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探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连载九)
liweiyin2009 2010-6-29 19:59
坚持,挺住,我的人生故事 (连载九) 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解决工程问题 核工业在建设之初,因为是个高端和新兴的事业,就把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平行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就是一个设计院,院名也带有研究二字。我们这个单位,从二机部十三局开始,以完全保密的形式出现,到1965年,正式定名为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在改革开放之前,部、院两级对科研都极为重视,所有的工程都可以说是在边研究、探索 ,边进行工程建设的状况下进行的。我在这样的单位,也就一直是处在不断学习,查阅资料,用科研落实方案,最后完成工程项目的设计的过程。这些科研可以很小、很原始,也可以有相当规模,但是上级对科研的支持和经费的到位都是空前的。 最原始的莫过于1964年初在接受了为太原华北卫生研究所的废水处理设计项目(工程代号是22#)后所进行的实验了。华北卫生研究所是以小动物为对象专门研究内照射对人体伤害的研究所。所有接受试验的小白兔、小老鼠、猴子等动物的排泄物连同冲刷的水一起,作为放射性废水,必须经过充分的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入太原附近的河流。我在接受这项工作后,考虑的主流程当然是蒸发,这种带有粪尿的废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质不会进入蒸馏水,但是,氨呢?蒸馏水中会带出多少,用什么办法清除最好呢?那时候我们院科研处不仅给予经费支持,而且院内还附设了一个小工厂,可以根据需要加工一些实验用设备,开展科研十分方便。我在我们的汽车库里建立了一套小型的夹套式蒸发装置(22#的处理水量不大),后面接了一个过滤柱。为了较为逼真地模仿动物的排泄物,刚满半岁的我老二刘珂正好闹肚子,我就用她的排泄物作为实验原液。通过实验,我最后确认活性炭比离子交换树脂强。这样,在年底到太原开展现场设计时,我就用了这个方案,而且对各种设计数据都感到很有把握。应该说这种探索是极为原始的。 比较复杂的是为821-120#做的科研。1959年底中苏关系破裂,在华苏联专家全线撤离,他们同时还带走了所有的文件和资料,但是,在404工地的生产反应堆的建设并没有停止,为这个反应堆服务的回路水和其他放射性水的净化处理车间,120#也必须抓紧上马。中方设计人员开始了对原来的苏联设计进行全面审查,本意是彻底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第一次认真了解到反应堆回路对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原来苏联的方案提出了疑问:单纯的蒸发流程能保证补给水的水质要求吗?疑问是探索的前提。就这样,于1964年在火电厂引进的离子交换处理流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由于工程进度的限制,来不及对离子交换进行除去放射性杂质的研究,借用404厂处于戈壁滩的客观条件,当时的设计负责人决定将原来的放射性废水处理车间改为给水车间,回路排水及其他废水都排入天然蒸发池,借用自然蒸发,将放射性杂质浓缩和存放在开放的天然水池中。即使是这样的给水方案,我们的设计对还是分成了设计组和实验组,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核实直径为1.5米的交换柱的设计参数,因为当时我们见到的国内交换柱的直径最大的才0.3米。由此可见当时设计人员的求实精神:为了保证反应堆的稳定运行,不出半点纰漏,设计方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盲目。1966年404厂的设计刚结束,生产反应堆要准备迁移到内地的决策已经下达,而内地绝对没有可能采用天然蒸发池的方案,为了了解离子交换处理放射性回路水的性能,开始了学习探索的漫长过程。 我在前面一节中提到,成功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1960年到1963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工作任务减少,我不甘心在刚上岗之后就整天无所事事,和其他人一样打扑克混日子,看到图书馆内有一些日文杂志,我就萌生了学习日文的想法,目的很明确,就只是能看书,而不在口语。在3年之内,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完全通过自学,终于做到了可以借助字典比较快地阅读日文资料。1965年《原子力杂志》上有关日本敦贺压水堆核电站化学容积系统的处理流程启发了我:动力堆的流程就不能用在生产反应堆上吗?再说,苏联设计在50年代初,那是离子交换技术还刚引入工业,到了60年代,离子夹换技术已经普及。我决定尝试彻底改变原来的苏联流程,不用蒸发流程处理堆回路水。我拟定了为此而需开展的科研任务申请书。1968年,就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这项申请居然被批准,10万元申请经费还一分不少,全部批准。1969年4月军管会在我出发前对我说:按说你的家庭出身不好,应该到干校去劳动,可是既然科研需要你去做,希望你到404厂后,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这个说法的背后让我更明白,反应堆进川的工作已经铁板钉钉,而且迫在眉睫,这个决定绝不是部里单方面定的,这是党中央的决策。那时没有开放,没有外部支援,一切都是由我们科研设计人员用脑用手在实现一项项工程任务,科研和设计几乎密不可分,上级对科研是开绿灯的。关于这项工作以及对821-120#的设计的影响我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见另文《艺修69的前前后后》。我这里只想做一个小小的补充,为了这项工作,学习如何分析放射性锶和铯,我曾经在实验的间隙,与1969年底返回北京,在一个月里,每天背个小挎包,到北师大的实验室去学习放化分析,北师大的老师看着少言寡语,恭敬学习的我曾以为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她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已经参加工作有整整10年之久,而且已经有了工程师职称5年了,不过,我没有和她们说,为了不影响她们对我的培训。那次学习让我后来在进行废水车间设计时,对车间里的放化实验室的布置和设备采购清单的编制都感到心中有数,绝不人云亦云。 学习、探索,永远是完成工程设计的前奏,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是创新,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妄想得什么大奖,而是按照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否定苏联的单一蒸发方案时,我曾受到过多少怀疑和责难!幸运的是我的那个时代里我们无处抄袭,那个时代我的工作是国家急需中的一部分,那个时代里有自己并不懂技术的院长(李勇同志)对我的支持:我们信任我们的技术人员,一句话拍板定案,我的方案被批准了。 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在不断学习、探索和实事求是地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度过的。先进和落后,新与旧都是相对的,只是看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正确的抉择就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理解,需要勇气和大量积累的工程经验 821 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被延误 高放废液是在反应堆里经过燃烧后的铀元件在经过化工后处理后留下的含有几乎全部(接近99%)放射性物质的废液。这些废液绝不能流入自然。在我们的工业被批准进入三线时,周总理曾经表示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废液的出路,于是,在大批队伍开入三线开始工程建设的同时,我们的队伍里就有几个人接受了这项任务:解决高放废液固体化问题。1970年,先行者们找到了法国在技术文件上公开的资料。法国的马库尔是为军事服务的一个基地,法国是最早拥有核技术的国家之一,五、六十年代干的就和我们在404基地和后迁到三线的工程有极大的雷同之处,他们开创了一种叫做PIVER的罐式玻璃固化方案,相当于一种初级实验装置。解决了马库尔的高放废液问题。到了70年后,法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核技术民用计划,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已经在该基础上,由简单的 PIVER发展为AVM,之后更是为AVH所取代。PIVER技术也就被公开。我们的先行者把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翻译成了中文,并且开始了对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的研究,可以说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到1981年,除去文革后期的几年,在几年的时间里,在全国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玻璃配方、熔融罐的钢材、罐内温度测量的热电偶、多旋转度的自动吊车等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原子能研究所和821厂还建了几座大型的热室,为了安放今后的固化装置。1981年,我被召唤加入这个队伍,据说是要借用我的组织能力,把这项工作推入工程实施。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从头学习,用了几乎两个月的时间,苦学了玻璃工学和PIVER的译文资料,然后把整个固化处理过程分解成几大块,拟定了各个部分的实验要求,把小组成员相应地分成几组,各自负责一块的工程科研,同时,在核工业部和院科研处的大力支持和主持下,召开了全国的玻璃固化协作会议,在当时,内地还没有对外开放,只要是军工任务,到会者,凡是接到任务,都无不积极对待。到1984年,我们自己的玻璃配方已经研制完成,输送玻璃料的悬浮液的研究也基本完成,烧制玻璃的固化罐在大连523厂交工,在湘潭电机厂研发制造的罐外中频电加热炉也到交工时期,宝鸡水泵厂为输送玻璃悬浮液的蠕动泵也到交付阶段,我们在原子能研究所进行的玻璃熔融过程产生的气体净化实验(除钌、除铯)也在顺利进行,523厂制造的自动吊车已经安装在原子能研究所的中型研究装置的上方。我当时天真地认为,一年的工程规模试验结束后,我就可以正式开始组织工程设计和开始工程实施了。我完全没有想到当时国家的现状和在社会中涌动的一股思潮。1985年我去了比利时一年,在归国前已经听闻了要用德国的PAMELA熔炉式固化方案取代我们多年研究的成果,为此,我设法实地考察了法国的马库尔和德国设在比利时欧化工厂的PAMELA装置,并且做了对比,坚定地认为,为我国生产堆退役服务的装置应该越简单越好,越快上越好,绝不能清扫了一泡尿又留下一泡屎。再说,我们1985的国情与德国1985年自动化的技术发展水平是完全无法相比的,还有一点,德国人还没有解决他们熔炉的退役问题,欧化工厂只是他们的一个试验点,而我们的三线必须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尽早清理掉所有废物,关门撤队伍,确保不对大江形成威胁,这几乎是个政治任务。可是,1986年在我回国的技术辩论会上,尽管我甚至许诺,用已经基本就绪的罐式玻璃固化,在1992年建成的基础上,用4年时间固化完全部废液,而对方则认为用PAMELA的连续固化,1年就可以完成。用这种单纯生产能力的对比,以此证明我们的方案是落后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新技术需要消化的时间和全自动化在当时国内实现的难度。核工业部主管局负责人对新旧对比的糊涂概念,对自己人过去工作的无知和不信任,我们单位一些人相信外国人会(无私)帮助我们建立装置的幼稚,一些没有工程经验的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和今后运行的盲目和无知,加上一些人可能存在的想要出国的私心,倾向是如此明显(我还被扣上了帽子:对中国工业的污蔑!),我完全没有能力扭转局面。我只是一名无权无势的技术人员,我没有能力许诺出国,不会花言巧语,领导队伍里没有了当年的李勇,中央又集中在全面的改革开放方面,821厂的收尾不是国务院要关注的事,知道这个问题的周总理早已不在了。大的形势下,我感到力不从心,小人物一个么! 核工业部科技委的领导保持了默认的沉默,主管局局长和室领导(他们都不再是白丁,而是有职称的技术干部!)都有明显的倾向。我清楚地明白,821的玻璃固化在短时间是做不到了,我不得不选择离开。 但是,时间是最好的检验,20多年过去了,821的废液还在罐子里。据说要和外国人签合同(也许已经签了),还得花钱买人家的,熔炉的退役问题也许已经得到解决,但愿如此。汶川地震震动了所有相关的人,据说当时核工业部主持此项工作的主管局的局长在退休之后曾后悔,表示,那时他不懂。可是不懂的领导能够拍板,做出错误的决策吗? 改革开放确实改变了我国的命运,但是,也不可否认,我们有些人曾经眼花缭乱,去过西方的人当时不清楚中国的实际,又没有扎实的实际工程经验,就这样,821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被延误了下来。 我认为,中国的建设在向外人学习先进技术时,依靠自己的探索和依据实情,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才是最根本的,学习绝不能是简单抄袭。既不能盲目自负,也不能盲目追新,西方的市场经济绝不能天真地对待。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文章《什么是科学精神?》:探索、怀疑、实证与理性
livingfossil 2010-5-17 10:44
转载方舟子文章《 什么是科学精神?》:探索、怀疑、实证与理性 关键词:科学 精神 ; 探索;怀疑;实证;理性 ; 文章引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6xa.html (2006-11-14 19:15:47) 什么是科学精神? 作者: 方舟子 科学普及时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精神,这已成了中国科普界的一项共识。甚至连伪科学的鼓吹者也跟着嚷嚷要发扬科学精神,把伪科学人士打扮成富有科学精神的斗士,哥白尼、伽利略再世,而批判伪科学者倒成了违背科学精神的暴君教主了。显然,伪科学斗士与反伪科学斗士所理解的科学精神并不完全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多方面的。最容易获得赞同的一点,是探索精神。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科学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事实上,许多动物都具有好奇心,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可以说是进化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每一个健康的儿童都是科学家。儿童热衷于探究新事物,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也轻信荒唐的解释,接受无理的答案。他们所缺乏的,是科学精神的另一个方面:怀疑。怀疑意味着科学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地宽容。显然,愤世嫉俗似的怀疑一切是不智的,将因为心灵闭塞而失去了探索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具有怀疑精神,就失去了分辨是非的基础,所有的观念,不管是合理还是荒唐,都可以被全盘接收,科学将成为垃圾场。但是伪科学人士也可以争辩说,他们富有怀疑精神。的确,他们很有怀疑科学主流的勇气:“科学神创论”者怀疑进化论,研究“特异功能”者怀疑物理定律,诸如此类。而我们则怀疑他们的怀疑。这两样的怀疑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又如何避免心灵闭塞、怀疑一切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为科学精神增添新的内涵:实证和理性。 实证不只是要求有支持的证据。伪科学者往往声称他们有证据,也会在其论著中列举种种证据。但是那些全都是轶事、流言、类比、某位权威(往往是其他领域的权威或断章取义)的说法、捏造的事实、巧合等等,都不是能被科学界接受的证据。实证要求有确凿的证据: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严密的方法,重复、独立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控制条件、重复性、独立性和概率统计,乃是实证的特征,更是伪科学的死敌。实证离不开理性,亦即用严密的逻辑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推导,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最可能的一种。在缺乏证据时,也能够排除那些不合理、不可能的解释。休谟曾经提出一条判断原则,他称之为公理:“没有任何证言足以确定一个神迹,除非该证言属于这样的情形,其虚假比它力图确立的事实更为神奇。”这就是一条理性的原则。此外,象非常不平常的声称要有非常确凿的证据、从个案得不出普遍结论、相关的事件不等于有因果关系、无法证明不存在不等于必定存在、使用科学术语不等于科学理论、取证的责任在反主流的声称者一方、看上去无法解释的现象不等于不能解释等等,也都是理性的原则,是反伪科学的有力武器。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够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但是每一个健康的人也都必须经过恰当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严密的逻辑思维。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也未必时时刻刻都在坚持理性的原则。实证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中最为重要、然而也是最难掌握的方面,应该成为发扬科学精神的重点。 探索、怀疑、实证、理性,是科学精神不可分割的四个方面。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都是在为伪科学大开方便之门,或者有阻碍科学发展的危险。正是在这四面旗帜之下,科学研究不断地观察、检验,抛弃错误的观念,增添新的知识,从而持续地进步。在人类形形色色的活动中,我们很难再找到另一种能够持续地进步。文学、艺术并不进步,而是风格的改变。人文、宗教并不进步,只有流派的演变。但是与伪科学者所宣扬的相反,科学的进步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的大革命,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演化。科学的进步是连贯的进步。被视为现代科学最大的两场革命也是如此: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没有推翻了博物学、地质学的一切成果,而是保留了其中绝大部分数据和理论,做了重新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并没有推翻牛顿力学,而是它的扩展、深化。爱因斯坦在总结他的成果时曾经说过:“创造一个新理论并不象是摧毁一个旧谷仓,然后在原地建一座摩天大厦。它倒象是在攀登一座山,获得了新的、更宽阔的视野,在我们的起点和它的丰富环境中发现意料之外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出发点还在那里并能被看到,虽然它显得较小,并成了我们在探险攀登中克服障碍后所获得的广阔视野中的一个微小的部分。”妄图一举创建全新的科学,只存在于伪科学者的白日梦中,而事实上伪科学也从没能有任何的进步,因为他们不敢承认更不必说纠正错误。持续、连贯的进步,是科学的特征,也是科学工作者的自豪与慰藉。 2000.12.9.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7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是什么?
shanghaixpz 2010-3-31 14:25
科学是什么? 记得大学时老师就问过我们这个问题?当时回答得怎样,已经忘记.在大学呆了几乎快20年,做过教师,做过研究,现在又做科技期刊编辑,有了一定的阅历,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会不同于20年前的大学岁月里.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生时期,一位学友常常用四川话说:科学吗!就是国家出钱来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 所以从事科学探索的人,首先有好奇心,其次需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时读农大,常常在学校农场和农学育种加代室(不知道这三个字对不对)看到一个面孔黝黑的老人,后来我们系里的老师告诉我们:那人是院士赵洪章!!!我们当时瞪大眼睛,不敢相信,伟大的科学家竟然如农民一般.赵院士一辈子从事小麦育种,为国家作出大的贡献. 科学是对探索的总结,是提炼,最后形成文字,和其他东西表征,所以,从事科学的人,在总结规律,告诉后来者这里是已知世界,有些什么现象和规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值得纪念的一个重要节点
pkustm 2010-1-6 14:30
无论如何,今天成功的项目答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节点。至少这个项目立项应当没有问题了。 回想整个项目的酝酿或策划过程。真是感慨颇多! 首先,大家都讲交叉学科和学科融合,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存在很多问题。就象北京大学拥有全国最多的重点学科,文史哲,理工医。学科交叉的条件应当说是最好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学科本身的发展需求是一方面,但如果没有资源的投入,没有项目的牵引,交叉并不会自己发生。 其次,就是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和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今天评审的项目涉及北大本部物理学科和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和精神卫生研究院。其最初的想法和思路却是从科研管理部门的一个想法而起。曾经有人总结过科研管理的三个层次:基本服务,项目策划,整体规划。实际工作中,基本服务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但是要上升到项目策划和组织的层面,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及信息把握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至于整体规划这个层面,笔者本人还没有体会,一方面是能力要求更高,很难达到。其次是自己目前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当然,好象很多科研人员特别反感管理人员参与所谓的规划。但在当今的需要大量资源进行科研的时代,无论是从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组织自身的角度,管理和规划都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问题已经不再是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那么对于科研管理从业人员来说,困难在于如何准确识别组织对本部门工作的定位,并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来最大程度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认准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项目策划无法一蹴而就。交叉学科的创新性项目要获得认可更加困难。项目酝酿的整个过程也是不断与需求部门和有关专家沟通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毅力与耐心。例如,今天评审通过的项目最初的想法要在2006年底,到今天已经四个年头了。 最后,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的分工合作非常关键。毕竟现在是一个专业化取胜的时代。这可能也是支持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一个论据吧。其实,很多科学家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大量的时间(30%-70%)都是在从事不同层面的科研管理工作,自己直接做科研的时间已经非常少了。 是为记。 2009-1-6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3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撇方向——关于植物科学
Agrilife 2009-10-27 00:15
一撇方向 记得杨振宁在一期《世纪大讲堂》的《美与物理》中谈到自然科学之上是哲学,哲学之上是宗教;在植物自然科学的探索中,如果我们有必要在学术归去上点一盏明灯的话,那我要重提一下植物分类学。以前,我总以为信号转导是生理与遗传的交叉点和制高点,也是学术探索的最终归宿;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提升一下,归宿这个位子应该让给植物分类学,理由有两个: (1) 从对探索本身的认识和应用上说,我们的一切有价值的探索,只有两个目的:认识自然和调动自然(或者说顺应、利用并调控自然)。我们探索生理和遗传之后,最终还是要应用,应用的起点就是认识,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即它的什么功能成分、什么代谢类型、什么抗性、什么适宜生境那就必须在数据库中有个明确的鉴定和分类。任何一种植物,作为生命的完整独立体和独一无二的 DNA 链,你观赏它、抚摸它、想到它,它随时都应该在你的脑海里是一个完整体,有效害相容的矛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终归于它那固有而又极具适应性的生物学特征你必须将它分类分类了它才能归阁自然档案,归阁我们的灵感。 (2) 从探索者来说,当一个虔诚的老者逐渐停歇自己探索的脚步而掩卷回眸时,他就在做这件事分类或打包自己终生的探索和思维,他向外界交流时,也必定逐渐暗淡中间千姿百态的个体差异及杂中有序的代谢进程,他们多会由求证地逻辑转向融通地归纳,去梳理、去分流那美丽多彩的生命形态及生命旅程,给后来者无限的启迪和引领。 实时梳理、重拼我们的认知网络图,并且学而时习,或许会星雨般地自觉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命题。
个人分类: 自然之临|4501 次阅读|1 个评论
探索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路线图
lih65 2009-9-9 21:53
俞可平:中国民主化的最小成本和最佳途径-----以增量民主实现动态稳定与发展 记者 陈叶军 2009年09月09日11:0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要不要民主?   如果民主将会导致混乱,甚至国家的解体,中国领导人和民众就没有理由去追求它,在中国推进 改革的共识就不复存在。俞可平认为: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要不要民主。    民主是必然的   俞可平说:如果不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人们都会以为这是个伪问题。但有一篇文章在网上很热,叫《你看,没有民主的中国多好啊》,这种论调还有不少人支持,而事实是我们有民主,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除了这种极端的论调,更多的是对民主抽象上肯定而具体上否定。我希望澄清的是,民主不是你想不想要的问题,而是必然的。   他强调说: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我们之所以要把人民民主当作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因为民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简而言之,发展民主是为了造福于我们伟大的人民,造福于我们伟大的国家。 民主政治   俞可平说,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之所以发生,基本原因就在于民主制度的不健全。文革十年更是对国家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的彻底破坏。文革结束后,发展民主便成为全社会的最大政治共识。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中国式民主的根本目标、理想状态、主要形式、重点内容和现实道路。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是高度发达的人民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基层民主,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道路是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    民主具有普遍价值   俞可平明确而坚定地倡导着民主的普遍价值。曾经,民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改革开放前甚至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专利。而俞可平则认为,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是对全人类而言,民主是个好东西。在俞可平看来,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俞可平认为,全球化不仅使人类日益认识到共同的命运,而且对人类的共性,特别是对自由、平等、公正、安全、福利、尊严等基本价值,也有更加深切的体验和认同。中国政治的新发展,体现着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值,从根本上说,支撑这些政治变革的普遍价值,就是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   俞可平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不是西方的,而是普世的。能在主流媒体上,用一种干部和群众能看、能理解的语言发表,这是在开启官智,也是在开启民智,让官方和民间都有一个民主的声音可以接受。   有些人觉得写的都是常识,但它首先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接受了普世价值;二是因为这些普世价值还没有被各个层次的中国官员普遍接受,这篇文章起了扫盲的作用。深圳大学教授黄卫平说。   以往论述民主时,多指一种操作层面、制度层面的东西,而俞可平则用简明晓畅的语言,用富有哲理性的思维,简明扼要而有较为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民主是一个好东西,具有普遍价值这样一个道理,这可看做是对传统意识形态表述的重大突破。   倒不是说俞可平的论述代表官方在这方面的突破性论述,而是一种新思潮兴起的体现。因为从原来说这个东西不好,到现在说是好东西,这是个很大的飞跃(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史天健)。    中国民主发展路线图   虽然,在俞可平看来,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这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是有条件的。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和国民的素质、公民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   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这是需要我国政治家、决策者和民众的智慧来解决的。中国公众们能否达成民主共识,中国能否较快较顺利地实现中国特色的民主化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代价的计算。   为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俞可平提出如下实现中国民主政治的路径:    增量民主是中国实现政治软着陆的最佳途径   按照俞可平的理论,民主的发展是有其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在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上,即在存量民主的基础上,俞可平特别主张先在存量不动的情况下,找到不断进行增量改革的空间,鼓励政府创新。   在俞可平看来,在当前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中国的民主发展进程不会是激进的,而是按照一种时间上渐进、空间上(规模上)可控的路径达成的。增量民主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最优战略,是中国实现政治软着陆的最佳途径。他相信渐进变革是中国历史的经验。民主需要足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资本;所有这些领域的积极进步都将不仅从量上增加民主的可行性,也将适时发生突破性的变革。这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同时,当大部分人从社会经济改革受益时,增量政治发展便将获得动力。   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要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可通过三条途径:第一,以 带动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7000多万党员,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党内民主   以增量民主实现动态稳定与发展   俞可平认为,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关键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机制运转起来,以便使那些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的实现。   俞可平曾反复呼吁中国的政改道路要走出政治改革社会稳定的两难境地。并认为,中国要达到的不应该是一种传统的稳定,而是现代的稳定。传统稳定以堵为主;现代稳定则以疏为主。   俞可平提出了动态稳定这一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处理社会政治紧张的新思路。虽然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精英们可能有充分理由关切社会稳定,但在新的人口与政治环境下他们对稳定的过分关注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后果。俞可平将中国政府传统上实现稳定的方法称之为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与之相反,俞可平倡导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如公共听证会、舆论调查、信访、群体抗议等一些新的机制便是很好的例子。用他的话说,动态稳定旨在通过协商而非压制维持秩序。这样就把原来的平衡给打破了,建立了新的平衡。   动态的政治稳定将逐渐取代静态的政治稳定。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而是现代的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动态稳定的实质是它绝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的无序状态,而是使秩序由静止的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达到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走向善治:以法治之舟承载民主   民主扬帆离不开法治护航。十年文革最惨痛的教训之一,就是无数的公民,受到了非法迫害。见证了中国法治60年变化的法学家江平,把中国法治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经验主义及依法治国阶段。法律实用主义阶段是由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领导人制订的法律主要作为统治工具,合适便用,不合适则完全不予理会。其后是文革时期的虚无主义阶段,这时一切法律都废除,公检法不存在,领导人一句顶万句。第三阶段是由1978年改革开始,属法律经验主义阶段,邓小平提出要有法必依。当时大家仍是摸着石头过河,法律并非根据理想模式制订,而只是用经验写法律。最后则是法治上升为治国方略的依法治国阶段。   目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初步构建起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逐步确立,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加速形成。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司法制约的强势政府,必然以公共利益之名,甚至连这个名义都不要,随意侵害民众权益。   诚如俞可平教授指出的:若没有法治,公民的民主权利就有可能随时被剥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稳定,民主进程就有可能导致秩序的失控。法治的实质意义,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生活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一种法治,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真正实行。因此,法治的真谛在于民主。    结语   如何让民主造福中国而非贻害中国的困惑和思考,还会继续。每一个关心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人,都会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中国正在塑造他的新国际形象和核心政治价值。俞可平所贡献的信息和洞见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视野、焦虑和困惑,也为这个国家政治未来走向提供了参考。(本文根据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美国汉弥尔顿大学政治学教授李成、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史天健、《半月谈》记者宋常青等的观点整理而成。)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3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你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办?
cutefay 2009-7-17 10:41
昨天中午和往常一样在宿舍里边看动画片《多啦A梦》边吃午饭,看的那一集的名字是《寻找槌子》,主人公大雄在高井山上偶然间抓到了一只传说中才有的动物槌子。他内心很希望能够让周围的人知道他找到传说中的动物了,而最后他没有告诉别人,而是悄悄地把槌子放生回高井山了,这是因为他和多啦A梦担心如果其他人知道世界上真的有槌子这种动物的话,那么高井山的槌子可能就会失去自己的家园了。这样类似的情景在影片中经常出现。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是主人公为了世界和平或者为了发现的这事物的安全等原因而保守了秘密。 假设你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对科研的价值很大,然而这个秘密如果公开,那么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呢?是会跟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保守秘密,还是向全世界公开? 我想,选择公开的人会比较多。原因是:一、当你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心情会非常激动。这种激动的心情会让你很想跟别人分享这个秘密;二、这个秘密的公开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好处,例如一下子变成了名人,并且还可能带来很多的财富、地位;三、你想虽然这个会带来负面作用,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阻止或者弥补这种负面影响,也就是,你觉得有办法不带来负面影响。四、你觉得科研价值大于社会价值,为了科学的发展可以暂时牺牲一下社会效应。 所以,我觉得影片只是影片,影片中的很多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实现的。 后记:有时候我有一些小的心得或者经历,这些心得或者经历不够写一篇博文,我就在以后的一些博文的后面打包写上一些其他的东西,让读者在浏览博文的时候顺带读一下这些。 这篇博文的跟班是: 我写的神奇的微生物系列博文成为了太监博文了。啥叫做太监博文呢?要从论坛上的太监贴说起,太监是无后的,所以在论坛上只有上文没有下文的帖子就被成为太监贴了。所以,同理,我的这系列博文好久没有再写新的,所以就变成太监博文了。
个人分类: 科普*探索|5727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位哲人对地震工作者的忠告
热度 2 dilingjun 2009-5-19 17:12
一篇跟贴《站在甘肃望四川》写的真好!细细品读,获益多多;既富含哲理,又广播学术;既放眼宇宙,又胸怀地球;既高歌经验,又剑指难题;如此学识!可谓哲人也!以致荐给网友共同欣赏: 人类认识世界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累积的,是从小一归到大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地震是一种地球的自然现象,如何认识这种现象,人类自古至今,始终都没有停止探索,并努力寻找其发生的规律并找到了一些与其它现象的联系,也进行了成功的和失败的预报。成功的则说明地震可以认识,失败的乃是成功之母说明人类还须继续探索。 大自然从小讲是我们的地球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万物,从大的讲到月亮太阳星河宇宙万象。万物万象联在一起这就是大自然,联在一起就是联系关系,事物的相关性。认识事物不能从小到小,而应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分析联系,从中寻找规律。探索地震,也应如此.地球不是地球,而是天体的一部分,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谁都知道。潮起潮落与月亮有关,地震发生难道就与月亮太阳大宇宙无关?NO!一定存在联系与规律!人知冷热,要穿衣住房,动物生存,寻场而居,只是敏感不一。大难来临,信息万象,必有异象。观之敏之,方可避难。但人类不敏,自身无法接收信息,只有借助其它方法方可避之。地震乃地之动,其动之前,必有信息。物理的化学的流体的固体的信息很多,人类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观之测之,在不断的积累中而识之,逐步找出规律。观地一点,测之多点,多点联系,多项联系,一方异象,八方变异,只是程度不一,相关有异,有异必报,相互交流,全信分析,终可把脉.。三天的哀悼日就要结束,但悲痛难以忘怀。而且不可忘怀!痛定思痛,我们国人要学会什么?我想,我们国人要学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事的态度。我们的建筑要在哪里建?新建必须考虑地质结构与防震。但我们的国土没有地震的地方少,不少建筑在地震区,又不能马上都拆迁重建,怎办?必须想办法预测,我们能上天,为什么不能入地为地震把脉?可惜我们国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忘记了三十二年前的悲痛!难怪有位姓黄的科学家两年前说唐山大地震的悲剧非不可能重演,为什么?因为我们权威的科学家一言独大,难以预测。只研一点,忘记了系统性整体性,忘记了群策群力,好了伤疤忘了痛。唐山汶川,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已经在和平年代承受了两次巨大悲剧,难道还要第三次吗?!我们国人必须痛定思痛不可忘怀!这次汶川大震,是一次战争,损失巨大,国难当头,国人皆有责任。要全民抗震救灾。要科学花钱,用现有的安全的大中学校舍安置难民,把帐蓬简易房压到最低量,用好资金用于长久住房的建设给难民。我们有国家投入,有全民捐助,有国际援助,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重建家园,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以人为本,痛定思痛!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现者的苦难
lcguang 2009-5-14 02:15
我的更多发现, 参看 http://survivor99.com/lcg
个人分类: 杂谈|4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8,我的探索,我的梦
dongkell 2009-3-29 21:57
2008,我的探索,我的梦 天空蔚蓝文 李良的博客 按:今天上午发表了博文《破灭的梦之无奈的科研》,同时把它贴在了小木虫和南湖论坛上。从回复留言看,人们普遍感觉这篇帖子的悲观情绪太浓。是的,这点我承认!《论春天的到来》好像读起来就有点压抑。其实我内心还是有希望的。 不过,记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中的瘟疫。 所以,以后自己绝对不会再发消极悲观的文章来了。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08年底写就的。 现在的经济寒流越来越冷,且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即使明年情况有所好转,恐怕也会出现乍暖还寒的以外,所以提前过冬,未雨绸缪,积蓄能量是上上策。待到明春三月,才能以更绚丽的姿态出现在斗艳争芳的百花丛中。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和探索,我对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已有了明晰的目标。整合以前的观点和这么长时间的理论探索成果,形成以下理论体系,做为后半个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学习目标。 一,总体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1.以更加开放的姿态 以更加乐观的状态 以更加务实的精神 以更加稳健的步伐 2.用全球化视角去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提高外国语水平,具备听、说、读、写、译等相应水平。 3.深化和拓展专业领域的学习,注重前沿性、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发展,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含科学人物传记)纳入学习范围内。 4.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培养个人哲学理念,学会独立地思索具有本质性的问题。 二,现阶段的指导方针: 以社会、市场、企业为导向,以求职为切入点,合理规划研究生后半段的工作学习 三,具体策略: 1.确立英语和计算机做为技术性工具的地位。 学习,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学英文的目的很简单: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随着现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英语地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比如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最现实的事例就是查阅外文文献;再比如,毕业后,进入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有可能出国考察或做涉外业务等。不要让语言障碍成为自身发展的瓶颈。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改变学习英语的动机和方法。计算机做为现代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它,就会被数字鸿沟所隔开,远远抛在后面。对计算机的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计算机快速获取信息,以便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能够更快更准地对事件的变化动向和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另一个是,熟练运用它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掌握Office办公、Photoshop修饰、Oracle数据库和AutoCAD绘图等各种基本软件和行业软件,以便进入企业后快速转变角色。 2.合理规划时间,确立制度性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是有惰性的动物,仅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对于自律性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要用制度来约束自己,违背制度要给自己什么惩罚等等。奖励使人乐意去做某事,而惩罚可以约束人不去跨越某警戒线,也许这就是人的本性。一天24个小时,所以时间是守恒的,用在娱乐上的时间多了,自然就不会有大量时间用在学习上。时间是一种资源,从经济角度讲,也是稀缺性资源。同时时间如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的,这有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不要轻易让它在你的弹指间溜走。 3.以社会、市场、企业为导向,以求职为切入点,合理规划研究生后半段的工作学习。 这条与总方针中的第三条有出入,但仍能调和起来。鉴于现在的市场变化和以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在的方针是合理的。在具体落实上,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且各方面都不得松懈。一:保证研究生课题的顺利完成。因为课题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毕业后,在市场或企业相对还是有使用价值的。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因此,切忌抱着只要工作量够毕业就可以啦的思想。再想一下,现在老板出钱,你可以自由的去研究探索;毕业后,还有这样的好事吗?不要太计较工作量的问题,换个角度思考。二:社会要求的是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所以为了毕业后能在社会、市场和企业中立足,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学校能够就是在抓好科研的基础上,抽时间来研究行业的市场概况和动向。立足社会、立足市场、立足企业,来统筹考虑,规划安排。三:那如何以求职为切入点来提高自身能力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现在做求职简历。他有什么作用?一个是在求职简历中打算如何介绍自己,来说明自身具有某方面的技能或能力。若你发现自己不具备该能力,那就找到了自己的缺陷之所在。就为培养这个能力而努力吧!把简历放在网上或投向企业,看自己的简历是否能吸引HR的眼球,以此反馈信息来修订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后一点是,可以从网上找一些笔试或面试题目来作答,来发现自己是否真的为一个空稻壳。人有时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需要一面镜子来时时曝光自己,也许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 4.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 人的阅历、知识层次和社会背景等很多因素强烈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认识。所以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犹如立体物不同的投射面一样。开阔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宽广的胸襟。对事物不同侧面的总体宏观把握也是一种能力。我对国际化理解还不深刻,但我不认同国际化就是所谓的西方思维模式。我认为国际化视野的一个重要层面是超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域、民族、历史和宗教的包容。这是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要慢慢培养、逐步领悟。我对此深有体会。当我从农村考入大学进入城市,发现自己如此土气,什么都不知道;而当我来到武汉后,发现自己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先前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原来如此狭隘。 5.把科学哲学(含科学史和科学人物传记)和艺术做为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做为科学工作者,阅读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可以使自己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去反思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而人物传记则是伟人会在自己失败时给自己激励,怠慢时给自己鞭策。重视艺术对科学的贡献、对人全面发展的贡献。做为一个社会人,要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时时反省自己做为社会人的地位和价值。不求自己飞得多高,走得多远,但愿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走好人生的每步棋足已。 最后专门强调一点:健康的体魄是革命的本钱。 以上5点都是策略型的东西。4和5是长期性的,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2做为一种制度措施、1和3做为现阶段学习目标,都要进一步给出明确的实施细则,一步一个脚印,圆满完成自己的研究生学业。 改变,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为了美好的明天! dongkell写于(081231)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39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考槃笔记-32-四本书一个时代
考槃在涧 2009-2-10 15:32
最近读了一些书,除了数学物理学的书外,比较有印象的是这四本:《李国文说唐》、《中国景色》、《预知社会》和《我的千岁寒》 《李国文说唐》 http://www.amazon.cn/dp/bkbk616812# 《李国文说唐》的作者是李国文,这是废话,呵呵。在这本书里,李国文别有用心地八卦唐朝和唐朝人物,基本上是文史哲政治一锅端。 这是搜狐读书的评论文章: 李 国文:《李国文说唐》(试读) 这是新浪读书里部分文章:《 李国文说唐 》 李国文显然是在借古讽今,比如在《唐朝的谎话政治》中举唐僖宗年代蝗灾的例子,蝗灾时,京城市长上书说,京城周边的蝗虫不吃庄稼,在荆棘上抱着死去,满朝文武弹冠相庆。政治做到这个份上,也够可以的,撒谎者和弹冠相庆者都只能用无耻来形容。当然,谎言政治从来没有退出过中国的舞台,官对官,官对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撒谎。比如去年某人在年初国际油价上涨时发表言论说:中国油价要同国际接轨;结果半年后国际油价下跌,人民群众要求接轨时,还是这位专家又说:中国油价还不能和国际接轨。如此荒唐的自打其脸,用李国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中国人,好说谎者多,好拍马屁者更多,而中国的最高当局,好听信谎言者多,好被人拍马屁者更多。 李国文还总结道: 当撒谎成为做皇帝的和做臣下的对话方式时,那必然催生下列非说谎不可的状况:一、撒谎的比不撒谎的能捞到好处;二、撒大谎的比撒小谎的能得到更大的便宜;三、能瞒天过海、滴水不漏、胡吹海唠、天花乱坠地撒谎,并且做到脸不红心不跳,面不改色者,能把皇帝老子骗得鬼迷心窍、深信不疑、引为心腹、以作依靠者,那就达到撒谎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他总结得很精辟。 李国文进而对中国知识分子画了几个素描。在《锦瑟无端五十弦》中,李国文引李商隐的故事和当时的党争,来说中国知识分子的德行和党同伐异: 文坛文坛,其实没有这个坛,只有大大小小的文学圈子。这种或暂时的,或长远的,或松散的,或紧密的文人集群,与黑社会的拜把兄弟,与青红帮的契结金兰,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进而,李国文又在《曾经沧海难为水》里对元稹进行了一把精神分析: 中国文人最值钱的,是他的才华。中国文人最不值钱的,是他的人格。 更在《 人间惟有杜司勋 》里,提出了四类知识分子 一 , 把文学当成生命的 ; 二 , 把文学看成饭碗的 ; 三 , 拿文学当玩艺儿的 ; 四 , 专门以折磨文人为己任的。 他这个分类很妙,起码拿到今天也还蛮好用的。 当然,今天的知识分子已经不限于那种旧式文人了;但我看外延虽然扩大了,内涵基本上没有改变。李国文在《 中国文学排行榜的滥觞 》中以杜甫诗《戏为六绝句》为开始(王杨卢骆当时体 , 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 , 不废江河万古流。),谈了谈他对文人相轻和排行榜的看法。这种毛病其实今天又何尝不寻常见于文化界和科学界? 总之这本书还是很有看头的,喜欢看八卦的和愤青都能各得其所。有人评论这本书内容不错,但太酸;我想以李国文七十高龄,实在没有必要去争闲气;因此只能说,中国的知识界实在是太糟糕,糟糕到一个老人借古喻今的东西大家读了都受不了。 《中国景色》 中国景色是单之蔷系列地理作品的合集,有的文章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能够读到。这系列作品从西湖谈到南迦巴瓦雪峰,从泸沽湖地区的走婚谈到茶。单之蔷还分析了燕、鲍、翅、参等四大名菜的实际营养价值和为何这几种实际营养价值普通的食品被赋予了如此多的附加价值。比较有意思的是,方舟子在他新浪博客里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我都很赞同,姚明也发出过不吃鱼翅的声明和倡议。估计还是有不少暴发户会认为能够吃上点鲍鱼和燕翅就是生活品质。我吃过鱼翅、燕窝,也许是我吃的是山寨的,总之我从来没想过需要再吃一次。 单之蔷这系列作品充满了探索精神和真正意义的人文关怀,比如他分析为何东南部的湿润要感谢西北部的干旱,为何植树造林只是一个童话。可能是出于年龄的原因,单之蔷的文章相对于松鼠会的松鼠们的文章更加挥洒自如、清澈透亮,我非常喜欢。 单之蔷在新浪有博客,我不知道科学网是不是可以 向单 先生发出邀请? 这是单之蔷的 新浪博客 ; 这是一篇评论这本书的文章: 聂作平:品读单之蔷 中国景色 这是另一篇评论文章: 《中国景色》:重构中 国 景色 北京大学的吴国盛也读过这本书 : 读《中国景色》 ,吴国盛在新浪也开有博客,不知道科学网能不能邀请他来?这样我可以向他请教关于时间的哲学问题,他那本《时间的观念》写得真是不错,吴国盛本人是空间物理专业出身,谈时间问题洋洋洒洒,至少从纯哲学层面看是蔚然大家,让人佩服。 我认为《中国景色》是一本值得买回家喝着茶或咖啡慢慢读,慢慢想的文章。如果能够在丽江的小咖啡馆里就着咖啡捧着书,消磨半天;在日落时再揣着读书的感怀出门看玉龙雪山,要多小资就有多小资,要多文青就有多文青。 说到旅行,我比较推荐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背包行。所谓大香格里拉地区,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为中心,西到南迦巴瓦雪峰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东南到丽江、虎跳峡、玉龙雪山,北到贡嘎山、海螺沟和康定,中间包括稻城三神山这一大区域。 这是一张不完全的大香格里拉区域的图: http://www.57go.com/2004/dc/dc2004-sgl-12-lj.htm 这个博客里的信息很有意思,有徒步虎跳峡的路线图: http://tomahawk-chop.blogspot.com/2007/05/backpack-loaded-see-ya-next-month.html 大香格里拉区域不但景色秀丽奇诡,人文风貌也十分独特,单之蔷在书中说,人们往往认为异国风情和中国文化差异很大,其实在全球化背景下,大香格里拉区域里的文化和我们熟知的文化差异更大,更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大意)。 经常有人跟我说生活没劲,我想,如果你能像卢梭一样,在大香格里拉地区隐居三年,你的很多看法都会改变。大多数人的一生,在得陇望蜀中消磨掉了,在前怕狼后怕虎中摇摆掉了。 《预知社会》 (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03/16/content_414402.htm ) 这是本介绍物理社会学的书。很多人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同自然科学比有本质的差别,这种看法至少是不完全的。《预知社会》用大量的实验、统计、图表、模型证明,所谓社会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可以科学化的,豆瓣上这位读者的评论我认为非常到位: 这是一本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社会学的书,即通过流体力学和概率论等来解释人类群体的行为模式。 一般,我们认为人类行为是不可预知的,其作为群体的行为也是没有规律的。不像物理学一样,只要给定初始条件,结果就是确定的 -- 这就是科学原理。但是,本书就要颠覆我们的这种观点,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某种规律性,甚至可以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看到,道路的形成,交通拥堵的产生,经济兴衰,公司的规模,文明合作和冲突的等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本书的观点,并不是作者原创,而是大量的引述了其它人的观点和实验数据,所以是本科普读物。从科学原理开始,一直讲到社会政治学,旁征博引,作者的确是渊博的很。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译者,翻译得非常好。 (详见这里: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338638/ ) 我并没有全文阅读这本书,因为书里有一部分内容我已在别的书里读过。一个实验引起了我的兴趣: 研究者发现,一个小镇有一个很火的酒吧,大家都很爱去,但人一多就会让酒吧非常拥挤,还不如自己在家里看电视。如果大家都不去酒吧,那么冒险去酒吧的那些人就能够得到一个宽松的环境,享受到一个美妙的夜晚。那么,每个人应该如何决策呢?研究者发现,最后酒吧的人数会稳定在 50% 左右,上下不会超过 20% 。也就是说,在群体没有经过任何协商的情况下,人们的决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在这个研究中,由于人们的选择只有去和不去两个,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像扔硬币一样,去和不去的人各占 50% 。我这里不把那张图贴出来,事实上,酒吧的人数围绕 50% 的涨落并不很大。 我和我同事聊这个事情,他提了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高考填志愿时,他想报清华,当初他的成绩在清华分数线上下浮动,考上和考不上都很正常;由于去年清华分数线很高,他当时分析有可能今年报的人就不会太多。但转念一想,别的考生也不是傻子,他们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今年报考的人数又会很多,因为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别人也会抱有同样的想法。最后他还是报了清华,也考上了。似乎当年报考的人数既没有特别多,又没有特别少(从分数线判断)。我们总结,其实最后在此消彼长下不同决策趋近于平均分配,报考与不报考的人数相差不大,最终能否考上清华还得靠自己的实力而非自己对社会的判断。 这个实验和事实说明,在我们对一个人、一件事情并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的推测实际上是照出自己的镜子。如果你对一个领域并不了解时,你的分析思路只能按照你最熟悉的那个领域来;而如果你对一个人并不了解时,你只能根据你心里认为的常理来揣度;常识往往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信念。这大概是对佛眼中众生皆佛,狗眼中众生皆狗的科学解释了。当然,以前有人用这句话来反噎我,说在杨才子你眼中我又是什么呢?我找不出什么话回答他;以后一直在想到底是我的问题呢,还是他的问题?应该如何回答这个诘问?中国人的智慧在吵架方面似乎特别发达,呵呵。 前段时间李淼写了两篇大作《 生活中的对数 ( 外一则) 》和《 量纲嬗变 》,很值得一读。这两篇文章似乎是给了两本杂志,不好引用,我偷偷的引用几句话,估计问题不大: 人类和基本物理常数有关是明显的,因为我们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的质量以及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决定了生物的很多东西。同时,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地球的重力,从而,我们的身高等等又和地球的重量以及牛顿引力常数有关。地球的重量和引力常数还决定了其他环境因素,例如空气密度,后者又会影响一切生物。所以,人能感受到的基本单位是个非常复杂的动力学的问题。 这是环境对生理的影响,在《中国景色》里,单之蔷对环境影响文化乃至饮食(比如成都人为何闲)做了很多分析,结合前面的《李国文说唐》和现在的《预知社会》,也许我们不难理解中国的文化为何如此,甚至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这里先不叙述了,以后有精力可以谈一谈。 《我的千岁寒》 ( http://www.southcn.com/edu/newbook/shuxun/200705090452.htm ) 有一些人向我推荐过这本书。我的一位美丽且有才的同事跟我说,感觉王朔像是磕了药似的。我不是王朔的粉丝,他以前的作品有点痞子味,所以我同事这么说我就不想看了。大家又说这本书是狂禅,我一般都把认为自己开悟了的人归结到知道点禅的皮毛中去,听了这个信息就更不想读了(事实上,开悟过程中修行、打坐、出世都是必须经历的阶段,没有经历过戒的阶段要想慧几乎是不可能的)。 春节买了一大堆书,顺手捎上了它。这段时间翻了翻,没有逐字逐句的读,先前读觉得他真是磕了药,后来直接翻到《唯物论史纲》,有点心得了。我读《唯物论史纲》感觉很亲切,很多东西在我的静夜狂思里可以找到影子嘛。再回过头来读前面的,有点明白他的狂禅了。 总体来说王朔这部书是写给自己的,我感觉要么他把文学当成生命的,要么他拿文学当玩艺儿的(李国文归纳的四种文化人中的两种)。王朔写这本书有没有嗑药,这只能私底下闲话几句,不能乱说;但这本书尤其是《唯物论史纲》改变了我对王朔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他起码在试图超越自己,试图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这就够了。王朔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比如灵魂,每秒 三十万公里 ,书中常见类似的句式,要我说呢,写一两句这样的句式不很困难,要写个百十来句不带重样的,那就见功夫。 一个人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就是在和时代对话,和天地万物对话。这么说似乎有点落入了天人合一的俗套和伪科学,不过如果你仔细读仔细想了我前面的引文和文字,我想不难理解我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外是时代在某个点的表现,不外是环境在某个点的表现,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成长环境不同的两个人,可以在一些事情上的观点惊人地一致了。 而垃圾的产生,往往就是没有和自己的心灵对过话。作者通过写作套路向媒体交差,媒体通过追逐热点和酸俗向读者交差,读者通过快餐向自己的大脑交差;于是兴奋和遗忘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因此我并不推荐大多数人读《我的千岁寒》这本书,如果你读我的《静夜狂思》系列都有点费劲的话,那么读这本书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当然,你可以认为我的东西或《我的千岁寒》都是垃圾,因此,我们就不必挑战自己的习惯去读那些自己认为是垃圾的东西了。 读者读博客和读书都是在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和作者交流。有的作品由于熵比较低,要求读者也要有低熵,那些高熵的读者进入不了作者的世界,读不懂和读不通就发生了。所以媚俗的作品,文学作品也好,春晚的小品也好,流行音乐也好,总是容易被更多人接受而火起来。而反观那些低熵的作品,尽管喜欢他们的人不会很多,但大都比较稳定而持久,这些作品往往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话又说回来,快餐年代里,又有几个人会有耐心去认真读一篇文章、一本书,谁又会自己去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呢?当一个人习惯了和自己的大脑一夜情,谁还会在乎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西施还是貂蝉呢?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年前黄庆问我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什么,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时不时的想这个问题,读完这几本书,看完李淼的两篇博文,我突然有点感触。尽管有不少人仍然沉浸在过去的世界里,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总还是有不少人在尝试和探索。比如单之蔷的《中国景色》,吴国盛的《时间的观念》。 严格说来,这四本书的内容并不能代表这个时代,我看到的是几本书的写作翻译背后体现出来的思考、探索和自我超越。体制的改进往往需要社会思想的积累和重大事件的触发,是可遇不可求的;思想上的激荡则既不需要呼吁又不需要流血。只要我们愿意在听多了宏大工程后收拾心情,自己躲在小屋里多读几本书。 尽管现实的纷纷扰扰仍然时不时的跳出来蛰大家一口,但总有些人在坚持不懈的读书、思考、写作、探索。尽管这些工作往往淹没在浮华浮躁之中,但它们会对那些愿意寻求真理的人们有所帮助,经岁月的大浪淘沙,最终沉淀为菁华;正如历史从来不会记住地震和地震中那些懦弱的生命,而只会记住那些坚强面对和勇敢走出困境的生命一样。 因此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是探索,也许它还没有成为今天人们生活的主流,但它终于会有春风化雨的那一天;也许昨晚它已经悄悄地来过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早上推开窗,美美地呼吸从窗外传来的暗香。 我们读这些书这些文章,不正是在感受这个时代的精神暗香么? 最后借用费恩曼的句式寄语大家: Stop brawling and think.
个人分类: 天问|71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我的地盘你做主!
人为峰 2009-1-30 15:10
我的地盘你做主?!只要你具有科学精神! 我的地盘你做主?!只要你对我的地盘有足够的兴趣! 我的地盘你做主?!只要你认为在这个地盘能够实现你的梦! --欢迎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合作。也欢迎任何专业背景的志士来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只要你自己确认在我的地盘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9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地磁变化看地球的生命
moxj 2008-11-28 20:23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6-09/06/content_5054252.htm 今天有个同学从旧公寓搬到我们新宿舍这边来住,整理床铺的时候问我头朝那面睡合适一点.一看有这么一个机会,我马上回答:科学网里有专业的医疗保健选手,你要多上来学习. 有很多人都知道人体会受地磁场的干扰,医生建议大家头朝北面睡觉.而且心脏一般在靠左的地方,为了减轻它的负担,可以弓身向右侧身睡觉. 然而一帮搞地质的在一起聊起这个磁场来,当然就扯的比较远了.由于现在对地磁场的监测更加精确了.所以不少人会关注地磁场变化和构造活动的关系.我们人类的安全监测网将会不断的完善.相互印证,更加科学.但这个问题我不懂,今天也不乱想. 讲下磁场和一个地质理论的故事.是关于板快理论发展的事情.很早就写过一篇《 站在世界屋脊看板块理论的中国人-其中一个小学生的遐想 》的胡话.今天简单介绍下这个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证据. 早在 19 世纪,人们就发现地球上的有些岩石磁性方向和现在地磁场是反向的.后来人们得知很多星球,包括太阳在内都会有磁场倒转的现象.本来前写天想专门写这个话题,但最近经常要加班就忘了.说到这里,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人,一定会想起电影里的地磁倒转事件,那时我们的很多仪器都失效了,地球上一片混乱.甚至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灭绝就和这个有密切关系.其实这是一个地球的正常现象,前几天的新闻里不是大家都看到蜘蛛在失重的状态都很快就恢复正常,可以织出完美蛛网吗?当然新的研究也发现一些动物是在利用地磁迁徙,他们身体里有些分子有指南针一样的作用,比喻有种叫蓝光受体的东西被不少科学家研究.下面的简短介绍可以让你了解一点这种地球事件. 当人们提出大陆漂移的时候,有两个分别叫瓦因和妈修斯的人联系到地球上的磁场倒转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地球的磁场是会不断倒转的,而海底的板快又是不断生长的.那么新长出来的板块就保留了当时的地磁方向.这样海底板块不断生长推移将会出现相反方向磁条带在整个大洋板快交替出现.结果有另外以为军队出生的船长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在大洋里连续取样,证明了这个想法.这样先前的板块理论重新获得新生.另外人们在陆地上随时间不同钻取的样品也表明这种情况,后来在海底钻探垂直取样(越到深部代表越老时代的沉积)结果有很好的吻合.(记忆不一定准确,附一张下面的图容易理解,百度是个什么网,连点基础的东西都搜不到,以后看到再修改吧) 其实关于地球磁场的问题有很多人感兴趣,关于地球磁场的模型也很多,比较被接受的一种是发电机模型,其中有很多问题,比喻温度超过居里点怎样具有磁性的问题,当然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和地球上不同,所以有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事情.最近地球磁场正在减弱,历史上这种情况可能是倒转的前兆.但用双发电机模型在计算机中计算模拟,也有恢复正常的可能,这种模拟和实际结合的比较好.(可惜我关注过的问题都没有留下资料和图片) 就此停下吧,这个话题因该做个系列聊的,而且可以提出不少问题想法,但今天看到这个网有人提醒大家比赛专门设了科学奖,我就把今天以后的文章都冒昧放在科普里吧,可能有不少错误,故事也不完整,如果有人讨论,我会在留言回复里向您学习,积极和您讨论.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存在时光机的话……
cutefay 2008-11-7 00:44
最近一直在重温《多啦A梦》,于是做梦都梦见了时光机。我的梦里面有的一个情节是在地震马上至我们面前的时候,我灵机一动,可以用时光机回到过去来改变历史。于是我们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回到了过去,找到了即将从家乡去爬山的我和弟弟,阻止了他们去爬山,于是历史改变了,我们一直舒服地待在家里。(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4829 ) 梦中的情节是缺乏逻辑性的,醒来时候细细想了一下。如果真的坐时光机回到过去,那是否真能改变自己的历史?如果改变了,那么自己经历的很多事情就是没有经历了,也就是没有存在性,那么,现在的去改变历史的自己,是否还会存在?如果存在的话,那么是否还会记得这段给通过改变历史而抹杀了的记忆? 机器猫上的运用时光机的情节都是改变不了历史的,就是他们回到过去,结果无论如何还是让事情向着现在的事情发生了。大话西游中的情节是至尊宝回到五百年前从而改变了历史,结果五百年后的情景和原来不同了,但是这样的话五百年后的至尊宝就不存在了,而那个变成孙悟空的至尊宝还能记得他经历的一切事情。 记得看过一些科幻小说上是这样解释的:人类回到过去改变历史之后,历史就向另外的一个分点行进了,也就是出现了一个平行的世界,这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不冲突。主人公在两个世界里都有存在。 我还看过有个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个两性人回到过去,和自己结婚生出自己这样的荒诞的事情,来说明时光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究竟时光机是否存在?存在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 希望能够听听大家的想法。大家可以在回帖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3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路要自己探索
mylord 2008-10-8 23:11
路要自己探索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我信! 我是个不相信经验的人。以前考研时,听过好多他们过来人的经验。听每个人讲的时候都觉得蛮有道理,但听多了直接后果就是迷茫!那时考研辅导班铺天盖地,同学们对其深信不疑,但我无动于衷。只因为我不相信别人的经验。 我这里的经验指的是别人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我讨厌按照别人认为正确的方式去生活,工作。我拥有健康的价值观,他可以指导我活出有意义的人生。不让别人的成功成为自己的障碍。 诚然他们的成功与他们的方法有关,既然他们用这样的方法成功,同样的移植到我们身上,如法炮制也该成功。但我相信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别人的做法永远最适合他们自己。而我们一定也有最适合自己的成功法典。盲目的追求他人的成功秘诀,按照他们的做法规范自己很多时候,得到的只是邯郸学步的结果。 人不能没有自我。在仰望大师的光芒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也可以燎原!而且我们比他们更有潜力,因为他们已日到中天,而我们还只是朝阳! 既然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找到成功的法门,我们同样有能力为自己量身定做自己的葵花宝典。我坚信,路在脚下,路要自己探索。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长者告诉我们,这样做会如果会如果,不要直接就相信吧。自己动脑分析下,然后亲自实践体会一下,才能真正明白他话中的含义,或者有更好的发现和理解。这样你就和他站在同一高度了。否则,你只是体力劳动者。 在未知世界面前,我们与大师们都是无知者,从这点上我们是毫无差别的。但唯一的差别是,他们经验丰富,可以为他们将来的探索指出方向。但如果我不相信经验,我和大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个人分类: |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学术报告之二:中医的科学探索
人为峰 2008-9-7 08:51
中医的科学探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视探索不可忽视社会责任——与杨玲兄商榷
lingfeng 2008-7-30 22:05
看到杨玲兄大作 《 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 , 本不打算作文回答,但评论完后发现实在太长,就整理了一下放到这里了。 为了避免误解,我这里总结一下,杨玲兄前面的核心观点是:只需要强调探索精神,完全不管社会责任(如他说的: 责任感和学术完全是两回事;但科学不应该为成果负责。), 并且这样自然会产生社会效应,而在此文中似乎又认为社会责任是肯定存在的,但是不需要去管它。我的核心观点是:对于科学家来说探索精神很重要,但社会责任才是第一位的。 同样,我也同意杨玲兄的第二,三段,第四段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会走极端,我重视社会责任,但同样重视探索,只是更重视前者而已。事实上我之所以写《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因为好像杨玲兄的观点就是“只要探索不求结果”,在我看来确实是走极端了,如果杨玲兄认为探索最重要,社会责任也不可少,我是完全没有异议的。 “你很难让科学不偏不倚的既探索又实用。社会的轨迹不外是,当一个极端出现后,会因另一个极端的出现而逐渐走向正规,在正确的道路上保持一些年,又逐渐滑向另给一个极端。” 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做实验的时候,如果某种酸PH值太低,往往是用水或缓冲液去中和,很少直接用碱的;一件衣服湿了,不一定非得在阳光底下暴晒或用火去烤,在阴凉的方甚至是结冰后也一样可以晾干;社会上,法治国家例如美国也绝不会说:我们只要法律不要任何道德。 “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很难仅靠呼吁不靠立法而让他拥有社会责任感,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不需要呼吁他就已经拥有社会责任感了。” 我基本上赞同这句话,事实上,我早就看到道德是不可靠的,道德只能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只能依赖制度。但是应该看到,呼吁道德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在“礼崩乐坏”的孔子时代,孔子的对礼的强调确实对于净化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了不错的作用,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建立起科学的体制。同样,我是否也可以说,没有探索精神的人你很难仅靠呼吁而让他拥有探索精神,而有探索精神的人你不需要呼吁他就已经拥有探索精神了呢?中国的很多科研人员不过是为名为利为升官发财而科研的,呼吁探索精神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意义也一样不大,所以我认为呼吁二者效果是差不多的。 虽然 “没有人可以那么准确地预测自己将有什么样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将有什么样的价值” 但是科研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尤其是实证性的科学(例如医学),预见能力也是科研洞察力的一种体现。 “不会奢望每一个政府官员和每一个政府项目都对得起他的钱:这个世界总会有败类和失败”“即使是那些最优秀的研究者,我相信他也不敢保证,拿了纳税人百万研究费用,或者生活费用,就一定能在一两年内,甚至十年内得出好成果,哪怕只是与他的所得相当的成果。” 我觉得杨玲兄似乎误解我的意思了,我绝不会有这样的看法。呼吁社会责任,并不等于百分之百出成果,科研需要创新,创新就会有失败,这是科研的基本常识,我不可能不知道。我说的只是意识而已,例如假如我是一个篮球教练,强调队员要有赢球的意识,绝不是说每一场都要求他们一定赢。 “是我看到科学和科学家由于被民众和政治看到具有强大能量,而背负上了过重的枷锁。” 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认为就要以走极端的方式,强调其一不一定要完全否认其二。而且我所看到的科研现状,不是科学家被社会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是被不合理的体制所制约,这是官本位的体制决定的,与社会责任无关。 “促使科学家做出这些发现的,不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的探索精神。” 我不这样认为。袁隆平为什么不去研究野草,不去研究月季,而偏偏选择了水稻?因为对于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他选择了研究月季,基本上可以肯定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所以,科研成果既与探索精神有关,也与社会责任有关。 有人在我文章后留言说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有有益的一面,那就是说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有造福人类的可能,既然如此,何必再去强调呢?我的看法是,利弊皆有大小之分,而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所以,选题时应该选预见好处更大的课题,避免预见的坏处更大的选题。我越来越发现交流很困难,估计有人会反驳说:你能百分之百预见准确吗?我这里并不是说能够百分之百准确预见,所有的预见都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是从概率的角度上来说,预测多了,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误的概率,正因为如此,才有预测的必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之所以看法相差很大,既与我们的人生观科学观有关,还与我们的专业不同有关。正如我在前面文中所说的一样,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幸福,而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大众的幸福是统一的。我的专业是医学,医学科研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是以解决病痛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终极目的的。我以后在科研选题时,首先就会估计:假如我的研究成功,对于医学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在可行性相同的情况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意义更大的课题。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6036 次阅读|5 个评论
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考槃在涧 2008-7-30 12:03
如果一颗行星被一颗恒星的引力捕获,向恒星加速跌去,你应该怎么办?解决办法之一是放另一颗恒星在行星的另一侧,让引力平衡,而避免行星掉入万劫不复之地。 任何一种观点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对错往往发生在对观点绝对放大之中。我们也许可以中庸,但中庸是立场和态度,不是观点。只要是观点,就会有倾向,而观点本身往往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不可调和的是人们的立场和态度。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可的是,科学的职能中既有探索也有责任,这就是说,我完全同意凌峰兄大作《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中的第二、三两段。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目前要把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作为科学和科学家的第一性,或者,核心内涵。 人类社会存在的任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功用性。甚至毒品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不是要说存在即是合理,但对于现实而言不合理的已经不存在了,比如裹脚布。所以,客观来说,只要存在于现实的文明,就必然会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像一个人入洞房不用手把手的教一样,车到山前必有路也。 所以,我从来不会去呼吁教人们赚钱,我会呼吁人们认识他们的内心。尽管认识自己的内心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是在极端的赚钱观下,这个本能被那个本能抑制了。 科学至少有两个先天的本能:探索和反哺。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同意的是,从总体上讲,科学和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远大于他们的所得。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是,部分科学和科学家是坐吃山空的。 然而,这不是我们强调科学和科学家的责任就可以改观的。我们必须容忍局部的浪费和不合理存在,这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我们要呼吁一件事情,要么它能够带来实际的效果,要么它能给大家带来观念上的革新,如果这二者不居其一,我看不出呼吁的作用。 纳税人要求科学和科学家对得起他们的血汗钱,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我也是纳税人,如同我要求政府对得起我的血汗钱一样。 但一个稍微有点理性的纳税人,不会奢望每一个政府官员和每一个政府项目都对得起他的钱:这个世界总会有败类和失败。 科学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科学发现比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具有不可预见性。我不十分熟悉科学史,但我知道有相当多的重大或不重大的科学发现是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得出的,有的甚至与发现者当时进行的研究大相径庭。科学是要发现未知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那么准确地预测自己将有什么样的发现,这样的发现将有什么样的价值。促使科学家做出这些发现的,不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的探索精神。 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我说实话看不出政治家、科学家应该背负比其他职业更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我从来不会去想我的工作会有什么社会效益,我首先想的是对不对得起老板的工资。这是职业责任感,不是社会责任感。科学家的工作当然要对得起纳税人的工资,这也是职业责任感,这样的责任感和其他职业的责任不应该有什么区别。这也是职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个已经成熟或者趋于成熟的职业,只要它的从业者的行为符合职业规范,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社会财富来,而不用去向从业者强调社会责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反哺社会,过分强调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只会给科学和科学家戴上更沉重的枷锁。我不相信一个被捆绑住手脚的人能够跑得飞快,除非他是跳蚤。 没有人比科学家更懂科学和科学研究。所以,科学研究最好交给科学家们去判断。纳税人把钱交给科学家,就必须要承担这样的风险:有些钱就是要打水漂。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总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拿了不那么多的资源干出了大事情,也许是你,也许是我;也许是这个领域,也许是那个领域,谁又知道呢? 当然,在一些比较技术的领域,其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纳税人乃至企业也非常愿意在这上面花钱。然而,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是自发而不需要引导的,短期可见的经济利益会促使企业自己投资研究开发,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些研究不是科学,但它们显然是偏向于应用和技术的科学。 尽管我们不能把应用、技术和科学割裂开来,但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基础的研究,是没有办法估量其短期的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企业很难为这部分研究投钱,只有靠纳税人的血汗。然而,没有人敢为这部分研究打保票。即使是那些最优秀的研究者,我相信他也不敢保证,拿了纳税人百万研究费用,或者生活费用,就一定能在一两年内,甚至十年内得出好成果,哪怕只是与他的所得相当的成果。在这个领域来说,探索精神对科学发现的作用要远比社会责任感来得有用来得直接得多。当一个研究连研究者也不知道他具有什么社会价值时,他是做下去还是不做下去呢?不止科学领域,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我不知道他基于什么社会价值?我相信他只是心中有话要说,仅此而已。尽管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不尽相同,但二者有一点是相通的:科学成果和艺术成果的社会效益是很难客观评估的,至少在成果产生前是很难评估的。 科学研究者的兴趣来自哪里?首先来自他的探索精神。我们不要把科学的探索精神理解为空想主义。我们知道,科学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基于以前的基础和一定的规范之上,这决定了科学探索本身的科学性。科学探索当然会走弯路,纳税人的一些钱也会打水漂;但是科学探索的特点决定在总体上和长期上,纳税人只会得到十倍的回报。人们宁愿把钱拿去买彩票而把钱集中到几个运气特别好的人那里,也不愿增加科学投入或者增加科学家的收入,这不是很奇怪吗?难道科学探索出成果的概率竟然比中彩票还要小(当然这里存在自己中彩票的侥幸心理,不必深究)? 我要赞扬那些基于社会责任感而从事某种工作的,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基于兴趣、利益选择工作而不是基于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没有办法呼吁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很难仅靠呼吁不靠立法而让他拥有社会责任感,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你不需要呼吁他就已经拥有社会责任感了。 我之所以要呼吁探索而轻视结果,是我看到科学和科学家由于被民众和政治看到具有强大能量,而背负上了过重的枷锁。民众首先质疑科学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而科学家也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而科学最本源的探索精神却被政府、民众和科学家忽视。这是我们对科学不宽容的根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 因此,当科学正在或者将要滑向一个极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用另一个极端来平衡。 我理解所谓智者不过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能够比普通人更早嗅出空气中飘散着的危险信号,及早告知民众,通过尽量不打扰民众的方法影响民众。 我们说过倾向没有办法中立。你很难让科学不偏不倚的既探索又实用。社会的轨迹不外是,当一个极端出现后,会因另一个极端的出现而逐渐走向正规,在正确的道路上保持一些年,又逐渐滑向另给一个极端。 没有哪一个极端是绝对错的,但是存在两个边界。在边界之内,社会没有明显的倾向,是健康的;在边界之外,是需要警惕的。如果滑行得太远,则是危险的。但边界往往是模糊的和变化的,没有人能说我们现在是在边界之内还是边界之外。 所以,智者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法把偏离了边界的思潮拉回来。然而,大多数时候,连智者自己也很难肯定当下是否合适,自己的方法是否合适。 幸运的是,智者往往并不是决策者。当时机不当时,人们或者不认可智者的言论,或者把智者的言论当成疯话。疯话在抽屉里锁几十年后,人们像大梦猛醒一般,突然领悟到智者所言的道理:时机到了。而智者当时不合时宜的话的意义就在于,他让人们记忆中留下了这样的警觉,而一当时机成熟时人们就很快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智者给人们准备好了思想,播种好了思想。 尽管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对错不那么肯定,空穴毕竟不来风。只要有人理解到当下存在问题,就说明这个问题迟早都会成为问题。因为只有已经、正在、或者即将出现问题时,才有可能会有人感觉到问题,除非他真的是个疯子。 大家当然可以把我看成疯子,不过就算是走极端,我也要走科学探索的极端。
个人分类: 哲思|4344 次阅读|7 个评论
静夜狂思-(16)-科学
热度 1 考槃在涧 2008-7-28 16:25
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探索。 不要担心科学的结果。只要有科学的精神,就必然有科学的结果。个人的科学所获是随机的,群体的科学所获是必然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大群有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即便偶尔有个人收获,也不会有群体收获。 科学的结果不是导向幸福的上帝,科学的精神才是引导自由的女神。 ------------------------------------------------------------------ 科学的精神不是否定已知,而是探索未知;为否定而怀疑不是科学精神,因发现而怀疑才是。 思索不是科学而科学必须思索。 我相信,尽管思辨还不是科学,也许,总有一天,思辨也可以像实验那样,可以重复验证而成为一种新的科学。 有人认为怀疑是科学的基础,也许是这样的,但信任却是怀疑的基础。没有信任的怀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我们知道:林妹妹永远也不会爱上薛蟠。 科学不是推翻,是发现。 --------------------------------------------------------------------- 科学幻想和幻想不同的是,它不但是关于科学的幻想,还是科学地幻想。 科学不但是实验,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理论之所以存在被证实的可能,正是因为其思维方式是科学的。不要以为猴子不做梦,只是,猴子的梦不科学。 没有幻想的科学也许存在,失去了想象力的科学肯定不存在。 想象力不是科学,失去了想象力的科学飞不起来。 科学家的想象力是一个国家想象力的集中体现。在一个还没有想象力的国家拿诺贝尔奖不过是奢望。 ---------------------------------------------------------------- 成果是政治给科学戴上的枷锁。科学没有必要为成果负责,科学是人们自愿把资源交给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求富裕,不求出名,他们只为探索寻求答案,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找到答案,却给其他找到答案的人铺平了道路。 人们很奇怪,政客每天都在说慌,浪费了数以千亿计的纳税人资源,人们仍然听信政客;而科学家偶尔出几个败类,浪费几百万元,整个科学家群体在人们眼里就堕落了。 政治和科学联姻的后果是科学家的政治家化。事实上,如同哲学很难指导科学一样,我不相信政治可以指导科学,我也不认为科学应该为政治服务。科学就是科学。一群政治家在做科学,能做出好科学那是天方夜谭。 当科学承载了 GDP 时, GDP 就不再科学。 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科学被炸死了。政治和欲望如同辐射般被释放出来,人们看到了科学带来的巨大能量和破坏力,人们看到了征服他人、他国和自然的可能。科学被目的性了,科学的一切都变成了有目的的。人们增加了科学的投入,也就相应的要求科学有相应的产出。人们不知道,科学的发展往往是跳跃式的,一段时间的投入可能打了水漂,但它总能在更长远的时间里得到十倍的收获,而在什么时候得到什么样的收获,这是谁都无法预计的:这就是科学,就像生下孩子时,你永远不知道他长大了会做什么,所有的预测不过都是抓周。 ---------------------------------------------------------------- 人们期望科学把自己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从自然对自己的桎梏拯救出来。可是每当科学进步一步,人们的欲望就会增加两步。如果按照古代的生活标准,今天的资源绝对过剩,可是我们的资源还是紧张,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有痛苦。 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然对自己的桎梏,除非他们能先摆脱心灵对自己的桎梏。 科学救过人,也杀过人。科学给人带来的幸福总是和痛苦相当。 当人们希望科学拯救自己的时候,人们被自己的内心桎梏得更甚了。 科学家当然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但科学却不该沦为一种工具。 科学家不是救世主,科学家只是帮助每个人看到自救的可能。其实上帝也不是救世主,上帝从来没有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出现过,他只是,让人们看到自救的可能。 请不要用政治、经济、人民等任何理由去打扰科学家,请从他们仰望星空的视野里走开。星空没有国家、种族,也没有 GDP ,更不会有偏见、固执和愚昧。 科学永远是人类的孩子,因为科学像孩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的永远是未知。你给孩子投钱学钢琴的时候,你并没有指望在十年内收回投资;可现在你就是这么去要求科学的。 ------------------------------------------------------------- 对孩子要宽容。你不会在孩子摔一跤的时候,骂他没用再给他三巴掌;你或者把他拉起来,或者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你不会在孩子考试不及格的时候骂他真笨,或不再让他花钱买书,你会帮他一起分析原因,给他找家庭教师,给他买参考书。而我们对待科学呢?恨不得把科学家都杀了,取出科学家的大脑榨成科学汁。发表不了论文就打入冷宫,稍微出点成果就重大发现,其实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的也要补考,一样的也会拿 100 分。 人很容易因为害怕受惩罚而铤而走险,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最终酿成更大的错误。不幸的是,科学家也是人。 我知道在绝大多数国家质疑科学家都比质疑政治家要容易一些;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质疑科学家都比质疑政治家要愚蠢一些。 -------------------------------------------------------------------- 科学家应该感谢人们把资源交给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们应该感谢科学家放弃了本可以功成名就的机会去做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事情。 科学家的幸福不在于在路上捡到百元大钞,在于发现这张百元大钞竟然和别的不同! 让科学家为生计奔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耻辱。 科学家的生活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当然,不包括他在经费中的潜规则所得。 与其去奖励已经获得成果的科学家,不如去帮助还没有成功的科学家。已经获得成果的,他更容易获得基金、论文发表和认可、社会赞助、社会合作等各种机会,奖励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还没有成果的科学家,也许拉兄弟一把就能快速成长。遗憾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眼里只有金牌,没有陪练。 爱因斯坦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拒绝了以色列总统的职位。中国的某些科学家还远没有爱因斯坦的成绩就迫不及待的对着行政职位抛媚眼脱衣服的风情万种了。 --------------------------------------------------------------------- 尽管科学不是政治,我这里还是谈了很多政治。我希望我永远不要再谈。
个人分类: 哲思|4602 次阅读|4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