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文科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文科学

相关日志

(5)杂文2017 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
wenmiaosong 2017-2-23 00:39
(5)杂文2017 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 谢谢蒋春煊和王一平给我发来的关于万有理论的讨论。我同意他们的一些基本看法:如 牛顿引力公式是猜想,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是100%错的 。我也可以同意。但是我更加主张:把“牛顿引力公式是猜想”,说成:牛顿引力公式是“有限论域”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是100%错的,说成:爱因斯坦正确地指出了牛顿引力理论的有限性,但是他所改进的牛顿引力是错的,即是没有逻辑自洽性的。 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科学本来就是从一个混沌空虚的水面的“起点”出发的,接着就是沿着“混沌空虚”的方向前进着。这个前进方向的寻找,实际上是无法从前进的路上看得清楚的。对于那个前进方向上所走过的路,只能从那些所到过的地方,是不是适合多数人的愿望来认定。如果多数人认为那些到达的地方是符合人们的愿望的,就可以建立一个标识点,这就是那个称为有限论域下的“公理”,或者可以称为一个相对真理的“新起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标识点,作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但是当我们走了更长的路以后,又会觉得从哪个起点到不了人们所希望的目标,我们还必须反思回去,寻找新的道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标识点来代替那个曾作为相对真理的标识点。由此来作为新的起点。 这就是黑格尔的哲学:“哲学是思维的反思”的根本含义。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当时以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殖民地时代,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于全世界的罪恶统治。这在19世纪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简单地把所有的宗教作为麻痹大众的精神鸦片加以绝对的否定,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特别是 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建立起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其不合理的一面。 19-20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分裂为左右两翼,恩格斯实际上成了右翼社会民主主义的领导者。列宁举起了在一国首先打破已经发展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国际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巩固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对苏联和列宁与斯大林的评价上,我国目前的哲学界,对于社会民主主义左右两翼的意识形态从来没有做过认真的讨论。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已经成为整个共产主义阵营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在激烈的暴力斗争的时代,我们根本不可能进行那样的讨论。 在19世纪晚期马克思主义分成左右两翼的情况下, 其右翼实际上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同盟者。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必须要补上一课。 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右翼在信仰上是跟随着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主义的和国家民粹主义。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可以看出来了:那里提出的性生活完全是男女双方的私事,社会无需干预,这是恩格斯的观念,马克思在以后曾用“爱情本质上是自私的”那样毫无力量的话来表达他自己的观念,这也正是他们完全抛弃宗教的结果。 在那个时代人们在根本上还无法理解神的话语和宗教的复杂关系:宗教只是“神的话语”的信仰在人间的一种不完全的表达;神的话语只能在不断的宗教改革中向前发展。同样那个时代,也搞不明白以色列人既是神的选民,但也是和神摔过交的人,更是不断地和神争论着的人,而且耶和华神最后也是离他们而去。但是他们却从来也没有抛弃过对于耶和华神的话语的信仰的“形式思维”上的追求。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强调的信仰:祂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更不是完全抛弃宗教而建立的对于人间权威的信仰。而是科学和宗教的互动关系,这个互动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革”:西方信仰就是对于宗教形式的不断的改革,但是信仰更是对于人间的意识形态的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们今天追求的人间共同的“意识形态”的根必定在“神的话语”或“神话的历史”追求之中。 恩格斯在马克思死后所写的《国家、家庭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提出了关于家庭消亡的理论。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胜利以后,曾为这一点而做过艰苦的补救工作,前苏联早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充分的反映了这一点。 列宁、斯大林那样抛弃了神的话语的信仰的“唯物主义”者,在维护家庭和家庭教育上恰是和耶稣基督基本一致的,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方国家,尽管着形式上保留着神的话语的信仰,但是在如何对待家庭和家庭教育,这一点上与耶稣基督的教导渐行渐远了。这也正是造成今天西方社会的人群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歧。 共产主义者过分强调财产上的“平均”,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由于完全没有了神的话语的约束,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均。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按不断发展的逻辑思维的规则,同样不能实现财富分配上的“平均”,但是却可以在财产分配上达到某种逻辑规则上的合理性:但是实际上由于人间逻辑规则的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公理性,所以同样在制造着人际财富分配的不平。 只是那种不平被更加隐蔽的形式所保护着。所以他总是比以对伟人和对权势的崇拜所造成的不公平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社会无需干预性生活的那种自由,实际上也是只能仅仅给社会的最高层的、没有信仰的精英们提供完全的自由。有信仰的精英和政治家不会沉湎于那样的自由,普通的劳苦大众也没有能力去享受那样的自由。它对普通劳动大众所带来的只能是家庭的破坏,对社会的结构造成更大的不公和分裂。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的歧途是由罗素所带来的。 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关于哲学的讨论中,曾多次谈及了。虽然罗素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由此而来的民粹主义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他只能唤起西方的大众抵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上, 特别在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上,在当时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 所以我们在评价毛泽东的哲学观念时,也是一样,他在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上,对于我们的国家是有进步一面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这是当时中国和西方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能够达成双方合作关系的基础。但是毛泽东的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不是在神的话语的两种思维方式的“合一”精神的指引下的道路,而是继续其形象崇拜的思维方向上去寻求人间的公平。 毛泽东的主要错误是出于对于形式思维的无知,在战争年代确实需要首先强调形象思维的集中统一,但是在战争结束以后,继续反对形式思维、反对形而上学。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两者的对立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的对立绝对化。毛泽东的“实践论”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他的“矛盾论”只是片面地强调一分为二和阶级斗争;完全背离了神的话语中的两者合一的精神,只会把国家引向愚昧和迷信的道路。 毛泽东的这种哲学观,造成了建国以来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错误。遏制个人的独立思维、把具有独立思维的知识分子当作阶级敌人来进行斗争。把科学思维的辩证性置于党性的绝对约束之下。从而把知识分子从整体上作为改造的对象,资产阶级的附属物。并通过反右派斗争把一大批优秀的、有独立思维精神的知识分子都打成了阶级敌人。 不仅造成了对于知识分子的独立思维精神的大摧残,也造成了全民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大倒退。 尽管我国在解放以后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那个研制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在照搬美国和苏联的已经成熟的科学理论,甚至大多数零部件都是在已有的样品的情况下,花了巨大的代价才照着做出来的,而且在质量和水平上完全无法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现在国家把极少数老专家作为国家的功勋大加宣杨,而实际上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真正贡献的广大知识分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困难和压抑并没有真正的解决。特别是那种压制独立思维精神所带来的迷信和愚昧并没获得真正的改变。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以后,在教育上强调的树立个别先进人物的形象,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在根本上并不是发展人类思维能力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教育方法,而只会通向迷信和愚昧的道路。 文化大革命以后,直到打倒四人帮以前,我国的基础理论科学、应用技术科学,不论是基础工业、还是轻工业、农业都极端落后、整个社会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尤其可怕的是造成社会思维能力和道德精神的退化,愚昧和迷信死灰复燃。祸害人民的邪教法轮功竟会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民主主义革命胜利40年之后在全国泛滥,这些都是应该很好的反思的。其实那些愚昧邪恶的邪教是从军队和国家机关的大院和礼堂里孵育出来的,连我们的国防科委寻找和打捞卫星上的降落物,都把气功师请来作为顾问,请他发功帮助寻找;在写国家军工史时,我结识一些写作者,在聊天中谈到气功时,就谈到他们曾请过气功师对放射性源发功,据说还真的使其半衰期发生了“改变”。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家的高层风云人物与那些邪门气功师的密切的交往。 特别是在国家的保健卫生上,由毛泽东的西医学习中医,那些官僚机构中的中医信仰者,对造成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应该负主要的责任。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今天在医疗事业上的混乱:那么多治病救人的医师被打、甚至被杀,为什么?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中医被骂被打的。其实除了中国,世界上并没有“西医”。 医学是一门属于全人类的整体学科。 中国在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的时代、我们的医学也是走在人类的最前面,其实所有别的国家也有他们的那个时期的医学。在 李時珍 的本草纲目的时代,中国的医学总体上依然走在西方世界的前面。但是在19世纪以后, 特别是到今天,医学像所有其他科学一样,也走上了以数字化为表征的与信息科学、分子化学和机电一体的自动化科学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医学是把全人类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今天哪里还有人真的不信由医学仪器所检查得到的、有上百个数字的体检结果,而信只从号脉和观察得到的阴阳五行的几句中医术语的诊断,中医的诊断实际上是连任何文字的诊断书都没有的。只是给你吃中草药。 当然中医中有效的中草药、对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食物营养和生活起居对健康的关系,和针灸等某些物理疗法,现在也成为全人类的现代医学中的一部分,在进行着研究和合理的应用。但是它只有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时,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当然,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也有其本身的不完善性,所以,医学检查的近百个数据实际上也不能完善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医学还要不断的发展。 仪器诊断的数字还要结合人的自身感受,特别是人的自身感受本身要不受那个诊断数字的影响。那些体检上的数字会随着人的精神和医疗而改变,而且那些数字对于人的健康的关系,也常常会因为医学的发展而改变的。所以年轻人对健康首先是要自信和乐观。老年人更要达观:人活一天就要好好生活一天,得到一天的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我是生自尘土,必归于尘土。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生又何用,死有何惧! 我之所以特别讨论医学,是因为医学是与创世记中神造人的最后一天的创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神造天地万物最重要的是“起初”和造完人以后所做的“工”。在六天的创造中,第一天是链接着起初,是创造了光;最后一天是神造人,它和以后所做的“工”联系就更紧密了。因为实际上人并没有造完。所以在这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创造中,最体现了神造人的最重要的“精神”: 人间有两类不同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而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也最集中地反映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创造上:我们东方人是以实践为主的,对“光”我们做的是人群的实践:首先创造了水平仪,在水平面上测量了“时间”,用时间把原来混沌空虚的数字发展成了一天和一年的时间。 创世记中的时间是“日”和“岁”。我们的时间成了可以运算的“日”和“年”。 我们对数字的计算也来自实践,没有对数字的逻辑分析,形成什么数域和演绎规则那一套形式主义的思维方法。 西方人的数字是通过对于土地测量获得的平面几何学,那里依靠的是思维;还有观察天文所发现的星空的地心说,但是从地心说又发现了天空只有恒星绕地球转,还有一种并不绕地球转的轨迹混乱的行星,这些单靠观察是得不到的,要靠逻辑和理性思维。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思维方法的差别。 在医学中与神的最后一天的创造紧密联系。从那里也可以看到东西方思维的差别最大的地方:我们群策群力的尝百草、造工具,一切都为了应用,与大多数人的生存紧密相联系的应用科学。直到今天,中医实际上是没有文字的病情报告的,更没有数字来表征的任何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我们在真正讨论科学、讨论数学和物理学之前,就是要反复的讨论信仰和神的话语。否则我们就会永远搞不清楚神的话语和人的话语之间的关系,人间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总是引向差别和斗争,只有神的话语才能够差别把我们引向合一,而引向合一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神的公义和大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和市场规则下的企业管理的方法,而不是依靠科学思维。所以主要是靠政治家、企业家带领着广大劳动者的实践。当然那种实践也要有正确的方向。这里主要是靠社会科学——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和依法行政的法理学,也就是理性和逻辑规则下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学。当然也要对于自然科学的合理把握,但是那个自然科学看起来像是完全公正的根据逻辑和理性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我国科学界所信奉的物质第一性实际上也自然地承认了西方的逻辑的公理性。实际上面对无限的大自然,这种逻辑永远都无法达到逻辑自洽的公理性。苏联和共产主义的经济管理靠的是党的政策和计划,西方靠的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初中吧,老师介绍苏联的幸福生活总是离不开两句话:一个是第几个五年计划,生产得到了多大的发展,一个是每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降低物价,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多快的提高。 苏联有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思想下的知识分子的和现代理性思维的熏陶。特别是数学家欧拉长久生活在俄罗斯。欧拉是人类历史上牛顿以后的最伟大的数学和物理学家。是他奠定了实物与波(和场)并存时代的思维方法的数学基础。虽然他的数学和物理学至今还并没有为全世界的主流科学界所认识。 他的复数运算不是来源于实数空间的数学演绎。任何数学演绎所获得的关于 e和i 的结果,在认识大自然上都是没有用处的。他所提出的 e和i 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新数域下的计算方法。用实数数域下的建立在 e和 的数学关系上的现代分析数学,都无法描述的欧拉讨论的单摆振荡的物理实在。 e 就是和 性质相同的宇宙常数。 是描述平面上的圆周和直径之比的无量纲宇宙常数。 e 也是一样。他们都是人所永远计算不出来的。 因为要计算出那个数就先要一个与它同样位数的已知的数。也就是说要计算出 就要先计算出 2 , 的计算误差永远比 2 大得多。也就是说不论怎样的人造出来的计算机所计算的 的精度都要远远比 2 小得多。这就和数学分析的逻辑相悖。 所有数学分析的逻辑基础都来自牛顿的对于时间的认识:所有人间能够观察到的“物质运动”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这些就先不再这里讨论了,因为说到底这来自神的话语。 这个数来自神的话语。圣经上有: 信就是信未见之事的确据,信所望之事的实底。 这是一种逻辑关系,没有这个逻辑关系就不可能计算出半径和圆周之比。有人会说我们中国人也会算圆周率而且比西方人更准确。我们说是我们的祖先先懂得了太极实验,懂得了地球的黄道线。但是埃及人会说是他们早在纪元以前就先计算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长,而中国人直到19世纪还只懂得“天方地园”的盖天说。你能由此否定我们的是太极实验的最先实现者吗?希腊人并没有和我们争这个太极实验的首创权,只有韩国人把那个太极图放在他们的国旗上,很好啊!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先创造的,其实我想很可能是共同创造的,或者说在创造那些东西时,我们还是一家人。那些神话中的知识应该是全人类共有的。西方人先有“逻辑”,东方人现有“太极”:逻辑是什么?就是“神”,古希腊人的智慧之神,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天”,这个“天”也是神,是东方人的“神”。我们总是”有事问苍天”。所有人间搞不明白的事,你说应该问谁?问毛泽东?毛泽东也是要死的啊,最可靠的还是问苍天。 今天社会为什么显得那么动荡,在我看来已经不再是东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思维的对立了,虽然它依然会造成一些国家间的矛盾,但它所造成的主要是国家内部的不同人群间的矛盾和斗争。今天人类已经有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在联合国体制下的实际上比两次世界大战还长得多的和平共处的时间。在这样的半个多世纪中,前一阶段是东西方左右翼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斗争:在朝鲜、在越南的战争,虽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那些都是两种思维方法国家之间的碰撞的余波。但是总的说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对立问题,正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一步一步的解决。前资本主义或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右翼或共产主义阵营的世界之间的对立、矛盾和斗争已经不再是当今世界的矛盾和斗争的主要方面。先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的独立,接着是苏、东的和平演变,以共产国际为中心的世界革命的潮流也已经平息。这些总体上都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从整体上来说,世界已经在全球化的轨道上稳定前进,目前一些国家间的矛盾只是局部的问题,与本世纪50-60年代的两个阵营的斗争已经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回事了。 今天,一直在联合国中起着主导国家的美国,竟然有越来越多的政治人物提出要推出联合国,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插曲。这说明了当今世界的矛盾主体已经回到了各个国家的内部。这个国家内部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形象思维为主的人群和形式思维为主的人群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矛盾也会涉及国家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和斗争。但是当前根本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在美国出现的只是如何使美国重新强大的浪潮 , 并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必须打到的敌对国家的目标。美国人民所要求的强大,实际上主要是美国自己的强大,而不是那个别的国家用暴力压制着他的强大。现在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恐怖主义,但那个恐怖主义的威胁都是通过渗透到那些走上正常发展道路的国家以后,在其内部所造成的危害的。还没有看到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国家对其他发达或正常的发展中国家的威胁。所以伊斯兰的恐怖主义的问题主要也是他们国家内部的问题,原伊斯兰国家之间也有一个国家想越过联合国宪章,用战争手段统一伊斯兰世界,这一点现在看来也是不可能造成世界整体的危险。只有已经走上社会民主主义的左右两翼的国家之间再进行一次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必定是热核和自动化为主的大战,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在世界出现伊斯兰统一全球的可能性。 在圣经上所描述的三部分人群中,只有伊斯兰国家还没有走出原教旨主义的落后思维方式对于人群思维的控制。这种原教旨注意的思维不是神的话语的所谓,而是一种落后的必然要淘汰的思维方式。 在我和王江火的讨论中,看起来在对于宗教上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实我们在宗教之间观念差别是容易消弭的。我们所追求的信仰是科学与宗教互动的信仰。不是原教旨主义的信仰。实际上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原教旨主义的国家。我们依然保持着对于神的话语的信仰的追求,那就是对于“易经”精神的追求。只是由于我们过早地去掉了原教旨主义,还无法建立其科学与信仰的互动。所以形象思维只能僵化为形象崇拜,而渐渐退化了形式思维的能力;退化了认识大自然的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西方国家实际上还是在二次大战中才在主流上抛弃了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们也一度走向唯物主义的歧途,与神的话语的信仰渐行渐远。20世纪晚期,美国的由罗素所提出的以对抗苏联为目标的西方的唯物主义哲学——他们的对于他们的现代物理学家的偶像崇拜为中心唯物主义,和以霍金为首的以他的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胡乱混合在一起的现代物理学,那个现代物理学试图从宇观和微观两端通向实践(实验)的路:现代宇宙学(和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和量子信息学)都已经走到尽头了。整个以现代物理学、现代数学、现代哲学体系都走到尽头了:现代物理学的尽头是数学,现代数学的尽头是哲学;而那个广义社会进化论的哲学同样也走到他的尽头了,哲学的尽头是信仰。现在到了信仰复兴的时代了,信仰复兴的时代的主要标志和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上面的三个尽头:理论物理学的尽头、现代数学的尽头和哲学的尽头。这个尽头的标志就是信息社会的来领,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来临。什么是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呢? 马克思的时代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资本家和他的知识分子革命了,革掉了帝皇将相时代的土地占有者和他的知识分子的命,他所要革掉的思维基础就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的“意识形态”——一维的数字体系的时代或二元数的时代。 我们把一维数字和二元数学放在一起。数字是一维的、数学就是二元的。数学是寻找两个一维数之间关系的运算。运算本身的逻辑自洽性是不会产生新的数字体系的。而逻辑的功能就是要进行推理,推理的第一步就是逆运算。逆运算就产生了新数域。这就是数字和数字运算的形式思维的功能。中国人反对逻辑,注重实践和形象,就保留了“信仰”。但这个信仰是原教旨主义的信仰。它返回来僵化人们的思维,永远保持一种落后的思维方法。形式思维才是发展思维的道路。但是没有合理形象的约束,就会像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光有“数学心”就会把神的话语赐予人间的伦理道德都撕过粉碎。所以这两种所谓方式对于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前,是不能相容的。先要把两群人分离。然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的融合。“合一”才是目的。在苏联解体以后,西方世界把苏联狠狠的打击了一下。整个一体的科学、经济体系被撕裂了。今天我们国家接受了前苏联的教训:不是从一种思维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方式,而要探索“合一”的道路。合一的道路就是双赢的道路。 所以看来是信仰的问题,还要回到数学的问题。但是神的话语是混沌空虚的,信仰回到数学是没有效果的,还要数学回到信仰,回到混沌空虚的神的话语中,解读出我们时代的真理的启示。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原教旨主义的宗教之间的差别。圣经中就是以: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那句话开始的。不到今天我们是领会不到那句话所蕴涵的无限的真理的。 直到上个千年的末尾,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人类的知识必须从水面上开始。“时空”会是对于人们运用数字的演绎推理能力的必要的约束。人们只能在时空的框架上一步一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数学的演绎规则和运算能力。 把一个人为的“紧性”、“完备性”等等加在单一的“实数数域”上,进行不断扩展的分析,最后对人类社会什么有用的知识都得不到,得到的只是使社会撕裂的游戏的能力,而今天那种从游戏扩展到无处不在的博弈能力正在撕裂着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伦理、道德和羞耻之心。把人类引向兽类的路上倒退。 圣经上的另一句话: 信就是信未见之事的确据,信所望之事的实底。古人凭着信懂得了我们的知识不是来自显见之物,而是来自神的话语。 正是圣经和合本上的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去探索现代物理学中实物和暗物(虚物)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时代的物理世界中,我们第一次提出大自然并不存在什么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差别,他们之间也不是这个是那个的近似,那个又是另一个的精确形式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只能通过虚物来观察实物,而实物的观察依赖于从虚物中所得到的确据,而从虚物中的确据的获得反过来有约束于人们对于实物的观察直觉能力。精神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而实物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一个确而虚,另一个实而底。这个底又是我们所望的事物的底。两者实在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在英文直接翻译的圣经上同一句话翻译为: 信仰意味着确信我们所期待的事情,肯定我们所看不见的事情。古人就是为此而得到了上帝的赞扬。凭着信仰,我们理解了宇宙是在上帝的命令之下创造出来的,因此,可见的事物产生于不可见的事物。 如果凭着这段又长又复杂的话,我实在不可能得到圣经实在并不是神在给你讲于人间无关的你难以听懂的话语。也会像罗素那样,认为神话中只有超乎想象的完全与现实无关的东西。所以他在科学和神学之间实在只能一个人徒唤寂寞和精神的空虚了。
个人分类: 杂文2017|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5)杂文2017 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
wenmiaosong 2017-2-23 00:31
(5)杂文2017 人文科学、应用科学和理论科学 谢谢蒋春煊和王一平给我发来的关于万有理论的讨论。我同意他们的一些基本看法:如 牛顿引力公式是猜想,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是100%错的 。我也可以同意。但是我更加主张:把“牛顿引力公式是猜想”,说成:牛顿引力公式是“有限论域”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是100%错的,说成:爱因斯坦正确地指出了牛顿引力理论的有限性,但是他所改进的牛顿引力是错的,即是没有逻辑自洽性的。 人类认识大自然的科学本来就是从一个混沌空虚的水面的“起点”出发的,接着就是沿着“混沌空虚”的方向前进着。这个前进方向的寻找,实际上是无法从前进的路上看得清楚的。对于那个前进方向上所走过的路,只能从那些所到过的地方,是不是适合多数人的愿望来认定。如果多数人认为那些到达的地方是符合人们的愿望的,就可以建立一个标识点,这就是那个称为有限论域下的“公理”,或者可以称为一个相对真理的“新起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标识点,作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但是当我们走了更长的路以后,又会觉得从哪个起点到不了人们所希望的目标,我们还必须反思回去,寻找新的道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标识点来代替那个曾作为相对真理的标识点。由此来作为新的起点。 这就是黑格尔的哲学:“哲学是思维的反思”的根本含义。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当时以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殖民地时代,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打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于全世界的罪恶统治。这在19世纪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简单地把所有的宗教作为麻痹大众的精神鸦片加以绝对的否定,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特别是 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建立起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其不合理的一面。 19-20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分裂为左右两翼,恩格斯实际上成了右翼社会民主主义的领导者。列宁举起了在一国首先打破已经发展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国际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巩固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对苏联和列宁与斯大林的评价上,我国目前的哲学界,对于社会民主主义左右两翼的意识形态从来没有做过认真的讨论。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已经成为整个共产主义阵营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在激烈的暴力斗争的时代,我们根本不可能进行那样的讨论。 在19世纪晚期马克思主义分成左右两翼的情况下, 其右翼实际上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同盟者。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必须要补上一课。 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右翼在信仰上是跟随着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主义的和国家民粹主义。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可以看出来了:那里提出的性生活完全是男女双方的私事,社会无需干预,这是恩格斯的观念,马克思在以后曾用“爱情本质上是自私的”那样毫无力量的话来表达他自己的观念,这也正是他们完全抛弃宗教的结果。 在那个时代人们在根本上还无法理解神的话语和宗教的复杂关系:宗教只是“神的话语”的信仰在人间的一种不完全的表达;神的话语只能在不断的宗教改革中向前发展。同样那个时代,也搞不明白以色列人既是神的选民,但也是和神摔过交的人,更是不断地和神争论着的人,而且耶和华神最后也是离他们而去。但是他们却从来也没有抛弃过对于耶和华神的话语的信仰的“形式思维”上的追求。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强调的信仰:祂不是简单的宗教信仰,更不是完全抛弃宗教而建立的对于人间权威的信仰。而是科学和宗教的互动关系,这个互动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革”:西方信仰就是对于宗教形式的不断的改革,但是信仰更是对于人间的意识形态的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我们今天追求的人间共同的“意识形态”的根必定在“神的话语”或“神话的历史”追求之中。 恩格斯在马克思死后所写的《国家、家庭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提出了关于家庭消亡的理论。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胜利以后,曾为这一点而做过艰苦的补救工作,前苏联早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充分的反映了这一点。 列宁、斯大林那样抛弃了神的话语的信仰的“唯物主义”者,在维护家庭和家庭教育上恰是和耶稣基督基本一致的,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方国家,尽管着形式上保留着神的话语的信仰,但是在如何对待家庭和家庭教育,这一点上与耶稣基督的教导渐行渐远了。这也正是造成今天西方社会的人群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分歧。 共产主义者过分强调财产上的“平均”,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由于完全没有了神的话语的约束,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均。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按不断发展的逻辑思维的规则,同样不能实现财富分配上的“平均”,但是却可以在财产分配上达到某种逻辑规则上的合理性:但是实际上由于人间逻辑规则的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公理性,所以同样在制造着人际财富分配的不平。 只是那种不平被更加隐蔽的形式所保护着。所以他总是比以对伟人和对权势的崇拜所造成的不公平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社会无需干预性生活的那种自由,实际上也是只能仅仅给社会的最高层的、没有信仰的精英们提供完全的自由。有信仰的精英和政治家不会沉湎于那样的自由,普通的劳苦大众也没有能力去享受那样的自由。它对普通劳动大众所带来的只能是家庭的破坏,对社会的结构造成更大的不公和分裂。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的歧途是由罗素所带来的。 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关于哲学的讨论中,曾多次谈及了。虽然罗素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由此而来的民粹主义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他只能唤起西方的大众抵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上, 特别在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上,在当时是起到了正面作用的。 所以我们在评价毛泽东的哲学观念时,也是一样,他在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上,对于我们的国家是有进步一面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有其合理的一面,这是当时中国和西方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能够达成双方合作关系的基础。但是毛泽东的反对前苏联的霸权主义不是在神的话语的两种思维方式的“合一”精神的指引下的道路,而是继续其形象崇拜的思维方向上去寻求人间的公平。 毛泽东的主要错误是出于对于形式思维的无知,在战争年代确实需要首先强调形象思维的集中统一,但是在战争结束以后,继续反对形式思维、反对形而上学。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两者的对立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把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的对立绝对化。毛泽东的“实践论”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他的“矛盾论”只是片面地强调一分为二和阶级斗争;完全背离了神的话语中的两者合一的精神,只会把国家引向愚昧和迷信的道路。 毛泽东的这种哲学观,造成了建国以来在知识分子政策上的错误。遏制个人的独立思维、把具有独立思维的知识分子当作阶级敌人来进行斗争。把科学思维的辩证性置于党性的绝对约束之下。从而把知识分子从整体上作为改造的对象,资产阶级的附属物。并通过反右派斗争把一大批优秀的、有独立思维精神的知识分子都打成了阶级敌人。 不仅造成了对于知识分子的独立思维精神的大摧残,也造成了全民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大倒退。 尽管我国在解放以后也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那个研制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只是在照搬美国和苏联的已经成熟的科学理论,甚至大多数零部件都是在已有的样品的情况下,花了巨大的代价才照着做出来的,而且在质量和水平上完全无法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现在国家把极少数老专家作为国家的功勋大加宣杨,而实际上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真正贡献的广大知识分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困难和压抑并没有真正的解决。特别是那种压制独立思维精神所带来的迷信和愚昧并没获得真正的改变。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以后,在教育上强调的树立个别先进人物的形象,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在根本上并不是发展人类思维能力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教育方法,而只会通向迷信和愚昧的道路。 文化大革命以后,直到打倒四人帮以前,我国的基础理论科学、应用技术科学,不论是基础工业、还是轻工业、农业都极端落后、整个社会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尤其可怕的是造成社会思维能力和道德精神的退化,愚昧和迷信死灰复燃。祸害人民的邪教法轮功竟会在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民主主义革命胜利40年之后在全国泛滥,这些都是应该很好的反思的。其实那些愚昧邪恶的邪教是从军队和国家机关的大院和礼堂里孵育出来的,连我们的国防科委寻找和打捞卫星上的降落物,都把气功师请来作为顾问,请他发功帮助寻找;在写国家军工史时,我结识一些写作者,在聊天中谈到气功时,就谈到他们曾请过气功师对放射性源发功,据说还真的使其半衰期发生了“改变”。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国家的高层风云人物与那些邪门气功师的密切的交往。 特别是在国家的保健卫生上,由毛泽东的西医学习中医,那些官僚机构中的中医信仰者,对造成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应该负主要的责任。没有他们也不会有今天在医疗事业上的混乱:那么多治病救人的医师被打、甚至被杀,为什么?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中医被骂被打的。其实除了中国,世界上并没有“西医”。 医学是一门属于全人类的整体学科。 中国在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的时代、我们的医学也是走在人类的最前面,其实所有别的国家也有他们的那个时期的医学。在 李時珍 的本草纲目的时代,中国的医学总体上依然走在西方世界的前面。但是在19世纪以后, 特别是到今天,医学像所有其他科学一样,也走上了以数字化为表征的与信息科学、分子化学和机电一体的自动化科学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道路。医学是把全人类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今天哪里还有人真的不信由医学仪器所检查得到的、有上百个数字的体检结果,而信只从号脉和观察得到的阴阳五行的几句中医术语的诊断,中医的诊断实际上是连任何文字的诊断书都没有的。只是给你吃中草药。 当然中医中有效的中草药、对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食物营养和生活起居对健康的关系,和针灸等某些物理疗法,现在也成为全人类的现代医学中的一部分,在进行着研究和合理的应用。但是它只有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时,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当然,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也有其本身的不完善性,所以,医学检查的近百个数据实际上也不能完善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医学还要不断的发展。 仪器诊断的数字还要结合人的自身感受,特别是人的自身感受本身要不受那个诊断数字的影响。那些体检上的数字会随着人的精神和医疗而改变,而且那些数字对于人的健康的关系,也常常会因为医学的发展而改变的。所以年轻人对健康首先是要自信和乐观。老年人更要达观:人活一天就要好好生活一天,得到一天的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我是生自尘土,必归于尘土。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生又何用,死有何惧! 我之所以特别讨论医学,是因为医学是与创世记中神造人的最后一天的创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神造天地万物最重要的是“起初”和造完人以后所做的“工”。在六天的创造中,第一天是链接着起初,是创造了光;最后一天是神造人,它和以后所做的“工”联系就更紧密了。因为实际上人并没有造完。所以在这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创造中,最体现了神造人的最重要的“精神”: 人间有两类不同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和形式思维。而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也最集中地反映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创造上:我们东方人是以实践为主的,对“光”我们做的是人群的实践:首先创造了水平仪,在水平面上测量了“时间”,用时间把原来混沌空虚的数字发展成了一天和一年的时间。 创世记中的时间是“日”和“岁”。我们的时间成了可以运算的“日”和“年”。 我们对数字的计算也来自实践,没有对数字的逻辑分析,形成什么数域和演绎规则那一套形式主义的思维方法。 西方人的数字是通过对于土地测量获得的平面几何学,那里依靠的是思维;还有观察天文所发现的星空的地心说,但是从地心说又发现了天空只有恒星绕地球转,还有一种并不绕地球转的轨迹混乱的行星,这些单靠观察是得不到的,要靠逻辑和理性思维。从那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思维方法的差别。 在医学中与神的最后一天的创造紧密联系。从那里也可以看到东西方思维的差别最大的地方:我们群策群力的尝百草、造工具,一切都为了应用,与大多数人的生存紧密相联系的应用科学。直到今天,中医实际上是没有文字的病情报告的,更没有数字来表征的任何现代医学的表达方式。我们在真正讨论科学、讨论数学和物理学之前,就是要反复的讨论信仰和神的话语。否则我们就会永远搞不清楚神的话语和人的话语之间的关系,人间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总是引向差别和斗争,只有神的话语才能够差别把我们引向合一,而引向合一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神的公义和大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和市场规则下的企业管理的方法,而不是依靠科学思维。所以主要是靠政治家、企业家带领着广大劳动者的实践。当然那种实践也要有正确的方向。这里主要是靠社会科学——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和依法行政的法理学,也就是理性和逻辑规则下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学。当然也要对于自然科学的合理把握,但是那个自然科学看起来像是完全公正的根据逻辑和理性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我国科学界所信奉的物质第一性实际上也自然地承认了西方的逻辑的公理性。实际上面对无限的大自然,这种逻辑永远都无法达到逻辑自洽的公理性。苏联和共产主义的经济管理靠的是党的政策和计划,西方靠的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初中吧,老师介绍苏联的幸福生活总是离不开两句话:一个是第几个五年计划,生产得到了多大的发展,一个是每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降低物价,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多快的提高。 苏联有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思想下的知识分子的和现代理性思维的熏陶。特别是数学家欧拉长久生活在俄罗斯。欧拉是人类历史上牛顿以后的最伟大的数学和物理学家。是他奠定了实物与波(和场)并存时代的思维方法的数学基础。虽然他的数学和物理学至今还并没有为全世界的主流科学界所认识。 他的复数运算不是来源于实数空间的数学演绎。任何数学演绎所获得的关于 e和i 的结果,在认识大自然上都是没有用处的。他所提出的 e和i 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新数域下的计算方法。用实数数域下的建立在 e和 的数学关系上的现代分析数学,都无法描述的欧拉讨论的单摆振荡的物理实在。 e 就是和 性质相同的宇宙常数。 是描述平面上的圆周和直径之比的无量纲宇宙常数。 e 也是一样。他们都是人所永远计算不出来的。 因为要计算出那个数就先要一个与它同样位数的已知的数。也就是说要计算出 就要先计算出 2 , 的计算误差永远比 2 大得多。也就是说不论怎样的人造出来的计算机所计算的 的精度都要远远比 2 小得多。这就和数学分析的逻辑相悖。 所有数学分析的逻辑基础都来自牛顿的对于时间的认识:所有人间能够观察到的“物质运动”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这些就先不再这里讨论了,因为说到底这来自神的话语。 这个数来自神的话语。圣经上有: 信就是信未见之事的确据,信所望之事的实底。 这是一种逻辑关系,没有这个逻辑关系就不可能计算出半径和圆周之比。有人会说我们中国人也会算圆周率而且比西方人更准确。我们说是我们的祖先先懂得了太极实验,懂得了地球的黄道线。但是埃及人会说是他们早在纪元以前就先计算出了地球的赤道周长,而中国人直到19世纪还只懂得“天方地园”的盖天说。你能由此否定我们的是太极实验的最先实现者吗?希腊人并没有和我们争这个太极实验的首创权,只有韩国人把那个太极图放在他们的国旗上,很好啊!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先创造的,其实我想很可能是共同创造的,或者说在创造那些东西时,我们还是一家人。那些神话中的知识应该是全人类共有的。西方人先有“逻辑”,东方人现有“太极”:逻辑是什么?就是“神”,古希腊人的智慧之神,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天”,这个“天”也是神,是东方人的“神”。我们总是”有事问苍天”。所有人间搞不明白的事,你说应该问谁?问毛泽东?毛泽东也是要死的啊,最可靠的还是问苍天。 今天社会为什么显得那么动荡,在我看来已经不再是东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所造成的思维的对立了,虽然它依然会造成一些国家间的矛盾,但它所造成的主要是国家内部的不同人群间的矛盾和斗争。今天人类已经有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在联合国体制下的实际上比两次世界大战还长得多的和平共处的时间。在这样的半个多世纪中,前一阶段是东西方左右翼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斗争:在朝鲜、在越南的战争,虽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那些都是两种思维方法国家之间的碰撞的余波。但是总的说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对立问题,正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下,一步一步的解决。前资本主义或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右翼或共产主义阵营的世界之间的对立、矛盾和斗争已经不再是当今世界的矛盾和斗争的主要方面。先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的独立,接着是苏、东的和平演变,以共产国际为中心的世界革命的潮流也已经平息。这些总体上都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从整体上来说,世界已经在全球化的轨道上稳定前进,目前一些国家间的矛盾只是局部的问题,与本世纪50-60年代的两个阵营的斗争已经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回事了。 今天,一直在联合国中起着主导国家的美国,竟然有越来越多的政治人物提出要推出联合国,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插曲。这说明了当今世界的矛盾主体已经回到了各个国家的内部。这个国家内部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形象思维为主的人群和形式思维为主的人群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矛盾也会涉及国家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和斗争。但是当前根本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条件,在美国出现的只是如何使美国重新强大的浪潮 , 并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必须打到的敌对国家的目标。美国人民所要求的强大,实际上主要是美国自己的强大,而不是那个别的国家用暴力压制着他的强大。现在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恐怖主义,但那个恐怖主义的威胁都是通过渗透到那些走上正常发展道路的国家以后,在其内部所造成的危害的。还没有看到恐怖主义作为一个国家对其他发达或正常的发展中国家的威胁。所以伊斯兰的恐怖主义的问题主要也是他们国家内部的问题,原伊斯兰国家之间也有一个国家想越过联合国宪章,用战争手段统一伊斯兰世界,这一点现在看来也是不可能造成世界整体的危险。只有已经走上社会民主主义的左右两翼的国家之间再进行一次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必定是热核和自动化为主的大战,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在世界出现伊斯兰统一全球的可能性。 在圣经上所描述的三部分人群中,只有伊斯兰国家还没有走出原教旨主义的落后思维方式对于人群思维的控制。这种原教旨注意的思维不是神的话语的所谓,而是一种落后的必然要淘汰的思维方式。 在我和王江火的讨论中,看起来在对于宗教上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实我们在宗教之间观念差别是容易消弭的。我们所追求的信仰是科学与宗教互动的信仰。不是原教旨主义的信仰。实际上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原教旨主义的国家。我们依然保持着对于神的话语的信仰的追求,那就是对于“易经”精神的追求。只是由于我们过早地去掉了原教旨主义,还无法建立其科学与信仰的互动。所以形象思维只能僵化为形象崇拜,而渐渐退化了形式思维的能力;退化了认识大自然的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西方国家实际上还是在二次大战中才在主流上抛弃了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们也一度走向唯物主义的歧途,与神的话语的信仰渐行渐远。20世纪晚期,美国的由罗素所提出的以对抗苏联为目标的西方的唯物主义哲学——他们的对于他们的现代物理学家的偶像崇拜为中心唯物主义,和以霍金为首的以他的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胡乱混合在一起的现代物理学,那个现代物理学试图从宇观和微观两端通向实践(实验)的路:现代宇宙学(和天文学)、粒子物理学(和量子信息学)都已经走到尽头了。整个以现代物理学、现代数学、现代哲学体系都走到尽头了:现代物理学的尽头是数学,现代数学的尽头是哲学;而那个广义社会进化论的哲学同样也走到他的尽头了,哲学的尽头是信仰。现在到了信仰复兴的时代了,信仰复兴的时代的主要标志和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上面的三个尽头:理论物理学的尽头、现代数学的尽头和哲学的尽头。这个尽头的标志就是信息社会的来领,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来临。什么是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呢? 马克思的时代是工业革命的时代:工业资本家和他的知识分子革命了,革掉了帝皇将相时代的土地占有者和他的知识分子的命,他所要革掉的思维基础就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的“意识形态”——一维的数字体系的时代或二元数的时代。 我们把一维数字和二元数学放在一起。数字是一维的、数学就是二元的。数学是寻找两个一维数之间关系的运算。运算本身的逻辑自洽性是不会产生新的数字体系的。而逻辑的功能就是要进行推理,推理的第一步就是逆运算。逆运算就产生了新数域。这就是数字和数字运算的形式思维的功能。中国人反对逻辑,注重实践和形象,就保留了“信仰”。但这个信仰是原教旨主义的信仰。它返回来僵化人们的思维,永远保持一种落后的思维方法。形式思维才是发展思维的道路。但是没有合理形象的约束,就会像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光有“数学心”就会把神的话语赐予人间的伦理道德都撕过粉碎。所以这两种所谓方式对于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前,是不能相容的。先要把两群人分离。然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的融合。“合一”才是目的。在苏联解体以后,西方世界把苏联狠狠的打击了一下。整个一体的科学、经济体系被撕裂了。今天我们国家接受了前苏联的教训:不是从一种思维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方式,而要探索“合一”的道路。合一的道路就是双赢的道路。 所以看来是信仰的问题,还要回到数学的问题。但是神的话语是混沌空虚的,信仰回到数学是没有效果的,还要数学回到信仰,回到混沌空虚的神的话语中,解读出我们时代的真理的启示。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原教旨主义的宗教之间的差别。圣经中就是以: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那句话开始的。不到今天我们是领会不到那句话所蕴涵的无限的真理的。 直到上个千年的末尾,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人类的知识必须从水面上开始。“时空”会是对于人们运用数字的演绎推理能力的必要的约束。人们只能在时空的框架上一步一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数学的演绎规则和运算能力。 把一个人为的“紧性”、“完备性”等等加在单一的“实数数域”上,进行不断扩展的分析,最后对人类社会什么有用的知识都得不到,得到的只是使社会撕裂的游戏的能力,而今天那种从游戏扩展到无处不在的博弈能力正在撕裂着人类几千年所积累的伦理、道德和羞耻之心。把人类引向兽类的路上倒退。 圣经上的另一句话: 信就是信未见之事的确据,信所望之事的实底。古人凭着信懂得了我们的知识不是来自显见之物,而是来自神的话语。 正是圣经和合本上的这两句话,让我明白了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去探索现代物理学中实物和暗物(虚物)之间的关系。在信息时代的物理世界中,我们第一次提出大自然并不存在什么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差别,他们之间也不是这个是那个的近似,那个又是另一个的精确形式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只能通过虚物来观察实物,而实物的观察依赖于从虚物中所得到的确据,而从虚物中的确据的获得反过来有约束于人们对于实物的观察直觉能力。精神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而实物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一个确而虚,另一个实而底。这个底又是我们所望的事物的底。两者实在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在英文直接翻译的圣经上同一句话翻译为: 信仰意味着确信我们所期待的事情,肯定我们所看不见的事情。古人就是为此而得到了上帝的赞扬。凭着信仰,我们理解了宇宙是在上帝的命令之下创造出来的,因此,可见的事物产生于不可见的事物。 如果凭着这段又长又复杂的话,我实在不可能得到圣经实在并不是神在给你讲于人间无关的你难以听懂的话语。也会像罗素那样,认为神话中只有超乎想象的完全与现实无关的东西。所以他在科学和神学之间实在只能一个人徒唤寂寞和精神的空虚了。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原来也是相辅向成的,人文科学要校法自然,自然科学的格物也要为善去恶。这就是我现在所读到的东西方的神的话语的合一d 精神。
个人分类: 杂文2017|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22)杂文2016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如何协调发展
wenmiaosong 2016-9-17 18:56
(22)杂文2016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如何协调发展 从email中收到一封网友 jcxxxx转发 网友bps26789的一篇网文: 科研领域里的尖锐的阶级斗争 蒋春宣 你的理论被打压,应看作是科研领域里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被烧死,这样残害真理的例子太多了。所以你要想让真理光大,必须把主流的丑恶揭露批臭,单纯正面宣传你的理论是没用的,没人理会你。你要想建立新理论,必须批判旧理论的肤浅,同时批判当今学术界的反动,以及科学共同体的集体堕落,科学本身是不承认有什么共同体的,因为真理一开始往往为少数人所掌握,而且从不独钟于特定的人,这个科学共同体实际是就是霸占掠夺科研资源的科匪帮。为了特定集团的利益,他们抱团打压新生事物,真正创新的文章是不可能在专业期刊发表的,尽管他们也口口声声打着创新的幌子。他们所谓的创新只能在他们划定的圈子里打转转,逾越是容不得的,也就是说挑战基本理论的文章他们一定要视为异端的,全世界都如此,不仅仅在中国。科学家不以追究真理为最高境界,而以个人利益而存在,这就是当今科学界的堕落,希望你写点这方面的批判性的文章。这里给你提供两篇文革时期揭露学霸打压人民创造历史的文章。 我本人是不用微信或QQ那类很方便的通信工具的。只在电子邮件中与人交流。因为那类通信工具太方便了,反而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更大的不方便。这就是个人自由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美国是一个重视个人自由的国家,他保留了宪法中个人拥有枪支的自由,当然这也给国家带来很大的麻烦,几乎每年都可以听到拥有枪支自由的人打死很多无辜的人的暴行。有了个人拥有枪支的自由,就会使得很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存的自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加自由的国家,他们的国家没有“死刑”,就是说不论你干了杀人放火的任何伤天害理的事,都可以继续生活下去,都不应该剥夺他的生存的自由。只要关进监狱就行了。但是在一些国家觉得那样还不够,关进监狱的人,还必须无条件的由社会提供他的生活条件,不准强迫他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能强迫劳动,进一步还要提供他的精神生活的权利,娱乐和性生活的权利。美国还做不到這一点。只有一些国家,他们的科学教育和生产能力都接近美国,而国家又很小,人也不多的国家,能够做到這一点。那主要是一些北欧的国家。我们国家古老文明中的“老子”就向往这样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模式。但是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来说,那样的社会模式也不行。因为那样的所谓的小国寡民,社会的进步必定很慢。就像夜郎小国那样,大汉王朝强大了,一下就把它灭了,成了大汉王朝下的一个很小的行政单位。所以现代那样富而小的国家,都要依附于美国,而怕前苏联。前苏联被肢解了,现在总有些怕中国。 其实怕中国的还有海外的中国人。因为当前的中国还是“一国两制”。制度外的中国人,怕那个制度内的“中国”。其实更怕中国的还是制度内的中国人,他们更怕中国的“制度”。哪个正直的知识份子不怕“中国”?为什么怕“中国”,其实只有一句话:就是中国不讲“逻辑和理性”,不讲理。“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一首歌唱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言万语,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那个时候把那句话讲得最明白的就是林彪副主席。他把那句话讲得明明白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管你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不管你官有多大,学问有多高,枪杆子一到统统都剥夺精光”。毛泽东可不是那样讲的,他说:“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这句话不能说完全错。谁叫你们是灰尘呢?所以很多人还是相信他,坏事都是别人干的。如果把枪杆子解说成人民群众,灰尘解说成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反动派。那个道理有什么不对?何况革命和革命的暴力,那个代表人民的党所领导下的暴力革命并不是中国发明的,都是从西方学来的,也是包括从美国学来的。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把“党”看成一个坏的东西的。那些历史年代的文字中党就是“朋党”,结党就是为了营私。中国那个在大明朝所产生的“东林党”,虽然他们所推崇的精神领袖王阳明是一个有信仰的“先哲”:他的有名的一段话:“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致”。只要把“心”理解为“精神”,而不是简单的生理学上的心脏,把格致理解成自然科学——格物致知。这句话就最接近于圣经“创世记”中, 神的话语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世代所启示的真理: 神创造天地万物的“起初”,人只有一个无善无恶的精神的本源,或称“灵魂”,它是空虚混沌的;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心中的善和恶都开始启动了;神给人立下的公义和大爱,就是“良知”。但是只有为善去恶才是“格致”,格致是什么,就是自然科学。这就是我们古贤们所所解读出来的东方人的神的话语——易经对于那个世代的启示,其实这也适用于今天的世代。在王阳明的时代,虽然在我们古老的神的话语中还有一句话,就是叫作“效法自然”,王阳明也知道效法自然那句话,为此他在大自然面前,在竹林前,在大山下,在宫殿旁,在大河边几天几夜的冥思苦想,也格不出那些物的“智”来。他能够想到的格物致知就是“为善去恶”,实在很不容易了,但是还是没有格出大自然之理来。 原来大自然之理不能来自个人的大脑,而是来自实践(或实验),科学实验看起来好像是个人可以做的事,但是实际上又不是任何个人能够做得了的事,人类实践离开不人类“群体”。看起来一个科学实验可以是一个人想出来的,也可以由一个人来做的,但是那个科学实验的来源,一定是由人类集体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实际问题,而它的实验方法和得到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有人们所公认的逻辑推理规则的合理性。只有实验从目标到结果的逻辑推理的合理性,那样的实验才可能够获得对人类有用的结果。最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规则:所有的逻辑规则都是人群活动的有限的范围内才是“合理”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间逻辑推理的合理性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而变动。这就是我们神在我们形象思维的东方人所留下的话语中所蕴含的合理内核的“本质”——《易经》,人间的道理是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变易的。 但是王阳明时代的中国,还不能接受那样的实验精神,他们还没有能力去理解“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并不懂得为什么“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当然更不知道到底怎样才能格物。那时中国的人文科学精神还没有力量去打破“天人合一”的“形象思维”对于“形式思维”的禁锢,他们还无法接受“逻辑和理性”。所以东林党人虽然和皇帝结合在一起,掌握过大明帝国的局部的权力,但是皇帝最后并不喜欢他们,反而害怕他们;宁愿去依靠最腐败、最落后的阉党势力。而那个东林党自己又并不知道如何为善去恶,反而内部争权夺利,所以最后竟被最腐败无能的阉党所打跨,从此历史走向了反面,大明王朝走向了最黑暗和腐败的时代,再加上天灾的原因,不久就被满清入主中原,继续更僵化、落后的,但是在当时世界上,从外表看来还依然强大的封建统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强大还是落后处决于什么呢?处决于精神,处决于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不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前进的方向上,逆潮流而动的,必然走向没落。 有些人很惋惜我们中国的大明王朝错过了走向西方的近代文明的发展道路,那个时候我们完全有能力建立起比西班牙强大得多的舰队,我们能够打败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世界强国的舰队。但是这实际上只是梦想而已。 人间的思维能力的方式和水平,才是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的形象思维方式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制度,曾经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所以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历史发展上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走在人类文明的最前沿。 但是,依靠单一的思维方式,一个社会总是无法不断的前进下去的。所以到13世纪以后,西方的“理性和逻辑”的形式思维方式终于超越了东方的排斥逻辑的“形象思维”的方法,从此东方渐渐地落后了,到了16世纪-17世纪前后,就终于没落了。东方世界的没落不是缺少一个伟大人物所造成的遗憾,而是神所安排的两种思维方法人群的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东方世界是这样,西方世界也是这样,“神的话语”是引领人类社会前进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之一,当然也只是之一。 没有人间思维发展的主动性,单是信靠着神,社会也难以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信仰和科学的互动。 我们国家和美国之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去理解。尤其是对基础科学有兴趣的朋友,更要懂得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去理解当前的国家和世界。而这个“历史”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历史,而要不断的扩大“历史的范畴”, 这就是我从谭天荣的文章中所学到的“大尺度历史观”。从“大尺度历史观”去看待当今世界的历史问题。这个“大尺度历史观”,一定要向着前后两个方向扩大我们的“视野”,这就是辩证的思维的本质,或者说就是辩证的“时空观”的本质。这个时空观实际上就是“时间和空间”认识的辩证发展的观念,或者说是也是人文与自然科学辩证发展观念的本质;最简单的说,就是“神与人”的互动发展思维的本质。 神是什么?“神”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不是任何个人、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人、神互动的历史,既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互动发展的历史,又是两类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群间互动发展的历史。一个对自然科学基础有兴趣的人,一定也要有一个尽可能大尺度的历史观。其实,这一观念我最早是从柏杨先生那里学来的,他把“神话的历史”称为人间历史的灵魂。失去了“神话的历史”,人间的历史就是没有灵魂的“牵线木偶戏”。这个牵线木偶线就是“文艺”。其实人文科学就是主要就是历史学和语言(或文字)学,语言学以前称为文学。但是这个人文学中的“文学”不是文艺,而是文字。“文艺”这又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它是寄生于两类不同思维方式人群之中的最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能以后慢慢的来讨论。 《圣经》中的“神的话语”主要就讲“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圣父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祂过去、现在、将来,天上、地下无处不在,祂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祂所做的最困难、最复杂的一件事,就是创造“人”。创造“人”和创造“天地万物”,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整个创世记中“神的创造”——创造天地万物,只有一句话:“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混沌空虚,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这是整个创世记中、整个旧约中、整个《圣经》中,神给全人类的所有“神的话语”中,共同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句话。但是那是“神的话语”,以色列人的旧约中,用他们的古希伯来语把“祂”记录下来了。 我们的先贤也把“神的话语”记录下来了,但是不是记录在任何一本固定的书中的哪一句话中。所以要人去寻找,一代一代的有信仰的人,不断的、永生的寻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这已经是很接近创世纪中“起初”的“神的话语”了,但是和旧约上的那句话相比总还缺少点什么?用理性和逻辑推理的形式思维下的拼音文字,它的内涵比我们的象形文字要丰富得多。但是以色列人的古希伯来文中的那段话,同样也不是人所能够完全读懂的。在耶稣基督的三位一体的神的话语中,“圣父”应该比较容易读明白些,祂就是神,但是他的名就非常非常多了:每个民族的“神的话语”对神都有不同的名字。这其实就像今天的不同文字对与任何一个事物所表达的出来的话语,也都是完全的一样。相互之间要进行翻译,翻译通了,就一致了;翻译不通,就要吵架,而且常常只能用暴力来解决。今天对于“神”,这个词或这个词的内涵,东西方差不多可以翻译通了。东方的神,就是我们古老民族中的“天”或“老天”。当然那个天不是现代科学中的“天”,不是什么“天、地、人、生”中的“天”,也不是航空航天中的“天”。而是人们觉得自己受到人世间无法忍受的冤屈和不幸的时候,呼叫的“老天”的那个“天”,是自己怎么也搞不明白大自然中出现的现象的时候,抬头问苍天的那个“天”。这两个“天”实际上又有不同层次上的不同涵义:笼统说来,那就是一个是人文科学中的“天”,一个是自然科学中的“天”。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天”总是什么也不会直接回答你的。看起来“天”或“神”一般说来是不会直接地回答每一个个人的每一个具体问题的。那“天”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神人之间,还要有一个“中介”,那就是人间与神通话的人。在旧约中是“先知”(或许还有撒旦),总之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联系神与人的特殊的“人”——先知、伟人或者撒旦。“圣灵”好像也不是太难理解:就是每一个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灵魂”,能够思维,能够通过思维来认识人和物,并用来指挥自己的行动。动物也有“灵魂”,但是人的“灵魂”和动物是不同的:动物看起来也有很多很多比人还强的生理的能力,也会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带有感情的关系。人和动物之间关系有一个根本上的差别: 人的“灵魂”是与神相通的,所以叫“圣灵”。只有有了“圣灵”,人才能够有人间的一代一代相传承的关系,但是真正传承着的是属于人类整体的文明、是思维方法和能力、是科学和信仰互动着的真正的科学。而不是DNA。 动物也有DNA,有祂们种族的“品系”,今天,一匹高贵品系的狗、马或宠物,牠们的身价可高了!但那不是牠们自己搞出来的,一匹马并不会因为他们的祖先或他们自己得了奥林匹克奖而洋洋自得,看不起别的种群的马。那些都是人搞出来的。人们现在开始发现和研究DNA了,这是科学的进步。但是那个DNA 并不是人的“灵魂”,也并不是承载人类思维能力的载体。今天有些人把DNA的作用和影响估计得过高了,其实它只是遗传过程中的一个能够显示个体差别的“标志”,从那里并不能获得人类遗传的全部奥秘。计算机没有DNA吧!它能够做很多以前只能靠人来做的、不仅是体力上的事,也能做一些脑力上的事,但是它的功能依然是有限的,它并没有认识大自然和认识人类社会的那种思维能力。 人的“心灵”与动物不同。这个不同就在于: 每一个人生来就是群体中的一员。他属于群体,他应该在群体中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也对群体负有与生俱来的责任。 神给了每一个生下来的人以同等的权利,也就给他以共同的责任。这就是说人是离不开“教育”的。这个“教育”不是动物直觉的求生和繁殖后代的教育。而是对于人类群体的权利和责任的教育,是信仰的教育,或者说就是“精神的教育”。这个信仰教育来自哪里?来自“神的话语”,来自洪荒的的教育:这点上我们东方人有一句话:“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点像“神的话语”。但是教什么呢?就是要教“神的精神”。 这样我们就要来讨论三位一体中的一个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圣子”的问题。那就是说,三位一体中,最难以读明白的就是“圣子”。“圣灵”这个观念在东西方的文明中,要取得“共识”好像也容易些:人到某一时候,总会有自己明白不了、掌握不住的事情,怎么办呢?只能交给“神”了。他把什么交给神了,就是把“灵魂”交还给神了。连当代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他的文化大革命搞得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会怎样了结,于是他最后总是爱说“一了百了”。他的那个曾经那么伟大、正确、智慧的“灵魂”,走了! 从尘土中来回到尘土中去了 ! 虽然今天还没有完全回到尘土中去,但我相信终是要回到尘土中去的。因为承载那个灵魂的躯体实际上早已不再存在了,在哪里展示的连尸体都谈不上,因为所有的器官都已不再存在了,只是一个外壳而已。 在哪里展示的是什么呢?展示的只是当今的中国大众的“精神”而已。他的“精神”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 。 我们中国人的时代精神,越过了毛泽东时代,越过了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越过了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的、个人“形象崇拜”的时代,那个毛泽东的虚假现象的展览,自然就会结束了。“毛泽东时代”终于过去了。他总会一去不复返的,像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小鸟那样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圣灵”就是从尘土中来,又回到尘土中去的那个过程中的思维能力,那个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是有限而渺小的,但是众人在合于时代的共同精神的指引下合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并且把那个时代的先进的“精神力量”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在神的话语的指引下,在公义和大爱的指引下传承和发展,人类就会不断进步。 人类就会像圣经中所说的那样: 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所以“神”好像也并不难理解:反正有限人间所解决不了的,都交给“神”,而人都应该在神的话语的指引下,从照着神的形象到按着神的样式不断地前进。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清楚前进到哪里?这就不是我们的事了,一代人有一代人对于神的话语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我们说“神”,就是说“神的话语”的大能:祂是人类从无限的“起初”到今天的无限时间的人类精神的积累。是我们有限生命的个人和人群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所有的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寻找“神的话语”。我们不一定要相信“神”会直接与你交流,神哪能直接和六、七十亿的人对话呢?那么还信什么神呢?这就还要有一个“圣子”。他会代神来给人间以教育。这个“圣子”到底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你也说不清楚!中国人说不清楚,西方人其实也说不清楚。今天看起来西方人的这个“圣子”,也就是新约中的“耶稣”。祂说得比我们东方人的“圣子(我们叫天子)”要说得清楚些。因此在他们(西方)的“意识形态”中,就像我们上一篇网文中所说的,总是能够使他们的国家比较平静地、渐进地向前发展。不像我们的东方国家总是在“狂热、激情和绝望、暴力”中,像牵线木偶戏那样的重复的演出着充满暴力的、又是虚幻的故事。新约中把耶稣看成有类似“神”和“人”的双重属性。实际上在“新约”中耶稣自己也是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的,他的那么多的行为和话语都是祂的信徒们待祂所说的。 在这点上是和我们先人所留下的“神的话语”是一样的。留下的“老子”和“孔子”的话语,也只是他们的后人代他写的。我们的被用来作为代人说话的“子”有两个。西方只有一个,因而那个“圣子”显得比我们的老子和孔子站得更高、更坚实些。我们的“圣人”就被分成了两个,就不易说得清楚,这是象形文字的不足之处。以后就又出来了许许多多的“天子”。天子中当然也有好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人间做过一些好事的。但是总的说来就更不靠谱了。但是我们的看是没有“逻辑”的神的话语中,却又实实在在地蕴涵着比西方的“神的话语”更加容易读懂些,那就是“易经”。易经中的那些孤立的形象的语言,却比西方神的话语更加坚实而稳定,如“格物致知”、“效法自然”。当然最根本的就是那个“易经”的“易”字: 我们大都会唱:“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会一样的开,今天那样样,明天那样样,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自然”总会让该回来的事物,再回来的;“自然”不让再回来的,就一去不再复返了。这个道理其实也简单,就像“毛泽东时代”那样,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不论把他的只剩下一层表皮的遗体保存得多么周到,有多少人不时来崇拜他,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只能让他一去不再复返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去不回来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也一去不回来了。因为“放开肚子吃饭”,只实行一年,马上就跟来了大饥荒;也是我们革命所积累的能量大,饥荒渡过去了;再到文化大革命就渡不过去了。我们的党把马克思的各取所需,改成了按需分配。怎么按需分配呢?谁来分配呢?又有几个人能够满足于分配给他的哪一份呢?人世间有那样一批“特殊材料制造出来的人”能够完成这一艰巨的按需分配任务吗?我看没有。所以共产主义式的经济体制,也一去不复返了。 我看“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最感概的就是他拒绝了毛泽东要他给文化大革命作一个历史结论。这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风险。但是在整个改革开放中他总是在尽力捍卫着毛泽东所做过的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和说过的符合中国广大群众利益的话语。 苏联演变过程中就缺少那样的一个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而又想全盘继承斯大林所留下的遗产。列宁曾把苏联那样的体制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斯大林维护了它,应该说他也是一个英雄!他,作为一个高加索的少数民族,在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候,维护了苏维埃政权,把人类的历史从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时代)推进到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新时代。我想说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时代是从苏联、美国和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一起打败了法西斯的那个历史的开端,才是真正的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新时代,而不是狄更斯、高尔基笔下的那个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时代。不能否认苏联和美国是反法西斯的两个主力。代表了照着神的形象和神的样式的两种精神,用那个时代的话来说是左、右两翼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力量,打败了法西斯主义。并且与英国和中国,一起为社会民主主义世界的建设绘制了一个联合国宪章的蓝图。一个两翼共同发展的和平竞争的蓝图。双方都向前发展了一步:资本主义的西方承担了逐步结束殖民主义的承诺,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承诺解散以世界革命为宗旨的“第三国际”。尽管双方的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世界进入了以“冷战”为特征的新时代,虽然左右两翼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个世界也发生过局部的战争,但是总体说来,还是维持了联合国宪章框架下的和平。 创世记上英雄和伟人,也是神所安排的。 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神安排了那些伟人以后,做什么?他们做得怎么样?没有写。但是紧接着的话就是: 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都是恶,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 再以后就发生了大洪水。把地上的罪恶都消灭掉,但是祂又救了挪亚的一家。神的话是不大好理解,但是这样的话语,祂的意思也大致已经表达出来了:在创世的早期,人间也需要伟人来带领大家,领会神的精神,发展人间思维能力。但是伟人和众人一样,也都是罪恶很大,总日所思想的都是恶。神为什么和怎样把人群分成照着神的形象和照着神的样式两类,和有了两群人的后裔,这两群人的后裔怎样共同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人类文明,又不断地相互的在融合和碰撞中发展着人类共同的文明,这些也只能在后面讨论了。 这两种不同的人群中发展思维的方法都是“ 照着 ”神的精神的,神的精神在人间被分成了两类:“ 神的形象 ”和“ 神的样式 ”两类。所以东西方的人群的“思维方法”和神的精神只能“相似”,而总是达不到“相同”:总是以一种思维方式遏制着另一种思维方式。耶稣基督代表形式思维为主的人群,先读懂了耶和华神的话语的这一“内涵”。这就是祂在新约中所教导神的话语的信仰者的“三位一体”的真理。这就是人间的知识有了“科学”和“哲学”的差别。“ 科学”实际上也是被分成了“应用科学”和“精神科学”两类。不论东西方人都有这两类思维能力,但是两类思维能力的关系有差别:西方人把精神科学放在应用科学之上,东方人把应用科学放在精神科学之上。应用科学主要是实践的、感性(或直觉)的,精神科学主要是逻辑的、推理(或理性)的。所以要使东西方的思维方式把“科学”在人间被分成了东西方两类。他们总是要像人有两条腿一样。那两条腿总是要一前、一后的前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协调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今日的中国正在欢呼“信仰” 。毛泽东和中国科学院老院长郭沫若有两首著名的和唱诗:郭老说“千刀当刮唐僧肉”,毛泽东说:“僧是愚盲犹可训”。这里的“僧”应该表示一种“信仰”,对“神的话语”的信仰。我们应该从他们的讨论中学到什么呢?在当时他们讨论的是当时的“修正主义”。郭沫若讨论的是“苏修”,或者说是“赫鲁晓夫”,而毛泽东已经不再是在讨论赫鲁晓夫了,而是在讨论“中国的赫鲁晓夫”了。所以谈不到一起了。郭老的“文学很好,历史不行”,毛泽东的“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熟读中国历史,自然科学不行”。郭沫若理解错了毛泽东的“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所以没有说到点子上;但是即使对“苏修”,也不必千刀万剐,他是一个“文艺家”,离开了“神的话语”的信仰,就会迷失在偶像崇拜之中。当他看清了真正的白骨精,既不是“苏修”,也不是“中国的赫鲁晓夫”,而是中国的民粹主义的时候,他明白了谁是真正的白骨精。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协调。他们和形象思维与形式思维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样,这个“矛盾”到底应该怎样来“论”。这些只能在下面讨论了,但是我们可以说一句,这在同一层面上是说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只是就一个短暂历史的人间关系中,也是说不清楚的,而是要在高一个层次的思维中才能够讨论出有意义的结果。这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科学、哲学与信仰之间的三位一体的关系。 最后,我想回答网友 jcxxxx和 网友bps26789一句话:这里没有阶级斗争,有的只是对于信仰的讨论。在信仰的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信仰自由”,信仰自由并不是说就是可以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去追求任何个人的“所需”。人世间根本没有“各取所需”的自由,人类是一个整体。为什要有信仰自由,有了信仰自由,才会有“宗教改革”,也会有“意识形态”的不断的变革,所以我们不仅要信着《圣经》中的神的话语,还要用《易经》中的神的话语去不断地“易”人间的宗教和意识形态。人间的思维方法应该从“ 照着 ”,向“ 按着 ”的方向发展。照着容易僵化,终是只能照着不同的东西,描出它的“形象”,按着是要按着一定的推理规则去描述向前运动、发展变化着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来。但是又有谁能够掌握那个“规则”呢? 你行吗?我是不行!我只记得耶稣基督教导的, 说别人愚蠢的将要受到炼狱烈火的熬煎。爱是恒久的忍耐,要爱你们的敌人。 这对于我们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实在太重要了。所以这几年来,不论讨论什么数学和物理学,历史和逻辑,我最后总要回到“神的话语”的追求。有了“神的话语”的追求,才能够不走向民粹主义的迷途。
个人分类: 杂文2016|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总体框架示意图是邹晓辉2005之前发布的,现在看来仍有价值
geneculture 2016-1-1 18:10
知识总体框架示意图( 是邹晓辉2005之前发布的,现在看来仍有价值) 广义的科学: 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现象及其机理的学问)如:科学(狭义的科学) 人工科学(关于人工现象及其机理的学问)如:技术 数学科学(关于定量方法及其原理的学问)如:科学(狭义的科学) 逻辑科学(关于定性方法及其原理的学问) 社会科学(关于社会现象及其机理的学问) 人文科学(关于人文现象及其机理的学问) 心理科学(关于心理现象及其机理的学问) 注:七分知识内容,即:以下划分的知识领域: 自然、人工、人文、心理、社会、定性、定量,或: 科学、技术、艺术、宗教、哲学、逻辑、数学,和 上述七分知识内容,再分三级交叉为综合知识领域。 ——摘自《 理论融智学(专著)——集知识之大成的方法和实例 》 以上“知识总体框架示意图”原理,见:《 科学知识表达的结构控制模型 》,摘要如下: 2、对知识表达体系的系统分析(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 a、两分法(通行的方法之一)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 b、五分珐(通行的方法之二) 宗教、哲学、艺术、技术、科学 c、七分法(创新的方法之一) (1)狭义的科学:自然科学(关于自然的知识学问体系)数学和逻辑学 (2)广义的科学:社会科学(关于社会的知识学问体系)与哲学的关系 人文科学(关于人文的知识学问体系)与艺术的关系 人工科学(关于人工的知识学问体系)与技术的关系 心理科学(关于心理的知识学问体系)与宗教的关系 d、多分法(创新的方法之二) 建立在前述“a、b、c”三种划分方法基础之上的交叉横跨科学,如: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语言学等等,它们要么是用前述划分方法分出的某一个知识表达体系内部的交叉横跨科学,要么是某两个或多个知识表达体系之间的交叉横跨科学。 综上所述,至少有2+3、5+3和7+3三种基本的知识表达体系的划分形式(含所有学科)。 e、最完整的划分模型,莫过于数学的多元数模型(创新的方法之三) 由于上述旧范式(a、b)或新旧范式转换(c、d)的知识表达体系的划分方式,不仅都不能直接采用该数学模型(e),而且,还往往容易与其它众说纷纭的知识体系的划分或表述形式之间发生相互缠绕。于是,融智学通论所述的新范式的知识表达体系(因为融智概念体系可采用数学的多元数模型进行一一对应的知识表达)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期待的理想模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现经济学越来越像人文学科
热度 2 yanghualei 2015-10-27 12:00
自从发现搞社会科学的光明大道和终极目的:给人定规则,给人的行为划线,寻找合适的约束人的规则,越来越感觉,现在经济学者把工具当目标,把手段当目的,好像在玩杂技,又好像在展览艺术品,给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视觉盛宴,所以感觉经济学研究越搞越像人文科学,搞鉴赏,搞品味去了。
2698 次阅读|6 个评论
“合真善”:反科学的儒家唯道德论与反道德的现代唯科学论
热度 2 周可真 2015-5-4 03:53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语境中的这个“知识”一词,实指运用他所发明的“新工具”归纳法来获得的实证科学知识,所以这句话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表述为“(实证)科学就是力量”。 (实证)科学无疑是有力量的,但是这种力量亦须用到其当用之地,才会成为一种有益于人类和能给人类带来福祉的“正能量”,否则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侵略者、恐怖主义者的武器都是依靠(实证)科学的力量制造出来,甚至其行动方案都有可能是利用(实证)科学的力量制定出来的。 所谓(实证)科学力量的当 用之地,其 “ 当 ” 与 “ 不当 ” 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人文问题。所谓 “ 当 ” 与 “ 不当 ” ,用儒家术语来说,也就是“义”与“不义”。 孟子有 “ 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 之说 , 大概因为路有曲直之分,用“人路”来解释“义”,在逻辑上也就不能排除“义”还有“邪路”的意义,所以后来像孔、孟一样重“义”甚至比孔、孟更加贵“义”的荀子便提出了“正义”一词: “ 有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 《荀子.儒效》) 于是,“义”与“不义”的问题就转换为“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相应地 “ 当 ” 与 “ 不当 ” 的问题也转换为 “ 正当 ” 与 “ 不正当 ” 的问题。 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 为政》)可见,“义”与“不义”或“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是直接同“为”(即“行”)相关的,实质上是 “ 当为 ” 与 “ 不当为 ” 或“当行”与“不当行”的问题。在儒家哲学中,这个问题与“智”与“不智”的问题是互相联系的。孔子说“智者不惑”(《论语 . 子罕》),朱熹则谓“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知其所以然,故志不惑;知其所当然,故行不谬”(《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 , 《答或人问》)。据此,“智”是指知事物之所以然之理,“不智”是指不知事物之所以然之理;“义”是指知人之所当行之理,“不义”是指不知人之所当行之理。 按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所谓“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理性分类,“智”与“不智”是属于“理论理性”范畴的经验科学问题,“义”与“不义”是属于“实践理性”范畴的先验哲学问题。康德曾称赞培根所发明的归纳法具有“智力革命”意义,这意味着在康德看来,被他纳入“理论理性”范畴的经验科学问题可求助于归纳法来加以解决,而被他纳入“实践理性”范畴的先验哲学问题则应求助于他的道德形而上学方法来加以解决,这种形而上学立基于“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三大假设。 中国儒家哲学则是一元论哲学,这种哲学把科学问题和道德问题统一起来,将它们都纳入“理”范畴——在主张“性即理”的程朱理学中被纳入“性”范畴,在主张“心即理”的阳明心学中则被纳入“心”范畴——这种一元论哲学也就是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称的“合真善”的哲学。在这种哲学中,“智”之“真”与“不智”之“伪”的科学问题被归结于“正义”之“善”与“非正义”之“恶”的道德问题了。 我是信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这种哲学既不是像康德的二元论哲学那样认为科学与道德之间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也不是像中国儒家的一元哲学那样“合真善”而抹煞科学与道德的界限,而是把科学与道德、真与善看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矛盾关系,并从现实性上将这种辩证矛盾关系理解为统一于社会实践的两个过程: 科学是社会实践中互相合作的人们通过改变自然物的社会生产实践来认识自然物的共性规律的“求真”过程; 道德是社会实践中互相合作的人们通过相互对话的社会交往实践来认识他们的共同需求的“求善”过程。 这两个过程的互相统一即是“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过程——“实事”不仅是指自然物的个性现象,也是指社会人的个体需求;“是”不仅是指自然物的共性规律,也是指社会人的群体需求。“实事求是”的社会实践过程就是社会人认识自然物的共性规律和他们自己的群体需求并达成既反映自然规律又反映社会需求的真善合一之目的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分化和学术的分工,追求反映自然规律的真知识成为自然科学的学术目标,追求反映社会需求的善知识成为人文科学的学术目标,于是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就成了似乎是彼此互不相干而在两股道上跑的车——两辆“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的 “学术之车”。 其实,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辆“学术之车”应该是在同一文明大道上彼此互相差异协同的“文明之车”。而 当今中外 学术界普遍都视自然科学为唯一的科学,进而认为人文科学要么是采取自然科学同样的方法来开展实证研究而使自己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要么是舍弃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而自生自灭或自取灭亡。 在 我看来,在当今学术界相当流行的这种 唯实证科学观与中国儒家一元论哲学实质上是“异曲同工”,都是抹煞科学与道德的界限,都是“合真善”——儒家哲学是“合真于善”,唯实证科学观是“合善于真”。 如果说“合真于善”的儒家哲学是反科学的唯道德论的话,那末,“合善于真”的唯实证科学观则是反道德的唯科学论。 对人类来说, “合真善”应该是文明发展所当追求的一种文化目的或价值目标,而不应该是学术发展所当追求的一种知识目的或认 知目标。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87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学术乱象”与网友的对话:是谁逻辑障碍呢?
热度 1 wyuehua2004 2014-10-10 09:03
7日我发表博文《我们学术界现在的很多乱象只相当于美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引起热议!现梳理与网友 叶建军 讨论比较多的言论与此,以便于较为全面地展现我的看法。 网友:总体上,文科比理工科更乱!真是遗憾!人文科学首先没有了道德,本应该带头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学科和这些学科的期刊,却首先变成了无耻的娼妓! 我: 新闻出版署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管一管的? 网友:很多人的思想,很落后。文科有些人崇拜祖宗,基本上属于这类人。 我: 你的意思是文科人思想很落后!历史上文艺复兴开始全是靠你们科技人员? 网友:不是全部,不少人比较落后,很多想法与现代人文思想冲突。 我: 是的!谢谢您解答! 网友:的确很落后,自然科学基本上能与世界接轨,优秀论文都往外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不远。人文就差很多了,很少论文能外投,孤芳自赏、人云亦云、抄袭组合的多,博士和教授基本(极少数厉害的大学除外)都没有英文论文。 我: 您说的有些道理。但如果您总是习惯于站在你们学科的角度看恐怕有失偏颇。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先进落后来衡量的。不是所有文化都要一定向科学文化那样张扬的。 网友:不与外界接触交流的学科,注定是落后的,容易肮脏变质! 我: 美国都考虑跟中国接触了吗?我们那山沟沟里的文化它都弄懂了吗?你身为中国人跟外国接触了,你把中国文化都弄懂了吗? 网友:文科很多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如民国的水平。 我: 西方有多少人研究超过亚里斯多德的啊? 网友:但是交流都是应该的,好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交流。 我: 谁的“好”呢?“好”是个什么词啊? 网友:既然是学科,就上升到了系统知识了,上升到人文科学了,是科学,就应该交流,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只在国内少数几个的小圈子里独自欣赏的东西,严格上不能叫人文科学! 我:你说 “科学”就应该交流,我没有反对交流呦!但交流是平等的,互动的,你自己再看看你的文字,你是站在哪说话的呢?到了美国就是大圈子了吗?你的成果非洲人知道吗? 人文科学是科学不假,有这么一说,但“科学”一词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只有自然科学范式,狄尔泰的“科学”可不是你那意思,现象学意义上的“科学”恐怕你更接受不了。企图用“科学”这个大棒挥舞已经过时啦! “ 是科学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如果你是真正的科学者你应该这样说:是科学就不怕你不认。很遗憾,你竟然说“是科学就应该让全世界接受学术观点”,“应该”是什么词?没学过伦理学家摩尔的理论吗?摩尔的著名定理就是“从事实不能直接推导出价值”,你那是“价值判断”,不是“科学”。“科学”没有那功能! “只在国内少数几个的小圈子里独自欣赏的东西,严格上不能叫人文科学”-----首先,有人像你所说的独自在孤芳自赏,但不全是,孔子学院到处办你不知道吗?改革开放多年你不知道吗?就因为少发几篇国外期刊的论文就孤芳自赏是吗?如果说中国人在美国发表的论文少,估计美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在中国发表文章,因为它汉字就不过关。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会点外语简直地球都要容不下了。是好东西还怕人不知道吗?不要着急嘛!我还真不知道你所说“严格意义上的人文学科”是什么意义? 网友:西方个体上少有人超过亚里士多德,但群体上远远超过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我们现在是个体和群体上都不如民国。 我: 因为群体超过了,就说明西方厉害我们还必须也按照那样?如果你脑子里总是西方标准的话,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按照你的思维如果站在女人立场上,你作为男人永远是“劳工”!再说,你说中国人现在群体不如民国证据在哪啊? 网友:虽然你的观点有一些道理。但这个世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交流模式,其中之一交流最大化的语言是英文,这不是你以要求平等的呼声高就能实现的,比如中华文化中,各族的交流,也一般是翻译成汉字,而不是相反。科技文化落后了,还讲什么对等交流,是一种妄想。 所以,好东西就应该用最流行的语言,让更多的人知道,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糊弄人,这个你不认可? 我: 据说,亚里斯多德的许多书是中世纪通过某种渠道从阿拉伯传回来的。亚里斯多德活着的时候应该不会急着送给那些主流交流模式。如果他那样做的话,估计他的文字几乎不会存留。你所敬佩的民国,有多少是急着到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我就不信,好东西还能怕没人要。以为急着发个国际期刊就了不起了。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不是金子即使发个国际期刊也没有什么作用。国外垃圾期刊也不少,请去看看我推荐的这本书就知道了。 福柯的权利与知识说的很好,虽然是人文科学也应该看看,不过也是老外的著作了。任何学术交流模式都隐含着某种权利运作方式。既然你都看出来,现在的学术交流模式是受西方控制的,奥巴马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现在就发动侵略战争这你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平等”是要去争取的,西方争取了几百年也还在继续争取。如果没有民国以来许多人的争取,恐怕我们现在还得扎个辫子找个茶馆去交流,要去公园那还得看看有没有“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牌子不是吗?!怎么,你不是羡慕民国吗?这骨气哪去了呢?!我就是这么一说,难道连“妄想”一下也不行。如此“科学”就是学成又能怎样?! “好东西就应该用最流行的语言”--你这表达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表达,不是“科学”!我的主张用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的台词可以表达:“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前面我已经提醒过你,“别急”!用不着非得得到美国人奖赏!如果你能有本事发明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即使美国人不知道你发的什么论文它也得来求你的! 网友:据我所知,国内文科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论文的版面费至少是同类理工科的期刊的版面费的3-6倍。凭什么高这么多呢,原因就是更黑,更缺少与外界交流。我也发过sci,国内期刊我也发过,同事很多,文科的期刊我了解很多。特别是核心期刊以上的。 文科的学术首先堕落了,这不是假话! 我:外国也有腐败。 腐败不需要理由。更不能只用没跟外面交流来解释。当然,就是你这解释也是没有根据的猜想。 网友:不要跟我讲什么中国特色,中国标准。学术标准只有一个,全世界通行。证据之一就是现在学术期刊下流了很多。 我: 我没有用“中国特色,中国标准”,不要急!你所理解的“世界标准”只不过是美国标准!扯个世界充点大就能吓唬人是吗?! 网友:不要跟我讲什么中国特色,中国标准。学术标准只有一个,全世界通行。现在文科学术不如民国的证据之一就是现在的学术期刊下流了,那时还干净。 我: 美国在监控全世界,英国老头奸淫了100多个少女,要按照你这么说,美国英国都下流了。美国安然公司腐败导致世界经济危机,不要那样抹粉行吗?! 网友:博主的主张是做学问的应该去深山老林,或者去金庸先生小说里经常说的如杳无人烟的古墓、昆仑山、桃花岛,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学问),练就了一身本领,就不怕天下人不知道了。 这套理念,在学术界恐怕要改改。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你一个人在思考,你得与外界保持充分联系,封闭起来,不可能有什么大成果出来。作出了成果得尽快发表,抢占首创权,这个在学术界是常识。发表也应该到有最广泛的影响力的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去,而不是在小圈子里卖弄。即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比武也应该去华山论剑,在小河沟里打架,本领再高,影响力有限。 历史一再告诫我们,不要封闭,要开放,封闭只会落后,就像清朝一样。孤帆自赏的高研究,怎么可能搞什么比“原子弹还好的东西呢”。你的理论不要建立在不可能的假设上了。 我: 只能说你的思维有问题--太极端!我的主张是你说的那样吗?就不到美国期刊上发表文章就表示我要退到深山老林? “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你一个人在思考,你得与外界保持充分联系,封闭起来,不可能有什么大成果出来”。---科学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啦,但科学跟在不在美国期刊上发表文章不是一回事,请你弄清楚了。跟外界接触不是只跟美国接触。 “作出了成果得尽快发表,抢占首创权,这个在学术界是常识。发表也应该到有最广泛的影响力的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去,而不是在小圈子里卖弄”。----我的发言从来不是绝对反对在美国发表文章的,我是反对你的“应该”“必须”主张,“抢占首创权”这已经暴露你的功利性目的,还打个晃着称“科学”,科学的本质需要这样吗?还声称是学界常识,常识就一定完全正确吗?常识就不允许人说一点不常识的?科学的思维本质在于想象力,你这是科学思维? “到最广泛的地方发表”是科学的本质?笑话!只不过想在西方人面前讨个“好”而已,跟科学无关!真正的科学发表在哪都是科学。数学家莱布尼兹就是根据我们的周易发明的二进制才有今天的电脑的。我相信周易可没一心想着登上美国期刊。我就不信科学的东西登在中国期刊上就不是科学了。我更不相信科学的东西用中文写就不科学了!你的主张只能说被现代学术体制绑架,是功利性考量,跟科学无关!不要动不动拿科学吓唬人! 对不起,出于争论的目的,语言有些激烈,但不代表我不尊重你! 把我的言论比作深山老林,你也太能想想了。我要是真那样的话,我就不可能在这网上跟你交流了吧?!思维不要太极端,在“深山老林”与“赶赴美国”之间还有许多空间值得我们关注!你不能把自己的极端思维强加于我再来辩护,那样没有意义! 网友: 美国标准怎么了?手机、电脑、互联网、电话,很多都是美国标准,美国最好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我: 用80年代一个词送你比较合适--“崇美媚外”。美国好东西我们可以用,其他国家即使是非洲的好东西我们也可以用。但不要拿美国标准来衡量一切!不能拜倒在美国人腿下。没有自己灵魂的人比没有科学的人高尚不了多少!美国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只看到好的一面那只能说你的科学还需要再领会! 网友: 要承认落后,接受先进,才可能追赶,人文科学最可恶是,不承认落后,总想人家先进的文化和科技的国家,接受我们的标准,怎么可能呀。 我: 你那是胡搅蛮缠的思维。我说不承认落后了吗?你这样随便曲解人家的意义进行辩论还有意义吗?!我是对你张口闭口“必须、应该”美国什么的反驳,跟承不承认落后不是一回事,请你弄清楚问题再发言,科学思维要求严谨吧,要针对具体问题吧?偷换命题,扛着表面上道德大旗挥舞还声称科学,开玩笑!我还真不信,搞科学的都是这思维?! 你再看看你的言论,哪个靠谱?! 人文学科有人文学科的特殊性,不能拿科学当成奥卡姆剃刀使! 今天的辩论如下: 网友: 我无语了,科学也讲效率,讲速度。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别人弄出来,发表了,你的研究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懂吗?你希望自己的研究在同行竞争下变成浪费时间的游戏吗? 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美国,要发表,要展示,最好是用英语,在英文的权威期刊发表。而且,基于上面的理由,你必要尽快发表,否则,等别人发表了,你的研究毫无意义! 我: 你的速度和效率就是只能送到美国发表才能有吧?发在中国期刊上就没有速度和效率? 请你搞清楚,发在中国期刊跟不了解别人的研究之间的区别,不是一回事,不要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自己搞不清逻辑问题你只能无语吧! “最好是用英语”---说话要前后一致,这是逻辑的最基本要求。你前面可用的是“必须、应该”词语!你这里改成“最好”一词,这是建议词,不是命定词。自己发言自相矛盾的用词还用我回答吗? “ 基于上面的理由,你必要尽快发表,否则,等别人发表了,你的研究毫无意义”!----首先你上面的理由就是跟你此前说话是矛盾的,逻辑上叫偷换概念!至于你后面这句话也不合适。发在国内也是公开发表,不能因为发在国内期刊就是没发表。我真不知道你那是什么逻辑,这真是你们科学思维?你所说的“等别人发表”“你的研究毫无意义”简直就是胡扯。如果你发表在先,无论何处,别人再研究,是别人重复了你而不是你重复了别人。如果要追求责任,那是因为别人没有全面搜索文献造成的,而不能去追求你怎么在国内发表啊!我希望你这些逻辑搞清楚。不要急! 网友: 哥哥,你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这个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哪里你不知道吗?我这不是“崇美媚外”,是实事求是知道吗? 我: 跟你意见不一样就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你这逻辑哪来的呢? “ 这个世界的科学和学术中心在哪里你不知道吗?”--这个我知道,现代学术体制就是西方的,是人家的文化,就好比京剧的中心是中国,这有什么问题吗?因为重心在哪我就必须要怎样怎样?科学是要瞄准重心的才能“科学”? 我说你“崇美媚外”是抬举你,美国稀罕你吗? 请认真看看我文章“实事求是”是指什么?辩论的前提是要看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张冠李戴的东西没有讨论的余地吧?! 网友: 用错了一个两个词语,“必须,一定”之类的词语,的确有些不准确,但无碍总体意思的表达,不要扣一个两个词语了。 我: 你这是胡扯八道!这是你搞研究的人该说的话吗? 网友: 中心在哪里,游戏规则就在哪里制定,这个还有异议?就如同北京,是政治中心,那里制定政治上的游戏规则。 我: 最好看懂人家说的!你这不是科学!“拍马屁”而已! 网友: 不需要美国稀罕我,我只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只有承认这个中心,成为人家先进,我们才能赶超,而不是你的那种态度,不认可人家,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那样必将被世界先进跑在九霄云外。 文科的学术中心也在美国。 我: 傍不傍美国大腿跟承不承认美国先进不是一个概念,你屡屡犯逻辑错误啊! “ 不认可人家,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即使你想胡扯也要有点根据,我写的字都在这,我反对你“必须、应该”跟我不“认可”美国是一个概念吗?你不会是个初中生吧?如果是的话,我们就没法聊了啊!“总想另立山头的感觉”---难怪你漫天扯,你凭“感觉”? 网友: 无语呀,用中文发表当然应该交流,应该效率了。多数研究是系列化的,不是一篇论文就能解决问题的,你用中文发表,别人跟你交流就困难了,影响力有限知道吗? 我: “你用中文发表,别人跟你交流就困难了”----你终于坦白了你的意思了吧!交流困难是他责任难道还能成了我们的责任了是吧?简直是笑话! 请看看这个人的研究《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低,不是语言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92012do=blogid=834235cid=3679838 你的理由也不成立啊?美国人语言水平没有你想的那么低。不要自作多情吧! 网友: 我真的佩服你,居然连用中文发表影响交流,影响学术观点被别人快速接受,你都不能想到。世界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别人用英语写论文,你偏用汉语写,你能跟得上趟,能与大家快速地交流? 真无语,我不跟辩论了,你属于有逻辑障碍的人,文科的人,不少人有这个毛病! 我: “我真的佩服你,居然连用中文发表影响交流,影响学术观点被别人快速接受,你都不能想到”。----应该真正该佩服的是你的“扯淡”功夫,我反对的是你的“必须、应该”,这跟影不影响交流是一个意思吗?能不能请耐心的把文字弄懂才“佩服”呢?你这思维老外欣赏吗? “ 世界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别人用英语写论文,你偏用汉语写,你能跟得上趟,能与大家快速地交流?”----研究同一问题就因为不用英语写就赶不上别人?这是什么歪理? 是谁逻辑障碍请大家明鉴! 请看这位网友:最后还不忘来一句侮辱性语言:“真无语,我不跟辩论了,你属于有逻辑障碍的人,文科的人,不少人有这个毛病!”这在逻辑学上叫“人身攻击”谬误,跟对手辩论不能取胜就用贬低对手的方式来达到自欺欺人的心理效应!把我说成是“文科中有逻辑障碍的人”他就不用再辩护了,也就达到自我取胜的效果啦!你厉害!但愿我糊涂!
个人分类: 评论|1475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3年讲演《六百年历史错案的侦破》
热度 3 SLLee19 2014-8-11 19:05
2013年11月《宣德金牌启示录》在台湾出版,联经出版社特别举办了记者招待会,据说以前没有尝试,总发行人林载爵先生亲自主持。以后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世新大学,台中资讯图书馆,台南成功大学等各大院校,讲了很多场。北京外交学院东方史研究所主任陈奉林教授举办了东方史前沿讲座,清华大学历史系戚学民教授,翁贺凯教授安排了我的讲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特别在百忙中抽空主持,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教授安排了“名家论道”专题讲座。笔者非常感激。我的专业是生物化学,63岁才学历史,能接触到历史系,人文科学的各位前辈们,都赖张灏教授与黄枝连教授。张灏是30年的老朋友,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系的院士,翁贺凯君与任锋君都是他的学生。黄枝连教授是香港亚太21世纪学会的会长。下面一些照片,留作纪念。上传到相册都失败,只好放在博文裡。 向北京外交学院东方史研究所陈奉林教授致送字幅。 摄于利玛窦墓前 北京郑和与海洋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郑明教授(少将)赠送书籍。 摄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戚学民教授(左),翁贺凯教授(右)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学院杜维明院长主持讲座。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教授主持“名家论道”讲座。 与贤内卫小玲摄于北京外交学院图书馆大厅。 2013年11月至12月份新書發布暨講演日程表: 11/6 台北市立圖書館 記者招待會 11/7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11/8 台北世新大學,建國中學 11/9 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11/10 台北市立圖書館 新書發布會 (聯經出版社主辦,中華鄭和學會協辦) 11/11 台南成功大學,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 11/22 香港樹仁大學历史系 11/24 北京外交學院 “ 東方史研究前沿論壇 ” 11/26 北京清華大學历史系 11/27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人民大學国际关系学院 明德国际楼408, 名家论道特别专场 11/29 香港科技大學 “ 科大論壇 ” 12/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和中國歷史研究中心
个人分类: 讲座历程|4910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文气息——记博友见面会
热度 3 feng242123456 2013-6-24 19:21
快节奏的生活、快节奏的旋律,多么渴望一份久违的闲暇与宁静,静谧的氛围中静静的思考,仔细地斟酌,抑或与好友觥筹交错,树荫下的凉亭淡淡地品味绿茶淡淡的清香,普洱滋润舌苔爽滑的感觉,抑或与三五好友静静的品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抑或急速韵律中感受一番久违的人文气息。 难得沉下心来,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静静的品味上个周末的快乐时光,彼时心里涌上一丝温暖,顿觉或许这就是我希望的生活吧?! 一周之前就已经听说北京博友陈安、赵燕老师、迟菲姐要来大连开会,偶也是幸运地参加了大连博友与北京博友的见面,甚为欣慰。雨后的大连飘着淡淡的轻雾,吮一下湿漉漉的空气,好一阵心情舒畅。包括我在内一行七人在付家庄印象大排档相聚。这是偶的第一次博友见面,好是激动,虽然作为学生没有表达太多的观点,但交流、听一下实验室之外的科学也是一道别样的风采。交谈中一来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也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好多知识,难能可贵的是可以体悟一下科研环境之外更广阔的科学气息,知晓一些学术政治界的走向,这些更是令偶倍感欣慰的。临返程前,老师开玩笑说是不是见了面特别失望啊?!怎么会呢?!肯定不会的,喜欢这样的见面,喜欢这样的沟通,一群有着共同志趣的人可以谈科研,说生活,说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虽然没有过多的发言吧但心里总是暖暖的,也渴望更多的交流,繁忙工作之外通过这些人文科学(此人文科学非传统意义上人文科学)的感悟学习,更好的丰富自己。 甚为感谢大工刘艳红老师、交大王修慧老师及其弟子殷剑龙师兄以及前面说到的北京的三位老师,很高兴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吧。 齐国臣 2013 年 6 月 24 日晚于大连 图片拍摄于2013年6月21日晚星海广场
5524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3 CWTS莱顿大学排名(中国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TOP17)
zhpd55 2013-4-26 16:15
2013 CWTS 莱顿大学排名(中国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TOP17) 诸平 根据莱顿大学排名( The Leiden University Ranking )的科学影响指标(即论文被引情况)和 PP(top 10%) 指标即统计仅仅限于前 10% 出版物,并非所有论文均在统计之列。一所大学发表论文的 PP(top 10%) 比例是指与同年相同领域的其他论文相比,被引频次属于前 10% 的,而且机构论文的最小是 100 篇(百篇以下的大学尚未考虑)。中国在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有 17 所大学入选,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发表论文 310 篇, PP(top 10%)=11.1% ,香港科技大学名列第二,发表论文 230 篇, PP(top 10%)=10.7% ;清华大学名列第三,论文总数 217 篇, PP(top 10%)=9.4% ,其他大学的评价结果见下表。 Rank University China P PP(top 10%) Stability interval 1 Peking Univ Mainland 310 11.1% 8.6%-13.5% 2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Hong Kong 230 10.7% 8.0%-13.8% 3 Tsinghua Univ Mainland 217 9.4% 7.2%-12.1% 4 Hong Kong Polytech Univ Hong Kong 549 8.9% 7.1%-10.7% 5 Natl Cent Univ Taiwan 169 8.8% 5.8%-12.0% 6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725 8.1% 6.7%-9.7% 7 Natl Chiao Tung Univ Taiwan 179 7.8% 4.6%-11.1% 8 Chinese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626 6.8% 5.4%-8.3% 9 Sun Yat-sen Univ Mainland 101 6.8% 3.9%-10.3% 10 Fudan Univ Mainland 126 6.8% 4.3%-9.5% 11 Natl Cheng Kung Univ Taiwan 271 6.3% 4.2%-8.5% 12 Zhejiang Univ Mainland 121 6.2% 3.5%-9.2% 13 City Univ Hong Kong Hong Kong 488 6.0% 4.7%-7.4% 14 Natl Sun Yat-sen Univ Taiwan 163 5.8% 3.6%-8.3% 15 Natl Tsing Hua Univ Taiwan 103 5.1% 2.3%-8.4% 16 Natl Taiwan Univ Taiwan 448 4.6% 3.2%-6.2% 17 Beijing Normal Univ Mainland 111 4.4% 2.4%-6.6%
个人分类: 新观察|4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伪科学=Pseudo-science,False science,Bad Science??
carldy 2012-10-12 22:34
今天与一治学非常严谨、成果颇为丰富的老师聊天,话题中有一个很刺耳的术语:伪科学。 他总是谦虚地说他现在的研究是伪科学,不值一提。 谦虚归谦虚,但是在我听来,触动很大。 如果说他所从事的(翻译学)研究是伪科学,那么,人文科学中有多少“伪科学”成分? 这个话题,一下子无法展开,太多东西可以说了。 今天暂且简单记录一下。 顺便自问:“伪科学”这一术语,该如何英译?英语世界中的伪科学又是如何定义的? 网上查了一下,伪科学对应的英语翻译有:Pseudo-science,False science,Bad Science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一个翻译中用到的pseudo-,该词缀出现频率颇高的,如 pseudotitles, pseudo siblings,pseudo celebrities, pseudo events... 再来看网上对pseudo science的介绍: Pseudoscience is a claim, belief, or practice which is presented as scientific, but does not adhere to a valid scientific method, lacks supporting evidence or plausibility, cannot be reliably tested, or otherwise lacks scientific status. Pseudoscience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vague, exaggerated or unprovable claims, an over-reliance on confirmation rather than rigorous attempts at refutation, a lack of openness to evaluation by other experts, and a general absence of systematic processes to rationally develop theories. A field, practice, or body of knowledge can reasonably be called pseudoscientific when it is presented as consistent with the nor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it demonstrably fails to meet these norms. Science is also distinguishable from revelation, theology, or spirituality in that it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physical world obtained by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esting. Commonly held beliefs in popular science may not meet the criteria of science."Pop" science may blur the divide between 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and may also involve science fiction. Pseudoscientific beliefs are widespread, even among public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and newspaper reporters. The demarcation problem between 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has ethical political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philosophical and scientific issues. Differentiating science from pseudoscience ha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in the case of health care, expert testimony,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science education.Distinguishing scientific facts and theories from pseudoscientific beliefs such as those found in astrology, medical quackery, and occult beliefs combined with scientific concepts, is part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term "pseudoscience" is often considered inherently pejorative, because it suggests something is being inaccurately or even deceptively portrayed as science.Accordingly, those labeled as practicing or advocating pseudoscience normally dispute the characterizati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4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流:要观测试验更要人文关怀
热度 9 lilylz2010 2012-7-27 12:25
7 月中下旬本人跟随导师的团队,去了黑河流域,在自己将来的研究区看看。以前的工作一般是按行政区划的单位,以地方和单位的业务需求去跑调研。跑野外观测试验本来从定位上已大大区别于社会调研,因此,这次出野外活动还是从诸多方面给了我很多新的认识。本人没有参与具体观测试验,但目睹了导师的设计、团队的勤奋和力量,实实在在做事情地很多场景。结果是什么很重要,但努力、力求精确的过程更重要。 黑河流域由于其具备干旱区、内陆河、绿洲等完整、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已逐渐成为流域科学、水资源、干旱区农业等不同学科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区域。从风景如画、牛羊成群的上游,到人声嘈杂、农田茂密的中游,再到无比荒凉、人烟稀少的下游,第一次以流域的视角目睹了内陆河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资本养育其流域内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循环再生。据历史资料记载,在西汉、唐朝、明清时期,包括黑海在内的内陆河流域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垦,造就了物草丰美、人歌马欢的历史年代;另一方面,内陆河流域也是周边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之间不断博弈的战略要地,这种战略地位仍沿袭到今天。所以,以开垦、战争为主线的人类活动始终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繁衍和恢复的主要博弈力量。今天,虽然内陆河听不见枪声、看不到大规模的移民拓荒,但生态之痛仍难以救治。水资源不均衡利用、不同形式污染、气候变化等众多因素在无声无息地侵蚀和改变着内陆河流域的本底资源。也许,古代的开垦和战乱过后,内陆河流域受到了皮肉之硬伤,而现今城市化、工农现代化等看似温柔本质却更加的变本加厉地腐蚀内陆河的内部器官。这里虽然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可靠的数据来阐述很多的“也许”。在沿路看到了很多虐待环境的诸多现象,青山绿水的上游,人们借助方面的交通工具深入山区,带走了凉爽和欢乐,却留下了一堆堆的白色垃圾;中上游一座座人工水库,绿波荡漾,下游的生命却饱受缺水之苦 ; 一次在县里 ( 疏勒河上游 ) 做十二五规划的调研时,地方领导讲话指出在“十二五”其间要修建十四座水电站,“十二五”末达到 28 座;不难看出作为河流的内陆河缘何如此残缺不全,石羊河、疏勒河陆续没有了下游,没有尾巴的壁虎,能跑能动,但是这种缺失只有它自己才能深切感受,政治家没明白、科学家没搞明白,谁能明白呢? 据一位参与黑河计划的专家讲,黑河的每一滴水都在规划和研究之中。针对黑河流域开展的研究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不同时空尺度的研究在自然科学领域集聚式地倾注到黑河流域。从人文的角度,使用和影响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每一个社会单元和个体是否能在规划和研究之中呢?形如节水型社会建设、流域综合治理、集成研究等项目在实施,但离“人水和谐”有多远的问题还远远没有看到。依个人拙见,针对水,从人文地理视角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由于社会科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弱规律性等,大面积地开展针对流域的纯人文科学研究还任重道远。自然物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如土壤、大气、同位素等等因为其物理性可以测量,而作为社会系统的人、组织呢,他们的情绪、状态怎么测量,至少目前是比较未知的领域,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流域科学的人文领域会有像如今自然科学领域各路模型和方法粉墨登场。国家、地方、大众都在追求人水和谐,实现这一目标,要自然科学,更离不开人文科学的参与和渗透。 附:上中下游几张照片 上游:可以“远看金盆银花” 中游:借助用水优势的农田郁郁葱葱 下游的生命蛰伏在大漠中等待和寻找水份。
567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热度 1 caotiansheng 2012-6-7 08:32
这些日子在民间采访,感到真正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民间。被认为是“群众”的人们,实际上个个都是英雄,真正创造历史的是他们。他们中的智慧之丰富使人震撼,他们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待人之诚恳和热情使我们又回到了几十年以前,使我们暂时摆脱了城市人之间普遍存在的冷漠而感到快慰。 我进一步明确,类我这样的所谓知识分子,可以说,于历史中已经不懂人情,于知识中可能已经逐步摆脱了理性,于追求中可能失去了更多的人性。 “群众”中的喜怒哀乐明确、明显、直白,我们不能,面纱较多;我们在课堂上讲的多是文件、从书本到书本的引申、引论。 实际上有些乏力(尽管有时也感觉良好),空洞。我逐渐悟道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实质,也理解老人家为什么要叫年轻人下乡。 我时常到“群众”即英雄们那里学习,感觉到换了一个人。
个人分类: 高尚同类|30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邹老《梅竹轩诗词选》有感并致邹先生书
dygnuist 2012-5-29 10:26
余自获得先生赠书后,拜读虔诚,得益匪浅。深感吾辈在文学方面多有欠缺。余今已届黄昏之年,只能是望洋兴叹了!邹老之诗词,乃底蕴深厚之作。据集所述,先生自幼爱好文学,又经高人指点, 13 岁即能颂诗,称得上古人所赞的“神童”亦毫无逊色。相比之下,吾辈人文科学只学得一鳞半爪,深感国学基础薄弱! 现虽能记得几首唐宋诗词,但毕竟只是一星半点。我国文学之源乃自诗词始,自从《诗经》以来,历代先贤哪有不能写诗撰文之人?多少总会些文字书画,而现如今,也可能是科技太发达之故,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在文字功底,而更多的在于所谓的现代化技术方面,在这一点上,余以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误区,尤其值得探究的是现今我国教育和科技政策与体制。难怪 6 中全会探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确已是迫在眉捷之举。目前媚俗文化充斥市场,应景颂圣文章比比皆是,应当在文化科技方面有所改革、有所规范、有所创新。 其实,在上世纪 50 年代,凡是从旧社会过来之中青年学者,亦或从国外回来报效祖国之学者,不但精通国文,而且精通英文,后又兼通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国文字的学人多多。即以邹老与当年么师都能写出当时国内外瞩目的巨著,就是典例之一。可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据说从国外引进所谓的高端人才,竟要用高薪聘用,年薪高达百万之多,还外加什么房、车等福利,有的竟然引进的是“出口转内销”的学术骗子。 余自入南大气象系后,邹先生一直就是我多年的老师,但因种种缘由,未及深叙。自 80 年代起,余与么师往来甚密,常听么师说起邹先生的文才和业绩,如雷贯耳。今夏与江副校长同车返宁,方知邹老又有新著诗集,不胜敬仰之至。此真可说是“相识恨晚”矣! 此外,余虽不才,亦对祖国文学犹为爱好。曾断续有些习作,皆不成大雅。一来是“不懂平仄声,只知要压韵”,写出的诗词既不能成为律诗,又不能成为古体,既不雅,也未脱俗,不伦不类。余特此将已成几首呈上请老师指点迷津。 笔者注:邹老先生为母校南京大学教授,与我的恩师么教授是同校同系好友. 读耄耊老人诗词集有感 ( 2011 年 11 月 12 日) 丁裕国   诗词言志笔生辉,文理兼长乃大师。 耄耊老人多著述,登山涉水古来稀。 金秋心声(自勉)    丁裕国 春去秋来琦梦长,古稀才会做文章。 几经冰雪风吹雨,方有梅花扑鼻香。
个人分类: 文学与诗词|3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的新魅力——有感于网络科学论坛的胜利召开
wangliDream 2012-5-7 13:39
我想,对于许多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4月末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的网络科学论坛是今年5.1长假的一个精彩内容。管理、传媒等人文科学学者,物理、数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学者,时趣、缔元信、海银投资等社会网络相关企业及投资机构,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为我们带来了不同视野、不同需求、不同背景下的对网络新应用的探秘和认识。许多听者都在感叹,短短三天接受着不同视野的网络科学论题,头脑风暴太大了,虽然不易迅速消化,但每个人还是很兴奋,因为这样多交叉的就一个共同主题的论坛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想碰撞和火花激发。往往一个精彩的报告结束了,我为下一个报告担心,会不会给下一个报告者带来压力,如果他的报告内容没上一个精彩。但是,下一个报告却又总是在另一个地方带来另一种精彩。网络的魅力太大了,无论是科学还是商业,它的神秘对于人类的自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人类经济利益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个人分类: 科研感触|3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A&HCI收录1675种期刊目录
wanyuehua 2012-4-16 08:22
Thomson Reuters 著名的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的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简称 AHCI )收录报道并标引了 1675 种(截止到 2012 年 4 月 15 日 )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还包括 Web of Science 各个引文数据库中有关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其他 8000 多种期刊的内容(是选择和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有关的文章)。详细目录请看附件。 AHCI 收录期刊学科范围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亚洲研究、古典、舞蹈、电影、民俗、历史、人文、语言学、文学、文学评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哲学、诗歌、宗教、音乐、视觉、表演、广播、电视、戏剧等学科领域。 2012 年 AHCI 收录了考古学期刊 83 种、建筑学期刊 43 种、艺术期刊 80 种、亚洲研究期刊 53 种、古典期刊 46 种、文化研究期刊 35 种、舞蹈期刊 9 种、电影广播电视期刊 32 种、民俗学期刊 18 种、历史期刊 278 种、历史与科学哲学 57 种、人文(多学科)期刊 129 种、语言与语言学期刊 185 种、文学评论期刊 55 种、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 22 种、文学期刊 131 种、文学(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6 种、美国文学 16 种、英国文学 21 种、文学(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期刊 24 种、浪漫主义文学期刊 68 种、俄罗斯文学期刊 10 种、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期刊 40 种、音乐期刊 79 种、哲学期刊 171 种、诗歌期刊 16 种、宗教期刊 128 种、戏剧期刊 28 种等。 附件: 2012年AHCI收录1675种期刊目录.doc 相关阅读: 2011年AHCI收录1632种期刊目录
个人分类: A&HCI投稿|6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学术生态”和“生态”
热度 3 lionbin 2011-11-26 12:11
看到王德华老师的一篇博文《闲聊“学术生态”》,及后面紧接着补上的一篇《闲聊“生态》。作为以“生态学时空”为名的博客掌门人,我责无旁贷需要说一些话,来表达本博主对此问题的严重关注。 王老师在他的博文中对“生态”引经据典,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讨论,这种认真的态度令人钦佩。而我就不想进行这个重复的工作了,只谈自己的理解。 大家知道,中国古汉语是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许多双音节词,特别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 http://www.colg.cn/thread-1038110-1-1.html ),由于日本接触西方世界和近现代科学技术比中国早,有许多术语必须翻译,当时的日本人确实花了许多工夫来用汉字表达这些术语。汉字的祖国当然很容易接受这些翻译,所以这些新词传入中国后,便能很快在汉语中扎根发芽,并发扬光大。同 物理、化学和科学 等类似词汇一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2444do=blogquickforward=1id=511824 ),“生态”一词也是来自日语的翻译,所以不用去寻找中国古籍中的一些解释,如果古籍中恰好有“生态”这个词语的出现,那只是巧合,丝毫没有现代“生态”词语的含义。我们现在无法知晓理解日本人在造(翻译)这个词的时候,是否详细考证了中国古汉语的一些著作。如果还将生态中的“生”与“态”拆开来进行生硬的分析,那只是文字游戏了。 语言总是发展的,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中,由于这些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回到中国被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生态”一词引入中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含义上发生一些变化和泛化,其实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词其实挺多的,比如,我们用得最多的“ 科学 ”一词,常有人说, 你这个方法科学吗 ?显然不完全是指是否有学术意义,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是“ 合情合理 ”的含义,同样,“ 科学发展观 ”中的“科学”一词也更应该理解成" 理性" 更恰当一些。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顺口就说出来了,但要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倒要受一番周折了,这个词要想回到science,已经回不去了,但并没有影响什么,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语言的发展而恐慌。"生态"一词的发展,可类比"科学"一词。我理解,如果只用“生态”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有以下三个方面: (1) “生态学”的简称 。比如,生态习性;还有口语中常说“我是学生态的”。 (2) 做形容词用,是“利用生态学原则和观点的”含义 。比如:生态猪,生态鱼,生态文化、生态护肤液、原生态、生态文明等都可以这样理解。 (3)“ 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简称 。比如: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服务价值、生态健康等。"学术生态"这个词的"生态"应该借用的这个含义。 当然,类似于生态学、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这些词,能与英文的科学术语一一对应,我也反对过多地将其概念进行泛化和庸俗化处理。目前来看,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 BTW:我博客的标题是“生态学时空”,本来是想谈论一些与生态学相关的话题,但久而久之写的博客几乎与生态学无关了,更多地探讨了学术与教育问题,于是我就非常“庸俗”地借用“学术生态”一词,并将副标题命名为“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使用“学术生态系统”是为了与“营造”进行搭配(博文已经指出: 学术生态系统=学术生态 )。 参考资料: 汉语中70%词汇来自日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11560 闲聊“学术生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11560 闲聊“生态”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11712
个人分类: 生态研究|5525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人多经验而少理论?
热度 50 niehuihua 2011-11-10 08:17
一、引子: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传统,中国经过的千年比美国经过的百年还多,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不计其数的自然遗产、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这是令国人骄傲的一面,但是令国人反思的一面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科学理论很少。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有多少定理是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呢?从古至今,自南至北,中国人技术不差,经验不少,但为什么理论不多? 学过初中几何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勾股定理”。该定理大意是,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即,3^2+4^2=5^2。传说大禹治水时,就曾运用过这一数学原理,那大概是久远的公元前2050年。勾股定理最迟出现于中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该书的开头通过周公和商高的对话表达了该定理,因此该定理又叫商高定理,此时是公元前1100年左右。 在另一处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应该符合a^2+b^2=c^2的数学原理,此即毕达哥拉斯定理。此时,是公元前大约550年。据说毕氏发现该定理时,欣喜若狂,宰百牛庆贺,因此该定理又戏称“百牛定理”。又过了大概550年,中国人在《九章算术》中也完成了对勾股定理的一般化证明。 从勾股定理到毕达哥拉斯定理,从3^2+4^2=5^2到a^2+b^2=c^2,这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经验到理论的过程,是一个质的变迁。尽管人们对于历史的细节尚存疑问,但是这一对比典型地反映了一个事实:中国人拥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直觉,但是似乎不善于将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我相信,支撑这一观点的案例一定是汗牛充栋。比如,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但是古代中国人并没有提供这几大发明背后的科学理论。换言之,中国曾经拥有很多世界一流的技术,但是拥有很少世界一流的科学理论。技术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只能通过“手把手”的方式直接传播,而后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更为广泛的间接传播并向其他领域扩展。因此,在科学普及之前,中国由于人口优势而遥遥领先于当时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之后,欧洲借助科学的力量旋转了世界文明的天平。 探讨一个类似“李约瑟之谜”的宏大问题显然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我只是想通过勾股定理这一个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多经验而少理论?我相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一定会有不同的解说。本文则试图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提供拙见。 二、疑问:为什么中国人缺少经济学理论?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为信息经济学做出开创性贡献的斯迪格里茨等三人。当时一个没有学过经济学的朋友问我,何谓“信息不对称”?我随口说,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朋友又问,如此简单的道理应该是妇孺皆知的,为什么还能得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奖项?我回答说,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引入导致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理论。朋友接着问,为什么如此“简单的”理论没有被中国人发现?中国人能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吗?我当时沉默良久,对他的前一个问题没有答案;对第二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五十年内大概看不到”。 是的,一种每天都发生的现象,一种妇孺皆知的事实,经过斯迪格里茨等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天才之手,化平凡为神奇,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催生了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信息经济学”,并且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视角。岂止是信息经济学,其实很多重要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来自于对常识的提炼,或者是对“常识”的挑战。而这些常识,中国人一点都不比外国人陌生,甚至更多地发生在中国人身边。遗憾的是,从这些常识中发展出理论的人,却常常不是中国人。信手拈来两个例子罢。 我们对于北洋军阀的历史耳熟能详,但我们似乎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历史来翻阅。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偶尔翻看一本关于冯玉祥的书,书中说冯玉祥剿灭“白狼”之后,得到西北当地居民的拥护。同样是“寇”,只不过冯玉祥是“坐寇”,对当地居民进行有规律的掠夺;而“白狼”是“流寇”,抢了就跑,可能过几天再来抢一次。为什么百姓宁愿要“坐寇”也不要“流寇”呢?因为“坐寇”至少给人提供稳定的预期,毕竟,“再坏的规则好过没有规则”。某种程度上,政府不就是合法化的“坐寇”吗?国家不就是从掠夺合法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吗?于是,一个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诞生了,提出这个重要理论的经济学家叫做奥尔森。 我们对于国有企业的现实同样耳熟能详,对于国有企业不受约束地使用纳税人的收入耳闻目睹,很多生于1960年代的经济学家对此甚至有切肤之痛。但是,将这类现象提炼为一种经济学理论的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科尔奈提出了“软预算约束”(soft budget constraint)的概念,从而为分析国有企业的问题提供了一把经济学钥匙。在经济学中,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意味着一个理论的诞生。因为只有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现实时,才需要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概念提出之后,想在现有理论上进步的经济学家都会使用这个新概念,于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就会将这个概念发展成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 可以把一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看成这样一种过程:看现象——讲故事——建模型——做检验——提建议。煌煌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因此,中国不缺现象,中国人也不乏各种具体的经验。但是,将具有同一性质的具体现象抽象地归纳为一个浓缩的故事或者寓言,对于许多中国经济学者而言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而又容易忽略的障碍。至于将浓缩的故事通过公理化的体系演绎为一种普适的命题或理论,则对多数人而言更是难于上青天。在理论模型建立之后,对模型进行检验,进而提出经济含义或政策建议,也不构成中国经济学者通往经济学大厦的路障。中国不缺看现象的人,甚至不缺讲故事的人,更不缺做检验和提建议的人,但最缺打通从讲故事到建模型这一关键环节的人。从1978年对外开放到今天,三十年即将过去,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经济学纯理论做出原创性贡献的华人经济学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当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经济学界时,我们似乎再一次占据了人口的优势,遗憾的是这次我们还是落后了。为什么? 请读者注意,我先是提出“为什么中国人多经验而少理论”这个一般性的问题,接着以经济学界为例,提出“为什么中国经济学者很少做出纯理论的贡献”这个更具体的问题。经济学也许与其他学科不同,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没有差异。我相信我没有转移话题。 三、原因:经济学莫非是一种文化? 造就一个好的经济学家通常需要三个因素:文献、技术和思想。在我看来,孤立地看,中国人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落后于欧美人。 首先,英语早已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因此阅读的障碍已经很少了。对于那些在外国留学的中国经济学者而言,这根本不成为一种障碍。国内年轻一些的经济学者,在研究生时代就开始熟悉本领域的英文文献了,因此在掌握经济学发展脉络和前沿方面,应该基本无碍。 至于技术,由于国内在普及和提高现代经济学方面的种种原因,与欧美一流大学经济学博士生相比,35岁以上的本土经济学博士通常存在不小的差距。他们可能没有完整地学习过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核心课程。但是,现在国内一流的经济学院系通常都开设了上述高级课程,也开始提供诸如实变、泛函和随机过程等高级数学课程。因此,35岁以下的本土经济学博士在技术训练方面应该进步很快了。至于海外留学生,他们在技术上更是没有问题。中国人在数学上的天赋向来不低,甚至对美国人而言是一种优势。事实上,那些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较多的华人经济学者,多数都具有国内理工科教育背景。 比较难说的是思想,因为它跟我们的问题扯在一起。在经济学界,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思想时,往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恰恰在于,中国人很少提出经济学理论。因此,似乎中国人缺少经济学思想。但是,中国古代有不少伟大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和现在的知识分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常存悲天悯人之意,常发问天幽古之思,说他们没有思想实在不公道。由此推之,说中国经济学者没有思想或思想受限也缺乏根据。毋宁说中国经济学者难以将自己的朴素思想转化为正式的理论。 再考虑其他原因。很多人会说,国内僵化的科研体制限制了经济学者的创新能力。这话在国内也许是对的,但是海外华人经济学者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啊。(而且,从这个角度难以解释中国古代技术发达而科学落后的现象。)也有人会说,因为现代经济学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还很短,而且中国关注的问题与欧美的成熟市场经济不同。但这如何解释在这两个方面与中国类似的俄罗斯会出现Leontief、Shleifer和Segal等几代杰出经济学家呢?还有人会说,是由于研究经费等物质条件的限制。但多数纯理论的创新与金钱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发现“企业的本质”,提出“交易费用”,只不过用了一笔旅美奖学金而已。 至此,我们已经驳斥了几种主要的解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文化差异。现代经济学是一种西方文化,而我们生活在中国文化之中。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腊文化,其主要特点是征服自然、个人主义和强调思辨。中国文化的源头可以认为是《周易》,主体是儒家文化,其特点是天人合一、集体主义和道德礼教。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和思维。 先说经济学的语言。语言的表达艺术绝对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很多中国人会说英语,但是在运用英语表达经济学观点和思想方面并不一定在行。否则,英语翻译+数学家=经济学家。这里所说的表达技巧不是单纯的语法问题,而是表达习惯问题。“看得懂”跟“说得清”还是两回事。即使你有好的问题,但是如何让人对你的问题感兴趣呢?或者你的观点很重要,但是如何定位你的观点在现有理论中的location呢?对于非英语世界的中国人而言,这些都是基本障碍。一流的经济学家在写论文时,尚且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写论文的introduction上。因此,毫不奇怪,中国人相对容易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成就,因为这些领域使用的语言存在最少的文化障碍。例如美籍华人邱成桐教授和澳大利亚华人陶哲轩教授先后获得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姚期智教授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中国青少年也一直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杰出。经济学界的情况也差不多,成就突出的少数华人经济学家都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多数华人经济学家都活跃在计量经济学领域以及金融工程等与数学更相关的领域。 对于多年在海外学习和研究的华人经济学者而言,语言的障碍总是容易克服的。而且,语言障碍难以解释为什么很多非英语国家的欧洲经济学家(如Acemoglu)提出了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可见,主要的障碍恐怕在于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主张征服自然,因此内在地具有探究大自然奥秘,把握科学规律的动力。个人主义传统使得人们去追索人作为一个本体的价值。强调思辨则容易发展出一种高度抽象的、同时具有逻辑演绎功能的科学理论。三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使得西方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出发,探究未知世界的规律,并且形成一般化的理论。这不正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养分吗? 反观中国文化。由于强调天人合一,因此偏重于通过对个人道德行为的修为和教化来参悟宇宙的奥秘。偏偏这种参悟的目的又不是为了单纯的本我,而是诸如家庭和国家这样的集体,因此修为和教化的结果就是建构一种有利于家庭稳定和国家统治的道德礼教。强调人与人的交互而不是人与物的交互,这首先就在内容上偏离了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两大哲学支柱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而中国文化恰恰是集体主义,并且主张“君子耻于言利”,所以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也受到压制。同样是对话,柏拉图的《对话录》充满了平等的对话和哲学的思辨;而孔子的《论语》与其说是对话,倒不如说是“听话”——通常是孔子谆谆训导,而弟子唯唯诺诺。所以,像柏拉图弟子亚里士多德说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样挑战权威的话,在传统中国根本不会有踪影。像张五常教授这样在经济学纯理论上做出贡献的极少数华人,你看他的性格哪里有半点像传统的中国人?这里说的思辨,从方法论上讲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从文化上讲,似乎中国人善于归纳而疏于演绎,以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认为《周易》阻碍了中国的科学进步。归纳有助于完成从看现象到讲故事的过程,但是从讲故事到建模型这一关键环节的转换主要依靠演绎法。因此,古代中国人通过归纳法积累了很多经验,发明了很多技术,但是没有通过演绎法将技术一般化为科学。公平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完全没有演绎法。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这种演绎常常“大而化之”,不鼓励人们去细究背后的具体机制和偶然性,继而探讨“万因之因”——这恰恰是基督教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如果上述推理是正确的,那么中国经济学者很少做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学是不兼容的;如果其他科学的理论化过程与经济学类似,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技术发达而科学落后了。 四、前景:文化融合趋势中的中国经济学 本文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国人何时能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因为得到诺贝尔科学奖意味着对纯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考虑文学奖及和平奖)。抛弃国籍界限,实际上中国人已经数次得到诺奖了。但是相对于中国的大国地位而言,中国得的诺奖太少了。更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主要在本土培养的诺奖得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在文中冒昧地提出的解答是,因为中国可能不具有科学主义的文化传统。 尽管文化差异曾经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障碍,但是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仍以经济学研究为例。伴随国际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研究生和学者熟悉了西方的语境,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且把引起更多关注的中国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先进方法的引入和重要问题的关注,使得中国经济学者在经济学研究中开始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相信,这种比较优势一定会逐步扩展到纯理论领域。毕竟,对现实问题的洞察是纯理论进步的动力之一。在这方面,英年早逝的杨小凯教授为我们树立了可贵的榜样。文化的变迁是非常缓慢的,这注定了中国人在纯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文化的变迁也是交互的。在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西方文化也会逐步吸收中国文化的优点。也许有一天,新古典主义不再唯我是尊,谁又敢说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学者不能蟾宫折桂呢? 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中西方会形成截然相反的文化?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与社会的权威错置纠缠在一起,与“外行管内行”相互嵌套。 更进一步追根溯源,这可能是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而这又与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关。好了,就让我们把更多的问题留给读者一起来思考吧。 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总第27辑 --------------------------------------------------------------------------------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讲师(2007)。我写这篇文章时战战兢兢,因为我太年轻,对这一问题思考得不够成熟。但是,我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使中国经济学进步更快。因此,我诚惶诚恐地期待大家的批评。感谢江艇、王迅的评论,但所有可能的错误由作者承担。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只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对此观点作了阐述。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拙作《“刘翔读博”与“李约瑟之谜”》,新华社《环球》2004年第22期。 供稿:白鲨在线_聂辉华官方网站_niehuihua.com
6764 次阅读|69 个评论
科学地解决“性”问题?!
热度 1 duke01361 2011-7-19 11:25
在2005年前后,我曾经探讨过“同性恋”与文化这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科学界对同性恋人现象的一种“理性"的观点,即如果“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社会就没有理由“歧视”或“不接受“同性恋”现象,而相关的法律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着尊重自然或客观现象的精神,许可“同性婚姻”,这就是为什么宗教界反对,而现实社会很多地容忍了“同性恋”,并许可“同性婚姻”的现状。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必须无条件地“遵循”科学律,那么我们很多人文科学中的问题就不会显得那样“难堪”,最终可以在社会上对公众主张“怎么样都行了”! 实际上,这往往是行不通的。 依据现今自然科学的活动方法,“性”几乎是所有有性生物的本能了,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却不能推而广之地适用于人类社会!比如你承认“性”是所有动物的一种本能,那么人类社会也可以借用这个规律,那是不行的。 毕竟动物界和人类社会还是具有很大不同的,比如动物界没有伦理,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伦理,动物界可以“多夫多妻”,人类社会在这个主张上就要非常慎重! 同样现今社会对“同性恋”包容和接受,并不是人们变得更接受科学了,而应该是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宽容了!而这种宽容绝对是人文的一种,而绝对不是科学使然。 同性恋与伊斯兰文化 同性恋与伊斯兰文化 (Homosexsuality and Islamic culture) http://www.islambook.net/xueshu/list.asp?id=3077
个人分类: My Ideas|2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能否增设人文和社会科学板块
热度 3 zhanglei11 2011-5-28 14:52
当前,科学网最缺什么? 答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毫无疑问都是科学,但是,宣传是全球华人科学社区的科学网,却唯独缺失这2大成员,无不是遗憾!建议增设这2个板块!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1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经费与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fanzhj 2011-5-5 19:33
当下,谈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个话题似乎有点“小资”的味道,很多“务实”的人对此话题持鄙夷和不屑的态度。那么,如果把话题缩小一些,就讨论科研经费投入与科学社会进步的关系,一样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尴尬,我相信除却部分人会对这个话题表示排斥之外,会有很大一部分从心底表示认同的。 做学术和搞科研,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字眼,使人很容易与学术大师、学界泰斗、科学家等称号联系起来。古今中外,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工程技术领域,或者是哲学社会人文科学领域,真正做学术和搞科研的人对社会的进步所起到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也许正是为此,当下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对科研的投入,以期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国科技部2011年部门预算总额2,469,056.22万元,其中,用于科学技术的预算计划为2,410,874.58万元,政府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相比于政府加大投入这个好的现实,我更关注这些钱被用在支持什么科研项目和取得什么样的科研成果以及这些成果起到或将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我想,政府绝不希望仅仅把钱花出去就算达到目的,肯定更希望能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能对现在或将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相信部分有过从事科研活动的朋友会有所感觉,有一部分甚至不小的一部分科研经费花得真的很冤,这部分钱没有成为助力科学研究的工具,而仅仅成了某些利益群体把持的肥肉。这个群体就不乏科学家甚至是顶着耀眼光环的大牌领军科学家,旗下聚集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路兵将,为了分得一杯羹,这些人结成同盟,从上到下形成一股来势凶猛的势头,挥舞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旗号,从科研项目策划到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直至验收各个环节,都有其魅影出没。对于这种不正常的科研群体,有人出来质疑和批评,但是可能大部分都是人微言轻,很快就淹没在嘈杂的利益争吵声中。作为科研经费投入方的政府,我相信原本出发点绝不在此,但面对这支摇旗呐喊的混编军,有些政府部门也干脆闭上一只眼,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况且,有些学术大腕真的不好惹,或者他好你好我也好,落得个既得利益群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算完事。至于这部分钱是从多少普通老百姓那里收税来的,很多官员还真不愿多想了。 如何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更有效的花出去,还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但估计这个问题真的不那么好解决,因为很多人都在享受目前的狂欢盛宴,还有不少人跳着脚要往这里面挤,至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与个人利益相比,仿佛有些遥远并且显得黯淡多了……?!!
个人分类: 科技管理|3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科学网注册中的学科分类的建议
热度 1 beeforever 2011-3-26 10:05
有关科学网注册中的学科分类的建议
昨天注册了科学网,并且通过了实名认证。其实我最早关注科学网大概是在09年,不过那时在选择学科分类时,以为科学网只允许理工科专业的人实名注册,于是注册到一半就放弃了。而这次先是无意中看到了陈吉德老师的博客,再去注册,这才发现原来文学艺术类专业都悄悄地隐藏在“管理综合”的选项中。在此想建议科学网的管理者,能不能将“管理综合”更名为“人文综合”或“社科综合”呢?不是还有“人文社会科学”这一说么?相信这样将有利于更多从事社会人文学科方面研究的人加入科学网。
1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方法与模型(外二则)
热度 2 montec007 2011-3-24 23:58
科学研究的两大主要方法,一曰归纳法,一曰演绎法。 归纳法从有限的现实观察出发,提炼模型,用以预测未来。自然科发展的初级阶段多采用归纳法。归纳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贝叶斯公式。 演绎法从公理出发,根据内在逻辑系统推导出一些结论。数学是演绎法的杰出代表。 理论模型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解释性的(descriptive, positive),一类决策性的(prescriptive, normative)。 自然科学中的模型由于不涉及价值判断,多为解释性的,尽管建立模型的方法,归纳、演绎均可,而且通常是归纳、演绎、验证(归纳)、再演绎的迭代循环过程。 人文科学则通常要强调这样的模型区分。在人文科学中,一个真正强大的理论,它既是解释性的,也是决策性的。纯粹的决策性模型通常采用演绎法,这一点与数学非常相近。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经济学大量采用数学的一个方法学上的原因。 由于涉及到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 【第二日更新:模型的验证中,两类模型最为困难。一类是随机模型,由于模型本身就带有随机项,要证伪一个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另一类是决策类模型,由于掺合着价值判断,而价值本身是不可观察的,所以注定了决策类模型永远是一种信念或信仰。这也许同时也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中有那么多的学派,各说各有理,谁也不服谁。】 父母可以要求儿女情感回报吗? 现实中赡养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一种实然判断。但不可据此要求儿女情感回报。 赡养父母作为一种义务是一种历史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能将自己送终,就不应该将小孩生下来。从这角度看,应该可以理解小孩反问父母“是我求你生的吗”。现代保险制度就是为了让人成为一个更为自由的人,而不受历史的羁绊。但是,一个很大的但是,如果父母年老生活无法自足自理,作为基本伦理,子女有义务赡养。社会可以要求子女赡养父母,但父母自己不能对子女作这样的要求。 --------------------------------------- 人道从来是从属于一定政治的 ; 人道是高于政治的 人道是从属于政治的 --- 周可真老师对现实的“实然判断”,还是对历史的“实然判断”? 人道是高于政治的 (人道是自然的选择) --- 王铮老师对历史的“实然判断”? 在这些实然判断中,是不是掺杂着价值判断在里头?要不然,对一现象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判断? 能否先剥离价值,做一个事实判断,在事实判断取得统一后,再看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3865 次阅读|5 个评论
冯用军:努力实践今生为一大事而来
热度 1 冯用军 2011-3-1 19:13
副标题: 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成为国家决策智囊 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强国之基,考试是选材之制,而科学研究则是进步之核动力。我很早就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人文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培养和塑造人才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国家决策的首席智囊。 2010年11月18日,在北京宣告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设置专门机构,对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是国务院成立的由20个部委组成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占到了64人中的一半,超过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人数和比例,而高等教育工作者,包括高等教育研究者,超过了三分之一,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比较知名的学者有刘海峰(科举和高考研究)、王善迈(高等教育经济)、杨东平(高等教育公平)、张力(高等教育政策)、周远清(高等教育思想)、郝克明(高等教育战略)、胡瑞文(高等教育规划)、袁振国(高等教育政策)、顾明远、徐辉、谈松华、陶西平、董奇、戴家干、张天保、李延保、许智宏等。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这份《规划纲要》我也参与其撰写咨询等工作,该《规划》也部分采纳了我等2009年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附件一,该文曾被《新华文摘》转载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GM_1_1_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pdf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方面的表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个我以前曾写过博文专门论述。 201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去年我国GDP近40万亿,同比增长10.3%。而之前的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网、新华网在线联合访谈时提出,“十二五”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也就是GDP年均增速为7%(国民生产总值GNP多年未统计、国内福利生产总值GDPW亦未开始采用)。这一方面与我去年的一份研究相互映证(附件二 高等教育规模波动与经济波动协调性的实证分析_基于GER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考察.pdf ),也部分说明我开发的GDP灰色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为国家最高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工作者那样研制出物质性的成果,但我们所研究出的精神性成果,其重要性、长久影响力远甚于自然科学成就的成百上千倍,试想当年,没有哲学社会科学,怎么会有自然科学的分化,连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往往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比如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等,而最伟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往往比自然科学家更甚一筹,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 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抵得上一千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比如福柯、比如萨特、比如亚当斯密、马克思韦伯,等等。 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人文学者,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得过“诺贝尔炸药奖”。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要气馁,而要是振奋精神;不要轻易被自然科学工作者所仿造出的物质世界所诱惑,而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要长期“板凳敢坐十年冷”,而是要韬光养晦后“文章不著半句空”;不要自甘沉默是金,而是要敢于提出经得起科学和时间检验的成果来,从而在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国家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远胜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贡献。 想当年我等既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如今何不趁着青春年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努力实践“今生为一大事而来”。在新一轮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在建国100年乃至中华帝国的重新形成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可以涌现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相信我们使命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任重而道远。国家、民族、人民需要我们、欢迎我们、寄希望于我们,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担当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首席智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对人文科学的改造
freedom110110 2011-2-15 09:58
帕特里克 • 蒂尼等 著 吴万伟 译 人们在评论大学里自然科学的状况时常常哀叹美国缺乏科学家和工程师,尤其是和中国、印度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的话。不管这种担忧的合理性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们往往很少关注自然科学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科学的改造。本期有五位非科学家作者发表了他们对当今大学现状的看法。帕特里克 • 蒂尼认为科学和全球竞争已经使得人文科学空心化。伊万 • 肯尼里把当今大学的矛盾与美国和现代性的独特关系联系起来。彼得 • 奥古斯汀 • 劳勒探讨了大学校园内外的自由和尊严之间的紧张关系。施洛 • 布鲁克斯带领我们回顾了尼采对科学家和哲学家不同性格特征的描述。里塔 • 克甘曾驳斥了最近一些回忆常青藤教育的精英教育批判文章。 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衰落 现代大学的丢人现状归咎于人文科学的堕落,而人文科学的边缘化又进一步打击了学生学习文科的兴趣。要恢复文科的应有地位,就需要弄清楚文科衰落的根源。其实文科的危机早在近代社会初期人们用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的 “ 新科学 ” 取代人文艺术的 “ 旧科学 ” 时就开始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为人们提供了崇尚理性和标准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人文教育的知识概念时建立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人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做人,怎样最好地使用我们的自由。但全球性竞争的要求迫使大学用强调科学培训和技术革新的科学教育取代已经不再具有权威地位的人文教育。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 • 克尔( Clark Kerr )在《大学之用》中欢呼巨型大学时代的到来。杜威倡导的用 “ 在做中学 ” 替代 “ 死啃书本 ” 的思想成为大学重组的原则,革新和进步成为强调的焦点,图书馆的核心地位被实验室取而代之,核心课程变成了学生的选修课。 文科内部的怀疑成为自暴自弃倾向的肥沃土壤。对科学和理性充满敌意的后现代主义在海德格尔理论和自由意志指导下迅猛发展。后现代主义试图揭露任何形式的权力和控制,追求彻底的自由。文科教授通过亲手摧毁自己研究的东西来证明自身价值。因为无法说服别人承认其功用和意义,加上预算缩减,文科越来越多地成为大学冠冕堂皇的门面。 教育不再是培养自我克制能力的过程而是赢得解放的过程。而如果不能控制欲望,我们最终将成为欲望的奴隶。根据经典的或基督教的自由认识,教育要建立在自我管理的需要上。自由教育的复兴不是摆脱祖先和自然的束缚,而是认识到文化和自然对我们的限制,文化传承是教育的最根本任务。 帕特里克 • 蒂尼,乔治敦大学管理学副教授,美国民主的根源托克维尔论坛创办人。 技术专家控制的美国大学 由于大学在启蒙运动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今大学对现代性的原则、问题、和矛盾做出的引人注目的修正说明了现代性整体的失败。现代大学一方面要推动个人的理性自律,另一方面要培养公民所需的美德。在拒绝哲学权威和需要道德权威之间的妥协恰恰反映了现代性集合思想美德和道德美德于一身的乐观主义。美国的缔造者都主张创办国立大学,讲授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科学,既培养理性自律又培养和对国家的道德忠诚。 大学成为美国传统的保护者和破坏者,通过这个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最好和最坏的地方。与坚持严格区分公民教育和哲学教育的柏拉图不同,美国缔造者认为哲学教育的完善是公民教育的保证。美国是现实国家和民主理想的完美结合。 洛克倾向于强调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大学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地位是确立自由的优先权。在洛克看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企业家和科学家,不过他清楚意识到理性自律的障碍。但现在美国大学的目标是理性自律,把理性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我们充满自信地认为,在大学专家的帮助下能幸福地完成自我改造的教育过程。 在杰斐逊看来,教育的矛盾性目标是培养既忠诚于国家又保护自己天赋人权的理性公民,既爱自己的祖国又对国家可能对自由的侵犯非常敏感。天赋人权是个人所有,但必须通过集体行动才能获得。杰斐逊认为大学是传播启蒙解放的渠道,也是拥抱个人政治依附性的手段,既解放我们又束缚我们。现代大学追求道德集体主义和个人理性解放就是杰斐逊对人性的矛盾描述的结果。 与洛克和杰斐逊试图确定宗教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同,霍布斯明确指出宗教的破坏性作用。现代大学摆脱了基督教的影响,但它的教育使命完全屈服于启蒙的力量。教会的专制被国家的利维坦所取代,大学成了启蒙科学的工具。霍布斯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对真正的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没有多大帮助,自我反思比学习任何语言或者科学都更加困难。 保守派谴责大学管理者和教师阻碍了苏格拉底式探索,压抑和限制了思想交流,另一方面又指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过于宽容和放任。阿兰 • 布鲁姆的《美国思想的封闭》的目的是为大学的苏格拉底本质辩护,抗衡乌七八糟的平等思想的影响。在布鲁姆看来,唯一真正的共同体是哲学家共同体,对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真实的和历史的共同体提出怀疑。人类的最高智慧是对自己无知的认识。大学使命的统一性实际上是现代转型的最初目标,依靠人的统一性,或者忠诚于作为完整的人的尊严。 伊万 • 肯尼里,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目前正在撰写美国政治中的技术精英问题的书。 人的尊严和高等教育 我们时代最根本的事实是原则性个人主义(不受限制的个人自由)对所有生活领域的蚕食。一切道德和社会确定性都成了问题,一切人类情感都变成自愿性的,促成人的社会性的一切机构如家庭、教会、社区和国家都遭到削弱和连续地破坏。在此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被剥夺了成为道德人所需要的目的意识。从前教授把塑造学生灵魂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如今在遭遇到不需要他们指导人生方向的学生时只满足于不造成危害而已。大学似乎继承了宗教探索人的身份和目的的使命,但经典著作教育也仅仅是提出问题,并不给出真正的答案。 像多数美国人一样,教授们并不认为自己有权利把个人的道德倾向强加于人。在自由和多样性的幌子下,大学很少给予学生有关自我身份和人生选择的指导。实际上学生被告知选择的自由是无限的和不真实的。自我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幻觉。哲学家理查德 • 罗蒂说我们需要把那些让我们感到自由、舒适和安全的东西称为真理。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就是告诉每个人他在这个敌意的环境中是多么孤独。我们的大学并不真的否认个人自由的现实,但是用技术社会的术语 “ 生产性 ” 和 “ 自主性 ” 来理解自由和尊严。在霍布斯看来,我们的自由和尊严体现在生产性上。自然对我们冷酷无情,但我们可以运用自由来改变自然环境让我们的生存更安全一些。康德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我们的尊严就是我们的自律、道德自由和告诉自己自由行动的能力。康德认为摆脱本能和自私利益的方式就是理性和道德地行动。但今天的自由鼓吹者满足于自由人选择的任何东西都是有尊严的。 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的冲突表现了美国自由观念的局限性。一方面是代表生产性的资产阶级,一方面是代表自我实现的流浪艺术家。只有科学和技术课程被认为是真正的知识,是 “ 事实 ” ,而人文科学传授的不过是 “ 价值观 ” 而已。 60 年代的激进分子把资产阶级美德也抛弃了。他们的思想革命开始于反对技术专家的事实陈述观点,开头不是 “ 我认为 ” 而是 “ 研究显示 ” 。所以到了 1960 年代末,人文和社会科学的 “ 研究显示 ” 文章被咄咄逼人的主观性研究所取代,如黑人研究和女性研究等。这些研究强化了霍布斯的资产阶级教训:我的尊严来自我的权力。但人文社会科学并没有挑战科技的进步,反而被掏空了真正的内容,失去了与自然科学争夺生产性的能力,失去了吸引学生的能力。 从前的波希米亚人真正反文化,把自己看作反对资产阶级生产性的艺术家、诗人或者宗教人士,他们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但今天的 “ 后现代 ” 文科教授甚至没有完整的艺术生活观。我们时代最著名的自由教育实践者和辩护者斯坦利 • 费希( Stanley Fish )指出没有责任的特权是不能持久的。他接受大学管理者的 “ 企业运作模式 ” ,高等教育无需浪费时间和金钱教授学生如何享受其他文化风味。他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文科教授因为了解能战胜生产性的人类尊严和意义的真正标准,应该从大学里消失。 有人可能说焦虑是个人自由最大化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同样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无法找到战胜生产性的个人尊严和意义的标准是造成生物技术世界新暴君的罪魁祸首。鼓吹无限制的个人主义的哲学家约翰 • 洛克说,我的身体就是我的财产,为了获得思想的安全感和享受我可以随意开发。正是这种观点成为当今热衷美容手术和神经科学的根源。自主性屈服于被理解为生产性的尊严。我们不仅可以做身体美容,还可以改善认知能力、记忆力、甚至情绪。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比自主性和生产性更真实的个人尊严和意义的标准,生物技术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自由的新生。它将让我们屈服于健康、安全和生产性的单面人标准。 大学仅仅空谈 “ 自由教育 ” 的高调已经不是秘密,它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加剧了当今缺乏尊严的困惑。在缺乏世俗道德规范和真正道德共识的今天,世俗的大学不大可能承担起自由教育的重担,人类尊严的未来或许更多地依靠教会大学。 彼得 • 奥古斯汀 • 劳勒,《新亚特兰蒂斯》编辑,贝里学院( Berry College )管理学教授。 科学家的灵魂 人文科学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见证了 “ 自然科学化 ” 的加速过程。尼采在《善恶之外》明确指出了使用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学者和企图全面描述人类生活条件的哲学家的区别。科学家讲究客观和科学,保持价值中立,哲学家讲究主观和思辨,具有自己的道德倾向。 尼采写到 “ 科学之塔的高度和宽度越来越大,哲学家在研究的时候可能变得厌倦,或者让自己满足于做一个专家,所以不再能达到洞察全局的高度。 ” 当哲学家专心研究别人没有多少兴趣的艰深问题时可能面临失掉谈论人生意义的能力的风险。 活着就意味着在每个时刻都表达某种兴趣的自我,像科学家那样认为我们摆脱自己就能更准确地认识世界是愚蠢的。科学方法要求我们忽略个人观点,而学习哲学则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观点上,迫使我们在竞争性的选择面前为我们的观点辩护。所以,学习哲学鼓励非客观的 “ 不科学的 ” 思维方式以矫正科学教育产生的去人性化的影响。 与科学家去除自我相反,哲学家往往过多地投身到自己的思想中以至于不能认识到他们的哲学 “ 不过是作者个人的忏悔和不由自主的无意识的回忆录而已 ” 。用哲学的眼光考察人生要求人们认真考虑他的每个行动背后的原则和理由。学习经典不是因为好奇或者推动文化多样性,而是因为它迫使我们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去采纳更好的观点,成为更好的人。 科学让我们的视野变得狭隘,而哲学令我们的视野开阔。科学要求专业性,哲学则鼓励综合性。对人的充分性和完整性的认识恰恰是科学家完全忽略的东西。 施洛 • 布鲁克斯,波士顿学院政治理论和美国政治研究生。 常青藤联盟批判 过去几年出版了很多回忆录指责精英教育,说这些教育让人赢得了地位,却毁掉了灵魂。自由派讨厌常青藤联盟培养了资产阶级精英,保守派则讨厌它主导性的左翼思想。这些痛苦的回忆录表达了对精英教育的仇恨。他们的目标似乎在于拥有阿兰 • 布鲁姆的权威和历史视野,但结果却很少超越霍顿 • 考菲尔德( Holden Caulfield )式的怨愤(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 --- 译注)。如果真要揭露精英教育的堕落,他们就必须忽略自己,客观地看待这些学校,或者帮我们发现理想的学生 --- 真诚、诚实、勤奋、思想独立,告诉我们这些人的成长之路。 只要常青藤联盟的毕业证书是通向上层社会的阶梯,就会有学生或者家长尽一切努力要得到它。哲学家和诗人也可能是野心勃勃的人,其强烈的程度甚至让普通的投资银行家震惊和害怕,这些银行家的最大野心不过是颠覆衍生交易的传统智慧,哲学家则是要颠覆整个国家。 哈佛学生苏珊尼 • 帕米( Suzanne Pomey )贪污公款的丑闻事件暴露了成年人监管的缺失。过去两代人放弃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成年人丧失了可靠性,放弃了权威,听任下一代从头开始探索。这种抛弃责任的后果之一是不断奖励 “ 才能 ” 的精英教育的兴起,培养出那些不清楚自身目的的精英。这才是精英教育批判的核心。 里塔 • 克甘曾,哈佛大学毕业生。 文章来源于美国著名科技杂志《新亚特兰蒂斯》第 26 期 http://www.ias.fudan.edu.cn/News/Detail.aspx?ID=2959
1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社会人文科学取得应有地位——读《自然》社论有感
周可真 2010-9-11 15:38
科学网转发了 9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的社论《科学受到鄙视》(Science scorned),该社论是直接针对美国右翼人士中正在升温的反科学情绪而发,文中披露了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目前美国有一个以茶党为代表的反科学、抵制政府基于科学制定的有关规章的运动,而这类运动通常是由商业利益集团及其雇佣的智囊团和打头阵的主力精心策划出来的; 二是奥巴马作出的恢复科学应有地位的承诺似乎已将科学与自由政治联系起来,而基于这种自由政治的民意调查继续显示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科学对人类有益。 这些信息表明了一点: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科学的人们,他们之所以反对或支持科学都各有其经济或政治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一定的利益关系在支配着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在反科学运动和反反科学运动的运动之间的冲突与较量中科学仅仅是一个工具:反科学运动所反对的只是利用科学或支持利用科学来达到其目的、实现其利益的人,而反反科学运动所反对的也不过是那些反对利用科学或支持利用科学来达到其目的、实现其利益的人的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较量,这些人因分属于不同利益集团而各有其特殊的利益,由此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政治较量。 自从培根喊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知识形态的科学就越来越不再是曾经为亚里士多德这些先哲们所追求的那种与实用目的无关的自由学术,越来越成为人们为了让自己获得征服和支配外部世界的力量以成就其实用目的而努力发明和创造出来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实践工具。 马克思老早就意识到并且在《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私有制必然导致异化劳动 。这种劳动不是使劳动者作为人的自觉自由的本性得以体现出来,而是使劳动者日益丧失这种人性而变得越来越不自由,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是归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所有,故劳动者劳动的产品越多不过是意味着剥削者越来越富有,其数量越来越多的私有财产倒过来成为劳动者受到程度上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的工具,于是劳动者也就变得越来越失去人性而成为受他们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奴役的奴隶。 按照同样的逻辑,科学作为一种实践工具,在私有制条件下,也必然因异化劳动而成为异化实践工具,这种工具作为异化科学实践的产品和利用这种工具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一样,都是归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所有,故科学技术越发达也不过是意味着剥削者越来越富有,其数量越来越多的私有财产倒过来成为劳动者(包括科技人员)受到程度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的工具,于是劳动者(包括科技人员)也就变得越来越失去人性而成为受他们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奴役的奴隶。 无论人们怎样去评价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但是人们凭其现实生活经验都会切身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几百年来在科学突飞猛进条件下所造成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及其发展,导致了为今天的科学所已然清醒地认识到了的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威胁。由此事实出发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则不难知道,在这几百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过程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一直存在着严重程度不一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而且富人一极的数量绝对占少,贫人一极的数量绝对居多,全球范围内是如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也是如此,并且毫无疑问,这种贫富分化是由于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所造成的,这种生产对处在贫人一极的人们来说,他们参与其生产过程的劳动,使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较诸富人们变得越来越差:在全球范围内,一些穷国的穷人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其中因穷而饿死者有之,病死者更是无数;在富国的穷人中,他们有些被迫流浪街头,更多的则是靠救济金过着勉强能维持其生计的窘迫生活(而富人可以用几百万美元举办一场婚礼,甚至可以耗资数千万美元到太空旅游)。不用说美国,就是中国也是如此,甚至中国的贫富差距较诸美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其在人数总量上占绝对多数的穷人的这种贫困生活具体是怎样造成的,对穷人来说都决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更不会因其享受到了这种幸福生活而对导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的科学表示由衷的感谢。民意调查继续显示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科学对人类有益,这也不过是说明,绝大多数美国民众除了接受现实生活之外,别无选择,因为如果经济危机继续下去甚至加剧,他们中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失业队伍中,其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因此,问题其实不在于如何对待科学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对待造成参与科学实践的人们绝大多数人不能不处在日益相对贫困化的生活窘境的社会制度,进而言之,在于如何对待造成这种社会制度的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继续运用科学去认识这种支配人类命运的客观规律从而利用这种规律来服务于人类利益,还是放弃科学的认识手段和实践途径去寻求新的生活方式?至少到目前为止,暂时是想象不出人类能离开科学而另外找到一种比科学更为合理的认识手段和实践途径来改善人类生活的。对于人类来说,恐怕只能靠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制度,使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异化现象受到有效的人为控制,从而使贫富两极分化被调控到人类普遍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此条件下,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使气候变暖之类的全球性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如果贫富两极分化之类的社会环境问题得不到科学的解决,气候变暖之类的自然环境问题就也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解决,从而科学也将会因为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而妥善的解决而与人类一起消亡。由是观之,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加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建设,使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到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其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从而使人类社会达到相对的和谐状态。 自然科学不足以解决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故要 让科学恢复其在人类精神领域的 应有地位,就得同时让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取得其在知识领域的应有地位。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打通科研的“任督二脉”
zhengyongjun 2010-8-5 15:04
闲暇时,在读一些自然科学史方面的书,突发奇想 。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好似人类自身上的 任督二脉。任脉(自然科学)主血,督脉(社会科学)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中医认为,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常常在武侠小说里读到这样的描述,某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武功即突飞猛进,练成武林绝学,便成为武功高手。 如何打通科研的任督二脉呢?那一定是个大课题。呵呵。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710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文学者该向自然科学研究靠拢吗?
xupeiyang 2010-4-9 21:28
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有观点、有分析、有深度。 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美国大学英语文学系的预算受到大幅削减,学生的就业市场也相当惨淡,就连人文学科教育的目的和价值也因此备受质疑。在这一背景下,以英语文学研究为代表的美国人文学科,出现了一股自救风: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靠拢,将神经学研究、认知科学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并对其寄予厚望,将其称之为改变人文学科的下一件大事。 然而,向科学靠拢的文学研究,能让语言文学学科、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焕发生机吗?美国《纽约时报》邀请了多名专家,就此展开辩论。 文学与科学热恋,结局是黯然分手 威廉M蔡斯 (美国埃默里大学名誉校长、英语系教授) 脑科学的突破将我们引向未来 迈克尔霍奎斯特(美国耶鲁大学比较文学和斯拉夫文学名誉教授) 人文研究需要新方法 布莱基沃尔缪勒(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系副教授) 既然文学研究已死掉,何不解剖它的大脑? 威廉帕纳派克 (美国霍普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请见 http://news.163.com/10/0409/21/63RV5LOQ00014AEE.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用率高的国际艺术和人文科学期刊(按H指数排序前50名)
xupeiyang 2010-1-3 13:28
Title SJR H index Total Docs. (2008) Total Docs. (3years) Total Refs. Total Cites (3years) Citable Docs. (3years) Cites / Doc. (2years) Ref. / Doc. Country 1 Cognition 0,251 74 257 278 9.932 1.061 275 3,26 38,65 2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0,179 63 83 204 4.620 690 199 3,15 55,66 3 Brain and Language 0,162 58 90 400 4.653 779 389 2,65 51,70 4 Cognitive Science 0,182 42 57 127 2.870 366 120 2,59 50,35 5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0,105 40 282 507 14.723 876 499 1,62 52,21 6 Political Geography 0,041 35 56 158 3.164 304 140 2,40 56,50 7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0,083 33 22 59 956 171 56 2,61 43,45 8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0,077 33 46 105 2.464 168 103 1,45 53,57 9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0,060 30 40 117 1.406 132 111 0,85 35,15 10 Antiquity 0,062 28 82 199 2.933 149 180 0,87 35,77 11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0,107 28 29 122 1.553 160 87 2,07 53,55 12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0,038 27 74 252 3.030 133 219 0,50 40,95 13 Journal of Phonetics 0,051 26 37 73 1.953 102 70 1,40 52,78 14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0,050 26 26 80 1.137 56 77 0,62 43,73 15 Applied Linguistics 0,041 25 31 91 1.644 144 89 1,65 53,03 16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0,093 25 27 75 1.228 120 74 1,44 45,48 17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0,055 25 35 115 2.283 196 104 1,45 65,23 18 American Antiquity 0,050 24 33 111 3.453 183 109 1,40 104,64 19 Journal of Pragmatics 0,036 24 130 356 4.440 246 326 0,60 34,15 20 Language 0,047 24 40 103 1.365 128 66 2,05 34,13 21 Language Learning 0,052 24 42 85 1.982 112 83 1,32 47,19 22 Latin American Antiquity 0,033 24 19 68 1.518 50 68 0,74 79,89 23 Mind and Language 0,056 24 31 77 1.202 89 77 1,02 38,77 24 Archaeometry 0,066 23 58 162 3.277 218 146 1,46 56,50 25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0,043 23 51 120 2.057 126 105 1,00 40,33 26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0,074 23 34 95 1.416 143 92 1,42 41,65 27 Linguistic Inquiry 0,036 23 34 105 1.436 117 89 0,76 42,24 28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0,093 22 55 156 1.495 179 150 1,09 27,18 29 Philosophy of Science 0,040 22 69 222 1.677 101 217 0,40 24,30 30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0,099 21 31 78 3.208 121 76 1,22 103,48 31 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 0,075 21 32 79 1.823 112 72 1,68 56,97 32 Language in Society 0,034 21 29 66 1.040 53 61 0,74 35,86 33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0,037 20 33 102 2.166 76 96 0,60 65,64 34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0,042 20 20 47 807 50 43 1,31 40,35 35 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s and Computing 0,041 20 37 86 1.294 102 73 1,25 34,97 36 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 journal 0,067 20 19 72 634 57 68 0,65 33,37 37 Language and Speech 0,042 20 16 61 682 28 56 0,29 42,63 38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0,046 20 48 109 2.490 145 93 1,39 51,88 39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0,038 19 24 62 649 71 53 1,11 27,04 40 Daedalus 0,031 18 55 170 1.129 45 157 0,25 20,53 41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 0,160 18 7 9 1.099 22 8 3,00 157,00 42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0,034 18 17 52 505 34 46 0,63 29,71 43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0,036 18 47 150 2.023 134 103 0,97 43,04 44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0,035 18 14 48 666 43 45 0,84 47,57 45 Signs 0,034 18 59 143 1.823 124 139 0,42 30,90 46 Ethics 0,035 17 25 70 1.074 56 63 0,80 42,96 47 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 0,077 17 21 54 964 100 47 1,91 45,90 48 Mind 0,034 17 26 94 669 54 87 0,42 25,73 49 Music Perception 0,054 17 34 80 1.364 78 73 1,05 40,12 50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0,037 16 38 110 1.216 90 107 0,69 32,00
个人分类: 开放获取|1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热度 2 limer 2009-12-3 10:43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引用方式如下: 王晓光 .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1. 王晓光 * 摘 要: 信息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面貌。数字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计算机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研究领域。通过文献调查与分析,本文对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了综合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者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文科学 数字人文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科研模式与学术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教学方法和知识表现方式也得到不断创新和扩展。在e-science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新型的文理交叉研究领域——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逐渐产生,并得到了西方人文学界和计算机学界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内已经建立了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国际上的数字人文研究联盟也已经出现,各种数字人文主题会议在全球频繁召开。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界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十分不足,研究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都较为陈旧。面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将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和前沿集中介绍给国内的人文社会学者以加快我国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1. 数字人文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1.1 数字人文的学科概念 数字人文,也称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或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它是一个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科学领域的普及应用。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媒介支撑下,人文知识的获取、分析、集成和展示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已有海量的图书、报纸、期刊、照片、绘本、乐曲、视频等人文资料被数字化,并在Web上被提供给大众获取和使用。面对这种日益强化的数字化情景,人文学者急需相应的工具和平台对这些数字化人文资料进行组织、标引、检索和利用,以保证人文研究的持续性、一致性和高效性。数字人文研究的正是在这些数字媒介被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过程,以及它们给人文科学和人文知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领域,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常常既包括传统人文领域(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人类学等)的研究者,还包括精通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学者。在这两类人员的协作下,诸如数字仓储、文本挖掘、多媒体出版、数字图书馆、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始在人文领域得到深入应用。随着数字原生(born-digital)人文数据的增加,现代人文学科正在快速地向可计算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诸如网络民族志、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等主题也在成为新的人文研究课题,进而不断改写数字人文自身的定义。 人文计算领域的先驱,意大利著名人文学者Roberto Busa认为人文计算化的最重要结果并不是加速传统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给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这一解释表明数字人文的产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其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 。 1.2 数字人文的研究内容 为了明确数字人文研究的路线和研究内容,国际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主席Antonio Zampolli教授曾于2001年4月召集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人文计算研讨会,随后发布了Pisa报告。在此报告中,David Robey教授绘制并发表了一副有关“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如图1所示。 来源:http://www.allc.org/ 图1 人文计算的全景知识地图 数字人文领域的知名学者、伦敦国王学院的Willard McCarty教授及其同事Harold Short对该图进行了深入阐释,他们认为图中央区域指的是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共同基础,它们是数字人文的核心,包括各种可计算的基础数据对象,如自由文本、格式化数据、图像、声音等。针对这些数据而进行的计算活动包括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数字绘图、音乐检索等。 数字人文的方法论基础并不稳定,它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这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现代通讯技术、超媒体和数字图书馆等基础性研究平台。图中上部分的方块代表的是各种科学共同体,如文学与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历史研究共同体、哲学研究共同体等。双向箭头代表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与不同的数据类型和计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也并非固定的,它们随着研究条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图中下半部分的云朵表示不同的学科及其子学科使用的具体方法 。 这幅知识地图不仅解构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科框架,还指明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将研究对象数字化来支撑、保障和创新人文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数字环境下系统化探索新的人文研究方法论基础,以保障人文研究的可持续化。 2 .数字人文的发展沿革 Digital Humanities 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和专业术语,是从 Humanities Computing 发展而来的。早期的人文计算发端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从 Roberto Busa 对语言计算的初步探索算起,人文计算的发展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和《文学与语言学计算》(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分别于 1973 年和 1986 年建立和首次发行。此后,人文计算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研究对象的形式也从电子文本逐渐扩展到多媒体。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逐渐成形。 1999 年, McCarty 讨论了人文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以及如何在制度和学术层面来为人文计算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和支撑。 90 年代后期,人文学者开始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地使用各种新型的数字技术处理人文资料,并进行人文知识生产,如创作电子文本、扫描古籍图书和绘本、使用虚拟技术复原古建筑模型和历史上的都市、开发和建设各种在线的声视频数据库等。人文知识的可计算性快速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向历史、音乐、艺术学等多个领域扩展。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原生数据越来越多,如数字地图、计算机图像、在线网页、虚拟人物等,它们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研究的对象,同时也对人文计算的定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也给人文研究带来重大变革。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也促使人文研究的基础从印刷文本向超文本全面转型,各种用于人文知识共享的学科门户纷纷建立,由此导致人文知识的创作、传播和共享都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在此过程中,很多人文学者开始使用含义更为丰富的“数字人文”这个学术术语代替范围较为狭窄的“人文计算”,以突现其学科范围的扩展和研究活动的数字化烙印 。 目前,无论是从研究项目的主题、学术机构的名称,还是已发表论文的题目来看,数字人文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相当清晰 , 。各种数字人文研究学会和专门的研究中心遍布全球,很多数字人文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也已经获得政府和学界的资助与关注。人文计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人文领域计算机应用联合会(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和数字人文学会( 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 / Société pour l'étude des médias interactifs )还联合组成了国际上最大的数字人文联盟组织——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 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目前,该联盟拥有四本同行评审期刊,向全球传播数字人文研究的理念、方法和成果。这四本期刊分别是牛津大学出版的《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期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出版的《 Text Technology 》电子期刊、在线预出版物《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 Working Papers 》以及该联盟自身的专业电子刊物《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该联盟每年召开一次数字人文年度大会,最近一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来自全球各国的近 300 名数字人文研究者集中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3 国际数字人文研究现状 3.1 整体情况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不下20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较为知名的研究中心包括:伦敦国王学院的人文计算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辅助人文研究中心和斯坦福人文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Hyper studio、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文技术研究机构、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与学术情报研究中心、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等。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也已经在文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展开,知名的项目包括:JSTOR Data For Research、Google Book Search、 Perseus Project、Crowds、The MONK project、Zotero、Text Analysis Portal for Research、ANDS、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等。由于数字人文项目不仅涉及传统的人文领域,还涉及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所以这些项目不仅受到像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EH)、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创新、产业、科学与研究部(DIISR)等国家级的科研基金会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还受到了包括梅隆基金会(Mellon Foundation)、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国际图书馆联合会(IFLA)、图书与信息资源委员会、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学会等众多公共基金会和专门的图书馆联盟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资助。 3.2 美国的情况 美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较为领先,研究团队众多,研究项目也十分丰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 NEH )认为数字技术在改变人文学科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会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 2006 年该基金会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办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实践项目的发展。 2007 年 2 月,该基金会资助布鲁克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探寻使用数字激光扫描和三维定量制作古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板的数字模板的可行性。这些数字模板可以让学者们连接零碎的文字碎片,以此推断这些碎片是否出于同一篇文章,从而使大量地复制楔形文字成为可能,这将更有助于学术研究和展览。 2008 年资助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大学,利用多媒体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重建重现 1964-1965 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使游客们在真实的博览会场景中获取档案文件、图片和电影镜头。目前,该基金会正在资助德克萨斯州的农业机械大学,利用高动态图像技术,促进建筑遗迹的档案整理工作。此外还有一个旨在推动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放源码数据库和合作数字论坛。 2009 年初,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将数字人文办公室升级成了一个永久性机构,展示了基金会对数字人文的重视。 3.3 欧洲的情况 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起步较早。欧洲科学基金会人文常务委员会(ESF/SCH)对数字人文也给与了高度关注,并联合IEEE举办了多次e-humanities会议。欧盟数字图书馆也于2008年11月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该图书馆门户网站包括各种书籍、音乐、绘画、照片和电影等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料,该图书馆的启动为欧洲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欧盟资助的专门的数字人文项目包括公共语言与技术基础平台项目(CLARIN)和DARIAN项目。在欧盟众多国家中,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走在了前列。英国信息系统联合委员会(JISC)已经资助了多个数字人文项目,例如人文万维网项目(World Wide Web of Humanities),其目标就是利用开源软件采集互联网档案为英国的数字人文研究建立一个框架和数据集合;TextVRE项目则是为数字人文研究中文本分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以帮助人文学者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在大学方面,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字人文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人文学者也都已经开始了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 3.4 日本的情况 日本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尖端科学研究,借助于COE和21GCOE两个项目,日本政府在多家大学择优支持建立了多个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这其中就包括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京都文艺的数字人文研究,借助于GIS、视频扑捉、虚拟现实、3D建模、网络数据库和Web2.0等多种技术创新日本和京都的历史与文艺研究、教育和传播方法与途径。该中心每年接受的资助经费超过2亿日元。中心与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的游戏研发中心合作紧密,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日本文化在电子游戏中的展示,由此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传统文化和文艺的延续、发展和全球化传播。在2009年3月,该中心召开了一次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与全球多国的数字人文学者开展了学术交流和对话。目前,该中心正在成为全球数字人文研究的重镇。 3.5 港台的情况 由于港台人文学者与西方人文学界的合作较为紧密,交流较为频繁,所以港台的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步伐也较快。在GIS技术与历史学交叉研究方面, 台湾中央研究院开发了中国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CCTS) 和台湾历史文化地图系统 (THCTS) ,这两套系统已经在台湾历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近两年来,台湾人文学界对数字人文的研究热情逐渐高涨。 2007年6月,台湾中正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协同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中心GIS专题组和中正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地理资讯系统与人文研究研讨会。2009年1月,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历史学系和地政学系联合召开了2009人文地理资讯系统研讨会。此外,国立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也将于2009年12月召开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包括:艺术、文学、音乐、历史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研究、数字典藏和数字语料库建设、人文领域的电子数据获取与分析、文本挖掘、可视化与图形化的应用、存档与图书馆领域的IT应用、数字档案的文化影响、GIS等。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数字人文研究的所有前沿领域。 香港的数字人文研究刚刚开始起步。2009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联合召开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研讨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空间模拟方法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城市学、语言学、景观学、旅游学、宗教文化、文化遗产、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问题。2009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与语言系召开了首届亚洲数字人文小型研讨会,主题为“全球科技与地方知识”。这两个会议彰显出香港的人文学者正在紧跟数字人文的发展。 3.6 大陆的情况 与西方的人文研究相比,大陆的人文学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不算落后。目前,大陆的人文计算研究主要集中在GIS与历史学交叉领域,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 ECAI) 等机构从2001年开始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套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此外,武汉大学的历史学院与武汉大学国家遥感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密切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在华夏家谱GIS平台构建方面进行了尝试,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09年3月联合开发成功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发了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该系统能智能化的分析古代诗词的韵律信息。开始于2004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已经建设了包括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化资源库、敦煌遗珍数字化资源库、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年画数字化资源库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众多人文与计算机跨科研究仍处于一个自为状态,缺乏数字人文理论的有效支撑和指导,由此限制了人文计算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传统人文的突破创新和研究范式的革命性升级。 4 数字人文的实践前沿 数字人文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文理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而不断被改写。从目前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来看,以下六个方面是数字人文实践前沿。 4.1 历史学方面的基于GIS 的历史地理可视化。 在历史学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助GIS技术进行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静态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研究。哈佛大学的地理分析研究中心与中国合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ISS)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都集聚了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北京的“虚拟故宫”和日本立命馆大学 矢野桂司教授开发的 “虚拟京都”也都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芦咏梅还利用GIS技术研究了毒品犯罪在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分布。总的来看,目前GIS技术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展示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和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探知历史过程 。 4.2 文学方面的文本挖掘与TEI 标准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学出版物被制作成电子文本,这为文本挖掘提供了便利。在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美国威斯康大学的陈炳藻发表了《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一文,他首次借助计算机进行了《红楼梦》研究,轰动了国际红学界。陈炳藻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一百二十回均系曹雪芹所作。这一研究体现出字词统计分析已经成为一种特殊文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在作者鉴别和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分析上已经显示出其强大威力。 为了提高电子文本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计算机与人文联合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计算语言学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与文学与语言学计算联合会于1987年成立了文本编码组(Text Encoding Initiative,TEI),并随后发布了多个文本编码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面向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便于机器编码和识别,提高数字文本的传播、分析和教学效率。目前,TEI主要由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等机构资助,其标准已经得到数字人文学者广泛支持。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文本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3 语言学方面的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是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和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来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能力的目的的一门学科。1990年8月,在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上,大会组织者首次提出了处理大规模真实文本的战略目标,并在会前组织了“大型语料库在建造自然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词典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和“电子词典”等专题讲座,预告了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将到来。近年来,计算语言学者在语料库的建立和开发中逐渐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原则,并且对这些方法和原则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这是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机器可读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检索、统计、自动切分、词性标注、语义标注,并研究具有上述功能的语料库在词典编纂、语言教学、语言定量分析、词汇研究、词语搭配研究、语法研究、多语言跨文化研究、法律语言研究、作品风格分析等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已有的计算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研究机构包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牵头成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都已经建立了面向各个领域的大型语言语料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式。 4.4 舞蹈方面的视频扑捉、运动分析与虚拟现实再现 利用计算机视频扑捉和运动分析技术进行人体运动轨迹的建模是一个十分前沿的研究方向。该技术可以构建人体运动模型,进而为制作虚拟人物提供数据基础。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与电影制作以及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制作。由此技术构建的虚拟人物可以达到与真实人物几乎一模一样的运动姿态,这为传统舞蹈在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再现提供了便利。日本立命馆大学影像学部的研究员已经利用该技术在Second Life(网络3D游戏)中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剧场表演日本传统舞蹈,这种舞蹈可以称为“数字舞蹈”,它在游戏开发和网络文化传播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界还没有利用该技术展开相关的学术研究。国内该项技术的专门研究机构也较少,较为知名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武汉大学虚拟现实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主要从事虚拟场景和虚拟建筑方面的研究,较少从事人体运动和虚拟人物研究,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 4.5 考古学方面的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已经不再陌生,除了利用数码扫描仪对古籍和文物进行2维或3维扫描之外,考古学者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3维虚拟遗址绘图、文物虚拟复原、色彩还原、古代语言分析等工作。例如,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利用甲骨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者可以将甲骨文词汇类聚,研究者可以根据断代、祭祀、军事、战争、职官、尤其是地名,调阅有关资料,这给甲骨文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是学者 繁琐的资料查阅工作中解放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计算机技术除了在研究方面拥有巨大作用外,在考古教学和宣传方面也大有用处。虚拟的遗址场景可以给学生或普通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了考古学的吸引力。总的来看,计算机技术已经并且正在深刻改变着考古学的传统面貌。 4.6 数字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 为了提高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共享水平,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机构以及大学科研机构开始进行人文资料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人文主题网站、专题数据库被建立和向大众公开。它们不仅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也加快了人文学者间的知识共享以及人文知识的大众化普及。支撑数字人文研究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在这种应用驱动下,人文知识的网络数据库正在健康有序发展。 5. 总结与建议 随着e-science的深化,计算机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文社会学者与计算机学者的跨界合作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人文发展历史来看,数字人文学科的建设必须关注三个方面:①建设和开发一批人文数据库和基础性应用软件;②发展一般性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分析新的数据集合;③开展新的学术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随着我国各种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的完善,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学术界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还需创新教学培养和科研管理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教学与实践的发展。 (1)设立专门的数字人文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各高校跨院系成立以传统人文学科为核心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交叉,同时创新人员管理机制,便于跨学科研究和资源分配。 (2)加大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资助力度,重点研发和建设一批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软件,以改善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条件平台,方便个人和团队开展数字人文研究和知识共享。 (3)通过联合培训、短期培训班和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提高人文社会学者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修订人文类学科的学生培养方案,增加计算机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知晓如何进行数字文化资产的生产、存档、管理、交付和长期保存。 (4)鼓励我国的人文学者积极参加国际上的数字人文专题会议和组织联盟,争取与国外的人文学者共同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共同推进我国人文研究的进步。 * 原文发表在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论文集上 Busa, Roberto. ‘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in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0, 14: 83-90.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http://www.allc.org/content/pubs/map.html McCarty, Willard. Humanities computing as interdiscipline. I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Paper delivered at IATH, University of Virginia. 5 November 1999. Wang Xiaoguang, Mitsuyuki Inab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s in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2009 (PP: 148-150), USA: 2009.6 Warwick, Claire. No Such Thing as Humanities Computing?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digital resource creation and computing in the huma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ALLC/ACH 2004, Gothenburg. 2004 Schreibman, S., R. Siemens, and J. Unsworth,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李凡.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24(1). http://www.lingviko.net/feng/clcl.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39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9年A&HCI收录1452种期刊目录
wanyuehua 2009-6-11 10:19
由于国内对 AHCI 收录的学科和期刊不太了解和人文研究的特殊性, AHCI 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 (PEOPLES R CHINA ) 作者(不包括台湾)的论文每年只有几百篇( 2008 年 488 篇, 2007 年 269 篇), 发表 AHCI 论文 主要以香港的几所大学和北大、中科院、清华、南大、浙大为主。 许多读者来信来邮希望了解最新的 AHCI 收录期刊的详细情况,为了帮助读者了解 AHCI ,特将 2009 年 AHCI 收录 1452 种期刊情况列出, 详细目录请看附件。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简称 AHCI ) 收录报道并标引了 1452 种(截止到 2009 年 6 月 10 日 )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还包括 Web of Science 各个引文数据库中有关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其他 8000 多种期刊的内容 (是选择和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有关的文章) 。 AHCI 学科范围涉及考古学、建筑学、艺术、亚洲研究、古典、舞蹈、电影、民俗、历史、人文、语言学、文学、文学评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哲学、诗歌、宗教、音乐、视觉、表演、广播、电视、戏剧等。 AHCI 收录期刊的变化: 2002 年 1122 种, 2004 年 1129 种, 2005 年 1131 种, 2006 年 1148 种, 2007 年 1158 种、 2008 年 1168 。其中 2006 年 12 月 AHCII 收录期刊 1152 种, 2007 年 5 月 AHCII 收录期刊 1160 种, 2008 年 5 月 AHCII 收录期刊 1225 种, 2009 年 4 月 AHCII 收录期刊 1415 种。 从 200 2 到 2009 年这 8 年中 SSCI 收录期刊增加了三百多种,有许多学科的期刊如 AMERICAN ANTIQUITY 《美国古代》、 ANTIQUITY 《文物》、 ARCHAEOLOGICAL PROSPECTION 《考古学展望》、 ACTA LINGUISTICA HUNGARICA 《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学报》、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英国科学史杂志》、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学术出版杂志》被 SSCI 和 AHCI 共同收录 。 有许多学科的期刊如 AGRICULTURAL HISTORY 《农业史》、 BERICHTE ZU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 《科学史报告》、 BIOLOGY PHILOSOPHY 《生物学与哲学》、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英国科学哲学杂志》、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语言学》、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考古学杂志》被 SCI 、 SSCI 、 AHCI 共同收录 。 AHCII 在收录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时,同时也收录 SCI 、 SSCI 所收录期刊当中涉及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的论文,许多作者发表在 SCI 、 SSCI 收录期刊的论文由于涉及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会被艺术与人文科学收录, SCI 收录期刊 LANCET 《柳叶刀》 2008 年度有 1755 篇论文被 SCI 收录,同时 2008 年有 6 篇论文由于涉及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被 AHCII 收录。 2009年AHCI收录1452种期刊表
个人分类: A&HCI投稿|8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opus大幅提高人文科学期刊收录力度
zhangyuguo 2009-6-10 10:11
近日,爱思唯尔宣布:公司与欧洲科学基金会(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合作,大幅度提高Scopus(全球最大的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在人文科学期刊的收录力度。Scopus收录的人文期刊已经达到了3500种。 这3500种都是高质量的人文期刊,主要来自欧洲科学基金会建立的欧洲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Humanities (ERIH).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门类: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30% of new titles), ----general arts and humanities (22%) ----history (17%) and visual/performing arts (16%). 这些期刊的地域分布是: ----60%来自EMEA (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地区 ----38%来自美洲地区 ----2%来自亚太地区(Asia-Pacific) 详细内容见以下新闻: SCOPUS WORKS WITH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TO EXPAND ARTS HUMANITIES COVERAGE First citation database to offer access to Arts and Humanities journals from over a thousand different publish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AMSTERDAM, 10 June 2009 Elsevier announced today that its flagship product Scopus, the worlds largest abstract and citation database of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has almost doubled its current Arts Humanities (AH) titles to 3,500, by adding top global journals using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s 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Humanities (ERIH).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that many of the ERIH titles will be available through a global citation database at no additional cost. Founded in 2001 by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ERIH provides scholars, librari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with lists of high quality AH journal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titles as a resource for content and an avenue for publishing original research. Journals are included in the ERIH lists and categorized based on audience, distribution and reach, as well as influence and scope by expert scholarly panel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copus users can now search and access top-level AH journal titles from all three categories included on the initial ERIH lists.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ERIHs titles, Scopus can provide researchers with better access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H journals. Subjects with the most journals includ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30% of new titles), general arts and humanities (22%), history (17%) and visual/performing arts (16%). More than half (60%) are published from the EMEA (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region, 38% from the Americas and 2% are from Asia-Pacific. Like the existing titles in Scopus, the new journals contain cited references that make previously unavailable bibliometrics data accessible. This information will now help AH scholars more efficiently assess and measure research sources and output, as well as illustrate the broader influence of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In addition, Scopus allows tracking of citations belonging to scholarly books via the unique MORE tab. Several prestigious andhighly citedtitles are now included in Scopus such as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 Modern Phil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In order to acquire back content of many journals, Scopus partnered with Project MUSE, a not-for-profit platform founded by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Milton S. Eisenhower Library (MSEL) at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We are pleased to help extend the visibility of many significant AH titles, said Mary Rose Muccie, Project MUSE Director. I very much welcome the expansion of Scopus towards AH publications, added Arto Mustajoki, President of the Finnish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and Member of the ERIH Steering Committee. As a whole,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n alternative that reflects the European output in the reference journal and citation index business. Niels Weertman, Director Scopus and Scirus added: To date,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bibliometric data i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fields. We are excited to be working with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as the ERIH journals not only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breadth of Scopus, but also makes it an even more holistic sour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asurement in Arts and Humanities. # # # About the 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HumanitiesThe ERIH (European Reference Index for the Humanities) aims to enhance the global visibility of high-quality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published in academic journals in various European languages across all of Europe. It is a fully peer-reviewed, Europe-wide process, in which 15 expert panels assess and aggregate input received from funding agencies and other ESF Member Organisations as well as subject associations. The initial lists are now being revised based on feedback from editors, publishers and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lists will be updated every 2-3 years. About MUSE MUSE began in 1993 as a pioneering joint project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 Press and the Milton S. Eisenhower Library (MSEL) at JHU. Project MUSE is a unique collabora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publishers, providing 100% full-text, affordable and user-friendly online access to a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of prestigiou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MUSE's online journal collections support a diverse array of research needs at academic, public, special and 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 Our journals are heavily indexed and peer-reviewed, with critically acclaimed articles by the most respected scholars in their fields. MUSE is also the sole source of complete, full-text versions of titles from many of the world's leading university presses and scholarly societies. Currently, MUSE provides full-text access to current content from over 400 titles representing nearly 100 not-for-profit publishers. About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The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ESF) is an independ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whose members are 80 national funding agencies, research-performing agencies, academies and learned societies from 30 countries. The strength of ESF lies in the influential membership and in its ability to bring together the different domains of European scienc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ESF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ing of research and science policy across Europe. Through its activities ESF has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in a global context.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74, ESF, which is based in Strasbourg with offices in Brussels and Ostend, has assembled a host of organisations that span all disciplines of science, to create a common platform for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in Europe. ESF covers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domains: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Lif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dical Sciences,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www.esf.org About Scopus Covering the worlds research literature, Scopus is the largest abstract and citation database of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and quality Web sources with smart tools to track analyze and visualize research. Scopus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ith over 500 users and librarians internationally. Its unique database contains abstracts and references from over 17,700 titles from 5,000 publishers worldwide, ensuring broad interdisciplinary coverage. In addition, Scopus not only offers users citation information about the articles covered, but also directly integrates Web and patent searches. Direct links to full-text articles, library resource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like reference management software, make Scopus quicker, easi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to use than any other literature research tool.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copus please visit www.info.scopus.com. Elsevier Elsevier is a world-leading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Working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global science and health communities, Elseviers 7,000 employees in over 70 offices worldwide publish more than 2,000 journals and 1,900 new books per year,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a suite of innovative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ScienceDirect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 ), MD Consult ( http://www.mdconsult.com/ ), Scopus ( http://www.info.scopus.com/ ), bibliographic databases, and online reference works. About Elsevier ( http://www.elsevier.com/ ) is a global business headquartered i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and has offices worldwide. Elsevier is part of Reed Elsevier Group plc ( http://www.reedelsevier.com/ ), a world-leading publisher and information provider. Operating in the science and medical, legal, education and business-to-business sectors, Reed Elsevier provides high-quality and flexible information solutions to users, with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Internet as a means of delivery. Reed Elsevier's ticker symbols are REN (Euronext Amsterdam), REL (London Stock Exchange), RUK and ENL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Media Contact: Malkie Bernheim Padilla Spear Beardsley +1 212 752 8338 mbernheim@psbpr.com
个人分类: 爱思信息|59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应重视人文科学的“科普”
可真 2009-2-20 18:14
科学以求真为特点。然而,何谓真也?真者,物理、人性也。探究物理、人性,便是科学的求真。从事科学而唯求物理,以为人性非科学的对象,是科学所不当过问,岂有此理哉 ! 科学的求真,理当探物理而究人性,如此方是健全的科学。探物理而有所得,则发而为自然科学之论;究人性而有所得,则发而为人文科学之论。 自然科学之论,是摆事实,论物理,因物理寓于事实也。人文科学之论,是陈人情,论人性,因人性寓于人情也。 事实与人情,看似一为客观,一为主观,其实不然。对于科学主体(人)来说,事实与人情都是客观对象,都是客体,特其表现形态不同而已。事实是主体(人)的外在客体,人情是主体(人)的内在客体。因其有内外之别,故相对而言,事实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人情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 也因为如此,对事实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主体作用于客体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把握的;而对人情与主体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和人生体验来把握的。而且只有建立起后一种联系,才会有前一种联系,因为科学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之人,而非孤身独处的抽象之人。 故据实说,究人性实为探物理的逻辑前提。这种逻辑关系在科学史上的表现,就是究人性的人文科学率先得到发展,而探物理的自然科学则是到了近代才逐渐发达起来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莫不是如此。 科学发展的先人文、后自然,是表明了作为科学主体的人的认识,是从认识人自己而进展到认识自然的,亦即从认识社会关系进展到认识自然关系的。所以然者,其原理就在于,人只能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去认识自然,其社会关系愈是发展得成熟而发达,其于自然的认识就愈是全面而深刻。 科学史表明,正是在社会交往空前发达并且越来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然科学才得到了加速度的发展。反之,越是交往不发达的社会,其自然科学就越是落后。而促使社会交往发达而达致于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在西方就是文艺复兴运动,正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启蒙运动,西方的人文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应,西方人对于人性的自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中国社会之所以迟迟不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其科学原因,正是由于儒、释、道三教合为一体的理学迟迟不能使中国人达到人性自觉虽然明清之际曾经发生了多少有些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的所谓启蒙运动,但是这个运动远未形成如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的规模与声势,故其发展程度也远不及后者来得深刻,这使得中国明清时代未能产生出如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那样发达的人文科学,当然更无以产生如西方近代那样的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的意义就在于使人们达到人性自觉,并在这种自觉的人性意识指导下,顺乎人性而依乎人情地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交往,从而使社会交往的频度愈来愈高,其范围愈来愈大,其程度愈来愈深,如此才能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人性(社会关系)基础。从这角度来看,中国自五四以来,虽然科学与民主的口号都喊得震天响,但是,无论是科学派,还是民主派,都未尝真正重视过人文科学。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文科学更是被政治化,实际上成了政治的奴仆,这就使得现当代的中国人迟迟达不到人性自觉。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启了人性自觉的大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又一头扎进了自然科学,而越来越轻视人文科学,至今以文、史、哲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被市场经济硬是挤到了科学的边缘,成为了科学的冷门。 在人文科学成为科学的冷门,人们的人性意识普遍处于不自觉或模糊不清的状态下,他们的社会交往就必然是消极、被动的。在当今中国,这种消极、被动的社会交往,突出表现在人们之间根本缺乏互信,而大量的造假行为便是人们缺乏互信的现实形态。这种现实生活,正是当代中国人消极、被动的社会交往的生动写照。 所谓消极、被动的社会交往,说穿了,其实就是社会交往的不发达或落后。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必然倾向于自我封闭,而不愿主动积极地开展社会交往,而愈是这样,人文科学就愈是落后,人们就愈是达不到应有的人性自觉。在这种社会状态中,自然科学又怎能获得大发展呢? 现代科学不同于近代科学,更不同于古代科学。古代科学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里也能获得发展(但发展极其缓慢),近代科学在科学家相对彼此独立而缺乏交往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发展(但发展也相当缓慢),而现代科学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当代科学,没有足够发达的社会交往作为基础,没有科学家之间密切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合作,是不可能获得发展的,至少不可能有加速度的迅猛发展。 如此来看科学网的意义,自然是非同寻常,实际上,她是为科学家搭建起了一座使他们得以经常彼此相互接触和相互联系的桥梁,这对于推动全世界华人科学家积极主动的开展社会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当今中国普遍缺乏人性自觉的现状,我倒是认为,科学网应该加强人文科学的力量,加大人文科学的宣传力度,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人性自觉,也有利于张扬人性。 事实上,由于中国人文科学的不发达,至今对于人性是什么,普遍还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一般概念上,至于人性(社会关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它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却是一笔糊涂账。在这方面,我们实在应该好好学习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科学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 综观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人文科学,在人性的内在要素方面涉及到了人欲、意志、知性、理性等内容,在人性的外在要素方面涉及到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语言属性等内容。对于这些人性内容,西方学者都有专门细致而深入的研究,由此在人文科学领域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学派和不同思潮。 但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仅涉及到了理与欲或性与情,现当代哲学则仅涉及到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有时更把社会属性归结为阶级性、党性)、思维属性,且其重点在于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由此形成了关于人的哲学(主要是人生观和历史观)与社会科学不存在学派或基本上只有一派的哲学与社会科学。这样的哲学与社会科学显然远不能涵盖人性的内容,更由于缺乏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或融合,导致对已经偏狭的人性研究成为了几乎不存在实质性学术争鸣的独家行为,这就必然导致人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具有极大的片面性,从而无以达到对人性的真正自觉。这也就是说,中国科学界其实还面临着一个至今远未完成的人性启蒙的任务。 因此,对于科学网来说,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科普,亦应重视人文科学的科普。
个人分类: 博主.读者|4288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