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哲学的邀请(7)——雨夜彷徨
热度 1 yaojunwei 2020-10-1 14:26
中秋节和国庆节恰巧是同一天,这一天阴雨绵绵。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继续实施“新游学主义”了。对于我而言,节日的氛围是这样清冷明净,让我可以“退而结网”,继续思考,内心又是如此充盈与厚重。 我想,我的学术之路需要受到教育和启迪,而不仅仅是受到训练而已。通过智力和道德的发展,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学者。通过对话、交流和观察,交换和完善思想。 我想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可以触及我所关心的实质。“望”需要眼观六路,近焦远焦。“闻”需要洗耳恭听,善于耳听八方。“问”需要勤学好问,善于探讨求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切”需要把脉检验,善于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望闻问切”,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的学术想法和观念,以便使得自己的思考达到一定的精确度和清晰度,可以把点点滴滴的知识融合成可以连贯起来理解的“立体网状空间”。学术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整合哲学”的目标就是整合分散的图片,审视拼图完整的全貌,在时空中给定时点内,以尽可能地范围尽可能准确和清晰地去理解它。 “整合哲学”就是爱那种可以获取一个连贯画面即人生全景的智慧,包括将每件事情连在一起。这种哲学的前设是:人类被浩瀚的宇宙所包围,在整个宇宙中,人类何其微不足道及何其渺小,我们需要了解浩瀚的宇宙。 任何学术经验的背后,或许都会有一个更大的情境或图景围绕着,包裹着,装饰着,那一更大的图景,对于需要介入这种学术经验的人们是何其重要。学术哲学寻求的是视角,它视图在考虑到整体的图景后去理解部分。通过试着看到具体事件置身之中的体验,通过诠释所处的立体图景而不仅仅是平面图景,去寻求视角和启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是否会形成眼光短浅,脆弱不堪,而且过于局部化。 或许把所有碎片拼接到一起会极其复杂,或者我们永远都无法成功地拼好整个图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享受努力拼出全图的乐趣,这是否算是一种妥协的奖励。 全景整合的目标是看到整个画面,这种尝试会让我们对现有学术哲学体系、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方法及工具等既珍惜,又批评,会让我们不满足于一个支离破碎的零散的设计,也不会让自己收到诱惑去信以为真的认为任何单纯的片段就是真正的全貌。只有通过持续地和敏锐地穿行于令人费解让人迷失的图块中,我们才能就整个现实是什么样的,得出一个诚实的结论(我想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也是如此)。 整合哲学是对生活的一种映射,我们每个人需要对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有所涉猎,需要对不同方法和工具进行掌握和驾驭,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混合方法研究都是方法论的阶段性产物,而非方法论的终结和结点,我想随着时代、思想、技术和观念的发展,会持续不断地涌现出新的方法论,而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方法论。 当我们进行整合时,我们就是将学术回归生活,生活无法专业化,即使人类心智将学术分成无数碎片,它仍是它原始的状态:完整的,整合的。 整合哲学使得我们始终能够知晓不同领域专家得出的最新学术结论、基本原理、假说、模型、理论、方法论等。自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也没有打算成为知识的收集者和存储者。只是利用勤奋的工作去发现数据和知识,形成独特的学术价值观。 从事学术研究是否可以形成“整体视角”这个问题预先就假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心和求知欲。“全景”是复杂的,让我们心智踌躇不前,完整的理解似乎是一种缥缈的梦想。然而,对于学者来说,整体论视角并非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选择,由于这一驱动是本体论的,我们将继续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为之努力。在我们自己短暂的生命时光中,我们只能砥砺前行。 学术的历史是站在乐观主义这一边,从更长远的历史长河和宇宙生命视角来看,研究者收集经验知识进而发现有关自身及其世界真相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学术认知的进步在各个方面都迅速发展,我们是否会假设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去理解人类及其所处宇宙的基本性质。诚然,这一判断或许是错误的,现实世界如此复杂,以至于无法简化成人类的抽象物。尽管如此,理解需要一般性原则,而不是细节。 遇到学术哲学问题,首先尽可能地去进行哲学分析,尽可能澄清和找出所隐藏的意义。在时间和材料允许的范围内,找出前辈们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思考。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可以尝试着用不同方式将其重新予以表述,这样我们可以明了什么样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从不同领域出发,形成具有启发作用的互连线,用新的想法去思考先前的问题,看看是否会出现想要的体悟。从一个问题提出到得到最终答案,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需焦虑和操之过急,学术哲学之旅极少会是提前就能在地图上画出整齐的标记,所以,只需抬腿上路,不要怕没有地图导航,可以信马由缰,或者让旅程自然呈现,事实会把我们带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学术哲学探索中一个更大的危险是,自己可能成为一个半吊子,在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事物上浅尝辄止。半吊子和整合者的区别在于:整合者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编织成一个连贯的世界观。半吊子会东拼西凑出一些信息,在人前张扬,希望给人留下博学的印象。与此相反,整合者的立场是向自己和他人坦白和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知,在所有未知事物的背景下,整合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深不可测的无知并且没有什么可怕的。整合者的目标不是想要去收集零零散散的信息,而是要把不同部分的知识编织成一张网。 学术整合哲学会使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我们越来越好,我们想变得更加明智,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愉悦和充实感。我们深切地渴望更好的学术生涯及更好的生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整合哲学通过这样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它听到了这种本体论的召唤。学术整合哲学引领我们对自己有一种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去理解他人和社会。反过来,这也意味着更好的沟通,更少的狭隘、隔离。 学术研究可能是学者生命中最令人兴奋的冒险之翼。哪怕只有一次,我们也要抓住今日前沿领域的新发现。重新发现和重燃自己心中的惊奇感,可能是我们学术生涯健康成长和提高生活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个人分类: 应如室|2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然进化与文化创造
benlion 2015-3-15 01:02
以色列犹太教和中国儒家哲学,属于社会组织与管理的精神传统,道家哲学和禅宗哲学,则较适合于拓展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传统。文明的起源,人类,具有语言内在相通的逻辑和不同形态的符号,文化的思维观念与管理体制构成文明发展的双重因素。 自 2011 年参加武汉华创会,发觉不同年代去海外的华人的中国文化部分停留在那个年代;于是,产生了不仅人的躯体是机器,而且,基本文化如同机器软件的观点。 然而,近来考虑动物和机器与人的意识层面存在本质区别,于是,如何定义机器,也就是如何定义人,即,重新回到了人本主义,导致了不仅自然演化,而且,文化和体制发展 – 文化要素和管理模块的引进等,如同机器的装配过程 - 合成进化论 或系统综合理论 ,以区别于综合( synthetic )进化论,而用“自组装进化论”词汇。 (数学:包括,图论和网络拓扑学) 科学史和文化史的探讨,终归是为了生命起源和神经网络进化的研究,如何建立系统遗传学突破的方法和思维。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解决不了细胞逻辑与生物系统的机理和人工机器的逻辑细胞设计原理等,从而,导致了对科学和工业发展的思想传统探索。 得出的结论:将自然创造与文化进化,调转为自然的进化论与文化的创造论。 - ( 2011 年 -2015 年博客日记) -
个人分类: 201415|1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穿越时空
benlion 2015-3-14 12:57
从印刷技术到 3D 打印技术是一个千年发展周期,欧美经历了神权到君权、民权到未来社会的文明转型,未来的科学和技术将会是什么? 体制的灵魂是观念,科学和技术是面向未来的拓展,不同于宗教和历史是面向过去的历程。 大航海到工业革命,欧洲科学的实证范式发展,未能引起当时的中国关注;因为,科学属于文化、理论和知识形态,而导致手工业转换到工业发展时,却遭遇了鸦片战争之后,才猛醒究竟欧洲的科学是什么?当今世界,尤其 20 世纪以来,在思维和文化层面,究竟又发生了什么深远的变革,也许又一次处于迟缓状态。 以生命科学为例,已经形成了 4 类型群体: 1 )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 )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物学; 3 )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 4 )脑计划和神经系统生物学,第 3 )和 4 )类科学家基本在国外大展宏图。如:生物信息学,国际上 20 世纪 80 年代是热门,也有中国科学家做过研究,而在中国刚成为热门领域。 自大航海到宇航时代,美国科幻电影演了很多年了,绝非不可能成为现实,不是一定形式上,而是艺术反映的深层次的思维和精神。历史上,很多科幻小说写的东西,今天的现实科学和技术都已经超越了,可想而知,能想到远不及未来将实现的文明发展。 人类的思维,包含深层次的潜意识和浮现出来的显意识,也包含想象、直觉的创造力和知识的逻辑与组织化;因而,专门科学家和学者与大众和普遍社会,存在一个知识从潜在到显现的过程。 也就是说:世界将面临的是一次大周期的文明转型,将从工业 4.0 很快转换到工业 5.0 的时代,我们的思维观念,却停滞在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 - (未来世界图景) -
个人分类: 201415|23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和技术 – 究竟离国际多远?
热度 4 benlion 2015-3-13 16:49
当我国热议转基因技术、 3D 打印技术和工业机器手,以及工业 4.0 的此时,国际上,已经进入到新的一轮工业制造 5.0 潜行的迅速发展阶段,为什么总是等到国际上已经产业化了,才引起我国的关注和热议呢? 1 )国际上无人飞行器已经做得很好; 2 )机器人也已经到达火星和登陆彗星; 3 )纳米机器人和有机体机器人 - 硅电子芯片和活细胞接口的机器人开发已经很久; 4 ) 3D 和 4D 打印机器和工业机器人开发了几十年,已经投入产业化; 5 )转基因生物和动物也开发了几十年,已经走向产业化; 6 )人造原核生物和真核染色体已经人工合成; 7 )太阳能有机分子薄膜技术、合成细胞的生物能源技术也几乎成熟; 8 )通过合成人工代谢反应链,青蒿素已经能够在真核细胞的酵母生产; 9 )细胞分子通讯的微电子学原理设计的细胞机器,通过基因工程与仿生工程技术整合,已经用于定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试验等。 目前,产业化了的机器人是图灵理论和诺依曼模型建构的计算机和机器,国际上现称第 2 机器时代;然而,却已经在非图灵理论、非诺依曼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 可能是硅电子与生物分子、机电与有机体接口的太阳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以及纳米和微流控技术的计算机、机器人等,已经进入深入开发的阶段。 - (未来世界景观) -
个人分类: 201415|2766 次阅读|9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机器人?
热度 1 benlion 2015-3-13 14:43
人类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或称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以及历史的知识和文化资源等,如,考古学、训诂学和诠释学等。 科学的发展,存在理论思维和实践经验的路径,如,康德的先验论和马赫的经验论,实证方法是 2 条路径的交会,管理学和运筹学等,包含理论方面和技术方面,技术也存在理论的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方面。 近现代欧洲科学的序幕是文艺复兴,尽管仍然是工程的技艺模式,却在 13 世纪已经产生了阿奎那的经验主义和罗吉尔实验方法、乔托的透视画法,到 17 世纪近代实验科学建立,也已经产生了莱布尼兹的系统思维方式和数学的运算机械等。 东方社会的禅宗方法,古代书法、技艺等传授的先熟练而后创新的方式,西方社会的宗教传道方法,以及人生有关的经验传授,也存在先记忆而后理解的现象。科学和数学,往往是先理解,后记忆,对于哲学和历史,也仍然存在先记住,后理解,可以称这类型方法为:印迹或印记教育与学习法。 从人工客体的机器和软件等,将文化体系剥离出来称为世界 4 ,涉及到: 1 )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包括,人的社会对知识物化或转化的经济组织与管理过程; 2 )尤其将人与机器区别开来,从人是机器,回归到人就是人的新人本主义观念; 3 )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人的创造能力和情感能力,机器可以具有外观的智能 - 自学习乃至自修复、自复制能力,其实,更像是一般动物行为; 4 )在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和设计理论上,不能有实质上的突变,就仍然难以想象出:图灵理论建构的机器人,能够具有人的意识 - 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化等创造能力。 - (未来世界景观) -
个人分类: 伊甸园|2401 次阅读|3 个评论
未来世界图景设想:关于创建系列‘实体机构’的多种‘影子模式’
zcgweb 2013-6-26 21:50
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所、一个医院、一个学会、一个政府机关,都可以视为‘实体机构’,同时也都可以借助于‘云模式’创建相应的‘镜像机构’或者称之为‘影子模式’(名称来源于《铁甲钢拳》)。这些‘实体机构’类似于‘肉体’,这些‘影子模式’类似于‘灵魂’,这样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同时展示‘肉体’与‘灵魂’、‘现实’与‘虚拟’的统一而又对立的哲学图景了,类似于数学中的复数的出现,可以让我们的思路上升乃至飞跃至一个巨大的更高的层次。我们目前正在创建的‘云医院’,说穿了就是这种模式的一种典型写照。 '实体机构'包括人的肉体有现实意义上的寿命,具有‘生老病死’的全部过程;而‘影子模式’则脱离了肉体的囚笼,可以随意开关,尤其是可被随意唤醒、睡眠甚至可以被分层(想象一下《盗梦空间》的场景),类似于你在计算机上调用程序的时候,你调用TA就活着,你不调用TA就沉寂,但是可以做到long live了。因此,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本质含义却是:我思故TA在。TA因为你的思考而存在。当我们想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就活在我们的心中。所谓的‘心中’,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影子模式’在运行吗?In addition,创新的科研思路不断地在我们脑海中浮现、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novel idea的‘生老病死’过程?是先有这些novel idea在哪儿,还是先有研究者的思想?此时颇有些类似于小猫不断转圈追逐着自己的尾巴的模式,小猫的尾巴就好比这些to be detected novel idea,小猫的脑袋就好比科学家。貌似猫尾在后、猫头在前,可是猫头能够决定小猫咪去追逐猫尾,逻辑上怎么被设计成这样了呢?Why?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由于被我们不断发现而精彩、还是人们可以不断发现自然界的精彩的一面而喝彩?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能够让我们充分享受到‘身未动心已远’的情感体验。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