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会成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选题要注意机会成本
热度 1 csiro 2015-9-21 14:47
学位论文的选题,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哪个是最大的西瓜,很费思量。有一个最优化的故事:在一块麦田一直往前走,不能回头,如果让你掐一颗最大的麦穗,你怎么决策呢?你如果早下手,可能后面还有更大的,如果晚下手,可能又错过了最大的。 在生活中,人生的十字路口实在太多了。我最近参加一个培训,讲师给我介绍四个象限的或者四个要素的方法,即眼前的获得与失去,未来可能的机会与风险。选题也是如此,你选了这个题目,就失去另外一个题目带来的机遇。要考虑论文能够顺利完成,不能风险太大,要考虑方向有利于就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个人分类: 交流篇|2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怎么过都是一天。为什么自己也很忙,但却没见什么产出呢
liangh610 2015-2-2 09:33
怎么过都是一天,看看电影,逛逛街,也是一天;在实验室里写本子,看论文,也是一天。从工作到现在感觉自己也没闲着,每天也都在忙,但快三年的时间了,一篇论文也没写,一个项目也没有,对本领域的进展也几乎没有跟踪。自不用说跟颜老师这样的大牛比了,就是身边的同学,师弟师妹们,都落下了不是一点半点。 以前也没考虑过什么“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这些问题,以为只要没闲着,就是在进步,现在看看满不是那么回事。按照机会成本的解释,你做了这个事,就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干那个事,那么你失去做那件事的机会与时间就是做这件事的机会成本,或时间成本。既然是成本就大小,价值之分了。我以做论文、读文献、写本子的时间与精力做为成本来干生活中的琐事及一些不是很紧要的事情(比如看一些传记和小说之类的书籍),自然所创造的价值甚微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以后再做事,就要考虑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事了,不能再自我麻痹的认为只要我没闲着,就行了,就没浪费时间。做什么事都能填满一天,现在就要想想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你花精力,花时间的。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R积分到L积分
yanghualei 2011-2-21 23:37
1.从R积分到L积分: 传统上的很多物理量都可以表示成定积分的形式,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数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客观上必须扩大数学的研究对象,而扩大的方式之一就是降低数学法则以及法则的苛刻的条件 ,R积分对可积和积分和极限的交换顺序要求过于苛刻,使得一大类函数拒之门外,而狄利克雷函数就是其中之一,那为什么R积分对对象的性质要求那么苛刻?这源于R积分的定义,分割,求和在求极限,后面好像没问题,但 分割好像有点问题,因为其是对定义域的分割,使得在分割点处一部分函数值跳跃很大的(源于映射的定义,假如是随机变量了,反而R积分比L积分更广泛),进而产生误差,而L积分保留了后者,即求和,求极限,其首先建立一定的预备工作,如可测集与可测函数的定义,然后改对值域的分割,进而扩大积分的对象。 2.机会成本的数理定义: 对于一个个体或者群体来说,在一特定的时间内其从事的一定活动,若把所有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看做一个空间,记Ω空间,而把空间Ω的子集生成集合称为类集,记住φ,可能从事的活动事件记住ξ,ξ属于ζ,并且在ζ定义一个纯收益函数R, 则此个体的机会成本空间可以定义为(Ω,ζ,C),而从事ξ事件的机会成本可定义为 C(ξ)=Sup(R(χ),χ属于ζ,χ∩ξ=0)
个人分类: 数学沙滩|4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拾旧]经济学就在你我身边
estudy 2010-8-17 23:26
经济学其实并不是不了解这门学问的人理解的那样,尽是空谈大道理和做繁琐的调研、分析。的确,在经济学中大道理要讲,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指导我们做更为细致的考察和在实际经济活动把握住基本原则十分重要;繁琐的调研和分析也是做,因为这些工作将现实的经济状况变成了经济学者可以用来书面研究的东西,是经济学发展的必要过程。 但是我认为,经济学更多的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经济学、甚至是高深的经济学到交道。例如你到商店去买水喝,发现在你最喜欢喝的统一绿茶旁边多了一种包装相似、价格相同的今麦郎绿茶,你对于这个新牌子的绿茶是毫不予理睬,问也不问仍旧买你最爱的统一,还是考虑尝一尝这个新产品,如果还行往后就买这个牌子的绿茶?你的这些考虑和决定就算得了是一种经济决策了,至于你怎样做出决定就有涉及到了经济学中很重要的效用的问题了。而你的决定所带来的影响将又涉及到更多的经济学的内容了:你这一次是继续买统一还是今麦郎的决定会影响到你今后到商店买水的决定,而你的一贯的决定势必影响这两家厂商的需求量,需求量这个对于企业来讲很重要的东西的变动又势必对两家企业的一系列决策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假设今麦郎这次推出的绿茶销量很不错,甚至它的这个牌子在饮料行业打响了,那么它或许会考虑推出红茶或者矿泉水等其他的饮料,这样我们以后再到商店里买红茶或矿泉水的时候就会也多了一种选择。 或许你说这些东西实在太复杂了,我只不过在商店买一瓶水,那会想这么多?但是当你买水决定作出以后这一系列的反应却会实实在在的发生。丝毫不了解经济学的人,完全不必考虑这么多,尽管凭感觉行事。但是作为一个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我的回答是,选择尝试一下今麦郎,如果它不比统一差,我就会决定长期支持这一品牌。因为我觉得现在做绿茶的大概只有统一一家企业,它还推出了一个康师傅牌子的绿茶,可以说整个绿茶市场就被它一家垄断(经济学中的概念,独占的意思),这样它在这个上场就有较大的话语权,我或许可以认为这就是生产绿茶不一定比生产矿泉水成本高多少,但是市面上前者的价格却不后者高许多的原因。那么现在出来一个今麦郎想同它叫板,我如果支持一下后者,助其与前者相抗衡,统一的优势就会有所削弱,同时今麦郎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统一,在绿茶的厂家在市场相对于消费者的优势普遍降低以后,它们就会对消费者有所让步,这样消费者就会得到更多的实惠。说不定哪一天绿茶和红茶的价格会降到和矿泉水一样。这些过程用文字分析起来似乎有些复杂,其实只要你对经济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思考就会成为你理性思维的一部分,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只是举了生活的一个小例子,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遇到的事情像这样的不知有多少,只不过我们没有像这样去思考它罢了。 还有我们时常从新闻中听到的一些事情,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情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例如,去年之前为什么美国、日本及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要求提高人民币汇率,为什么我们的政府迟迟不予答应,后来又为什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提高了一点?而这样做了以后我们每天的生活又好像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还有为什么近年一直有人在批评我们的股市是圈钱的、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那我们还要不要炒股? 等等,这样的问题太多了,而且每天每时都在发生。 另外,我觉得经济学不光在涉及经济行为时有用,这门社会科学的魅力还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一般性的道理,这些道理在我们的任何行为中都发挥作用。例如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来自经济学,意思是你在做选择时,放弃的那些方案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它告诉我们在权衡取舍的时候,考虑到你选择了某种方案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你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最到价值。例如大学毕业后你有念研究生和就业两种选择方案,如果你选择了念研究生,那么你这一决定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收益。具体而言,假如你读研要花三年时间,而如果你不读研而找工作,最好的情况是进了海尔,而在你在海尔的薪酬最好的情况是:第一年4万元、第二年8万元、第三年10万元。如果我们粗略的以金钱来表示机会成本,那么你三年读研的机会成本可以认为是22万(4万+8万+10万)元。那么你得知了这些,在做出选择时就会考虑得更加理智和周全。一个社会能力强、找到好工作可能性大的大学生读研的机会成本可能比一个难以找到好工作的大学生大得多。所以前者在作出考研的决定时就应该更加慎重,更多地权衡得失。 经济学中类似机会成本这样的一般性道理还有很多:效用、帕累托最优、囚徒困境 所以不要认为经济学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其实它始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它,都在用它。 如果你对经济学有一点兴趣,可以先找一些经济学基础读物读一读,在这里我可以向你推荐两本:一本是美国人叫曼昆的写的《经济学原理》,一本是华人张五常写的《经济解释》。 注:我在写下这段文字后到附近的商店做了个调查,了解到现在绿茶又多了一个汇源,那现在就有四种了,这也一样构成垄断,可以算作寡头垄断。 2006年04月13日
个人分类: 经济思维|3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会成本
zls111 2010-7-22 19:30
前几天看的文章 进化生态学家Spencer Barrett和学生在一起 文章最后Spencer说: 我大概有10-15%的时间用来教学,30-40%的时间从新写学生的文章,虽然他们的母语是英语,但是文章还是很烂。我觉得你们的难点就是语言,换了我,活下来都难。学生必须心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练习写文章,多写多练 。 当然是说对于做科研来说会写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大家知道,但明白过来的人不是很多,还在忙活着科研。。我们实验室有人常年不看文献,是多大的笑话。我看的多认真看的也不多。 这是一方面,接着还有重要的意思从他话里体现出来,机会成本。Spencer说: 我觉得你们的难点就是语言,换了我,活下来都难。 我们做科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语言这关真的要付出很多,可能有这些付出我们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些都有可能毁了很多人。但是在我们面前有没有比做科研更好的机会?对于读了博士的人来说应该很少。这种机会是跟着国家的导向走的。 比如国家现在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就不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做制造业只要初中生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大学生难就业,多少是有关系的。国家没有提供更多的就业给大学生,却招了这么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国家就应该向人才密集性工业发展,那是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 对于科研也一样的道理。以SCI来引导科研,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语言上搞不过人家。美国以SCI为导向(美国佬还是很重视SCI,并且他们也有多少钱出多少影响因子的报告)他们有相应的产业支持,能很好的转化。而我们呢?对于我们国家现在貌似这些成果出来对于我们眼前的发展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相反是为他人做贡献。我们缺的是整体民众素质的提高,那么多人还读不起书,那么多人在从事底下的工作。 这些导向就无形的把我们摆在不好的位置,作为个人机会少,相应的机会成本高,对于国家机会成本也高。 有时就在想做什么能收获多,能对他人更有益,想不到呀,不是我不努力,是没有机会。这是怎么样的境界呀!哎。。。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3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涂博士以死证明知识无用论时说明社会危机到来
bison55 2009-10-24 14:28
我也是一个高校教师,每每跟弟弟聊天,都有冲动的念头:跟你去经商吧,不,挣钱不是人唯一的追求,你要是还需要钱,我给你打几万。 想想也是,反正我缺钱的时候可以找有钱的弟弟,还是安心做自己的科研吧。可那些没有家人支持的普通高校老师,又没有什么项目或额外收入的老师们,每每计算上学的机会成本时,无不感叹:上学,无用啊! 这是个知识山寨化或贬值的年代。你辛苦写的著作,可能比不上人家简单copy的,你既是研究出什么来了,话语权和所有权归属也不一定有你的分,而且,最可怕的是,研究市场化导致劳资贬值极端化(这是根据投资过度造成无资可投的原理推导出的)。 劳动力贬值最初表现在体力劳动领域,现在大面积出现在脑力劳动领域。并非说脑力劳动带来的生产价值相对智能产品价值转化率降低,而是权力资本体系取代个体资本体系后,使劳动者本人都无法得知自己创造的价值是多少。比如,发表一篇很有质量的文章,他所代表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应用时产生的实际效用,而作者本人的收益是多少呢,稿费(有的还要自己出版面费)+升级评价指标(发一篇10个营养因子的文章,其结果是每个月工资上涨多少有的可能根本没有物质收益) 那么,这么多的科研者,难不成其科研成果都用于军事演习了吗?不知道有没有人专门对科研工作者的经济价值做过评估,我想不会低于实业家。然而,我们却只能以科研价值的评估方式来衡量,这也就是高校老师工资低的一个原因。 但我有些事是想不明白的,希望有人能给我点参考。国企投入那么大,收益为什么总比私企小呢,负债最多的好像都属于国企?公立医院收费和进账都远远高于私立医院,可为什么医生的工资普遍低,或靠红包为生?我国高校几乎没有不负债的,可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比例远远没有军事上的多。可能知识分子在国内没活干,就容易为别人干活。中国本来人口多,人才自然多,但知识或脑力劳动相对贬值,必然会造成社会 当整个社会已经大面积出现劳动力贬值时,说明人类的资本游戏已经玩到了尽头。
个人分类: 反思类|435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不同的过程与相同的结果
tangwei 2009-2-25 13:14
看到过一个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家及墨西哥渔民的故事。 话说这位投资银行家在墨西哥某海湾度假,看见一个年轻的渔夫在码头钓鱼,手到拿来,不到半句钟时间便钓了十多条肥大的活鱼,塞满整个水桶。 渔夫收杆离开,投资银行家语带不解问道:「为什么不多呆一会儿,可以钓更多的鱼?」渔夫回道卖掉这些鱼已经够换来好几天的家用,等需要时再钓吧。投资银行家好奇,问渔夫除了钓鱼,是怎么过日子。渔夫答道:「我钓鱼的时间不多,没钱用时才到码头或出海捕鱼。白天我和我的孩子们玩、睡午觉,下午和太太漫步、温馨温馨,晚上和朋友们喝酒吃饭、唱歌跳舞玩结他,一直玩到深夜。我们平时睡觉很晚的。」投资银行家于是教训他:「你太不思进取了。你应该花多点时间去钓鱼,多钓多卖多赚,然后买一只大渔船,钓更多的鱼。」渔夫不明所以:「之后呢?」投资银行家续道:「之后赚了钱便换更大、更多的船,把船租出去,再把你村内的渔民组织起来,变成为你赚钱的船队。到那个时候,你就不需要自己出海,你可以自己开一个鱼食加工厂,做自己牌子的鱼肉罐头,自己生产、推销。」 渔夫更加不解瞪大双眼问:「那我岂不是很忙碌?我岂不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不能晚晚和朋友吃喝玩乐?」投资银行家安慰他:「我是投资银行家,我可以帮你,把这个业务做大做强,然后安排公司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到时你便是千万富翁了。」渔夫听罢有点兴奋:「这要用多长时间?」投资银行家回应:「如无意外的话,只需 10 至 20 年时间。」渔夫心里冷了半截,续问:「公司上市后又如何?」今次是投资银行家有点兴奋了,他回道:「公司上市后你可以退休,搬到一个美丽的小渔村去生活,白天和你的孩子们玩,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和你的太太一起温馨温馨,晚上你的朋友们喝酒唱歌跳舞玩结他,一直玩到深夜!逍遥快活,多么写意。」渔夫冷然回应:「哦,我现在不就是这样生活吗?我为什么要等 10 至 20 年?」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曾经思考自己生活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自己现在做的又是什么?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这两天考虑经济学机会成本的问题,这个思考又有了新的进展。 机会成本的定义: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在现实中,很多资源的用途的选择需要考虑机会成本,要比较各种用途的成本和收益。因此就成了多方案的比较和优化问题。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渔夫方案和投资银行家的方案。 渔夫的方案(一):花少量的时间和劳动,一直过想要的生活。 投资银行家的方案(二):用更多的时间劳动大鱼船船队鱼食加工厂公司上市过上想要的生活。 从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采用方案(二),需要投入 10-20 年的辛苦的工作。因此,不同的过程,达到同一个结果,在渔夫看起来,方案(二)肯定是不值得了。 现在我们用机会成本的思路,重新考虑两个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那么可能有人会有新的选择。 方案(一)可能的看不见的成本有:看到大渔船的羡慕感觉;被别人的船队抢去了渔源的担心受怕;大风浪、鱼少季节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候的全家挨饿;以及偶尔听银行家等人说起外面的世界的精彩(灯红酒绿而非闲时钓鱼)所产生的妒忌 等等,可能还有很多,这些是我们一般看不到的方案(一)的成本。这些成本在渔夫的思维里面很难描述清楚的,投资银行家估计也是一时惑住了。 现在的问题是方案(一)的这些成本与方案(二)的 10-20 年的辛苦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不能每晚和朋友吃喝玩乐。熟轻熟重? 这个问题就是规范经济学的范畴了,因为,涉及到价值判断。对于有的人来说,羡慕别人的生活或者对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偶尔一回也是难以忍受的;让全家挨饿,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之所为;受人欺辱更是脸面无颜等等,那么他必然会考虑用自己牺牲自己一段时间的闲暇,换得最终同样的休闲生活的结果,会选择方案(二)。而如果象渔夫那样,根本想不到方案(二)这么多隐含的成本,那么选择(一)也是正常的。这就是规范经济学的特点,没有检验的标准。 好了,现在又有新的问题了。如果给渔夫上一堂机会成本的课,给他分析方案(一)可能遇到的问题,再好事的带他去看看繁华都市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他还会这么开心的继续他的方案(一)么?那么,一个人知道的东西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无知的淡泊与经历后的淡泊。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6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