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校层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遇上你们是我的缘
热度 22 tangchangjie 2013-6-3 08:39
遇上你们是我的缘 ---- 毕设岁月中的老师与学生 经过半年时间的酿造,历经选题 - 开题 - 构思 - 编程实现 - 撰写论文和 N 次修改,我们小组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终于在五月底完成了。 人生的第一次遇到最后一次 人生有几次毕业答辩?对于此次毕业设计的任务,绝对是这些“ 90 后”的第一次,也是笔者的最后一次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 交流半年,合作一通,也师生一场。 学生 的第一次,遇到了老师最后一次,巧可成书,不作文以记之,则对不起师生们这半年的辛苦。 随机分布,方显出机缘巧合 为公平与简单,毕设分组采用了“先随机,后调整”的方式,例如,一位同学先被(随机地)分到另一个实验室中,但他在一年前就在我们实验室开始了毕业设计项目,有了足够的理由,又经过申请和三方签字,调整到了我的小组。 如果说,这批学生四年前到我校的我院,是由高考过程决定的概率为 P 1 的事件,这一次的随机指派,是概率为 P 2 的事件,而“人生的第一次”遇到“人生的最后一次”是概率为 P 3 的事件,忽略掉那些影响独立的因素( 为有趣而 不严格),三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 P 1 *P 2 *P 3 ;是个小小的数值,但事件最终发生了,冥冥中,是不是有一点缘分? 半年中,老师感受了“ 90 后”蓬勃的朝气、敏捷的思维,对新技术的向往和无畏,让我感染了青春;学生们从信心不足的摸索起步,在一次次的调试中历经蹉跎,最后开发出能运行的软件,信心十足地来展示和答辩,若其亲友已有半年未见,则这次定当刮目相看。 在这个意义上,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唱《遇上你是我的缘》。 过程稍嫌繁琐,但很必要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比较细致,相关的 Paperwork 不少:学生须完成附加的翻译、开题报告、 20 次以上的指导记录,论文正文,测试报告,以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和源程序清单;老师须完成指导教师意见表,专家评阅表,答辩意见表,还有一系列签字, ….. 填表撰写签字时,稍嫌繁琐,做完了之后还是觉得,过程的完整性保证了结果的完整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训练的质量(不是指论文质量)。 终于完成了,学生们欢呼雀跃,邀约去庆祝,老师们舒了一口气,略觉有点累。 回望来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多数学生都保留了带有修改痕迹的各个版本;回放这些版本可知,学生们先自己修改了几次或十几次,才郑重地作为初稿交给老师,满怀希望,期待一个表扬。 各徒各道,各师各教,善解人意的老师会说 “嗯,还不错,但是 …. ”;而带学生如带兵的老师则会浇盆冷水来杀威:“怎么就像一个中学生作文,你看这里,这里,看看那里、那里,怎么学的?赶快修改”,醍醐灌顶。 说某些初稿像中学生作文,还基本属实,常在初稿中见到“剪不断,理还乱”的长句子,例如在“但是”里面套“但是”,在“虽然”里面套“虽然” ,….. 差不多半年的蹉跎岁月中,学生自改或小组互改了 10-20 多次,老师修改 3-5 次,多的在 10 次以上;蹉跎出成果,论文终于见得人了,学生们践行了一个道理:好论文是改出来的。 回望来路,研究修改过程,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若今生今世还要再炼钢铁,有底气了。 与其看重结果,不如看重过程 。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般不会很高,从教三十多年,笔者每年指导 4-5 篇本科毕业论文,能缩写后发表在国际会议、国内会议或核心期刊的,大约两年或三年有那么一篇,仅此而已。 如果把毕业论文比喻成琢玉成器的过程, 学生三年半时间的学习,酝酿着 “毛石”中的翡翠成色,指导教师用半年时间,通常只能完成琢玉的预处理。同事们说:本科论文的质量因素中,“毛石”的成色占 70% (甚至更多)而老师的指导占 30% 。 所以,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与其看重论文质量,不如看重这一次训练过程及其后效。 广、实、小、全、 新的特色 。 “随机 + 调整”,我们这一组共四位老师, 20 位学生。似乎觉得,这一届比前两届更自觉、更省心(学生求职顺利与否,是省心与否的最大原因);论文有广、实、小、 全、 新等特色、 论文选题贴近生活,切近生产:例如:青春川大 (校团委项目)、校园二手书交易系统、民航进出港数据仓库建模与需求分析;有同学挑战 PageRank 算法,提出了实验效果不错的修改方案;论文小而全,一篇论文,提出一个不大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有背景,有模型、有实现,有实验,有安装使用说明书,有图有真相。 还有几位学生选择了颇有新意、颇有挑战的开发框架(能开 发 应用系统的工具系统),有点像工厂里生产机床的机床。两位同学开发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程序语言的框架式平台。有位来实验室实习一年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基于 Google Web Tookit 的 B/S 软件开发框架,而作为其测试,请另外两位同学学用这个框架(目前学习成本还比较高),用这个框架软件产生了两个漂亮的系统,完成了另外两篇不错的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知识更新快,有位退休老师,来关心今年的题目,看到本科生论文中实在地用了若干新技术,如 Model View Controller , 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 、 Tomcat , ibatis , GWT ,看了软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看了运行效果;说,不错,不错;没想到技术发展得这么快,退休才几年,如果放松了知识更新,看本科生的论文都困难了。 跨越半年的比较:毕业设计少不得 。 通过 5-6 个月的蹉跎,学生有几个收获: 自信心增强了 :开题时候的惶恐没有了,如果读研,马上就敢自己选题写文章 ; 如果到公司,会写一个简单的需求分析或方案了。 能规范地表达研究动机、定义、定理和算法 。并不是所有学生一来就会,他们学会了,他们未来的研究生导师也会感到轻松幸福。 文字段落抖伸了 ,知道用“要点如下: (1)(2)(3) ”的句型改造那种“理还乱”的段落了, 会作答辩 PPT 了 ,能说清楚 “前人做了什么,前人还没有做什么,自己做了什么”; 如果没有这样一次训练,上面这些惶恐、困惑 与 不规范,很可能要在研究生导师或公司老总的训斥下改正,那将一个更蹉跎的经历。 老师学生的体会都是: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这个环节不能减少。 高兴,又有点失落 我们小组的指导的 20 名学生中,有的将到北大、清华和中科大继续深造,有的将到北美欧洲读博。老师们为他们高兴,也有点失落;有如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好不容易把女儿拉扯成人、学会了一系列当家的基础技术,如理财、厨艺、针线等等,女儿又要远嫁异乡,高兴,又有点失落。 人才收割 与 武林分层 武侠故事中也有人才流动 ( 或人才收割 ) ,崆峒、 崂山 的,或可流动到华山峨眉;华山、峨眉的,或可流动到少林、武当;而少林武当的,也有少林武当的烦恼,不时有弟子漂洋过海,流动到侠客岛,流动到蓬莱仙山, ….. 下面调侃一个武林单位分层的概念(明眼人知道,这借鉴了斯坦福大学的 DataLog 知识库中递归求值的分层技术): 定义 :设有武林单位(或山头) A , B , C, D , ( 1 )如 A 能收割 B 的人才,则称 A 的层次不低于 B, 记为 A ≥ B; ( 2 )如 A ≥ B ,且 A ≤ B , ( 即 A.B 互吸人才 ) 则称 A 与 B 同层次,记为 A ∽ B。 命题 :(1) 收割 ( ≥) 具有传递性 , 即 A ≥ B , B ≥C ,则 A ≥ C ; (2) 同层次关系 ∽ 是等价关系,(如果觉得此等价概念陌生,忽略它)。 证明 略 (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不宜在此细说) 。 利用上述定义和命题,容易写出算法,对武林实现基于买方市场的分层。当然,这种分层也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某一天,侠客岛的弟子学成出山时,大批涌向峨眉,则峨眉就是天下第一流武林名山了。 相关博文 (论文系列) A 型与Z型:毕业论文正灌浆, 学生表现几风格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新兵的初次立正稍息 防止有意的抄袭,避免无意的雷同 善对论文评审意见的宽严与长短 为什么信息学科看重会议论文----兼给相关基金申请者的建议 要SCI-EI,但不唯SCI-EI ---读CCF新的会议杂志推荐目录有 感 遇上你是我的缘 ---- 毕设岁月中的老师与学生(本文) 取巧不须投机,鞠躬不必尽瘁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4841 次阅读|4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