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评价体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网络研讨会 | 如何理解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Charlesworth 2020-9-8 14:06
本场网络研讨会旨在讨论并解读当前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因子不再那么重要的原因。 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发布了两份政策文件,提出了一套新的学术研究评价方法——不再通过期刊的影响力评判一篇学术论文的优劣,而是将评价重心放在少数但更具影响力的文章上。 点击立即报名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了解学术研究评价的主要变化,以及未来中国国内更青睐哪些类型的论文。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听中国专家解读新政策的实施方式,及其对出版商可能造成的影响。本场网络研讨会将包含以下内容: •How is the policy being interpreted by Chinese institutions? •中国机构如何解读这一政策 •What impacts are STM Publishers likely to see over the next year and beyond? •新政策在明年及未来可能会对科技与医学出版商产生哪些影响 •How will the policy shape and change China’s domestic STM journals? •该政策会如何塑造和改变中国本土的科技与医学期刊 •What do Publishers need to do differently to compete for authors? •出版商需采取何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更多作者投稿 演讲嘉宾 刘冰 ,编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兼任《Bio-X Research》编辑部主任,《编辑学报》编委,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关注并研究符合临床研究规律的临床研究项目评审体系的优化和规范化问题。在医学伦理学、科研评价、数字出版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颜帅博士 ,目前为独立顾问,同时担任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曾任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学术关系总监,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期刊中心主任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 Nicko Goncharoff ,在学术研究软件、数据和出版领域有20多年的经验。普通话流利,过去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工作, 目前担任Hindawi顾问,曾在科睿唯安(Clarivate)和Digital Science任职。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2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评价体系,路在何方?
热度 26 zoumouyan 2015-7-19 14:00
科研评价体系,路在何方? 邹谋炎 国家级大奖出现不靠谱的情况,虽然个别,影响不可小视。科研评价体系成为科技界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至今似乎没有看到哪个方面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如何评价一个项目、一个研究者的科技贡献,这当然是很大的事。对研究者而言,这直接关系着他工作的价值、意义、承认;关联着能继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的可能性和力度;关联着他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甚至人生价值。对科研机构而言,科技成果的承认意味着它的科技成就和影响力,决定着它往后能够继续发展扩张还是要紧缩,以及它领导者的前途。对政府而言,科技成果意味着政绩,也是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标志。 人们普遍对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不满意。那么,“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什么?笔者作为一个老科技人员,至今还没有读到、学到过权威性的介绍材料,只有一些凭感觉得出的片面理解,感觉这只是一套获得奖励、经费的游戏规则,其典型特征是高度行政化和功利化。在科研评价中出现的大多数光怪陆离问题,好像都能够从行政化和功利化得到解释。科技人员能够举出一大堆例子,此处就免了。我们期望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此进行知识普及,让大家了解“现行科研评价体系”,避免误解和偏颇。作为科技人员现在关心的问题是,“去行政化”是不是能解决科研评价体系问题?恐怕没有如此简单。“去功利化”现实吗?科技人员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不少人的生计或许就会困难。 科研评价需要处理的基本问题是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科技人员的贡献,主要地是指创造性贡献,也应该包括职业劳动,但本文只涉及前者。这和科技人员的收入、地位有直接关联,但不是等同的事情。事实证明,行政化管理下的科研评价容易滋生科研腐败,不能公平、公正地评价科技人员的贡献,并且已经出现了大量弄虚作假的例子,套取科研经费,造成了国家的重大经济损失。不公正的评价体系会严重地挫伤科技人员的创造积极性,这是一个已经和正在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的大事。 问题是,如何才能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个科技人员的贡献?行政化不行,所谓“第三方”行吗?好像也不靠谱。讨论“评价指标”是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谁能给以解答?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评价”背后是“利益”,而一般说,“评价”和“利益”又无法完全脱开;同时还在于,“评价”是靠人来做的,谁能说清楚由哪些人、凭什么准则来做出评价能保证公正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笔者以为,“科研评价体系”成为“体系”是一个大工程,它需要一套基本要素,包括确认事实、建立评价准则、和建立评价管理系统。其中,确认事实具有基础的重要性。保证科技人员的研究贡献能够被原始地记录下来,保证其记录有法律的严肃性,比任何人评价都重要。但这一基本要素还未建立起来。 笔者建议在科研单位、学校、企业推行科技文档登记管理制度,作为“科研评价体系”制度建设的一个基础。每个科技人员有权提交科技成果报告,单位有法定义务进行登记;科技人员的报告应该包括:对创造性的主张,公布范围和涉密要求,及成果详尽内容。科技人员申请在保密容许的范围内发表、传播,应该得到同意和支持;同样地,有对创造性主张的支持、反驳、对比性参考要建立起文献关联。科技文档是科技成果最有效的证明。合理的文档登记管理制度有可能排除管理人员夺占科研成果的事件发生;有可能为证明创造性的时间先后提供确实的证据,减少人员矛盾;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弄虚作假。 建立完善的评价准则是一个困难问题,但逐步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准则应该不困难,条件首先是评价需具有适当的公开性。“国际领先”、“国内空白”等等提法是否合适,在公开性条件下容易得到评判。“科学价值”通常能够在公开发表后学术界的反应中得到确认,也能从理论和技术的延拓发展(创造者本人或其他人)中得到确认。“应用价值”应该能从应用成果、产品成果得到确认。应该容许创造者本人提供鉴定方法,只要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利用大数据来帮助鉴定,许多过去难判断的事情,应该变得容易些。 建立科研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指标”的讨论是有意义的,但远不是问题的关键。 建立科学化评价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的行政化评价系统可能会遇到最大的阻力。在笔者描述的评价系统中,(1)事实确认和文档登记制度;(2)评价的公开性、科学性和客观性;(3)容许创造者本人提供鉴定方法,这三项都弱化了行政化的作用,行得通吗? 传统的评价标准,例如SCI,不是要否定,而是放到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篮子里更全面地考虑。这样的建议有可操作性吗? 笔者的描述可能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本博文不是对科研评价体系的全面讨论,例如对大多数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的业绩评价未涉及,对提及的问题也只是蜻蜓点水。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拍砖、讨论。
20661 次阅读|44 个评论
为改善生活从事科研难出大成就,兼谈科技评价体制弊端
热度 4 accsys 2015-5-15 05:20
钱学森之问有解无解?我思考多时,发现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会束缚科研人难成大师。大师级的科研成果是在相当长的艰苦卓绝的科研岁月中才能产生出来。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直接及时地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科研人个个都为自己的职称,职位晋升,工资待遇,名誉地位等操心,如何能够闷头投入有影响力的大科研?真正影响巨大的科研成果产生在那些'无欲无求'只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感兴趣的人之中。 科研人怎样才能无欲无求?一般情况下要保证科研条件的满足,即必要的设备材料实验手段等不愁,其次要有生活无忧的条件(少数不论死活的数学家除外)。在一个人的研究要年年要人评价,时时要与各种利益挂钩的体制下,科研人有几个能做到不急功近利?小打小闹发论文,跟随研究之风盛行,其原因可想而知。 在我们整体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的时期,为调动更多的人从事科研,这种及时性的科研评价体系能对提高整体科研水平起到的积极作用。现在我们是世界科研论文大国了,要想出'大师',这种与个人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评价体系作用可想而知。基金申请的形式也一样。怎么办?让有能力从事大科学研究的人生活水准做到衣食住行无忧,他们才可能放纵个人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大师才会出现! 怎样选择可以成为未来大师的人才?从国家层面设置未来大师自由讲堂,让那些认为自己发明创造可以进入讲堂的人,有机会宣传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大讲堂中与内行博弈,从而获得认可与支持,获得应有的生活待遇,大师不请也会'冒出来'。
个人分类: 随笔|32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科研评价唯SCI是从,是否该重新思考?- 意得辑专家视点
热度 1 editage 2015-1-28 12:20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科研产出数量增长有目共睹,对全球的科研界贡献良多,中国成为世界科研与发表的领头羊日子指日可待,其中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幕后推手就是 SCI 评价体系了,SCI 评价体系鼓励国内的所有研究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到 SCI 索引的国际期刊上,更准确一点说,是要求,所以形成了中国论文一下子涌入国际期刊的现象,这项评价指标最早是由南京大学在1980年代所引进的,随后才逐渐被广泛采用。 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曲欽岳院士表示,当时 引进 SCI 的主要用意有二 :一是当时中国学术界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不够,无法像国际上一样进行同行评审。引入 SCI 的目的,是希望用量化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注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提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 随着发表 SCI 论文逐渐渗入每个中国科研人员的生活,所有的基金、升等、学位都与 SCI 紧密连在一起,发 SCI 似乎成为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唯一目标,而科研单位为了争取经费,也开始要求单位成员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 SCI 论文。但这样过度依赖 SCI 为单一评量指标的做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评等不被降级,单位开始提高 SCI 论文发表标准,原先一篇可能变成二篇,甚至开始要求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分数,科研人员的发表压力与之俱增,开始采取不端手法只求成功发表 SCI。这般盲目追求发表 SCI 论文数量的现象,也让国际上对于中国科研产出的质量多有疑虑。 对于这个 SCI 现象,去年 11 月 22 日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举办的“ SCI 论文与医疗、教学”全国学术研讨会 上,33 位知名医学专家联合签署了名为“正确处理 SCI 论文与医疗、教学关系”的倡议书,指出单用 SCI 这个指标来决定以为医生、研究人员、老师的价值是违反这些人员的本质的,身为倡议书其中一位签署人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胡大一更 表示 :「SCI 的引进虽对我国科研和学术发展与国际接轨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教育科研基金奖励评审、职称晋升、院士评审、学校医院重点学科评定所有体系却都被套牢在 SCI 的枷锁中,导致了国内学风浮躁,科研不惜造假成风。教学和行医看病两项是学校和医院最重要的功能,而目前教师与医生的主业变得无足轻重。」 随着医界发出的抗议声浪,中科院无独有偶也在微信公众号里推送了《 高科技与产业化 》杂志在 2011 年 11 月号发表的一篇名为“ SCI的哀与愁 ”的文章,作者田保中对当前 SCI 评价提出了 3 个解决之道: 科研人员及单位应认识到 SCI 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因子高低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 中国学术界应制定更科学、更公平、更多元的学术评价和基金项目立项标准 国家应按梯度扶持优秀的刊物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SCI 期刊 虽然当初采用 SCI 这个指标的用意是让国内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随着时间过去延伸出许多乱象,导致中国的研究成果质量与研究人员诚信受到质疑,着实需要重新省视唯 SCI 不可的标准,应该有更全面的方式确保科研质量和国际能见度之间的平衡。 ∷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内容皆来自《 意得辑专家视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意得辑 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修改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原文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 中国只看 SCI 的评价体系是否该改变了?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china%E2%80%99s-research-output-evaluation-system-needs-a-makeover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6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代中国科学界最缺少什么?
热度 29 accsys 2014-12-20 08:25
当代中国科学界最缺少什么? 姜咏江 如果有人问我:“当代中国科学界最缺少什么?” 我会毫不犹地回答:“缺少自信!” 诚然,一百多年来,中国落后了。但中华民族不可能永远落后。我赞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这说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尚存。那是中华民族追赶世界先进的脚步。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应该是一种美德。然而,永远的学习,而没有创造,开创,那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愚昧。 中国科技界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奠定了创新的基础,已经出现了许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然而国人却很少看到。更不敢承认和宣传。为什么?那就是缺少自信! 别的先不说,就说说中国的科技评价体系,言必谈国外似乎是科技评价的根基,国外没有的东西,很难出现在国内讨论评价的范围之中。科技论文内容国外未见,很难在中国顶尖科技期刊上发表,这是科技期刊吗?科学理论界,很少见到谈论国外某理论的缺欠。不是国外的理论没有缺欠,而是我们根本就不敢去评判。文学界、数学界、科学界、医学界、设计界、美术界……我们不是没有大师,而是无人认可他们是世界知名的大师。也许是文人相倾?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么不敢挺直了腰杆说话? 自信心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知道不如人,努力学习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就此失去了自信心,那就是懦夫,是一种悲哀! 中国现阶段科技界真的没有大师吗?我看未必。关键是看我们是不是敢于评价,认真地发现。所有的科技论文,都要国外认可才是一流的?将科技创新的评价完全交给国外,你就永远成不了一流! 我说,我们已经具备了科技评价基础,关键是我们敢不敢创建中国有胆量的评价体系,此乃中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没有自信心,没有自信的科学技术评价体系,不要谈原始创新,因为总是祈求国外评判的时候,你已经是跟风者了。不要做永远的跟风者,因为那永远没有原创。 唯有自信,才能成为科技界的领跑者。 2014-12-20
个人分类: 随笔|6341 次阅读|58 个评论
中科院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已进行试点工作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13-1-22 14:44
俺在 2012 年 1 月 17 日 ,曾写了一篇博文 《中科院将引领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浪潮》,该文介绍并简评了中科院要进行科研评价体制改革的情况。 回放:白春礼院长在 2012 年 1 月 16 日 召开的中科院 2012 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 要通过实施“一三五”规划这个重要抓手,建立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和研究所评价体系,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经费保障能力,减少检查评估,确保科研人员 80% 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时隔一年,进展程度如何?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报道《 中科院将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 ,回答了俺的疑问。 报道说:【 中国科学院将加快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重大成果产出导向评价的核心是引导和激励各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及战略高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白春礼介绍,“重大成果”包括三种:一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等;二是在引进和培养领军人才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三是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 确实早应该如此改革,进入 TOP 10 的 SCI 论文不一定代表成果价值的 TOP10 ,或许只是一堆学术泡沫。 我们已经走了不少弯路了,学费也早已交够了。不合理的体制应及时改革,愿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早日回归到以解决国家急需的科技难题为目标,以成果的价值论英雄的正确轨道上来。 看来,中科院要当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领头羊了,作为我国科技的“国家队”,理应如此。 【 据悉,中科院率先在研究所开展了改革试点,选择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 4 个单位,邀请国内外 35 位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来自美、英等 8 个国家的国际专家占 57% 。评估中突出重大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发挥第三方专家的作用,听取独立、客观的意见。 】 点评:先进行改革试点比较稳妥,摸着石头过河,多听听基层单位的意见,有助于完善评价制度。 【 中科院还提出研究所要改革内部评价,改变简单以项目、经费、论文数量为导向的评价考核,突出能力、水平和贡献,在项目、团队和人才评价上建立外部评价的制度。 2013 年中科院还将对科技项目的评价进行改革,引入产业界、社会高水平专家和国际同行专家,建立独立第三方评估制度。 】 点评:成果评价引入国际同行专家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样可减少单纯依靠国内专家评价时,国人擅长的“走关系、找路子”之弊病。评价是要依靠专家,但专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 参考 【 1 】秦四清,中科院将引领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浪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29687.html 【 2 】吴晶晶, 中科院将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74220.shtm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6090 次阅读|17 个评论
量化!量化!
热度 17 等离子体科学 2012-12-19 13:03
笔者09年初写过一篇博客《 从SCI谈起——关于科研的量化评价》 。其间又写过几篇: 《再谈“量化”评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16923.html 《又见“量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17358.html 《三谈“ 量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18422.html 《又是“量化排名”惹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35039.html 。。。 近四年后,这还是 科学网话题。很有意思 。 说明这是一个与大家关系都很大的事情。 回头看看对当初笔者博客的评论,也是很有意思的。 笔者的第一篇博客,一位网友的评论是:“ 博主讨论问题太脱离中国实际情况!感觉是外星人”! 如今这位朋友怎么想,不得而知。但是看看科学网现在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和评论,感觉像笔者这样的“外星人”越来越多。再过四年,估计会占主导地位了:) 这就是进步! 这里抄一段另一个评论和笔者的回复: 评论:从另一个角度讲,量化排名还是排对了三个,75%正确嘛 博主回复:所以量化对于大规模的、低层次的统计性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底越少、层次越高、误差越大。75%的准确已经是很糟糕了。而且再有一个错误就变成50%了。那我们还信不信? 这有点像数文章,俞斌这样的就是那些一年可以发几十篇SCI的。兢兢业业,能捣鼓出点东西就捣鼓一点,出名的工作也有,小的垃圾文章也不放弃。 中国现在缺的,是马晓春这样的:一般的比赛看不上眼,要得就是世界冠军,要霸就是13连霸的人才。 国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这几天都是磁约束专项的项目总结验收。主管部门和评审专家们一致的要求:淡化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主要看成果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对重大或关键科学问题的贡献。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8976 次阅读|38 个评论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会产生怎样恶果
accsys 2010-4-4 13:54
姜咏江 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国家富强,反而会导致科技落后和国力的衰退。 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进步。要想超越别人,就必须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既不能促进研究人员的科技进步,也不能有自己国家的创新科技,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力。 从国际期刊的论文数量,到高校教师工资的工分制,无不体现出我们对学术科技评价的无能和肤浅。毫无疑问,这不是促进科技及大学教育向前发展和提高的科研评价体系,它所导致的必然是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和科技落后。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意志薄弱者,为了自身的生计,追求数量,不计质量,为了眼前的利益,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发表虚假或抄袭论文,谎报重大科研成果,如此普遍,不能不说与我们的科研教学评价体系有直接关系。更有甚者,为了学校的利益,竟然校领导和一些属下人员合伙谎报成果,在被揭露出来之后,竟然还以普遍现象云云,以假话官话搪塞,不思悔改。 许多大学将学生给教师打分,视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弄得许多没有实权的教师不得不讨好学生。睁只眼,闭只眼成了教师对学生评价一种心照不宣的尺度。教学严谨,学识认真的教师,反而不受大学生们欢迎。真不知道学校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地方,还是学生教育教师的地方!如今教师们的普遍感触是中学老师教的是学生,大学老师教的是冤家。大学生毕业生以后还能把教过自己的老师放在眼中的少之又少。 科研水平评价简单,教学水平评价简单,我国的科教前沿被简单的形而上学包围着。问题还不仅限于此,最重要的是我们科技评价受柄于人,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跟着国外指挥棒转,任人宰割的下场。 例如,某大学(或者是教育部)规定:在国外重要期刊没有论文发表和没有专著的教师不能评教授。 这看似十分严格的条款,实际漏洞很多。且不说这两项都可以造假或通过不正当关系实现,单就其不强调内容水平如何,就体现出评价的简单化和对科研学术的浮躁化。这种科技论文惟国外发表,看似先进,实则永远地将我国的科学研究放在了国外科研的后头。 为什么美国在最先进的科学领域对我们保密?为什么美国要对我们封锁那些事关国力国防的技术?而我们呢,却越是高精尖的东西,越要拿到美国去发表,试问,我们还能够走到美国人的前面去吗? 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使美国人坐收渔利,凭借他们手中的有影响力的期刊,可以不用费力,就能将我国的所有高端科研成果收入囊中。我们在他那里发表文章要交钱,当我们国人要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还要花钱,著作权还在我们的手中吗?更重要的是此种科研评价体系,让我们对美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也许设计这种科研评价体系的人是从尽快学习国际先进的角度出发的。确实,在改革开放的国策之中,我们受益匪浅,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需要学习先进的国家来说是重要的事情。然而中国不能够永远落后下去,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提高的同时,力争尽快站到世界的前列,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理想,我们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国家民族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在强调向世界先进科研水平看齐的同时,不要忘记超越,不超越就永远不会和世界的先进国家看齐。 我们要重视学习,但在学习之中不要忘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靠学习别人的东西,成不了领军人物,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才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要走在世界科学的最前列,必须要有独到的科学技术。而独到的科学技术运用,必然要经过一定时期的保密。能否保密,能否在我们自己国家的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高水平的科技学术评价体系,是我们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前列国家的关键所在。 我不一概反对国外的评价方式,在我们一无所知的时候,或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国外的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看谁学得好的形式。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作法,一旦我们有能力的时候,适时地扭转认识,建立一套适合国家发展的科技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具有方向性的任务。 没有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就没有强大的、独立的、科学技术支撑我们的事业,我国就难以成为世界强国。 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吧!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的大学教育评价体制吧! 2010-4-4
个人分类: 随笔|9248 次阅读|7 个评论
低成本运行战略下高薪化政策的运行方法:抓两端
arithwsun 2009-8-16 13:53
续前贴,其中引用标号均保持与前贴一致,实际上,它们被集成在同一篇文章中,即 Google Doc保持最新文字更新 我们前面讲过,整体提高科学家培养成本,跟低成本化的思想并不矛盾,正是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本,有了更好的人才,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在相同级别比较下)只会更低,而不是更高。 但是,如果仅使用这样的理解,科学家薪酬的提升是比较缓慢的。在局部上,各校为了人才竞争,必然会进行更高速度的高薪化政策,所以,高薪化在现实中会必然存在,用任何理论都是挡不住的。 虽然,高薪化是必然趋势,无法阻挡,我们可以去选择适合低成本化思想的具体高薪政策。 譬如,在低成本化的总体选择下,高薪政策,应该采取 提升工资体系不如提升科研项目体系,提升科研项目体系不如提升科研奖励体系. 道理是,工资体系只能涨不能降(除非国家货币贬值),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则具有相对临时性,一次一评,不搞终身制,可以随时收束受益面,不用跟公务员体系相挂钩,不会导致国家整体工资水平全面上涨,自然后者的总体运行成本会低。 为什么给科研项目又不如给科研奖励呢?李小文的建议,C2. 教授从课题经费中取得的报酬不得超过基本工资的1/3,实际上就是指出,科研项目即使支付科学家报酬,也应该是基于其人工成本,不能将科研项目变向地当作科研奖励。科研奖励,就应该按科研奖励的方式来评,二者不能混淆。 用科研奖励提升科学家待遇,方能名正言顺,有多大的贡献,才能有多大的奖励。而不能光靠项目大,就弄来科学家个人的高薪。 另外,前面讲过,科研奖励可以比科研项目更好地促进各大学(实在)名气的提升,更利于在公众和政府面前宣传,从而形成更多的支持。 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为什么科学界更倾向于选择科研项目这种形式呢?有可能是科研项目具有避税功能,可以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变向地把钱弄到个人手中。所以,国家应该执行科研奖励免税制度,审批合格、合理的各级科研奖励,对其免税,以此促进科研奖励制度的大范围实行。 这样,我们既能提高科学家的相应待遇,又能保持住一个低成本运行状态下的工资体系,其意义在经济学上,不可谓不大。 在实行过程中,主要是抓两端,即顶级科学家这一端,和初阶年轻科学家这一端,其实施具体方法有所不同: a. 顶级科学家的待遇提升,应该由国家制定一个统一政策,限定工资上界,以防止各大学为局部利益,以高额工资待遇争夺顶级科学家。 虽然各校的人才竞争打破了科学界的一潭死水,但若仅以高薪吸引科学家,则只是薪酬竞争,而无法促进各校的制度竞争。限薪之后,各校若想吸引人才,必须更多地依靠设计出更好的本校科研制度,更好的科研管理服务,以此来吸引人才。各校可能在具体参数上采取不同的制度设计,科学家们用脚投票,会选出其中最好的数种,形成制度互补。 这有点像薛涌博文中所建议的美国足球界限薪政策,限薪之后,美国足球反而创出佳绩,何也,再一次证明低成本作为整体战略的正确性。 各校在争夺人才之战中,不能在工资待遇上无限制的竞争,需要国家层面给出一个 紧箍咒,而不能指望各校自律。 顶级科学家的工资封上限之后,仍然是可以拿到符合其成就的待遇的。比如采取科研奖励这一形式,有多高的科学贡献,就给多大的科研奖励,李小文的C2建议,实际上就是要封住顶级科学家通过科研项目拿到主要薪酬的路径,而寄希望于工资体系提升。但工资体系直接提升,会通过各种现实的挂钩效应,带来整个国家事业单位的高成本运行,简直会成为一场灾难,所以, 这条路也是需要一定程度封住的。 那么只有通过科研奖励的形式,给予真才实学者以价值承认,同时一箭数雕,重新推起公众对科学界的正面关注,毕竟科研奖励要比科研项目,更容易获得大众的兴趣。 这样做,各校在人才强校战略下,必然会以更高的积极性吸引顶级科学家,以期为本校获得更多的科学大奖,提高学校荣誉和名气。为此,他们必然会动用各种手段,除了制度竞争的根本手段外,还会采取提供入校一次性科研项目、配套科研奖励政策等措施,这些经济措施的施行,在顶级工资限薪的国家禁令下,会与工资体系无关,不会抬高整个社会工资的低成本运行状态,同时又可能促进各学校的科技管理制度的竞争,因此会形成良性循环。 b. 初阶科学家的待遇提升,应该配合国内的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尤其是任期试轨(Tenure Track)制度的实行。即,年轻大学教师,若在数年内不能拿到该校的终身职位(副教授以上),则必须走人(校方提前一年通知)。 这一制度是非常残酷的,但也正是因此,长期实行此制度的西方大学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和高水平的研究水准。国内一些名校,非常头疼这个问题,数年前曾试探推行此制度,新闻轰动一时,最近了解,现实中并未真正实行。 若要实行这么残酷的制度,名校在开始施行之时,必须给初阶年轻科学家以高额待遇,方能抵消其所承受的巨大风险和可能的巨大牺牲。这样,相比于尚未施行此制度的学校,其合理性方能得到正当的诠释。否则,社会会很难理解那些年轻科学家,既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和牺牲,工作时又并未有更大的、更多的薪酬,为什么非要进那些名校受这个罪,从而不能给他们中的失败者以正确的评价,和退出名校后的容纳。 那么,对于进入任期试轨(Tenure Track)制的年轻科学家,这个高额待遇要高多少,方可以抵消其承受的巨大学术风险和人生挑战呢?还是工资基本不动,以科学项目、科学奖励相结合的形式,将其整体待遇提高到当前待遇(或尚未实行此制度的同类院校)的数倍,到底多少倍,需要跟这些年轻人协商和博弈,高赏之下必有勇夫,高到勇夫的数目超过空缺职位数目3倍即可,足以够这些名校选择精英了。 也许这个待遇额度是3倍,也许更高,从生活上来说,足以使得年轻科学家应付可能的失败带来的短暂失业。很可能,其待遇额度甚至会超过某些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的待遇,因为若他们虽已得到终身职位,但没有科研项目、科研奖励,总的待遇仍然可能低于优秀的初阶年轻科学家。 当然,这种额度下的待遇,也并不能指望就让年轻科学家解决购房问题,实际上,只要不去购房,科学家的工资和那些可能的补充待遇已经足够生活得很滋润了。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呢,可以参照D2-c,D2-c'。住房问题,完全可以由国家和学校这些层面,解决低成本运行操作。 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自然都会牵扯到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科研评审体系,譬如前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帮助我们解决科研评审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缩小制度腐败和行为腐败的可能性,这是另一个问题,需要专门讨论,决不能因为科研评审体系的暂时的、局部的失误或失效,而否定中国科学发展中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政策的重要性,重新试图以行政决策来替代科研评审和科研项目、科研奖励,恰恰应该是相反的趋势才对。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312 次阅读|2 个评论
Ranking Theory: SCI中涉及到的数学算法
arithwsun 2009-6-30 04:12
SCI中每种杂志都有一个分数,那么这个分数是如何算出来的呢? 这方面信息我还不是专业人员,只看了两篇相关科普介绍,提供给大家阅读,专业人士请告知,SCI分数是否真是由下面这两篇文献中的数学算法算出。 马志明: Google 搜索与 Inter 网的数学 Rar1 Rar2 J.B. Keller, Ranking of Teams, Authors and Pages Rar1 Rar2 Rar3 Rar4 实际上,Stanford大学资深数学家,Wolf奖得主 J.B. Keller 于1978年提出了一个Ranking算法,刚开始,是用棒球赛来作为例子的,希望在评价棒球队排名(Rank)时,能够更加客观公平。 当Keller在SIAM任职时(Board of Trustee),开始将这个算法用于期刊评价和作者评价,只需要将棒球队换成期刊,将棒球队A战胜棒球队B一次,换成期刊A被期刊B引用一次,这种换元法对数学家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 马志明的文章,未言及著名数学家Keller的贡献,而将其归功于Google的两位创始人, 这一漂亮的想法出自斯坦福大学 1998 年在读的博士研究生 Sergey Brin 与 Larry Page 。 Keller的这篇文章也讲,This same method was subsequently discovered by the founders of Google, who realized its value for ranking web pages。 关于Keller,有一个采访 Interview with Joseph Keller, Notices of AMS,vol. 51, number 7 备份地址 不管怎样,这都说明,排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主观性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并不简单。 科学网上,最近有些科学家,指摘SCI的不足之处,不过其理论依据,仍未经数学语言而上升到科学的角度,局限于简单的社会问题范畴,因而其立论往往不能服人,或者模糊性太强,或者博贴的预设政治立场太强。 Keller的文章,就有一段讲到这种算法会出现不足之处的原因,仅仅提了一下,未深入。 实际上,SCI分数,需要数学算法才能科学的定义,数学算法本身为适应更加复杂的实际情况(毕竟SCI这个信息量和复杂性比棒球赛要大得多),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改进。 科学家们在批评SCI之时,或者,不是批评SCI本身,而是在批评对SCI的乱用之时,最好先对其涉及到的Ranking算法,有一个科普级的了解,毕竟Keller的文章只需要大一水平的线性代数就能看懂,马志明的文章,后半段稍微难些,需要概率统计的知识。 不仅SCI分数,实际上科学基金评审,如何在评审人的投票之后进行排名,怎么设计一个好的数学算法,问题想来应该也并不简单。 我们是科学家,不是政治家,必然不应采取政治替代科学的态度。非常可惜的是,在有些科学家的博文上,却出现了这种趋势。还好,后面有些科学家博文跟进,将很多信息明确化,使SCI讨论中的政治态度大为减少。 SCI专题博文收藏-Diigo MathCoffee Group,申请注册后,你也可往里贡献 实际上,即使是政治学方面,关于选举的方法,也有本数学书可以参考看看。 S.J.Brams, Mathematics and Democracy: Designing Better Voting and Fair-Division Procedur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附注1. 如果用Page Rank算法,取代较为粗陋的SCI算法,应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不过,Page Rank算法本身也不完善,细小的缺陷先不去说,先说一个最大的,即, 如果一篇文章被不同领域的文献引用,则其Impact Factor应该更大才对。这样,就需要考虑如何在算法上,定义不同领域不同文章的区分度。以及如何将这种区分度,加入到Ranking算法中去,这是目前Google也尚未做到的。 附注2. Ranking(评级)本来是社会中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内容,往往牵扯到至关重要的人际资源分配。没想到,因为网络的出现,网络内容的Ranking,实际上严肃性就没有那么大,允许出现错误,这个好处就使得各种Ranking算法的实验成为可能。相信这些实验,通过不严肃的网络评级,最后能演化到严肃的应用,从而为人类政治学的深入,开辟蹊径。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7112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谈“量化”评价
等离子体科学 2009-2-24 20:24
笔者上次说到,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评价,主要看同行的 reputation 。这对很多评价标准(比如大学排行榜)也是适用的。 一位名牌大学的领导曾问过笔者:怎么才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这确实是一个 good question (有点像中文里的问得好!;一般不仅指 very good ,而且指 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 那是 985 工程刚刚启动的时候,财政部一位领导到这个学校去说:国家给你们这么多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你得提出几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硬指标,至少证明你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不然我怎么验收?这里所谓硬指标,就是指可以量化的指标。 当时笔者的回答就是:同行的 reputation 世界上其它学校的校长们、教授们、学生们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有多少量化的成绩,你也不是! 为此,该校专门组织了校长带队的考察团到欧美转了一圈,问了诸如牛津、剑桥和美国 Ivy League 的校长们。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 reputation 。 拿毛泽 东他老 先生的话来说,这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前些日子,一位美 国 教授来访,谈到他正在和一位日本教授合著一本关于湍流的书,即将付印。这位先生在和一位中国女子谈婚论嫁,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正大着,所以提议书的封面上印一个能够把湍流理论概括得最好的中国字。那位日本教授建议用涡(对应湍流的基元 eddy )。至于用什么字体,那位日本教授在 Email 里写道: You are visiting PKU, where you can find the best Chinese language scholars in the world, why dont you just ask them? 这就是 reputation 。尽管根据统计数字,根据一些量化的硬指标,很多学校的中文系在一些方面可能更一流一些。 这说的是学校,是一个群体的科研教育水平。对具体的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提起牛顿,就想起他的微积分、经典力学定律(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提起爱因斯坦,就想起他的相对论;提起李、杨就想起宇称不守恒(数学物理学界还会想起 Yang-Millis 场);等等。提起某位知名的学者,也总是说他(她)做过什么什么的,如数家珍。这就是 reputation 。也有提起某个名字,只是说他是个院士,或者他是校长、院长、主任。。。这当然也是 reputation 的一种。 记得前几年有个城市的教育部门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可能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做一点移风易俗的事情吧),规定中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告知本人,不得公布。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可是收到很多家长的抗议:我的孩子不知道他(她)在班级处在什么地位了,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笔者读书的时候,有一门选修课,教授只给通过、不通过的成绩。也遭到一位同学的抗议:这个成绩,以后拿到单位去,领导怎么知道怎么使用我!(不要笑,这是原话!) 都是量化惹的祸! 我们有的朋友,就是在这种从小比分数形成的量化思维里长不大:不列出个 1 , 2 , 3 来,就分不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糟的。 当然,首先要有量,然后才有可能评价优秀和一般。但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已经做了教授、副教授的资深科研人员,量的阶段早已经过去了,到了讲究质的时候了。量的评价不是没有用至少有统计上的意义,但只可以作为参考,不应该做主要的标准。 一篇文章, CNS 或者 PRL 接受不接受,甚至送审不送审,有量化标准吗?被 rejected 的理由,常常只是不适合在这里发表。美国的同行们管这叫 judgment call 。这也是一种 reputation 。高水平的工作,本就该这样来评价。当然这会产生很多不公平。但是工作做到这个境界,就不会在意发在哪里了。发表的目的,是给同行看。关键是看同行们的 reputation 怎么样,看同行们,特别是你在意的、尊重的那几个同行是不是 appreciate 你这个工作。 量化评价越少,说明我们的科研、教育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笔者知道至少有一所Ivy League school,聘请 终身 教授的标准,就是给世界上这个教职所在领域的 leading scientists 发一份问卷:列出 10 个你认为世界上这个领域里有资格做这份工作的科学家。按照这些问卷上提及名字的次数做出一个候选名单。如果申请人不在这个名单的前 10 名里,对不起,来面试的机会也没有。这就是基于同行 reputation 来评价你的工作和能力的一个例子。 有人问:名单上前 10 名的人基本上都有不错的工作,人家会来申请吗? Good question! 如果这些人不来申请,怎么办?会考虑后面 10 名吗?不会!如果这前 10 名的人不来申请,那这个位置就取消了!这叫宁缺勿滥!。这就给那些正在做 tenure track 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们很大压力:你必须是领域的 top 10 ,不然你的职位就不保!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也这么招聘,那就达到世界一流了。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103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