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效果评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高校图书馆效果评价的9条规则
热度 1 libseeker 2016-2-28 15:20
摘编自:王春生.美国《高校图书馆标准》简析 .情报资料工作,2013(4)106-109. 2011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的《高校图书馆标准》 是一个基于效果评价的图书馆评价标准。导言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必须证明其价值,用文献记录证明它对所在大学整体效率的贡献,为应对高等教育的变化做好准备。可见,标准关注的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图书馆具体做了哪些事。 规则与绩效指标这一部分是 2011年《高校图书馆标准》 的主体部分,也是进行图书馆评估的主要依据。“规则与绩效指标” 共罗列了9条规则,然后在每条规则下列出了具体的绩效指标,9条规则共设置了57个绩效指标 。9条规则分别为: (1)机构效率(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图书馆定义、发展、测量能对机构 (大学)效率做出贡献的图书馆效果,并把发现、测评结果用于图书馆效果的持续改进。 (2)职业价值观(Professional Values)。图书馆提倡知识自由 、知识产权和价值、用户隐私与保密、协作、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等职业价值观。 (3)教育功能(Educational Role)。图书馆作为实现大学教育使命的共同参与者,培育与支持有信息素养的学习者,使其能有效地发现、获取和使用信息以获得学术成就、进行研究和终身学习。 (4)发现(Discovery)。图书馆通过有效地利用技术和组织知识,让用户能够发现各类信息。 (5)馆藏 (Collections)。图书馆提供能在质量、深度、多样性、格式与通用性方面足以满足要求的馆藏,支持大学的研究与教学使命。 (6)空间(Space)。图书馆是智力公共空间 ,用户为扩展学习 、促进知识创新而在此和存在于物理和虚拟环境中的思想进行交流。 (7)管理(Management/Administration)。图书馆进行持续的规划与评估,以便熟悉资源分配,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使命。 (8)人员(Personnel)。图书馆提供数量与质量充足的人员,确保在持续变化环境中完美并成功运作。 (9)外部关系(External Relations)。图书馆通过多重策略参与校内及更大社区活动,以宣传、培养和提升图书馆价值。
个人分类: 圕人堂|37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献阅读笔记(3)-网页去噪效果评价方法
FangliXie 2014-6-3 15:59
网页去噪效果评价方法 张恒,屈景辉,张亮.网页文本信息提取及结果评价_张恒 .微计算机应用,2007(9):27-30. 1 )文章创新点: 提出了信噪比的概念作为网页去噪的性能衡量指标。信噪比的定义:要提取信息的字符总数与噪声信息的字符数之比。公式如下: 2 )评价方法: 本文并没有对网页直接进行去噪,而是先利用URL 下载得到网页内容,继而获取网页的HTML 文档,通过提取HTML 文档中的TITLE,P 标记的内容得到文本信息,再进一步去掉TITLE,P 等标记符,得到纯文本,最后进行信噪比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3 )质疑: 提取前跟提取后的平均信噪比是怎么得到的? 4 )概念定义 全局噪音: 在对Web上得到的一组页面集进行挖掘或聚类时 , 若一个网页所存留的副本 , 如镜像网站、复制的页面及旧版本的页面也在此页面集合中 , 则这些副本成为噪音数据 , 即全局噪音。 局部噪音: 即在一个页面内与页面主题无关的区域及项。这些噪音包括广告栏、导航条、修饰作用的图片等。(定义参考文献: YiLan,Liu Bing,Li Xiaoli. Eliminating noisy informationin Web pages for data mining . Proceeding of the8thACMSIG XD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 2003 , 296 ~ 305 ) VieiraK,Silva A S D,Pinto N,et al.A fast and robustmethod for Web page templatedetection and removal Proc of the 15th ACM Int Conf on InformationandKnowledge Management.New York:ACM,2006:258-267 1) 概念定义 F-Measure 又称为 F-Score ,是 IR (信息检索)领域的常用的一个评价标准,计算公式为: 其中β 是参数, P 是精确率 (Precision) , R 是 召回率 ( Recall) , F 是衡量 P 和 R 的综合指数。其中精度是检索出 相关文档数 与 检索出的文档总数 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的查准率;召回率是指 检索出的相关文档数 和文档库中 所有的相关文档数 的比率,衡量的是检索系统的查全率 。 精确率 (precision) 的公式是 召回率 (recall) 的公式是 当参数β =1 时,就是最常见的 F1-Measure : 2) 评价方法 研究思路: First, the costly process of template detection is performed over asmall set of sample pages. Then, the derived (推导出的) template isremoved from the remaining pages in the collection. 评价方法: a. 人工判断与计算机判断作对比,用 F1-Measure 衡量 。We selected 10 (real) web sites. For each site i, we manually identified the template byvisually inspecting the pages.We built a reference set Si containing the terms(words)present in the template. Then, for each of these sites we applied ourmethod to automatically remove the template and generated a corresponding setTi of the terms present in the detected template. Sets Si and Ti were then comparedusing the well-known F-measure defined as: Fi=2(Ri.Pi)/(Ri+ Pi), where Ri= |Si ∩ Ti|/|Si|(Recall) andPi= |Si ∩Ti|/|Ti| (Precision). b. 比较应用去噪方法和不应用去噪方法对WEB 挖掘(分类和聚类)的影响。 总结: 评估去噪效果的方法有以下这些,一种是从算法的效率和精度方面直接评价去噪方法的性能;一种是把去噪方法应用到搜索引擎和数据挖掘(分类和聚类),判断应用去噪方法和不应用去噪方法导致的区别;一些方法采用F-measure 、召回率、精度等性能指标;一种方法是定义信噪比的概念作为性能衡量指标。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运用“生态保护理论”对教育效果评价——“生态保护”教育之四
dhlyd300 2013-7-9 07:18
运用“生态保护理论”对教育效果评价实例 表 1 所示为 三种教育情况在神经元使用量、教授的概念数量和神经元的利用率的数据。 在“生态保护理论”看来,情况一没有教授给学生任何概念,但也没有开发神经网络资源,不算是最坏的情况,所以评价分值是 50 分;情况三教授了 128 个概念,使用了 7 个神经元资源,神经编码的效率达到了 100% ( 2 的 7 次方是 128 ),没有浪费一个神经元,所以评价分值是 100 分;而情况二虽然与情况三同样教授了 128 个概念,但却使用了 128 个神经元,相比情况三,破坏了 121 个神经元,破坏率达到 94.5% ,所以评价分值是 5.5 分,其教育效果是最差的。 表 1 三种教育情况的评价 神经元使用量 概念数量 神经元破坏率 分数 情况一 0 0 0 50 情况二 128 128 94.5% 5.5 情况三 7 128 0 100 在“生态保护理论”看来,自信心的强弱是评价教育效果自然直观、准确的标准,比起现行的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教与学的质量,采用自信心强弱指数来评价更能评价出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来。 表 2 给出了三种教育情况下,受教育者受教育前后自信心强弱的变化情况。评价分数为负数的情况说明:情况一的教育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不倦!而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是一种普遍发生着的现象。 表 2 三种教育情况的评价 受教育前的信心 受教育后的信心 信心变化率 分数 情况一 50 25 -50% -100 情况二 50 50 0% 0 情况三 50 100 100% 100
个人分类: 教育原理及应用|2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