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写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写作:摘要撰写及常见错误(三)
liwenbianji 2016-11-15 21:13
• In addition to properly formatting their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uthors mus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per use of English writing conventions and grammar . 除了摘要的格式正确外,还要注意 正确使用英文写作习惯和语法 • Next we look at some actual case studies taken from edited abstracts. 案例研究 • “…complex adsorbed at the hanging mercury drop electrode (HMDE)…” → “…complex adsorbed to a hangingmercury drop electrode (HMDE)…” EXPLANATION: first mention 首次提到 • “…linearly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s…” →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EXPLANATION: not concise 不简练 • “…not in … such as L-dopa, pinephrine ... pyrogallic acid (PA), and gallic acid (GA).” → “…not in … such as L-dopa, epinephrine ... pyrogallic acid (PA), or gallic acid (GA).” EXPLANATION: in a list, negative = “or”,positive = “and” 在列举时,否定的用“or”,肯定的用 “and” 未完待续 理文编辑预存得赠礼活动进行中 100万元的赠送金额和礼品等你拿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3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写作:摘要撰写及常见错误(二)
liwenbianji 2016-11-9 19:19
Think of each sentence as representing one of the following “codes” based on its function: 根据功能,每个句子分别代表以下 “代码” B = B ackground information 背景信息 P = Principal activity/ p urpose/scope/aims of study 主要活动/目的/范围/研究目标M = Information about m ethodology 方法 F = Main f indings/results 重要发现/结果 C = Main implications/ c onclusions of the work 重要意义/研究结论 S = S uggestions/recommendations 提示/建议 *Tip: B, P, M, F, China Science! Adapted from Weissburg and Buker (1994) Stimulus-induced oscillations in plant cell cytosolic free calcium. Ca 2+ is implicated as asecond messenger in the response of stomata to a range of stimuli. However,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timulus-induced increases in guard cellcytosolic free Ca 2+ ( are transduced into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remains to beexplained. Oscillations in may provide one way in which this canoccur. We used photometric and imaging techniques to examine this hypothesis inguard cells of Commelina communis. . External Ca 2+ ( e ),which causes an increase in , was used as a closing stimulus. The total increase i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e , both of which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thedegree of stomatal closure. Increases were oscillatory in nature, with the pattern of thdegree theoscillations being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e . At 0.1 mM, e inducedsymmetrical oscillations. In contrast, 1.0 mM e induced asymmetric oscillations. Oscillations were stimulus-dependent and modulated by changing e . Experiments usingCa 2+ channel blockers and Mn 2+ -quenching studies suggested a role for Ca 2+ influx during theoscillatory behavior without excluding the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Ca 2+ release from intracellularstores. These data suggest a mechanism for encoding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distinguishbetween a number of different Ca 2+ -mobilizing stimuli in guard cells, using stimulus-specificpatterns of oscillations in . 未完待续 100万元的赠送金额和礼品等你拿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3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写作:摘要撰写及常见错误(一)
liwenbianji 2016-11-1 23:10
Writing Science in English: Abstract Writing and Common Errors 科学写作:摘要撰写及常见错误 by Chad Walker Importance of Abstracts 摘要的重要性 Let reader decide whether to read further 让 读者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Is the 1st part to be read , therefore it sets up positive or negative expectations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work 摘要是文章的 第一部分 ,关系着读者对全文的 印象好坏 Should encourage readers who decide the topic is relevant to read further 应当吸引读者 继续阅读正文 If poorly written, discourages reader from reading further 写的差的摘要会导致读者停止继续阅读 Should be aimed at both readers who will read the abstract only and those that will read the complete paper 摘要应当既能吸引 单纯的摘要读者 ,又能吸引 阅读全文的读者 Tips for Writing an Abstract 摘要写作技巧 Be clear and brief and try to avoid abbreviations. 简明扼要 , 避免使用缩写 Describe methods and results in the past tense. 方法 与 结果 部分使用 过去时 Discuss conclusions in the present tense ; avoid perfect tenses. 讨论 部分使用 现在时 ;避免使用完成时 State document contents in present tense. 文献内容 使用 现在时 The use of I and we is preferable in many journals to the third person and the passive. 使用 第一人称 ,而不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 Do not use synonyms e.g. if you use “housing” in one sentence, do not change it to “casing” in another. The reader may think you are discussing two different things. 不要使用同义词 ,否则读者会认为你在指两个不同的事物 The abstract should be u nderstandable when read separately from the paper (i.e., stand-alone ) 即使在没有阅读全文的情况下,摘要也可以作为一个 独立的部分 为读者所 读懂 未完待续 与中国作者携手的20余年, 理文编辑秉持专业精神尽心润色。 理文编辑愿意一直为您的论文语言保驾护航。 点击 领取300元优惠券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4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分符号“d”不要写成斜体
热度 7 kexuechuanbo 2015-12-18 11:16
勿将微分符号d误写为斜体 科技学术论文,特别是数学类博硕士学位论文中,常见有同学将微分符号d,误写为斜体,是不正确的。这虽为一个很小的大小写、正斜体、量和单位书写的问题,但它牵涉了一些重要的科学写作规则。如果,我们的论文,就连这些枝节“小问题”都很讲究,很符合写作规范,那就很容易博得审稿人、学术期刊编辑的好感,提高采用率。 科学写作有关国家标准规定: 凡是人名做单位者一律大写,如安倍A,伏特V,千伏kV等,公里km中,k为千字头,m表示米,故均为小写正体。 凡是量符号,均为斜体。 微分符号d,是英文differentials首字母的缩写,不是量符号,也不是人名,故用正体小写。与量符号 x,y 组合后, d x, d y ,d为正体, x,y 均为斜体 。 1675年, 莱布尼兹 分别引入「d x 」及「d y 」以表示 x 和 y 的 微分 (differentials),始见于他在1684年出版的书中,这符号一直沿用至今。 微分 符号d取英文differential,differentiation的首个字母(difference)。其中,与 微分 概念及符号d相关的 英文单词 有divide,decrease, delta 等。另外,符号D又叫 微分 算子。
个人分类: 科技学位论文写作|29771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写作中“compare to”等同于“compare with”吗?
热度 3 LetPubSCI 2015-5-13 09:10
Compare这个动词后面可以接to或者with, 那么compare to 和compare with是不是可以互换呢?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Compare to 用来强调两个不同事物间的相似之处。 麦林韦氏词典的网页(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ompare)上举了莎氏比亚的一句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这里compare to有比作的意思,是用来做比喻的。另外还举了一个例子:The singer's voice has been compared to that of Elvis. 这句里虽然不是比喻,但还是“比作”的意思,强调的是两者的相同。 Compare with 用来将两个事物间相同的特征进行比较,看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一般是为了强调两者的不同。 Sales increased 10% in the summer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eason. 因此可以看出,compare to 一般用在文学作品中,是为了让语言更生动,更形象。而在科技写作中我们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一例外是需要用compare with的。 Compared with mice inoculated with control cells, mice inoculated with YAP-deficient cells had smaller primary tumors and fewer metastatic lesions. 麦林韦氏词典的网页上还有这样两个例子: tall compared to meeasy compared with the last test这里有“相对于”的意思,看起来表达这层意思的时候“compare to” 和“compare with”都是可以的。注意这里tall和easy都没有用比较级 (taller, easier)。但是这个用法在科技论文中应该不太用得到,因为科技写作要求准确,我们不会说Rats on the high fat diet are fat compared to rats on the regular diet. 而是会说 Rats on the high fat diet g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weight than rats on the regular diet. 或者 Compared with rats on the regular diet, rats on the high fat diet g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weight. 所以只要记住科技论文中描述组别之间的差异用compared with就可以了。 其实很多英语母语的作者也会把这两个词用错,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应该用compare with 而用了compare to的比比皆是,但是这也不表明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至少在标准英语里还是将它们区分开来的。当然,英语是个不断变化的语言,有些非常规的用法用的人多了可能变成常规用法,也许将来有一天compare to和compare with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我们就可以随意选择了。 (此文由LetPub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LetPub中文官网: 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sci_writing_35 ) 进一步了解, 请点击查看: www.letpub.com.cn SCI论文英语润色 │ 同行资深专家修改 │ 专业翻译 │ SCI论文语言改写服务 │ 格式排版整理 │ 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 科技论文写作辅导材料
7592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写作之文章的连贯性(一)
热度 2 LetPubSCI 2015-5-7 09:46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有个亲切的称号是“理工男(女)”。由于长期接受理工类学科的训练,加上本人的天赋,一般理工生的逻辑思维都比较强大,在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怎样推理,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然而对于一部分埋头钻研的理工生,也有一个小小的缺陷,便是害羞木讷、不善言辞。甚至在下笔写文的时候,也会感到困扰,似乎只会做、不会写。这一点对于个人科研道路的发展,是非常吃亏的。毕竟,衡量一个人的科研水平,很大一部分凭据是其发表文章的质量和数量。所以,我想对所有理工生说,写作,也是一项很重要、很基本的技能,必须重视! 科技论文的写作和文学创作不同,前者不要求文笔优美、词藻华丽、句式繁复,但是对于文章的清晰明确和连贯通畅,是有着最基本的要求的。科技论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和其它科学家以及大众交流,清晰明确和连贯通畅都是为了保证读者能够迅速准确的理解文章内容。关于清晰明确这一点,之前有写文提到( “科学写作之拒绝中国式含蓄与模棱两可” )。这里我想说下文章的连贯性(coherence),因为我感觉这也是很多作者所欠缺或者忽视的一个方面。 所谓连贯性是指一篇文章从段落到段落,从句子到句子衔接平滑自然,组织安排有逻辑有条理。从文章的整体结构说,科技论文一般已经规定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 。摘要是一个单独的段落,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则组成文章的主体。在下笔之前,作者对于各个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哪些、如何组织安排,应该有个大致的想法。 在引言部分,可以考虑一种“倒三角”式的安排。也就是说,从广泛(broad)到具体(specific)。比如,从一个科学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谈到现有的研究进展 ;再从现有的理论和实验证据,指出其仍需继续发展的部分,并提出一个具体的亟带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可以论述解释自己的研究假设(hypothesis)。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很多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都是对某一具体问题首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的真伪,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再得出结论。我们称这样的研究为“假设驱动”(hypothesis-driven)。值得一提的是,一项研究是否为hypothesis-driven,是评审人(研究基金申请的评审以及论文稿件的评审)评判其质量的标尺之一。所以,如果一项研究确实是hypothesis-driven,一定要明确清晰地在引言部分写出自己的假设,直接用(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之类的句式。这是对该研究的性质的嘹亮宣言,不能模糊,不能省略! 材料和方法部分从结构上来说一般作者都没有太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参考文献里方法部分的描写,但是只能参考。至于具体的文字,根据流程尽量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对于涉及数据统计的文章,材料和方法部分(通常是末尾)应该对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一个说明。 在结果部分,因为开展每一个具体实验都是有原因的,应该根据这个原因安排内容的先后,并在文字描述上写清楚其间的逻辑联系。结果部分的每一个小节里,应该避免毫无由头地直接甩出一串统计结果、不解释不说明(我曾不止一次看到过这种写法)。我们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做这个实验,以及统计数据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在讨论部分,有些作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和引言有重叠,所以干脆直接复制粘贴一些引言里的句子、甚至是小的段落。但是其实讨论和引言的侧重点还是不同的,引言是铺垫,而讨论是延展。讨论部分可以考虑采用一种与引言部分相反的、“正三角”式的安排,也就是说,从具体到广泛。从对实验结果和新发现的总结,到这些发现对目前研究的意义、填补了什么样的空白。如果实验发现新颖、出人意料,需要特别突出强调,这一定会引起读者包括评审的注意。在前人做过类似工作的情况下,可将实验结果与其它结果比较,如有不同处则分析原因。再从结果延伸到相关理论或者理论体系加以讨论。 以上大致介绍的是怎样让整篇文章的结构有序连贯,方便读者阅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下篇博文里我会说说在一个段落里如何让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紧凑、流畅的一些技巧。 (此文由LetPub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LetPub中文官网: 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sci_writing_34 ) 进一步了解, 请点击查看: www.letpub.com.cn SCI论文英语润色 │ 同行资深专家修改 │ 专业翻译 │ SCI论文语言改写服务 │ 格式排版整理 │ 联系我们 相关资源: 最新SCI影响因子查询及期刊投稿分析系统
9700 次阅读|4 个评论
魏建胜的科学写作博客-Sciencewriting Jason Lesson One
Jasonjiansheng 2013-11-7 16:28
How to use Fig. making a point? The baseline is nooooot make it 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at least not take it the primary strategy. Images convey the data, and further, th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them, but they are not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themselves. In the writing, you urge the content to show, not indulge the Figs to tells. To showing is to convice; to tell is to force feed. Telling is weak. Chinese make that mistakes, simply for imitating the wrong guy. They following the template as a rule, not as a principle. Rules are stiff. A good example I find in Sean R. Agnew (Viginia U) illustrates my point perfectly. In a paper, 85 times of Fig. were used, no more than 8 as the grammatical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Imprinting? That's a better start.
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传播:写作的力量
热度 7 jiahepeng 2011-9-21 20:37
在9月中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全美最权威的大学排行榜中,麻省理工学院(MIT)继续保持了全美第五名的成绩。尽管在这里的师生看来,这个排名算不上什么稀罕事,但大家都认可的一点是,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美国一流高校,科学传播既是学校的美誉之一,在塑造学校的美誉度上也非常重要。 而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体研究中心主任James Paradis教授则在其经典著作《麻省理工学院科学与工程传播指南》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传播对任何专业必不可少。在科学与应用科学中,写作本身就有助于知识的形成,并让同行及更广泛的大众能获得它。”也正因为如此,MIT高度重视该校学生的写作训练,科学写作尤其是重中之重。 课程多样化 在新的2011-2012学年的秋季学期,MIT共开设了39门写作课,其中大约有11门与科学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其他课程则大部分为比较通用的散文写作,也包括文学领域的小说写作、诗歌写作、莎士比亚诗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课名为跨学科写作,颇有文理兼修的含义。 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写作项目主任Thomas Levenson教授冥思苦想了半天,又板着手指头一一核对,终于确认,MIT的科学写作类课程,应该是他所知道的全美高校中数量最多的。 这11门科学写作类课程,大部分是开给本科生,由于MIT的理工科学生压倒多数,自然也就是以理科生选修为主。 实际上,除了科学写作项目外,MIT还有一个科技与社会系,开设了科技史、科技伦理、科技哲学和科学传播类课程,每门课都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也可以用来提高该校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科学写作项目负责的11 门科学类写作课程中,一半是比较基础和广泛的科学写作,即便很基础,这些课程也都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了细分,并且都在课程上加上了新媒体字样(Science writing and new media),表明这些课程不会忽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一门写作课上课程要求上写着重点进行医药领域的写作,另一门课则重在阐释科学写作与大众沟通的关系,还有一门写作课将技术的传播纳入了视野。除了科学写作课外,MIT还开有科学新闻课,也同样是面向理工科本科生开设。按照Levenson教授的理解,在强调写作方面,这两门课并无不同,但科学新闻课程结合作为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教师的经验,更多容纳了新闻操作方面的一些因素。 除了这些入门课程外,MIT还为感兴趣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科学应用文写作(Essay writing)、科幻小说写作、科学创意写作、脚本写作,并为计划专门从事科学写作的研究生开设了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后者是每周6小时的高强度小班训练。“迄今为止,90%的(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学生都在从事科学写作的工作,其工作地点从媒体到实验室的传播信息人员再到自由撰稿人或科学作家,不一而足,”Levenson骄傲地说。 而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研究生,都是来自科学写作硕士专业。他们本科如果来自MIT的,大部分选修过各种科学写作类课程。除了这门延续一年的课程,以及科学应用文写作和更小的、与硕士论文相结合的独立研究科学写作类课程外,对于科学写作专业硕士生,其他就是任由其在哈佛和MIT两校数以千计的课程中自由选修与科学(含科技政策和科技史)相关的课程。在这两所世界最优秀、又有非常强的互补性的大学的结合下,学生可以获得一揽子的科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以能源领域为例,在哈佛肯尼迪学院选修了能源政策,在MIT则可以选修各种能源技术概论,同时可以在哈佛商学院选修能源市场管理,而在MIT的斯隆商学院选择能源技术管理课程。 “我们的课程并不培养本科生写论文的能力,那些应该是其研究生计划的一部分,但如果能通过我们的课程,学会清晰明了地表达科学概念,那么对专业论文写作以及以后与科研管理和资助者的沟通当然会更加容易,”Levenson教授说。 考评不拘一格 这些科学写作课类课程的选课人都是凭着兴趣来的,笔者旁听了多门课程,发现选课人都超过了最大人数限制,不得不协商退课。而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每门课的教师可以各有风格,但共同的风格就是讲得少,讨论多,每门课都会布置大量先是阅读、以后是写作训练的作业,然后课上大家一起来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MIT的科学写作项目十几名教师,只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还是多年前转行写作之前的物理学博士,其他人都是业界资深的科学写作专家,包括多位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和普利策图书奖的科普作家。 “在考评时,我们从不要求大家都来写论文,每个人都要用自己领域中取得的成绩,由其同行撰写推荐点评材料,这些成绩或者是一本书,或者是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是其他领域的研究,”Levenson表示。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5608 次阅读|8 个评论
[特别专题]加入松鼠会,是过程而非结局
songshuhui 2011-6-2 01:09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5-10 17:52 文/云无心(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著有《吃的真相》) 松鼠会的门槛很高,有不少博士被拒之门外; 松鼠会的门槛并不难跨过,有几位本科在读学生就成为了松鼠。 加入松鼠会不是一个结局,虽然有个松鼠的“头衔”在某些场合也有点“时尚”; 加入松鼠会是一个过程,在科学写作的道路上永远可以获得助益。 成为松鼠需要什么条件? 有基本的科学素养,会检索、阅读和总结科学文献,有不错的写作能力。最后,这些的加和乘以一个系数:参与科学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如果你拥有了这些条件,不妨来打一场“松鼠进阶游戏”。不管你能打到哪一关,都会有收获。 第一关:投名状 科学松鼠会的论坛(www.songshuhui.net/forum)里有一个版块叫“ 松鼠学堂 ”,是坛友们交流学习的地方。对松鼠会来说,也是接纳入会申请的地方。 每一位注册的坛友,都可以在这里把自己的一篇原创科普文章标记为“投名状”,同时回答三个问题。申请就算提交了。 松鼠会的会员协调委员会(简称协委会)会有专人收集申请,只要不是宣扬“另类科学”,基本的科学逻辑和文字过关,就会被给予一定量的“松塔”,从而获得在这个版块的回复权限。——也就是说,这里不欢迎通常意义上的“民间科学家”,管理员会拒绝给予他们回复的权利。对于实在“另类”的投名状,还会直接移到其他板块。 第二关:拍砖与回复 当投名状在“松鼠学堂”出现,松鼠或者其他坛友会对它提出评价、质疑甚至批评。申请者有责任回应大家的评论。此外,协委会会指派专门的“拍砖小组”对文章认真仔细地阅读,并对文章各方面以及申请者与其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进行评价。 至少三人以上的“拍砖意见”被汇总,提交给协委会进行评议。根据拍砖组意见,协委会进行投票表决。表决结果可能有三种:初评通过、待改进、驳回三种。 “待改进”的申请者可以继续修改自己的“投名状”,然后重新申请。而“驳回”的申请者,则需要三个月之后才能重新申请。“初评通过”意味着松鼠会打开了大门,成为“花栗鼠”,进入下一级。 不管是哪种表决结果,申请者都会收到正式的评审意见。对于希望继续申请的人来说,这些评审意见提供了很好的努力方向。 第三关:花栗鼠见习 “初评通过”的申请者成为“花栗鼠”,将会进入三个月的“见习期”。见习期内,花栗鼠获得“花栗鼠邮件组”和论坛内部版块“青砖广场”的权限。在邮件组,花栗鼠可以参与松鼠会的内部讨论。在青砖广场,花栗鼠可以象松鼠一样,贴出自己的文章接受其他人的批评与建议。 协委会会指派专人与花栗鼠交流,介绍松鼠会的章程和组织机构。了解并接受了章程的花栗鼠进入“写作培训期”,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完成四篇被松鼠会网站接收的原创文章。 为了帮助花栗鼠完成写作培训,协委会会跟花栗鼠沟通,根据其专业背景以及写作特点,选择指派合适的“导师”进行对口支援。“导师”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帮助花栗鼠挑选写作题材、构思文章结构、润色文字、回应他人意见、对文章的修改进行最后把关等等。 这四篇原创文章会被贴到松鼠会网站上。多数情况下,它们会被平面媒体所选用。这样,申请者就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写作”声誉,同时也会进入平面媒体编辑们的关注范围。 第四关:松鼠表决 完成了“四篇原创文章被网站采用”并且三个月期满的花栗鼠将被松鼠表决是否合格。这更象是一个花栗鼠被认可的“仪式”——完成了培训任务的花栗鼠,迄今为止都通过了松鼠表决。 于是,花栗鼠就成为了“松鼠”。松鼠将获得论坛内部板块、松鼠邮件组、MSN群以及松鼠会网站后台查看的权限。 协委会向所有松鼠和花栗鼠发出欢迎新松鼠的邮件。自此,新松鼠就正式进入松鼠大家庭,可以跟大家一起讨论科学、探讨八卦,或者寻求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的帮助。 第五关:路漫漫其修远 成为了松鼠之后,不再有写作或者其他方面的“硬性要求”。作为松鼠,想在科学传播领域走多远,将全靠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你可以只是业余玩票,把觉得好玩有趣的知识写成文章跟读者分享; 如果你的写作风格和内容受到媒体青睐,也可以应邀在特定媒体开设专栏; 如果你写的文章足够多足够有趣,松鼠会的“御用”出版机构——“果壳阅读”会把它们汇集成书,出版、推广。 而这一切,你都可以交给松鼠会去操心。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写作——只要你把科学的坚果剥开,松鼠会就会帮你把它送给更多的人分享。
个人分类: 专题|1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一位科学记者眼中的科学媒体
songshuhui 2011-6-2 01:06
inkfish 发表于 2011-05-09 15:34 文/某鱼(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解放日报》科技记者) 先来说说,科学媒体(纸质)分哪些类别。 最典型的,应该就像《新发现》那样的科学杂志,我自己也一直看这本杂志,不过,老实说,始终对其中的中文自采部分不够满意,感觉选题啊、文字风格啊甚至照片都比较呆板(也许这正说明我们要培养一批科学写作人才吧)。但anyway从专业性来说,我觉得此类杂志是从事科学写作的理工科同学比较对口的工作方向。 然后再来说说像我工作的报社,《解放日报》,在上海还有同类的《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等等综合性日报。一般每个报社都会配1-3名科技记者。这一类报纸涉及科学技术的内容分两大类。一种是新闻、一种是专副刊文章。 我个人理解,其实科学写作更适合在专副刊上发表,我注意到,和科学松鼠会合作较多的媒体,辟出的版面资源大多属于副刊一类。一般来说,专副刊在一叠报纸的比较靠后的位置,给每篇文章的空间比较大,2-3k字都是常见的;相比之下,新闻版面一般都在前面,像我们报纸就是1-8版,它的有点是比较靠前,更容易引起关注,缺点则是给每篇文章的空间较小,一般一篇文章也就1k到1.5k;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文章的文体文风相对规范性要求更高,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无趣。一般来说,副刊有接受外稿的可能,但新闻版面的话,必须由记者自己采写。 和专业杂志相比,日报在专业性和留给写作者的空间相对较小,但它的发行量很大,是所谓的“主流媒体”,作为记者本身,也可以通过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去接触许多大家、专家,对自身来说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 接下来想谈谈日报的新闻版面(因为专副刊版面的文章要求更接近杂志,同学们应该比较好理解,其他松鼠应该也有更多经验),需要的是哪些科技新闻。 一类是国内的原创性研究,比如某科研院所做出什么成果,进行报道和解释; 再就是跟踪国外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比较有社会伦理意义的研究领域,比如基因诊疗、转基因植物、干细胞研究之类,也是给予解释、普及,并且从社会的角度去探讨一些非技术范畴的问题;国际研究中,每年的自然科学类诺奖公布,也是比较关注的,而且由于日报的特性,我们往往要在公布的当天晚上做完稿子,强度比较大的还是; 还有另一方面(这个其实可以完全忽略),就是目前流行的有关“自主创新”的报道,此类报道,其实距离科学写作已经相当遥远,更接近于政策性甚至政治性报道,就是适当报道一下政府部门,相关机构,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一系列举措。这个其实已经不算科学写作,但遗憾的是,在目前大多数日报中,这部分内容都是由科技记者承担的。 最后再来说说日报需要怎样的写科技稿的“人才”。 一个现状是,目前日报的科技记者,大多都是文科出身,缺乏专业背景,导致在从事我上面说的前两类报道的时候,要严重依靠专家观点。找对一个专家,几乎是写一篇成功报道的关键。但从报纸需求的角度,日报的确不需要太专业的人写太专业的稿子,因为它的受众也是科学素养有限的普通人,所以你会看到许多科学报道都是非常浮光掠影,略去了许多具体的技术细节;而且从客观性而言,作为新闻报道,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解读自己的分析,貌似也有违新闻的基本原则。 但是我的个人观点是,科技报道,最好记者的专业素养还是要需要高一点,最好是那种“能进能出”的状态,自己完全理解,又能用很浅显的语言解释。试想如果有理工科背景加盟科技记者队伍,这对于我们这支队伍的整体素养提升也是很好的呢。 再来现身说法说说我的工作经历。我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进了报社,误打误撞承担了科技报道重任。很多大学同学都对我能写科技报道匪夷所思,但经过了六年多的磨练,加之我平时也在看一些科普类的杂志,所以基本的科学素养还是可以的(嘿嘿,献丑了)。但是,每当碰到比如解读诺奖这样的大事件,还是难免捉襟见肘。因为我对每个领域都只知道一点皮毛,缺乏专业的科学研究训练,有很多模棱两可之处,即使采访了专家,还是觉得写起来感觉很外行(不知道读者是不是看得出这种外行)。 所以还是回到上面那句话,为了让科学报道更好看,让更多理工科的孩子进入新闻行业吧! ———————————— 小庄有话说的分割线———————————— 2004~2009,我生命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是在《新发现》度过的。 如果时间回旋,让重新选一次,我肯定也还是这个抉择。作为一枚动荡的感性的文艺女青年,曾为了实现心中的某些渴望矢志进入传播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对文化时尚媒体渐生厌倦迷惑,在这个时候得到机会去做一本科学刊物,用接近理性的方式来厘清自己,不能不说是幸事一桩。 这五年的历练彻底地改造了我。 回想起来,一路上能遇见什么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对这个世界的参悟和理解。尤记得最初采访的那些科学家,来自各个不同知识疆域,却无不以其个人风采及美好善意在我记忆里留下了深深刻痕,像是——儒雅清癯会弹钢琴的洪国藩、有一套“懒蚂蚁”理论的郝柏林、笑起来似乎有能量带着全世界一起笑的金力、在化石营地趁篝火和学生们一起吟诗欢唱的袁训来……从采访前的试探准备到成文后的交流商榷,鼓励、提示、宽宥,籍由他们的帮助我完成了早期一系列报道,而今看来,文笔诠释都有相当稚嫩之处,但真真感激是采访对象们一点不在意那些显而易见的瑕疵。尤其金力老师,日后他在接受其他媒体较为重要的相关采访之前,都会让记者去看我为他撰写的《在我眼里,世界是一张色彩斑斓的地图》,这对于一个初入行的科学记者来说,是多么大的开心和动力! 限于人手,《新发现》和国内其他科技媒体一样,在报道力量上一直没有摆脱过捉襟见肘的困境。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个人负责除了法文翻译文章之外的所有版面,每期十几二十页的资讯,两篇长文章(一般是自己采写一篇+约稿一篇),还有一些碎的专栏和书评,任务艰巨,每天连轴转,后来有记者加入并且也逐渐成长为优秀的编辑之后,这个情况才稍稍得到一定缓解。 《新发现》的自采文章或约稿文章中,某鱼同学所说的“选题啊、文字风格啊甚至照片都比较呆板”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定存在的,这不仅仅和参访写作者的能力相关,也和能拿到的资源、素材有关。历数这些年的采访对象,除了一些优秀科学家(大多数是具有海归背景的)之外,也有来自一些机构或政府部门的科技科普从业者,因着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他们所愿意提供的东西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在制作奥运特别报道《奥运之天》和《奥运之水》的过程中,我曾被很多部门机构“踢皮球”,在北京奔走了一个多星期,除拿到一堆文件和内刊性质的材料之外毫无斩获,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跳过去直接找到高校里承接相关项目的老师,曲线救刊。 不过,一切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生活给你很多很多,最好的东西,依然是善意。 2009年离开《新发现》来到北京做松鼠会,做决定的几个月里,曾数度哭得一塌糊涂。在感情上我做不到割舍这本倾注了许多也得到回报的杂志,编辑部里每个人都像我的亲人一样(那儿单纯简单的环境令得我一辈子也不可能明白《杜拉拉升职记》在讲什么),但在理智上又明白自己必须离开,因为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去和更多的与我一样有志于做这项事业的人在一起,去找到他们,互相启发、促进,做出原来想象不到的事情来。在原有的框架和视野内,我能做的,已经接近极限。 我很抱歉的是把很多艰难的工作留给了同事,但也很高兴地看到了她们的坚持和成长,纵观这几期《新发现》,报道方面其实一直有着不错的亮点,在目前科技类杂志并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能以淡定从容去做,才是意义所在,而作为一个保留了特约编辑身份的“前XX”,我依然以它为傲。
个人分类: 专题|1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如何在科学松鼠会学写作
songshuhui 2011-6-2 01:02
姬十三 发表于 2011-05-07 12:00 文/姬十三(作者为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我相信有很多学理科,特别是喜欢看科学松鼠会文章的读者,都会有“我也想写”的念头,但苦于迈不出第一步。科学松鼠会创办的初衷,就是为科学写作者提供一个快速入门、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帮助大家解决几个问题: 我写点什么好呢? 写你最拿手的。我最初起步的一篇稿子(后来夭折了),是看了篇本领域最新的文献,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查了资料写出来的。如果你熟悉松鼠会的作者,也会发现,大多数作者写的都是本领域的信息。想写的时候,试试反复浏览松鼠们的文章,结合着想你自己手头正在关心的专业问题,找到一个切合点。只要不断“逼迫”自己,相信你总能憋出一个题目的。 怎么写? 还是一样简单,拿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做范本。你会发现,大多数的文章字数在2000字左右,解决1-2个话题,这也是科普文章最容易入手的方式。你甚至可以多看点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套用它们的格式,学习如何起承转合,如何铺垫讲故事,如何讲原理。处女作,尽管照葫芦画瓢吧,试试,是不是2000字很容易就搞出来了? 怎么修改? 第一篇文章,想必不太满意吧。嗯,去贴到松鼠会网站论坛,让网友点评指点下吧。这里活跃着很多松鼠和其他热心网友,只要你态度够谦虚响应够积极,会有很多网友热心给你建议。照着反复修改几次,一定大有进展。 发在哪里? 如果觉得写的还不错,就投给松鼠会网站吧,我们除了刊登会员的文章,也接受外来投稿的。如果有兴趣持续写作,你可以试着拿这篇文章作为投名状,来申请加入科学松鼠会。 加入松鼠会之后 针对正式会员,科学松鼠会提供了更多让你迅速成为职业科普作者的方法(只要你想)。内部邮件组热烈的讨论,青砖广场不留情面的拍砖,全职编辑为你量身打造的媒体发表建议,帮你侃稿费,帮你谈专栏合作,甚至出书建议。松鼠会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只要你有兴趣持续写下去,在各个环节你都能得到建议甚至直接的帮助。
个人分类: 专题|1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每个环节,作者都有功夫可下
songshuhui 2011-6-2 00:58
seren 发表于 2011-05-06 16:24 文/色人(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松鼠会“基因”征文优胜奖获得者) 2009年1月,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献给了松鼠会。两年来,我从一个科学写作的新手出发,慢慢积攒了一些心得,其中许多都来自于松鼠会里朋友的帮助。现在把它们写出来,希望对其他有意进行科学写作的人有用。其实我也在摸索之中,很多“心得”都很粗浅,而且由于我写的文章主要是介绍生物医学方面比较新的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一般定位在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可能有的内容也不适合有着其他写作兴趣的人。 “为什么要写科普?”这是我多次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松鼠会的大多数作者相比,我并不是一个“对科普有着悠远而浓厚兴趣”的典型作者。实际上虽然从小就喜欢写文章,我写的大多数都是游戏文字——小说、游记、散文,各种风花雪月华而不实的博客。在知道松鼠会之前,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成为一个严肃的科普作者。 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是2009年初参加松鼠会第一届征文时写出来的。那一次征文的题目是“基因”,我正好几天前在《自然》杂志的广播里听到了关于猛犸象基因测序的新闻,其中一个小细节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些科学家是在ebay上面买来测序所用的猛犸毛发的。虽然这在后来成文时只是淡淡的一笔,但确实是这个有一定故事性的情节,让我产生了深究下去的好奇心。据此我想,真正促使我提起笔写科普的动力,除了多年来理工教育让我能理解、欣赏科学之美以外,恐怕还是自己内心深处对写作的热爱——这些科学探索发现中或灵光一闪的趣事,或发人深省的思维方式,或广泛深远的历史意义,书写起来就令人激动,而在行文时将自己所理解欣赏的东西表达出来,想到有人会看,有人也许会像我一样感到激动,就更让我觉得异常满足。 科学写作像任何写作一样,需要作者花大量功夫在材料取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面。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所需要反复询问自己的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自己想通过这篇文章讲清一个什么问题,传达什么样的知识,或表明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而另一个问题则是:自己心中的读者是谁,他们想从这次阅读中得到什么样的体验,又会从字里行间看出什么样的意思?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在作者的期望和读者的实际体验之间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让双方交流愉快而有效。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觉得作者在选题、搜集资料、构思、动笔、以及写完后修改等阶段,都有许多功夫可下。 选题 我记得有位美国的科学写作者说过,科学写作是容易的,因为科学发现里有着最好的新闻故事。可我觉得,无论要找到合适的题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题目必须是自己了解的,最好是自己的专业。科学写作,尤其是科普,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是科学的准确性,如果这一条无法达到,整篇文章也就没有价值,趣味性可读性都无从谈起。如果让一个人写自己一知半解的题目,要达到专业水平的准确,恐怕比较困难。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得把科普文章当作博士论文来写,事实上,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觉得那些处于自己大领域之中、小领域之外的题目,往往最有趣。举例来说,我的大专业是生物,博士研究是青蛙肌肉细胞对神经细胞发育的影响,而我最爱写的却往往是有关人脑认知、遗传、进化等方面的题目。在动笔前,我对这些领域的了解往往并不不如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那么深入,反而有一种新鲜感,而且不至于被过多的技术细节埋没,能够以一种半个外行的眼光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写出更加通俗易懂的文章。但同时,因为我有生物研究的基础、能看懂这些领域的专业学术文章,能深入理解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对保证科学性准确性有信心,才敢涉笔。 在确定选题的时候,我往往会问自己:首先,这个选题我是否感兴趣?其次,这个选题的内容是否已经广为人知?如果是,那我的文章是否可以推陈出新?如果选题很新,那是否有足够的资料供我参考?这一领域在学界是否还有广泛争议?我的文章会不会起到误导作用?以及,这个选题是否有着重要的科学或者社会意义?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但可以确定自己是否要写这个题目,也对以后行文有所帮助。 如何找到有趣的选题呢?如果想找科学热点,Nature Science这类网站上的科学新闻往往是最新也最有影响力最有趣的研究,而且报道者相当专业,内容翔实可信,看到以后自己再加以了解,比较容易写出扎实的文章。其他好的科普网站,譬如科学美国人,The Scientist等网站也相当不错。 搜集资料 我个人认为,不看原始的研究文章,是很难写好科普文章的——起码在生物和医学这个领域。如果仅靠其他人的报道来写二手文章,一是内容往往不够准确,二是容易落入窠臼缺乏自己的声音,三是可能错过一些有趣的素材。 我一般选好题目之后先看这个方向较新的、发表在好杂志上的学术综述文章(review article),这些文章帮助我把握这个题目现在的研究水平如何、有些什么热点之类。然后我会从中挑出自己想要重点写作的方向。挑好重点之后我会有针对性地看相关的原始研究文章(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虽然很多技术细节在写作时用不上,但会帮助作者权衡、决定究竟什么应该放进文中。 在对科学内容有了比较好的把握之后,我往往会看一些相关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往往会涉及研究的意义、重要性、历史进程等,有时候还会提供有趣的花絮和漂亮的引言,都能成为非常不错的素材。我对科学发展中的个人故事特别感兴趣,虽然它们往往并不是文章的中心,但在科学内容之中间或夹杂一些叙事的成分,往往能让文章增色不少。当然,这些新闻报道自身的写作方式手法也往往对有启示意义。 在看资料的时候,我头脑里写作提纲能大致成形。资料繁多时,我会copy-paste一些重要内容到某个部分下面,当搜集资料的任务完成之后,这份提纲对写作很有用。 动笔 科普的文风因人而异,有的风趣,有的严肃,有的轻快,有的厚重,但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必须意识到大多数情况下,科普的文风是为文章服务的,不能以辞害义,有时候写得太花俏,反而令读者不喜。如果一个作者写作不多,刚刚入门,可以摸索多种文风,直到找到自己的声音为止。 我往往觉得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开头怎样才能够抓人,值得多费心思。比较常见的讨巧方法是用叙述性的开头,譬如一个研究中的小故事、一段实验的进程、一个历史事件等等。有时候,有趣的引文、名言也能成为好开头。 开头写好了,就可以根据提纲往下写。写作如同烹饪,必须注意主料与辅料的搭配,既不能过于单调,又不能喧宾夺主。而一个作者如果在动笔前对自己文章的写作目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能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什么才是需要注意的——主料是否不够,或者是否要加点辅料。要注意内容平衡,要是一大段都是写枯燥或者深奥的理论,下一段不妨轻松一点,这个松紧的节奏可以帮助读者看下去。此外,写每一段时,都要注意与上一段的衔接与过渡,避免太过跳跃。 写科普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引文。科普写作中往往会需要引用原始文献或者其他相关的新闻报道,但引用多少,引用哪些,是直接引用还是概述,都是非常值得考究的事情。有的作者不加取舍地大段直接引用,或者阅读了英文文献后,直接用中文把意思不加改变的转译出来。这种做法,哪怕是使用了合理的引用格式,也是不可取的。 我一个个人心得是,我想引用的这部分文字,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并且讲得更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读者的需要?如果回答是“是”,那我不会引用。实际上,绝大多数描述研究过程、科学结果的内容,都不需要直接引用,因为这是基于事实的,每个作者都应该有能力根据自己的读者群来描述这些内容。但是有些生动有趣、或者深刻、有启发性的语言,却应该原文引用。举例来说,我不会引用“蛋白ABC通过XYZ机制对这一基因进行了复杂的调控”,但我会引用:正如某某学者所说,蛋白ABC对此基因的调控“像一场成功的音乐会一样和谐动听”。 修改 写完以后放几天回头去看,往往是很有益的经历——当然这对广大有着拖延症、最后一秒种才交稿的同学可能有些困难。写作的时候,忽略一些东西在所难免,放一段时间之后,能够用新鲜的眼光去看自己的作品,会发现一些以前发现不了的东西。有的作者习惯先把头脑中所想到的东西都写下来,写完之后再大举修改,或调整结构,或进行增删,有时候这也是个好方法。就好像把建筑材料都堆到工地,在根据材料来修建房屋。 如果能请朋友家人看看,往往会很有帮助。如果有研究自己所写题目的人,往往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建议,但请非专业的人看,可以找到解释不够清楚的地方,对科普来说,就特别重要。我在请其他松鼠对自己文章提意见时,往往能从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松鼠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文章也能越改越好。 最后的话 我这人就是啰嗦,何况是讲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过去两年中,因为松鼠会,我找到了新的写作方式,为自己的专业与爱好之间建立起一条奇妙的纽带,让我感觉十分美好。如果你喜欢科学,又有心写作,不妨给科普一个机会。
个人分类: 专题|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教师技巧谈
songshuhui 2011-5-30 23:53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5-04 20:38 译者邮箱:emma - lanpinihuayuan@yahoo.com.cn 校对者邮箱:sunny - zyl0415@yahoo.com.cn (本文节选自《科学写作指南》) 4.写好科学:科学写作教师技巧谈 一些科学写作教师们这里摆开了讲台。他们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揭示清晰、优美文笔背后的秘诀。 【作者介绍】 黛博拉·布鲁姆(Deborah Blum)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新闻学教授。 玛丽·昆德森(Mary Knudson)则在华盛顿特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文学硕士写作计划中教授科学写作。 露丝·莱维·盖耶(Ruth Levy Guyer)也任教于霍普金斯大学的同一项目组,而且,他还同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弗福德学院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任教。 莎伦·邓伍迪(Sharon Dunwoody)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的埃维尤·巴斯科姆资助教授 注 。 安·芬伯纳(Ann Finkbeiner)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尔的摩写作研讨班负责一个研究生科学写作项目。 约翰·威尔克斯(John Wilkes)则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科学写作项目的带头人。 十条万古秘诀 黛博拉 · 布鲁姆 1. 大声读出你的作品 。由此,你可以听出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在默读的时候,可是绝对听不出来的。 2. 不要害羞 。请求其他作者阅读你的草稿。我们每个人都过于接近自己的作品而无法发觉文章中的细小瑕疵。一个公正的读者,是作者最好的朋友。好的作者会从身边寻找读者,请求他们阅读自己所有的作品,从报纸新闻到整部书(所以要找个真正的好朋友)。 3. 诱人的开篇 。你如何让一个谨慎,或许兴致索然的读者愿意上得楼来观看你的版画?你要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展开你的故事。我最喜欢的简单方法就是诱人的开篇、“那又如何”章节(为什么我要读这个作品)、导引章节(其中包含了本作品将要涉及的要点)。诸如此类的方法可以引导我展开下一条秘诀,那就是: 4. 落笔前,对你的故事及其结构有着清醒的认识 。如果你把一个故事看作是一个彩虹般的圆弧,那就要清楚,这道弧线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从中,你便能进一步了解到如何去绘制它。 5. 使用过渡 。故事必须要流动起来。只像池塘上的水黾一样跳来跳去将不会让你的文章容易被理解。 6. 运用类比 。这是令科学更显生动真实的杰出技巧——只要你不滥用它们。 7. 真的,绝对别写过头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陈词滥调。如果你想用自己的风格写作,大众化的语言是行不通的。在我的班上,不允许“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允许“泄漏天机”,也没有“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16。但凡出现三次陈词滥调的学生,都会从我这里拿到个不假思索的C。 8. 用规范语言写作 。不仅科学写作如此,所有写作都应该注意,不要让一个好故事沉没在专业术语的茫茫大海里。 9. 描绘你的读者 。我发现这个方法很有用处:想象一个特殊的读者,她从一开始就被科学吓得心神不宁,一旦我朝她的脸上——没错,就是她的脸——扔出第一个多音节的医学名词,她就会停止阅读。我自己的读者,则是一个带着卷发夹子的老女人,手拿报纸,半梦半醒。如果我能吸引住她,对付那些有科学悟性的读者就更轻而易举了。 10. 乐在其中 。科学充满了魅力与趣味,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如果我们写得过于傲慢,就必然会错过一些最好,也是与读者最为相关的故事。 解释科学 莎伦 · 邓伍迪 1.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解释一个概念或过程,而在于“如何”解释得清楚可读,并成为你故事的一部分。 2.运用诸如此类的策略: l 使用主动语态的动词 l 使用类比和隐喻 l 倒退解释法,即先解释,再推出概念 l 选择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部分,并勇于将其它部分放到一边。太多的解释性细节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3.当人们研究成功的解释是如何实现的时候,发现举例很有帮助,但是举反例的效果却更好。 所谓反例是指那些不正确的例子。而这类例子经常可以帮助阐明什么是正确的。比如,当你想要解释什么是地下水,你可以说出那些描述实际水体的单词,比如一池湖水或者一条地下河,这都会给人以错误的印象。地下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体形态;就像信息学教授凯瑟琳·罗恩(Katherine Rowan)所指出的那样,它是缓慢却持续不断地流经我们身下岩缝与缺口的庞大水系。 或者,如果你想要试图解释什么是好的调查,你也许会下意识的想到诸如代表性样本 注 的重要性、良好的反馈率 注 等标准,但与此同时,你还可以提供一些不正确的调查案例:在当地的购物中心拦住别人(偶遇的样本),要求杂志订阅者答复一个夹在杂志里的调查(糟糕的反馈率)凡此种种。这将给你的读者提供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了解新概念。 4.要强烈关注读者的信条。也许你会写:对于一个疾病群集 注 的最好解释就是偶然性,但是如果你的读者拒绝接受一切事物都是概率化的,这种说法就无法服众。如果你事先就意识到读者的想法会与你给出的解释相悖,或许,你就能及时换一种让读者不对你的科学解释心生抗拒的表述。 清晰与逻辑并行 安 · 芬伯纳 在文学小说里,各种事物都服务于作者的情感基调——一位角色的消失,一句话的失误——而且不论多少,都可以接受。两个相邻的事件也不需要情感之外的任何联系:不必在乎时间顺序,逻辑性更似无关紧要。只要在那个角色消失在茫茫白雾中,再加上那句说漏了嘴的台词,读者就会清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小说里,事物间的联系不需要直述,我们也都能看懂。 然而,在科学写作中,事件是按逻辑行进的,顺序也至关重要。段落中的每条语句都有正确的顺序,句子中的每个单词也都有各自的排位。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锡德·哈里斯(Sid Harris)的一则卡通漫画描述了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的故事。开普勒对自己的同事说:“于是你们可以看到,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但同事们依旧满腹孤疑:“轨道是什么?”“行星是什么?”“那椭圆又是什么?”这些同事们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术语,而在于开普勒博士很明显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有时候,当顺序看起来似乎要错乱的时候,它却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在某些逻辑的缺失。最常见的的例子是小型的段落。“因为光速是不变的,我们看到的星系不仅在空间,并且还在时间上与我们有距离。”这句话语法严谨,内容无误。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却几乎空无一物。问题在于,联接光、空间星系以及时间星系的逻辑缺失了。读者需要你牵起手,一步一步地走过这段理论。而实现的方法,就是我这条高明却也显而易见的规则:用前一个句子的结束语开始下一个句子。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这样:“我们要看到星系,就需要借助于它们所发出的光。光离开那个遥远的星球匀速旅行,唔,假设100年之后,我们看到了它。那时星星的影像就是它100年前的样子。”这个句式可以抽象成A-B,B-C,C-D。 AB/BC规则也适用于中型规模的段落。实际上,这条规则正是另一种过渡的方法。如果每个段落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就像斯特朗克与怀特 注 所提倡的那样,那么过渡的句子就会提供概念与概念的连接。过渡句能提醒读者,为什么读完前面的内容之后,他还要接着读下去。如果过渡到新段落时稍显笨拙——“在此之前,先介绍一些背景知识”——那么这些概念可能会扰乱顺序,而你也犯了个结构上的错误。另一个结构错误的征兆,是文章主题的重复:“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或者“现在回到早期宇宙的话题,”,再或者,“我们将在几小节后回到这个话题的讨论。”当你发现这些征兆的时候,拿出AB/BC规则,做个深呼吸,然后重头再来。 AB/BC规则也很适用于斯特朗克与怀特所设立的那条最牢不可破的定律:一个句子里最重要的单词在它的句尾。我曾经有幸拜访心理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并询问了有关句尾定律的问题:这很自然,他说道,你记得最清楚的总是你最后听到的。这条定律对于段落也同样适用:最重要的句子应置于段尾。它的好处在于,每当你写完一段话,并且段落里的每个句子都以最重要的单词结尾,那么你便更有可能讲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同理,当你写完一篇故事,里面的每个段落都以最重要的句子来收笔,你就更容易搞清楚这篇文章的意思。 ■ ■ ■ 露丝 · 莱维 · 盖耶 逻辑之路好比字母表。为了正确地背诵它,一个人必须从A开始,然后有逻辑地到B,然后到C,最后到Z。其中,没有字母可以被跳过,在贯穿故事始末的逻辑之路中,也不该有任何被遗漏的足迹。作者应该设想一个聪明的读者,他对主题不熟悉,不了解相关内容,但并不笨。那个读者可以学会任何他需要学会的知识,只要读者需要,作者就该写出被需要的东西。不要搞知识理论的大跃进。要把新知识解释给这个专心的读者听,这是一个要求坦率、严谨、有趣,同时又绝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 ■ ■ 安 · 芬伯纳 可删去的句子:“那里有,”,“它是,”等等。“那里”和“它”是毫无意义的代词,只会占地方。一个没有活力的句子:“那有100亿个神经元存于脑中。”对比这个句子:“大脑中有100亿神经元。”,高下立判。 可删去的词:太多的“这”和“非常”。在口语中,“非常”无可厚非,但是在书面语中却经常起到反效果:如“她长得非常美丽。”对比“她长得美。”要严格的限定副词的注射剂量。 讲故事 露丝 · 莱维 · 盖耶 科学更像是一个发展过程,而非成型的产品。因此,它能寄身于故事之中。科学发现是经由人类努力而得,并非自然发生。好的作者可以为读者描绘出科学教家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记录因果关系、积累观察资料、打破学术稳态,最后为他们的发现而喜悦、震惊。真正的科学家总是期待着这样的意外,一旦如愿,他们便会异常的欣喜。 解释某个发现背后普遍而广泛的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只有很少的东西是绝对的全新发现。大自然常被描述的过于节俭,如果某事物确实有用,那么大自然就会在方方面面都用上它。 一个有想法的作者会深入挖掘他/她自己的兴趣、优点、偏见,以及自己的日程安排,不仅发展故事本身,还力求将其与世界上的其它事物结合起来——不光是科学,文学与文化上亦是如此——这会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与深度。一个作者如果能同时处理好深度和广度问题,那他所写出的东西,就一定有别于其它的作者。同时,这位作者写出的作品也将更对得起读者的阅读时间。 ■ ■ ■ 玛丽 · 昆德森 设定一种节奏。一旦读者被你的故事所吸引,你将希望他们能快速地读完你的故事。如果你能很快地读完一个故事,就说明它写得不错。优秀的故事必然有着良好的节奏——有时从容不迫,描述场景,组织前奏;有时快步前行,揭露事实,精简对话。故事的节奏会吸引你的读者读完它。如果你对此无动于衷,并一直保持到最后一段,那就必然导致没有太多读者能坚持到最后一段。 那怎么设定一个节奏呢?坦白的说,你需要大量的练习。不过,你可以先设定一个结构框架。使用主动语态和有力的动词。利用现在时营造出即时性和探险效果。如果不需要即时性的效果,那就改用过去时。把短句用在引导进入下一章节的重要枢纽。使用头韵,连举三个成套的例子,并不时转变你的句式结构,使之体现出韵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删掉那些旁枝末节的东西。 叙述体写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作技巧的集合,在讲述医学和科学故事时很有用。即使你不准备采用叙述,也要把自己假想成一个讲故事的人。在整个或部分的故事中使用它。以下所列的便是一些基础:细节、预告,以及引用。 细节能够提供生动的描述,从而使你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细细体味故事。预告则帮助建立读者的阅读兴趣,告诉他接下来的内容。引用会让你的故事更贴近生活、更可靠,并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用也会令人黯然神伤、情绪起伏,甚至大笑不止。引用还能将文章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引用的同时,也还展现出故事的另一面。而对话的引用,可以营造出一种叙事的韵律。如果你在故事里放进了一个与以上所指毫无瓜葛的引用,我强烈建议你把它拿掉。别忘了,你的采访更会产生许多冗长、空洞,还充斥着各类术语的引用。 ■ ■ ■ 约翰 · 威尔克斯 有三类主要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大部分的科学写作学生,以下是我的解决意见: 由于常年身处学术界,在人们由于自己的才智与思想的逻辑复杂性而受到嘉奖的同时,也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他们总是会倾向于写得过于冗长,并且坚持一定的全面性与细致度,而普通读者通常对此无法忍受。 还包括所有的写作班成员——我确信计算机的风行鼓励了语法的轻浮,以及普遍的啰嗦现象。特别是如今,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在那里,大部分书面材料都不需要控制在某个规定的篇幅。故事的前几稿可以包含许多错误,或许有错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在我们强迫读者去阅读某篇作品之前,这些错误应该被修正,大量的水分也应该被挤干。所以,在圣克鲁斯分校,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寻求一种最直接的方法,简洁地讲述一种思想。 秘诀:编辑自己的观点,使它们尽可能地简洁,并易记。 而且——这点不仅仅适用于科学家,我的学生倾向于过份的钻研故事,然后又过度的描述那些他们辛辛苦苦才积攒起来的技术素材。本地日报《圣克鲁斯哨兵报》(Santa Cruz Sentinel)的编辑曾把我的学生雇去实习。有一次他告诉我说:“他们真的非常聪明。但你要是问他们几点了,他们会告诉你手表是怎么工作的。” 秘诀:别在森林里迷了路。根据它们在故事中的重要性,而非技术上的复杂程度来分配每个素材的字数。 我的学生们可能对那些声名鼎沸的科学家过分尊敬——事实上,他们对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这样。这会削弱他们采访与写作的能力。这些学生刚从实验室走出来,仍然期望着别人把自己看做科学家,这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研究员们也当然更喜欢接受一个科学家,而非一个典型综合记者的访问;并且,他们都很高兴地将他/她看做是自己的同事,而不是一位记者。我告诉我的学生,要抵抗住这种根深蒂固、鬼使神差的想从你的写作对象处得到承认的诱惑。我还告诉他们,要仿效《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的那种近乎不要脸的接近科学与科学家的劲头。 秘诀:厚脸皮。 在这些秘诀之外,我愿意再援引《纽约客》( New Yorker )作者维德·梅塔(Ved Mehta)的话。他从编辑威廉·肖恩(William Shawn)那里领悟到,写作应该做到“清晰、和谐、真实,以及对读者的永久谦卑”。 注: 埃 维尤 · 巴斯科姆资助教授: 威斯康辛大学的众多资助头衔之一,以麦迪逊《首都时报》(Capital Times)的创办人威廉·埃维尤(William Evjue)以及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约翰·巴斯科姆(John Bascom)冠名。 代表性样本: 统计学术语,即对取样的目标群体具有高代表性的样本。样本代表性指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相似的程度,如果一个样本在结构上与总体越相似,那么其代表性就越大,否则就越小,是衡量取样质量的重要依据。 反馈率: 即问卷类调查中成功回收问卷的比例。 疾病群集: 当大于正常数量的人群在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内患上了某种疾病时,这一人群被描述为一个疾病群集。 斯特朗克与怀特: 美国语言学教授威廉·斯特朗克(William Strunk, Jr.)与E·B·怀特(E. B. White)曾合著有《风格原理》(The Elements of Style)一书,被称为英文写作的入门指南,在美国高校中更被当作文学课程的指导教材,两作者的姓名也常被用来直接指代此书。
个人分类: 专题|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如何写一篇科学随笔
songshuhui 2011-5-30 23:51
moogee 发表于 2011-05-03 15:50 如何写一篇科学随笔——内有张开大嘴的《肉蒲团》 文/拇姬(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主编) 我是一个文科生,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科学训练,也没什么直接进行科学写作的经验,倒是写过小说(看标题就知道了,“内有张开大嘴的”源于冯内古特的《冠军早餐》)……让我来说这个话题,其实有点怪怪的。以下内容都来自我的编辑职业经验。从理论上说,这些经验仅对我个人及我的合作者有效。不过,如果能为其他作者,特别是刚入行的科学作者提供些许借鉴,也是一件幸事。 1 、受众 科学传播不是自娱自乐。一个科学作者写出了一篇科学文章(科学随笔),如同制造了一件产品,当它进入消费环节,被别人使用之后,价值才体现出来。如何顺利地让这些产品的价值得以体现?要注意的无非是“二有”:有用和有趣。对于“(在某个具体领域中相对而言)较低年级”的读者来说,帮助他们获得新知,解答疑惑,是为有用;对另外一些读者来说,将科学信息、科学描述略加改造,使之具备一定的(广义的)娱乐属性,是为有趣。 实际上,有用和有趣所针对的不仅仅是科学传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所有信息的传播过程。我们打开电视、收音机或者报刊,所看到的那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大体上都包含在这两个方向之内。接下来的讨论,将以此作为基本出发点。 2 、科学随笔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科学随笔是什么?其实科学随笔不是“随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说明文——科学说明文。所以,科学随笔大抵要遵循说明文的规则和要求。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 以科学松鼠会的Dr.U征文为例。这个活动的要求“将问题理解透,再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要求。结果,很多作者将“通俗有趣”理解成了科幻小说……当然,这不是说科学写作不能写成其他类型的文体。 3 、文献 科学写作和其他类型的写作最核心的差异在于,前者必须提供切实可考的信息。其所述内容必须有所依据。这种可考信息的传达,往往是判定一篇科学随笔好还是坏的核心标准。所以,是否知道在哪里可以查找到相关信息,是否有快速有效的获得这些信息是科学写作的关键准备。因为科学作者所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这些信息传达出来。 我这里说的是“可考”的信息,而非“可靠”的。事实上,我并不认为科学传播一定要传播“正确的”信息,我们也大可以讨论些“不正确的”信息——被歪曲了的、传说中的、存在错讹的、似是而非的、陈旧的、完全胡说八道的信息——只是,在提及这些信息的时候,强调它们的“不正确”属性即可。这些“不正确”有时会成为一种调节气氛的手段,有时也可以成为传播的主题——告诉大家“谬误是什么”。 4 、写作的内容 4.1 、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选题? 刚开始尝试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人,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即仅从自己的专业立场出发,来从事科学传播工作。这个错误往往表现为:1、将作者自己的兴趣点等同于读者的兴趣点;2、致力于介绍本领域内的前沿成果、最新发现。 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一直会强调“所有新闻都是科学新闻”。在可能的情况下,我总是会避免在“科学新闻”内部寻找科学传播的切入点;而是从其他方面来引入科学。事实上,科学传播是“传播”的一个类型,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最好能多了解一些“别人在传播什么”。 大致来说,存在三条途径: 4.1.1 、首先是新闻热点。 正如我在前面所述,“所有新闻都是科学新闻”。理论上说,所有新闻当中都可以找到科学传播的切入点——当然,要不要这么做,值不值得这么做,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新闻事实本身,是第一落点;新闻事实的延伸内容,是第二落点。即使科学和第一落点无关,也肯定可以被塞进第二落点,甚至是新闻中提及的某个细节。事实上,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由头、一个引子,把读者的目光拉到自己的文章上来而已。 以下内容通常不适合作为针对一般公众的科学随笔的选题:重大科学突破(比如粒子物理学的新发现)、新科诺贝尔科学奖或者其他类似科学奖项得主的成就(有时也会有点例外)。因为这些重大的东西,大多数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认知水平。 4.1.2 、其次是大众文化。 科学松鼠会的愿景是“让科学流行起来”。在我看来,实际上现在科学已经脱离了“亚文化”的小圈子,在通往流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了。大众文化产品中有很多以科学为主题的,或者借鉴了科学元素的,比如美剧《生活大爆炸》。它们会成为很好的科学传播的着力点。 “谣言”也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用法国人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作者)的话说,谣言是“最古老的媒体”。它具有独特的传播途径和流变方式。它们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其内容最大程度地贴合了“有用”或者“有趣”的条件。正因为传播广泛,所以集中针对谣言发力,也相对容易获得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果壳网策划制作了【 谣言粉碎机 】这个主题站的原因——进入到社会公众最直接的需求中。 4.1.3 、最后,有些话题无论何时都值得说。 这些话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潜在受众群。健康话题(偏养生)总是最大的热点,也因此成为大师们的战场。食品安全,如今已经是风口浪尖的话题了。情感、职场、宠物……也都是潜力选题扎堆出现的领域。 4.2 如何写出“我想写的东西” 上面我们讨论的这些选题,实际上是“什么可以让我写”,是被动的选题。如果主动一点,碰到了“我想要写点什么”呢?以小见大。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可能很复杂,很难让人理解。那么可以简化之,让它变得好理解。那就要从一般人熟悉的小事写起。从小的切入口进入,写大专业、大技术。 5 、写作的方法 5.1 、《肉蒲团》告诉我们…… 终于说到正题了……来说说写作的方法吧。 现在大家都知道,清代有个大学者叫李渔的,对器官移植有点研究,写过一本《肉蒲团》。其实,李渔涉猎广泛,对写作学也很有心得。他曾经谈及“场中作文”,就是说我们参加高考写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有办法忽悠阅卷老师。这个办法就8个字,叫奇句夺目,魅语摄魂。奇句夺目是说开头,魅语摄魂是说结尾。结尾跟咱没关系,咱只要关心开头,奇句夺目。 真正的开头,不是开篇第一句话,而是标题。标题要夺目。起标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动笔之初就设计好,一是写完以后再总结。建议是使用第一种。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的人,很难做到“渐入佳境”,会越写越散。一开始立好标题,确定要写的东西,会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前面说了,科学随笔基本上是说明文,所以标题越明确越好。让读者看一眼就知道你想说什么。 1/ 直接说出新闻点; 2/ 直接写出这个话题中最有趣的内容;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本文的标题。 3/ 问句是很好的选择。 对作者来说,接下来的写作就要围绕着解答这个问题而展开,这个问句就成了写作的纲领;对读者来说,他看到这个问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成了他的问题,产生了“代入感”,更容易让他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 网络载体与平面媒体的标题结构、阅读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一个好的平媒标题,可能在网上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前者常常有副题、眉题的襄助,读者也无需多一次点击,就能看到导语,从而了解文章大局。比如我前两天对果壳网两篇文章总结的“鲸家之绝唱,无孕之离骚”、“螳螂捕谣言,粉碎机在后”,用到平媒或许可以,但因为信息不完备,表述也较为崎岖,所以不应直接用作网络标题,而适合出现在导语当中。 标题要简单、清晰,不等于标题里可以出现陈词滥调。有一些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或者要尽量避免出现在标题里的。(当然,凡事皆有例外) 5.1.1 、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不是好标题。 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或者说名词性偏正短语,定语+的+中心语。所以标题当中尽量避免类似的“的”。这样的标题较为静态,而且常常让人无法从标题中窥见主要内容。 5.1.2 、不要出现“XX和XX”,尽量少出现“从……到……”。 原因同上。 5.1.3 、不要出现“一道风景”、“风景线”之类的陈词滥调。稿子本身也不要出现。 5.1.4 、标题中最好出现动词,最最好标题本身是动态。 5.2 标题之后是导语。 很多人不会写导语,如同不会起标题一样。导语的意义在于总括全文内容,提示本文最有意思的部分。所以如果有新闻简述新闻,有流言简述流言,再把标题里的问句重复一遍,或者把内文中最抓人的内容点出来就构成了导语的基本框架。 5.3 下面,可以写正文了。正文部分说4个问题: 5.3.1 、术语一定不能使用吗?(约等于要引用实验数据吗?) 术语,能不用尽量不用。回避不了的时候就设法把它说清楚。如果一个术语无法在100字以内说清楚,那么很可能根本就不应该写到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数据也是一样,没人愿意读实验数据。除非这个数据关涉到文章的核心问题、具有某个有趣的侧面,而且极易让普通读者理解。 5.3.2 、不太可靠的信息是否可以援引? 不太可靠的信息当然可以被援引。这就是八卦,说好听一点就是逸闻。不要看不起八卦,牛顿的苹果就是八卦。所以,恰当的使用八卦是很好的做法。对于人物写作来说,八卦可能比严肃的、真正的事件更能呈现人物的特点……;在其他随笔当中,八卦是很好的阅读调味品。所以,八卦并不可怕,只要恰当的使用就可以了。 5.3.3 、巧用自己的经验 在科学随笔的写作中使用自己的经验是非常好的做法。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可以拉近他们与科学的距离,让他们产生一些类似切身体验的东西。 6 、一些基本的格式规则。 这个稿子大概是给怎样的一个版面来写的,这个版面对稿件是否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或者需要了解一些大众阅读的一般规律:没有人愿意读长篇大论,但是如果一个长篇大论被分拆成了几个部分,那么阅读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所以如果一篇稿子会长于1500字,那么最好有所规划,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再用一些小标题来提领这些部分。 7 、最后的话 本来,这样一篇文章应该包含很多用例。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将几乎所有用例全部删除了。旧样本各有不同,机械效仿毫无意义。放下包袱,提起笔来,实际操作一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个人分类: 专题|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科学训练之后,科研之外的另一条道路
songshuhui 2011-5-11 21:05
量子熊猫 发表于 2011-05-02 13:45 文/陈朝(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量子熊猫) 有件事常令我惊讶:很多步入科研领域的人,在使用新工具前会先浏览手册或者文档,但对科研工作本身却没有仔细思考。 也许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或者习惯使然,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才来说,相较于选择一份工作,本科毕业后读研究生或出国读取Ph.D是更顺理成章的路径。对于 其中一部分人,实验室、图书馆乃至野外、田野工作,迅速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科研生活的挑战和智力快感让他们觉得这条道路非常正确;对于其他一部分人, 智力和勤奋足以让他们在这个领域谋得一席之地,尽管科研对他们来讲仅仅是一份工作,但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可对另外一部分人,科研多少变成了负累和折磨。 进入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攻读阶段,不仅意味着选择一份职业,数年的学习光阴,和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改变,都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踏 入这条道路前,并没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也缺乏对科研生活实际面貌的认识。所以,在这次为科学松鼠会培训工作撰写的文章里,我特别想谈谈科研道路的另一种选 择。 话题回到文章一开始提及的“手册”。读研伊始,我找来了《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和《致青年学者》这样的书籍来阅读。其中的经验和智慧自然启迪了我,可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另一个感觉——“换了人间”。 《致青年学者》写于19世纪末,作者是著名的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卡哈尔,诺贝尔奖得主。读这本书,能感受到一种科研工作的神圣使命感洋溢其中,甚至涉及了一个科学工作者该选择什么样的婚姻生活以及爱国情操。 百余年后,当博士教育变成了某种平民化教育,《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这样的手册更多地将目光给与了一个研究生如何处理在校生活、如何发表论文和获取 教职等。那种使命感不在了,读者将深切地体会到,尽管科研工作的复杂度可能高于其他都市白领的工作,但在意义上差别并不那么显著。更不要说不得不考量的经 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压力等一系列事由了。 而相信已经步入科研领域的朋友们更有切身体会,与本世纪初不同,那时读博士就等同于进入科研(这甚至不是欧洲传统,当时在欧洲成为学者甚至不需要博 士学位),而如今的博士意味着一种训练,或者(特别是对于我们),意味着一次出国远行、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等。这其中,献身科学事业不一定是最初的动因和 最后的归宿。 那么,既然读研究生或者读博士不必然的指向科研,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更直接的问题是,是否我们要经受四到六年的艰苦训练,最终和所有毕业生一样走出校园来到职业领域,发现工作必须的技能上我们并无优势可言? 我当然并不能给出对所有人满意的答案,但还是试图给出一些建议。本文虽然依据科学松鼠会的经验而写,但是其实类似的经验并不限于松鼠会,也希望读者能从这里举一反三。 我个人的专业是认知神经科学,目前硕士在读。我在2009年加入的科学松鼠会,除了撰写文章,我还负责网络编辑工作,之后又负责了科学松鼠会网站改版的产品文档撰写,如今则将一定时间投入到互联网产品设计上来。 其实很多朋友都知道,硕士文凭,这些年甚至是博士文凭,一方面证明了我们的学科训练,更多的是作为很多领域的准入证。那么,显然,我在科学松鼠会的经历会对我未来的职业选择起到比较好的帮助。 首先,我对传媒、IT等领域有了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我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际关系。如果我在硕士毕业后不选择继续从事科研,那么我会获得小小的 优势。然而,这些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科学松鼠会的经历,培养了我更好的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和生活态度。这些方面更多的是人格因素,是简单的依靠实习等方 式难以获得的。 科学松鼠会能带给成员什么呢? 一是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发表机会,这本是科学松鼠会的初衷之一,汇聚科普作者的力量。而对于新人,可以有百余位较有经验的科学作者从文字水平到科学性 对文章进行编辑、评议,这个机会是其他地方不太可能有的。当然,就科学写作而言,谁也不敢说自己是专家,加入近来的新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也可以运用专业 知识,帮助别人修改文章。就在这种教学相长中,松鼠们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科普文章有在国内一线平媒发表的机会。如果只是小圈子内的写作,难免流于小众趣味;而这种发表机会会让我们的文章迅速得到海量读者的直接检验。更不要说这些文章还会发布在网上,即时收到网友的回复,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对科学准确性的挑剔。 在写作之外,科学松鼠会定期举办多种活动,如小姬看片会、达文西行走中队和其他的讲座。这些活动的进行,都会使组织者得到很好的锻炼。每次活动中, 我都能看到一些来自科研院所的同学充当志愿者。在这里,很多学生能有机会和各个领域高水平的老师直接对话,而帮助组织活动,处理从邮件、电话到现场的各种 事宜,是我们“宅”在实验室中难以经历的。甚至,作为实验室生活的有效调剂,这些活动也是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少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极客 (geek),嗯,还有你想认识的异性极客。当然,也不时有文科男女前来围观。 最终,科学松鼠会的形象可能已经揭示了一些信息:我们对“有趣”有天然的爱。难以想象,一个对科学有爱的人会忍受无趣、滞重、平庸的生活。科学松鼠 会的成员和热心参与者有一大特点,就是某种理想主义的性情,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我有时会惊讶地得知,某个志愿者维护着一个访问量不小的个人网站,某个 成员会主动联系出版社,要求译介某一本他认为有价值的科学著作。相较研究生生活有时会冒出来的愤懑和郁郁,我们会发现,其实,完全有另一种方式,将我们的 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有声有色。 还有一点补充:以上这些,并不是脱离科学而存在的,反而是科学生活的另一种扩散或者延续。以上种种,既可以作为科研生活的补充,深入,则还可以是未来职业选择的新起点。 对于研究生,非常实际的问题是职业规划如何进行,那么即便我抛却科学松鼠会的背景,还是可以说,锻炼写作,广泛阅读,参与相关领域讲座、沙龙,和本 领域的学者、学生交流探讨,以及拥有健康积极的态度,这些都将为我们未来良好的生活加分。加入科学松鼠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我也希望未来更多的选择出 现,共同缔造一个更好的高水平人才生态,不论你选择进入科研院所工作还是用所学知识进入其他职业领域,都能够找到你的朋友。
个人分类: 杂志导读|1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一件困难的容易事
songshuhui 2011-5-11 20:59
0.618 发表于 2011-04-30 18:53 文/0.618(作者为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编辑) 为什么科学写作? “这么好玩/有用/基础的东西,你怎么能不知道呢?”王道还老师的答案说出了我的心声。 每个专业都难免被外行误解(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98941/ ),而心理学格外严重。我们通常理解的“心理学”并不是科学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而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也是充满魅力的,大家怎么能不知道呢? 既然大家不知道,那么我来讲给你们听——就这样从学校的校报讲到了科学松鼠会,打死我也想不到,现在居然成了果壳网的科技编辑。 我能从一个科学写手到一个菜鸟编辑,这个故事充分说明,科学写作并不像科学研究那样需要特别深厚的科学背景,也不像文学写作那样需要可以生花的妙 笔。还是王道还老师说的:“科学作家从事的是‘翻译’工作,把科学研究翻译成普通的语言。”翻译家不一定必须是某种语言的作家,当然,如果恰好是了,会有 加分。科学写作也一样,不一定是科学家和作家才行,甚至不必是理科生。 但是!这绝不表示科学写作是一件门槛很低、很容易的事情。科学家很多,但是能写出好看的科普文的却不多;文科生很多,但是找到一个拇姬却是不容易的事。 凭什么我写的东西你就要看?凭什么我认为“你怎么能不知道”,你就要听我“好为人师”的大道理? 因为你知道“不看是你的损失”。得让你也有一种“我怎么能不知道?!”的感觉。那么,就不能太高深,否则容易“知无力”,也不能太无聊,否则容易“知疲劳”。 对于擅长的领域,自己很容易感到“简单有趣”,但是让别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人人都有“自我透明感”,也就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掌握 的知识是常识,不言自明,所有人都该懂。比如你在脑子里哼一首歌,用手指打节拍,让旁边人猜你想的是什么歌。你一定会发现别人比你想的“笨多了”。 不过我更常犯的问题是:半瓶子醋。由于自己本身对问题一知半解,写出的东西也自然莫名其妙匪夷所思不知所云。科学写作和文学创作不同,本故事不能虚 构,所有的结论都必须是有据可查的。心理学就更是这样了,大众媒体中存在太多“伪心理学”,我们更得严格把关,跟他们划清界限。 把深奥的问题简单化,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有一定之规的。简单说就是:降低认知难度。把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变成常见的(《伊甸园之河》中,就把看不见的“基因的流传”,比喻成“河流”)。因为没有难题,只有抽象题。 http://www.guokr.com/article/1340/ 要想写得深入浅出,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对问题没有一个大彻大悟是不可能的。 作为一个“半瓶醋”科学写手,到现在我还在为包括这一篇在内的每一篇文章伤脑筋。伤脑筋的程度并没有随着写作量的增长而减少,反而好像增加了。一方面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文章总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怎样才能写好,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的问题。 写了这么多,但是我知道这些对任何人的科学写作都不会有太大帮助,除了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还因为成长的血泪史告诉我:不练,一切都白搭。“练”,也 不是容易事儿。好不容易有了写作的冲动,洋洋洒洒码了几千字,交给编辑,又被批得漫山遍野一片红。这时候如果能忍着恶心对比一下自己的原先拙作,就能够看 出差距。虽然挺麻烦,但是顶住,改上n轮×n篇,一定会有飞跃的。当了编辑才深切体会,改别人的烂稿子比自己写还痛苦,巴不得把每个作者都培养成为熟练的 作家呢。 说来说去,其实科学写作最重要的也就两个字:热情。有了热情,科学知识会有的,写作冲动会有的,不厌其烦改文章的耐心也会有的。但,热情也是最稀缺 的。经常有朋友问我,怎么才能加入松鼠会?虽然我会耐心地给他一个“入会指南”的网址,但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就已经不对他能入会报以任何希望,因为怎样 的“不热情”才能让他对现成的答案视而不见,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个人分类: 专题|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做美味的科学甜点
songshuhui 2011-5-11 20:55
史 军 发表于 2011-04-28 16:25 特别提示:本文提到的科普文章就是指与大众分享科学知识的文章,也是大家约定俗称的。至于“科普”和“科学传播”那个词更准确,本文不做讨论。 文/史军(作者为植物学博士,《牛顿科学世界》副主编) 算起来,我写的第一篇的科普文章应该是《科学世界》2008年1月号上的《兰花的智慧》(后来被收进了松鼠会的第一本小书)。3年过去了,在各类报 刊上发表过的东西已经有百余篇,也从一个自由撰稿人变成一本科普刊物的副主编。蓦然发现,本来纯粹因兴趣而生的行为碰上了硬邦邦的实际问题——“我写的东 西是给谁看的,又是谁喜欢看我写的东西,怎样让普通人爱看这样的文字?”后来,与圈子里的朋友的闲聊,才发现这些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疑问,而是在中国做科普 工作所必须跨越的台阶。 从自娱自乐开始 我觉得自己属于那种有点理想主义的人,当年放弃了学医的机会,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生物学;又放弃了实用得多的微生物学,最终选择了与花草为伴,并且还 选择了植物学中的最偏门的传粉生物学(偏到什么程度?国内以此为题的研究组可以用一只手的指头数出来)。读研时,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有限的观察数据,作出合 理的推测,然后编写出一个关于花朵和传粉昆虫进化的故事。现在看来,这个过程很能锻炼讲故事的能力,倒是为以后写科普文章打下了基础。 写论文的过程枯燥而漫长,漫长到我都不记得了。反正在文章发表之后,我整理了一下,过程稿竟然有40多篇之多。每次改稿,少则一周,多则一月,那种心理上的煎熬就像将期待无罪判决的人一次次被提上法庭,并不宣判,然后又把你送回看守所。 如此枯燥的生活总要找点亮点来。导师总是说,写篇科普文章比写论文要难得多。每每碰见编辑向他约稿,也是能推就推(后来,当了编辑的我在约稿时也屡屡碰到这样的情况)。于是就萌生了挑战一下这个“高难度”工作的想法。 最初的文章内容也仅仅局限在“传粉”和花朵的这个小圈子里,老本行还是最容易料理的。最初的想法和做法都很简单,就是把写在论文里的术语用大家能看得懂的词汇改写一下,谁知这种改写也莫名地渗透到了论文之中,甚至传染给了师弟师妹,屡次惹怒坚持正统论文写作的老板。 当我的那些被导师批判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并且收到第一封读者来信的时候,总算找到了了小小的成就感,还有一种仿佛青春期叛逆的快感。当然,在清贫的学生时代,稿费也是极具诱惑力的。自此,科学写作对我来说,成了一个即好玩又实用的消遣方式。 梦想中时尚科普 现实是残酷的,五年的研究生生涯很快就过去了,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准时来我面前报道了。这时却发现,曾经梦想做一辈子研究工作的我,却找不到一个容身 的“坑”,全都被占满了。屡屡碰壁之后,发现做科普还算是自己的特殊的技能。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最初的几篇文章,意外地闯进了科普媒体的圈子。 最初,对科普的认识仅仅停留在NG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文章,以及BBC和Discovery的纪录片上。梦想着能做一本能被所有人都喜爱的科学杂 志。也曾揣着极高的热情,从不同教育阶段的同学中搜集科学问题。可惜,每次都应者寥寥——“那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评语。即使是 在研究生同学的聚会上,大家也很少提及科学问题,谈得多的是“在哪能买到合适的房子”,“哪里的幼儿园更好”。谁让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需要吃饭、 需要住房、需要抚育后代,只有这些问题都被解决我们才能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即使那些幸运地留在科研岗位上的兄弟姐妹也基本上将其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了, 这帮家伙讨论最多的“科学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提高申请到课题的几率”。 孤寂袭来的时候,我碰见了松鼠会。 志同道合的小圈子 科普职业道路上的一件幸事是就是进入了松鼠会,这并非广告词。 第一次参加松鼠会活动,就赶上了著名的“烤鱼房间中毒事件”。还好我的血红蛋白含量高,没有影响到我对那顿饭的记忆。也就是在那个饭桌上,我有了一 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原来有人喜欢纯粹的科学问题,在这里没有关于车子、房子、票子的讨论,有的只是对科学现象的刨根问底:心理学是不是伪科学,怎么往大鼠 脑袋里插电极,大棚里的黄瓜是不是“没有性生活”就结果了……酒酣耳热间,处处是科学问题碰撞激起的火花。谁也没有注意房间的排风扇没转,让一氧化碳钻了 空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看到了那么一小群人为了科学的理想在忙碌,在奔波着。隐隐感觉到,最初选择拈花惹草专业的那股冲动又在身体里激荡。我选择了加入,正如当初的选择那样。 最初的松鼠会远没有今天风光,为央视节目做策划方案,维持正常的活动所需。那时,我还得打着为杂志工作的旗号遛出去约专家,谈方案,虽然有些忐忑, 但是那种心理上的满足感是难以言表的。在此,我必须感谢同事的宽容和理解,实际上,每次跟唐云江主编探讨科学问题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再后来,松鼠会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还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大型活动——科学嘉年华。连看片会的场地都从小酒吧搬进了中国科技馆。惟独不变的是 这群年轻人对科学的痴迷态度。我仿佛又找到了当初读研时的激情,不同的是身份从“制造故事”的科研人员,变成了“讲故事”的科普编辑。 一切归于现实 不过,松鼠会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作为一个真正拿科普当职业的人来说,要面临的是经营和生计的问题,兴趣在这时就变成了美丽的沙雕,在生活潮水的冲击下是那样得不堪一击。真正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有多少?能静下心来读科学文章的人又有多少? “科学从来就是一个贵族的游戏”,这仿佛是一个套在科学家头上的魔咒。文学家可以像曹雪芹那样清贫,艺术家可以像梵高那样潦倒。但是科学家必须像达 尔文那般富足,殷实的家境给了他环球旅行的机会,才找到了进化论的线索;还有,如果牛顿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人,大概他会考虑的是树上的苹果好吃不好吃,而不 是为什么掉在了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了。有些不客气地说,几乎所有大科学家都是吃饱撑的没事干的闲人,他们才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科学问题,也有财力去验 证自己的想法和推测。也许你可以列举出出不少贫寒学子终成大家的例子,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们大多从事的是技术的开发,远非抽象的科学理论的研究,最出名的 要属爱迪生,他是一位很出色得发明家,但是也没能发现一条足以改变科学史的定理。若真有人在揭不开锅盖的情况下,天天考虑我要是跑得跟太阳光一样快会发生 什么,那恐怕要被塞进精神病院了。 不能直接玩科学,不代表我们不能欣赏科学。就像童年时围观“魂斗罗”,就像大学时津津有味地看舍友玩“仙剑”和“生化危机”。科学虽然没有让公众参与其中的萝卜坑,但是有充足的围观的座席,那么怎样才能在没有“凤姐”,没有“小月月”,没有“XX门”的情况下聚拢人气呢?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松鼠会的群博、果壳时间,还有后来的果壳网,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知识的消费市场。在“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下,我们一直在寻求科学与大众的对接点。 做好每一道甜点 要吸引科学围观者,只是把科学的果壳剥开还远远不够。一般来说,这只适合喜欢“原味”的铁杆科学迷,想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需要把果仁做成甜点。 目前,多数人主动了解的科学问题恐怕只是跟健康生活相关的——牛奶事件、转基因水稻事件、千年极寒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现阶段,普通公众对科学的首要需求仍然是实用信息。不过,这样的需求也是时断时续。这些话题算得上是一类散发着特殊香味的诱人果仁吧。 至于“花为什么是红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地球为什么是圆”之类的问题,吸引力就小多了,因为短期内看不到这些问题有什么应用价值。虽然它们能科学家的兴奋不已的娱乐活动,但是对一般人来说,断然没有“明星八卦”、“奇幻穿越”来得爽快。 如果想与更多的人分享科学的快乐,就需要把果仁做成布丁,或者至少搞和巧可力包在果仁上。如果说松鼠会群博上的文章是耐嚼的杏仁的话,那么果壳网上的就是温润的杏仁豆腐了。 实际上,即使不是科学迷,偶尔读两篇这样的“科学豆腐块”,也不失为换换口味的好东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一边是科普杂 志经营艰难(销量有限,也不受广告商亲睐),另一边则是在不同报纸杂志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科学版,形式大好,甚至是很多时尚杂志都有专门的科学专栏。 不过,这些恰恰表明了现阶段科普文章尴尬的真实位置。 我时常在想,只有绝大数读者从生计的困绕中解脱出来,才有可能自发地去欣赏科学的美丽。恐怕要到那时,科普文章的角色才会由“甜点”变为“大餐”吧。希望这一天不要让我们等的太久。 写出性感的科学文章 什么是一篇有吸引力的科普文章?我觉得不在于语言有多华丽,不在于文章有多长,数据有多庞杂。这几年当编辑,接到了不少投稿,上来就是“这个问题何其重要……”,接下来还是“这个研究非常有意义……”,大段大段地抒发感慨,读起来就像白开水。 作为编辑,当我看到一篇文章时,希望第一个印象有足够的概念点或者信息点。就像白皙的皮肤,匀称的身材之于美女一般。这个要素具备了,才能让文章性感丰满起来,否则通篇个人看法和情感抒发的文章就像骨瘦如柴的怨妇,谁敢去碰。 有了知识点,只是得到了一个美人胚子。要让你制造的这个美人足够吸引人,那就得要有点特色了,有双多情的眼睛,亦或者是性感的嘴唇都有不一样的效果。对科普文章而言,与实事热点相结合就是这样的。这样就使一篇文章有了勾起读者阅读欲望的资本。 最后,还需要给文章来件性感华丽的服装。如果只是简单堆砌起来,就像黄蓉扮成了小叫花,那就很难勾起人的阅读欲望了。如果是加个蕾丝短裙,打扮打扮,那就会让人流口水了。而文章的衣服就是一个作为外壳的鲜活故事,这又是常常被忽略的因素。 就文章的整体而言,最好要有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果这些都做到了,那无疑是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当然,“两点加一线”只是一个粗略的路线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只要能做到通俗流畅,层次清晰,稍具个性的语言也会为整篇文章增色不少的。
个人分类: 专题|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之“求变”
songshuhui 2011-5-4 13:28
姬十三 发表于 2011-04-21 12:34 文/姬十三(作者为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传媒CEO) 我踏上科学写作之路,其经验与别人并无多大不同:从小受科普书的熏陶,自己学的理科,却又爱写点东西,因缘际会,开始尝试给媒体写科普文。如果说我后来取得了一点成绩,大概是因为我总在思考“求变”。 我从2004年底开始尝试写作,最初投稿无门,群发了一堆邮件。运气好,《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先生回信,指导我说,“这稿子不符合我们杂志 的风格,但我觉得你有潜力,这样吧,你拟个题目和提纲,我们边改边写”。蒙他的耐心,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关于时间感知的5000多字大文,很快就发表在 他们杂志上。 从这件事我学到两个经验:1)起步的时候,是否有人带你,很重要;2)写作不能随性,开始写的时候就要想清楚,面向什么受众,写给什么杂志。 04到05年的时候,写科普文,基本上只能投给传统的科普杂志,那时,《牛顿科学世界》,《新知客》已运营了几年,《新发现》、《环球科学》刚创刊,再加上一些不太有名气的杂志,作者的选择只有这么几个。 彼时我交了个新闻系的女朋友,平日读的是《三联生活周刊》、许知远、单向街、《周末画报》、连岳……所以很快觉得,只在科普杂志上写东西,太不过瘾,我想在三联和上海一周上发表文章,但我只擅长写科学内容,怎么办呢?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琢磨三联当时的“生活圆桌”栏目,琢磨他们的作者构成,来稿渠道,琢磨那些作者的风格,责编的风格。这栏目文章通常只有800到 1000字,这么短的篇幅,要想把一个科学问题说彻底,很难,即便能说通透,剩下的篇幅也不够讲点有趣故事了,而没有这样的桥段,就不适合这个栏目。写科 普的人不害怕篇幅长,喜欢没有字数限制使劲写透一个问题,但网络时代习惯快阅读的读者可能没有耐心,媒体发文的篇幅往往也有限。在有限的字数内,选择写什 么样的问题,写透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这需要琢磨。 尝试了一阵子以后,终于如愿以偿,频繁做客生活圆桌。大众媒体的影响力不同于科普杂志,慢慢的,我开始有机会为《上海一周》、《外滩画报》等写专 栏,依旧是1000来字的篇幅,和写食评、影评体育专栏的作者挤在一起。应该写成什么样子,才让读者在同一个版面的阅读里不觉得突兀,但又保持一个科学专 栏的特点。从一开始的无从落笔,到后来渐窥门径,我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我甚至会去思考杂志和报纸风格的不同,不同媒介版式的不同,开本的不同,在什么位置 应该讲原理,在什么位置应该来句笑话。也正是这样的写作,让我一直以来习惯写东西很慢。说到底,我是一个没有经过太多文字训练的理科生,凭着一股科研工作 者的劲去搭配“文字的料”,就像一轮轮地做实验,乐此不疲,我甚至刻意在不同的专栏里尝试不同风格,以此获得某种乐趣。 这样慢慢打开了局面,到了07、08年的时候,大量的大众媒体开始接受科学文章,从千字的专栏,到3000字以上的特稿写作,媒体对科学的接纳度越来越高。其实科学原本应该是文化领域里重要的元素,之前媒体上出现的不够,多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稿件。 07年夏天,我博士毕业,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完全靠写科学稿件过活。那阵子我一边在《南方周末》写半个版或一个版的科学 报道,为科普杂志写很长的科普文,也同时为一些媒体写千八百字的科学小品。也会有人争议说,这些小品的科学性不够,但在我看来,看菜吃饭,我会更多去考虑 这类专栏的读者期待,而不是自己硬要表达什么。要看硬科普的读者,应该去找别的媒体。灵活适应不同媒介的要求,这本是职业作者的基本功。也正是这样的写 作,让一些从来不刊登科学的媒体开始关注科学,让这个圈子之外的读者注意到了中国科普的声音。
个人分类: 专题|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下结论的四种境界
kexuechuanbo 2011-3-24 12:27
在科学研究中,在得出结果的基础上给出结论,或者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升华到结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最能体现自己的科学思想和创新点。如果一篇论文没有结论,那就不能称作论文。在给研究生上《科技学位论文写作》课时,也常常讲如何写作“结论”部分,但仅仅是从科学研究方法或者写作技巧上讲述。然而,岳劲峰先生的《下结论的四种境界》却有独辟蹊径的视角。转载于此,望同学们参考。 转载自岳劲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270do=blogid=413037 我们对一件事下结论往往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是基于数学证明的结论。要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个假说,用穷举法都不够。就是举出一万个例子支持它而找不出一个反例,也不能证明这个这个假说成立而下结论。而证伪它只需要一个反例就够了。数学上证明正确的结论,它将是永恒的不会随时间改变。所以要是只有一种语言是上帝(如果假设上帝存在的话)的语言,那只能是数学的语言。 第二种是基于统计结果的结论。要用统计结果证明一个假说,并不需要没有反例。只要在认可的统计的样本里发现大多数例子支持它,就可以不拒绝这个结论。我们所谓科学结论,无论是在物理、化学、还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大多是通过统计结果得出的。所以今天认为正确并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结论,明天也许会被更有广泛意义的结论所替代。“科学不是给出一个永恒存在的真理,而是给永远存在的错误在不断地划定着界限”(布莱希特《伽利略》)。 第三种是基于个例得出的结论。学习文科(美国叫liberal arts)的经常用观察到的个例得出所谓的结论,却常常忽视了个例的正确并不代表统计意义上的正确。科学上讲这种基于个例得出的结论哪怕在今天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四种是政客下的结论。我必须指出政治家和政客是不同的。许多优秀的政治家为了人类的公正、平等、幸福和正义,赴汤蹈火、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他们和伟大的科学家一样,是照亮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璨群星。可政客不一样,那是一群职业撒谎者,他们可以在一个例子都没有时就宣称他们的结论。这种结论不仅是站不住脚的,还是无耻的。 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境界上对话,往往觉得很无奈。数学家觉得医学家有问题:明明找出反例了你怎么还说它是对的?科学家觉得文科出身记者写的报道有毛病:明明仅仅是个例你怎么把它普遍化了?文科出身的记者看着政客不满意了:自己老师说点什么总是举例子,你怎么连个例子也没有居然就声称这是对的?政客也不高兴了:自己觉得对的就是对的别人干吗那么多怀疑?无他,政客把自己当上帝了。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跨过不同的境界对话,那一定要了解我们下结论的境界。对于一个科学问题,要是做不到数学的境界,起码要达到统计的境界。要靠文科式的举例说明评判一个科学的结论,那会让搞科学的人耻笑。要是靠声音大嗓门高、和媒体的关系铁在科学界搞铲除异己、党同伐异,那就堕落到了和无耻政客一样的地步。 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看到过用政治审判科学(如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用宗教审判科学(如欧洲中世纪布鲁诺被判火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不希望看到用媒体和舆论审判科学的事在中国发生。 以上是我这几天与一位中国从事传媒工作的专业人士对话的总结。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红猪集体翻译项目 - 译文节选
eloa 2009-2-26 08:45
小菊 发表于 2009-02-25 22:41 小红猪集体翻译项目 开展至今,已有足足九周,我们终于也忍不住这份从容淡定,准备揭开它华丽的冰山一角。 这两天的松鼠江南行中,我反思起连岳先生曾与方舟子先生在对科学普及概念上那次 小小不合 ,这本《科学作者指导手册》或许就是一剂良药。 相对于整个科学传播工作,我们脑中平民化的普及概念或许显得有些狭隘与片面。 在上一篇的 进度回顾 中我曾提到:在国内,如果您从事科学写作(science writing),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人认为只是份有关科学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工作,但科学普及终究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功能,这也是我们决定开启这个项目的初衷:看看外面的人在用它做什么,怎么做,又为什么做?科学的传播,并不只是由平地上高耸的那座象牙塔里少数几位熠熠生辉的科学人完成的,它有一种经济而高效的立体架构。对于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媒介,它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面与工作技巧。社会大众需要它,政治决策需要它,连本身就立足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同样需要它,毕竟,一个人不可能通晓这广大科学宝库的全部,甚至连浅尝辄止的遍历都做不到。所以,松鼠会和其他的类似团体在做着相同的工作,最多只是表达风格有所不同罢了。而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以上,或许也是我在负责这本教程的翻译项目时最为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作者们原先几乎都不是科学家,起初也同我们一样,并没有异常丰富的科学积淀,如其所言,被人如发界外球般的扔进来,白手起家的从事科学写作。但这些了不起的科学传播者并没有就此止步,通过一系列的尝试、学习以及磨练,完成了自我的转型,一步步走向专业。而在我看来,这份对科学的爱,也同样体现在各位松鼠以及各位松鼠之友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彼此都渴望成长,或许,这本书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 译文节选: 第一部分之 《进阶你的故事》 - 作者:南希舒特(Nancy Shute) 别选那些艰涩的素材去写,亲爱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编辑就告诉过我,那会让你心碎的。 一派胡言,当时我想。我年轻,充满野心,愿意为了跟踪一个报导连续挑灯夜战。而他则老奸巨猾,理所当然的喜欢那些可以飞快通过编辑部流水线的轻描淡写,这样,他就能及时赶回家喝上一杯苏格兰威士忌,并和家人共进晚餐了。 在获得那条忠告的20年后的今天,我却喜欢上了简单的故事。但我也仍在尝试那些棘手的素材,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每隔几年,我就可以拿下那样一篇报导。而每当自己做到这一切,那种成功带来的小小的窃喜能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继续容忍紧张的交稿期限以及狭窄的发挥空间。 第二部分之 《小型报刊》 - 作者:罗恩希利(Ron Seely) 在小城市报社工作的一件乐事就是坐在当地的咖啡馆里,发现你身边的人正在全神贯注地阅读你写的故事。他们看着,点头,皱眉,笑出声来,有时还同旁边的人交流一下。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我写科学专栏之前,我坐在麦迪逊城外小镇的咖啡馆里,入迷地听着三位老农民在讨论到底要多少马力才能把火箭舱送入太空。 人们关心当地报纸上的新闻,这我在30年前干这一行的时候就知道了。有那么一两年,我是伊利诺州中部一个玉米产区的小型日报的农田记者。我渐渐习惯那些穿着泥泞工作服的农夫们慢慢走进编辑部,告诉我新闻,从天气到园子里的植物,无所不谈,像极了理查德尼克松。 第二部分之 《网络上的专业读者》 - 作者:泰贝莎M保莱奇(Tabitha M. Powledge) 我知道这和你以前所听闻的不太一样。的确,以上说法对于大部分在线出版物来说是错的,它们用图表说话,编辑们假定浏览者像三年级的学生一样阅读,文字可能是故事里面最不重要的部分。但科学家们却都是娴熟的读者但说起他们的写作水平好吧,那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喜欢了解细节,大量的细节。科学家已完全适应了对同行笔下那些粗糙散文的思考与揣摩。相比之下,你的作品只会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即便它只能在计算机屏幕上干涩的滚动。 第三部分之 《科学随笔》 - 作者:罗伯特坎尼葛尔(Robert Kanigel) 它可以有令人窒息的语言,如同理查德塞尔泽在《致命课程:手术艺术笔记》中有着丰富感观体验的解剖学探险。 我歌颂肌肤,它的层次丰如蜜饼,它的色泽羞愧黎明,它是我们篆刻着姓名的剑鞘,它更是工具,我们得之颤栗、受之庇护,并于自然中保持我们固有的温度。 它探讨的可以是生存与死亡、宇宙与无限,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如同我在袖珍计算器大行其道的时代对计算尺的挽歌: 面对物理与化学的漫漫长夜彰显出每把尺机械上的个性,那是刻度的旅程,时而轻盈,时而停滞。每一把都独一无二。若借自友人同一品牌,同一款式,即便在学生书店里买来只相隔几分钟你也会觉察到那份难以名状的不适。那不是你的:那份斑驳滞涩已然不同了。 以上4篇文章的译者分别是:alulu、robot、hspea、Lewind,同时,感谢所有的32位译者以及我们的校对团队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参与这个项目。 项目仍在继续,所有译文均已成功递交,第一轮与第二轮的校对、复核工作也在缓慢有序的开展。 请原谅我们仅提供短短节选的小气,并期待我们进一步的进展:P 若欲与我们进行交流或合作,欢迎联系: jredpig@songshuhui.net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