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理念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理念

相关日志

芬兰教育全球排第一?
热度 1 lyxiang 2020-10-9 11:33
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基础教育、教育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如何营造有利的政策氛围与社会环境,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素养与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以促进基础教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受到教育工作者、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芬兰教育是否全球排第一,我国教育排第几,应该无关重要;如何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与规律,引导、培育青少年一生所需的生存发展能力,形成其能够践行 生命价值、亦或讲其践行社会存在价值的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核心所在。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理念之精髓,须在教育工作者中发扬光大;芬兰教育一视同仁、注重优势教育、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特别是 不提倡排名,不用考试衡量成绩,学习不焦虑 等教育理念与方法(详情见转载《 为什么芬兰教育可以做到全球排第一? 》),值得深思、借鉴。 《为什么芬兰教育可以做到全球排第一?》转载于 https://www.sohu.com/a/316796017_100238882 为什么芬兰教育可以做到全球排第一? 2019-05-27 17:15 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旅居芬兰的陈之华曾写过一本书,叫《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她的两个女儿在芬兰受教育多年,这本书是她对芬兰教育全面了解后的纵深解读。 在这本书里,作者解析了芬兰教育为什么敢称全球第一: * 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 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 * 芬兰的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 * 教育已然成为芬兰最炙手可热的品牌; * 芬兰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 * 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竞相来到芬兰,为的就是汲取教育第一的经验。 而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排名中,芬兰也多次排名第一。 为什么在教育这件事情上,芬兰能拿这么多第一呢?并且还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这让人很好奇。 深层挖掘背后的原因,其实是芬兰 对基础教育的重视 :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花费很大力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内驱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限于传统学科,也注重手作,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教会他们合作协同的理念。 一起来了解一下芬兰教育背后的秘密。 1 、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 芬兰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他们要求教师一视同仁而不是简单地平等对待。 芬兰的教育家门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平等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好的教育, 一视同仁则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材,这才是正向的差别待遇。 在芬兰的教育中, “平等、品质、公平” 这几个词被不断强调。在芬兰,无论贫富贵贱,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芬兰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差别特别小。因为芬兰教育提倡: 不让每一个孩子落后。 芬兰没有所谓的“资优班”(就是所谓的快班,实验班),他们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起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芬兰也没有“后进班”,对于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教育体系有一套独道的教育理念:老师鼓励“后进生”去披萨店、花店、洗衣店、餐厅等商家去实习,然后定期讨论生活中的各项课题。 因为这群孩子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可能坐不住,所以这个课程是特意针对他们而制定。 目的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给他们一个爱上学校的理由! 这些“后进生”,没有被学校、老师和社会遗弃,相反,在温柔和耐心地关注之下,他们都能够真实、无憾地成长。 2. 注重优势教育 芬兰教育善于利用学生的原本优势,进行“优势教育”,扬长避短。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踢足球,老师就会引导学生如何将足球上的优势延伸到数学学习上,并在优点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人类的价值观,比如善良、尊重他人与同理心。 芬兰的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的自尊和能力都会有所提升。研究表明,愿意帮助他人学习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比只顾自己学习的学生要优秀。 而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和他人相处的能力,更懂得合作协同,变得更为坚韧。 3. 比拼起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芬兰孩子7岁入学,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得晚。 芬兰教育认为,7岁的孩子,心智和情绪发育较为成熟,所以适合进入小学。 他们还提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阶段,有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房子才能盖得牢固。 在小学的前两年级,有的学校会让学生分成三年来读。学校和老师会投入相当大的耐心和力气,帮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实实在在去协助、辅导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芬兰教育证明了:比拼起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 不提倡排名,不用考试衡量成绩,学习不焦虑 芬兰学校的考试次数不多,没有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比起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成绩, 芬兰教育更加重视理解,着重探索原理,学会知道要问“为什么?”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行反复训练,也从不教导任何迅速成功的诀窍。事实上这也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 当学生具备较强的元认知能力时,会对自身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有非常清醒的认知,并且懂得主动思考,主动寻求答案,而不是被动学习。(高木学习的AI Tutor在辅助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在芬兰,学校也不会搞一些什么排名和竞赛,所有的评估和考试,不是为了挫折学生,而是为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改进。 对于学生而言,不用焦虑考试,不必为成绩而担忧,即使不是班级中最好的学生,也依然能够努力和用心去学习。 5. 花费的课时更少,但是效率奇 高芬兰的学生一天上课时间只有 4-6小时,一星期5天 。 学生们回家作业也非常少,一天耗时10-20分钟。 芬兰中小学生上课的时数,几乎是OECD评比成员中最少的。 这还不算,跟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上课的教育相比,芬兰的教育显得相当随意,随意到就像闹着玩:芬兰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天早上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者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致,连下课的时间也不会每天相同。 芬兰的课程也不是一个班完全相同:为了平均照顾到每个孩子,每个班甚至还会再分成两组,以不同上课时间采用真正的小班制……有两组交叉一起上的课程,也有分开的课程。 意大利、荷兰两国7-14岁的学生,一年平均课时超过8000小时;而芬兰只有5400个小时;芬兰中学生每周在下课后平均会花时间练习4小时以上数学的只有2%,而美国这一数据是芬兰的7倍;但是成果显示: 芬兰学生的数学成绩跟爱泡在题海战术里的亚洲学生旗鼓相当,更不用说超越美国了。 花费的课时更少,但是效率更高;看似自由松散的课程设置,恰恰体现了芬兰教育的精髓:自由与信任。 芬兰教育更重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孩子有独立发挥的空间,教育孩子能独立思考,拥有超强的自我学习能 ;而所有的 学习动力 ,来源于学生的 成就感 。( 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这块,高木学习也是比较重视的,高木学习AI Tutor把机器可以参与的自信心、成就感和偏好这 3 个影响因素量化进算法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 6. 重视基础教育 芬兰人深信,基础最重要,基础稳固,日后构建更高的楼层才会稳固。因此,芬兰愿意花更多的人力在基础教育上。 芬兰的基础教育也是别具一格:在母语、外语、数学、生物、历史、体育、音乐等基础学科以外,还有教孩子们拼制电路、踩缝纫机、锯木头等工作的工艺课,有教孩子烘焙、煮饭炒菜的生活课、认识一个家庭基本经济与运算概念,教导学生如何储蓄和理财的经济课。 这些课程,样样都是玩真的。工艺课上,孩子们锯木头,打毛衣,做烘焙;生活中家长可能忽略的技能,学校都一样不落教授了。接受过这样全面教育的孩子们,不仅功课优秀,生活技能也是满分。 7. 芬兰的教师水平非常高 教师在芬兰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根据《赫尔辛基日报》的调查:有高达26%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教师;把一些“更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例如工程师,医生,远远甩在身后。 芬兰基础教育体系的老师,一般拥有硕士学位,他们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度与课程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教材与教学内容的进度。 芬兰的老师也不批改作业。一般课堂上的作业,是由孩子们自己批改,或者互相批改;看上去很轻松,但实际上, 芬兰的老师,把最主要的时间都花在钻研课程和教法上。 芬兰的学校和老师也不搞评比,用来评估教师教学成果的,是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反馈;老师们根据这些反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8. 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距今100多年前,英国作家ALEC TWEEDIE在《行过芬兰》一书里,写下了: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 芬兰的基础教育规定由国家提供,学费全免、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教科书;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可以搭乘计程车上下学,当然路费完全由政府买单。 一个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稀少、强国环邻的小国,知道唯一能构建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 聪明的芬兰人懂得,唯有扎实、平等的教育,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独立的最大资产。而教育,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因为教育的不平衡造成的国民素质的缺口,整个社会都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没有夜以继日地刷题,没有强势的升学压力,没有焦虑的家长和老师,就是这样的芬兰教育,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教育奇迹。 芬兰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现在,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个人分类: 科教资讯|55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Mech 2020-3-12 22:56
“精神隧道”三部曲的作者有其哲学追求,尤其是第三部《心界》。故事已经在《 一师两生三人行》 中说过。小说的主题就是考察“我们”与“我”的撞击,并试图超越这种两极的对立。小说的对白、独白和旁白中有大量议论。这次说说这个方面。 在“我们”派看来,“我们”是秩序的基础。“存在是一种整体,正如古代东方思想所认为的那样,天人合一,一切都是互相联系,有序运作的;每一种事物也是应该整体,而一个家庭就更是一个整体了,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都是一种‘我们’结构,一个家庭的‘我们’结构乃是基础的基础,这是符合传统儒家精神的。在‘我们’结构中,‘我’是隶属于‘我们’的,整体大于个别之和,从本质上说,‘我’其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我们’ (p.67) ”。 尤其是领导,更要牢记“我们”。“一个领袖,尤其是一个精神领袖,他的至大使命便是奉公持正,奉公以为人,持正以为官。大家生活在一条门杠下,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每日里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同气以求,结为‘我们’,若人无公心,官无正意,则‘我们’不存,世界必乱矣! (p.9) ” 小说以聂怀基这个人物,揭示了“我们”派的悖论。“他聂怀基道德人生,一辈子克己奉公,爱家、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爱 …… 可到头来,却觉得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爱的,值得爱,也能够爱的 …… 确实,聂怀基就是这么一种人,爱家、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 那种整块的人民 ) ,但惟独不爱人,不爱一个一个的人。 (p.331) ” 在“我”派看来,“我们”其实只是个旗号,一种虚构的大义。“人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动物,一个自私自利,也就是为自利而自发地去行动的动物;人生也只有很简单的道理,人人为己,如此而已,按萨特的话来说,人就是自为,人就是能够自己为自己谋划的那样一种存在。不过,古往今来,真正透彻地懂得这个道理,并彻底实施的人并不多,世界上固然有那么一些清醒的、聪明的人,可更多的是迷糊的、愚蠢的人,清醒的、聪明的人越是清醒、聪明,便越是要对迷糊、愚蠢的人实习愚民政策,用一些诸如‘为公’、‘利他’之类好听的话引诱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作为一个天生自利动物的天生权力和利益,以便清醒的、聪明的人轻而易举地将这些权力和利益收归己有。 (p.21) ” 这种旗号曾经很有效。“只要不是公事,不是国家的事,集体的事,只要是私事,是自己的事,我们就羞于启齿,更羞于争取,羞于奋斗;但也有一些聪明人,他们早懂得为自己,不过他们不希望别人懂得,他们恰恰利用大家的羞怯,大家的无私,其实是愚蠢的无私,拼命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他们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得为自己的事奋斗,只有他们自己懂得 (p.157) ”。“我们从来都认为,凡是关涉自己个人的事,都是与集体、国家、社会毫不相干的事,其实错了,大错特错了,如果是关涉到公民个人权利、自由等等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那么,某一个个人的事,其实也是每一个个人的事,也就是整个集体、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至大的事。 (p.309) ” “我”派很容易走向“唯我”。就像许白波,“总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作对头,看作敌人,总以为这世上每个人都在每时每刻与他许某你争我夺;在许白波心中,这世界显然就像是一盘大蛋糕,你多吃一块,我就必然少吃一块,我多划过来一片,你就必然少去一些,他的世界是一个有限的,封闭的,没有多种可能性的,完全物质的和实体的整块世界 ……(p.364) ”“许白波身上没有任何可爱,更没有任何可敬的成分,那几乎是一架利益机器,越来越是一架利益机器,你也许可以和这家伙做买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与之有良好的合作,但却永不能和这种人做朋友,这种人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只有他自己的利益那种东西,而且绝不反过来想一想别人也是有自己的利益的,这家伙把一切人,以及一切超乎利益之外的东西都变成了实现他自己利益的工具,这太可怕了! (p.366) ” 唯我论的极端可能产生一种几乎变态的心理。“任何人的任何一种成功,任何一种胜利,任何一种幸福,尤其是任何一种自信,对他来说,都是威胁,都是侵占,都是剥夺,都是难以忍受的,他越来越觉得,凡是敌人快乐的,他就痛苦,凡是他觉得快乐的,敌人也就一定痛苦,而每一个他人都是他人生之战的对手,都是他的敌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黑暗的深渊,这话一点没错。 (p.295) ” 总之,“我们”派和“我”派都有不足。“没有我的世界,那种传统的世界图景,没有个体,只有整块,没有生命,只有划一。没有世界的我,那种所谓‘现代’的世界图景,只有个体,没有大全,只有欲望,只有冲动,没有整合,没有升华。 (p.382) ”作者提出了“我世界”图景。比较晦涩,我懒得仔细推敲,就不求甚解了。 “精神隧道”三部曲小说都已经谈过了。我的理解,“隧道”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向自由。总体上是还好看的小说,尤其是最后一部《心界》。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 — 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 — 学界小说丛谈之 民国大学 遥观当年大学生 — 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校园中的风月案 — 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一段好春藏不住 — 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 《南渡记》 危城内外 — 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 — 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 《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 《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 — 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 旁 — 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 (1) 》 老大嫁做商人妇 — 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 — 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树欲静风不止 — 学界小说丛谈之 “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 — 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 — 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 — 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 — 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 — 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 — 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 — 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天翻地覆 — 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异 婚 奇 情 — 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 上、下册 ) 》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 — 学界小说丛谈之 “十七年”大学反思 身世浮沉雨打萍 — 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红莲相倚浑如醉 — 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文革”的大学理念 — 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时代背景 大转折前的校园 — 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 — 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 — 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 — 学界小说丛谈之《 紫色学历 》 只是当时已惘然 — 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 — 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拨乱反正 — 学界小说丛谈之 1977-1989 年的大学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 — 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 — 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 第二部 )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 — 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 — 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坎坷学者路 — 学界小说丛谈之《 一个探索美的人 》 解开谜团 — 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与魔鬼交易 — 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 ( 中 ) :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 — 学界小说丛谈之 《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 — 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 — 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 — 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 ( 上 ) :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 — 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 — 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 ( 非学界故事 ) 从希望到惶恐 — 学界小说丛谈之《 知识者生存 》八十年代部分 休对故人思故国 — 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 — 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 — 学界小说丛谈 外篇 之《 绫罗 》 欲望校园 — 大学小说丛谈之《 欲望的旗帜 》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 — 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 ( 力学家 故事 ) 平生正被儒冠误 — 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 ( 学界故事部分 ) 教授的“为”与“争” — 大学小说丛谈之《 天 眼 》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 ( 下 ) :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 — 学界 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青青园中葵 — 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 — 学界小说丛谈之《 所谓教授 ( 修订版 ) 》 无端却被秋风误 — 学界小说丛谈之《 象牙塔下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墙角数枝梅 — 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 — 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江山有恨销人骨 — 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 — 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 — 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 ( 上,下 ) 》 曾经沧海难为水 — 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何谓大学小说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 • 洛奇的教授小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 — 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 — 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 — 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panfq 2019-4-15 10:58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Introduction. Of the idea of a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D 理性的理论运用 所关心的是 单纯认识能力的对象 , 而关于这种运用的理性批判真正说来涉及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能力 , 因为这种能力 激起了 在后来也得到了证实的 疑虑 , 即它很容易超出自己的界限而迷失于那些不可达到的对象或者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概念之中。理性的实践运用则是另一种情况。 The theoretical use of reason was concerned with objects of the cognitive faculty only, and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it with reference to this use applied properly only to the pure faculty of cognition ; because this raised the suspicion, which was afterwards confirmed, that it might easily pass beyond its limits, and be lost among unattainable objects , or even contradictory notions. It is quite different with the practical use of reason. H 理性的 理论应用 处理单纯认识能力的对象 , 并且 着眼于这种应用的理性批判 根本上只涉及纯粹的认识能力 , 因为这个能力激起疑虑 , 这个疑虑后来也得到证实 : 这个能力 容易逾越它的界限 而迷失于不可达到的对象或者甚至相互冲突的概念之中。至于 理性的实践应用 , 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种情形下 , 理性 处理意志的决定根据 , 而意志或者是产生 与表象相符合的对象 的一种能力 , 或者竟然就是决定自身而 导致这些对象 ( 不论自然的能力是否足以胜任 ) 的能力 , 亦即 决定其自身的因果性 的能力。 In this, reason is concerned with the grounds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will, which is a faculty either to produce objects corresponding to ideas, or to determine ourselves to the effecting of such objects (whether the physical power is sufficient or not); that is, to determine our causality. .. 意志是一种产生与 思想/表象 相对应的 对象/物体 的能力,或者决定我们自己 对这些对象的影响 (无论体力/物质力量/是否足够);也就是说,决定我们的因果关系。 D 在这种运用中理性所关心的是 意志的规定根据 , 这种意志要么是一种产生出与 表象 相符合的对象的能力 , 要么毕竟是一种自己规定自己去造成这些对象 ( 不论身体上的能力现在是否充分 ) 、亦即 规定自己的原因性 的能力。 D 因为理性在这里至少能够获得意志规定,并且在事情只取决于意愿时,总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所以在此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单是 纯粹理性自身就足以对意志进行规定 ,还是它只能作为 以经验性为条件的理性 才是意志的规定根据。 For here, reason can at least attain so far as to determine the will, and has always objective reality in so far as it is the volition only that is in question. The first question here then is whether pure reason of itself alone suffices to determine the will, or whether it can be a ground of determination only as dependent on empirical conditions. H 因为在这里理性 至少足以决定意志, 并且如果只是事关愿欲的话,那么理性总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于是,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纯粹理性是否自身就足以决定意志,抑或它只有 作为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 才能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呢? D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由纯粹理性批判提供了辩护理由、虽然不能作任何经验性描述的 原因性概念, 这就是 自由 的概念,并且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 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 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 的。 Now, here there comes in a notion of causality justified by the critique of the pure reason, although not capable of being presented empirically , viz., that of freedom; and if we can now discover means of proving that this property does in fact belong to the human will (and so to the will of all rational beings), then it will not only be shown that pure reason can be practical, but that it alone, and not reason empirically limited, is indubitably practical; H 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已由纯粹理性批判证明其有正当理由然而无法经验地描述的因果性概念,这就是自由概念;现在倘使我们能够找到根据证明,这个特性事实上属于人类意志(并且因而也 属于一切理性存在者的意志 ),那么这就不但表明纯粹理性能够是实践的,而且还表明,唯有它,而不是以经验为条件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 17 H 因此,我们无需从事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而只需从事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因为纯粹理性一经证明存在,就无需任何批判了。正是纯粹理性自身包含着批判其全部应用的准绳。 consequently, we shall have to make a critical examination, not of pure practical reason , but only of practical reason generally. For when once pure reason is shown to exist, it needs no critical examination. For reason itself contains the standard for the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every use of it. D 这样一来,我们 将要探讨的就不是 一种纯粹实践的理性的批判,而 只是一般实践的理性的批判 。因为纯粹理性一经被阐明了有这样一种理性,就不需要任何批判了。 纯粹理性是本身包含有对它的一切运用进行批判①的准绳的。
个人分类: 哲学|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用的措施(6)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2-27 08:31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用的措施(6) (六)尽量让孩子们见世面 蒋继平 2019年 2月27日 中国有句古语: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 社会是复杂的, 自然是多样的, 社会和自然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人生大课堂, 在这个大课堂内有学不完的知识。 鉴于这样的认知, 我在培养孩子的具体做法上就是尽量让他们多见世面。当然, 也许是上苍的特殊关爱, 我的生活条件也有利于我这样做。 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 我在南加州读研究生。 那里有世界上几个比较著名的旅游胜地, 例如:圣地亚哥海洋世界, 圣地亚哥国家动物园和植物园,迪斯尼游乐园, 好莱坞影城等。这些地方我都带他们去过。 后来博士毕业来到加州中部, 我带着他们到弯区的金门大桥, 旧金山的唐人街,野色美地国家公园等游览观光。我还带他们到世界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游玩。 再后来, 利用变换公司, 选择大学, 儿女假期实习等机会, 带着他们在美国的广袤大地上东西横贯, 南北纵横几次, 总行程几万公里。 这些都是我自己开着车子带着他们实地游玩的, 不是乘飞机飘过的。 在这样的处境下, 他们从小就经历了世面的洗礼。 所以, 他们后来在人生遇到麻烦时就会冷静理智地处理。比如说,儿子在大三一个人到意大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由于单身一人, 没有人互相照顾, 在吃饭排队买菜时把自己随身带的东西放在餐厅的一个座位上, 买完饭菜回到座位上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被偷走了, 包括电脑, 钱包和行李箱。 他当时只剩下光身一个人。 在这种非常不幸的时刻, 他沉着地先给我们打电话, 通报处于险境的简况, 然后与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联系, 取得临时护照。顺便说一下, 我在儿子赴意大利之前, 就有一种非常不祥的感觉, 所以, 我对儿子反复叮嘱:“一个人出门在外, 要是遇到不测事件, 一定要冷静处理, 只要你还活在地球上, 就一定会得到救助的, 所以, 千万不要过分担心, 更不能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来。” 虽然儿女被称为成功人士还为期过早, 但是, 他们确实可以算同龄人中见过世面比较多的一类。 到现在为止, 儿子已经到过世界上的所有洲, 包括南极和北极, 欧洲大陆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留下了他的足迹。女儿虽然只有25岁, 但是也被公司放单线到其他国家协助当地的工作。
个人分类: 家庭孩子|2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取的措施(1)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9-2-11 08:55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取的措施(1) (1)培养孩子的正确人生观 蒋继平 2019年2月11日 最近有朋友从中国来访, 谈到孩子教育的话题。在科学网上, 北大的张海霞教授也在谈论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这种气氛下, 我借科学网的交流平台, 把我的育子理念和采取的措施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我就跟他们讲做人的道理, 希望在他们幼稚纯洁的心灵中种下善良诚实的种子,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为孩子们立下八个字的人生准则: 善良, 诚实,勤奋, 和公正。 我对孩子们说:“善良和诚实是做人的根基,头顶三尺有神明,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人可以没有才能, 但是, 千万不能没有良知, 才能大, 但是缺乏良知的人只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是非常勤奋的人,人可以不聪明, 但是, 绝对不能懒惰。世界上属于天才的人很少,成功的人大多数靠的是勤奋。 勤奋就是高效地利用好时间, 把时间用来学习,思考和锻炼, 而不是花在吃喝玩乐上。在待人处事方面, 要保持平等尊重的心态, 公平和公正地对待任何人和每件事, 要阳光地做人, 认真地办事。我郑重地警告你们, 在人生的任何时候, 都不能沾上赌博, 毒品和吃喝玩乐的恶习。” 为了让他们有真实的经历和体会, 我在他们还很年少的时候就故意带他们到合法的赌场去验证我的话, 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去赌,在他们输了所有的钱之后, 及时地进行人生的导向教育, 让他们懂得赌博是一种输多赢少的游戏, 与人的智力和才能没有多少关系, 靠的是运气。在吃喝方面, 我和他们的母亲总是把吃剩的食物放进冰箱, 第二天继续吃, 从来不浪费任何食品, 而且在吃的时候, 我和他们的母亲总是先吃剩下的饭菜, 尽量让孩子们吃新鲜的食物。 孩子们在我这种做人理念的影响下, 从小就行为端正, 勤奋好学, 到现在为此, 还算表现不错。 我始终认为,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责任和影响最大。 同一所学校, 同一个班级,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教科书,培育出来的孩子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不是学校和老师造成的, 而是家长造成的。
个人分类: 家庭孩子|375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转载)马云退休办的学校,必修课竟然是音乐、美术和体育
lyxiang 2018-9-17 10:52
此文来自 http://www.sohu.com/a/254236146_529085 “ 音乐课、体育课和绘画课是必修课,数学和语文慢慢来。因为现在的教育急缺艺术教育,反而一个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我没看到过谁不会算数的。”——马云 就在大家还讨论刘强东命运如何时,马云却挥一挥衣袖,跟我们提前告别了,刚刚,他主动宣布:将在明年辞去董事局主席职位,投身教育事业! 马云的出现,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天翻地覆,他自己获得的成就也是数不胜数李嘉诚干到90岁才退休,然而本可以更辉煌,才刚满54岁的马云,究竟为何这么早就在此时退位了呢? 2013 年,在接受,《时尚先生·ESQUIRE》时,他就曾说:“十年前我很关心全世界,结果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五年前我很关心中国的命运,我也过得很艰难;三年前我开始只关心公司,我的日子开始好起来。现在我只关心自己,越来越好,每个人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好,这世界就会好起来。”他退位的真正原因是:害怕! 长相不好、考不上大学,他没害怕,坚持不懈地努力;在美遭到绑架、创业路上被骂骗子,他也没害怕,最后拼成了中国首富。 而他真正害怕的,是丢失初心,丢失自己! 所以,在顶峰俯瞰过了风景,现在54岁的他,要准备下山做最热爱的事业了,曾豪言改变世界的他终于明白:幼年时,我想改变全世界,但等我到了青年,我觉得不切实际。于是我想改变身边的人,然后我壮年了,发觉改变身边的人也很难,于是就想改变我的亲人。现在我认识到 改变谁都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改变了自己便改变了亲人、改变了身边的人,就改变了全世界 。 那就让我们尊重他的决定: 再见了!企业家马云!祝福你!更欢迎你!教书育人的马云老师! 湖畔大学是马云近年大力筹办的中国企业家商学院,马云担任校长。3月27日,马云出席湖畔大学开学典礼并致辞。 一向以当过老师为荣的马云再次语出惊人:你们这些企业家来到湖畔大学,湖畔大学给你们准备的课程,商科不是必修课,音乐、美术这些艺术课是必修课,商科是选修课。 在谈到他正在筹办的另一所覆盖幼儿园到高中全学年教育的新型学校——云谷学校时,他再次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我们阿里巴巴合伙人准备创办一个新型小学、中学。在这个小学里面,音乐课、体育课和绘画课是必修课,数学和语文慢慢来。因为现在的教育急缺艺术教育,反而一个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我没看到过谁不会算数的。 一、马校长规定,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艺术课必修 云谷学校是由阿里巴巴集团领衔投资创办,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规划坐落在杭州西湖区,覆盖15学年制的私立学校。学校未来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最终能满足3000人同时就学。 马云从大学校长再变身,甚至变身成为了园长,操心操到幼儿园去了,真可谓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了! 马云对云谷学校的思考和规划是这样的:“希望为中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做一点努力和尝试,我们立足中国、着眼全球,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注重五大领域的习得,包括双语言,人文与社会,体育与生活以及艺术、数学、科学与技术。 在云谷,幼儿园和小学以“育”为主,初中和高中大力放在“教”上。 幼儿园启蒙阶段,我们将通过音乐、美术和运动激发孩子的灵性,在孩子心里埋下文化的基础和种子。 小学的时候,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热爱,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东方智慧和西方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良好习惯。 到了初中,除了学习“技能”和“学术”,要锻炼孩子的纪律性以及面对压力的能力。 高中,一定要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东西,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为他们参与全球人才选拔和竞争做准备。 二、马云阐述音体美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在基础教育阶段,马云相当重视音乐、美术对孩子的美育,以及体育对孩子团队意识建立的帮助。 马云在2016年的“重回课堂”演讲中,就阐述了这些领域的意义:音乐、体育、美术,这些东西让孩子真正成为了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如果我今天重新设置中国的教育体系,幼儿园的孩子们,刚刚开始,必须学会唱歌,必须欣赏音乐,将来要寻找开启人的智慧,是音乐启发的。 另外,马云在多个场合表示,未来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以往工业时代的很多工作岗位,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可创新、创意和审美能力,人工智能无法取代。 所以,未来时代的人才所需要的教育知识储备,音体美恰恰比语数外更加重要! 所以,不仅仅是孩子,全中国人都面临着这样一场知识机构的改变和补课。 如今,马云校长全身投入教育行业,要为音体美撑腰了,你还不引起重视吗? 今天我们教孩子学画画,不一定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为了通过绘画对孩子的心理、情操、人格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审美教育,通过开放、轻松的教学提升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变通力、精进力,从而为孩子在学习其它学科和后期的职业及人生产生正确的引导。
个人分类: 科教资讯|11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应该为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
热度 17 jiangjiping 2018-8-7 07:56
教育应该为社会输送怎样的人才? 蒋继平 2018年8月7日 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根基和未来。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教育体系。 谈论教育体系,不仅涉及到教育水平和学校设施, 而且应该包含教育理念, 后者更为重要。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官方信息, 目前中国的高中毛入学率已经在86.5%, 大学毛入学率在40%。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大大地得到改进, 与旧社会有着天壤之别。解放前的科举考试制度只是人群中非常少数人的专利, 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候的教育理念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份子。 我的影像中, 中华文化教育的一条主线是等级观念,吃苦努力是为了进入上层社会, 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因而, 就有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的说法。 现在时代不同啦, 教育已经普及全民。 这个时候的教育理念应该把主线放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民众, 而不是少数社会精英。 不管从理论上来讲, 还是社会现实,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不可能都是精英。 所谓精英, 是特别优秀的人才, 要是大家差不多, 那就不叫精英了。 鉴于这样的认知,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源应该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这个最重要的方面, 而不是倡导为社会培养精英人物。 可惜的是, 到现在为止, 我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校长致辞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 民族的脊梁, 学校的荣耀,言下之意, 希望学生们在将来功成名就, 成为权贵阶层的一员。有的教授甚至公开要求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高效地转化成财富, 所以,告许学生们毕业后没有一千万资产别来见他。 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30多年, 两个孩子都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 我发现美国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平等的观念, 没有任何等级的观念。这种教育理念倡导的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改善生活, 而不是为了做人上人。 要是我是一位大学校长的话, 我会在学生致辞时要求学生们在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里,充分发挥青春年华的旺盛精力,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做到德智体均衡发展,确保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体魄强壮, 知识丰富,遵纪守法的良民, 除了构建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外,在社会和人民需要的情况下,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承担责任,争取造福一方。反正, 我会使学生们懂得我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改善生活, 而不是为了获得权力地位和金钱财富,不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做人上人资本,更不是为了站在别人头上发号施令。 我最近看的一些中国的影视剧, 其中大多数涉及现代社会的剧情都是一些社会精英之间的权利争斗内容, 几乎毫无例外。我想这是中国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必然产物。 大家在吃尽千辛万苦, 上完名校, 学有所成后, 就理所当然地要做人上人了。 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 我感到深深的担忧。 我想一个民族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 都希望自己是社会的精英, 即使没有这样的实力, 也争个你死我活,那么, 当这样的人群数量在不断地大幅上升的情况下, 整个社会不是会处于为了权利而不择手段的争夺之中吗?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人才的内耗, 本来的知识才能应该用来搞创新开发的, 现在用来对付同事, 用在整人上, 这个社会的整个生态环境会好吗?
个人分类: 教育|11326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中西医结合能够打起行装再出发吗?
热度 1 fqng1008 2018-4-23 14:22
——读《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最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正在筹办《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读到陈士奎 教授18 年前写的《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不禁感慨万千。文中可以看到,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本世纪初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尽管离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还有很大距离。但近 20 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即中医现代化)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虽然临床上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但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中西医互不相融的两张皮。 记得 10 年前,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 50 周年大会在京召开。那时候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也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药防治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等,全部是上世纪 70-90 年代的成果。当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强调,应更多地汲取生命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手段,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水平,但仍然乏善可陈。例如,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依然处在困境之中,经络的本质研究仍然难以获得国际认可,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等治则研究依然云山雾海、无法突破,“方证效应”难以获得确切证实。 作为“当采学科”、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近 20 年应该还有一个成果累累的阶段,为什么近乎到了枯萎季节?难道存在思路和方法学瓶颈,陷于“不可通约”的困境?那么,能否站在更高的境界,实现更大的包容,坚守更基本的规则(如坚守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的对立统一观,坚守科学概念的确切性可操作性、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科学逻辑的自洽性等等),实现切合实际的创造? 这次筹备《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 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打起行装再出发”。也许,我们在出发之前应该深层次地思考有关“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取向和方法学,以及对过去研究成果的反思。 附陈士奎 :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全人类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历经近半个世纪纵横发展,所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的诞生,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 20 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一大贡献。 1 .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1 . 1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一是认真继承发掘中医药学;二是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药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及时而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三是多学科、多层次地从临床到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开展系统综合研究;四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形成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显著特点,并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1 . 2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不仅积累了中西医结合科研经验,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而且产生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据初步统计全国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达 1100 多项,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衰竭、中西医结合针麻研究及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成功(曾评为 1992 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其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机理研究,等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他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以及中药研究开发,均引起国际医药界瞩目。 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绩卓著 2.1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诊断模式和方法,即辨病诊断与辨证诊断相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如影像学诊断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实现了对疾病和病人机体状态的综合诊断。不仅促进了中医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 2.2  形成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而异治、异病同证而同治及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证结合”治疗模式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临床治疗学,提高了临床疗效。各临床学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的疗效。 2.3  密切结合临床研制开发中药新药成果累累。如首创从中药青黛研制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靛玉红,从中药砒霜研制成功“癌灵1号”(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中药川芎研制成功川芎嗪注射液,从中药丹参研制成功丹参酮、丹参素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防治心脑血管病,从中药五味子研制成功治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从中药薏苡仁研制成功抗癌新药康莱特,从中药青蒿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等等,均广泛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3 .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集腋成裘 3.1  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不断产生医学新认识、新观点,并不断创造着新理论、新概念。如“病证结合”诊断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理论;“辨病析态”、“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急性血瘀证”、“陈旧性血瘀证”、“高源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虚证”等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概念;“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等新病名概念及“动静结合、筋骨并治”、“菌毒并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新概念,等等。展示着中西医结合研究可以创造新的医学理论概念并蕴育着中西医结合系统理论的诞生。 3.2  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陆续出版,如《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各学科理论体系在集腋成裘、逐步形成。 4 .首创中西医结合学科彪炳千秋 4.1   1978 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即招收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生; 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了招收培养硕士与博士学位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之后又确立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标志着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确立。 4.2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已正式列入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代码为 360·30 。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已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正式被确立,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5 .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创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西学中人才,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研究; 80 年代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有西学中人员,而且有中学西人员。同时,我国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目前全国已有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培养点 82 个,博士培养点 31 个,还有博士后流动站 5 个; 90 年代一些中医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了五年制或三年制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 1998 年在三所中医药大学试办七年制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稳步发展,其正式确立势在必然。中西医结合医学系的确立及中西医结合医学院的创办,也势在必行。 6 .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世界首创 6.1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并列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成为我国法定的新型医疗机构。至今已有各级政府批准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47 家,其中有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14 家,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 6.2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特别是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如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湖北同济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均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凡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所在地相应成立了省或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而且,经天津市政府批准 1998 年成立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虽然这些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所的创办很艰难,但他们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并将继续发挥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龙头作用。 7 .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茁壮成长 7.1  在我国已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自 1958 年我国首届西学中研究班毕业至 60 年代,全国培养出 5000 名西学中人员; 1980 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注册全国会员 13000 人; 90 年代全国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硕士及博士约 1200 人,成为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重要的新生力量和跨世纪人才。目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已达 35191 人。显示着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逐步壮大。 7.2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在全国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各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特别是造就出一些 “ 高明的理论家 ” 和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沈自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等,代表着中西医结合进入了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许多院士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中西医结合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与张亭栋教授合作)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之璧教授的中药生物工程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还有更多的两院院士关切和支持中西医结合研究,如吴阶平教授等。表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我国医药科技界乃至科学界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为了“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我国医药学及全人类医药科学,必将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8 .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蓬勃繁荣 8.1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重要里程碑,相继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会,形成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网络系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了急腹症、骨伤科、妇产科、儿科、急救医学、虚证与老年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性病、医学影像学、养生学与康复医学、肿瘤、呼吸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外科、神经科、活血化瘀、肝病、肾病、周围血管病、风湿类疾病、糖尿病、血液学、大肠与肛门疾病、疮疡、微循环、四诊研究、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烧伤、心身医学、管理及外语等 35 个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学会也成立了相应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促进着各专业学科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 8.3  自 1981 年我国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目前已发行中、日、英文版)以来,陆续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骨伤》杂志,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和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西医结合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14 种学术期刊。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繁荣发展。 9 .中西医结合医学普及广泛深入 9.1  建国五十年来,在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卫生方针指引下,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已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医疗保健、防病治病,如西医医院以西医为主,设立了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但也运用着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表明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在我国医学界已较普遍形成。 9.2  在我国全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普遍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人们在经验层次上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保护健康。 9.3  众多或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普作品,均介绍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而且最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 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根基越来越坚实深厚。 10 .中西医结合形成深远国际影响 通过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一方面架起了中、西医之间沟通桥梁,使西医了解了中医药学及其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中的科学价值;另一方面架起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以更广泛认识和传播。 10.1  对各国医学界带来启发和选择。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其所取得重大成就与进展,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重视,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中医学院、针灸学院及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创办中医药、针刺疗法及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等。不仅注重中医和针灸人才培养,而且积极开展中医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而积极开展本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据统计,中医的针刺疗法已传播到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到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选择学习中医针灸的占首位。另如, 1994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 UCLA )医学院批准将中西医结合正式列入医学生选修课程; 1995 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开办中医系等,揭开了西方国家医学高等教学史上新的一页。又如日本在 80 年代初已有汉方医学专业科研队伍近千人,而且提出充分研究和发扬汉方医学优势,创建“第三医学”或“新的世界医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1991年经政府批准设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相继成立了替代医学研究中心。 1994 年即与 FDA 共同举办了针刺讨论会, 1997 年又召开了针刺疗法听证会,发表了肯定针刺疗法安全有效可以应用的总结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上举例说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医药学术界和高层次研究机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形成世界潮流。 10.2  对各国政府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传统医药的方针政策,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建国以来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坚持中西医结合及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针政策,以及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西医结合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各国政府重视传统医药及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各国政府都注重借鉴我国经验,对传统医药的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如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专门派基辛格和黑格将军等参观考察了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辛育龄教授运用针刺麻醉肺叶切除术,之后迅速从美国传遍世界各国开展起针刺麻醉研究,同时推动了针刺疗法在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应用和研究。 1980 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便制定了开展汉方医学基础临床综合研究的长期规划,并组织东洋医学研究所和 20 处左右的现代医学研究机构、医药科大学协作攻关。在意大利经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批准,于 1983 年即在著名帕维尔大学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其宗旨为“探索中西医结合途径”等。 10.3  引起 WHO 对传统医学高度重视。由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对全世界的普遍影响,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对自然疗法、天然药物的追求等,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77 年做出“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决议,决议指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有效的结合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两种医学的优点加以综合 …… 结合的方法,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于是 WHO 认真探讨和推广中国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经验,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针灸疗法。为此, WHO 西太区办事处提出了“针灸穴名需要国际化、标准化”和“针灸穴名的统一”等问题。经过 80 年代多次国际会议的审议,终于在 1991 年由 WHO 组织出版了《国际标准针灸穴名 ——WHO 科学组报告》,为国际针灸教育和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名词术语。成为针灸医学发展史上一项重大成就。另外, WHO 还在许多国家设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在中国就设立了 12 个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各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10.4  对人类医药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已逐步导至全世界开展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发展人类医药学,造福全人类,已成为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医药学必将发展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医药学。 中外医学交流史上,在公元 8 - 15 世纪,中医药学做为当时历史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曾以“中学西渐”形成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第一次浪潮;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将以中西医结合形式,带来中医药学第二次走向世界的浪潮。 21 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加发展的世纪。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撕裂’的痛苦
热度 19 lin602 2017-3-31 12:01
一个人无论往那个方向走,只要上级命令、道德要求、思想观念、身体都是一致的,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自己理念、社会要求与上级指挥方向不同,这个人就不知道如何办,处于思想上‘撕裂’的状态。 高校中有这样撕裂的情况吗?说些例子,大家看看。 作为老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许多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要狠抓教学质量。但是,几十年来,很少学校将学习不好、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开除,或者这个比例很少。考试不及格补考,补考不及格重修,重修不及格再补考,最后实在不行来个毕业前清考,将学生都安全毕业送出校门。实际效果,老师想严格要求学生太难了,许多学生都知道,不管如何学习,反正最后都毕业离校,毕业文凭都是一样的。但是, 老师的理念、社会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现实管理就是处于撕裂状态 。 大学应该是学术至上,无论从各个方面、媒体及口号上,都是要求学者们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甘心坐多少年的冷板凳,为中国及世界科学与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许多学者也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实呢?课题费、项目数、研究生人数、实验室、得奖、学会理事长等都是与官职密切相关的,我想这个不用细说。事实教育人们,要想科研上有成就,在学术界有点名气,课题费多,谋个职务是如此重要!坐冷板凳?那后果是什么呢?搞不好说不定还要下岗呢。因为在考核与竞争的环境下,最后会处于劣势。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与游走权力场撕裂着大学学者们的心。 而最后往往是‘红尘’得利。 大学是做学术与教育,特别是追求真理的场所,追求真理与实事求是是核心。可是,针对各种评估、申报、填表、汇报,老师们必须要按照‘上面’的要求无条件达标,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更有甚者会涉及到‘做假’。有时候甚至是根据‘取经’与‘道听途说’与‘猜测’,提出更加精细的要求让老师们做到,以防评估专家‘不满意’,给个不好的评估结论,让学校面临困境。 在教学评估中‘谁砸学校的牌子,学校就砸谁的饭碗’,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口头禅。这种科学精神与现实中的扭曲撕裂着老师们的精神。 一方面提倡要‘因材施教’,要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学者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权,突出各个教授与学科的特色。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教学日历上的时间节点上课,内容要按照教材上内容授课。一方面让老师不要‘照本宣科’,同时要老师们必须要写好写细教案。大家都知道,在教学上主要内容是必须讲的,但如何讲,及讲的方式,有时候是课堂上临时发挥的,而且各个老师特别是教授有自己的授课风格,这也才形成名师。形式在许多学校已经远远重于内容,形式上不出问题,质量不深究。 我们曾经崇拜手拿卡片甚至拿几支粉笔走进课堂讲课而且讲得非常好的大学老师,现在已经不符合教学规范了。 .............. 有时候,思想、理念与现实及要求严重冲突,撕裂着学者的心,向东还是向西?让人痛苦不堪!
5242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陈宝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lyxiang 2016-12-15 22:20
陈宝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2016-12-1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就教育战线来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核心工作。在教育战线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要结合教育战线的实际,围绕教育战线、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 第一,要从全局上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历来都事关全局,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领导集体对这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治国理政和意识形态工作对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个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论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理解: 第一点,教育系统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教育系统有两个生产过程:一个是思想的生产过程,即理论知识的生产过程;一个是人的生产过程。两个生产过程交织在教育战线。第一个过程影响现在、塑造未来;第二个生产过程直接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二者的结合,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战线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从社会情势来看,很多意识形态的错误东西都出自教育战线。我们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力量也是在教育系统,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多的知识分子在教育系统,社会上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大都是从教育战线走出去的。 第二点,教育系统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所谓前沿阵地,就是社会一有什么思想出现,有什么风气,生活方式发生微小的变化,都总是要首先传导到校园,传递到学生。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总书记讲,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搞乱你的未来,首先搞乱你的学校。前沿阵地,斗争非常激烈。应当看到,“文化大革命”对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巨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党完成了拨乱反正,重建了党的意识形态。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不可避免地也失去了一些阵地。尤其在教育战线,在某些前沿阵地的某些空间、某些段落,斗争是尖锐的。 第三点,教育战线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独特战线。这个独特战线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方面替代不了的。可以说,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最直接的是教育系统。它独特就独特在:既生产思想又消费思想,既生产舆论又消费舆论,既生产理论又消费理论,既生产文化又消费文化。有时,这种生产和消费是同时的,各种情况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教育战线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就意识形态工作来说,就在于它一旦出现了问题,就是全局性的,就是致命的。所以就教育战线的意识形态工作来说,不容许发生颠覆性问题,而这个地方发生颠覆性问题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意识形态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教育系统具有累积性,它是点点滴滴累积下来、潜移默化的。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造成质变,就发生颠覆性错误。 第二,要从政治上把握。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就是政治,是政治的独特表现形式。一些所谓的大V、公知从不讲具体,只在抽象意义、一般的意义上去讲教育,从一般的、抽象的方面攻击我们党。比如说,攻击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说我们关于教育的这一套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大而无当的空话、套话。说“培养什么接班人?叫什么接班人?没有接班人!!”,教育就是教育“人”,让人回归自由,等等。他们不讲具体,讲具体他们没有说服力。所以说,教育就是政治。它既事关当下的政治,它更塑造未来的政治。我们把握教育战线意识形态工作,要学会从政治上去把握。政治上去把握主要是把握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教育宗旨。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个原则,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宗旨事关教育的目标。我们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讲“二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而攻击我们的片面观点只讲“一为”,不讲“二为”。只讲为人民服务,不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关系到教育的性质,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成败。因此,做好教育战线的意识形态工作,要从政治上去把握。 第三,要从能力上把握。这里的能力是指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不是指教学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既有硬件方面的,这是支撑性的;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方面的。能力是要解决靠谁去战斗这个问题。靠谁去战斗?显然,我们在能力建设方面,特别是软能力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而恰恰是在我们做得不够的地方,错误的东西生长起来、繁衍出来、蔓延开来了。思政课问题不就是这样的吗?现在高校重点人,不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就是我们引进来的。他们养成了那样一种思维体系,形成了那样一种看问题的角度、那样一种教育方法,已经形成一种类似于生活方式的东西。学生们一旦接触到,就很容易被蒙蔽,就相当于白布进了染缸。能力建设搞不好,上不去,教育战线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拿着工资在那里演戏。讲台上面照讲,下面学生该干什么干什么。从效果上看,内容似乎很丰满,效果其实很骨感。 从软能力角度讲,我们除了师资、教材之外,还有方法甚至还包括语言体系,都需要考虑。在教育系统,就意识形态来说,马克思主义学科失去了部分话语权。就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话语体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话语体系后面是个“道”。话语仅仅是个“术”,核心是话语后面的“道”。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是这样,那是一个“术”。双语教学也是一个话语权问题,但关键是它后面那个“道”是什么。那个“道”是过时的、已经被实践证明的陈旧的那些陈词滥调,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生生的理论?甚至包括讲市场经济,是18世纪的市场经济?是三十年前的市场经济?是2008年大危机之后的市场经济?还是信息化时代的市场经济?这是不同的。这后面的“道”是什么?所以这个能力非常重要。 当然,从能力上把握还包括队伍问题。队伍就是力量。我们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线指挥部建立起来了没有?前线指挥部指挥意识形态战斗的人有没有战斗意识,有没有必胜信念?有没有政治定力、政治鉴别力、政治洞察力,能不能在蛛丝马迹中发现意识形态新动向?这两年我们管理比较严格了,就出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文体。有的时候在主流媒体上没有,但在一些比较边缘的报刊上面有,网络上就出来了。他们用这样一种特殊文体,来攻击我们党的一些理论。用历史虚无主义的东西,来抹黑我们党的奋斗史、革命史。他们成熟地运用网络语言,比如说一段论述之后,似说非说、若隐若现,然后后面来一句“你懂的”,让你去琢磨,这就达到了他的效果。现在明目张胆地跳出来振臂高呼的人少了,但是这样一种特殊文体从我们教育战线源源不断地流向社会。这个不可小看,不能低估。像这样的蛛丝马迹,我们一线指挥部的人发现了没有?如果没有这种警惕性、鉴别力,就意味着我们一线指挥员们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主动性、坚定性、自觉性,缺乏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第四,要从变化上来把握。意识形态是变化的、动态的。从宏观上、整体上看,意识形态变化是缓慢的,是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的。但是在微观上、在局部上,它的变化是剧烈的,有时是瞬息万变的,时不时地会在局部时段、局部地区掀起波澜。把握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要从变化中去把握,核心是要看到人心的变化,看到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看到教师育人行为的变化。变化具有动态性,动态中会出现蛛丝马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风向标”等比喻非常贴切。教育战线把握意识形态关键看变化,看变化就是看形势,看理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看不同思想交锋的具体情势,看力量对比的变化、布局的变化,最终是看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而这一切都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下行动。
个人分类: 时政资料|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留美大学生也拍了一部转基因纪录片,他们的答案是?
热度 2 lyxiang 2016-11-7 11:41
前日,朋友发来网上正在流传文章《 留美大学生也拍了一部转基因纪录片,他们的答案是? 》。读过 2 遍后,颇有些味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处于不同位置的人们,其感悟颇有不同。现予以转载,与网友共同分享。 网址为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78488881ver=1signature=36wbBNxIsO*2iD4Dlm7ZORxtWuDKzlCcL0NTr6Q13bG*TWvHWtu6PoZ3UX1DsIQanJDhF-fJXt9tapAekyIIb0OfhvfK5mdC2RDCyrd8ThEVOPGVC-6M1xXSSlteZ4vzu4aPY95RdIY2RCty*9X7NYvztBBTb*pBW*N10tz24Wk= 留美大学生也拍了一部转基因纪录片,他们的答案是? 原创 2016-11-04 施皖 知识分子 编者按: 古人曾经说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思是知易行难,显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转基因”问题。人类会因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而畏惧未知的东西,但大概很少有像“转基因”这样引起如此严重的回避、误解和争议。在此背景下,一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展开对转基因真相的探索,便显得弥足珍贵。 今年3月,这群留美大学生启动拍摄一部转基因纪录片,他们沿着戴维斯—伯克利—斯坦福—洛杉矶—芝加哥—圣路易斯的路线,从基因工程领域奠基者、不同相关学科的顶尖科学家,到有机农户、农业巨头孟山都、环保机构、消费者,用镜头记录下转基因食品在美发展的现状,努力倾听各方不同的声音。 且勿论这部独立调查的纪录片能否给出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这种探索求真的过程本身已然是巨大的进步。 撰文 | 施皖(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责编 |程莉 一切源于一个年轻人的“突发奇想”。 “ 我们也在美国拍一部转基因纪录片吧!”看过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回应转基因食品谣言的报告后,在浙大读研的周施展给农大读本科时的好友、当时正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留学的南冰发去了一条大胆提议。 大半年过去,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这个即兴提议并没有像千千万万来自“拍脑袋”的灵感那样流为抛在脑后的空谈,时长一个小时的 纪录片《转基因食品探索之旅》 最终完成制作。 拍摄团队与美国农业部植物基因表达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Sarah Hake(右三) 疑问:我们会得到怎样的答案? 收到周施展提议的当晚,南冰激动得难以入眠,作为一名社工专业研究生和资深电影爱好者,她明白这将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绝不是凭着一两个人的一时兴趣能够完成的,必须组建完整的团队并制订周密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南冰便从身边的同学、朋友开始一一问起。令她欣慰的是,朋友们不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接受了邀请,还推荐了自己有兴趣有专长的朋友加入。就这样,通过同学、校友等社会关系,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我们最终组成了一个各有所长、分工明确的团队。 紧接着实际问题就来了。虽然团队里每一位成员都是无偿劳动的志愿者,但大部分还是在校学生,无法自付摄制一部纪录片的所有开销。为了保持独立性又能解决必要的经费问题,我们决定不寻求任何组织的单方面资助,转而通过网络向大众求助。经过精打细算,制定了一份苛刻的预算后,我们在腾讯公益众筹平台上发起了众筹。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在短短 22 个小时内,来自世界各地的 595 位热心网友为我们募集了预算所需的三万五千元人民币。这其中有团队成员身边的朋友,但更多的是素不相识的网友。他们不仅捐了款,还特意留言表达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在惊叹社交网络的巨大能量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大众对转基因话题的高度关切,让我们更加感到有责任做出一部科学客观、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纪录片。 在确定项目目标时,团队成员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使用“访谈”作为主要表达形式,便于后期编排,且能够更真实、有效地传达信息;选择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历史最久、转基因产品应用范围最广的美国作为取材地,有利于获得第一手资料。 本着学习的目的,我们研究了几部影响力较大的纪录片,同时也发现,某著名媒体人拍摄的那部转基因题材影片中一些访谈内容存在明显的事实错误和逻辑纰漏。比如,曾经在纪录片中多次出现的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马丁娜·纽威尔—麦格劳林 (Martina Newell- McGloughlin) 甚至曾对中国媒体公开表示,她在该纪录片中的一些言论被“编辑”过,以及“被错误地翻译了”。尽管作者对所有内容都表现一种不置可否的“中立”态度,但事实上这种信息的出现已然会对观众造成误导。 “ 如果我们也在美国采访调查考察转基因,会得到怎样的答案?”带着这样的疑问和求真求证的决心,影片的前期拍摄工作开始了。 摄制:尽量全面呈现 为了尽可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和转基因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设定的采访对象遍及各个领域的相关学者,而且希望能够采访到每个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根据我们的调研和顾问老师的推荐,我们先圈定了一个大名单,涵盖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农业、法律、经济学、社会学、公共卫生等专业领域,逐一发信邀请。 每当我们小心翼翼地修改措辞,反复检查拼写和语法才点下发送邮件的按钮时,都会担心他们根本无暇理会我们这些年轻学生的请求。然而,我们很快得到了答复,大多数学者都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邀请,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受采访的还为我们推荐了其他专家。 另外,为了让影片视角更完善、观点更客观,在采访专家之余,我们还就地采访了社会活动组织以及一些农户和消费者。 针对每位受访者的职业特点和专业领域,我们都精心设计了大量采访问题,一个月下来就收集到了近30个小时的原始采访素材。怎样把这些材料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清楚传达我们实际获得的信息,特别是如何把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社会影响提高到和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一同探讨,成为了整个项目中最大的难题。经过几易其稿,我们最终决定采取朴实简练的结构,前半部分从科学角度探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后半部分探讨转基因食品和作物的社会影响。每个部分又分别展开回答了三个具有代表性、大众普遍关心的疑问,力图让信息的传达更有针对性。 ► William Lacy 教授(左一)与摄制组分享在中国的经历 坚持:在克服困难中学习和成长 然而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全团队需要克服的困难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质疑的声音从一开始就存在:三万五千块钱就能拍一部纪录片?前面提到的那部同主题影片可是号称自费百万! 他们恐怕没有想过,这份几近严苛的预算建立在人力投资几乎为零、其他方面也能省则省的基础之上。所有团队成员平时要忙于自己的学业或工作,大量的业余时间都无偿投入到摄制工作中,包括后期主动热心参与译制的美国同学,无一人计较报酬。拍摄用的主摄像机是向纪录片课程的老师借来的,其他器材都来自各位成员。为了节省开支,有人用自己攒的里程兑换了机票,在洛杉矶采访时只能住治安不太好的街区的廉价旅馆。到了八月,一批骨干成员毕业回国或搬去其他城市,影片制作一度陷入了停顿,眼看之前宣传的发布日期一天天迫近,影片质量还远达不到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只能顶住压力宣布延期。所幸的是,没有人选择放弃,经过三个月的远程接力,我们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参与制作这部纪录片,对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与各领域专家的访谈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角,让我们发现了过去在思考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时存在的许多盲区,甚至改变了纪录片的整体立意走向。 最初我们致力于寻找证明转基因应用安全性的“关键证据”,澄清谣言。但在访谈和讨论中我们意识到,一方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涉及诸多因素,对其进行评价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情况讨论问题,避免过于笼统、过于绝对地下结论。另一方面,转基因争议绝不仅仅是科学层面上的,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问题。想进一步探究这一问题,必须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尊重不同甚至对立观点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把这些思辩过程呈现给观众。 思考:如何推动理性讨论 转基因食品究竟是福是祸?这是我们全片开篇就提出的问题。通过此番“探索之旅”,我们最终得到的答案是:转基因既不会带来危害和灾难,也不是解决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的万能药。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ger Beachy教授认为:“基因工程技术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拼图中的一小块。”还有多位受访专家也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基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ger Beachy(左一)接受采访 ► 摄制组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采访Pamela Ronald教授 植物遗传学家PamelaRonald教授的丈夫Raoul是戴维斯有机农场的负责人,两人曾合著了一本科普读物《明日的餐桌》,他们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和有机农业这两个很多人看来“水火不容”的概念,可以有效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既不妖魔化转基因,也不神化转基因,而是把焦点回归到如何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议题上,才是建设性的、有意义的讨论。 当然,由于团队缺乏经验、能力有限,一边学一边拍,加上时间仓促,未免留下一些遗憾。全片以访谈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线索;为了能突出重点、精简内容,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一些有趣的历史渊源和较复杂的深入讨论;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我们也舍去了一些一针见血但较为激烈的发言。但即使是一次有限的尝试,我们仍希望我们的实际行动能够抛砖引玉,推动围绕转基因的独立思考和理智讨论,也希望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因为: “ 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oger Beachy “ 真正的科学交流,和普通民众的交流,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共同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 我们也希望持正反意见的双方能够开展更多更理智的讨论,因为: “ 公开交流的空间是等不来的,需要我们主动讨论打开这个空间,使它变得良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 “对话应当是开放、透明、相互尊重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教授 William Lacy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处于“中间地带”的普通民众普通消费者,能主动而客观地获取信息,帮助自己做出理性判断——我们这群年轻学生能够做到的,你们也一定可以做到。 ► 摄制组北京小分队在清华大学采访郭于华教授(左三) ► 摄制组北京小分队在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采访林敏研究员(左三) 受访专家 Sarah Hake 美国农业部植物基因表达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Jose Dinneny 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研究员,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客座助理教授 Pamela Ronald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学系教授 Peter Raven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终身荣誉园长,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Roger Beachy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美国农业部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院主任 Omri Ben-Shahar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斯-桑德尔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林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William Lacy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系教授 饶毅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理学部主任 Glenn Stone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Lora Iannotti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副教授 陈章良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郭于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建兵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Matthew McCue 加州有机农民 Dana Perls “地球之友”转基因视频标识运动社会活动家 Janice Person 孟山都公司网络公关专员 此外,还有其他消费者接受我们的采访、热心网友支持众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个人分类: 时政资料|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韩启德院士带来颠覆性观点:“早发现'并没降低癌症死亡率!
热度 1 lyxiang 2016-10-19 10:12
韩启德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于今年5月份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做了一场很有影响力的报告。下面五条是他的主要观点。 1.100 个40岁以上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是受益的,他们还可能存在药物的副作用,加上药物的经济负担,另外的90几个高血压病人非但没有用,还可能受到副作用。 2. 如果把高血压的治疗起点由现在140mmHg,包括90,放在100的话,可以减少1亿人服用降压药。 3. 肺脏、肾脏、肝脏、甲状腺都会有意外的查出癌症,但是这些癌症99%左右都不会有事。 4. 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的保障来决定的。 5. 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做魔法。 够颠覆吧?!下面一起读全文…… 我今天就两个医疗方面的问题谈我的一些思考。一是关于疾病危险控制因素的问题,二是关于疾病筛查的问题。首先有一个声明,我做的是科学报告仅限于学术。第二,科学鼓励大胆质疑,同时要求实证,我今天会谈一些颠覆性的意见,但是我都有一些依据,这些依据都有严肃的科学论文会注明。第三,这是我一家之言。第四,只提供一个侧面,不是全面。第五,时间所限,只能举例说明,点到为止。最后敬请媒体完整解读,切勿断章取义。 针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治疗 什么是危险因素呢?我们说每一种病特别是慢性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概率,如果说某些因素能够使群体里面这个病的发病概率提高,我们称它为危险因素。如果在人群里把这个危险因素控制住了,这个疾病就会减少。最典型的例子,通过研究,上世纪后半期美国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他们下力气控制着这三个危险因素,这三个危险因素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以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当然随着发展,他们把饮食健康习惯放在第一位,特别是低盐,特别把高血糖、肥胖等越来越多地作为危险因素。为了更加直接的理解,我以高血压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在2012年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组织的博士生年会上,有500多位博士生参加,我在会上提出一些问题,请大家回答。 第一个问题,高血压是疾病吗? 当时全场几乎人都举起了手,我说不是,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此时,人体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表现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因为疾病不仅要有前面的条件,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者丧失,并且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因此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第二个问题,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全场多数人举起了手,也有1/3的人没有举手,没举手的说既然不是疾病,我为什么要治疗呢?另外的人说,大家都知道高血压要治疗,而且是危险因素。我说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我给大家说一个事实结论,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这个作用很显著。这个讲完了以后,我说高血压需要治疗吗?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是需要治疗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你自己得了高血压,你治疗吗? 都举起了手。当把降低30%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时,是什么样的含义?我国40岁以上高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生率最高统计为15%左右。降低30%发生率,即降为10.5%。亦就是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受益。还有可能存在药物副作用,加上服药的经济负担。你愿意终身服药吗?我说好,现在我给大家具体考虑一下,你一个人得了高血压要不要治疗?如果把降低30%心脑血管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含义呢?拿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来看,10年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塞、脑卒中发生率有不同的结果,最高15%,也就是100个高血压的病人在10年之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概率10%,降低30%,100个40岁以上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只有4-5个人是受益的,他们还可能存在药物的副作用,加上药物的经济负担,另外的90几个高血压病人非但没有用,还可能受到副作用。 第四个问题,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位140/90mmHg合理吗? 这是基本上世界这个病的标准,大家都遵守。那么危险因素的标准怎么来定?一个疾病怎么来定呢?我们理想的状况,如果诊断的指标随着他的身高、病情的严重度在一个拐点急剧增高的时候很简单,我们就把这个标准定在这个拐点上。还有一个情况比较麻烦一点,是在一个缓慢的局限以后急剧升高,我们把标准定在这儿,还是定在那儿,差别不大。最糟糕的,如果一个疾病随着指标的增加是一条直线的上升,把治疗放在哪里呢? 非常不幸的,高血压是直线的情况,也就是说,血压越高越不好,越低越好,但是越低是能够维持正常的脑供血。因此,这个高血压的标准是定在这一端好,还是定在那一端好,这是一个困惑的问题。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定在90mmHg呢?认为它比95、100好,但是不如85好。当然也有人说要加上药物的副作用,考虑一个平衡点放在90,是不是那样呢? 有一个研究显示8000多例高血压患者经过4-5年降血压治疗,所谓轻度就是150以下和120左右,治疗组和不治疗组相比,总死亡率冠心病的发病率、卒中发病率、心血管发病率都没有显著差别,说明这个标准如果定高10mmHg和现在定的标准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反过来治疗的人有9%发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所以如果把高血压的治疗起点由现在140mmHg,包括90,放在100的话,可以减少1亿人服用降压药。高血压的问题提到这里,大家可以再回忆,我再举一些其他的例子。 关于糖尿病前期标准的确定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诊断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标准是6.1mmol/L,美国将此标准改为5.6mmol/L。我国2008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过两个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前者仅用空腹血糖和糖负荷2小时血糖,而后者不仅采用了美国的空腹血糖标准,而且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推算出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分别为占成年人的15.5%和50.1%。 关于骨质疏松的用药 尤其女同志绝经以后都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有一个研究,平均68岁骨密度低于-2.5,服用阿仑磷酸钠(Alendronat)治疗四年,治疗组骨质0.2%,对照组不服药的0.5%。就是说,由于服药下降了56%,是非常显著的。但是要看正常的不吃药的骨质里面是0.5%,降到0.2%,绝对的效果意味着每333位妇女连续服药四年是可以预防1例骨质疏松。反过来,332位妇女白吃了药,但是有产生房颤的风险高达1-0.4%。由于降低了诊断的阈值,对美国人得病的数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糖尿病的标准降低以后,糖尿病发生率增加了14%,血压标准降低了以后增加了35%,血脂的标准降低了以后增加了86%。 总之,当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实际结果是,极少有个人因为采取措施而受益,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损伤。这个问题是产生在我们所有研究都是给予概率的基础上,小概率要干预绝对效果是很小的。但是要落实到个人的话,谁也不能确定我是这个1%的人里面呢?还是99%里面的人呢?因此,你去不去干预要自己做决定或者医生帮助决定,怎么办?后面会讲到。 疾病的筛查,尤其是几种癌症筛查的情况 第一,前列腺癌。美国人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就是前列腺癌的抗原组织,前列腺癌有一种蛋白到血液里面是PSA,80年代中期以后广泛的应用,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都作为普查的指标。 美国有一个研究,76000例病人,55-74岁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测一次PSA,一半人不做检查,结果怎么样呢?筛查组发现前列腺癌每1万人是108个人,对照组只有97人,前者增加了12%,也就是说PSA筛查以后发现的病人增加了。但是13年以后这两组检查和不检查,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欧洲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些差别,就是说发现了在做PSA筛查四年的人,他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8.2%,不做的只有4.8%,不仅发病率不一样,死亡率由于做了PSA也下降了20%,这下降了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取决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前列腺癌死亡率本身只有每年千分之0.3到0.4,下降20%就是说两组之间实际死亡率只有千分之0.73,说明每筛查1409个人,才能减少1例死亡。而根据发病率的差,每筛查1409个人,能够多查出49例病人,其中48个人是过度症状。 第二,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症现在包括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美国、澳大利亚国家统计,2012年比1975年的病人增加了3倍,但是同时期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差别。 再来看肺癌,美国做了45万人的研究,做各种筛查办法和不筛查比较,发现每年做X胸片和不筛查差别,每年做两次以上高频度的X胸片检查,肺癌死亡率反而增高。如果做胸片再加做痰细胞检查和单独胸片检查比较,死亡率似乎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别。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针对抽烟的或者曾经抽过15年烟的人肺癌高危人群里面发现做CT检查和胸片检查相比,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20%。如果放绝对的死亡率来看,和刚才的意义是类似的。 第三,乳腺癌。加拿大做了一个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认为美国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要接受一次乳房钼靶X线检查,来早期筛查乳腺癌是没有用的,因为做了八九万的人,检查和不检查各半,最初五年发现病例增加了27%,死亡率没有变化。有一部分人已经随访25年,发现发病的检查检出率增加了3.8%,死亡人数也是没有影响的。也就是说,查钼靶X线是可以查出更多的病人,但是对减少死于乳腺癌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表示强烈的质疑,因为美国、瑞典和其他国家都有研究表明,筛查钼靶X线乳腺癌十年死亡率最多能够降低30%。即使如此,从绝对死亡率来看,人群死亡率只是从千分之3.3降到了千分之2.3,就是每年每筛查1000个人可以减少1个人死于乳腺癌。1975年到2005年美国5种癌症诊断率和病死率,诊断率每一种癌都是大幅度的增高,但是死亡率1975年和2005年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别。 这里有一种可能,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确实癌症的发生率是增加的,只是因为早发现、早治疗,因此都治好了,所以死亡率不变。但是又无法解释同一个时期分量种,检查和不检查死亡不变。还有更多的证据,有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发生麻烦,但是是癌症病人。比如死于非甲状腺癌的病人,别的原因死的,他去做切片,发现36%的人里面有甲状腺癌,如果把这个切得更薄,薄5倍,就有更多的癌症。死于40-50岁不是癌症的女性,去查她的乳腺组织,有40%的妇女是有乳腺癌的。更有甚者,死于非癌症的70岁的男子前列腺组织切片发现80%以上是有前列腺癌的。 像我们这些人如果平时什么事都没有,没有事找事情的话,一般80%的人会发现前列腺癌的。这有更好的证据,美国底特律做了550个人意外死亡的男性,统统把前列腺癌取出来做病理,发现一半以上的人有前列腺癌,当然随着年龄的不同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平时做体检,什么情况都没有,就是查,意外查出癌症,所以给了一个名字叫“Lncidentaloma”,肺脏做CT50%的人发现可疑,实际上10年风险只有1.8%,所以它不是致命癌症的机会96%。不吸烟的人当然发现的少,其他肾脏、肝脏、甲状腺都会有意外的查出癌症,但是这些癌症99%左右都不会有事。 所以,现在看来我认为癌症大概是有这么三类:一类肿瘤发生非常快,比如食管癌、乳腺癌,你去检查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一旦发现已经来不及了,治疗也要死。还有一种是缓慢的进展,比如结肠癌、子宫颈癌,这种筛查效果好一些,因为你在早期症状出现以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可以查出来的。 以前不认识的有相当多的癌症是处于停滞发展型,或者会发展慢的进展,进展到你生命的终结还没有成事,或者就不变,或者它就消失,就像我们得过肺结核和肝炎的人自己不发现而已。我们可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不是做筛查,比较可惜的是像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绝大部分是停滞发展型,但是它也有少数是进展期快期和渐进期,所以也害得我们都害怕,都得去检查。 更进一步,做常规体检有意义吗? 有一个荟萃研究,16项研究合在一起,18万人,结果发现做不做健康体检,但除去老龄人,对死亡率并没有影响。我估计疾病筛查一定还会继续扩大,还会越做越多,去筛选疾病无非是那么几个结果,一是检查出是正常的,那多去查查,那要查出来怀疑更要查,如果查出你有病,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度诊断,就是治好了,把甲状腺癌切掉了,非常感谢医生,多亏了我早发现。如果真的发现一种疾病也要死的,如果发现了做手术,好了,是真有帮助的。所以所有的人,不管做出什么检查结果都会鼓励他进一步去检查,再加上现在的医患关系,更要查了。 怎么办呢?我也没有办法,大家商量着办。但是有一个原则,针对低概率事件要做出合理的决策,来提高不管是危险因素,还是筛查干预措施的效率。一是我们加强研究,去寻找刻意性更高的疾病易感性的标记来缩小筛查范围和干预范围,有些人不太可能就别查了,有些我们把它更局限到高危的人群来查。二是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主要针对危险基数程度比较高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比如10年死亡率30%,去干预降了30%的话,就有9个人可能受益在100个人里面。如果只有15%,只有4-5个人是受干预的。 举个例子,高心血管疾病,它不仅取决于高血压,还取决于血脂、血糖、生活方式、年龄、性别、遗传学等等。我的建议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因素控制的话,应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打分,来确定高危和低危人群,如果其他都很好,就是一个轻度高血压可以不做处理。三是采取更加安全、更低成本、更加有效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预方式。比如我们以前检查子宫颈癌,对育龄妇女做宫颈细胞图片效果很好,但是很便宜。对于有一些中国女性乳腺癌,其实做超声比X线更好。总的来说,要使用更好的干预。比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其实第一位的元素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第一位就是控制食盐的使用,所以我们要采取更经济、更有效的办法。 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诊断标准,每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每一个国家能够花于医疗的钱不一样,因此标准应该有所区别。我们国家有非常好的临床资源,我们有13亿人口,我们对每一种危险因素也好,对筛查也好,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可以经过大数据的优势来开展临床研究。最后我们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医疗的费用如果说在比较小的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的时候,疗效是非常好的。 如果其用在后期临床晚期病人,花很多钱,疗效是很差的。拿受益的人数来说,如果把钱用在后面这一块,受益的人数只有这么一点点,同样的钱如果用在基本的医疗上,获益的人数就可以有那么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钱用到最合理的地方去,针对我刚才讲的疾病筛查和危险因素的控制,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有大的改变。 最后,摆正医疗的定位 刚才讲的是医疗问题,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的保障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 总之,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何时为止。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们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做魔法。
个人分类: 医疗保健|1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 教育 理念
热度 2 张能立 2016-7-18 11:38
在 “上天 奇迹”的 引导 之下,在 怀特海 和 杜威 等 思想家 名著的 帮助下,基于 自己 差不多 30年的 教学 实践的 基础 之上,我 终于 寻求 到了 普适的 教育 理念:1P2F。1P 表示 人的 大脑 应该 具备 强有力的 思维 模式(Thinking Pattern)。强有力的 思维 模式 包括 数学 及 科学 思维 模式、艺术 和 音乐 思维 模式 和 哲学 思维 等 模式。2F 表示 思想的 自由(Thinking Free) 和 行动的 自由(Action Free) 。如图1 所示: 图1 “三 生 万 物” 中国 古代 思想家 之一 老子 曾经 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仔细 梳理 人类 文明史,不难 看出,人类 早期 文明 是 依靠 “2F”(Thinking Free and Action Free) 创造 出来的,人类 现代 文明 是 在 “2F”的 基础 之上,加上 “1P”(Thinking Pattern) 创造 出来的。因此,可以 说 “1P2F” 这个 “三” 可以 “生出” 万物。 近 10年 来,我 主动 到 中小学、图书馆、科学 技术馆 以及 网络 平台,面向 中小学生 和 家长们,做了 差不多 100 场 公益 数学、科学 和 教育 方面的 讲座。潜移默化 向 中小学生 及 家长们,传递 “1P”(Thinking Pattern) 如图2 所示。采用 数学 和 科学 思维 和 方法,质疑 和 批评 祖宗的 遗产(思维、汉语 和 文化),这是 在 主张 思想 自由(Thinking Free)( “汉语 妨碍 现代 数学 和 科学 学习 及 研究”相关 博文 合集 )。采用 “卧倒” 来 破除 “权威”的 “神位”,这是 主张 行动 自由(Action Free),如 图3 所示。此外,自主 在 汉语 文本 之中 加入 空格 和 英语 单词,来 帮助 自身 认知 潜能的 释放,也是在 主张 行动 自由( 答 冯兆东 教授 )。 图2 科普 讲座 图3 “卧倒” 方式 “挑战” 权威 从 我 自身 正反 两个 方面的 成长 阅历 和 自己 对于 “1P2F”的 实践 效果 来看,我 深信:“1P2F” 教育 理念,不分 地域、民族、性别 和 信仰,适合 人类 社会 每一个人;每一个 接受 这样 教育的 人,受教育者 能够 在 生活 和 工作中 自主 运用 这个 教育 理念,将会 带来 人生 崭新的 感受,个人 潜能 能够 不断 释放,社会 能够 和谐 发展,因此,“1P2F” 教育 理念 一定 是 普适的。 好的 教育,能够 造就 好的 人生! Best Education, Best Life!
个人分类: 教育|149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 教育 观念 和 学习 方法
热度 6 张能立 2016-2-1 08:06
我的 教育 理念 如下: 1. 始终 将 自己的 命运 及 发展 与 民族 和 国家的 命运 及 发展 联系 在一起。 2. 始终 将 智性(intelligence)的 发展 至于 所有 其它 目标(包括 道德 等) 之上, 始终 通过 英语、数学 和 科学 发展 高级 智性。 3 始终 追求 罗素 精神:对 爱的 渴望,对 知识的 追求,对 人类 苦难 不可遏制的 同情,是 支配 我 一生的 单纯 而 强烈的 三种 感情(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4. 始终 追求 通过 帮助 他人 来 实现 自身的 不断 完善。 5. 在集体中 成长。 我的 学习 方法 如下: 1. 始终 沿着 Skills(技能) -- Concepts(概念) -- Ideas(思想) 这条 学习 路径 学习。 2. 自觉 运用 逻辑(logic)、结构性(structure)、关联性(relationship)、形式化(formal)、模式(pattern)、变化(change)、重构(refactor)、想象(imagince)、理想化(idealization )、 以量探因 (cause by quant ity )、 类比(analogy)、表征(characterization)、规则(rule)、创新(innovation)、黑格尔 自然 辩证(He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奥卡姆 剃刀(Occam's razor)、实证(experiment) 等思维。 3. 采用 英语 学习 学科 概念(concepts) 和 思想(Ideas) 4. 遵循 怀特海的 学习 理念:浪漫 阶段(the stage of romance ) 、精准 阶段(the stage of precision ) 和 一般化 阶段(the stage of generalisation ) 5. 追求 在 学科 发展 历史 中,加深 对 学科的 理解。 6. 学习 不同的 学科 知识,且 建立 不同 学科 知识 之间的 关联(relationship) 当下的 教育 属于 “状元 教育”:追求 一枝独秀。这种 “状元 教育”,一方面,属于 资本主义的 “争先” 教育--击败 对手,而不是 帮助 别人;另外 一方面 试图 通过 “一俊遮百丑” 来 掩饰 其它 方面的 不足。中国 传统 教育 虽然 提倡 “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 缺乏 现代 数学 和 科学 精神、理念、思维 和 方法,只是 一种 朴素的 感性 认知。我 提倡的 现代 教育 就是 在 中国 传统 教育 中,注入 现代 数学 和 科学的 精神、理念、思维 和 方法。如图1 所示: 图1 3种 不同 类型的 教育 为什么 要 强调 人 必须 “在集体中 成长” 和 “始终 通过 帮助 别人 来 追求 自己的 完善”?显然,一个人 再能,火焰的 高度 总归 有限。但是,一个人 能够 将 自己的 火焰 与 其他人的 火焰 融入一体的 话,那么,彼此 火炬的 高度 将会 更高。这就是 为什么,人 需要 “在集体中 成长”的 原因 所在。过去,将 帮助 他人 视为 做好事。我 自己 重新 成长的 阅历 告诉 我: 帮助 他人,是 自身 成长 所必须。越是 帮助 他人,上天 越是 将 智性(intelligence) 赐给 帮助 人的 人 。这就是 人 为什么 “ 始终 通过 帮助 别人 来 追求 自己的 完善 ”的 原因 所在。 过去 及 当下的 教育 均属于 技能(Skills) 教育,没有 通过 技能(Skills) 上升到 概念(Concepts) 层面,更没有 实现 进一步 上升到 思想(ideas) 层面。我 提出的 Skills--Concepts--Ideas 教育 和 学习 方法,是 基于 康德的 认知论:“ 人的 认识 是 从感觉 开始,再从 感觉 上升到 概念,最后 形成 思想”(Thus all human cognition begins with intuitions, proceeds from thence to conceptions,and ends with ideas.) ” ,针对 祖宗 遗产中 只重视 技能 这个 特征,特意 修改 而成。中国 传统 教育 和 现代 教育,在 学习 方面的 差别 如图2 和 图3 所示: 图2 武汉 道德 楷模 -- “良心 秤” 图3 现代 教育 现代 教育 与 传统 教育 有两个 显著的 不同:(1)传统 教育 仅仅 强调 “做出来” 这个 技能,而 现代 教育 除了 强调 “做出来” 之外,更加 强调 探索 和 发现 “做出来” 背后 蕴藏的 科学 规律,例如 阿基米德 杠杆 定律;(2)传统 教育 强调的 是 感性 认知,而 现代 教育 在 感性 认知的 基础上,强调 理性 精神--阿基米德 名言:“给 我 一个 支点,我 可以 撬动 地球”。 事实上,虽然 中国 实现了 “两弹 一星”,但是,翻开 当下 所有的 科学 教科书,几乎 没有 一个 概念(concept) 是 中国 科学家 提出的,更不用说 什么 科学 思想。即使 是 现在 正在 大红大紫的 “供给侧”(supply side) 仍然 是 西方 经济学家 提出的 经济学 概念。 综上所述,如果 中国的 教育 改革,不沿着 Skills--Concepts--Ideas 这个 学习 路径,采用 怀特海的 “三阶段 教育 节奏” 理论,那么,不仅仅 是 “钱学森 之问” 无解,而且,中华民族 最终 不可能 崛起!
个人分类: 教育|2038 次阅读|17 个评论
​意象与佳人难以得兼
pingguo 2016-1-4 15:37
意象与佳人难以得兼 幼小的山茶,转眼, 已经长高。 它刚开始成熟,就开始表达美, 在新年的钟声里绽放。 浓绿油亮的枝叶, 半红半白的花瓣, 单纯又丰富, 自信又羞涩。 伊是生命的摇篮,茂密而幽静。 我的诗,也想长成这样。 欲望未必不真, 却不等于真。 一朵茶花,既是真也是美, 我谨记自然的教诲。 2016之前, 我从一个又一个梦境中醒来。 诗句与理念难以得兼, 意象与佳人难以得兼。 2016-01-04 山茶,已经长高, 它一开始成熟就开始表达美, 在新年的钟声里绽放。 半红半白的花瓣, 单纯又丰富,自信又羞涩。 我的诗,也将如是生长, 呈现一种可能, 其实是呈现所有的可能, 柔软而幽静。 欲望未必不真, 却不等于真。 一朵茶花,既是真也是美, 我谨记自然的教诲。 2016之前,我依次, 从一个又一个梦境中醒来。 诗句与理念,意象与佳人, 难以得兼。 2016-01-04
个人分类: 诗歌|1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创新教育现状的思考
热度 13 lyxiang 2015-12-28 09:57
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实实在在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毋庸置疑的,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为什么会出现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仅估计为30%;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仅估计为50%; 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 美国、日本仅在5%以下 ,先进国家仅是30%,而我国则高达50%-60%;而 新产品的开发、竟要70%依靠外来技术的状态呢? 触目惊心的数字,清晰直白地向每一位共和国公民描述了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亦间接地向每一位共和国的公民阐述着我国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创新人才的匮乏,公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贫乏的现实。 科技的创新与崛起,即需要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更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即需要奠定产生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的群众基础,更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更需要确立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与教育、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本理念。因此,回顾已多年开展的创新教育, 梳理与思考、研究与探讨创新教育的状态与进展、成就与问题,以清晰科学发展创新教育的理念、思路与途径,是 非常 必要的。 人们从婴幼儿时代起(亦可从胎教计起),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校外)教育,以建构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的科学知识文化体系,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健康人格与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等)、基本生活与生产技能(创新能力等),从而奠定实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实现其社会存在价值的基础。如若在家庭、学校与社会(校外)教育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教育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出现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的缺失,将会导致教育偏离其目标与理念,导致整个教育的不完整,从而就会导致青少年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以致创新意识、思维与能力的贫乏,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不完整。 一、家庭创新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起于婴幼儿时代的启蒙教育,是青少年认知社会、影响终身的教育。 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受到:疼爱子女,是每个家长的天性。望子成龙,希望子女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每一位家长不言而喻的期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生子女等大环境下,不论家庭的经济条件与能力如何,均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具有良好人格与品德,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改变生存状态的技能与能力,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良苦用心、舔犊之情,均体现在整个家庭教育的过程中。 但是,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受社会上评价、用人机制等的影响,“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攀比、虚荣等错误理念的引导,部分家长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不惜重金、不择手段追捧名师家教、让子女参加各种名目的文化补习班,步入名校,却鲜见家长带领子女去参观各类科技成果展览、参加各类科普教育活动,鲜见家长结合科技成果、科教展品向子女提出、解答或共同讨论带有批判思维、质疑性质的各类问题,更鲜见家长随时结合身边的自然现象与客观事物、启迪子女对科学知识与规律的思考。即,众多家庭的教育目标与高度关注的,是子女能否熟记考试所需的知识点,能否熟练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以在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时取得优异成绩,而忽视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启蒙教育,忽视了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科技成果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状态的启迪教育,完全忽略了子女认知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基本属性(一定条件、环境下的适用性,螺旋发展过程中具有局限性的相对真理)的创新思维教育,完全忽视了 从各个角度制造出子女感悟科技与社会的教育机会。 二、学校教育与教师教学的现状 1 、学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主渠道,是养成健康人格(创新人格)、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形成创新意识与能力、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关键。 是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切身体会到:一是从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到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从几间小平房到教学楼、实验楼的教学条件与设施,从三字经到纳米技术、生物工程的教学内容,均发生、并继续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二是从私塾、完小毕业就是当地的“秀才”到每年毕业数百万的大学生,学校教育在迅速地改变着、提升着全体公民的基本素养、生活与生产技能;三是 为普遍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与能力,创新教育已纳入部分行政区域、或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走进了课堂;亦或形成了校本教材,成为科学课、综合实践课、课外科技教育活动等不可或缺的内容;部分行政区域专设了创新教育的行动计划,学生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已成为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各类科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但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 政绩 为大、对上负责 等 从政意识,一切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办、围着考核指标转 的 思维方式 ,“考试成绩 一抓就灵,显示力度高, 有目共睹,创新教育效果无法立竿见影, 费力不讨好”的 绩效观念, “学生成绩 是 学校的生命线”认知, 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致使对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与思想,管理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考核学校教育的社会评价体系与标准等方面,均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与教育宗旨、基本理念的偏离,较为普遍地呈现以教学成绩论英雄、以升学率论成败的状态。这种状态,致使相当数量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与方法等诸方面,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完成各“考试科目”的教学任务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强化“考试科目”题海、模拟训练为基本教学方式,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运用解题技巧与方法的状况。这种状态,致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教育的管理、相当数量的学校对于教师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基本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创新思维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亦尚未出台相应的、发展创新教育所必需评价体系与标准(职称评价体系与标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标准,尚未出台体现各学科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真谛的感悟、局限性以及发展的思考启迪方面的教学要求与评估标准。是否可以讲,学校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自我发展、“边缘化”的状态。 2 、教师创新教学的状态 教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基本素质、生活与生产能力的形成。 是教师、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受到:教师的任职要求从私塾到专科水平,从利用粉笔到使用多媒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教师基本素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教师队伍亦在扩大与发展;成千上万的教师们非常地努力、敬业,教师们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有用之才,“春蚕到死丝方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地奉献着青春与才华。 但是,教师的教育、创新教学确实存在着问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强大惯性以及社会浮躁等不良风气的制约与影响,致使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内容与方法等诸方面,均与教育的核心宗旨存在着一定的偏离。一是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学生成绩是 教师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等基本教育观点 , “以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掰开揉碎、进行有效“灌输”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亦或停滞在“过去时”教材的教学内容,满足于亦或终止于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规律与知识点、解题方法与技巧的状态;二是教师中较为普遍地缺乏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教学需融入创新思维理念的认知,认为创新教育与考试科目无关, 属于教学上的 “小儿科”, 术有专攻、 是不能胜任主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学生搞几个“小发明”等 创新作品,为 学校教育“锦上添花”活动的 教学认知,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以致为了学科教学任务,对进行的创新教育有所“抵触”、甚至抵制创新教师教学安排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会(校外)创新教育的现状 社会(校外)教育是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憾,拓展学生的视野,助推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建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增长实践经验所不可或缺的教育。 是校外教育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觉到:一是校外教育机构 从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几个少年宫发展到数以百计的科技馆(各类主题科技馆)、数以千计的各类科技教育基地,教学内容从组装矿石收音机到组装机器人,校外科技教育的设施与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均发生巨大的变化;二是由社会各界参与组织、旨在培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展示、推介、传播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大赛,以及各地自行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在实施取消保送、加分等优惠政策后,依然势头不减,在稳健地发展。亦有“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等新赛事在迅速普及拓展。 如,据中国科协2014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1.1万项,参加竞赛活动的青少年4362万人次,获奖人数达106万人次。 但是,校外教育、校外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与学校教育相类似,受功利主义、 社会浮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条块 管理、评价体系的制约 , “科技竞赛成绩 是校外科教机构 的生命线,是科技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有背景、有苗头的学生重点辅导 ” 等教学理念与认知 , 以学生的 获奖率、获奖等次论 成败、论英雄等 绩效观 念,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扭转。校外科教机构的创新教育,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创新教育变相为“应赛教育”,根据竞赛规则对参赛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方面重复、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根据参赛项目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与规律、对参赛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性的强化培训,一定程度地忽略了根据参赛项目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规律、对参赛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教学,忽略了参赛项目虽然一定程度解决目前所发现的问题、但依然存在着有待完善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等创新教育,忽略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训练。 综上所述, 我们 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创新教育,成效显著、成绩斐然: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效地探索创新理论、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在更新着人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路;创新教育的教学实践、各类创新教育活动的普及,逐步在拓展着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途径,积累着宝贵的成果与经验,创新教育已全面呈现全方位、可持续、科学发展之端倪。 但是, 我们亦 清晰地看到:由于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理念的缺失,有 多少青少年天真好奇的个性、逐步被升学率与分数所覆盖而泯灭,被疼爱子女的家长、辛勤教书育人的“园丁”,一步步地修剪成记忆“神器”、会考试的机器,成为擅长于死记硬背、迷信于标准答案、盲从于书本真理、习惯听命于“学术权威”、“千人一面”的人才,走进社会,走进需要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我们亦 清晰地感觉认知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之强大,滞后时代的教育思路与方法之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教育,其危害之巨大;缺乏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创新教育,只能是官样文章、应景教育,更加误人子弟的教育;创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创新思维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家庭、学校、校外教育过程中,才能实现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四、一点思考 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崛起,需要科技领军人物、创新人才,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奠定科技领军人物、创新人才产生群众基础,奠定科技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提高全体公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需要全体公民的危机意识,需要从娃娃抓起,以形成全民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意愿与需求,方可逐步地、 彻底转变传统与现实的、影响以至制约着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观念, 方可逐步地、 彻底转变传统与现实的、影响以至制约着家庭、学校、校外创新教育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方可逐步 构建出全体公民关注、支持创新教育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方可形成全体公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实施、推进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的具体行动。 创新教育,任重道远!行远自迩,躬身前行!
5212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创新教育现状的思考
热度 1 lyxiang 2015-12-28 09:53
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实实在在地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毋庸置疑的,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为什么会出现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仅估计为30%;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仅估计为50%; 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 美国、日本仅在5%以下 ,先进国家仅是30%,而我国则高达50%-60%;而 新产品的开发、竟要70%依靠外来技术的状态呢? 触目惊心的数字,清晰直白地向每一位共和国公民描述了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亦间接地向每一位共和国的公民阐述着我国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创新人才的匮乏,公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贫乏的现实。 科技的创新与崛起,即需要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更需要我国公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即需要奠定产生领军人物与创新人才的群众基础,更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更需要确立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与教育、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基本理念。因此,回顾已多年开展的创新教育, 梳理与思考、研究与探讨创新教育的状态与进展、成就与问题,以清晰科学发展创新教育的理念、思路与途径,是 非常 必要的。 人们从婴幼儿时代起(亦可从胎教计起),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校外)教育,以建构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的科学知识文化体系,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健康人格与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等)、基本生活与生产技能(创新能力等),从而奠定实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实现其社会存在价值的基础。如若在家庭、学校与社会(校外)教育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教育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出现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的缺失,将会导致教育偏离其目标与理念,导致整个教育的不完整,从而就会导致青少年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以致创新意识、思维与能力的贫乏,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不完整。 一、家庭创新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是起于婴幼儿时代的启蒙教育,是青少年认知社会、影响终身的教育。 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受到:疼爱子女,是每个家长的天性。望子成龙,希望子女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每一位家长不言而喻的期盼。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独生子女等大环境下,不论家庭的经济条件与能力如何,均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具有良好人格与品德,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改变生存状态的技能与能力,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良苦用心、舔犊之情,均体现在整个家庭教育的过程中。 但是,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受社会上评价、用人机制等的影响,“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攀比、虚荣等错误理念的引导,部分家长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不惜重金、不择手段追捧名师家教、让子女参加各种名目的文化补习班,步入名校,却鲜见家长带领子女去参观各类科技成果展览、参加各类科普教育活动,鲜见家长结合科技成果、科教展品向子女提出、解答或共同讨论带有批判思维、质疑性质的各类问题,更鲜见家长随时结合身边的自然现象与客观事物、启迪子女对科学知识与规律的思考。即,众多家庭的教育目标与高度关注的,是子女能否熟记考试所需的知识点,能否熟练运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以在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时取得优异成绩,而忽视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启蒙教育,忽视了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科技成果改变人们社会生活状态的启迪教育,完全忽略了子女认知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基本属性(一定条件、环境下的适用性,螺旋发展过程中具有局限性的相对真理)的创新思维教育,完全忽视了 从各个角度制造出子女感悟科技与社会的教育机会。 二、学校教育与教师教学的现状 1 、学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主渠道,是养成健康人格(创新人格)、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形成创新意识与能力、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关键。 是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切身体会到:一是从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到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从几间小平房到教学楼、实验楼的教学条件与设施,从三字经到纳米技术、生物工程的教学内容,均发生、并继续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二是从私塾、完小毕业就是当地的“秀才”到每年毕业数百万的大学生,学校教育在迅速地改变着、提升着全体公民的基本素养、生活与生产技能;三是 为普遍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与能力,创新教育已纳入部分行政区域、或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走进了课堂;亦或形成了校本教材,成为科学课、综合实践课、课外科技教育活动等不可或缺的内容;部分行政区域专设了创新教育的行动计划,学生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已成为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各类科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但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 政绩 为大、对上负责 等 从政意识,一切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办、围着考核指标转 的 思维方式 ,“考试成绩 一抓就灵,显示力度高, 有目共睹,创新教育效果无法立竿见影, 费力不讨好”的 绩效观念, “学生成绩 是 学校的生命线”认知, 尚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致使对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与思想,管理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考核学校教育的社会评价体系与标准等方面,均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与教育宗旨、基本理念的偏离,较为普遍地呈现以教学成绩论英雄、以升学率论成败的状态。这种状态,致使相当数量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与方法等诸方面,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完成各“考试科目”的教学任务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强化“考试科目”题海、模拟训练为基本教学方式,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运用解题技巧与方法的状况。这种状态,致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教育的管理、相当数量的学校对于教师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基本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创新思维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亦尚未出台相应的、发展创新教育所必需评价体系与标准(职称评价体系与标准)、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标准,尚未出台体现各学科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与规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真谛的感悟、局限性以及发展的思考启迪方面的教学要求与评估标准。是否可以讲,学校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自我发展、“边缘化”的状态。 2 、教师创新教学的状态 教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基本素质、生活与生产能力的形成。 是教师、教师的教学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受到:教师的任职要求从私塾到专科水平,从利用粉笔到使用多媒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教师基本素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教师队伍亦在扩大与发展;成千上万的教师们非常地努力、敬业,教师们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有用之才,“春蚕到死丝方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地奉献着青春与才华。 但是,教师的教育、创新教学确实存在着问题。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强大惯性以及社会浮躁等不良风气的制约与影响,致使教师们的教学理念与思路、内容与方法等诸方面,均与教育的核心宗旨存在着一定的偏离。一是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学生成绩是 教师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等基本教育观点 , “以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掰开揉碎、进行有效“灌输”的教学方式,局限于亦或停滞在“过去时”教材的教学内容,满足于亦或终止于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规律与知识点、解题方法与技巧的状态;二是教师中较为普遍地缺乏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教学需融入创新思维理念的认知,认为创新教育与考试科目无关, 属于教学上的 “小儿科”, 术有专攻、 是不能胜任主科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学生搞几个“小发明”等 创新作品,为 学校教育“锦上添花”活动的 教学认知,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扭转, 以致为了学科教学任务,对进行的创新教育有所“抵触”、甚至抵制创新教师教学安排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社会(校外)创新教育的现状 社会(校外)教育是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憾,拓展学生的视野,助推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建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增长实践经验所不可或缺的教育。 是校外教育存在问题吗?我们清晰地看到、亦感觉到:一是校外教育机构 从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几个少年宫发展到数以百计的科技馆(各类主题科技馆)、数以千计的各类科技教育基地,教学内容从组装矿石收音机到组装机器人,校外科技教育的设施与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均发生巨大的变化;二是由社会各界参与组织、旨在培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展示、推介、传播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大赛,以及各地自行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在实施取消保送、加分等优惠政策后,依然势头不减,在稳健地发展。亦有“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等新赛事在迅速普及拓展。 如,据中国科协2014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举办青少年科技竞赛1.1万项,参加竞赛活动的青少年4362万人次,获奖人数达106万人次。 但是,校外教育、校外的创新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与学校教育相类似,受功利主义、 社会浮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条块 管理、评价体系的制约 , “科技竞赛成绩 是校外科教机构 的生命线,是科技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有背景、有苗头的学生重点辅导 ” 等教学理念与认知 , 以学生的 获奖率、获奖等次论 成败、论英雄等 绩效观 念,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扭转。校外科教机构的创新教育,一定程度地存在着 创新教育变相为“应赛教育”,根据竞赛规则对参赛学生进行操作技能方面重复、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根据参赛项目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与规律、对参赛学生进行重复、记忆性的强化培训,一定程度地忽略了根据参赛项目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规律、对参赛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教学,忽略了参赛项目虽然一定程度解决目前所发现的问题、但依然存在着有待完善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等创新教育,忽略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创新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训练。 综上所述, 我们 清晰地看到,我国的创新教育,成效显著、成绩斐然: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效地探索创新理论、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逐步在更新着人们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思路;创新教育的教学实践、各类创新教育活动的普及,逐步在拓展着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途径,积累着宝贵的成果与经验,创新教育已全面呈现全方位、可持续、科学发展之端倪。 但是, 我们亦 清晰地看到:由于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理念的缺失,有 多少青少年天真好奇的个性、逐步被升学率与分数所覆盖而泯灭,被疼爱子女的家长、辛勤教书育人的“园丁”,一步步地修剪成记忆“神器”、会考试的机器,成为擅长于死记硬背、迷信于标准答案、盲从于书本真理、习惯听命于“学术权威”、“千人一面”的人才,走进社会,走进需要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我们亦 清晰地感觉认知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惯性之强大,滞后时代的教育思路与方法之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教育,其危害之巨大;缺乏创新思维与意识的创新教育,只能是官样文章、应景教育,更加误人子弟的教育;创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创新思维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家庭、学校、校外教育过程中,才能实现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四、一点思考 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崛起,需要科技领军人物、创新人才,需要提高全体公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奠定科技领军人物、创新人才产生群众基础,奠定科技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提高全体公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需要全体公民的危机意识,需要从娃娃抓起,以形成全民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意愿与需求,方可逐步地、 彻底转变传统与现实的、影响以至制约着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观念, 方可逐步地、 彻底转变传统与现实的、影响以至制约着家庭、学校、校外创新教育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方可逐步 构建出全体公民关注、支持创新教育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方可形成全体公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实施、推进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之中的具体行动。 创新教育,任重道远!行远自迩,躬身前行!
17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支持蒋叔的素食动保等理念
outcrop 2015-11-8 14:01
即使曾经作为四害的麻雀,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是具备有益的一面;因此作为老鼠等,未来会不会也发现他们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这是纯粹以人类为中心的角度出发。 另外,蒋叔玩的素食动保等对人类积极正面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可能带来的负面问题,比如动保素食环保的,距离都不远。既然宣扬的是道德范畴的东西,也就没强迫你我去严格遵守。——这是格局稍高点来看。 最后,素食动保等所衍生的珍爱生命、众生平等等哲学出发点,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前行必然是有益的——无论是提升个人品质还是改善社会体制。 再次支持蒋叔的素食动保等理念,尔等凡夫俗子要多读书才能理解其中的正面和内涵 !
个人分类: 《人天逍遥》读书笔记|2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湖北电梯事故背后的中国消防理念
热度 8 fpe 2015-7-29 07:51
说说湖北电梯事故背后的消防理念 看了李老师的博文《 从湖北扶梯 “ 吃人 ” 事故看应急救援资源整合 》,我也想说两句中美两国不同的消防理念。今天的消防已经远远不是日本在1724年的消火(用水灭火)和防火(用勾叉灭火)的观念了,而是包括管火(Fireadministration)、救人(Rescue)、医疗急救(Paramedics)和抢险救灾(大陆与台湾都大约在1994年前后推出消防特勤这个功能,台湾是不愿学大陆的,所以大陆很可能是借鉴了台湾的特勤作法,应该说恢复了民国作法。借鉴外国成立的民国消防是与欧美接轨,包括大消防理念的,后来被废止了,恢复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小消防道路,因为便宜)。 美国消防局和警察局是两个不同的单位,但是通常为公安而联合行动,比如大型音乐会需要值班,维护人群安全。美国从来不提安全局,因为消防就是公安,一般认为消防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不得干涉地方治安能力,只不过在 1960年代的加州森林大火之后,联邦政府意识到如果消防队伍之间的管理不匹配,会造成现场指挥的困境,于是提出FireScope系统,就是现在的ICS系统的前身。当然,参加全国统筹是志愿的,如果你希望从联邦政府获得咨询和赞助,就得符合联邦的要求(比如人种比例和设备标准)。如果你是社会独资运行,不希望政府干涉,那也可以。美国有30000所消防局,100万消防队员,联邦是管理不过来的。所谓的管理,也不过是给钱(弥补穷社区的设备不足和培训不足)和给信息(提供最新科研信息),不包括消防队员的薪水或津贴。美国之所以会产生这套模式,是因为这是费城模式(富兰克林创办的志愿消防)和波士顿传统(其实就是欧洲传统,因为波士顿是欧洲移民的主要入口,纽约是运河开通以后才发展起来,论传统,纽约不如波士顿)。 在中国,我们时时不忘记的一个概念是安全,其实这是宋真宗搞出来的观念。从地理条件上说,中国国土普遍比欧洲温暖潮湿,这意味着火灾的风险不大,而且四季降雨不均,意味着火灾的风险比较集中,需要机动而不是常设的力量。所以宋真宗在面临开封的火情之时,就借用首都驻军(禁军),搞了一个军事消防组织军巡铺,主要任务是维护京城治安(即城管功能),其次才是看火功能,后来才有熸火功能。北宋丢失了燕云十六州,所以无法保障马匹的供给,从西北进口的有限的马匹一定要保障军巡铺,这是因为一旦发生火警,军巡铺一定要报告领导才能出动,后来宋真宗意识到这样做太麻烦,太耽误时间,专门下诏降低这一汇报的要求,让军巡铺可以立即出动而不必等领导到场。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体系中,消防是救火救灾,安全是领导满意,消防与安全的观念脱离,这是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决定的结果。 说来说去,又是消防职业化难题。一说职业化,人们就说非职业化的中国消防便宜,可是中国消防便宜了,老百姓就亏大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难道会从老虎尾巴上取来?而且,本来一家单位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十几个部门响应,公安、消防、武警、急救、应急办和设备厂家来联动,这个成本谁算过?关键的问题是,所有部门当中,只有消防部门出动最频繁,意味着他们最有经验应急。可是他们的应急经验不能流传下去,所以年复一年,这些孩子们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学习技能。所以,当应急工作的指挥权不在消防队伍的手中,消防队伍反而出动更频繁,因为指挥部门对现场的把握,能够超越在现场干过的消防队伍吗?表面上看非职业化的消防队伍勇敢迅速,可是我们还需要培养几十支技术队伍来支援他们,这也需要计算入全社会的大消防成本支出啊。所以,社会越发达,消防的概念越大,投入虽然增加,整体效率却也会提高,这是美国在 1972年从事消防改革的目的,似乎国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来整合资源,办大消防,而不是当前的小消防。这也难怪,消防是1902年嫁接到中国的外来观念,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现代政府,也没有消防这个概念的。要怪,那还是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结果,对此,需要有长篇的专门历史研究来解决中国文化当中没有消防这个观念的基础性问题,一时难以在博文中说清,就此搁笔。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8008 次阅读|20 个评论
我心中的河流修复理想
热度 2 xin 2015-7-6 10:14
人云亦云,非学问。独辟蹊径,开宗立派,集大成者,方为大学问家。生态健康评估思想很好,但评估方法普遍低质和雷同化,缺乏信服的结果,鲜有广泛认同案例。 自然的河流,生态的河流,文化的河流,形态拟自然,生态近自然,文化有内涵。既有天然野生之乐趣,又有春秋美景之情怀,承载历史,继往开来。河流是水沙砾石生物的物质流,还是连续不止的能量流,受自然降雨、冰冻季节韵律控制,也深深留下了人类的烙印。纯自然是生态完美主义者的洁癖,过度开发也违背了河流的本质。河流是有性格的,安静或欢笑。河流是多姿多彩的,看不完的春夏秋冬。我们深刻地改造了河流,但同时也深深地受到河流的熏陶和塑造。河流是个自组织的系统,她遵循了自然的法则,用千百万年的历史将自己塑造。 河流近代受尽折磨,污染和干涸,粗暴的约束,成了关在笼子里的奴隶,失去了本性和活力。如何定义现代河流?有统一的标准吗?是否会有时代认知的局限。河流物理部分可以实现定量化地度量,但文化部分如何测算?河流是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还是一个赚钱的奴隶?如何去诊断,如何去恢复?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还是奋发努力,有所作为?人们期待与什么样的河流相处?希望与什么样的河流相遇? 有机会看过中国一些河流。南方的河流,多伤痕累累,而北方的河流,大多已经死了。北方河流的水,多已干枯。河床裸露,杂草丛生,一片萧索。饥渴的河流,长久地失去河水的浸润,犹如一位严重失血的老妇人,无声无息地苟延残喘。北方的河流,不仅缺水而死,而且仅有的水,也多是脏水和臭水。北方河流多已被她养育的两岸儿女毒死了。原本清澈甘冽的河水,多已成了一潭污水。从源头到河口,成千上万的叠水坝,就如血管中的血栓,让北方的河流失去了连续性,成了断断续续、一瘸一拐的病河。原本奔腾的河流,活力不在,成了死水面的毫无生机的串联。河流失去了她原本的汹涌和畅快,一泻千里的豪迈。 北方的河流死了,是得了慢性病死的,死在中国经济腾飞期间,繁荣的时候。我们在经济上收获了繁荣,但也见证了山河的衰退。近年来国家大规模生态恢复,山体重新披上了丢失已久的锦绣。但,北方的河流,每下愈况,在垂死中挣扎,在静悄悄中死亡。 应把河流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以当作一个等待雕琢的木头,也不可以当作一个任人支配的奴隶。我们要让她保持理性,不要肆虐成灾,但也不要泯灭自然河流的天性。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如因材施教,培养各具特性的河流,而非制造标准化一的工业产品。我们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让河流回归自然,温顺不失风情,狂野不失理性。山区的自然河流,奔放充满激情。平原的河流,沉静秀美。城市的河流,与都市文明交相辉映。同一个河流,在不同河段,展露了河流多姿多彩的人生。 我看到了一条美丽的河。河水是如此的清澈。河流两岸树木和草地,已与村镇、山脉、农田融为一体。多么美丽的一条河,远远望去,就如一幅山水画,一曲有韵律的歌。当我走近哪条美丽的河,凉风习习,绿树成荫,捧起便可以喝。我能听到河流的吟唱,委婉或者激越。我也能嗅到河流的芬芳,那是婴儿的乳臭,少女的芳香。那是一条美丽的河,有她的姿色,更有她的性格。
2885 次阅读|4 个评论
给科学网一个参考---我是如何管‘群’的
热度 3 lin602 2015-4-21 08:06
前天发了一博文: 科学网的衰弱是正常的 ,引起了不少人的评论。科学网也在下面留了言。 办一个网或一个群都要有一个定位,要坚定一个理念, 这个理念就是你想长期坚持下去并做得好的基础! 我3月1日心血来潮建了一个‘林中祥胶粘剂群(微信群)’,一个月内人数达近五百人,满员(目前微信最多人是五百人)。经过群上大家商量,4月2日我的一位毕业生张胜祥利用他QQ上的权利,帮我建了一个‘林中祥胶粘剂群(QQ群,群号:417857029),目前人数已经超过四百,QQ群人数上限二千人,想搭一个更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昨天晚上八点半开始群上专题讨论:胶粘剂群的定位、管理、活动、专题的征集。昨天晚上讨论一直到十一点结束,其中一个决定就是将微信群作为副群,主群移到QQ群,为了更多的人参预。 目前我们的群汇集了中国胶粘剂行业的许多精英,许多人都是这个行业的名人,中国的三个胶粘剂杂志主编,中国几个主要胶粘剂工业协会及学会的负责人全部在里面。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北京服装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大学等许多大学的教授及科研人员加入。毫不夸张地说,群建立起不到十天,行业内人就说,这群当时已经达到国内第一群。 中国胶粘剂群很多,目前胶粘剂群只有我们这个非常活跃,许多胶群都半瘫状态。 我建这个群有个原则:为中国的胶粘剂同仁提供一个平台,来进行交流互动,无任何费用。公益! 大家知道,一天的信息量很大的,特别是微信群,大部分人是用手机看,信息量大,刷屏非常厉害,一天的信息看下来,不是个小数字。所以我们有几个特别的规定: 1 必须实名,同时写上单位简称;2 话题必须与胶粘剂相关,不允许发与胶无关的内容;3 除了周四晚上为群集市时间外,其他时间绝对不允许发广告,周四晚上大家可以发一到二次广告,大家洽谈生意。见: http://www.adhesive-lin.com/(S(tyykilj2qg3qdwbebj2n5b55))/d_ad_detailes.aspx?id=4 我是群主,我执行大家同意的规则是非常严厉的,违反一次可以警告,再不听就‘送客’!其中不少是我的毕业生也被送走了。 办群初期,大家非常不习惯实名,有的改过来了,有一半人没有动,还是马甲。到404人的时候,我在群上预告今天送四人非实名者出群,让人数不下降到400,大家以为是说着玩的。晚上我就送走四人,大家惊呼‘林老师动真的了’。大批人开始改名,第二天又进群十多人,第二天我又送走6个,许多人陆续将群名改了成了实名。过了约二天吧,还剩最后十多名非实名群员,我一口气全部送走,微信群这时候全部实名了。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外出回来,当天又入群十多人,有一半人是实名,还有一半人是非实名,当天晚上十一点半,将非实名者全部送离。目前微信群只要进来的人都知道(邀请人会告知),进来后第一件事必须实名,否则就离开。因为QQ群建群时间不长,目前为四百多人,90%多实名,少数人还没有实名,给个缓冲时间,过几天我们就按微信群措施一样,将非实名请走。所有的群员都感叹,实名好呀,好交流,知道是与谁交流,因为有单位在后面,所以知道与谁做生意谈事情。圈子就这么大,这么多人其实在现实中总会有熟人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假名的。 许多群最后成为‘死群’的原因是广告太多,大家不来玩了。我对这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厉的,原则上发一次马上就有人提出警告(群里许多自发的警察,因为他们都在意这个群,不想让这个群烂掉),如果不听,有人会微信给我,我立刻将其送走(因为微信群只有群主能够送人离开,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利),而在QQ群上,因为有六个管理员,其他管理员就送他离开而且拉入黑名单,后面不再让其加入。所以我们二个群不在周四晚上的集市时间,是绝对不允许做广告的,否则就走人。 与胶无关的内容不允许发,绝对不允许八卦,转新闻,小道消息,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样严格处理。因为胶是这个群存在与被大家认可的唯一理由,也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基础,丢了这个基础,这个群就成僵尸。 我们的胶粘剂群汇集了全国许多精英,许多人目前都是在国际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亚太区技术总监,公司技术副总),胶粘剂行业知名企业的老板都有好多位,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全国胶粘剂有名气的几个行业协会学会的理事长秘书长,全国这个行业的知名教授,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在这个行业闯荡了许多年,有着丰富的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及管理的经验,他们也很忙,要吸引住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来群里交流有收获,特别是对自己的业务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征求大家意见后定的,我是执行者,当然我也是一个规矩的制定者之一。许多人在其他群上的习惯不想改变,我行我素,不用实名,乱发广告,新闻八卦,但到了我们这个群要么改过来,要么请离开,执行起来没有面子而言。 当然我们每个星期周一晚上搞群专题,讨论胶粘剂中的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请教授们来与大家交流,周四晚上让大家在上面做做广告宣传,洽谈生意。开群第一天,一位朋友给我微信,我一位毕业生在群上给他介绍一笔生意做成功了(以前他们根本不认识),得到了利润。上个周四晚上一位群友发微信群上说,到十点半止,当天晚上群集市他下了6个单子,其中4位是他的老客户,2个是他的新客户。如果有朋友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大家可以看到我转发了他的内容。这个群的确让大家有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有做生意的机会。 大家一再要求下,我们群定于5月16日在上海群聚会,让大家从群上虚拟交流,变成现实中认识相见,已经有不少人报名了。 当然目前时间不长,要想让其持续长久,这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 我在这里说这话的意思,觉得科学网要想长久吸引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有一个理念,定下来的规矩让大家认可,然后严格执行。 科学网上胡说对方‘搞女学生’‘发展女学生为自己老婆’‘让纪委来查’‘学术水平很臭’等乱七八糟的话大肆流行,这个网不衰才怪呢。因为科学网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一个严格执行的规矩。这几年我们不少人没有缺这样的呼吁。 实话说,前段时间我也不来科学网玩了,太乱,烦。许多科学网朋友通过网上短信、电话、QQ、邮件让我不要生气继续来写,要不然可能我已经离开科学网周年了。 当今这个社会,任何商品及业务追踪到最后,就是服务二个字。为大家提供服务就能得到大家认可。 随便说说,不当之处,见谅!
1958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网的衰弱是正常的
热度 30 lin602 2015-4-19 17:33
今天博主袁贤讯申明离开科学网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883544.html 。其实许多博主也没有作任何声张,基本上不来发声了。 今天的科学网与以前相比,已经缺少了不少生气,有点老气横秋的样子了。 而且这种现象还会继续下去!许多人很少来写甚至根本就不参预了。有时候长时间来写一篇玩下。 火花越来越少,骂人越来越多,写博文的成本越来越高---不爽! 为什么? 我个人认为科学网缺少一个正确的理念,缺少一个有效的保护正常博主‘安全’的有效措施。甚至为了增加点击率,鼓励掐架,放任骂人马甲横行。 凡是在科学网上稍微有点名气的博文,那个下面没有一堆‘狗屎’?凡是在科学网上有点名气的博主,那个没有得到乱扔的莫明其妙的‘臭鸡蛋’?连程代展这样的‘老好人’,受了不少臭鸡蛋的攻击,让北大的一位女博主看不过去出来‘见义勇为’。 难道我们真的分不清什么是正常的争论,什么是人身攻击?难道我们的科学网真的分不清什么是学术争鸣或观点相争,什么是相互开骂,大打出手? 我的想象,科学网上的气氛应该是儒雅的知识分子,为学术,为中国的前途,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国的科学研究而发表看法,并围绕这些问题互相探讨甚至学术争论的场所。可以慷慨激昂,可以尾尾道来,可以谈笑风声,可以一本正经。台上是不同观点的对手,台下是互相尊敬的朋友!但是,事实不是这样! 科学网搞了一个数届的科学网博主顾问委员会,一百多人,发挥过一个作用吗,那怕做个面子也行呀。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委员会中许多人比整个科学网团队的管理理念要正确,但他们一点作用也没有发挥。 科学网兴旺发达的基础是要有一个科学网的定位与理念。我认为,科学网现在的理念就是人气与点击。有时候让我想起了一些新开店的打折抢购,抢购结束,这个店也差不多了。 拦臭鸡蛋的措施也没有,这个茶馆回头客会越来越少的。
4717 次阅读|47 个评论
Science的办刊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
热度 11 yonglishi 2015-1-15 11:49
SScience 的办刊理念及对我们的启示 石应江,齐国翠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社,西安市未央路 96 号 710016 , E-mail: yjs@c-nin.com 摘 要 为了学习美国 Science 的办刊理念,笔者深入该刊编辑部,与他们进行了全面交流。认为 Science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一,强大的编辑团队。其专职主编是优秀的学者,基本每期都有他们亲自撰写的社论;多数专职编辑来自国际知名大学,有很高的学术素养;编辑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其二,由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同行评议团队,有高水平的同行评议质量;其三,朴实的办刊目的。它出版跨学科的论文,要求论文有普遍的适用性,要能在某些领域改变人们的思想并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其四,悠久的办刊历史积累,非盈利性的办刊模式及AAAS为后盾。其五,良好的互动交流。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提出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Science 访谈 同行评议 跨学科 出版规模 影响因子 1880 年爱迪生投资 1 万美元创办《科学》( Science ),首任主编是纽约新闻记者 John Michels ,其后发明家贝尔加入。从 1894 年起,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担任总编,明确了杂志的读者群: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这期间曾两度停刊。 1900 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的官方刊物。 1962-1984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主编,建立了审稿制度。 Science 现为周刊,全年共 51 期,全球读者超过 100 万。它是同行评议跨学科综合科学杂志,报道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学科。“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 AAAS ,也是 Science 的宗旨。全年来稿 1.2 万篇,录用 8% ,有一百多位世界顶级的科学家组成的论文评议团队,发表的论文有 35%~40% 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 Science 在科学界的巨大影响力,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并运用到办刊实践中,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催生了一批优秀科技期刊。例如, 1990 年创刊的 CellResearch ,其 2013 年的影响因子达到 11.981 ; 2008 年创刊的 NanoResearch ,其 2013 年的影响因子达到 6.963 ,它们是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代表 。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在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资助下,笔者赴美国学习科学出版,期间多次到 Science 编辑部,加之 2008 年 9 月访问过 Science , 2001 年 10 月还访问过 Science 英国剑桥分部,所以对 Science 有一定的认知。笔者认为, Science 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性跨学科综合科学杂志,源于其悠久的办刊历史积累,编辑的独立性,很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及编辑质量,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同行评议团队,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的专业背景深厚的编辑,作者的国际性以及 AAAS 的坚强后 盾。 笔者在美国 AAAS 先后得到 Vaughan C Turekian , NatashaPinol , Joy Ma , Jake Yeston , Brooks Hanson , Ginger Pinholster , Earl Lane , Patrick McGinness , Catherine Matacic ,孙晨, Claire Chen , Salaeha Shariff 等等的热情接待。 为了和大家共享 Science 的办刊经验,也为了给希望了解 Science 一手资料的同行们一些面对面多次交流的感受和体会,特别撰写本文。 1 Science 的编辑团队 Science 有 120 位工作人员,在美国华盛顿、英国剑桥大学及其他几个国家都有编辑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Science 的编辑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有 26 位编辑,按照学科分工,其中,主任编辑 4 人,高级编辑 19 人,助理编辑 5 人,书评编辑 1 人,他们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利兹大学等 。编辑的学术功底很重要,当收到一篇来稿时,才能做出接受并送进一步评审或者拒绝的决定。同时,若审稿人评审意见不妥,也可以和审稿人辩论,以便给作者一个公正、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专业背景和渊博的知识有助于编辑和审稿人、作者之间的沟通。 Science 的主编都是优秀的学者,这是 Science 成功的关键。现任主编麦克纳特 (Marcia McNutt) 女士,是地球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此前,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及美国内政部部长科学顾问。曾于 2000-2009 年间担任 Science 编委会高级编委,她注重科学传播,而非商业化的出版业务,认为 Science 也需要适应新形势,走进公众领域。 2008-2012 年的主编布鲁斯·艾伯茨( Bruce Alberts ),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1993-2005 年连任 2 届美国科学院院长。 2003-2007 年的主编肯尼迪( Kennedy ),是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0 年至 1992 年任斯坦福大学校长,曾任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 )局长。 1996-2002 年的主编埃利斯 · 鲁宾斯坦不是科学家,而是出版人,在《光谱》工作时,由于对三里岛核泄漏事件的揭露性报道,赢得了美国期刊奖。 1985-1995 年的主编丹尼尔 . 科什兰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美国生物化学家学会会长。 2 Science 的编辑出版流程 2.1 审稿流程 Science 每年收到来稿 1.25 万份( 1996 年时为 6700 份,发表约 15% )。一般流程是,作者通过数据库平台将论文投到编辑部,首先由学科编辑筛选淘汰 20% ,剩下 80% 留给编委会初审筛选,这个编委会顾问团队由 100-120 人组成,他们对论文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决定,审议通过的论文只占投稿总量的 35% 。 Science 的顾问团队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杂志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和补充的。在金属材料方面,聘请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院士作为审稿人。这个顾问团队是通过数据库来对编辑部初选通过的来稿进行深度评议的。当然,也不是进入深度评议的论文都能够被发表,若仍被认为无突破性的来稿,也会被拒绝。 编辑部要求编委 48 小时内审回,并对来稿打分,从 Very exciting 到 Very low interest ,共分为 10 级,得 6 分或更高的稿件才送深度评审,该过程大约需要 1-2 周。编辑部还要求编委建议 5 名深度评审专家。编辑在决定是否将某篇论文进一步送审时,会将原审稿人的意见考虑进去,被认为最终不可能发表的论文将不再送审稿 。 由于当前的论文大部分跨学科,一般请 2-3 位评审人评议,外审时间 7-10 天。根据专业内容,有时还增加评审人。如,有的论文实验数据很好,但结论太小众,读者可能缺乏兴趣和难以理解。那么,就将这些论文送给其他学科的专家审议,征求他们对该论文是否值得发表的意见。在 Science ,所有编辑还必须在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对论文内容做出判断:近期该学科有何发展,远期能否有重大跨越性成果?在深度上,能否被普通读者接受? 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委的职责是评判论文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同行评议审稿人的职能是判断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否可信、重要和具有广泛兴趣。此外,审稿人还有一项工作:给 Science 推荐一些重要方向和热点问题,然后,由编辑部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特邀文章;而编辑的作用是阅读全部评审意见,判断论文的评价如何、说服力如何、是否有致命缺点、是否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实验来完善、是否适合 Science 的读者群。通常,编辑一般在 7 天内对所有评语进行汇总,然后做出决定。 2.2 审稿人要注重双重角色的平衡 在论文评议过程中,审稿人要平衡好作为评审人和作者两种身份或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因为当他作为评审人时,常常要求作者更认真、更仔细修改,要补充足够的数据来支持结论,这些补充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作者却期望尽快发表,这就是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冲突。但是,审稿人往往也是作者,当他们是作者时,也迫切期望论文被尽早发表。另外,一些评审人在初审时很认真,但是在复审时,不认真审核作者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修改。所以,如果修改稿有错误或者有些作者为了满足评审要求而去造假,此时审稿人就不容易发现。作为科学期刊,作者的诚信是基础,编辑部通常认为作者是诚信的,只能在发现问题时才去纠正。 Science 隔 3 月会给审稿人发去经他审稿的总结报告,里面会有他审阅过的文章及打分统计,以及那些文章的最终结果,用这份报告去鼓励审稿人。 2.3 编辑加工 Science 的编辑是按照学科分工,如果是化学专业,那么就负责化学、生物化学及应用物理学科论文的编辑及来稿的评议,当然也处理其他一些学科的论文,看它们是否适合于出版或者进行进一步的评议。并与评审人讨论评审意见,决定是否要求作者补充内容,与作者讨论评审意见,提供建议。与其他编辑达成共识,以决定来稿的取舍。然后对接受的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编辑修改并送排版,跟踪论文的加工、出版过程,确保及时出版。同时,对一些有新闻价值的论文写一份简洁、易被大众接受的介绍,并及时转送 Science 的新闻部门,由他们负责新闻宣传及深度采访。 编辑每天要处理很多论文,有时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编辑讨论或者通过网络与在伦敦及其他地方的编辑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 Science 的论文数据库进行在线沟通。目前, S cience 已经将在波士顿、多伦多等世界各地的编辑部通过网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 Science 对科学传播的贡献 3.1 推动科学普及,充实美国科学文化 科学普及教育在美国面临着巨大挑战。前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在 2008 年访问过温家宝总理,他回到编辑部后感慨地说,当前中国的政治家都有纯科学的背景,而美国的高层政治家,拥有科学背景的人不多,无论是总统还是两院议员。如果美国拥有深厚科学背景的政治家再多些,那么,美国的科学教育工作会有很大进步,效率会更高。 Science 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发表那些被大众广泛欢迎和有兴趣的论文,并将它们作为封面论文去推广。天文学是大众比较喜欢,又充满好奇的学科,容易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化学学科就不同,提到化学,人们容易联想到有毒、有污染、危险或者毒品。 2013 年 12 月,笔者在哈佛大学科学报告厅聆听了一场有关月球形成的向公众开放的科普报告会。该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为 Science 的封面文章发表在 2012 年 11 月 。对 Science 而言,这不是个例,因为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是 Science 杂志的主要目标之一。 3.2 出版多学科论文,启发公众的科学兴趣 Science 的目的是出版多学科的论文,让不同学科的读者都能读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出版相对少的论文( 20 篇左右) 是为了让杂志薄一些( 120 页左右) ,便于携带到飞机或者火车上阅读。 编辑部控制杂志规模,也是为了让人们每周有时间去读完它,并有兴趣去读读专业领域以外的内容,并受到这些跨学科内容的启发。 另外,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大概在 18 年前就规定,科学家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必须要部分投入到公共教育中 。因此,科学普及有政策基础,因此, Science 杂志也希望在美国科学家中创造一种文化,鼓励科学教育的发展。要在美国创造科学文化,科学家要与社区、学校等组织建立互动关系。 4 Science 的商业模式 4.1 用户付费的传统商业模式 Science 杂志发表论文是免费的。其资金来源共有 3 部分: AAAS 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收入。杂志社实行经营与出版分离的商业模式,发表什么论文由编辑部独立决定。目前,网络很发达,广告商在平面媒体上投放的广告越来越少,相应投放到 Science 的平面广告也在下降。 目前, Science 为没有实行开放获取,因为一旦放弃传统的向读者收费,那么,这费用就会转向广告商或作者。作为 Science ,即使向作者收费,也不能维持正常运转,那么,要么发表大量的论文,要么向作者收取高昂的费用。 Science 每年发表 830 余篇论文,如果将所有费用分摊到这 830 余篇论文,那将不现实。当然, Science 也有两种免费阅读方式,一种是论文发表一年后就可以在网络上免费阅读;一种是订户在网上的即时免费阅读。 Science 目前没有把内容全部在线无纸化出版的计划,纸质版仍将存在。已经通过网络在线数据库弥补纸质版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上的不足。纸质版的优势是容易携带,在线数字化出版的优势是低成本、绿色节能、多媒体丰富多彩。纸质版与在线版将并行一段时间。 4.2 探索作者付费的开放获取模式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水平论文越来越多,但是 Science 印刷版能容纳的论文数量有限,使一些非常重要并能引起广泛兴趣的论文被拒绝。然而这些作者仍希望将论文发表在 Science 这种质量高、发表速度快、读者群大的著名杂志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扩展目前 Science 的报道范围, AAAS 将在 2015 年正式创办一份数字化开放获取期刊 Science Advances 。它鼓励发表具有变革意义的研究论文,不限制具体的学科类型,这本新期刊将致力于提供快速发表的途径,只接受综述和论著两类文章,一些优秀的论文将会在 Science 上通过新闻和评述进行推荐。 Science Advances 将依靠作者支付出版费运行,收费标准参考同级别杂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 , 4800 -5200 美元)。通过数字化出版模式,出版规模只受论文的质量的约束,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Science Advances 将采用许多学会期刊的编辑模式,吸收研究人员进入编辑队伍,不采用完全独立的专业编辑人员。由主编领导副主编,这些副主编将由活跃的科学家担任。论文一旦接受可以立刻公开在线出版并提供免费下载,接受论文的唯一标准是学术质量。 Science Advances 的行政工作由 Science 总部负责,以快速提醒审稿专家,并保持稿件处理速度。那些由于出版容量原因,而无法在 Science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科学:转化医学》( 2009 年 5 月 6 日 创办)、 ScienceSignaling 《科学:信号传导》( 2008 年 1 月创办) 3 本杂志发表的优秀论文,可以自动转给 Science Advances 发表。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论文发表过程不必要的审稿负担,加快学术出版的速度,缓解审稿专家的压力,减少作者反复投稿的可能。 Science Advances 的创刊意味着传统的出版模式正面临的困局,不得不尝试在线出版模式。我国科技出版界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些学者也十分关注国际新刊创办动态 。 5 Science 对影响因子及学术造假的态度 5.1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最好指标,但不能用于评价论文 近年, Science 的影响因子在 31 左右,但编辑部不追求高影响因子。 2013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 Randy Schekman 在英国《卫报》( The Guardian )发表文章,宣布他的实验室将不再向 Science 、 Nature 和 Cell 投稿。 Randy Schekman 认为,这些世界最著名的期刊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走捷径,在华而不实而不是真正重要的领域进行研究 。 Science 编辑部副主任 Jake S Yeston 博士说,一篇论文质量是否高,要看科学界对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而且,引用过程是民主化的,引用越多,说明这篇论文越重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看这篇论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社交媒体对论文的转载和评价,因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科学论文传播、评价的新的高效渠道。 The Guardian 的论点是基于作者只关注 Science 等的品牌,只注重其影响因子,通过期刊的影响因子去评价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偏离了应关注于这篇论文是否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引用。作者关注 Science 、 Nature ,关注影响因子,这不是期刊本身的错。作者从根本上还是希望在知名度高、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Science 的目标也是发现并发表顶级的科学论文,因此经常参加各种重要的学术会议,向优秀的学者及其团队组稿。 5.2 杜绝学术造假,需要学者自律 关于学术造假, Science 有深刻的教训。 2006 年,由韩国首尔大学揭发,被世界广泛关注的论文造假事件是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这些文章发表在 2004-2005 年间 Science 上,直到 2009 年,韩国相关法院才判决论文数据部分造假。 Science 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结果表明:尽管这几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杂志社却对其蓄意造假无能为力。因此委员会建议今后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被更严格地审查。时任主编布鲁斯·艾伯茨博士说,学术造假是很可怕的,应该严惩。因为这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其他科学家也很有可能复制这些被虚构的数据。哈佛大学最近也被查出学术造假新闻,有教授在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时涉嫌伪造数据,因为科学家也是普通人。因此,应该对科学家进行学术道德教育,教育他们要有正确的科学文化 。 美国有科学诚信办公室 ,它有一套完整的调查学术造假的程序。首先由所在的大学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内部审查,其次是政府层次,政府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Science 一旦怀疑投稿人有学术造假可能,可以质询投稿人所在的机构,尽管如此, Science 对论文造假问题的处理是一件两难的事情。因为编辑部没有权利去处罚作者,只能将作者造假情况向作者所在机构通报,由所在机构去调查处理。但是这种调查处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编辑部必须等待调查结果再做出反应,只好在等待和被抱怨中煎熬。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训也不少,为此中国科学院在 2007 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 6 Science 与中国有良好的互动 6.1 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合作 Science 和中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 2014 年 1 月,李克强总理接受了现任主编麦克纳特博士的专访,李总理希望 Science 继续支持中国科技事业进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向国际社会积极传播中国科学界的声音,扩大中外科研成果交流互鉴 。麦克纳特博士在 4 月 3 日 的 Science Express 以“李总理和我”为题,撰文赞叹李克强总理的科学理念 。 此前,在 2008 年,时任总理温家宝接受布鲁斯·艾伯茨主编的专访,并在当年 10 月 31 日的 Science 上发表社论《科学与中国现代化》 。在 2000 年,时任主席江泽民接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的专访,并在当年 6 月 30 日的 Science 上发表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 。当然,也有争议, 2010 年 9 月,科技部认为其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中有关问题失实 。 为了加强与中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早在 1977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代表团就访问了中国,中国科协在 1979 年回访问 AAAS 。在 2007 年 10 月, Science 成立了北京分社。 2008 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 。因为 Science 认为,中国高度重视科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开展对外科学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人才,这将有力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6.2 EurekAlert! 中文版,中国和世界的科技交流平台 EurekAlert! 中文版是由 AAAS 主办的一项全球的互联网新闻服务。它向大学、医疗中心、期刊、政府机构、企业和其他从事科研的机构提供一个向媒体发布信息的首要平台。还向公众提供新闻和信息来源。 EurekAlert! 中文版提供的新闻和信息涵盖所有的科学、医学和技术领域。 作为记者和自由撰稿人可通过 EurekAlert! 中文版获得禁止提前报道的和公开的重大新闻、同行评审期刊、专家库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EurekAlert! 中文版欢迎公众访问并可存取其中文版的几乎所有栏目,但不包括禁止提前报道的新闻栏目和专家数据库。 6.3 支持中国创办英文版 中国科协为了提高中国科学的国际影响力,积极鼓励创办英文版,并做了一些实践, 2013 年在前期多年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基础上,牵头与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6 部委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来支持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 。 Science 认为,在中国创办英文版,用英文发表原创于中国的论文,参与国际科学竞争。以化学领域的论文为例,二战前,优秀的化学论文大部分用德文发表,因为那时德国的化学学科领先世界。但今天,来自德国的化学家要在世界交流,就需要用英语。现在中国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在不断增多,如果 20 年后,世界上顶级的论文大部分用中文发表,那么西方的科学家都得学习中文。 7 对我国科技期刊办刊的启示 7.1 要有杰出的编辑队伍 要办好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首先要有一支杰出的编辑队伍。其专职主编要由热心于科学出版工作的院士或者优秀学者来担纲,他们要亲自审稿并撰写评论。专职编辑要由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博士后担纲。他们必须热爱编辑工作,要舍得花一生去品读论文,写好论文,编好论文。 7.2 要提炼出明确的办刊宗旨 没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就无法确定发表文章的重点方向、文章风格,无法培养固定的作者群,更无法实现精神传承。 Science 自 1900 年成为 AAAS 会刊后,始终贯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并且从论文选择上得以体现,即,发表具有广泛读者基础的论文,并辅助以科学新闻共同构建了 Science 的报道框架。我们在办刊实践中,究竟有几家期刊有明确的办刊宗旨,并能在办刊过程中得以落实?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有关学术期刊清理认定工作中对办刊宗旨的检查就是一种回归 。 7.3 要有准确的读者定位 没有明确的读者定位,就无法形成特定的办刊风格。 Science 创办初期,尽管有爱迪生、贝尔的支持,也经历 2 次停刊的考验,在几经波折、易手的 14 年后,才确立了科学家、研究人员及有一定科学知识背景的人是其读者群,到今天,才能拥有百万读者。我们的学报,很少考虑读者群,所以发行量不多。即使创刊于 1915 年的我国自己的《科学》,也经历了从学报加科普转为学报,再转为科普的变革,正因为转为科普,在学术影响力方面,离美国 Science 的差距越来越远。 7.4 要引领和促进科学发展 Science 之所以成功,体现在对发表论文的精心选择上,他们的编辑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发表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而且学科广泛、深入浅出,久而久之, Science 就成为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欢迎。反观我们的科技期刊,越来越成为硕士、博士论文的平台,成为职称论文的秀场。疲于服务作者,少有思索和践行引领科学方向之理想。 7.5 要有来自世界范围的审稿人及作者队伍 要有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及审稿人队伍,他们要真正为编辑部工作,在审稿时执行很高的同行评议标准;同时,作者要来自全球该学科的顶尖团队,并具有国际性,这样有助于发现和吸引全球最优秀的论文。 7.6 要勤于创新,探索数字化出版,做大做强 Science 是非盈利性期刊, 1996 年在主编的带领下,开始了网络化办刊实践, 建立了高效便捷的投稿审稿数据库和网络出版平台,实现了快捷的在线出版。 从而使发行量、读者面、传播手段得到有效改善,实现论文传播的多媒体化。然后又根据学科发展,创办了 2 个新刊, 2015 年将创办数字化开放浏览期刊。同时,以 Science 品牌为引领,由专门的经营部门去开展广告、会议、培训等等多种经营活动,拓展了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期刊的发展壮大提供财政支持。但是, 在我国,创办新刊需要审批,在时间和品种上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的期刊,由于小而散,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规模化,导致期刊的发展后劲不足,缺乏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董尔丹 , 徐岩英 , 宋玉琴 等 . 自然科学领域著名期刊简介 : Science 周刊 . 中国基础科学 , 2004 , (4):59-62 2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help/about/about.xhtml . 3 张利军 . 《科学》主编谈《科学》 . 编辑学报 ,1997,9(1):57-58 4 荆卉 . 《 Science 》的选稿标准、审稿过程及其电子版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9(2):128-129 5 柳建乔 . 由美国《科学》所想到的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0, 11(2): 131-132 6 魏秀萍 . 中国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12(S):1-3 7 王应宽 . 美国《科学》杂志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启示 . 出版发行研究 , 2004(12):80-83 8 赵新 , 陈月婷 , 刘延华等 . 对国外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观点综述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17(1):10-13 9 吴锦雅 , 王征爱 , 陈旺忠等 .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编辑学报 ,2007,19(S):19-20 10 刘清海 . 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定位与发展 . 编辑学报 ,2007,19(S):17-18 11 刘远颖 , 刘培一 . 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18(1):191-194 12 张宏翔 . 国外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经营发展的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7,18(5):729-732 13 游苏宁 . 对科技期刊国际化有关问题的反思 . 编辑学报 ,2008,20(1):1-4 14 颜巧元 , 张亮 , 王菊香等 . 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频率问题与对策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21(2):177-180 15 朱广清 . 《科学》杂志成功秘诀在哪里 . 科学时报 ,2011-05-09A1 要闻 16 魏健 , 王大明 . 《 Science 》及其网络版研究 . 青年记者 ,2011(16):86-87 17 沈紫坪 . 美国科技期刊成功的原因及启示 . 出版科学 ,2011,19(1):85-88 18 程磊 , 李党生 . 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以《细胞研究》为例谈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传媒 ,2011(10):36-39 19 韩燕丽 . 创办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 . 科技与出版 ,2011(4):25-26 20 刘凤华 . 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编辑模式比较分析及其借鉴之处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23(6):914-917 21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help/about/staff.xhtml . 22 祖广安,柯若儒,钱浩庆 . 访美国《科学》杂志社记实 . 编辑学报, 1998 , 10(1) : 49-51 23Robin M Canup. Forming a Moon with an Earth-like Composition via a GiantImpact. Science ,2012:338(6110): 1052 24 陈朋 . 美国科学教育新动向 . 外国教育研究 ,2012,39(2): 75-82 25Marcia McNutt, Alan I Leshner.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2014,343(6172): 709 26 任胜利 . 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及相关思考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2, 23(5): 701-704 27 Ian Sample.Nobelwinner declares boycott of top science journals. http://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3/dec/09/nobel-winner-boycott-science-journals 28 腾讯科技 . 腾讯网独家专访美国《科学》杂志总编辑 . http://tech.qq.com/a/20101022/000263.htm . 29 徐瑞哲 . 《科学》如何学术防腐 . 解放日报 , 2010 年 10 月 18 日 08 版 30 夏庆民 . 从干细胞研究丑闻谈科技期刊的尴尬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18(3):483-485 31 王阳 , 程晖 . 论美国科学不端行为调查的科学对话模式 . 中国科技论坛 , 2009(12):140-144 32 中国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 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7,18(2):202-203 33 中国科学院 . 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7,18(2):204-205 34 李克强会见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麦克纳特时强调 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3/c_118950641.htm . 35 Marcia McNutt .Li and Me. Science , 344(6180):127.DOI: 10.1126/science.1251293 36 WenJiabao. Science and China 'sModernization. Science , 2008,322(5902):649 37Jiang Zemin. Science in China . Science , 2000,288(5475): 2317 38 新华网 . 科技部回应美国《科学》杂志刊文:有关问题失实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1/08/c_12751183.htm . 39 科学基金杂志部与美国《 Science 》杂志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 中国科学基金 ,1998 ( 4 ) :42 40 张爱兰 .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办刊初探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3,14( 专刊 ):758-760 41 中国科协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8/n35758/n39435/n39450/14206268.html . 42 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 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 .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8/n35758/n39435/n39450/15013509.html . 43 关于下达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项目的通知 .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8/n35758/n39435/n39450/15215926.html . 44 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 . http://press.gapp.gov.cn/reporter/contents/245/201244.html . 原原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第11期。http://cjstp.ijournals.cn/cjstp/ch/index.aspx 石应江科学办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pdf
个人分类: 科技编辑|1097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浪淘沙----理念正确的高校‘长寿’!
热度 11 lin602 2014-12-14 11:17
中国的高校经受着变革的洗礼,全世界的高校在当今一体化,交通与通讯如此发达,网络及交通费的降低,人员流动方便的形势下,逐步发生重大的变化。 摩托罗拉及诺基亚的兴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 原来我们只知道村里的事情,过了几里的事情就不知道了,买东西局限在自己庄子上,不会跑到多少里外的地方买普通用品。但是,现在不但可以在国内网购,还可以通过网上直接支付,从世界其他地方买自己合适的商品。 教育呢? 从孔子时代的教育到目前的教育,不得不承认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世界上几百年前最厉害的大学,在美国的后起之秀高校的冲击下,也‘英雄不提当年’。 1977年恢复高考时,北大、清华、中科大包了中国考分最高的学生,而且这种现象延续了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们可‘牛’了,享受着‘上帝’的感觉。如今,这几所高校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数的优秀学生背对着这些‘老英雄学校’,只能靠回忆来聊以自慰。 必须看到,这种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因为网络、通讯、交通、生活水平提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就如以前一个村庄似的‘情形’。曾记得,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定,全世界的人几分钟内就全部知道了。早上从南京出发,十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坐在美国纽约的酒馆里喝酒。自费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学读书,现在已经不是富人的专利,光南京就有许多工薪阶层的孩子出国读书。 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外表好象是欣欣向荣,但是,在办学理念上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好的高校,别说跟,追都够呛,更谈不上超了。因为我们的高校还是‘僵硬的体制’,将模仿当时髦,将过时当流行,甚至将高校资源做成了为一些人利益服务的工具。 特别可怕的是,世界都在变,都在研究变,如何变。而中国的高校要求的是‘不变’,一切照‘文件’执行,普通教授们的探索是无法运行的,也没有人关心,甚至被认为是‘不安心工作’。 有多少中国的高校有自己理念?让我想起了流行服装与流行歌曲,这种流行会昙花一现! 中国目前的招生指标与招生计划还会有段时间,但是,这日子好象不会太久了,因为许多孩子与家长有其他选择时,中国的高校不行到国外读书时,这种招生计划下的办学铁饭碗就难说了。 我们已经听到了‘西方强校高等教育的炮声’,但我们还昏昏欲睡。 轻轻的问一句,你们学校有人研究高等教育吗?再问一句,如果有人研究高等教育,这些研究的人员水平如何?学校鼓励教授们进行教育探索与改革吗?有人过问这事吗?如果教授们想探索,会得到关注与支持吗?我倒是经常看到,许多教育研究的课题成为许多大学干部们的项目经费,许多不做教育的官员做着重大教育相关的项目,他们能够研究出什么? 办学理念,走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路,才会让自己的高校长寿!
5415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从这几个例子能够看出什么?
热度 10 lin602 2014-6-3 07:26
说几个例子: 1 有个朋友是我高中同学,读中学时正好是文革后期,张铁生交白卷非常吃香的年代。那时候是工农兵大学生,学习好坏与上大学是没有关系的,但他还是学习认真,成绩很好。但家庭成份不太好,上大学是没有一点希望,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有个当时的干部子弟当他面嘲笑他说:‘读书好有什么用’?按照当时民间流传的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顺序,这个干部子弟再过年把就稳上大学了。命运开了一个大玩笑,1977年恢复了高考,这个学习好的根本不可能上大学的普通人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大学工作,而那个笑话他的干部子弟,与大学无缘,一直就在当地做了一个普通职工一生。 2 有个熟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公派到国外读研究生,研究生一毕业就回母校工作,因为是某部所属十多所高校中第一个国外回来的博士,而且是在高校非常低潮的年代回来,加上工作认真,科研做得也不错,人的品德也很好,很快当上了主要校领导(内心他还真不想做,任命他的时候他都觉得不爽,我可不说假话),后来是全国人大代表。事业工作做得都挺不错的。他们一批人出国的不少,但当时回来的人非常少,他第一个回来了,他走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路。而后面再回来的海龟,这个机会就非常少甚至没有了。 3 有个我的师兄级的熟人(不是一个导师),研究生毕业到另一所大学做大学教师,教基础课。90年代正好大办公司的年代,许多人是‘身在曹营身在汉’,加上高校工资非常低,他随着大流,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就出去跑销售,不看资料不做科研不写文章。挣了点小钱,还真不多,结果同学们基本上都上教授了,他还是讲师,后来公司办不下去了,毕业十多年后就在职读母校的博士,他的博士导师是他的研究生同学。好象到现在他还是中级职称吧,最多副教授(不敢肯定)。住的学校的房子,但是二室一厅的,讲师级别的房子(单房子现在就亏不少钱)。现在已经专职教师不干其他事了,但基本上是混日子了。但人是非常聪明的。 4 有个熟人,本科及研究生的学校都属于211吧,研究生毕业后到一国营大公司的研究所工作,研究所给他一个研究项目,负责人是所领导,他这个青椒具体做实验,产品产业化了,技术在他手上,负责的领导还真不清楚技术细节。后来他调到一省级研究所工作,做研究室负责人,带一帮人搞开发,2000前后又调到一所大学做教师,当时是高校低潮期,许多人不愿意来大学工作。他一直坚持做着最早的研究方向,当然后来又扩展了许多。结果不但是博士导师,而且产业化项目非常多(在研究所工作时就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许多企业的技术都是依托他,经费不愁,收入不低,专利不少,得奖多多,是一些市科技局的座上宾级的‘专家’,还当上了学校的中层领导。 这四个例子的主人公都是我非常非常熟悉的人,这些例子给人一个启示,‘随大流’是不容易突出的,凡是做出点‘真’成绩的人,要有自己的信念,走自己认准的路。 平庸,经常是跟着别人走的结果。
3623 次阅读|24 个评论
北美大学的事情没有做过那里教授是不知道的
热度 11 Majorite 2013-12-1 23:52
北美大学的事情没有做过那里教授是不知道的 科学网周末编辑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看上了《违约的代价,浅谈在美国的经历》一文, 把它加精置顶,作为“主旋律”弘扬。 【我就记得土木系还是电子系的一个新来的助理教授招的一个学生才半年就走了,最后系里还得讨论剩下半年的资助怎么办,这是个很恶劣的例子。虽然大家都说那是那个学生个人选择,但个人选择多了,对整体来自中国大陆人员的看法最终变得很负面,地质中心就开始规避风险,少招甚至不招中国大陆的人员, 很多教授也开始少给或不给大陆学生OFFER,除非能够确认他能完成学业(比如推荐人是熟悉的人),然后就出现了我在那边的局面。】作者如此写道。 作者竟然连那个“才半年就走了”的学生与其导师是土木系还是电子系都不知道,这样的故事纯属道听途说。学生走了,“系里还得讨论剩下半年的资助怎么办”,更是外行话, 让人笑掉大牙。北大那个林青作者, 中文表达基础似乎不靠谱, 说了半天,竟然连啥“ 约”都拿不出来,既然本来就没有“约”, 为何还叫“违约”,“代价”何在?“违约人”究竟受到美国的什么惩罚?档案被扣压? 驱逐出境? 绝大多数归国留学生,在国外做学生、博士后或进修生,而不是教授,对国外大学内部运作与办学理念并不知道,其中少数人在“谢绝导师极力挽留、大学或公司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之后,不懂装懂、胡吹瞎侃,自我贴金,不足为信。 其实,北美大学内部的事情没有做过那里教授的人是不知道的。 我有个感觉,科学网周末值班编辑好像是个临时工, 否则那样硬伤满面的文章怎么还置顶呢,不是自我暴露无知吗? 参考文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746099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4457 次阅读|24 个评论
理念是不是文字游戏?
热度 17 gfcao 2013-5-31 11:25
“理念”一词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什么教育理念,办学理念,人文理念等等,你真的有理念吗? 所谓理念即理性化的想法,也可以称为观念。 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它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 理念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做某种事情的方式方法,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同信念的人注定有着不同的理念。因为信念是一个人的信仰,而理念则是一个人在信仰指导下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仰或者信念,他做事也就无所谓理念。 这个世界有信念吗?你的信念是什么?如果你没有信念,还在大谈特谈什么理念不觉得有点可笑吗?理念是一个人心灵深处信仰的具体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念既不是琢磨出来的,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理念随着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恐怕就不成其为理念了。遗憾的是,如今理念不过是一些人的文字或语言游戏,你从这些人高谈阔论的理念中一点也看不出新意与特色,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理论上讲,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可你打开各个学校的网页,或者去拜读一下他们的相关文献,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1 、必定紧跟潮流,绝不敢标新立异; 2 、所谓学校理念不过是领导的理念,所以当领导更替时,理念多半也会发生变化; 3 、理念与现实常常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身在其中的人对此一定会有深切的体会。我们掉在了一个致命的怪圈里,一方面,我们大谈特谈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理念,有的只是夸夸其谈与折腾。 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水磨的功夫,然而,我们似乎以为像全民大炼钢铁一样一定可以造就出一个教育强国。刚才我还在与一个老师谈论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与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也许缘于教育理念上的差别。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家都在追求卓越,而卓越的唯一标志就是升学率。我们不仅要求大部分的学生都成为精英,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通才。西方则不同,他们不仅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精英,而且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不求全面发展。哪种教育理念更值得提倡?现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一种教育让所有人都成了实际的庸才,另一种教育则成就了天才。 我们无法改变现实,因为教育问题的根本在教育之外。只要老百姓认为只有成为精英才能改变命运、才能生存,教育将注定成为全民精英化教育。我们一直在说教育早已不是精英教育,问题是,在一个精英至上、“英雄决定历史”的社会里,谁不想做精英?谁敢不做精英?教育不是让每个人都成就了自己,而是成了你死我活的角斗场。如此残酷的现实,指望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与少年无疑是痴心妄想。 若干年之后,若干代之后,这个社会将是什么样?教育将是什么样?我们无法预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仅仅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口号,说的天花乱坠,做的不着边际,那么,未来必然多了几分不确定性,而要为这种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伤害买单的将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子弟。这也正是一些人热衷于不断创新理念的根源,因为他们不需要承担后果。
个人分类: 杂文|5906 次阅读|21 个评论
有感:邱会作坚信文革自己无罪、林彪清白
热度 1 lzxun123 2013-5-28 19:30
新华网转发《新京报》文章:《周强任职最高法两月 多地密集平反冤假错案》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28/c_115928515.htm 据 邱会作的追悼会 2002年8月5日 在北京八宝山低调举行这一事实来看,邱会作的坚 信 (文革自己没错) 没有错,这又是一起不能张扬的错案。近几十年,我们到底错判了多少案子,又有多少冤死屈死的人,多少人为破碎的家庭和相关的悲剧?又有应该对此负责的罪人毫无愧疚之心? 这样的情形何时才能终结?人民何时才能盼来“不做亏心事就不怕鬼敲门”的艳阳天? 邱会作 的起落人生 陈祥 《凤凰周刊》2013年15期 来源: 凤凰周刊 邱会作是解放军后勤部门的元老,他从红军时代起便从事军队后勤工作。从1960年到1971年,他是解放军首任总后勤部部长。 林彪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他和时任总参谋长的 黄永胜 、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海军党委第一书记李作鹏一起被捕,此四人被称为林彪的“四大金刚”。 落马、审判、关押、出狱、地方安置,四人的后半生命运皆如此。除了黄永胜由儿子黄正写了一本纪实文学著作《军人永胜》,其余三人皆留下了回忆录,全在香港出版。这四位曾经的军队高干早早脱离了体制,所以他们的回忆录跟从体制内离退休的老将军们的回忆录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邱会作的回忆录,虽然真实性需要考证,但写得尤为详细。 生命中的两个重要时刻 在邱会作大起大落的一生里,有两个时刻让他终生难忘,或者说这是改变他的命运的转机。 1934年的金秋十月,红军长征即将开始。邱会作做了许多后勤筹备工作,他不仅了解中央机关将退出中央苏区的秘密,还更清楚红军的真正实力。国家政治保卫局担心,邱会作开小差会给全军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便决定把邱会作“彻底保密”掉(即秘密处决)。 某个黄昏,邱会作被突如其来的人绑了起来,来人给他出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签署的处决手令。不管邱会作百般辩解和喊冤,他还是被绑赴刑场。就在半路上,迎面走来了周恩来、邓发和邱会作的上司、军委供给部部长叶季壮。据邱会作回忆,他死死盯着面带惊愕表情的周恩来,周恩来扭头对邓发说:“他还是个孩子,交给叶季壮带回去吧。”这句话救了20岁的邱会作。死生一瞬间,邱会作念念不忘这次脱险,他把罪责归到王明的左倾路线上。 他得以幸存,但许多后勤部门的战友死于政治保卫局的清洗。政治保卫局的大清洗,带给邱会作以及同仁们深深的恐惧,这些恐惧远甚于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他们只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工作,谨慎得不敢多说话。 另一幕场景,是1971年9月2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来开会的“四大金刚”在这里被捕,在被带走前,邱会作噙泪对周恩来说:“我相信毛主席,相信中央,也相信我自己。”多年以后,邱会作一直坚信,虽然从来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变成了反革命,但是当党不相信你的时候,更是要相信党,唯有如此,活着才有信念。 邱会作被中央警卫团战士带到地下室,直接上汽车,两边各有一名警卫人员将他的双手紧压住。当汽车进入位于顺义的卫戍区警卫3师营房时,邱会作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从此宣告完结。 红军时期的惊悸虽然来势汹汹,但很短暂,只是瞬间决定了他的生死。而作为林彪集团主要成员被捕,使邱会作就此从高位上跌落,且相比较“文革”期间被打倒的众多党政军干部,邱会作没有获得平反的机会。他认为这是最大的不公正。 戎马岁月 在这两个命运攸关的时刻外, 邱会作 的一生相比其他高级军官的回忆录,要显得平淡、枯燥些。这是由邱会作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碌于后勤工作。征粮、征集物资、筹办军饷、办副业生产、记账、建设兵站……后勤岗位上缺乏一线指挥员亲临矢雨指挥战斗的种种精彩故事,因此在写回忆录时不容易出彩。但不惊心动魄并不意味他的工作不重要;相反,后勤工作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环,战争说到底还是比拼资源消耗的过程。 邱会作是江西兴国县人,此地因“盛产”解放军将军,而被冠名为“将军县”。邱会作的一家三代都参加了苏维埃工作,祖父是检查站站长,父亲是村土地委员会委员,母亲是妇女挑担连的排长,哥哥早他加入红军并在长征中阵亡。邱会作从参加儿童团查路条做起,15岁加入红军,最初是当“超编的传令兵”。 邱会作还算读过几本书,这在红军中比较难得,所以他马上转任连部的文书。在执行完一次新兵护送任务后,他被调到团部宣传队任宣传员。邱会作见证了清洗AB团运动,年幼的他一度以为自己所加入的共青团就是AB团,惶惶终日。他平安度过了反AB团时光,但亲眼所见刀砍脑袋、石头砸头的处决情形让他记忆犹新。 中共定都瑞金后,邱会作进红军学校学习马列理论、战斗条例、天文地理、数学和财务原理。他认为接触这些全新的文化,是一次启蒙教育。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总供给部,从此走上漫长的后勤工作之路。他最初担任机要统计员,统计全军人员、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除了部长杨至诚和政委叶季壮外,只有他一个工作人员知道这些机密。 长征前夕,除了差点丢命的那幕惊险外,他奉 周恩来 命令完成了一项机密任务——炸毁兵工厂、药品材料厂、仓库,埋掉浮财。一切工作由他指挥政治保卫局的一个班来完成。 长征开始,邱会作主管供给部队的行军,虽不需要冲锋陷阵,但负重翻山越岭不是容易的差事。沉重的负担让运输部队苦不堪言,最终中央同意轻装行军。邱会作因工作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军委四局三科科长。四局主管军务、行政和军委直属队的行政、供给、卫生等工作。有一件事让邱会作津津乐道,到陕西哈达铺时,邱会作给 毛泽东 送上了一堆过期报纸。毛泽东正是从这里发现陕北有刘志丹红军活动的信息,这可视为改变历史方向的偶然事件。 红军到达陕北后,邱会作任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粮食部供应局长,为东征做准备。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中央军委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这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大军云集在土地贫瘠的陕北,吃饭和穿衣成为迫在眉睫的两大难题。邱会作及后勤同事们想方设法多方经营,也只能让大家吃个半饱,最后靠两种解决方法并行:军队开展生产,从延安分流更多人去各根据地。邱会作本人也被派往胶东,后改为豫皖苏新四军根据地。他于1943年受令回延安培训,在安徽到延安的路上跋涉了13个月,导致错过了延安整风。 抗战结束后,邱会作被派往热河,随后转战东北,任八纵政委,军队改番号后任第四野战军45军政委。之后的履历便是辽西会战、平津会战、衡宝战役。 从高处跌落 邱会作没有参加朝鲜战争,而朝鲜战争对于中共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是一次重要学习机会。尤其是后勤工作,这是解放军首次走出国门作战,无法有效依仗就地征收和民工运输的两大法宝。邱会作在1954年重返后勤战线,从广州调往北京。 在全军现代化建设的草创阶段,邱会作面临的困难很多。国家经济实力的虚弱,使得主管物资分配的总后因为手头匮乏而很难处理好各部队提出的要求,挨骂成为常事。同时,很多功勋卓著的战将们以内战时期的经验,认定后勤不过是管柴米油盐的,只有看病需要点技术。因此,很多退居下来的人被塞入总后任闲职。邱会作一方面要在一片空领域里规划建设框架,一方面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凭这点来看,他是一个非常精细能干的人,因为任何改革都是触动特定群体利益的事。 医疗卫生、财务制度、军服、物资供应、总后机构……邱会作做了一系列的修改调整,还有完成选择后方基地、战马生产等任务。三年饥荒时期,邱会作配合国务院的工作,调拨军队储备粮救济各省。他还秘密造访地方视察灾情,留下了生动的记录。在广西横县,县委书记已经躺在床上起不来,只会流泪示意,直到吃了邱会作一行带来的粮食后,方才能坐起来交谈。 困难形势下,全军只好开展生产救荒,并取得了效果,但邱会作也受到不少指责,如与民争利、破坏资源、生活改善会影响训练、出生产事故等等。熬过困难期后,又开始大力建设国防,到了1962年,则是全面备战。邱会作的最大任务是要准备300万军队作战一年所需的物资,他耗时6年完成。 此后,波及党政军高层的政治运动一波波卷来。先是罗瑞卿被打倒了,紧接着是“文革”爆发,邱会作被总后的造反派“红纵”揪斗一番,后得到林彪和周恩来的保护而脱险。随着林彪地位的升高,邱会作作为亲信自然步步高升,他在1967年成为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直至林彪事件。 林彪集团和“四人帮”一起公审时,邱会作的罪名是跟随林彪从事反革命活动并迫害他人。邱会作不承认这些,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林彪是清白的。这样的理念一直伴随他度完余生。当他下葬到故乡兴国县后,一块石牌上刻着周恩来在1967年3月30日《在总后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周恩来称赞他是“称职的后勤部长和坚定的老红军”。 2002年8月5日,邱会作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低调举行,官方没有以“同志”称呼。历尽荣辱盛衰,一代风云人物就此化作历史。
个人分类: 随笔|665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圣经》渗透着中华文明文化理念
热度 1 贾克功 2013-5-20 10:58
摘自——流波《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 第十四章——圣经的中华溯源 从糯到夷进而分化成百濮百越再加上白民黑民的形成,地中海沿岸浸润着伏羲神糯炎黄的文明文化历史,这一切又深深地渗透于《圣经》的方方面面。 ● 上帝是黄帝,有邰氏(犹太人)是使者 《圣经》深受古糯民创造的苏美尔文明文化的影响,苏美尔人的《汉谟拉比法典》在黑色玄武石碑上显示的是太阳神沙马什为两河流域人民立的约,由两河流域的统治者汉谟拉比代沙马什执行。 “太阳神沙马什”显然是石头母亲太阳崇拜的遗风,“沙马什”还是“石(萨)姆氏”,证明苏美尔人是来自长江流域的早期石头萨姆太阳崇拜的糯民,“汉谟拉比”中的“拉比”姓氏浸润着“糯”的亘古烙印。 后来中央黄帝政治集团在意识领域对地中海流域的征服是成功的,这里面有历代西伯、祝融以及后来犹太人的艰苦历程,而犹太人双重的身份——黄帝家族父系血统和炎帝母系因缘更使他们在中东的生存之路险象环生,步履维艰。《圣经》中也反复说上帝选中有邰氏家族承担起重任,也是与他们家族的这种族源有关。 在黄帝后的几千年的统治征服中,在对中央黄帝权威的树立过程中,“上帝”诞生了,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上帝、帝、(昊)天。而“帝喾”则成为后来西方的“ God ”。有学者考证,中国古籍中,提到上帝近 180 次之多。汉朝学者郑玄在《史记》注解中指出:“上帝者,天之别名也。神无二主。”而在《圣经》中,亦有多处用“天”来表示上帝。 ●《圣经》是中央黄帝与海外中东诸多部族之间的通约 今天西方的学者信徒们认为《圣经》是耶和华对人立的约,其实呢,应是中央黄帝与海外中东诸多部族之间的通约,通过西伯、有邰氏族宣示于地中海沿岸的人们,他们唯一的信仰是中央帝,而不是过去的伏羲神糯炎帝或传统的巫傩万物有灵,遵守立约的便能赎罪得救。面对地中海沿岸众多的长江流域传统部族的阻碍,犹太民族只好自我安慰成是上帝——帝喾有意的安排。其实也没错,他们就是代表中央帝政治集团的旨意来“教化”先到这里的糯民的,无奈糯夷势力驳杂,他们的命运必然坎坷,是为上帝有意让他们经受锻炼。 在这里,当中央帝得知海内外势力又要开始部落联盟——即筑坛盟约建城建塔之时,想到了变乱他们的语言的招数,但由此也使得全球在中华一统文明文化下的底线被突破,民族分化加快。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一变乱语言的使命竟然落在了炎帝后裔互人的头上。 互人部族——西方历史称腓尼基人的,突破中华象形文字大统,创造了字母文字,从此,天下大九洲开始纷呈独立文化格局,黄帝势力驾驭大九洲越发艰难。中东历史也记录说地处迦南之西南靠近地中海边的腓尼基人长期频频袭扰以色列人,在捍卫民族独立安宁、捍卫唯一真神信仰的斗争中,兴起了以色列早期的“先知运动”。这就是希伯来圣经中的《士师记》、《撒母耳记》所记载的“神人”、“先见”、“先知”叱咤风云的活动。这段历史被后人,特别是被掳期间的一些史学家整理和编纂成书,他们深刻地反思《申命记》中上帝借神人摩西之口给他们的警示——顺从神命则昌,违逆神命则亡。 在这里,黄帝势力对地中海沿岸传统伏羲神糯炎帝势力的耿耿于怀是可见一斑的。按原罪教义,人人生而有罪,要赎罪必须遵行耶和华启示的教义和戒律,才能在死后经末日审判由耶稣基督决定灵魂是进入天国享受永生的幸福,还是承受地狱的永生煎熬。也可见从颛顼到尧舜时代不断派宗教使团于世界各地传教是当时维护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中华传统意识贯穿于西方教义的始终 《圣经》本身就是 4000 年前左右西迁中东的有邰氏家族在本已纷繁复杂的地中海沿岸扎根奋斗的历史并宗教发展史,它的最早的旧约时代也已经是黄帝入主中央帝后且主要是中华文明文化基本定型成熟的夏、商、周三代信息史,因此,其无论从哲学思考、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浸润着古老中华文明特别是黄帝以来至三代的文化意识。公元 2 世纪后成书的《约翰福音》开篇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不就是借老子《道德经》的旨意宣誓么。 到达中东的中华西亳庲(希伯来)人有机地将黄帝时代的中华文明文化有意识注入所传的宗教之中,强调对中央帝——上帝的敬仰。《孟子·离娄下》说:“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这与《马太福音》九章 13 节耶稣所说的“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是何等相似,又怎能不让人联想起伊斯兰教的“斋戒沐浴”来。中华自古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是为基督信仰的以“爱”为核心;中华“以和为贵”的理念,犹太人当然没有忘记,《圣经》诗歌倡导的“弟兄和睦同居何等美善”正是这样的和善美;中华之“人之初,性本善”在犹太教上如此表述,“上帝是良善的化身,人是上帝按自己所造,因此,人的本性是善的”,二者如出一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的万邦之君与世界大同本身就是中华大统大九洲时代的现实,这当然还是黄帝及以后所有中央帝的理想,犹太人的上帝就是黄帝系中央帝,希企为宇宙与人类的创造者,乃万国之王、万民之父;中华文明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而《圣经》启示的“上帝道成肉身,使信他的人也可以肉身成道,达到神性与人性的合并”正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述;中华传统美德之孝敬父母、重视家庭、婚姻与基督教忠孝父母,顺从长辈、顺服权威,认为背叛丈夫或妻子不仅是背叛人也是背叛上帝无有不同。 ●颠倒乾坤,伏羲女娲始祖成了夷 《圣经·旧约》描述的伊甸园正是迁往中东的犹太人记忆中的先民夷人的田园场景。在黄帝入主中央帝后直到“三代”,四夷概念形成,到春秋战国,进一步形成“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贬损意识。在《圣经》里,伏羲女娲(亚当夏娃)成为上帝造的人,在蛇的引诱下偷吃禁果,并被赶出了伊甸园。这样的编造对贬损伏羲神糯炎帝部众是非常到位的。但这个造人的上帝无论是黄帝、颛顼还是帝喾,其实呢都是伏羲的后裔。 《圣经》中的中华细节时不时出现,如砌“巴别塔”用的石灰石漆,中华古代民间习惯用语“籴”字也常出现在《圣经》之中,如说耶稣降临时,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博士之职是春秋战国以来所设立的知识界高职, 掌诗书礼义春秋百家,博古通今,备皇帝顾问,教授弟子,兼议典礼政事,西汉还奉使巡视民间风俗习惯。还如《圣经》诗歌书卷中的雅歌怎能不让人联想起《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汉字与圣经 有些人利用《圣经》故事来解释中华汉字,这些人的目的是想证明中华文明西来说;但既然释义得通,其中必有玄机,其本质还在于中华文明是人类所有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是源头活水,况且《圣经》所记录的基本是中华历史进入黄帝时期以来的信息。中国古代汉字的构成,是上万年来中华并人类文明文化的高度浓缩符号,由此形成的对仗、押韵、顶真、拆字、猜谜等等由汉字演化出来的文字游戏五花八门,而《圣经》使徒们利用这些来证明中国汉字与《圣经》的关系,虽然主观意图明显,但客观上还是探求到了《圣经》的源头——中华文明文化。而作为中华上万年来文明文化的载体——古汉语汉字,当然可以拿来解释操此语言民族的思维行为了。古汉字历史上曾被作为猜字猜谜算命之类,对汉字与《圣经》的关系用的就是这些汉字游戏方法。对于这些,我的看法是,于理通则通,于理不通则不通。下面举些例子共赏。 “义”字。甲骨文“义”字,上部为“羊”,下部为“我”字,金文、小篆“上羊下我”更明显,会意。这里的“羊”是那种率领羊群的有着盘曲大角的领头羊,这里的“我”是部族或国家行使权力或讨伐敌人时的一种短兵器,故“义”的本意为“头羊”捍卫羊群时的高大忘我形象,由这样的本意会意引申出后来许多正义之意来。如“舍生取义”、“义薄云天”、“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忘恩负义”等等。《圣经》中约翰称颂耶稣为“上帝的羔羊 , 除去世人罪孽”。《启示录》中“羔羊”出现达 26 次之多,使一切信耶稣的人可以称义。中国“义”之“上羊下我”不正是“我献羔羊,羔羊即我”之意吗?因此说“义”字惟妙惟肖地将整本《圣经》的精义见证出来了。 “光”字。甲骨文的光字是下面一个人举着火把照明,会意恰到好处。有人解释说:“光”字中有“一”有“儿”,指“亚当”,上面三点代表亚当身上的荣光。《圣经·约翰福音》中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这样解释还通。 “靈”字。甲骨文的这个字,显然会意,上为雨字头,下为大雨滴,是为大巫师求得大雨。这种暴雨下时天地一片濛濛,《诗经》“霝雨其濛”正是这样的描述。有人解释说,“靈”字中的“三口”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靈”字的意思是三位巫师作法,向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祈雨,顷刻大雨滂沱,故谓之“靈”。这个解释与字之本意相通性比较大。 “婪”字。甲骨文“婪”字是会意,意为女子在林间与男子苟合,这在上古一定时期是女子的一种贪婪过分的行为。因为在这阶段男女之间的求欢是一种集体行为,如氏族男子在规定的日子集体向氏族的女子联欢,这也是历史上男人国、女人国形成的原因。这个字好解释了,“婪”字是“二木之下一女择果”,表示夏娃受蛇的诱骗偷吃禁果,当初上帝向亚当明示:知识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吃的日子必定死。 “火”字。甲骨文火字酷似燃烧着的火焰,演进后保留火焰抽象笔态。有人解释说:“火”字中的人就是亚当,两点代表“荣光”。《圣经·创世纪》中说到:“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上帝周围发出荣光,因此,亚当周围也有荣光,等他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他身上的荣光才消失。 “鬼”字。“鬼”底下是一个“儿”字,上面类似“田”字的代表骷髅,右下侧“厶”形表示阴间。古先民认为“活着为人,死后为鬼”,又“阳公阴私”,人死是归,故“鬼”音同“归”,居阴间。《尔雅》引《尸子》说:“古者谓死人为归”。有人解释说:“鬼”字由四个部件组成。“田”代表伊甸园。“儿”代表“人”,“厶”代表“隐私,阴险”,“ノ”代表“灵气”。整体来说,“鬼”代表潜入伊甸园的魔鬼。还是很有意思的。 “西”字。甲骨文的“西”字为上古先民汲水陶罐状。日落西山,古人劳作收工回家,拿陶罐到井边打水做晚饭,于是打水用的陶罐形状被假借为日落之西方。后来的人们又用“东西”假借于物什等,一直到今天。故“西”、“汲”同音。有人解释说,《圣经·创世纪》有:“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西”字中的“口”就是伊甸园,“儿”代表亚当,当时应是上帝造物的第六天的下午,太阳位置在西边,故“西”字词义为西方。不管前面怎么铺垫,后面还是落到了“西”方上。 “船”字。“船”的古意是大舟,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个“舟”字;右上角是一个“几”字,右下角是一个“口”字,就是多人操纵的舟,当然就是大舟——船了。有人解释说右上角的“几”字是“八”字,下面“口”是“人”,表示“舟里有八个人”。根据《圣经》记载:诺亚顺从上帝的旨意建造了方舟,一家八口——诺亚、诺亚的妻子、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在方舟里躲过了大洪水,生存了下来。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24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你好!——用一个动作来体现“中国梦”的理念。
热度 6 sheep021 2013-4-22 15:50
热烈响应蒋科学与北京老祖的倡议, 用一个动作来体现“中国梦”的理念。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热血奋发的时代,西方不亮东方亮啊,的确是时代的幸运儿。那我们要玩儿一个什么动作呢? “心若在,梦就在”这句话似乎最能阐释“中国梦”的理念。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皇天不负有心人啊。主题确定之后,设计动作时,俺先想到,可否用双手做一个心形?但感觉太小气。双手抱拳,象征“拳拳之心”,但又有些太老气。 “中国梦”的理念是习主席提出来。解铃还须系铃人啊,这个动作,还只有习主席自己来秀,才“天衣无缝”。至于考官所谓“但要原创,从网上扒下来的图儿无效。” 这个规则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呢。图片不是俺自己的,但俺把老照片赋予新理念难道不算原创吗? 其实,俺的造型动作,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习书记不仅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而且身体力行,也已经秀出了中国梦的动作,真是心到,气到,动作到啊。正所谓心想事成。 俺对这个动作配的文字是——“世界,你好!” 方案解读: “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这个动作最好还是由两个人来完成,所以,由习近平和彭丽媛来合作完成再恰当不过了。 “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做出了丰富的、全面的、包容的阐释,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所以,中国梦的理念也是内外兼修的,即是对中华民族内部而言的,也是对整个世界而言的。 “世界,你好”这句话,一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始向整个世界展现自己的存在。 拿破仑 说过: 中国 好比是个 睡觉 的 雄狮 ,如果它要醒来将会震惊世界。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 睡 下去吧。 这只能说明,他只看到了中华民族武力强大的一面,没有看到文化和谐的一面。所以,我们现在满世界开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就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和谐的一面,打消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铺垫。 二则展现了更能展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仅是中华民族之福,也是整个世界人民之福。正所谓: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今世界,灾难重重,问题多多,不仅有生态危机、金融危机,还有生存危机,而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文化碰撞和文明冲突。解决之道,不是靠武力反恐,而是靠“和谐世界”。中华民族,自古奉行“包容并蓄”、“天人和谐”、“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发展理念。中国也是和谐世界的提出者、践行者和维护者。所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崛起,有助于整个世界人民早日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 原文地址: 从彭丽媛着“中式大襟儿”看习总对话奥巴马总基调 第一夫人着中式大襟,而习总着西装,体现的是中西合璧的哲学思维。 这向世界证明,中国既要坚持中国风派、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也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与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合作,包括与美国合作。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159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教育孩子的观念
热度 5 fanxiaoyingz 2013-2-21 01:30
我教育孩子的观念 孩子过两天就真正十一岁了,这十一年来我有许多教育孩子的理念融入了对他的教育,现在看来是有效果的。 社会的状况决定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当前的人类走过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路,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但是由于教育普及和电脑普及,只有知识也是万万不能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大量涌现,而真正需要知识分子的工作却正在减少,所以首先在我的教育观念中去除了让孩子一定当科学家当专家学者的理念,当然我们向那个方向努力,却不一定非要去做。其次,我想我儿子的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有饭吃有衣穿,生存不是问题,因为当代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时代,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都很大,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苛求孩子呢?何必逼迫他去学习他不愿意学的东西呢?所以我的教育理念是跟着他的天赋走,跟着他的兴趣走。他擅长什么我就提早教他什么,他喜欢什么我就提早教他什么。提早到什么程度?至少到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发现他的天赋,然后开始职业教育准备或者兴趣教育准备。 对于我的儿子我发现他对音乐没有丝毫的兴趣,但是他从两岁就喜欢乱写乱画,所以我从他六岁开始就给他报绘画班学画画,在中国书画同家,所以从六岁开始我就让他每天写一张毛笔字,并且写了博文《如何练习书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313956.html ,现在有些效果。我还发现这小子数学天赋较高,基本上容易理解容易入门,而语文语言能力还是较差,天赋一般;还有的天赋就是这小子对新闻、政治比较有兴趣,至于能力却没有看出来。而他的动手动脚能力和中国大多数孩子一样,很不强大,是个被窝猫式的人。看思想水平,这小子常有独特想法,但是依我看不一定正确,想让他当思想家似乎无法培养。所以我还是把他向社会活动、经济实业、管理方向引导吧。我认为中国未来这方面的人会更多。将来不一定要进政府,也不一定非要进研究所和大学。我喜欢自由,所以我以为在经济条件容许的情况下他将来做自由职业者未尝不可。 这是我对他的观察评价,也是一个人才类型的定性吧,然后根据定性和平时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学习措施。 首先,给他报了两个培训班。一个是美术班,另一个是奥数班。都是朋友托朋友报名的,美术班已经学习了五年,让他潜移默化地学习。奥数班则给他更多的数学方法和思路,不适宜时间长,最多是五年级一年吧。 第二,让他形成几个长期坚持的好习惯。第一个习惯是每天写毛笔字,这个习惯从他六岁就开始形成,在上学期间每天一张,在假期每天五张。他现在已经写了五年了,毛笔字有一定进步,我准备让他一直坚持到高中末期。第二个习惯是每天背诵英语单词。在我学英语的体会中,单词和词组是最为重要的,而背诵单词不用工具对于语言天赋差的人来说的确不好。所以我使用《金山单词通》 2002 和 2003 软件来教孩子,要求他每天背诵 20 个单词( 2003 )或者 200 次单词( 2002 ),这个习惯从他七岁开始形成,准备让他坚持到高中毕业。第三个习惯是让他每天下午玩耍锻炼身体,要求他做有趣的激烈运动,但是看来这小子比较文静,书呆子型,他总是玩一些轻松的手工活。 第三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顽强作风,培养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培养我觉得知识的培养仅仅是他将来使用的性格能力的一部分,要立足于社会还要有很好的性格,尤其是要有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在我的周围有许多成功人士,也有许多失败者,但是总的看过去在中学学习好的学生现在大多数在学校和机关工作,很少有社会成功人士,很少有企业家,这个现象我已经观察和分析不是一两天了,博士给白丁打工的实例不在少数。而我最终认为那些在学校学习一般而在社会上成功的人士,除过他们有些经济基础好以外,多数人是因为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顽强的风格和独到的眼光,而多数知识分子缺乏顽强的作风,也缺乏因为实践而产生的机灵。所以我对于孩子比较注意培养他的顽强作风。例如,下棋不管是五子棋还是象棋,在孩子八岁以后我从来不给他让步,而是尽力赢他,这小子含着眼泪和我下棋,终于到现在我的五子棋下不过他了。还有我让他打 cs 和 cf ,培养他的生死观和输赢观,要不怕死不服输。还有我还有时候揍他,当然是在是非分明的情况下,让他学会反击,为什么中国人都要逆来顺受呢?从小学会反抗,从小学会独立自立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再者他小时候我和他玩“擒拿游戏”,我擒拿他让他手脚无法动,然后让他反抗,学会克服困难,最后我发现他具有了初步的顽强性格。在我的人生中我想我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我不够顽强,这对我是一个深深的伤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一点在小孩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很有必要。有一点成绩就表扬,否则孩子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心。 第四个方面我认为是要孩子改掉他自发形成的坏习惯。 我发现孩子在七八岁的时候形成了一些坏习惯:一个是乱放东西,他的玩具、书籍、文具和食品都放在一起,到处都是。一般家长会帮助孩子整理,而我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改掉乱放的毛病。后来他学会了整理房子的书桌。 爱玩电脑爱看电视的毛病,这个毛病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危害健康和视力。为了让他不上瘾,我们家近几年都不看电视,电视没有电视信号。电脑则可以随便看,随便玩。但是用义务和权利对等的原则,小孩玩电脑必须首先学习英语单词,然后每天可以玩游戏十分钟,假期可以多玩一些时间。用义务和权利对等的原则教育孩子孩子不会出现逆反心理,是很好的办法。例如为了让孩子形成劳动的习惯,我们家的家务就是分工的,孩子妈负责卫生洗衣服,我负责洗碗做饭,然后孩子负责扫地倒垃圾。而房间卫生则是每人一间,然后公共的客厅饭厅阳台我们夫妻一人一半,孩子只负责他的房间。这样公布后孩子的好胜心和占便宜的心理也被调动起来了,责任感也就有了,干活也就积极了,最后卫生习惯也就形成了。 孩子的第三个坏习惯是做事情留尾巴。扫完地不倒垃圾,就地乱放扫把和簸箕;睡觉起来不叠被子;玩完了不收拾玩具等。从他八岁开始我逐步开始纠正他的这些坏毛病。我的纠正采取“鬼等路”的办法,你早上没有叠被子,我不管你,中午吃饭前把被子叠好再吃饭;玩具没有收拾,我藏起来好下次不准再玩玩具;或者威胁他要扔掉玩具等。总之慢慢逼迫他改正。 孩子的第四个坏毛病是磨蹭。和别的家长不同的是,你磨蹭我不管甚至比他更磨蹭,直到有几次迟到被老师训斥,他才害怕了。还有其它毛病,发现以后都通过一定办法解决了或者正在解决。 第五个方面是培养孩子的情商。一个人的情商天然有大小,但是后天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体验是形成情商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孩子情商低,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太幸福,对于七情六欲没有很好的体验。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他小子充分体验七情六欲,让他体验饥饿、寒冷、劳累、思念等感情。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们狠心把小子放到他外婆家,而我们两个都去上学,这样发现小子比较懂事。我有时候还打他,让他疼痛和被伤害的滋味,有时候也捉弄他,甚至陷害他,让他感觉被欺骗的感觉。这小子可马虎了,但他却和别的小孩一样爱钱,常常把自己的钱包藏起来,为了教训他,我在他不在家的时候偷了他 60 元,然后很长时间他没有发现,后来我就大肆宣扬,他才慢慢细心起来。 我发现,要真正地教育好孩子,只有和孩子故意地“斗智”“斗勇”“斗法”,这样他开始提防,才慢慢地开始注意他平时不注意的东西,而情商也慢慢在提高。 第六个方面是培养他明确的是非标准。当然有些无法辨别的是非我不干涉,但是明显的错误我会惩罚他,而明确的正确行为我会表扬他。这样孩子形成了明确是非观念。例如,他每天十点睡觉,而有一次他很兴奋,竟然十一点还不睡觉,我就收拾他,因为睡眠影响智力和生物钟吗。对于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很难示范,只能引导。 我想,只要较好地做好了以上六种事情,孩子就基本能够教育好。事实证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学习自觉,习惯良好,自理能力较好,将来应该能够成才。在做以上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也把我了几个原则方法: 第一,父母和孩子公平公正地互相对待。好东西给孩子吃,也给父母吃;给孩子安排家务也必然给父母安排更多的家务。让孩子充分地体会到公平公正,甚至体会到父亲母亲让着他。 第二,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方法,对等地体验生活。吃饭必须洗碗;玩电脑必须学英语;大人背小孩,小孩也应该试着背大人。 第三,善于表扬也善于批评。不能总是批评打击,也不能总是表扬,前者容易使得孩子悲观自卑,后者容易使得孩子骄傲自满。 第四,示弱于孩子。不能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地气势汹汹,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很强势,结果孩子很软弱,缺乏自立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到了成年后能力不足。 第五,示笨于孩子。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很聪敏,如果总是表现自己的聪敏,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也不再勤于动脑。结果是不能发挥孩子的才智,孩子逐渐失去心智。当然,有时候在孩子骄傲自满的情况下也应该“示智于孩子”,使得他脑子清醒一点,不要自以为是。 第六,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不要当众羞辱孩子,不要随便进入孩子的房子,不要在孩子忙碌的时候添乱等。 我想做到以上几点,孩子是能够教育好的,是能够成才的。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孩子不成事的案例。有几个官二代的孩子任性、闲逛,三四十岁了还要父母供养;还有好几个孩子考得北大北邮,有一个孩子在上高中阶段就拿奖学金,学习不用家里一分钱,一直到博士毕业;还有一个孩子决心考大学,考了三年终于以高分考上了一本。有的家庭没有出一个像样的人才,有的家庭却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有的农村人几辈子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但是有的农村人却接连出大学生和公务员。这些都是教育成败的案例,多少年来我一直关注着这个现象,我甚至发现许多教师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失败的。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终于在儿子身上得到了验证,今天做一个初步的总结。
个人分类: 教育与思维|37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鞭炮喜人但环境愁人
gxswmwys 2013-2-18 12:18
燃放鞭炮是喜欢热闹的心理因素影响,迷信还能驱邪!我们国家有的地区 甚至以生产鞭炮做为重要收入来源!为什么禁止燃放那么多年后又改变过 来!理念并不是随着时代进步而更先进!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亟须摒弃“稳定低生育水平”之理念
cgxing 2013-1-19 11: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ecb28d01015viq.html?tj=1
1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中国科教人必须谨守的价值理念
duke01361 2012-12-27 16:48
我们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之科教人员必须尽快接受这样一个理念: 文章不再多,而在于精;科技文章不再哗众取宠,而在于贡献可信赖的知识;写书不可东拼西凑,要追求文以载道! 解释: 文章却不可求多,更不可烂!我出身于中国科学院,我们始终记着我们那个时候的研究生院院长的一句话:我们中科院选材是宁缺勿滥!同样,文章和著述也如此,一篇可信赖的文章顶得上100篇乱七八糟凑数的文章,不管这些文章是否是SCI!同理,一本好的学术著作顶得上100本胡拚乱凑的书籍。 我们必须注重质量,绝对不能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能制造垃圾!更不能弄虚作假! 与我国科教同仁共勉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研究的一些理念
热度 7 tj403 2012-11-25 23:43
在组会上说了下,现在写在博客上算是立此存照,希望能够坚持。 因为我研究的是太阳能电池和光电器件,属于工程领域范畴,所以觉得对组里工作的要求就是三个字:新,有用。 新这个比较好办,就是别的人没有做过。 有用这个,虽然是常识,但其实感觉很多人的研究都谈不上有用。我个人觉得理科方面或者说是非工程方面的研究,有用不是非常关键;但对工程方面的研究,有用却是一个必须考核的指标。毕竟,我们做的东西要应用到市场,要能改进民生。 新而无用的工程研究实在是太多。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就如同研究大便的几种烹饪方法;这个绝对新,但意义实在有限。 有用在企业是非常关注的;在学术界相对轻视些,因为经常与发文章冲突。 有用,我个人觉得几个考核指标是: 1)高效率,这个必须与市场现有的商品比较。例如太阳能电池,就必须与现在的多晶硅去比较。 2)成本低,这个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却没有人实在去计算,人云亦云的比较多。大家都说polymer solar cell 可以低成本,但看看现在至少2000元一克的PCBM,再与人家4.6元每瓦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比,真得掂量下再说。 3)稳定性高,这个也是常识,使用寿命是很多器件的基本要求。每种器件都有行业标准,用这个标准去检验下就行了。 4)无毒。生活水平提高了,谁都希望健康长寿;有毒的产品肯定容易被抵制。 要做完全满足1,2,3,4的课题,比现有市场的产品都好的研发,实在是太难,难得无以下手。但是,我觉得又必须达到这四条,或者至少往这方面靠。以我现在做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例,提高效率是王道,降低成本是必须,提高稳定性和去除毒性材料是基本要求。我要求学生们从一开始设计实验,心理就要想:什么才是最理想的状况? 自己心里先有一个蓝图,再去细细设计实验,然后一步步往下做。再举薄膜CZTS太阳能电池的例子: 1)现在的世界记录是11%,效率方面至少要靠近,要10%。自己有新idea,但是连10%都没有信心的话就不要试了,意义不大。 2)现在的做法都是真空或者肼溶液。如果设计溶液法,最好的溶剂是什么? 水! 最简单的步骤是什么?直接配直接涂,连离心都不要有。 最快的成膜是什么方面? 直接刮涂。最佳的原材料是什么? 单质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原子最经济。实验设计一定要往这方面努力,才是正确的方向。 3)稳定性高。太阳能电池25年的寿命,双85 1000个小时的要求,用一些比较脆弱的东东如石墨烯等,即使效率上去了,稳定性估计也够呛。 4)无毒,当然就是去除CdS 层了,这个比较直接。 所以,比较理想的实验设计就是至少能达到10%的高效率,用最便宜的原材料和最简单的办法,不用CdS层,然后能得到高稳定性的器件。这个大家都懂,但是实验设计方面严格的去做,绞尽脑汁的去想,而且一步步去做,估计就没有几个人了。还是简单的一句话: 一定要做最好的设计,啃最硬的骨头,而不是换换东西发发文章,做一些自己心底都觉得其实没有什么用的东东。先过自己这一关,做新而有用的科研。 我现在不追潮流不灌文章,想踏踏实实的做一到两年的啃硬骨头的工作。希望能做一些禁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的研究;也希望自己不被目前这个注重对文章影响因子考核的体系淘汰。立此为证,希望自己能坚持,希望自己能存活。
4722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大学理念和人文学(黄万盛/文)
cauxiaoxiao 2012-11-24 21:51
网上看到一篇哈佛-燕京学社的资深研究员黄万盛教授的一篇文章,感觉写得非常棒,特地转载,与博客网友分享。 原文地址: http://veisen.blog.sohu.com/37337484.html 一 编辑出版这本《大学理念和人文学》是哈佛燕京学社发展“人文学和大学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对大学理念的讨论非常重视,杜维明教授和我主持的每周一次的“哈佛儒学研讨会”上,用了一个学年的时间,集中讨论“大学理念和人文学”,并根据讨论的成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除此之外,哈佛燕京学社还在日本、香港、台湾参与举办了同一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以期利用哈佛燕京的资源调动各个地区的力量,为推动这个论域的深入开展略尽绵薄,并且,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旨在促进人文研究和教学的“人文网络”。同时,我们希望能把美国近百年来探索大学理念的重要文献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引介给中国学界,成为可资借鉴的参考,使得中国关于大学的思考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大学建设的重要贡献。这是编辑这本文献的初衷和期待。 讨论大学理念,很难绕过哈佛。哈佛不仅是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想,也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大学典范。德国总统就曾放言花几百亿美元,建造德国的哈佛。即使在中国,一些大学的改革,尽管似是而非,也要声称所谓的哈佛模式。至于中国追求“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壮志,更是尽显了哈佛的典范和影响。我就接待过许多来哈佛访问的中国院校代表团,校长、教授、行政管理人员,无一不是询问学校管理、课程设置、职称评议,诸如此类的哈佛经验,择良而栖、从善如流,心态相当诚恳。甚至中国政府每年都要派遣几十名地市级官员来哈佛政府学院,主修行政管理课程,对哈佛的敬重远非寻常。当然,照搬哈佛的经验未必能够真正解决中国大学改革的各种问题,但是,哈佛所体现的大学理念可以而且也应当是反思大学本质的重要参照。哈佛是美国大学史的标尺,无论是追随哈佛的风度,还是突破哈佛的局限,美国大学的演变几乎不可能摆脱哈佛的影响。现在看来,这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美国,而且光被四海了。 初到哈佛工作时,除了兴奋,更多好奇。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听留洋的老教授高深莫测地说过,“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后来,又听许多人重复过,甚至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哈佛时说的也是同一句话。为什么人们会不无夸张地认为一所大学可以塑造一个国家?大学是干什么的?到底什么是大学的本质?来哈佛的十年间,这些问题经常地划过脑海,也每每被人问及,尤其是中国学界开始讨论大学理念以来,这类问题更成了常常争辩探索的主题。 在我看来,哈佛的精彩其实简单,就是以人文教育为中心培养人才,培养能够引导和改变社会的精英人才,真正不简单的是哈佛把这个基本理念一如既往地贯彻了三百多年,无论社会风潮千变万化,就是不改初衷,坚持把人的培养作为哈佛最基本的使命。如此作为,相当不易。因为,最近一百多年,美国资本主义突飞猛进,社会变化迅捷眩目,大学深陷其中,各种考验如滔滔激流,改变人文培养的信念,而把大学导向其他目标的改革尝试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但是哈佛不为所动,中流砥柱,义无反顾地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引导美国大学教育的人文方向。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人文,而且坚持! 综而述之,近百年来,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理念大致有五个方面。一、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二、大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发展知识;三、大学应当服务社会;四、大学的任务是接续文化,弘扬传统;五、大学是社会政治批判的中心。一般说来,这五个方面都非常重要。难道大学不是为了教书育人?难道大学可以不生产知识?难道大学可以没有任何文化信念和传统使命而仍然是大学?难道大学是世外桃源而与社会毫无关联?难道大学可以没有社会政治责任,并且放弃它的批判性?显而易见,这是不能想象的,尤其在今天这个以资本现实和民主信念的二元激荡所构建的社会,这五个方面似乎无可或缺。但是,它们之间是不是并举不倚无所轻重,是不是相互自洽而不抵捂?是不是如同它的表面陈述那样一目了然,而没有内在设陷?事实上,如果不仔细梳理分辨,所谓大学的理念仍将是各云其云,不得要领。 二 所谓教育,教书育人,这是不言而喻之理。儒家传统中的“成人之教”、“圣贤人格”,古希腊的“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体现的都是把培养有教养、有境界、有思想、有责任的人当作教育的核心理念。按照这个理念,大学的教育应当是教最高深的书培养最全面的人。不幸的是,这个理念在近现代社会受到了相当大的干扰破坏。其主要原因来源于西方传统教育理念的内在分裂和近代工业社会崛起所带来的压力。 在儒家思想中,成人教育是面对所有的人,所谓“有教无类”,所谓“人皆可为圣贤”;而在希腊,人文教育只是贵族和自由民的权利,奴隶无权享有。到了罗马帝国时代,战俘使奴隶人口急遽膨胀,战事和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力,为了培训奴隶,发展出专门针对奴隶的“技能教育”(skill education)。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不仅分裂,更是身份等级的象征和权利。 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后,废除贵族等级制在教育上的隔离,实行公民教育,才使得人文教育成为全社会所有人的教育理念。而且,技能教育也不再是等而下之的奴隶教育,平民教育的理想使技能教育登堂入室,并且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非常强势的部分。不错,必要的技能教育应当是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拓展人的理解空间,丰富人的本质。儒家教育理念在先秦时代就有把“六艺”作为君子必修的传统。而在西方,即使对平民教育认识最早的法国,只是在不久前才在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团专门设了两个终身院士席位给手工艺专家,服装师皮尔·卡丹就是手工艺的法国院士。 但是,技能教育本质上所有的功利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高等人文教育不同于蒙童教育,蒙童教育主要是关于做人的规范操守的训练记忆,从而逐步领会做人的原则和道理,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是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这些人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能焕发人的光彩,为人师表,都是照耀人们前进方向的明星。这样的教育,主要不是技能教育,而是人文学教育。通过哲学的教育,掌握人类的睿智,探索存在的奥秘;通过宗教学的训练,追寻人的终极关怀,开阔存在的意义;通过历史学的学习,积累人类的集体记忆,把历史的经验教训转化为存在的自觉;通过文学的研读,理解人的精细深刻的情感世界,使得所有的存在都是感同身受、心领神会的生命共同体;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的探讨,了解种种的苦难无奈、不尽人意,以明确和加强存在的责任,同样,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教学,领悟客观世界的复杂深邃、无穷无尽,以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缺一不可。这也被称作“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和特殊的“技能教育”。 哈佛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它长期坚持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理念,坚持对本科生进行体现人文教育基本精神的核心课程(core courses)教学,并且因应时代的转变而不断调整具体科目。最近调整后的哈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七个基本方面: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伦理,数量分析,社会分析和自然科学,这七个方面下属的具体科目则有数百种之多。这一举措突出反映了哈佛的宗旨,培养人才,先人后才,不能成人,何以成才?哈佛并不简单地排斥专业人才的培养,它的研究院里云集了相当数量智能卓越的青年才俊,但是这些人几乎没有不受过人文学的训练,其中大部分师出专事本科人文培养的人文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就保证了这些专才无论从事什么专门领域,都有人文关怀的深厚背景。 现在,重视人文学理念,在美国比较深入人心了。以我孩子的经历为例,他在美国读的是liberal arts,毕业后,在通讯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很快当了地区经理,管理几十家分店,与他同时进入这家公司并且担任同样职务的另一位年轻人,他的工资比我的孩子少百分之二十五,孩子问他的老板:为什么我的工资会比他高?老板的答复非常简单:因为你是liberal arts,你的背景和他不一样。我不敢说这是普遍现象,但是,的确可以透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文学的重视和信任。然而,确立这种信念,却是风催雨倾,来之不易。最主要的压力就是源自“技能教育”的挑战。 十九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摧枯拉朽突飞猛进,工具理性、拜金主义、技术主义猛烈地撞击人文学的大学理念,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挑战着传统的大学使命,技能教育为主的学校(professional college)纷纷涌现。即使是哈佛也成立了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政府学院等专科学校。可是,正是人文学教育的长期坚持,才使得这个社会拥有一批思想文化精英,可以在技术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大化天下的恶风险浪中力挽狂澜,并且用人文原则耸立起坚固的大堤,阻挡资本恶流的肆意泛滥。甚至象爱因斯坦这样杰出的物理学家都在强调人文学教育对于专业教育的绝对必要,把那种没有人文背景的纯粹技能训练讽刺为“训狗术”。因此,虽然技能教育仍然还有市场,但很少人会认为这是大学理念了。 在中国,长期以来,人文学在教育理念上被边缘化,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日甚一日不断恶化。人们经常感叹如今的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相当多的学者呼喊重建人文关怀,痛贬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社会腐化;一些大学校长也曾向我抱怨文科招不到好学生,只能在理工科落选的人中矮里拔高、拙中取精。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这些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腐化了人的道德良知。毫无疑问,这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可是,问题在于,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发达得多,为什么那里精神崩溃的程度却没有这么恶劣?虽然,它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基本都在有效控制中。也有人认为是政府责任,政府的行为导向及分配政策出了问题。当然,这肯定也是原因之一。可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仍然是世界上职能最为庞大的政府,而且政府在精神建设上投注的力量远大于其他国家,为什么没有预期的效果?更何况按照现代民主理论政教分离的原则,政府在精神领域中应当尽少干预。 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原因,政府行为也是原因,我完全接受,甚至在这些方面都存在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的余地。但是,或许还有更隐蔽更重要的方面可以反思。归根到底,对市场经济存在如何理解的问题,更进一步,就有如何发展市场,并且如何制约市场的问题;即便政府行为也是由人来完成的,组成政府的人是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政府的理解力” 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充分全面?政府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它对问题的了解存在偏差,怎么指望能够正确解决问题呢?而这又不是仅仅依靠维护行政权威就可以解决的。最为不幸的是,政府乃至整个 “社会的理解力” ,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它的主观意愿,如果意愿可以决定理念,那每一个主体便都是前无古人的划时代创造者,这是相当可笑的。事实上,在政府理解力的背后存在有迹可寻的历史谱系、精神脉络,这才是理念缘何而来的真正线索。所以,一般意义上的批判政府、讨伐社会恐怕是远远不够的。在历史脉络的理解上,往往批判者和被批判者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假如让批判者们去处理具体问题,或许他们还不如那些被批判者的道行和功力。这是极有讽刺意味的历史玩笑,无奈的是,它经常发生着。 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文性到哪去了?为什么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文力量来抗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对社会的腐化污染?今天看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先天有余,后天失调”,令人痛心扼腕。对于放纵利益追求将造成的社会破坏,中国的先哲观若洞火,早有警示,所谓“义利之辨”、“天理人欲之辨”;而且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肯定人的正当利益需求,同时特别强调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所谓人文化育。提升人的素质,自觉地抵抗过度的“人欲”,并且要求政府实现“均富”,体恤苍生,阻止寡头富豪持强凌弱,防止暴富成为引领风尚的社会典范。德沃肯那个非常出名的判断“财富不是价值”,在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中实在只是基本的常识。但是,随着近代西方的军事进入,从“体用之争”起,重视器用的功利主义在民族主义的包装下貌似合法地粉墨登场,到了“洋务运动”,一发不可收拾,普遍的物质主义、技能主义席卷了整个中国。经久的重视人文教化的思想传统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声光化电;私塾教育的文化传承停止了,政府按照自身的理解创办大学。盛宣怀建立的北洋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只是炼钢造船,人文教育基本不在视野之内。京师大学堂虽然是文科设置为主,但也是旨在为政府培养行政官僚,功能性的考虑占了主导地位,文史的训练只是跻身官场的周旋能力和才具噱头,直到民国时,蔡元培出任校长,文科教育才开始回到真正人文学的意义上,才成为所谓北大传统的精神脊梁。 这种重视技能实用的倾向,到了“五四”时期愈发变本加厉,科学主义、工具理性成为那个时代精英们的当然之选,中国重视人文培养的传统遭到了猛烈的清算,成了腐化灵魂的毒药,束缚手脚的枷锁,不清除它中国便不能进步、不能发达!从此,科学的大纛迎风飞扬,扫荡礼乐教化的阴嶂毒雾。中国驰向现代的航船就是在这样的风潮中扬帆启锚,在一条偏离人文目标的航线上,经常地触礁搁浅不正是它的宿命吗。这一路走得太苦了!可是,怨谁呢?这是我们民族的精英塑造的“公共理解力”,也是“政府理解力”,它选择了这样的航线,这样的方向。毫无疑问,这样的理解力也孕育了中国近现代的大学理念,短短百余年的中国大学史,从开始到今日,一直都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技能主义的规划和纠缠中畸形成长,其中的偏执相当惊人,甚至连大学停课、全国性地废除文科、只办理工科的人间奇迹也创造出来了。这是“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极端的偏废人文崇尚科技的心态的必然结果。我记得,即使是革命激情澎湃的列宁,在他去世前的1923年,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就是普鲁士铁路,加上美国技术,加上托拉斯,加上美国国民教育。什么是美国国民教育?就是从大学的人文理念发展出来的通俗的素质教育。而中国却差不多从大学中把人文理念清扫干净了。 问题不在于大学里是不是还有文科,而是只要技能主义成为大学理念,文科也可以变成技能训练,哲学可以只是一套仅供背诵的教条,历史可以只是某年某月发生的事件,文学只是文学家加作品,只要你练出一套掌握这些“知识”的功夫,照样可以在竞争残酷的就业市场谋得一份有头有脸的体面差事,而那些化育心灵的人类智慧、历史记忆、情操体验无论如何不是技能训练所能了解,当然也不能成为技能教育的目标。我们的大学文科教育不就是年复一年地大批制造“文科技工”吗?假如我们把罗马时代的“奴隶技能教育”作一个换向思考,现在这种偏废人文学的技能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奴隶”,通过技能教育把人教育成市场的奴隶、职位的奴隶、金钱的奴隶。假如人的大学生涯只是因为这些方面才有意义,大学就只是在培养市场社会的奴隶了。罗马是奴隶被迫接受技能教育,现在则是人不屑于人的意义,主动争取当奴隶,这是多大的讽刺!何其可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高等教育如此热衷于就业性的技能教育,又怎么能遏止整个社会追金逐银的糜烂风尚呢?糟糕的是,这样一种浅薄腐朽的大学理念,在中国大学理念的探讨中,居然还有人为之称道,堪称奇哉! 我就读到这样的文章,貌似公允不偏不倚地主张大学理念不必定于一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大学理念,可以是发展人文的大学理念,也可以是发展工科的大学理念,甚至还举出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证明不同大学理念都可以办出世界一流大学。我想,导致这种观点,一方面是对大学理念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另一方面是对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望文生义。大学理念是探讨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根本宗旨,不是可以做什么还是不可以做什么,而是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能摆脱的基本立场。发展文科、理科、工科,培养文科人才、科学家、工程师,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基本原则,大学是培养这些人成为服务和引导社会的精英,而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的能工巧匠,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人文学教育,增长智慧和知识,开阔胸怀眼界,陶冶情感情操,培养理想境界,理解责任使命,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专家人才,可以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大学的使命,关于这一使命的理解就是大学理念。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各种各样无分彼此的大学理念。但是,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区分上,的确存在发展不同专业的特点,应当如何理解?长期以来,哈佛是主动自觉地不发展工科,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坚持以文理教育培养人文关怀,防止工科的技能主义倾向污染哈佛的基本精神。表面上看,麻省理工学院是工科大学,可是它在发展工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人文学的重要性,现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决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教育,它强有力地发展人文学的基本领域,它的哲学系是美国最好的哲学系之一,有着象乔姆斯基这样声名卓著而又心系天下的哲学家,它的政治学社会学方面,曾经有着象罗斯托这样影响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学者,它的经济学不仅有萨缪尔森这样的伟大学者,现在仍然有象克鲁格曼这样杰出的坚持人文理念的著名经济学家,它的历史系甚至早就开设了中国历史的课程。这样的学校还能把它理解成单纯的工科院校吗?而且,这样的取向在美国已经相当普遍,加州理工,德州农工学院的文科和人文学教育都很强大,一般的文科大学已很难比肩。应当认真问一问的是,曾经的工科学校为什么会致力于发展人文学,他们看到了什么?难道我们还好意思把工科也当作什么大学理念加以呵护吗?值得高兴的是,国内的理工科大学,例如清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都已经注意到发展文科的重要性,开设了文史哲专业,有些还是国家级的文科基地。当然,文科是人文学的必要条件,但它不等于人文学,从设置文科到普遍的人文学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这一切不是逢场作戏的花拳秀腿。 三 大学理念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考验,大学的使命是否主要是生产知识。十七世纪以来,人类的知识规模迅速膨胀,这些知识的出现绝大多数都与大学有关,因为大学云集了社会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并且,新知识强有力地改变了社会,由此,一种观念出现了:大学的主要使命应当是生产知识。由于这一观念的推动,出现了一批研究性大学,例如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的相当大部分也可以看作是研究性大学。毫无疑问,大学肯定是知识生产的基地,众多的知识精英不生产知识才是奇怪的事情。但是,知识生产能否作为大学的核心使命?能否取代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 有几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必需考虑。 大学不是研究院,研究院可以比较单一从事研究性的知识生产工作,而大学终究是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如果生产知识作为大学的核心理念,那么在人才培养方面,就会注重知识性的人才,轻视人文学教育。这样培养的只是专才而不是人才,大学为社会培养在各个领域都能体现人文胸怀的精英的理念便不能落实。因此,大学可以生产知识,而且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人文培养也难以开拓广阔的境界,但是知识生产不能优先于人文培养,更不能代替人文学教育。 突出知识,又如何处理智慧?知识教育与智慧培养很不相同,哈佛有一段著名的铭文:为增长知识和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突出知识教育和智慧培养的双重任务。在哈佛校园里,哈佛铜象的基座上刻着哈佛校徽的浮雕,其中有两本是打开的书,另有一本是书脊向上书页匍匐,一个有意味的象征性解释是,两本打开的书代表了知识,可以通过书本获得,另一本是代表智慧,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就能得到。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至今为止,虽然有所谓“主观知识”,或者普兰尼的“个人知识”,但是压倒性的知识理解仍然是“客观知识”,知识的可靠性取决于对特殊性和主观性的排斥,取决于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反复验证的普遍有效性,否则不成其为知识。因为这个规定,意义世界、价值领域、审美境界都不在知识范围,它们不能满足知识的量化和确定性要求。但是智慧却不同,远比知识复杂,智慧一定和主体有关,或者是个人,或者是群体,没有什么非主体的智慧;智慧一定和生命经验相关,一定和生命情景相联系,它是理解、洞察、预见、决断、协调的能力。因此,智慧的培养,需要参与、体验、领悟;而知识教育却可以通过耳提面命、死记硬背、作业考试来完成。这是相当不同的。当然,知识的积累可以丰富智慧培养,智慧的培养也可以增强知识理解,其间可以相通。但是,智慧的确不是通过知识教育和书本阅读就能直接获得的。由于这个区别,教学的途径和品质也就大相异趣。无关乎老师的教学技巧高超或是低拙,知识教育基本是单向的教学授受,在大学实验室里,学生基本是导师的打工下手,根据导师的计划亦步亦趋。但是智慧培养的教学却是另外的景象,它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体验性反思和辩难的基础上,哈佛文理学院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相互提问相互质疑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近年来,回国讲学的机会渐多,很深的感受是课堂学生反思性的提问实在太少了,大概这是经历了太多的知识教育养成的习惯吧。这样的人才怎不滋生官场中惟命是从不思创造的陋习?可是,反思出智慧啊! 突出知识生产的大学理念最大的问题是以知识标准规定了大学教学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取向在进行文科教育时,阉割了文科的人文性,不仅把文科变成知识教学,与智慧无甚关联,而且按照知识的标准裁剪文科,凡是不符合知识量化和确定性原则的都不是大学文科教育的内容。因此,文、史、哲、政、法、社、经在课堂上成了了无生命气息的各种符号。哲学只剩下逻辑、语言、分析哲学,历史变成了史料学和史实学,文学成了文本和形形色色流派症侯的辨析标签。在美国,大学哲学系一度是分析哲学的一统天下,哈佛也不例外,直到今天分析哲学仍然是许多大学最主要的课程。我并不一般地反对分析哲学或文科的知识化教学,至少它可以帮助人们比较正确地提出问题,然而,哲学的本质是“爱智慧”,信仰、审美、伦理、宇宙大化的存在和意义这些古往今来的哲学领域,无论如何不是依靠对语词、概念、句法作近乎数理的分析就能真正解决的。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哲学看起来就是一门科学,它的深邃和睿智被一堆枯燥无味的公式代替了。这种状况终于变得不能容忍,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今年十月,哈佛教授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指出“由于集中于狭窄的学术问题,而不是学生可能面对在哈佛大门之外真实世界的问题”,哈佛要求所有的大学生必需学习宗教、美国历史和道德规范,虽然“哈佛不再是一个带有宗教使命的机构,但宗教是哈佛毕业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将面临的事实”。这个委员会的联合主席哲学家爱立森·茜梦(Alison Simmons)在电视访谈中表示,“作为大学教授,如果他们不信奉宗教,则不必面对宗教,但在世界上,他们将必需面临宗教问题”。其他的一些常春藤大学也先后作出差不多同样的决定。我相信,长期以来,知识排斥意义的教学情况将会真正改善。 中国的大学也无法置身在知识垄断教学的潮流之外。“五四”科学主义、工具主义的心态潜移默化地长期影响着大学教育。胡适、傅斯年们就认为不能量化的就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以至于台湾中研院,在很长时间只集中发展史语所,因为历史史料和语言文字是确定的、可以量化的。而文学、哲学无法精确定量,所以长期边缘化,所谓文哲所,直到几年前,才摘掉“筹备”的牌子,由偏房而正室。中国一些名牌大学的历史系里,有不少颇有声望的教授,其中有我熟识的朋友们,诲人不倦地教导学生搜集考证史料,以为这是历史学的真学问,而把那些关于历史意义的问题贬为大而无当,唯乾嘉朴学和实证主义马首是瞻。当然,掌握确凿史料,纯清事实真相,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那种曾经猖獗一时罔顾史实胡说八道的恶劣学风,令人厌恶憎恨。但由此而过份地夸张其词,把不过入门的“功夫”当作至高境界来培养学生,也会贻害天下。这导致了“历史终结”的危险,当没有新的史料可以发掘研究时,这个历史事件的研究便结束了。事实上,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被历朝历代的人们反反覆覆地研究琢磨,并不是因为新史料的发现,而是历史事件本身含有的深刻智慧和意义启示永久地激动着探索的渴望,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含咏体味,培育着人们在历史中更新成长。这是永恒的寻求,天荒地老,永不终结。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于功夫和境界有精确的定位,所谓小学大学之辨,小学者,音韵、训诂、考据,大学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从来没有治小学者,堪为大师大德,也从来没有大师大德者不会小学功夫。孔、孟、董、程、朱、陆、王等等,哪一个不是治小学的高手,哪一个不是纵论天下的大学担当!小学和大学,孰轻孰重,孰小孰大,本是一目了然,无须赘言。可是今天,大学教“小学”,“小学”出大师。这不可笑吗? 知识生产作为大学理念的另一困难,专业化对人文学的宰割。从十八世纪“百科全书”派以来,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精细,知识生产所要求的知识准备,难度越来越大。一个学者穷一生的努力都未必能在一个专业中的一个课题上真正有所建树。因此,对于人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细腻,近乎苛刻。虽然这些年来,强调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文化,但是,很难阻挡学科专业间门户森严划地为牢的趋势。这种状态不只是自然科学中的现象,而且也有力地冲击人文学科领域。文科学者中一辈子研究一个人、一流派、一本书,比比皆是,屡见不鲜。在文科教学中,文学、历史、哲学,早就被分成不同的专业,而且在这些专业中又划分出第二梯次的专业,例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专业等等;这还不够,还有第三梯次,例如中国哲学史中先秦专业,或宋明理学专业;事实上,这还嫌粗,一个历史断代中,还有人物研究的分工;即使人物研究,还可以劈出早期晚期之分。好端端一个人文学被肢解得如此七零八碎。在这样的学科分疏下,贯通于文史哲、融汇在政社经之中的人文学很难在大学教学中立足。我的孩子就曾疑惑不解地问过我:为什么今天培养不出达·芬奇这样的人物? 的确,从人文学教育的历史来看,对人的素质和境界的塑造,重要的就是强调一个“通”字,通识加通才。调动文科和其他学科的各种资源培养人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史哲的相互浸渗融会贯通,形成宽阔而又深邃的视野,充满理性智慧而又不失人伦情感的生命立场,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生命关怀,端坐于书房同时又可以行走于社会的生命自由,既在庙堂之上又在江湖之远潇洒自如的生命风度,可以参悟苍天玄远也可以体知草木冷暖的生命美感,而不仅仅是被肢解的文科中的专业人士。这样一套理想标准,体现在个人身上,是人的综合素质;体现在社群、民族、国家的集体身份上,就是 公共智慧 。专业化的最大祸害就是瓦解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群体的公共智慧。不突破专业化的局限,综合性的公共智慧便不可能产生。 而现在的大学教育离这样的人文培养理念还差很远,由于知识专业化的主导,搞哲学的往往没有历史意识,也没有文学品味,有的甚至连文章训练的小学功夫都不及格,除了故作高深的唬人姿态,就是文理不通的一无所有;搞历史的经常蔑视哲学的训练,把哲学当作妨碍历史研究的空疏学风,避犹不及,至于文学体现的情感理解那更是专业历史学的客观历史最忌讳的;文学的情况稍好些,但哲学和历史的作用并不是至深智慧和集体记忆的内在自觉,而更象是装点门面的杂碎配料。被专业化如此隔离的文科怎么可能培养人文学通才呢,甚至连专业知识生产的质量能不能自保都很令人怀疑。事实上,我并不排斥知识生产,相反,能够生产精致的学问非常值得敬重。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是最精致的学术,引导负责任的媒体言说,进而引导健康的大众文化。最坏的情况是,肤浅浮躁的学术,产生急功近利的媒体声音,导致最恶俗的大众文化。我们今天究竟是最好的良性循环,还是最坏的恶性互动呢?所以,最精致的学问,不管你是否自觉,它终究是有社会人文责任的。离开了人文学的基础培养,仅仅依靠专业化,精致博大的学问从何而来?人类的公共智慧又从何而来? 四 那么为社会服务是否应当是大学理念呢?是,但又不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提出,大学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服务,就是满足社会增长的需要。引起美国大学界关于大学理念的激烈争论,把大学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这种社会功利主义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以增长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不能成为大学的基本理念。但是,问题没有终结,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给大学更大的考验,强调大学提供社会多元知识服务,走出象牙塔的呼声,再次成为一些学术领袖质疑大学理念的主要立场。这方面的考虑对于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应当具有特别的意义。 如何理解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毫无疑问,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各种横向组织的重要构成。但是,大学又完全不同于企业、银行、市场、社团等其他的社会构成。借用孟子的说法,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大学是社会之首。塑造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这是大学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如何办大学,在长远的意义上,就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的本质才成为关心人类发展的人们反复探讨的课题。尤其当社会处在重大转型的时期,关于大学使命的争辩,就会愈发激烈。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美国,当代中国,都是转型社会,都伴随了广泛的大学理念反思。每一次社会转型,大学几乎必经一次洗礼,以考验大学的人文理念能否持守;而每一次大学的改革,也都会推动社会的相应改变,这个二重奏是千年大学史中不变的基调。大学与社会存在如此紧密的关系,它怎么可能不服务于社会呢?但是,它的服务不是急功近利,不是短期行为,而通过培养杰出的人才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哈佛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如此。如同我在本文开篇时所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就是哈佛和象哈佛一类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在各个行业里砥柱中流,从总统到议员,企业家、银行家,神学家、民间领袖,等等,一个深厚人文关怀的精英群,领导了美国的发展方向。即使它的政治领袖愚蠢无知,造孽犯乱,社会的良知仍然能够改变错误,扭转方向。这就是人文学的力量,是社会的道德良心、公共智慧、理想担当、精神领袖。大学就是着力培养这样的人才而永久地服务于社会。 但是,这种意义上服务社会的理念现在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一挑战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大学改变自主的学术教学研究传统,为企业和市场服务。在美国,由于八十年代的全球化突然展现了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传统制造业大量东迁、移入亚洲,美国本土产业面向高科技转型,而高科技获得的高利润,诱导全球性开发高科技的冲动。一时间,高科技成了追求财富最具刺激的春药。企业把目光转向大学,要求大学贡献高科技产品,加入占领市场、淘金掘银的疯狂浪潮。而其时的美国政府却削减了在教育和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屈于捉襟见肘的财政和抵挡不住的诱惑,羞涩地开始接受企业的投资,开发高科技产品,沦为企业的同谋,市场的帮凶。此口一开犹如决堤,市场的洪水一泻千里,大学人文主义理念,惊涛裂岸,风雨飘摇。甚至哈佛这样的人文学堡垒也感受到水沫雾絮、潮击浪拍的扑面压力。前不久关于哈佛校长下台的新闻传播甚广,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真正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的计划背离了哈佛的人文主义传统。看到硅谷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重大影响,他企图把哈佛变为“东部硅谷”,发展成美国生物工程的中心,与哈佛人文学的发展背道而驰,这种趋从市场需求的大学理念理所当然地受到哈佛教授们的坚决抵止。一如哈佛这样的学校都有如此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市场经济对大学的渗透已经到了何种程度。这是一种由大学为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服务的理念所孵化出来的“学术资本主义”!它的危险是从根本上颠覆“学术人文主义”的传统。 市场污染了学术自治的精神,原本独立于市场之外的大学,现在正迅速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大学转向科技知识生产,而教授专家越来越象工程师、技术员,学生在市场诱导下苦练资本游戏,成绩谁在乎,挣钱为要务!谁能空手套狼,从股票证券市场中圈到最多的钱,谁便是英雄好汉,楷模典范。甚至血拼消费,竞比排场。在美国,学校仅为一年级新生提供宿舍,每年暑假,学校便把宿舍维修一新,以期宾至如归。这一切,寒酸了。新生人影尚未到,工程装修已喧嚣,学生自费把宿舍修饰得象酒店一样。纽约大学有些学生干脆入住五星宾馆,每天超长豪华林肯车接送上学,成为大都会新传奇。面对记者采访还振振有辞:这算什么,我挣的钱我自己花,说明我有这个能力!这大约可以看作大学为市场服务的“杰出产品”吧。至少我没有办法想象,还是学生就热衷在市场中圈钱的人,怎么能甘心没有市场价值的人文学训练。其实,不仅仅是学校,一切精神性领域的处境都很尴尬,把财富当作身外之物的教会也不例外。教堂尖塔,晨曦暮霭,肃然伫立,曾经是通向上帝的庄严象征,现在则被教会出租,成了手机公司的信号塔。许许多多,为数甚众。上帝被出租了!满街都是犹大啊! 这种状况在开始时就引起美国大学界的警觉、忧虑,不少大学努力加强核心课程的人文要求,以减少市场对大学的污染,大学理念的探讨反思成为美国思想界的重要课题,很多重要的思想家针对学术资本主义的扩张,提出进一步坚定发展人文学的信念。还有学者直接把学术资本主义作为研究解读的对象,思考具体的因应之道。斯劳格特(Sheila Slaughter)和莱斯利 (Larry L. Leslie)合作出版了《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一书,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民营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大部分是服务业、房地产,和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这种产业类型对高科技开发几乎没有需求,加上民营企业的资本规模和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心理习惯,因此,中国企业目前还不大可能对大学进行资本渗透,现在惶论企业压迫大学而导致“学术资本主义”实在是夸张其词了。但是,这不意味大学为社会效益服务的理念没有影响中国大学,相反,这种理念对中国大学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在美国的影响更严重。这是因为,在美国还有长期的学术人文主义传统可以抗衡,而在中国,从“五四”以降,中国大学始终在振奋民族富强国家的现代性压力之下,追求社会效益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学使命。功利取向、效益原则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包装下,成为最有激情的自觉责任,而坚持学术独立、大学自治的人文学立场,一再地受到清算批评,在大学毫无立锥之地,大学反抗学术资本主义的精神资源早就被彻底解构了。因此,当市场的力量崛起,在美国是人文学的争辩抵制,而在中国却几乎是兴高彩烈的喜悦拥抱,高尚的功利主义立即转化成恶俗的功利主义,轻而易举,几无阻挡。 中国式的学术资本主义虽然受企业影响不大,但是另有两个独特而强大的力量,其一是是政府的权力资本的干预,其二市场的影响力。大学的资本构成无非两种,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虽然象哈佛这样的常春藤私立大学成绩卓越,蜚声世界,但是美国公立大学仍然占了很大比重。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公立的,即使对外国留学生也基本免去学费,仅收很小数额的注册费,只有极少数的专业学校是私立的。欧洲绝大部分国家的大学大多是公立的。在中国,当然所有的大学都是政府办的。为什么各国政府都会用国家财政来支持大学?这是因为,一,必须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力,不能让可以受教育的人,因为经济原因,被排除在大学之外;二,大学关系国家的未来,而未来是无价的,不可能要求人类的明天来支付今天的投资;三,大学代表精神生产的价值,这是市场价值无法衡量的,因此大学不能也不该成为盈利的企业;四,大学云集了知识精英,社会精华,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尊重他们,善待他们,是人类的良知,政府的责任。孟子强调“养仕”,中国的确有养仕和敬重读书人的传统,在西方,康德也说过知识分子是不应当靠出卖体力而生存的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污辱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尊严,就必定是丑陋短命的政府。 因此,政府办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人文发展的结果。然而,政府办大学需要特别警惕政府对大学的干预。用我的钱,就得听我的话,以为既然是政府出钱办大学,政府就可以干预大学的教学和行政,这是非常危险的心态,它会损坏大学的学术和大学的品质,即使是善意的干预,也同样是对大学的学术独立和教学自治缺乏必要的尊重。西欧国家对这方面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些国家甚至通过立法,防止政府干预大学,也就是说政府有出钱的责任却没有干涉的权力。这后面有重要的认知立场,公立大学不是官办大学。国家的钱说到底是纳税人的钱,用纳税人的钱办大学是社会共识,体现社会的公共意愿,这叫公立大学。公通共,是所有人,是天下,公又是正,是公道。而政府是社会行政管理机构,俗称“官”,即使现在的公文中也仍然习惯用“官方”,“政府官员”这类词汇。合理的政府必须体现和代表公意,既然是“体现”“代表”,就不是等同,因此,官不等于公。何况要求“体现”公意,本身就意味着有不体现或者不充分体现的可能,要求“代表”,也有可能是没有代表,或者代表了一部分利益集团虚假的公,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必须接受监督的原因。因此,政府只是社会构成的一个部分,政府如果认为有权力对大学指手划脚,那大学就成了官办大学,而不是公立大学了。我所以近乎繁琐的区分官和公的不同,实在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以“公”自诩的“官”。其实,真正的贪官并不可怕,因为贪官代表私是一目了然的,可怕的是不知道官公之分,以为是官就是公,那样官意就遮蔽了公意,这个社会就只剩下政府意志,而看不到人民意愿了。 在这个意义上检讨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考虑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大学的干预,让大学有充分的时间来发展中国自身的大学传统,而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源积累是相当稀薄的。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则和特殊性,不是政府行为可以完全了解的。学术的发展,人的培养,是长期过程,来不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应当让大学尽量少受社会的干扰,放眼长期的目标,为社会贡献智慧和人才。何况大学是社会精粹所在,他们的智慧不在行政官员之下,应当相信他们有能力建设真正一流的大学。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现在中国政府非常期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金投入,这是大学史上的大手笔,令人赞叹。身为海外学人,当然希望国家教育蒸蒸日上,精英才俊层出不穷。但是,越是大笔投入,越应当警惕过度干预。我注意到,国家教委经常出台各种教育“工程”,高教主管部门也忙于对“工程”有关单位的考核评估,使得这些大学穷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其实,一流大学不是靠“工程”理念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积累,形成有质量的教学品格。中国搞大学兼并,或许有自己的理由,但是,结果是一部分有百年历史特色的大学消失了,那是化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资源!象大兵团作战那样大规模结集大学资源到底和一流大学有什么必然关系?普林斯顿大学就是袖珍大学,决不妨碍它是世界一流大学。难道搞出一百万人的大学就是一流大学了?政府着力发展大学教育是好事,但是要尊重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切忌以政府意志来规划大学,那就不是公立大学,而是官办大学了。象什么“教育产业化”,把大学推向企业推向市场的大败笔,切切不可重演。应当充分听取资深教授专家的意见,严格按照他们的意见发展中国的大学,那样才有可能建设真正一流大学。尊重大学精英,不只是问寒嘘暖的慰问体恤,而是真正尊重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所代表的大学尊严。我在法国时,就看到政府总理巴拉杜面对如何处理法国工人罢工的难题,去大学拜会社会学家阿兰·图汉,求教他的意见和智慧,而不是政治领袖习以为常地巡梭视察训话指示。 除此之外,政府承担国家管理和发展的责任,因此,政府向大学投资经常会把国家效益考虑作为对大学的要求,使大学发展经由权力资本的导向而直接面对市场,其客观效果与美国企业渗透大学造成学术资本主义是相同的。政府除了支付大学日常行政开支,还掌握了数额巨大的所谓“项目经费”和“基地”建设经费,不论主观动机如何,这笔经费的分发客观上成了政府控制学术规划、学术方向、学术风气的主要手段。高科技应用开发的项目经费要高于基础研究,自然科学要高于文科,在文科中,所谓国家工程项目要高于普通教育,可见,这些经费中真正落实到文科,尤其落实在人文教学上只是挂尾零头,与大学应负的主要责任完全不成比例。何况,有些大学甚至对国家拨给文科的经费,还要雁过拔毛,克扣留存。毫无疑问,科技开发需要较多的资金,自然科学研究的资金需求也要大过文科,但是大学的最根本的任务是在教学,是培养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政府投入教育的资金究竟应当优先保证教学,还是项目开发为重?如果项目开发成为学校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那政府和美国企业用项目渗透大学、推动学术资本主义在大学的膨胀又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企业用的是自己的钱,政府使用的却是纳税人的钱,这些钱更应当用于发展公共教育,而不是盈利项目的投资。在中国,家庭用于教育上的投资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美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这是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当然,中国民间社会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是用这个理由来说明家庭教育投资的超大比例,实在太过牵强。根本问题是教育在政府投资布局中比重太低,而且在大学教育理念中科技开发比重太大,这就造成纳税人通过交税已经支付了公共教育,却还要在税后收入中对教育作二次投资,而且数额巨大。这是危险的信号,说明我们长期保障公共事业的制度优越性正在迅速流失。这后面更深入的问题是,政府应当如何定位?一个健康的政府不能采取市场行为,尤其不能成为市场的一部分,更不能动用纳税人上缴的国家税收参与市场运作,政府应当在市场之外,以公共身份来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限制市场的胡作非为对公共事务的伤害。尽管中国是在特殊的转型阶段,政府负有帮助健全市场的责任,但是,虽然如此,政府甚至更有必要形成清醒的认识,减少和禁止政府的市场行为和市场角色,以保障市场和公共事务都能健康发展。 在大学建设中,以项目经费这样的手段来干扰大学的基本任务,还有谁安心于认真教学呢?几乎每个人都被要求报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经费,而且能不能搞到项目或多或少还和职称升等连在一起,在这种压力下,一个大学教授的主要精力还会集中在教书育人上吗?更为甚者,这种经费与项目挂钩,项目与人挂钩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大学风气。各地争抢项目,送礼行贿,暗中串联,弄虚作假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且,手段高超,风过无痕,堪称极致。为人师表者因此而师文扫地,大学教授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道德资本已经残破不堪。搞到项目的人,尤其是几个国家项目在握,不免的财大气粗神色飞扬,俨然成功人士的庸俗风度粗鄙作派;而弄不到项目的人却只有等待别人眷顾的萎顿和无奈。那些仍然坚守教学为己任的人们,与孤傲的信念相随相伴,难免是清贫拮据。这景象,真叫人情何以堪! 其实,国家资助学术的结果不该如此,相反,是那些得不到市场垂怜的学术,可以而且应当优先获得国家的雨露阳光。我们面对的最大困境是市场经济不可阻挡的改变和控制人们的存在方式,市场价值强势霸道的主宰了社会的评价标准。但是,人文价值却决不是市场价值原则可以理解,它无法明码标价,不能买进卖出,因此对于市场而言它毫无价值,然而,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自我成长却有极高的价值。具体到文化精神产品也是同样道理,极尽宣泄、目中唯我、只求情绪的当下挥霍、何在乎持久的审美回味,已经成为当代快餐式文化市场的消费特色和经营主旋律,光怪陆离、声嘶力竭、摇头晃脑、标新立异构成流行风尚、青春卖点。在这样的市场中,扬眉吐气、大化人间的是流行歌曲、现代摇滚,忍辱负重、门可罗雀的是经典歌剧、交响乐、芭蕾舞。这些高雅艺术团体温饱尚且难求,谈何继往开来,但是,它们的文化产品所代表的精致价值难道是那过眼烟云的流行小曲可以比拟的吗?政府是应当发展那些充满市场价值的流行艺术,还是应当投资保护人类艺术的精华?法国政府在这方面有清醒的自觉,每年在国家财政中划出近百分之七的经费,用来保护人类文化的精华,使得这些体现人文价值的极品绵延传承,不至于被市场经济扫荡殆尽。这个信念应当成为政府投资大学的基本原则。政府不能按照市场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学术教育的高低贵贱,高科技应当投资,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也应当投资,这都没有问题,可是,大学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必须首先保证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大学教学。假如穷乡僻壤的苦难学子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大学,假如那些热忱于教学的老师不能维持基本的体面生活,假如学校领导为了一点区区奖金而忙碌于那些仅仅是创收的培训班,假如权力资本的引导使得人文学彻底的边缘化,大学丧失了它的精神方向,政府的大学投资就是大失败,政府就愧对天下苍生、辛辛学子! 最好不要低估市场对大学的污染,永远都别低估,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把大学要服务社会效益当作大学理念的人们。我所以强调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大学的干预,而不是立即兑现,除去体制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认为我们的大学已经有能力贯彻学术独立、大学自治的原则。看看我们的大学吧,市场已经把大学改造成什么样子!在为人师表的行列中,沽名钓誉者有之,剽窃抄袭者有之,嫖娼宿奸者有之,招摇撞骗者有之,哗众取宠者有之,欺世盗名者有之,趋炎附势者有之,现在,连拐卖人口者也涌现了,大学正成为丰富业余生活街谈巷议的笑柄。毫无疑问,这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好的,而且,绝大多数永远都是好的!可是,就是这极少数值得我们考虑大学风气。在传统学术中,一个教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教育上的奉献,而现在一个教授的成功却可以是市场价值的认可,是他在市场社会的话语权力。因此,荣耀于“上书房行走”,热心于电视出镜率,满世界的应邀讲演,挖空心思地制造耸人听闻的莫名话语,对一无所知的领域敢于放谈高论,这种以知名度为生的“市场教授”现在却不是少数,而且如鱼得水,欣欣向荣。市场的规则在腐化学术规则,而被腐化的学术则腐化着大学的理念和青年学子。这些成功的“市场教授”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正是市场污染大学最有效的途径。如果不把这种风气从大学中清除出去,大学会被治理成什么模样呢?若人重,必自重!大学的尊严建立在教授群体的尊严上,人们敬重教授是因为他们有学问,有教养,有良知,是可以信赖的人间师表。假如教授的贪得无厌超过了一般商人,假如教授捞钱的手段甚至比奸商更狡诈阴损、厚颜无耻,那就别怪这个社会看不起读书人,因为,读书人自己毁了自己的尊严。因此让商人做回商人,而不再是混迹于大学的商人教授、市场教授,以匡复大学的尊严,恐怕也是当务之急了。在这方面,海外回国服务的专家教授们,务请自重!一些学有所成的海外学者,有的甚至是名声响亮的资深教授,也热衷于欺名劫色,妙手圈钱,权势熏心,凶吵恶斗,热衷于到处曝光,乱抖风姿,满嘴媚词谀语,每每惊人之论,不着边际,无奇不有,真让人叹为观止!其实,就算是一个沉默的花瓶,也要好过口无遮拦的胡言乱语,至少还有被欣赏的价值。海外归去,无论如何应当把国外办学的经验教训带回国内,帮助发展大学教育,这是基本责任,怎么能与最阴暗的龌龊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把开放的中国当作个人大发利市、竭尽表演的舞台呢? 所以,小心谨慎地对待大学为社会效益服务的理念,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那后面的陷井会让人坠入深渊。 五 大学理念中还有另外两个方面,大学的使命是承续传统,大学应当是社会批判的中心。囿于篇幅和时间,只能简要述之。 大学的使命当然包括继承传统。大学所以能教书育人,就在于它掌握了集中在传统中的人类智慧的伟大谱系。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民间生活方式传承绵延,但是,精致深刻的伟大智慧不通过专门的研究教学是不会代代相传的。因此,强调传统教学作为大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极为重要。世界上,没有一所重要的大学可以不通过传统教育而成为一流大学。传统教育是对人的根源性、人的存在的精神依据和人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的教导塑造,它是人文学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方面。中国从“五四”至今,经过“打倒孔家店”和《共产党宣言》“两个决裂”的灌输,社会意识形态中弥漫着强烈的反传统心态。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大学教育中,传统资源都已是稀薄无几、岌岌可危。“韩剧”在中国的热潮就是佐证,那里传播透露的精神品味、文化气息、伦常道理、历史情调,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积累,是塑造自我、养育后人的历史财富,但是,在我们这里,它的故乡家园,被革了一百年的命;然而,在韩国却保存下来,以至于今天我们要透过韩剧才能重新欣赏领略我们自己的历史精华和生活风度。不仅仅是影视戏剧方面,即使在大学中,能够深刻准确负责任地讲述传统的教授也已经寥寥无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建设的紧迫危机。 但是,正因为存在这样的危机,就更需要注意另外一种极端,把传统的讲授变成怀旧之恋、复古愁绪。传统不是僵死的知识教条、古旧的简帛文献,它是存留在历史文本中有生命的伟大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反传统的暴戾心态和墨守陈规陋习的恋古情怀事实上同出一辙,都不了解传统是有生命有创造力的历史智慧。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曾经指出,每一个人都是“文化中介”(Culture Agent,或译“文化作用者”)。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接续文化,同时又用自己的生命行为使文化丰富增值、更新成长,唯如此,文化才是一个族群用历史书写的集体智慧。换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文化传统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应当面对人生疑惑、社会困境而创新生长,否则它就不能算是智慧,它的生命也就此结束。孔子说“圣者时也”,就包含这个道理。因此,中国今天的传统教学应当以传统资源直面我们的时代,我决不认为,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可以不经过民主、自由、人权这些价值的考验,不对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宪政法制作出创见性的回应,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当代智慧和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这是大学传统教学上最重要也最艰巨的课题。不是坐拥一片绿水青山,着上不伦不类古装,满嘴上古旧制,顽固抵止西学,就能让传统继往开来发扬光大,那充其量不过是痴人梦中的镜花水月罢了。严重的问题是,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里,真正识古通今者少而又少,这沉重的责任能够托付给谁?所谓“自由主义”者,不屑于传统智慧;所谓“左派”,在反对文化殖民主义中,却没有任何传统的声音;而恪守国学的学者,又有几分心情真正面对西学;呜呼,谁堪重任? 大学应当是文化、社会、政治的批判中心,这同样是大学的使命。大学是知识分子的集结地,用康德的说法,知识分子是自觉地担当人类道义和责任的人。而中国古代读书人最感人动天的抱负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这个情怀塑造了一批中华民族深刻睿智高瞻远瞩的文化思想大师,同时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志士仁人,鲁迅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以深刻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天下为公的道义责任,批判社会生活中一切违背人类良知的错误、偏见,乃至政策举措,是大学当仁不让的职责。何况,大学的人文学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批判,它的责任意识又如何体现? 但是,大学的社会批判不同于民间意气、群众造反,因为大学有大智慧,所以对大学的社会批判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的社会批判必须体现宽广的视野、长远的责任,成为有建设性的积极力量,而不是仅仅放纵一时快意恩仇的否定性批判。因此,大学的社会批判如何避免破坏的激情,而自觉成为有深刻同情的社会生活的“忠诚的反对者”(loyal opposition),这对发展大学的公共批判意识是不可回避的挑战。 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社会批判很难完全避免“政治正确”的权威心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因为掌握文化资本,更容易产生“真理在握”、“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情节。如何防止意识形态批判的片面性,而使大学社会批判多元多样?如何做到不是意识形态批判限制人文学的宽广视野,而是人文学的深切关怀使得社会批判更加中肯平实?如何发挥人文学同情的涵盖能力,以抵制社会批判的不同立场成为人文学内耗的根源?这是警惕批判性意识形态污染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哈佛,经常有不同学术立场、相反批判意见的教授就同一社会问题、学术问题同台讲课,以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同时培养对反对观点的尊重理解,在反对的声音中获得克服自身盲点的资源。这个经验或许可以参照,但是,其背后开放的人文胸怀却是更重要的大学基本精神。在中国的大学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甚至不同的学术观点,往往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相互间的交流、尊重、理解、学习非常困难,严重的甚至人生攻击,或者因言获罪,这不仅妨碍了学术的交流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生活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贮存积累,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期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在大学中,身为民间表率而自觉追求和培养宽广的有涵盖能力的人文胸怀,对于改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质量,建设一个有宽容度、有涵盖性、有互动的创造力、有公共智慧自觉积累的和谐社会,对于以中华民族的人文资源创造人类社会生活新的典范,将会具有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希望这些不成熟的考虑能够帮助理解本书的精华,理解人文学和大学理念的丰富含义。当然也希望得到各种各样的批判意见,使得大学理念的探讨深入开展,成为中国大学建设必须的思想资源。 中国大学的建设有远大的前景,只要锲而不舍,中国一定可以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这不是遥远的梦! 四稿于哈佛 2006,10
个人分类: 转载|3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自由主义理念及其对科学事业的渗透
热度 9 Wuyishan 2012-11-22 06:39
新自由主义理念及其对科学事业的渗透 武夷山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杂志 2010 年第 5 期是“科技元勘与新自由主义科学”专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 Robecca Lave 和另外两位学者为此专辑写了“引言”。文章写道: 冒着过分简化的危险,可以将新自由主义原理概括为以下 8 点: 1. 市场是人工物,但它是理想的信息处理器。每个成功的经济体都是知识经济。 2. 新自由主义的出发点就是批判国家理性。市场的信息处理能力总是强于国家。 3. 政治之运作同市场相仿佛,因此就必得有一种关于“民主”的经济理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新自由主义运动是通过在国家内部的运作来寻求和巩固政治权力的。国家之“守夜者”版本最终被拒斥了。这一信条认为:为了推进新自由主义议程,与强权者结盟也是正当的。 4. 政府机构应该是以自我管理为基础的。自由并非指可以实现任何目标,而是指安置( posit )好自主的、自我管理的个人,他们天生地赋有新自由主义版本的“理性”和自利动机。 5. 公司不可能做不好,或它们即使做得不好也不该受责备。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观点是与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大差异,后者对股份公司和垄断持根深蒂固的怀疑态度。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支配下,教育、保健和科学事业都在搞私有化,甚至军队的一部分都被私有化了。 6. 应通过国际性的行动,对民族国家加以约束和限制。这一主张已得到一定落实,表现在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原先受古典自由主义影响的一些跨国机构纷纷倒向新自由主义。 7. 只要对市场做适当的调整和推动,市场总能对似乎首先是由市场所引起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竞争”,最终总能打破垄断;通过排污权交易,可以减轻污染;由于雇主之间的相互竞争,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会减弱。(博主:“科学技术导致的问题总能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也是类似的辩护思路。这类逻辑的共同特征是:绝不愿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8. 国家施行新自由主义统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重新定义财产权。因为财产权只要确立起来,以后就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正如 Sismondo 在其 2009 年发表的论著中所说,由于科研的商品化,我们看到种种乱象:作者署名中的挂名;产业界的“代写”日渐增多(博主:指公司写好的论文,请科学家署名发表,以“客观”论证本公司的产品有多好。与国内的花钱请人代写论文现象不一样,更“高级”。);科研过程中的 ghost-management (指的是大公司,尤其是药物公司,操控了从科研设计到论文发表的许多环节,比如,在其操纵下,医学实验受试者面临很大的风险)现象也日益严重,等等。 另外,专利并非知识产权保护的唯一要素,也不是最重要的要素。现在,材料转移协议( MTAs )已成为控制前沿科研之商业意义的一种工具。 博主: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向科研事业的过度渗透持抵制态度。为了不让新自由主义过分得势,也是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 武夷山,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科学事业的损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93335.html 。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10234 次阅读|21 个评论
重大丑闻: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设计盗用他人
laserdai 2012-11-16 07:54
英国一艺术家称伦敦奥运会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在开幕式上盗用其设计,并欲起诉伦敦奥运会组织方。 全英国有2690万观众观看了这个名为 “奇迹之岛(Isles of Wonder)”的开幕式,是1996年以来最多人观看的电视节目。 这位来自赫尔市(Hull)的李·桑道尔 (Lee Sendall) 和他的朋友在2009年参加了一个由英国艺术协会(Arts Council)举办的与伦敦奥运会相关的设计比赛。 他们的参赛作品是一幅英国乡村风景设计图,图中画有螺旋型的绿色山丘、湖水、白云,以及一个在小山上奔跑的火炬手。见下图。 他说,这幅画的所有的特色全都反映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见下图. 42岁的李·桑道尔正在进行相关法律咨询,欲以侵犯版权为由起诉伦敦奥组委。但是起诉中涉及到的费用也许会让他放弃此想法。 尽管这个艺术比赛并不是为征集奥运会开幕式设计而举办的,但是李·桑道尔说,组织方还是采用了他们的概念。 “在奥运会开始前两周,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开幕式的设计,丹尼·伯伊尔的设计图让我大吃一惊, 因为我发现里面的许多元素和我们的作品有太多相似之处。” “ 虽然我没有发明这个螺旋型山丘,但是开幕式的整体理念却和我们的基本相同,这不可能是巧合,更何况那个艺术比赛和奥运会有关。 ” 李·桑道尔表示,其实他并不是很生气,但是如果这个花费2700万英镑的开幕式的确取自于他们的理念,那么他们需要得到这位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导演的认同。 伦敦奥运会一位发言人否认了他们盗用李·桑道尔的想法。他说“丹尼·博伊尔并没有参与那个艺术比赛,也从未看到任何参赛作品” 发言人解释说,开幕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位于萨默塞特郡(Somerset)著名的格拉斯顿伯里突岩(Glastonbury Tor)和英国历史。见下图。 这下,是真是假很清楚了。又一个重大丑闻。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232864/Unknown-artist-sue-Danny-Boyle-opening-ceremony-design-claims-copied-Olympics-competition-entry.html http://yorkshiretimes.co.uk/article/Hull-Artist-Questions-Originality-Of-Olympic-Opening-Ceremony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理念——“你无法置之度外”:周国逸对话广州中小学生
liaojp 2012-11-12 17:47
生态理念——“你无法置之度外”:周国逸对话广州中小学生
陈银洁 11 月 10 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周国逸研究员在广州青少年科技中心作“生态理念——你无法置之度外”科普专题讲座,与广州市中小学生面对面,就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态度等普遍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关注与好评。 面对中小学生,周国逸研究员一改平时严肃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列举一系列鲜活的身边例子,把科学问题化高深为浅显,幽默诙谐而不失系统严谨。透过“大地女神”理论阐述城市给排水系统与自然道路减少体现的生态问题,“一江水葫芦向东流”则体现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以此种例子鲜活勾画生态理念的灵魂。而对生态理念的深入理解,进一步体现了人类以科学的态度做事情的重要性。此外,周国逸研究员还就人类是生物圈的普通成员、生物圈中各个过程都是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要有生态理论等科学事实和科学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抓住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接连提出“除四害年年干,效果年年差,有没有必要?”“如何解决工业生产边角料造成的环境问题?”“外来入侵物种该不该除掉?”等科学疑惑,周国逸研究员一一作答,为同学们解惑释疑。 周国逸研究员的精彩科普讲座使更多的人了解生态,了解人类与身边其他生物密切难分的关系,增强了公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用事实告诫人们,人类做为生物圈中普通的一员,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应最大限度地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积极投身于保护生态与爱护环境的行动之中,决不能置身事外。 周国逸研究员 周国逸研究员报告会场
5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奥巴马的获胜感言和我的人生理念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2-11-9 08:27
奥巴马的获胜感言和我的人生理念 蒋继平 2012 年 11 月 8 日 前不久, 为了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同时向美国的两位总统候选人发出了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建议。 这份建议是分别通过公司和家中的电脑直接发到他们各自的竞选网站的。奥巴马的团队接到我的电邮后大约一刻钟就给了我一个简单的回复,回复的内容是感谢我的关心和建议。 当然, 这个回复似乎是预先设计好的, 也就是官方的统一回复吧。 但是,即使如此, 它也给发信人一个安慰, 至少表明他是在意公民的行为的。 与此相反, 我的电邮从来没有得到罗姆尼和他的团队的任何回复。 我在电邮中建议两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演说时尽量多用“ You” , 而不是“ I ”或者“ We”. 进而, 我建议他们在表达施政理念时多多地为听众着想, 站在听众的角度来判断和思考。 昨天凌晨,奥巴马获得了选举胜利后当即发表了一个获胜感言。 在他的获胜感言中, 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到三个与我的建议一致的地方。 第一个是希望建立一个两党合作的体系, 尽量避免由于政见不同造成的国内正在遭受的分立局面。 大家可以从我的“我明天不去投票的理由”( 1 )一文中看到我的这个理念。 第二个是他在演讲中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了“ You ”,而不是“ I” 或者“ We ”。第三个是他在最后宣称和号召全体美国人民在上帝的引导下, 沿着上帝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有关这点, 我在我的“我明天不去投票的理由”的博文中已经表明的很清楚。 我确信奥巴马一定会如此做的。他的获胜演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他没有说在他的英明领导下, 也没有说在民主党的集体领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而是说在上帝的引领下走向美好的未来。 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在大体上与我的人生理念一致, 所以, 听来很容易产生共鸣。 这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已经顺利结束, 可是, 它在我心里产生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消失。 其主要原因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参与了这场竞选。 从关心选举的进程, 到直接向候选人提建议, 再到奥巴马夫人亲自给我家打电话, 这一切充分地表明了在一个民主的国度一个普通公民拥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
个人分类: 万花镜|2942 次阅读|24 个评论
科技元勘的一些基本理念
热度 14 Wuyishan 2012-11-9 06:44
科技元勘的一些基本理念 武夷山 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 Kathrin Braun 和同校政治科学系的 Cordula Kropp 在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杂志 2010 年第 6 期发表文章, Beyond Speaking Truth :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to Uncertainty in Scientific Governance (超越讲真理:对科学治理不确定性的制度响应)。原文见 http://sth.sagepub.com/content/35/6/771.full.pdf+html 。文章说: 科技元勘(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学术传统,即专注于研究科学、技术、公共政策、政府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确提出以下要求: 要承认不确定性; 要对关于发现了科学真理的断言持自我批评式的立场( a self-critical stance toward scientific truth claims ); 要让公民或外行人群更广泛地参与涉及科技的公共事务; 要提高对科学和科学治理的制度性反思水平。 目前,在许多争端领域,用于指导政治决策的一些价值观念,如自主、福利、安全、尊严等,其自身还存在着解释上的不确定性和争议。( 博主:用有争议的价值观念准则来指导有争议问题的决策,您说有多乱?转基因主粮推广问题上的争议便属于这一情况,双方对“安全”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 ) 按照规范性的、移情式的理解,所谓反思性,就是认识自身弱点、局限和认知盲点的能力。( 博主:有些科学家根本不承认自己有认知盲点,他们觉得,凡是与自己的认识与意见不一致的都是科盲!都是傻冒! ) 博主:从科学网上的种种争论可以看出,我国科技界对科技元勘基本理念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很低,蒋科学们任重道远啊。
个人分类: 阅读笔记|6568 次阅读|20 个评论
傻帮的理念
热度 22 张志东 2012-11-4 11:46
大呆混迹科学网五年多,总结起来,除了《 追梦之旅 》、《 激辩猜想 》,所做的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成立了傻帮。傻帮尽管从成立到解散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影响还是蛮大的。科学网上时不时有人提起。这不,黄老邪在病中还念念不忘重组傻帮的大业。自从《 重组傻帮,快乐科网 》之后,傻帮的势力不断壮大,不断有新的傻子们加入傻帮。当然,由于傻子们都比较傻,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 傻帮章程 》。在这里大呆对《 傻帮章程 》进行一下科普,宣扬一下傻帮的理念,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傻帮立帮于无形,入帮在有心。所以,成立、解散、重组等都无所谓,这些仅仅是形式。这也是傻帮解散多年,实际上并没有消亡的原因。 傻帮的理念是平等的理念。傻帮里人人都是帮主,个个平等,与世俗的帮派完全不同。《 傻帮章程 》是根据世俗的帮派的章程反其道而行之。破除了世俗的等级制度。而且,来去自由,没有任何限制,没有组织,没有领导。 傻帮的理念是民主的理念。傻帮里一人一票,只有民主没有集中。大家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不进行最后的意见集中。如果有人想统一傻子们的思想,采取统一行动,必将导致傻帮的覆灭。世俗社会中,通常结党必营私,这是必然的现象。尽管有些党派总是号称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等等,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冠冕堂皇下总掩盖着不可告人的罪恶。而傻帮的一切是公开的,透明的,暴露在阳光下的。 傻帮的理念是快乐的理念。傻子们是自娱自乐,快乐自己的同时也快乐大家。在科学网上大家没有什么利益好争夺。无非有一点虚幻的推荐数、小红花、点击率等等。与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项目、经费、官职、权力、美女等)相比实在不值得一提。在网上混了多年的老网虫,应该对这些比较看得开了。所以,在科学网上拉帮结伙,与在现实生活中拉帮结伙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傻子们不必有什么顾虑,自由自在地加入和离开傻帮,将傻帮的理念发扬光大吧。
个人分类: 感言|4482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中外思維差異:電話機外形之大不同
LEOLAND 2011-11-25 18:32
中外思維差異:電話機外形之大不同 曲津華 在中國大陸之外,還有著 200 來個國家和地區。如果我們能經常接觸中國大陸以外的世界,或者常看外國影視,就會發現人們日常最常用的電話機,在外界竟然也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地說,就是中外電話機表面的傾斜度大不同——我們習慣了的桌面電話機,都是趴在桌面上的,最多有個淺淺的、十來度的斜度;而國外的辦公室電話機大多是傾斜很大( 40-50 度)的那種。 大傾角電話機的好處,不言而喻,看起來和用起來都極方便;而我們的趴趴式電話機,要看清顯示屏上的字,或者伸手拿話筒,顯然是不夠便利的——需要探身湊近電話機。 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而且一直想擁有一部如此方便的電話機, 有想過讓電話機用起來更舒服一點,那麼廣大設計師們也竟然都沒有發現外界的電話機那麼好用嗎?奇了怪哉。 深圳除了有世界最大的電子交易市場之外,還在積極往設計之都的概念上擠靠。可如此一個簡單的事情(其實就是在電話機後背設計一個活動的斜撐杆就行了),就是沒有人做,可歎! 2011-11-25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思维和观念:传统治河方法的思考
zhangwb2010 2011-11-23 16:48
上周末参加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举办的科普论坛,议题是《地质减灾与水电开发》,重点介绍清华大学王兆印教授的人工阶梯深潭系统治理泥石流的成功经验。 王教授团队近年来在西南一带泥石流频发区域试验证明,人工阶梯深潭是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有效的治理措施,并提出消能是减轻地质灾害的关键的观点。但到目前为止,虽然实验证明这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但其中的机理以及施工标准尚难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方法的推广。 由此我想到了历史上的各种石方施工技术,如都江堰的笼石、卵石,以及砌石等。潜意识感觉,王兆印教授所讲述的,是古代就已采用的一种治河方法,只是近代以来,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兴起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将这些所谓“传统落后”的东西遗忘、废弃罢了。现在王教授重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并运用到了实践。 业师周魁一先生素来强调学术研究的经世致用,并多次呼吁关注、重视传统水利技术的研究,汲取其中科学的理念和思想。王教授的这一经验做法,无疑是对周老师想法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回应。困扰王教授的“缺乏理论体系和标准”,则是周老师一直所努力探求和追求的目标。 诚然,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技术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历史,过时了。但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的思想、理念和思维体系,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值得后人去好好总结和研究,这一点,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或许,这正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
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民统治的两个前提
热度 1 fqng1008 2011-8-30 19:39
最近,读耶鲁大学Sterlin政治学资深教授罗伯特·A·达尔(1915-)的《民主及其批评者》(他的其他代表作品有《谁统治?》、《革命之后》、《民主理论前言》、《多头政体》、《多元主义民放的困境》等),作为我这样一个政治学的外行读如此高深的理论著作,确实非常费力。而且,据说本书的翻译比较糟糕,有一些可能连译者都没有弄懂的句子(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但是,好在我比较善于断章取义,列出这样一个题目来写读书体会,就说明了我的读书特点。 所谓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到的那样,“在民主城邦中,......人民(denmos)是主权;而另一方面,在寡头政体中,少数人(寡头)占有了这一位置。”所谓人民是主权,我的理解是,即每一个人都具有统治自我的权力。过去,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挂着羊头卖“专制”狗肉的“民主”,那种与民主风马牛不相及的多数人被少数人代表了的“民主”。在这里,我把对该书的体会挂一漏万地写下来,请政治学老师批评教正。 据介绍,本书旨在着手解释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不但从广阔的历史时段描述了民主发展的历史,而且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民主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明确提出并阐释了程序民主、多头政体等一系列重要概念,加之鞭辟入里的科学论证,条分缕析的框架构建使作者该书如行云流水,清新可人。本书虽脱胎于耶鲁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上课用的教材,但一问世却得到学界的如潮好评,不但奠定了作者在民主理论研究方面的首席地位,同时也使这本书成为达尔民主理论的扛鼎之作。在为《民主及其批评者》一书所写的评论中,派伊这样写道:“当达尔谈起民主时,每一个都应洗耳恭听。” 一、内在的平等 1. 强势的平等原则 达尔在“政治平等的逻辑”里指出:“在一个团体中,成员们相信,他们都有平等的资格参与团体的决策,那么他们经由某种民主过程进行统治的机会相对来说就比较高。”同时,“成员们相信,没有那一单个成员以及少数成员如此确信无疑地更有资格进行统治,以至于应该允许这个成员或少数成员统治整个联合体。相反,他们相信联合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有足够的资格,并基于平等的地位与他人共同参与统治联合体的过程。”他举例说,冰岛于930年创立欧洲独一无二的准民主立宪体制时,“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们对希腊民主、罗马共和主义或者任何形式意义上的政治理论或哲学一无所知。他们知道或者相信的是,在参与政府的资格方面,他们从本质意义是平等的。”他还提到颠覆君主制和创立共和制的17世纪英国的清教徒们,平等派查理得·奥弗顿在1646年写的一个小册子中要“所有的箭头指向所有的暴君”,“......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他的天赋权利和特权,甚至所有人都是经由上帝而天生使他自由,......每个人在其自身的周期和指南中都生来是国王、教士、预言家,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之分享,除非通过他权利的代理、问题和自由的同意。”因此,特权应该由所有具有平等特权的人组成,而且平等派强烈地突出平等的需要,正如John Lilbume在1646年指出的,没有人有资格“在不经同意的情况下,支配、统治或主宰世界上的任何一类人”。 2.没有人在内在意义上比他人更为优越 达尔在本书中重申洛克(另一个民主理论家)的观点:既然所有人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那么没有人具有天然的资格使他人受制于他的(当然包括她的)意志或权威。他也引用了边沁的格言:“每个人只能算作一个,没有人超过一个。”说真话,没有看到这些论述以前,我虽然强调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应该平等,但远没有平等派如此深刻的认识。我想,在这样的平等理论里,在这样理念的支配下,任何的个人崇拜都没有丝毫的栖息之地。我进一步想到,经历那样漫长的等级社会的熏陶,在那种以少数人的特权支配多数人基本权利的传统里,在那样没有经历平等理念启蒙的国家,突然有人别出心裁换上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招牌,大家都信以为真,是多么的滑稽而可笑! 二、个人自主 1. 常人普遍都有资格统治自我 达尔在“第七章个人自主”开头就宣称:“常人普遍都有资格统治自我,只有基于这一假设,民主——人民的统治——才能得到证明。”当然,他认为儿童是例外的,因为儿童没有资格统治自我,儿童应该由更有资格的其他人来统治。我想,为什么西方对于儿童具有特别保护的法律,就是因为儿童缺乏自我统治的能力。这和我们民族的溺爱又完全不同,也与我们基于等级社会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许大相径庭,它是基于“人人平等”理念下对于儿童缺乏自我统治能力的一种保护性措施或制度、法律。在这里,我们引进“公民社会”和“等级社会”的概念以便说明“常人普遍都有资格统治自我”的理念。我的理解是:具有独立人格(或称之为有资格统治自我)的人集合为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除外儿童的),具有统治或服从人格的人组成等级社会。 2. 个人自主的假定 没有人更有可能比自己成为自身善或利益,抑或采取行动实现自身善或利益的更好的裁决者(法官),这个假设是民主信仰的基石,也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石。“基于这一假设,就没有其他人比你更有资格对结果是否符合你的利益做出判断了——包括决策实施前的预期结果和决策后的现实结果。但你可以选择在各种手段的择取中遴选出最合意的手段,你会判断有些手段比你择取的手段更符合条件限制。”于是,个人自主的假设是:在缺少具有说服力的相反的显示之时,每个人都应该被认为是他或她自身的善或利益的最佳裁决者。这一假定的实际功效就是要否定家长制的权威在成年人或集体决策中的合法性,尽管家长制在民主社会中仍然存在,例如主奴关系等等。当然,对于成年人而言,家长制权威在个人决策方面只在少数特例如严重的精神病、老年痴呆、大脑损害等等情况下才被认为是正常的。 我想,只有个人自主才能与集体决策互为因果(当然也必须不断克服个人自主对他人的不利因素),而与家长制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家长制有时候也成为个人自主的补充。我还想到,如果我们不能虚心学习人类对于社会和谐的理论总结,而一味地通过愚民政策来到达所谓的“和谐”,那可能真正是南辕北辙,往往只能事与愿违! 附:《民主及其批评者》目录 中译本导言   致辞   导 论   第一编 现代民主的根源    第一章 第一次转型:转向民主城邦    第二章 朝向第二次转型:共和主义、代表制以及平等的逻辑   第二编 反对派批评者    第三章 无政府主义    第四章 护卫者统治    第五章 对护卫者统治的批评   第三编 民主程序的理论    第六章 证明:平等内在价值的理念    第七章 个人自主    第八章 民主过程理论    第九章 包容性的问题   第四编 民主过程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十章 多数规则和民主过程    第十一章 存在更好的替代性方案吗?    第十二章 过程与实质    第十三章 过程对过程    第十四章 人民何时有权利资格参与民主过程呢?   第五编 民主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第十五章 第二次民主化浪潮:人城市国家到民族国家    第十六章 民主、多头政体与参与    第十七章 多头政体如何在某些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其他国家    第十八章 多头政体为什么在某些国家发展起来,而不是在其他国家    第十九章 少数统治不可避免吗?    第二十章 多元主义、多头政体的共同善    第二十一章 作为过程与实质的共同善   第六编 朝向第三次转型    第二十二章 明天的民主    第二十三章 发达民主国家的蓝图   附 录   参考文献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餐西吃”和25美元
热度 42 weijia2009 2011-8-21 09:30
“中餐西吃”和25美元 贾伟 有一次国内有家单位请一位德国人吃饭,找了家上等的中餐厅,众星捧月地围着老外坐了下来,点好菜后,不一会服务员就开始上菜了。按照惯例,服务员把菜碟放到玻璃转盘上转到客人面前由他第一个品尝。让大伙儿诧异的是这个老外没有去夹菜,而是一欠身把整个盘子端到面前,把餐巾往胸口一别,腰板儿一挺,刀叉飞舞地一个人开吃了。很快第二盘菜又由服务员摆上桌,转到客人的面前,老外赶紧用刀叉刮掉第一个盘子里的剩菜塞进嘴里,一欠身把第二盘菜端到自己的面前,又刀叉飞舞地吃上了。在坐的七名中国同事目瞪口呆,除了咽着口水看外国朋友吃独食以外大家不知该说点啥。直到那个老外又欠身去拿刚端上来的第三盘菜时,同志们中有个聪明的站起来跑到后面,吩咐服务员把点好的菜减掉几个,剩下的每盘菜分八份上。如此“中餐西吃”地调整好后,大家面前终于能见到菜肴了,而那位可怜的德国客人也终于可以擦一把汗,感觉这顿中餐吃下来还是可以把命保住的。 对于那个德国人来说,吃饭就得这么一道一道、整盘整盘地吃。我们一旦明白了他的思维方式就容易交流和作出调整。反过来,一个从来没吃过或没见过吃西餐的人也许会将那个德国人吃中餐的方式评价成粗俗、不讲礼仪,或者把那个德国人理解成对中餐有着一种狂热 - 所以才会吃起来酣畅淋漓、忘乎所以。类似的评论足可以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老实说我们经常能看到硬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分析别人言行的宏论!科学网上类似的宏论尤其多。 美国高校的社会捐助很普遍,每个校长和院长都要化不低于20%的工作时间为单位募捐和融资,大学内的几乎每个学院都管理着一笔比较庞大的捐助基金,具体数目不对外公开,但每笔钱的用途很清楚 - 至少对提供基金者来说。最近在我们院Stone Building的一楼新挂出了个牌子,上面列了几十个基金会的名字。作为本院faculty,我接触过其中的很多人。但我认识到的一个令我惊讶的事实是这些捐款人其实大多不是富裕家庭,而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中有不少只是捐几万元、几千元的,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学院几千万美元的基金就是来自于这些普通百姓节衣缩食地为学校开出的一张张数额不大的支票,这里体现的是百姓对教育的认同和重视。 我们学院每年会收到来自于某个校友的一张25美元的支票,额度不大,但每年都按时寄来,一直坚持了20年。按照规定,这个校友就成了我们学院基金会的“金卡”会员。两年前我们院长特别邀请她参加了一个基金设立的仪式,并跟她单独共进午餐。前两天她突然给院长办公室打了个电话,说一直以来由于生活拮据没能多资助一些钱给学院,现在她父亲过世,让她继承了四百万元的遗产,她决定将这笔钱捐给学院。但她需要我们院长答应她一个条件 - 要匿名捐助,因为据她对圣经的理解她必须这么做。 看到那些家境不算很好的人家给学校捐款,要是在过去,我会认为这必定是来自于一种无比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境界;而在今天,在近距离接触了这些人以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这些行为根植于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价值观:这点钱是我们能够出的,我们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们都需要教育。就这么简单、朴实!
12170 次阅读|71 个评论
理念决定成就
热度 1 qingsongcas 2011-7-14 10:54
一个人,如果老在一个地方呆着,封闭、保守、严格,且不论对于性格的影响,那么慢慢地就会思想僵化,落后,所以交流、学习是必须的,而在一个虚拟的群体里面,或者拥有一个很好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我自身经验讲,我采取的是 1、通过google reader 订阅本行业相关杂志、文献和科学网、小木虫及其它高影响力杂志。 2、关注cnbeta,科学网,环球科学,美国物理学组织网等的科技博文进展之类 3、关注TED,这个是新发现的,似乎是个很好的东西, http://www.tedtochina.com/ 关注ing 一个人做事情的力量是小的,但是物以类聚,找到同群体的人就可以很好地做事情了。很多时候我们属于的不是一个群体,而是多个群体,而合作,往往不需要我们有太多的共同点,只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理想。
个人分类: 心得|12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理念的更新——写给即将毕业的博士们
热度 2 sunbaoxi 2011-7-6 16:29
瑞安航空公司( www.ryanair.com )提供廉价的航班服务。该公司的飞机全部为最新的波音737-800型,使乘客不由地多了一份安全感。飞机连续起降,一般停靠较小的机场。飞机上绝不提供免费的饮料和食品,哪怕是一杯白水。所有这些措施,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收益。通常情况下,你可以提前半个月预定到西班牙至巴黎、罗马和慕尼黑等欧洲主要大城市的往返机票。总价只有几十欧元。每一班飞机的上座率都非常高。相对而言,西班牙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至今公司还有很多以前麦道公司生产的老式飞机。一些型号较新的飞机,上座率也很低。有一次,我从马德里回瓦伦西亚,偌大的一架空客320飞机上,只有十几名乘客。一个公司要想赢利,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经营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 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博士毕业后来到一所普通大学工作,离开原来的导师,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这时候,你不必灰心丧气,更不必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要面对现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学校要求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只需一年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两年,你就会熟悉所有的教学内容,而你的教学工作,则基本上变成一项纯粹的体力劳动。除了教学的辛苦,大学里并没有安排其他的科研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优势,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研究课题。但是,我不赞成在故纸堆里搞科研,也不赞成钻牛角尖儿的科学研究。青年学者应该密切关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要敢于跳出原来的研究领域和科研圈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向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家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 青年科研人员应该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一般来说,这将是你的第一桶金。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一项目的科研工作。发表一定数目的文章是必须的。但是,这并不是说让你千方百计地去凑文章的数目。通过该项目的研究,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把科研经费全部花在科研上,不必节省,更不要设法往自己腰包里装,在钱的问题上犯错误,是最愚蠢的。 另外,市教委和学校还有很多基金项目,应该积极地申报每一个项目。即便是几万元的项目,也不要轻易放过。 不要对你指导的研究生寄予太大的期望。如果你还年轻,就尽量自己做科研。招收研究生在精而不在多,宁缺毋滥。即便你毕业于一个有十几位师兄师弟的“大研究组”,也不要尝试自己作老板。对于优秀的研究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升学和就业上尽量给予帮助。 无论在哪里工作,永远不要放弃科学研究,永远不要放弃当初的理想。
个人分类: 教育随笔|4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集思广益 科学网大学如何办
readnet 2011-4-6 11:06
刘洋 科学网大学(筹)正式对世界开放! 已有 165 次阅读 2011-4-5 00:57 | 个人分类: 行业知识管理 | 系统分类: 博客新闻 | 关键词:科学网 大学 筹 正式 世界 开放 科学网大学(筹)正式对全世界开放! 目前一切处于草创筹备阶段,欢迎一切有志之士、各种智慧生命参与、探讨,校址: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groupfid=238 近期重点讨论的话题是科学网大学的学校名称、办学宗旨、定位、组织模式、校徽、校歌、校花、校草等等基础问题,欢迎参与! 也欢迎分享一切的幻想、理想、希望、建议、批评、嘲笑、谩骂~~ 许培扬 中国科学网大学研究动态与进展 已有 28 次阅读 2011-4-6 09:58 |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幼儿园 中国 英文 大学 科学网大学”能干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28783 • 中国“科学网大学”英文服务中心成立:免费修改英文学术论文摘要 • 中国科学网大学幼儿园分校近日将宣告成立 • 一个人的可罕,和一群人的“科学网大学” • 我为什么也凑科学网大学的热闹? • 科学网大学的办学思路 • 科学网大学(筹)正式对世界开放! • 中国“科学网大学”英文服务中心成立:免费修改英文学术论文摘要 • 中国科学网大学幼儿园分校近日将宣告成立 科学网大学(筹)正式对世界开放! • 大胆提议:科学网大学不设校长 • 科学网大学的技术实现与知识管理 • 办好科学网大学的必要条件与提议 【1】 吴超:建议科学网筹建一所虚拟大学,把博主们聘成兼职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 徐明昆 科学网大学的办学思路 已有 150 次阅读 2011-4-5 12:29 |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兰德公司 政府部门 事业单位 中国 博友们对科学网大学(以下简称科大)的热心感染了我,我想为科学网大学从愚人节玩笑变成一个实体提出一些 思路。 一。【 宗旨 】联合华人中优秀的教育专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是否包含技工没想好, 工厂的八级工有时比普通高职称还吃香),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协助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科技, 教育方面的计划与工程。为推进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力争其科研和教育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二。为上级政府部门,科学,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建议。为高等和基础教育学校,为科研机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提供 建议和 咨询。建议应该是有偿的,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仅用于科大的业务运转。 美国的兰德公司,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运行是很有成效的。 三。 组织方式。科大由全体会员会议(简称“全会”),学术委员会组成。 全体会员约为数千人的规模,学术委员会约数十数百人的规模。学术委员会原则上由全会选举产生。 四。没有职称,只看真才实学不看身份。成员统称为老师,或者委员,或者会员。 五年或十年一聘。以确保其水平代表当时的先进性。 这些措施和两院都是不同的。 五。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而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学校。科大应该包含完整的系列教育: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其实已经很难改变一个学生的素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 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六。科大应该是实体。包含各级学校和科研咨询机构。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大楼。 (类似的有民办的南洋教育集团,该集团类似我们说的科学网大学,但以营利为目的) 七。是否归属某个政府部门,没有想好。有三种选择: 1。类似中国科协,成为条条下一个事业单位,或科协下的事业单位。 2。类似南方科大,成为块块下的一个事业单位。 3。成为非政府部门,这种科技机构在国外很成功,兰德公司,美国的大学,都是私立的。 但在国内经费会成为严重障碍,比如民营大学有吉利大学等。科教培训公司也有,类似新东方。 八。科大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法规。 这是我想了几天不成熟的想法,衷心希望博友和过客提出详尽的建议与意见。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学试卷 “标准答案”再次拷问我们的教育理念
热度 6 wangxh 2011-1-27 16:56
昨天新华网原引《扬子晚报》的文章《 老爸怒晒儿子小学试卷 “标准答案” 》 激起公愤。 我们先来看看试卷、儿子的答案及标准答案: 1.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zhangyx 儿子答的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师给了一个 × 。标准答案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 《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zhangyx 儿子写的是:“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但后面又是一个好大的 × 。标准答案是:“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3. “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 zhangyx 儿子回答的是: π的含义是圆周率 。老师也是给了一个好大的 × 。标准答案是:“ 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 这是网上非常流行的图片,这道题也被不断演绎着、流行着。好像竟然有个“标准答案”说根据重力加速度不同,导出“两极”还是“赤道”,从而“推断”出是“棕熊”还是“白熊”,甚荒唐! 再提供两个身边的例子。爱人的上小学六年级的外甥女放假来了,昨天过小年在一起吃饭。吃饭前非闹着让我陪着玩电脑游戏不可,俺实在扛不住就说“出几个问题回答,如果回到上来就玩”。所以俺找了几个成语让其解释,结果答案正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她开始担心俺与其教师一样会很“教条”,所以先打好预防针,“我爸爸说了,只要意思对了就是正确,不必一字不差”,俺的回答当然是“当然喽”!小家伙儿的思维、逻辑和条例非常到位,而且知识面很广,明显表现出比当年女儿更有发展潜力。但是在学校的成绩总是不能名列前茅,能够得到中等已经算不错了。 于是想起了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俺同样要求女儿“意思正确即可”,但女儿“野心”较大,非追求“双百”不可——背课文、背成语等总是“一丝不苟、一字不差”。这样虽然“保住”年级第一的头衔,但思维肯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束缚——后来生活、学习上时不时会暴露出这种教育理念带来的缺陷。 还有个例子更令人深思:内弟的孩子,很聪明,记忆力好。三四岁时,就认识了卡通书、电视动画片上的“小羊乖乖”的形象,甚至连火锅店面霓虹灯式的“羊头”都认识(其实这个羊头霓虹灯挺抽象的),可是当我们一起到了动物园,看到一群羊时,她竟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看看,身边的多少“小事”在反映着我们教育理念的问题。各种莫名其妙的“标准答案”几乎成了我们教育的“全能方式”。由于引进西方的考试模式和继承中学的考核思路,我们的大学也在标准化,许多大学的教学与考试模式越来越像高中。出试卷时要经得起教务工作人员的审批,如果“不合格”是要重来的。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要有“采分点”,否则就不能通过。许多教师懒得与其理论、费力气,就按照“指示”执行,反正有人愿意“管这类闲事儿”,我们也乐得清闲——如此这般,我们能够教育出有思想的学生吗?我们在严格执行标准化的同时,束缚了一代代孩子的思想与个性,不用说科技创新难以实现,就是连培养最起码的健全人格的公民都难以想象。 前几天看了一篇网上很是流传的文章——《 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 》,其中一些话道出了我们高等教育的可怕现状,不妨摘录几句: “ 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 ” “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作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 ” “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 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 ” 200 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指出: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有许多有识之士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期盼着科学可以使中华民族腾飞与强盛。可是如果没有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愿能够实现吗?所以说, 中国科研的唯一出路在于正确的教育理念!
个人分类: 教之道|415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賀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1-1-25 10:27
五伦观念的新检讨 賀麟 推荐者按:此文发表在贺麟老先生《文化与人生》一书中,系贺老先生 1940 年发表在《战国策》刊物上的文章。坊间但知贺老先生是黑格尔专家,许多人不知贺老先生一生服膺儒家。该书 1988 年再版,贺老先生在新版序言中,大部分篇幅是用来谈台湾学者韦政通对于这篇文章的赞许。可见贺老先生对自己这篇旧文的看重。 无形中支配我们生活的重大力量有二:一为过去的传统的观念,一为现在的流行的或时髦的观念。一个人要想保持行为的独立与自主,不作传统观念的奴隶,不作流行观念的牺牲品,他必须具有批评的、反省的主导力量,能够对这些传统观念及流行观念,加以新检讨,新估价。同时如要把握住传统观念中的精华,而作民族文化的负荷者。理解流行观念的真义,而作时代精神的代表。也须能够对传统观念及流行观念加以重新检讨,重新估价。有许多人表面上好象很新,满口的新名词、新口号,时而要推翻这样,打倒那样,试考查其实际行为,有时反作传统观念的奴隶而不自觉。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传统的旧观念与流行的新观念皆未曾加以批评的考察,反省的检讨,重新的估价。结果,只看见他们在那里浮躁叫嚣,打不倒坏的旧观念,亦不能建立起来好的新观念,既不能保持旧有文化的精华,又不能认识新时代的真精神。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它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我们要从检讨这旧的传统观念里,去发现最新的近代精神。从旧的里面去发现新的,这就叫做推陈出新。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有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那种表面上五花八门,欺世骇俗,竞奇斗异的新,只是一时的时髦,并不是真正的新。 我们要分析五伦观念的本质,寻出其本身具有的意义,而指出其本质上的优点与缺点。我们不采取历史考证的方法,恐怕失之琐而不得其要;我们也不用主观武断的办法,故意将五伦观念从纵的方面去解释,以便不费力气,便可加以推翻抹杀。 我们批评五伦观念时,第一乃是只根据其本质,加以批评,而不从表面或枝叶处立论。我们不说五伦观念是吃人的礼教。因为吃人的东西多着呢!自由平等等观念何尝不吃人?许多宗教上的信仰,政治上的主义或学说,何尝不吃人? 第二,我们不从实用的观点去批评五伦之说,不把中国之衰亡不进步归罪于五伦观念,因而反对之;亦不把民族的兴盛的发展,归功于五伦观念,因而赞成之。因为有用无用,为功为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乃是一笔糊涂帐,算也算不清楚,纵然算得清楚,也无甚意义。 第三,不能谓实现五伦观念的方法不好,而谓五伦观念本身不好,不能谓实行五伦观念的许多礼节仪文须改变,而谓五伦观念本身须改变。这就是不能因噎废食,因末流之弊而废弃本源的意思。第四,不能以经济状况、生产方式的改变,作为推翻五伦说的根据。因为即使在产业革命、近代工业化的社会里,臣更忠,子更孝,妻更贞,理论上事实上都是很可能的。换言之,我并不是说,五伦观念不应该批评,我乃是说,要批评须从本质着手。表面的枝节的批评,实在搔不着痒处。既不能推翻五伦观念,又无补于五伦观念的修正与发挥。 从本质上加以考察,五伦观念实包含有下列四层要义。综贯这四层意义来看,便可对于五伦观念有个明晰的根本的了解,缺少其中任何一义,对于五伦的了解都不能算是完全。 (一)五伦是五个人伦或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意思。这就是说,中国的五伦观念特别注重人及人与人的关系。若用天人物三界来说,五伦说特别注重人,而不注重天(神)与物(自然),特别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而不十分注重人与神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神,产生宗教。注重物理的自然,产生科学。注重审美的自然,产生艺术,注重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产生道德。换言之,在种种价值中,五伦说特别注重道德价值,而不甚注重宗教、艺术、科学的价值。希腊精神注重自然,对物理的与审美的自然皆注重,故希腊是科学艺术的发祥地。希伯莱精神注重神,亦即注重宗教价值。中国的儒家注重人伦,形成偏重道德生活的礼教,故与希腊精神和希伯莱精神皆有不同之处。这样看来,如果我们要介绍西洋文化,要提倡科学精神与希伯莱精神,就须得反对这注重人伦道德的五伦观念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西洋 自文艺复兴以后,才有人或新人的发现。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内,人本主义盛行。足见他们也还是注重人及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又何必放弃自己传统的重人伦的观念呢。不过,西洋近代 “ 人 ” 的观念,乃是从大自然里去打个滚的 “ 人 ” (人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乃是经过几百年严格的宗教陶冶的 “ 人 ” 。而中国的人伦的观念,亦何尝未受过老庄思想的自然化,佛家思想的宗教化。 所以以我们看来,我们仍不妨碍着注重人伦和道德价值的方向迈进,但不要忽略了宗教价值,科学价值,而偏重狭义的道德价值,不要忽略了天(神)与物(自然)而偏重狭义的人。认真依照着 “ 欲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中庸》)和 “ 欲修身不可以不格物 ” (《大学》)的教训,便可以充实发挥五伦说中注重人伦的一层意思了。 (二)五伦又是五常的意思。五伦观念认为人伦乃是常道,人与人之间这五种关系,乃是人生正常永久的关系(按:五常有两种意义,一指仁义札智信之五常德,一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常伦,此处系取第二种意义)。换言之,以五伦观念为中心的札教,认为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人所不能逃避、不应逃避的关系,而且规定出种种道德信条教人积极去履践、去调整这种关系,使人 “ 彝伦攸叙 ” ,而不许人消极的无故规避。这就是说人不应规避政治的责任,放弃君臣一伦;不应脱离社会,不尽对朋友的义务;不应抛弃家庭,不尽父子、兄弟、夫妇应尽之道(自然,儒家也有其理论基础,加入性皆善,故与人发生关系,或保持正常永久的关系有益无害,人生的目的在于修齐治平,脱离人与人的关系,就不能达到修齐治平的目的等说法)。总而言之,五伦说反对人脱离家庭、社会、国家的生活,反对人出世。 “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 ” ,因为有离开社会国家而作孤立的隐遁的个 人的趋势,故孟子反对之。 “ 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 ,因为墨子有离开家庭的组织,而另外去用一种主义以组织下流社会的趋势,故孟子之反对墨子是站在维护家庭内的父子之伦的立场。此后儒家之反对佛教,程子主张 “ 当就迹上论 ” ,也就是反对佛教徒之脱离家庭、社会、国家的出世生活或行径。 本来人是社会的动物,斯宾诺莎也说过: “ 唯有人对于人最有益 ” ,这种注重社会团体生活,反对枯寂遁世的生活,注重家庭、朋友;君臣间的正常关系,反对伦常之外去别奉主义、别尊 “ 巨子 ” 的秘密团体组织的主张,亦是发展人性,稳定社会的健康思想,有其道德上政治上的必需,不可厚非。不过这种偏重五常伦的思想一经信条化、制度化,发生强制的作用,便损害个人的自由与独立。而且把这五常的关系看得太狭隘了,太僵死了,太机械了,不唯不能发挥道德政治方面的社会功能,而且大有损害于非人伦的超社会的种种文化价值。德国哲学家锐嘉特( H. Rickert )认科学、艺术、泛神教为非个人的( Impcrsonal )、反社会的( Asocial )文化价值。所以,我看不从减少五常伦说之权威性,偏狭性,而力求开明自由方面着手,而想根本推翻五常观念,不惟理论上有困难,而且事实上也会劳而无功。 (三)就实践五伦观念言,须以等差之爱为准。故五伦观念中实包含有等差之爱的意义在内。 “ 泛爱众而亲仁 ” , “ 亲亲,仁民,爱物 ” ,就是等差之爱的典型的解释。在德行方面,因为爱有差等,所以在礼仪方面就服有隆杀。从现在看来,爱有差等,乃是普通的心理事实,也就是很自然的正常的情绪。其实,用不着用道德的理论,礼教的权威。加以提倡。说人应履行等差之爱,无非是说,我们爱他人,要爱得近人情,让自己的爱的情绪顺着自然发泄罢了。所以儒家,特别是盂子,那样严重地提出等差之爱的教训以维系人伦间的关系,好象是小题大作,多此一举的样子。 不过,我们须知,等差之爱的意义,不在正面提倡之,而在反面地消极的反对并排斥那非等差之爱。非等差之爱,足以危害五伦之正常发展者,大约不外三途:一、兼爱,不分亲疏贵贱,一律平等相爱。二、专爱,专爱自己谓之自私,专爱女子谓之沉溺,专爱外物,谓之玩物丧志。三、躐等之爱,如不爱家人,而爱邻居,不爱邻居,而爱路人。又如以德报怨,也可算在躐等之爱的范围内。这三种非等差之爱,一有不近人情,二有浪漫无节制爱到发狂( Fanatic )的危险。所以儒家对人的态度大都很合理,很近人情,很平正,而不流于狂诞( Fanaticism )。此种狂诞的行径,凡持兼爱说者,特别是基督教中人,往往多有之。而等差之爱不单是有心理的基础,而且似乎也有恕道或絮矩之道作根据。持等差之爱说的人,也并不是不普爱众人,不过他注重在一个 “ 推 ” 字,要推己及人。所谓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 ” 。依此说,我们虽可以取 “ 老安少怀 ” 的普爱态度,但是须依次推去,不可躐等,也不可舍己耘人。 所以就五伦观念所包含的各种意义中,似乎以等差之爱的说法,最少弊病,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打倒孔家店相号召的新思想家,似乎也没有人攻击等差之爱的说法。 而且美国培黎( R.B.Perry )教授曾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来批评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的说法,似乎也很可以为等差之爱说张目。他说: “ 当你说一般人都是你的兄弟时,你大概不是先把一般人当作亲弟兄看待,而是先把你的亲弟兄当作一般人看待 ” 。这话把空口谈兼爱之不近人情和自欺欺人之处,说得最明白不过了。 话虽如此说,我仍愿对等差之爱的观念,提出两条重要的补充。第一就等差之爱之为自然的心理情绪言,实有三种不同的决定爱之等差的标准:一是以亲属关系为准之等差爱,此即儒家所提出以维系五伦的说法。一是以物为准之等差爱。外物之引诱力有大小,外物本身的价值亦有高下,而我们爱物的情绪也随之有差等。一是以知识或以精神的契合为准之等差爱。大凡一个人对于有深切了解的对象其爱深,对于仅有浮泛了解的对象其爱浅。又大 凡人与人之间相知愈深,精神上愈相契合,则其相爱必愈深,反之,则愈浅。 故后两种等差之爱亦是值得注意、不可忽略的事实,且亦有可以补充并校正单重视亲属关系的等差之爱的地方。若忽略了以物本身的价值及以精神的契合为准的等差爱,而偏重以亲属关系的等差爱,则未免失之狭隘,为宗法的观念所束缚,而不能领会真正的精神的爱。 第二条须得补充的地方,就是普爱说,或爱仇敌之说,若加以善意理解,确含深意,且有与合理的等差爱之说不相违背的地方。所谓普爱者,即视此仁爱之心如温煦的阳光,以仁心普爱一切,犹如日光之普照,春风之普被,春雨之普润,打破基于世间地位的小己的人我之别、亲疏之分。此种普爱,一方面可以扶助善人,鼓舞善人,一方面可以感化恶人与无形,普爱观念的最极端的表现,见于那稣 “ 无敌恶 ” 、 “ 爱仇敌 ” 的教训。盖如果你既然报感化恶人的襟怀,你又何必处于与恶相敌对的地位呢?你既与恶人站在你死我活的敌对地位,你如何能感化恶人呢?必定要超然处于小己的利害、世俗善恶计较之外,才可以感化恶人。能感化恶人才能转化恶人。因为有时有过失的人,一经转化忏悔,反而成为最善的善人。至于爱仇敌之教,完全不是从政治、军事或狭义的道德立场说的。 从军事、政治、道德立场言,须忠爱祖国,须报国难家仇,须与敌人作殊死战,自不待言。凡彼持爱仇敌之教的人,大都是站在宗教的精神修养的观点来说。因为最伟大的征服是精神的征服,而真正的最后的胜利(《易经》上叫做 “ 贞胜 ” )必是精神的胜利。惟有具有爱仇敌的襟怀的人方能取得精神的征服或贞胜。斯宾诺莎说: “ 心灵非武力所能征服,惟有仁爱与德量可以征服之 ” 。盖必须襟怀广大、度量宽宏的人,方能爱仇敌,方能赢得精神的 征服。所以普爱似乎不是可望一般人实行的道德命令,而是集义集德所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大概先平实地从等差之爱着手,推广推充,有了老安少怀,己饥己弱,混除小已恩德的胸襟,就是普爱或至少距普爱的理想不远了。此处所谓普爱,比墨子所讲的兼爱深刻多了。墨子完全从外表的、理智计较的、实用主义的观点以讲兼爱,当然经不起孟子的驳斥了。而此处所讲的兼爱,与孟子的学说并不冲突,乃是善推其等差之爱的结果。孟子也说过, “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一方面要与敌人搏斗,征服敌国,消弭外患;一方面,敌人亦为自己生存的一要素,有其值得爱的地方,因为若无仇敌的攻错刺激,自己容易陷于偷懒,趋于灭亡,这种微妙的辩证的敌我的关系,实要睿智才可理会。而且人每每有爱他所恨的,恨他所爱的矛盾心理事实。大英雄每每能对他生平的大对头的死亡,洒同情之泪。真正的豪杰之士,他固然需要有价值的知己以共鸣,他同样地欢迎有价值的敌人以对垒。若无有价值的敌人以作战取胜攻之资,有时较之没有知己的同情了解尤为痛苦。而且在近代的民主社会中,若不养成爱敌人、尊重敌对方面的宽容之怀,则政党间的公开斗争,商业上的公平竞争,学术上的公开辩难,均有为偏狭的卑鄙的情绪和手段所支配,不能得互相攻错,相得益彰,相反相成之益。此点,约翰 · 穆勒在其《群己权界论》中有透彻的发挥。我因为许多人有意无意的执着狄意的等差之爱,既有失孟子善推之旨,更不能了解宗教精神上爱仇敌的意义,又不能了解近代社会中宽容的态度,故于此点发挥特别详细。 (四)五伦观念的最基本意义为三纲说,五伦观念的最高最后发展,也是三纲说。而且五伦观念在中国礼教中权威之大,影响之大,支配道德生活之普遍与深刻,亦以三纲说为最。三纲说实为五伦观念的核心,离开三纲而言五伦,则五伦说只是将人与人的关 系,方便分为五种,此说注重人生、社会和等差之爱的伦理学说,并无传统或正统礼教的权威性与束缚性。儒家本来是与诸子争鸣的一个学派,其进而被崇奉为独尊的中国人的传统礼教,我揣想,应起源于三纲说正式成立的时候。三纲的明文,初见于汉人的《春秋繁露》及《白虎通义》等书,足见三纲说在西汉的时候才成立。儒教正式成为中国的礼教也起源于西汉。而中国真正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也自西汉开始。西汉既然是有组织的伟大帝国,所以需要一个伟大的有组织的礼教,一个伟大的有组织的伦理系统以奠定基础,于是将五伦观念发挥为更严密更有力量的三纲说,及以三纲说为核心的礼教,这样,儒教便应运而生了(儒教之成为中国的礼教,实有其本身的理论上的优胜条件,汉武帝之崇儒术罢百家,只是儒教成为礼教的偶然机缘,而非根本原因)。三纲说在历史上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无怪乎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些想推翻儒教,打倒旧礼教的新思想家,都以三纲为攻击的主要对象。 据我们现在看来,站在自由解放的思想运动的立场去攻击三纲,说三纲如何束缚个性,阻碍进步,如何不合理,不合时代需要等等,都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要用哲学的观点,站在客观的文化思想史的立场,去说明三纲说发生的必然性及其真意义所在,就比较困难了。 兹试先分两层来说明五伦说进展为三纲说的逻辑的必然性。第一,由五伦的相对关系,进展为三纲的绝对的关系。由五伦的交互之爱、等差之爱,进展为三纲的绝对之爱、片面之爱。五伦的关系是自然的、社会的、相对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假如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夫不夫,则妇不妇。臣不臣,子不子之 “ 不 ” 字,包含 “ 应不 ” 与 “ 是不 ” 两层意思,假如,君不尽君道,则臣自然就会(是)不尽臣道,也应该不尽臣道(闻诛一夫纣矣,未闻拭君也)。父子、夫妻关系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只要社会上常有不君之君,不父之父,不夫之夫,则臣弑君,子不孝父,妇不尽妇道之事,事实上、理论上皆应可以发生。因为这些人伦关系,都是相对的、无常的,如此则人伦的关系,社会的基础,仍不稳定,变乱随时可能发生。故三纲说要补救相对关系的不安定,进而要求关系者一方绝对遵守其位分,实行单方面的爱,履行单方面的义务。所以三纲说的本质在于要求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夫不夫,妇不可以不妇。换言之,三纲说要求臣、子、妇尽单方面的忠、孝、贞的绝对义务,以免陷入相对的循环报复,给价还价的不稳定的关系之中。韩愈 “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 一句诗,虽然目的在表彰周文王 “ 三分天下有其二,仍臣服殷朝 ” 的忠,且受到程朱嘉赞推崇,就因为能道出这种片面的忠道。 第二,由五伦进展为三纲包含有由五常之伦进展为五常之德的过程。五常伦之说,要想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常久的关系。但是,人是有生死离合的,人的品行是很不齐的,事实上的常久关系是不易且个能维持的。故人与人之间只能维持理想上的常久关系。而五常之德就是维持理想上的常久关系。而五常之德就是维持理想上的常久关系的规范。不论对方的生死离合,不管对方的智愚贤不肖,我总是应绝对守我自己的位分,履行我自己的常德,尽我自己应尽的单方面的义务。不随环境而改变,不随对方为转移,以奠定维持人伦的基础,稳定社会的纲常。这就是三纲说所提出来的绝对的要求。可以说历史上许多忠臣孝子,苦心孤诣,悲壮义烈的行径,都是以三纲说为指导信念而产生出来的。 故自从三纲说兴起后,五常作为五常伦解之意渐渐被取消,作为五常德解之意渐次通行。所谓常德就是行为所止的极限,就是柏拉图的理念或范型。也就是康德所谓人应不顾一切经验中的偶然情况,而加以绝对遵守奉行的道德律或无上命令。这种绝对的纯义务的单方面的常德观,也在汉儒董仲舒那里达到了极峰,所谓 “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 “ 谊 ” 和 “ 道 ” 就是纯道德规范,柏拉图式的纯道德理念。换言之,先秦的五伦说注重人对人的关系,而西汉的三纲说则将人对人的关系转变为人对理、人对位分、人对常德的单方面的绝对的关系。 故三纲说当然比五伦说来得深刻而有力量。举实例来说,三纲说认君为臣纲,是说君这个共相,君之理是为臣这个职位的纲纪。说君不仁臣不可以不忠,就是说为臣者或居于臣的职分的人,须尊重君之理,君之名,亦即是忠于事:忠于自己的职分的意思。完全是对名分、对理念尽忠,不是作暴君个人的奴隶。唯有人人都能在其位分内,单方面地尽他自己绝对的义务,才可以维持社会人群的纲常。试再以学校师生的关系为例。假如为教师者都能绝对的单方面的忠于学术,认真教学,不以学生之勤情、效用之大小而改变其态度。又假如为学生者能绝对的单方面的尽其求学的职责,不以教师之好坏、分数之多少而改变其求学的态度,则学术的进步自然可以维持。反之,假如师生各不遵守其常道,教师因学生懒惰愚拙而不认真教学,学生因教师不良亦不用功求学,如是则学术的纲常就堕地了。这就是三纲说的真义所在。因为三纲说具有如此深刻的意义,所以才能发挥如此大的效果和力量。 所以就效果讲来,我们可以说由五伦到三纲,即是由自然的人世间的道德进展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有宗教意味的礼教。由一学派的学说,进展为规范全国全民族的共同情条。三纲精蕴真义的纯理论基础,可以说只有极少数惴家的思想家、政治家才有所发挥表现,而三纲说在礼教方面的权威,三纲说的躯壳,曾桎桔人心,束缚个性,妨碍进步,达数千年之久,但这也怪不得三纲说本身,因为三纲说是五伦观念的必然的发展,曾尽了它历史的使命。现在已不是消极地破坏攻击三纲说的死躯壳的时候,而是积极地把握住三纲说的真义,加以新的解释与发挥,以建设新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时期了。 最奇怪的是,而且使我自己都感到惊异的,就是我在这中国特有的最陈腐、最为世所诟病的旧礼教核心三纲说中,发现了与西洋正宗的高深的伦理思想和与西洋向前进展向外扩充的近代精神相符合的地方。就三纲说之注重尽忠于永恒的理念或常德,而不是奴役于无常的个人言,包含有柏拉图的思想。就三纲说之注重实践个人单方面的纯道德义务,不顾经验中的偶然情景言,包含有康德的道德思想,我已约略提到过,康德的意思是说,事实上也许大多数人都很坏,都不值得爱,但我们应爱人以德,以尽我们自己的道德责任。譬如,阿斗就是庸劣不值得爱的君,而诸葛武侯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尽他单方面的纯义务的忠道,以履践三纲中的 “ 君不仁臣不可以不忠 ” 的训条。而康德的学说,却正好是诸葛亮式的德行写照。而那稣伦理思想的特色,也是认爱为本身目的,尽单方面的纯义务,而超出世俗一般相互报酬的交易式的道德,实与三纲说之超出相对的自然往复的伦常关系,而要求一方尽绝对的单方面的义务,颇有相同的地方。三纲就是把 “ 道德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 “ 道德即道德自身的报酬 ” 等伦理识度,加以权威化、制度化,而成为礼教的信条。 至于三纲说的本质有与西洋近代精神相符合的地方,可任意拈取例证。譬如,西洋近代浪漫主义者之爱女子,即是竭尽其单方面的爱,纵为女子所弃,而爱亦不稍衰(不过,在西洋是男子对女子尽单方面之爱,而三纲之教,则要求女子对另子尽单方面之爱)。又如西洋近代革命家之忠于主义,对于人民竭尽其片面的宣传启导之责,虽遭政府压迫,群众反对,而不失其素守。又如西洋那教徒近代的宣传事业,所以能普及环宇,亦是因为许多传教士能忠于其信仰,竭尽其单方面的义务,以播扬教义,虽一再遭异教异族之人的杀害,而不渝其志,不改其度。 总之,我认为要人尽单方面的爱,尽单方面的纯义务,是三纲说的本质。而两洋人之注意纯道德纯爱情的趋势,以及尽职守、忠位分的坚毅精神,举莫不包含有竭尽单方面的爱和单方面的义务之忠忱在内。所不同者,三纲的真精神,为礼教的桎梏、权威的强制所掩蔽,未曾受过启蒙运动的净化,不是纯基于意志的自由,出于真情之不得已罢了。学术的启蒙,真情的流露,意志的自主为准,自己竭尽其单方面的爱和单方面的义务,贞坚屹立,不随他人外物而转移,以促进民族文化,使愈益发扬,社会秩序,使愈益合理,恐怕就是此后儒家的人所须取的途径了。 以上所批评阐明的四点:(一)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二)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永久关系;(三)以等差之爱为本而善推之;(四)以常德为准而皆尽单方面之爱或单方面的义务。这就是我用披沙拣金的方法所考察出来的构成五伦观念的基本质素。要想根本上推翻或校正五伦观念,须从推翻或校正此四要素着手;要想从根本上发挥补充五伦观念,也须从发挥补充此四要素着手。此外都是些浮泛不相干的议论。 为方便起见,综括起来,我们可试给五伦观念下一界说如下:五伦观念是儒家所倡导的以等差之爱、单方面的爱去维系人与人之间常久关系的伦理思想。这个思想自汉以后,被加以权威化、制度化而成为中国传统礼教的核心。这个传统礼教在权威制度方面的僵化性、束缚性,自海通以来,已因时代的大变革,新思想新文化的介绍,一切事业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渐减削其势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旧礼教的破瓦颓垣里,去寻找出不可毁灭的永恒的基石。在这基石上,重新建立起新人生、新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 1940 年 5 月 1 日刊登于《战国策》第 3 期)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245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股票
xiaoxue6228 2010-9-26 19:01
1 Somelow-volume,low-volatilitystocksmaybegoodinvestmentsforyourlong-termportfolio,butnotfortrading.Rememberthatnotallmarketsaregoodfor tradingsimplybecauseyouhaveastrongopinionontheirfuturedirection. Theyalsomusthavegoodvolumeandmovewell. 2 Themarketreflectsthesumtotalofwhateveryparticipantknows,thinks,orfeels aboutastock,and adecliningpricemeanslargeholdersareselling.Theessential ruleinanymarketisItsOKtobuycheap,butnotOKtobuydown.Dontbuy astock thatstrendinglower,evenifitlookslikeabargain.Ifyoulikeitsfundamentals,use technicalanalysistoconfirmthatthetrendisup. 3 .Whatbeginnerscallgutfeelisusuallyanurgetogamble,andItellthemtheyhaveno right toagutfee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华润苏果经营新理念?--不懂!!
lin602 2010-8-18 22:11
俗话说 顾客是上帝 ,这是商业上经营的理念。但南京花园路 华润苏果 超市最近有了新的经营理念,给顾客制造麻烦。 这个超市原来挺方便的,最下面停车,可以通过自动扶手电梯上二楼,如果在二楼买点食品或菜就可以通过下楼自动扶手电梯到一楼,如果有车的话,在楼梯口的边门直接就到自己的车旁,开车离开。 现在改革了,如果你开车去买点菜的话,将车停一楼,通过自动扶手电梯到二楼,但二楼(二楼为食品)原来通往超市的门封了,必须再通过自动扶手电梯到三楼(三楼为百货加上部分食品)。到三楼你得拿篮子或推车,因为二楼经常拿不到篮子或推车的,即使你不买东西,得将空车在三楼从这边推到三楼那边的滑梯口,再推着车沿着一个斜坡推到二楼,如果东西多,这个斜坡很难推的,我得一个手拉扶手杠子,一手拉住车,否则车了往下滑下去了。 到二楼买好东西后,再排队交钱,交钱后通过自动扶手到一楼。本来到一楼后就可以直接从边门到一楼车库,但现在也改革了,靠电梯口通往车库的门封了,必须在一楼的楼梯边排着车绕一楼从最这边走到最那边,再从最那边的开着的门转到自己停在一楼的车旁。如果你买一瓶酒或一盒香烟,同样要从一楼到三楼,在三楼走一遍再到二楼,再到一楼,在一楼转一大圈再出来。即是要将商场的三层楼都要走一遍才让你离开。呵呵。 听他们职工说,这是总部要求的,让每位顾客从整个商场绕场一周,好让大家买他们的东西。其实大家买东西都是有目的的,这绕一圈真是让人烦。所以我也经常不到这家超市买东西,经常到时代超市与金润发去买,反正开车也差不多。 顾客是上帝? ,网上搞管理的学者较多,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个经营理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理念转变:深理浅讲
zhaodl 2010-8-14 19:07
出版理念转变:深理浅讲//赵大良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题目数字化环境下的期刊出版理念转变。我在几次会议上也以此为题做过报告,报告以后也私下与部分同行交流。但是似乎我感觉大家与我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说着说着话题就跑了,深入不了。有朋友恭维我:你思考的问题太超前了。这话似乎是表扬我,可也是给我提建议。我想:也是,我的思维方式总是喜欢逻辑分析,不善于形象表达。为此,前几天到乌鲁木齐参加高职高专的换届会,会上潘理事长看时间宽裕,说请我给大家做个报告。我犹豫了一下,尽管是提前没有打招呼,我还是答应下来,但是我说:在选举程序没有结束之前,我作报告可能不太好,别影响你的正常会议议程。说好,下午预定会议议程结束后,给我40分钟的时间,题目由我自己定。 我尽管是没有专门准备,但是中午也没有睡着,脑子一直转着下午这40分钟如何安排。没有稿子要讲40分钟,如果没有几个兴奋点,效果肯定不好。一个中午碾转下来,我拟了三个问题:学术期刊的价值体现在哪?数字化出版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学术期刊出版理念应该如何转变?回答完这样三个问题,40分钟应该比较紧张。这三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是我最近才开始思考,其他两个是以前讲过的(可查看以前的博文)。 以前报告都有幻灯,可以引导大家与我一起思考,哪句话没讲到也没有关系。此次报告则不同,不仅没有幻灯也没有稿子,全凭脑子,应该是演讲。尽管报告的对象都是一些通常被人们看不上的高职高专学报的编辑人员,没想到效果却比以前任何一次的效果都好。我想了一下,原因很简单:我摒弃了以前对理念的定义式描述,而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 网络化、数字化出版不仅仅是出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而且对我们的出版理念将产生重大的冲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许多传统出版理念,不得不做出转变。期刊出版的创造性工作就是汇编,将单篇论文按着主编的意志汇编成一本期刊,并连续地出版,期刊的成果表现就是一本花费心血组织策划的期刊。 但是,数字化条件下信息的传播方式或者说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化,读者是通过关键词的提取,从众多期刊中抽取自己所需要的单篇文章,而期刊的整体形象读者并不十分关心,也很难见得到,主编的整体意图传达和难以影响到读者。这就是:期刊的整体在数字化环境下被肢解了。 以前我都是这样报告,到此为止。这一次,我增加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我们大家都在期刊的版权页上标注了自己编辑部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作者(读者)与编辑部联系。但是,在以单篇文章为单位的数字化传播条件下,读者看不到你的期刊,如何能够方便地与编辑部联系?如果在每篇文章的地脚或页眉打上期刊的网址,是否会使看到论文读者,就能够找到联系的方式! 另外一个是:我们搞出版的都知道,封面特别是封一是最好的广告位置,往往为了扩展经营的空间,许多期刊挖空心事搞出双封一和书舌来满足客户的需要,但是单篇传播的条件下,封面的影响力在下降,而单篇文章的版面变得重要了是不是?文章的挂角广告会具有更大影响力!针对不同论文的特定作者,投放特定的挂角广告是不是针对性更强。 这是我对数字化环境下期刊出版理念转变的形象解析,往往会后大家记住的就是这两个例子。论文正在加工之中,先发出与大家交流。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理之劫2:信心的缺失
liuxiwei 2010-7-9 18:34
管理不单纯是人财物产供销存的事务运作,或许那只能叫做经营。暴利生意可以靠经营,有个老板就够了。微利生意要靠高效管理,要有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纯的经营难以保证企业正常运作。高效精细化的管理可以让微利生意产生最大效益。一个老板要赚些钱,经营一家小企业,养家糊口甚至富裕一两代人,管理可以做得很简单。如果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变成影响整个市场的力量,这个企业就不是为了老板个人家庭而存在了。企业职工,股东利益,社会服务都需要考虑,这时候管理就很重要。如果要打造一个百年老店,长盛不衰,必须要靠强有力的管理以及塑造出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不过三代。这些说的都是缺乏文化培养的企业。单纯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不能打造百年老店,而是要塑造一种稳定而有活力企业文化,这样离开了强力的管理者的团队仍然能够嗷嗷叫。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认为管理要抓理念,就有这层含义。 管理要抓的事情明显有这几个层次:信心,理念,文化。管理要给团队以信心,提出正确的理念,形成特有的文化。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手法描述,还强调了理念(道、德)的指导。 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是德治的理念。不仅如此,孔子还说: 吾道一以贯之 ,说明孔子强调推行其忠恕之道。《孙子兵法》开篇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 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首先强调的就是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布道。 《道德经》上有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看来台塑的合理化说的可能就是道要自然的意思吧。 道是管理的支柱,有了这个道自然团队有了信心,还要形成文化。 管理丢失了道的推行和坚持,必然导致体系的崩溃。管理学上有一个不值得定理说的是: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让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认为分配的工作值得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去常接触的项目经理,常做的事情就是凝聚人心,忽悠的让大家都能尽心做事。给予大家跟着我干,大家都能吃香的喝辣的的激励,是基层领导的一项基本管理技能。虽然谈不上大道,也算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中的低层次需要了。长期不能给予团队以信心和激励,就会导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的局面,久而久之,组织就丧失了执行力,管理体系也就走向崩溃。 【案例】 为什么中国的非垄断企业不能长久强盛?20年的店面都很缺乏?把先就业再择业的中国求职文化与强调职业匹配的日本求职文化做个比较就能发现些什么。中国企业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很难考虑文化的培养。中国企业招聘新员工的一个通用条件就是来了就能用,谁都不愿意出培训成本。日本企业则完全不同,尤其是老牌的大型企业。他们认为学校已经提供了基本能力的培养,他们招聘人的时候要测试一下这些基本能力,比如初级数学的计算,图形想象力,反应能力,还有一些表达能力,然后是职业性格匹配测试,但是他们基本不考试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一般都愿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不看重有经验的转职者,尤其是转职过多的人,他们更不愿意招入。做软件的职位,他们可以招聘文学美术系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要的就是一张白纸,企业可以从零开始培训新人。新入社员一般头一年几乎都在做培训,企业文化,待人接物,基本技能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标准作业流程,这些在学校里都是学不到的。这样日本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完全符合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标准。 培养出来的新员工,能用好用而且有很好的忠诚度。他们常用平均续勤年数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一般的大型企业的职工平均续勤年数都在7,8年以上。也就是说入社3,4年的员工也算不上老资格。所以日本大型企业都有很稳定的企业文化,而中国企业却缺少这些。有了灵魂才能长久,才能给团队成员以信心。信心、理念的缺失,就如同人少了灵魂,没有活力,难以维持长久。 这个推崇物欲忽略文化躁动时代,又有谁能认识到 非 淡泊 无以 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呢。
个人分类: 大话管理|4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安全锤勿动”看我们的教育理念
wangxh 2010-5-23 22:33
今天凌晨3点长深高速公路辽宁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引起大火致32人死亡。 经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车窗边上挂着 安全锤 ,并有附言: 安全锤勿动! 很少再带上一句: 紧急时敲破玻璃 。 也经常看到大楼里的消火栓橱窗上写着: 消火栓勿动! 类似的情形很多,做任何事儿都是有目的的。可当定下许许多多的限制与规矩的时候,其实已经忘记当初的目的是什么了。这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骨子里、民族教育的灵魂中。不是吗?无论在家里、在学校、在工作单位,只要听话听父母的、听老师的、听领导的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久而久之,听话就成了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第一要务,为了听话完全可以不用脑子工作,说不定会得到忠心耿耿的评价与认可讨领导赏识。 公共汽车上的安全锤是干什么的?不就是在紧急情况下击碎车窗玻璃逃生用的吗?如果附言仅仅是 紧急时敲破玻璃逃生 ,真遇到危险时,乘客们就会自然而然顺手抄起安全锤采取行动,而不是情急之下涌向车门。如果我们教育理念改变一下的话: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公物是可以破坏的!人们的思想自然就不会禁锢于公共财物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即使在失去生命的紧急时刻!就拿那次成都公共汽车上失火烧死二三十人的不幸事件来说,车上百十来号人,竟然无一人想出稍稍独特的逃生手段安全锤砸玻璃跳出去、高跟鞋踹破玻璃也可。竟然让司机开到桥头,由车外的路人帮忙砸玻璃、救火、救人!这难道与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理念没有一点关系吗? 在教育孩子、学生时,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声音: 妈妈/老师不允许这样做! 给孩子/学生行为上限制的不是社会规范或真理,而是权威!权威是不可侵犯的!慢慢地我们的孩子、学生思想上就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久而久之,最后只剩下一个规范的人,不是有个性与创造性的人才。 小 事如此,大事不亦当如此吗?所以想起了去年看过的电影《南京!南京!》。当时 看完之后沉重的心情一直不能消退,一直在想:如果现在有外族侵略,中国是否还得来一次先忍后抗呢?(其实我们一直在受外族/国的鸟气!)估计差不多,这是中国历来的习惯。就像影片中反复强调得那样:中国是不会灭亡!但是我们一定要经历被摧残、蹂躏之后才后勇吗? 中国军队、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快就垮了呢?是我们中国人不行吗?也不对啊,延绵五千年的文明,尤其是当其它的古代文明都寿终正寝的时候,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不断。 突然,俺似乎感觉到某些东西当所谓国泰民安的时期,没有外族侵略时期,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非常愿意、也习惯于教化民众、学生,甚至有时候与外国势力沆瀣一气......久而久之, 已经习惯于思想被束缚或奴役的老百姓当遇到外族侵略或强暴时,他们第一反应是逃避,根本不会想到奋起反抗或抗暴。 是啊,蒋介石不让抵抗,张学良就不会抵抗;张学良不让抵抗,手下将领就不敢抵抗;将领不让抵抗,数十万士兵就坚决不会抵抗,即使自己的兄弟姐妹正在遭受凌辱、惨杀和蹂躏!
个人分类: 教之道|43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期刊出版理念转变
zhaodl 2010-3-21 09:48
学术期刊出版理念转变//赵大良 结合数字化出版的环境,学术期刊出版理念如何转变,一直是我近年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公布,事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学术论文。论文迟迟没有脱稿,所以想法就不想公布唯恐我正式成稿后造成我对他人成果的抄袭。今天接到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的邀请,在月底海南的会上做个报告,这使我有些为难。我何德何能,能够受到邀请以及那个是我的荣幸,拒绝感觉有些不妥,独处西部以偶,能够给予这样的机会是对我和我们西部期刊出版者的抬爱。而如果我想轻松一点,讲一讲去年已经发表的一个主题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难点、重点和切入点应该比较适合目前的改革决胜年的主题。但是,我一方面不喜欢重复过去的工作,愿意面对新的挑战,开辟新的方向,另一方面改革的大题目有我来讲补塔合适,特别是在全国同行面前。所以,我就忍痛将这个还没有公开报告过的题目(本来是想在我期刊中心编辑部内首次报告的),提交给会议秘书处。 既然已经答应公开。我首先想到的是常来我博客上的朋友,所以不能等到报告以后再发到博客上, 那样会感觉对不住大家 。为此,我就将我思考问题的提纲发上来,与大家交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数字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理念的转变 //赵大良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未来出版的方向,但是人们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数字出版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很少触及学术期刊出版的本身。学术期刊出版工作者往往一方面面对数字出版而感到危机,另一方面有在坚守着学术出版的传统理念。而本人认为,作为学术期刊出版者,更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是:学术期刊出版如何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更新和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理念,创新学术期刊出版的流程和机制,寻求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 (一) 数字化出版的特点和现状 (1)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发展方向 (3)数字化环境下信息获取的方式 (4)数字化出版的特点 (二) 学术期刊出版历年的反思 (1) 学术期刊的综合性与专业性 (2) 学术期刊的特色及其重新定义 (3) 学术论文的评价与发表权的民主化趋势 (4) 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的创新与再造 (5) 学术期刊的个性品牌与资源整合 (6) 学术期刊出版机制的改革与重构 (三) 结束语 数字化出版期待着学术期刊出版理念的更新,数字化环境下内容更加重要;学术期刊的出版理念血药转变,自由理念的转变和相应的机制重构,学术期刊才能踏上数字化出版的快车,借助数字化出版技术,拓展学术期刊出版发展空间,迎接学术期刊出版的新的春天。 附:五律:备课闲思 (新韵) 春暖花竞艳,树静鸟声欢。 三亚应邀去,拟题登讲坛。 浅思新理念,深信创新难。 无畏在征途,心高天地宽。 21010326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25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特别值得关注和推崇的理念
aloofgk 2010-1-2 10:02
特别值得关注和推崇的理念 于宏义 什么 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推崇的理念?须从 三个世界说起。 说起 三个世界,作为科技工作者自然会想到 【波普尔论三个世界】 : 世界 1 ,即有物质宇宙,及其最重要的亚宇宙活的有机体。 世界 2 ,即有意识的经历的世界,作为由有机体世界的进化产物而出现。 世界 3 ,即人类心灵产物的世界,作为世界 2 的进化产物而出现。 (详见 http://tieba.baidu.com/f?kz=187138052 ) 说起 三个世界,作为政治工作者自然会想到 【毛泽东论三个世界】 。 1974 年 4 月 10 日,经毛泽东批准,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中,按毛泽东的原意,对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作了确切的阐述: 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详见 1974 年 4 月 11 日《人民日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 因为 苏联 已不复存在,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 战略划分 已缺乏针对性。但是,应对气候暖化等全球重大问题,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有分别的合理分担责任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 卓越而独特的 卡尔波普尔 的三个世界,可简括为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知识世界。 波普尔 是 一个深刻而清澈的思想者,一个徘徊在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学者,一个反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一个以偏执的风格竭力宣扬审慎与开放的雄辩者,一个享有盛名又在流行中倍受误解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无穷的探索,最终将苏格拉底 我一无所知 的箴言作为自己思想的墓志铭。他以最有力的方式告诫人们知识的局限性,以警惕理性自负的危险。 (详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119.htm )   上述 三个世界 ,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不是此刻我们要在这里关注的。 从超然的视野看,我们面对着 必然 世界 、实然 世界 、应然 世界 (参见《 公信力观控实验 》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09/12/200912283057621813.pdf )。 必然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律定又随机的客观存在。如: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任何一元都不能单独存在,而且既随机又律定地互联、互转、互导、互生、互克。因此,基于这五元五互的整个世界,既相当有序,又富有生机活力。 实然世界是我们已经和正在经历体验的现实世界。实然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同存并在;时时处处的是非、利害、荣辱、功过、苦乐、兴衰,屡见不鲜。 应然世界是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并愿为之奉献的理想世界。媒体宣传和人们想像中的应然世界,往往受信仰正确或政治正确左右,往往将应然世界混同于必然世界。 争斗多在实然世界,问题多在应然世界,结果依归必然世界。 只有当我们面对的应然世界、实然世界、必然世界足够切实地逼近大统一,人类社会才可能趋近足够的完美和谐。 哲学和宗教,以及科学、美学、法学,务须切实应对实然世界、必然世界、应然世界。 什么理念可以在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中都能自如地立足生根开花结果而且会切实有效地促使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趋近统一? 我的答案是: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若另有高见,恳请赐教!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 必然世界的本质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关注的必然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 世界绝对不需要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正因为必然世界需要 各位存在,于是有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 实然 世界的实质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经历体验的 实然 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才有足够大概率的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之所以只是 大概率的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因为人对实质的认知和把握不能不受现实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这种制约正是人类进化的内在机制因不圆满促使人的观控(即知与行、认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深化升华!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 应然 世界的理想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期望和追求的 应然 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才有足够理想的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并激励我们心地愉悦志愿 为之奉献一切!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在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中自然自如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且促使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朝着趋近统一的方向持续演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念是否应该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推崇呢?!
个人分类: 超然观控|2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交流理念
gxfycyyhang 2009-12-3 15:54
学术交流,历来为学术团体之本。 虽然学术交流早在近代科学诞生之时就出现了,但专门对学术交流规律进行研究确要晚的多。如果说近代科学以 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为标记,那么,对学术交流规律进行研究发端于 1939 年,这一年贝尔纳的名著《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出版。在这部世界公认的具有开创性的科学学著作中,贝尔纳首次将学会及学术交流,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组织、科学研究活动与科学历史、科学建制、科学与人类、科学与社会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进行了研究。此后,中外的一些科学家及学者相继开展了科学学和学术交流规律的研究。 相比发达国家400年的学术交流史,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不到百年时间。其结果是,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的学术交流理念,在我们这里尚在认识和发育阶段。比如,发达国家经历过真正的学术交流自由的历练,而我们缺乏自由平等的学术交流理念与规则。 学术交流有术与道之分。术者,策略、方法、技艺、窍门也。道者,就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主观意愿之外的因素。学术交流的术,是指学术交流组织管理中的技术与方法,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学术交流的道是指学术交流组织管理的哲学思想、理念、义理,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 学术交流有 4 个理念是学术交流基本的、核心的理念,即学术交流的自由理念、质疑理念、互动理念、宽容理念。 学术交流自由至上、质疑至圣、互动至信、宽容至贵。 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学术交流理念已经深入到学者学术精神之中,有的已经制度化了,包括学术自由、质疑争鸣、交流互动、敢于创新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化,已经比较稳定。从初期英国皇家学会到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代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理念不仅得到同行认可,学术交流制度也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在我们这里,似乎还存在着制度机制上的障碍,存在着环境制约因素。 学术交流的自由平等 学术自由在我们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是一种几乎没有被深究过的概念。 人都有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渴望,学术交流更是学术主体(学者)客观真实地表达学术客体(学术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传播活动。这种活动要求学术观点只受观察、认识到的学术客体和学术主体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不受社会舆论和他人的约束。创新需要学术自由,――需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 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因而就丧失了其人文的本性。要让科学回归人性,首先就要让科学成为自由的科学。② 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的生命线。学术自由可以延伸到学术交流活动的自由平等,这是学术交流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念。 学术交流是承认精神自由合法性的场所,学术交流首先是自由的学术交流,如果没有学术交流的自由,学术交流的优势就无法释放 , 学术交流的价值与灵魂也将丧失 , 学术交流将不再是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现实中,许多深层次问题,最终都反映在学术交流自由平等上。学术交流自由平等像幽灵一样隐性地存在而严重制约着我们学术交流的发展。因此,完全可以并应大声疾呼: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并没有过时。要让学术交流成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之一,首先就要恢复学术交流自由的科学的形象。 学术交流的质疑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科学尊重已有认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③ 质疑历来是过时认识、陈旧理论破坏性的批判工具,是时代创新理论的建设工具。 在学术交流中提倡争鸣、质疑与批判,是提高学术交流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科学讲质疑与批判,科学知识是在经受了质疑、批判、检验之后才被人们接受的。科学共同体将理性的怀疑视为自身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规范,视为科学的精神气质中最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也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在学术活动中科学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科学知识在出现错误之后能够借助科学自身的力量改正错误这一科学具有的自我纠错机制的灵魂。 对遇到的事物有一个质疑的视角,通常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能否发现问题,是激励、激活创造性思维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是认识主体产生求新求异欲望和敢于进行创新活动不竭的动力。 对事物进行质疑性的审视应是无禁忌的,即使对有定论的事物也可以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审视,真理并不怕审视,批判和创新带来的将是完善和发展。 质疑需要彻底,直至创建新理论。理论勇气和实证功夫是打开锁在黑匣子里的科学的钥匙。 质疑需要理论勇气和实证功夫,需要有下地狱的精神和盗天火的勇气。 质疑的实质是强调学术交流和思维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不折中地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 只有质疑才能使科学的严谨缜密做到天衣无缝。 科学精神体现为严谨缜密的方法。每一个论断都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和客观验证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最终承认。任何人的研究工作都应无一例外地接受严密的审查,直至对它所有的异议和抗辩得以澄清,并继续经受检验。④ 一种思想和观念如果能够被批判和怀疑所否定,那它就不可能是科学真理。学术上存在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观念只会促进科学的进步,而不是阻碍科学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言:真理有如燧石,只有碰撞得越厉害,溅射的火花才越灿烂。默顿说:世界上的绝对多数制度要求人们的绝对信仰,唯有科学使批判和怀疑成为美德。 研究科学史的库恩发现, 科学革命 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它往往会迁延十余年乃至数十年,这期间,现有的 规范 不足以解释 反常情况 、 逆事例 ,而新的理论也未必能获得足够的证据,赢得大多数科学家认可,从而替代现有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论不可避免,而且各派之间的冲突往往异常尖锐。⑤ 当前,国人质疑缺乏,与大环境有关,既是过分追求眼前功利的表现,又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结果。在科技创新对学术交流需求旺盛的今天,提倡质疑既是医治学术垃圾危害学术交流肌体的一剂良药,又是回归优良学术传统的一条大道。 提倡质疑,要求我们摈弃一种一元论的、唯一标准的思维习惯,能够容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提倡质疑,就是让不同的眼光提供给人们多样的视角和理解。 学术交流只有有了质疑才可能真正走向健康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学术交流的互动 学术交流中,各学术主体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双向互有要求的关系,各学术主体既是学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学术信息的接收者,互动则是这种双向互有要求关系的结果,也构成了学术交流的基本价值。 学术交流的基本价值是通过互动形成的。学术交流的互动不仅可以展现个体并完成自身认识和提高,而且它是激活对方创造力的诱导因素。这是学术交流与很多有交流性质事物的本质不同。比如,与交换苹果不同是我们早已知道的一个著名比喻。学术交流与教育也不同。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教育是单向的。按传统理解,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说文解字》 ) 学术交流作为知识的一种生产方式,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过程和手段,它的本质是互相探讨、是争鸣质疑。虽然它也有施以影响的作用,但施以影响只是学术交流的一个副产品,其核心是探讨自然规律,是向 自然和社会的每一个方面的事实提出疑问 ,是打开思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没有学术交流互动,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共同体。你不在学术的交流互动之中,你也就不在科学共同体之中。 我们的学术交流少有互动,多单向流动:参会学者,或只宣读自己的论文,不愿听别人宣讲;或只听别人的宣讲而不提出问题、不参与讨论。这种非双向互有要求的不对称关系,违背近 400 年的学术交流史。 学术交流的互动,要求将个体学术变为对话学术。 当你和他在一个学术话题对话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 就好像在球场上,对手持球,千钧一发的时刻,你作为防守队员是最紧张的。这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智力上的恐惧感。 学术交流中有否恐惧感,是有否科学研究兴趣,有否创新欲望的表现。这是那些远离学术交流的人根本不可能具备的。 学术交流的宽容 宽容,其基本内涵是尊重个人观点,不求认识统一。科学不相信一元论、科学没有唯一标准。 学术宽容有二层意思,一是对各种学术观点尤其是不同学术观点的尊重、包容、捍卫。二是不功利过度,不能因短期内不见成效而放弃学术研究。前者主要是对学者而言,后者主要是对科学管理者而言。 学术交流是学术主体、学术客体、学术中介相互之间的关系。学术主体、客体、中介相互之间和谐的关系是学术交流的前提。和谐关系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尊重是架起和谐关系的桥梁。 相互尊重是科学共同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相互尊重强调尊重他人的著作权,通过引证承认和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优先权;尊重他人对自己科研假说的证实和辩驳,对他人的质疑采取开诚布公和不偏不倚的态度;要求合作者之间承担彼此尊重的义务,尊重合作者的能力、贡献和价值取向。⑥ 学术交流理念与学术交流价值 之所以将自由、质疑、互动、宽容这 4 个理念作为学术交流的基本理念,是因为它们最符合有效学术交流的内涵与标准。有效学术交流的内涵与标准可以概括为二条:一是以参加学术交流的学者掌握新知、启迪新智、激发创新思维为有效学术交流的根本体现。学术交流的真正目的不是获取信息与知识,而是建立在信息与知识基础上的获取与激发思想与智慧。也就是说,学术交流的主要价值在于思维创新、在于学术探究和促进学问的创新,通过学术交流,激活创新思维,找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根本法则。二是争鸣、质疑最符合思维创新的规律,具有求真创新的科学性。 虽然学术交流理念还可以说出一些,但这 4 个理念,是最基本的理念。 学术交流基本理念、学术交流之道,认识起来似乎并不困难,然而,践行就不那么容易了。困难在于,学术交流理念与科学精神一样属精神层面。科学精神它一般不以书面的形式或者物化的形式直接表现在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中,而是以一种无形力量、一个看不见的手作用于科学知识,作用于科学的器物层面和科学的社会建制层面,这种科学精神气质是那些仅仅重视科学知识而缺乏科学精神意识的人难以养成的,只有那些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习惯的人才能真正掌握。 正因为如此,当今学术交流还存在许多违背学术交流基本规律的现象,现试剖析一二。 寂静的学术会议使学术交流的优势与价值无法释放  如上分析,学术质疑、学术争鸣是学术交流的精粹所在,没有质疑、争鸣,学术发展就没有生命力。然而,如今的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没能在学术质疑、争鸣上下功夫,却将精力过多地用于主席台设计、座位排次和权威、领导的邀请,作为学术交流上规模、上档次的象征。诚如周光召院士所言: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 。⑦ 争鸣、质疑的学术会议变成了寂静的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的优势与价值无法释放 , 学术交流的精髓正在泯灭。 用 首长讲话 代替学术交流的 潜规则 ,反映出我们的学术交流体制滞后于科技创新时代,反映出学术交流的传统尚存在制约科学创新的因素。当今,学术交流能否提高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地应付上述趋势。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学术交流规则,来一次 精神革命 。我们需要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有中国科技社团特色的学术交流标准与规则。只有有了强劲的学术交流制度建设,学术交流生命线才能得以保障,学术交流才能健康发展。 学术交流的术 术与道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概念。高明技巧的掌握,与掌握技巧者对规律的认识、理念、勤奋、追求完美、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服务社会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我们既要有学术交流之大道、又要有学术交流之小术。大道是一个理想、一个过程,是基本的原则、基本的态度,基本的机制,知道了学术交流大道和规律的人,学术交流组织自然得体,无往而不适。 小术是达到大道的办法,要以大道引领小术,通过小术而求得大道。大道无涯,大道无尽,术也可以精益求精,精到极处又是大道了。好的学术交流组织者即有术又有道,以 道为先 , 道术合一 , 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比如组织召开学术会议,有时候表现为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如:学术会议选题、论文评审、会议交流、出版论文集、写会议纪要等,这些编务、会务似乎是很技术性的工作,但这又与学术交流中的学术自由、交流互动、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有关。反过来说,当你领悟了学术交流的道、学术交流的理念、义理的同时,也就是学习着学术会议的基本原则,学习着学术会议的运作技巧。 至少有以下几种学术交流方式、学术交流之 术 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探讨。 术 1 、组织吸引高水平的会员或优秀科学家参与学术会议、从而使学术交流达到一流的效果。(案例:世界物理年会、达沃斯论坛、香山科学会议等)。(略) 术 2 、以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为学术议题,从而使学术会议极具吸引力。充分发挥质疑和批判在产生激发态智力的源头作用。持续地进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的学术会议,完全有可能创新学术见解,甚至产生新的科学理论。(案例:哥本哈根学派学术会议、李约瑟问题学术会议、牛顿光的粒子假说和惠更斯光的波动假说之争、爱因斯坦与玻尔的相互论争、我国 20 世纪 20 年代著名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等)。(略) 术 3 、以有锐气又缺乏学术资源的年青新秀为主角,没有权威与权贵的参与,从而使学术会议充满争鸣,真正体现学术会议的原生态,为激发年青新秀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社团里,那些真正探寻科学的青年人可以找到机会,受到激励,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成长。(案例:青年爱因斯坦组织参与的奥林比亚科学院、初期的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狄多涅、外尔等 4 、 5 个青年学生成立的布尔巴季数学小组、青年哥本哈根学派的讨论会等)。(略) 术 4 、举办交叉学科学术会议,邀请对议题有兴趣、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尤其是能将学术观点上升到科学思想、科学哲学高度的科学家参与,使不同来源的思想相互作用,以汇聚各科学术思想。这种学术会议往往可以使不同思想体系相互结合、思想交汇、智力嫁接,大跨度的联想激发出新思路、新成果。为交叉学科构筑交流平台,完全可能形成独立的新学科。(案例:现代控制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数学家维纳 20 世纪 30 年与罗森勃吕特博士共同发起的科学方法讨论会、科学午餐等)。(略) 术 5 、学术会议设会议执行主席,但没有上下级的概念,没有领导被领导的概念,与会者不分资历长短和地位高低,也不论单位归属,都是会议平等的一员,从而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这也正是科学繁荣的必要条件。(案例:钱学森的老师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等许多大师主持的研究讨论会和学术研讨会,主持人为参会者提供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学术观点可以充分发表,学生可以向权威挑战,师生可以辩论等)。(略) 参考文献 ①③④⑥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2007 年 2 月 26 日 http://www.cas.cn/html/Dir/2007/02/26/14/77/72.htm ② 吴国盛:《自由的科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8 月出版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works/index.htm ⑤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 第64页――79页 ⑦周光召: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南方周末》 2007-12-6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理念而死需要勇气
jlpemail 2009-5-25 07:10
为理念而死需要勇气 有评论家说,韩国前总统卢的自杀,是因为其胸怀的强烈的儒家理念所导致的结果。 儒家有知耻近乎勇的说法。就这一点上讲,他比许多被揭露出来的台上满口高调、主义,台下狠劲搂、霸的贪官( )要强若干倍。后者是恬不知耻的,比如水扁及其同类坚决苟活人间者。揭露出来了,也不认错,认错了也不改,改了也不彻底的人,当属于此列。 还有评论家认为,东亚地区的官人们,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浸润,在台面上,其言语至少是堪为楷模的。而行为或者亲信的行为也可圈点的就不多了。这个很微妙。 所以,评价一个政治家或者政客,不仅要看他当权时的表现。也要看他失去权力后,人民对他的评价。他当权时,媒体的报道一般以正面为主。下岗后的评价更具客观性。甚至,正确的评价要等到若干年后,有关档案解密后。那就是和他非同一个时代之后的事情了。就好象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一样,是需要耐心,尤其需要时间的。 为理念而死,是需要勇气的。 死亡可以说明或者避免一些问题。 无论如何,韩国多届民选总统的结局是耐人寻味的。享有的民主权力韩国国民,选举当时认为合适的为韩国人服务的人,查办即使在位期间为国人做了具体事情,有功劳,但(包含其亲信)手脚不干净,违背了人民意愿的人。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我们选择你,是委托你管理这个国家或者区域的,不是让你为所欲为(即使你本人没有违法,你的亲信肮脏了,也不行!)如果知道你是后者,坚决不投你的赞成票。 有人认为,儒家文化可以成全人,也可以淫没人,信哉此言。 理念的评价另当别论,敢于为了理念粉身碎骨的,需要勇气。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救赎人们的灵魂?
dilingjun 2009-3-6 08:37
前些日子到国外旅游,和一个外国友人聊天时,老外谈到对当今中国人的感观时说了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敢于在口头上说出来的地方只有中国。每当想起老外的这番话,作为一个中国人,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说实话,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巨大,遗憾同样巨大。这30年来,物质生活大为改观,而人们的道德精神层面却不但未曾有半点进步,反而严重滑坡。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物欲泛滥成了改革唯一的内在动力,拜金主义风行全国,金钱至上,钞票万能,人人为了钱不择手段。正如英国戏剧大师莎翁所述: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癞病的人为众人所尊敬;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作新娘.。在现今社会,它可使官吏枉法,平民遭冤;使斯文扫地,强徒猖狂;它驱良为盗,诱女为娼.。 钱让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中国人成了金钱的奴隶!多少人为贪欲所迷,为金钱所惑,空虚的精神世界中注入了魔鬼的劣性,生命也因此而变得卑猥,最终滑向腐败之路。 消灭一个人或征服一个民族,最彻底、最有效的手段是摧垮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而不是消灭其有形的肉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穷不可怕,资源匮乏不可怕,落后也不可怕,最可怕的莫过于精神和信仰的迷失了。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高贵的信仰,让平凡变得伟大,让人格得到升华! 人和动物共有欲望和需求是物质。但人除了物质外,还需要精神的追求和享受,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物质追求是低级的基本需求,而精神追求和幸福则是高级的、上乘的。所以说:人类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还是一种需要精神、理想、信念、信仰、崇拜而活着的生物群体。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无论穷富,大、小,只要把一种理想、信仰、崇拜凝聚到一起得时候,其蕴含、释放的能量是无比巨大而不可限量,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战胜的。反之,这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是没有什么希望的。纵观历史可以看到,在历次的变革大潮中,凡是一次高速大发展或大破坏之后,旧的信仰被摧毁或动摇了,新的信仰没有建立,这个国家往往会出现一个精神空虚,心中迷惘的精神盲区。处于这种精神盲区的国家和民族倘若没有一些圣人出来拯救这一危机,这个国家无疑面临的是一种可怕的道德灾难!因为一个人可以不信神明,但绝不能没有神圣;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可以无所畏惧,但绝不能失去敬畏。一个人一旦没有了神圣、信仰与敬畏,也就失去了道德底线,就会百无禁忌,为所欲为。当人类的恶性都毫无顾忌的释放出来的时候,是什么卑鄙下流的事情都干得出来的!近些年来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让人愤怒、让人痛恨、让人咬牙切齿、让人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的腐败、丑恶、污秽、卑鄙、残酷等现象的发生,一切都在今日产生了报应!惩罚已经或正在开始。 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格塑造是一很缓慢的过程,但是把它摧毁却很容易。摧毁了之后,要重建,至少是几代人以后了。 社会的持久稳定,国家崛起均须以对称对接的真正信仰为支点,缺乏真正信仰支点的稳定崛起必然是短暂的假象。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想要崛起得国家,必须拥有比武器和财富更加有力、更能牵引这个民族走向光明未来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才能不屈不挠地走向未来,才能真正和谐,才能崛起;一个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危机是必然出现的。如果金钱不仅是信仰,久而久之还成为了生活的原则,那么一个民族的衰亡就不会太远了。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实!若没有五百年一遇的圣人救赎人们的灵魂,这种现状可能会越来越差,毫无办法。也许当务之急,疗救者们是否需要花大心思,给国家确立一种稳定恒久的信仰?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541 次阅读|3 个评论
徐显明校长来山大一百多天以来的第一次面对全校的讲话(转载)
yatou 2009-2-27 14:13
原文转载于山东大学网站山大视点(2009.2.21) 从去年 11 月 7 日到任以来,我一直想找个适当的场合和各位老领导、老师、同事系统交流一下我对如何办好山东大学,如何使山东大学的学术得到振兴、使我们的学科特色得以彰显的想法。一百多天过去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多次和朱书记,和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交换意见,同时也不断听取老师们的好建议、好想法。今天,终于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了。 我今天重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另一个是我们正在构思的学术振兴行动计划。 在讲这两个问题的同时,会把本年度的学术与行政工作穿插其中。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背景是什么? 用刘延东同志的话讲,就是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有哪些表现?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放在自身思考还是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观察?这可能就是认清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并进行高等教育理念更新、推动事业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用国际标准评价高等教育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潮流。 1998 年,联合国发表了 《关于世界高等教育的报告》 ,这个报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大家都在思考未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走向。在这个背景下, 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面临着 四化 。 第一是工业化 。我们现在仍然处在工业化时代,尽管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创新,这个使命没有改变。 第二是市场化 。市场化给了高等教育更多的选择,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叫做经营大学,而不再叫管理大学。政府对大学的态度是鼓励大学之间进行市场式的竞争,而政府对大学也像对市场一样,是提供服务和监督。大学在市场中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同时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包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中国的高校现在也明显感觉到了就业压力,我们大学的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需要,也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第三是信息化 。信息化使高等教育的许多观念、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有一本书叫《世界是扁平的》,扁平的根据就在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式的大学及互联网技术,正在重塑大学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甚至大学的管理制度。 第四是全球化 。全球化最初从经济的全球化开始,全球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国际化。这次咨询会议上,刘延东同志给书记、校长们出了一道题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高等教育不再存在着一个中国水平的问题,必须放在世界范围内,用世界的标准来衡量一所大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世界性背景,这个背景给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 第二个背景要回到中国当下和自身。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来的新任务。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有人说 风景这边独好 ,在世界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年还能过得红红火火,这是我们经济仍在又好又快发展的一种标志。 可是支撑中国经济 30 年发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经济学家有回答,法学家也有回答。经济学家的回答叫 三高一低 ,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高投入 、 高耗费 、 高污染 及 低效益 来支撑的,是靠资源、能源、廉价劳动力和广袤的市场获得了经济发展。当把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环境转化成 GDP 的时候,而资源一旦枯竭和环境一旦出现危机,未来的发展还靠什么支撑?法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是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宽松的环境管制。所谓 中国制造 就是 世界制造 ,世界污染性企业都往中国搬,中国成了世界污染大国。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一定要靠科学技术来支撑。中国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改变靠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对 GDP 的贡献率超过了 60% ,而中国则不足 30% 。中国要变成一个强国、要持续发展下去,只有靠科技。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思想的来源。靠科技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高等教育。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赖力量已经转移到了高等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决定着我们今后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这就是当下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2004 年中央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 人才强国战略 。我国现在有三大战略,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这三大战略中,前两项都和高等教育有直接关系。在中国当下的背景中,高等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将高校的使命和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希望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长期的任务。 第三个是教育本身的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从 1998 年开始出现规模的急剧扩张。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变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2005 年第一次超过美国,美国现在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是 2500 万人,中国现在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已经达到 2700 万人。我国现在从小学到博士所有层次的国民教育总 数是 2.6 亿人,这个数量基本接近美国全国人口的总数。因此说,我们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和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可是规模大是不是意味着水平高?怎样把数量化的高等教育转向质量化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充完成之后正在转向以质量的提升为主,这是高等教育转型的标志,也是 历史新起点 的内涵。在国家层面上,怎样把人力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是政治家思考的问题。教育家要思考的是怎样把一个规模型的高等教育转成一个质量型的高等教育,这两个转变一致起来,人力资源大国才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但其中间唯一的桥梁,是优秀的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转型 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 在国际背景、国家背景和教育本身背景之下,高等教育有四个主题词: 第一个主题词是 质量 。 注重质量的发展是最好的发展,对高水平大学来说,扩大规模从一开始就不是自己的使命。由此,我们就要思考:作为超大规模的大学,应该怎样对待质量?世界上所有的高水平大学,都不是以规模著称的,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正比例关系,可能是反比例关系。温总理去年有一个说法:基础教育是如何普及的问题,职业教育、中等教育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质量。温总理把握住了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 第二个主题词是 特色 。 大学都要放弃模式化发展的方式,从模式化发展转换成特色性发展。每一所大学只有彰显特色,才有存在的意义。这个特色是什么?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独有性和不可模仿性。这次咨询会上,刘延东同志阐述了她对 特色 的理解,她认为特色就是优势,我也非常赞同她的定义,特色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也就是个性所在。大学要避免 同质化 趋势。 第三个主题词是 体制改革 。 办高质量的大学必须探索和这个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规模扩张时我们有一个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这个时代结束以后,我们的管理体制是不是还要固守先前?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中国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课题。法国现在正在酝酿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案。法国的教育体制在 200 多年前是领先的,现在被认为是管得最死的体制。法国大学对教授的管理大概是世界上最严的,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导致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落后。所以,现在法国正在推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案。美国也在改革高等教育体制。进入本世纪以后,日本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了大学法人化运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要不要进行改革?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又一个主题词。 第四个主题词是大学的 国际化 。 其含义是,对大学的评价标准国际统一。既然知识和真理不分国界,科学和技术以相同规律为根据,对大学的评价就不应采用国别标准。大学的世界排名,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其趋势不可避免。所以看一所大学的水平,应当放到世界体系中去比较。 提高质量迫在眉睫,形成特色刻不容缓,改革体制是大势所趋,国际水准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这就是目前我们整个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时代特征。 以上是我跟大家交流的第一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在这个背景下审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山东大学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与大家探讨一下山东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春节之前的茶话会上,我简单地跟各位老领导、老前辈作过汇报,讲了我的一些思考。 明年是山东大学三校合并十周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这个机遇预示着什么?预示着我们要思考合校之初所设定的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实现了没有?当初的要求是 1+1+1 3 ,三校合并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实现融合的时候要培育大学新的增长点,这主要是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在合校十周年到来的时候,我们要思考合校之后的成功经验,还要寻找合校之后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哪些学科发展了,哪些学科停滞了,哪些学科出现了反复,系统总结十年走过的道路,明年将迎来最好的机会。 我们现在的校区叫 非常 6+ 1 ,多校区之下怎样形成共同的文化?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思考,也应该在合校十周年到来的时候做出回答。三个不同传统与风格的大学的真正融合,根本的标志最终还是表现在文化的融合上。一所大学里一定有一个主流文化,这个文化应该成为大家固守的传统。如果一所大学里多种文化并存,并且多种文化之间有冲突,那就说明这个融合还没有完成。明年学校合校十周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纪念活动将把学科发展与文化一体作为纪念和反思的重点。 第二个机遇是,再过两年多山东大学将迎来 110 年周年校庆。 山东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之一。天津大学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最初叫中西学堂,后来改成了北洋大学堂,再后来改成北洋大学,现在叫天津大学,它于 1895 年建校。 1896 年建校的南洋公学,也就是现在的交通大学,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工科类院校。第三所是 1898 年建校的京师大学堂。去年北京大学庆祝了 110 年华诞,北大 110 年校庆的主要任务是总结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 山东大学是 1901 年建校的,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的第二所官办学堂,也是京外第一所官办学堂,她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她是中国第一所按大学章程办学的大学。再有两年零九个月我们将迎来自己的 110 周年华诞,这是一个什么机遇?首先是我们反思传统的机遇。山东大学历史上有许多优良传统,比如臧克家在数学考零分的情况下被录取到山东大学,这种能够发现人才的机制和 不拘一格降人才 的制度是不是保留下来了?我们 30 年代有一次辉煌、 50 年代有一次辉煌,都集中了中国最好的大师级人物,这就需要我们反思现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不是也要瞄准这样的目标?所以 110 年到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坚持传统,弘扬传统。 110 年到来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很多机遇。现在我们的校友总量有 30 万人之多,光在北京就有四、五万人。这么大的一个校友资源,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没有?我们培养出了这么多杰出校友,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经验,我们都要总结。 凡是形成传统的我们都要弘扬,有些最优良的传统今天我们还要坚持。评价一所大学的综合能力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这个大学的创新能力,可 对于一所古老的大学来说,还需要另一种能力,就是守成的能力, 创新 + 守成 才能说明大学的真正实力。 我们今天有义务挖掘我们的传统,把我们优秀的独特的传统弘扬光大。 另外, 110 年来临的时候,也是我们建设的好时期,这个建设包括学科建设,也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这也是山东大学独特的机遇。 第三个机遇是今年 5 月份国家要启动 985 三期建设工程。 985 三期建设,国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去年总理对高等教育有四句话的评价,第一句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大家听了不要灰心,他实际上是在给我们鼓劲。我们的高等教育大致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布局,采用的是前苏联模式,专业划分过细。但我们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正在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可是我们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这个目标 2020 年前后要实现,目前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它的要求。 第二句话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急需提高。 总理几次去看望钱学森,钱老每次都谈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拔尖人才?有些人才在中国受了教育之后,到外国后很快就发展起来了。每问一次,家宝总理就感觉到我们高等教育的质量存在问题。杨振宁也说过一句话:如果将中国学生的智力分数打成 100 分的话,中国的大学培养 80 分以下的学生比较合适。当学生智力水平到了 81 分的时候,在我们的大学里培养是不合适的。在人才培养上,我们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成长和发展。 第三句话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急需改革。 这个体制首先指外部体制,外部体制就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 就是政府怎样管理一所大学 , 我们把政府对大学的关系分为隶属型和管理型的、监督型的 , 及自治型的三种。现代大学制度有两块基石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自治型的体制在中国称为 依法自主办学 , 但实际上政府是把大学当作管理对象的。 急需改革 的第一项恐怕是要重新理顺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大学体制的第二个方面是内部管理体制。 一所大学有四大权力。第一大权力是政治的公共权力 , 由党委行使。第二大权力是行政管理的公共权力 , 由校长行使。第三大权力是学术的公共权力。大学里有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这个权力由教授及教授代表共同行使。第四大权力是民主的公共权力,由教代会、职代会行使。当这四个权力和谐一致的时候,这个大学就充满活力。可是目前中国大学的状况往往是行政的公共权力替代甚至侵害学术的公共权力,而民主的公共权力 , 也就是教职工参与大学管理的渠道是非常狭窄的。 前面这三句话大家听了都非常沉重, 后边总理还说了一句话: 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急需增加。 这句话令我们鼓舞。 今年是 985 的第三期,国家将加大对 985 院校的投入力度,这是我们山东大学面临的一个机遇,但是这个机遇不是我们独有的,是三十几所院校所共有的。 第四个机遇是今年中央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这个纲要由总理亲自来抓,他是这个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的组长,刘延东同志是副组长。现在已经汇集了 400 人左右的专家队伍起草这个纲要,估计今年十月份能够完成。纲要完成之后,中央将召开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次教育大会,使我们的整个教育得到一次振兴。这对全国教育界是一次世纪性机遇。延东同志在咨询会议上把 985 的重点建设作为讲话主题,并且强调建设 985 高水平大学是国家意志。 国家意志 这个提法是第一次,其意义重大。一说国家意志就带有整体性、至高性和一体遵循性,它表明的是国家推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毋庸置疑的决心。山东大学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大概可以预见上述这四大机遇。 面临机遇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面临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巨大的规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难度。可以肯定地说,大学的规模越大,提高质量的难度就越大。世界高水平大学或者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所是大规模的,所以规模大并不是高水平的标志。 普林斯顿大学 只有 4000 名学生,却有 4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科技大学 是中国的高水平大学,她拒绝了 1998 年的扩招,到现在还保持着 5000 人的规模,中国科大很多创新性成果尤其是基础研究在中国一直领先。 耶鲁大学 到现在还保持着 8000 人左右的规模,耶鲁大学追求学生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更注重英国的传统 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天天和老师接触,老师的水平很快就变成了学生的水平。在耶鲁大学里有一个教育理念:什么是大学?大学就是有经验的老师和一些没有经验但有求知激情的学生天天激荡的地方,学生和老师天天见面,学生的水平提升很快。哈佛大学学生数在美国的高水平大学里是最多的,也只有 20000 人左右。大家知道, 浙江大学 一度是规模巨大的,合校时超过 40000 人,但浙江大学这几年采取措施,通过办城市学院和宁波学院,对学生进行了分流,不断缩减办学规模。它始终保持着一种理性,因为大学不是以规模取胜的。北大和清华始终恪守一条底线,就是任何时候学生规模都不能超过 30000 人。她们坚守的是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原则。目前山东大学本科生数全国第一,比吉林大学还多 300 人。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在如此庞大规模基础上提升 山东大学 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 这个方面,我们的压力超过了中国任何一所大学 。 第二个挑战是我们的学科门类相对比较齐全,但强势、优势学科相对缺乏。 山东大学的博士点有 189 个,这在全国也是居于前列的。学科门类齐全,但我们有突出优势的学科点并不多。现在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数据,一个是重点学科数。我们山东大学只有 2 个一级重点学科和 12 个二级重点学科,与同类大学相比,我们是少得可怜的。第二个是学科排名,山东大学进入前十位的所有学科加起来仅有 8 个。而这 8 个当中,排名最靠前的数学,也仅排第六位。这说明,目前山东大学已不具有前五位的一级学科。人大排第一的学科有 7 个,在人文学科里排第一的数量最多。我们的同类院校武汉大学排第一的有 3 个,进入前十位的全校有 19 个。相比之下,我们将被视为没有特色或没有优势的大学,因为任何大学的水平都是表现在学科上的。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就是教学科研队伍数量庞大,但杰出的拔尖人才数量偏少。 我们的教师有 3400 人之多,这个数量超过了北大和清华。我们仅有 7 位院士,厦门大学仅化学学科就有 7 位院士,而且在某些突出的领域像理科的化学、文科的经济学,一谈大家都知道。此外,我们长江学者、杰青合起来的数量再加上院士也就是 50 多人。而清华大学的两院院士已经超过百人,北大亦拥有九十余人。因此,与同类院校相比,我们杰出人才、拔尖人才比例偏低、数量偏少。 我们还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解决我们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物质支撑条件匮乏之间的矛盾。 合校以后我们增加的建筑面积有上百万平方米,即使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按 1992 年教育部颁布的办学标准,我们还有 1700 亩左右的用地缺口,而土地是一所大学最起码的物质条件。此外, 我们七个校区没有一个像样的体育馆,这在 985 高校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们没有一个像样的学术报告厅,科学会堂的规模相对较大,也只不过能容纳 450 人。文科教师多数没有自己的研究室,理工科的物理空间普遍紧张。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当前的物质支撑形成了巨大反差。 进到这几个校区,威海校区依山临水,这样的校区在全国并不多见,是比较优美的;我们的趵突泉校区已经实现了绿树覆盖,这个校区也非常优美;千佛山校区也有一定特色;而校本部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这和百年名校的地位极不相称。所以,怎样加快改善山东大学的办学条件?这也是时不我待的问题。 分析完机遇和挑战之后,我想谈第三个问题,即与大家交流一下山东大学的办学理念。 春节之前,在一次校友会上, 有校友问我 你怎样理解大学 ,我即兴讲了 大学之大 和 大学之学 。 我认为, 大学之大 首在大德,因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新民、至善都是德的要求。一个大学有大德,才受人尊重,这个大德表现在哪里?第一,大学里面有大爱,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学生对真理的爱,都是无私的大爱;第二,能够承担国家和民族的责任;第三,有一个对待物质利益最正确的态度。所以,大学是收藏社会良心的地方,当社会都无德的时候,良心到哪儿去了?到大学里去了。所以,大学是高雅的,不是世俗的。山东大学要办成一个最有德性的大学,我们处在齐鲁之地,最有这样的传统优势。 大学之大还在于大学有 大学问 。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大学里获得答案,这个大学问里还包含有大思想,大学是产生学问和思想的地方,没有学问、思想的大学是无法让人羡慕和尊重的大学。大学的魅力即在于它是学术渊薮,是学术摇篮。把大德和大学问集在一起的人,才叫做 大师 。光有道德没有学问不是大师,光有学问没有道德也不是大师。大学以大师为代表,有大师的大学才为人们所向往。 大学里还要有什么?还要有 大树 。这个 大树 不是指植物,而是指这个学校的优良传统。这个优良传统可以称作大学的学统。国有国统,道有道统,法有法统,学有学统,一所大学一定要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并且要守护住它。 30 年代梅贻琦讲的那句话,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那句话在当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发展到今天,却需要改造。优秀的大学一定是要有大楼。大楼不是指建筑物,其实是指能够使学者生存下去和能潜心为学的物质条件,使学者能够进行前沿研究的科学仪器设备等等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大学一定是需要大楼的,没有大楼就对不起大师,也很难产生大的科研成果,大楼就是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 这就是大学的 大 字。 大学的 学 怎么理解? 我个人认为, 我们首先是学府。我们不是政府,不是食府,更不是企业。 政府内 的最高权威始终是上级,命令与服从是基本行为模式,所以它的价值寻求是唯上的,只要有命令出现一定要服从,只要有上级出现,就一定认为上级比它更重要。 企业 的价值以利益为导向。在企业中,谁是最高权威?谁的股份最多、谁的资本最多,谁就具有最高的权力,利益决定一切。 学府 的特征是以学术为导向,谁是最高权威?在学府中我们的人应该叫学人,学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学者,另一部分是学生。学人、学者、学生所从事的活动都叫学术,而学术的最终标志是形成为学科, 这就是大学的 学 字。 大学里独特的传统就是学统。我们讲学术本位、学术立校,就是要用学术的标准和尺度,使学人、学者、学术受到尊重,使学科立于中心地位,这就是大学,任何大学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内涵。 高等教育从发生到今天已经 900 多年了。 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是 1088 年意大利建立的波罗尼亚大学。这个大学的第一个学科是法学,第二个学科是医学。 这被认为是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在 900 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开始总结整个高等教育规律性的东西,我把它概括为具有普遍性的主流意识。 处在第一位的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这是大学区别于任何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征。 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却把大学和大学区别开了。我们今天需要培养的人就是能够创新、创业、具有创造力的人,但过去不是这样。大学开始的时候以培养职场上的人为主。一个好的大学总是给它的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成才率, 一个学生怎样算是成才了?当他到了社会上以后,还在为生存而奋斗的时候他就没有成才;当他超越了生存的状态,有了事业的时候才算成才了。所以,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成才率。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这是一个主流意识,是坚定不移的。 (博主: 以上可以归为是徐校长谈的第一个主流意识 ) 第二个主流意识是,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永远的中心。 我们讲高等教育 900 年的历史,最初是以教学为特征的,就是培养职场上的人。当时欧洲的中世纪为什么在波罗尼亚产生了这样的大学?因为面临着文艺复兴的需要。首先需要法律人才,因为利益上的争执越来越多,法律则是处理利益关系的一门艺术。医学要解除人们身体上的痛苦。后来又设立了宗教学科,宗教要解除人们心理上的痛苦。 直到今天,波罗尼亚大学传统在欧洲还有巨大的影响,波罗尼亚大学这三个学科使欧洲的知识分为三类。法学代表着社会科学,医学代表着自然科学,而神学后来演变为哲学,哲学代表着思维科学。现在欧洲的知识划分大致上还是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最初形成的时候,都是培养职场上的人才,神学培养牧师,医学培养医生,法学培养律师。 所以,高等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以职场的培养和教学为中心的。 这个阶段结束于 1809 年。大家要注意这个年份, 1809 年到今年正好是 200 年。 200 年前,洪堡兄弟倡议建立一所大学,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洪堡大学,洪堡大学区别于以往大学的特征就是不仅要进行教学,培养职场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把人们对未来的那种探究的愿望变成现实,要把科学研究变成人的一种习惯,把教学和科研统一在一起,培养人的科学研究习惯。在高等教育学上这是一个新的定义,大学的任务是什么? 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研习惯,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研究,尤其是教会学生方法,成为大学很重要的任务。这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科研的中心地位确定下来了,这就叫洪堡精神。 洪堡兄弟都没有做这个大学的校长,但是校长李斯特忠实地把洪堡兄弟的想法变成了现实。科研成为大学的中心之后,迅速改变了德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德国至今仍在化学、机械等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德国人永远感谢洪堡大学。 蔡元培先生就是洪堡大学的学生。当他离开洪堡回到中国, 1916 年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时候,在欧洲有一个评价, 在中国还见不到一流的大学,但是我们已经见到了一流的校长 。他提出来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八个字,就代表了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个趋势,但它来自于洪堡精神。所以,中国高等教育最初是受洪堡的影响的。 1904-1918 年,威斯康辛大学的校长查尔斯 范海斯有一个新的想法,他说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还要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变为社会的需要,这被称作 威斯康辛模式 。这所大学是以农学和畜牧业为主的,这所大学认为最好的教授就是脚上踩满了牛粪的教授,因为他到农场去了,把成果转化为农业需要。这个精神在上世纪 30 年代变成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的共同理想。现在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在美国,就是 为社会服务 的高等教育思想。现在我们讲高等教育的三大使命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 今天我们要不要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 在国际化这个背景之下,特别是美国 9 11 之后,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政府无法处理文化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企业要处理文化上的冲突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想高等教育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那就是把不同的文化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融合,而这个平台只能是大学。我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的第四大使命。只有实现了这个使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才会大幅度提高,大学的世界性才能得到认可。这个是我自己的理解,我在六七年前就开始这样思考,至今这个想法越来越坚定。 当然高等教育使命无论怎样变化,有两点是不变的 教学和科研。 为社会服务是教学科研成果的一种使用方式。所以我们说,高等教育的第二个主流意识是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永远不变的中心工作。中心意思是说,当一个大学的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选择。其他工作都不能冲击这两个中心工作,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具有不受冲击的稳定性。 为了一个创收可以停课,为了一个活动可以停止教学科研活动,如果这样的现象经常在大学里发生的话,那么这个学校奉行的就不是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理念。 高等教育的第三个主流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数量的扩张一定有被客观条件限制住的那一天,但是质量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所以 它是永恒的主题 。这个质量指的是一个全面的质量,包括提高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理念质量,管理质量等方面。所以,提高质量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这篇文章永远做不完。大学的质量有无数要素,但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最根本的。 高等教育的第四个主流意识是,学科建设是大学的龙头工作。 什么是学科?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把同类知识所进行的系统化的集合,学科是学术的土壤,是创新的源泉,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要素是主体要素,就是从事学科建设的师资队伍。第二个要素是客体要素,一定要有原创性、创新型的科研成果。第三个要素是主体和客体结合过程中,有教育的要素,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这三个结合起来就叫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我给大家说一下田长霖的思想。 田长霖是华人在美国最优秀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大学校长,他在任加州大学校长期间有一个思想,他说:任何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它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都有所发展,而必须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学科上有突破。当这个学科取得突破的时候,其他学科也会跟上来,而要把这个学科建好,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个学科和其他学科形成互助的关系。 反过来说,其他学科来配合这一两个学科。他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又重申了这一思想。从他的思想里,我们感觉到一些学科建设规律性的东西。学科建设一定是扶强不扶弱的,所以在学科建设上不会搞平均主义,在学科建设上不会进行公平选择,它一定是效率选择。学科一定是扶植和培育出来的,培育强势学科,把它做强,特别是把它做成世界第一的时候,这个学校的特色就形成了。这个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现在要建世界知名大学,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科齐头并进,而只能在资源匮乏的基础上选择二至三个学科进行建设。学科建设永远是大学的龙头工作,所有的世界知名大学都以学科为代表, 说到数学,我们会想到剑桥的三一学院;说到物理,一定会想到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说到公共卫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哈佛;说到法学,我们一定会想到耶鲁。所以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处在一流,只要有一或几个代表性学科就是一流的。 第五个主流意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的主体工程,有时候我也把它叫做固本强基工程。 大学可能有若干个工程,但要始终把师资建设作为第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做好了,大学的水平就上来了。 我重复一下我的一个观念:什么是大学?教授就是大学,教授始终代表着大学,有好的教授就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教授就建不成好的大学。我改造了欧洲的一句话,欧洲有一句话叫做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大学 。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教授才是大学,尤其是在中国。 在目前这个体制之下,我们书记和校长的空间并不多,但是教授的空间是无限的。所以,好的教授就是好的大学,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教授都有资格代表大学。 海德格尔的情人因被纳粹追杀逃到了美国,美国国庆日邀请她出席,人们问她想不想自己的国家,她回答了一句话, 凡我在处便是德国 ,德国在我心中,我走到哪里就把德国带到了哪里。我们要用这种理念对待我们的教授,我们的教授就代表山东大学,我们的教授走到哪里,就把山东大学带到了哪里。 因此,选聘好的教授、留住好的教授和培育优秀师资队伍永远是大学的头号工程,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高等教育第六个主流意识是,学术追求是大学的灵魂。 看大学的水准和品位,要看人们对学术的态度。我用 追求 这个词,追求意味着要对学术形成信仰和崇拜。对学者本人来说,自主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就是他的品位。而对管理者来说,则要 尊重学者的人格和崇尚学者的精神。 追求学术的灵魂只在学者身上建立起来是不够的,还要看在我们的管理层身上是否建立起来了。追求学术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也涉及到管理层要不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提供这样的条件。 我把学术分成四类,第一类学术叫 传播型学术 ,我们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术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型的思维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第二类学术叫 整合型学术 ,包括整理已有成果文献集成,翻译,对会议进行学术综述,对某一个学科进行评价,都叫做整合型学术。第三类学术叫 运用型学术 。我们把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转化为知识产权,这个过程就是学术的转化过程。第四类学术叫 创新型学术 。这是学术当中的最高水平,创新型学术是最难的。追求学术主要指的是学术创新。 当对学术是以追求的精神对待时,学术的目的就是高尚的,而不是功利的,这时候才有灵魂意义 。 高等教育的第七个主流意识是,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一个大学需要多种动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学术兴趣,学术兴趣是学术活动的原始动力,其他动力则需要从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激励中寻找。对以学术为人格的人来说, 不用扬鞭自奋蹄 ,而对没有形成这种自觉的,则还要给予考核上的压力。我们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内部产生动力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中国高等教育这三十年走过的路就是一条改革的路,所以要把改革尤其是把制度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动力,这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高等教育的第八个主流意识是,服务是大学管理的目的所在。 我理解管理有四种价值:第一种是要给大学确立方向,这个方向主要是引导大家迈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这是管理的责任。第二种是规范和为大学提供秩序。它要保证大家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管理的职责。这个安全实际上是一种公共环境和公共产品。第三种管理的意义是要给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包括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而这三项最后都表现为第四种意义,就是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 怎样服务? 我有 三个循环 的想法 。 我们的校领导要带领校部机关为教学科研单位服务,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不是管理教学科研单位,而是为教学科研单位服务。这是第一个循环。第二个循环,我们的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共同为教师服务。第三个循环,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教师共同为学生服务,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最终成才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这三个循环都完成的时候,大家就会产生三种感觉。我们的学生在这所大学里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他离开这所大学后,每当谈起母校,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他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服务。第二种感觉要给老师充分的尊严,老师受到学生的尊重是天经地义的,能否受到我们这些服务人员的尊重?如果老师能够受到校领导的尊重、受到管理层的尊重,他就会保存住基本的尊严。 我在一些场合讲过教师的尊严空间理论。在校部机关我们能看到,每位工作人员都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这把椅子和这张桌子往往被视为主人权力的空间。 当从普通工作人员升任为科长、处长时,他的权力空间会被逐步放大,当了处长,就要求一人一间办公室,似乎空间越大,权力越大,尊严也随之被放大了。可是我们的老师呢?我们的老师入校以后,许多人没有自己独立的尊严空间,我把这种情况称作 学校对老师尊严的第一次侵害 ,因为没给教师提供维护基本尊严的条件。 现在的问题是,不能允许再发生 第二次侵害 。第二次侵害预示着什么?我们的老师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校部机关来的,是不会找校领导的。我的原则是,凡是老师找我,我无论怎么忙,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见他。当你见老师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老师带着自己的尊严进入你的空间里,这个时间你主宰的这个空间,能不能对老师表现出极大的尊重?如果你不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他的尊严就要受到第二次侵害。所以,我有 一把椅子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理论。 当老师进入我们工作人员房间的时候,如果这个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这把椅子让出来给老师坐,如果老师不坐,工作人员没有权利去坐,一旦工作人员坐着而老师站着,就是在侵害老师。这就叫做 一把椅子的理论 。 所以,老师进门的时候,你的面容、语言、举止都决定着老师尊严是否被第二次侵害。我们要使我们的老师有充分的尊严感。我们可以观察一种现象, 当一个学者在这个大学里强烈地要求调离的时候,我相信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他在乎物质利益,一定是他的尊严受到了最彻底的伤害。 这个时候,他会不顾一切。所以,一定要使我们的老师有充分的尊严感。我有一句话, 老师的尊严实质上就在我们坐的那把椅子上 ,当你把这把椅子让出来的时候,你就给了老师一定的尊重,但必须是自觉自愿的,并且是发自内心的。 还有第三种感觉,就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有充分的成就感。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守护这所大学的时候,你的想法、你所做的工作,都转化为这个学校事业的一部分。这个制度是在你的主持之下制定出来的,这个大学的一砖一瓦是按照你的设计变成大楼的,这个大学里面的一草一木也关乎你的感情。所以,要使我们的工作人员有成就感,学校还有责任为工作人员寻找发展空间。 当学生的自豪感、老师的尊严感和工作人员的成就感 三感 同时产生的时候,这个大学一定是非常和谐的。 我们管理的意义在哪里?管理的意义就是为学生的成长、为老师的科研创造条件。管理本质上就是服务。我们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校长不是管教师的,而是为教师服务的,为教师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 我把上面的这些意识叫做高等教育的主流意识,一共分八个方面。 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们的一些教育理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 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里 以人为本 与党政机关、企业的 以人为本 是有区别的。企业家讲以人为本是不彻底的,甚至带着某种虚伪性,因为当员工不能给他带来利益和利润的时候,他就想办法解雇员工,所以说企业家的以人为本是有选择的。党政机关谈 以人为本 有一种特殊性,它必须把所有的人都当作本位,要为所有的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政治家讲 以人为本 应该是 以人人为本 、 以一切人为本 。 大学里的 以人为本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教育教学关系上以学生为本。我们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的成长准备的,我们只不过是学生成才的一些条件,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个含义 是生态意义上的,学生是生物,不是矿物。学生在大学里的过程是一个生物的生长过程而不是矿物的冶炼过程。第二个含义是权利意义上的。学生是权利的终极主体,学生到大学里来是为了享受受教育权,我们是代表国家、政府来履行一种义务以满足学生的权利需求。 所以,以人为本在大学里面的第一个表现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 在办学上要以教师为本。办学兴校的根本性力量在人才, 人才强校 必须以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体现在这两大关系上。 此外, 在一个大学的物质利益分配上,当涉及到福利利益的时候应该是均衡化,应该以公平为追求。但当涉及到对一个人的贡献评价的时候要实行效率化,实行多劳多得。 中国高等教育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本位。这可以称之为 人本教育观 。 第二个新变化 是发展的理念。发展的理念有两大新的要素,一个要素叫做质量发展是最好的发展,另一个要素叫做特色发展是根本发展。所以,要用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促进大学的发展,这被认为是新的发展观。 第三个新变化 是国际化的理念。对大学的评价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我看到美国对中国大学的一个排序:北京大学在世界排名中最靠前,列 114 位,后面是清华、复旦、中国科大、浙大,再往后是山大,排在南京大学前面。我们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定是我们得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山大的一部分校友在美国已经取得骄人业绩,这也是提升我们学校声誉、在美国排名得到提升的重要因素。山东大学如何走向世界?我和朱书记反复斟酌,山大特色能不能直接对应世界水平?恐怕我们还需要一个中间过渡, 山大特色 、 中国一流 然后才能走向 世界水平 。 这个观念一旦树立起来,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每个院和每个学科的定位。今天到场的有各学院的院长,你们在考虑学院发展时,一定要在全国进行比较,这是起码的要求,不能满足于在山东省是最好的。 作为院长必须有一种眼光,你要知道你这个学科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世界最好的学科好在哪里,到了什么水平,你与它有哪些差距。我希望我们的院长和教授们共同做好一篇大文章,这就是 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 。 第四个新变化 是关于创新的理念。创新是一个思想体系,它不仅指科技创新,还包括思想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是大学特有的 DNA ,对综合性大学来说,全面创新是最具备条件的。 以上就是在办学理念上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也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跟大家谈一下学术振兴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有一个总体性的描述,实施这个计划以后大致上要形成 尊重学者,崇尚学术 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我们的软环境。 确立以学术为主导的办学理念,这是我们的价值取向。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者队伍,这是我们的主体工程。培育 2-3 个有代表性的学科,这些学科就是山大特色,就是中国一流,就是要冲击世界水平。 要产生一批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科研上有三大变化, 第一大变化是 对科研的评价由过去的以量为主转向以质为主。所以,在重要学术期刊上, 理工科发表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至少应该在 3.0 以上,以影响因子来判断学术的水准。人文社会科学要以产生思想、产生传世之作作为自己的追求。 第二个变化, 科学研究正从以前的单兵作战转为集团作战,所以 大师 + 团队 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科研模式。 一个团队中有一两个杰出的大师,然后以他为主组合成一个团队。这种模式证明是成功的。 第三个变化 是学术研究从以学者的个人兴趣为主转向服从国家需要。兴趣当然可以继续进行探索,可是 一定要申报国家课题,直接把自己的科研融入到国家的需要当中去。 我们希望能够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打造世界知名的学术品牌,包括通过国际会议、论坛,形成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合学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基本满足学术空间需要,使主要的学术指标数量翻一番。其他可排序的科研要素指标均有前移。 SCI 的数量实质上就是大学里的 GDP ,尽管它在衡量大学水平上还有不科学的地方,但目前还没有其他指标能够取代它。山东大学在历史上的最好排名是第七,这几年我们的状况比较稳定, 2008 年排在第十位。每前进一个位次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关于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序,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排行榜, 对各种排名要关注,但不迷信。我们要争取使我们的综合实力排序前移,最终建成一所使我们的 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 四性 得到充分彰显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争取用五年的时间迈向这样的目标。这里面既有数量性的要求也有概括性的描绘, 方案实施以后,我们会把所有的任务都进行分解。 这里面的 主要因素 有哪些?我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一个大致汇报。 第一部分是要统一办学理念。 今天我用较长的时间讲了主流意识和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我就不再重复了。我希望大家能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选择,并最终能够统一。 第二部分是队伍建设,这是关键内容。 学术振兴计划实施之后,山东大学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按照 十、百、千 的目标进行建设。院士数不少于 10 人,必须是 10 人以上,要么我们自己产生,要么用引进的方式。 百 是指 长江学者 、 杰青 、 泰山学者 及杰出人文社科学科带头人等杰出人才的数量不少于 100 人。 千 是指选拔和引进 1000 人左右的中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各学科的学术骨干。 人才引进 的力度要加大。我向大家讲一个兰州大学的例子。兰州大学新校长周绪红到任以后,为了证明兰州大学是不甘落后的,要求在《 Science 》和《 Nature 》有文章发表,他要全校教授给他推荐,校内有没有人能够有成果在以上两刊物上发表,若无,就请教授们再推荐所熟悉的国外教授。周校长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用年薪一百万的方式从美国聘请了两位教授回到兰州大学,去年,兰州大学在《 Science 》上已经有文章发表了。这是非常规的举措。兰大的经验对我们有无意义?山东大学吸引人才,在地理上没有优势,在环境上没有优势,如果我们在措施上也没有优势,谁到山东大学来?所以在人才引进上我们一定要有超常规的措施。如果能够引进一个团队,我们不惜花更大的代价。所以,这个计划实施以后在人才引进的经费上要进行超常规的投入。 要建立终身教授制度 。 我知道我们学校有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每天按时到研究室搞研究,天不黑不回家。具有这样学术情怀的人,并且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做我们的终身教授?终身教授的意义就在于他是全校的样板,我们要给这样有学术追求的人以最大的尊重,要给终身教授配上助手,要提升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其他学校已经有成功经验,凡是成为终身教授的,可以享受和院士相同的待遇。 要实行学术休假制, 使我们的老师不至于过于疲惫,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可以有半年时间进行休假,这半年他可以完成自己的课题,可以去外校讲学,也可以到国外交流,物质待遇不降低。要通过这些方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学者队伍,使其成为我们学术的主体支撑。 还要有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关怀计划,山大未来的希望在现在三十岁左右的人身上。 第三个部分是打造学术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最高的学术平台,山东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 2 个,厦门大学则有 4 个。学术振兴计划实施以后,我们的学术平台应该有成倍的增加。国家的工程中心、国家的工程实验中心都要有较大数量的增长。 要整合学校的资源再组建几个学术平台。要尝试建立工程技术研究院,把它变成我们整个工科、技术类学科成果转化的一个基地。这样既能为山东省服务,又能使我们的科研成果不至于闲置。研究院的意义就在于要打通这个渠道。 要组建山东发展研究院,直接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融入社区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应是我们新的办学理念。这个原理很简单,德国一共 8000 万人口,可是德国有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山东省有 9000 万人口,山东大学如果能像德国的慕尼黑大学那样为 9000 万人提供服务的话,毫无疑问我们也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所以要建设山东发展研究院,要成为山东省的思想库。 要整合学校的资源,建设具有国际意义的儒学研究中心。要打造出一个品牌来,甚至还要思考,是否可以举行一年或者两年一度的儒学论坛。现在中国已经有两大论坛,一个是博鳌论坛,以经济为主;另一个是苏州的论坛,以文化为主。山东大学要不要在山东的地盘上打造一个品牌? 要创新我们校内的科研平台体系。校设的科研平台以研究院为主要称谓。院设科研平台以 所 为主要称谓。另外,要鼓励我们的老师形成组合,以一位或数位教授为核心,建立若干个山东大学研究中心,使多数教授都有以自己为中心的学术团队。创新平台、增加平台,然后使我们的科研项目增加、科研经费增加。这是计划的第三部分。 第四个部分是物质条件建设。 要支撑我们这个计划,一定要有一系列的物质条件作为基本保障。第一个物质保障是五年内要使每位老师都有一个独立的研究空间。我们全校现在有 3400 名老师,今后教师增加到 4000 人,按人均 15 平方米来算总共需 6 万平方米,现在有部分老师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尚缺的部分五年内要补齐。第二方面是规划教师公寓。 我们现在的青年教师非常艰苦,他们入校的时候房改已经结束,他们现在是低工资、低职称、低居住条件。 而一个学校的希望一定是在青年人身上,所以我们要给青年教师更多关注,这个关注一定要体现在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当中。第三个方面的物质保障是科研及学术平台所需要的物理空间。我们会征求各个院的意见,有的老师给我在 E-mail 上写信说需要多少空间,征集完以后,学校会重新进行建设规划。 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通过积极争取,学校将建设一个能够容纳 8000-10000 人的综合性体育馆, 2011 年 110 年校庆的时候,我们的校友要坐在这个体育馆里参加庆典。 综合性的体育馆要保证我们的老师有健身的地方,保证我们的师生可以观赏大型演出,以提升全校文化品位。 总之,要给我们的学术提供物质条件和保障。物质条件保障还包括公共学术保障体系建设、图书馆建设,条件具备的话,也可以考虑建立全校的无线上网系统及独立博物馆。 第五个方面是创新管理体制。 要探讨 在校部机关实行 大部制 。 研究生院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研究生院下有若干个和研究生培养相关的处。是否要把和本科生培养相关的所有职能部门统合在一起建立本科生院?同类的像科学研究管理机构科技处、社科处、军工研究院等,这几个部门能否统合建立研究部,处、院都要保留,但职能要统合、职能要转变,由研究部统一推动文理融合、理工融合、文理工与医学的融合。我们对外进行社会资源的拓展,有各种各样的会比如校友会、董事会、基金会、对外合作办,借鉴外校的经验可以统合为社会资源部。实行 大部制 能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这样更适合于科研的创新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与服务水平的提高。 另一个设想就是在各院之上实行 学部制 。 山东大学有 30 个院,美国所有的大学平均起来 8.3 个院,德国所有的大学平均起来 9.7 个院,英国的所有大学平均起来大概 14 个院,没有一个国家的大学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院。 我们中国的大学平均起来是 24 个院。现在看我们院划分得过细,仍是前苏联体制, 其最大的弊端是形成了学科壁垒,同类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堵塞了新学科的增长点。 振兴计划设想,在保持学院不变的情况下,在院之上设立学部,由学部统筹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改革一定要解决行政权替代或者侵害学术权的问题。学部的设立还不是在院之上重新架设一个管理机构,改革以后还是校院两级,但是院之上的学部行使学术方面的权力。 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三个设想就是改革我们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 山东大学科研经费排序比较靠后,有的老师争取到的经费尤其是横向经费还不愿意放到学校里面管理,这说明我们的经费制度有不便于教师的地方。我给大家介绍几所大学的做法,这个做法我认为是行之有效的。 无论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科研经费,入到学校以后,学校可以提取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以使用学校资源的名义,由学校提出来使之成为学校的科研奖励基金,然后再变成老师工作上的津贴或者来自学校的奖励。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你可以把它设立为基金,也可以把它设立为资源的占用费用,总之归到学校支配以后还要返还给相关老师。这个体制改革以后,可以调动老师争取科研经费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对经费的使用处于安全状态。 还要改革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从以量为主转向质和量并重。 还要改变我们的工作考核方式。 文科的老师特别希望有一个 养士计划 , 使那些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人不至于每天为去寻找科研经费而奔波。当然这要以能产生传世之作、扛鼎之作作为基本判断。 对教师的科研业绩考核,我主张 为中才定规矩 , 你的才分只达到中等水平的话,我要求你按照学校的量的标准进行考核。 另一句话叫做 为天才留空间 , 对于学术情怀很强的、具有天才的人没有必要按照一个统一的规则来限制他,要让他自由发展。所以要改变现行千人一面的考核标准,实行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 我们正在探索和思考一系列的制度,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只有现代大学制度才可能促成大学学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 学术振兴行动计划的核心部分我已经向各位作了报告,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稿子形成以后还会发给大家,广泛地征求意见后再行修改。我想前后五易其稿后方可实施。 以上就是我今天重点想给大家交流的两大问题。概言之,第一是观念,我希望大家能认同,第二是学术振兴计划,我希望它能在三月底开始实施。观念是先导,计划是措施,二者统一起来, 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 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69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