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中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成中医需要看多少书
热度 3 张三火 2010-5-23 14:20
今天,在网上搜一下学习中医的参考书,找到铁杆中医论坛中所引用的我在上课时指给同学们的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及重要的参考书目,这些都是在中医课程之外需要学习的,而且我所列的这些书籍都是我读过的。想来,当一个中医的确不容易啊!有的学生总觉得学中医难,没学到真东西,到临床上什么也不会。我就说:你们把手放在心上,自问一下:到底看了几本书?对中医理论究竟了解和掌握多少?对于中医这门学问有过多少思考和理解? 中医经典类: 1、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12。 2、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人卫出版社,1982,1。 3、王琦:《素问今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1。 4、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1959年出版)、《黄帝内经灵枢译释》(1986年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9月分别为第11次、第5次印刷。 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8。 6、郭霭春:《黄帝内经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王庆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9,7。 8、沈夏珠:《漫画黄帝内经素问》,文汇出版社,2002,6。 9、牛实为:《内经生态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10、王洪图:《黄帝医术临证切要》 11、苏颖等:《内经选读指要》,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2。 12、苏颖等:《中医运气学》,吉林科技出版社,2004,9。 13、王占玺:《伤寒论临床应用》,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11。 14、浙江中医学院:《温病条辨白话解》 15、王树权:《图注八十一难经译》 16、《难经集注》 17、《神农本草经》 18、《实用中药炮制》 历代医家名著 : 1、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3、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包括《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儒门事亲》、《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金元四大家全部医著在内),分上、下两册。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5、明李梴:《医学入门》(上、下册) 6、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7、清程杏轩《医述》 8、清叶桂(其弟子整理编著):《临证指南医案》 9、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当代医家名著: 1、何足道:《中医存亡论》 2、廖育群:《岐黄医道》 3、常秉义:《周易与中医》 4、丛春雨:《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 5、刘力红:《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 6、杨力:《中医运气学》 7、田合禄《医易宝典中医运气学解秘》 医案类: 1、《叶天士医案大全》 2、贾大明:《中医历代名医验方析要》 3、陈大舜:《历代名医医案选讲》 4、清罗美:《古今医案汇粹》 5、干祖望:《干祖望医话》 6、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 7、单书健等:《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证卷》 8、夏洪生等:《吉林医案医话选评》 9、明江瓘《名医类案》 除上述之外,更要通读《道德经》、《论语》、《孟子》、《山海经》、《易经》等中国古代文化读本,还要了解浏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国通史》、《梦溪笔谈》等权威史学名著,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及对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了解,为全面了解中医,正确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医疗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最重要的是,学医者要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书看的越多,掌握的知识就越丰富,对临床复杂多变的疾病的应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从记事时起,我就记得在我姥爷家里,有一面墙壁放着的全是书,那时没有书柜,只能一本本摆在一起,还有许多是线装书,在过去的时代,这在农村是绝无仅有的家当。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姥爷一生中读过的书籍。 古人说:功到自然成!信乎!
个人分类: 教与学|11598 次阅读|28 个评论
习医心悟选录
张三火 2010-5-17 18:52
习医心悟 中医学专业2008级1班陈雷 一个学期的《内经》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现分享如下: 《内经》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它不仅讲究医术而且还研究养生。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人类生于自然界,赖自然条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另一方面,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人处在天地气交之中,生命现象也可以说是属于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遵照自然规律,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把自然现象和人的生命现象完全融为一体才是我们维护健康应该遵循的目标。 以《黄帝内经》为经典的中医学延续至今而不衰,取绝于它的医疗实用价值,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有着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指导,这些理论的学术价值不容小觑,可以说历代中华儿女的健康都得益于她的关照与庇护;在治疗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等的治疗原则。在治疗方法上,除了药治和针灸外,还广泛涉及精神疗法、按摩、导引等方法。《内经》以其广泛的包容性顽强地生存至今,我们应该珍惜祖先伟大的智慧,努力学习经典知识,为进一步的研究中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借此作为接触临床的开始,锻炼我们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技能。 总揽《黄帝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个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现代新兴的边缘学科,如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也可以在 《黄帝内经》中找到理论雏形,所以参悟了其中多学科的知识,我们便拥有了超越同龄人的知识结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黄帝内经》在临床基础知识方面,给我的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能滥用药物及手术的方法治疗疾病,应该尽可能的发挥食物的作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及针灸的方法,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并不是教育我们完全排斥西医的治疗手段,而是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辨证施治。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准医生在整个学医过程中都应该努力践行的。 以上便是我这一学期学习《黄帝内经》及初步临床的一点心得。
个人分类: 教与学|3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儿子制定了学中医计划
张三火 2009-2-19 19:18
儿子在春节前去北京,陪同生病的同学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目睹整个痛苦过程,了解了现代医学使用的一些诊病手段。期间,儿子不断给我发短信询问,最终儿子发来了他的决定:妈!回去后,我跟您学医术! 我当然高兴!他回来后,说起同学的母亲得了肾病,要经常透析;有同学的父母生有重病,得了难治之症等。他感觉到学习中医、懂得养生的必要了。我问他想学到什么程度,他说要学到能开出方子的程度。我说那需要五年八载,他说那也要学。 于是,我先拿来《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王洪图主编),他已经读过前两篇,而且接受的很快,也理解的很好。在开学之前,我给他制定了一学年的自学计划,如下: 1、自学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带了一本教材,并有一套电子版的,方便网上阅读。 2、自学《漫画黄帝内经素问养生卷》(沈夏珠编著),此书把《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用漫画形式表现出来,还配有原文,图文并茂,并结合现代生活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加以诠释,使初学者很容易接受。 3、在《中药四百味歌诀》中选出常用药物近200味,包括食物(如猪肉、绿豆等),供他选择背诵,要背诵100味左右。 4、在《脉诀》中选择14种临床常见脉象,背诵。 5、浏览《中华上下五千年》、《弟子规》等电子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还给他买了三本硬笔字帖,分别是《唐诗三百首》、《宋词》(选)、《汉字规范化》,希望他在专业课的学习之余,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忘记神奇的中国汉字;在练字的同时,领略中国古人的情怀和才智。 呵呵,也不知道他能做到多少呢! 相信这些知识,哪怕只领略一点,都是非常珍贵的。不怕少,贵在持之以恒。
个人分类: 教与学|68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