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台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城市印象(之十二)——台北
热度 2 heitiedan2012 2012-5-28 23:06
城市印象(之十二)——台北
2005年去台湾,从高雄一路北上,路过台中,吃了一顿午餐。然后就去了南投日月潭,并且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到了台北。在台北,去淡江大学参观访问,与台湾师生座谈。还遇到一个刚从英国回来的女博士,她在淡江大学任助理教授。因为都在英国呆过,所以就很自然地跟她闲聊起来。她说她是在兰开夏大学。我说我是在利兹大学。反正隔着也不算远,但时间肯定差着不少,我去的时候要早得多。她说在英国时也经常和大陆同学一起包饺子。 在淡江大学座谈时,那位女博士有个研究生,是从金门来的。这个研究生也是个女孩,她在发言中,对1958年的金门炮战有点耿耿于怀,似乎不太明白当年为什么要打这么一场炮战。由于时间很短,也没人跟她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有点遗憾。 还有一位女研究生,应该是在职读的研究生,她是当地政府的一个公务员。她总是说,觉得大陆政府的效率很高,而台湾的民主并没有给台湾带来多高的工作效率。正好她问起我这个问题。我说,我不太了解台湾的情况,所以也没法拿大陆与台湾的情况相比较。不过说到民主决策,我提出两个例子,一个是当时辽宁刘勇的案件,正是在网络民意的作用下,最高人民法院最终督促着执行了刘勇的死刑。还有一个例子是当时国企改革的MBO,即管理层收购。也是在网络民意的监督下,中央停止了这种管理层收购的所谓国企改革。我其实并不特别清楚我说这两个案例的意思,有可能是说,网络民意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大陆民主吧,而且这种民主与效率并不应该成为矛盾。不过,其实我也不是研究行政管理学专业的,说不了什么内行的话。 从淡江大学出来,我们来到著名的渔人码头。正值夕阳西下,太阳映照在海面上,景色别提有多美了。正好,我们也顺便到海巡署参观了一下。海巡署的朋友也介绍了一些他们的日常工作情况。我突然想起前不久,海巡署的一艘船只与日本船在海上对峙。我就向海巡署的一个官员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说,前不久,咱们海巡署的弟兄跟日本船对峙,我们都很钦佩,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这位年岁不大的官员开始介绍。可是听了半天,好像他总在绕来绕去,弄得我们如在五里雾中,到了也没明白他要说什么,这真是有点遗憾。 在台北,我的一个舅舅来我们住的宾馆来看我。本来,我应该去看舅舅,小辈看长辈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我们不以擅自外出,所以舅舅只好自己来了。这是我最小的舅舅,十五岁时就到台湾去了,跟家里隔绝了二十多年。直到尼克松访华后,才通过美国的亲戚与家人有了通信联系。我其实已经跟舅舅见过多次了,在北京、天津都见过,但是在台湾看到舅舅还是第一次。舅舅在我那儿坐了一个小时,有五十分钟都是在骂陈水扁。越骂越气,越气越骂。我也插不进话,只能听着。 舅舅走的时候,我陪他走到公交车站。作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台北乘坐公交也是免费的。而且台北的公交车也没有那么多人,可能是晚上的缘故吧。但是大街上小汽车可不少,摩托车也是极多,噪声都不小。 在台北,我也有早上起来跑步的习惯。有一天早上,顺着马路在跑,来到一家可能是饭店宾馆的门前,发现有一群身着黑色透明服饰的女子,二三十岁的样子。其中一个蹲在地上,似乎要呕吐,很不舒服的样子,另外几个姐妹在安慰着她。我看这样的打扮,突然猜想这几位可能是从事特殊行业的人。我没有多停留,从她们的身边匆匆跑过,但心里也在想,不知她们之中的那位发生了什么事情。 台北故宫自然是要去的,同行的一位老师早就盯上那棵著名的蛐蛐白菜了。我在此之前从没听说过台北故宫有这么一件国宝,这次一看,总觉得那棵白菜看上去并不挺实,而是有点蔫头耷脑,个头儿也不像北京冬天的大白菜那么大的个儿,倒像是一棵渍了的酸菜。倒是那块东坡肉,极为传神,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块石头,而就是一块方子肉。 在台北,也去了阳明山老蒋与宋美龄的旧居。讲解员说室内不能照相。这些讲解员过去都是阳明山旧居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称老蒋为老先生,称宋美龄为老夫人。有位女讲解员,也有六十多岁了,问我们知道老先生身高是多少吗?我想起重庆谈判时,老蒋跟毛泽东有张合影,在那张合影上,两个人的个头不相上下。毛泽东如果没有一米八,也得一米七五以上。老蒋既然跟他个头儿差不多,那么也应该是这么个高度吧。没承想,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老蒋的身高是169,即一米六九。我没想到老蒋会这么矮。当然,在过去中国人普遍身高都不高的那个年代,这也不算很矮的了。但是放在今天,绝对称不上魁梧和人高马大。 从台湾回来后,写了两首诗,总称宝岛行。 一 晶莹含润玉叶蕉, 络晰筋清赛琼瑶。 明潭如镜倾山雪, 淡水夕阳分外娇。 骨肉团圆恨见晚, 谈欢语笑酒兴豪。 可叹执手相聚短, 何时共饮浊溪桥。 二 霸道龙王亦心慈, 亲友相会赐佳期。 自谓原本无缘聚, 上苍悲悯释心怡。 更有新朋结友好, 初识如故难舍离。 惟愿今日年年有, 伴君云游四海时。 海巡署船只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大楼 阳明山老蒋旧居 淡江渔人码头上给人画像的画家
4105 次阅读|5 个评论
動物倫理學家彼得·辛格台北答問
jiangjinsong 2012-4-28 21:03
動物倫理學家彼得·辛格台北答問
辛格台北回答 彼得辛格一九七五年出版《动物解放》,可以说是动物解放运动最完整的论述,同时也是开山著作。 他的贡献不仅在动物解放的伦理方面,也包括伦理学、道德学,其它著作有《实践伦理学》、《伦理学伴读》…等,关切了堕胎、安乐死…问题,是一位关怀面像广泛的哲学家,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动物保护运动、社会运动的行动者。 *PeterSinger: 感谢动物社会研究会以及台北市NGO论坛让这次演讲成为可能。 我来自一个没有对动物有特别正面看法的社会,我也没有宗教背景。二十五年前,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动物,只是不赞同对动物残忍,却不认为社会对待动物的方式不对,而且我有吃肉,直到我在牛津大学念哲学研究所,一切都改变了。当时我与一位哲学系朋友吃饭,他得知意大利面上会淋肉酱,于是换吃色拉,询问后我才知道他认为将动物看成食物是错误的事情,而非基于宗教观点。 他的观点很有趣,当时我思考的哲学问题是「人皆平等」,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艰难,「人皆平等」是道德上的真理,是一个真的道德原则,然而分明人人都不同,那么为何仍说人皆平等呢?我认为「人皆平等」的意思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利益」,就是按照自己意思而言过好的生活,自己会由衷地感到满足与快乐。 这位朋友逼问我:「动物有什么不同?」倘若在平等的领域,所有人都过着理想生活,都应该受到同等考虑,何故动物是例外呢?动物有感觉、会痛苦,为什么人的利益就是重要,而动物却在重要范围之外呢?起初我只将它视为一个困难但是有趣的问题,想看看其它哲学家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例如:亚里士多德、康德…,意外发现西方传统哲学家都相当忽视这个问题。 我发现少数有关动物的作品非常不可信,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有一个特别的结构或目的,就是让较不理性的生命服侍理性的生命,所以动物必须为人类利益牺牲,野蛮人必须侍候理性的人,对于受到达尔文学说影响的我们,已经知道宇宙并无特别目的或结构,宇宙只是进化的过程。 笛卡儿认为动物根本没有感觉,因为动物没有语言,动物和机器一样。其实动物和人类相同,演化出很多感觉痛苦的能力,他们有可以感受痛苦的神经系统,包括生理以及心理的痛苦。在康德眼里,只能把动物当成手段,因为动物没有理性、自主性,今天仍有人主张人更具理性,所以必须受到尊重,但是动物没有,事实上,这是一个奇怪说法,因为小孩、婴儿、严重智障…没有什么理性,难道就没有人权吗?可以当成实验品?甚至当成食用肉吗?我认为传统伦理将人与动物分开是错误的。 我们以为人与动物不同,并非因为人有理性而动物没有,而是不同「物种」的区别,同一物种便具备特别权利,好似种族主义者认为同一种族的成员是比较重要的,成见可以得出一些意识型态,就是人与非人动物有非常清楚的线,界线里的成员之利益应该特别注意,其它就不需要重视。当我的观点转变,便不能再延续昔日生活与行为,如此才能改变对其他物种的歧视。 现在我要将对平等的正确了解扩张到动物身上,就是说,所有的东西只要有他的利益,他的利益就该受到考虑,什么是有利益?就是只要能够有意识的经验,包括了痛苦、快乐…等等。我们要问动物的利益何在?对所有东西的利益做平等考虑,意思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有相同利益,例如:人与动物有不同的利益,不过也有相同的利益,例如:不要感受到痛苦、生存的最基本利益。 目前动物生理学、生物学研究已经显示绝大多数动物都能感受到痛苦,无脊椎动物也会感受到痛苦,假定对我们不清楚是否有感受痛苦能力的物种,先假定有这种能力,便可以发现我们应该假定大部分动物都有感受痛苦的能力。 当我们从动物感受痛苦的能力出发,可以得到一个道德原则--动物与人有同样的痛苦就应该有同样的道德地位,意味假定我们觉得让人感受到某一个痛苦是没有道理、不应该,那么让动物感受到这个痛苦也就同样是没有道理、不应该。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谈到屠宰和杀害,因为这个是更复杂的问题,杀动物到底何错?这个部分取决动物有什么能力,有人认为动物不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是一段、一段,不会想到后天要干什么。 我们必须决定那些动物有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延续的整体,我们也许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怎么样,例如:黑猩猩或大猩猩显然有将自己生命看成延续整体的能力,甚至比婴儿或比严重智障要更高,若只看痛苦问题,可以发现人类目前对待动物的方式和态度,有许多需要改变。 今天我只谈两方面,第一是关于实验动物,其二是我们将动物当成食物。我们对动物进行实验,希望找到有利益人类的结果,显然没把动物的利益列入考虑,我们考虑人类利益,动物只是一个工具。 若实验之目的是了解人类,那么我们实应直接对人进行实验,因为人与动物有许多不同,动物实验的结果经常会产生误导甚至失误。然而,却没有人说应该对人进行痛苦的、致死的实验,即使智能与动物相当或更差的人,我们也不愿意对他们做实验。 胚胎实验是备受争议的议题,即使胚胎只有十四天生命,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脑,不会感受到痛苦,没有任何未来生命可言,比动物实验好,可是胚胎实验至今仍备受争议,而动物实验却没有这个阻碍,显示人类只认为人的利益比动物重要。 主张动物实验人士假定动物实验可以发展出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可以拯救许多人类。如果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好的结果,那么是否有道理类推到人类呢?例如:可否对智力与动物相同的人实验?实际上,绝大部分动物实验并没有得到重要突破,或为人类带来重大利益,为什么不把这些金钱、时间用来做更有利的工作? 至于经济动物部分,这比动物实验所牵涉到的动物数量更大、更严重。美国每年有两千万至四千万只动物做实验,将动物当作食物部分则是每年吃掉一百亿只。吃动物是没有必要的,经济开发进步的国家有充分的食物选择,仍然得到健康、营养,所以吃肉在文明社会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必要的」问题。 大家以为动物可以在农场快乐地生活、自由走动,也许以前农场曾经如此,可是现在的农场已经变成工厂,被饲养的动物被当成机器,业者喂养低廉的饲料,变成有高附加价值的肉类。在工厂化的农业生产里,动物福利不列入考虑,为了压低成本,将动物放在小而拥挤的笼子里,鸡无法伸展翅膀、无法移动,母猪被关在夹栏,不能走动、转身,各种动物从生到死被迫关在完全不适合本性生长的环境里。在运送至屠宰场过程也极不人道,由于屠宰场只要求廉价、快速,所以聘用训练不足、教育程度低的工人,对动物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现在请各位看在美国拍摄的农场动物短片,影片内容会让人觉得很不愉快,甚至想转移视线,影片只有十二分钟,但是对动物而言,这就是他们的一生,所以我们应该忍住这十二分钟,让我们知道动物在农场的处境。 另外,我希望在座不要对某个特定个人愤怒,因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问题,体制允许对动物的残暴、待和滥用,这个背后就是「物种主义」,在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和我们歧视其它种族,歧视其它性别都是类似的权力结构。 本片是典型的现代生产动物食物过程,希望能影响及帮助在座加强你反抗这个体制的决心,你如果继续吃肉就是协助体制存在,我觉得最自然、合于伦理的做法就是采取素食。除了个人努力外,也可以参加保护动物团体,一起停止现存作法,说服他人或对政府施压,以改善情况。 *问题一: 我是东台湾生态保育联盟负责人齐淑瑛,今年二月动社会负责人悟泓师父带我们到花莲电动屠宰场参观,参观前我已经看过类似的记录片,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决定不吃经济动物的肉,可是我依然买肉给流浪狗吃,直到我亲自到电动屠宰场,看到工人拿电击棒不断在电猪,赶猪上架,我看到那个猪惊恐的情形,唯有身历其境才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猪仔们前退不得,只要猪稍微迟疑马上被电击,工人是一位年轻人,他好像麻痹了,完全不理会动物的惊慌与恐惧,短短一个小时,惊叫声从没断过,后面还有二、三百只猪等着被屠宰,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我感到非常、非常愤怒,真的很想拿电击棒反电工人,可是我也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吃肉的消费者没有关心动物。当天晚上,我的头痛了一整晚,我是西医出身,深深知道动物实验的动物比经济动物还要惨,我已经放弃西药,只吃阿司匹林而已,它早在一百多年前便被开发出来,不做动物实验,我告诉自己纵使今晚头痛死,也不再吃西药。今天大家看到经济动物的处境,可是背后还有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痛苦通常是长时间被虐,比如:烫伤实验…等不胜其数,《动物解放》写得清清楚楚。请问彼得教授有没有放弃西药?其实东方的中医、草药已经可以取代西药,讲究预防医学,就是天然而已。 *PeterSinger: 医药方面,我只走了一半的路,我并未完全停止服用西药,那得看情况,由于我有偏头痛的毛病,一位韩国朋友介绍一位在纽约的草药医生,医生开了草药来治疗我的偏头痛,我不敢说完全有效,不过,我愿意在这方面继续尝试。 *问题二: 我是法光佛教研究所研究生。我想请教辛格教授对平等概念的理论建构,他说平等观念主要是从演化论到物种主义、种族主义,最后利益平等的最贴近的层面是感知能力,动物与跟人一样有感知能力,只是程度上不同。佛教很重视慈悲概念,一切众生应该给予慈悲对待,大部份人不知道佛教平等的概念是建立在与辛格教授提出的理论在相同层面,依据大乘佛教经典对慈悲概念的最基本理论是一切的存在都是因为众缘合和,一切存在是因为种种条件的汇聚才有你、我的存在,基于此,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没有权力冒犯或侵犯别人,或任意摆布、指使别人。辛格教授谈论平等概念,我隐约以为与佛教的平等概念重迭,可是不明显。请问辛格教授是否理解佛教所谓「空」的理论?你认为两者的差异为何。 *PeterSinger: 在所有宗教里,佛教与我的立场最为接近,但是其中有相异之处,我不适合在此探讨,因为我对佛教并没有专业的了解,我建议可以私下进一步讨论。 *问题三: 我在动物科技研究所服务,我养猪、我杀猪,今天我要面对大家。 我研究动物生理,我不但养猪、杀猪,也做动物实验,我想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第一,我们认为吃肉是我们的权利,因为我们是杂食动物,我认为鼓励素食过于极端,因为很难和社会大众说要解放动物,所以不吃肉。以动物生产观点来看,我们不用「解放动物」,因为太耸动、太极端,但是畜牧界一定也一直在做的,就是「捍卫动物福祉」。在生产过程中,不要剥夺动物的基本福祉,这个与动物解放有层次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刚刚有些人谈存在是因为种种条件,也谈到很多共犯结构,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杀猪、电猪,实际上有很多无奈,因为消费市场,所以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存,为了这个产业,也就是说刚刚所谈的整个system,这种working很难避免使用电棒,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方法与设计让动物受到最少痛苦,同时教育消费者不是便宜就是好。过去的畜牧产业要求降低成本,采取集约经营,即工厂化,要求提高产量,这个是消费者对产业的要求,但是消费者必须需要愿意付道德的成本去买一块更贵的猪肉,如果猪用更大的空间去养,有更大空间嬉戏,生产成本必定更高,所以在座购买产品若仍以价格成本为考虑,而不放入道德成本,那么依然是共犯结构,你不可以在这边谈,然后要求有一些产业要改变。实际上,我和跟动社会共事已久,我们一致呼吁设法从消费者来影响整个产业结构,三十年对我们来说太久了,养猪并非不爱护动物,我们也不愿意电动物,毕竟它们是我们的财产,猪代表我们的利益,我们当然会捍卫自己的利益,大家也许从道德角度出发,而我们是从利益出发,我们不希望猪死,因为那个是我们的钱,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提出一个呼吁,帮助我们畜产业者、养猪业者来捍卫动物福祉,而我认为不应该逃避。其二,不吃肉,难道就不用西药吗?若果真不吃肉,那么也不该使用西药,大家做得到吗?患了重病怎么办?所以我要代表家畜生产的业者提出我们的立场。刚刚播放的影片,我全部看过也愿意接受各位挑战,可以做适当解释,我们也在努力改善,尽量从不同角度捍卫动物福祉,我们一样是维护动物的基本权利。 捍卫动物福祉就是捍卫动物的基本权利,与解放动物有层次上的差别,在这种场合里面谈解放动物,我不晓得动物被解放了是否就是美好的世?我们捍卫动物福祉是能够在一个控制的环境下,还维持适当的动物福祉,我想请问解放动物的真正定义为何? *PeterSinger: 首先非常感激你的莅临并发表意见,在美国,像你的立场或像你的专业通常不会到这种场合来,我非常尊敬您的勇气!我不同意你的哲学观点,我们没有权利吃肉。人类是杂食动物,正好因为是杂食,所以我们就「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动物是吃人的,人有的时候也需要肉,可是并不代表可以吃别人,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素食主义者选择使用西药并无不一致,因为停止使用西药是代价很高的行动,有时候牵涉到生死问题,可是吃肉与否只牵涉到要不要享受美味的问题,两者不能相互比较,所以放弃吃肉只是放弃了口腹之欲,但是放弃吃药便是很大的牺牲。 关于动物福利跟动物解放的这个问题,我当然支持为动物谋福利,可是我的终极目的是更远的动物解放,平等关怀、尊重动物的利益,动物福利没有这种要求,关心动物福利者通常是在不违反人类利益前提下,注意动物利益,最终还是认为人类的利益压倒非人类的利益,所以动物福利的立场跟动物解放的立场并不一样。 我绝对支持对于动物福利与处境的任何改善,毕竟最长的远征都要从第一步开始。诚如这位先生在经济动物的研究,是否可以向台湾政府或农委会建议,台湾在动物的管理上,至少要做到欧洲联盟的程度,用欧洲联盟的标准保护台湾动物的福利,台湾在这个方面没有理由落后欧洲。如果您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话,那么我想您可以让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相信说,台湾从事经济动物饲养研究的人,对于动物的福利是有真正的关心。 *问题四: 我是中国邮报(ChinaPost)记者。我吃素长达十年之久,由于最近运动量增加,觉得营养供应不够,请问吃素是否能够供应完全的营养?许多用品都使用到动物,例如影片胶卷含有动物骨头,胶囊也是用动物产品,请问辛格教授对此有何想法? *PeterSinger: 素食绝对足以供应充分营养,有三、四位著名运动健将,有一位是游泳的金牌以及美国篮球选手,他们都是完全素食。他们说素食者若要做很多运动就应该吃更多。如果你是一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就是你连蛋跟牛奶都不吃的话,那么你要补充维他命B12。至于第二个问题,胶卷里面有动物的骨头,或者是说胶囊里面有一些动物的产品,这个东西在经济上面,都不会去支持这个体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方面要有一个自觉就好了。 *问题五: 澳洲是重要的肉品输出国,面对澳洲政府与农民,请问你有何介入行动?我的老家美浓原是养猪,主要是输出日本。由于近年污染问题严重,销路不好,我们便改养泰国虾之类。台湾跟澳洲的情况不同,台湾农民是相对弱势,请问您如何面对澳洲政府跟农民,而我们如何面对台湾政府跟农民? *PeterSinger: 我不喜欢澳洲肉品产业,我也不喜欢美国或台湾的肉品产业。我在澳洲参加鼓吹素食的团体,向澳洲政府游说,也特别游说政府改善动物福利。我们觉得澳洲政府一定要去加强改善有关经济经动物的各种法令、规则。我觉得澳洲现在这方面落后于欧洲联盟,我希望澳洲在这方面要赶上欧洲联盟。 *问题六: 我想提出有关生物伦理学问题。第一,依照彼得辛格观点,动物如果让他快乐成长,然后宰杀时候减低痛苦,那么是否就赞成吃家畜呢?第二,由演化观点或者从基因和人类距离远近的关系来看,同心圆式地一个个解放,那离人类遥远的生物,例如:蚌壳、原生动物、雨林、桧木也要纳入平等权益的范围里面,就会变得很困难。第三,我认为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是以痛苦为基准,那么无法明显看出痛苦或者没有流红色的血液的生物怎么办?这种伦理学比较偏爱动物,忽略了植物及其它生物。 *PeterSinger: 你的三个问题都有焦点。我先从第三个问题谈起,我确实认为痛苦是最基本的利益,需要被列入基本考虑,动物有痛苦,因此动物的利益需要被考虑,我不认为植物有痛苦,我并非要严格区分动物与植物,毕竟很难划分,例如海棉很难定义是动物或是植物,可是我觉得海棉没有感觉痛苦的能力,动物有复杂的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到痛苦是非常确定的。 第二个问题,生物与人类的基因的距离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猿或猩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和我们最接近,而是他们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很高,海豚也是,所以他们的利益也要受到考虑。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有无可能人道畜养家畜或经济动物,在商业利益上考虑,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现今环境之下,用如此大规模方式饲养,而不会违反人道标准,我认为大规模的人道畜牧业是不可能。 有些人住在小农庄,家里有些口人,饲养一些鸡一些猪,我的朋友因为生态理由发现,土地只适合放牧,不能种谷物,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就让动物过得很愉快,然后最后你把动物杀掉来吃,我觉得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自己不会这样做,但是我不会指责这样做的人。这种小规模的农家式的饲养,然后吃肉,跟大规模的、商业化的、现代化的畜牧业完全不能够相比。 *问题七: 我是台湾大学学生,吃素和吃肉是个人的选择,我想针对畜牧界代表提出一些不同看法。第一点,我们祖先绝对不是完全肉食主义者,而且大部分的情况是吃素,这可以从科学证据来看,例如:人类的牙齿结构明显是素食主义;猫的肠很短,因为猫是典型肉食动物,肉很快会被排泄,而人类的肠胃很长,肉会在身体里待上一天,此时,在这肉会发生许多毒素。第二点是考古学研究,古人的化石上面的齿痕,磨痕与素食主义者相同。 *问题八: 我是教育工作者,二十多年前我参加台北市野鸟学会,推动自然生态保育,现在大家都已经能接受自然生态保育,可是当年推动关渡野鸟保护区活动,第一届开始只有五、六十个人,草草三个小时就结束了,现在已经连续将近要办一个礼拜,前后有十五万人。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应该是从普罗大众或从小开始。我赞同教授的观念,可是当我们在小学阶推动保育观念时,是需要逐步进行的,现在又要推动保护动物,包括流浪动物,许多家长反应孩子都被流浪狗咬伤还要保护它吗?倘若现在还讲「解放动物」,那么我们应如何说服孩子与家长呢?看完刚刚的影片,我认为可能有两个关键性问题,第一个好像只看到动物的痛苦,能不能从动物的不是痛苦外,他对我们人有什么害处,不要从对我们人有好处,譬如刚才这位在动物研究所那位,他说我们在屠宰时让他不痛苦,安乐死,那是不是就对我们没有什么罪恶感。第二个,我们一直在谈营养均衡,告诉孩子肉类是没有办法取代,可是又有一派专家说可以取代,到底是谁对谁非?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很为难的。譬如政府推广CAS,可是又说吃肉不好,老师会感到很矛盾。早期推广野鸟保护时,孩子会说:「我爸爸说,上帝赐给我们的野外动物人人都可以吃」我们会告诉下一代,不要站在人的观点,而要站在大自然、整个动物的观点来谈。第三个影片内容令人痛苦。小学阶段不宜用恐怖影片教育孩子,否则老师会被骂,有没有比较不痛苦的教材,让孩子能欣然接受我不吃动物呢? *PeterSinger: 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非常重要,贝考夫教授下午会谈论。第二点就是关于食物营养的问题,现在的研究证明素食的食物绝对足够给你充分的营养。美国农业部已经修改他们关于食物的营养标准,告诉你说不是一定要吃肉,才能够有足够的营养。 *问题九: 我是台湾大学心理系学生,学校常有动物实验,要抵制是非常困难,顶多是不选修,学校就可以少订一批老鼠,但是其它同学会选修。有一个论调就是说,如果以后真的要去做什么比较重要的研究,能够找出什么东西的研究,就是要有那个技术,要怎么样有那个技术,就是要训练,要怎么样训练就是要选这种课,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所以我觉得这整个体制很难改变,以一个学生来讲。 *PeterSinger: 关于动物实验的问题,贝考夫教授有更好建议,因为他待过实验室,他是一位生物学家。我认为心理学最没有道理做动物实验,心理学的领域里面,应该工作的对象其实是人,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如果你要做实验的话,我知道一个美国教授就是,在自由的环境里面去观察动物的行为,比方说,他带他的学生到公园里面去,那边有鸽子,他就试着看能不能够改变鸽子的行为,鸽子如果不高兴就飞走了。 *问题十: 请问辛格为什么会选择效益主义?我支持辛格先生的说法,但我经常受到质疑,例如吃素食就要计算效益,如:吃肉并没有比吃素好,吃肉会造成动物痛苦,所以人就不需要去吃肉,每当我和同学争辩,万一我算出来的效益是人的效益比动物的效益多,那么是否就应该选择吃肉?若某人不吃肉也许会造成生理上的不良反应,那又该怎么办呢?有无可能发生最后的计算结果动物利益反而被牺牲。 *PeterSinger: 伦理基础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最简短说明,我不喜欢痛苦,不喜欢把痛苦普遍化,把我的态度应用到所有会感到痛苦的上面,就产生了效益主义立场,所以效益主义立场只是把我自己的态度应用到所有的人,这是道德的基本要求,把效益主义的立场应用到特定的问题上,就产生了我的其它主张,比方说,如果有人能够证明,吃肉对于人带来的效益高于动物痛苦的程度,那我就放弃效益主义,我也吃肉,但这是假定的情况,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题十二: 第一,为何西方人认为你不是权利论者。第二,环境伦理与动物权利冲突时,例如某种动物他吃某种植物,造成这种植物濒临绝种,那环境伦理的论者就会支持我们杀这种动物,那遇到这样冲突的时候,我想请问教授的看法。 * PeterSinger : 我是效益主义者,效益比权利重要。效益主义并不会否定权利,但是给人权利是因为有了这个权利可以增加人的效益。例如:安全是人的权利,是因为人有安全权利后,效益便可以增加,对他而言有更大的效益。关于动物保护,特别是个别动物的保护,个别的动物保护与环境伦理是有冲突。 例如:欧洲人进入澳洲时,带进大量外来物种,动物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生态,所以澳洲环境保护运动者主张大规模的屠杀野兔。我认为这是两种价值的冲突,不同价值的冲突,一个价值是对于物种、对于生态、对于环境的这种价值的重视,另外一个是对于个别动物的价值的重视。我反对为了保护少数濒临绝灭的物种,或者为了保护环境而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是我的立场。 *问题十三: 辛格教授的效益主义有重要的核心考虑,即「平等考虑」,就是动物的痛苦。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动物有痛苦,连无脊椎动物也有痛苦,甚至于像英国Bristol大学讨探如何屠宰龙虾比较符合人道。万一科学发现植物也有感觉,也会感觉痛苦,从效益主义的立场如何看待素食? *PeterSinger: 就算假定有一天我们真的发现植物也会感到痛苦,那时候我们能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只剩下尽量减少痛苦。可是即使是植物也会感到痛苦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做素食主义者,因为,假定你吃动物跟吃植物都会造成痛苦,但你不要忘记,你把动物养大,动物还要再吃植物,所以那样子来说的话,我们直接吃植物,就避免了中间动物的那个过程,发生的痛苦会减少,效益会更大。 1-14楼帖均转载自互联网 「动物伦理与科技发展」研讨会内容 由台北市第三届亚洲非政府组织会议、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合办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文化之旅在台受到高度赞赏 郭金龙在台北拜会连战吴伯雄
whyhoo 2012-2-17 15:44
2月16日傍晚刚刚抵达台北的中 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率北京市文化参访团一行,看望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进行会见并出席欢迎晚宴。   刚下飞机,郭金龙和参访团一行马上赶往有中国国民党智库之称的国政基金会看望连战。连战对参访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中国国民党自2005年首次高层访问大陆以来,特别是2008年执政以来,推动两岸交流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连战说,2011年台湾与内地贸易额已达1600亿美元,两岸交流在速度、广度、深度上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好成绩,广泛助力于台湾社会发展。郭金龙市长的来访,带来了以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交流活动,相信这次参访活动将为两岸各领域交往创造更多良好机遇,促进两岸关系不断从“求同存异”向“求同化异”发展。   郭金龙说,连战荣誉主席是中国国民党德高望重的元老,也是北京人民的老朋友,亲自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筹备、台湾会馆重张、北京台湾街开街等活动,推动了京台交流合作,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这次以文化为主题的参访团,精心挑选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和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希望通过访问交流活动,增进彼此间的血脉之情,把最美好的新年祝愿带给广大台湾同胞。   在台北圆山大饭店,吴伯雄会见了郭金龙和参访团一行。吴伯雄说,中国国民党连续多年在北京参加两岸交流活动受到热情接待,今天终于有幸迎来以郭金龙市长为首的北京市参访团,我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表示热烈欢迎。北京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每次到北京,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京台两地间互动交往密切,京台科技论坛、台湾精品展等活动一年比一年更精彩。京台之间的良好交往充分证明,中国国民党和平发展的两岸政策是正确的,对台湾,尤其对台湾人民是有利的,希望北京市参访团带来的文化盛宴,能在两岸经济合作实现“手拉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文化交流的“心连心”。   郭金龙对中国国民党中央的邀请和吴伯雄荣誉主席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对吴伯雄所说的文化交流“心连心”的观点表示高度认同。郭金龙说,“心连心”比“手拉手”更加重要,是中华民族传统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象征着吉祥。2012年也是两岸关系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将为两岸同胞带来福祉,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相信在两岸关系不断向好发展的大势下,北京市的文化拜年之旅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徐立德,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詹春柏、蒋孝严、洪秀柱,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参加看望、会见活动。(王皓) 原文见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ldhd/t1217632.htm
个人分类: 文化|1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部雲端專業版兩岸華文詞庫 中華語文知識庫正式上線
hdmutong 2012-2-8 17:58
[转载]首部雲端專業版兩岸華文詞庫 中華語文知識庫正式上線
首部雲端專業版兩岸華文詞庫 中華語文知識庫正式上線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 費時一年半,中華語文知識庫今(8)日正式上線,而這也是網路雲端中,首部經過專家審查的線上版兩岸華文詞庫。馬-英-九-總-統親臨致詞,他表示,漢字知識庫的成立,其所代表的意義非常深遠,讓雙方可以相互了解,知道文字的源流,這是身為一個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對文化最重要的任務與使命。 馬-英-九-總-統2008年的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提出「兩岸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構想,由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依此構想,結合雲端技術,提出「中華語文知識庫」想法,團隊耗時一年半,今天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線記者會,馬-英-九-總-統蒞臨致詞,並參加網站啟用儀式。 劉兆玄在報告時表示,「中華語文知識庫」是由中華文化總會結合資策會、李國鼎基金會、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中華辭書學會和高教出版社等,共同合作。採用線上詞庫的方式可以隨時增修,且「有機無限成長」,並可透過「全民編寫,專家審查」的模式,讓詞庫內容與時俱進,類似維基百科的模式。 「中華語文知識庫」網址為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內容包括詞庫檢索、漢字藝術、線上學習及全民辭彙。而詞庫檢索的內容由數個資料庫構成,其中《兩岸常用詞典》、《兩岸學術名詞》、《兩岸中小學教科書常用學術名詞》三項資料庫內容是由兩岸共同合作完成的。 而大陸方面今天上午也同一時間在大陸舉行陸版的「中華語文知識庫」http://www.zhonghuayuwen.org初步成果發表記者會。 原文網址: 首部雲端專業版兩岸華文詞庫 中華語文知識庫正式上線 | 政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2/02/08/301-2783135.htm#ixzz1lmY6YVT7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初印象
ZHANGJINGNUS 2012-1-21 19:03
去台湾开会,组内3人同行,畅游台北和花莲,本想多去其他地方,可惜行程有限。略谈初浅印象。台湾人很友好,很平和,旅游完全无障碍。 (1) 台北的花市 在高铁的下面有台北的花市,每个周末都有,非常漂亮,让我最喜欢的是茶花,真美。(照片没有实物美呀) (2)科技展 正好遇到科技展,组内的男生怎可错过,还有就是看美女show. (3)久负盛名的台北夜市--士林夜市,有点失望,和国内的夜市差不多,不过品质不错。鸡排,排队的人超多。顺便提一下,台北101里面的食物便宜又好吃,推荐。 (4)台北夜景,摩托车多。 (5)从台北到花莲---左边高山,右手太平洋,喜欢。坐在火车上,可以看到窗外的大海。 (6)台北故宫内的孙中山。 珍品很多,只看了部分,很遗憾,最喜欢的书画都走马观花而已。 (7)我们租车游,服务超级棒,哈哈,大家也可以试试看啦。
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年民国魂归何方?漫步在台北街头(之一)
热度 1 Helmholtz 2011-11-21 12:54
百年民国魂归何方?漫步在台北街头(之一)
中国风格的园山大饭店,据说是当年宋美龄喜欢的,跟蒋介石的士林官邸有暗道。经常举行各种国宴。现在则成为台北最好的接团宾馆。 三通之后,中国大陆游客对台湾旅游业和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以从这两个饭店中的水牌略见一斑。大陆官员团组和民间旅行者的购买力受到台湾业界的热捧,并成为马英九选举拉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圆山饭店大厅:进进出出的亚洲面孔多半都是大陆游客,因为旅行团有巴士接送,因此地处安静和优美的圆山之上、房间众多的圆山饭店以其地理位置、餐饮档次都吸引了众多的各路团客。 纪念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中山纪念堂。因为纪念民国百年,堂内正在展出一些特展,比如一个与河南画协合办的、受到双岸名人支持的百年革命国画展。另外还有一个孙中山与其爱侣宋庆龄的纪念展,等等。 从中山纪念堂看目前世界最高建筑 共有101层的台北101大厦 纪念堂前的碑林以及与孙中山先生立像合影的台湾女生 李登辉在90时代立起来的由辛亥革命先行者以及民国要人题写的碑林 纪念堂里有许多孙先生本人、尤其是由其他人书写的孙先生名言条幅 这是纪念堂西门入口处的一幅名人画作:在孙中山的周边,按关系的远近而画入近百位民国要人,包括在他左手边头像高度的第二位、身着长袍的年青人是汪兆铭、汪精卫。 上幅图片的对面,是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似乎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仍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孙中山先生的铜身坐像 坐像前的卫队士兵每小时轮一次岗,这里是卫兵正在换岗 不很起眼的台北市政府大楼:李登辉、马英九当年当台北市长时,便是在这里办公。 台北市议会大厦 从市政府大楼一侧向前看市民广场 从101大楼俯瞰台北市:橘黄色的建筑即是中山纪念堂,而带有H停机标志的H型建筑,正是台北市政府大楼。 101大楼的夜景 地处闹市的善导寺,包括大雄宝殿在内都居然完全是水泥式的现代楼房形式 台湾内政部:门口是纪念民国百年的“中华民国精彩一百”宣传牌 这里由两位门警守护的是台湾行政院 这几处晾在台湾行政院门口的抗议横幅确实能深刻反映台湾当下的民主政体 这里是马英九当下办公的“台湾总统府”,据说是日式老建筑。在大陆显然是不可想像的。 这是总统府前的二二八公园的一处入口:台湾当下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时的动作要大于对民国百年的纪念。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肯定是有不便言说但却默认的某种原因。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55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风雨阳明山
lixia1962 2011-10-20 16:41
风雨阳明山
2011年20日在参加台湾大学空间综合人文社会学会议后离开台湾的前一天,与刘小平登上了台北的阳明山。阳明山以多生茅草,故原名为草山。蒋中正为纪念明代学者王阳明,将其改名为“阳明山”。阳明山包括了大屯山、七星火山为中心的火山群,山顶有地下硫气喷发孔和沸腾滚滚的磺泉,景色奇特怪异而壮观。我们登山时候云雾重重,雾随风来,风中带雨,雨雾不见人。风雨中在磺泉边偶尔听得传来的人语,但四周除了风声,却无一人。 山顶上有大片箭竹林。据传王阳明曾与朋友一起到家里种植的竹子旁边,做“格物”体验。他们两人天天面对竹子思考,期盼茅塞顿开那一刻的到来。朋友坚持了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坚持七天之后,也病倒在床。但最后王阳明还是在龙场上朗诵诗歌,唱唱家乡的曲子,经过昼夜苦思,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 故有感到: 磺泉路边梦幻湖,茅草顶上空对竹。 云雾缭绕红杜鹃,龙场悟道性自足。 风中人语心中贼,一心光明阳明山。 念念不动自归途,心心相照云天上。 黎夏 2011年10月20日台北 台北阳明山顶箭竹林
3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南京到台北
dongzg101 2011-9-15 01:06
退台初期的厄局(1) 从南京到台北 000BHcRO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 →)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   加入书签 1949年12月7日,蒋介石颁令,国民党“政府”迁往台北市。从此开始了其孤处一隅的统治时代。 从4月22日南京失守起不足8个月的时间里,国民党政府已四迁其地:由南京而广州,而重庆,而成都,而台北。现在的形势明摆着,倘若台北再一失守,那么堂堂的国民党政府将无处可迁。逃到台湾来的人们,惊魂未定,便开始为将来的命运而忧心忡忡了。 此时的台湾,可谓风雨飘摇,内外交困。 对蒋介石来说,眼下的头等大事自然是站稳脚跟,保住立足之地,否则什么也谈不上。他深知,这个问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共和美国两方面的动向,所以对于来自北京和华盛顿的任何消息,他都极为关心。 很快,蒋介石迎来了在台湾的第一个新年。元旦的前一天,他携儿子蒋经国悄悄离开台北,来到台中日月潭的涵碧楼小住。此行原为寄情山水,消却愁绪,但蒋经国发现,日月潭的青山碧水丝毫引不起父亲的兴致,老头子整日沉默寡言,头上的银丝一天天地多起来。 就在元旦的晚上,父子俩从收音机中听到了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元旦社论。社论庄严声明:在1950年新中国的四大任务中,首要任务就是“以一切力量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大业。 绝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听罢广播,父子俩相对无言,心事重重。 华盛顿如何对待台湾,也是蒋介石至为关心的。 在中共和国民党两个政权之间,美国也面临着抉择。对此问题,美国政府内部颇有争议。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上将为首的军方人士,更多地从军事战略角度估计台湾的地位。他们认为,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屏障,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如失去台湾,日本、菲律宾将受到威胁,因而主张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蒋介石防守台湾。而以国务卿艾奇逊为首的国务院人士,则偏重于从政治角度评价国民党政权,认为蒋介石政府已腐败不堪,无可救药,即使美国介入也无济于事,因而强烈主张抛弃台湾。国务院的一些苏联问题专家则走得更远,他们不仅主张抛弃台湾,而且呼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认为再拖延与中国建交,只会有利于苏联,而危害美国的远东利益。 结果是国务院的意见占了上风。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明确宣布:“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中的途径”,并强调,“美国政府也不拟对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或提供意见”。 随后,艾奇逊受命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著名讲演,正式把台湾划在美国的安全防线之外。这是继白皮书之后,蒋介石遭到来自美国的又一次重击。此后的数月内,美国及联合国在报刊或讲坛上,不断辩论应否承认大陆中共政权问题,重新评估对华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酝酿从台湾撤离侨民,留驻台湾的只剩下一位“领事”级代表,最高级的“武官”不过是位中校。看来,杜鲁门是打定主意坐视蒋介石垮台了。宋美龄在美国无事可做,只好于1950年1月10日离开纽约,黯然返台。 美国的态度对其他国家的对台政策也产生重大影响。当时世界一般舆论都认为,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在台苟延残喘的时日已屈指可数。所以,跟随国民党撤退来台的外国使节仅南朝鲜一家。印度、瑞典、丹麦、巴基斯坦等国则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民党断绝关系。
1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看正宗的台北永和豆浆
wangql 2011-7-26 14:05
请看正宗的台北永和豆浆
3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相圆融
shuilinxi 2011-2-17 00:27
台北大学的易先生和邻居潘老师这两年均嘱咐我读华严经。易先生当年送《法藏》一书给我,其实就是希望我读华严,因为法藏与华严有莫大渊源,他正是华严宗的创始人。潘老师告诉我麓山寺有华严经全集赠送,由于这两年一直在读儒家四经,未曾拜读《华严经》,实属遗憾。孔子的东西大多属人学,而华严很多不但有人学,还结合哲学,是一种智慧大成。虽然一直在读儒家,但是这两年很多对土木的新的理解都跟道家和圆教有关。老子这几年简直就是我的专业老师。 最近心慢慢静下来,开始进一步了解圆教。 今天学的是华严经里的一个基本教义-六相圆融。 “六相”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总相:事物的全体是总相,比如我们探讨结构的整体性能,这就是总相。 别相:事物的各部分是别相,我们探讨各个构件的受力性能,这就是别相。 同相:事物及其各部分都由原因和条件会合而起是同相,我们讨论各种构件的相关性,根源相通性这些都是同相。 异相:各部分各自独存是异相。构件的不相关性,这些是异相。 成相:各部分会合成此事物,是成相;各部分若不和合,为坏相。我们讨论构件的模糊性和精确性分别是成相和坏相。 “法藏大师以金狮子为喻,谓狮子是总相,眼、耳等差别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而形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各不相同是异相。眼、耳等诸根和合而成狮子是成相;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相。总、同、成、相,指全体、整体;别、并、坏三相,指部分、片断。前三相也指无差别,后三相则指差别。无差别与差别,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总即别,别即总;同即异,异即同;成即坏,坏即成。” 法藏的理解还是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实际上六相圆融的整体和部分不一定是实的,也有可能是虚的。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也写一点我所理解的圆融。 我体会到的一种圆融叫做类类圆融。 A是一类。A1,A2,...,An是其部分 B是一类。B1,B2,...,Bn是其部分 Ai,Aj圆融;Bi,Bj圆融;A,B圆融; A,B又都来源于C,C是深层结构 这里的A,B可以有很多实例: EXP1:A=整体;B=局部 EXP2:A=事;B=理 EXP3:A=结构;B=武功 EXP4:A=建筑;B=文学 太极的圆融建模 A=阳;B=阴 A二分,AA,AB B二分,BB,BA AB圆融;AA,AB圆融,BB,BA圆融 。。。。。。 再推下去就是易经的圆融建模,这也很简单。 C AB AA, AB, BA,BB AAA,AAB;ABA,ABB;BAA,BAB;BBA,BBB 下面就是六十四卦 AB圆融; AA,AB圆融,BB,BA圆融 AAA,AAB圆融;ABA,ABB圆融;BAA,BAB圆融;BBA,BBB圆融 。。。。。。 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说过: “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 “宇宙就是自己的参与者!” “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 刹海之中,复有微尘; 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 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华严经》 这段话讲述了是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的无限层次。 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无论达到多高的地位,取得多大的成就,他在一个宏观的世界里也仅是一微尘;但是在微观的世界里却是刹海,这片海却可影射整个宇宙。 从另外一重意义上来说,假如有超宏观界的神存在,他并不是脱离人的,而是属于一个人的相关体,人在受神的灵性影响的同时,人的灵性会影响神的灵性。 所以人的一生在超宏观来看确实好像是无意义的,但是通过微观圆融,又是充满意义的,人好像与宇宙关系不大,但是宇宙却时时在随人而变。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有胡耀邦和胡宗南等在晚年郁郁而终,也不会有诸多皇帝发出的“我已经拥有了一切,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人的一生正是平凡中的伟大,伟大中的平凡。
个人分类: 人文|2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季到台北去看雨
wangdh 2010-12-7 13:02
冬季到台北去看雨 (王德华) 小时候的记忆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所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但我们对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却是早就改变了看法。对于台湾的民主和自由,从媒体上也有了些了解。 小时候在家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枚民国时期的硬币,是 12 星的标志,很精致,一直珍藏着,但那个时候有点忌讳。后来从山东转移到西北,再后来转移到了贼的手里去了,也就不知了去向。一旦没有了,到是会时常想起它。小时候的印象是,国民党就是反动派,跟我们势不两立。 记得在山东乡村的时候,每年的初秋,在田地里经常会捡到印刷精美防水的反动传单。我见到过一次,是小朋友捡到的,要拿到学校上交给老师的。由于是反动的东西,我们不能看,更不能扩散,要交给老师销毁。据说,那个时候是借助季节的风力,台湾方面用气球发过来的。 从电影《南征北战》等国共较量的影片中,经常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很缠绵的女播音员的声音。我们知道那是靡靡之音。最厉害的靡靡之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邓丽君的歌曲,不能公开买到磁带,只能偷偷地听那动听的靡靡之音。这次在桃园机场候机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了这种当年的声音,很是缠绵。 很多小时候看的电影里,很多台湾的特务潜伏在大陆,进行破坏活动。电影里,很容易就判断出贼眉鼠眼的就是不干好事的特务。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特务是间谍活动,是一种专业活动。 上世纪9 0 年代一位台湾清纯美丽的女歌手备受大陆喜欢,她的一首《冬天到台北来看雨》瞬间风靡大陆。前几天在央视中国文艺栏目里又看到了当年的清纯女歌手 - 孟庭苇。还记得她的那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当年在青海高原上一位光头研究生小伙子跟我坐在山头上晒太阳的时候唱的,很耐听,他告诉我了这首歌)。 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很杂很乱。说不完,写不完,都是过去的记忆了。想不到的是, 2010 年的 11 月,终于有一个机会到了台北,也真真看了台北的雨。 在台北的会议安排很紧张,台湾同行介绍说旅馆旁边不远就是台湾大学,也说校园很漂亮。一直没有时间去看看。于是就在离开台北的那天早上起了个早,想去看看台湾大学的校园。巧的是,在电梯里遇见了同一想法的王教授,便一同前往。出了旅馆,看看天,自语道不会下雨吧,没想刚走几分钟,天空就开始淅淅沥沥落下细雨来,感觉没有大问题,也就没有折回去取雨伞。等急匆匆走到台大校门口的时候,细雨已经变大了,头发上感到已经湿透了,眼镜上的水流也使得看不清脚底的路了。躲在学校门卫的房子里,暂时避避雨,门卫告知短时间内,雨不会停的。等了一会儿,见雨没有小的意思,就琢磨着怎么回去了。最后,王教授借了门卫的雨伞到附近商店里买了一把伞,我们一起撑着回到了旅馆。 回到旅馆,还真的就想起了那首当年熟悉的歌曲《冬天到台北来看雨》。 (王德华)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5593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三十四)——街头拾零
jlxt33 2010-11-15 19:26
在台湾环行,除了风景名胜之外,自己行走过的街头或者车窗外的风景也颇有意境。本人爱早起,一般在别人用早餐前,都会到酒店周围溜达。这篇中就将那些景区中看不到的、在溜达中拍下的一些有人文特色的小景跟各位分享。 (一)先说说道路 在台北的道路上,尤其是一些不怎么主干的道路两旁都有停车位,晚上这些停车位上都会有车停放,白天就少了。还有摩托车的停车位,一个小格刚好摆一辆船型车,好像看到都是小小的船型车,几乎没见到轰鸣的高大的摩托车。 这种专门为残疾人摩托车划出的停车位让人觉得很贴心。 交通灯前,专门有一块区域是摩托车的停车位,可以同时有几辆车横着排在汽车的前面。 下面这张与人行横道平行的自行车横道是在高雄拍到的,也别具一格吧。 说到了道路就顺便说一下我们的交通工具吧,一辆大巴车,很整洁、舒适,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车后面的标示。 (二)再说说道路两旁 这是台北街头的铜质雕塑,其实在广州也不少见,但是我们常常见到的是对过去的风情的表达,而这种跟你我一样的情景却很少见,或许是因为太熟悉了,不必要,难道我们不觉得这样的你我才会亲切吗? 在台北和高雄路边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绘画,美观而且不必增加更换的成本,不是很好吗? 这种旧衣物回收箱,不仅是高雄有,在南下路上的一个用午餐的餐厅外的路上也有,我觉得挺好的。现在的衣物基本穿不坏也穿不久,完全可以这样简单地送给又需要的人,不是吗? 旧衣物回收箱傍边的电气箱上的文字让人感到亲民,也知道了项目的来历。 路边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公交站牌了,这是在台南路边拍到的,居然有0路车哦,而且还是右,不知有没有左。以前听说台湾是没有8路的,现在也不知有没有。 路旁司空见惯的恐怕就是建筑工地了,在台湾的建筑工地还真不多,这个工地的外围用花博会的宣传围起来,也挺悦目的。 在大陆这边的路两旁几乎见不到的是槟榔西施,这两位是在基隆和台北之间的某地的槟榔西施,据说的最靓的。 还有就是几乎无处不在的竞选广告,感觉上南台湾的竞选气氛比北部更浓烈些,绿营的宣传力度比蓝营的要更大些。 (三)花莲的一条河和一个人 在花莲的那个早晨出去转转,在河边走走,这条清澈的河流原来是生活污水哦,傍边的展板有说明。 在这里遇到一位老先生,我们随便聊了聊,告诉我已经84岁了,早晨起来活动活动,挺有修养的老人。 (四)吃喝娱乐 吃当然不是我们吃的东西了,而是普通居家过日子吃的东西,主要来自于这菜市场。在台北和高雄都转了市场,台北时百年老店中山市场,高雄是这个不知名的市场,熟悉的是场景,惊讶的是价格,东西真是便宜啊。 喝说的是我们一路上的饮用水,叫做涵氧活水,司机大佬不断地教导我们要喝完,不要浪费,涵有很多氧的,对身体和美颜都有好处呢。 台湾的娱乐多样,除了曾经说过电影外,表演节目的还是挺多的,比如景点中摆摊设点地演唱,路过的人随愿给点打赏即可。 这个是我们住宿的某个酒店中,来表演的菲律宾乐队,总共就这几个人,20新台币(约合5元人民币)买瓶水,进去看表演,随意给小费,不给也行,当然这一男一女的主唱中文歌唱的还是像模像样的,中文说的明白就是小费谢谢。 (五)政府部门和两蒋 在台北的早晨,我自己溜达到了监察院门前,要是反向走就可以到更多的政府部门了。离开的那天我们在车上看了看各部门的外观。 下面分别是总统府、教育部、立法院。总统府就是原来的日本总督府,现在的是二战后重修的。立法院前有一小群人在示威,还算平静,不像电视上看到的闹哄哄的。 两蒋在两岸一冷一热挺有趣,这个免税店中的两蒋造型和拍照区,应该是为了满足大陆游客的需求而建的,不过这种卡通造型也算比较有趣了。 (六)坟墓 环岛一周,见到了很多种坟墓,导游还特别介绍了坟墓的类型和对应的族群,比如这些十字架的坟墓多是阿美族的,原因是他们更早地介绍了传教士的传教。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666 次阅读|3 个评论
来自台北的小帅哥
毛宁波 2010-10-17 11:07
2010年7月11日-7月21日我陪女儿到美国西部旅行,一路上除了领略美国的西部文化之外,还结识了随团的来自台北3口之家中一个可爱的台北帅哥,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小艺术家。孩子11岁,还在读小学,钢琴弹的非常好,一路上给我们讲故事,消除了我们长途大巴的疲倦。孩子爸爸是一位退伍的军人,没有工作,在家自学电脑技术准备就业,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孩子妈妈是一位钢琴家庭教师,靠辅导孩子们钢琴为生。孩子天赋很好,就是多动,妈妈一直在给他治疗多动症。在我看来,孩子还比较正常,文学天赋和艺术天赋很高,不久的将来没准能成为一个大文豪、大艺术家。祝福可爱的帅哥,健康成长!下面是旅行中我拍摄的一些可爱的照片,孩子有很丰富的面部表情,请大家欣赏! 我和小帅哥合影
个人分类: 美国东西部见闻|9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十七)——中正纪念堂
jlxt33 2010-9-14 08:37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往往是这样,我们从台北开始,又回到了台北,最后一个行程景点是中正纪念堂。 远远看到这蓝色的琉璃瓦围墙,感觉应该到了,因为跟广州中山纪念堂的格调如出一辙。 我们从这个大忠门进入,因为赶时间看卫兵换岗表演,这可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节目了,很快跑了上去。 已经有不少游人在门前等待了,这是开门的一瞬间。 进去后,看了动作规范,有板有眼的换岗,对这个全程做了摄像,虽然有时手不是很稳,但看着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过就是没来得及拍照片了。(按照高建国先生指点的方法在土豆上传视频,但是弄不好,还得接着请教呢,链接上以后,再修改了请各位欣赏)。这三张是表演完后,拍摄的卫兵和蒋中正的铜像,那些字还是有趣的。 这个纪念堂整体庄严肃穆,屋顶是这样的。 纪念堂的正面是这样的。 站在纪念堂正门前,看看这个广场,广场的两侧分别是国家音乐厅和国家戏剧院,中间是个五门牌楼。 这个牌楼现在写的是自由广场,是陈 水扁任期内改的,原先写的是大中至正。当时还把中正纪念堂改称民主纪念堂,以维修之名将蒋的铜像用编织布围起来,周围还挂了很多风筝。马英九上台后,将纪念堂的名称复原了,但是牌楼上的字就留下了。 世事真是沧桑啊,蒋介石亲历了中国20世纪四分之三的历史,铜像又见证后来30余年的变迁,父子俩终于下葬台湾了,大概要看着今后台湾的政坛了。前几日看报道柏杨魂归故里了,两蒋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实现回老家的愿望,儿孙们把他们算作是台湾人了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2731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十六)——雄伟101
jlxt33 2010-9-8 17:36
台北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当属101了。 曾经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现在被迪拜塔超过了,不过还是挺高的。 进入大楼,先是5层名牌汇集的购物中心,乘电梯直达5楼的观光排队处。 在弯弯曲曲的行进中,有一台照相机,会给经过的人拍摄一张与101背景的合影,这种模式很多地方都有,但一般地方没有这种大屏幕,把照片投影上来,都好像明星一般。然后凭编号购买,说实在的有点儿贵。 乘坐世界上最快的电梯直接上了89层。忍受着乘飞机一般的耳痛,还是拍下了最快的瞬间。上行是最快为每分钟1010米,下行最快为每分钟600米。 借了语音导览器,就如同听电话般地一边听讲解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因为不熟悉,有的也看不明白。不管怎样也算再次感受了一览群楼小。 步行到91层就到达了世界最高的室外观光平台。在楼梯间的招贴画上画着上海外滩,最高的似乎还是东方明珠,现在已经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了,这两位在比谁是世界第二呢,好像都可以似的。 楼顶还真挺热,看着渐渐沉入暮色中的台北,是一种朦胧。 台北101还有一个世界之最,那就是这个风阻尼器,学名调质阻尼器 。 是在88至92楼挂置一个重达660吨的巨大钢球,利用摆动来减缓建筑物的晃动幅度。据告示牌所言,这是全世界唯一开放游客观赏的巨型阻尼器,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阻尼器。 当然不能少了纪念品商店,还有世界最高的信箱,可在观景台将祝福寄给国内外的好友,在这里给明信片盖章留做登楼纪念。 88层是精品宝石购物中心,贵重商品跟我们一路走过的购物点,差不多。比如特产珊瑚、五彩石、猫眼石等。 居然还发现了一个纪念馆哦。 排了一溜长队后,直接到负一楼,哇塞,美味飘香啊,勾引的馋虫跃跃欲试,赶紧跑出去,等车吃饭喽。 登高回到地面上,感觉很踏实。人就是这样奇怪,一定要爬上去,却感觉心惊;在地上踏实,有不甘心。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970 次阅读|4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十五)——高贵的女王
jlxt33 2010-9-7 13:53
来到台北县,来到野柳地质公园,也就来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景观。 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蕈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 在快要烤焦的黄土(或许不是黄土,只因像极了黄土)上,我们快步地拜谒女王了。要给女王拍张单人照还真不容易,看看这排着队要合影的长龙吧。 我趴在木栈道上快被烤焦了,还是没等到单人的那一瞬间。 这高贵的女王头俨然成了台湾旅游业的名片,更是野柳的代表。 女王头本身是一个蕈状石。由于它的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神态像极昂首静坐的尊贵女王,大家才特别称它为女王头。 女王的脖子越来越修长,也越来越容易被地震等震塌了。 蕈状石是由于差异侵蚀作用造成的,公园中大量的蘑菇石、香菇石都是同一成因。这里180多做这样石头,完整地表明了这类石头的演化过程。 在女王头这里在放一张相关介绍的图片,事实上,沿途有很多相关的介绍,大部分的说明来自于这些说明。给各位看的这张图片主要想表明一个变化,就文字的变化。第一行是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列写的,第二段是英文,第三段说是日文介绍,但是标题上同时又朝鲜文。 野柳的地上有很多的海蚀壶穴。它们基本都是圆形的洞穴,从海蚀平台表面的凹穴开始发育,凹穴受波浪携带的石粒在海蚀平台上进行钻蚀作用,使得凹穴逐渐扩大,有的甚至可将数个壶穴壁切穿,使其相连,形成联合壶穴。有的因为不同时期的蚀磨,形成穴中穴的景观。 在野柳的岩石中,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化石。可以看到古代生物活动的遗骸,加深对过去地域环境的理解。 还有一类层层叠叠的岩石,很是壮观,但是不懂地理成因。 这里有种地形叫做节理,但不知是不是下面这张图片,请专家指点。 最后看一个人文纪念,这位每天望着川流不息的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啊。他叫林添柏,1964年3月,一名前来野柳游玩的学生,因天气恶劣被海浪卷走,林添柏先生为了救学生,不顾自身安危跃入大海中,但因风浪过大,二人不幸被大浪吞没。后人为了纪念他舍身救人的精神,立此雕像供人悼念。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3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台湾小记(2)---台北两三瞥
geobob 2010-4-13 21:40
题记: 正如台湾报刊所说的那样,台湾与北京上海比不过摩天大楼,与苏杭二州比不过风景秀美,台湾并无太多动人美妙之处,如果你不是定居仅仅是个观光客。大陆游客之所以要去,无非是一种情结或者感情罢了。 台北市乃至整个台湾确实也没啥特别的景象,但是其环境整洁、人文底蕴、民众素质是北京上海无法比拟的,在大陆不少年轻人迫于现实种种开始转向 由人向兽 退化的过程,至少台湾没有出现这种退化,也许是因为台湾太小人少而且老蒋当年带去了大量的高级的学者等等,也许是 区区百里小县,治理当如烹小鲜,有何难哉 。 不管如何,先看看平凡的台北市呗( 台湾并无动人风光,我也没有拍摄兴致,这造成了照片很差,以至于我都不想放上来,但本着照片可以节省文字叙述的便利,同时我是个懒人,就当是偷懒行为了 ) 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的气势雄浑相比显然秀气了许多,也小气了很多, 台北故宫似乎藏有约60(?)万件珍宝,当然都是小型的东西,至大不过是些木制家具,但这几乎都是国宝级,特别是一些书画杰作。 台北故宫狭小的空间容纳不了如此众多的宝物,因此大概会每隔几个月便把储藏洞中的宝物拿出来轮流展览。当然大陆游客最喜欢看的就是那枚翡翠白菜了,还有几个闻名世界的鼎。此图中竖着难得一见的一杆中华民国国旗,在台湾似乎见到旗帜并不容易。 换一个角度看,附近的这座山便是阳明山。与大陆不同,台北故宫的禁止拍照是行之有效的,因此不可能有内部宝物的拍照, 而大陆尽管大部分博物馆都标有禁止拍照,但是人们都像是有文化的流氓一样,明明看到了那几个字却偏偏拍摄,偏偏要耍流氓,即便是在中山陵国父静静地躺在汉白玉棺内,依然会有流氓和盲流们拍个不停,对此我颇为不满。 我一旦去了南京,俺这个书生肯定会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尽一个小市民的小小的责任。 我忍不住想问:你耍过这样的流氓么?嘻嘻。 故宫博物馆底层人口处孙中山坐像,比起南京中山陵的要小很多。 国父孙中山毫无疑问是近代历史上的伟人,拥有伟大的政治家品格,他的地位应该不低于毛主席,但我的感觉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并没有给他以相当地位的尊敬与缅怀。 对比一下毛主席纪念堂和中山陵的待遇就知道了,即便你对毛主席有意见,但是你进去还会戴帽子、喧哗议论、拍照么?你肯定不会也不敢。但是我就看到不少人在中山陵警钟的那个尖点内,就是有人戴着帽子、议论喧哗、指手画脚、调情嬉笑扭屁股、拍照闪光卖早点、耍流氓的等等不一而足。 听说第六套人民币已经设计好了,这次百元大钞是邓公,我就纳闷儿为啥从来都没有一个是孙中山先生呢?难道孙中山仅仅是台湾人民的而不是大陆人民的么? 我觉得,伍佰元大钞印上孙中山头像,或许对两岸民众也是一个共同的小小的亲切。 这是一家故宫边上台湾特色餐厅的菜单,涂鸦画装饰的饭店的一面墙上。上面有担仔面之类,大概是台湾特色面食,当然对于我这种对美食没感觉不敏感没追求的人来说,觉得没啥特别的呀,还不如刀削面好吃呢。当然同行的有来自上海的教授呀院士呀的,他们很喜欢吃凤梨酥等等,以为天下美味,但是我吃了吃,觉得并无异常呀,跟普通蛋糕糕点呀无甚差别嘛。 台北的凤梨酥是民众票选第一的美食 ,一夜之间被大陆观光客喜欢上之后,台北的那家总店维阁便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以前只是几盒几盒的卖,大陆豪客来了之后则是几大箱几大箱的邮寄,这一度惊诧了店员们,不曾如此论整箱卖过。 大陆的因为普通百姓饱受不公分配之苦而先富起来的那帮人,他们鼓鼓囊囊的腰包,也是台湾人对大陆客热情礼貌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 时候,台湾像是个耍小聪明玩暧昧的女人,看中的仅仅是你这愣头小子的钱包和信用卡。 101大楼内部。101大楼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但不久之后被迪拜的帆船大楼超越。 101大楼是台湾的地标,设计理念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本土文化理念,比如大约每八层设计成一个斗形,柱子等多为钥匙形状,多寓意财源广进财源滚滚之意。若是大陆,此类设计肯定是聘请洋人设计,至今我都不理解鸟巢为啥请洋人设计鸟巢鸟在哪里呢。其实台湾很中华风骨没有大陆这么崇洋媚外。 101大楼高层中有个巨大的岩石球体,用来平衡整座大楼。当大风吹来将楼往一边吹,那么楼内的大球自动地往另一边拉,这样互相抵消平衡大楼便可稳健。这张图片有两个钥匙形状的柱子, 101大楼据说最大股东就是康师傅集团,唐师傅集团曾打算整座买下来,政府说给我们点面子嘛不要都买了,毕竟台湾地标,康师傅乃止。你也不难发现,台湾经济的繁荣以及很多人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陆的改革开放提供给他们广博的市场与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台湾可能完全独立么? 101大楼的观光电梯,据说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上升80多层382米仅仅用时37秒,电梯是日本制造,可以气压自动调节,即便如此,你依然感觉到耳朵很难受。101大楼中间是很多商业办公室,底层是些万国银行以及全球风味的餐厅,和各种名牌台湾旗舰店,比如女士们或为荣或炫耀或梦寐的驴包专卖之类,当然能买得起驴包的人们估计也不会在台湾买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开电梯的小台妹好美呀,很正点哎,像是漫画中那种大眼睛非常卡哇伊的女孩,操着中英日三种简单介绍语言。 她的甜美以至于惊动了大陆来客中的女人们,都忍不住说:小美女,你好漂亮呀! 当然出于我一贯不拍美女的习惯,我没有她的照片, 据说台湾比大陆更男权,因此女孩子更加注重打扮,或许是受日本影响,台湾女孩子介于大陆和日本女子之间的过度风格。 因此我强烈地建议大陆男童鞋本着醉翁之意去台湾拐个台妹媳妇顺便读个学位回来,既增进两岸友谊鱼水情,还降低了3000万这个令人不安动荡的基数,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在一个男权的憋里巴屈一周就可逛遍单调的小岛的环境下,因此女孩子大致是不反对远嫁大陆的,当然你不能告诉她大陆人民都是 蜗居蚁居胶囊居XYZ居的柜族, 以及人的禽兽化进化的事实,你也不能发出鸟兽尚有巢穴,况人乎的感慨,切忌切记,嘻嘻。 101大楼观光层俯瞰台北夜景。那天风大,因此更高一层的露天观景台关闭,于是兄弟我只能隔着玻璃向下拍了几张,我在上海几年也没上过金茂大厦呀东方明珠电视塔,因此不便对比,估计大致相当吧。 据说闻名世界的蜘蛛人以从闻名世界的高楼大厦爬下去为能事,他悄悄地来到101大楼就顺着外面墙壁爬到地面,然后还发了图文等,这惊动了101大楼管理层,对露天的观景加了很多隔离和限制。 入口处会自动拍照然后合成背景,然后你上了顶层看相片满意的话就付费拿走,背景是夜晚或者白天的101大楼,单张250台币,两张400台币。当然我这种穷人以及本着与其你合成还不如我自己动手PS成跟奥巴马在我家乡山村里穿着红背心光着膀子手持弹弓打麻雀的照片有趣呢,因此我没有要这种照片,当然不少大陆游客都付了不少不差钱的250。 这个很稀松平常,兄弟我无聊就在大楼的一个观光走廊里对着镜子拍了下,可以忽略,仅仅是为了凑够12张图片... 由于俺的小DC广角不够好,因此无法容纳整座101大楼,不得不随便在他旁边拍了一幢楼,这大概算是典型的台北繁华路段的建筑物。 台北以及整个台湾相当整洁,我在台北、桃园还是中部以及乡下都没见过一堆垃圾,街道上连偶尔的一小块废纸片也看不到,台湾垃圾分类做的非常好,据说垃圾回收利用率局世界第一,这一点值得北京上海以及你我她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101大楼对面居然醒目地拉一个条幅,大致是污蔑我党领袖的,那是法嘻嘻轮嘻嘻功的无聊闹剧,只是天气有些冷,孤零零的两个人站在那里,对面灯火辉煌的大楼里大陆客挥金如土,怕是他们自己也感到无聊和落寞的吧?不解的是他们没有讨伐我党现任领袖,但是有薄熙来。中央大学的教授早就说了,台湾会时不时地看到这些人物,你们不要理会就是了... 台北诚品书店,这在台湾比较有名,是家24小时书店,而且你就是住在里面看上一年书也不会有人管你的,这个特点使得很多人可以去暂时过夜。 不过这家书店之所以台湾闻名,是因为被台湾某杂志由大学生投票选出的一夜情最佳艳遇场所。因为看一个人看什么书,大致可以判定她他的个性兴趣等,特别是同喜欢同一类书籍的时候便有了共同话题于是聊得起火就.....。 当然了,导游没说这些,是中央大学的一个教授如此介绍的,他说为了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所以我也要经常看一些大学生们看的杂志书籍,以免落伍跟不上他们的想法。 台北火车站,很平凡简陋吧,是不是还没有家乡市的火车站雄伟豪华呢?隐约可见门之上写着台北车站。运行的车种类与大陆一致,无非是他们不叫和谐号而是自强号,他们不叫地铁叫捷运,他们不叫自行车叫脚踏车,但他们火车密集到大概如同我们的地铁,十来分钟一趟。 左边一个圆形牌的标志,应该是个世界花卉博览会之类的,台湾为此很重视兴奋,他们是迫切地希望有点国际化的空间,试图把台湾打造成闻名世界宜居地区 。 这个是站在车站前面不算广场的广场,随便往对面拍了一下,也都稀松平常吧,没有北京上海富丽堂皇。确实如此,台北没有北京上海甚至很多城市的硬件好,但是软的却要好很多,老百姓也精神神气很多,不像大陆人多数表情呆板或者愁眉苦脸, 至少我在那里耳朵清净了几日,没再听到有人讨论房子问题。 唯一的一次还是大陆师生与台湾导游的谈论,台湾那么拥挤收入远高于大陆水平但是房价远没有大陆贵,台北在涨但是高雄在降....
个人分类: 天涯何处--且行且纪|418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 (Wiki of CHEN Xiejun, the Museum Curato
热度 1 baoyu 2009-6-10 20:53
温文儒雅,谦谦君子 书山有路 - 书房的 陈燮君 09-2-28 陈燮君在台北创作的 6 幅画作之《台北故宫松风阁》 (图片均来自网络,致谢)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 ( Wiki of ChEN Xiejun, the Museum Curator of Shanghai Museum ) by Baoyu 之所以收集 陈燮君 先生的讯息,缘于大学要请他来做一次讲座,事先要对报告人情况做一个评估和备案。最早见识陈先生的风范是在大学时——他来母校做过一次有关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和文物保护的讲座,具体题目记不清了。当时陈先生旁征博引、融汇中西、洋洋洒洒讲了90分钟;现场反应很好,大家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讲座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我也提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的问题,先生取精用弘的做了回答。 陈先生融会贯通哲学、艺术、博物、国学,学养深厚,精深知著。同时还善于理论创新, 在当代新学科理论研究、时间学、空间学和科学方法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出版了《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时间学》《生活中的时间学》《现代生活中的矛盾旋律》《生活中的色彩学》等一系列著作。 陈先生拥 有众多的职务和身份,白天 日理万机,晚上磨练书道,另有一番意趣。祝愿他有更多的创建和收获。 经世致用 陈燮君 , 1952 年 7 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博士。 现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上海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政协委员, 上海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 兼任亚欧基金会博物馆协会执委, 美国亚洲协会国际理事会理事, 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书香门第   主要研究哲学原理、科学哲学、当代新学科宏观理论、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信息学,文化学,首创时间学(与金哲合作)、空间学、学科学,并首先提出开创新学科学和新学科史学的系统构想,率先进行新学科理论研究。出版了《学科学导论 —— 学科发展理论探索》、《时间学》、《生活中的时间学》、等著作(包括合作) 70 多本,参加主编《新学科辞海》、《世界新学科总览》等,发表《关于开创空间学的思考》、《向古埃及文明敞开襟怀》、《甲骨风云与文化之迷》、《战国楚竹书的文化震撼》、《城市的文化风骨 —— 上海文明史探源》等论文、文章 1000 多篇,计达 1800 多万字。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 “ 世界名人 ” 证书和 “20 世纪 2000 名杰出科学家 ” 证书。 文化足迹 石库门养育了上海的城市性格 2009-05-17 ,世博会上海区县公众论坛 让文博站在世博舞台的中央 2009-02-04 , 东方早报 城市之光:世博与城市文化 2009-5-9 , 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读书精神与读书方法 2009-03-22 ,新民晚报 孔柏基的 艺 术 世界 2008 年 11 月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方法论 2008-08-15 ,上海中国画院 中国的机遇 , 世界的盛会 2008-04-26 ,天津博物馆多功能厅 共享:是艺术,更是智慧 2008-03-21 博物馆要引领城市文化 2008-2-15 高度重视和谐文化的能力建设 2007-04-17 世博精神与城市文化 2007-2-6 ,上海《东方讲坛》 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文化演绎 2007-1-5 世博与文博 2006 年 12 月下旬,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厅 世博与文博的互动 、 发展与共同守望 2006-9-28 ,在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 2006 1 7 精彩回顾 - 《博物知识 — 字画鉴赏》 2005 10 23 上海城市文化的理性思考 2005- 6 - 9,复旦 新逸夫楼报告厅 遥想周秦汉唐 2005-1-14 读书精神与读书方法 2004-05-27 《清明上河图》曾四次出宫 2002 12 5
个人分类: 科学社区|2071 次阅读|3 个评论
台北的烟火掠影(转发)
黄安年 2009-2-25 10:08
台北的烟火掠影(转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25 日发布 下面是好友许令仪转来友人 2006 年拍摄的台北的烟火若干镜头,资源共享,共 20 幅。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3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