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移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三亲婴儿,与众不同?
热度 4 tangbocau 2017-4-5 09:28
2016年4月6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健康男婴在墨西哥出生,除了这个婴儿的父母和美国主治医生等少数知情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特别之处。直到9月底,这个男婴的主治医生团队在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公开了他的出生过程,才引起媒体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原来这个男婴是世界上第一例经过核移植操作获得的“三亲婴儿”。 美籍华人医生张进和三亲婴儿哈桑的合影。(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有点特别的婴儿 这个名叫阿卜拉希姆·哈桑的男婴目前已经6个多月了,各项体检报告都显示,小哈桑非常健康。最令哈桑父母欣慰的是,哈桑不再会从他妈妈那里遗传到一种可怕的基因缺陷疾病了,也可能不会像他的哥哥姐姐那样幼年夭折。 据美国《生育与不孕》杂志披露,哈桑的父母来自约旦,非常渴望能生育出健康的宝宝,但是在过去几年,他们却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求子过程。哈桑的妈妈之前曾经历过4次流产,后来生下2个宝宝,但一个只有8个月大时不幸夭折,另一个长到6岁也去世了。 原来哈桑的妈妈患有一种叫利氏综合征(Leigh syndrome)的疾病。该病患者因基因突变产生神经代谢紊乱,在出生后不久就会病发而亡,有些甚至在胎儿期即发作导致母亲流产。其中75%~80%的患者由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另有20%~25%的患者则是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而哈桑的妈妈就携带了这种线粒体基因突变。这种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的利氏综合征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携带这种基因突变的女人要么尝试怀孕,乞求好运偶尔眷顾,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要么直接放弃生育,以免要多次忍受丧子之痛。 直到2015年10月29日,英国立法批准了一项新的辅助生殖技术——“核移植三亲共育技术”,为像哈桑的妈妈一样的线粒体遗传病患者带了新的希望。“核移植三亲共育技术”是先将拥有正常线粒体的捐献者卵子的细胞核移走,接着将携带有线粒体遗传缺陷的卵子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去核的捐献者卵细胞中,组成新的卵子,再采用体外人工授精技术,让新的卵子与父亲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将受精卵移植到母亲子宫受孕,就能生出一个没有线粒体遗传缺陷的健康宝宝了。也就是说“三亲婴儿”的孕育,既需要母亲的卵子和父亲的精子提供细胞核遗传物质,还需要另外一个卵子捐献母亲提供正常的线粒体基因。 有意思的是,尽管英国是首个批准“三亲婴儿”技术的国家,美国却是这项创新技术的开创者和实践者,美国纽约新希望生殖中心则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该中心由美籍华人医生张进于2004年创建,张进医生1984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到英国留学,先后在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成为试管婴儿领域公认的顶级专家,在辅助生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多次经历丧子之痛的哈桑父母慕名找到张进医生,希望能帮助他们孕育健康的宝宝。张医生团队将哈桑妈妈卵子中的细胞核取出,移入提前去除细胞核的捐献卵子中,组成新的卵子,之后采用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共制造了5枚胚胎,其中1枚胚胎最终孕育出了哈桑。由于美国政府禁止进行类似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张进医生选择在对该技术没有限制的墨西哥进行相关操作,顺利产下了哈桑。 并非第一个 就这样,哈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源自卵母细胞核移植技术、健康存活的“三亲婴儿”,该消息被美国《新科学家》报道后,很快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美国CBS、美国CNN、美国NBC等媒体纷纷加以报道。哈桑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是因为他的诞生既得益于与克隆技术相近的卵母细胞核移植技术,同时涉及对人类遗传物质的改造和优化,即其母亲线粒体的全部37个基因被替换成卵子捐献者的线粒体基因。 不过,哈桑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三亲婴儿”和“遗传改造”婴儿。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备受争议的试管婴儿技术已日渐成熟,也让数以百万计的不孕不育家庭重新传出了婴儿们的啼哭声和大人们幸福的笑声。不过仍有一些人无法得益于这项技术,因为有些女人的卵子细胞质天生存在某些缺陷,既不能自然受孕,也不能靠人工体外授精发育成胚胎。在核移植技术出现之前,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细胞质转移的技术,即先将捐赠卵子细胞质注入到有缺陷的母亲卵子中,组成新的卵子之后体外授精技术,培育出胚胎,所产生的婴儿与基于核移植的三亲共育技术一样,其遗传物质都是来自两个母亲和一个父亲。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第一例基于细胞质转移的“三亲婴儿”于1997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出生,之后约有30例这样的婴儿诞生。不过到2001年,由于担心这种技术培育的“三亲婴儿”存在健康风险,美国FDA叫停了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可惜的是,研究机构并没有对这些“三亲婴儿”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的跟踪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3年,哈桑的缔造者张进医生在中国首次开展了“核移植三亲共育技术”的临床应用,让一名30岁的女子成功怀孕,不过该名女子怀孕的胎儿在30周左右不幸夭折。 争议中前行 这些新的生殖技术其实都是被用于拯救那些存在线粒体遗传缺陷的病人的,因为线粒体是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一旦线粒体基因特别是与ATP合成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将难以得到满足,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往往像利氏综合征一样,无情地夺走婴幼儿的性命,而大多数时候医生们却束手无策。 目前已发现五十多种线粒体基因点突变和一百多种线粒体基因重排与人类疾病相关联,约6500个婴儿中就有1个存在线粒体遗传缺陷。如果“核移植三亲共育技术”被证明安全可靠,将会有更多的线粒体缺陷患者愿意尝试这项新技术。正如美国纽约新希望生殖中心创始人张进博士所说,这项突破极具里程碑意义,未来还有宽广的发展前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等也对“三亲共育技术”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医学突破,将造福更多的遗传缺陷家庭。 当然这项技术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反对者表示,“三亲共育技术”涉及核移植技术,即克隆技术,该技术本身还不成熟,产生的人类胚胎可能存在不可预知的缺陷,例如在张进医生制造的5枚胚胎中有1枚不能发育到囊胚期,另外3枚胚胎则表现出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且哈桑还需要更长时间来观察是否存在其它缺陷。更有人担心,“三亲共育技术”将不同人的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实是一项遗传改造技术,将来如果有人通过类似的技术,创造出智力、体力等方面均优于普通人的“超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也有科学家指出,这些反对意见和担心并没有太多科学根据。人工胚胎的异常在试管婴儿中也是存在的,但是目前的技术完全能监测出这些异常胎儿,从而挑选出健康的胚胎用于生殖。而制造超人的可能性也较小,因为线粒体基因组非常小,只相当于核基因组的千分之一,而且线粒体基因与人的智力、相貌等基本没有关系。 一项技术往往具有两面性,如核技术,既可用于制造杀人的武器,也可用于发电造福人类,其安全应用需要立法加以约束,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过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上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试管婴儿技术曾经饱受争议,如今全球已累计出生超过500万的试管婴儿,为众多家庭增添了欢笑,而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也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除了线粒体遗传病,目前数以千万计的人还在承受上万种染色体遗传病的折磨,就像在word修改《大英百科全书》中的一个错别字一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 率地对导致遗传疾病或不利性状的基因突变进行精准修正,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动物、植物和人类细胞中广泛应用,经过基因编辑的人类胚胎也已获得成功,由于并没有转入外源基因,也没有删除自身基因,只是对造成恶性遗传病的突变基因进行修正,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革命性技术也将很快被用于培育没有遗传病的宝宝了。 那些正在承受遗传疾病痛苦的人们对这些争议有什么想法呢?一个经历4次体外授精失败的妈妈曾对英国《独立报》说,“我非常想要一个宝宝,我想这是唯一能帮助我的方法,即使存在风险,我也不在乎”。 ——此文原发于《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618
个人分类: 创新速递|7949 次阅读|5 个评论
表观遗传学的先驱:童第周
热度 7 xie44025 2014-2-19 00:11
表观遗传学的先驱: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者, 1930 年赴布鲁塞尔大学,师从著名生物学家布拉舍( Brachet A )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卵细胞的各种特性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影响,即卵细胞的细胞质对受精卵细胞核分化发育的作用。他始终坚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生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们应当各有各的功能,并有相互的作用和功能”。童第周早期形成的这个学术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童先生最著名的研究是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开展的“核质杂种鱼”的研究。 1938 年,德国生物学家斯佩曼( Hans Spemman , 1935 年获诺奖)提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研究胚胎分化发育的思想。 1952 年,美国科学家伯内格斯( Briggs R )和金( KingTC )成功 地用二栖类动物豹蛙( Rana Pipiens )的囊胚细胞的核,移植到同种去核卵细胞中,这个核移植卵细胞,最终发育成了成体蛙。首次证明了二栖类动物的胚胎细胞核仍具有个体发育上的全能性。 1962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戈登( John Gurdon )进一步证明,用蝌蚪的小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的“重组卵细胞”最终也可发育成成熟的蛙。从而证明了成体细胞核仍保留分化上的全能性。戈登的研究是导致 1996 年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的先驱性工作。 2012 年,戈登因首先 “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与伯内格斯 - 戈登等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研究方向不同,童第周仍然坚持他早期的研究兴趣, 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研究细胞质对细胞核分化的作用。 1 , 1963 年,童第周在金鱼→金鱼和鰟鮍鱼→鰟鮍鱼的同种核移植上都获得了成功,建立了鱼类的核移植技术; 2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童第周开展了“核质杂种鱼”( Nucleocytoplasmic Hybrids )的研究。首先开展的是亲缘关系较远的鰟鮍鱼→金鱼的种间核移植研究;后又选择了亲缘关系较近的鲤鱼和鲫鱼之间进行卵细胞核移植研究。这二类核质杂种鱼的研究都获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童第周在他晚年写的“细胞质对细胞核的活动和遗传性状表现的作用”的总结报告中,非常严谨而又明确地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在鱼类,金鱼和鳑鮍鱼( Rhodeusd sinensis )属于不同的亚种。金鱼核移入去核的鳑鮍鱼卵,发育的胚胎为鳑鮍鱼性状。…鲫鱼和鲤鱼属于不同属,鲤鱼核移入去核的鲫鱼卵,卵子能发育为正常成鱼,它的性状有类似鲤鱼,如有须;有的为中间型,如侧线所点的鳞片数。这样核质配合的杂种鱼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生殖细胞。根据这一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不同种间的核质杂交,能发育为正常成鱼;( 2 ),遗传性状的出现,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作用;( 3 ),体细胞核可以成为生殖细胞核,它们之间没有性质上的不同。”显然,童第周认为,他们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卵细胞的细胞质对细胞核及胚胎发育和遗传性状的表现,有明显的影响; 1973 年起,童第周开始与美国 Temple 大学的牛滿江教授合作,进一步研究细胞质内哪些化学物质对细胞核的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确定首先研究卵细胞质中的 mRNA 的作用。实验选择在鲫鱼和金鱼中进行,因为它们虽是同属,但在形态上有明显可见的区别:金鱼是双尾鳍(隐性性状),鲫鱼是单尾鳍(显性性状)。研究发现,从鲫鱼的成熟卵中提取 mRNA ,注入金鱼受精卵,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鱼中,有 33.1 %的单尾鱼,这种单尾鱼第二年自交可产生 38.6 %的单尾和单尾变异鱼。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属的鲤鱼卵子中的 mRNA 注入金鱼受精卵,结果也获得了 22 %的单尾鱼。肝同功酶( LDH )检查的结果表明,注射了鲤鱼卵 mRNA 的金鱼肝 LDH 中出现了杂交鱼特异性的同工酶。这说明外源 mRNA 诱导的变异不仅限于外部形态,也表现为内部器官的遗传特征的变化。童 - 牛合作还进行了一些其它研究,结果都证明细胞质内的分子( mRNA 及胞质 DNA )对受精卵的分化、发育有明显影响。童 - 牛的这项研究是世界首创,其研究结果,遭到国内外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主要责疑牛满江提供的 mRNA 不纯(现在看来,正是这种“不纯”才使实验可能获得成功,现代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已确认,各种非编码 RNA 是表观遗传现象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更多地还是因为童 - 江的这些创新成果超越了那个时代对遗传现象的认识,与那个时代的遗传及发育生物学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 近 10 多年来,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的发展证明,在 DNA 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基因组外的各种因素,如 DNA 甲基化、染色质结构变化、尤其是各种非编码 RNA 等的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表达及生物体的性状具有某种可遗传的重要影响。这证明了童第周及其合作者们在半个世纪前开始的,关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活动和遗传性状表现的作用”的系列研究及其结论,是超前的和完全正确的。表观遗传学已成为当代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可以毫不誇张地认为,童等周是表观遗传学的先驱,他和他的合作者们的贡献,应当写入表观遗传研究的历史中。 参考文献: 1 ,《童弟周文集》,学术期刊出版社, 1989 年 2 ,李佑华: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 牛满江,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 年 3 ,童第周:生物科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年 8 月第 1 版 童弟周简介: 1902 年出生于浙江省斳县 1927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1930 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于 1934 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生物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8 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 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 1977 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屆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9 年在北京去世,享年 78 岁。
个人分类: 科学史|12516 次阅读|9 个评论
Shoukhrat Mitalipov's NT-hESCs: 是“突破”还是黄禹锡的翻版?
热度 6 zhpd55 2013-5-27 10:59
Shoukhrat Mitalipov's NT-hESCs: “突破”带来的质疑声 诸平 SCNT 是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的首字母缩写,翻译成中文即 “ 体细胞核移植 ” 。 生物通 和 生物谷 、 科学网 等多家家网站争相报道此技术,被誉为 “ 重大突破 —— 克隆产生人类胚胎干细胞 ” 。 Nature 网站在 2013 年 5 月 15 日 也发表了 David Cyranoski 的论文 —— David Cyranoski . Human stem cells created by cloning : Breakthrough sets up showdown with induced adult lines. Nature , 15 May 2013. SCNT 技术是一种将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已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去的重要技术,利用该技术,科学家能获得与供体细胞遗传相匹配的胚胎。来自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 (Oregon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利用核移植技术生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 hESCs ),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它将有助于利用干细胞解析患者个体差异病因,也将有助于个性化疗法。此成果 2013 年 5 月 15 日 公布在 Cell 杂志网站 ——Masahito Tachibana, Paula Amato, Michelle Sparman, Nuria Marti Gutierrez, Rebecca Tippner-Hedges, Hong Ma, Eunju Kang, Alimujiang Fulati, Hyo-Sang Lee, Hathaitip Sritanaudomchai, Keith Masterson, Janine Larson, Deborah Eaton, Karen Sadler-Fredd, David Battaglia, David Lee, Diana Wu, Jeffrey Jensen1, Phillip Patton, Sumita Gokhale, Richard L. Stouffer1, Don Wolf, Shoukhrat Mitalipov.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Derived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 Cell , Available online 15 May 2013.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 Shoukhrat Mitalipov 研究员( Email: mitalipo@ohsu.edu ),这位维吾尔裔美国人主要研究人与猴的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的遗传与非遗传特征。对于这一新成果,他表示, “ 我们的这项发现为组织和器官功能失调或受损的患者,提供了干细胞新来源 ” , “ 这种干细胞可以更新和替换损坏了的细胞和组织,为上百万的患者减缓病情。 ” 另外一种可以用于产生患者特异性干细胞的技术,就有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技术,这种技术能通过加入几种细胞因子,刺激患者体细胞重编程,返回干细胞状态。但是这种技术可能会产生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变,因此研究人员依然需要寻找其它方法来生成人胚胎干细胞。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利用核移植技术生成了小鼠与猴的胚胎干细胞,这是一种能发育成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各种特异性细胞的未成熟细胞。但是大多数都未能实现利用核移植技术,生成超过 8 细胞阶段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这对于临床医疗上所需要的 150 个细胞的囊胚阶段来说,远远不够。而且至今科学家们也不清楚促进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关键因子和实验步骤。为了克服这些障碍, Mitalipov 和他的团队开始在他们熟悉的领域寻找新方法,通过许多次试验,他们优化了实验步骤,从而完成了由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卵细胞的过程,生成了能发育成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的囊胚。由此产生的人类胚胎干细胞与受精胚胎很相似,也而且没有出现任何染色体异常,这表明这种细胞具有正常的基因活性,能分化发育为更多特异性细胞类型,用于替换受损组织。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从量少,质量高的供体中进行的实验,获得了最佳结果, “ 过去认为,为了进行人体核移植工作,需要成千上万的人类卵细胞, ”Mitalipov 说, “ 但现在,我们能利用仅仅两个人类卵细胞,就能产生一个 ESC 细胞系,因此这一技术未来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 上述主要是来自生物通:张迪的相关内容。 研究人员使用婴儿 DNA 成功制作出胚胎干细胞,但他们还不能证明当核供体细胞是成人细胞时,该技术同样能起作用。研究人员利用与克隆多利羊相似的方法制作出个体化的人体胚胎干细胞,而成功的 “ 秘诀 ” 之一便是额外添加了一罐咖啡。有人称这项实验制作出的干细胞所携带的 DNA 属于一个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婴儿,而这次成功距韩国研究人员在一篇著名的伪造论文中声称自己完成了相似壮举已有 9 年时间。 2004 年,韩国科学家 黄禹锡 曾经宣称他带领的研究组已经首次成功实现了人体胚胎克隆,并成功从克隆胚胎上提取了干细胞。但后来被证实他的这项研究存在造假行为。就在 Shoukhrat Mitalipov 等人的论文发表一周后,有人就指出其中存在问题 ——Dan Cossins. Errors in Landmark Stem Cell Paper ( A study demonstrating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stem cells through cloning contained several mislabeled images, but the authors insist the results are real. ) . The Scientist , May 24, 2013. 2013 年 5 月 23 日 Nature: News 网站也发表了作者承认 Cell 发表的论文中的图存在问题,但是对于论文结论没有影响。见 David Cyranoski 和 Erika Check Hayden 为 Nature 的撰文报道—— David Cyranoski , Erika Check Hayden . Stem-cell cloner acknowledges errors in groundbreaking paper (Critics raise questions about rush to publication). Nature: News, 23 May 2013. Shoukhrat Mitalipov 告诉《自然》 ( Nature ) 杂志 ,“ 结果是真实的 , 细胞系是真实的 , 所有的都是真实的。 ” Shoukhrat Mitalipov 还解释了这篇论文的异常快速评审经过,从提交论文 4 天后就被接受, 12 天后就已经发表了 , 是因为他急于将结果在六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进行介绍。这项研究发表在 Cell 杂志 , 是首次通过核移植而产生的干细胞 , 2004 年韩国科学家就宣称自己获得了相同的成就,但是在后来却被发现是一个臭名昭著科学欺诈案例。所以人们对于此类研究新成果特别关注,就在 Shoukhrat Mitalipov 等人的论文在 Cell 网站发表后仅仅一天, PubPeer 网站上就出现了对其的评议,指出了作者的图存在问题。 Shoukhrat Mitalipov 承认存在一些失误。例如 , 一对图片是为了显示从核移植 (NT-hESCs) 所得人类胚胎干细胞( hESCs )与那些来自体外受精胚胎干细胞的类似性 , 以表明前者是真正的 hESCs 。但是这两个图像实际上是相同的 , 相同的图像却具有不同的图说明表述。为了显示两种干细胞系之间基因表达散点图图像的相似性,也被使用了两次。 Mitalipov 告诉科学内幕( ScienceInsider ) , 错误不会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数据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即表明 NT-hESCs 含有线粒体 DNA 与卵细胞的 DNA 相匹配 , 核 DNA 与供体细胞的核 DNA 相匹配。他说他打算将其送到其他实验室 , 对其结果再次进行确认。 Mitalipov 告诉《自然》( Nature )杂志,他们没有隐瞒这些细胞系。 尽管如此 , 许多科学家担心 , 备受关注的论文虽然也是经过同行评审过程,但是因急于发表而评审仓促, 特别是考虑到其属于有争议的领域。美国加州大学干细胞研究项目主任 Arnold Kriegstein 告诉《自然》 ( Nature ) 杂志 , “ 为期 4 天的审查过程显然是不充分的,对于一篇高调的研究论文,审稿人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令人担忧的就是是否存在超越视觉和其他不明显的问题。 ” Mitalipov 正在与 Cell 编辑部联系就论文 发表问题进行尽快改正。 秦逸人 ( 2013-5-27 14:06) 补充的很好,更确切地反映出 Shoukhrat Mitalipov对于此事的态度与看法,摘引如下: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生殖生物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承认论文中确实存在着错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决表示自己的研究结论没有问题。 Mitalipov说:“结果是真实的,细胞系是真实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自己生成了这些细胞,我看到它们长成克隆。” Mitalipov说,他的研究小组将会发布一篇勘误(erratum)文章纠正这些错误,并且希望其他的科学家们将尝试去重复他的研究结果,这将增加它的可信度。“我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证实我们的结果,我们并没有将这些细胞系藏起来。” 我期待另有课题组重复出来。 其实一样好的东西,就是需要反复鉴证的,如果那么容易获得,就不是划时代的突破了。 有关事态的发展,需要关注后续结果。
个人分类: 新观察|14001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