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匈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匈奴——读《匈奴简史》
热度 2 sstone2009 2018-8-28 21:26
关于匈奴,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被流放到了南巢,三年后,他的儿子淳维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和一些部众逃到北方,依托茫茫草原,以游牧为生,逐渐形成匈奴民族。对于匈奴人是夏朝的后裔,史学界意见比较一致。但,匈奴人并不全是周的后裔,还有其他不少分支,如山戎、猃狁、鬼方、混夷、鬼戎义渠、燕京、楼烦、大荔等。 经过七八百年部落联盟的发展,匈奴一度几乎发展壮大,被赵国大将李牧和秦国大将蒙恬两次打败,发展势头被掐。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杀父而立,逐渐带领匈奴进入鼎盛时期。直至汉武帝刘彻,在卫青、霍去病等抗击匈奴名将的率领下,匈奴在繁盛120来年后,逐渐转衰。后出现内乱、分裂、安稳、又分裂。 最终形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大部渐渐融入中原,公元460年,南匈奴的最后一系高昌北凉被柔然所灭。北匈奴持续西迁,由西域到中东,公元290年,匈奴人在阿兰国周围活动,公元400年,匈奴人大举进攻东罗马;447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率领下,攻拜占庭;452年,匈奴人兵临罗马城下,最后被罗马大主教利奥一世劝退;453年,阿提拉突然去世,匈奴帝国崩溃。468年,阿提拉的儿子邓吉西齐在攻击拜占庭的战争中,战败而亡,北匈奴覆灭。 若干年后,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来到匈牙利,自称是阿提拉的第四代继承人,匈牙利人究竟是否北匈奴人的后代,还存在争议,但匈牙利人至今仍然喜欢用阿提拉作为名字。 匈奴与秦朝、汉朝对峙数百年,一度强大无比,迫使汉朝和亲休战,匈奴促进了北方游牧名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流。西迁的北匈奴,打破了罗马帝国不败的神迹,影响了欧洲的进程。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6887 次阅读|4 个评论
燕然未勒背后的气候贡献
热度 7 fpe 2017-8-14 22:13
燕然未勒背后的气候贡献 今天的新闻,是《燕然山铭》找到了,让那些《战狼 2 》的粉丝们激动不已,“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无疑又添加一点证据。这里有一个历史的谜团,为什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都不能消灭的匈奴,被成长安市上的小混混窦宪和东拼西凑的杂牌军(六军俱备,及南单于、东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等人,猛骑三万。战车疾驰,兵车四奔,辎重满路,一万三千多辆。)消灭了?中国学生都知道一句古诗“燕然未勒归无计”,却很少有人想到其中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气候。这里我来说一说其中的气候背景。 图解:史学家班固跟随窦宪出征北伐,在《后汉书》中记录了他给窦固写作的拍马屁文章。 至少在公元 77 年之前,汉帝国在西域和匈奴的对抗中处于收缩状态,班超还在熟悉环境,关宠上书求救,耿秉出屯救援,发张掖、酒泉、敦煌和鄯善兵救之。公元 77 年,汉罢伊吾卢屯兵,匈奴遣兵复屯之。这是汉帝国的收缩状态,也是国力收缩的标志。 可是,突然之间,战略形势变了,(建初)八年( 83 年), 北匈奴 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万八千人、马二万匹、牛羊十餘万,款五原塞 降。一般我们的历史书总是说这是匈奴内讧造成的,可是考虑到公元 79 年发生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全球的气候曾经发生的全球性气候降温,我们可以认为北方草原发生了白灾(雪灾)或黑灾(旱灾),极大地削弱了草原的武装实力。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比,对气候的变化更敏感,一旦发生黑灾或白灾,以及相应的瘟疫疫情,导致牲畜和人口大批死亡,必然会发生内讧和争端。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天灾,但从南匈奴和鲜卑都开始猛攻北匈奴,草原战略态势突然发生巨大变化来看,他们的内战更能够反映当时的灾情与实力对比。当时北匈奴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实力发生很大的衰减,所以才会被汉帝国趁虚而入,攫取了胜利的果实。 从匈奴的前后动态来看匈奴的兴亡受到气候的很大制约,暖相气候匈奴实力膨胀,冷相气候实力大减,被动挨打。一般认为公元之交的气候变冷对于匈奴实力的衰减有很大的关系,那一次变冷,不仅让王莽的改革失败,也改变了匈奴的实力。 61 年(暖相),匈奴打败于阗。 89 年(冷相),东汉与南匈奴联手,打败北匈奴。 91 年(冷相),北匈奴逃往西方。 94 年,南匈奴单于师子立。新降的北匈奴部众对单于师子不服,在同年,十五部二十几万人皆叛变,胁迫前单于屯屠何之子奥鞬日逐王逢侯为单于,匈奴再次分裂,东汉派遣大军以及乌桓、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军追赶不及。 107 年,逢侯趁东汉放弃西域之际,控制西域,胁迫诸国共同搔扰东汉边疆十几年。 118 年,逢侯被鲜卑击败,率领百余人投靠东汉。 119 年(暖相),北匈奴攻陷了伊吾,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班勇于 124 年、 126 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裴岑于 137 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 151 年(冷相),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北匈奴的记录。这时候漠北草原的主人已经是鲜卑,曾经的匈奴部落和奴隶了。也就是说,匈奴民族在气候脉动发生变化之时,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被自己曾经的部下和对手的联合打败,最后变成了气候的移民。 匈奴人在于公元 360 年(暖相)左右突然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随后在称为巴兰比尔的王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征服战争,第一个目标便是当时称为阿兰的突厥人国度。当时的阿兰国堪称强国,阿兰王倾全国之兵与匈奴军战于顿河沿岸却遭惨败,阿兰王被杀阿兰国灭,阿兰余部最终臣服于匈奴。匈奴在西方史书第一次出现即伴随着阿兰国的灭亡,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震动。消灭阿兰国之后,开始于东哥特(日耳曼部落)发生冲突,又消灭了东哥特,推动西哥特向西迁移。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尾随而来的匈奴王阿提拉在公元 450 年(冷相)实力达到最高峰,让西罗马帝国不断媾和。很可惜,阿提拉很快死去,帝国立即分裂,反而是另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进入罗马,推翻了西罗马帝国,这是 476 年,又是一次维苏威火山爆发( 472 年)带来的影响。公元 474 年,北魏孝武帝拓跋弘废除寒食节,是对气候变冷的一种响应措施,北魏马场南迁,也是对北方气候恶化的应对措施。 最后,汉武帝终其一生好大喜功、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横征暴敛,与匈奴作战虽有重大胜绩,也颇多惨败,并给西汉的财政、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但是并没有给匈奴造成很大的迫害,反而是气候变化导致的黑灾白灾,给草原脆弱的生态和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长安街头的小混混,国舅大将军窦宪,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自然灾害打击下的草原部落脆弱的人口危机和经济结构以及部分由此导致的内乱与分裂,居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可以说是个人的运气,也是农耕民族比草原民族更抗气候危机的结果。气候创造历史,能不相信吗? 顺便说一下,在历史上,唐朝消灭突厥,吉嘎斯打败回鹘,吐蕃发生内乱,西夏崛起,女真入侵,所有这些民族冲突,都是气候发生脉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命运,离不开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这是亨廷顿的“环境决定论”,虽然有很大的缺点,仍然有很大的真理成分,至少在民族冲突上存在很大的洞见。 图解:庞贝城掩埋下的壁画,背景是未爆发的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历史。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66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匈奴余晖 2008-07-16 06:40
taodeng 2014-2-7 13:13
陕西 靖边 统万城 赫连勃勃在无定河边修筑统万城时,不仅想要一统万国,也想要一统万世。但大夏国只不过领有陕北周边,才维持了25年,仅传二代三王就灰飞湮灭了。只有作为匈奴人所建历代帝国中唯一都城的统万城残存下来,那显然是恐怖的“质量体系”的结果:十万民工费时五年筑城,城成,命士兵锥城,锥入一寸,杀筑者,锥不入,杀锥者。 高隅隐日 雄峙荒野 连墉际云 崇台密室 红柳白塔 无定河边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武大帝》观后感,兼谈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衰落
热度 4 ecoliugy 2013-5-21 11:53
汉 代匈奴图:横跨亚州的匈奴至今竟然没了踪迹,历史无情呐 偶然听到一曲蒙语歌曲《遥远的妈妈》,虽然听不懂歌词里唱的是什么,但歌曲情意绵绵,委婉动人,让人感受到独自一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渺小与伟大。蒙语歌曲真是了不起,竟如此优美。蒙古草原能产生动人的音乐,不禁让我想起在那遥远的地方上的历史故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越来越不喜欢外出旅行。有人说旅行是修行的过程,但我实在不愿看到世人的尔虞我诈,更不愿见证文化的丧失,古建筑的坍塌,环境的恶化。我没去过内蒙,没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也没有读过优美的蒙古族史书,甚至没见过蒙古美女长啥样。最接近草原的经历也只是曾经去过河北与内蒙交界处的坝上草原,总算是对草原有了一点点感性的认识。不过出于对民族文化和环境变迁的浓厚兴趣,我试图去了解发生在中亚大草原上的故事,理解草原文化的精彩故事。 前几天看了电视剧《汉武大帝》,剧中讲述了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苦心经营六十载,与匈奴火拼,并最终拖垮了匈奴帝国。在观看这部荡气回肠的电视剧的同时,我们还顺带学习了汉代与匈奴间的地理关系。对照着《汉代匈奴图》,详细查看了电视剧中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等许多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中国的历史教育真真是愚民教育。早先一二十年的学习生涯中,只学会了死记硬背那些无聊的“历史知识”,竟然不会将心比心,用人文的思想去看待历史事件、人物和行为。等到成人之后,无奈精力和时间有限,只能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历史。在电视的虚构和现实之间,通过有限的眼界来构建自己的历史观。于我们这些早已熟悉美剧的青年人来说,《汉武大帝》拍的实在不咋地,除了对刘彻的塑造颇具特色外,其它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但与百家讲坛里对汉武帝的介绍来看,电视剧还是大体能传达出西汉早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电视剧中大致可以了解一些西汉的轮廓,如汉代的政策、科技和社会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汉代与匈奴间的战争,最后如何影响到草原文明和中华民族等等。 从社会经济或学术上讲,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千古一帝”刘彻的带领下,取得了无以伦比的历史地位,不仅重创宿敌匈奴,还诞生了诸多显赫的历史人物,如外交官和科技孵化者张骞,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极具创新意识的将军霍去病,以及细菌战的发明者中行悦,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人都太了不起了。乃至到了今天,司马迁的记录、张骞引入的农作物、董仲舒的思想变革依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细节还很值得学术界去搞清楚。如汉学家李约瑟提出的“为什么汉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的问题就是当今中国急需知道答案的重要课题。 汉武帝知人善任,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从百家中吸收人才,不拘一格,建立了郡县制,却最终却独尊儒术,葬送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并错过了科学的诞生。与汉代社会相比,当下中国社会逊色得多。不仅没有大思想家,艺术家,而且体制臃肿,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但有一点与汉武帝作风十分相似。汉武帝个人虽然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精神,但其好大喜功的作风,某种程度上将自己(汉代)与对手(匈奴)的前途都给毁了。 地理上看,黄河流域在汉代是两大文明的中心,鄂尔多斯和河西走廊是匈奴水草肥沃之地。黄河下游则是中华民族发源之地。汉匈之间的土地变化是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对抗。黄河流域的生态变化,影响了两大文明兴衰与更迭。 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汉代之后水旱灾害频发,中下游人民之苦可见一斑 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战争,匈奴和汉朝的经济都已经十分凋敝,而武帝为了巩固新夺取的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河西走廊和鄂尔多斯高原),大量移民戍边,开垦草原种植作物,最终导致黄河下游水旱频繁,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愈发恶化,拖垮了汉王朝。从地图上看,以蒙古人为主导的匈奴国土面积远超过汉王朝,包括现在的东北、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横跨欧亚,是个十分强大的帝国。历史人口考据,匈奴帝国拥有人口近 200 万(武帝时期汉朝人口约 3400 万,有人估计因战争死了 1500 万)。这样广袤的草原帝国匈奴,最终被彻底的瓦解,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赞美和讨论草原文明如何伟大的文章多如牛毛,这类文章其实质无非是夸赞曾经的游牧生活方式十分适应草原的生态环境,其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更是所向披靡,打败了所有的民族。但若从生态环境承载文化的角度看,如今的草原游牧文明实在是一个悲剧的文明,草原系统也几近到了崩溃瓦解的边缘。科学时报王中宇先生的评论文章 面对走向消亡的游牧文化 -- 成、住、坏、空 对草原自然系统与社会间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清朝对蒙古的政策是真正瓦解整个草原游牧文化的关键因素。清朝对蒙古实行的是 “ 众建崇释 ” 政策,一方面让蒙古人定居下来,放弃游牧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让蒙古族改信信喇嘛教,花钱供养一些 “ 闲人 ” ,加剧了社会负担。另外大量移民戍边,开垦荒地,变游牧为农耕。这些原因都是瓦解草原文明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汉武大帝》中能明显的感觉到,随着汉朝军队的北上,黄河中上游大量草原的 “ 收复 ” ,移民开垦,将游牧变为农耕,草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就已经大规模开始了。草原环境的恶化和黄河流域的环境大规模恶化并非源于明清,而是汉代。 对此,我查阅了许多环境史方面的资料。中国环境史学家、农史学家和地理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还是论著颇丰了,特别是对围绕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水旱灾害的资料挺丰富的,一些例子如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因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阅读之后,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相恨见晚之感。个人觉得应该有高人出来把这个案例理顺,将其写入环境或生态类书籍的教科书中,让大学生对中国文明与环境间的关系有所了解。 NASA检测到的黄河三角洲,89-09年三角洲变化明显(自 NASA ) 至此,插两个我最感兴趣的故事。一是《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一文中讲述了汉代冬小麦推广的故事。小麦的起源问题还不是十分明了,但轮廓还是较清晰。小麦起源于中东,4000年前就传入了中国,但一直未得到推广。主要在黄河流域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种植,并未在关中得到推广,可能的原因是冬小麦灌浆期需大量水分,而关中水利条件不好。来自河北的董仲舒,家乡种植小麦很多,他掌权后,建议在关中和新夺取的草原地区大量推广冬小麦。这种农业政策与现代各种生态农业的科技政策一样,约摸也是拍脑袋决定的。结果是黄河中上游许多半干旱地区的草原被开垦成农地,生态急速恶化,最终导致黄河泥沙淤积,下游河水泛滥成灾(当然,后来通过水利和农耕技术改进,冬小麦得以在黄河流域推广,这另当别论)。汉代以后,黄河流域水旱灾害成了历朝历代最头疼的问题,伴随着水旱灾害的蝗灾也频频爆发,粮食危机最终往往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索。《看历史》杂志回顾1942河南大饥荒专刊中,甚至将民国政府的倒台也包括了进来,阐述了黄河水旱灾的恶劣后果。 另一个经典是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变迁。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中原多省相接,现为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其形成成因是学术界最为关心的问题。公认的观点是毛乌素沙漠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西汉大规模用兵后,夺取了鄂尔多斯高原,并开始垦殖。后经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通过《汉武大帝》,我开始喜欢上了汉朝的历史。围绕着农耕界线的北上和草原的退化,两个文化的相互影响。匈奴时期,草原生态得以保护,黄河下游水灾相对稳定,但时常发动南下的战争,侵扰骄傲的汉人,最终导致武帝大举北上,击垮了匈奴,同时也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屏障,让下游人民受难,社会经济和政治最终形成循环,直到今日依然难以从不断崩溃的阴影中走出来。 汉武帝刘彻晚年突然意识到民生凋敝之深,罪孽之重,曾经的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竟显得那么苍白,孤独的他终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掌控的”。生态恶化是全球性的问题,至今依然是无解的社会问题,思想界和科学界都拿不出什么大招来应对。现如今,很多人推崇老庄思想,认为道家的理念是现代社会摆脱环境问题的最终出路。这不禁让人想起武帝少年之时与窦太后的斗争,早期的汉朝推崇“无为”的治国理念,最终被汉武帝摧毁,并开启了独尊儒术的历史传统。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不能重来,不过后人当以史为鉴,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汉朝的思想,政策、技术和环境问题对后世影响很深,当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还真是值得细细品玩呢。
662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