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多伦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多伦多闲游记3:多市之秋
热度 3 IrisXTBG1 2013-10-4 08:08
这个季节是多伦多最美丽的季节,但我去瞎晃的时间其实挺少,多少是有点遗憾。很多美景没看到……传说市区的几个公园就蛮好,但都没去。周末去买鞋子回来的路上经过了两个不大的公园,小作停留,可惜天气不好,阴天。 在路上看到了一场橄榄球赛,就顺便停留了下。多伦多人特别重视休息,加班的人很少,大家都非常享受周末和假期,潇洒到很多私人的小店周末和晚上都关门了。例如周六在一家运动鞋店,5:50pm,店里的工作人员很礼貌跟我们说:只剩下十分钟了,买鞋子的话尽快吧。哪有做生意的6点关门的?不是下班后才有时间逛街么?!可是人家开店也要下班了。 看完橄榄球赛后经过的第一个小公园,周围都是漂亮的别墅,这里有一个小湖,湖里很多的水鸟,岸边的树林开始变颜色,旁边还有一个超大的草坪,草坪上有专门的骑行道,于是我顺便在大草地上骑了一段。秋天的金黄和枫红,还有盛开的花,色彩真丰富啊。 这是另一个公园,也有一个湖,穿过湖边的堤坝,我还骑到了里面的荒地里。遇到了一个新加坡人,他说他经常到周边骑车,有很多漂亮的地方,说得我心痒。正在花丛拍照时候,突然传出来一个黑帅哥,吓了我一大跳,弄得人家很不好意思。原来他在湖边钓鱼,收工要回家了,我问他钓到鱼没有?他说没有,just for fun。很多人告诉我black很危险,在我们的周围比例很高,不要单独出门。其实我遇到过的所有black都挺友善,但鉴于自己确实人生地不熟,还是不能独自晃荡太多了,所以原本觉得可以骑车的很多地方其实都没去。还是有些遗憾 昨天去语言培训中心参加了一对一的Tutorial,老太太非常热心,一聊天就忘记时间了。结束后决定骑车去转转,这里大概是校园靠北的一个停车场,旁边就是一个茂密的树林,另一边是一排小别墅……哦,我忘记拍了,York这边有好多漂亮的别墅,看得让人觉得加国人民真幸福啊。 这条路边的叶子变得挺好。除了世界闻名的红枫叶,还有很多金黄的树,时不时就出现在你面前,那颜色灿烂得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树叶变色后就意味着很快会落叶了 ,所以秋天的绚烂其实是短暂的。期待这个周末的 Algonquin公园的红叶之旅有不错的风景。 正在变红的枫叶,随风摇曳,透过明媚的阳光,期待全部满树的枫红。 想象下这棵树全部红了的时候吧,该多美啊。
个人分类: 出门看看|63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多伦多闲游记2:安省皇家博物馆
热度 4 IrisXTBG1 2013-9-30 10:23
皇家博物馆是来之前就在打算要去的,拖了两个周末后终于去了。但到那里都快2点了,下午五点半关门,很多东西走马观花。原谅我对那些精致而奢华的收藏品的崇拜,远古文化却没记住什么…… 银制品,散发着银光 宝石厅里的各种宝石,估计每个女人都会喜欢 一定要说下这颗巨钻,896克拉,简直难以想象,什么叫价值连城,天啊 地球里的珍宝,矿石的展厅太棒了,满柜子 色彩斑斓的矿石,足以让每个人为地球的宝藏感到惊叹。 生物馆,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蝙蝠洞,还有给小朋友们设计的各种互动教育游戏,做得非常好 这树够大吧 愤怒的鱼 这样展示植物蛮不错 楼梯围着的两个巨型雕刻,直冲房顶,很壮观 木乃伊的里面和外面,真是漂亮的棺材 其他精致的小物件: 埃及的一面镜子 我很像买一套类似的纪念勺子,没找到 自己唯一的留影,抹杀这昂贵的镜子了 很喜欢这个舞者 玻璃也是一大类收藏,也是我喜欢的 没有广角啊……拍不全这个外貌,古老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博物馆的外面是建筑上的一个杰作 我确实很懒,不想写字……看官们随便看看吧
514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面向亚洲,携手中国
whyhoo 2011-12-4 19:37
面向亚洲,携手中国    ——驻加拿大大使章均赛在“2011领导者研讨会”午餐会上的演讲   (2011年11月29日,多伦多) 尊敬的达奎诺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意义重大(“Engaging China in a Dynmaic Asia-Winning Strategies for Canadian Success”),既关系到 世界和地区格局的新变化,也关系到未来中加关系发展的方向。我很愿意同在座各位就中加如何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中把握机遇、拓展合作交换看法。    国际格局转变与亚洲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始终增长乏力,债务、就业等问题严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际格局也因此进入大变动、大调整时期。   其中一个重大变化是亚洲作为一个板块实力迅速崛起。   亚洲的经济力量不断增强。2010年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超过45%。预计今明两年亚洲经济平均增长率将接近7%,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借助中国及印度经济强劲增长,2030年亚洲经济规模很有可能超越七国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区。   亚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亚洲成员目前已占二十国集团(G20)四分之一。根据IMF 2010年份额改革方案,亚洲国家在IMF中的份额将增加超过5个百分点,至22.5%。在本月G20戛纳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夏威夷非正式会议、东亚峰会等一系列事关全球经济治理及亚太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会议上,亚洲国家的声音都倍受瞩目。   正因如此,有学者提出国际力量重心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尽管我不太赞同这个理论,因为发达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仍然遥遥领先,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如“亚细亚”本意“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的发展的确相对“阳光”多一些。    中国和加拿大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亚洲   中加都是亚太重要国家,一个是什么样的亚洲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我们需要长期稳定的“和平亚洲”。亚洲的和平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加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当前谋和平、促稳定、求合作正成为亚洲发展的主流,但地区热点问题仍此起彼伏。我们应当支持亚洲国家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并为增进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团结与互信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持续发展的“繁荣亚洲”。中加都是亚洲发展繁荣的受益者。2010年,中国同亚洲国家贸易额达到931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近1/3。今年仅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就将超过3500亿美元。由于地缘和人缘之便,亚洲是中资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亚洲市场在加拿大外贸格局中的权重也在上升。过去5年间,加对中国、印度、印尼等亚洲国家的出口每年均呈现两位数增长。要巩固这一势头,必须有亚洲旺盛的购买力和投资需求作为支撑。   —我们需要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亚洲”。中国一直积极推动、广泛参与亚洲区域合作,促进亚洲联合自强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我们在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同时,与日、韩等国共同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亚洲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互联互通建设,有利于扩大亚洲市场规模,为中加两国带来新的商机,也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中加关系现状   我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加拿大各界对亚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呼吁加拿大“向亚洲看”、“向东看”的声音越来越响。不久前,加中贸易理事会与加拿大首席执行官理事会联合赞助了一项题为《加拿大、中国及崛起的亚洲:战略建言》(Canada, China and Rising Asia:A Strategic Proposal)的报告,提出加拿大应着眼长远,尽快制定“亚洲战略”,以便抓住亚洲加速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该报告的作者多布森教授今天也在场。中国人有一句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我相信,敏锐觉察到亚洲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的朋友无疑是善谋全局、善谋大势的战略家。   加拿大“面向亚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是“携手中国”。我们高兴地看到,哈珀总理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后,大力推进经贸多元化战略,努力巩固经济复苏势头,并将中国成为加外交政策的最优先方向之一。   的确,今年中加关系中的大事、好事不胜枚举,合作已成为当前两国关系的最强音。   一、两国高层和政治交往十分密切。在刚刚结束的APEC领导人夏威夷非正式会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哈珀总理举行双边会晤。过去短短四个月内,加参议长、外长、国贸部长、自然资源部长、渔业部长、财长、旅游国务部长等高层官员纷纷赴华访问。当前双方还正积极筹备哈珀总理明年访华事宜。   二、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创“新”。一是双边贸易额达到新规模。今年1-10月中加贸易额已达38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这一成绩的取得尤为难得。二是投资合作取得新突破。加政府刚刚批准中海油对加油砂开发商OPTI21亿美元的投资收购。双方矿产、制造业、信息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中国企业对加投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三是服务业合作成为新亮点。今年以来双方在金融、法律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明显提速。中国银行在卡尔加里设立新分行,其在加分行增至5所。多伦多证交所、高林律师事务所均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三、两国人文交往持续升温。去年双方签署旅游目的地协议后,中国公民对来加旅游热情高涨。今年1至7月,约20万中国游客赴加旅游,同比增长22%,并带动两国航空公司积极开通直航。此外,两国年轻人中“留学热”、“汉语热”也不断升温。建交之初中加人员往来每年仅千余人次,现在每天就有2000多人穿梭于两国之间。    共创中加关系的美好未来   当前,中加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携起手来,通过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提高竞争力,在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占据主动。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   —要始终坚定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只有看到中国发展的前景,才能牢牢抓住其带来的广阔机遇。前一段时间,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的声音比较突出。但从数据看,中国今年前三季度的GDP保持了9.4%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明显下行,中国经济并没有“硬着陆”的风险;从中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将不断迈进,“十二五”计划的实施将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人民更加富裕,中国经济发展既有充足的内在动力,也有强大的内在需求;从地缘看,中国的发展是亚洲发展大势的重要组成,亚洲的整体崛起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和推力。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上指出,“经过我们自己的艰苦努力,加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无疑将是有利的。”   —要不断扩大双方利益汇合点。加拿大对华贸易和投资虽然持续增长,但在中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与跨国企业加紧在华布局、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关。扭转这一趋势的关键在于拓宽合作思路,深挖互补优势,结合两国各自发展战略和规划定位利益汇合点和合作增长点。中国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和现代服务业,加拿大企业在上述领域有领先科技和经验,完全有能力抓住更多商机,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中国在港口、铁路、公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强大的人员和技术优势,加正在推进“亚太门户计划”计划,双方可以开展互利合作。此外,中加还应抓住亚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机遇,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   —要努力夯实中加关系的民意基础。我注意到,尽管中加关系发展迅速,但有些加拿大朋友对中国不太了解。亚太基金会今年民调显示,将中国发展视为机遇而非威胁的受访者比例从2008年的60%降至43%,仅有10%对中国有好感,16%欢迎中国国有企业收购加拿大公司。我认为,这种误解或者不信任对中加关系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加强交往,增加对话,就会了解中国人以和为贵,珍视和谐;就会知道中国人谦虚包容,与人为善;就会相信中国国有企业参与竞争也要按规则出牌,投资加拿大是为了互利双赢,不是要动谁的奶酪。双方应当通过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充分利用地方友省、友城渠道,为两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进行面对面交往创造更多机会,为中加关系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媒体多介绍中加互利合作为两国民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我们需要站在新的战略高度看待中加关系。我们欢迎加拿大面向亚洲,携手中国,愿通过自身和平发展为加拿大带来机遇,希望通过双方的友好交流、广泛合作使两国人民共享和平稳定、繁荣富裕。我也真诚希望在座各位继续担当中加全面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以你们的真知灼见和行动力为中加战略伙伴关系添砖加瓦。   谢谢大家! 原文见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ywcf/t883475.htm
个人分类: 外交|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毛主席像出现在占领多伦多示威现场
热度 4 yzhang111 2011-10-17 05:30
有感于毛主席像出现在占领多伦多示威现场
从主席像来看,还是够正面的。看来北美受压迫人民开始觉醒了。有压迫就有反抗,这话看来不假。华尔街要注意,压迫人民的政府更要注意,尤其是加拿大。 图片转自《万维读者》
3461 次阅读|7 个评论
2011年感恩节 (外一则)
热度 1 montec007 2011-10-11 11:55
感恩节三天长假,分别去Science Meseum半天,在家学习一天,去同事家做客半天,同家人小孩一同到苹果园采摘苹果一天。最大的收获是在果园边的“野地”里“偷”得微型南瓜四枚,为Hollowean做好了准备。 ---------------- 外一则:吃在多伦多 晚上回多伦多吃新开张“西北楼”的羊肉泡馍。在多伦多,想吃湘菜吃“芙蓉园”、“玉楼东”;川菜去“半亩园”;广东菜就不说了,遍地都是。个人最喜欢去的还是“强记鸡粥”,那里的鸡粥、豆浆油条都是好,价格也极公道。一家三口,二十块可以涵盖小费。
个人分类: 三生有幸|3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赖昌星今日遣返回国
热度 1 eduman 2011-7-23 10:04
中新社多伦多7月22日电 (记者 赖海隆)据可靠消息来源说,中国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已经于温哥华当地时间22日中午时分,乘坐民航班机飞离加拿大前往中国。至此,赖昌星终于结束了在加拿大长达12年的逃亡生活。 图为当地时间2011年7月20日下午,加拿大移民暨难民局对赖昌星进行聆讯。中新社发 黄运荣 摄 不会判死刑和受虐待,但难逃法律惩罚 2007年2月13日,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说,“赖昌星回国会受虐待”毫无根据,我国已承诺不判赖昌星死刑。 干以胜指出:“我国刑法有明确规定,死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立即执行,一种是缓期执行。我国已承诺不判处赖昌星死刑,就包括不判处他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这个法律规定是非常明确的。”“中国是一个负责任、讲信誉的大国,说话从来是算数的。查处赖昌星走私集团案件当中的事例即可证明。”他说。 关于赖昌星回来以后是不是会受到虐待的问题,干以胜解释,中国于1988年批准通过了禁止酷刑国际公约,郑重承诺禁止一切形式的酷刑。中国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这当然包括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干以胜强调,说赖昌星回国以后会被判处死刑和受到虐待,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2006年5月23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表示,赖昌星将难逃法律制裁,这“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 2007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表示,承诺不判处赖昌星死刑,是国际合作途径缉捕赖昌星的必要条件,这种做法与司法是否公平没有任何关系。【 详细 】
39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加拿大环境部访问完毕,机场候机乱弹
liqx 2011-7-16 20:58
一晃十几天的时间过去,在多伦多度过。十点的飞机到温哥华转机,同事们害怕我赶不上飞机,建议我7点出门,我头天晚上就早早跟宾馆前台check out,吃过早饭,打个limo直奔机场。 有时候路上太顺也不是好事,这不,才7点35分,所有手续全部办妥,已经坐在Toronto的Pearson机场,百无聊赖,试了一下,发现还好有免费的WiFi, 这下终于找到点事情做了(其实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做,就别弄得那么伟大和敬业,就这点时间还非得加加班)。 加拿大的机场很有意思,我两周前来的时候也遇到同样的事情,办票的大妈第一次给我了登机牌,然后再指着我的Star Alliance-Gold卡说,对不起,我给你的座位太差,我再给你换一个,然后把原先的登机牌作废,重新打出一个更靠前的登机牌给我。 我心里纳闷,金卡不是都一起给你的吗?非得来这么一遭?但我没有说出口。 可能是我实在来的太早,候机区空无一人,我本来想找找有没有可供常客会员休息的候机室,好像没有找到。这时候想念北京的机场的公务舱旅客休息室,真是舒服,可以睡睡觉,吃点点心,喝点饮料。所以看来只能在这凑合一阵了,打开博客,写篇博客吧,很少写博客,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有时看看别人在博客里吵得一塌糊涂,我是绝对不愿意在这吵的,所以一般写的东西都比较温和,不想引起别人的不爽。 这两天国内新闻好像不断,达芬奇家具,高铁的故障,“三公”的公布,武夷山公路的塌陷,坐月子口水战,准院士的二奶传奇,明星们的离婚大战,等等等等。和同事聊天,说你不在国内,出的事情真多,搞得我还很认真的有所感悟,看来还真不能老出来。哈哈。狠狠的自我陶醉一把。 时间还真不经浪费,一看,那边已经有人排队准备登机,也太早了,还有半小时呢,那些老外是不是特喜欢排队啊。收拾收拾,也准备吧。
3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言于“中国-加拿大产业关系与劳动就业学术研讨会”
freedom110110 2011-5-10 10:06
2011年5月6日至7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与加拿大约克大学法律与公共政策中心共同主办的“加—中产业关系与劳动就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加拿大驻华使馆、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发展部、安大略省劳资关系委员会、哥伦比亚省政府、约克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多元文化社团、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高林律师事务所、多伦多市华裔和南亚法律援助中心和意大利马克比亚吉基金会、国际劳工局北京局以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的官员、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   5月6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与约克大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与法律硕士研究部主任鲁尔•福斯特教授共同主持,加拿大驻华大使马大维,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发展部国际和政府间劳工事务司迪巴罗•杨司长,加拿大约克大学帕特里克•莫纳汉教务长,加拿大约克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赖斯•雅戈布斯主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立宏教授,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研究员以及国际劳工局北京局管静和副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劳动关系司司长邱小平,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以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所长刘燕斌等。来自加拿大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18位专家学者,我国20余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劳动关系与劳动问题、就业歧视问题、工作场所劳工标准问题、劳动关系现状问题、劳动争议处理问题、集体谈判或集体协商问题、劳动政策的发展问题等展开讨论。   博主本人荣幸受邀做了“《里斯本条约》后欧盟成员国内部流动劳工的立法”的讲演,主要涉及《里斯本条约》的生发演进以及该条约对欧盟成员国内部流动劳工立法的影响等内容。(有关内容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此处略)   演讲结束的茶歇时间里,多位中外专家和我交流了相关的心得体会。其中,加拿大约克大学一位资深教授表示其对我的发言和相关研究非常感兴趣,故邀请我参与其主持的全球流动劳工问题的大型课题研究,并准备为我介绍其他各大洲从事该选题研究的专家学者。
2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科研为什么难受:优秀的人多的是!(脚印)
热度 4 罗岚 2011-2-7 08:48
春节阻止小孩长时间的玩电游,他冒泡了: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优秀的人多的是! 当然不会把小孩的话当回事,也许是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商品房进行一些研究,对外沟通比较少,引起了小孩的不理解----其实,从做博士开始就是参考着其他博士的脚印和自己确定的方向进行,博士后也是如此:首先是一个多伦多博士后的脚印,虽然在中国有了个特聘职务,大部分时间还是只在自己的空间研究;再是一个天津博士后师兄的脚印,和老板一起做教授. 读了博士选择研究所或进行研究,如果没有能力独立,无论领导喜不喜欢,肯定难受:到目前为止,工作过的研究,政府机构里都有优秀的研究人员流动到发达国家,这些研究人员在中国也都是正式工作:更让留下的研究人员难受的是,向发达国家流动之后,中国没有了结他们工作应该得到了尊重和报酬.更有甚者,还造谣诽谤. 全世界没有义务工作和科研,不论承不承认. 在中国做科研不容易,想作出成绩更不容易:除了科研人员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还要为研究团队想好作出成绩以后的退路.也许,这也是中国的教授们只能做老板的原因,有眼光的老板没准可以导出一些成绩.
38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多伦多遭遇暴雪
杨学祥 2011-2-3 15:49
组图:加拿大多伦多遭遇暴雪 来源: 新华社 2011年02月03日06:40 我来说两句 ( 0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多伦多,2011年2月2日 多伦多遭遇暴雪 2月2日,旅客冒雪赶到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 当日,多伦多市遭遇暴雪,部分地区降雪量超过20厘米,造成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近300次航班被取消,市内多数中、小学校停课。 新华社发(邹峥摄) 多伦多,2011年2月2日 多伦多遭遇暴雪 2月2日,两名行人靠滑雪装备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湖滨路上行走。 当日,多伦多市遭遇暴雪,部分地区降雪量超过20厘米,造成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近300次航班被取消,市内多数中、小学校停课。 新华社发(邹峥摄) 多伦多,2011年2月2日 多伦多遭遇暴雪 2月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清雪车辆在停机坪清除积雪。 当日,多伦多市遭遇暴雪,部分地区降雪量超过20厘米,造成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近300次航班被取消,市内多数中、小学校停课。 新华社发(邹峥摄) (责任编辑:马涛) http://news.sohu.com/20110203/n279205778.shtml 日本:创纪录暴雪 汽车房屋被积雪掩埋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1日 21:5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美国、日本遭遇强降雪 积雪量创纪录 01分46秒 日本:大雪不断 横手市民与积雪奋战   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新闻):1月31号,日本福井县等地普降创纪录暴雪,到1号上午,虽然大雪已基本停止,但是道路上厚厚的积雪依然给交通运输带来了麻烦。   到1号早上7点半,福井县敦贺市的积雪厚度已足以将一辆小轿车掩埋。   本次降雪积雪最厚的地区位于福井县南越前町今庄,到1号上午,该地的积雪已达到2.44米,打破了当地降雪量的最高记录。为避免房屋被积雪压垮,人们冒着严寒爬上屋顶铲雪。每户铲下来的积雪都有1人多高,堆在道路中间形成了一个个“雪山”。   受大雪影响,当地多条高速公路发生拥堵。铁路交通受大雪影响一度全线停运。到1号中午仍有41次列车停运。据西日本铁路公司表示,列车时刻预计到1号傍晚完全恢复正常。 视频编辑:张冀文 责任编辑:刘一 http://news.cntv.cn/world/20110201/110457.shtml 视频:美国暴风雪肆虐致道路结冰 车辆路面漂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2日14:27 CCTV新闻频道 顶8 添加到专辑 分享 添加到点播单 | 评论:1 转帖到: 我要评论 | 常见问题 | 举报 时长:25:25:25 频道: 新闻中心 标签: 暴风雪 简介:   一个超大规模的暴风雪2月1日袭击了美国大片地区,德克萨斯州很多路面结冰交通受阻,车辆漂移的惊险画面不断上演。   2月2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2-02/142761252435.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4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访墓随感
montec007 2010-10-4 02:08
很早就听说张国焘 的墓在多伦多东区Scarborough的一个公墓里,一直没有闲心去。最近气温骤降,心情也因之起了些变化,于是今天上午决定去看看。 与科网新星孔大小姐喜欢为自己找墓地不同,我只是非常喜欢参观不同的墓地,原因主要是那种地方通常都非常悠静,特别适合于做些有关人生的思考。刚到加拿大时,误访过一个墓地,每块墓碑上都有姓名和生卒年月,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算下来,几乎都是八、九岁,十来岁的“短命鬼”。当时很是纳闷,还有这种专为短命鬼的墓地?直到我几乎转完了整个墓地,才在一个献花的小卡片上看出了端倪,原来那是一个宠物墓地。再返回去,大致才看出来一点名堂,这是狗的,那是猫的。 书归正传,GOOGLE上一查,倒也离我住处不是太远,开车20分钟也就到了。网上说张墓在墓地的第5区,也不难找。可是要找到真正的那块碑,可不容易。起初第一圈还是抱着看风景的态度。因为网上有人贴过张的墓碑,我大体有些印象,第一,是立式的,第二,是中文,第三,碑的尺寸不小。所以我根据这些印象去找,我想找张墓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转了一圈,没有。再转了一圈,还是没有。一度想去找管理处查寻了,可是又忘了张的姓是怎么拼的了。于是第三圈开始全神贯注地找了。全神贯注之下,突然有个想法,同一块墓碑正反两面会不会有两个不同的人?有这样一个疑问之后,一验证,还真有这种情况,虽然不多。发现这个之后,心里就想,但愿张国涛别最后落个这样的地步吧。最后,被我终于找着了,就在墓地的第一排,可是却在背面。当时真是有些五味俱来的感觉。 从网上找来的一段文字: 当处于事业巅峰时期的张国焘率10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将士转战川陕,觑视前来与四方面军会师的毛泽东率领的一万多中央红军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晚 年是这个样子,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子女竟出不起丧葬费。张国焘三个儿子都有家小,无力分摊全部丧葬费,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蔡孟坚通过黄少谷转告了蒋经 国。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979年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http://www.macbbs.ca/bbs/viewthread.php?tid=39752) 别的不说了,上些片片。相机不好,还被女儿当玩具砸过几回。将就着看吧。 建于1826年的公墓,在Scarborough市的东南,张墓就在第五区那个小圈边上。 加拿大的枫叶红了,我今天穿上了冬天的外套了。张墓就在这棵枫树的路右边。 很浪漫的一块墓碑,先生还在世。 哦,天国也有万圣节吗? 似乎每个墓地必有的日昝,写的是什么,想想吧? 摩西十诫,最后一诫,You shall not covet. 这块墓碑很有创意,儿子大概是个艺术家吧。 华夏子孙遍天下! 很标准的中国式墓碑用词,显考、显妣。 二人均未死先立碑,我是现在上传相片时才发现的。所有用材估计都是从国内运过来的,版面布置太糟糕了,显得没有文化。左“来龙”右“后士”,这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做法。 猛一看,以为是马英九。落叶归根,无法归根就把家乡地址写上吧。 碑如其人,真是素雅。中年丧妻之痛,谁人能知?应该是大陆过去的吧。这是今天见得的最漂亮的中国人的碑。 张公国 焘 。可惜啊,墓竟然似乎还是妻子立的(Beloved Husband) 墓的背(北)面。侧面是两个十字架。不知张公晚年是否基督了。 我给他们献了这一片小枫叶,算是作为一位江西老乡的心意。 我以后的墓碑应该就像这样,静静地躺在地上,任人踩踏,上面只有名字和生卒年月,骨灰最好一半到水里,另一半不带容器埋在这个石头的下面。椭圆边框为后期处理。
50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何美欢老师加油!
远帆 2010-8-24 23:44
看到水木BBS上同学们的声声关切,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那就是常常被大家称赞的Betty老师。最早知道她的时候,是因为她对我们赴多伦多大学交换学习的清华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她是香港人、 是多伦多人,在这两个城市都干得极为优秀,而要说事业二字,那一定是她来到清华,和在这里所从事的教育。学术的严谨,须以自己为榜样,教学的热忱,不能用世俗来衡量。 每位熟悉她的同学都写下了最真切的言语,更多的解释已经多余。我是一位医学生,知道情况危重,但如果有一次机会,我仍祈求奇迹出现! 远帆 发信人: leoputin (pangpang),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听说何美欢老师病危?求真相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21 02:56:39 2010), 站内 情况如下: 从北医三院回到宿舍,打开电脑,闪现的就普通法精要的结课作业。 从来没有想到,这样一门精彩绝伦的课,以如此之结局成为残局。 从来也没有想到,会亲手把我所敬重的老师,以这样的状态,送往医院。 从来的从来,Betty Ho, 都是一个这样的存在,课上的严厉,课时的严谨,课下的随性,我们熬夜写report, 她熬夜改report-4个组风格迥异的report, 逐条逐字。 今天本该是2010级清华大学法学院普精一的结课lecture,一组准备了印有20个案例名突出显示Sparf的T-shirt, 正面的I love betty,承载了全部的敬意。九零后在我们组的贺卡上写着energetic,是的,Betty在我们面前,永远是充满了活力,即使是在她宣称I am 63的时候。 可是,Betty病了。 从不迟到的她在16:30没有出现,我们颇感意外,在17:30音讯全无,我们惊慌失措,果然,房门反锁而没有反应,却传出清晰的手机铃声,出事了。 从Betty脸上已经风干的呕吐印记,可以推测,她这样痛苦而昏迷已然很久,这个细节在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痛苦,只有下意识的呻吟,而不能有任何反应。的确如此,从我们这次48小时作业起算,至少在1天内已经没有人见到她。而她极其罕见地爽了与师姐约定的午饭,从她10多个未接来电的手机,我们可以想见,早在午饭前,她已然陷入了昏迷。 无奈北京救护车的速度1个小时到达清华校内,45分钟送达北医三院。途中无数次颠簸以致我不得不用手托出心脏检测仪,车老师不得不蜷缩在一个狭小的角落维持的强心针的药剂。即使如此,我依稀记得,把她从床上抬到担架,再从5楼抬下来的时候,她在呻吟。即使在救护车上,她的瞳孔没有光照反应,仪器上依然显示着坚强的心跳和呼吸。 北医三月的急诊118室周围,陆续聚集了一群人,往届普精何老师的学生及法学院老师,学校领导,我们焦虑而无助。CT扫描显示了最坏的结果,脑干出血,而且出血量不小,估计15-20毫升,最关键的是,出血还在持续。 王院长拿着报告直奔北大医院找专家会诊,谢副校长紧急联系着各种资源,各路专家汇集此地,会商的结果却是,脑干出血无法开颅,只能保守治疗,且治愈可能性极小。 全世界寻找Betty的家人Betty一个人在中国生活,就为了给我们上课。从多伦多大学法学院院长,到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绕了地球一圈,获悉其哥哥今天居然就在北京,对于一个腿脚不太方便的人来说,今天的出现不知道是不是某种隐喻。 21点10分左右,医生突然出现,告知我们,Betty自主呼吸已经停止,口腔中有血液,已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并征求是否进行下一步心脏按压。所有人心中一紧,第二份病危通知随后而至,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在祈祷着神的存在。 王院长亲自推着Betty哥哥到来。一位坚强而极具风度的老人,只是平静地感谢大家所做的一切,和京港两地大夫讨论治疗方案,并希望能够请学校联系政府,开通专机通道,将Betty直送香港。可是,Betty脑部持续渗血的境况,已经不允许她承受任何颠簸。 00:20,在各方努力之下,终于得到ICU床位,一群人缓慢地将Betty推向病室,那一瞬间,整个ICU过道被人涌满,Betty若能知道,她几乎所有的在京学生都已出现或已委托家属出现,应该是欣慰的吧? 我不愿意引用专家会诊的结论,因为,我相信,任何事情都存在例外,就像我们的结课案例中Majority所阐述的那样。但是,我的义务在于,向普精2010届的31位同学通报事实的情况,那就是,北医三院院长认为,也许只有7天。主治医生认为,三天已然艰难。 但是,这个世界是因为例外而精彩。Betty,一个加拿大人,每年不远万里,自费飞回国内,在清华北大两所法学院开设普通法精要班,不求名利却提供我们各种上课费用,课间点心,午饭,晚饭,聚餐费用,和我们这样一群不大不小的孩子一起熬夜,第二天已然精神抖索地拷问我们对案例的理解,睿智地寻找我们逻辑的漏洞直到将我们逼向死角,满意而归。这样坚强而独特的人,一定有她坚强而独特的存在方式。 所以,我相信,Betty, 你一定可以。 Tough it out! 发信人: hai222 (小西), 信区: SL.THU 标 题: 转帖:中国教书最认真的老师愿何美欢老师坚强地渡过难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16:29:35 2010), 站内 中国教书最认真的老师愿何美欢老师坚强地渡过难关 发表时间:2010-8-21 12:48:00 阅读次数:135 所属分类:未分类 晚上正给一位远在德国学习的友人回邮件,突然看到一封新的邮件,说何美欢老师病危,正在北医三院抢救。脑子轰然一响,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天前,何美欢老师刚刚在清华东门外的醉爱请我们几个上过课的学生吃饭,一一询问了每个同学毕业后的去向和工作状态。打车赶到北医三院的急诊,走廊上已经挤满了许多自发赶过来的同学。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这让我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清华的 校长 ,法学院院长和许多负责的老师也都来了,何老师的家人也已经专门从香港赶过来了。何老师正在急救室里急救。心里一酸,眼泪就要掉下来。 几天前,何老师还说最近几年都没有体检,这次回多伦多,准备好好休养一下,什么都不干,准备开学。她还说,我们曾经写过的普通法的作业和试卷,他都保存着,并且花了高昂的运费,都运回多伦多,准备以后好好地总结这门课程,再写一本讨论和总结普通法教学的书。 在中国,我从来没有看过一个老师,在教学里倾注了如此之大的心力,又为此做了如此之大的牺牲的。何美欢老师来清华之前,早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律师,香港大学的教授,来中国大陆教书,唯一的目的,恐怕就是为振兴中国的法学教育贡献心力。凭借何老师的学养和实践经验,如果像大陆的许多教授一样,应付一门课程,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何老师对待备课的认真,恐怕只有和他接触过的学生才了解。每年《普通法精要》大约三分之一的阅读材料,主要都是英美法系的重要判例,都会做调整和更新。根据我上普通法精要课程一的体会,每次课程,能够把这些案例全文读完,并且做初步的分析,已经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事情了,我们小组每次讨论案例,都要到晚上十二点多才结束。而何老师不但要在浩如烟海的案例材料中挑选出这些案例,将它们根据讨论主题的需要进行设计和排列,同时上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报告和发言,进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和启发,这是高度紧张和兴奋的,自然要耗费许多心力。每次课后她自己都对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做系统的总结,这需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呀。而每学期何老师要同时给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开不同程度的精要课程。其耗费的心力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何老师自己也私下多次说到,每学期的精要课程,基本上已经耗尽了她的时间,使得她很难再做其他事情。而且除了普通法精要课程之外,我知道她还兼了《英美银行法》等好几门的其他课程。何美欢老师的压力,又可想而知。我想,像何美欢这样的老师,才配得上叫教育家,因为也只有她,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而真正地把自己的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当然何老师也是幸福的,因为这些学生都是中国最优秀的学生。 何老师现在还躺在急救室里,本来我是主动要求留在医院里陪护她的。最后根据统一安排,今天晚上我先回家休息,可能明天晚上会去守候在那里。衷心地期待何老师能够早点脱离危险,醒过来,看看这些关心她,守候在门外久久不愿意离开的学生们。 发信人: realgod (积蓄温暖),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听说何美欢老师病危?求真相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21 16:03:48 2010), 站内 忍不住说几句。 何老师一定不会记得我。因为我不能算她的学生。最多算一个drop out。那一年,几节课之后,我觉得她的课信息量(以及对应的劳动量)太大,而我又太懒,就退出了。 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她的崇敬,以及她的病情带给我的震惊和伤痛。凡是跟她擦肩而过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个子不高,甚至显得矮小,却总穿着球鞋在校园里飞快行走的小老太太。稍微八卦一点的人可能会知道,她早年毕业于美国一所教会学校,孤身一人,经常以方便面凑合一顿午餐。而她的学生们知道,虽然她会烤饼干给大家吃,但她在课堂上一丝不苟,会布置很多作业。当然,这意味着批改很多作业。 法学院的作业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但又不能像写博客一样天马行空。那种读案例、写报告、做报告、讨论、争论、辩论的辛劳,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而把这些辛劳乘以学生的总人数,就是何老师的辛劳。她的课堂不容许批量生产、搭便车、大锅饭的存在。她对每个人、每个字、每个观点的关注,都是单独的、个别的、付出心血的。她尊重每一个学生,也要求她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同伴,哪怕是跟自己意见针锋相对的人。 我坚持不住压力从何老师的课里退出了,却在几年后从美国一所还不错的法学院里以distinction毕业。有过比较,我才知道何老师带给清华、带给学生们的,是多么高质量的教育。而这些,是在她舍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做到的。 何老师是加拿大籍华人,她真得像另外一位加拿大人,白求恩。受她恩泽的人遍布四海,她的很多学生也成了传说中的牛人。我们景仰牛人,也就关注牛人的老师。就在今天早上,我有两位毕业于北大、跟清华完全没有学缘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表示他们对何老师病情的震惊。好人怎么就没好报是我们这些非嫡系弟子的共同感慨。 发信人: philosophy (笨笨猫万般痛苦皆加吾身,Bless Betty),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听说何美欢老师病危?求真相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21 20:07:14 2010), 站内 我不是一个文笔很好的人,目前的情绪也很混乱,没法平心静气地写点东西。更何况,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怀念,有一些不太好的寓意。但是,我的内心总是迫使我写下一点什么,就好像害怕什么东西会突然离开我,拼了命地希望能够抓住似的 她是一个治学严谨的老师。她指导我,写任何一篇文章的任何一句话都要严谨,有出处的一定要写明出处。脚注就是应该比正文要长。 我不喜欢看到这样的话,各国判例认为,这是什么意思?哪些个各国? (在我70多页的毕业论文里)这个脚注援引的书的页码不对,不是123页,而是124页 无疑,她是一个要求严格,近乎于苛刻的老师。但是,正是因为她的严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够尽早体会到真正的治学态度。 她是一个严格自律的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和我们约着吃饭,她每天的行程都有非常准确的计算,从不迟到。我想,那天是她第一次迟到吧第一次take home examination,她告诉我们,48小时后的上午10点,她会准时站在她在明理楼信箱门口,打开信箱,取我们提交的作业。她不仅教我们知识、方法论,还训练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的基本素质:准时。 她也是一个温暖的老师。她不会说很多很多,但是她乐于倾听。以前上第一届精要的同学最津津乐道的是她的八卦:她上水木,知道我们在进行男排比赛;她喜欢听,谁是不是有男朋友/女朋友了。她总是微笑着看着她的学生围在她的周围,默默地关心着他们的近况。我依稀还能记得,我上次回清华,她请我和另外一名同学吃饭,看我在那里胡吹神侃时微笑的样子 是的,所有她的学生都记得何老师请吃饭。她有一个三子的原则,房子、车子、孩子。只有满足了所有三个条件的学生,才可以请她吃饭。否则,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再好,在她眼里都还是小孩子,都必须由她请吃饭。到目前,据我了解,她的弟子中还没有人满足过这三个条件 我还记得我们那时候小屁孩子去参加她的饭局的开心劲,一页页地点菜还记得我们当年硕士毕业,大家寻摸着老是在外面吃没啥意思,还不如去她家BBQ,结果她买了全套BBQ的行头 一切的一切,组成了我记忆中的她,琐碎而又丰富、鲜明。我只有祈求上天能够听到我的祈祷,不要把她带走。我也希望她能够感觉到有这么多人都在为她鼓劲,能够撑过这个难关。希望你能够再一次登录水木,看到我写的这篇东西,哪怕耻笑我也没有关系 发信人: fangfangkid (紫色蝴蝶), 信区: SL.THU 标 题: 让我们为何老师加油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21 20:50:54 2010), 站内 何老师现在正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与病魔作斗争,我们不哭泣,让我们为坚 强的何老师加油鼓劲,让我们一起为她祈祷。 我相信何老师一定会感觉到我们大家都在她的身边陪着她,她一定会感知到这么多爱她尊 敬她的人们为她祈祷的。 让我们相信奇迹,我就一直觉得何老师肯定会醒过来然后说她渴了,祈祷。 我相信奇迹。 发信人: jinmaoxunhui (我爱金毛),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听说何美欢老师病危?求真相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ug 21 20:53:55 2010), 站内 也想说点什么,虽然不是何老师带的论文,没上过普通法,不过庆幸的是,有幸上了何老师的英美银行法和比较银行法 还记得presentation时,当我说得惴惴不安时何老师站在教室后面微笑的样子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48小时作业,看了1个多钟头还没明白案情是什么时的绝望,想起来领考题时何老师笑得很狡黠 还记得毕业时大家抢着和何老师合影的热闹,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坐在中间,两边的学生一波又一波 清华几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过普通法精要,也曾经暗暗发下宏愿,为了何老师的课将来一定要回来读博 默默地看着书架上厚厚的已然落灰的两大本教材,何老师,加油! 你一年四季的套装、运动鞋、大背包是校园里风景,加油!加油!! 发信人: philosophy (笨笨猫万般痛苦皆加吾身,Bless Betty), 信区: SL.THU 标 题: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20:11 2010), 站内 她的形象一向在法学院里特别醒目、鲜明,久而久之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们这些她的学生们。 她上课的时候,一般都穿套装,衬衫、套裙,一丝不苟,但是脚上永远旅游鞋。记得第一次上精要课时, 我着实为她独特的装束而诧异。她告诉大家,这也是她在国外工作时的装束,一进办公室,换上皮鞋,就可以上班了。NY的OL都是这个样子,否则怎么在街头健步如飞 随后,我就领教到了她所谓的健步如飞。你真的很难想象,这么瘦瘦小小的一个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在明理楼一楼,我陪她上楼梯,我要用小跑的;在四教门口,我穿过马路要去和她说句话,等我穿过马路到三教门口,她早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里了 随后,我知道了她在赶时间,抓紧时间做学问、教学生。饭可以随便,走路可以用飞的,但唯有做学问、教学生,她是最舍得花时间的。 她曾经和我说过,她挺担心她的眼睛的,如果不注意保护,就有失明的危险,这样就没法看书了 Betty,希望你能感到,有这么多学生、老师,认识的和不认识你的人都在为你祈祷,都在为你加油。在我心目中,你永远都是那个精神矍铄、意志刚强的Betty,你不会被打倒,一定会醒过来! 我们都会为你祈祷!!!!!! 发信人: aixiao (aixiao|路漫漫),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看到帖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25:50 2010), 站内 我一直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 跟着betty走路,总是跟不上,我比她高二十公分自认为走路已经挺快了却总是要用赶的。 然后,经常看见她走到我前面去了,就觉得她很像一只小麻雀也许有点不敬,但是真的很像一只可爱的小麻雀,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的感觉很像麻雀的蹦蹦跳跳,看着那么的小巧玲珑,却蹦的飞快怎么也赶不上 还有她家满屋子的书,诺大的房子,除了专门的书房,还把绝大部分能见到的墙都做成了从天花板到地的书柜,里边摆满了看上去很美的各种大本的英文书,而且许多都是她精读过3遍以上精选的书用集装箱拖运过来的,还总是很叹惋被弄丢的那个集装箱,很多珍贵的书籍资料都没了 我觉得她在北京的书,我花一辈子也看不完一遍 发信人: SuraNonSword (修罗无剑||前路。。。),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看到帖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29:56 2010), 站内 我虽然没正式上过她的普通法精要的课,但是和她交流还是很多的,因为我是做比较法的,从这个视角和她沟通很愉快,也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我一直希望有一个比较充裕的时间和她来一次深入的对话交流,关于普通法在中国的比较法意义,05年的时候聊过一次,不过那一次是作为记者的身份,我当时就说,什么时候再从学术的视角再谈一次,不过后来一直没有成行。虽然后来有过几次交流,都只是招呼。 等我毕业,她也离开清华了,暑期回来,课程压力又很大。所以一等再等。 希望betty能够早日醒来,否则我会遗憾终生。。 发信人: philosophy (笨笨猫万般痛苦皆加吾身,Bless Betty),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看到帖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33:05 2010), 站内 她搬家的时候,我去帮了一把手,顺便去蹭了顿饭。她家搬家,最多的不是家什,而是书,成箱成箱的书。她第一天搬新家,自己睡的床没法搬楼上去,只能睡沙发,但是她觉得还是很高兴,因为终于放在地下室的书可以搬到楼上来了 她家的书房,高至屋顶的四壁书架,透过大大的窗户,太阳照到放在中间的宽大的堆满了资料的工作台,我们三个曾经感叹过,做学问,当如是 发信人: ccc07 (seabear),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33:09 2010), 站内 何老师您一定要加油挺过这一关!学生为您祈福!! 虽然只上过何老师的普通法概要,但已经印象至深,一直在为没有机会上她的普精而深 感遗憾。上天该眷顾如此用心、努力、爱学术爱学生如生命的人,天使一般,真如天使 一般。 您要早日醒来!一定!! 发信人: philosophy (笨笨猫万般痛苦皆加吾身,Bless Betty),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看到帖子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0:38:52 2010), 站内 我也有一个不恰当的说法,她有时候像小孩子一样。 记得第一次去她家玩,她很抱歉地和我们说,她家彩电自从海运过来后,好像就一直是黑白的,没法调出彩色的了。然后几个师姐慢慢地调啊调,终于把色彩调出来了。她开心的不得了,在厨房给我们做色拉的时候,隔一段时间出来看一下,惊喜地说,哈,真的被你们调出来了! 她家的音箱也不响了,她也没时间弄。 发信人: fangfangkid (紫色蝴蝶),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09:03:30 2010), 站内 昨晚睡觉老是不安稳,早上醒来先看水木,幸好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我只上过何老师的英美银行法,还记得她上课时一丝不苟精力充沛的样子,对我们说期 末的24小时考试必须在几点之前送到明理楼,否则过期不候。她的敬业、严谨令人难 忘。 我最后一次遇到何老师是去年毕业前在经管门前,还是穿着旅游鞋背着大书包,笑得很 慈祥很亲切。 很后悔没有上过何老师的普通法精要课,很希望何老师能醒过来,让我再听一听她的 课。 发信人: biran (7.16我不喜欢), 信区: SL.THU 标 题: Re: 继续发帖回忆Betty,保佑她能早日醒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10:12:48 2010), 站内 Betty历来都是积极、坚强的,她一定能挺过去! 离开清华三年了,每次想起法学院,肯定会想起Betty, 想起她严肃却又慈爱的目光, 想起每次普通法上课前我们又期待又紧张的心情, 想起第一次跟她吃饭战战兢兢地去圆鼓鼓地回来, 想起她生活上的漫不经心, 想起我们答出问题时她开怀的笑脸, 想起我们傻傻地总是找不到方向时她急得不停拍脑门有几次手里还拿着黑板擦就拍上去了然后我们又心疼又着急情急之下终于灵感一现 想起毕业论文开题的时候我选了个很难的题目老师们都说不行,您不是我的导师但是专门过来鼓励我说题目选得很好但是我缺乏资料数据还有经验现在不适合写这个题目,还说您正在写一本相关的书写好之后会送我一本,我说要签名哦您说好 后来我就毕业离开北京了, 何老师您一定要醒过来,我还要回去找您要那本签名的书 发信人: lawman2009 (欲壑难填), 信区: SL.THU 标 题: 关于何老师及清华法学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2 10:44:05 2010), 站内 尽管毕业已六年,但对何老师的印象没有丝毫减退。 尽管在毕业论文预答辩上,何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我心惊肉跳,冷汗直流,但何老师治学之严谨,思路之清晰,方法之独到,令我叹为观止。 尽管在毕业晚会上与何老师的合影被她人拿走一直未给,但何老师的笑容依然时常浮现在眼前。 尽管现在清华法学院有不少博导,但我敢说,就我接触的而言,能及何老师之为人、为学的,少而又少。 尽管近几年清华法学院进了不少老师,但我敢说,清华法学院师资平均水平是在下降的。 祝福何老师,感怀水木年华,衷心祝愿何老师能尽快康复,希望清华法学院能继续引进何老师那样的老师,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法学院。 水木社区 http://www.newsmth.net/frames.html?mainurl=%2Fmainpage.html
个人分类: 海外学习|62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多伦多的迎新年庆祝活动!(多图)
weisman 2010-1-2 06:22
2010新年快乐!
个人分类: 其它|3467 次阅读|2 个评论
送书给老外,如何写赠言?
weisman 2009-7-31 05:01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遇到了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研究与教学的加拿大学者Prof. Khan,准备把我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送给Prof. Khan,Prof. Khan希望我写个赠言。 在国内赠言一般这样写: 请***教授(博士等)斧正! 不知赠书给老外时,应该如何去写赠言? 请各位专家赐教! 下一步准备和Prof. Khan在信息系统审计科研与教学上做进一步的合作。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7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十一届多伦多国际龙舟节(2009年6月20日—21日)
weisman 2009-6-20 10:25
一年一度的多伦多国际龙舟节由多伦多华商会主办,自一九八九年开始,便成为一个集体育活动、多元文化及文娱表演的一个大型户外盛会。龙舟节除了庆祝中国的端午节传统外,还可增进公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The Toronto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Race Festival, to be held on June 20 and 21, 2009, is organized by the Toronto Chinese Business Association, a long-established, prestigious not-for-profit community business organization. It was founded in 1972, to promote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Chinese Canadian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he Festival, which started in 1989, turned international in 1993. From the humble beginning with only 27 teams participating in the first festival back in the summer of 1989 -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t has reached the full capacity in managing the event consisting of 180 teams with over 5,000 athle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Festival. Once again this year, the Festival will welcome teams from other provinces across Canada and from the U.S., Europe and Asia. As the Festival enters its 21st year in 2009 it will continue to be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summer events in Canada. It combines culture and sports with ethnic group performances and more than 180 teams competing the races. Meeting all expectations in 2008, attendance at the Toronto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Race Festival once again soared past the 120,000 mark to make it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ummer festivals in Toronto. http://www.dragonboats.com/pages/home.html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3242 次阅读|3 个评论
蓝天白云---五月份的多伦多
weisman 2009-6-7 11:21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4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说北美交流学习点滴
远帆 2009-2-25 01:00
上学期有幸入选清华大学公派学生出国交换计划,离开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学习,点点滴滴收获颇多,感悟也非一时能写完。最近在利用课余时间读医学史家Michael Bliss写的《The Discovery of Insulin》,备感多伦多大学前人创业之艰,同时在如何做人做学问方面,大师的风范让我一生受益。 文章我正在给系刊《荷风》写一篇,先贴一个我上学期放假后制作的一个摄影集,供大家欣赏。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Toronto, Ontario, Canada Great exchange for great future. King's King's Circl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mpus. We build up our body as well as friendship. Victoria's Residence Garden, University of Toronto. We communicate freely——Great minds do not have to think alike. Queen's Park,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mpus. Squirrels store nuts for the winter, and we store knowledge for the future. "Glory enough for all":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by Banting, Best Macleod, University of Toronto Medical Science Building Memorial Lobby. Who says an undergraduate can not dream about the Nobel Prize? Always motivated by a story that never fades. Dr. Normal Bethune(白求恩大夫), a pioneer of blood transplantation and national hero of China, is among Toronto's graduating class of 1916. CCBR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Where the past wonders of medicine intersect with new breakthroughs. (后注:CCBR 门口设立了一个"加拿大医学名人堂"雕塑,十位科学家中有一位华人——徐立之,他在Sickkids Hospital的出色工作发现了Cystic Fibrosis Gene,为该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打下基础。徐立之现回到中国,担任香港大学校长。) Take a nap at the garden of University College. Was is because John C. Fields(菲尔茨) got some inspiration from the scenic campus that he later became the father of The Fields Award in Mathematics? Studying in such a library is absolutely a feast for the mind. NYPL. The Annual Christmas Dinner at our Burwash Dining Hall It teaches me to care about the world: Before anything else on that day, we mourned for those who died in the Bombay terrorist attack in India. Toronto's Annual Santa Clause Parade Sometimes I just walk along the streets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a foreign culture. St. Patrick Church, Fifth Avenue, New York But most of the time I kept thinking and working hard to explore why we fell behind and what we can proudly say to our own children? Historical record at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00 years ago, Principal Tsao Yun Shiang made a promise for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e'll see. Yuanfan at University of Toronto. Celebrating Birthday with Tsinghua students at Toronto, a big warm family. With Professor Steipe (German Guy...). I got A+ in his terrific Bioinformatics course, and he kindly wrote a warm recommendation letter for me. Yuanfan a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ston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iGEM competition final Jamboree. Toronto, I will be back to see you.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4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