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生培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个人工作经历回顾(三):建立多波段成像(MBI)实验室
odyssey 2020-6-3 15:03
建立多波段成像(MBI)实验室 (非官方)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小环境。】 HXMT项目的建设后期,笔者所带领小组在软件工程技术方面的能力日趋成熟,在保证项目任务按时完成的前提下,逐步将工作重心往大学的教书育人方向转移。前面提到的班主任工作是努力之一,还有课程教学等等。 跟随前辈的脚步,经过大工程项目的洗礼,笔者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发展天文技术的重要性。如果自己从长远来说也要有所作为的话,那么成立独立的课题组乃至实验室是迈出的第一步。 结合自己在射电、光学及X射线成像方面的一点点经验,笔者把实验室的名称定为 多波段成像(M ulti- B and I maging, MBI)实验室 。当然,鉴于人员、经费都非常有限,MBI实验室到目前为止都是非官方的。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术研究来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爱好和未来期望从事的职业等因素,一开始就做好个性化的培养规划。 比如说,如果学生将来打算做偏科学的学术研究,那么定好课题方向之后,除了专业课的学习,额外的数理基础及编程能力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求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学术报告,甚至参加其它老师的课题,以拓展知识面。另外,鼓励这类学生多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以增强将来寻求职位的竞争力。 如果学生将来打算到企业或研究所做技术研发,那么培养方案就会有所不同。除了强调数理基础能力之外,底层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培养重点。比如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验室要求学生对课题涉及的每个算法流程,都能亲手编程实现,而不是调用现成的工具库。学生用Python或Matlab等高级语言快速完成Demo版本的测试和验证之后,还要用C/C++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实现一个完整的高效率、可移植、可重用版本。两万行代码是学生要通过的第一个训练门槛。技术类学生的培养,除了通过撰写论文提高表达能力之外,还会撰写多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并在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方面进行必要的训练。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 MBI实验室以成像技术为核心,以“ 超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重建 ”和“ 全天区纳秒级响应低频干涉阵 ”为两个主要的课题研究方向。这些课题既有很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长远目标和分阶段实现的现实要求。 例如在“超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重建”课题中,我们借鉴Mike Shao等人的工作,提出基于Nyquist采样定理和Fredholm积分,来精确描述一个实际的成像系统,并可以重建其各阶扭曲参数,从而为“超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重建”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框架。根据我们已经获得的成果,在将来实际运行的系统中,可以抛掉复杂昂贵的激光干涉定标单元。技术成熟后,可以用来搜索地外类地行星,研究黑洞附近的吸积盘与喷流的超精细结构。 课题“ 全天区纳秒级响应低频干涉阵 ”的长远目标是建造一个有效接收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空间分辨率为角秒量级,时间响应为纳秒量级,视场为4π立体角的一架超级数字化望远镜。该设备跟国际上下一步要做的一平方公里阵(SKA)相似,但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同时观测来自地面以上的天体信号及来自地下的中微子信号。此外,我们也提出了新的图像重建算法。 这两个课题的硬件门槛很低,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算法及实时PB(10 15 Byte)级数据处理方面。对“超高精度图像定位与重建”课题来说,在实验室里,我们用千元级工业相机及镜头就可以开展毫像素级定位及测量研究;借助已有公开的干涉阵数据,可以对动态天文目标进行微角秒分辨率的成像研究。对“全天区纳秒级响应低频干涉阵”课题来说,我们用树莓派+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偶极天线,制作一个接收单元的成本不到2000元。这样的课题非常适合培养、锻炼学生的科研及动手能力。 这两个课题的成果除了应用到科学探索之外,在民用、航天及军事领域都要非常好的应用价值。例如,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的技术,可以用普通的500万工业相机及镜头实现亚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定位测量精度。应用到航天领域,可以让现有的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约1000倍。 这些应用可以让我国在某些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领导地位。 作为一个大学实验室,除了上面规划好的课题。在宽松氛围下进行自由学术探索也是我们极为重视的目标。自由探索带来的学术成果往往更加有趣,更加具有长远的应用价值。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海霞︱创业哪吒成长记
张海霞 2019-8-9 16:24
2019-08-08 北京暴雨,航班取消,临时改了高铁从宜昌回来,湖北的朋友调侃:“你那么着急回去?老夫老妻还要一起七夕不成?不如在三峡避避暑。”我说:“不行,因为 7 日有一个重要的约会,比七夕重要。”这就是 7 日上午我和 iCAN 比赛学生张峰同学的约会。 张峰同学是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教授的学生,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最早参加 iCAN 大赛的参赛选手(那时候还叫美新杯)。 2007 年第一届美新杯比赛他做的“跟屁虫”是一款很受孩子欢迎的机器人小车, 2008 年第二届做的无人机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当时获得了第二名。他又黑又瘦,但是谈起他的项目在现场那是眉飞色舞、激情四射!中间虽然有各种联系,但是算起来,我已经将近十年没有见到他了,这次他从上海到北京来调研项目,提前跟我约了 7 日上午见面,这个 iCAN 的孩子,他走上社会经历了什么?现在怎么样?我真是迫不及待地要赶回来见到他! 早上 9 : 30 ,地铁四号线北大东门站 A 口,这是约好的地点,但是等我从地铁站出来的时候怎么也看不出来哪个是张峰?人多不说,关键是没有那个黑黑瘦瘦的身影!只好大喊张峰的名字,扭头答应的那个:还很黑,可是已经不瘦,蓝色的短袖,背着双肩包,精神抖擞得像刚出舱门的宇航员! 张老师,您好!我就是张峰! 真好,十年不见,我真是都认不出来了你啦! 可不是吗?您还是这么精神,我可是一下子就认出来啦! …… 两个人热络地聊着到了我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就被那一墙的照片吸引了! 老师,这张照片上有我!这张也有!你看那时候我只有 51 公斤!现在是 75 公斤! 可不是吗? 2007 年第一届美新杯夏令营的照片上精瘦精瘦的他站在最后一排的边上,稚嫩羞涩地讪笑着!真的跟今天站在我面前这个大方自信的大小伙子是同一个人吗? 12 年,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坐下,来好好说说你这些年都经历了啥?我真的是迫不及待地要听听他毕业以后创业的故事啦! 那就从头说起吧! 1、缘起丹凤 我是在陕西省商洛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丹凤县出生长大的,家乡在秦岭非常偏僻的深山老林里,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我们那里才通电,因为家里很穷,用不起煤油灯和蜡烛,需要经常上山检松树结点亮照明。小时候家境贫寒,甚至有时候还吃不饱饭,苦难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强烈的危机感。经常躺在家门口的草垛上仰望星空,遐想大山外面的世界。漆黑的夜晚让我爱上了漫天繁星,强烈的走出大山的渴望激励我奋发图强。我父亲是木匠,周围邻居经常请我父亲给他们做家具,我就在旁边偷师学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没钱给我买玩具,我就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机器人 ( 家乡在非常偏僻的深山老林里,交通很不便利。小时候的家乡印象是: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建房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耕地基本靠牛,治安基本靠狗。因此非常期待制作机器人代替人干活 ) 和航空航天 ( 很期望飞机、宇宙飞船可以带我飞出大山 ) ,非常渴望走出大山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和宇宙! 家乡村办学校老师很少,只好采用复式班上课 ( 比如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在同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教学,老师先给高年级学生布置作业,再给低年级学生讲课,老师给低年级学生讲完课再布置作业,然后再给高年级学生讲课 ) ,我写完作业就跟着学习高年级的课程,锻炼了自学能力,后来努力考上离家一百多里的县城上中学,从初一开始住校,自己洗衣、做饭、上学,培养了很强的独立自主习惯。高考拿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坐了近六个小时的长途大巴终于走出了家乡的大山来到了省会西安市,成为家乡第一个大学生和第一个研究生,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之所以上大学选择西北工业大学,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花销低, 更多的是想搞航空航天和机器人 。 2、边家村的宇航梦 2004 年刚上大一,在学校报栏看到了中国宇航学会与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举办“首届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征集参赛通知,本着对航空航天十几年的兴趣爱好,就撰写提交了三个创意提案。其中一个空间站宇航员太空出舱服头盔 360 °环视投影显示系统的创意,因为我看到 NASA 电影里宇航员在太空失重环境看不到周围环境而经常出现移动错位!没想到这个创意入选了前 16 名要去北京参加全国决赛,最终还获得了 500 美元奖金,这是那一届全国唯一由大一本科生独立完成的提案作品。现场答辩的时候有个小插曲,年少不更事的我在演讲台上答辩环节与专家评委辩论起来了,会后庄逢甘院士、梁思礼院士、崔国良院士等专家评委非但没有生气还非常友善的拍着我的肩膀(庄院士有将近 1 米 9 的身高)鼓励我: 不仅要有好的创意想法,更要把好的创意想法变成现实。 这次比赛成为了我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比赛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是我第一次独立撰写几十页的创意提案、第一次学习制作答辩 PPT 、第一次离开陕西、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参加全国决赛、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全国顶尖的高手和大师!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开阔起来了!回到学校后,更加努力,我加入了学校机器人基地全身心的投入研发制作各种机器人:舞蹈机器人、双足仿人形机器人、体操机器人、救援机器人 …… 还带领西工大机器人参赛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多次获得冠军,我们的机器人还上了 CCTV- 新闻、 70 周年校庆等大型活动,那时候我成了学生中的创新明星,不过我没有满足,我希望我的机器人能够更智能。 3、又美又新的小精灵 2007 年结识了微 / 纳米“小精灵”创新设计基地负责人何洋老师,何洋老师鼓励我参加第一届美新杯中国 MEMS 传感器应用大赛(就是现在的 iCAN 大赛),这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新领域:微机电系统( MEMS ),各种功能的微型传感器一下子让我们的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因为原来我们制作的轮式机器人很多动作和功能要么是程序化反应式的,要么是操作员遥控的,而加装了体积小、功耗低的 MEMS 传感器的机器人可以自动跟随目标移动,于是我们就研制了基于 MEMS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跟屁虫”小车,荣获了全国三等奖。 2008 年我们研制的微型无人直升机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参加了深圳大梅沙酒店举办的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年会暨第二届美新杯中国 MEMS 传感器应用大赛。为了调试参赛作品,我和小伙伴们熬了很多通宵,从西安出发的时候,我们打印好的参赛资料落在西安没有带来,那一晚上我们跑遍了大梅沙附近都没有找到打印店,最后请酒店帮忙从仓库里找到一台废弃的喷墨打印机,在超市买了墨盒和打印纸,几个小伙伴通宵守在打印机前打印装订了几十份参赛作品说明书。从参赛作品技术难度上来讲,我们的微型无人直升机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技术难度是最大的,可是在创意想法和现场宣讲环节,我们比较保守,最终荣获了全国第二名。第一名是复旦大学曾祥宇团队的世博会的虚拟地球仪。实话讲,当时在领奖台上,我是满脸的不服气和沮丧:第一名的作品技术难度比我们的作品简单多了,为什么评委却没有投票选择我们做第一名呢! ? 如今再回想复盘,我当时不是很理解张老师当时就提倡的创新的意义: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它是全方位的,把一个创新的技术和产品用合适的宣传方式让大众更容易接纳也同样重要! 第一名的作品方案项目创意想法确实比我们的作品更新颖,现场宣讲环节也做的非常棒,评委当然会给他们的作品方案打分更高。这当然是后话了。 美新杯中国 MEMS 传感器应用大赛和我参加过的其他科技竞赛很不一样,对我最大的冲击是: 美新杯中国 MEMS 传感器应用大赛评委不仅有很多学术专家,还有很多来来自产业界的产品专家和企业家,参赛作品选题范围很广,不仅是作品技术方案的 PK ,还有想法创意、现场宣讲、市场推广等全方位的 PK 。 4、创新的筛子 参加美新杯的参赛经历让我看到了 MEMS 领域的魅力和前景,同时有幸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 2008 年保研的时候我就选择苑老师作为我的导师,同时选择了新方向:微机电系统 (MEMS) ,苑老师带着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在 MEMS 领域飞速发展。非常感谢苑老师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关于研究方向他给了我很大的自由探索空间和学习成长机会,同时鼓励我们多看《 Nature 》、《 Science 》等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苑老师鼓励我在研究生阶段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结合我的兴趣和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航海的学科优势,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将顶尖的微纳米技术和航空航天航海领域需求进行结合,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当时看到国家在支持建设中国国际空间站和探月工程,我想宇航员在空间站或月球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对宇航员的的生命健康有很大威胁,能否研制一套体积小、重量轻的空间站宇航员生命健康监测系统呢?于是就想到了用微流控芯片检测宇航员血液癌细胞和其他变异细胞。细胞很小,肉眼看不到,具体怎么实现,我苦思不得其解。回家过年的时候,看到我妈用筛子筛黄豆,先用细网筛把沙子从筛网里漏下去,留下的都是黄豆和小石子,再用粗网筛把小石子筛出来,剩下的基本都是黄豆。我一下子找到了灵感:研制一个孔径可调的微网筛结构进行细胞分选。正月初六回到学校用各种关键词检索相关论文资料进行技术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同时在苑老师和常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开始快速自学探索实践新领域 PMMA/PDMS 等 Polymer 工艺 ( 非硅工艺 ) 的微流控芯片设计、加工、封装、测试过程,研究孔径连续可调微网筛结构的细胞分选芯片,没想到后面我们的项目竟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非常激动兴奋!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面临选择,是继续读博还是工作?我认真分析一下,我发现最喜欢做从 0 到 1 的开创性工作,很希望去产业界理论联系实际创业实践。 5、我的青春就值这套房子吗? 就这样,我研究生毕业加入了创业初期的联影医疗公司,由于在研究生阶段从事过 MEMS 传感器研发,对精密加工和传感器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我有幸作为从零开始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 CT 机探测器模组以及后来的 64 排 /128 排 CT 机和业界第一台 112 环数字光导 PET-CT 机等多个产品的研发。每次在医院看到当年在联影医疗参与研发的 CT 和 PET -CT 产品,内心感到非常自豪!也是我第一次深度参与体验了复杂机电一体化产品从立项开始到产品上市销售的研发流程,这完全不同于在学校里做科研做样品和样机的过程,它把我从一个技术发烧友磨炼成了专业的产品研发工程师!随着产品逐渐趋于稳定成熟,主要研发攻坚工作已基本完成,作为优秀员工有机会获得打折购买公司福利房的资格,但是需要签订 6 年锁定劳动合同!这既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忍不住问自己: 难道我的青春价值难道就是这套房子吗? 经过一段时间思想斗争,我最终选择去北京更大的创业天地里成长历练! 6、兄弟一起来搞机器人吧! 机缘巧合认识了北京格灵深瞳公司创始人赵勇博士,赵勇是 Google Glass 的创始团队成员,非常有人格魅力,我们交流的非常投机。赵勇发出邀请“ 兄弟来北京一起搞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吧! ”,于是我就加入了第二家创业公司——北京格灵深瞳公司,作为格灵深瞳公司第一位结构硬件负责人,一起建立了产品研发流程、编制物料编码、联络外协加工厂商合作等。在颐和园边玉带路的院子里住了两年,经常与赵勇和同事们一起深入交流探讨,参与研发了业界第一款智能 3D 视频行为分析仪 Libra-T 并成功将其纳入到智能安防设备采购目录。那时候,经常与赵勇头脑风暴交流到深夜,智能人眼摄像机 Libra-F 用于自动驾驶就是这样诞生的,记得 2015 年从无锡危险品运输车上做完了 ADAS 实车路测返回北京,赵勇找到我一起到院子里散步交流,赵勇决定把作为格灵深瞳 Vela 自动驾驶团队 spin-off 出来成立一家专注于搞自动驾驶的创业公司,邀请我作为创始团队一起从零创立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我毫不犹豫欣然同意:这就是我毕业后工作的第三家创业公司――驭势科技 UISEE 。 2015 年 12 月 16 日北京 3W 咖啡厅天使轮会议室驭势七剑客 7、国宝无人车是我的创业至宝! 最开始我负责公司员工招聘、办公室选址与规划和创建上海分公司。 2016 年 5 月临危受命研制一台无人驾驶概念车参加次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在人员、经费、时间等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从对概念车一无所知到 2016 年 11 月无人车从上海起运去美国,我经历了人生最难忘的五个月,这个以熊猫为创意的“国宝无人车”在 CES 展大放异彩, 2017 年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2018 年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外观设计专利银奖,国宝无人车受邀参加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科技成就展 , CCTV- 新闻联播、创新中国、美国纽约时报等国内外权威媒体报道......我如同这些无人车的母亲孕育孩子一样把无人车从零拉扯大,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N 多个通宵加班、多次去医院打点滴,也经历了很多幸福流泪和嚎啕大哭的时刻,抑郁失眠!一路坎坷、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路磨砺、一路成长、一路感恩!可以说: 国宝无人车是我的创业至宝! 8、创业0到1的反思与感悟 从 2011 年研究生毕业至今,有幸在联影医疗、格灵深瞳、驭势科技三家创业公司打拼奋斗,给了我很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空间,让我得到了更加全方位的锻炼,从技术思维转变成了从市场需求来考虑产品的市场思维!开始跳出自己以前的理工科技术思维局限来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首先,对于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商业过程的理解认识。 以前我们经常谈技术和产品,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高大上的技术和酷炫的产品,而是能真正解决客户痛点需求并能创造商业价值和利润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首先必须找到具有真实刚性的市场痛点需求,然后是在合适的市场时机推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客户愿意支付一个合理利润的价格采购产品并能真实解决客户的痛点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闭环,这时候才完整实现了技术、产品的商业价值,因为商业的本质就价值的置换。从实验室的前沿技术到技术原型的突破是科学创新的范畴,它主要在高校和研究所由技术研究人员来完成,但是从技术原型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过程主要由企业专业的市场团队和产品开发团队合作完成,技术突破阶段主要的产出物是专利和论文,从技术到产品过程的主要产出物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有竞争力的产品,从产品到商品阶段的主要产出物是合理的利润和可持续的商业闭环,从产品到商品则要由市场评判。 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组织实现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商业闭环,是技术创业中最艰难的过程。 其次, 从做事到做成事的思想转变。 我过往一直是拼命三郎型的工作狂,可是在 8 年多的创业公司摸爬滚打,我开始逐渐意识到:我们这些年折腾做了很多事,但最终做成的事却不多,团队和公司最期待的目标是做成事。做事和做成事是两种思维方式和心态,我们不仅仅是要做事,而是真的做成事,就像打仗,做事的时候是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头,可是一个大的战役则不同, 要想取得战役的胜利需要谋定而后动,站在更高的视角从全局角度出发,天时、地利、人和、善缘,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五事七计,创业更是如此,我们要拿下的是商业战役的胜利并建立商业根据地,这就需要考虑战略取舍、战术执行、团队组织和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资源协调等等。 我也逐渐从特种兵作战开始学习团队协同作战,从技术研发思维转型产品市场思维,从做事方式转变到做成事方式,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修行过程,必须要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刻理解。 最后,对于人生中挫折和苦难的认识。 当我上大学再次品读《平凡的世界》里描绘的情景时,原著中孙兰香同学上的是北方工业大学现实中竟然就是西北工业大学,书中“西工大”的身影精神和主人翁的奋斗历程如同纪录片般实时演绎感同身受!我也常常回想在秦岭深山老林里那个吃不饱饭却喜欢仰望星空的小男孩,被很多人称为疯子和傻子的自己,经历了无数次蔑视与偏见、诋毁与挫折、磨难与考验,克服了无数被认为不可能的难关,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当年梦寐以求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探索的梦想正在一一兑现!就像路遥说的那样: 苦难的岁月磨砺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性格!艰难的委屈撑大了我们海纳百川的胸怀!炎凉的世态考验着我们贫贱不移的良知!善良的朋友给予了我们雪中送炭的帮助!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回首这一路坎坷、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路磨砺、一路成长,我真的是心怀感恩:感谢所有苦难的经历和帮助我们的朋友们!我不是天才,我的起点很低,但是我愿意把凝望的目光投向远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播种希望,把我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到能创造持久价值的事业中,成为知行合一、做成事的创业者,不负所学,不负此生! …… 不是结语的结语 我坐在张峰的对面,听他激情地诉说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动情之处,眼里含着泪花,我说什么好呢?我真的是不忍心打断他,我真的是满心地欣赏他:这个当年参赛选手里不起眼的黑黑瘦瘦但是充满个性的小不点,仿佛就是电影里的那个小哪吒,他一次又一次地冲破极限、挑战自己!让我们一起祝福张峰,祝福这个创业小哪吒: 祝愿你历经磨难仍保持这滚烫的赤子之心! 祝愿你最终成为那个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人! 相信, iCAN ! You CAN ! We CAN !!! 【附】张峰同学业余喜欢写诗,已经有上百首佳作,特选四首以飨读者。 浪淘沙 • iCAN 比赛 张峰 十载赛事育英才,星火燎原遍神州。 科技自立当自强,合作共赢结善缘! 自古英雄多磨难,中华儿女共克艰! 我辈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莫等闲! 泛海 • 朝阳 张峰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 大浪淘沙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暗夜昏灯寻密钥,知行合一不二门! 朝阳明路多通途,自古公道在人心! 江城子 · 米格天和 张峰 少年热血奉危难,前有虎,后有狼! 历经磨难,亦不忘初心。 为随梦想勇创业,打碎牙,和血吞! 雄关漫步真如铁,从头越,又何妨? 暴风劲雨,何日见月明? 莫畏浮云遮望眼,放眼量,善天长! 满江红 · 国宝辞 张峰 筹创驭势,临危命,造国宝车! 参国展、红点央视、专利银奖!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俱往矣,收拾旧山河,从头越! 安团队,新开拓。 行善事,结善缘。 遍神州大地,涅槃重生! 山重水复辟蹊径,柳暗花明照艳阳! 到如今,再创新天地,善仁行!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7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培养的方向问题?
热度 2 maxb917 2018-4-29 22:27
做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常年跟本科生和研究生打交道,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培养的方向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说,方向是将来找个好工作,或者科研做的好,能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者培养其适用任何环境的能力。但我觉得应该培养创新知识的能力。这里的创新知识的能力是指在融会贯通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为什么要这样提哪,因为我感觉,虽然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但怎样去培养好像没法说的很清楚,好多本科生的思想还一直停留在60分万岁的阶段,即使能力好的学生,对这种方向的把握也不清楚。因此,个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创新不是无本之源,但创新也不是一定学习很多知识。基础知识是需要的,但不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一定越强。因为在知识爆炸增长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必要。 (2)基于观点(1),任何阶段的学生,及时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也可以培养其创新的思想,大学生和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但我觉得,这方面,我国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做: (1)教学的思想要改变,要从传授知识的方向改变成培养探索知识的能力; (2)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3)以及教材的改变。 当然,任何一个改变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上是近来的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3638 次阅读|3 个评论
问故致新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3-6 22:37
兴趣始于好奇心和问题。提出问题的同学值得鼓励,值得我们多花时间去和他们一起研究、探讨。 从大学本科开始,我从农村进入城市,有很多不了解的需要去了解;从高中进入大学,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自由、选择、尝试。后来不断学习生物学,感觉太多的现象值得去探究,去好奇。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经过不同专家的指引、先生们的影响,我慢慢就养成并习惯于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我也结识了很多前辈、同行和朋友,并推动了自己在学科中的慢慢前行。现实生活中,不懂就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科学的道路上,提问既让自己思考,促进脑海中灵光闪现,甚至新思路的形成。 提问在国际会议、学术报告和小组研讨中是最基本的惯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习惯在交流中静静地听,而不是就有趣的现象、不懂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提出问题,主动进行讨论。更重要的是围绕系列的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从另外角度来说,提出问题的多少,基本可以和学生的专业兴趣的培养程度、阅读文献的量、对现象的洞察力有相关性,甚至和学生的后期研究能力和成果有关。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善于直接提问,但可以从日常科研工作中,看出她(他)在思考一些问题,并拿出答案,让你眼前一亮。然而,读学位、做研究,当以学促问,应该不用沉默是金吧? 幸运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缘遇到了几位鼓励这样思维的导师,这样读学位的学生,也和几位这样做科研的博士后一起共事。有些问题有时看似简单,但结合文献、现象或数据深究下去,却发现别有洞天;有些问题,曾经盘旋脑海数年,历尽几个学生,终于有一个合适的博士后可以系列地解决。当然,有更多的问题,虽穷尽思索,但基础或技能不够,仍然若即若离。和他们在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不刻意最求非常大的工作成果,但总有独辟蹊径之处,让自己感觉并有机会触摸漂亮的进展。如果将来的学生能够在新的氛围下,如孩童般总有好奇、好于发问,该有多好! 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享受了这个问-解-问的循环过程。
65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读邢志忠老师博文有感
热度 7 sunbaoxi 2013-5-29 10:23
今年邢老师又没有招到研究生,我很替他惋惜,更替那些错失一位好导师的考生惋惜。邢老师待人和善,取得过很好的科研成果,发表过很多科研论文。跟他读研究生,一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 … 我招学生主要不是为了帮我干活。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跟自己聊得来;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既然选择了,就会比较优秀地留在界内;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能够陪我喝一杯,或者一起散散步,或者一起去旅行 ... 我愿意互相帮助 ... ”。多么平淡的语言,多么简单的要求,多么殷切的希望,多么朴实的感情。 其实,邢老师的标准一点儿也不高,只不过在这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显得曲高和寡了。学生有一颗没有功利的心,才能拥有一双洞穿物理学奥秘的眼睛。 此外,我认为感情的因素在科研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搞科研要有热情,泡妞要有爱情,对导师要有感恩之心,敬重爱戴之情。人们常常说:“不要感情用事。”但是我认为,没有强烈的感情投入,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无情无义的人,也许能够取得暂时的蝇头小利,终究做不出好的科研成果来。 其实,导师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寻求可塑之才,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受伤的是导师自己。我认为,一个导师可以同时指导十名博士研究生,即便更多一些,也无不可。导师负责讲解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比如“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等。然后选择研究领域内十篇有代表性的科研论文,要求学生从第一个公式推导到最后一个公式,完成一篇,再去研究另外一篇,其间可以和导师讨论,也可以和同学研讨。抄袭的学生,必定不会塌下心来做科学研究,不必去浪费时间管他们,由他们优胜劣汰去吧。同学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自然会学会相关的知识,了解到该研究领域内的前沿问题,然后自己选择研究题目。导师不必给同学布置研究任务。 导师把好的研究题目布置给同学去做,有些学生往往只会在最优质的矿藏上打几口小煤窑,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甚至有些学生漫不经心,最终糟践了一个好的研究课题。举一个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事例,比如统计物理中伊辛模型的研究。伊辛的导师让伊辛研究统计模型的相变问题。伊辛经过研究得出一维情况下该模型没有相变,于是就简单地认为二维乃至更高维数的情况下统计模型也不会发生相变,得到了该统计模型的一个平庸解。直到后来昂色格和杨振宁等人得出二维伊辛模型的严格解,发现二维情况下伊辛模型会发生相变,从而用实际工作证明了研究平衡态的统计物理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剧烈的相变过程。他们的工作也为其他的描述相变的理论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可见,把一个好的研究题目交给一个平庸的学生是一件多么悲催的事情。 我曾经指导过几名硕士生,至今还没有资格指导博士生,在此大发谬论,实在是贻笑大方。以上言论仅供老师和同学们批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个人分类: 教育随笔|10404 次阅读|6 个评论
漫话合作
热度 9 csiro 2013-5-7 15:33
我老是对学生讲,不要一个人闷头做研究。要同别人合作,要能够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条件,把事情做成,避免单干。为什么这样呢?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局限,尤其我们做地学,涉及的问题太多,没有哪个学科单独可以解决,所以土壤、植物、大气、水文等都要涉及。而且 不同的经验也要有,编程,观测,数据 ,这里边太复杂了。对于初上手的学生,必须多方面与人合作,不能光跟老师学。 单干对我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中学考大学,要独立去学,应试教育,主要还是靠自己学。在大学也是如此。不光是自己学,还要把别人比下去。我曾经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老师说,一分都能踩死好几百! 到了做研究阶段,这样就很局限了。研究的目的不一定是踩死别人,可能通过合作达到双赢。 我读博的时候,觉得老师最关心我的时候,是在分配宿舍。傅抱璞先生就同系里的秘书说,要让他与上一届的同学(师兄)住在一块。但不幸的是我还是分在了与化学系合在一起的混合宿舍。后来才调到一起。我的感受是,在一起还真有好处。大家平时闲话,也是交流,甚至比正式的讨论会效果还要好。 有一次我借阅了左大康先生编写的《地球表层辐射研究》。正好傅先生也是做这个的,我们对其中的问题都比较熟悉。结果我同孙汉群(他比我高两届)就讨论书上的问题,哪些还可以推进。我们就定了一个最热坡度(就是在一定的纬度、赤纬下哪一个坡度的日太阳辐射量最大)的计算。因为得到最热坡度就找到了太阳辐射随坡度变化的转折点。 结果我推导出来一个最简单的情况(正南坡),发表在地理学报上。他则一发不可收,用了一个全新的方法,推导出所有的坡向的最热坡度的解析公式,而且把整个博士论文都弄了这个。 后来与国外的同事合作的比较多。对我很有帮助的就是荷兰的 Goudriaan 教授,美国农业部的马立望和同事 Flerchinger, Malone, Ahuja 等。我感觉到是受益的,别人同我的合作也是受益的。这不就是双赢吗。
个人分类: 感悟篇|878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讨论教学型教授,别忘了被教授的学生
热度 9 cgh 2012-11-6 12:42
讨论教学型教授,别忘了被教授的学生 科学网的风刮得厉害,稍不留神就分不清今天的方向了。不过,科学网的精选功能发挥了指引方向的作用,舆论导向显著。在此跟风一下。为了使方向过程稍微明确,可以和转基因问题搭点关系。在转基因讨论中,越来越多的博主看到,所谓的转基因挺、反,应该考虑最终消费产品的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同样的,大肆讨论教学型教授,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被教授们教授的大学学生? 各种讨论,不少还是很客观、理性、富有创新的!就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教授本身。如果脱离他们所教授的学生,何来教授,咱理由再充分也不能为了自己坑了别人啊,大家都不容易嘛。对于学生方面,个人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大学教学的定位问题。 中国的大学是要培养掌握技术的人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教授们应该重点放着传输知识上,制定相应的教学型教授是非常应该的。可是,现在的大学生愿意去当技术工人吗?如果将大学定位为传输技术知识,这样的大学应该改成技术学校(法国式的还很高级)、职业培训机构!其实,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里的老师们,收入不比大学教授差,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大教授那么崇高的荣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教学型教授的荣誉是建立在牺牲学生的基础上的,让大学生虚了。 中国的大学是要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吗?如果是这样,知识的积累应该是处于研究能力培养更次要的位置。请记住,大学本科毕业是要授学位的,学士学位比毕业证更有含金量。学位就意味着学术能力!为什么中科院等研究所的研究生总体上比高校的研究生更吃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研究所培养的学生有整套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技能训练。那么是不又走师傅带徒弟的古老教学上?肯定不是。很多博主讨论时总是将教授放到教学和科研两个端元上。现在的研究所其实也是存在问题的,大部分的研究所研究人员局限于自己的小方向、小圈子,没有全局大方向,这可能也是中国科研缺乏创新、交叉合作的根源之一。相反,大学牛人就有得天独到的优势。而如果这些牛人要放弃教学专供研究,个人以为,他们这样无异于自己放弃自己的优势。个人在研究所,其实更希望那些带研究生的博士导师(教授)和硕士导师们,能适当给学生开些课,这样对自己的知识也是一种系统化。 没有研究的大学,和没有技术专利的代工厂有什么区别?中国代工厂表面欣欣向荣,可是 90 %的利润是给了那些掌握技术专利的公司。走所谓的教学型大学之路,就是在批量生产对自己没有多少意义的大学生,既浪费了大学资源,也耽误了中国年轻人!而如果再看国际上大公司,技术研发才是重点。放到大学教学上来说,研究方法的培养才是重点,知识的积累完全可以个人自己去完成。 请关注大学教授的博主同时关心一下教授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的为自己当教授服务!
个人分类: 杂谈|5640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一位80后本科学生的论文致谢
pxyeco 2009-3-2 12:19
转贴一位大四学生的学年论文致谢。这篇致谢真实地表现了这批 80 后学生(严格地说是 85 后的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思想动态。这批学生,将有部分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在想,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来教导学生,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如何来培养这批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感谢 *** 老师为我的学年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您的帮助才有这篇论文最终的顺利完成!感谢班主任 *** 老师的愤怒、幽默、睿智、煽情和最后的归隐,您为我们打开了窥探世界的另一扇窗。 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无私的关怀,你们永远是支撑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感谢霞、薇子、大刘子、小猪,湘江江畔信步,绿荫场上把酒言欢最难忘的记忆里都有你们的身影。感谢一起欢笑一起惆怅的日子,不论何时,请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 感谢大耳朵,最黑暗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为了梦想,我们永不放弃!感谢猩猩帮忙校对,论文的顺利完稿也有你的功劳;感谢总在家里的小齐,每次回来都是在革命最需要的时候,感谢你的悉心照顾。三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感谢我们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 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与同学,谢谢你们三年来的关照与宽容,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我将会继续珍惜与你们度过的时光。 感谢黎老板和垃圾妹一时无两的得瑟,祝愿你们平安快乐。 感谢在网络空间里和我一起兴奋、愤怒、焦急过的跑跑卡丁车车友,天涯海角的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结成朋友,一起为车队的荣誉而战;感谢伴随我的《圣斗士》、《网球天子》,和你们一直燃烧着小宇宙。 (转贴已经学生本人同意)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随想|513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