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综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Nature出版集团八种综述性系列期刊新进入SCI
wanyuehua 2009-8-5 06:38
万跃华 2009年8月5日 Nature 出版集团共出版综述性( NATURE REVIEWS ) 系列期刊 15 种, 截至到 2009 年 8 月 SCI 收录 NATURE REVIEWS 系列期刊 15 种,其中 8 种是 2009 年 7 月公布的 SCI 新收录期刊,这 8 种 2009 年 SCI 新收录的 NATURE REVIEWS 系列期刊均为 SCI 核心刊,目前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这 8 种 NATURE REVIEWS 系列期刊 2009 年出版的论文。 中国学者在这 15 种 综述性( NATURE REVIEWS ) 系列 期刊上共发表了 34 篇论文( 2009 年 8 月 4 日 检索 Web of Science ), 34 篇论文包括评论 18 篇、社论 7 篇、通讯 6 篇、学术论文 3 篇。 其中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自然评论:药物发现》 7 篇、 NATURE REVIEWS CANCER 《自然评论:癌症》 5 篇、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自然评论:遗传学》 5 篇、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 5 篇、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自然评论:神经科学》 4 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北京大学( PEKING UNIV ) 6 篇、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 HONG KONG ) 5 篇、香港大学( UNIV HONG KONG ) 4 篇、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2 篇、香港科技大学(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 2 篇、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 ) 2 篇。 15 种 NATURE REVIEWS 系列期刊 34 篇论文共被引用 940 次,平均引用 27.65 次,平均引用次数 / 年 94.00 , H 指数为 13 (有 13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13 次)。 引用最多的论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和美国合作的国际合作论文,被引 176 次。第 2 、 3 、 4 、 5 篇高被引论文均为非第一作者单位和美国、法国合作的论文 中国学者 NATURE REVIEWS 系列期刊发表论文引用最多的为香港科技大学( HONG KONG UNIV SCI TECHNOL )在《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 2003 年第 4 卷第 7 期上发表的 Calcium signalling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评论论文,被引用 57 次。 1. NATURE REVIEWS CANCER 《自然评论:癌症》 2008 年影响因子 30.762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c/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4-175X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1 出版地 : 英国 2.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自然评论:心脏病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cardio/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5002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英国 3.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clinonc/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4774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英国 4.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自然评论:药物发现》 2008 年影响因子 28.690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d/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4-1776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2 出版地 : 英国 5.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自然评论:内分泌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endo/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5029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5 出版地 : 英国 6.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自然评论: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gastro/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5045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英国 7.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自然评论:遗传学》 2008 年影响因子 24.185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g/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1-0056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0 出版地 : 英国 8.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自然评论:免疫学》 2008 年影响因子 30.006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i/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4-1733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1 出版地 : 英国 9.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自然评论:微生物学》 2008 年影响因子 14.310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micro/index.html Monthly ISSN: 1740-1526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3 出版地 : 英国 10.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 2008 年影响因子 35.423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m/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1-0072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0 出版地 : 英国 11.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自然评论:肾脏病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neph/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5061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5 出版地 : 英国 12.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自然评论:神经病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neurol/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4758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5 出版地 : 英国 13.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自然评论:神经科学》 2008 年影响因子 25.940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n/index.html Monthly ISSN: 1471-0048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MACMILLAN BUILDING , 4 CRINAN ST , LONDON , ENGLAND , N1 9X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0 出版地 : 英国 14.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自然评论:风湿病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rheum/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4790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5 出版地 : 英国 15. NATURE REVIEWS UROLOGY 《自然评论:泌尿学》 网址: http://www.nature.com/nrurol/index.html Monthly (注: 2009 年开始被 SCI 收录) ISSN: 1759-4812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75 VARICK ST , 9TH FLR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9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英国
个人分类: SCI投稿|14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有关柔性电子的几篇综述文章(updating)
yahuang 2009-6-10 15:34
Pattern topics: Inkjet printing of polymers: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 by B.J. de Gans et al. Direct writing technologyAdvances and developments , K.K.B. Hon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soft lithography , John A. Rogers et al Progress and Trends in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 , Hue P. Le Material topics Material challenge for flexible organic devices , by Jay Lewis Organic and polymer transistors for electronics , by Ananth Dodabalapur Mechanics topics Micromechanics of macroelectronics , Suo Zhigang 柔性电子系统及其力学性能 ,许巍,卢天健 Roll-to-Roll manufacturing ... Applications: Cover story: Jet printing flexible displays , by R.A. Street et al.
4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综述的一点感想
yzchen 2009-6-3 21:53
国内的综述,谁都可以写,这就为我们普通的研究生升官发财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子。但一说到写综述,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确实是不好写。个人觉得其中有些门道,只要掌握了,就没那么难了。 这门道是什么呢?其实就两个字:联系。把大家都知道的、比较新鲜的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一篇上好的综述就出来了。这就需要对事件了解的相当全面,还要自己正确的理解。 举个例子吧。想写我和比尔盖兹的联系。 背景是:比尔盖兹,名人,搞电脑的;我,普通人,学生。 找联系。 1. 我是盖茨他爹。很显然,这个联系脱离实际,肯定会被拒。 2. 盖茨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显然,还是不对。 3. 盖茨认识胡锦涛,我也认识胡锦涛。对是对了,但不紧密。没有特色。 4. 我正用着盖茨的软件。这个还行,这也就是一种普遍的联系了,还是没有太特色。 5. 盖茨的软件改变了我的生活。这个就有意思了(个人觉得哦)。大多数人都在用盖茨的软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这个就是特色了。就这么写下去,估计能投个《青年文摘》什么的。 最后的这个联系,跟题目有些不同。这也很正常。多数人开始写的时候都只能瞄准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内容还需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确定。有了方向后,再找联系,根据文献不断地调整。一个完美的联系,必须是建立在自己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只有理解了,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更加生动、深刻。更重要的是,再过个一两年还可以写个续集哦。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综述,疑惑中。。。
han5 2009-5-7 16:21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遇到很多同学,他们都说忙,忙着写综述,原因毕业必须发综述;其实我自己也写的,只是有时想想,总觉得综述这东西应该是权威学者写的,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而言,看文献是必需的,综述也是要写的,但是要发出去就不那么权威、可信的,看看现在国内的综述,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啦。 然而,目前毕业要发综述已经是我们毕业的硬性规定,那能怎么样呢,只有把自己的写的投出去了,至于别人看了怎么想,到底有没有用,谁去管呢~~` 哎。。。。。。不过不管怎么样,自己还是会认真去做,争取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这样不仅仅是对自己科研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负责。
个人分类: 小话科研|1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构建中国航空抗灾救援体系
suqing1961 2009-4-21 10:59
本文刊载于《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8 期 本刊记者 陈广仁,苏青 中国航空学会于 2009 年 2 月 25 日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 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 ,中国科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民政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机构的 13 位两院院士和近百位专家学者就建设国家航空救援体系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顾诵芬等 27 位院士联名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详见本期《科技导报》第 10 页科技工作者建议),论坛还提交了若干份极有价值的书面报告,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现状和建设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道路。 1 重视通用航空抗灾救援的独特作用 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中心王霞等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报告中指出,通用航空一般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可广泛应用于如 抗灾救援、突发事件处置、 航空播种、森林防火、消防救护、医疗救助、空中治安、环境保护、人工降雨等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地质航测、矿藏勘探、海陆石油通勤、电力及电信线路维护、石油及天然气管道巡视等国家经济建设领域,并可通过培养输送飞行员、航空机械师、空中管制人员、飞行营销人员、飞行服务人员等促进民航事业发展,影响重大。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张广林等在我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报告中认为,直升机对构筑高效的抗灾救援体系有重要保障作用:① 抢险救灾中,在灾情侦察、抢救遇险人员、转移伤员、运输物资、调运设备等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② 在高层建筑消防和森林灭火中,可用于火情巡逻、喷洒灭火剂、运送给养、抢救伤员等;③ 公安执法中,可用于指挥交通、治安保卫、追捕逃犯、平暴治乱、打击走私、救生救援、环境监控、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等。 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郭文龙等在中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场点总体布局规划报告中强调,通用航空可为交通事故、医疗急救、旅游遇险、海上遇险等日常频发的个体、小规模事故提供快捷救援,参与矿山、建筑、危险品等危险性较大行业的应急救助;参加地震、洪水、干旱、冰雪、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刘平等在整合全国通用航空力量,建立我国完善的航空救援体系报告中表明,中国 通用航空目前在抗灾救援中发挥的作用差强人意,暴露出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直升机力量薄弱,航空救援响应慢、利用率低、作用有限等严重问题。 中国民用飞机开发公司王寅生等在简论国内外航空抗灾救援模式与能力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 在抗灾救援中仍主要依靠人力,救援方式及手段比较落后;特殊环境、灾害条件下实施航空救援时主要依靠军队航空兵,技术装备、技能训练不适应救援需要,救援效能较低。 郭文龙等认为,中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面紧急救援网络体系,但单一的地面救援难以满足复杂的紧急救援及时性、有效性等要求,应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地面救援能力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以直升机为主、固定翼飞机为辅的通用航空紧急救援网络,运用快速、灵活、机动、高效的通用航空手段,建立能应对各种环境、功能齐全、相互衔接、覆盖全国、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国家紧急救援体系。 2 把握通用航空抗灾救援的国际差距 王霞等指出,据 2005 年统计,全球投入使用的通用航空器约有 32 万架,主要分布在美国( 21.9 万架)、加拿大( 2.87 万架)、澳大利亚( 1.09 万架)、俄罗斯( 1.04 万架)等国家,其数量占民用飞机总数的近 90% ,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飞行员约有 70 万名。而截止 2007 年,中国通用航空机只有 801 架(飞机 677 架、直升机 124 架),通用航空飞行人员 2 237 人,通用航空发展落后。 张广林等强调,中国直升机装备和应用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截止 2006 年,全球军、民用直升机 53 259 架,其中美国 12 429 架、俄罗斯 2 959 架、加拿大 1 800 架、澳大利亚 1 200 架。按世界平均水平计算,中国应装备 6 165 架民用直升机,而目前只有不到 200 架,直升机数量少、装备差,通用航空公司规模小,空管理念和技术设备落后。 王寅生等表明, 航空抗灾救援已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美国、加拿大在国民警卫队中建立了航空队,俄罗斯特别情况部成立了中央空中机动营救小组,德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日本设有民防救援队,沙特阿拉伯设立了红十字会空中救援计划项目,法国建立了航空紧急救援队,韩国在国家消防局设有航空救援队,英国、瑞士等设立了国家航空救援中心,巴西成立了警察救援航空队。这些国家通过建立航空紧急救援体系,制定健全的紧急救援保障制度,配备较为齐全及先进的救援设备等,已基本能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并在抗灾救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王寅生等进一步指出, 目前中国民航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比较完备,长距离紧急运输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较好指挥协调机制,但短距离紧急救援能力不足、指挥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非常明显: ① 缺乏短距离航空紧急救援装备和设施,高原型、重型直升机几乎空白,高性能大中型直升机很少,绝大多数直升机缺乏绞车等基本救援设施; ② 缺乏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等地面设施,通用航空机场仅 68 个、临时起降点约 324 个,且空间分布不均衡、装备配置滞后、起降设施贫乏; ③ 缺乏训练有素的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多数直升机驾驶员未经救援专业训练,救援风险大、效率低; ④ 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短距离应急救援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需依赖临时组成的应急指挥机构,日常的训练、演习、飞机调用等缺乏协调和管理,长距离与短距离应急救援统一指挥机制不完善。 3 厘清中国通用航空存在的突出问题 王霞等指出,中国缺乏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运行环境和保障环境,通用航空制造业技术落后,没有形成良好发展的产业链;通用航空整体实力较弱,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他们认为,造成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① 缺乏通用航空器进口赋税减免、购置国产通用航空器贴息贷款、公益飞行财政补贴、通用航空机场整体规划等政策支持;② 低空空域开放推进缓慢,通用航空的空域使用环境有待改善;③ 通用航空法规体系不完善,尚未建立适合通用航空特点的安全管理系统;④ 通用航空机场网络规划、建设、管理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扶持政策;⑤ 航油保障渠道狭窄,油料来源、储存、运输、供应存在困难;⑥ 航空器制造能力薄弱,后续研发、更新能力不足,整机研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航空器价格及维护成本偏高。 张广林等提出,直升机是高技术产品,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综合性强、军民通用性强等特点,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将其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中国直升机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巨大,面对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公共事务工作量大且繁杂等现况,发展直升机产业是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抗灾救援及公共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顾诵芬等表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是国家应急救援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军队、地方、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资源与能力,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以国家意志推动并组织实施,走出一条军民结合、平灾结合、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道路。 4 消解通用航空抗灾救援的瓶颈制约 王霞等指出,通用航空产业是航空制造业、通用航空飞行运营业和服务业的有机结合,是国家战略性产业。通用航空产业链由民用航空政策和法规条例、航空器制造和应用、飞行员及机务维修和飞行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空中管制服务、机场和空域等基础设施及资源等组成。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潜在需求已经形成的情况下,需出台政策拉动整个通用航空业的发展,扩大航空器生产制造,打开运营市场。只有形成强大的国家意志,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才能使通用航空强势崛起。 刘平等强调,应 完善航空救援的基础设施: ① 配置 救援航空器。根据全国航空救援的需要和规划,建立以中型直升机为主,重型直升机、特殊性能直升机、少量小型飞机为辅的航空救援机队; ② 建设地面设施。在易受自然灾害危害的县城、城镇附近,建立直升机应急起降场地,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保障有效净空; ③ 储备 专用设备。在通用航空公司、地区航空救援中心保留一定规模的专用航空救援设备; ④ 完善救援准备。制定周密的救灾预案,建立全国数字地图、应急起降场地三维数字地图,准备适合救灾飞行的航图资料。 王寅生等认为, 救援直升机选型应考虑统一系列,飞行条件相似情况下尽量与现有军用航空系统匹配,在平时作业任务量较大地区尽量与现有通航航空系统匹配,在技术条件和商务条件相似时优先考虑国产飞机。 顾诵芬等 提出, 空域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低空空域不开放已成为制约中国航空事业特别是通航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关键。 5 强化通用航空抗灾救援的科学指引 王霞等指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被列为重点领域交通运输业的优先主题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具体规划了通用航空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明确了干线、支线、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的发展问题。在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中找准产业定位,是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关键。为此,应规划通用航空器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对现行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技术的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组织实施通用航空科技重大专项攻关计划,对飞行技术、空中管制、航空器制造和适航维修、机场工程与设备、信息系统等关键领域进行科技攻关,解决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和技术问题,促进通用航空器的自主研发、制造和整机生产。 张广林等强调,中国目前对直升机的总体、旋翼系统、传动系统、发动机、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掌握不够,有关直升机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适用性、适航取证等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在高原适用性、减振、降噪、可靠性、适航等方面存在技术空白,须尽快制定直升机发展的顶层规划,攻克关键技术难关,掌握关键技术,加强技术筹备。 顾诵芬等 建议, 由国家空管委主持,组织军、地有关方面着手 尽快制订逐步开放低空空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及实施时间表, 抓好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工作,探索中国空域管理改革的路径,逐步建立起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应急救援和通航产业需要的现代化空管系统。 6 提升通用航空抗灾救援的实际能效 王霞等认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需要国家整体政策的协调,将通用航空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来发展。在国家发展规划中确定通用航空产业的地位及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具体举措;改善通用航空政策环境,出台低空空域开放、财政赋税支持等国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以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为主的基础设施运行体系整体规划,加快机场、飞行服务站、低空航图测绘等布局和建设;加强通用航空的职能管理,健全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通用航空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法规体系;构建不同层次的通用航空教育体系。 张广林等指出,应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直升机产业和通用航空快速、高效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力度,建立面向军民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机制,形成利益一致、高速运转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作业、售后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采取技术引进和合作等方式,加速掌握关键技术,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坚持开放式研制模式,建立能够集成全社会力量、按照国际商业模式运作的体制机制;加强新机研制力度,坚持一机多型、系列发展、一个平台、多种型号的系列化发展模式和军民融合的发展路线;政府采购、配置公共事业用直升机,鼓励通用航空公司优先购置国产直升机,扶持直升机技术研究 - 型号研制、销售 - 空、地勤人员培训 - 使用、维护保障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刘平等建议, 成立国家航空救援中心,制定航空救援政策法规、救援规划、特殊条例、系统建设,整合并统一全国的航空救援力量,指导航空救援特殊技术设备采购、储备及新航空救援设备的研发,负责航空救援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救援演练,集中规划、领导、指挥全国的航空救援工作。建立省 ( 市、自治区 ) 航空救援中心,与省、市、县的政府应急办、应急指挥中心、空军和民航的空管指挥机构、航空公司和航空器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和指挥航空救援。建立救援飞行队,明确通用航空企业航空救援的法律责任,以预备役模式组建国家航空救援力量,充分发挥航空救援系统的日常救援作用。 王寅生等建议 ,在政府救援体系中增加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在国务院应急救援机关统一指挥调度下,提升全方位、高机动、高效率抗灾救援能力。国家应建立航空抗灾救援中心,将地方航空抗灾救援联动中心纳入政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应急救援体系的规划建设,并实行属地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自主化经营,使飞机装备设施、资产资源与经营项目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维系长久生存。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755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8年中国作者发表的高引用论文——综述
wanyuehua 2008-12-17 20:48
截止到 2008 年 12 月 5 日 SCI 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论文已经超过 10 万篇,其中综述 1650 篇,共发表在 797 种期刊上,学科分布达到 167 个,发表综述论文最多的学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16 篇( 13.0909 % ),药理学与药剂学 138 篇( 8.3636 % ),化学(多学科) 137 篇( 8.3030 % ),材料科学(多学科) 113 篇( 6.8485 % ),生物物理学 63 篇( 3.8182 % ),细胞生物学 58 篇( 3.5152 % ),物理化学 58 篇( 3.5152 % ),肿瘤学 52 篇( 3.1515 % )。 2008 年当年发表的综述被引用最多的第一、第二篇(引用 31 次和 32 次)为非第一作者单位的国际合作论文。 15 篇以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 2008 年 SCI 高引用综述论文: 1 、 Title: Multiferroic magnetoelectric composite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uthor(s): Nan CW, Bichurin MI, Dong SX,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ume: 103 Issue: 3 Article Number: 031101 Published: FEB 1 2008 Times Cited: 22 2 、 Title: Advances on petrogensis and metallogeny study of the mineralization bel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Author(s): Zhou TF, Yu F, Yuan F Source: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Volume: 24 Issue: 8 Pages: 1665-1678 Published: AUG 2008 Times Cited: 15 3 、 Titl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from highly fatal to highly curable Author(s): Wang ZY, Chen Z Source: BLOOD Volume: 111 Issue: 5 Pages: 2505-2515 Published: MAR 1 2008 Times Cited: 13 4 、 Titl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hemistry of allenes Author(s): Ma SM Source: ALDRICHIMICA ACTA Volume: 40 Issue: 4 Pages: 91-102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11 5 、 Title: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adiponectin: mechanisms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Author(s): Wang Y, Lam KSL, Yau MH, et al. Source: BIOCHEMICAL JOURNAL Volume: 409 Pages: 623-633 Part: Part 3 Published: FEB 1 2008 Times Cited: 10 6 、 Titl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from structural control to functional application Author(s): Zhang X, Shi F, Niu J,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Volume: 18 Issue: 6 Pages: 621-633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9 7 、 Title: Primary antioxidant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redox signaling pathways in higher plant cells Author(s): Shao HB, Chu LY, Lu ZH, et al.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Volume: 4 Issue: 1 Pages: 8-14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8 8 、 Title: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physic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Gold Author(s): Yam VWW, Cheng ECC Source: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PHYSIC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II Book Series: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 Volume: 281 Pages: 269-309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8 9 、 Title: Chemoselectiv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glycerol as a biorenewable source to valuable commodity chemicals Author(s): Zhou CHC, Beltramini JN, Fan YX, et al. Source: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Volume: 37 Issue: 3 Pages: 527-549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8 10 、 Title: Advances in asymmetric organocatalytic reactions catalyzed by chiral primary amines Author(s): Peng FZ, Shao ZH Source: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Volume: 285 Issue: 1-2 Pages: 1-13 Published: APR 18 2008 Times Cited: 7 11 、 Title: Recent advances in direct arylation via palladium-catalyzed aromatic C-H activation Author(s): Li BJ, Yang SD, Shi ZJ Source: SYNLETT Issue: 7 Pages: 949-957 Published: APR 17 2008 Times Cited: 7 12 、 Title: Advances in asymmetric organocatalytic reactions catalyzed by chiral primary amines Author(s): Peng FZ, Shao ZH Source: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Volume: 285 Issue: 1-2 Pages: 1-13 Published: APR 18 2008 Times Cited: 7 13 、 Titl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mall-molecule ligands in the protein universe and implications for origin of life and drug discovery Author(s): Ji HF, Kong DX, Shen L, et al. Source: GENOME BIOLOGY Volume: 8 Issue: 8 Article Number: R176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7 14 、 Title: Probing the intermediates in the MO+CH4 - M+CH3OH reactions by matrix iso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Author(s): Wang GJ, Zhou MF Source: INTERNATIONAL REVIEWS IN PHYSICAL CHEMISTRY Volume: 27 Issue: 1 Pages: 1-25 Published: JAN-MAR 2008 Times Cited: 7 15 、 Title: Structur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seven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zinc(II) and Cadmium(II) with 3,3',4,4'-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ate anion and bis(imidazole) Author(s): Li SL, Lan YQ, Ma JF, et al. Source: CRYSTAL GROWTH DESIGN Volume: 8 Issue: 2 Pages: 675-684 Published: FEB 2008 Times Cited: 7 说明:该文统计的是 2008 年被 SCI 收录的综述,包括 2007 年发表综述在 2008 年被 SCI 收录。
个人分类: 高引用论文|648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精神的多种表述
fuqisi 2008-11-29 23:52
说明 :通过关键词科学精神和论科学精神检索因特网收集资料(没有专门收集学术论文和图 书);根据个人的象回事主观标准选录;这些表述可能只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看法;按作者姓名或出 处的汉语拼音排序;20080214整理。 百度百科 :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 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 12 个方面的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 2007 年? 蔡德诚 :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2001 年? 陈佳洱 :求真、唯实地探索真理的精神。 陈积芳 :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求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科学家的个性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002 年 陈祖甲 : 创新、求实、协作、奉献 。 方舟子 : 探索、怀疑、实证、理性 。 2004 年。 傅鹰: 求真尚证穷理达洽或追求真理的精神、穷理达洽的思想、系统探索(论证)的方法。 2008 年。 高宏鹏 :尊重真实、鼓励创新、提倡争鸣、赞美成功。 2002 年。 龚育之 :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 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就是实事求是。 2001 年。 郭曰方 郑培明: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2000 年。 郝立新: 追求认识的真理性 , 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 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价值目标。 贾湛 :公正、简单入手多元思考、证实加证伪、理性怀疑、争论与激励。 2005 年。 姜旭之 : 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宽宏大度、谦恭能达的精神;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 2007 年。 江泽民 :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2000 年。 金吾伦: 求知求真求理,求知欲和好奇心;独立思考,锲而不舍,执着而不迷信;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不怕失败,有理智和活跃的想象力;坚持真理,发扬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使研究成果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遵守学术规范,不弄虚作假,不抄袭被人的学术成果,不武断,不专横;戒除成见,对已有理论、事实提出有依据的怀疑和批评争论;提倡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从协作获得机会求价值,与人善处,容人批评,宽容的精神;、无情的自我批评,切忌自我陶醉;运用并创造适合个人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拘泥于已有的方法。 2001 年。 黎鸣: 不迷信(神话、传说等);实事求是,能用既有的科学知识求得解释;可以存疑,但不妨大胆提供合理的设想进行解说。 2007年 。 李大光: 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精神,民主、自由和开放性,多元化,求证和检验的精神。 2001 年。 李惠国 :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革命精神。 2001 年。 李启咏 : 独立思考的精神,勇于质疑的精神,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理性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善于倾听并尊重不同意见的精神,诚实谦虚、有错就改的精神,不疲倦地探索未知领域自觉化为无穷乐趣的精神。 2006 年。 李啸虎: 求实、求真、求新、求变。 2006 ?   李喜先 :求实精神、置疑精神、自由探讨精神、创新精神、谦虚精神、无偏见精神、不诉诸权威精神,以及真诚合作精神等。 李醒民: 追求真理的精神;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 2007 年。 梁启超 : 求真知识 ; 求有系统的真知识 ; 可以教人的真知识 。 1922 年。 马海涛: 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自由竞争的宽容精神;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2005 年。 ; 苗华: 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005 年。 匿名 Q : 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匿名 Y : 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怀疑批判、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以人为本,造福人类。 匿名 Z : 追求认识的真理性 , 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 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价值目标。 2000 年? 刘建国: 客观性、探索性和无私利性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层次;理性的怀疑、创新的进取和互助的协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层次;检验的认同、善待的激励和超越自我是科学精神的高级层次。科学精神是所有人文精神的硬核。 罗长青: 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2004 年。 默顿 :普遍性( Universalism )、公 有 性( Communism )、无私利性( Disinterestedness )、有条理的怀疑性( OrganizedSkepticism )。 1942 年。 任宏 隽 :求真理、尚实崇尚事实、贵确讲求精确。 1916 年。 任仲平 :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试验取证的求实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 汤寿根、 庄似旭 : 求真、务实、无畏、创新 。 求真就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务实就是崇尚事实、实事求是;无畏就是不畏权威、不避艰险:创新就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求真 科学精神的核心,务实 科学精神的基础,无畏 科学精神的前提,创新 科学精神的目的。 2003 年。 万秀华 :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和创新精神。 2003 年。 王晓勇 :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 位梦华 :坚持真理、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和科学家的良心。 2001 年。 席泽宗 :平等民主、求实怀疑和团队精神。 2001 年。 叶福云 :探索创新、唯实求真、崇尚理性、平等宽容、团结协作、执著敬业、无私奉献。 2003 年。 尹怀勤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01 年。 于光远 :求异谋同、独立思考和自由。 2001 年。 余谋昌 :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 2004 年。 章道义、陶世龙 :实事求是;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严密的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又注重实践、讲求实效。 1982 年。 周光召 :平等和民主,反对专断和垄断;既要创新,又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团队精神;求实和怀疑精神。 1996 年。 周志华 :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屈不挠,知难不退的精神;勤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精神;静心研学,戒急戒躁的精神;淡泊名利、苦耐清贫的精神;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修炼完美人格的精神等。 2007 年。 竺可桢 :蕲(祈)求真理 ; 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闻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志,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 1941 年。
个人分类: 科学观|2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用化学软件综述(转载)
jiangxh 2008-11-3 07:06
常用化学软件综述 (转载) http://clxy.lctu.edu.cn/hxrj.htm 该文虽然图例已缺失, 版本也已陈旧, 但作为参考资料仍有一定收藏价值 计算机作为一种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文字及图形处理等文书工作,而且可以在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各个方面协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工作。本章介绍一些常用的能在PC机上使用的化学类软件,以期能帮助读者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做出有效、快速的选择。 A 化学结构式 有关化学结构式编辑的软件市面上非常之多,它们各有所长。既有商品的,亦有对教育界及家用免费的。其功能主要是描绘化合物的结构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工流程图、简单的实验装置图等化学常用的平面图形的绘制。常见的这类软件有:ChemDraw, ChemWindow, ISIS Draw, ChemSketch等。前两个为商业软件,有关它们的资料可以查阅各自的网站 http://www.camsoft.com/ 和 http://www.sadtlersuite.com/ ,最新版本分别为6.0和6.5。后两个对教育界及家用为免费软件,可以在它们各自的网站 http://www.mdli.com/ 和 http://www.acdlabs.com/ 上下载,最新版本分别为2.2和4.0。 ChemDraw为当前最常用的结构式编辑软件,除了以上所述的一般功能外,其ultra版本还可以预测分子的常见物理化学性质如:熔点、生成热等;对结构按IUPAC原则命名;预测质子及碳13化学位移等。 ChemWindow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与光谱的结合,它的6.5 Spectroscopy 版本包括了一个约五万张13C NMR 的数据库(达250兆),因而其预测更加精确;除了根据化合物的结构预测13C NMR化学位移外,还能预测红外图谱、质谱等,更可以读入标准格式的NMR、IR、Raman、UV及色谱图。 这些程序虽然可以画出非常好的二维化学结构,但除了ChemSketch外,要表现出三维的化学结构则十分困难,必须依赖于一些专门的3D软件来实现。 B 三维结构 比较有名的化学三维结构显示与描绘软件有:Chem3D, WebLab Viewer Pro, RasWin, ChemBuilder 3D, ChemSite等,它们都能够以线图(wire frame), 球棍(ball and stick), CPK及丝带(ribbon)等模式显示化合物的三维结构。其中的RasWin和WebLab Viewer的Lite版只能显示而无法编辑三维分子模型,为免费软件,RasWin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化学软件站点找到,WebLab Viewer的下载地址为 http://www.msi.com/ 。 Chem3D同ChemDraw一样,是ChemOffice的组成部分,它能很好地同ChemDraw一起协同工作,ChemDraw上画出的二维结构式可以正确地自动转换为三维结构。它的ultra版本还包括了一个很好的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程序MOPAC 97,并能与著名的从头计算程序Gaussian98连接,作为它的输入、输出界面。能够以三维的方式显示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如:分子轨道、电荷密度分布等。 WebLab Viewer的pro版本表现生物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能力比较强。可以从下图看出: C 数据处理 化学中的数据处理多种多样,对不同的数据处理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软件完成。通用型的软件如:Origin, SigmaPlot等可以根据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统计分析、付立叶变换、t-试验、线性及非线性拟合;绘制二维及三维图形如:散点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面积图、曲面图、等高线图等。Origin的最新版本为6.0,其演示版可以从 http://www.originlab.com/ 下载,SigmaPlot的最新版本为2000, 其评估版可以从 http://www.spss.com/ 下载。 由Origin生成的二维及三维图形: 核磁数据处理软件有:NUTS、MestRe-C、Gifa等,NUTS可以处理一维及二维核磁数据,其功能包括付立叶变换、相位校正、差谱、模拟谱、匀场练习等几乎所有核磁仪器操作软件的功能,安装程序不大(3M), 价格为一千美元,其演示版可以在 http://www.acornnmr.com/ 下载;MestRe-C为处理一维核磁数据的免费软件,功能完善。其最新版本为2.3,有兴趣者可以在 http://qobrue.usc.es/jsgroup/MestRe-C/MestRe-C.html 处查看有关信息即下载;Gifa可以处理一至三维核磁数据,为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中X-Window上的免费软件,有关信息可查看 http://www.cbs.univ?montp1.fr/GIFA/ 。 由Nuts生成的一维及二维NMR图谱:   色谱及红外、Raman等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GRAMS/32, 有关信息可查阅该公司的网页 http://www.galactic.com/ , 亦可索取免费的trial CDROM. D 文献管理 在收集参考文献过程中,文献管理程序可以帮助你整理、排列所收集的内容;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中,这类程序允许你直接在文字处理过程中插入参考文献,并按要求自动生成规定格式的参考文献列表。这类程序中有代表性的有:EndNote 4, Reference Manager和ProCite等,它们都能对文献进行整理,能在文字处理程序中直接插入参考文献并生成一定杂志规定格式的参考文献列表。所不同的是 EndNote 4对中文版的文字处理程序如Word的兼容性有问题,导致Word不能正常启动。其它两个程序则无此类烦恼。有关程序的演示版或测试版可以在 http://www.niles.com/ (EndNote)和 http://www.risinc.com/ (Reference Manager 9.5, ProCite 5.0)找到。 E 图谱解析 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红外、核磁及质谱有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特别是复杂化合物的图谱解析更是这样。 核磁图谱的解析可以先利用ChemNMR, C13 Module for ChemWindow, gNMR等软件对目标化合物的化学位移进行估算或作出模拟谱,用以协助对该化合物图谱的指认。ChemNMR为ChemDraw Ultra版本的一个插件,可以用来估算大多数有机物的1H、13C化学位移及用线图表示的相应图谱,C13 Module for ChemWindow为ChemWindow的一个插件,可以用来估算大多数有机物的13C化学位移,gNMR则可用来估算任何NMR活性核的化学位移,并能画出非常逼真的图谱,该软件包所带的几个工具(gSPG, gCVT)亦可用来处理一维核磁图谱数据,并能与模拟谱进行比较,有关该程序的信息及演示版可以查阅 http://www.cherwell.com/ ,二维核磁的解析可以使用Sparky程序, 特别是对复杂2D NMR的解析非常有用。IR Mentor Pro,及IR SearchMaster为专门用来辅助红外图谱解析的工具,它们能对给定的红外图谱数据自动分析与处理,或对给定的振动谱带给出可能存在的功能团,有关的演示版可以在 ftp://ftp.softshell.com/pub/ 上下载。MassSpectra Simulator为质谱模拟程序,其有关信息可以查阅以下网址 http://members.aol.com/gjlinker .此外, 在ChemWindow 6.0 Spectroscopy版本中也有丰富的质谱分析辅助工具。 F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动画、多媒体等功能协助学习一些比较抽象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这类的软件市面上非常多,不胜枚举。这里只介绍两个有关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工具。 CHAOS程序的出现比较早,是随一本《Organic Chemistry in Action》书一起上市的,这个短小精悍的程序可以使用逆序法自动寻找目标物的合成原料,非常好用。 前面已经介绍了ChemDraw的ultra版本包括了有机物的IUPAC命名功能,那是因为其中包括了一个Beilstein公司的AutoNom 2.0命名软件;实际上,今年该公司推出了AutoNom 4.0版,其功能更强大,除了给出IUPAC名称外,还给出CAS名称,更增加了对立体化学的支持。该软件的演示版可以在 http://www.beilstein.com/ 站点下载。 G 量子化学计算 量子化学对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解释与预测是任何其它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但对大部分的化学工作者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弄清楚量子化学计算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关心的只是其结果。与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计算有关的程序逐渐成为化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WinMOPAC为著名的半经验分子轨道(AM1, PM3, MINDO, MNDO/3等)计算程序MOPAC的商业版本,同共享版相比,界面更友好,方法更多。计算出的分子轨道及电荷密度等可以用三维图形表示出来。最新版本的2000。有关信息可查阅 http://www.winmopac.com/ 站点。 PC Spartan为WaveFunction公司的产品,分为标准版、Plus版及Pro版,功能依次增加,其计算方法包括:MM2, AM1, AM1 with Solvent, PM3, 从头计算等,亦可将分子轨道及电荷密度等用三维图形表示。有关信息请查阅 http://www.winmopac.com/ 站点; 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个Titan程序,在本文的后面有所介绍。 HyperChem等功能比PC Spartan更强,包括常用的几乎所有分子力学及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及多种基集的从头计算等,并能计算振动光谱、电子光谱、分子动态学等,所得结果可以非常漂亮的三维图形表示出来。其网站在 http://www.hyper.com/ , 可以下载测试版。 Gamess为一免费的从头计算程序,其速度快,并提供源程序。但其界面为DOS界面,必须用手工输入分子结构及计算相关的命令,比较繁琐。有关信息可查阅 http://www.msg.ameslab.gov/GAMESS/GAMESS.html 。另外,有一个专门为Gamess设计的用户界面Visualize,使得结构与命令的输入更简单,计算的结果可以三维图形方式表现出来。该软件亦为免费程序,可以在 http://www.compbio.net/ 上下载。 Gaussian在量子化学界非常有名,支持常用半经验方法、从头计算法及密度泛函理论,其用户界面不够友好。但可以在Chem3D加入CS Gaussian Client插件后简化用户的操作。其站点在 http://www.gaussianinc.com/ 。 Jaguar为Schrodinger公司给使用工作站(如SGI, HP, DEC)及LINUX操作系统的PC所设计的从头计算及密度泛函计算程序,其速度特快,用户界面一般。其站点为 http://www.schrodinger.com/ 。 Titan为设计PC Spartan的WaveFunction公司与设计Jaguar的Schrodinger公司合作的结晶,该产品支持半经验方法、从头计算法及密度泛函计算,用户界面友好。但功能相对较薄弱。 另外,由原Oxford Molecular Ltd开发,现被日本的Fujitsu公司收购的CAChe程序时专为实验化学家所设计,使用简单的量子化学程序,功能强大。但价格相对较贵。
个人分类: 数据资料|1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学学术观点集粹
xjm173887 2008-10-24 16:04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烂嘴角到郁金香(修改)
songshuhui 2008-9-2 15:15
段玉 发表于2008-06-22 星期日 14:52 分类: 生物 | | 本文系改编于本人整理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梁国栋的《病毒于病毒性传染病》的听讲笔记,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 图1 口腔溃疡 你的嘴角烂过吗?口腔、舌头上起过让你吃饭感觉到难受的泡泡吗?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有人以一副过来人的表情告诉过你,哎呀,你上火了,多喝水!但是你应该知道,不是所有的火都可以用水来治的。我们平常所谓的上火症状一部分是由于维生素 C 缺乏的牙龈出血、 维生素 B 2 缺乏 导致的口角炎在作怪,更多更严重的情况,则是病毒这个幕后黑手导致的细胞不定项爆破溃疡(图1)。 病毒是一种亦生亦物的还未明确划定归属的东西。你不能说它是生物,也不能说它是物体,所以我在这里就随便的叫它东西(这个词倒是生物和非生物都可用到 -_-!! )吧。人们最初将这种可以通过一种网眼极小膜的东西叫做滤过性病毒,这个过程就像施工工地筛细沙用的筛子。而那些落在网眼之后不能透过的小石子,相对于落下去的细沙我们比作病毒的话,则是我们已经熟知的细菌。大多数病毒的大小都在 100nm 左右,相比于中学生物实验室中的光学显微镜就能看到的细菌来说,病毒则需要通过研究院级别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让我们一睹芳容。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人类已经踏遍了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甚至在嫦娥家里也留下了脚印,但是现在我们却连脚下可能存在的病毒(现在就低下头看看脚底下)都未必清楚的了解。 图2 病毒结构 病毒如此之小,就不可能发展出太过复杂的结构(图2)。从外形看,病毒主要有三种类型:弹状(比如狂犬病毒)、砖状(比如天花)、球状(爱滋病毒)。简单的蛋白质外壳中是病毒的核心杀手锏核酸,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遗传物质。因为病毒增加同种数量的方式和我们已知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方式差别很大,个性十足。所以它根本不屑于发展中规中矩的遗传物质 DNA ,很多病毒的核酸是单链正向 RNA ,单链负向 RNA 如此的民主气氛更是让病毒的变形游刃有余,同时,也是我们人类谈病毒色变的主要原因。几年前的非典、禽流感,几十年前的艾滋病,几百年前的天花、鼠疫,年年春天来这里的流感,致病病毒摇身一变就可能会威胁到全人类! 病毒的基本特征是进行严格的寄生生活,但依照我们上面提到的病毒的特性,它不能叫做寄生虫(比如细菌),而应该叫做寄生物。寄生的过程中,病毒会干掉寄主细胞,利用寄主细胞中的原材料来合成新的新个体,达到数量增多的目的,继而继续侵染更多的细胞,产生更多的新个体,直到将宿主置于死地。这个过程,病毒才不考虑什么杀鸡取卵,什么羊毛处在羊身上呢。宿主的灭亡导致了寄生在其上的病毒也无地栖身。但是没关系,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像无机物那样成为结晶体,等到山花烂漫时,人家仍在细胞丛中笑病毒就是这样狠! 病毒这样厉害,我们有什么办法吗?生物体自身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可以产生两种免疫细胞: T 细胞和 B 细胞。这两类细胞在人体组织间巡逻,发现情况不对头的细胞,比如正在被病毒侵染的细胞,或者发现陌生的面孔,比如外来的病毒,就会发挥自己的吞噬能力将其消灭。达到抵抗病毒的目的。锻炼身体可以让自己细胞活性增强,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目的。 1985 年的 6 月 4 日 这一天,一个病入膏肓的美籍阿根廷病人被送到北京协和医院, 6 月 6 日 死亡。经确诊为中国大陆发现的第一例 HIV 阳性艾滋病! 1990 年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了第一例华人艾滋病患者。 3 月份卫生部公布了 2008 年 2 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中艾滋病为报告死亡数病种之首。和前面提到侵染普通机体细胞的病毒不一样, HIV 病毒直接攻击免疫系统,擒贼先擒王,上来就把咱有生力量消灭了,后面只有靠烧美金用鸡尾酒疗法不断支援着和病毒做斗争了。花不起钱买这种混合有多种抗体药品的,就像一盘象棋的黑方将红方只杀剩了的帅任何一个小卒小马都能玩弄它于鼓掌之上。艾滋病患者晚期都是患各种传染病死掉的,因为免疫系统全无,就像一个玻璃人,别人打个喷嚏就会感染上病毒或者细菌,侵染到哪里哪里溃烂,所以艾滋病人都是间接死于HIV病毒,而直接死于其他病菌感染。。 病毒体型小,结构简单,危害却如此之大。出于人类天然的好奇心,就想要了解病毒是如何构成的。据资料显示: 2002 年纽约石溪分校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导致小儿麻痹的病毒),日本东京大学人工合成了埃博拉病毒(就是出血热的元凶)。 2004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员们合成了 1918 年流行于西班牙的流感病毒,那次流感病毒导致的大流感导致了千万人的死亡,其中有一个人在患病后辗转来到了阿拉斯加的荒野,葬身在皑皑白雪之下。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员们从这具近百年的尸体上获得了仍然具有活性的流感病毒,并最终成功的进行了合成。由此,病毒亦生亦物的特点可见一斑。 曾经读过一本科幻小说中就提到人类被自己合成的病毒给灭绝了,这在现在看来绝对不是耸人听闻。如果一旦出现一种能在人类研制出相应疫苗之前就足够快的感染并杀死人类的话,那么电影《我是传奇》、《生化危机》等电影中的镜头就会成为现实。 有同学说了,病毒这么可怕,人类为什么还要合成它呢?历史老师告诉过你们一句话还记得吗?师夷长技以制夷。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还记得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花病毒经过人类的努力终于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是现在美国、俄罗斯的 P4 实验室(高级实验室,我国还没有)中,任然存在着活性的病毒。朋友们,也不必那么杞人忧天,病毒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比如,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花色单调, 1551 年从伊斯坦布尔传到荷兰的一批郁金香受到了病毒感染,让这后来的国花变得像病西施一样,更显得魅惑妖娆(图3)。 图3 品种多样的郁金香 标签: 口腔溃疡 , 病毒 , 综述 , 郁金香
个人分类: 生物|1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震救灾中的10大科学技术
suqing1961 2008-6-4 23:24
本文将发表在2008年第11期《科技导报》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恢复灾区通讯、勘察和评估震区灾情、打通运输通道、搜救遇难者生命、拆除灾区危房、医治灾民心理创伤 、监控灾情发展和余震、运送救灾物质和伤员等工作中,许多高新技术及其相应的产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重要作 用的海事卫星电话、卫星导航设备、生命探测仪、野战医院、搜救犬、遥感技术和航空遥感飞机、直升机、搜救工具、爆破技术、心理危机干 预等10 项科学技术及其相应的科技产品,并简要评估了其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 0 引言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一级救灾应急响应,调动全社会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恢复灾区通讯、勘察和评估震区 灾情、打通运输通道、搜救遇难者生命、拆除灾区危房、医治灾民心理创伤、监控灾情发展和余震、运送救灾物质和伤员等工作中,高新技术 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海事卫星电话、卫星导航设备、生命探测仪、野战 医院、搜救犬、遥感技术和航空遥感飞机、直升机、搜救工具、爆破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等10项科学技术及其相应的科技产品,并简要评介了其在抗震救 灾中所发挥的作用。 1 抗震救灾中的10大高新技术 1.1 海事卫星电话   国际海事卫星电话(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Telephone Service)指的是通过国际海事卫星接通的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电 话业务,主要用于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可进行通话、数据传输和传真。海事卫星电话通过国际公用电话网和海事卫星网 连通实现,其中海事卫星网路由海事卫星、海事卫星地球站、船站以及终端设备组成,而海事卫星则覆盖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东区和西 区。   海事卫星电话由于不需要地面通信设备,只需要一个笔记本大小的终端设备把信号发到空中,由空中的海事卫星系统接收后,再通过海事 卫星系统把信号传输到目的地,即可完成通讯业务;因此,汶川地震发生后,那些依赖地面设施如光缆、光纤、电线杆、基站的常规通信设施 遭到破坏失去通信功能后,海事卫星电话仍然能正常发挥作用。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所有通讯联络一度全部中断,5月13日1:15,汶川县委 书记王斌就是通过当地林业部门为森林防火配备的海事卫星电话向阿坝州政府报告的汶川灾情。自此,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次知道了汶川县城 的真实受灾情况,恢复了与外界隔绝11小时的汶川的联系,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   5月13日23时15分,最先抵达汶川县城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和他的挺进小分队,也是用海事卫星电话向上级报告的汶川受灾情况 。5月 14日,在茂县与外界的通信、交通完全中断的情况下,15名空降兵先遣队员携带2部海事卫星电话,在茂县上空成功实施了伞降,发回了茂县的 第一份灾情报告,并每隔半小时向指挥部报告最新救援进展和灾情,为随后的救灾物资大空投指引目标。之后的许多天,来自灾区的新闻文字 稿、图片、视频均是通过海事卫星设备传出来的。抗震救灾人员之间互相联系、与外界联系和与震中联系,均使用的是海事卫星设备。 1.2 卫星导航设备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测绘局随即安排了3颗高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对准灾区,获取卫星影像,同时调集飞机赴灾区进行航空摄影,科技 专家利用卫星遥感、遥测等技术手段,不断将分析报告和建议上报国务院和抗震救灾指挥部,为科学研判汶川大地震灾情提供了支 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也积极协调中外卫星资源,首先安排中国卫星密集地对地震灾区进行成像,并调集过去卫星对灾区成像的图片,加强 灾情监测与评估。在充分利用国内卫星资源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在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按照《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启动相应国际减 灾合作机制,提请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印度、欧空局等11个主要航天机构的20颗卫星为中国提供灾区图片。5月13日14:00,日本 航天局于向我国提供了由其ALOS遥感卫星拍摄到的受灾地区雷达卫星遥感图片,成为震后通过国际合作首次获得的灾区大尺度卫星遥感图片 。5月16日,美国宣布将向中国提供四川震区的卫星照片,包括损毁的水库、道路及桥梁的卫星图。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地面关键设备,它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1 000多台 北斗一号用户机及时配发给救援部队,在灾区通信不畅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救援部队各点位之间、点位与北京之间的定位与联络,使一 线救援部队能及时将灾情和准确位置发送到各级指挥部,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决策依据,为解救被困群众提供了重要信息 。为搜救5月 31日下午在执行救灾任务时失事的一架米171直升机,部队给搜救小分队也都配备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设备;空军派出侦察飞机在直升机 失事地域拍摄遥感照片 。 1.3 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仪器,具有体积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性能优越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遇难者救援活动 之中。汶川地震发生后,专业救援队使用生命探测仪为挽救大量被掩埋在废墟底下的生命立下了汗马功劳。生命探测仪按其探测传感器原理可 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声纳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等类型。   光学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原理进行成像生命探测的仪器。仪器的主体为一柔韧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3600旋转;蛇皮管前端有一 细小的光学探头,可深入到极微小的缝隙中探测,将接收到的光学图像信息传送给救援队员的观察器上。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该探测仪具有夜视功能,通过探测遇难者身体发出的红外热辐射,帮助救援人员确定遇难者的被埋位置和大致轮廓。   声纳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装有振动传感器,可根据遇难者发出的呼救、敲击声,甚至微弱的心跳颤动,以此判断废墟下是否有存活的遇 难人员。   雷达生命探测仪:该探测仪能在7 m半径、750角的范围内探测到废墟中被困人员呼吸时的动态数据信号,直接锁定被困人员有无生命迹象 以及所在大概位置。    5月15日凌晨,厦门消防救援队到达灾情严重的青川县城,利用生命探测仪在3个倒塌废墟里发现4名幸存者。5月16日,日本政府派遣的第 一支救援队携带包括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在内的救灾设备达到汶川地震灾区 ;同日,海军陆战队第一梯队官兵到达绵竹县汉旺镇进行 抢险救援,并在搜救中使用了生命探测仪。     1.4 野战医院   野战医院实际上就是可移动的医院,主要用于战时在战场上紧急救治伤员,也可用于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灾区伤员的临时救治。它一般由 军用帐篷和必要的医疗仪器设备、手术台等组成,同样设有门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药房,以及放射科、检验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 ,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月16日,张弘扬成为南京军区野战医院里出生的第一名新生儿。据了解,截至5月20日,已有18名新生儿在这个救灾野战医院出生。5月23 日,由德国提供的一所拥有120个床位、可面向25万人口的野战医院抵达成都,并将运往地震灾区服务 。5月27日,15岁的灾民黄奕被安排到 设在都江堰市的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在这里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1.5 搜救犬   搜救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其听力是人的大约18倍,它不仅视野广阔,还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国际上普遍 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搜救设备。经验表明,用人工需要30 60 min才能完成的搜救任务,搜救犬只需5 10 min就能完成。通常认为, 在某一地点,如果连续用两条搜救犬都未发现幸存者,则100%可以认为该地区不会有幸存者。2001年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随后成立了搜救犬分队,分队13只德国牧羊犬、加拿大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时牧羊犬成为中 国第一批搜救犬。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15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配备了几十条搜救犬,为搜救遇难人员发挥 了重要的攻坚作用。截至5月15日,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在都江堰废墟中抢救出的38名幸存者,全部是由搜救犬定位后救出的,其中8名被埋在深 层的幸存者是由搜救犬率先发现的 。 1.6 遥感技术和航空遥感飞机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它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通 过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航空遥感(Aerial?Remote?Sensing)又称机载遥感,是指利 用飞机、飞艇、气球等航空器械作为传感器运载工具实施空中遥感探测的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地震灾区通信、交通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航空遥感飞机,给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提 供了大量地面宏观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科学评估灾情,进而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措施做出了贡献。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 m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 片。之后,航空遥感飞机又成为监测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5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架航空遥感飞机飞赴汶川灾区开展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30多位科研和飞行人员完成了2个架次共8个小时 的雷达航空作业。现场作业组迅速进行数据回放和初级处理,部分快视和纠正数据当夜既送达北京,相关科研人员连夜对遥感监测数据作进一 步处理,并开展灾情信息分析,为国家有关部门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 。   截至5月15日22时,海军某飞行团飞行员驾驶遥感飞机在四川地震灾区上空累计飞行33小时,成功完成对灾区的遥感探测任务,对400 km2 的灾区实施了精确拍摄,提供了多达2 800 G的数据信息。   5月16日早7时55分,国家测绘局派遣的中飞四维公司机组对都江堰、汶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的河谷居民地实施了航空摄影,航摄面积 约2 200 km2,成功获得了该地区的地面分辨率为0.35 m的彩色航片200张。在对获得的航空摄影照片及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国家测绘局制作 了灾区真彩色影像图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产品,可提交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使用。   遥感技术还被开始应用于地震预测预报和余震监测等方面 。 1.7直升机 直升机是一种重要的空中运输系统,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3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其突出的特点是 可以做低空、低速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以及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它不仅在军用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等方 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在民用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等方面得到大量使用。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使用最为广泛、给公众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是米-171直升机和米-26直升机。统计显示,这次抗震救灾期间,全军 及民航系统共出动直升机99架,其中民用直升机30架,而其中又以米-171机型最多,其次为黑鹰、直八、超级美洲豹等机型 。5月1日在汶 川县映秀镇附近执行救灾飞行任务失事的直升机就是米-171机型 。该机组人员自参与抗震救灾以来,在复杂地理、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抢 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共飞行63架次,运送救灾物资25.8 t,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运受灾群众234名。机长邱光华所在成都军区陆航某 团,创造了这次抗震救灾5项第一: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   汶川地震造成至少千处以上的滑坡和泥石流,形成了大量堰塞湖 ,对湖泊下流居民构成了严重威胁,急需疏流排险,以防溃坝。由于 唐家山堰塞湖等处道路险峻,大型挖掘机无法通过公路运送到堰塞湖作业地段,因而大型米-26直升机派上了大用场。   5月25日,由俄罗斯支援中国的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飞抵四川德阳市广汉机场,用于执行吊运大型机械设备的任务 。6月2日,米 -26直升机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吊运抢险物资设备至北川擂鼓镇工作结束。正是有了米―26直升机,近20 t重的挖掘机、推土机、自卸车等重 型装备和大量油料才得以顺利运上坝顶,抢险施工才得以全面展开。 1.8 救援工具 灵巧、高效、实用的高科技救援工具在快速打通通往灾区的道路,协调指挥抗震救灾现场,挽救被废墟掩埋的生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液压钻岩机:这是一种以高压油为介质的强力钻岩设备,可用于巷道掘进、旧建筑物拆除、抢险救灾工作中,每分钟 掘进1 m,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钻速快、振动小、操作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这次抗震抢险救灾中的最佳使用机械。   液压劈裂机:这是目前国内研制开发的新型高科技救援产品,可以起到逢山开山、遇石劈石的作用。该机械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安全高 速,可以预先精确确定分裂方向,数秒钟即可完成分裂过程,并且可连续无间断地工作,非常适合无干扰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是替代手工解 体物体的最理想的抢险救灾产品。   小气垫:小气垫采用新型高强度芳族聚酰胺材料制成,非常坚韧,通常只有枕头大小;只要有5 cm的缝隙就能把它塞进去,然后用气瓶把 气垫里的气压加到8个大气压,鼓起来的垫子就能顶起数十吨的楼板。   液压钳:在钢筋交错的灾区废墟现场,这种液压钳的体积并不大,但是通过应用液压原理,它却能把粗硬的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 赢得宝贵的时间。 1.9 爆破技术   爆破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的能量破坏某种物体的原结构,以实现不同工程目的所采取的药包布置和起爆方法的一种工程技术。根据各种工 程目的和要求,通过采取不同的药包布置形式和起爆方法,在传统的炮孔法、药室法和裸露药包法3种爆破方法的基础上,科技工作者又创造了 许多各具特色的现代爆破技术,如,微差爆破(又称毫秒爆破)、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定向爆破、控制爆破、水下爆破、地下爆破等。   运用技术排险,实施科学救援,成为汶川地震工程兵部队抗震救灾的一大突出亮点。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爆破专家在都江堰、绵竹等地 ,通过实施爆破技术,拆除了震区大量危楼、危塔,指导工兵分队对嘉陵江堰塞湖实施了爆破排险,10次爆破作业就清除了河道障碍物50 000 m3,保证了宝渝铁路交通运输安全。此后,工程兵工程学院、工程兵指挥学院的20名爆破专家又奋战在老鹰岩堰塞湖和水库、厂矿、城镇等多 个任务区,担负危桥危坝排险、危险品设施拆除等技术指导和施工作业任务 。5月下旬,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对所负责的堰塞湖坝实施爆破排 险,共通过爆破排除200万m3的洪水 。6月1日,四川各地灾区的危房开始陆续实施爆破拆除 。 1.10 心理危机干预   精神医学范畴中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 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的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帮助其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恢复心 理平衡,从而安全地渡过危机。一般说来,大范围且严重的心理危机多出现在突发性灾难之后,因此,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队通过走访、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等调查手段,发现将近48%的灾区群众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13.39%的灾区 群众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有至亲丧失的占42.86%,高于整个走访人群的发病率。深入灾区后,该医院的第一批心理医疗专家对灾区群众心 理进行了5 000余人次治疗,经医疗队精心治疗后,约50%被干预者的睡眠、情绪、认知、意志活动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提 高,情绪较前平稳,活动较前主动、积极 。   针对灾区民众震后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专家建议,汶川地震后国家应设立心理干预机制 。 2 总结   与唐山地震的抗震救灾相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科学技术成果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尽快恢复抗震救 灾指挥部与震区尤其是震中灾区的通讯联系,尽可能多地挽救废墟中掩埋的遇难者,监测余震、抢险排险等,起到了传统器械所无法达到的作 用。   作为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国家,今后我国应有针对性地着力研究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专用抢险、救灾、救援等器械,大力发展与此相关 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以便在灾害降临时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张国. 汶川县委书记:震中三镇两万多人至今无一点信息 . 中国青年报,2008-05-13. 史照栋,李凌志,温常青. 最先到达汶川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和他的小分队 . 新华社,2008-05-16. 黄全权,李华颖. 日本航天局为中国提供灾区卫星图片 . 新华网, . 王握文.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军网, . 曹智,杨彪. 失事直升机搜救部队配备北斗一号卫星导航设备 . 解放军报,2008-06-03. 徐静波.日本国际救助队携最先进生命探测仪赶赴灾区 . 第一财经日报,2008-05-16. 徐元锋.探访野战医院 .人民日报,2008-06-03. 陈辉,刘永华. 搜索犬在搜救地震幸存者中发挥迅速准确特有作用 . 新华社,2008-05-15. 赵永新. 中科院遥感飞机14日夜传回首批灾情监测数据 .人民网, . 黄永明. 邓明德:地震预报的遥感探索 . 科技导报,2007, 26(10):25. Huang Yongm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6(10):25. 吴立新,刘善军,陈云浩,等. 汶川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与云异常现象 . 科技导报,2007, 26(10):32-36. Wu Lixin, Liu Shanjun, Chen Yunhao, et al.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6(10):32-36. 马未宇. 汶川地震前的NCEP异常现象 . 科技导报,2007, 26(10):37-39. Ma Weiyu.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6(10):37-39. 赵斌. 部分参与汶川地震救灾直升机介绍 .新京报,2008-06-03. 冯昌勇,余晓洁.未发现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及机上人员 .新华网, . 朱会伦. 失事直升机仍未找到 . 科技日报, . 陈顒.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 . 科技导报,2007, 26(10):3.   Chen Yo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6(10):3. 贾远琨.俄罗斯援助的米-26直升机抵四川 .新华网, . 刘逢安,周金鑫.解放军工程兵部队运用技术排险实施科学救援 .中国新闻网, . 刘昕. 武警部队对堰塞湖坝爆破排除200万立方米洪水 .解放军报,2008-05-26. 胥金章,崔西强.四川灾区危房开始实施爆破拆除 .新华网, . 梅智敏.近半灾民存在心理障碍,跟踪观察将达3到5年 .南方日报,2006-06-03. 李涛.专家:汶川地震后国家应设立心理干预机制 .中国青年报,2006-05-28.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8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suqing1961 2008-5-18 21:15
本文发表在2008年第8期《科技导报》 0 引言   能源问题是制约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源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并成为广大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 。2007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23.7亿t标煤,消费量26.5亿t标煤,二者均居世界第二 。鉴于化石能源逐步开始耗竭,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自21世纪开始,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过渡的进程已经起步。我国有专家强调 ,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战略必须走减小化石能源用量、增大核能与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发展路径,积极构建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而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技术问题探讨,使得这些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向市场,正向人们展示美好的能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根据文献 内容,结合《科技导报》等科技期刊近3年来发表的有关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当前受关注的有关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1 太阳能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太阳能是通过太阳内部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经向宇宙空间源源不断辐射而到达地球表面并被人类所捕获的能量。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最为丰富的、分布广泛的、且可再生的能源相对于人类的有限生存时间而言,它在地球上的开发、利用基本上不受地域的限制,同时它又是一种对环境和生态均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洁净能源。而要想有效地利用好太阳能,就必须解决太阳能的采集、转换、储存、输运等4个基本技术问题。   作为有望在未来社会能源结构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的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电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太阳能制冷降温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建筑物太阳能利用技术等;后者主要包括太阳级硅材料制造和产业技术、商业化光伏发电技术、边远地区光伏发电实用技术等 。   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太阳能转换手段就是光热利用,光热利用也是未来太阳能低成本、规模化应用的最重要的领域。然而,在这一领域,目前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还只有太阳能热水器,而其中中国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又居世界的首位2006年我国共有3 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热水器保有量一直占据世界总保有量的50%以上 。在其他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重要能源的场合,如采暖、空调、海水淡化、养殖、发电、制氢以及生物质燃料及其他形式能源转换方面,太阳能的应用还做得远远不够。关键的问题是缺乏能够使太阳能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实现高效化、经济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形式。因此,研究解决围绕太阳能转换利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系统中的有关基础科学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将有助于推进太阳能高效化、低成本、规模化应用,为发展和丰富太阳能转换利用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   文献 认为,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领域今后发展的目标主要有:① 针对太阳能规模化利用所需要解决的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的各个环节,以工程热物理和能源利用学科为基础,以材料科学、化学化工、建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为动力,以太阳能大规模、低成本、高效化应用为目标,不断提高太阳能的转换利用效率;②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太阳能转换利用研究体系,尤其是将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热化学、热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贯穿到太阳能转化利用现象的分析之中,以解决太阳辐射-热能、太阳辐射-电能、太阳能-化学能、太阳辐射-制冷效应等转换中所涉及的热力学问题,以及能量转换、储存、传递等过程的经济化与高效化问题,为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和提高太阳能利用水平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参加第18期双清论坛的专家学者建议 ,以及《科技导报》近3年有关太阳能问题论文的有关研究成果 ,有关太阳能光热利用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和技术问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太阳辐射热力学和资源评估。该方向将重点研究太阳能资源的评估、测量方法,包括对总辐射、直射辐射、散射辐射资源条件的准确分析,对我国不同地区太阳能资源条件的准确定位,确定太阳能资源条件与太阳能能量转换利用方式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辐射热力学和几何光学等角度出发,结合合适的能量转换方式,研究高效、低成本捕获太阳辐射并转换为热能以及分频、分质利用太阳能的最优途径。   2) 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领域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 高温太阳能集热器与热力机的匹配耦合问题、可靠性问题及热机循环工质的筛选;② 基于太阳能的热电转换高效动力循环研究;③ 各类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动态特性研究;④ 高温工质(如熔融盐)的传热规律研究;⑤ 腔体吸热器中的复杂辐射换热;⑥ 太阳池发电技术的使用条件、可行性研究等;⑦ 为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而开展的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热电转换材料热力学问题,以及热电-光电转换综合利用研究;⑧ 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用于能量吸收、输运和储存介质的新一代热流体的热物理性能,以及先进的热存储技术研究。   3) 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该方向主要是研究太阳能中高温集热转换技术,如适合中高温集热的选择性涂层材料及其表面辐射换热特性,新型中高温吸收器部件传热强化机理及结构,纳米材料用于太阳能集热转换强化辐射吸收机理,太阳光学器件的热效应抑制方法,聚能装置接收端辐射能量分布优化等;研究目标是为不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提供能量源泉,重点是能够用于高效太阳能空调、热化学和热发电过程的聚焦太阳能集热技术研究等。   4)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各类建筑物是利用太阳能的良好载体,通过充分、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实现大幅的建筑节能。建筑物利用太阳能包括采暖、采光、热水、空调、强化自然通风、电力供应,以及利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以改善室内环境并进行水质净化等方面。目前需要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共同攻关,研究建筑物各个方面综合利用太阳能的最优形式和最佳方式等,解决近室温太阳能集热和高效利用以及与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耦合问题,开展建筑节能热舒适性反问题设计原理和相应建筑节能材料热性能确定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5)太阳能供热与采暖。民用建筑和工业加热领域的供热与采暖,是太阳能规模化应用的最重要领域。该领域重点需要解决大规模太阳能阵列复杂辐射、对流和传导耦合传热问题,以低热损、低成本为目标,建立太阳能集热-用能环节最优耦合匹配的热力学分析方法,不断解决太阳能光热转换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等。   6)太阳能制冷与热泵。利用太阳能制冷技术季节匹配性好的特点,结合太阳能规模化利用的趋势,应重点研究:① 中低温位热能驱动的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特别是能与常规太阳能集热器结合使用的制冷系统;② 从能源结构多元化角度出发,研究有辅助能源的各类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以太阳能利用分数最大化为目标,考虑太阳辐射的波动性,解决不同能源结构之间的耦合匹配问题;③ 系统的动态稳态特性与传递过程强化研究等;④ 太阳能热泵中的两相流动传热及系统优化研究。   7) 太阳能能源材料的热物性。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混合熔盐的制备与物性研究,用于发电循环的循环工质、高温高热流气体传热特性研究,选择性涂层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高效储能材料的蓄能特性研究,小温差能量蓄存、转移机理研究,用于太阳能集热转换的多孔介质辐射对流导热复合的传热特性研究,以及其他太阳能材料的热效应研究等。   8) 太阳能热化学转化及其他热物理问题。太阳能热化学转化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太阳能热解制氢以及热解制合成气,重点需要研究解决太阳能光解热解转换过程中的热物理问题等。太阳能转换、利用过程中的其他热物理问题包括:能量系统中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的耦合匹配、多能互补问题,基于太阳能利用分数最大化的热力学和能量利用系统优化问题等。   9)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发展速度惊人,引起世界瞩目:2006年,生产光伏电池369 MW,生产能力1 200MW,位居世界第三 。进一步发展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应着重解决:① 制约光伏电池产业发展的多晶硅材料及其技术研究 ;② 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③ 可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蓄能、电网调峰、用电大户自备电源的大规模蓄电技术液流蓄电池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等等。   10)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包括:太阳能光解水研究,太阳能热解水研究,生物质制氢的基础理论研究,大规模高效、低成本制氢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 。    2 生物质能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据《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1999白皮书》定义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作为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具有燃烧容易、污染少、灰分较低、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且不易运输等特点。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居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地球上每年生长的生物质总量约为 1 400-1 800 亿t(干重),其含有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因而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   目前,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美国2000年通过了《生物质研发法案》,2002年制订了《生物质技术路线图》,计划2020年使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产品较2000年增加10倍,达到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25%(2050年达到50%),每年减少碳排放量1亿 t。欧盟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替代。世界经合组织(OCED)在2004年9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各国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减小它与传统原油及天然气产品的价格差距,以最终达到替代的结果。 截止2006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220万kW,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0.35%,约占全世界生物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4%左右 。由于生物质能的利用受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转化效率低等条件的制约,因此,生物质能的利用必须综合考虑中国国情,进行多种途径的利用,在技术上多途径并进,除重点发展生物质能直接氧化燃烧和供热发电技术、压缩成型技术、热化学转换技术(气化法、热分解法、液化法和生化法)、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能气化、以及集中供气发电技术和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系统外 ,还应力争在下述关键性的基础科学问题上获得突破,为我国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1)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的化学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包括:高能量密度物种的筛选、热化学转化、多学科交叉,C、H、O、N 循环规律以及生态环境受影响的程度等;生物质超分子结构表征,生物质生化转化过程、生物质利用中的催化问题,生物质大分子在物化作用下的构象调变机理,生物质分子热分解、酸水解、生物分解等分解机理及其选择性调控规律,生物质解构产物品位提升中的生化、催化等过程的反应规律。   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的化学本质是深度脱氧。有关专家指出 ,应该重视利用产油微生物转化生物质、转化水解混合糖获取微生物油脂和生物柴油的方法。水解产物混合液(包含已糖和戊糖)经产油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油脂为生物柴油,具有较明显的原材料资源优势和全糖转化优势。通过对生物质-水解-碳水化合物-微生物-生物油脂过程的研究,加强对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使之从碳氢化合物经济到碳水化合物经济过渡。   目前,生物质气化多采用部分氧化的工艺,气体热值较低 ( 10MJ / m3 ) ,氢气含量较低,不适合合成液体燃料。如果借鉴炼油工业重油流化催化裂化工艺(FCC ),在裂化反应器中将生物质催化分解成高热值(16MJ / m3以上)、高H/C比的合成气,产生的焦炭及重焦油在再生反应器中燃烧,一方面为裂化反应供热,另一方面使催化剂再生,并使产生的 C02 可以集中脱除,以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其中的科学问题包括:新型生物质催化裂解反应器设计及工艺研究,催化裂解反应机理及控制手段,再生反应器燃烧反应机理研究,催化裂解气化工艺中裂解系统与焦炭燃烧系统的平衡操作与控制。   此外,生物质能的利用还应包含诸如造纸废弃的木质素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燃料油木本原料利用和微藻利用,以及生物质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中副产品 CO2的利用等问题 。   2)生物质能热利用。生物质挥发分含量极高,固定碳的比例较低,活化能比较低,着火性能好,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高,其综合燃烧性能好,燃烧比较剧烈,燃尽时间较短。目前,生物质燃烧锅炉基本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适应性好、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宽、操作简单、具有可再生、NOx 排放低、不增加CO2排放等优点。但与煤相比,生物质能又具有能量密度低(产量 500kg/亩、发热量 16 MJ/kg、堆积密度 50-300 kg /m3)、灰熔点低等缺点。因此,开展大规模生物质热利用将遇到收集困难(受经济运输半径和季节的限制)、炉壁灰渣熔融沉积和腐蚀、床层聚团等问题,而生物质与煤作为混合燃料进行热利用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大型燃煤电厂已开始试行将生物质与矿物燃料联合燃烧,而这其中的关键问题则有:①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与煤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K、Na、Cl、O的含量明显高于煤中的含量,将影响燃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参数,因此,应研究生物质/煤在高温下反应的协同互补、抑制效应机理;② 生物质密度低,颗粒呈不规则纤维状,在燃烧过程中,这些颗粒将单独或与煤一起输送到炉膛中燃烧。因此,应研究多密度、复杂形状、超宽筛分气固两相体系,尤其是在流化床内的流动规律及其对传递、反应过程的影响;③ 生物质燃烧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K、Na、Cl、S逸出后,经过反应、冷凝、成核生成可吸入颗粒物,或直接冷凝在受热面上形成积灰,进而对受热面造成腐蚀。因此,应研究非平衡系统中气固转化及其在界面上的物理化学过程;④ 有关单纯生物质或煤的热解/气化/燃烧等热利用过程已有较多研究,而生物质/煤混合燃料的高效洁净转化研究则相对较少这需要考虑生物质与煤组成成分的不同。混合燃料热利用过程不是两者单独效果的简单叠加,而是会出现所谓的协同效应,因此,也需要研究生物质/煤混合燃料的高效洁净转化问题。   3)生物质微生物能源转化。微生物能源转化技术是生物质转化成有用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主要包括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产生乙醇、甲烷等燃料物质)和微生物制氢技术两种方式。微生物厌氧发酵技术是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生理代谢将生物质分解产生乙醇、甲醇或甲烷等目的产物,它主要包括液体燃料发酵生产技术和沼气发酵生产技术两种。微生物法制氢方式主要包括:① 发酵型细菌产氢,即直接把有机底物转化为 H2和CO2;② 微藻光合生物制氢,将水分解成H2和O2;③ 厌氧光合产氢,在光能驱动下光合微生物通过消耗有机物产生氢气;④ 将厌氧光合细菌产氢与发酵型细菌产氢结合起来,能充分利用发酵型细菌产生的有机酸,有效地提高产氢率并降低污染物COD。   微生物能源转化技术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涉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化学工程、微生物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其中生化反应器内流动和热质传输特性以及高效菌群构建对提高生化反应器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关专家建议 ,应开展微生物能源转化过程中微观热质传递、生物代谢途径与规律、高效产氢菌群构建和分子生态学诊断、能量和物质转换机理及规律研究;开展生化反应器内生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过程耦合机理、多相流动、热质传输规律以及含生化反应的复杂结构材料内多元多相流动与传输特性的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 ,生物质能利用领域近期应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质高效气化器基础以及气化发电的基础研究;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的机理性研究;高效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基础研究;生物质催化液化和超临界液化研究;生物质燃气和燃油的精制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生物制氢过程生化化学反应动力学及相关热物理问题研究;高效厌氧消化反应器生化反应动力学及相关热物理问题研究;生物质酸水解及水解产物制取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机理性研究;生物质解构复杂产物品位提升中的生化过程的反应规律研究;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 ,等等。    3 风能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其相关技术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然十分可观: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 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 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多10倍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但是,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的开发利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正在发展中的行之有效的绿色能源形式,也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中最有潜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截至2006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260万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0.42%,发电装机规模已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4位,发展速度已位居世界第2位 ;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还将从2007年的605万kW增长至2 000万kW 。   风能利用的最大难题是风速与风向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对于这种强随机性的气动系统,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的风能开发利用研究一方面要针对我国的战略需求,着重解决我国特有气象条件、地理条件下的风力机设计、运行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放眼全球,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研究解决风电系统所面临的共性科学问题。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据估计,我国陆地上的风能储量为2.53亿kW,近海的风能储量为7.5亿kW。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决定了在本世纪的能源利用中,风能利用将越来越重要。在如此大的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人们在关注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时,也应十分重视对小型风能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多数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热发电、地热及潮汐发电等)具有容量小、分散、功率不稳定等特点,直接接入大型电力系统时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方式的波动,甚至影响系统的稳定。因此,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将单一种类或者两种以上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与各种储能装置(超级电容、飞轮、蓄电池等)、控制保护装置以及用电负荷等组合,形成分布式电力系统或者微电网系统。   风能利用涉及气象学、地理学、力学、叶轮机械、电力系统等方面的交叉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为我国未来风能的开发利用在基础层面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有可能在多学科交叉方面形成新的生长点。文献 综述认为,有关风能利用的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风场紊流模型研究。研究可以正确反映紊流时空结构的风场紊流模型和分析方法,紊流风场对风力机疲劳载荷和极端载荷分析的作用和影响,得到超大风速、强紊流度下的风力机非定常随机过程的分析方法。   2)动态空气动力学研究。研究紊流风场作用下动态过程分析采用的动态气动模型,确定动态气动模型在叶素动量理论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动态尾流模型对速度诱导因子变化率的作用;研究用动态失速模型计算气动阻尼的分析方法,得到应用动态气动模型分析风力机动态过程的方法和工具。   3)风力机专用翼型的气动性能研究。研究发展翼型气动数据测试技术,得到任意形状翼型的气动实测数据;建立能适应大攻角的粘性流体N- S方程翼型分析计算模型;研究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设计适用于风力机全工况的新翼型系列并计算其气动性能数据。   4)叶片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建立能满足风力机叶片气动、结构和稳定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方法;通过对翼型、相对厚度、弦长、扭角等外形参数沿展向的分布特性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满足气动最优的设计方法;考虑结构和制造的工艺性要求,在保证气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研究叶片气动外形的修正方法。   4)分布式电力系统或微电网系统研究。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① 各种主要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特性和建模;② 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分析理论、方法和工具;③ 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典型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应用场合的典型的组合形式);④ 分布式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技术(接入主系统或独立运行);⑤ 分布式电力系统所涉及的经济性和政策性问题,等等。   文献 指出,关于风能的利用问题,近期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有:叶轮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建模及先进数值模拟方法;风电机组柔性多体模拟方法;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结构强度和气动弹性分析理论;大型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风电系统中流动发声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大型风电机组发电机结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功率变换器及控制理论与方法;超低速直驱新型风力发电机;变风速工况下的电功率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传统大电力系统的协调,等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 杜祥琬. 物理学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科技导报,2006,24(6):1. 严陆光. 关于21世纪上半叶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发展战略 .科技导报,2007,25  (8):1. 陈学俊. 应高度重视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导报,2007,25(2):1. 石元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生物质产业 .科技导报,2005,23(5):1. 宋建新,吴华峰,胡卫,等. 巴州太阳能资源状况研究 .科技导报,2007,25(5):21-24.) 张国宝. 健全能源管理体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 南方周末,2008-03-27. 严陆光.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设想可 . 科技导报,2008,26(8):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 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2007-2008)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编. 可再生能源基础科学问题第18期双清论坛学术综述 . 学科政策动态,2008-01-25. 王晓宁.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60-62. 梁骏吾. 光伏产业面临多晶硅瓶颈及对策 . 科技导报,2006,24(6):5-7. 沈辉, 闻立时. 简论发展我国太阳电池及多晶硅产业 . 科技导报,2006,24(6):8-10. 林原,周晓文,肖绪瑞,等. 固态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科技导报,2006,24(6):11-14. 杨裕生, 蔡生民, 林祖赓,等. 简述发展大规模蓄电的液流蓄电池 .科技导报,2006,24(8):63-65. 郭烈锦,刘涛,纪军,等. 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 .科技导报,2003,23(2):2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发展司编.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1999白皮书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王涛. 中国生物质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 科技导报,2005,23(5):12-14. 闵恩泽. 开发生物柴油炼油化工厂的探讨 .科技导报,2005,23(5):15-17. 李十中.生物质工程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科技导报,2005,23(5):9-11. 孙俊楠,张建安,杨明德,等. 利用微藻热解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2006,24(8):63-65. 朱锡锋,陆强.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 .科技导报,2007,25(21):69-75. 风能综述. . 中国新能源网, . http://www.newenergy.org.cn/energy/wind/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9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问题综述
pxyeco 2008-4-21 20:50
彭新宇 第一,水土流失严重。长株潭地区各种开发建设,破坏了地表,扰乱了水系,加剧了水土流失。据遥感普查资料统计, 2004 年该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 118.8km 2 ,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26.3%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其中剧烈侵蚀面积为 44.1km 2 ,占流失面积的 37.1% ;强度侵蚀面积为 24.4km 2 ,占流失面积的 20.5% 。如按人为流失和自然流失两种流失因素来划分,人为流失面积为 89.7km 2 ,占流失面积的 75.5% ;自然流失面积为 29.1km 2 ,占流失面积的 24.5% 。可见,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第二,大气污染严重。总体上来看,该区域大气污染严重,酸雨频繁,在湖南主要城市中属于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据遥感影象资料,三城市的大气环境以长沙市、株洲市较差, 湘潭市较好。株洲曾是我国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一,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年均值为 0.171mg/m 3 和 0.107mg/m 3 ,居全省最高;长沙市大气污染也极为严重,长沙市是被国家列入两控区的主要城市之一,是典型的酸雨城市。影响长株潭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量悬浮颗粒物。 据遥感影象资料,长沙市大气质量较差区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人口高度密集区、河西老城区荣湾镇及捞霞开发区等地;中等区分布于上述区域的旁侧及其外围,环绕城市周边新开发的居民区和郊外则为大气质量正常区。株洲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区集中分布于湘江北岸的株洲冶炼厂、市化工厂、氮肥厂一带,汽车齿轮厂 - 湘江大桥、建设大道一线及河西狮神庙等处;中等区分布于较差区周边,至郊外大气环境质量趋于正常。湘潭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河西老城区和河东的湘钢、湘潭电厂等处;中等区分布比较零星。 第三,水污染严重。长株潭三市山水相依,一水(湘江水)相连。枯水季节,在流量小、流速慢,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差的情况下,湘江水质更差。株洲江段和湘潭江段的水质类别均为 VI 类,是湘江干流污染最严重的河段。长沙地区主要是污水排放量大,饮用水源受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重金属的污染严重,地下水 PH 值常年偏低,总大肠菌群、锰污染较普遍,少数水井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超标。湘江株洲段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大,水质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饮用水源水质也不能达标,石油类、总磷、汞、铜、砷等污染物已经超过湘江环境容量。湘潭水污染情况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大。 第四,土壤污染严重。长沙和株洲市一般以城区街道和重工业区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农田土次之,菜地土较轻。污染物总趋势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含量降低,有铜、铅、铬、铁、锰、汞等污染物。湘潭市出现农田菜土污染物反而大于街道土和原生土的情况,表明主要受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影响。 长株潭三市区表层土壤中 Cd 、 Hg 、 Pb 等元素有一定污染,它们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湖南省和全国背景值,株洲市表层土壤中 Cd 、 Hg 、 Pb 污染比湘潭市和长沙市相对严重。 三市区深层土壤中 重金属元素基本无污染,其平均含量比湖南省背景值略高或略低,两者相近。
个人分类: 环境经济理论|5869 次阅读|1 个评论
18个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
suqing1961 2008-3-31 08:54
李 娜,苏 青 刊载于2008年第5期《科技导报》 0 引言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许多科学家看来,科技难题乃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每一个科技难题的破解通常都会带动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因此,发现、提出并解决各种科技难题,既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阶梯。 2007 年 9 月,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出开展 10 000 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科学难题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因而引起科技界、教育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为响应上述 4 部门 10 000 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本刊 收集、整理了 18 个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并按基础研究类难题、工程技术类难关和自然世界谜团 3 类予以介绍,以激励我国科技人员特别是包括 广大 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科技工作者勇于献身科学、攻克科技难题,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激发公众热爱科技、学习科技的兴趣,培养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本文所列的科技问题,是指中国公众或科技工作者密切关注并颇感兴趣,至今未能彻底解决,或在学术上尚未获得广泛共识,或还存在较大争议,且与科学、技术或工程有关,并具备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基础研究难题、技术工程难关和自然世界谜团。 18 个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的选取及介绍材料,或源自我国有关科技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来自我国有关报刊刊登的科技新闻报道,或出自我国出版的有关图书中的科技文章。由于收集的材料有限,加上受作者学识水平的限制,本文选定并介绍的 18 个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在问题的代表性、选定的权威性、描述的准确性、涵盖的广泛性等方面,都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期望读者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读者向本刊提出或推荐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以便本刊展开讨论并深入报道。 1 基础研究难题 1.1 歌德巴赫猜想何时能被最终证明? 1742 年,当时还是中学教师的歌德巴赫致信侨居俄国的数学家欧拉,陈述了他的一个猜想:是否任何不小于 6 的偶数,均可表为两个素数之和?欧拉回信说,他虽然不能给出证明,但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猜想中提到的 素数是指只能被 1 和该数自身整除的自然数。 哥德巴赫猜想包括偶数猜想和奇数猜想两部分,它们 用数学语言可分别简述为:每一个 6 的偶数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之和 偶数猜想也常常被后人简称为( 1 , 1 )或 1+ 1 ;每一个 7 的奇数都可以表为三个素数之和。由于奇数猜想是偶数猜想的推论因为任何大奇数减去素数 3 都是一个偶数,故证明了偶数猜想就等于证明了奇数猜想。 歌德巴赫猜想提出后,不断有数学家对其进行验算,有人曾经验算过在偶数 X 5 18 8 (即 5 亿以内的偶数)以内歌德巴赫猜想都是正确的 。但是,猜想提出后的一百多年中,对它的证明却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直到 1920 年,挪威数学家布朗才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了 9+ 9 :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 9 个奇素数之积的和。之后,开始不断有人在猜想的证明上取得重要突破,其中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 2+ 3 ,潘承洞证明了 1+ 5 ,王、潘合作证明了 1+ 4 。 1966 年,陈景润证明了 1+ 2 ,距摘取这个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1+ 1 只有一步之遥。这也是歌德巴赫猜想目前最好的证明,至今还无人能攻克 1+ 1 这个难关。 有关专家认为,原有的证明方法已被用到极至,必须提出全新的方法,采用全新的思路,才可能在 歌德巴赫猜想证明上 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那么,中国人高度关注的歌德巴赫猜想何时能够最终被证明?最终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是不是中国数学家? 1.2 祖冲之究竟是怎样计算出圆周率 值 的? 数学史上,圆周率 值的精确度,曾代表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隋书律历志》记载,中国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求得的 圆周率 值为: 3.1415926 圆周率 3.1415927 ;密率: 355/113 ;约率: 22/7 。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圆周率计算值,曾领先世界水平一千年之久;直到 15 世纪,中亚的阿尔卡希才打破这个记录,得到精确到小数点后 16 位的 值。据载,祖冲之曾写过一本数学著作《缀术》,其中记录了对圆周率的研究及成果,但当时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以致后来失传。那么,在筹算时代,祖冲之又是怎样计算出精确到 7 位小数的圆周率 值呢?如果用当时的割圆术,从圆内按正六边形开始,一直计算到圆内接正 12 288 边形,才能得到这样精确度的 值。如果用我国自汉代便存在的连分数术计算,因为当时只能用筹算算数,按精确到小数点 7 位去计算,那么小数至少要保留 12 位,而 12 位小数的一次乘方和开方在当时都绝非易事。因此,祖冲之计算 圆周率 值的方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科学难题。 1.3 太湖的成因究竟属于哪一类? 湖泊按成因可分成若干类:由河流活动形成的湖泊叫河迹湖,由海洋活动形成的湖泊叫海迹湖;此外,还有构造湖、冰川湖、堰塞湖、火山湖等。我国 5 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的成因究竟属于哪一类,至今仍存争议。 早期有学者认为 , 太湖是由古代海边的泻湖演变而来,属海迹湖的一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假设, 5 000 多年前的长江口,位于比现在靠上的江苏镇江、扬州一带,长江南面的钱塘江江口也靠后面,这两条大河成年累月把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河口一带,使河口不断向前延伸并在两大河口之间形成一个大海湾;随着时间推移,夹在两河之间的海湾就被泥沙包围起来,外海的水道逐渐被堵死,海水不能进入,陆上的河流却源源不断地补充淡水,海湾的水开始由咸变淡,新的湖泊由此形成。 之后,有研究者发现,北宋《吴中水利记》中有记载,公元 1075 年,太湖地区大旱,湖中水位大降,湖底竟现露出古代居民留下的坟墓和村庄街道遗址,以及近腐的树桩,同时还在湖底发现了距今 6 000 到 10 000 年前古人类石器时代的遗址。研究者由此推测,大约在 6 000 年到 10 000 年前,太湖地区是一片低平的平原,因此,太湖的形成可能和地壳运动有关。 近几年,又有学 者提出全新观点:远古时曾有一颗巨大无比的陨石,自天外飞来,落在平地上,砸出了偌大的太湖。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从太湖外部轮廓来看,其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非常破碎;西南部则向外突出,湖岸非常整齐,像一个平面圆弧,整体具有典型的陨石坑形态;太湖周围的岩石也处处显示受到陨石冲击的迹象。 1.4 福建存在过第四纪冰川活动吗? 2007 年 8 月 3 日 ,《光明日报》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专家在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发现史上罕见的千古冰臼奇观,并由此推断,距今大约 200 万到 300 万年以前的第四纪早期,这里曾被冰川覆盖。 这是近年来第三次有学者声称福建省境内发现冰臼。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和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福安市有关发现冰臼的报道,再次引起学术界争论。有专家对福安冰臼评价极高,认为这里冰臼数量繁多、形态丰富,有大量 U 字形底冰悬槽、冰脊、冰川漂砾及冰川铲切等遗迹,这些都是冰川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也有专家提出质疑:冰川形成的条件必须是气候寒冷,近地面年平均温度 零摄氏度 以下,有长年不化的积雪;第四纪冰川期,巨大的气候变化对动物、植物、地质、地貌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福建省海拔最高的武夷山地区却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态系统;此外,福建省还广泛存在第三纪至侏罗纪孑遗植物,这说明第四纪福建没有形成冰川。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新发现的所谓冰臼,实际上是经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壶穴。不少专家表示,冰臼的发现若最终能被证实,不仅能说明福建曾存在过冰川期,第四纪的地质环境将有可能被改写。 1.5 SARS 究竟源自何处? 2003 年 1 月 21 日 ,中山市向广东省卫生厅报告出现类似肺炎病患,卫生厅派出的医学调查专家组确诊为非典型肺炎,并确认这种病的传染性超强;当晚,专家们完成了《省专家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调查报告》。这个文件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病患的表现、流行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预防消毒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医院预防感染通风是关键的观点等。这种病就是随后席卷中国许多省市并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 SARS 。 那么, SARS 究竟源于何处?它还会卷土重来吗?这个问题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 2003 年 4 月 16 日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SARS 是一种变种的冠状病毒;随后有专家指出, SARS 可能源自饲养动物的变异,也可能源自野生动物, SARS 的暴发可能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 5 月 23 日 ,深圳和香港两地的科学家宣布,他们成功从野生动物果子狸身上分离出 SARS 样病毒,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 SARS 样病毒与人类 SARS 病毒有 99 %以上的同源性,首次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证明人类 SARS 病毒来源于动物。 但也有专家认为,对这个问题下结论尚为时过早,对 SARS 的溯源无异于大海捞针 , 还不能贸然说一定来自动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 目前 SARS 病毒的自然生态尚未可知,而只有掌握了 SARS 病毒的自然生态才能真正控制 SARS 疫病的暴发,因此,找不到 SARS 病毒的宿主, SARS 疫病随时都可能重新暴发。 1.6 中国人究竟起源于何地? 人类究竟起源于何地?长期以来, 古人类学界持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人类的起源地在非洲,而且是唯一的起源地。 2000 年 8 月, 美国和以色列的地质、考古专家公布了他们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人类远祖至少在 78 万年前就从非洲迁居以色列,地中海东岸是人类祖先 走出非洲 迁往欧洲、亚洲的 走廊 。此前,持 走出非洲 之说的考古学家一般认为,原始人类十几万年前从非洲来到地中海东岸,也有的估计这发生在 50 万年前。而这次美、以考古专家的结论把原始人 走出非洲 的年代提前了几十万年,并进一步支持了人类源于非洲的说法。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中国的古人类与古生物学家不断在我国大陆找到远古人类的化石和活动遗迹,开始有学者提出人类的起源可能源于中国大陆的观点。 1985 年,我国科学家黄万波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一颗牙齿化石,经年代测定距今约 204 万年,据此称该牙齿与在该地点出土的一块下颚骨断片成为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将我国人类演化的时间往前推进了 100 万年,并推断中国人也许并非起源于非洲大陆。但吴新智院士却认为,这块下颌骨化石属于古猿而不属于人。 2006 年 7 月,美国科学家斯蒂文奥尔森通过建立 家族树模型并计算得出结论: 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 65 亿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几千年前,确切地说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东亚一带,甚至是中国。奥尔森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杂志一公布,立刻引起争议。 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认为,从单纯的数学角度上看, 奥尔森的 理论很有道理,但是单纯数学理论上的推理是无法用事实加以证明的,数学逻辑不能代替人的繁衍逻辑。 2007 年 4 月 3 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尚虹、同号文,以及美国圣 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特林库斯教授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研究者在北京周口店以南的田园洞发现的一批早期现代人类化石距今 4.2 万至 3.85 万年,这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他们发现的田园洞人的一些特征对现在比较流行的现代人非洲起源学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2007 年 11 月,黄万波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主办的 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 上再次强调 : 中国人的祖先并非是 100 万年前来到中国的 北非型 人,而是起源于长江三峡 。 看来,人类究竟起源于何地,这个问题还将在学术界继续研究、讨论、争论下去。 1.7 中国沙尘暴的源头究竟在何处? 沙尘暴是风和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般出现在北方干旱地区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北方沙尘暴有 5 大源区:以甘肃民勤为中心的河西 走廊区;以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南缘区;以拐子湖为中心的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区;以内蒙古杭锦旗伊克乌素镇为中心的鄂尔多斯高原区,以及以朱日和为中心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区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地处西南的四川省境内也可能存在沙尘暴源头。四川大学 梁玉祥 教授对数十年来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与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进行曲线图形比较后发现,只要若尔盖地区一年之间降水量增多,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和干旱强度就会相应减少;相反,只要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北方地区的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和干旱强度就会相应增加;而被公认为沙尘暴源头之一的河西走廊,其降雨量和北方沙尘暴天气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对应关系。梁玉祥的研究表明,从 1995 年到 2000 年,若尔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干旱、沙化的速度与北方的 175 个沙尘暴监测点所测试到的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惊人的一致。经过 6 年的研究,梁玉祥提出,若尔盖地区即使不是沙尘暴的源头,至少也是重要的启动源之一。 我国沙尘暴真正的源头究竟在何处,有待专家学者通过进一步研究给出答案。 2 工程技术难关 2.1 秦始皇陵何时发掘为宜? 历经 2 000 多年浩劫而得以幸存,秦始皇陵无疑是全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围绕要不要发掘、何时发掘包括秦始皇陵、 乾陵等在内的帝王陵寝 的争论由来已久,且至今未在学术界和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达成基本共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文化、考古研究资源,帝王陵寝被人主张发掘,自然有各种利益的驱动,同时也有考古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要求和主张发掘的呼声、请求,近 40 年来一直未有中断。 2006 年 0 月, 著名经济学家张 五常发表的 一篇博文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更是引来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 由于发掘本身也是一种破坏,它与 帝王陵寝 保护是一对矛盾,因而考古界对 帝王陵寝 发掘普遍持反对态度。在这个问题上, 国家文物部门 一直坚持不主动发掘的原则, 强调 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2005 年 7 月, 在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 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陕西乾陵等帝王陵墓暂不发掘,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它们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 2007 年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帝王陵寝的文物考古价值重大,目前发掘、保护技术还远远不过关,发掘就等于毁灭;暂时不发掘 秦始皇陵等 帝王陵寝,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文化资源的代际公平,要让子孙后代与我们拥有同等的文化消费权利。他强调,在技术手段有限或还不成熟的前提下,发掘帝王陵墓必然会丧失大量文化、考古等信息,这是对子孙的犯罪。 那么,究竟何时发掘秦始皇陵等帝王陵寝为宜,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2.2 三星堆古文明和技术来自何方?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成都以北广汉郊外的三星堆,它是一处距今 5 000 年至 3 000 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是中国 20 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且件件精妙绝伦、技术超群,其中尤以金面罩(也有青铜面罩)和金权杖令人称奇。该面罩的五官高鼻深目,酷似西方人;而精美的金权杖普遍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与中国文化中代表王权的鼎、玉玺截然不同。这些都让人们提出了问题:地处巴蜀大地的三星堆文明和技术究竟来自何方呢?我国学界通常认为,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 宝墩文化 ;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 十二桥文化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这些城墙遗址和精美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古文明和技术是远古时代蜀国人自己创造的。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早在中原地区华夏族的文化发展时,四川古蜀人首领鱼凫王也建立了古蜀国,继承并发展了来自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川东鄂西的史前文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古蜀国文化。直到公元前 316 年秦灭蜀,古蜀国文化才开始融于中原文化之中。此说强调了三星堆文化的独特性,但无法解释它为何又与中原文化有若干类似之处。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中原地区华夏文化的分支,是中原文化先后入川后结合四川本地的情况发展起来的。据考三星堆前身是三星台,台是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祖先的建筑,具体名称叫做星台、灵台、社台,而三台文化恰为华夏族所独有。但这一学说又无法解释面罩和金权杖的由来。第三种说法认为,三星堆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中华文化,但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国古代,蜀道难使外来文化的进入有一定难度,同时该说法缺乏明显证据。这些不同的说法使得三星堆文明和技术溯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2.3 长江水电开发是否过度? 2006 年 5 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随着中国开发西部水电资源进度加快,长江上游已进入水电开发高峰期, 20 年内,中国将在长江干流以及岷江、乌江、雅砻江、嘉陵江等支流上建设百座电站。 2006 年 5 月,参与长江流域水力资源复查课题的南京水利科学院有关专家向媒体透露,长江流域水电开发潜力仍然巨大,技术上可开发的水电资源装机容量相当于 10 个三峡电站。 2007 年 4 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等主编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 2007 》, 披露了长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开发与保护等问题。 长江水电开发是否过度?该问题再次引起讨论。 2007 年,媒体关于这个问题曾一度聚焦水利部部长汪恕 诚当年 4 月在 第二届长江论坛上发表 的观点:尽管长江的水资源丰富,是黄河的 15 倍,但是,其开发程度却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汪恕 诚 认为, 国际上公认的水资源开发比例是 40% ,超过 40% 就会给江河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 长江的健康标准应是可持续发展, 长江开发度应以 60% 为宜,留下 40% 保留原来的生态状况和生物多样性。 但是,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的意见。中国水电工程协会副秘书长张庭博认为,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的不良状况,恰恰是水资源开发和水能开发不足的结果;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良好发电能力,迄今为止,我国的水能开发利用率也仅达到发达国家的 1/4 左右。他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严重不足,才导致全球大量的水能资源在白白流走的同时,煤炭用量却不断大量攀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张庭博认为,长江的发展和保护的主要矛盾,绝不应该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而是严重的开发不足;中国还应该大力发展长江水能开发。 看来,长江水电是否开发过度,只有通过时间以及开发的后果、效应来验证了。 2.4 我国古代就发明了避雷针吗? 说到避雷针,通常人们都认为是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的。 1752 年,富兰克林提出避雷针的设想; 1760 年,他把一根又长又尖的硬铁棍安装在费城的一座楼房顶上,下端连接一根铁丝,沿着建筑物通入地下,第一次使建筑物避免了雷击的危险。 其实,早在东汉,王充对雷电现象就有了科学观察,并在其《论衡》著作中有过描述。《汉书 西域传》和晋《搜神记》中对尖端放电产生的电晕现象也有过记载。建于 1056 年的山西应县木塔,历经 952 年却未被雷电击毁,研究者认为,这就得益于其拥有避雷针设计思想的建造结构:木塔高 67 m ,其中铁制塔刹长 14.21 m ,塔刹分别用 8 条铁链系于各屋脊端加以固定。我国古建筑中的 这种避雷措施远早于 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发明。 1688 年,法国旅行家 卡勃里欧列 戴马甘兰在《中国札记》中记述: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金属丝连同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电就会从龙舌沿铁丝跑到地下,不会毁坏建筑物。这一反映中国人防范雷电的记载,也早于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近一个世纪。 那么,中国古建筑中这些起到防雷电效果设施的运用,是工匠们刻意设计的避雷装置呢?还是用作它途却意外起到了避雷效果的偶然巧合?这个谜底的破解,也许将使避雷针发明权的归属重新确认。 2.5 从太空能肉眼看到长城吗?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造工程之一。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社会上和媒体就开始流传,中国的长城和荷兰的拦海大坝是宇航员从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人造工程。 2003 年 10 月,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在太空看到长城。 2004 年 5 月 14 日 ,欧洲空间局( ESA )网站援引美国宇航员 Eugene Cerman 的话在高度为 160 320 km 的地球轨道上肉眼确实能看到长城,发布了一张所谓的从太空看长城的 PROBA 卫星图像。第二天, NASA 网站转发了这份公告。两个公认的空间科技权威机构发布的从太空看长城图片,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议,从太空看到长城并非神话之类的字眼纷纷见诸于国内多家媒体。 与此同时,对 ESA 公告的内容和从太空看长城图片的质疑也络绎不绝。肉眼能否从太空看到长城,再度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 2004 年 5 月 19 日 , ESA 发布纠错公告,承认把一条小山溪错判为长城,但未提及有关肉眼能否从太空看到长城等问题。 2007 年 2 月,中国科学院广电研究院戴昌达等人依据 人眼从光觉、色觉发展到形觉的机理,以及产生平面形觉、立体形觉受制于观察物体大小与距离的理论依据 , 结合作者进行的卫星遥感试验的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 针对至今反映出来的 5 种主要看法一一进行剖析, 进一步确认肉眼不可能从太空轨道看到长城,只有 达到一定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才能获得长城影像的结论 。 同年 8 月,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远林等 5 人根据各国军方成功应用了数十年成熟的军事科技中目视观察距离的理论和计算公式,计算证明视力好的航天员从位于 100 ~ 230 km 高度的载人航天器上用裸眼完全可能观察到八达岭等长城。 人类到底能不能用肉眼从太空看到长城?这个问题看来还将继续争论下去。 2.6 铝金属有没有可能是中国人发现的? 化学史上,通常把金属铝的发现归功于 19 世纪 20 年代曾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丹麦科学家奥尔斯德和德国科学家维勒。 100 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并无异议。但是, 1952 年 12 月 1 日 ,随着江苏省宜兴县一座古墓中发掘出 一些小块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残片, 金属铝的最早发现权开始引起讨论。 经考证,该古墓墓主为西晋平西将军周处,距今已 1 700 多年。 从 1958 年到 1976 年,东北工学院金属冶炼教研室、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的有关科学家,经反复对周处尸骨腰部发现的 17 件金属带饰和小块合金碎片分析,结果发现:完整的金属带饰为银合金,碎片有银合金的,也有铝合金的;银合金碎片被证实是从带饰上掉落,而铝合金碎片则因形状不规则而不能确定。因此,铝的来源倍受关注。 金属铝虽在地壳中分布极广,但由于它性质活泼、极易氧化,因而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自然铝。那么,周处古墓中的小碎铝片,究竟是晋代工匠从矿石中提炼的,还是后世盗墓者带入的?这个那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破解。 3 自然世界谜团 3.1 野生华南虎还存在吗? 2007 年 10 月 12 日 , 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公布一组该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让关心野生华南虎是否已经灭绝的人们似乎又看到了 当地极可能存有一个野生华南虎的繁殖小种群的希望。 然后,时隔不久,即有网友和专家学者对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2008 年 1 月,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李立春等人采用摄像测量方法,对周正龙照片中的华南虎进行了三位测量和重建,发现 重建老虎不同部位的测量点均位于一个与像面基本平行的平面上,且 周正龙照片中的华南虎与年画中的老虎相似性接近 1 。 其实,野生华南虎是否还存在,这个问题早在 2006 年初举行的华南虎野化放归国际研讨会上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专家认为,鉴于自 1990 年 以来中国再也没有在野外目击过华南虎活体,因此,可以说华南虎作为一个种群已经在野外灭绝。 也有专家不以为然,因为根据《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规定,连续 50 年找不到某种动物在野外的踪迹,才能宣告该物种的野生灭绝。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老虎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东起浙江、福建,西至青海、四川,北自秦岭,南达广东、广西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目前中国人工饲养的华南虎共有 70 只左右,近亲繁殖已导致华南虎种群退化。如果找不到野生华南虎加入配对繁殖,华南虎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厄运。 3.2 中外某些湖泊中真的有湖怪吗? 长期以来,被公众号称目击或拍摄到的大型湖泊中的怪兽,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数尼斯湖水怪。尼斯湖是英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 位于英国苏格兰高原北部的大峡谷中,湖长 39 km ,宽 2.4 km ,平均水深 200 m 。自公元 565 年以来,有关 尼斯湖存在水怪的说话就一直未断过,经常有人甚至号称拍摄到了 类似于早在 7 000 多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的巨大爬行动物蛇颈龙的水怪照片。但是,有关国家组织的多次科学考察并没有证实 尼斯湖中存在号称水怪的大型水生生物,倒是不断有学者对人们看到的水怪现象予以了各种解释; 2006 年 3 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尼尔克拉克博士在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调查后,宣称尼斯湖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水怪,人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马戏团的老板故意放入湖中休憩的大象 !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新疆北部边境的喀纳斯湖也不断传出发现湖怪的报道。但有关专家 认为,喀纳斯所谓的湖怪很有可能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误判,比如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等;也有可能就是一种体型非常大的鱼类,而不可能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某种怪兽,也不可能是某种类似史前巨鳄或恐龙的庞然大物。因为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 在喀纳斯附近发现过恐龙遗迹,况且恐龙在 6 500 万年前就已经灭绝,而喀纳斯湖只有 20 万年的历史。 近年来,我国其他省市也有类似报道。 2005 年 7 月 7 日 ,游客 郑长春用随身所带的家用摄像机拍下了一分多钟的长白山天池怪兽视频 。 郑长春称, 在约一分钟时间里, 怪兽 连续三次钻出水面,但只在原地扑腾,不向别处游动;每次出现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每次出现在水面的部分都是个黑黑的圆点,周围水花特别大,也非常清晰。 中外某些湖泊中到底存不存在不被人们所知的某种大型怪兽?这个谜团看来还要长期刺激公众的兴奋点。 3.3 成吉思汗的墓到底在哪?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27 年第二次出征西夏时病死于亦灵州 ( 今宁夏灵武县 ) 军中,终年 65 岁。 但是,英雄死后,墓葬何处,至今仍是千古之谜。现在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不过是一座衣冠冢。在我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曾一度流行陵冢制度,后因盗墓现象愈演愈烈,不得不废除陵冢,代之以潜葬将逝者深埋于地下,地表并不起冢,表面看不出任何陵冢迹象。半个多世纪来,包括中国、蒙古、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一直没有中断过对成吉思汗陵墓的探寻,但基本都无功而返。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秦大树认为,目前,各国考古专家对成吉思汗陵墓圈定的位置,比较认同的有 4 处: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位于中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又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认为成 吉思汗陵墓可能就在该国的伊塞克湖底。 到目前为止,关于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确切位置问题,虽然中、俄、蒙等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在学术上至今未有定论。 3.4 神农架有野人存在吗? 神农架地处湖北省西北边陲,是全国唯一以 林区 命名的行政区,全区国土总面积 3 253 km 2 ,总人口 7.9 万。 2 500 多年来,这里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关于野人的传说和报道。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神农架不时有 野人 存在的报告传出。 1976 年 5 月,中国科学院曾组织 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 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查 野人 足迹,收集到了 野人 的粪便、毛发等实物,测查了 野人 脚印。 根据考察资料的初步分析,这种疑为 野人 的奇异动物具有如下特征:① 能直立行走,无尾;② 体型高大,成年体高 2 m 以上;③ 遍体生毛,毛色多为棕红、大红,也有的呈棕黑色;④ 以野果、嫩叶等为食。 近年来,又有多人号称目睹了 野人 的存在。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活的 野人 被捕获,质疑神农架存在 野人 的声音此起彼伏,两种观点莫衷一是。 神农架究竟有没有 野人 , 仍 是一个久未解开的谜团。 3.5 楼兰古城是怎样消失的? 楼兰 古城遗址 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岸, 西北距库尔勒市 350 km ,西南距若羌县城 330 km 。 2 000 多年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由西向东流出沙漠,经过楼兰城注入罗布泊。那时,这里的河流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楼兰城成为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的丝绸之路两条路线的必经之地,汉使、商旅往来频繁,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公元 330 年前后,这里城郭巍然,而人烟却已断绝。公元 400 年,高僧法显途经此地,楼兰已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从此,楼兰古城在历史舞台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亡的 ,也就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 有关楼兰古城消亡原因的探讨有多种研究结果,有人认为是消失于战争,有人认为是败 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还有人认为是毁于瘟疫疾病; 一种被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逐渐枯竭,居民的生计难以维系,纷纷离开故土,古城由此消亡。 2002 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的何宇华、孙永军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对楼兰古城地区古河道分布状况进行环境地质解译,发现古城所在地上游有两处滑坡,且存在堰塞湖。基于这一发现, 两位学者 推测楼兰古城最终消亡的原因是由于其上游发生滑坡崩塌后堵住河水,致使楼兰古城因断水而被遗弃乃至消亡。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姜靖 . 为啥要征集一万个科学难题 . 科技日报, 2007-09-26 . 王世强 . 哥德巴赫猜想能用初等方法证明吗 . 数学通报, 2006 , 45 ( 2 ): 1. Wang Shiqiang. Bulletin des Sciences Mathematics, 2006, 45(2): 1. 李斌,张景勇,邹声文 . 哥德巴赫猜想:还要 猜 多久? . 新华网, 2002-08-20 . 张惠民 . 祖冲之家族的天文历算研究及其贡献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 30 ( 4 ): 28-34. Zhang Huimin.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 , 2002 , 30(4): 28-34. 太湖的成因 . 无锡新传媒 . 2003-09-11 . 何英娇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图文版)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 24-25. 马伟宏 . 专家推测我国太湖系远古时期陨石撞击所形成 . 新浪科技, 2006-5-19 . 高建进,王志凌 . 学界激辩福安冰臼奇观 . 光明日报, 2007-08-03 . 关永辉 . 我省 古冰川遗迹白水洋依旧是 宇宙之谜 . 海峡都市报, 2006-10-19 . 冯长根 . 关于 SARS 的发展与学术动态 (2003 年 1 月 ~ 4 月19 日 ) . 科技导报, 2003 , 21 ( 6 ): 60-61. Feng Changge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3 , 21 ( 6 ): 60-61. 张树义 . SARS ,为祸源头在哪里? . 科学时报, 2003-05-07 . 刘传书 . 追踪 SARS 身世的前前后后 . 科技日报, 2003-05-27 . 王尧 . SARS 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 中国青年报, 2003-08-17 . 陈克勤 . 人类源于非洲吗 . 光明日报, 2000-08-23 . 陆琦 . 一段下颌骨引发的争议 . 科学时报, 2007-12-04 . 马佳 , 孙燕燕 . 美科学家通过数学计算得出中国人是人类祖先 . 北京科技报, 2006-07-25 . 中国田园洞人挑战现代人非洲起源说 . 北京科技报, 2007-04-09 . 蔡文清 . 中国人祖先起源于长江三峡 . 人民网, 2007-11-13 . 杨凯 . 沙尘暴源头究竟在哪里 . 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7-05-17 . 张悦 . 发掘帝陵争论持续 50 年 , 定陵打开后万历尸骨被焚 . 南方周末 , 2006-10-26 . 王乐文 . 千古之谜留待后人 陕西乾陵等帝王陵墓暂不发掘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07-18 . 刘琼 . 武则天墓: 50 年内不发掘 . 人民日报, 2007-01-18 . 冯昌勇 . 世界第八大奇迹 三星堆遗址探奇 . 新华网, 2002-07-27 . 徐胜华,房春草 . 世界科学未解之谜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 184-187. 江时强,黄豁 . 20 年内中国将在长江上游建设百座电站 . 新华网, 2006-05-13 . 祖六四 . 长江流域水电开发潜力巨大 , 可建 10 个三峡 . 扬子晚报, 2006-05-23 . 长江水电开发警惕过度行为 . 第一财经日报 , 2007-04-19 . 郭晓军 . 水利部长汪恕诚称长江开发度以 60% 为宜 . 新京报, 2007-04-16 . 刘清源,颜羽 . 长江水电开发是否过度 . 台港澳报刊参阅,第 24 期 . 虞昊,臧庚媛,赵大铜 . 现代防雷技术基础 .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5. 彭晶 . 从太空中看见的长城 . 环球时报, 2004-05-14 . 戴昌达 , 姜小光,习晓环 . 进一步剖析从太空看长城的争论 . 科技导报, 2007 , 25(4) : 72-76 . Dai Changda, Jiang Xiaguang,Xi Xiaoh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 , 25(4) : 72-76. 远林,颜军,熊伟,等 . 用军事理论分析航天员从地球低轨道上裸眼看到过长城的事实 . 科技导报, 2007 , 25(16) : 57-60. Yuan Lin , Yan Jun , Xiong Wei , et al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7 , 25(16) : 57-60. 章志彪 , 张金方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科 技史话系列之 9 :科技之谜 .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2004 : 23-24 . 丁静 . 照片证实野生华南虎再现陕西巴山 . 新华网 , 2007-10-12 . 李立春,张小虎,刘晓春,等 . 华南虎照片的摄像测量研究 . 科技导报, 2008 , 26 ( 1 ): 59-67. Li lichun , Zhang Xiaohu , Liu Xiaochun, et al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8 , 26 ( 1 ): 59-67. 李湘涛 . 野生华南虎已经绝迹了吗 . 科技导报, 2007 , 25 ( 9 ): 32. Li Xiangtao.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 , 25 ( 9 ): 32. 杨孝文 . 尼斯湖怪之谜:真相如何被发现 . 北京科技报, 2006-03-24 . 余立军 . 新疆喀纳斯湖也曾发现 10 米 长水怪 . 北京科技 报, 2007-06-20 . 周长庆,王博凡 . 湖怪谜团缭绕:长白山天池又现 怪兽 . 新华网吉林频道, 2005-07-09 . 吴国清 , 阿斯钢 . 历史之谜大盘查:成吉思汗墓究竟在何处? . 科技日报, 2004-11-10 . 本报驻吉尔吉斯斯坦特约记者 . 考古专家称成吉思汗墓可能在伊塞克湖底 . 环球时报, 2005-04-18 . 于澄建 . 神农架 野人 考察 .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07-09-14 . 尚政民,罗永兵 . 神农架再现 野人 行踪:黑发齐肩全身灰白 . 中国新闻网 , 2003-07-02 . 丁雁 . 青年最想知道的 100 个未解之谜:消失的文明楼兰古国之谜 . 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6: 130-132. 何宇华 , 孙永军 . 应用卫星遥感探索楼兰古城消亡之谜 . 国土资源遥感, 2002, 2:64-67. He Yuhua, Sun Yongjun. Remote Sensing for Nakd Resources, 2002, 2:64-67.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6722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下)
suqing1961 2008-3-28 13:11
3 2007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 3.1 三峡船闸全部建成完工   4月27日,三峡北线船闸完建工程通过技术预验收,具备恢复通航条件。这标志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条件最复杂的三峡船闸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峡双线五级船闸1984年4月17日破土动工,2003年6月16日在水库蓄水至135 m后试通航,2004年7月正式通航,在135 m至139 m水位运行的3年时间内采用四级运行的方式。随着三峡工程蓄水位2006年10月27日提高到156 m,按设计要求开始对双线船闸一、二闸首进行完建施工,以适应145 m至175 m水库水位运行需要。工程完建后,将实现船闸五级联合运行方式。2006年9月15日三峡南线船闸开始完建施工;2007年1月20日南线船闸恢复通航,北线船闸随即停航施工;2007年5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恢复双线通航 。 3.2 苏通大桥全线贯通   6月18日,拥有最深基础、最高塔桥、最长拉索、最大主跨等4项世界纪录的苏通大桥实现合龙,全线贯通。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市之间,是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跨越长江的枢纽工程。路线全长32.4 km,其中跨江大桥长8 146 km。2003年6月27日,工程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采用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方案,中间合龙、全桥贯通标志着建桥史上4项世界纪录的诞生:① 最深基础:主墩由131根长约120 m、直径2.5 m至2 m的群桩组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② 最高塔桥:混凝土塔高300.4 m,为世界第一;③ 最长拉索:长达577 m;④ 最大主跨:1 088 m的跨径使苏通大桥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 。 3.3 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   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举行全线贯通仪式。大桥全长36 km,建成后将使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120 km。大桥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 km,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2003年11月14日,大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完成桥面铺装;预计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通车。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已取得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以9大系列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攻克了在强涌潮海湾建设跨海大桥的诸多技术难题,已有5项关键技术科技项目通过国家鉴定 。 3.4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获重大进展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实验环调束获重大进展:储存束流的强度超过设计指标,创造了国际回旋加速器 + 冷却储存环组合系统加速离子种类、最高能量和束流强度的新纪录。HIRFL-CSR工程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2.935亿元,建设周期5年;其科学目标是在放射性束物理尤其是滴线核的研究,高温高密度条件下核物质性质研究,高离化态高Z原子物理研究,以及高品质重离子束和放射性束应用研究(交叉学科)等4个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使我国在国际重离子物理前沿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工程于1999年12月动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注入线、主环(CSRm)、放射性束分离器、实验环(CSRm)、实验探测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原有装置的改造和建安工程等 。 3.5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发回月球照片   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承担着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km间地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探测任务;经过8次变轨后,11月7日,卫星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11月26日,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公布;12月9日,首张月球三维立体图片公布。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 3.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2月14日,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由钻探工程、测井工程、地球物理、分析测试、数据管理及信息工程等子系统组成,选址于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的江苏省东海县。2001年8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3月,现场钻探施工结束,钻井深度为5 158 m。整个工程总投资1.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亿元。通过实施该工程,科研人员利用从孔钻中获取的固体和流体样品以及井下原位观察与测量数据,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现代地下深部流体与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对地壳成分、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实施该工程还将促进我国钻探、测井、实验测试等地质探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中国地球科学理论和地球探测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 。 3.7 京津城铁全线贯通   12月16日,我国首条时速300 km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该铁路连接北京、天津2大直辖市,由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座车站,线路全长120 km。工程由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负责承建,2005年7月4日开工,2008年初进入综合调试阶段,北京奥运会前将正式开通并投入运营。工程建成后,北京、天津间火车全程直达运行仅需30分钟,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对加快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3.8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   12月20日,中国俄罗斯最大的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建成。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和运行两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压水堆核电机组,是目前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开工。1号机组和2号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17日和8月16日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两台机组采用的是俄罗斯在总结20台百万千瓦级WWER型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型设计,具有较优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 3.9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发电运行   12月26日,龙滩水电工程首批3台机组正式发电,1号、2号、3号机组相继投入运行。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珠江干流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是中国内地在建的仅次于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的第三大水电工程。工程总投资300多亿元,正常蓄水位400 m,共安装9台70万千瓦机组,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主体工程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2003年11月6日实现截流,预计2009年12月全部完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工程建设将创造三项世界之最: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5月3日,龙滩电站大坝还被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里程碑奖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江时强,李志晖. 三峡船闸全部建成完工 .?新华网, . 陈彬.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全线贯通, 将创四纪录 .科技日报,2007-6-18. 杭州湾跨海大桥今日贯通,全长36公里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 科文.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获重大进展 .科学时报,2007-10-9. 黄永明. 嫦娥探月:深空探测第一步 .科技导报,2007,25(21):6. 黄永明.嫦娥一号发回首张月球照片 .科技导报,2007,25(23):6. 江国成,杨成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新华网, . 齐中熙、王晔彪. 京津城铁铺通标志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网, 陈光明. 中俄合作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 .?中国新闻网, . 王勉. 覃广华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提前发电 .新华网, .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中)
suqing1961 2008-1-25 13:53
2 2007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2.1自主研制成第三代战机歼-10 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歼-10正式亮相并开始装备部队。歼-10战斗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自行研制,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性能先进,用途广泛。作为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歼-10分单座、双座两种,机长14.57 m,翼展8.78 m,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升限18 000 m,最大起飞重量19 277 kg,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对有效提高空军防卫作战能力,加快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 2.2 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运行   3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利用自主创新的量子路由器,在北京网通公司商用通信网络上完成了四用户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测试运行,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安全。该课题组构建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包括发射节点1个、接收节点3个,用户之间最短距离约32 km,最长约42.6 km。测试系统通过量子路由器的波长路由进行网络寻址,演示了一对三和任意两点互通的量子密钥分配,并在对原始密钥进行纠错和提纯基础上完成了加密的多媒体通信实验。有专家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且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次实验的成功,不仅使量子密码技术在实用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量子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3 我国最大光学望远镜突破所有关键技术   6月29日,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在北京通过验收,LAMOST小系统的光学质量完全达到指标要求:星像的80%光能量集中在2角秒直径的圆内,3度视场内具有良好星像;多目标光纤光谱系统基本达到预定目标,系统工作正常;望远镜、光纤、光谱仪和CCD相机组成的观测系统,集成情况良好。LAMOST小系统包括3 m口径的镜面、250根光纤、1台光谱仪,以及LAMOST完整的机架、跟踪和控制系统。小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关键技术难点已被攻克,其国际领先的薄镜面及拼接镜面的主动光学技术和并行可控式光纤新技术的成功更是为该项目建设的全面成功铺平了道路 。 2.4 我国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装置试验成功   8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赞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共同完成的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实验装置试验成功。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留存或吸附在煤层中、基本上未经转移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开采时必须提前将它抽放掉,否则将对采矿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煤层气同时又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分离煤层气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际上主要开展4种不同的煤层气分离方法研究,即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燃烧脱氧法和低温精馏分离法。前3种方法至今尚未有一例在工业化获得成功应用,杨克剑等科研人员采用的低温分离方法将煤层气中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从混合气中分离、液化,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完成工业化分离、液化煤层气的试验。该方法的试验成功意味着我国煤矿祸患瓦斯将得到有效治理和安全利用,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 2.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技术难题攻克   8月,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王长德教授领导的大型渡槽结构优化设计及动力分析课题组,被专家认为已攻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重大技术难题。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从丹江口到北京全长1 200余km,水面落差不到100 m,跨越沟谷必须靠大流量渡槽才能解决。该课题组突破了传统渡槽宽度过大、跨越能力小、建材不能充分发挥潜能等缺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厢梁式渡槽结构及其设计理论,并结合河北省z河渡槽,对每孔净宽7 m、净高8 m的大流量三孔渡槽进行了设计优化及动力分析,使得大流量渡槽每米宽水载荷达150余t。相对于传统底纵梁式渡槽而言,这种多厢梁式渡槽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承载能力能呈几何级数增加,多项成果具有创新性 。 2.6 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成功   8月,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在贵州试制成功,该产品将为不断扩容的西电东送超远程、高吨位电力输送线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常用于超高压(500 kV)远程输电线路,是由数十种矿物材料混合、成型,经过复杂工艺高温烧结而成的一种玻璃相和硅铝酸盐材料产品,我国120 kN以上瓷绝缘子的生产和销售基本被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垄断。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龚国洪等研究人员发现,组成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所需的数十种瓷土矿物原料在贵州毕节地区储量较大,可充分用来生产国家急需的绝缘子产品;自1998年始,在贵州省科技厅的资助下,科技人员与贵州毕节高原电瓷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了160 kN、210 kN、210 kN(耐)及300 kN绝缘子的研究及产业化过程并相继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重新对在毕节实验区发现和使用过的瓷土原料进行普查,对采集到的所需主要原材料进行理化测定,最终确定了超高瓷成分配比方案,试产成功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 。 2.7 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研制成功   9月23日,由哈尔滨电机厂自主开发、设计和制造的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结构尺寸最大、推力负荷最大的700兆瓦级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被专家认为研发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全空冷、半水冷和蒸发冷却3种,其中全空冷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事故率低、启停机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用于超过600兆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时却存在很多技术障碍,因而制造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成为世界性难题。哈尔滨电机厂打破过去空冷按每极容量设计的技术界限,提出了全新设计思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通风设计及计算方法,对全空冷电机的电磁计算、结构、通风冷却系统及绝缘系统等进行整体协调设计和优化创新,成功独立设计、独立制造出了700兆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该发电机已分别于2007年5月和7月用于龙滩电站和三峡右岸电站且运行良好,实现了总风量适宜、风量分配合理、风速均匀、冷却效果良好的总体目标 。 2.8 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ARJ21下线   12月21日,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喷气支线客机下线,待经过试飞等程序后就可以投入商业运营。ARJ21-700飞机是一种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设计、研制,其客舱采用倒8字横切面构型,提供干线飞机的舒适性和较大货舱容积,标准客舱为5排座布局,90座;翼展27.288 m,全机长33.463 m,全机高8.442 m,机翼面积79.86 m2;机翼后掠角250,主轮距4.68 m,前、主轮距14.878 m米,最大燃油量13 231升;顶部行李箱可放置标准拉杆行李箱,天花板高度2,03 m,最大客舱宽度3.143 m,走道宽度0.48 m。ARJ21新支线飞机设计航程1 200-2 000海里,巡航马赫数为0.78,客舱内部噪音水平不大于68分贝;飞机使用寿命为80 000飞行小时/60 000次起落/20日历年,驾驶舱采用两人体制 。 2.9 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 km动车组下线   12月22日,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 km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竣工下线。该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列车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每辆车体重量约7 t,动车组整体轻量化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优越的节能、环保性能。相对于时速200 km的动车组,该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 2.10 首台基于龙芯2号的国产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12月26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由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该超级计算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0余颗龙芯2F,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整机系统结构先进,采用了高密度节点设计技术,在高度不到4 cm的1U标准机箱内部署12个处理单元,组成1U12P高密度节点结构;硬件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龙芯2F、华为自主研发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曙光服务器前置机等;系统软件以开源软件为主,具有兼容性强、易维护、易升级、易使用等特点。KD-50-I还具有低占地(相当于一台家用冰箱)、低功耗(小于6 kW)、低成本(在80万元以内)、高计算密度等特点,便于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赵佳.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揭开神秘面纱 . 科技导报,2007,25(2):27. 刘英楠. 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运行 .科学时报,2007-04-03. 朱小卫. 我国最大光学望远镜突破所有关键技术 .科学时报,2007-07-04. 郑千里, 王静. 我国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装置试验成功 .科学时报,2007-08-10. 仇方迎,王怀民,蒋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技术难题攻克 .科技日报, 2007-08-13. 熊和生. 400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成功 .科学时报,2007-08-20. 孙世岩,李丽云. 中国自主研发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 .科技日报,2007-09-24. 黄永明.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ARJ21下线 .科技导报,2008,25(1):6. 邓卫华,徐冰.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 .新华社,2007-12-22. 代群.我首台基于龙芯2号的国产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新华网, . ??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上)
suqing1961 2008-1-24 14:31
0 引言   继2004年第3期、2005年第2期、2006年第1期和2007年第1期、第2期《科技导报》遴选公布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2005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和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的基础上,本刊从《科技导报》半月科技要闻、科学共同体要闻、国内科技期刊亮点、半月科技风云所刊载的近400条国内科技新闻中 ,继续对2007年我国重大科学进展、技术进展和重大工程进展进行盘点,由编辑部讨论、遴选出该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重大技术进展10项和重大工程进展10项。   遴选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时,本刊坚持下述4个基本原则 :(1)分门别类的原则:分为科学、技术和工程3大类遴选;(2)宁缺毋滥的原则:遴选出的各项重大科学进展、重大技术进展和工程进展尽量能得到科技界比较广泛的认同,不人为地凑数量;(3)以时为序的原则:遴选出的每项重大科学进展、重大技术进展和重大工程进展必须是在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报道、发表或公布,本文所列排名不分先后,均按报道、发表或公布的时间先后排序;(4)叙述事实的原则:遴选出的每项重大科学进展、重大技术进展和工程进展必须已经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正规媒体上发表或由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公开发布,并尽量采用叙述事实的方式描述。    1 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1.1 对植物细胞自由钙离子周期性振荡成因作出最新解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海雷博士课题组对困扰科学界多年的植物细胞自由钙离子周期性振荡的成因作出了最新的解释,在植物应对环境刺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课题组以一种名为拟南芥的小草为实验植物,应用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研究表明:当土壤中的钙被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的蒸腾流带到植物体内后,它就被钙受体所感知,通过钙受体-三磷酸肌醇途径,三磷酸肌醇就会告知细胞内的钙库,让它释放钙离子,从而引起细胞内自由钙离子的周期性振荡。振荡的幅度受土壤钙离子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而振荡的周期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该成果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具有细胞信使之称的胞内自由钙离子水平受到环境中钙含量和植物自身钙受体的影响,对农业和林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 1.2 发现一种能控制抑癌基因的活性分子   5月24日,《科技日报》报道 ,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一种能控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联合揭示了PACT在细胞生长和胚胎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向分子。研究发现,在分子水平,PACT不但可以通过其自身具有的泛素连接酶活性对p53的蛋白水平进行调控,促进p53与其最主要负调控分子Hdm2之间的结合;而且能抑制p53的转录活性,降低其靶分子的转录水平。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在动物整体水平对PACT基因的功能进行了验证,结论与细胞水平相吻合。刊登这一研究成果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配发的评述指出,p53基因对于调节细胞周期和启动细胞凋亡至关重要,这些结果表明,PACT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控制肿瘤生长发生的新策略。   1.3 发现世界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内蒙古国土资源系统的学者经过两年的研究确认,2005年在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组地层中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二连巨盗龙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罕见的似鸟恐龙化石(图1),并成为在这一盆地近年来发现的第4种新的恐龙属种。该化石已有8 000万年的历史,其体长约8 m,站立高度超过5 m,体重大约1 400 kg。研究表明,二连巨盗龙具有大量似鸟特征,它是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以往的研究表明,恐龙体型的大小与鸟类特征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恐龙体型越小,鸟类特征相对越多;体型变大后,许多似鸟特征往往会消失。但二连巨盗龙却是一个例外,它具有的似鸟特征甚至多于其他小型的窃蛋龙类。二连巨盗龙的发现将极大地丰富人类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理解。该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 1.4 证明在有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介观小环中存在持续自旋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孙庆丰研究员、谢心澄教授与香港大学王健教授合作,在介观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预言并证明在一个有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但没有磁通以及其它任何磁性材料的介观量子小环中存在纯的持续自旋流。研究者发现,在这一体系中,自旋轨道耦合能类似于磁通的作用,但它驱动的是纯的持续自旋流,以代替原来磁通驱动的持续电流。研究人员先从电磁对应的物理图像和自旋Berry位相的角度来论证这一持续自旋流应当存在,然后考虑一个具体的自旋轨道耦合正常复合小环,从而绕过了目前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关于自旋流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持续自旋流的确存在。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11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 1.5 揭示太空三维磁重联几何结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肖池阶副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王晓钢教授、濮祖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继2006年首次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磁场零之后 ,又合作完成了三维磁重联完整几何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三维空间的磁重联是影响、甚至主导诸如天体演化、极光和磁层空间暴、太阳耀斑、日冕加热、日冕物质抛射等空间天文现象的重要物理过程,而其拓扑位形是三维磁重联理论的基石。三维磁重联的完整几何结构由一对收敛性质相反的磁零点、连接它们的磁分形线,以及它们所生成的两个磁分形面构成。磁重联的三维结构要求至少空间四点的同时测量,欧洲空间局Cluster星座计划提供了迄今为止唯一的卫星观测手段。基于Cluster卫星在地球磁尾的探测数据,研究小组在磁重联区找到匹配的磁零点对,计算出零点连线(磁分形线)的长度,确定了所产生的磁场的拓扑分形面(图2);并发现在零点连线附近存在低杂波频率的电磁振荡,这对磁重联过程中可能的电子加速、加热机制提供了观测基础 。 1.6 首次证明哺乳动物嗅觉可检测到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对于许多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分子。经典的心理物理学测试证明人类的嗅觉系统不能检测到CO2,但其他哺乳动物是否可以通过嗅觉系统感受低浓度的CO2却不清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图3),运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小鼠遗传操作、电生理、钙成像、以及行为学等多种实验手段,证明了小鼠能通过一类表达D型鸟苷酸环化酶(GC-D)的嗅觉感觉细胞感受接近于大气中浓度的CO2。研究者首先发现表明碳酸酐酶II一种催化CO2与水生成HCO3-和H+的酶,特异地表达在这类GC-D神经元中;这些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到嗅球中的项链嗅小球,形成所谓的项链嗅觉系统。该研究运用钙成像与电生理记录表明,CO2激活GC-D神经元以及嗅球中与项链嗅小球联系的神经细胞;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检测CO2的阈限为0.066%,非常接近空气中CO2的平均浓度(0.038%);药理实验及行为实验证明,小鼠这样灵敏的CO2检测能力需要碳酸酐酶II的活性及环鸟苷酸环敏感的离子通道的开发。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1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 1.7 首次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模拟酶   9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表明,他们首次发现了氧化铁纳米颗粒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并提出了氧化铁纳米颗粒模拟酶的概念。研究者还发现,这种纳米颗粒模拟酶具有制备简单、经济、耐高温和耐酸碱等诸多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多种新型免疫检测模型,拓展了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诸如污水处理和酸雨检测等方面的新用途。《自然纳米技术》发表的评论称,这一发现不仅为惰性金属材料在纳米尺度具有催化活性的学说提供了新的论据,而且拓展了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 。 1.8 早寒武世带附肢冠群甲壳动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0月4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省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 ,通过分析研究他们在云南省永善县发现的先驱甲壳动物化石,在早期生命演化问题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① 论述了与现生的甲壳动物有着共同祖先的化石类型存在于寒武纪早期。由于缺乏化石证据,此前的权威论述认为最早的甲壳动物的祖先类型生活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本研究将真甲壳动物出现的年代推向远古约2 000万年(即寒武纪大爆发时代);并再次充分肯定,人们以往认定在生物进化后期才会出现的一些高等或进步的生命形式,在寒武纪初期已具雏形;② 确认了早寒武世甲壳动物发育了上肢(epipodite),为昆虫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提供了素材,拓宽了思维空间。该研究成果论证的先驱甲壳动物的地史分布及其基本特征,为探讨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信息,可望为深入认识原始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早期演化开拓新的研究途径。 1.9 黑龙江首次发现两个人类新基因   9月,黑龙江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首次发现两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DRB1*1216和B*5621。HLA等位基因是编码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它与骨髓及组织器官移植关系密切;实行器官和骨髓移植时,需要供体和受体的6个最重要HLA等位基因完全吻合。这两个新基因的发现能使器官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加准确地进行配型,也增加了人类寻找匹配基因的可能性,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的成功率和精确度。自20世纪中期发现第一个HLA抗原至今,全世界已检测出相关HLA等位基因2 100个。我国的这次发现为世界HLA系统数据库又增添了两名新成员,同时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基因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 1.10 首张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   10月11日,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图4,又称炎黄一号) 绘制完成并公布,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该项目由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发起并承担,是我国科学家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谱10 %任务后,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对推进中国乃至亚洲人的DNA、隐形疾病基因、流行病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2 2007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2.1自主研制成第三代战机歼-10 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歼-10(图5)正式亮相并开始装备部队。歼-10战斗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自行研制,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性能先进,用途广泛。作为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歼-10分单座、双座两种,机长14.57 m,翼展8.78 m,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升限18 000 m,最大起飞重量19 277 kg,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对有效提高空军防卫作战能力,加快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 2.2 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运行   3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利用自主创新的量子路由器,在北京网通公司商用通信网络上完成了四用户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测试运行,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安全。该课题组构建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包括发射节点1个、接收节点3个,用户之间最短距离约32 km,最长约42.6 km。测试系统通过量子路由器的波长路由进行网络寻址,演示了一对三和任意两点互通的量子密钥分配,并在对原始密钥进行纠错和提纯基础上完成了加密的多媒体通信实验。有专家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且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次实验的成功,不仅使量子密码技术在实用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量子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3 我国最大光学望远镜突破所有关键技术   6月29日,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在北京通过验收,LAMOST小系统(图6)的光学质量完全达到指标要求:星像的80%光能量集中在2角秒直径的圆内,3度视场内具有良好星像;多目标光纤光谱系统基本达到预定目标,系统工作正常;望远镜、光纤、光谱仪和CCD相机组成的观测系统,集成情况良好。LAMOST小系统包括3 m口径的镜面、250根光纤、1台光谱仪,以及LAMOST完整的机架、跟踪和控制系统。小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关键技术难点已被攻克,其国际领先的薄镜面及拼接镜面的主动光学技术和并行可控式光纤新技术的成功更是为该项目建设的全面成功铺平了道路 。 2.4 我国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装置试验成功   8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赞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共同完成的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实验装置试验成功。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留存或吸附在煤层中、基本上未经转移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开采时必须提前将它抽放掉,否则将对采矿人员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煤层气同时又是一种宝贵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然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分离煤层气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国际上主要开展4种不同的煤层气分离方法研究,即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燃烧脱氧法和低温精馏分离法。前3种方法至今尚未有一例在工业化获得成功应用,?杨克剑等科研人员采用的低温分离方法将煤层气中的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从混合气中分离、液化,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完成工业化分离、液化煤层气的试验。该方法的试验成功意味着我国煤矿祸患瓦斯将得到有效治理和安全利用,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 2.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技术难题攻克   8月,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王长德教授领导的大型渡槽结构优化设计及动力分析课题组,被专家认为已攻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重大技术难题。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从丹江口到北京全长1 200余km,水面落差不到100 m,跨越沟谷必须靠大流量渡槽才能解决。该课题组突破了传统渡槽宽度过大、跨越能力小、建材不能充分发挥潜能等缺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厢梁式渡槽结构及其设计理论,并结合河北省z河渡槽,对每孔净宽7 m、净高8 m的大流量三孔渡槽进行了设计优化及动力分析,使得大流量渡槽每米宽水载荷达150余t。相对于传统底纵梁式渡槽而言,这种多厢梁式渡槽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承载能力能呈几何级数增加,多项成果具有创新性 。 2.6 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成功   8月,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在贵州试制成功,该产品将为不断扩容的西电东送超远程、高吨位电力输送线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常用于超高压(500 kV)远程输电线路,是由数十种矿物材料混合、成型,经过复杂工艺高温烧结而成的一种玻璃相和硅铝酸盐材料产品,我国120 kN以上瓷绝缘子的生产和销售基本被日本和美国等少数国家垄断。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龚国洪等研究人员发现,组成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所需的数十种瓷土矿物原料在贵州毕节地区储量较大,可充分用来生产国家急需的绝缘子产品;自1998年始,在贵州省科技厅的资助下,科技人员与贵州毕节高原电瓷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了160 kN、210 kN、210 kN(耐)及300 kN绝缘子的研究及产业化过程并相继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重新对在毕节实验区发现和使用过的瓷土原料进行普查,对采集到的所需主要原材料进行理化测定,最终确定了超高瓷成分配比方案,试产成功400 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 。 2.7 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研制成功   9月23日,由哈尔滨电机厂自主开发、设计和制造的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结构尺寸最大、推力负荷最大的700兆瓦级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被专家认为研发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全空冷、半水冷和蒸发冷却3种,其中全空冷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事故率低、启停机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用于超过600兆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时却存在很多技术障碍,因而制造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成为世界性难题。哈尔滨电机厂打破过去空冷按每极容量设计的技术界限,提出了全新设计思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通风设计及计算方法,对全空冷电机的电磁计算、结构、通风冷却系统及绝缘系统等进行整体协调设计和优化创新,成功独立设计、独立制造出了700兆瓦全空冷巨型水轮发电机。该发电机已分别于2007年5月和7月用于龙滩电站和三峡右岸电站且运行良好,实现了总风量适宜、风量分配合理、风速均匀、冷却效果良好的总体目标 。 2.8 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ARJ21下线   12月21日,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700喷气支线客机(图7)下线,待经过试飞等程序后就可以投入商业运营。ARJ21-700飞机是一种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设计、研制,其客舱采用倒8字横切面构型,提供干线飞机的舒适性和较大货舱容积,标准客舱为5排座布局,90座;翼展27.288 m,全机长33.463 m,全机高8.442 m,机翼面积79.86 m2;机翼后掠角250,主轮距4.68 m,前、主轮距14.878 m米,最大燃油量13 231升;顶部行李箱可放置标准拉杆行李箱,天花板高度2,03 m,最大客舱宽度3.143 m,走道宽度0.48 m。ARJ21新支线飞机设计航程1 200-2 000海里,巡航马赫数为0.78,客舱内部噪音水平不大于68分贝;飞机使用寿命为80 000飞行小时/60 000次起落/20日历年,驾驶舱采用两人体制 。 2.9 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 km动车组下线   12月22日,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 km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图8)竣工下线。该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列车采用了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每辆车体重量约7 t,动车组整体轻量化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优越的节能、环保性能。相对于时速200 km的动车组,该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 2.10 首台基于龙芯2号的国产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12月26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图9)由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该超级计算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0余颗龙芯2F,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整机系统结构先进,采用了高密度节点设计技术,在高度不到4 cm的1U标准机箱内部署12个处理单元,组成1U12P高密度节点结构;硬件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龙芯2F、华为自主研发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曙光服务器前置机等;系统软件以开源软件为主,具有兼容性强、易维护、易升级、易使用等特点。KD-50-I还具有低占地(相当于一台家用冰箱)、低功耗(小于6 kW)、低成本(在80万元以内)、高计算密度等特点,便于推广使用 。 3 2007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 3.1 三峡船闸全部建成完工   4月27日,三峡北线船闸(图10)完建工程通过技术预验收,具备恢复通航条件。这标志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条件最复杂的三峡船闸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峡双线五级船闸1984年4月17日破土动工,2003年6月16日在水库蓄水至135 m后试通航,2004年7月正式通航,在135 m至139 m水位运行的3年时间内采用四级运行的方式。随着三峡工程蓄水位2006年10月27日提高到156 m,按设计要求开始对双线船闸一、二闸首进行完建施工,以适应145 m至175 m水库水位运行需要。工程完建后,将实现船闸五级联合运行方式。2006年9月15日三峡南线船闸开始完建施工;2007年1月20日南线船闸恢复通航,北线船闸随即停航施工;2007年5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恢复双线通航 。 3.2 苏通大桥全线贯通   6月18日,拥有最深基础、最高塔桥、最长拉索、最大主跨等4项世界纪录的苏通大桥实现合龙,全线贯通。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市之间,是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跨越长江的枢纽工程。路线全长32.4 km,其中跨江大桥长8 146 km。2003年6月27日,工程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采用跨径超千米的斜拉桥方案,中间合龙、全桥贯通标志着建桥史上4项世界纪录的诞生:① 最深基础:主墩由131根长约120 m、直径2.5 m至2 m的群桩组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② 最高塔桥:混凝土塔高300.4 m,为世界第一;③ 最长拉索:长达577 m;④ 最大主跨:1 088 m的跨径使苏通大桥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 。 3.3 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   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图11)举行全线贯通仪式。大桥全长36 km,建成后将使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120 km。大桥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 km,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2003年11月14日,大桥开工建设;2007年11月,完成桥面铺装;预计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通车。大桥开工建设以来,已取得25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以9大系列核心技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攻克了在强涌潮海湾建设跨海大桥的诸多技术难题,已有5项关键技术科技项目通过国家鉴定 。 3.4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获重大进展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实验环调束获重大进展:储存束流的强度超过设计指标,创造了国际回旋加速器 + 冷却储存环组合系统加速离子种类、最高能量和束流强度的新纪录。HIRFL-CSR工程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2.935亿元,建设周期5年;其科学目标是在放射性束物理尤其是滴线核的研究,高温高密度条件下核物质性质研究,高离化态高Z原子物理研究,以及高品质重离子束和放射性束应用研究(交叉学科)等4个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使我国在国际重离子物理前沿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工程于1999年12月动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注入线、主环(CSRm)、放射性束分离器、实验环(CSRm)、实验探测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原有装置的改造和建安工程等 。 3.5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发回月球照片   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承担着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至40万km间地月空间环境等4大科学探测任务;经过8次变轨后,11月7日,卫星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11月26日,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公布;12月9日,首张月球三维立体图片公布(图12)。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 3.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2月14日,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由钻探工程、测井工程、地球物理、分析测试、数据管理及信息工程等子系统组成,选址于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的江苏省东海县。2001年8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3月,现场钻探施工结束,钻井深度为5 158 m。整个工程总投资1.7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亿元。通过实施该工程,科研人员利用从孔钻中获取的固体和流体样品以及井下原位观察与测量数据,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现代地下深部流体与极端条件下的微生物,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对地壳成分、结构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认识。实施该工程还将促进我国钻探、测井、实验测试等地质探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中国地球科学理论和地球探测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 。 3.7 京津城铁全线贯通   12月16日,我国首条时速300 km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图13)。该铁路连接北京、天津2大直辖市,由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座车站,线路全长120 km。工程由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负责承建,2005年7月4日开工,2008年初进入综合调试阶段,北京奥运会前将正式开通并投入运营。工程建成后,北京、天津间火车全程直达运行仅需30分钟,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对加快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3.8 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   12月20日,中国俄罗斯最大的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建成。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和运行两台单机容量106万千瓦的俄罗斯压水堆核电机组,是目前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40年。工程于1999年10月20日开工。1号机组(图14)和2号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17日和8月16日投入商业运行。该工程两台机组采用的是俄罗斯在总结20台百万千瓦级WWER型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型设计,具有较优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上第三代核电站水平 。 3.9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发电运行   12月26日,龙滩水电工程(图15)首批3台机组正式发电,1号、2号、3号机组相继投入运行。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珠江干流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是中国内地在建的仅次于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的第三大水电工程。工程总投资300多亿元,正常蓄水位400 m,共安装9台70万千瓦机组,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主体工程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2003年11月6日实现截流,预计2009年12月全部完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工程建设将创造三项世界之最: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5月3日,龙滩电站大坝还被国际大坝委员会授予里程碑奖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本刊编辑部.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2004, 22(3):59-61.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ociety. Significant Advanc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in 2003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4,22(3):59-61. 本刊编辑部.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2005, 23(2):58-6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ociety. Significant Advanc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in 2004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5,23(2):58-62. 苏青. 2005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2006, 24(1):5-10. Su Qing. Significant Advanc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in 2005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5,24(1):5-10. 苏青. 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 科技导报,2007, 25(1):5-10. Su Qing. Important Advances of Science in China in 2006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5-10. 苏青.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2007, 25(2):5-13. Su Qing. Important Advances of Science in China in 2006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5-13. 国内外科技要闻 . 科技导报,2007,25(1),25(2) ,25(3),25(4),25(5),25(6),25(7),25(8),25(9),25(10),25(11),25(12),25(13),25(14),25(15),25(16),25(17),25(18),25(19),25(20),25(21),25(22),25(23),25(24). 科学共同体要闻 .科技导报,2007,25(13),25(14),25(15),25(16),25(17),25(18),25(19),25(20),25(21),25(22),25(23),25(24). 国内科技期刊亮点 .科技导报,2007,25(13),25(14),25(15),25(16),25(17),25(18),25(19),25(20),25(21),25(22),25(23),25(24). 苏青. 人类与自然的博弈 . 科技导报,2007, 25(13):7. Su Qing. Game between Human and Natue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3):7. 苏青. 生命究竟是什么 . 科技导报,2007, 25(14):7. Su Qing. What is Life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4):7. 苏青. 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 科技导报,2007, 25(15):7. Su Qing.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of the Unknown World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5):7. 苏青. 为了明天更加美好 . 科技导报,2007, 25(16):7. Su Qing. For a better Tomorrow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6):7. 苏青. 科学研究前沿的风景线 . 科技导报,2007, 25(17):7. Su Qing. Scenery in Scientific Frontier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7):7. 苏青. 亚马逊雨林蝴蝶扇动的翅膀 . 科技导报,2007, 25(18):7. Su Qing. The Butterfly in Amazon Rainforest Flaps its Wings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8):7. 苏青. 拷问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科技导报,2007, 25(19):7. Su Qing. Qustioning Scientist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19):7. 苏青. 用科技诠释和谐 . 科技导报,2007, 25(20):7. Su Qing. Interpreting Harmon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0):7. 苏青. 嫦娥舒广袖 宇宙探奥秘 . 科技导报,2007, 25(21):7. Su Qing. ChangE 1 Journey to the Moon, Lunar Probe First Step in Deep Space Mission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1):7. 黄永明. 新生与死亡科学的永恒课题 . 科技导报,2007, 25(22):7. Huang Yongming. Birth and Death: Permanencies in Science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2):7. 黄永明. 当重大科学突破出现 . 科技导报,2007, 25(23):7. Huang Yongming. When a Breakthrough is Created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3):7. 黄永明. 科学问题的嬗变 . 科技导报,2007, 25(24):7. Huang Yongming. The Transmul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25(24):7. Ruhang Tang,Shengcheng Han,Hailei Zheng, et al. Coupling Diurnal Cytosolic Ca2+ Oscillations to the CAS-IP3 Pathway in Arabidopsis . Science,2007,315(5817):1423-1426. 张克.我科学家发现一种能控制抑癌基因活性分子 .科技日报,2007-05-24. Xing Xu, Qingwei Tan, Jianmin Wang, et al. A gigantic bird-like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China .Nature ,447(7146):844-847. Qing-feng Sun, X. C. Xie, Jian Wang. Persistent Spin Current in a Mesoscopic Hybrid Ring with Spin-Orbit Coupling . Phys. Rev. Lett., 2007,98 ():196801. C. J. Xiao, X. G. Wang, Z. Y. Pu, et al. In situ evidence f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gnetic null in a 3D reconnection event in the Earth's magnetotail . Nature Physics,2006,2 (7):478-483. 黄永明. 中国科学家揭示前所未见的三维磁场天然舞姿 .科技导报, 2007,25(15):6. Ji Hu, Chun Zhong, Cheng Ding, Qiuyi Chi, et al. Detection of Near-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CO2 by an Olfactory Subsystem in the Mouse . Science,2007,317(5840): 953-957. 王静. 科学家首次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模拟酶 .科学时报,2007-09-10. Xiguang Zhang, David J. Siveter, Dieter Waloszek,Andreas Maas. An epipodite-bearing crown-group crustacean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ature,2007, 449(7162):595-598. 衣晓峰,李丽云. 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两个人类新基因 . 科技日报, 2007-10-08. 凌慧珊,李鹤鸣. 首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成功绘制完成 .信息时报,2007-10-12.? 赵佳.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揭开神秘面纱 . 科技导报,2007,25(2):27. 刘英楠. 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测试运行 .科学时报,2007-04-03. 朱小卫. 我国最大光学望远镜突破所有关键技术 .科学时报,2007-07-04. 郑千里, 王静. 我国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性装置试验成功 .科学时报,2007-08-10. 仇方迎,王怀民,蒋明.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渡槽技术难题攻克 .科技日报, 2007-08-13. 熊和生. 400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成功 .科学时报,2007-08-20. 孙世岩,李丽云. 中国自主研发700兆瓦级全空冷水轮发电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 .科技日报,2007-09-24. 黄永明.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ARJ21下线 .科技导报,2008,25(1):6. 邓卫华,徐冰. 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 .新华社,2007-12-22. 代群.我首台基于龙芯2号的国产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 .新华网, . 江时强,李志晖. 三峡船闸全部建成完工 .?新华网, . 陈彬.世界第一斜拉桥苏通大桥全线贯通, 将创四纪录 .科技日报,2007-6-18. 杭州湾跨海大桥今日贯通,全长36公里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闻网, . 科文.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获重大进展 .科学时报,2007-10-9. 黄永明. 嫦娥探月:深空探测第一步 .科技导报,2007,25(21):6. 黄永明.嫦娥一号发回首张月球照片 .科技导报,2007,25(23):6. 江国成,杨成军.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新华网, . 齐中熙、王晔彪. 京津城铁铺通标志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网, 陈光明. 中俄合作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 .?中国新闻网, . 王勉. 覃广华我国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提前发电 .新华网, .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存废争论:问题的提出与破解
suqing1961 2007-10-15 09:39
注:本文将发表在《科技导报》2007年第20期 0 引言   《科技导报》2007年第10、11、12、14、16期连续刊载了有关专家学者在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的主题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学术沙龙上发表的观点后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申素玲遂致函本刊编辑部(见2007年第16期《科技导报》读者来信栏目),表达了她对此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本刊刊载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各种观点做法的赞许。之后陆续有读者来信,希望本刊介绍近期有关中医存废争论问题的具体情况。本文力图给读者提供历史上有关中医存废争论问题和21世纪新一轮存废问题的背景材料,相关人士和政府主管部门对此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以及国家对促进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有关对策。    1 中医存废问题争论的始末及主要观点反映 2006年4月,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杂志上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 ,声称从文化进步的角度看,中医中药没有寻求到自我进步的道路,约束了人们对病理和生理的理解;从尊重科学的角度看,中医中药既缺乏经验基础又缺乏逻辑基础;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中医中药在倡导不科学施治的同时,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中医中药蕴含着装腔作势的医理解释,推行毒物、异物、污物入药。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由此点燃了21世纪我国中医存废问题争论的导火索。 同年9月8日,张功耀在他的博客上又发表文章再论告别中医中药 ,号称以资源有效利用的名义,以向国际医德标准看齐的名义,以弘扬科学精神的名义,以紧跟医学科学进步的名义,重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为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继续推波助澜。   2006年10月7日,张功耀联合美国纽约康复科医生王澄,在医学捌号楼网站发起《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 ,要求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采取适当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善待已经取得相关执业和职称资格的中医师,引导他们主动转向主流医学。 遂把关于中医废存问题的争论推向高潮,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各界人士热点关注的中医废存争论事件。   张功耀的言行在社会尤其是中医界引起激烈争议,有人附和,有人坚决反对。在科学界,赞同张功耀观点的科学家代表恐怕要数何祚庥院士。他认为,评判中医理论是否科学,首先应看它是否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支持批评中医,并认为那些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何祚庥认为中医的理论落后,其中的虚、实、气、补等概念都不准确,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这套理论也不科学。为此,他把中医的这套理论称为伪科学。与此同时,何祚庥院士对张功耀等人说要废止中医还是有保留的。他认为马上废止中医是不现实的,他之所以现在批评中医是为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将来退出历史舞台创造条件 。   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上撰文指出 :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虽然有许多人幻想将来有一天中医理论会被纳入科学体系,甚至被用来拯救现代医学,但那仅仅是一种幻想,我不认为它有可能实现。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包括西方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一套医疗理论,它们也都被排斥在科学体系之外,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自己民族的传统医学就会是个例外。他同时也认为,否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中药。中医的某些疗法就像其他民族的传统疗法一样,可能有其价值,值得用现代医学方法进行挖掘、研究。   在新浪网组织的中医该不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调查中,超过80%的网友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反对张功耀的人认为,张将中医存在的个别问题上升到普遍层面,进而得出偏激化的结论。他们同时也对张功耀视西医中存在的负面效应而不见表示不满。   在中医药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丑夫教授率先公开反击张功耀。他认为,张功耀关于取消中医药的论断犯了3个大的错误,即所采用的推理方法违背了逻辑学,其认识方法违背了辩证唯物论,并采用了臆造诬陷的手段。他还指出,张关于取消中医药的结论基本上都是采用举例的方法进行推理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能成立的 。   对于中医药究竟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认为,中医药是科学,但不同于西医的还原论,而是复杂性科学。他还曾在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所做的用现代科学观看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报告中强调,20世纪后期诞生的复杂性科学,使现代科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启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的科学性的大门。   医学界也有专家把这场争论看成是一场不同医学理论体系的争论。现年76岁的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危北海教授既做过西医,也做过中医,他认为中医、西医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但都能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比较哪个更好。如果一定要对这两个体系进行比较的话,危教授认为,只能说西医是对微观领域的具体研究,而中医则是对宏观问题的把握,中医是整体论,而西医是个体论。至于谈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关系,危教授认为,中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所谓阴阳五行实际上是探讨人体内的一个对立、统一、矛盾、平衡的唯物辩证思想,而西医体系则是建立在实证和解剖基础上的,二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   钟南山院士也不认同取消中医的言论。他认为,太多的江湖医生以中医的面貌出现,由此诋毁了中医的信誉;中国医学要在社会上稳固自己应有的地位,还需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中医要加快现代化的发展,要用现代方法来发掘中医药的宝库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大宁教授号称是一位中医药坚定的支持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他说,中医药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是建立在长期经验和文化积累上形成的一种特殊体系,中医药能够绵延数千年,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疗效。中医药要想站得住脚,不能只是靠民族特色,而是要靠疗效方面的优势 。   著名中医药学专家陈可冀、李连达、张伯礼、石学敏、程莘农等院士认为,仅凭中医或西医一支力量是不可能担负起中国13亿人的医疗保健任务的,中国近半数人口接受中医服务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形成完善的中医药医疗网,在农村也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其中40%的乡村卫生院、70%的乡镇医院、89%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的城市大医院都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中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已不可替代。他们同时提出,应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使其共同为全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 ?那么,国际主流医学界又是怎么看待类似于中医废存这样的问题呢?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190多个会员国间广泛磋商的基础上,首次制定了全球《传统医学战略》,指出传统医学是重要的卫生保健资源,将帮助会员国制定和实施国家传统医学(补充和替代医学)政策和规划,酌情将其纳入国家卫生保健体系。该组织为避免人们对传统医学持错误态度,在《传统医学战略》中专门强调,对传统医学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都是不可取的 。   面对这场波及面广、影响重大的争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先后公开表态,明确表达了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中医药的立场和观点。2006年10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该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这位发言人表示,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他斥责征集取消中医签名的行为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 同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也明确指出,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他强调,中医药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验证,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信赖。实践和历史将证明,这次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和历史上其他否定中医药的事件一样,只是一场不得人心的闹剧 。   2007年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并专门强调她出席这次会议并讲话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中医药对于缓解这个问题是大有可为的;二是我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针对中医药的极端言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来参加这次会议,就是要表明坚定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态度。 吴仪还强调,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同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 :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社会上长时间争论中医存废问题以来,我国最高一级政府给出的最为郑重的观点和态度。 2 历史上关于中医存废问题的几次交锋   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张功耀之说并非首创专利,只不过由于他来得更为极端,因而引起的争论相对更激烈,造成的社会影响相对更大。《南方人物周刊》实习记者郑廷鑫2006年11月曾撰文详细介绍了近百年来我国关于中医存废问题的几次重大论争事件 。   1879年,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先后发表《废医论》、《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成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1912年,北洋政府在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时,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没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造成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为此,中医界人士纷纷表示抗议,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率先愤责:教育部定章,于中医学校之课程,删中医科目,是可忍,孰不可忍。 1913年颁布的第二个《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依然把中医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致使该年10月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会长余伯陶等联合全国19个省市中医药界人士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要求教育部设立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25年,中国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以余云岫为代表的西医界人士上书教育部予以抵制,教育部以此为由拒绝了中医进入大学学系的要求,导致中西医矛盾、冲突进一步加深,继而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中医存废之争。1929年2月,南京政府卫生部讨论通过的废止中医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一公布,立即遭到中医界的强烈抗责,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3月17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社会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取缔中医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口号。主张废止中医的余云岫、汪企张等,纷纷发表废止中医的言论以回应中医界的批评。卫生部长薛笃弼为化解与中医界的冲突,公开表示并无废止中医之意。不久,国民政府文官处批示撤销一切禁锢中医法令,但仍禁止中医参用西法西药、中医学校立案、中医开设医院,再次引起中医界的抗争。1934年,傅斯年发表所谓国医和再论所谓国医,在舆论上掀起了又一场激烈的中西医之争 。   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又一次拉开中西医论争的帷幕。余云岫在会上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提出将中医改造成西医。不久,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学,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并规定中医不许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等。因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大力扶持中医,王斌和贺诚两位卫生部副部长被撤职,但中西医结合说法开始兴起,并引起废存双方新的争论。文革后,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修订的《宪法》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从法理上给予了中医、西医同等地位。与此同时,医学界提出中医药现代化口号。之后,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成为新时期中医存废双方的争论焦点 。   2006年,张功耀再次挑起了新一轮中医存废争论。 3 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   尽管中医界和主流媒体对张功耀等关于告别或废除中医的言行基本都持否定态度,政府主管部门更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祖国传统医学,但是,这次大范围的论争也促使中医界及其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反思,正视目前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发展和创新。   2007年1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主题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学术沙龙,来自中医、西医、自然科学史、物理、考古、微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医研究会诊。与会专家指出,当前中医研究要走出3个误区:① 不能再简单地用现代科学语言对中医进行翻译或证实,而需解析和分化; ② 应提倡中医和西医互相借鉴学习而不是结合; ③ 世界上医学只有一门,中、西医殊途同归,不能过分强调中西医之间的壁垒 。同年3月18日,刊载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论文的《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中医深层次思考研讨会,邀请争论双方的核心人物和有关学者进行理性的学术讨论,会议讨论的议题主要涉及:① 中医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革命性批评;② 如何坚决维护并恢复中医的传统;③ 怎样促进中医的改革和创新。 2007年3月21日,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共同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后,国家为支持中医药全面发展制定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和全局性规划。?针对一段时期来有关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纲要》开宗明义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纲要》还清醒地指出了我国中医药目前正面临的以下3方面的挑战:① 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高: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比较缓慢,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② 现代产业基础不强:我国中医药产业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中药产业链尚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③ 现代科学基础薄弱:集中体现在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未获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为此,《纲要》明确提出了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4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提出了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加大投入、科技支撑,积极加强中医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对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4项措施,以求切实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相信中医药现代化这一功在民族、利在国家、造福人类、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必将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并将取得丰富的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黄龙祥,方晓阳,谷晓红.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Ⅰ) . 科技导报,2007,25(10):73-74. 廖育群,刘力红,张开逊.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Ⅱ) . 科技导报,2007,25(11):74-75. 梁茂新,屠志涛,徐延豪,等.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Ⅲ) . 科技导报,2007,25(12):73-74. 刘士敬,程 伟,韩建平,等.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Ⅳ) . 科技导报,2007,25(14):82-83. 郑金生,杨镜奎,刘志明,等.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Ⅴ) . 科技导报,2007,25(16):84-85. 张功耀. 告别中医中药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27(7): 14-17. ZHANG Gongyao. Farewell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medies . Medicine and Philosophy(Humanist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 2006, 27(7): 14-17. 张功耀. 再论告别中医中药 . 2006-09-08 . http://zhgybk.blog.hexun.com/5520147_d.htm . 张功耀,王 澄. 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 . (2006-10-07). 医学捌号楼网站. http://www.med8th.com/humed/6/20061015gyzjcs.htm . 路 琰. 何祚庥:中医阴阳五行是伪科学 . 环球人物,2006-10-31. 方舟子. 中医是伪科学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 北京科技报,2006-11-28. 张冉燃,王思海,李 文. 取消中医抖出中医沉疴.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43): 8-10. 王淑军. 发展中医,无须彷徨 . 人民日报,2006-10-26. 李艳. 中医废存争论背后的启思 . 科技日报,2006-12-05. 唐伟杰.中国政府最郑重的表态:不放弃中医中药 . (2006-03-13). 人民网.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5465023.html . 朱 玉,刘奕湛. 卫生部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 . (2006-10-10).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0/content_5186257.htm . 朱 玉,刘奕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取消中医是对科学肆意否定 . (2006-10-18).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6-10/18/content_5216665.htm . 吴 仪. 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 . 求是,2007(11):3-6. 温家宝. 政府工作报告 . 人民日报,2007-03-18. 郑廷鑫.百年存废,三次论争 . 南方人物周刊,2006(28):3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中医药的科学研究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CAS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7.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180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研究前沿的风景线
热度 1 suqing1961 2007-8-31 09:17
半月科技风云 注: 本文将发表在2007年第17期《科技导报》 丁肇中教授在 2006 中国科协年会上曾感言: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是具有竞争性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没有人知道谁是第二个发现相对论的。(《科技导报》2006年第11期)确实,科学研究的前沿,如同硝烟弥漫、厮杀拼打的战场前沿,展现出的总是一幅幅交织着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进取与坚持的绚丽风景线,荣誉永远只属于前沿阵地最后的胜利者。巡视科学研究的前沿,我会被科学家迷人的风采所吸引、感动,禁不住要为他们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声喝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和张东辉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自行研制的氢原子里德堡态飞行时间谱 交叉分子束仪器,观测到了 F* + D2 反应,发现在低碰撞能下激发态氟原子的反应性居然比基态氟高出很多( 8 月 24 日美国《科学》杂志)。 波恩 - 奥本海默近似 是理论化学最重要的近似,按照这一近似,激发态氟原子 F* 与 D2 化学反应是不应该发生的。而上述研究却表明,这一波恩 - 奥本海默近似的图像对于 F*+D2 反应是不适用的。 日本一国际研究小组 8 月首次观察到由两个夸克组成的 D 介子转变为与之对应的反粒子 反 D 介子的现象(8月16日新华网)。粒子转变为反粒子是介子所特有的性质,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确认了 介子和 B 介子变身为对应的反粒子的现象,而自 D 介子 1976 年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未能观察到其变身过程。根据现有的基本粒子理论, D 介子的这种转变概率大约在 0.001%-1% 之间。上述观测数据达到了这种理论预测的上限 1% ,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有某种未知粒子在起作用。 8 月 19 日 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公共卫生学院 Beate Ritz 博士及其同事通过研究分析大量的产妇资料发现,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孕妇比那些生活在污染相对较轻地区孕妇的早产可能性要大 10% - 25% ,并确定这种风险是由污染造成的,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二手烟或酗酒所致。 成功的桂冠总是垂青于那些活跃在科学研究前沿的有心人。荷兰特文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分析如何改变光波波阵面时发现,不透明物体如牙齿、花瓣等都可以聚光( 8 月 21 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运用这一发现及掌握的工艺,有望用廉价的不透明物品制作聚光元件,从而可大大降低光学显微镜的成本。 日本东京大学博物馆 Gen Suwa 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分析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大约 1 000 万年前的 9 颗古大猩猩的牙齿化石,发现这些牙齿在尺寸、各部分比例以及内部结构上与现代大猩猩亚种的牙齿均没有明显差别。这表明大猩猩与人类进化分歧的时间不应该是早先认为的 800 万年前,而应该是比 1 000 万年或 1 100 万年前更早一些的时期( 8 月 23 日英国《自然》杂志)。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正是因为探索在科学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假说、猜想,科学技术才得以不断发展,继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生物入侵是中外科学家关注的前沿研究问题,入侵种的扩散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入侵种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入侵能力,目前科学家还难以给出完满的解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冯玉龙研究员等通过实物验证,首次提出了 氮分配的进化假说 。按照这一假说,入侵种叶片中的氮分配到光合机构的比例显著高于本地植物,从而导致其光合能力、光合氮利用效率和呼吸功效高于本地种,因而疯狂生长( 2007 年第 153 卷第 3 期德国《生态学》杂志 ) 。这一创新假说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防治入侵植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如同一场战争的胜负常常取决于意志的较量和时间的坚持,登顶科学研究前沿的珠峰同样需要科学家具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毅力。 巴西媒体 8 月 29 日报道,巴西利亚大学塞尔玛 库克豪斯等研究人员发现,从一种名为科巴西小绿蛙的雨蛙皮肤分泌物中提取出的 6 种蛋白质,可能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8月29日新华社)。这一成果是科学家在历时 6 年之久的研究、实验后最终所获得的。同样, 经过 15 年的系统研究,以中国科 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和谭宁华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组,迄今已发现植物环肽 79 个,为世界植物环肽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化学研究体系,使植物环肽研究成为天然产物化学一个新的前沿研究领域(8月24日新华网)。 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把握战争的先机,科学家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样更容易获得令人惊喜的研究成果。 8 月 14 日 ,美国宇航局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罕见的天王星尘埃环系统图像( 8 月 23 日美国《科学》杂志)。该宇航局的科学家还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一颗位于英仙星座、处于发育阶段、名为 NGC 1333-IRAS 4B 的恒星系统拥有大量的水蒸气,且水蒸气正在从该恒星系统的出生气团中倾泻而下,落入很可能有行星形成的灰尘盘中( 8 月 30 日美国《自然》杂志)。 战争的胜利是靠真刀真枪拼打出来的,是靠付出无数鲜血和生命才夺取到的。科学研究同样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这个领域造假,不仅是对科学研究神圣事业的亵渎,更无异于在这一激烈竞争前沿阵地缴械自戕。针对科技界目前屡屡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8 月 26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了建立科技人员诚信档案,并对学术造假者予以相应的处罚。 凭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我们的科研环境更为净化,在科学研究前沿的风景线上,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中国科学家矫健的身影。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561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国科技工作者思想动态调查综述
suqing1961 2007-8-3 08:15
在中国科协最近开始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受访的科研人员表现出了充满信心迎接未来的精神面貌。 这项由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以问卷和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调查,通过遍布全国的 151 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问卷 8 000 份,上述结论是从回收的 7 786 份有效问卷中得到的,调研结果发表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近期编印的《调研动态》上。 一、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这份调研报告指出,科技工作者对我国 20 多年来科研体制改革的成效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虽然只有 2.3% 的被调查者认为改革非常成功,但有 40.4% 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尽管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37.0% 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功过各半。认为我国科研体制改革进展比较顺利主要体现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具体体现在更有利于人才流动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问题最为关注,排在所列调查问题的前两位,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 69.9% 和 37.3% 。但是,对应用型科研院所转制这一科技体制改革重要举措的实施效果,有 58.0% 的被调查者认为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55.7% 的人认为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但也有 15.9% 的被调查者认为削弱了对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另有 21.5% 的人认为这些科研院所转型后只是增加了同行企业的竞争对手。 二、加强科研投入、改善科研环境仍是科技工作者的主要期望 调查显示,课题制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作用明显。被调查者认为课题制有利于组成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的研究队伍和有利于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 49.7% 和 40.3% ,认为有利于建立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占 32.0% 。在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和学历群体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职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课题制更有利于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对问卷提出的国家目前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为什么一些科研机构还是难出高水平成果的原因调查, 50.1% 的被调查者把它归结为直接用于研究的科研经费不足,另有 45.9% 的科技工作者选择了社会环境的利诱使得静下心来搞研究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少的原因选项。实地调研时,一些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科研人员为论文而论文,从而忽视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的现象。近半数的调查者认为,不公正的科技评奖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对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容忍,希望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势头。 三、科技工作者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并期待社会共同进步 调查显示, 92.7% 的科技工作者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稳步上升予以充分肯定; 86.2 %的科技工作者对十一五规划的实现很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其中很有信心的占 24.6% 。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 21 世纪头 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95.4 %的科技工作者极为赞成,认为方向正确;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70.6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24.4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注意区域协调发展,且东、中、西部科技工作者对此政策的认同度基本没有差异。 广大科技工作者普遍赞同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认为该战略完全正确的占 53.1% ,认为基本正确的占 40.3 %,且东、中部科技工作者赞同的比例均超过 90% ,其中认为完全正确的均超过 50% 。西部科技工作者对该战略赞同的比例高达 98% ,而且认为完全正确的超过了 60% 。这表明他们对改变西部面貌的期待更为迫切。 调查还表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尽管 90 %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对本世纪头 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表示认同,但仍有 58.8 %的被调查者认为鉴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实现该目标的难度还是很大。在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问题的调查中,区域、城乡等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高等问题被调查者认为最为突出,列选比例分别为 57.6 %、 54.8 %和 54.4 %,且不同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工作单位和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比较趋同,明显高于对其他问题的选择比例。 四、科技工作者期望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调查发现,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如下 6 个方面的问题反映突出,期望政府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对收入差距过大反响强烈。 78.5 %的科技工作者对目前不同人群间的收入差距表示不满意,其中 21.3 %的人表示收入差距已经大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二是中低收入者对房价过高极为不满。三分之二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目前房价普遍高得离谱,只有 16.3 %的人认为价格虽高但符合市场规律。座谈会上,科技工作者普遍反映,目前的高房价严重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生活质量,中低收入科技工作者受住房问题影响较大,且他们当中大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三是期待解决公共医疗公益性不够、资源分配有失公平等问题。在关于公共医疗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调查中,科技工作者反映最多的是公共医疗的公益性不够,政府投入太少,选择比例为 68.2% ;其次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直接用于普通百姓的太少,选择比例为 59.8% 。四是希望政府增加投入,消除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五是期望改变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异、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六是对目前的社会治安状况不满意,希望尽快予以改善。 (注:本文根据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编印的《调研动态》 2007 年第 9 、 11 、 12 期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在此谨对编写《调研动态》的编辑以及开展本项调查工作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76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