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轰一下“世界一流”和“科学大师”之说
wangxh 2010-4-20 19:36
在两会筹备与召开期间,科学网上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一流科学大师讨论好像刚刚安静下来,原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的一句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又挑起事端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看看最近与之相关的文章: (1)张诗忠老师: 杰出人才的培养,大师,土壤 (2)贾伟博士: 我们到底算几流? (3)曹聪老师: 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都是被选出的 (4)中青报: 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个传说 【科学网新闻中心正文,作者:侯金亮】 这说明什么?说明 科博人 科学网里的人,包括科学网编辑、博主以及游客 非常非常关心着这个国家及其发展!一看见这类事情,俺就脑子痒痒,手上的筋就难受,只好敲打键盘一吐为快喽。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理性思考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即科学大师)?了。开始从 娃娃、土壤 中寻找答案了,这的确是好的开始。不过呢,倔人根本不抱有任何幻想,因为一切仍然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沙丘之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娃娃在哪里?在襁褓里、在幼儿园里;土壤在哪里?在地上、在眼底下。我们仰脸皓天满世界找能找到吗?在嵇少丞教授的博文《 建一流大学要从娃娃抓起 》后跟了一帖:邓总设计师说过: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俺认为:中国建一流大学和发展足球运动要从太爷爷抓起,百年树人嘛!从娃娃抓起是对的,但是由谁去抓?应该是爹吧?可是爹被爷爷管着,爷爷又被太爷爷管着,要不从太爷爷抓起,这活儿根本没法干! 俺小人物的观点已经亮过N次,今番不再赘述。这里只想说: 如果明白袁隆平老先生为什么没有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切就大白于天下啦! 【后注】 这里原有一段百度出来的关于袁老先生不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原因,由于错误,删除了。如果想了解可以看后面的评论,或看 杨正瓴老师 的博文: 基金申请资料一: 基金申请之三两语 。或者参考另一篇博文 : 袁隆平为什么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有些事,它就是怪,袁老先生虽然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苛刻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资格,真不知道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做何感想!(许多人不是崇尚美国吗?为什么不跟着学学呢?要不直接给袁老先生来个破格提拔?) 其实倔人还有个疑问:为什么在被称为 那个 的年代出现了那么多大师级人物,而在被称为 这个 的年代却在拼命呼吁也呼出不来几个像样的大师呢?(即使有也不是在这个年代练出来的,而是在外国练出来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缺的东西太多了,大家不要继续好高骛远了,请带上您的聪明才智和五车才学回到地面上来吧!
个人分类: 心之悟|46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我们到底算几流?
热度 2 weijia2009 2010-4-19 09:46
这两天网上又在热议一位中国知名大学卸任校长的话 -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中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很远,很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评论者们认为这些话扯去了中国大学身上的最耀眼的遮羞布,还说这位前校长充当了捅破窗户纸的角色。与此同时网上又有人不客气地质问,这位校长大人其实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提倡者之一,在任时曾明确计划要在2015年前后,将他所领导的x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人在公众前的言论怎么能这样出尔反尔? 我觉得两种截然相反的言论还是可以想象的。人的认识有阶段性,领导在任时受手头上数据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卸任后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和脑子了,看问题和说话自然也就更接近于事物的本真了。一方面我们应该为中国高等教育多了个明白人而高兴,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中国的大学担忧呢?因为那些在任校长(和书记)们中的很多人和这位卸任校长从前一样,对现代大学发展的坐标体系缺乏根本性的认识。一个浅显的道理是 - 你连自己学校处于什么方位和状态都搞不清还能搞出什么像样的规划来呢?很不幸的事实是,中国的不少高校只怕就是被一批视角和视野都很成问题的船长们把着舵。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原上二医校长、时任交大常务副校长的沈晓明曾在全校做过一次交大新医学院的发展规划报告。记得在这个报告会上,交大规划发展处的一位负责人向沈校长提问,质疑其规划尤其是SCI论文数目的增长是否过于保守了。他意气风发地引用了交大的成功经验:从90年代末到04年左右5年时间本校SCI论文总数增长了十多倍,从每年几十篇到超过千篇,一下子跃居国内高校前列。沈晓明当时很平淡地解释了医学这个学科特点的不同和科研所需要的严谨性,认为眼下这个规划还是合理的。我坐在下面一面听一面在笑,科学领域不论是医学还是工程,哪一个不需要严谨呢?沈校长是个明白人,他不会赞成当然也不便否定交大这种工程化思维及其宝贵经验,话也只能这么说了。   我们的NCRC附近(开车仅15分钟)有一所大学叫Davidson College,规模很小且只有本科。我以前从没听说过,以为它也就是职业学校之类的小单位。去年他们学校来了十几个老师和我们交流,当我听了他们介绍目前从事的科研和本科生所参与的实验项目时,内心受到了震撼。再听他们的教学方式介绍,我坐不住了,忙跟身旁的同事讨教对方的来头,原来在Liberal Art的高校中,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村级单位居然是全国一流的,据说相当于National高校中的耶鲁的地位。回到家跟女儿要过一本大学介绍一查,原来Davidson College入学的SAT和ACT成绩要求,跟常春藤大学差不多,学费也一样。女儿说她中学有不少最优秀的学生的第一志愿不是Ivy League、不是Duke,而是这个叫Davidson College的小单位。其实在美国有很多同样优秀的、好品牌的Liberal Art大学,但想一想其办学还真不容易,一所这样的学校要化多大功夫才能吸引到(或者说跟像哈佛、斯坦福那样的高校竞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让那些优秀学生的家长愿意支付同样高昂的学费,把子女往这个校门里送呢?我带着女儿实地去看过这个学校,很普通的校园,很平常的老师,很有活力的学生。那一次在校园走累了,去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结果没找到座位,整个店子被一群拿着书本在热烈讨论的大学生们占领了。 把中国的国立大学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恐怕需要一段漫长的时光,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出现像Davidson College这样质量的私立学校。大学是属于社会的,它的质量和品牌建在人的心里,不是建在统计报告里的。数十年来,过于发达的权术,过于急迫的心情,过于虚假的数据,使得平淡、严谨和独立这些原生态的元素在我们今天的校园变得极其稀有。与其把中国大学说成是一群装扮入时却毫无气质的模特儿,还不如批评台后的那些设计师和决策者们,是他们的短视和愚昧使得中国的教育在今天还要重复数千年前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总有一天我们的管理者们和给他们提供数据的参谋部门会明白过来,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可供我们复制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量化指标!就像功夫熊猫的老爸说的那样,There is no secret recipe!要建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思想境界,在文化上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赶超的,失落了原生形态的校园文化恐怕是产生不出一流思想的。当我们的教授不再去倾力钻营什么人才什么院士时,我们的校园才可能会出现社会公认的学术大师;当我们不再去纠集资源包装什么称号什么奖项时,我们也许真会出现诺贝尔奖;当我们的舵手们都会用自己的眼和心去看方向、识人才而不再急功近利瞎改航路时,当我们寂静的校园里少了众多的彩旗和大幅标语时,我们的高校也许就悄悄地入流了 高校的发展和科研人生一样,是个以平淡、务实、前后互济为主旋律的过程,闪光和卓越不会经常发生,因此我们不要天天折腾,祈求奇迹,梦想腾飞。要知道世上一流的境界都是在平实的山水之间,枫叶红了,芦花白了,落霞孤鹜起飞,秋水长天一色。当你有了朴实无华的心境,才能看到超凡脱俗的美景。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597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
liudcssx 2010-4-18 11:20
2010年04月16日 08:34 中国青年报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长江日报》4月15日)。许智宏的这句话说出了众多人的心声。偌大中国,人口几乎要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经济也马上变成世界老二了,竟然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没有。当人家把诺贝尔奖一个个拿回家的时候,我们还是零,中国的高等教育实力也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太不相称了。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0年最新发布的全球名校百强排名,北大排在第52位,清华第56位,中国这两所首屈一指的名校连前五十强都没进。无独有偶,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排出的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国内名校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无缘世界大学学术前200强。 笔者身在高校,这几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楼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大学好比一个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谓有模有样。可是,有长相没文化,没精神,没气质,成不了世界名模。笔者也认识一些教授专家,可是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像打出租车一样,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 高校是官场的延伸,人们不会忘记厦门大学40个教授争聘一个处长的新闻。高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比如许智宏校长就该是个部长级别。学术被政治豢养,乃至学政不分家,学为政所用。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就是一个铁证。中国每年招五六万个博士,大部分都是当官的,挤掉众多栋梁之才。官员读博大多不过是为了增加个升官的砝码,哪有心情与精力去搞学术,他们的论文质量会好到哪里去呢?许智宏说,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的数量差不多。是啊,中国的博士数量早已超过美国,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早就世界领先。但不要忘了,中国的博士、硕士学位人家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承认的。 许智宏提到,一流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 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也不缺钱花,建个三层楼的食堂都要安装两部电梯,为了教学评估不惜花掉几千万元,用来搞学术的钱都用来搞面子工程了。人家发达国家更不缺钱,但是建筑有的是几百年历史的,教学设施堪称陈旧、落后。前不久,笔者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知名德国学者说,在德国很多亚洲的留学生看到他们破旧的教学设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软件上绝对是世界一流,其学术成就也不是那些只有良好硬件设施的高校所能比的。 与我国那些三流学校几个合并起来争个重点大学名号的做法不同,那些世界顶尖名校规模很小,很少有人数超过一万的。反观中国的名牌高校,个个都人高马大,光鲜亮丽,可不乏素质不高的蛮汉。建校约900年的牛津大学,虽然陈旧,可人家个个都是精英。牛津产生了至少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教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北大培养了几个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 中国人始终心比天高。就在2月28日,科技部还召开发布会,说要在2020年前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大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再次暴露无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长期奋斗,要得到世界的公认,不是想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就能建成的,更不是自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期待中国能有杰出的大学,可目前看来,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个人分类: 教育史研究|3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有感
wangdw 2010-4-17 07:21
读 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有感 有幸读了北大原校长 许智宏院士关于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的报道,有不少感想。 首先,我是同意许院士说的,现在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但是原因在于,现在的大学,有点弄虚作假之嫌,风气败坏。今年年初,西安交大的 一名曾经获得 长江学者 称号的博士生导师被撤销了博导资格;又是今年, 南京副教授换妻事件提起公诉;研究生们叫导师为老板了;南京有博士以跳楼要挟取得答辩权;有不少报道,说学校也存在潜规则,北大的御用文人孙东东的雷人语录,等等。腐败不消除,没法谈一流。社会上腐败现象不消除,学校就不会是个净地。 现在,研究生毕业,工作问题、住房问题,等等,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北京房价高得吓人,只听官员叫唤,不见下降。各部委可以以十分之一的市场价购得住房,他们才不急于调整楼市价格。苦的是老百姓,研究生如何能有抱负?! 本人 1997 起在北大代了几年毕业班的课,一个班的学生,头里的 3 、 4 个联系出国,接下的几人保送为本校的研究生,再下面的准备考外面的研究生,只有最后几人找工作。可见,一流的学生多数出国了,我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外培育人才。 许院士说北大与 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可是要知道,现在原来有名的北京医科大学也成你们的了,实际是几个学校的啊!北医有好几个附属医院,我们研究所一直是把北医三院作为自己的合同医院,你们是强强联合。我有同学在医科大学,后来也成北大的了。还有没有别的学校?我还没调查。 大学总没法和国际上的相比,我认为这主要是孔孟之道流毒的缘故。 钱老说: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难道钱老说的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是指 中国的孔孟之道的流毒吗?! 历史上造反时反孔,掌权后变尊孔,难道我们也是这样? 凡是有我们华人的地方,都有儒家思想的影响。结果呢,中国学生只会老老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背,与美国的学生在独立思考、民主讨论、创新上差得太远。 我有一位朋友,大学中文教授,看了我的短文给我发信说:看了你的博客,很同意你的观点,我虽然是讲孔孟的,但并不一味赞同孔孟,没有创新中国就没有进步。现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培养蠢才! 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是要改的,但是,是很难的事,是浩大的系统工程。 CCTV10 总是宣传孔孟思想,有的领导也讲孔子是如何如何说的,世界各地的华人学校都叫孔子学院。有时也许是统战的需要。 付: 北大原校长: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急功近利 (组图) 2010 年 04 月 15 日 08:31 长江日报 【 大 中 小 】 【 打印 】 共有评论 151 条 许智宏在留言册上留言。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朱建华摄) 许智宏留言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朱建华摄)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 中国目前无世界一流大学 许智宏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有 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 如果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表示,虽然莫斯科大学的校长,还有季羡林教授都讲,北大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了,但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功利 据悉,中国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的提法,源于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这同时也是985工程名称的由来。据报道,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985工程如果完全兑现,总投入在300亿元以上。 我们在进步,国外的大学也在进步。我没听过哈佛大学校长讲,哈佛就是世界一流大学。许智宏认为,985工程的建设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 很差 许智宏介绍,现在的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数量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了。但他认为,中国整个大学的软环境建设,都没法和国外一流大学比。中国在这方面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差 很远,很远。 一流大学是拿钱堆出来的。。许智宏认为,大学最关键的,是应该培养更多优秀学者,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一所大学何年何月成为世界一流并不重要。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
个人分类: 教育|2673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两大事件
热度 1 lgmxxl 2010-3-11 15:33
斯坦福大学(全称:小利兰斯坦福大学,英语: Stanford University ,全称: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市,临近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拥有的资产属于世界大学中最大的之一。它占地 35 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的大学。 1884 年,利兰斯坦福夫妇为纪念因病不幸夭折的未满 16 岁的独生子小利兰斯坦福而捐资创办这所大学。 1885 年学校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并于 1891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开课。 在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有两大事件功不可没。其一,罗斯事件,它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其二, 20 世纪中叶的孔雀东南飞事件,这一事件促成了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诞生。 在 1904 年之前,斯坦福大学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大学的重大事务由斯坦福家族统治,大到学校重大方针政策,小到人员聘任,斯坦福家族都有最终的决定权。这一治理方式在 1900 年得到改变,改革的起因是著名的罗思 (E.A.Ross) 事件。罗思是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他经常在校内外公开发表演讲,支持自由铸银币运动,抨击大公司的原罪,反对亚洲移民。 1900 年,斯坦福夫人对罗思的演讲非常愤怒,认为他的观点有损她丈夫的声望。于是,她命令乔丹校长解雇罗思。乔丹在努力劝说她放弃这一要求不成功之后,强迫罗思辞了职。这一事件在全国大学中掀起了波澜,接踵而来的愤怒批评对斯坦福大学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这一事件直接促成斯坦福夫人将权力移交给董事会和校长,自此斯坦福大学真正开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904 年斯坦福大学制定并通过了教授组织章程,创建了由全体助理教授、副教授 和 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拥有最高权力。 明确了 教授的治校权力,保障了教授的执业权、工作权。同时,这样事件也促成了美 国大学 教授协会的成立,使学术自由、教授教职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为美国大学实践学术自由,实 施 教授治校的大学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初,美国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处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大学,无论在大学发展的那个方面,当时偏于一隅的斯坦福大学根本无法与东部的名牌大学相提并论。由此,使斯坦福大学经常出现知名人才的孔雀东南飞事件,人才流失严重。 1945 年已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 Frederick Terman )提出了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区性大学变成全国著名的研究学府的目标。为此,提出两大策略:( 1 )培养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塔尖。特曼认识到在战后经济繁荣和冷战形势下,政府必将大规模投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并预测到政府的拨款势必倾注于有实力的大学或大学里有实力的系科。为此,特曼确定的策略是:选择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为重点发展学科,构筑学校的学术尖顶,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组建各种前沿性的研究所、实验室等,吸引知名教授,培育在某些方面引导世界的人才,竞争政府研究拨款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 2 )组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当特曼( Frederick Terman )为西部人才流失而苦恼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出租学校的土地建设科技园,给人才建设一个创业的平台。斯坦福大学制定了一套刺激教师与工业联系的政策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对大学学术目标作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研究园区。这一政策促进了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的兴趣,促成了硅谷的产生,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特曼本人也因之被称为硅谷之父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正是为了应对人才流失、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学术塔尖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史德龄( Wallace Sterling )决定把斯坦福大学闲置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了学术上的威望。孔雀东南飞换来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经典案例。 两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代表着办学的基本规律。这两件事件其之所以促成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根本在于事件背后的原因。这两件事件的直接结果是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一流人才的引进。由此观之,大学发展根本的东西一是科学的治理结构;二是一流人才。有了这两者,大学离成功就不远了。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8076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大学教育之春天的何时来临?
wangxh 2010-2-3 22:48
1.以史料论证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于民族昌盛、国家崛起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非同一般,相当于孙中山领导的推翻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相当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绝对不亚于一次诺奖!最早提出教育救国思想的是容闳,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萌生此念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寄政府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2.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总理的大智慧彰显无疑!这个隐藏很深、祸国殃学生已久、以前从未被发现的现象,总理一下击中要害就给揪出来了! 3.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总理与老爱有着同样发达的大脑,真是伟人所见略同!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具有劳动技能的机器。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才能具有创造力,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创造力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他还说, 如果没有责任感和道德修为,那么学校培养的人连同他掌握的知识只能是经过训练的狗 ! 4.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什么是办学自主权?鄙人觉得应该与企业股份化差不多吧?十几年前,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股权多元化和改制,终于使 所有的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见曙光。现如今,经过数年的试运行之后,中国大学自主招生已经名正言顺地走上前台。与国际接轨之后, 中国大学一定会飞速向着现代化、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5.我们要下决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一定能够出现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上哪所一流大学不是靠政府下决心加快建设出来的?借用一句话一定能!表一下鄙人的决心与信心。想当年,在那么贫瘠的情况下,中国能在数年内搞出两弹一星;看今朝,这么富有、拥有科技论文数量都世界第五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不是小菜一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如果数年内中国能够建成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鄙人一定到马克思那里把毛泽东请出来,让他老人家好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那时,一句谚语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必须修改为Rome isdramatically built in one night。 6.想当初,有人一句话: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于是产生了211工程。后来总书记一句话: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于是985工程诞生。今天,温总理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工程呢?无论如何,关心民族未来的志士仁人与总理有着同样的愿望与信心,热切期盼中国大学教育之春天的早早来临!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参考文献: 、 容闳 . 西学东渐记 . 温秉忠 . 走向世界丛书 第一辑第二册,湖南:岳麓书社, 1985.62 鄙人,《 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 》
个人分类: 心之悟|359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建设一流大学or建设一流教育?
jjczhang 2010-2-2 07:00
.................. 我认为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很重要, 但是建设一流教育at most universities 对中国则更为重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再提速
热度 2 马红孺 2010-2-1 11:21
最近一段时间忙学生考试和一些杂事,几乎与世隔绝。前几天参加一会议,突然发现形势变化太快了,快的让我这样愚钝的人完全反应不过来。会下闲聊时,一朋友非常严肃地告诉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再次提速了,国家要在2013年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学校可能就是若干所之一。 记得大约10年前,我们的目标是2046年建校150周年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想想那时候我几乎肯定不存在了,所以也没有当回事;大约3年前,目标改为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因为估计我还能看得到自己的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到时候也退休了; 这一次,可真的让我激动的眼泪刷刷的流了,因为我竟然还有可能当几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 不过有一点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是不是到时候咱们开个记者招待会,宣布一下就算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了,还是有别的 标准?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5672 次阅读|20 个评论
“全球最高学府”与美人的艳名
yejian 2009-11-23 23:34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 Times Higher Education-QS刚排一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接着排一把。恭喜北大、清华,稳居前五十上下;恭贺复旦、上交,中科、南大,二百五之内总能找到。若再加上港大、港科、港中、港理,中华之大学,在世界学术之林里,大树还真是说不得一个少字。 五十大二百大,加起来250大,似乎都可以声称一流准一流了。教育部长劳苦功高!各位校长劳苦功高!万千学子乐开怀,八亿神州举金杯,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 不免有点怀疑,因为我记得饶毅教授似乎说过,从生命科学来看,中国实际研究的总规模大约不会超过美国两个中上水平大学的规模;中国一年在生命科学的产出,不超过日本一个月的。以如此小的规模、如此小的投入,以及如此薄弱的基础和积淀,而能排名居前,是饶毅的判断太离谱,还是国人真的比老外聪明很多? 仔细看看,这两个排名主要依据是六项指标的得分(括号内百分率是计算总得分时该项的权重):1. Academic Peer Review(40%);2. Citations per Faculty Member(20%);3. Student-to-Faculty Ratio(20%);4. Employer Review Survey(10%);5. International Students(5%);6. International Faculty Factors(5%)。 不妨挑北大、清华,具体看看各项得分情况。第1项是啥子东东,占了那么多权重?这一项其实是世界各地学校对于其他学校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这这所学校的名气:北大100分、清华98分。看看其他学校这一项的得分情况呢:前30位的,窃以为绝对算得上真正一流的大学,它们的得分加起来,总得分也被扣掉了50分,平均得分还不及北大清华的平均分。有点雷人啊。再以北大清华为中间水平,看看第3060名的平均得分(北大清华除外),则只有88左右了,比北大清华平均分少了约10分。后面的百多所,则大多只有六七十分、五六十分了。极端情况是第160名,美国Tufts University,35分。 考虑到这一项的权重之高,可见北大清华占了多大的便宜。其实这个有点像是美人的艳名。中国的国家影响大但美人太少,所以选出来的一两个顶级美人自然就艳名远播;美国的美人太多(看看人家这国名吧),所以除了几个顶级的,其余的名字大家就很陌生了。欧洲的美人呢,虽然风情万种,但太低调,不大追求艳名曝光度。俄罗斯美人,则因俄罗斯的没落而没人关注了。 这说明这个排名还不如超女快男科学,他们有实力,还可以自由表现让大家了解他,还可以拉票,还可以发动粉丝抢路人手机投票。大学排名时,校长却没法全球各地去抢投票人的鼠标,只能干着急。 第4项Employer Review Survey似乎也很虚,大概是学生或校方对自己大学的打分,北大清华平均分88。排名13的牛校Johns Hopkins,才得到79分。前100名最低分是31分。第102名甚至才24分。 在这两项占一半权重的打分中,我们无疑都占了不小的便宜。水分还真是不少。 英雄排座次,自然要论骑马射箭的硬功夫,第2项Citations per Faculty Member无疑才是最重要的。前30位平均分83.5分。除北大清华外的第3060名,平均分是66分。北大清华呢?很遗憾,一个34分,一个35分。差不多是自己所在的第二集团平均分的一半略强。而排在前200名最末尾那些学校,一般也都有五六十分。 真是不分析吓一跳啊。看来饶毅所说还是有可信度的。按学术实力,我们的最高学府不知要排到多少名开外了。如果把他的说法推及其他学科,相信仍然有一定的道理。那就是说,可能整个中国的研究实力加起来,也比一所美国的顶尖学府强不了多少。如果假设北大占了全国学术实力的1/10,相信北大不会觉得丢面子不买账。折算下来,我们的顶级学府研究实力顶多只及世界最高学府的1/10,如果人家算一流,我们算一流半?二流?还是二流半? 回到标题。哈佛剑桥耶鲁牛津,毫无疑问是最高学府的代表。如果非要分个高下,那还真是不好分。 所以我根据钟扬教授的启发,另找一条标准来界定全球最高学府中的No.1,那还真是在我们国家 西藏大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00 次阅读|3 个评论
沙特为什么要投巨资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chrujun 2009-10-20 18:23
沙特阿拉伯砸200亿美元巨资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与阿拉伯人在世界上曾经取得的荣耀有关。中学生学的代数学和三角学,主要贡献就是阿拉伯人的。 阿拉伯人不仅在世界科技上曾经取得惊人贡献,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的成就也辉煌一时。只是到了近代,阿拉伯世界才落后了,但阿拉伯世界一直在斗争,祖先的荣耀使他们永不低头。 沙特这次投入巨额,打造一所只招研究生的世界一流大学,就是为提升阿拉伯世界威望所下的重大赌注。如果他们成功了,10年之后,我们心中的一流的大学不仅仅有牛津和哈佛,而且有中东麦加圣地附近的KAUST! 中国人要加油了。 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阿拉伯人科技成就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96268.htm 阿拉伯人的历史贡献 阿拉伯人的贡献十分重大,主要在文学,数学,历史等领域上,以及文化的交流,发扬和传承上。阿拉伯人崇尚科学,伊斯兰教先知 穆罕默德 曾经说:信徒们,去寻求知识吧,哪怕远到中国!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等都是阿拉伯人通过战争或 是贸易传入欧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公元830年,苏丹马蒙建立了翻译机构智慧宫,从而孕育了被西方人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阿拉伯人翻译了托勒密的 《天文学大成》,阿拉伯译名为Almagest(至大论),西班牙人又翻译了此书,西方人才了解托勒密的宇宙观,哥白尼、伽利略才有批判的对象,牛顿最后 才能发现万有引力。上面提到的智慧宫,苏丹马蒙为了得到珍贵的典籍,不惜以与著作等质量的黄金作为酬劳。   阿拉伯人对数学的贡献:阿拉伯大数学家花拉子密把代数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他写的《还 原与对象的科学》成为数学历史上的名著,他本人也被称为代数之父,他的著作到16世纪的时候还是欧洲个主要大学的教科书。其他的阿拉伯数学家在三角几何等 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们把三角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圆周率算到17位数值,打破了中国数学家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在几何学方面,他们把图形 和代数方程式联系起来,成为解析几何的先驱,后来的笛卡儿的解析几何也是在阿拉伯人的基础上实现的。 阿拉伯人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工具,结合古希腊的逻辑学发展出完善的代数学,今天的代数(ALGEBRA)一词即来自阿拉伯语(AL- JABR)。   阿拉伯人对香水的贡献:香水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发生在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发明了大规模的植物蒸馏法。12世纪,阿拉伯人发现将香精以酒精溶解,便可缓缓释放出香味,部分浓缩精华也因酒精得到更好的保存。因此阿拉伯人对香水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阿拉伯人对文学的贡献:阿拉伯文学的主要题材是诗歌和散文。《古兰经》堪称阿拉伯文学的典范,《一千零一夜》则生动展示了古代伊斯兰世界社会生活的斑斓画面。亚洲四大文豪之一纪伯伦的诗篇号称当代阿拉伯文学,乃至全世界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人对天文学的贡献:著名的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著作《花拉子密列表》 对后世的欧洲天文学的影响极大。花拉子密自己的名字被误传为algorism,后来该词具有计算艺术的意思,即我们今天所称的算术 (arithmetic)(而古代的所谓算术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数论)。阿拉伯科学家比鲁尼(973-1050)论证了地球自转的理论,以及地球是绕 太阳运转,并精确测定了地球的经纬度。白塔尼(858-929)纠正了托勒密的许多错误,编制了萨比天文历表,后来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多处引用其中的数据。 在天文学方面,阿拉伯人在帝国境内创建了一系列天文台,制造了大量精密的天文仪器,他们测定了地球的圆周长48001公里,已经相当准确,他们制定的太阳 历,每5000年才误差一天。   阿拉伯人对哲学的贡献:阿拉伯学者法拉比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工具论》作了全面注释,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继亚里士多德后的第二导师、伊斯兰东方最伟大的哲学权威。   阿拉伯人对医学的贡献:在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积累很丰富,阿拉伯统治下的西班牙有全欧 洲最好的医院。现在西班牙还保留有很多清真寺。当时阿拉伯人的医学已经达到了现代水平,用酒精消毒,用鸦片麻醉,并进行外科手术。阿拔斯王朝在帝国境内建 立了34所医院,内部分成外科、内科、骨科、眼科、神经科、妇科。阿拉伯人在关节炎和脊髓结核诊断方面领先欧洲700年,在绑扎大动脉止血方面领先600 年,阿拉伯人伊本纳菲斯在哈维三百多年前就发现了血液循环的道理。大量阿拉伯名医的医学著作,拉齐的24卷《医学集成》,伊本.西纳的5卷《医典》,宰 赫拉维的《医学宝鉴》,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多次再版,在欧洲医学界做了400到600年的教科书   阿拉伯人对物理学的贡献:阿拉伯人在光学上,对球面相差,透镜的放大率,月晕,月虹等豆油精湛的研究,还研究了人眼的构造,提出了现代视觉理论。   阿拉伯人对化学的贡献:在化学上,阿拉伯人改良了许多实验器具,运用蒸馏,升华,过滤,溶解, 结晶等方法,实验各种碱和酸的差别与化合力,制造出酒精,苏打,硝酸,硫酸,盐酸,硝酸银,氧化汞,并运用它们发展了药品和玻璃的制造工艺以及印染技术。 现代西方大量的化学名称,化学术语都来自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文明是值得人们怀有敬意,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现代人应该有的素质。毕竟你现在享有的这一切,百分之五十(在某些学科上确实是)的功劳都属于阿拉伯文明的贡献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76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习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话(转贴)
livingfossil 2009-8-31 12:5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习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话(转贴) 用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原题: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进入耶鲁大学的校园,看到莘莘学子青春洋溢的脸庞,呼吸着书香浓郁的空气,我不由回想起40年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学生时代,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年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至今仍受用不尽。 耶鲁大学以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办学风格、卓著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几十年,我真希望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耶鲁大学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300多年来,耶鲁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深深感染了我和许多中国人。我衷心祝愿贵校培养出更多英才,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2/content_4460879.htm 新华网纽黑文(美国)4月21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2006年4月21日,纽黑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尊敬的理查德?莱文校长,同学们,老师们,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感谢莱文校长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到世界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同青年朋友和老师们相聚在一起。 进入耶鲁大学的校园,看到莘莘学子青春洋溢的脸庞,呼吸着书香浓郁的空气,我不由回想起40年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学生时代,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年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至今仍受用不尽。 耶鲁大学以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办学风格、卓著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几十年,我真希望成为你们中的一员。 耶鲁大学校训强调追求光明和真理,这符合人类进步的法则,也符合每个有志青年的心愿。300多年来,耶鲁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是耶鲁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深深感染了我和许多中国人。我衷心祝愿贵校培养出更多英才,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人民一直相互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友好的感情。中国人民欣赏美国人民的开拓进取精神,钦佩美国人民在建设国家中取得的骄人业绩。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美合作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进步。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今天,我愿从中华文明历史流变和现实发展的角度,谈谈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希望有助于美国人民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走过了曲折艰辛的道路。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多年间,中国人民为摆脱积贫积弱的境遇,实现民族复兴,前仆后继,顽强斗争,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深刻变化。95年前,中国人民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8年前,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回顾这16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 必须看到,中国尽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需要继续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中国将在未来15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使命。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行为,都会得到中国人民真诚的欢迎和拥护。一切有损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举动,都会遭到中国人民强烈的反对和抗争。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美都拥有辽阔的国土,都是多个民族并存、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都生活着勤劳智慧的人民。中美因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而存在着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美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 200多年来,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谱写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美好篇章。1979年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曾历经曲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大方向,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新挑战新威胁在增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在增多,合作领域在扩大。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新课题,特别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打击跨国犯罪等,使我们两国拥有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发展需求,美国的先进科技和优质产品,使两国具有巨大的经济技术合作空间。中美全面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前景广阔。 昨天上午,我同布什总统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我们都认为,双方应该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出发,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两国关系就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希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文化、教育和青年交流是中美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近20年来,耶鲁大学吸引了4000多名中国留学人员,同中国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合作项目超过80个。去年夏天,耶鲁大学派遣首批学生到中国实习,其中一些人成为中国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外国实习生。借此机会,我对莱文校长和耶鲁大学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所做的积极努力表示赞赏。 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年夏天访问中国。我相信,你们的访问将是一次十分愉快的经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我衷心希望,中美两国青年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促进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创世界美好的明天。 谢谢各位。(完)
个人分类: 杂集Others|2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习青年毛泽东的探索精神
livingfossil 2009-8-31 12:4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习青年毛泽东的探索精神(转贴) 下面这段文字记述了青年毛泽东放弃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故事。要想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者们有必要学习青年毛泽东的探索精神---认识中国、研究中国、改造中国! ----------------------- 文章转自: http://www.gmw.cn/content/2008-06/25/content_794167.htm 首页读书频道书摘 文章原题为:毛泽东与胡适的恩恩怨怨 赵映林 刊发时间:2008-06-2506:54:39 书摘 (摘自《温故》之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立不久,会员中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怀着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愿望,响应蔡元培、吴玉章在北京发出的号召,积极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为此,毛泽东曾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七、八个月来,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宣传、组织和准备的工作上”。可到了临行前,毛泽东却决定不去法国了。当时,许多新民学会会员很不理解。对此,毛泽东做了解释:“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一年多后,也就是在1920年3月14日,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又说到这件事:“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明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和黎邵西(即黎锦熙)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由此可见,毛泽东最后决定不去法国勤工俭学,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要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国内的问题。他认为这样对国家、对民族是更为有利的。后来的历史证明,毛泽东的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了解国情、最了解农民的领袖。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的形成,不能说与此没有渊源关系。 毛泽东不去法国的第二个原因呢,则与胡适的态度有关。毛泽东为是否出国一事,“专门问过”胡适,胡适赞成、支持他留在国内研究问题。因为胡适是赞成“多研究些问题”的。毛泽东在信中提到胡适的《非留学篇》一文,说明毛泽东读过这篇文章,受到这篇文章影响。 毛泽东不去法国留学的第三个原因,还与那一时期刚好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有关。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在危难中接办了以谈政治为主的《每周评论》,胡适不想谈政治,但这时已无法全然回避政治,于是他“就决定谈点基本的问题”――不要空谈主义,而要研究问题。 胡适的这些观点遭到了反驳。陈独秀因为被北洋军阀政府关在监狱里而没有参加“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对当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实际上是投身民众运动抑或继续坚持思想启蒙之争”,也就是说谈不上是什么反对马克思主义。还要说明的是,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胡适与李大钊之间,但直到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始终都认为自己与胡适之间的友谊超过自己与陈独秀之间的友谊。 毛泽东在这场争论中是什么态度呢?就目前见到的史料,笔者认为毛泽东是赞成“多研究些问题”的,因在这场争论中,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组织了一个“问题研究会”,并亲自为这个研究会拟定了章程和首批亟待研究的“问题”,如“孔子问题”、“东西文明会合问题”、“经济自由问题”、“国际联盟问题”,等等,共计七十一大类,其中的教育、女子、劳动、华工、实业、交通、财政、经济八大类又分列出八十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如“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中等教育问题”、“女子交际问题”、“贞操问题”、“国语问题”、“司法独立问题”、“联邦制应否施行问题”,合计一百四十四个要研究的“问题”。既然要研究中国的问题,当然不可能跑到国外去研究。所以,毛泽东也就不去法国了。 而五四运动的发生更坚定了毛泽东留在国内参加火热斗争的决心。 ---------------------------------------
个人分类: 杂集Others|2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才能建设一流大学
chile 2009-7-29 19:54
上一篇文章因为义气而发,主要原因是看大家对大楼和大师的讨论,实在够紧跟中国特色的主流。都是要有钱了作为前提条件,来建设一个一流大学,但是即使真的具有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实际对我们社会又有多大的作用那?大学还是我们心中的圣殿吗?还是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吗?在我们已经没有了多少的精神图腾让我们继承的时候,大学又能给我们多少精神的继承和洗礼那? 就像花费重金找到的高考状元又能怎么样那? 花费高新请了那么多牛人又能对大学教育有多少促进那? 那个建设了国内一流大学校门的大学又能怎么样那? 那么就我一个百姓的角度如何才能建立一流大学那? 第一 建立大学的职业道德规范。大学教师,尤其是校长要以身作则。在行政上要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态度,不能每次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建立一个职业的规范,作为大学的各级领导那些是应该做的,那些不应该做的,要好好实行,不能因为是领导,就可以破坏规矩。然后用一定的规则去约束自己的教职员工,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 建立大学的理想,不能做一个没有追求大学,每个大学都有自己什么校训什么的,那么是不是真的在教育中去贯彻那?大学本位就是好好教育学生,那么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不是能作为一个称职的大学毕业生那?如果想成为一流大学,就要想社会输出你的理想和价值观,并且让社会也能感受到你的精神的魅力。建立大学的理想也不是一些空喊着一些口号,而是要实际的踏实的去实践一些身边可以实现的事情,积少成多,像个人一样,由小理想到大的理想。 第二 大学要注重内涵的培养。不能总是建设那些高档奢侈的大楼,练好内功才是很重要的。耐住和忍受住尘世的寂寞,不能受着尘世的吸引,你也入市。伴随着世俗而起舞,将自己高尚的理想摔死在充满利益追求的沙滩上。不能因为社会的奢华,大学也要奢华,当大家一直都在追求外内的美丽的时候,我们大学也开始以高档奢华为追求的时候,我们的本应该注重的内功就忽略了。如同武林高手一样,一些花架子看着好看,是不中用的。 说到这里,我感觉上面说了都是废话,其实按照如需必要,勿增实体原则,建设好的大学原则就是: 教学都为了教好学生为理想。 科研都为了科技进步为理想。 行政的都是为了师生服务为理想。 学生都是为了获得知识为理想。 教育的官员们都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理想,尤其是劳动人民后代素质提高。 如果国内有一所大学这样做了几十年,是不是可以真正的成为一个好大学,而不是建立一个好大学那? 如果我们有好多所这样的大学,是不是我们人民之幸事那?如果有这样的大学群,会不会催生出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那?
3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国家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钱太少了
chile 2009-7-29 13:33
在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道路上,清华北大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紧接着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请国家继续对清华和北大予以积极的支持,不能小打小闹的给,没钱,就给钱,没地就给地,没人就给人,没脸,就买张美国皮吧! 要建就建设最好的大楼 一建就是要建世界级的 起点一定要高 不行就在喜马拉雅上建立个分校 请就请世界级大师 给大师们最好的待遇, 北京没有,就到各地去挖 中国没有就花钱到国外请 要么就把清华或者北大改个名字,就叫世界一流大学,以后我们就一流了,也省得教育部尽心尽力的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辛苦劳作。 实在不行,将教育部改名叫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然后各地高校改成世界一流大学分校,这样我们的高校就更牛了。 。。。。。。。。。。。。。。。。。。。。 想说的很多,不过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给钱吧,加速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列入 985 工程 建设的高校 (一期,共 34 所) 第一部分:已进入 985 工程 大学所签署的重点建设协议对各高校的定位及资助经费总 量 北京大学     18 亿         (教育部拨款) 清华大学     18 亿         (教育部拨款) 浙江大学     14 亿 ( 7 亿 +7 亿) (教育部拨款 + 省拨款) 南京大学     12 亿 ( 6 亿 +6 亿) (教育部拨款 + 省拨款) 复旦大学     12 亿 ( 6 亿 +6 亿) (教育部拨款 + 市拨款) 上海交通大学   12 亿 ( 6 亿 +6 亿) (教育部拨款 + 市拨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 亿( 3 亿 +3 亿 +3 亿)(教育部拨款 + 中科院拨款 + 省拨款) 西安交通大学    9 亿 ( 6 亿 +3 亿) (教育部拨款 + 省拨款)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亿( 3 亿 +3 亿 +4 亿)(教育部拨款 + 国防科工委拨款 + 省拨款) 985 二期情况 确定经费的高校 北京大学 18 亿 南京大学 14 - 16 亿 浙江大学 14 亿 复旦大学原则上不低于一期的 12 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则上不低于一期的 9 亿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没有透露。
39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龙希成访丁学良
Shuhan 2009-5-15 06:38
最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很热闹,我偶然看到这篇大概7年前的文章,特转载于此供博友们参考。不代表本人同意文章的全部观点。 -------------------------------------- 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龙希成访丁学良 丁学良/龙希成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review.com/main.asp?title=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人类有史以来,虽然也有文明灿烂的争辉,但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较量。自20世纪末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国家间的竞争已主要表现为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大学争创一流的竞争,核心则是大学制度的竞争。   自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以来,各地大学合并的浪潮风起云涌,政府也加大对大学,特别是对少数几所重点大学财政支持的力度。   怎样认识现代大学的功能和我国大学制度的现状?是什么人、什么标准在主导今天中国大学的走向?我们有哪些制度是亟待建立的?如果不建立的话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龙希成专程采访了丁学良。   丁学良,曾就读于两所中国大学、两所美国大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后在哈佛本科生院、国立澳大利亚大学亚太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任教。2000~2001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次作何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报告。   钱不是根本问题   《21世纪》:丁先生,有人说一流大学这个话题已经成为您的专利,因为您去年在北京等地所作关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演讲,国内转载的报 刊媒体不下400家。现在各地都在搞大学合并,政府对少数重点的大学的财政拨款大幅增加,人们对中国出现一流大学的希望殷殷。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切?   丁学良:我的看法是,给定中国政府、社会今天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怎样在既定的现实条件下,尽可能使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少数几所顶尖的大学,缩短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   客观地讲,现在是赶的问题,要跟人家平起平坐还早着呢。教育上大跃进是不可能的!   办大学同办企业有类似之处,但办大学比办企业更难,牵涉的问题更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尚难与世界500强竞争,我们怎么能够指望在更短的时间内,中国的大学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并驾齐驱?这不现实!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要讨论:在目前条件下,怎么样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更有效的利用,以便使得中国最主要的大学,在和世界一流大学缩短距离的进程中速度更快一点?   我要特别强调,现在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大学里,或是在媒体上,很多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中国的大学办得不好,主要原因是钱不够。因此,要想把中国的大学办好,就要有钱。   这个说法同以前办国有企业的说法如出一辙。以前国有企业办得不好,列出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资金,所以你银行要给我贷款,你政府要给我优惠等等。这个 思路,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同。但是,20多年改革开放过去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有机会经常在国际上做比较研究的人,就 怀疑这个说法是不是中肯?有没有潜在的误导的成分?   整体来说,中国政府对教育资金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要看到,这几年来政府也还是对少数几所顶尖的大学给予了特别的财政支持。   此外,在少数几所大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院、系或者专业,已经非常会在中国的社会里找资源,而不只是向政府要钱了,比如工商界的捐款、海内外民间人士的赞助等等形式。对于这些大学、学院、系或者专业,他们办得不好,根本原因就不是缺钱的问题,而是缺合理的制度。   当然,随着资源的大量增加,这些大学也不是一点成绩都没做出来,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但是,相对于他们所获得的这么巨大的资源,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远远不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许多问题,包括假冒伪劣在内的广义的学术腐败,包括对 资源的利用不当或浪费。这些问题可能引发下一轮中国高教改革出现大量新的问题。这就像国企改革,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公正的制度环境的话,你即使给了很多的资 源,也不能把企业办好;同理,也不能把大学有效地改进。甚至钱给得越多,浪费越大。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看近代史上中国高教界出人才最集中的两个时期。自中国引入西方现代大学制度100多年以来,一个是五四前后,出了很多人才,可 以说是群星灿烂,而这些人才都不是一个派别的,而是方方面面的。第二个出人才最集中的时期恰恰是中国最穷的那段时间,也就是西南联合大学时期,那时候是抗 战。最早拿着中国国籍获诺贝尔奖的两个人,李政道、杨振宁就是那儿出来的。其实那是整整一代人才,尤其是做自然科学的研究,优秀者很多。   而这两个时期,中国高教界整体的资源状况,我不认为比现在更好。为什么在资源相对不充裕的情况下,出了那么多人才?如果今天那几所受到优待的大学,总是从纯粹经济资源的角度看问题,说大学办不好,根本原因是钱不够的话,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导。   什么是一流大学的体制   大学的自主性   《21世纪》:您说内地大学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请问一流大学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制度?   丁学良:大学本身作为一个制度(institution),有几个核心的部分。首先,大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担独立的法律责 任,不管它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或是公私共建的大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显然,建立这样的独立机构之前,中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这就像没有银行法就不 可能有现代银行制度,没有公司法就不可能有现代公司制度一样,如果没有大学法或相关的法律,就不可能有现代大学制度。   一个社会有了这样的大法律环境后,创办大学的第一步,得有这所大学自己的宪章。这宪章就是这所大学的基本法,是不能随便改动的;小改动都要通过严谨的程序。   宪章的制定不需要白手起家,它首先参照了本国相关的法律架构,也参考了以前好的著名大学的宪章,同时也应该参考本大学目标所瞄准的国际上那几所最好的大学的宪章。   比如,在英国习惯法条件下,公立大学创办有两个基本文件。一个叫The University Ordinance,可译作大学条例,它是经由立法机构审定通过的该大学的宪章,规定本大学的目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的各项权利,管理机构的设 置,最高行政职位的构成等等。   第二个文件叫StatutesofTheUniversity,可译作大学章程,它是在第一个文件下的具体化细则,规定在各级机构内各个委员会的设置、权利与功能、学位的设置等等。   第二步,从组织架构看,大学必须要有校董会。政府办的公立大学也要有校董会,其成员有的来自政府或立法机构,但更多的来自社会贤达,还有一部分是本大学的最主要的学术负责人。他们是本社会具有很高威望的公众人物,或是取得了很高专业成就的人。   校董会并不参与大学的实际运作细节,但每年都要开多次正式的会议,对大学的方向和重要举措进行监督、指导和规划。校董会不是政府某一部门的附属,而是由具备社会公信力和学术界高等职位的人士组成的该大学的监领机构,具有法律保障的独立自主权限。   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主由法定的宪章保障。   西方大学体制中有一样基本的东西,就是大学的自主性。就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没有自主性就不成其为现代企业、就不能持续发展一样,大学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成为现代型大学,就会缺乏生命力。这一点大学与企业是共通的。   2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改革,使人们达成共识:企业必须要有自主权;当中国的企业还是衙门或衙门附属品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没有希望。我们同样可以说,如果中国的大学仍然是衙门或衙门附属品的话,中国的大学没有希望。   教员聘用的程序与规则   丁学良:在校董会下面,大学设置自己的行政架构。   要保证大学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和严格的学术标准,最重要的是,在聘请教员和对教员的学术成就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鉴的时候,依据什么样的程序和规则?中国 内地要想办出几所在国际上受尊重的、在科研和教学上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大学,最重要的是看这几所大学,有没有一套相对透明的、公正合理的、严格的聘请教 员、对教员学术水平进行评鉴的规则?   《21世纪》:公正合理各人有各人的价值标准,不好谈;透明、严格,从普通教师的录用到大学教职的评定,内地似乎不缺乏这些标准。问题是如何理解标准的素质?   丁学良:大学的运作,要相对独立于政府机构,也要相对独立于工商财界,即便大学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或财界。因此在大学宪章中,必须有严格的条款,规定大学运作的规则与程序,必须强调学术标准主导而不是其他标准主导。   你说内地的大学现在就有严格的招聘和评鉴教员的标准,我看不到这样的普遍实例。   举例来说,像香港科大若要聘一个全职的教员不管等级如何,从最起步的助理教授开始,都一样。第一,为了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透明和富有竞争性, 招聘的广告须由招聘委员会开会讨论,逐字逐条定出对应聘教员的学术要求,是资浅还是资深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等等。因为这牵涉到你把门朝谁开?开多 大?而且要讲清楚本校对应聘教员的期待是什么。   第二,该招聘广告须用英文、中文同时刊登,要列出刊登广告的报刊必须有地方性的和全球性的。我很想知道,内地有哪一所大学招聘教员的过程是坚持这么做的?   这么做的重要性在于,尽少地使招聘新教员的过程受到既得利益的干扰,尽可能地把招纳人才的大门开得既透明又广阔。像香港科大招聘教员,中文的广告须在 香港最重要的两家报刊登出,而且规定至少要登几次。这些技术上的规定十分重要。我不认为内地的任何大学,招聘任何地位的教员的时候,坚持这么做。   中文以外,更重要的是英文,因为香港科大的工作语言是英文。所以一份招聘广告至少要登在本香港的英文报纸上,登在北美或欧洲的两到三家对学术界影响大的报刊上,而且还要登在互联网上。   这几年来中国内地有几所大学花了很多的钱,宣传得那么热闹,要招聘什么样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招聘这些教员的?不知道他们的广告登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招聘的标准是啥?根据什么标准取舍?   我们这些人难道不是内地大学招聘的对象吗?   我们这些人难道没有资格进入竞争吗?如果连我们这些国内出去的专业学者都不在招聘对象之内的话,那你招聘谁呢?国内几所大学已经聘请到的那些人,其中就包括了几位在学术水准和资历上欺骗公众的人,基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招聘的过程不透明、不公正,程序不合理。   如果招聘过程是透明、公正、合理的话,就可以把欺骗的情况大大限制。   比如我到一所大学讲学,听说有海外归来者把自己的学位说成Post Master。国外的确有Post Doctor(博士后),但绝对没有Post Master这一说。所以如果招聘程序是公开的话,很容易查出这样的伪证,查出来他就要负法律责任。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广阔的国家,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 称,有很多人在国外留学,其中有不少人在外国混日子,混真假不明的文凭。如果没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作保证,那你怎么去舍假取真呢?   现在内地很多大学的教员在抱怨,说自己没有到国外拿过学位,而那些不管在国外什么地方喝了点洋墨水的人,似乎一回国就天然地比土博士们高级。我非常同 情这种批评和抱怨。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呢?这就要把招聘的程序和标准制定和实施得透明、公正和合理。黑箱作业一定会导致假冒伪劣盛行。   现在中国少数几所大学已经有了那么多的钱,请问用这些钱聘请的教员中间,有多少人经过公开、公正的竞争遴选?如果大学聘用教员的程序和标准不合理的 话,一切问题都会产生,因为一所目标一流的大学,可以在其他方面二流三流,但它的教员队伍必须是一流的,它对整个大学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员评鉴与外部评审制度   丁学良:招聘教员是第一步。招来之后,香港科大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员学术成就的评鉴。定期指每三年对较资浅的教员评鉴,看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过什么文章,教学质量怎么样等等;不定期包括有人申请晋升或终身教职时对他的评鉴。如果大学不对教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鉴的话,就会养了懒人、混混儿。   在内地的大学里,包括那些资源很丰富的院系里,教员做了多少有水平的研究?外界同行不甚明了。这就是说,虽然没有钱很难办成一所好大学;但有了钱,没有一个好制度,照样办不成好大学。这跟办国企一样,因为体制不好,很多有钱的国企后来都破产了,烂掉了。   《21世纪》:但我相信内地的大学一定也有学术资格的评鉴程序,问题在于评鉴的标准和程序究竟是怎么制定和操作的。   丁学良:香港科大评鉴教员的学术资格也不是本校说了就算数。国际上著名的院校,像哈佛大学都有标准的做法,就是看重外部评审。香港科大把外部评审的分量放在不少于50%,有时大大超过50%。   等到教员在本大学里工作了几年以后,要从合同制转成终身教职。这在美国的大学里是最重要的一关。通过这一关以后,除非你在法律上犯了严重过失,或 者经常不履行你的教学职责,否则拿你没办法。过这一关非常不容易,要看你过去那些年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表现,在国际上、全国和本校里,相对而言做的成就大 小。   程序上最重要的是让你选择几篇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论文(或专著),包括还没有发表的,代表你研究方面最好的成果。   这些论文送给外部评审人去评审。外部评审人不是找一两位,香港科大一般都是找7人,甚至9人,都是国际上的资深学者,但不告诉你他们是谁,匿名审你。   香港科大选择外部评审人时有六不准:外部评审人不可以是你原来学位论文的指导教授们;不可以是与你共同发表过论文、论著的人;不可以是与你共同主持一个研究项目的人;不可以是你过去单位的同事;不可以是你现在单位的同事;当然不可以是你的亲属。   有了这六不准,当然不能100%地保证不出问题,但它会大大降低我们所谓的猫腻成分。我很想知道,内地有哪一所大学、哪一个院系在采纳这样的程序?   当然这个程序的成本很高,也不是说这个程序以后不需要改进了。程序永远需要改进,没有任何制度是没有毛病的。但在我看来,这个程序本身比现在内地任何大学所适用的程序,都要更透明、公正、合理、严格得多。   如果中国内地有三五所大学试一试这个办法,我相信,凭着他们现有的经济资源,他们赶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就会快得多、稳得多,我们中国的大学的未来就会更加有希望!这是我在作有关如何创办一流大学报告中多次强调的,也是我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期待的。   学术腐败的根源   《21世纪》:为什么内地有些大学有那么好的资源却改进缓慢呢?   丁学良:现在掌握着内地大学资源的人,有两类值得注意。一类是对学术没有兴趣的人,大学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当官、逐利的名利场,他们当然不会考虑 提升学术标准。这类人占的比例越大,改革就越难。第二类人是有希望的,他们相对地对国外情况比较了解,在国外进修过、甚至拿过学位。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 在国外研究型大学里做过较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他们在国外当学生的经验,对大学的管理和运作还相距甚远,对像聘请教员这样的核心环节不甚了了。   除此以外,就是既得利益太强。因为只要公开、公正、合理竞争的制度运作起来,就大大限制了某些手中握有实权的人,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学者并非圣人,他们在分析国企毛病的时候,可能会很透彻。可一旦他们自己成为某个大学或院系的头头,往往就会把分析国企毛病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尖锐和透彻,打80%的折扣。这就是利益牵制头脑。这是政治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21世纪》:也许这项制度太缺乏灵活性了吧?我们知道大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国外游学20多年,只求学问,不取文凭;钱锺书甚至连硕士学位也没有。   另据张五常介绍,经济学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A.Director(系M.Friedman的妻兄)学历不过本科,著述不过10多页纸。按照您主张的那套招聘和评鉴教员的制度,这些人恐怕到好大学当教员的希望为零。   丁学良:首先我要强调,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目的不是考虑个案,而是考虑通例。尤其是在规模比较大的社会,通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个案。在任何社会,如果没有管通例的制度存在的话,会出现什么样可怕的后果呢?   举例来说,文革前毛泽东对中国教育制度有过严厉的批评。如果从纯学术的观点看,他的批评有很多合理的东西。比如用僵化的考试办法一考定学生终 身,分数压死人,学生没有时间读课外读物,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当时中国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文革中废除一切考试,包括废除大学入学考试,代之以所谓 的工农兵推荐的办法。   如果中国从来没有实践过这种办法的话,纯从纸面文字上看,我想200年后的人们一定会觉得,文革时的推荐办法肯定为那些天才青年学子们开辟了自由广阔的天地。   但是,实际的经验却是,那时中国所有的大学入学都在开后门、拉关系、贿赂、搞特权。结果大学非但没有为那些少数的天才敞开大门,甚至连高中的教育水平都保持不了。   这说明,在一个社会里面,如果没有对90%以上的人适用的普适性的制度管理的话,其后果也一定保护不了少数的天才。一个出不了数量众多的人才的环境,必然不利于少数天才的出人头地。   第二点,我们要针对当今中国的具体现实说话。从照办苏联模式起,中国内地的大学已经同世界一流大学落了那么远的距离。现在全国上下,包括政府和民间都急切希望办好大学,特别是缩短中国几所顶尖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   可是,由于内地大学教员的招聘和晋升的评鉴制度漏洞百出,太不严格,太不透明,太不公正,造成很多教员和大学生怨声载道;造成很多教员滥竽充数,很多 教员多年来重复讲义,从来没有新的内容补充进去;造成很多所谓的研究论文是通过搞关系、送钱、开后门等腐败性的办法发表的(甚至剽窃);也造成了中国社会 假文凭的泛滥,并且由于学术资历的不可靠,造成学术骗子的春风得意、四处横行。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社会恰恰是亟需一部比较公正的、透明的、合理的而且是对于90%以上的人普适的大学制度。当前首先应该解决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以提升整个大学教育的素质。      现代大学是三大源泉   新观念的源泉,新知识的源泉,新人才的源泉   《21世纪》:请问,现代大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丁学良:大学作为一项制度,同广义的现代工业文明有着血缘上的联系。   它把工业化之前的众多仅具初级状态的要素结合在一起,找到了把它们结合起来的好方式,这样才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这是巨大的进步。大学起到一个触 媒体的作用;其他要素都差不多了,但如果没有经过大学的发酵作用,其他的连锁反应就不可能发生。所以,没有西方现代的大学,现代的工业文明是不可能 的。   在现代工业文明里,大学是三个东西的源泉:新观念的源泉,新知识的源泉,新型专业人才的源泉。现在的社会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工业化起步之初,那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和组织生产的方法,大部分来自生产者、实践者的工作过程,是基于直接经验的。待到工业化达到中等程度 之时,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源泉,越来越出自大学的研究和实验室,先有观念的产生,然后系统化成知识,再应用于实践。进入20世纪后期,以前那些纯粹靠亲手 做才能训练出的专业人才,越来越是大学系统培养的对象。大学办专业性的学院、专门的培训大纲和课程越来越多。   比如现在社会上电子商务培训班热闹非凡,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事情。新型的人才,倒不一定很年轻,他可能在别的领域做了10多年了;社会天天在变,自己天天要学。学会了新专业,就变成了新人才。   再比如,随着西方老年社会的到来,医学越来越变成社会医学,因为很多问题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牵涉到怎样对待老人,呵护心理上、感情上的人际关系,等等,成为一项社会医学综合工程。相应地,现在西方很多公共医学院的相关课程,正在兴起。   中国以后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将会造成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像照顾老人这种事情以前是跟大学毫无关系的,父母老了,照顾他们当然是子女的事,跟社会何干?以后这些都变成由大学训练专业人员来解决的事情。   近年来有很多报道说,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很多逃课、考试舞弊,这当然牵涉到学风问题。但在我看来,更深层的原因不能归于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而要归于大 学里的教研水平和课程的设置。因为大学的培训项目本身跟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脱节太远,学生不学并不觉得是能力上的损失,他只想得到文凭。   《21世纪》:现在社会需要的那些知识的训练,反而改由社会上的培训班来承担,收费昂贵。   丁学良:这个功能恰恰应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来承担的,现在给颠倒了,这就导致收费的混乱,信誉的混乱,也导致中国文凭的不值钱、教育权威的丧失。这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大学没有成为新观念、新知识和新专业人才的源泉这一基本原因。   国际上一流的大学是新观念的来源,这包括了新的道德观念在内。它们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和走向,教化社会。   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起到这样的功能,但一个国家要有少数几所大学起到这样的功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古国,一定要有少数几所大学起到这样的功能,否则很可悲。如果没有这样伟大的大学,文化和观念创新的源泉就没有了。大学是孕育着文明的新因子的主要源泉啊!   大学的英文是University,它跟宇宙(Universe)是同一个字根。试想,如果宇宙中只有一种物质形态,不就完结了吗?群星灿烂、变幻无穷才能称之为宇宙。而大学就应该是观念的宇宙、知识的宇宙、人才的宇宙。   民办大学的前景   《21世纪》:现在国内民办大学的素质良莠不齐、声誉甚差。对此,你有什么评价?   丁学良:西方国家办大学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美国式的,一种是欧洲式的。在欧洲,最好的大学都是国立或公立大学,而在美国,最好的大学绝大多数是私立大学。   中国要办好大学,应该多学美国办学的方式。私立大学要想办好的话,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制。这里牵涉到资源怎么来、怎么保障、怎么运作,而且全国要建立很 严格的对大学资格的审查委员会。这类审查应该有政府的参与,但绝对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部门。它应该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着重专业资格和水平的审查机构。   美国审查高等院校资格的委员会,主要由教育界的资深人士、教授、管理人员组成,也有少数的政府代表和法律代表,但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因为审查一个学校有没有资格办学,颁发的学位应不应该承认,是一个专业标准。   这些制度必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建立起来,中国的民办大学才能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在中国的国情之下,我们要成立一个教育机构资格评鉴委员会,政府的代表可以多一些,但绝对不能办成政府的附属机构,否则会导致类似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 中出现的那一系列问题。给定中国的国情,政府绝不能把大学完全包下来,而且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一定要发展出一个法治之下相对自主的、专业化的评鉴系 统,没有这个,专业标准没有办法控制。   比如,政府的一个卫生厅长,怎么知道一个医学院办得怎么样?这必须由医学教育界的专业人士才能鉴定。   同样,教育局的一个局长怎么知道一个法学院办得怎么样?它办得怎么样要由法律教育界的专业人士来鉴定。   专业化是个科学标准,你不懂该专业,就不能去裁决。   留学人才当不了内地大学的教员?   《21世纪》: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许多制度也在慢慢演进。   丁学良:一个制度不成为传统就很难有效,因为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才会影响社会行为。而且我们讲的是一个活的传统,并非说几百年前定下的制度不能改变 任何一部分,而是说这个传统好的部分应该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稳定,不合理的部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被淘汰掉,这才是一个好的传统或者好的制 度。   的确,中国处于转型期,我们不能指望在一天、一月或一年,能够把大部分重大问题都解决得很好。但是,我要特别强调,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是全世界送出去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在这么多留学生中间,能够作出按照国际标准来说出色成就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还有一些。   假定中国三五所顶尖的大学真是要瞄准国际上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的话,就应该把制度建设的环节开放,充分利用中国几十万的留学生人才,而且还包括从台湾、香港出去的留学生人才。   他们中间很多人愿意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这么庞大的人才资源是信息资源、经验资源,也是制度建设的资源。如果这个资源不用的话,能怪谁呢?严重的问题在于,内地大学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对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没有提供常规的渠道。这还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政府和社会不管给高校多少经济资源都办不好大学。   《21世纪》:樊纲前不久在本报提出,要善于学习西方的一些好的制度,这样可以降低我们制度创新的成本。中国虽然是转型期,但西方大学许多好的制度是可以学习的。   丁学良:中国送出去的留学生,遍布全球,从最好的大学到最差的大学都有。在全球最有声望的50所大学里,哪一个院系没有中国的留学生?那些毕业后在海外工作几年,有了一些经验的人,可以在制度建设方面,给内地的大学提出很多建议。   有人说请留学生的成本很高,但相对于浪费资源、相对于骗子们耍中国人、相对于国外那些野鸡大学把中国宝贵的教育资金吸走的情形,这个代价是很小的。   据网上披露,一个叫Barrington(巴灵顿)的大学,在美国并没有获得教育资格的认可。这个学校是远距离授课,学生不用去美国,就可以拿到 毕业证书,但他的学位不被美国高教机构认可。只要能拉来中国一个学生注册交学费(大约5000美元),主办者就给中间介绍人一笔回扣。   对于这类活动,如果没有及时的披露,中国的家长们辛辛苦苦省下的一点钱就给吸走了,而孩子们并没有受到教育。   这个巴灵顿计划甚至把内地一些大学的教员都给网进去了,以便让他们当介绍人,好从中得经济收益。相对于这样的代价来讲,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花的成本,真是一本万利。   《21世纪》:我感到,中国办世界一流大学有个优势,就是人才资源丰富,学生素质比较高。   丁学良:中国学生的素质在全球是名列前茅的,学生人多,脑子也灵。而且在中国不用像外国办大学那样,用很多钱支付后勤、辅助的人工费。中国办一流大学不用跟西方大学一样花那么多的钱。   我以为,中国几所顶尖的大学,现在有了那么多的钱,应该集中办好两件事:一是想办法招聘到最好的教员,第二是在最重要的研究领域里,购置好的科研设备。第二件事纯粹是技术问题,容易办到。关键是第一件事: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则招聘到并留住最好的教员?   现在内地三五所顶尖的大学,政府和社会给了那么多钱,如果还不赶快把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员招聘和评鉴制度,学习过来、适当调节、坚持下去的话,给多少钱也没效果。   在今天的中国,少数省市已经开始试行公务员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国证监会的高级管理层也有从香港地区特别聘请回去的人,难道中国最好的三五所大学的教员不可以向国际上公开招聘吗?   为什么不可以?你只要把标准定得比较合理的话,全世界的人才(至少华人)都在那里,然后根据你的资源去吸引尽可能出色的人。   《21世纪》:这也包括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吗?   丁学良:当然!香港科技大学就是在美国招聘领导人员,从校长到学术、科研副校长,等等。现任校长朱经武教授就是从美国聘请来的全世界超导研究的领先人物。   《21世纪》:现在内地呼吁留学生回国效力,但也只是在专业人才极缺的技术领域内;其实,最重要的是让留学生回到内地的大学去效力。大学素质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   丁学良:对!中国的留学人员要回国,应该首先回到大学里去。只有把大学办好,其他的研究所、科学院等等才能办好,因为人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企业界、社会各界的应用型人才也大部分靠大学来培养。   国内的大学教员必须面向国际招聘,只有在国际上招聘,才能把标准提高。这就像中国的产品一样,在邓小平改革之初,如果中国产品只是瞄准国内市场的话, 中国的经济永远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因为产品的品质、花样和风格,只要能在国内卖掉就行了,那就永远不会朝着国际水平的目标改进。我们看到,今天中国人 穿的服装和使用的器具如此多样化,这是经济面向国际开放的结果。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落实到大学发展上。内地大学现在实行的那一整套的招聘和评鉴教员的方式,在邓小平提出这个思想近20年后,仍然没有面向世界,也没有面向未来,当然也无法面向现代化。   国际一流大学的筹款制度   学而优则仕   丁学良:中国的儒教传统讲学而优则仕,我看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倒把这个传统落实得不错。像2001年获得诺贝尔奖的Stiglitz,他当 年为什么能做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第一副行长?因为他是美国名牌大学研究做得出色的名教授;而不是因为他本来是官,跑到名牌大学当教授。   所以,在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学而优则仕应该是重要的规章,要反对的是官而优则学。我不是说行政官员不能当兼职教授,而是说行政官员中间那种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常规地讲课的人不能当兼职教授。   《21世纪》:国内大学愿意聘请官员当教授,可能跟中国大学的知识老化有关,在改革时期,政府官员处于改革前沿,掌握很多材料和信息,而大学希望得到这些信息,所以把他们聘为兼职教授,这种情况很多。   丁学良:国外的大学也经常请工商界的高层管理人士或政府官员作报告,有时给报告人很高的酬劳。但作报告是一回事情,授兼职教授头衔是另外一码事。不能把两个范畴给混淆了。   举例来说,哈佛大学新当选的校长Lawrence Summers,原任美国财政部长,此前他还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副行长。2000年哈佛大学遴选新校长时,也有人提名克林顿(总统职务即将卸 任)和副总统戈尔。但哈佛大学聘任委员会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排除在外。   哈佛大学解释说,像克林顿、戈尔这样的人可以领导一个大国,但不一定能领导好一个大学。领导大国和领导大学是两回事,领导第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丰富的学 术背景,而克林顿和戈尔不具备。哈佛校方还解释,Summers被挑选为新校长的原因,主要不是他当过财政部长,而是他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得第一流,是国 际知名学者。你想想,领导一个大国的总统不能领导一个世界一流大学,这句话就够了,你就知道世界一流大学意味着什么。   教授,包括兼职教授,是一种专业职称,并非一个官员去作一两次报告就能成为兼职教授。内地有些商人给大学捐了点钱,也弄个兼职教授。在国外,对于捐款的商人,大学对他也有感谢,但不会把教职送给他,因为这是两回事。   像医院一样,如果是一所好医院,即使有人出于慈善之心给医院捐了钱,医院能聘他当兼职医生吗?   讲座教授与基金制度   《21世纪》:内地一些大学授给一些人兼职教授,也是为了获取一些社会资源吧?   丁学良:为了获取资源,你可以用其他方式给他回报。像香港科大,你看到很多建筑物、演讲厅上都印有捐款人的大名,这是一种方式。在西方大学里还有比这 更好的方式。海外华人捐款喜欢捐建筑,因为建筑放在那个地方,看得见。犹太人捐款就较少愿意放在建筑上,而是设立一个讲座,冠以他的名字。   像我在哈佛大学的导师Daniel Bell,是亨利福特讲座教授,是福特家族捐的大钱。这样,讲座聘请世界上著名的学者,就把捐款人的名声传播世界,而且代代相传。   《21世纪》:内地也有相似的做法。   比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先由君安证券出钱设立了君安讲座,后来改由慧聪公司出钱,又成了慧聪讲座。   丁学良:这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比把捐款的人聘来当兼职教授好多了。但这只是一个论坛,而不是我所讲的讲座教授,这种体制中国内地大学似乎没 有。它必须是有永久性的一笔大钱,成立基金,放在那里生息。这就要求有基金和信托人制度。现在香港也遇到这个问题,有些公司、富商向大学捐钱,大学今年明 年就把这100万或200万用掉了,以后这名也就没有了。这就不能成为永久性的讲座教授制度。   在西方,捐款设讲座教授要谈条件。这个钱是永久性地给大学,大学不是一次性地用完,而是投入基金。像哈佛大学1986年左右,非哈佛校友来捐款设 立一个讲座教授的话,至少要捐500万美元。投资基金回报的一部分用来支付讲座教授的工资,一部分返回基金再用作投资。这个讲座将几十年几百年地存在 下去。这才是名牌大学的传统!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项稳定的制度,生生不息的有生命的制度。   捐款人在如何用钱方面可以提条件。比如,他可以提:这个讲座必须放在历史学科或是生物学科。但他不可以干涉大学聘任该讲座教授的过程,那是大学自己的事,必须按照该大学的学术标准去做。   获取捐款的规则   丁学良:法治国家有一整套的制度对付卖文凭之类的丑闻。举例来说,前不久,牛津大学一个比较穷的学院,牵涉到准备收钱以降低入学标准的丑闻。   有记者装作一位有钱的家长,说他准备给这个学院捐很大一笔钱,但他有两个青少年,学习成绩不一定能够达到该院的入学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学院是否可以考虑灵活一点?   接电话的两个人是该院负责招生的资深人士。他们表示很有兴趣考虑这件事,但请他不要把这件事泄露。就这样,学院的两个人上了圈套。   这个事情还没有做呢!只是记者设下的圈套,看看这个学院有没有可能做这种事情。但这条消息在报纸上捅出来后,该学院那两位负责人辞职。   从法律意义上讲,刚才那两个人还不到判刑的地步,因为他们还没做事呢;但从学术操守上讲,他们作为学院主持招生的高层人士,已经表明了有这样的意图:降低入学标准,以便获得家长捐款。这就不行,他们就得辞职。   可是,在中国内地,一些大学卖学位、卖文凭的丑闻,报刊披露那么多,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所有的大学都想从外面获得捐款,但获取款项的方式不能没有规章制度。   越是好的大学,在外面获取捐款、争取资源的程序越是要严格,否则就会败坏学校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积累起来的声誉。   再举一例。我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学校一个研究中东问题的中心的主任被迫辞职。因为他获得中东一个产油国捐助的几百万美元。他并没有把这笔钱作私人用 途,这笔钱还没拿过来呢。当时我们这些学生很惊讶,因为美国社会有种族歧视现象,而这个主任又是少数族裔,所以很多人有疑虑。   哈佛大学校方解释道:哈佛大学建校近400年来,对于怎样争取、接受外面的捐款,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向哈佛大学(不管是系、中心或学院)表 示捐款意图的时候,这些单位不能跟捐款一方马上进入交接过程,而必须首先报告校方。在校方认可后,才能跟对方谈判:捐钱作什么用途?有无附加条件?等等。   但前面讲的那个中心主任,在对方表明捐款意图的时候没有报告校方,而是在把这笔钱基本谈妥之后,才报告校方。这就违反了哈佛的规章。   为什么这个规章很重要呢?校方解释说:中东地区产油国想向哈佛捐款几亿美元的人有的是,但哈佛非常谨慎。因为中东这个地方战火纷飞,冲突的各方生死仇 敌,如果哈佛接受捐款而不考虑款项的来源背景或可能的后果的话,接受了甲方的捐款,乙方就会认为哈佛关于中东问题的研究成果,是被人家拿钱收买的。这就会 破坏哈佛的声誉。其次,如果哈佛大学的教员、学生到中东地区开会或做研究的话,就有可能被敌对方当作人质,危及生命安全。仅这两点考虑,就足够解释对那位 主任的处理了。   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也是在外面筹款、拉钱,请问规章制度是怎么样的?   要强调,不仅在捐款来了以后,在使用上应该公正、透明,在捐款拿来之前,就应该有规章制度。因为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啊!   原刊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4-30及2002-05-06   作者授权中评网发表   中评网:www.china-review.com   版权所有:中评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个人分类: 即时评论|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的意味
wanghongcai 2009-5-6 10:01
中国人都希望中国的大学尽快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当然也不例外。对于不同的人,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我而言,中国大学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意味着: 如果中国大学现在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后我就不会被整天催逼着去完成什么指标了,不用再去对付什么考核了,因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后,大学就会更重视质,而不是更重视量,那样就必然要给教授以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那样的话大学教授就会比较自由了,大学教授就会干点真正的学术。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后,大学就不会那样整天地忙于作秀,也就不需要大作什么表面文章了,它就可以该做什么做什么了,这样就不会把教授们当打工崽一样对待,就不会那么专断地要你去干什么你就必须去干什么,不然就会威胁你走人。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后,大学校长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不会再说那种没有水准的话了,也不会再办那种没有水准的事了,从而就不会那么主观臆断、刚愎自用了,在用人上也不会只选那些听话型的、爱奉承的人了。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后,大学生们的心就会重新飞回到教室,会专心于学问,会对知识自身产生兴趣,会与教授们一起探讨学问,而不是希望教授们马上传授一些锦囊妙计,一夜间发财致富或成为学术贵人和社会明星。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学校的行政风气就一定会有一个大变样,教授们不会被象对待三孙子那样被办事的科员指挥得团团转,今天一个报表,明天一个汇报,后天一个总结,终日里为了这些小帐忙得不亦乐乎。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教育部长也就可以长长地松口气了,也就不会派那么多的大员去各处巡查,也不会使大学校长们整天无事忙,为了迎接检查团而大做表面文章,并且不惜以折腾教授们去讨上级欢心。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学术环境必然大大改善,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依靠关系来发表文章,也不会出现依靠地位来获取课题的故事,当然学术腐败事件也会大大减少,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学术、官僚、资本大融合的局面,那时学术将更加独立自主。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大学校园将讲究以学术为本,学术更加以人为本,人人更加注重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更加自由,这样出现了各美其美,美其所美,美美与共的局面,这将是一个和谐世界局面的出现。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中国将出现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那时作为国人一员也将扬眉吐气了,不必唯洋人马首是瞻了,也不必投洋人欢心去做一些洋八股了。那时中国学人的脊梁就会更直一些了。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中国的大款和高官就不用把子女送到国外去搞洋插队了,也就不用把大把的人民币施舍给外国人了,那样就会使国人得到更大的实惠,从而也带动中国教育产业的发展,甚至还能把许多洋人吸引过来,从而也可以大大壮大国人的声威。 当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后,教授们就不必去追求什么在洋人的刊物发表什么文章,教授们就可以搞一些更实在的学问,这些学问将直接服务于国计民生,这样就不会把大量的纳税人的钱去支持洋人的建设,这样教授们活得就更加实在些,就不用再为了苦撑面子去活受罪! 可以看出,一流大学对我而言可谓意外深长。我希望中国大学尽快地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2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谈“量化”评价
等离子体科学 2009-2-24 20:24
笔者上次说到,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评价,主要看同行的 reputation 。这对很多评价标准(比如大学排行榜)也是适用的。 一位名牌大学的领导曾问过笔者:怎么才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这确实是一个 good question (有点像中文里的问得好!;一般不仅指 very good ,而且指 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 那是 985 工程刚刚启动的时候,财政部一位领导到这个学校去说:国家给你们这么多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你得提出几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硬指标,至少证明你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不然我怎么验收?这里所谓硬指标,就是指可以量化的指标。 当时笔者的回答就是:同行的 reputation 世界上其它学校的校长们、教授们、学生们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有多少量化的成绩,你也不是! 为此,该校专门组织了校长带队的考察团到欧美转了一圈,问了诸如牛津、剑桥和美国 Ivy League 的校长们。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 reputation 。 拿毛泽 东他老 先生的话来说,这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前些日子,一位美 国 教授来访,谈到他正在和一位日本教授合著一本关于湍流的书,即将付印。这位先生在和一位中国女子谈婚论嫁,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正大着,所以提议书的封面上印一个能够把湍流理论概括得最好的中国字。那位日本教授建议用涡(对应湍流的基元 eddy )。至于用什么字体,那位日本教授在 Email 里写道: You are visiting PKU, where you can find the best Chinese language scholars in the world, why dont you just ask them? 这就是 reputation 。尽管根据统计数字,根据一些量化的硬指标,很多学校的中文系在一些方面可能更一流一些。 这说的是学校,是一个群体的科研教育水平。对具体的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提起牛顿,就想起他的微积分、经典力学定律(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提起爱因斯坦,就想起他的相对论;提起李、杨就想起宇称不守恒(数学物理学界还会想起 Yang-Millis 场);等等。提起某位知名的学者,也总是说他(她)做过什么什么的,如数家珍。这就是 reputation 。也有提起某个名字,只是说他是个院士,或者他是校长、院长、主任。。。这当然也是 reputation 的一种。 记得前几年有个城市的教育部门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可能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做一点移风易俗的事情吧),规定中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告知本人,不得公布。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可是收到很多家长的抗议:我的孩子不知道他(她)在班级处在什么地位了,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笔者读书的时候,有一门选修课,教授只给通过、不通过的成绩。也遭到一位同学的抗议:这个成绩,以后拿到单位去,领导怎么知道怎么使用我!(不要笑,这是原话!) 都是量化惹的祸! 我们有的朋友,就是在这种从小比分数形成的量化思维里长不大:不列出个 1 , 2 , 3 来,就分不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糟的。 当然,首先要有量,然后才有可能评价优秀和一般。但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已经做了教授、副教授的资深科研人员,量的阶段早已经过去了,到了讲究质的时候了。量的评价不是没有用至少有统计上的意义,但只可以作为参考,不应该做主要的标准。 一篇文章, CNS 或者 PRL 接受不接受,甚至送审不送审,有量化标准吗?被 rejected 的理由,常常只是不适合在这里发表。美国的同行们管这叫 judgment call 。这也是一种 reputation 。高水平的工作,本就该这样来评价。当然这会产生很多不公平。但是工作做到这个境界,就不会在意发在哪里了。发表的目的,是给同行看。关键是看同行们的 reputation 怎么样,看同行们,特别是你在意的、尊重的那几个同行是不是 appreciate 你这个工作。 量化评价越少,说明我们的科研、教育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笔者知道至少有一所Ivy League school,聘请 终身 教授的标准,就是给世界上这个教职所在领域的 leading scientists 发一份问卷:列出 10 个你认为世界上这个领域里有资格做这份工作的科学家。按照这些问卷上提及名字的次数做出一个候选名单。如果申请人不在这个名单的前 10 名里,对不起,来面试的机会也没有。这就是基于同行 reputation 来评价你的工作和能力的一个例子。 有人问:名单上前 10 名的人基本上都有不错的工作,人家会来申请吗? Good question! 如果这些人不来申请,怎么办?会考虑后面 10 名吗?不会!如果这前 10 名的人不来申请,那这个位置就取消了!这叫宁缺勿滥!。这就给那些正在做 tenure track 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们很大压力:你必须是领域的 top 10 ,不然你的职位就不保!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也这么招聘,那就达到世界一流了。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103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