汽车制造大城底特律人越来越少. 因为没有工作机会,人们搬走.很多房子没人住或被遗弃, 公立学校里学生也越来越少,面临关门.街上因为没人消费商业也不断减少. 如此政府税收不断减少. 这种恶性循环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现在市政府没有钱运作,已经破产. 布伦伯格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项政策, 让移民用在底特律生存七年来换取美国绿卡. 他说移民的精神是工作努力,崇尚教育.移民来到以后会在此购买房地产, 养家糊口,创新企业,消费并把孩子送进学校.这样税收就会增加并进入良性循环.参考中国的情况,我觉得这个办法很有吸引力. 底特律房价大概是中国同类城市的十分之一,如果一开放中国资金会大量涌入,立刻大幅度提高房地产税收. 中国人吃苦耐劳,创新精神世界闻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也是世界第一. 参考我家周围的情况,哪个地方房价较低中国人就会聚居, 中国人一聚居公立学校几年内就会变成全美顶尖, 学校一好该社区立刻房价大涨. 税收增加,又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学校的投入. 如此良性循环. 带动商业,娱乐大发展, 中国菜馆飘香, 周边房地产跟着涨价. 所以如果底特律真的变成这样一个特区,繁荣是肯定的. 风水轮流转,以前美国资金大量投放到不发达的第三世界.没几年就是第三世界的资金大量投入贫困潦倒的美国大城市. 布伦伯格说得好, 人们是会用脚投票的, 离开底特律是用脚投票, 但是美国从来是人民移民的首选.
473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吸引力法则视频
热度 1 langren2211 2012-3-2 23:18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2140242.html
1250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欢韩寒的原因
热度 6 benyang22 2012-2-9 11:00
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这篇 2010年的博文 说出了我喜欢韩寒的原因。不知道面对如今的质疑,张教授会不会改变他的观点。 我是一个立场不坚定的人。令人信服的证据数据很容易改变我的立场。什么时候方舟子或其他人找出了硬的证据证明韩寒有代笔,那我对韩寒的看法就会改变。到现在为止,方勇士的证据只限于猜测、推理、想象,基本还在文革式的批判文章的水平。 ============================ 韩寒的影响力 张鸣 影响力是个眼下时髦的词儿,提到一个人,不说权势,不说财富,只说影响力。这样的提法,多半出自媒体。媒体是要争眼球的,而能否争来眼球,关键是有没有吸引力。同样,一个人,如果说他有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他的吸引力。当然,在这个世界上,吸引力可以通过金钱和权势换来,就像开两会的时候,记者往往也会围着部长和大富翁们转一样。娱界的明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演技和姿色,获得某种影响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无权无势,也没什么姿色,不凭演技,仅仅是一介平民,一张嘴,就会有万众关注,写一篇博文,马上会传遍世界,有几百上千万的点击率,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有影响力了。不消说,在中国,这个人就是韩寒。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士候选名单,韩寒入选,委实名至实归。网上的消息告诉我,韩寒的票数一直在上升中。 当然,细说起来,中国像韩寒这样具有影响力的人,似乎不止韩寒一个。李宇春和郭敬明,也有一大堆粉丝。新浪的博客排行榜上,前几位都是一些炒股人士,他们的博客点击率,比韩寒还高。但是,我们看到,李宇春和郭敬明,从来不就公共话题发言,而且他们的粉丝,也大体上是特定年龄段的人群,这些人,在社会上发言权不大。不像韩寒的拥趸,老少皆有,而且在社会上,声音很大。至于那些炒股博客,基本上谈不上影响力,只能算是炒股这个特定领域圈内的事儿,出了这个圈,就什么都不是了。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别说官方,就是整个知识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 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不怕打压,也不怕拍砖。像我们这些经过文革的人,无论怎样,都会有些怕。怕什么呢?说不好,但就是怕。说话办事,瞻前顾后。偶尔火压不住了,话说的猛了点,就心里一阵悸动,后怕的要死。经过政治运动的人,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这也难怪。但是,作为80后的韩寒,显然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往往是做了之后,再想那些后面的零碎,即使存在现实的威胁,他们的反应,也跟我们这些年龄大的人不一样。 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异类。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单单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也是资本家求他,不是他求资本家。他就是朝廷之外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但朝廷却找不到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体制内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他一概视如弊履。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影响又这么大。光凭吓唬,也吓唬不住。所以,只好由着他无法无天,自生自长。 自古以来,牢笼士人,无非刀和名利。不怎么怕刀,也不要名和利,那你就有了某种自由,别的人所没有的自由。这种自由,会使得一个人的才华,得到超常的发挥。无疑,韩寒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其聪明和敏锐,超乎常人。但是,中国之大,这样的年轻人其实应该有很多,但是,我们的教育,我们这个社会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却压制毁掉了绝大多数。顺从学校教育的,变成了头脑僵化的乖孩子,不顺从的,变成了自暴自弃,没有受过教育的废人。而韩寒是幸运的,他有一个通情达理的父亲,有一个有书的家庭环境。在他反抗学校教化的时候,并没有沦为没有受教育的街头混混。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教育,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书,看世界。在这个常识被遮蔽的时代,体悟到了常识的魅力。而改革后形成的市场经济社会,又给了他自我谋生的可能性。从这点上说,他又是幸运的,如果他这样的人生在改革前,如果不死,大概只能待在监狱里。 中国理所应当该有千千万万个韩寒,但是,我们却只有一个。我们这个国家缺乏创造力,甚至缺乏青春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官气弥漫的闷罐,官僚程式,窒息了整个社会,让年轻人呼吸几难。但愿,韩寒的影响力,能给让我们在这个密闭的罐子上,挖开一个小孔。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343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热度 1 flysui 2012-1-12 14:23
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编辑同志: 我今年二十三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反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一段思想的长河起于无私的源头而最终以自我为归宿的历程。 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小学的时候,我就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激动得 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我还曾把保尔关于人生意义的那段著名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 为而羞愧;……”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的第一页。日记本记完了,我又把它抄在第二个本上。这段话曾给我多少鼓励呀。我想,我爸爸、妈妈、外祖父都是共产党 员,我当然也相信共产主义,我将来也要入党,这是毫无疑义的。 后来我偶然看到一本过去出的小册子《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我看了又看,完全被迷住了。我开始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对人生的看法:人活 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人活着,就应该有一个崇高信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我陶醉在一种献身的激情中,在日记里 大段大段地写着光芒四射的语言,甚至一言一行都模仿着英雄的样子。 可是,我也常隐隐感到一种痛苦,这就是,我眼睛所看到的事实总是和头脑里所接受的教育形成尖锐的矛盾。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就开始 了,尔后愈演愈烈。我目睹了这样的现象:抄家、武斗、草菅人命;家里人整日不苟言笑;外祖父小心翼翼地准备检查;比我大一些的年轻人整日污言秽语,打扑 克、抽烟;小姨下乡时我去送行,人们一个个掩面哭泣,捶胸顿足……。我有些迷茫,我开始感到周围世界并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里所描绘的那样诱人。我问自己,是 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是相信师长还是相信自己呢?我很矛盾。但当时我还小,我还不能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况且过去的教育赋予了我一种奇怪的能力,这 就是学会把眼睛闭上,学会说服自己,学会牢记语录,躲进自己高尚的心灵里。 可是,后来就不行了。生活的打击向我扑来。那年我初中毕业,外祖父去世了。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突然变得冷酷起来,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 母亲竟因此拒绝给我寄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而沦为社会青年。我真是当头挨了一棒,天呵,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那么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我 得了一场重病。病好后,借助几个好同学的力量,给街道办事处写信,得到了同情,被分配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里,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那时候,我仍然存 在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也许家庭的不幸只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我现在已经踏上了生活,生活还是充满诱惑力的,她在向我招手。 但是,我又一次地失望了。 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竟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 我求助友谊。可当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竟把我跟她说的知心话全部悄悄写成材料上报了领导…… 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很惨。我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同情都扑在他身上,用我自己受伤的心去抚摸他 的创伤。有人说,女性是把全部的追求都投入爱情,只有在爱情里才能获得生命的支持力。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尽管我在外面受到了打击,但我有爱情,爱情给了 我安慰和幸福。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就不再理我…… 我躺倒了,两天两夜不吃不睡。我愤怒,我烦躁,我心理堵塞得象要爆炸一样。人生啊,你真正露出了丑恶、狰狞的面目,你向我展示的奥秘难道就是这样!? 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摸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如 说为革命,显得太空,不着边际,况且我对那些说教再也不想听了;如说为名吧,未免离一般人太远,“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者并不多;如说为人类吧,却又和 现实联系不起来,为了几个工分打破了头,为了一点小事骂碎了街,何能奢谈为人类?如说为了吃喝玩乐,可生出来光着身子,死去带着一副皮囊,不过到世上来走 一遭,也没什么意思。有许多人劝我何必苦思冥想,说,活着就是活着,很多人不明白它,不照样活得挺好吗?可我不行,人生、意义,这些字眼,不时在我脑海翻 腾,仿佛脖子上套着绞索,逼我立刻选择。 我求助人类智慧的宝库--拼命看书,希望从那里得到安慰和解答。我读了黑格尔、达尔文、欧文的有关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读了巴尔扎克、雨果、屠格涅夫、托尔斯泰、 鲁迅 、 曹禺、巴金等人的作品。可是,看书并没有使我从苦恼中得到解脱。大师们像刀子一样犀利的笔把人的本性一层层地揭开,让我更深刻地洞见了人世间的一切丑恶。 我惊叹现实中的人与事竟和大师们所写的如此相像,不管我沉陷在书本里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看到的都是一个个葛朗台、聂赫留道夫式的人物。我躺在床上辗转反 侧,想呀,使劲地想,苦苦地想。慢慢地,我平静了,冷漠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人毕竟都是人哪!谁也逃不脱它本身的规律,在利害攸关的时 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行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虔诚地服从那平日挂在嘴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过去那些宣传, 要么就是虚构,要么就是大大夸大了事实本身。如若不然,请问所有堂皇的圣人、博识的学者、尊贵的教师、可敬的宣传家们,要是他们敢于正视自己,我敢说又有 几个能逃脱为私欲而斗争这个规律呢?!过去,我曾那么狂热地相信过“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为了人民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现在想起来又是 多么可笑! 对人生的看透,使我成了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我谴责这个庸俗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又随波逐流。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 现实的。”这几乎成了我安慰自己、平敷创伤的名言。我也是人。我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是一个合理的人,就象所有的人都是合理的一样。我也争工资,我也计 较奖金,我也学会了奉承,学会了说假话……做着这些时,我内心很痛苦,但一想起黑格尔的话,内心又平静了。 当然,我不甘心浑浑噩噩、吃喝玩乐了此一生。我有我的事业。我从小喜欢文学,尤其在经历人生艰辛之后,我更想用文学的笔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可以说,我活着,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它--文学。 然而,似乎没有人能理解我。我在的那个厂的工人大部分是家庭妇女,年轻姑娘除了谈论烫发就是穿戴。我和她们很难有共同语言。她们说我清高,怪僻,问 我是不是想独身。我不睬,我嫌她们俗气。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常使我有一种悲凉、孤独的感觉。当我感到孤独得可怕时,我就想马上加入到人们的谈笑中去;可 一接近那些粗俗的谈笑,又觉得还不如躲进自己的孤独中。 我自己知道,我想写东西不是为了什么给人民作贡献,什么为了四化。我是为了自我,为了自我个性的需要。我不甘心社会把我看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我要用我的作品来表明我的存在。我拼命地抓住这唯一的精神支柱,就象在要把我吞没的大海里死死抓住一叶小舟。 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象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 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 物进化的某种规律--是任何专横的说教都不能淹没、不能哄骗的规律。 按说,一个人有了事业,就会感到充实、快乐、有力量。可我却不是这样,好象我在受苦,在挣扎,在自己折磨自己。我处处想表现出自己是强者,可自知内 里是脆弱的;我工资很低,还是要买大量的书和稿纸,这使我不得不几角钱几分钱地去算计……我有时会突然想到,我干吗非要搞什么事业,苦熬自己呢?我也是一 个人,我也应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小家庭,去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再说,我真能写出什么来吗?就算是写出来了,几张纸片就能搅动生活,影响社会? 我根本不相信。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 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真的,我偷偷地去看过天主教堂的礼拜,我曾冒出过削发为尼的念头,甚至,我想到过去死…… 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 编辑同志,我在非常苦恼的情况下给你们写了这封信。我把这些都披露出来,并不是打算从你们那里得到什么良方妙药。如果你们敢于发表它,我倒愿意让全国的青年看看。我相信青年们的心是相通的,也许我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 潘晓 1980年4月 (原载《中国青年》1980年5期)
1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对内地生吸引力有增无减:“港大”是怎样炼成的
dongzg101 2011-11-30 11:27
对内地生吸引力有增无减:“港大”是怎样炼成的 面对年复一年的“港校热”,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专家提醒,并非所有考生都适合报考香港高校,要综合考虑高考成绩、英语水平、经济条件以及个人适应能力等4个因素。中新社发 11月下旬,香港媒体报道,香港高校将于明年起实施4年制。香港过往采用英式学制,即3年初中、2年高中、2年预科及3年大学。由于内地与香港长期存在学制上的差异,以往香港大学在招收内地学生的时候,一直采用“委培制度”,安排被录取的内地生先在内地重点大学就读一年,余下3年到港大学习。 对此,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招生组表示,实行新学制后,大学课程内容将趋向多样化,由于港校绝大部分本科课程同时开放予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报读,内地生的选科方向也因此得以扩阔。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钟玲表示,内地生若成功被香港高校录取,将不再需要一年的预科时间,而是直接入学,在学习和生活上与本地生同步,可以做到尽快融入。 香港高校学制的变革,媒体把解读的重点之一放在对内地生的影响,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近年来,“港大”对于内地生的吸引力是有增无减。为什么要上“港大”?已经绝非一人一家所关注。 吸引力有增无减 2011年,香港大学迎来百岁华诞。香港大学对内地生的吸引力,在今年的高招大战中可见一斑。 据港大内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马纳介绍,今年总共有近40名“省市头名”报考港大,占到了内地高考状元总数的近2/3。事实上,不仅是香港大学,广义上的“港大”——香港的大学,这几年对内地生的吸引力都在增加。今年北京3名并列文科头名学生,都选择了香港大学,理科头名也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后,香港高校至今已从内地名校手中“抢”走50名高考成绩第一的学子。 高考状元的号召力无疑也为“港大”增色不少。然而,上“港大”的原因显然没那么简单。香港高校的名声,由来已久。港大多年来在亚洲高校中排名第一,今年9月公布的“QS2011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再次蝉联亚洲第一,位居世界22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分居27及40名,高于内地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以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师生国际化程度、论文引用情况等作为全球大学排名准则,为大学界颇具权威性的参考数据。 上“港大”的原因 排名是最终的结果,那么,“港大”的名声是怎样炼成的呢? 国际化是制胜筹码。有内地学者这样评价:香港是中国教育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在香港高校读书,会有更多的作为交换生出国学习的机会。香港大学每年到国外名校做“交换生”的不少于10%,中文大学则每年有2400多个国际交流名额提供给本科生。师资更是如此。香港科技大学会聚了从全球30多个国家学成归来的450名教授,香港大学50%的教师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 “港大”的名声还跟毕业后的高就业率有关。曾经有关于香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的就业率是98%,香港大学的就业率则高达99%。对于内地生而言,“在香港读了4年大学后,只要继续在港工作3年就可以顺利地拿到永久居留权”。这或许也是选择上“港大”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种经历,适不适合每个人? 选择上“港大”,丰厚的奖学金也是一个理由。以香港大学为例,今年港大提供的最高奖学金是每年16万港元,除去每年13万港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外,还留给学生3万港元的生活费,这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学生在香港维持生活。 对于一些内地生而言,到香港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经历,跟内地不同的经历。不过这种经历,是不是适合每个人?显然还值得探讨。香港高校在选择内地生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标准。早在2005年,就有11名各省市高考状元申请入读港大时被拒绝。理由是:港大对高考分数跟面试表现同等重视,港大不会收录“书呆子”。今年,港大也只从报考的30名省状元中挑选了11名给予全额奖学金。已经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也提醒说,在港读书,面临着英语适应、生活适应、学术适应3大挑战。 与此同时,在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的比较之中,“QS2011世界大学排名”也显示,雇主评价这一项指标显示,在香港雇主眼中,内地顶尖名校排位,远超港校。香港中原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绮萍表示,公司招聘时会参考大学排名,但“不会跟足”。 2012年,香港高校学制将与内地趋同,内地生在选择赴港读书时,无疑有了更多的便利性。通过这件融通之事,人们也看到了香港和内地高校彼此的借鉴意义。 更多阅读 香港大学再次问鼎香港最佳大学排行榜 11名内地高考状元花落港大 人数比去年增加1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就是贪吧
热度 2 tangwei 2011-11-16 09:57
师徒几人路过集市。南面的商贩在此地摆摊,琳琅满目的货品吸引了附近很多村民。人挤人的。。。 八戒拿着大钉耙在前面晃悠,竟然就此开出了一条比较宽敞的道来。悟空牵着马,三藏跟在后面喊:八戒,小心你的钉耙,别碰着别人了。沙僧挑着担子,侧身在后面小心地走。 有一个摊位人比较少的,原来是卖檀木的珠子。比起那些珠宝,木头的珠子显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闻着幽幽的香味,三藏停了下来。 那种香味来自一种叫做绿檀的珠子。珠子是墨绿色的,一颗颗滚圆,发着温润的光泽。三藏不禁拿起一串绿檀佛珠,放在鼻下,果然,是有香味的。 悟空:师父,喜欢这串珠子么? 三藏:确实很好啊。 悟空:那咱们买下一串。也不贵。 三藏:不必了。 于是继续前行。可那幽然的香味,却一路萦绕不肯离去。 三藏有些无奈了。这就是贪欲吧。阿弥陀佛。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296 次阅读|2 个评论
寻找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上帝之音
jiangyongshuai 2011-10-30 21:06
尽管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人的吸引力有所不同,但从人们的喜爱程度来看,总的来说还是能按喜爱的程度排个顺序的。 按照之前对音乐信息学的描述,人们对音乐的长度的可忍受度是有限的,比如**个小节。 由于7个基础音符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饰(如,高低音等)是构成音乐的基础,那么这些音符与修饰的各种排列和组合就构成了音乐本身。 如果乐曲的长度有限,则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就是个有限的数字。 这就构成了我们可接受的音乐空间,是一个有限的空间。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歌曲按照好听的程度进行排序,则最好听的一个我将其称之为上帝之音,也许那首歌曲真的可以带来心灵上的超脱。 希望真的有一天可以听到上帝之音,但不希望见到上帝。
个人分类: 音乐信息学|2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美,香山香:讲师与副教授
热度 2 罗岚 2011-9-30 10:19
美国美,香山香:讲师与副教授
从购物就可以知道,美国美!同样的百货商场,美国竟然比日本便宜近一半,只是日本人超市里的十元区好像杂货铺一样,有些吸引力:这使我想到讲师和副教授,每年五万元的差距,近一半,好像美国和日本!如果你是老板,选谁? 喜欢香山,不仅仅因为红叶,这个季节应该分外妖娆!因为那座卧佛:捻着兰花指,垂着眼皮,那样慵懒。如果香山不在北京就更好了,北京越来越像加拿大,成为香港明星、台湾明星、商人的去处,只是时间从 1997 到 2011,地点从加拿大到北京。但是这样的声色犬马对工作枯燥的人群是润滑剂、调剂品,对那些部委、国家机关、外放官员联络办公室是有用的,吸金又放松! 只是这类“天上人间”更加远离文化本身、远离真正的期待与愿望。 天宫顺利离开地球,全世界高兴?至少中国应该庆祝,把花销在天宫上的投入大把地花在吃喝玩乐、请客送礼上! 顺便推荐一篇路透博文:首富入仕,开篇这样写道, 一个人要是来了运气,将喜马拉雅山摆在他面前,他也照样一跃而过; http://blogs.cn.reuters.com/blog/2011/09/27/ 《西蒙周专栏》首富入仕/ [] 白毛猪儿家家有,吃猪肉要吃黑毛的。(图片来自网络)
7416 次阅读|4 个评论
导师选择研究生的要素:诚实、向上、聪明、能干
热度 7 powerlight 2011-9-1 17:46
迄今为止,共指导了18名工学硕士、两名工学博士毕业。也见过国内外各大学的研究生们在校和毕业后的研究、工作状态。个人认为,对研究生的选择,其人品是最重要的,在诚信这一点上绝对不能马虎。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研究,都容不得欺骗。最近我那个毕业走人的博士自己不愿修改论文,撒谎说他家房子被人烧了!我断定这人以后不会有太大出息。其次是学习目的,为掌握真本领而学习的学生,在学校期间都很认真、勤奋,成果也很显著。学习目的不明确、混日子拿学位的学生,往往成为老师的负担,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很聪明,也很能干,我真希望他能继续深造,可他就是不想继续读博士,想早点毕业找工作,换换待了7年的学校环境,并减轻家庭负担。这说明学校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吸引力,社会的分配制度也出了问题,贫穷或贫富差距已经成了社会进步的障碍,很少有人能够安心科学研究。暑假里荷兰的大学教授来访,讲到他们的学生如果论文成绩不高宁愿延长学习期限以获得的更好的成绩,就业不以荷兰国内为目标,而是放眼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按目前的现状,中国的人才流失会更严重,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领域可能会越来越大。 曾经有一个硕士是从钢厂工作三年后考回学校的,非常勤奋,那是我在武汉带的第一个硕士,入学考试成绩不高,英语也较差,但是他知道努力,有奋斗精神,毕业后去了宝钢,在宝钢的工作非常出色,现在博士在读,是他的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简而言之,研究生要诚实、向上、聪明、能干,还要有经济实力,这个要看家庭、导师的力量(学校往往把负担推给导师)。
480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台湾与大陆已经对有关称谓达成默契,何必汝等滥秀才干政?!
热度 1 duke01361 2011-8-16 22:58
大家都要拿出政治智慧,不可意气用事,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实质性了解,这是个感情培养阶段,用不着非的牛B烘烘,搞个老牛不喝水就强摁头的鸭霸效应出来!不要和我讲什么民粹的道理,我宁愿低调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只要两岸相互了解了,最终肯定会走向统一的! 记得前些年,大陆这边甚至许诺过: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国号都不是问题的,既然台湾坚持用TAIWAN ROC,就用好了!ROC也是孙中山先生建立的那个“中华民国”,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不还有孙先生的巨幅画像?孙先生不是依然被两岸尊称为“国父”?! 科学网上的一些人盲目民粹,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这真的非常不好!这就叫“秀才干政”! 何必多此一举?把自己本职的搞好,增加大陆对台吸引力,这就是你应该为促进两岸统一做出的“应有贡献”! 靠!炒作和盲目民粹可以休矣!
个人分类: My Ideas|3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十万中国留学生为何留在“可爱的美国”
热度 2 lzxun123 2011-8-15 17:17
刚才看到一篇博文(转自 归一 ),不知内容真假,想到如果是内容真的,我们就参照改之;如果是假的,我们也可以参照加勉。于是转帖在这里。 小事反映美国的吸引力:为何中国留学生不回国 1978年中国开启公派留学生赴西方国家留学的大门。三十年来,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已达百万之众,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达93.34万人,留学回国总人数为23.29万人,回国人数只占出国留学人数的两成。在回国的两成人数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供职于在华的外国公司,还有少数领导干部的子女回国并在领导岗位上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出国留学生基本都是公派,花纳税人的钱就是为了让他们为纳税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聪明才智。为什么派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留学生都如同孔雀东南飞,一去不复返呢?美国人用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建起了清华大学,如今的清华、北大都成了美国所需人才的培训中心。百万留学生,百万科技大军,插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增添腾飞的翅膀,你们为什么不回来呢? 美国等国家有富饶的生活,有造就人才的环境,这肯定是吸引中国留学生的重要因素。追求富贵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嫌贫爱富也不是全部留学生的品质。上北美论坛网,看到留学生的文章,留学生在美国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经意遇到许多令他们感动的事,美国令他们成功,美国也令他们留下来。原汁原味的文章更真切,怒我原文照搬: 来美快6年了,先读书,后工作,其中也算尝遍酸甜苦辣,但我想写写让我深受感动的几件事: 1、 刚来美国没多久,有一次去医院的时候,进门就看到前台摆放着一张长卡片,上面写的东西让我终生难忘,翻译出来就是:“不论你是什么种族,不论你有没有钱,也不论你是什么身份,你都有权利在这里得到治疗”。也就是,穷人,甚至非法移民来治病,医院也不会拒绝治疗。我听到非法移民有大病时去医院,一般给个假地址,出院后反正也收不到帐单,医院自然有基金来付这笔费用。 有个朋友的妻子(也是学生)做了个阑尾手术,因为前期炎症严重在医院共住了一个礼拜,朋友说他有一天在医院不小心看到帐单,8万多美金,这还不包括医生的费用,但最后他也用不着付一分钱,因为学生的医疗保险付了一小部分后,剩下的就可以申请医院的慈善基金。还有朋友的父亲从国内来探亲,作了个心脏手术,也没有花钱。读书期间不少同学或家属生小孩,因为收入在设定限之下,不但怀孕期间的检查,生产等不花钱,小孩出生后还可以领牛奶,食品等。有几次隔壁的提着牛奶到我这,说我们喝不完,拿给你们一点。 2 、有次去学校接儿子,在学校走廊上看见一则公告,内容是根据某年某法案,此辖区内所有孩子有权在这所学校受教育,不管你是这儿的居民,或者你是寄居在这儿的亲戚家,甚至你是无家可归者。也就是说,你即使住在这个地区的某个桥洞下,你的孩子仍然可以在这所学校得到免费教育。要知道,这是本地最好的学校。 3 、几年前与朋友出去玩,到了一荒凉之地,不幸车子陷入沙丘,手机无信号,无法叫拖车,正手足无措之际,一四轮驱动越野车开来,司机花了6次将我的车拖出,其间拖断他车上几根绳子。离开之际,司机告诉我们,刚跟我们错车时,就在想我的两轮驱动车会陷入沙丘,于是特意返回察看,果不其然。 4 、几年前与朋友出去钓鱼,因为我刚买的渔具包装怎么也打不开。于是问旁边欲开车离去的老美是否有剪刀,告知没有,于是只得在一旁看朋友钓鱼。10多分钟后,突然发现刚刚离去的老美开车返回,从家里特意拿来剪刀。 5 、每次看到校车将停车标志一伸出来,同向和反向车流乖乖停住,静等孩子们上车,下车,过马路。还有每次只要听到救护车的声音,所有车辆往边上靠,等待救护车过去。 6 、儿子前年上幼儿园时,调皮捣蛋让老师告了不少状.说到上课从来不能安静,中午饭不好好吃,还要去打搅别的小朋友,喝水的时候不排队.因此老师说让我到幼儿园参加会议谈谈儿子的教育.本以为是随便聊聊,没想到学校来了三个老师,还从外面请来两个儿童教育专家先在头一天去观察儿子在班上的表现,然后参加会议. 并且一起聊了一个半小时,从儿子的问题分析到家长,老师该怎么做来帮助儿子,并且还建议之后每月一次的后续会议,以评估儿子是否有改进.儿子上幼儿园不但一分钱不交还有早餐和午餐免费供应,有时组织去游乐园,动物园也不交钱(大部分地方上幼儿园不是免费,可能我当时读书的地方属于低收入区,有不少政府补贴,所以免费).为帮助儿子的成长这么兴师动众,并且让我受益非浅,也深受感动。 7 、买了东西后,如不满意,退货之方便是国内不可比的。一般3个月之内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退货。所以我现在买东西是尽管放心大胆买,如果不满意拿来退就行了。 8 、前年在纽约某政府部门实习的时候,有一次各区县头头(相当于国内的一把手)来单位开会,中午吃饭大家都是各自去外面吃快餐,还有的就在售货机上买瓶饮料,一点小点心当午餐,然后下午大家继续开会。到现在的政府部门上班后,也是有各市长,乡镇长参加的会议,9点开会,10点多散会,各自回单位。据说没饭吃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预算。 9 、现在的单位一年掌管和下拨联邦政府来的几千万的项目资金,每年员工聚餐资金来源是靠同事们喝完可乐后回收的可乐瓶换来的钱。并且单位没有一辆公车,需要用时开自己车,然后按里程数报销。 驻美留学生的9个感动是心中的油然而生,不是美国政府刻意为他们送的温暖,诸如为他们盖一栋知识分子住宅楼,开一次关心他们的团拜会。给留学生心里烙下的9个感动来自于整个社会体系,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它惠及的是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笔者从赴美留学生的文章中体会9个感动,但笔者和笔者所在地的许多人却感受了加拿大的感动之处。我们这里的一个老人,其儿子在加拿大留学并工作,前几年儿子将老人接到加拿大并加入了加拿大的国籍。令老人意外惊喜和感动的是,不托熟人,不拉关系,不送礼金,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加拿大当地政府依据加拿大法律为他办理了养老保险,领取了养老金。老人在他的祖国辛苦劳作了一辈子,饱受生活及精神的沧桑,晚年却在加拿大领取养老金,怎不令老人感动,怎不令老人热爱他新的国家,怎不叫老人鼓励、督促儿子为他的新国家努力工作。又怎不令老人在国内的亲朋好友、邻居们羡慕! 刘亚洲有一篇著名文章,题为《 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 》,文章中刘亚洲强调自己的一个观点: 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很爱美国。有很多领导人,一边骂美国,一边却把子女往美国送。反差巨大!那么美国可怕之处何在呢?刘亚洲归纳为三点:第一,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他的干部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而我们是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位子,有位子就没脑子。美国却正好相反。第二,美国的大气与宽容。美国人可以把国旗当裤衩穿在身上,美国人可以在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国旗,作者引用一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国旗都可以烧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去焚烧它呢? 第三,精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文章用“9. 11”事件中发生的三件事来感受美国人的精神和道德力量。 第一件,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之后,烈焰奔腾,形势千钧一发。楼上的人们通过EXIT向下逃生的时候,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队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有妇女、小孩、盲人到时,人们都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走甚至还给一条宠物小狗让道。刘亚洲感慨: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强悍到一定的程度,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面对死亡,冷静如斯,恐怕不是圣人也接近圣人了吧。 第二件事,“9. 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这是阿拉伯恐怖分子所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馆被愤怒的美国人砸了。一些阿拉伯商人也受到袭击。这个时刻,有相当一批美国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饭馆为他们站岗。到阿拉伯人居住区巡逻,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第三件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坠毁的那架767客机,本来是要撞向白宫的。后来机上乘客与恐怖分子搏斗,才使飞机坠毁。因为当时他们已经知道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被撞的消息,他们决定,不能无所作为,要和恐怖分子进行殊死斗争。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决定投票通过,是不是要和恐怖分子作斗争。在这么一个生死悠关的时刻,我都不把我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后来全体同意,才去与劫机者搏斗。 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他不兴盛谁能兴盛。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他不可爱,谁还可爱。刘亚洲说美国的“可怕之处”何尝不是美国的可爱之处呢?就是这些可爱之处令近几十万中国留学生乐不思蜀!
个人分类: 博览|18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光明日报:他们为什么奔港校而去 百年老校缺失了什么
热度 1 wcswolf 2011-7-13 16:39
我们的百年老校缺失了气质、务实和品相,“状元”们的选择反映着对现有大学的评价和检验。 今年香港各高校在内地的招生结束,香港大学在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包括北京3名文科“状元”在内的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北京理科“状元”梁思齐之前已被保送北大,但他最终还是弃北大而去,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四个高考“状元”今年全被港校包揽。 尽管我们都清楚,高考“状元”并不绝对是最优秀的个体,但作为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大学)的评价和检验。他们的选择,给内地高校,特别是名校、老校,留下了诸多的问号。 首先要问:百年老校,您的吸引力还有多少?这几年是内地著名老校“百年校庆”扎堆儿的时段。隆重的庆典,雪片似的媒体宣传,热闹过后,除了斑驳的校牌,我们还听到把教学楼赎出去让商家贴上自己的招牌;我们还听到炫耀自己的富豪校友连续3年排行高校第一;我们还看到高校为争夺生源,动用官方微博明火对仗。 其次要问:著名学府,您还在扎实做学问吗?说到做学问,两件事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一是给学生讲课,二是自己静心研究。在大学里,谁最应该给学生去讲课?是助教?还是教授?当教授们疲于奔命地跑场子、赶论坛、做顾问时,能够站在课堂上讲课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即使讲课,有没有时间备课也成了问题。关于研究,导师们摇身变成了老板,吆喝着学子们,如同农民工一样,干大活碎活,仅拿到极可怜的一点补贴,还要忍气吞声。长此以往,讲课仅剩下对付,“研究”蜕变成“出书”。 内地的“一流”大学,你们就真的不如那些经世不久的港校吗?论悠久,港校是子辈孙辈;论规模,不过是你们的三成、四成;论藏书,你们是大海,港校不过是湖泊;论师资,你们有院士,有结队成群的博导…… 那么,这些百年老校究竟缺失了什么? 首先是气质,一种学人、大师应有的纯粹气质、优雅气质、理性气质、超脱气质。保持与现实的距离,保持对现实的清醒,保持对理想的追求。 其次是务实,一种能力的务实,倾心做事的务实,独守寂寞的务实,淡泊名利的务实,巧手善工的务实。热爱讲台,教书育人,潜心出成果而不是忙于堆码洋。 再就是品相,一种厚重、持守的风范,是春风化雨般的校园,不是物质化的建筑群;是通达五洲的知识枢纽,而不是考级拿证的嘈杂大集;是思维启训、思考漫游的起航点,而不是愁烦就业、人事纷扰的驿站。 或许,港校也未必能齐全地满足学生们的期许,也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顺畅地适应。认为港校的国际化环境优越,我以为也是对学生们选择的一个揣测,并不完全。 学生们作出了他们的选择,也可能是他们父母的选择。内地的这些百年老校,望着“状元”们远去的背影,不知会不会有所触动?是反省还是不屑?是焦虑还是沉思?是继续陶醉在老校的名声里还是有危机感地行动起来?我们很想知道。
个人分类: 见仁见智|1578 次阅读|5 个评论
听独守空房的大漠孤魂讲那科研的事
热度 26 gfcao 2011-6-23 18:16
北京开完会,还有一点点时间,心中犹豫不决,到底找不找孤魂,有心找他,可我这阵子来北京太频繁了,总找他,人家会不会觉得烦?如果不找他,日后一旦被他知晓,以孤魂那谁都敢骂的臭脾气,不知又会怎么损我呢(对了,好像也有他不敢骂的,不信你们问问他),再说我也的确很想见他,也许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吸引力吧,最终还是忍不住给他发了短信。果然,他兴致勃勃的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是不是还在那个酒店住,我说:“我刚开完会,在你的老巢。”他迫不及待地说道:“那你赶紧到我办公室来吧。”我说:“你现在上班,方便吗?再说我也不知道你办公室的大门朝哪开啊?”他说:“我现在是独守空房、闲极无聊、寂寞难耐啊,你来陪陪我吧。很好找的,离你住的宾馆很近,你怎么怎么走就可以了。”听他说了半天路线,我楞是没听明白,他所指的路线除了我熟悉的保福寺桥,理化研究所,别的完全没听懂,但听他说得可怜,我动了恻隐之心,答应他马上过去。放下电话,我本想找陈安给我带路,可这家伙又潇洒去了,故意避而不见。也好,反正他的秘书在,我便盛情邀请他的秘书为我带路,还是人家秘书知书达理,痛痛快快答应给我带路。 多亏了有人带路,否则真不容易找到孤魂的办公室,因为他所在的大楼没有任何特别的标志,如果孤魂告诉我墙上有一号楼的字样,或许容易找到,可他偏偏没有讲这么重要的标识,可见孤魂的表达能力之差,啰嗦半天却说不中要害。 来到他的办公室,孤魂拿出他的功夫茶具,给我泡上了一壶铁观音,看着人家过得这么悠闲自在,心中好不羡慕,我啥时能过上他这样的生活呢?这次与孤魂的见面,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只是喜欢他的臭脾气,对于他的学问实在不甚了了,到不是我对朋友漠不关心,实在是这家伙太愤世嫉俗,轻易不愿意跟人谈学问。不过这次他主动跟我谈了起来,为了显示他有学问,先给我来个下马威。我刚坐下,他便假惺惺地说要向我请教一个问题,不由分说拿起纸和笔蹲在我旁边,画了个草图,地表、地壳、石油层,油层中有很多不规则分布的沙石,还有两口井,一口注水井,一口出油井,接着大谈特谈起注水石油问题,过去我只知道注水猪肉,没想到还有注水石油。注水石油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通过向水井里注水,在水的压力下,沙石中的石油便从油井中冒了出来。问题是,普通水影响了出油量,通过向水中加入某种溶剂(是否是增加了水的粘稠度?),出油量一下增加了,他又发明一种方法,向水中加入一种软球,出油量也增加了,但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其中的机理,问我能不能建一个数学模型,从数学上搞清楚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这似乎是个渗流问题,而且不是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为什么某些介质能加速石油的渗出?是否与不同介质产生不同的压力有关?我这个外行是不明就里的,数学恐怕也难以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将沙石层适当理想化,然后建立一个模型,不过别说我不是做微分方程研究的,即使是最优秀的微分方程专家恐怕也不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待我找时间向微分方程专家请教,若是真的建立起一个微分方程,说不定又可以养活一批数学家。 听孤魂一席话,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他在中国最高学术机构的中科院还可以如此 NB 地目空一切,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 、不需要依靠体制生存; 2 、有赖以生存的本领。孤魂在物理、化工方面的学识让我这个外行人钦佩。我在我的圈子里是需要夹着尾巴做人的,看人家在他的圈子内傲视群雄,让我老人家自惭形秽。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们才能真正判断出谁是真正的精英!建议科学院也学学我老人家来一次中科院第一牛 B 评选活动,我估计孤魂将会当选中科院第一 NB 。 下篇预告: 听优秀共产党员大漠孤魂讲那党的丰功伟绩。
个人分类: 随笔|2240 次阅读|54 个评论
[转载]外资布局中国医药商业力度加大
nooney1986 2011-6-17 13:30
目前,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外资进军医药流通领域多采用股权置换或联合投资的形式,与当地龙头或较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合资,并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对销售网络的控制权。在医药流通版图基本形成国药、华润、上药“三足鼎立”之势的同时,流通“十二五”规划明定,力求推动药品流通变革,鼓励境外药品流通企业按照相关政策扩大在华的投资,鼓励参与医药流通领域的并购重组,拓展分销业务。在此背景下,外资发力进军中国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苗头已然显现。 近年来,在新医改的推动下,除国内医药商业龙头争相布局全国外,民营和外资医药商业等流通力量的出现和崛起也给中国医药流通增加了新的内涵,外资参与的多起资本运作吸引了各方眼球。刚刚在港H股上市的上海医药对外宣布,已与几家境外投资者签订了投资协议,总投资额为5.5亿美元,其中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美国辉瑞也投资了5000万美元。这让之前引起广泛关注的辉瑞欲借机参股上药,以达成双方在产品生产、销售、分销和终端的全产业链合作的猜想铿然落地。由于上药是中国第二大医药分销商,而此前上药已与辉瑞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约定将利用各自优势在中国医药市场开展广泛合作,包括进一步的分销、商业化等举措以及股权投资等。可以看出,外企对于向国内医药大商业渗透已萌生爱意。 2010年底,美国健康护理产品制造商卡地纳健康集团斥资4.7亿美元闪电将中国最大的医药进口商、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医药公司永裕医药纳入麾下。分析人士指出:“永裕与国内医药流通商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外资药企的独家代理权。其经营了17年的分销网络资源,是卡地纳借道进入中国医药商业所看好的,而它所拥有的国际药品流通管理经验必将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际上,外资涌入搅动国内医药流通竞合新局早在2008年就已掀起高潮。当年2月,广州医药与欧洲最大的医药保健和美容集团联合博姿属下的联合美华合资新建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5月,上海医药与日本铃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医药商业企业,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10月,北欧最大的实业控股公司瑞典银瑞达集团子公司殷拓亚洲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11月,美国美华公司入股上海荣桓医药,控股70%。随后,德意志投资开发公司等外资入股九州通。种种迹象表明,外资正在从医药工业向商业流通等领域延伸。不过,记者采访中发现,除新来的卡地纳、联合美华等占有较多股份外,其他的股权占有比例都比较小,这是外资进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一个共性。 有趣的是,尽管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已对外开放达7年,但外资参股内资企业却一直没有大动静。事实上,早在2004年,GSK就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于10月获取了销售自身旗下药品的许可证。同年12月,为了兑现中国的入世承诺,医药商业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葛兰素史克全面开展医药商业业务。此前早在1993年,永裕医药第一个进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此后,外资进入事件陆续发生。记者发现,多年来,拥有雄厚资本实力和先进技术水平的外资巨头们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展露锋芒,也未出现外资潮涌的景象。对此,广州百宁医药总经理助理何永佳的理解是:“国家对外资介入医药流通领域比较谨慎,正因为此,医药流通开放7年来,脚步一直比较缓慢。由于外资一般拥有较充裕的资金,再加上中国医药市场的前景,控制渠道是外资的最终目标,但从战略上考虑,国家为了全民健康,需要把握话语权。正如广州医药与联合美华从开始接触到牵手就经历了3年之久的拉锯战,最终才达成了各占50%股权的协议。”近日已收官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指导目录》)似乎证实了何永佳的上述观点。据了解,新修订的《指导目录》依然要求: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商品的连锁店必须由中方控股,很明显,从战略层面上,国家对外资的进入比较谨慎。 何永佳认为:“外资介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是弊大于利。尽管它有利于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物流技术、高端的产品和充裕的资金,但也势必将掠夺国内小中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高端产品的涌入也会挤占部分国产药的空间,所以,外资进入的过程肯定是很漫长的。”当然,也有旗帜相悖的观点。九州通业务总裁耿鸿武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竞争不够规范、改革方向不够明朗、行政干预多等风险的现实存在,也是外资不敢轻易进入的重要原因,但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对外资开放,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因为外资的先进技术和方式、方法有利于促进中国医药商业的健康发展。”
个人分类: 国内医药行业观察|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勿拘泥于此岸——仿禅语
hillside 2011-6-11 20:09
本科时,每逢地学实习,我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远山的呼唤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列队实习之余,我总喜欢一个人重新登临或者在天黑返回以前向远山多迈进几步。 关于“岸”有许多隽语,一言难尽。“勿拘泥于此岸”是我今天想到,用于自警的提示。禅宗强调的“悟”象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着我们对于世界常看常新:相看两不厌 只有远处山。 “此岸”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它穿越了时空。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玉泉路19号甲【征文】
热度 6 jlpemail 2011-6-2 22:48
玉泉路19号甲 籍利平 第一次到位于玉泉路19号甲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旁听课程,起源于一次翻阅八零后同事(当时还在读研)的选课表。选课表上有位鼎鼎大名的教授,是我的军测校友。起初,我以为他是特聘教授呢,后来才知道是专职教授。 我怀着尊敬的心情进入了主楼的教室,听了三次课以后就不能自拔了。于教授把别人认为枯燥的、晦涩的卫星轨道理论讲授得很有吸引力(没有离心力);教授授课不用PPT,在推导公式时的思路很清晰。卫星轨道理论是空间大地测量学的必备知识,选课的研究生不少。看到教授不停地吱吱嘎嘎地在黑板上书写 密密麻麻的公式,多半咂舌、摇头了。教授在即将擦去满黑板的公式时,一边轻轻掸去肩膀上的粉笔末,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其实很简单;“其实很简单”这个短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教授是在自言自语中,为学生们减压吧。 数学家、教授偶尔也有思路突然短路的时候;他的公式,有现场卡壳的;这就给了学生和旁听生看热闹的机会。当教授在黑板前面,下意识地抚摸着光亮的前额和头顶思忖再三时,教室里洋溢着善意的嬉笑声了。教授思路重新理清晰后,公式继续蔓延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长出了一口气,恐怕还得担心老师会在考试时考察这么困难的公式推导吧? 旁听的乐趣,就是只听课不考试?也许是吧。我的确没有参加考试,因为不是正式的旁听生。卫星轨道理论课,我几乎从头到尾听下来了,对天体力学也不那末畏惧了。一年前出差合肥时,从科技大学书店搜集到的《天体力学方法》,黑色的封面也不是特别让人感觉到阅读的压力了。 这个春季课程晚间上课,不用为听课影响上班而内疚。旁听课程的日子随着“卫星轨道理论”的结课暂时结束了,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敢情旁听课程也上瘾?自从旁听了于教授的课程之后,我就成了玉泉路19号甲的常客——常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后来,一位担任兼职教授的所领导主动告诉我他在研究生院主讲的课程,说欢迎去旁听。可惜的是他的课程是白天讲,我无法连续听课。但近水楼台仍然可以先得月,他的专著更让人受益匪浅。 赵 教授的《从太空看地球》是夏季课程,也是晚间授课。夏季课程有讲座的性质,开课时间都不长。教授的课堂很活跃,时常发出学生们的欢笑声。赵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课,让学生们很开心;研究生课堂也可以笑声不断的。我一直这样认为,学问可以在苦读中深化,也可以在轻松笑声的伴奏中获取;后者是我更推崇的。 我旁听的还有以下教授的课程: 石耀霖、杨元喜、陆洋、顾国华、黄金维和Marry。 石耀霖的课只听了一次,是在人文楼一层教室里,是地球动力学;我多次看到石老师歪戴一顶灰色的帽子,双肩背包只挎着一只肩膀,很潇洒地走过。石教授用的教材是英文版的,对我来说的确太深了。(石老师的课程和于教授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是有关联的,可惜他讲热传导方程那些时段我在外地出差。)可以自嘲的是,我比第一排那位学生听进去的要多些,他竟然很放松地睡着了。 我参加过一次面试,考官之一就是石老师。考试的总结果是落选,但那次面试我觉得发挥是正常的。因为不仅已经见过考官,要求朗读和口头翻译的论文片段中“NASA”也是不陌生的。面试的分数在总结果中占多大比例已经无关要,问题是更关键的笔试阶段我没有过关,笔试的成绩已经没意义了。 2006 年夏季的早晨,是我进入这个校园最频繁的一个时段,我找到了一个晨读的地方,就是人文楼西南侧的小树林。我最喜欢的石桌子在育英亭下。圆圆的石桌、石凳子备齐了,只要携带书本就万事大吉了。 夏日的早晨,露水比较重,有时我就把多带的报纸或者书籍垫在过于潮湿的凳子上。阅读、朗读的间隙,还可以欣赏亭子上精美的雕塑,龙凤皆备,龙比凤多。亭子和东侧的郭沫若院长的雕像一样,都是1992年建立的。每次路过郭院长的雕像,都不由自主地下自行车缓步行进,并庄重地行注目礼。 那段时间,我经常五点半就起来了,六点一刻就抵达了育英亭;一个小时的晨读过后,我会走到人文楼北面的健身器材附近锻炼。我最喜欢的是玩一下单杠, 单腿挂杠旋转上杠,然后双臂支撑旋转三四圈,下杠骑车去北太平路16号上班。 有一回,我刚赶到16号院,就发现三天前从院图书馆借的原版英文书不见了。早饭没有吃,赶紧回到了育英亭。那本书被遗落在石凳子上,是一个清洁工替我保管了起来。找回图书后,我复制了感兴趣的内容,赶紧还了。 晨读的时候,经常有黄鹂、布谷和喜鹊等鸟鸣的声音传来,更显得清静了。 育英亭距离大街的直线距离不远,可是仍然很清静。 有时候,我会突然合上书本,从提包里拿出纸张写上几行字。(不够专心的缘故吧?我的晨读效果不明显,预期的效果没有达到。期间的一些副产品,却被当作散文,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昆虫应该不识字,何以喜来书页间?晨读的时候,会有若干批次的昆虫悄无声息地浏览书页。我或者轻轻抹去,或者干脆挪开书让路,或者弹击书页吓跑他们。就这样有些蠓虫到底还是在书页上留下了污渍,不断提醒我,曾经在育英亭下读书的那个夏天。 仲夏时分,育英亭就不宜晨读了,蚊子逐渐猖獗起来。我依然早起,但到办公室晨读,感觉就没有在亭子里那么好了。 某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仍然早起,仍然去了育英亭。静止读书太冷,我就运动起来。玉泉路19号甲的积雪上,多处留下了我的脚印。从育英亭向北走,我走到了高能所的建筑群之间,走到了北小门,从那里上了玉泉路,然后原路返回。 在开往中关村校区的班车上,曾经有师傅大声疾呼:学生都下去!(座位不够了)。我这个理直气壮的非学生看着学生们呼啦啦地下去了十几个,几乎要自责啦。班车抵达中关村校区前,还有中途上车的,难怪司机师傅要呼吁呢。那是我唯一的一次,以特别的方式离开玉泉路19号甲。 关于玉泉路19号甲,还有可以书写的。比如在这里参加了两次“科学博客”的颁奖晚会,比如在这里的报亭读《科学时报》,让我忍不住订阅了她不止一年;比如曾经像导游一般带大学同学在这里散步,比如在这个校园里听了多次学术报告;比如带儿子去教室里看了一场电影等等。 玉泉路19号甲,还会出现这样的身影——“你看人家那气质,像学生吗?”一位穿灰色制服的年轻人这样高度评价说。但是,他毕竟不属于这里,哪怕是短期逗留的学生。 这里,我还会进来的,尽管既不是老师(学问不够)也不属于学生(年龄超了),谁让我喜欢她呢,谁让她离我们16号院这么近呢? 玉泉路19号甲! (注:此文改名《玉泉路甲19号》后刊登于《北京文学》2017年第5期,编辑:王秀云。特此致谢!) 上图为作者(3排,右1)旁听台湾 黄金维教授的重力讲座后的合影(2018-11-19,更新) 下图为刊登笔者散文的《北京文学》封面。 \0 \0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889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文、理人生:知识与学问
热度 1 cinderela 2011-3-15 04:31
我从中学起就仰慕那些数理化学得好的男生,觉得他们在那些抽象的数字、公式里游行穿走,自如出入,简直帅得要命!大学时的愿望就是找一个物理系的男生做朋友。可自己的物理怎么都学不好,无奈只有学文科,错失了结交物理系男朋友的机会。现在阴差阳错,兜兜转转来到属于理科范畴的生命科学领域,接触了不少曾经让我“高山仰止”的人物,却并非如我想象那般有趣,比起文科生的能言善道,想象丰富,兴趣广泛和可圈可点的文化品味,理科生似乎更为专于学业,兴趣单一,爱好不广,还似乎缺一点人生乐趣,觉得甚为可惜!专注认真、思维严谨地做事情是理科生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如果还能培养一些高层次的文化品味,则理科人生会更趣味浓郁,芳香四溢吧!当然,学文科的人并非个个有文化品味和生活情趣,同样有被困在专业领域中无法出来,只看到树木,见不到森林的书呆子。实际上,真正的大家,无论文、理,都能对知识学问驾驭有余,出入自如。既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不乏广泛的人文趣味,是真正领略了知识、文化给人类带来的享受的人! 睡前,读董桥的“如观水观火也”,觉得甚好!对专注于专业知识,在向科学高峰、尖端攀登的人来说,是一味可以品味良久的“老火靓汤”!故摘抄如下和各位博友共勉: 如观火观水也 董桥 最近写《说品味》一文,末端云: ……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 精神溃疡是疲倦、困顿、无奈消磨出来的。现代社会各行各业都注重专业知识,专业人员在市场上的身价虽然比过去要高,可惜知识越到尖端,精神天地越发狭窄,身心都困在专业的围城里,入业越专,去趣越远,终致忘人忘我,生意消散,连人味都淡了,遑言自己专业里的发明!这是专业跟学问分家的悲剧。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琼崖主人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水观火也。”郑板桥到底是明白人,一语道破“问”字要义。 往浅处看,学问的问,正是涉猎本行以外的知识,多学本行以外的道理。写童话著名的格林兄弟原是语言学家,编德文字典有独到的功力,借说文解字展现全盘德国文化变迁史,对民俗学的兴趣又浓,业余问道于市井乡野之辈,写出无数迷人的童话。据说,其中有三十七篇童话的故事是一位卖蔬菜的妇人说给他们听的。剑桥名哲学家维特跟斯坦一生沉迷美国侦探小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门生诺曼 . 马尔柯姆按月给他邮寄侦探杂志供他消遣,他回信说:“这些杂志有丰富的精神维他命和养料”,“我的学问其实是这样来的”,“要是美国不能给我们供应侦探杂志,我们就不能给他们供应哲学,美国最后会变成大输家。懂吗?” 维跟斯坦当然也读国际著名的哲学期刊《思想》,可是他总觉得《思想》“阳衰不举”而侦探杂志则“精力充沛”。他的著作落笔晶明洞彻,断非偶然! 有专业而无学问,比如有围城而无城门,进出两难,也看不到城外是火还是水,围城里的安危祸福就更费思量了
个人分类: 杂谈|2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家
热度 11 zhoulingna12 2011-3-6 23:06
回家
2011 年的这个新年很热闹,与往年相比回家的人特别多,我也踏上北上的列车回家了,经过 12 小时的颠簸与期待,第二天早上 8 点钟,双脚终于踏在了故乡的路上,从迎面吹来的干冷寒风中能够体会到四个月没有下雨的故乡多么渴望降雪,但我的内心很滋润,这就是故乡,她总有很强吸引力,不论我们身在何方,总想回到她的怀抱。她就是河南鹿邑县,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老子和宋初著名学者陈抟的诞生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故里”。 ( 1 )农村 若隐若现的村庄 树林 小羊 田野 树林 村中路 通向村庄的路 傍晚 树 鸟 村庄 田野 狗狗 村中河 ( 2 )过年 鞭炮 供神 零食 素饺子 街道 超市前 舞龙 ( 3 )问礼广场 近看问礼广场 远看问礼广场 ( 4 )老君台 道德真源 老君台后墙 明道宫广场 明道宫一角 御笔 众妙之门 (5)家乡点滴 塔 母校 厚厚的冰 可爱狗狗 受博友金小伟博文——“回家.村落”启发遂作此文,仅以念想我的故乡!
个人分类: 厚重河南|6138 次阅读|18 个评论
精子和卵子之间的神奇吸引力
wliming 2010-8-7 12:00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精子不停地摆动尾巴向卵子游动的视频或者图片。令人惊讶的是,精子应该没有智慧,又没视觉,也不带电,是什么力量让精子定向地向卵子冲锋而不是杂乱无章地四处扩散? 从物理上讲,精子卵子的吸引力应该不太可能是电磁力,更不可能是万有引力,绝对不可能是强作用和弱作用。那么,精子很可能通过某种物质的密度差产生定向推力,这仍然是一种扩散作用,正如墨汁在清水中扩散一样。 当然,电磁力也是可能的。如果精子是极性的,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就可能在一种物质建立的非均匀内电场中定向移动。这种假设可以很容易用实验检验,比如,把精子放在微弱非均匀电场中,观察精子的移动方向。
个人分类: 娱乐|2806 次阅读|5 个评论
修行、骗术与吸引力法则
sheep021 2010-7-23 12:50
1 缘起 答李亚辉:如何突破非黑即白 一文中,亚辉回复到: 那你给他加点油. 让他的骗术更上一层楼. 博主回复:呵呵。看来只有你可以给他加油了。 说穿了,从各种经到华尔街,啥玩意儿不是骗术呢? 自从有了生命【注意不是人类】,骗术就横行世界了。 甚至,任何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不是也是一种骗呢都想吸引到对方,吧对方融为自己的一部分。 如大的天体,都是不断吸引宇宙物质,积累而成。如陨石落到地球上,还是被骗到地球上? 2思考 本博由此想到吸引力与骗术之间有一定联系。被骗即是被吸引,根源还在于自心,而不是骗术。自心不清净是上当的最根本原因。 搜索发现,竟然有个《吸引力法则 》: 近年来流传与欧美的一种思想,意在帮助人们通过发现内心的力量,实现目标;吸引力法则认为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 宇宙 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 地球 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振动频率,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不同事物的面貌,无论是像桌子、椅子等有形的物体,还是思想、情绪等无形的东西,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的。比如一排音叉,当你敲响其中一个,音叉发出清脆的高调乐声,没多久,其他的音叉也会发出同样高调的乐声,它们的声音会互相应和,产生共鸣,甚至愈来愈大声。   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大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磁铁,会发散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力,对整个宇宙发出呼唤,把和你的思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过来。   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是你大脑的思维波动所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 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3惊叹 相由心生, 万法唯心。 天呢,这不是佛经的翻版嘛! 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这样一种能量,道家交替道,佛家叫他佛,这里叫他吸引力。其实还可以换很多不同的符号 4 探源 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诞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背后的精神却存在于古老的印度人的信仰之中。随着印度教对通神学的影响,吸引力法则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一些早期的有关通神学的文献中。1877年,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在赫莲娜布拉瓦茨基(Helena Blavatsky)的关于神秘密教的书《揭开伊西斯的面纱》(Isis Unveiled: Secrets of the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中,而在1879年4月6日的《纽约时报》上,一篇关于在科罗拉多州淘金热中吸引财富的文章里提到了吸引力法则,这便是吸引力法则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大型的报刊媒体之上。 5 放下是吸引力法则的最大秘密 我们大多数人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法则,那就是放下法则或者臣服法则,当你开始放下旧有的思维、情绪及行为模式之后,你才可以为你的能量提供空间来吸引内心渴望的愿望及目标。 放下旧有模式   因为长时间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就如同一辆汽车的刹车系统,所以当你越想要快速的创造你想要的生活的同时,旧的模式的阻力越大,经过一段努力后,你好象又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中去了。   这 些模式耗费了我们大量的能量,而原本我们是可以运用这些能量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愿望,但是却被负面模式大量消耗,所以只有当你清理掉这些负面模式之后,才可以将能量转移到自己的新目标和愿望之上了。   如果你每天有50000个念头闪过,那么控制想法并让自己积极,的确太困难了,但是我们可以时刻察觉自己的情绪,掌控情绪就要比掌控想法容易的多。   生活中的任一话题都可以让你产生大量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大多数的情感和思想是在潜意识的层面运行,我们自己很难察觉。事实上我们日常94-96%的行为是起因于我们潜意识中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很难控制。而显意识又是潜意识的入口,所以当你运用释放限制方法来控制你的情感的时候,就可以防止他们进入潜意识而无法控制。    那么我要如何运用吸引力法则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放下你的思想和情感可以消释你的负面能量,这样你就可以切实感受到快乐、平和、财富与爱,这些才是你的本质。你可以将附着在你积极本质上的任何负面能量放下,这将可以将你的思想和情感更有效的专注于你的目标从而更有效的在生活中运用吸引力法则。    不用怀疑,释放限制是掌握吸引力法则的关键。   你也了解如果想要创造自己想要的事物,你必须在头脑中视觉化你的目标并产生如同拥有一样的感觉,所以你必须将你的负面情感放下,并积极的去感觉目标实现的喜悦。那么释放限制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释放限制方法是一个简单、有效、易掌握的技巧。它将帮助你获得瞬间放下任何负面情感和思想的能力,这个方法从1974年开始已经被无数人所验证。它就是帮助你获得一切的关键。    6 实现路径 你需要结合以下3个方面,才能更好的运用吸引力法则和零限制方法,帮助你实现任何的目标和愿望。    行动: 如果你仅仅是每天幻想目标和愿望实现后的美好而不采取行动,你就是在做白日梦,当你放下幻想并为自己的目标采取行动,你就会抓住现有的机会将目标实现。    不计回报的付出: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在不冀望回报的前提下开始付出,这将会给你带来直觉与感恩,当你无条件的付出,你就是在启动能量循环,那么你将会收到成倍的能量回报。根据吸引力法则,你给出的能量将会吸引回报能量。    跟随内心的指引: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拥有宇宙的智慧存在。当你愿意聆听内在的指引,它就会给你最适合的方向并将一切有利因素吸引到你身边。 直觉会给你任何你所需要的一切,你将发现你总是会在正确的时间与空间采取对你最有益的选择和行动。   呵呵,这三点与佛家的修行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换了文字符号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漫谈中国大学的吸引力问题
gjszhangtong 2010-3-3 14:26
一 2010 年两会之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新的征求意见稿又推出了,使得教育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纲要》概括了未来十年的若干发展设想,多涉及的是大方向问题,探究具体操作恐怕还得另辟时空。其中,办好教育的核心是使国内人士满意,这个满意就包括了教育对于个人具有吸引力的内涵。 前一段关于中国归国留学生企业家向美国大学捐款 888 万,而不向国内大学捐赠的事件,引发了部分热心人对于中国大学为何没有吸引力的讨论。这个话题看起来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一次看似平常的个人捐助办学的行为被提升到如此的深度。然而,抛开新闻媒体喜好追逐热点的行业现象不提,它的确从一件个人小事中引出了若干思考。 由于当事人具有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双重经历,所以人们自然会引申想到中国大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又由于当事人具有在国内和国外特定的教育机构中学习的经历,因此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国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曾学习过的学校是否认同。实际上,毕业生对学校的认同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可能是教育质量,可能是教育投入的机会回报,也可能是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等。有普遍性原因,也有个体性原因,后者更加突出。学校所属国、学校名声并不应该是导致毕业生的学校认同高低的必然根据,尤其在学校都不是很差的情况下。 不管《纲要》起草时有多少专家学者献策其中,促进国内教育改革的动力一直都较为强劲。在增强国内大学吸引力这个方面,也能看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例如近来中国的著名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或联考的做法更加多了,表明上是高考改革试验,实际反映出部分大学对于自身吸引力的自信和试图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吸引力通过与其它大学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区别开来,显示出大学的独立性和办学主体地位不是依靠法律来规定的,而是自身行为处事方式来展现的。这说明中国的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也正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之中,它们想要让社会看到它们各自独特的努力,看到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国内大学发展演变的现实说明大学内部还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某些关键,倒是社会上的人士未必能够看到这一点。 在笔者看来,由于尚未澄清国内大学某些改革行为背后到底是新价值观驱使,还是市场竞争驱使,因此不好简单判断其内在合理性及外部影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大学虽然看到了提高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性,但是未必能够认识和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学校认同,因为吸引力是一个整体较宏观的问题,而认同是一个微观细致的问题,解决了前一个方面的问题,不一定能够解决后一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大学由于体制和传统等因素,真正难的是后一个方面,即提升大学毕业生对于学校的认同。 二 国内外的大学公共关系部门都关心着同样的一些问题,毕业生对于教育机构的回馈是否跟教育机构的吸引力有关系?跟什么样的吸引力有关系,是学校提供教育的客观质量呢,是学生自己的未来机会潜力呢,还是学生个人良好的体验呢?明白问题的答案也许可以让社会和学校真正转变观念,平时针对在校生多做些扎实细致的工作。 目前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观点可能是,大学的吸引力就是学生对于自己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后所获得的回报(即时的、短期的和长期的)是如何评价的,并且根据自己的评价采取行动。例如捐赠学校就是一种积极的回馈行动。 显然国外的著名大学给予学生的东西,看起来就是比国内大学要多一些。再加上中国的特殊国情导致海外归来者有许多的优惠条件,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国外学习经历具有更高的价值。上面提到的捐赠案例,也是因为海外学习经历赋予了海归商人身份并形成了创业机会,创业成功之后想起来回报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何况本身就是从事虚拟经济事业的,通过舆论宣传对于自己的事业反过来也很有帮助。 通过联系对比国外大学的情况,笔者也思考了国内大学认同与之形成反差的部分原因。早期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在遇到就业市场严重挑战之前,他们虽然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获得了较好的职业发展回报,但是由于大学都是政府办的,学生进入大学是接受统一的社会选拔,毕业又是社会统一规划的,这些似乎在学生看来都跟学校没有关系,是他或她从社会应该得到的。这种心理状况始终存在。于是国内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自己即使获得了回报但是不会感激学校,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社会挫折,就归咎于学校。 由于国外大学具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地位,除了大学自己争取到的民间资源之外,在国外本来是属于国家福利那一部分的资源因为是由大学具体地、细致地操作实施的,实际在心理上被学生看作是学校给自己提供的福利。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有些由学校提供的福利和帮助(当然这个不是普遍现象但不是没有,例如有的高校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米饭)却被习惯性地看作是国家普遍的福利。如果学校不刻意加以宣传,学生可能会受之泰然而不理解学校的付出。 当然国内大学自身也有许多问题,不过一些问题是有特殊背景的。例如重视整体和集体的文化,使得学校长期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是不够的。学校管理层过于注重自上而下的规范性管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尚且被动,何况学生。笔者曾主张大学里要整理历史经验,建立和利用习惯法来处理学校之中的事务,而不要都公事公办地按照各类组织都适用的行政约束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做并无多大坏处,而好处就是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能够建立起来,其中生活的人都能够尊重并自觉地接受惯例的处理方式,教育意义可以深达心灵。 国内文化传统也是导致问题的原因。要让国人感激,实在是有点困难。很多该感恩的事物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许多人觉得既然强调社会的作用,那么个人从社会(除家庭血缘以外)获得的就是个人无条件应该获得的。得到了不感激,没得到就骂娘。这种集体理性的传统在复杂社会背景下造成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例如曾经有这么一个事,国内有个大学老教职员临到老了,信仰了宗教,到他去世的时候不要学校组织去追悼而只要教友去陪伴,很多组织中的人觉得难以理解,实际也很简单,这并不是排斥组织的不良行为,也就是个人情感难以归宿到正式组织的理性程序之中罢了。因此,可以说如果过于刻意突出和强调社会和组织的作用,社会中的个体是难以学会细腻理解和感恩的,感恩的对象只可能是具体的身边对他发生直接影响的人或人群。因此,组织程序替代不了操作细节,操作者和操作细节上才能见到实效。即使是明显的组织性行为,在大学的具体操作中也可以适当淡化集体理性,而更加重视委托操作者与对象之间的细腻互动,建立起一些非正式的关系和个人之间的情感。 三 大学的吸引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现在人们感兴趣并谈论得比较多的,只是个人从大学经历获得的回报、个人对于回报的评价、个人评价之后的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这样一来,许多具体细节因素就被忽略了,例如人们回忆起在大学里的各种经历和感受,除了大学是否帮助过他就业之外,许多人可能会谈及大学里是否给过他细微的关心,大学里是否允许他有个性发挥的余地,大学里教师是如何以身作则做人的,大学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可取等等。 西方一直以强调价值观自居,实际就是个人的多元价值取向能够得到承认。中国的价值观的确比较单一,常常不左即右,要么不讲利益,要么只讲利益,因此社会舆论导向在大学吸引力讨论上,就是集中在某个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在社会上取得了突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所大学出来的都是名流,无论他们对于教育回报的认识和回馈教育的价值观念如何,都肯定会有不少人做出捐赠教育的行为。毕竟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谁不愿做留名后世的事情。因此如果一些还不错的国内学校觉得捐赠不够多,那主要的原因相信普遍会被认为是毕业生中成功人士还不够多。 那么有无一般性的因素会关系到大学的吸引力呢,即使这个大学并不那么出名?笔者偶有粗浅的看法,国内外有吸引力的大学应有的生态环境,是教师骄傲,而学校管理组织谦卑,并用百年不变的基本价值观来树立教师和学生可接受的文化。教师为什么需要骄傲而不是谦卑呢,因为虽然学生在教育市场中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和顾客,但是学校需要有教师的权威性,如果一味地迁就学生,学校就没有秩序了,办学就不符合规律了,只不过教师的权威靠的是人格因素、文化的传承以及习惯的力量,而不是正式组织和管理措施赋予的威权。 学生当然要跟教师一样骄傲,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信,而不是让他们总感受到被动和失败体验。在压抑状态下发展起来的青年,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里,当他们回想自己的经历时,往往会抑制他们对于家庭和学校的感激之情,而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那么这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于自身经历、所获得的教育回报的评价,也就对其适当的回馈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人毕竟除了理性,更多的是情感和情绪的个体,特别是在个人做出评价时更是这样的。当然,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会更多地依靠情感来做出评价,有的人也许会按照理性逻辑来做出评价。但无论如何,关注学生在理性认识和发展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是必须要加以深入思考和关注的事情。 学校管理者抱持谦卑不是自甘下流,而是在教师骄傲和学生骄傲之间发挥缓冲作用,是尊重传统文化和习惯的中介力量。由此看来,学校管理者无论职务高低,还真不能以官员自居,要体验做官的感觉还是去政府部门比较好一些,要体验决断的感觉还是去企业部门比较好一些。 其实,吸引力危机不仅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才存在,全社会都存在这个问题,中国在从传统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发展了理性,同时也丢掉了故老相传的情感互动方式和联系基层的行政传统,再走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在新的理性基础上发展新的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发展的眼光去看,目前出现的很多问题有它的必然性,在负面中也有积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国内人士思想观念和行为转变前的必要痛苦。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7006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才流动的力学分析
boxcar 2009-10-13 09:52
人才的流体力学(三) 在前面两篇博文中,我曾经论述了人才的流体特征,下面说说我对人才流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因为我上高中的时候,当时的物理老师曾经谆谆教诲我们说:力学的关键就是受力分析。所以,研究人才的流体力学,我还是要从受力分析入手。 人才受到的力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驱动力,另一类是阻力,牵着促进人才的流动,而后者阻碍人才流动。 驱动力是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内在的驱动力之一通常的情况是当人才在一个地方呆腻了,总想换个环境,这时难免想活动活动,换个地方生活,这是内部产生的,完全是因人而不同,当然这种内驱力有时会和外界的作用力产生协调作用,那效力更大。外在的驱动力有可以细分为吸引力和推动力,两者的方向都是向前的,都能促使人才发生流动。吸引力就是人才前面有更优越的收入待遇、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等,让人难免见异思迁,心神往之,于是跃跃欲试地准备跳槽,去实践人往高处走的古话,所以它可以牵着人才走。推动力来自人才的后方,从作用效果看它仍是推着人才去向前流动的,但其具体情况比较复杂。虽说推动力的受力物体自然还是人才本身,但施力物体可能不只一个,而且作用点和作用方式却大不相同。首先,人才最近的人是一个推动力来源,例如家里人抱怨人才在现在这个岗位上的收入太少、太不受重用等会促使人才考虑换个工作。其次,人才周边人际环境(包括同事和领导等)可能是一个推动力的来源,特别是当人才发现自己真的不但不受重用,甚至处处被排挤、被迫穿小鞋走窄道的时候,自会萌生去意。最后,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恶化也是人才流动的一个推动力,例如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空间越来越小、机会越来越少(包括获得经费的机会和额度都大不如从前等)时,人才会考虑换个地方了,正所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当八路。这些都是推动人才流动的外力。或许还有其他的情况,留着让阅读此贴的博友们帮我补充吧。 说完了驱动力,再说说阻力。人才流动的阻力其实很多,首先当原来单位在认识到要流动出去的人才的重要(不可或缺)时,自然想挽留,这种挽留无论出自真心还是假意,是基于现实需求的考虑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不折面子,都是对人才流动的阻力。阻力的施力方式很多,有直接扣住档案不许走的行政方式(这招最近这些年早已失灵),有勒令交付巨额的违约金或培养费的经济方式,有动用重量级人物出面游说的感情方式,也有满足人才所提出条件(包括薪金待遇、职务职称甚至家属工作等)的补偿方式等不一而足。其次,人才流动的阻力还可能来自一些利益的牵绊,人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长了,都会逐渐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人际关系网络既有情感层面的作用(没事儿大家见见面、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打打麻将、一起参加体育运动等),也有现实利益层面的作用(所谓的朋友多了能办事儿和好办事儿),想流动一下,就必然换个大环境,这些人际关系网络是带不走的,需要花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重新编织,但欲取得功效尚需时日,所以对于比较依恋和依赖人际关系网的人才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比较大的阻力因素。第三,爱人工作、孩子的学校等能否解决好也是制约人才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过这个因素更象是一种惯性,不算是一种显示的阻力。最后,要引进人才的单位内部也会存在一些阻力因素,因为新人才的引进会和既有人员之间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很多人会抱怨单位太喜新厌旧、给引进人才的待遇太好等,有形的脸色和无形的阻力都会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影响最终的决定。 综上所述,我分析了人才流动的驱动力和阻力问题。总之,要想成功引进人才,就需要加强吸引力,尽量排除各种阻力的影响。
个人分类: 社会|87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红猪]在你的脸上写着什么?……
eloa 2009-4-13 11:02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4-13 4:45 原文 。译者,北北,曾与几百万年前生物的大型墓葬(石油)为伍,现与鲜活水灵的可爱植物为伴,工作却一直未变:搞明白它们的组成、功能,以及提取方法 你的表情会泄露你内心不安的真相吗?罗格海菲尔德就这一想法对理查德怀特曼和罗伯詹金斯展开调查 科学史或许会大不相同。当查尔斯达尔文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时,寻找有教养同伴的贝格尔号船长罗伯特菲兹罗伊,差点因为他的塌鼻子而放弃他。菲兹罗伊相信相面术,这个理论号可以依据一个人的外貌来了解他们的品质。达尔文的女儿亨利埃塔后来回忆说,菲兹罗伊打定主意认为有那样的鼻子的人不可能充满活力。幸运的是,达尔文其他的相貌弥补了他懒惰的鼻子:他的额头挽救了他。 人的品质可以从他们的面部窥见端倪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18世纪末,瑞士诗人约翰拉瓦特的想法成为文化圈里的议论热点,使得这一观点在18世纪末风靡一时。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多少接受了这个观点。后来,相面术和颅相学联系在一起,后者于19世纪末期声誉下降,也就使得相面术沦为伪科学而退出舞台。 现在,这个领域正在复苏。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重新评估了我们在一张脸上所能看出的东西,研究它们是否能给我们关于某个人个性的初步印象,甚至帮助我们认识他们的命运。新相学产生了,它比其前身更加难以理解,但却一样引人入胜。 尽管老掉牙的劝告说不要以貌取人,但第一印象影响力非凡。在看到一张陌生面孔的0.1秒内,我们已经做出了关于他品质的判断同情心、可信赖、上进心、外向、有能力,等等(心理学,第17卷,592页),一旦这个印象形成就出乎意料地难以改变。另外,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脸会得出相当一致的结论如我们的实验结果所示(见30页)。 人们会根据这种瞬时印象采取行动。外貌看起来更有能力的政治家在竞选中有更大的获胜机会,看起来更强势的经理也更有可能运作一个赢利的公司。娃娃脸和那些看起来富于同情心的相貌在护理职业中出现得更多。长得更孔武有力的军人比普通士兵升职更快,而他们长了娃娃脸的同伴们会出局得更早一些。当长了娃娃脸的人出现在法庭上,和那些具有成熟脸庞的同龄人比,他们更有可能被判无罪。不过,他们也更有可能被判定犯有过失罪。 图注:认识他们吗?这是提交给我们实验小组的所有男性(左侧)和女性面部的混合照片。 吸引力的光环效应久负盛名。公认的帅哥美女不仅有最多的情人,也被认为更开朗、更有社交能力,更有力、更性感、更敏感、更聪明和更健康。从其他人是多么的欢迎他们,到刑事司法系统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做得更好一些。 这样的瞬间判断有什么实质内容吗?外表强势的人真的更具优势吗?娃娃脸的人幼稚吗?我们是选择了更有能力的领导,还是简单地选择了他们的外貌?就像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多罗夫指出的,实际上关于某一张脸,不同的人会得出非常类似的结论,这同面相和一个人个性中某些真实的东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观点截然不同。 不过,仍然有一些诱人的证据说明我们的脸会出卖我们的品性。1966年,密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要求84名素未谋面的大学生安静地坐在一起15分钟,完全依赖外表来用五种个性特征将其他人归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第4卷,44页)。对于外向、责任心和真诚这三种特征,观察者的快速判断同实际的个性相符,这个结果显然并非偶然。 最近,研究者们再次对外貌和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安东尼莱特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大卫佩雷特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指出,密歇根的研究没有严格地控制混淆因素:参与者会受姿势、动作、服装等等的影响。但是当莱特和佩雷特重新做这项实验,使用面部照片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时,他们同样发现相貌和个性之间存在联系不过只同外向和责任心有关(社会认知,24卷,607页)。 虽然这些实验说明我们对相貌的瞬间判断确实能反映出一些个性特点,但莱特强调这种联系并不清晰。他和佩雷特仅找到了极端个性的相互联系,其他寻找面部同个性中不同侧面之间联系的实验完全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例如,相貌看起来诚实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更值得信赖。 同样不完全清楚的是,为什么我们乐于以貌取人。以貌取人具有进化优势吗?莱特提出,这是因为那些判断非常迅速和一致也因为它们的确能够泄露个性中的某些方面很可能进化的磨练使我们无意中学会接受这些信号。 由加拿大安大略的布鲁克大学的贾斯汀凯尔和谢丽尔麦克密特在去年发表的关于90个冰球运动员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并有一定真实性。他们统计发现,那种颧骨之间距离比眉毛与上嘴唇之间的距离大的运动员,与因暴力行为(包括用杆打人、肘击,从后面袭击)而判罚的次数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英国皇家学会B公报,第275卷,2651页)。 雄性激素做燃料 他们还发现面部的宽高比例和男性的性激素雄性激素有关。根据凯尔最近的试验研究结果,脸庞更宽的男性,唾液中雄性激素浓度更高。 关键而目前还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人们是否会将面部宽的男人判定为更好斗。麦克密特和凯尔研究了这个问题,尽管结果还不完备,但是麦克密特说,初步的分析表明人们确实会这样判断。 如果这些理论可靠,它可能意味着具有高雄性激素水平的男人众所周知,他们会更高大、更强壮、更强势,也更可能有一张圆脸进化让我们认为这样的脸型具有攻击性,因为拥有这种面相的人更有可能攻击我们。凯尔强调,不管怎样,面孔仅是我们理解他人意图的许多信号中的一种。它不是评估的全部和最终因素。 这种看透人的内心的观点并不是我们乐于做出相貌判断的唯一解释。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布兰戴斯大学的心理学家莱斯利莱布洛维兹指出,在很多案例中瞬间判断并不准确。她说,我们乐于以貌取人,常常是对更基本反映的一种过度类比(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第二卷,1497页)。 图注:《新科学家》的面部实验 我们的实验调查了心理上一些微妙的因素是否和我们的面容相关,我们将面容综合在一起,使得读者有机会出现在封面上。 我们要求读者提交他们自己正面直视相机的照片,并完成在线的个性问卷。在这个问卷中会评估他们对自己幸运、幽默、虔诚和可信度的看法。承蒙1000多名热心读者的帮助,他们提交了照片和对自己的评价。 从这些个人自我评估中,我们把男性和女性按照他们在这四个个性层面中分数的高低分成四个组。然后用电子技术将这些同组人的照片融合,产生一些复合照片。 我们采用的面部融合技术是若干世纪以前达尔文的表弟,维多利亚时代博学的弗朗西斯高尔顿开创的。它的原理很简单,假设有两个长相不相同的照片,建立综合可操纵的数字版图片,确定面部一些关键部位的坐标,比如嘴角和眼睛。这样我们就能计算出两张脸上同一部位坐标的平均值。例如,如果两张脸都有茂密的眉毛和深陷的眼睛,综合的结果也会有这些特征。如果一张脸是小鼻子而另一张是大鼻子,最终的图像将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 复合的图片彼此非常不同,但是人们能分辨出图片背后的个性吗?为了找到答案,我们把每个个性特点最突出的复合照片成组地发布在www.facesexperiment.co.uk上。例如,那些认为自己非常幸运的女人的照片和那些认为自己非常不幸运的人的照片作为一组。超过6500人访问网站并参加辨认幸运、幽默、虔诚和可信赖的面孔。 图注: 从结果看,似乎女性的面孔远比男性的泄露了更多个性。超过70%的人能正确分辨出幸运的面孔,73%的人能正确分辨出虔诚的面孔。根据以往的研究,不可信赖的女性复合面孔也能被准确地辨认,成功概率达到54%。只有一个没能被正确分辨认为自己幽默的女性复合面孔。 男性复合照片的辨认结果非常不同,被调查者没能正确辨认出任何一张复合面孔来。对幽默、可信赖和虔诚面孔的辨别都只是偶尔正确,而幸运的复合面孔也只有22%的正确辨别率。这表明,我们对男性幸运面孔的判断是不符合实际的。 为什么性别之间的差异这么大呢?或许只是女性的面孔比男性的更丰富。这也可能是男性在发出自己的肖像时,回答个性问卷时洞察力不足或者不那么诚实。又或许女性细心地选择她们上传的照片。 我们的先行实验结果很有趣,有望为其他工作做好准备。它们说明人们很容易将面容和某些人格特质联系在一起,并表明在人们对个性的判断中这种联系多半是有真实性的。 我们的实验探究了一些通常不会在这类研究中考查的方面,增加了耐人寻味的可能,至少在女性中,个性中微妙的问题确确实实都详细地写在了她们的脸上。 一个典型的过度类比的例子是捕食者对眼点的反应,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圆形斑纹可以在一些飞蛾、蝴蝶和鱼类身上看到。眼点能起到威慑捕食者的作用,因为它们酷似其他生物的眼睛潜伏的捕食者会把它看做可能造成威胁的家伙,或者这些眼点仅仅是使它们自己更加醒目。 莱布洛维兹说,我们对娃娃脸做出反应的真相或许和这个例子是一样的,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顺从和天真。就像眼点并不是眼睛一样,一个长着娃娃脸的人可能并不稚气,但是观察者很可能做出他们就是幼稚的反应。我们对不吸引人的面孔的反应是类似的,据她所说,这是我们对那些患病或遭受遗传畸形的人的一种过度类比。同样,还有熟悉面孔的过度类比,即人们会将熟人的特点套用到与他长相相似的人身上。 图注:你是怎么长成这个样的?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亚历山大托多罗夫的理论,我们必须进化出读取他人面部表情中危险讯息的能力,而我们对长相的瞬间判断正是对这种需要的过度类比。 在这些计算机产生的图像中,在中间的无表情面孔已经表现出使面部或多或少看起来可信赖和强势的典型特点。 另一个赞同过度类比的研究者是托多罗夫。最近他和普林斯顿的同事尼古拉斯奥斯特霍夫提出了一种理论,从相貌表现出多少威胁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对相貌的瞬间判断。托多罗夫和奥斯特霍夫询问受试者对脸部漫无表情的照片的本能反应,仔细检查所有的答复,并归结到两个基本因素:这张脸看起来有多值得信赖,有多强势。随后,他们找出面容中那些确实与看起来可信赖、不可信赖、强势或顺从有关的方面。接着,他们通过一个叫做FaceGen的商业软件随机产生一些面孔,然后夸张地表现它们的信赖、不可信赖、强势和顺从等特点。比如,一张非常可靠的脸会有一张U形的嘴,而且眼睛会形成一种近乎惊奇的表情。而一张不可靠的脸有下撇的嘴角和倒八字眉。 最后,他们向受试者展示这些面孔并询问各种问题:他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受试者的回答相当一致,可信赖的脸看起来快乐而不可靠的脸表达了愤怒,强势的脸被认为是男性的而顺从的脸则被认为是女性的。 托多罗夫和奥斯特霍夫得出结论,我们演化出通过脸部表情推断情绪、判断他人是否有伤害我们的意图,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伤害我们的能力,而根据相貌进行个性判断正是对这种能力的过度类比(美国国家科学院公报,105卷,11087页)。 不管怎样,托多罗夫强调过度类比并不排除这些个性评估有一定准确性。我并不是说这些判断一点都不准确,尤其是在强势的情况下,他说,过度类比和包含事实的观点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宽脸的冰球运动员更可能被判出局 这些被反映出的真实情况,源自哪里呢?我们脸上书写的个性特点有多准确?在冰球运动员的例子中,长相、男性荷尔蒙水平和个性之间有某种联系。但是还有其他可能。 娃娃脸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加自信,更容易获得军事奖章 佩雷特推测,当我们对长相的偏见实现了自己原先的预言时,联系就建立了早在1977年其他研究人员就对这一想法进行了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5卷,656页)。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对他人施加影响,从而使他们按照确认这些期望的方式采取进一步行动:一直像对待不可信赖的人那样对待某个人,最后他们就会照此行事。 成熟面孔的婴孩成长为有着成熟面孔的少年和成年人佩雷特说,父母和社会对这些暗示(相貌,译者注)的反应可能有助于他们形成他们的行为和个性。实质上,人们会长成他们的相貌所期望的性格。 可是有时影响会反过来,尤其是那些长得很可爱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生态学家康拉德洛伦茨曾经提出,娃娃脸使人产生要照顾他/她的反应。泽布罗维茨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他发现娃娃脸的男孩和男人能用彼此相似的方式刺激大脑中的情绪中心杏仁核。 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娃娃脸的男人平均受教育状况更好,更果敢,比那些长相成熟的同行更容易获得军事奖章。他们也更有可能犯罪;比如流氓阿尔卡彭。类似地,泽布罗维茨发现娃娃脸的男孩喜欢争吵,怀有敌意,更有可能在学术界有所成就。她称之为自我挫败的预言效应:一个长了娃娃脸的男人努力混淆期望并最终矫枉过正。 还有另外一个理论使人想起长辈们警告过我们不要拉着脸,因为这个表情会冻结在我们脸上。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个性就是用这种方式塑造了我们的长相。20年前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个理论,研究发现易怒的老人往往看起来乖戾,甚至在要求做出温和的表情时也如此。一辈子的生气、暴躁和痛苦似乎都留下了痕迹。 让我们回到达尔文本人那里。他提到不同的人根据他们性情的不同而频繁地使用不同的面部肌肉;这些肌肉也许正因此而增长,由于它们惯常的收缩,脸部的线条、皱纹随之变得更加突出。再一次,达尔文领先于他的时代: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我们拥有了我们应得的面孔。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机器人对北大的学生到底有多少吸引力?
xiegming 2009-2-19 12:15
目前看来还是太小。 昨天晚上踏雪去上课。本学期给本科生开的新课《机器人竞赛入门与实践》,是全校性公选课。一个100人的大教室,只有20来个学生,比我预期的要少,工学院只有两个学生选了。不过,来的学生到都还很好,对课程很感兴趣。课程结束时,还有几个学生带头鼓掌,吓了我一跳。 这说明机器人本身确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东西,只不过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与其找客观原因,不如自己主观更加努力。可是如何去做,我也没有想好,似乎能做的事情有限。 继续摸索。。。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450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