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异体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避免让许多人“上了个假学”?
热度 4 fdc1947 2019-2-21 08:00
如何避免让许多人 “上了个假学”? 近日,许多人 都在议论小学教材和工具书中一些常见字的读音变化,例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改读“xié”,“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改读“qí” 等,以及一些公布多年而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读音变化,例如 “确凿”的 读音不再是 que4zuo4而是que4zao2等等。 对此, 许多人称 “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也有人说上了多年学 “成了文盲”,还有人 质疑改读音破坏传统文化 ,更有人 “ 表示有些 ‘ 发懵 ’ ,不知道现在我们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 19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回应称,改后的审音表尚未通过审议,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但是,按照 “教育部有关部门”如今的做法,无论其即将公布的“ 审音 ”是什么结果,总有很大一部分人会“上了假学”、“成了文盲”。因为现在社会上对于很多字 的读法就是不同的, “权威字典”上对很多字的读音也是有分歧的。无论“教育部有关部门”怎样认定这个字应当这样读而不是那样读,都必定会使一部分人过去受教育时训练认定的“正确”成为“错误”。 有没有办法避免很多人 “上了假学”、不使那多人在受教育时认定的正确不再成为错误呢? 当然有!而且不复杂。那就是确认过去各种权威字典和正规教育中认定的 “正确”都是正确的。换句话说,承认这些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而正确的读法不再是唯一的。 语言文字的读法,应当是 “约定俗成”。我想,这应当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但是, 既然是约定俗成,那么,对于相当大一部分人这样读而另外相当大的部分人那样读的那些字, 一个 正确的做法就承认这种 现实,承认这两种读法都是 “约定俗成”,而不必认定唯一的一种是正确的 。 历史上各种字书的做法实际上也都是 “述而不作”,只是记录当时人们对于文字的写法和读法,有歧义或异音的就照录下来而已。利用权力宣布一种写法和一种读法是正确的而另一种写法或读法必须废除,不是正确的做法。 就拿各种写法而言, 50年代,国家进行了异体字的整理和淘汰工作,制定了“异体字整理表”,规定了在正规的出版物上应当使用的文字。对于有些使用面都非常广的字,说明两个字在什么情况下是通用的。即使对于被淘汰的异体字,在以后出版的字典、词典上,也还是照样显示了这些字,只是注明它们是异体字。在日常的使用上,在书法、美术等艺术作品中,也并不把它们作为错字看待。虽然在异体字的处理方面实际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60年代的那个“新旧字形对照表”),但是对异体字的处理办法仍然比后来的“审音”高明许多。 我建议,在读音的问题上,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 第一种做法,就是上面所说,认定几种读法都许可,都是正确的。第二种做法,如果一定要认定某种读法正确,那么就仿照对异体字整理办法那样做。 对于有一些读音,可以注明两种读音都许可、都正确。对于另外一些字的读音,可以指定一种读音为 “正音”,另外的一种或几种读法为“异音”。在字典、词典等书籍上,把这些“都正确”的读音和“正音”“异音”一并标出,只是指出何为正音、何为异音罢了。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汉字的读音和书写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使用,存在一些异音和异体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有悠久历史和使用广泛的语言,都有异体和异音的问题。打开任何一本英语词典,都会发现有异体和异音,不光有英国音和美国音,即使不注美国音的词典也有异体和异音。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远远多于说其他语言的人们,更没有必要只有唯一的读法。作为一种历史最悠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的适应和包容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历史上经过了长时间的外族入侵和某些封建专制帝王的无理干涉,其书写与读诵法则,两千多年来的 “大体”没有根本的变化。今天我们的具体的语言文字管理,更应当肚量大一些,不要过于斤斤计较,更没有必要搞得大家无所适从。 文化的问题,不同于科学计量。语言文字不能像度量衡那样搞得 “一丝不苟”,因为它总是在发展中,它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不能那样死板,没有一点儿弹性。有几个异体字并不可怕,少数文字的读音不止一种更没有关系。退一步说,在中国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十四亿人口,永远也不可能大家都像央视播音员那样的说话,更何况还有生活在海外的那么多汉语使用者。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要相信科学工作者,那么复杂的语言、方言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一字有异音的问题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困难。倒是我们的语言文字管理者,不能因为从小受一个问题只能有一种标准答案的影响,把头脑弄得“标准化”了。 从政治上来说,我们国家如今还没有统一,语言文字的读音也要考虑到另一部分没有受 “我们的管理者”管理的状况。 不要进一步固化甚至扩大两岸因分离而造成的语言分歧。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不能统一作为的情况下,不作为要比乱作为高明得多。 这是一个涉及民族大义的问题,希望语言文字的管理者注意到这样的重大问题。
个人分类: 汉语言|3670 次阅读|7 个评论
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心说起
热度 4 fdc1947 2019-2-15 08:17
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 从心说起 心就是心脏,人身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维持着血液的循环,心脏坏掉了,人的生命也就差不多没有了。但是,我们的古人却还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孟子说: “心之官则思”,我们的汉字,思、惟、想、爱、怒、悲、恐、惧等都与心有关(简化字爱把心简化掉了还受到不少人的责备),其实这些所谓“心理”行为的发动者都不是心。又有人说,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无知,其实,西方人也比我们强不了很多,他们的祖先同样认为这些心理活动与心脏有关,为了表示爱还常常画上一颗心。所以,这一类问题不是中西方医学之争而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争,广义一点说,是传统认识与现代科学之争。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思惟活动是大脑的功能,不过,由于文化的传承性,这些表现心理活动的汉字照样属于 “心部”,各国人们给人献上爱仍然画一个心形图案。实际上,汉字心,也是一个象形文字,它从甲骨文到隶书、正楷的各种写法,略如下图所示 由于心字的楷书写法体形较宽,所以在它做偏旁的时候,字形就起了变化。汉字左右结构的形声字最多,这样,当心放在左边作偏旁时就变形为竖心旁 “忄”,在上下结构的字之间,心一般不变形,仍然写作心。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就变成了“㣺”,如恭、慕、忝等字。 显然, “㣺”与“心”的关系只是把心的第二笔的弯拉直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形变呢?汉字是要书写的,字的写法一方面要考虑到书写的方便,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字的美观。与上下结构的悲、怒、怨等相比,恭、慕、忝中的“心”要塞到上方一撇一捺下面的空间中,换句话说,这些字留给“心”的空间更为窄小。在这种情况下,把心写成㣺就显得舒展而漂亮。同样,把左边的心写成竖心旁也是隶书和楷书的成果,竖心旁忄显然是㣺的进一步简化,显得左右更加紧凑。所有这些,都是适应书写的方便和美学的需要。 相反,处于比较初级阶段的篆字,不管心处在什么部位,都是老老实实地写上一个心,并没有这些变化。 这说明汉字的发展,它在历史上的一系列变化(包括从篆字到隶书和楷书,以及各种简化和繁化),都遵循这两个原则:一个是书写的方便,另一个是美化。 其中日用书体更侧重于书写的方便,而正规的文书则更侧重于美化。 弄清楚这些字的来龙去脉、发展历史,都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这些文字。历史上留下漂亮文字的文人,大多有较高的文字修养。在他们所写的文字中,从今天的角度看,有许多异体字,但是极少有错字。文人们写异体字是正常的,因为历史上并没有什么人去规范哪一个字必须这样写,但是,写了错字是大家都看得见的,是要被笑话的,科举考试的时候是会 “不及格”的,所谓错字就是违反了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 举一个例子,就说我们过年总喜欢说的恭喜的恭字。恭就是 肃敬,谦逊有礼貌 。《说文解字》: “恭,肃也。从心,共声。” 段玉裁注: “肃者, 持事振敬也。 ”用现在的话说,恭差不多就是敬,恭恭敬敬。当然,这恭敬不是伪装出来的虚头八脑,必须发自内心,所以,恭字的下面是一个心 ,就是现在所写的 “ 㣺 ”。 共是声旁(当然也有意思,双手捧着物体,表示上供)。当然,古人也有更省事一点,把共下面的 “ 㣺 ”简写为“小”的,须知,这里的小并不是大小的小,而是与竖心旁一样的写法,仍然是心。这样的字,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异体字。 可是,在 2019年的央视春晚上,屏幕上大大的“恭贺新春”,却把恭字下面的“ 㣺 ”,换成了一个“氺”。一颗心成了一泡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这样的字,就是一个明明白白的错字。 如今学写毛笔字的,很多人并没有同时认真地学习语文知识,所以,常常犯一些缺乏常识的错误。央视春晚的那么多审视的官员,大概精神都过于紧张,工作疏漏,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当然,严格地说,还是水平不够、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审查这种背景文字,致使这么大的错字出现在春节晚会,实在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不过,更不应该的是,当人们指出春晚恭字的错误之后,有些所谓 “正规媒体”上的错误报道。 这些报道认为,说春晚的恭是错字还有争论,因为有部分 “书法爱好者”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增加或者减少一些笔画都是常有的事情 。对于这些 “书法爱好者”和宣扬这种观点的媒体工作者来说,有这样的误解是很糟糕的事情。 上面已经说到了异体字与错字的差别。 汉字在历史上从篆字发展到隶书、草书和楷书,都是人们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约定俗成的。又有一些文人做了整理和推广工作,实际上这些文人的作品就起着约束、规范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又经过了悠长的历史时期,文字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很多异体字是正常的事情,那些异体字也都有各自产生和稳定存在的逻辑。 如果不顾前人的使用情况,自己随便增添笔画,那就是错字。 现在有些所谓 “书法爱好者”不认真学习文化,以为书法就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便增减笔画或者乱写一气也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更有一些人,看到历史上的一些异体字,就自以为是地或别有用心地编造或以讹传讹地乱说一些毫无根据的传说故事,搞得有些文化程度较差的朋友真以为字是可以随便乱写的。 举一个现在传说很广的例子,承德避暑山庄的门匾,康熙皇帝书写的 “避”字在“辛”字底下比“正规”的写法多了一横,于是,人们便杜撰出康熙皇帝写错字,人们不敢说,跟着错的故事。实际上。从汉代的《曹全碑》,到唐代的书法名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元代的赵孟頫等等无数名家,都曾经把辟中的辛多写了一横,这就是一个异体字,而绝不是康熙皇帝写错字。 再举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曲阜孔府大门楹联上的 “冨”字系纪晓岚故意写成少了上面的一点,以求所谓“富贵无顶”。那也是无稽之谈。早在 北魏正光四年( 523年) 的高贞碑,在 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 的 《 崔敬 邕 墓志 》 碑上的富字,就都是没有一点,像北宋著名文人蔡襄等 许多文 人也都写过没有一点的富字。明代的字书《洪武正韵》也收录了这个没有点的冨字,注曰: “富亦作冨”(转引自《康熙字典》)。这哪里是乾隆时期的纪晓岚的随心所欲地一写? 总而言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文人,他们做文章用字都讲究 “无一字无来历”,写字就更不是随便乱写的。看到几个异体字就胡乱猜测所谓“书法家写字随便多一点或少一点是常有的事情”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是缺乏文化素质的表现。 但是,就是这样的胡乱传说,却确确实实地影响到现在的许多书法爱好者。他们不是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而只是华而不实地临摹了几个字,就真以为自己也是书法家了,甚至想以此发财。有些做事情不规矩的干部,更是利用自己的地位,胡乱涂些几个毛笔字,借机敛财。有人骗别人也骗自己,骗到最后自己都当真了,以为自己真是 “书法家”了。被枪毙的那个“副省长”胡长清据说竟然哀求说别杀他,他可以为大家“写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现在,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能够学习书法。我以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让小孩子走正路,而走正路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学习书法一般都要求临贴,临贴就一定会遇到异体字的问题。如果做教师的搞不清楚上面所说的异体字来历的问题,而是如有些媒体那样错误地认为 “书法爱好者随便增加或者减少一些笔画是常有的事情”,那就麻烦了。 像字形、字义这样的问题,在传统上被称为 “小学”,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育都并不很重视“小学”,致使大家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缺乏了解。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也往往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写字就往往出笑话。不少有一点名气的人士如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也喜欢出示自己的“墨宝”,以显示自己的多才多艺,但是,也正因为文化方面的欠缺,常常写错别字,例如把“皇后”写成“皇後”、把“千里马”写作“千裏马”之类。像这次央视春晚的祝贺词中的错字,也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的很多所谓 “老教师、老艺术家、老书法家”实际上并没有受过正规的或完整的中小学教育,从而在基础文化素质方面很为欠缺。他们作为广义的教育工作者也会把这种不良影响一代代地往下传。这当然并不是他们的责任和过错,但是,大家都应当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注意在实践中继续学习,补上自己的不足之处。 学习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那就是不但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当然, 对于科学,有科学的逻辑,要讲因果关系,弄清了因果关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对于文化,则要弄清楚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后过程,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现存的文化 。而作为广义的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遵守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和影响下一代人。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9849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说考
热度 6 fdc1947 2017-6-4 08:14
说考 再过几天又要举行今年的高考了。 说到考试,我们每个人大都是“身经百战”了。随便问一句,你会写“考”字吗?每一个人都会写,但是,恐怕很多人写不“好”。什么叫写不好呢?他们是这样写的:先写一个“老字头”,下面写一个阿拉伯数字的5。这就是写不好了。最后所写的,不应当是5,而应当先写一横,然后再写竖弯折钩,也就是一个“丂”(音 kǎo )。当然,为写得美观,竖弯折钩的起笔往一横的左边靠一点。换句话说,考字的正确写法是“老字头”下面一个“丂”。 为什么说“老字头”?它与老有关系吗?有! 考字的原义就是老 。 过去的字书上这样解释考字:“考,老也”。又这样解释老字:“老,考也”。古人把这种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的相互解释,称为“转注”。用古人的话,叫做“同意相受”,而老和考是转注的最典型事例。当然,从我们今天的注释原则说,这种“死循环”式的解释似乎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这种解释方法的好或不好,只是用来说明考和老的意义相同,考的原义就是老。 《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就是说周文王长寿(据说当时已经九十多岁)。过去往往祝贺别人“富贵寿考”。《诗· 周颂·载芟 》“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古人解释说:“胡考犹寿考也”,诗经中的这句话有时候也用来给人祝寿。 在“老”这个意义上引申出来,称父亲为“考”,后来在这个意义上的考只能用于死去的父亲。《楚辞·离骚》:“余皇考曰伯庸”(“我父亲名叫伯庸”)。直到现在,人们还往往在父亲的墓碑上刻“先考某某”。而文人们讽说某人哭得伤心,“如丧考妣”(像死了爹娘一样)。 那么,考怎么又成了考试呢?这就要涉及到另一个汉字,“攷”。 攷的读音与考一样,左边部分就是考的下部, 丂,同样 表音。右边部分,是“反文”。我们知道汉字中“反文”就是“攴”,它下面的“又”是手,上面的卜是小棍棒,它表示的意思是“小击”,就是不很重的击打。凡是反文偏旁的字,都含有用棍棒击打的意思。 攷,《说文解字》上的解释是“敂也”,敂就是后来的叩字,也就是敲击。 由于攷、考同音,古人就往往假借,把攷写成考 。《诗·唐凤·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这里的考就是攷的假借。考钟就是击打钟、敲钟。 攷、考为敲击,人们拿到一个未知的物件,除了看看外形,总是要摸一摸,敲一敲。这样,攷、考就引申为调查、研究,这就是考查、考察、考据、考究、考证、考核、考量、考验、考虑、参考、考试、稽考等这些词的来源。所有这些,都是从敲击这个原始的意义引申出来的,从而都是“攷”,然后被假借为考。 据考察,在古代的儒家经典中,《周礼》都用攷字,而其他经典都假借为考,古人读书写字都是以经典为准,所以大多数人也都写攷为考,这两个字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当然,在老的这个意义上,只能用考,决不能用攷 )。到了如今,攷被认为是考的“异体字”,根据整理异体字的办法, 我们在正式的出版物上都用考而不再用攷 。但是,该办法还有规定,说书法美术作品可以用异体字,所以,我们还可以在某些场合看到用“攷”的。例如,我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参考消息》的刊头仍然写为“参攷消息” 刊头的这四个字为鲁迅先生所写,是从鲁迅先生的手书里挑选出来而集成的,字体非常轻灵而潇洒,至今已经用了六十年。 上面已经说到,攷的原义是敲击、击打,被假借为考并引申成考察、考试等引申义,其敲打、击打的意思却反而不大被使用。实际上, 为了表示在敲打、击打这个意义上的考,人们另外造了一个字:拷 。拷打,拷问都是边打边问。“拷究”(即拷问)与“考究”也成了两个不同意思的词。戏曲《西厢记》里很有名的一折《拷红》,说的是老夫人拷问红娘反被红娘抢白,不得不承认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当然,现在的法律已经不允许拷打、拷问了。 攷、考的音部都是 丂, 以丂为音部的字,最常见的还有巧和号 。 工是丁字尺一类的工具,古人用了这些工具,做出来的物件就精巧。也有人认为丂就是巧的本字。 张口大声呼唤就是号,即呼号( háo )、叫唤、啼哭,后来被写成了“號”,现在又被简化,回到了“号”。 以考为偏旁的字不多, 大多造出来得很晚。除了上面说过的拷以外,还有栲、烤、铐等。 栲,常绿乔木,又称山樗,属壳斗科,分布在南方各地,据说木质不错,树皮 可制染料与栲胶(用于鞣制皮革等)。 烤,此字造得较晚。《康熙字典》上也还没有。据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话》中说,齐白石为北京名店“烤肉苑”题店名时还特意在烤字之后写上一个小注, 说明“ 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 ” 铐,《康熙字典》上也没有收录此字,可见也是很晚才造出来的。我想一般人都不喜欢与它打交道。 (图片引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汉语言|81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如今字典正文中找不到的几个“常用字”
热度 1 fdc1947 2015-2-7 07:48
如今字典正文中找不到的几个“传统常用字” 我想,凡是在50、60年代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应当认识“爭”字。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爪。如今,这个字写为争,简单了不少。但是,爭和争的关系却不是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也不是所谓异体字。 简化字和繁体字是大家都熟悉的,如马是馬的简化字。这两个字的关系可以有简化字表联系起来。还有一类称为异体字的,如嘑就是呼的异体字。在如今的字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国家权威性的字典中,简化字、繁体字和异体字,都是在条目中同时列出来的。所以,这些字都是容易查到,从而也容易查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是,在这些表中间,都没有这个爭字。 与爭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字,它们既不是繁体字,也不算异体字,所以,在现在的字典正文里也找不到它们了。例如: 所有以爭为偏旁的字崢、睜、掙、箏、猙、淨、靜等在字典的正文中都写成了以争为偏旁。 奐,如今此字被写成奂,那中间的两点或者说一个小八字消失了。同样,所有以奐为偏旁的字換、喚、煥、渙、瘓等等都写成了以奂为偏旁。 在现在的字典、词典的正文中,上述崢、睜、掙、箏、猙、淨、靜、換、喚、煥、渙、瘓等等这些字已经消失的干干净净。好像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存在这些字似的。 连号称“用来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词语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古汉语工具书”的《辞源》的正文里,这些字也消失得干干净净。在过去的书本上常常出现的崢、睜、掙、箏、猙、淨、靜、換、喚、煥、渙、瘓等等在《辞源》正文里找不到,而在过去的书上几乎不曾有过的挣、睁、铮、筝、浄、静、换、涣、焕、唤等等字,却出现在“古汉语工具书”的《辞源》。这是不是很滑稽的事情? 后来,我弄清楚了,争和爭、奂和奐,分别属于新旧字形。字典正文的前面或后面,都有一张“新旧字形对照表”。我原来以为,只有过去的所谓印刷体与手写体有所差别,然后统一起来了,才是新旧字形。谁知道差别这样大的字,竟然也算新旧字形。 照这样的算法,我们为何不把所有的繁体字、简化字、异体字,索性统统算新旧字形,岂不更省事情。 类似的字还有一些,都是当初我们读书时老师强调不能写错的字。如奥,如今里面是一个米字,当初强调,米字上面还必须有一撇,即是一个釆( biàn )而不是米;强盗的盗的上面、羡慕的羡的下面,都不是次,而应当写为盜和羨,三点水的㳄( xián )字是流口水的意思,羡慕和偷盗不都是对别人的东西垂涎三尺的结果吗?吕字的两口中间是相连的,即呂,呂是意思是脊椎骨,两块脊椎骨怎么能够不连在一起呢?当时老师就是这样说的。如今都成了旧字形,从字典的正文里消失了。 新旧字形表这个事情是1965年弄出来的,那时候正是全国极左,大搞阶级斗争,文化革命风雨欲来之时,没有多少人注意这个问题。当时有关方面似乎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事情,也没有几个老百姓去关心它,以为这只是印刷、出版部门的事情。当时又不像如今要考试、多一分少一分像要人一命似的。到如今,几十年过去,木已成舟,有意见也没有办法了。 我当然希望上面这些与如今的“新字形”有笔画差别的那些“旧字形”,能够与异体字一样,出现在字典的正文中,使大家容易能够查得到,看得见,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二代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些字的存在。但是这个愿望大概很难实现了。 语言文字,都是在变化之中的,又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我对于语言文字的所谓标准化实在很有些意见。无论是语言的读音,还是文字的写法,都应当有一定的宽松度,容忍度,大家能够交流就可以了。语言文字,可以有规范化推荐版本,而不要用强制的标准化。
个人分类: 汉语言|5066 次阅读|5 个评论
短命的“第二批简体字”
pinjianlu 2014-10-24 10:27
http://www.baotounews.com.cn/epaper/btbz/html/2011-07/14/content_149626.htm 把“日”字横躺着来写,既然字典没有这个字了,国家也废除了,那么那些老砖家叫兽为什么还要用啊?莫非只要他们一旦接受了的东西就再也无法改变么?!那得多固执和死板啊!
个人分类: 书摘|2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二)
黄安年 2013-9-12 10:29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12日发布 2013 年6月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通知说: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 媒体早些时候报道:“为配合国务院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 字表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商务印书馆同步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由《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任主编,研制组主要成员参加编写,著名辞书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曹先擢担任顾问。字典编写工作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历时5年多,经过十多个 校次 ,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   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8105字,其中一级汉字3500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二级汉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据介绍,一、二级字共6500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此外该字典还收入三级汉字1605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如 姓氏人名 、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的用字需要。”“商务印书馆还同期推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全书分总论、分级与收字、简繁关系、正异关系、字形问题、编排形式、字表效力七个方面,介绍了字表研制的意义和必要性、研制的过程、研制的原则、字表的总体特点,字表与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的差异,字表对简繁、正异关系的处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标准,字表的注释原则与类型等。该书不仅是对《字表》的详细解读,也可以作为《字表》的使用指南。”(见下文) 日前,老吕和王宁教授通电话,她说最近忙于应付媒体的轮番采访,这项工程终于完工,了却心中惦念的一件大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 2013年08月19日,全文公布了 《通用规范汉字表》,本文分别转发,现在发布的是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 图26张,(二)图29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9日 16时14分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国发〔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予公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国务院 2013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 目 录 说明 ·····························(7) 一级字表···························(10) 二级字表···························(26) 三级字表···························(40) 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48) 2. 《通用规范汉字表》笔画检字表···········(103)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同步推出 2013 年08月29日 07:08:30 来源: 北京日报 0   记者昨天从商务印书馆获悉,为配合国务院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 字表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商务印书馆同步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由《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任主编,研制组主要成员参加编写,著名辞书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曹先擢担任顾问。字典编写工作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历时5年多,经过十多个 校次 ,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   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8105字,其中一级汉字3500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二级汉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据介绍,一、二级字共6500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此外该字典还收入三级汉字1605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如 姓氏人名 、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的用字需要。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从字量、字用、字序、字形、字音等各方面都反映了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最新标准。字典所收汉字按音序排列,依据《字表》体现的简繁、正异关系附繁体和异体,标示字级和笔画数。针对《字表》中收录的每个汉字,《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标注字音,以普通话义为基准加注字义,这对于只规范了字种和字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此外,该字典重点提示了《字表》跟之前各种规范的差异、介绍了有关繁体字、异体字的最新调整和说明,对使用《字表》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务印书馆还同期推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全书分总论、分级与收字、简繁关系、正异关系、字形问题、编排形式、字表效力七个方面,介绍了字表研制的意义和必要性、研制的过程、研制的原则、字表的总体特点,字表与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的差异,字表对简繁、正异关系的处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标准,字表的注释原则与类型等。该书不仅是对《字表》的详细解读,也可以作为《字表》的使用指南。(记者路艳霞)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29/c_125269830.htm 读《通用规范汉字表》 2009 年 08 月 12 日 20:56:3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 留言 】   【 打印 】   【 关闭 】 【 Email 推荐: 】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吴晶、董豆豆)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字表发布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通用汉字,原则上应使用表内字。 对于每天都要说话、写字的现代人来说,这套规范解决了哪些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何意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字表分三级 收字8300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 据介绍,《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300个。根据字的通用程度,字表划分为三级: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一级、二级字合起来共6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三级字表则是一些专门领域,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共收字1800个,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异体字可有条件使用 翻开《通用规范汉字表》可以发现,“淼、喆、堃”……这些人们常见的人名地名中的异体字已被收入其中。 为尊重社会习惯,方便人们用字需要,字表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51个异体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李宇明说,今后对异体字不再简单地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李宇明指出,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提高标准化程度,方便信息储存、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另一方面某些领域(如医学、化学等)的用字进入了一般大众的阅读层面,社会用字有所扩大。 此外,字表对宋体字形进行了规范,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总结和制定了字形规则,对一些不符合字形规则的字的字形作了微调。字形调整的原则是:尊重汉字结构,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字形调整的原则和字形规则,不仅使表内字的字形保持了系统性,也使今后大批量汉字的字形整理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新的字形不统一现象。 推出《简繁汉字对照表》 李宇明说,我国在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同时也编制了《简繁汉字对照表》,以照顾汉字在两岸四地的使用情况和国际化的需求。 李宇明介绍,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曾进行过反复的研讨。研制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以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 据了解,在字表研制的8年中,先后召开学术会、审议会、征求意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参与讨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000多人次,前后修改90余稿。 李宇明强调,字表保持通用领域内汉字的系统性,进行有限类推简化,恢复部分异体字;采取灵活的用字要求,允许表外字有条件使用等,都是新世纪文字理念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 : 赵银平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2/content_11871281.htm 《通用规范汉字表》配套字典、解读面世 2013-08-29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日前,作为当前最权威、最重要的一部汉字规范——《通用规范汉字表》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记者昨日从商务印书馆获悉,商务印书馆日前出版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并委托编写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 8105 字:其中一级汉字 3500 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二级汉字 3000 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 ; 一、二级字共 6500 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三级汉字 1605 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 ( 如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 ) 的用字需要。 商务印书馆此次同期还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商务印书馆称,该书可以视作《字表》的使用指南。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面世也意味着今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都应以其为标准,原有相关字表将停止使用。 ( 记者 朱玲 ) http://www.ccdy.cn/xinwen/wenhua/xinwen/201308/t20130829_743592.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6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
热度 1 黄安年 2013-9-12 10:02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12日发布 2013 年6月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通知说: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http://www.gov.cn/zwgk/2013-08/19/content_2469793.htm) 媒体早些时候报道:“为配合国务院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 字表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商务印书馆同步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由《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任主编,研制组主要成员参加编写,著名辞书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曹先擢担任顾问。字典编写工作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历时5年多,经过十多个 校次 ,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   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8105字,其中一级汉字3500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二级汉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据介绍,一、二级字共6500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此外该字典还收入三级汉字1605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如 姓氏人名 、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的用字需要。”“商务印书馆还同期推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全书分总论、分级与收字、简繁关系、正异关系、字形问题、编排形式、字表效力七个方面,介绍了字表研制的意义和必要性、研制的过程、研制的原则、字表的总体特点,字表与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的差异,字表对简繁、正异关系的处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标准,字表的注释原则与类型等。该书不仅是对《字表》的详细解读,也可以作为《字表》的使用指南。”(见下文) 日前,老吕和王宁教授通电话,她说最近忙于应付媒体的轮番采访,这项工程终于完工,了却心中惦念的一件大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 2013年08月19日,全文公布了 《通用规范汉字表》,本文分别转发,现在发布的是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 图26张,(二)图29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9日 16时14分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国发〔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予公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国务院 2013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 目 录 说明 ·····························(7) 一级字表···························(10) 二级字表···························(26) 三级字表···························(40) 附件:1.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48) 2. 《通用规范汉字表》笔画检字表···········(103)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同步推出 2013 年08月29日 07:08:30 来源: 北京日报 0   记者昨天从商务印书馆获悉,为配合国务院最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 字表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商务印书馆同步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由《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任主编,研制组主要成员参加编写,著名辞书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曹先擢担任顾问。字典编写工作于2008年上半年启动,历时5年多,经过十多个 校次 ,于2013年8月正式出版。   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8105字,其中一级汉字3500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二级汉字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据介绍,一、二级字共6500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此外该字典还收入三级汉字1605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如 姓氏人名 、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的用字需要。   《通用规范汉字字典》从字量、字用、字序、字形、字音等各方面都反映了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最新标准。字典所收汉字按音序排列,依据《字表》体现的简繁、正异关系附繁体和异体,标示字级和笔画数。针对《字表》中收录的每个汉字,《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标注字音,以普通话义为基准加注字义,这对于只规范了字种和字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补充。此外,该字典重点提示了《字表》跟之前各种规范的差异、介绍了有关繁体字、异体字的最新调整和说明,对使用《字表》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务印书馆还同期推出《〈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全书分总论、分级与收字、简繁关系、正异关系、字形问题、编排形式、字表效力七个方面,介绍了字表研制的意义和必要性、研制的过程、研制的原则、字表的总体特点,字表与原《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的差异,字表对简繁、正异关系的处理,字表遵循的字形标准,字表的注释原则与类型等。该书不仅是对《字表》的详细解读,也可以作为《字表》的使用指南。(记者路艳霞)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29/c_125269830.htm 读《通用规范汉字表》 2009 年 08 月 12 日 20:56:3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 留言 】   【 打印 】   【 关闭 】 【 Email 推荐: 】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吴晶、董豆豆)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12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字表发布后,社会各领域的现代通用汉字,原则上应使用表内字。 对于每天都要说话、写字的现代人来说,这套规范解决了哪些问题?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何意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字表分三级 收字8300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是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 据介绍,《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300个。根据字的通用程度,字表划分为三级: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常用字,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频度低于一级字。一级、二级字合起来共6500字,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用字需要。三级字表则是一些专门领域,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使用的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共收字1800个,主要满足与大众生活和文化普及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异体字可有条件使用 翻开《通用规范汉字表》可以发现,“淼、喆、堃”……这些人们常见的人名地名中的异体字已被收入其中。 为尊重社会习惯,方便人们用字需要,字表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51个异体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李宇明说,今后对异体字不再简单地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李宇明指出,信息时代的来临,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提高标准化程度,方便信息储存、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另一方面某些领域(如医学、化学等)的用字进入了一般大众的阅读层面,社会用字有所扩大。 此外,字表对宋体字形进行了规范,依据《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总结和制定了字形规则,对一些不符合字形规则的字的字形作了微调。字形调整的原则是:尊重汉字结构,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字形调整的原则和字形规则,不仅使表内字的字形保持了系统性,也使今后大批量汉字的字形整理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新的字形不统一现象。 推出《简繁汉字对照表》 李宇明说,我国在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同时也编制了《简繁汉字对照表》,以照顾汉字在两岸四地的使用情况和国际化的需求。 李宇明介绍,对繁体字恢复和类推简化问题,曾进行过反复的研讨。研制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以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 据了解,在字表研制的8年中,先后召开学术会、审议会、征求意见会等大型会议80余次,参与讨论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000多人次,前后修改90余稿。 李宇明强调,字表保持通用领域内汉字的系统性,进行有限类推简化,恢复部分异体字;采取灵活的用字要求,允许表外字有条件使用等,都是新世纪文字理念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 : 赵银平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12/content_11871281.htm 《通用规范汉字表》配套字典、解读面世 2013-08-29 中国文化传媒网 日前,作为当前最权威、最重要的一部汉字规范——《通用规范汉字表》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记者昨日从商务印书馆获悉,商务印书馆日前出版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并委托编写的《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 该字典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的 8105 字:其中一级汉字 3500 个,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层面的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原《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二级汉字 3000 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 ; 一、二级字共 6500 个,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三级汉字 1605 个,满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 ( 如姓氏人名、地名、科技术语、中小学文言文用字 ) 的用字需要。 商务印书馆此次同期还推出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一书。商务印书馆称,该书可以视作《字表》的使用指南。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面世也意味着今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都应以其为标准,原有相关字表将停止使用。 ( 记者 朱玲 ) http://www.ccdy.cn/xinwen/wenhua/xinwen/201308/t20130829_743592.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26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喆学家:“喆”戴着“异体字”的帽子吗?[登录阅]
热度 3 liuli66 2013-8-21 11:56
好消息:已摘帽,见: “皙、喆、淼”等异体字“转正”为规范汉字 来源: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8/21/28847377_0.shtml
个人分类: 杂感|9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