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公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命科学行业又出大事?代理商巨头VWR将以64亿美元“卖身”
热度 1 SciLondon 2017-5-7 13:34
美国时间5月5日,知名试剂耗材生产商Avantor宣布将以6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生命科学产品代理商VWR。Avantor开出了每股33.25美元的价格-在VWR5月4日股价的基础上溢价17%。 在生命科学行业,这是将是近年来最大一宗生产商收购代理商的案例。 成立于1920年的VWR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学代理商之一,当之无愧的代理商之王。在过去20年,VWR经历了疯狂的收购和兼并,不断扩大公司体量,让自己成为了真正的代理商巨头,最终于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VWR业务范围很广-试管,仪器,抗体,蛋白,化学试剂,诊断试剂…默克公司是它最大的供应商。 目前,VWR的目录产品超过120万,在全球拥有25万客户-在2010年,VWR每天就要处理全球50000份订单!VWR当前的市值超过44亿美元,本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则达到了11.4亿美元,净利润8000万美元以上。 但Avantor这个公司对于国内的人来说可能陌生了一些。这是一家生产型企业,拥有生物技术,制药,医疗设备,诊断产品等多条生产线。Avantor产品数量有30000个,包括氨基酸,分子试剂,HPLC质谱设备,缓冲液以及诊断试剂等。同样,Avantor曾在近几年间收购了不少公司,如医疗设备公司和蛋白纯化设备公司。 由于这是一家私营企业,其具体的财务状况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市场体量也是非常巨大,因为它的7900个客户中大多数是工业客户,产品需求量远超一般科研机构。 Avantor收购VWR将为高增长的生命科学和先进技术行业以及全球教育,政府和研究机构创建一个以耗材为主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收购将以每个公司的优势为基础,包括Avantor的cGMP制造流程,对新兴市场的重大曝光以及VWR在美洲和欧洲的重要地位。 合并后的公司将是一个垂直整合的组织,在研究到生产的所有领域,从事全球客户群体的服务,这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是一个独特的优势。 VWR的经销渠道和销售体系十分厉害, 它能够通过IT系统直接连接各个学校和实验室的订货平台,直接把潜在客户从学校内部”截留”。同时,VWR的平台还可以直接连接产品供应商-供应商能够通过在线平台接受订单,发货给VWR,然后由VWR将产品转寄给客户。 Avantor首席执行官Michael Stubblefield表示:“ Avantor收购VWR是非常有吸引力和互补性的,我们将汇集在超高纯度材料和定制解决方案方面的专业能力。 我们将与VWR的全球规模,无与伦比的渠道和深厚的客户关系,共同创造出更强大,更多元化的公司,将公司规模和产品范围大大提升。我们计划以更高水平的方式服务全球客户,因为我们将提供提供更高质量、有效性和生产力的解决方案“ VWR方面也对这次收购行动积极响应。 VW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nuel Brocke-Benz评论说:“自从上市以来,VWR在推动有机增长(organic growth)的战略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我们今天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清楚地表明了VWR的增长。 在高度分散和多样化的生命科学领域,我们认为将Avantor先进的材料和解决方案与VWR的无与伦比的分销能力和广泛的产品相结合,代表着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 我相信这次收购将创建一个高度差异化的组织-具有独特的地位,能够满足世界各地实验室和工业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次大规模的收购表面上是生命科学行业的战略行动,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资本的博弈。2010年, 私募公司New Mountain Capital就买下了Avantor, 至今一直是Avantor的大股东。而对于VWR来说,券商Madison Dearborn Partners早在2007年就获得它的控制权。目前, Madison Dearborn Partners持股34.8%,是VWR最大的股东。 有证券分析师认为, 这是New Mountain Capital的资本运作战略,即将资本投入更多垂直细分领域,比如医疗和生命科学行业,从而构建出更强大的投资组合。 而对于Madison Dear Partner来说,把一家公司做出良好的财务表现,然后出售套现-这是再好不过的了。因此, 对于两家证券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结果。 家公司的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交易,预计在第三季度关闭交易。 受VWR股东批准和其他条件的影响,包括“去店”(go-shop)期限到期,适用等待到期或终止。 这种收购在资本界是一项司空见惯运作模式,在万亿级别的股票市场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澜。但它很可能给生命科学行业带来很大冲击: 首先,VWR被收购之后,目录产品会不会发生变化,转而主力代理Avantor产品?许多现有的代理商会不会被“抛弃”? 其次,新公司的产品价格体系会不会产生变化?VWR如此巨大的市场渗透量,想要掀起价格战是很容易的。 第三,更多资本的注入意味着VWR会进一步强化其经销体系。这对于中小型公司的直销活动会不会有压制作用? 最后,新公司会不会开设OEM品牌,进一步扩大产品线?这对于其它公司的直销活动来说,带来了不小的竞争性挑战。 强者越强,弱者被淘汰。“马太效应”在生命科学行业愈发明显。 参考资料: http://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vwr-enters-into-definitive-agreement-with-avantor-300452195.html http://www.genengnews.com/gen-news-highlights/vwr-to-be-acquired-by-avantor-for-64b/81254305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vwr-m-a-avantor-idUSKBN18112U 未止科技 原创,原文: avantor收购VWR
59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有博士学位,你为何要自称PhD?
热度 32 SciLondon 2017-3-21 11:03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人: 明明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却偏要在名片上印一个“XXX博士”? 夸大自己的实力历来是创业公司的“传统”。许多创业公司动不动就把自己描述成“行业的颠覆者”,吹嘘自己有多么逆天的技术,创始人的背景有多么强大。这种招数不仅能够快速吸引大众的目光,带来流量,更能够引起投资人的注意,获得融资-真可谓“一箭双雕”。但是,这种“包装”必须要有个限度:违背客观事实宣传,反而会抹黑公司的形象。对于科研类型的公司来说,这更是一件严肃的事。在美国硅谷,一位生物公司的CEO就做了这种事-被媒体曝光后,他的公司可能要惹上大麻烦。 先来看看这位CEO和他的公司: Gabriel Otte,Freenome创始人。如同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等互联网牛人一样,这位Otte也是辍学出来创业。2011年到2014年,Otte原本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基因组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但是在2014年,由于某些他不愿透露的原因(据媒体的调查,是因为他当时因工作上的问题与导师起了冲突),Otte离开了学校,创办了生物技术公司Freenome。不得不说,Otte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的公司在科技圈搞出了很大的动静。Freenome吸引了众多硅谷大牛的风投,先后在去年和今年获得了550万美元和6500万美元的投资。据报道,Freenome目前的估值超过2.1亿美元。Otte和他的合伙人 Riley Ennis也一起登上了2017年《福布斯》榜单”30岁以下最有影响力的30位人物(30 under 30)“。而Freenome也被人们看做”巨星“Grail的最强竞争对手(同样是专注液体活检技术的Grail曾获得了Google 10亿美元的投资)。 简单来说,Freenome的核心业务是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利用血液来进行早期癌症的诊断。Otte希望能够提取免疫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DNA片段,进行DNA测序分析,从而利用序列包含的信息判断出癌症细胞的存在。Freenome的技术可以进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以及前列腺癌的筛查,并对数千份样本进行即时的高通量分析。同时,Freenome号称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液体活检带来更多突破。目前,Freenome正在与美国多所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一切进展十分顺利。 在硅谷,辍学创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然而Otte却并没有如实地宣传自己。在所有公开场合,包括会议,网站介绍,媒体采访,Otte都传递给大家这样的信息:他是一名货真价实的PhD。 美国著名媒体BuzzFeed News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揭露Otte种种宣传不实的行径。 首先,在调查之初,BuzzFeed News询问了Freenome的公关部门,Otte是否拥有博士学位?而Freenome的发言人声称:”当然,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了计算生物学的博士学位“。然而,当BuzzFeed News找来Otte核实的时候,Otte却声称:”我交给公关部门的是一份非正式版的个人介绍,是由我自己书写的。下次我应该更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其次,是Freenome的官方网站。在BuzzFeed News进行采访之前,官方网站一直沿用第一组团队介绍。而当3月3日之后,Freenome悄悄把图片换成了第二组的样子-移除了Otte ”PhD“的头衔。当媒体质问Freenome网站的变化时,Otte表示,这可能是之前网站更新时的”拼写错误“,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这种”失误“还在许多地方存在。当接受知名媒体《快公司》的访谈时,Otte曾说:”我取得了基因组学方面的PhD学位。“然而,BuzzFeed New再次与Otte对质时,Otte信誓旦旦地说:”我当时实际说的是‘我PhD期间的工作是关于基因组学的’“。在一项会议活动的网站上,主办方列出了Otte作为演讲人的信息,并指明他是”PhD“。对于此事,Otte的评论是:”我不知道他们是这么写的。“令人惊讶的是,连顶顶大名的《财富》杂志都把他描述为:”一位计算生物学博士。“(Otte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显然,Otte这种敷衍的态度让BuzzFeed News十分不爽。于是,它们加大了调查力度,将Otte的”黑历史“翻了个底朝天。Otte似乎从大学开始就练得一手吹牛功夫。他的多位校友和学校工作人员都表示,Otte在PhD读书期间,经常对别人声称自己在攻读PhD/MD(医学博士)的双学位,并成功让许多人相信了它。随后,他与自己的兄弟Micheal Otte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发了一个本地社交的APP-acorn。在acorn的网站上,赫然写着他是”一名PhD/MD。当然,Otte还是有理由应付媒体的采访:“这网站在当时并不是我开发的,所以我不知道。” 经过更进一步的调查,BuzzFeed News甚至发现Otte有数据造假的嫌疑。根据知情人透露,他声称“未发表”的成果,实际上数据是空的。另外,在大学期间他发表的五篇论文,也与Freenome现有的研究方向完全不相干。 但Otte在接受采访时一直保持了淡定的状态,他说:“对于没有取得PhD学位这个问题,我从不避讳。我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曾取得过任何PhD学位。”同时,他也十分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攻读博士学位和取得博士学位之间,是有着明显区别的。我在公开场合的言论不够谨慎,没有正确地区分开它们,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从今天开始,我会一一纠正这些错误,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问题。” 然而,所有参与Freenome的投资人们都清楚,Otte没有完成PhD的学位。当BuzzFeed News对投资人进行采访时,他们纷纷对Otte表示了支持。Founders基金的发言人Erin Gleason说:“Otte没有对我们的团队做任何隐瞒或暗示,他的学位不是我们投资他的原因。” Asset Management Ventures的高管Luke Lee表示:“我们很清楚他曾在大学读PhD,随后放弃了。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问题,辍学去创业非常正常”。 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的投资人Vijay Pande也表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Otte就对自己没有取得PhD学位这件事表现的非常坦率。” 投资人和自己投资的公司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他们现在帮着Freenome说话也属于正常。那到底Otte有没有在最初跟投资人们撒谎,真相就很难判断了。 这篇新闻经BuzzFeed News发表后,许多国外的读者都对Otte这种“自我包装”行为表示厌烦,并认为事后的种种解释让他显得更加“愚蠢”。 看到这里,小编还是要奉劝那些给自己带上高帽的CEO们,赶紧把那些头衔都拿掉吧-“XXX博士”,“XXX专家”,以免哪天被人揪出来,公司跟着一起倒霉。 (未止科技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原文: 生物公司CEO夸大宣传 )
29658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如何成为年销售17亿的“京东商城”?
热度 4 SciLondon 2016-10-25 10:22
( 未止科技 原创,转载需授权,原文: Abcam的抗体帝国 ) 导读:你可能难以想象,当年Abcam的CEO需要亲自挎着冰桶,去校园里推销。18年的坚持,塑造了这家抗体行业的巨头-在今天,它的业务还在高速增长。那么,是什么让Abcam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英国著名媒体《每日电讯报》对Abcam剑桥总部进行了深度探访,并对话现任CEO,为我们揭示这家巨头背后的秘密。 当你走进位于剑桥市郊的Abcam实验室,你会发现公司的吉祥物“莫莉羊”遍布每个角落。 “莫莉羊”的卡通形象是以著名克隆羊“多莉”作为蓝本绘制的,整个实验室都布满了它的墙画和海报。“莫莉羊”的四条腿象征着Abcam的核心产品:抗体。 一组科学家穿戴着整洁的实验服,防护眼镜以及长春花色的手套开始执行他们的日常工作:离心细胞,拍摄抗体实验图片,以及使用荧光染料检测抗体反应。而另一组科学家正在用肺、脑以及肿瘤组织等人类器官样本制作组织切片,同时也在观测抗体与细胞的反应,以评估抗体的质量。 这些小小的抗体随后将被寄送到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手中:它们对于科学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比如癌症或是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的研究项目。 每年,有将近65万名科研人员使用Abcam的产品。 成立于1998年的Abcam,在英国生物科技行业书写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它拥有十分出色的公司运营模式,实验室和办公室分布在美国,中国以及英国。 当Abcam的创始人兼前CEO乔纳森.米尔纳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时,萌生了创立Abcam的想法。 那时,乔纳森正在研究一种最新发现的乳腺癌相关蛋白BRCA2。可是,由于他迟迟找不到能够提供可靠数据的高质量抗体,研究进度一再被减缓-抗体能够准确地结合目标蛋白,并将他们标记出来:这可谓是乔纳森所进行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最终,失望透顶的乔纳森决定决定自己去生产抗体。他创立了Abcam,通过网络在线平台来售卖世界上最好的抗体,并提供最精确最可靠的产品信息。 同时,乔纳森率先实践了“同行评议”的想法:Abcam允许科学家们对购买的抗体产品打分并评论留言,甚至是上传他们的实验图片。这样一来,Abcam就成为了科学界首个“TripAdvisor”(国外著名的旅游类点评网站,国内品牌为“猫途鹰”)。 “我们已经在TripAdvisor之前做到了它所做的事。”Abcam现任CEO艾伦.伊塞尔自豪地说,“我们甚至有”评星“系统。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想要购买一只抗体却对它应有的效果一无所知,你很可能就不会买它。” Abcam在初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日子:据说乔纳森不得不亲自上阵,手里挎着冰桶在校园里挨家挨户推销,把抗体卖给他的朋友和同事们。 很快,在2000年之后,Abcam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长为一家市值超过17.5亿英镑,年盈利将近1.72亿英镑的行业巨头。 伊塞尔刚刚执掌Abcam两年-在2014年,他从创始人乔纳森那里接手了CEO的职位。在伊塞尔上任之后,Abcam进入了下一轮高速增长时期,同时他已经在着手改变公司战略。 (关于乔纳森的创业经历,请参考: 【深度】创立一家成功的生物技术公司,需要怎样的人生履历? ) Abcam的一贯战略十分“单纯”:建立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科研蛋白产品目录,从而实现业务增长。如今,伊塞尔最大的想法是将战略转换为“以客户为核心”,而不是盲目扩张-伊塞尔正在将简单的零售业模式搬到Abcam上来。 “满足客户需求以及客户本身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解释道。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伊塞尔首先培育了Abcam意识形态上的变化-把科学家们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来对待,在产品和服务上更加人性化。科学家们想要如何包装购买到的产品?他们更喜欢哪种抗体包装的颜色?不同的科学家,对于这些都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要求。 “科学家们对颜色的喜好多种多样。”RD部门总监盖瑞.迪伦如是说,“这件事我们可以做到最好。” 实际上,科研人员们常常需要更多的选择性,以及在他们的订单中添加“额外的东西”。这种新的思考方式意味着Abcam现在会索取客户反馈。 Abcam经常与科学家们交流,并且施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Abcam希望通过集中追踪特定的人群,摸清他们对于公司的感觉,以及找到他们选择购买产品或者不购买的原因。 这些举措,为Abcam带来了极高的客户忠诚度以及大量”回头客“。 ”莫莉羊“这个吉祥物甚至被某些客户作为婚礼照片的背景。”她(莫莉羊)在今年的形象会有一点转变,我们正在让她看起来更时髦一些。“伊塞尔笑着说。 最初,伊塞尔的战略转型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质疑,直接导致了2013年Abcam的股价大跳水。 如今,Abcam在股市上的地位完全得到了恢复,其股价也在今年创下了新高-这正是伊塞尔在两年前制定的目标。 (详情请查看: 【头条】Abcam股价疯长10%!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以客户为核心”的战略,也带来了另一个十分积极的影响:Abcam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中国的科研市场对于Abcam来说是一块十分有潜力的金矿-Abcam在中国的营收比例已经从2014年5%总销售额增长到现在的12%。在去年,Abcam在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43%。 (Abcam的运营情况,请参考: 【深度】全球抗体行业将进入双雄时代,Abcam将如何布局? ) 伊塞尔补充道:”我们不仅要在本土发力,还要拓展更多海外市场。我们要明白自己的竞争者有哪些,也要明白哪些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这是一项意识思维层面的巨大转变: 我们要花更多时间聆听客户,确保我们的快速运作,因为物流会花费很长时间 。” “在中国,有一点很特别:对于科学家来说,找一位美国的朋友在当地订货并请朋友把产品寄过来-这可能是一种更简单的订货方法。” 如今,Abcam能够将抗体在短短几天之内运送到中国用户手中。 当在线订单显示在英国剑桥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之后,产品会通过FedEx在4°C的状态下快速寄出。 运送到美国和欧洲,物流只需要24小时。 为了实现这些,Abcam在剑桥设立了一系列生产,仓储和物流中心。 大部分抗体被存储在巨大的-80°C冰箱里,还有一些会被放置在类似自动售货机的冰箱里。这些”抗体旅馆”足以容纳10万只抗体产品!当工作人员需要取用这些抗体时,他们只需要在操作面板上输入特定的产品编号,这些机器便会自动挑选出匹配的产品,并将它们“发射”出去,使它们进入一条特殊的运送管道,最后到达工作人员手中。当世界各地的订单集中到这里,工作人员们会重复这些流程并对产品进行包装和发货。 Abcam每天要在全球各个站点处理上千个订单!仅在英国剑桥的站点,平均每天就要处理500个订单的发货。 这种操作模式足以媲美电商巨头亚马逊-尽管在规模上小了一些。 “这一点是我在努力追求的东西。”伊塞尔说,“当科学家们离开实验室,他们会从亚马逊,John Lewis(著名海外购物网站)和苹果商店购物。因此,他们对于“优秀客户体验”的认识,必然是从这些顶级电商网站或数字服务商那里获得的。我认为我们需要跟他们做的一样好,甚至更好。” 展望未来,抗体市场在持续进化,这里仍然有许多尚未开发的增长潜力。 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为Abcam拓展了新的战线-这能够让Abcam能够在研发和检测抗体上拥有更大的精确度。 今年,Abcam与顶级基因编辑公司Horizon Discovery的合作,或许仅仅是一个开端。 “在去年,我们学到了很多。 我们已经公布了500种利用Horizon技术进行检测的抗体数据。这都是全新的,如果没有Horizon的技术创新,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些。 ”伊塞尔说。 “近20年来,科学界一直在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进行众多基因测序活动。如今,A bcam将建立全套的基因测序工具,帮助人们理解基因序列与细胞功能的关系。 ” 对于Abcam来说,另一大利基市场便是医学检测。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来临,能够快速、准确、简捷地为病人进行病理分组,将极大帮助医生们进行诊断,更好地对症下药。Abcam生产的抗体已经应用在一些试剂盒当中-它们能够快速地判断病人更适合哪种乳腺癌治疗方法。 “我们在探寻的方向是: 帮助客户们设计独特的抗体,从而能够应用在他们的医学诊断试剂盒当中。 ”伊塞尔说,“这个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不过我相信会有许多医学检测公司售卖的试剂盒在使用抗体产品。” “得知我们能够为众多科学家们服务,并帮助他们更快速地完成工作,我感到十分欣慰。任何人都想在疯狂的学术竞争中拔得头筹- 如果你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节省时间,他们就能够为这个社会做更多,并且能够给我们的医疗健康带来更大进步。” (内容来自《每日电讯报》,原创翻译) 总结: Abcam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它完美复制了电商行业的模式,如亚马逊和京东。为了做到这一点,有两个战略是必不可少的:先进的物流系统,强大的在线数字营销体系。抗体产品在海外的销售,本质上还是要依赖电商的模式:因此,想要在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数字营销和在线推广。
1024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2016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有几家是适合生物相关专业学生工作的
CASMART 2016-8-24 17:13
据媒体报道,近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16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英国制药公司 葛兰素史克、以色列的IDE科技公司和美国的通用电气 位居前三。 在讨论今天的主题之前,小喀觉得有必要一提的是中国内地公司 滴滴出行 和中国香港 晶苑集团 分别位列第30位和第17位。 《财富》杂志认为,中国滴滴出行的上榜理由是其在治理污染方面的贡献。据滴滴出行公布的数字,该公司业务让中国每天减少了100万次的汽车出行,节省了5亿升汽油,同时减少了1350万吨碳排放。另外,该公司还减少了大约400个城市的出租车空驶时间。信息共享的同时,不仅方便了大家的出行,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而晶苑集团的上榜理由是:致力于女性重要工作技能培训,同时帮助解决牛仔服装制造业的污染问题。 小喀为上榜的中国企业而感到自豪。 下面,言归正传,咱们来看一看这 50 家公司中,有多少公司是适合我们生物相关专业人才寻找工作的对象。 1、葛兰素史克 —打破全球医疗障碍,寻找未来的消费者 葛兰素史克( GSK ),以研发为基础的药品和保健品公司,年产药品 40 亿盒,产品遍及全球市场。 葛兰素史克是在华规模较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投资总额超过 5 亿美元,在中国拥有 5000 多名本土员工, 1 个全球全功能的研发中心及 6 家生产基地: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设立的运营公司、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合资)、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合资)、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 2、诺维信(丹麦) 诺维信公司是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主导企业,拥有超过 40% 的世界市场份额。 诺维信是丹麦在华最大投资企业之一,自 1994 年起累计投资 2 亿美元,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全球酶制剂生产基地,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了中国首家外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此外,诺维信在江苏太仓建立了苏州宏达制酶有限公司;在沈阳设立了微生物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全国。 中国在诺维信全球化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逐渐成为诺维信最重要的业务增长引擎和研发、生产及运营中心。为了更接近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更灵活高效的方式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诺维信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功能和业务重心转移到中国,并在本地广纳贤士。 3、强生 强生 ( 中国 ) 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强生公司在中国的独资企业,公司共有员工 1,000 余名,总部设在上海,同时在北京、广州、武汉、南京、济南、杭州、重庆、成都、沈阳等城市均设有办事处,尽心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销售服务与研发环境,与中国医疗事业共同发展。 在北京和上海有两个“强生医疗学术中心”,旨在探索人类科技。 4、BD公司 美国 BD 公司( Becton,DickinsonandCompany ):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医疗设备,医疗系统和试剂的医疗技术公司之一。 BD 在中国发展迅速。通过整合,成立了以上海为 BD 中国区总部,北京、广州等十四个办事处为核心的业务格局,带动辐射全国;有员工近 2500 人。 BD 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包括三大部分:医疗产品、诊断产品和生物科学产品。 小喀视点: 小喀周围有不少同学从研究所毕业后就去了诺维信工作,据说还不错,弹性工作时间。各项待遇也好。 小喀觉得,学生物及相关专业的同学 ,尤其是在研究所或名校毕业的同学,不要把工作目标就只盯在研究所和高校上,其实去生物公司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公司是最接近市场的,而且能快速将研究结果转化为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生产力。 附完整表单 排名公司 1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2IDETechnologies 3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 4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Sciences 5雀巢Nestlé 6耐克Nike 7万事达MasterCard 8联合技术公司UnitedTechnologies 9诺维信Novozymes 10FirstSolar 11可口可乐Coca-Cola 12英特尔Intel 13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Re 14FibriaCelulose 15沃尔玛Walmart 16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 17晶苑集团CrystalGroup 18伊藤园ItoEn 19贝宝PayPalHoldings 20Skandia 21西门子Siemens 22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onalAustraliaBank 23OlamInternationa l24施耐德电气SchneiderElectric 25麦当劳McDonald’s 26Salesforce.com 27联合利华Unilever 28CVSHealth 29埃森哲Accenture 30滴滴出行DidiChuxing 31强生JohnsonJohnson 32BancodeCrédito 33康帕斯集团CompassGroup 34mPedigree 35领英LinkedIn 36SmartCommunications 37BD公司BectonDickinson 38百事PepsiCo 39松下Panasonic 40Gap 41Tribanco 42帝斯曼DSM 43喜力Heineken 44BTPN 45星巴克Starbucks 46Cipla 47IBM 48GodrejGroup 49宾堡集团GrupoBimbo 50特斯拉TeslaMotors 喀斯玛商城官方微信 带给您新奇有趣的科技前沿、包罗万象的科研用品....
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己开了生物公司-坚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热度 17 gaoshannankai 2013-6-1 03:24
出来做博士后3年了,回首国内多年的工作经验。 最大的体会就是美国的科研比国内实在。 人家采用一个新技术或者搞一个新概念,目的首先是解决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 注意这个首先,万一经费不足了,或者没做出来东西,阶段性发发文章,是可以的。 而国内就是为了发文章,文章发了,就没有下文了。 当然,我绝不埋怨国内普通的科研人员,这主要是国内的体制问题,造成的。 但是有经济实力的,特别是有大批经费的,这些人不应该这么做, 他们这么做对不起大批经费,对不起自己,害人害己,还搞坏了风气。 自己就要回去了,痛定思痛,决定干实事,在满足最低文章要求的前提下 ,绝不多灌水,如果纵向经费困难,就搞一下实用技术,自己筹措部分资金。 也许是自己性格原因吧,真的不想弄虚作假,我就喜欢真枪实弹。 父亲对我很支持,把公司改了名字,以后专搞生命科学 生命常青藤(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底会再次更名为-常青藤。 和康奈尔的几个博士后回去,组成创业团队,希望国内外的朋友们 有机会一起合作,干点实事。
3513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