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无形资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7年09月27日至今我们一篇论文兑现的有形价值
geneculture 2020-1-8 08:56
下载量1千剩以论文下载一次价格24.95欧元等于2万4千9百5十欧元 1欧元等于7.7422元人民币 这是可计算的载体价值19万多元人民币 这是一篇论文从2017至今创造的直接货币价值(属于有形资产)而其无形资产价值则很难评估和计算(这是因为知识难定量且价值也就难评估的缘故) -邹晓辉(Xiaohui Zou)
个人分类: (被文献部门)重新发现|1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
热度 2 jhsbj 2018-8-19 17:48
最近,比尔.盖兹在LinkedIn上写了一篇书评短文, 题目是: “没有足够的人关注全球的经济趋势”。介绍了Jonathan和Stian最近的一本新书, 书名是:“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盖兹首先谈到自己读大学的故事。他说:“我在哈佛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时,就开始去听我没有报名的课程,除了一个经济学人门课程之外,几乎停掉了我已经报名的其它课程”。“我也迷上了这门课程,教授也很出色。他教我们的第一件事,是一个供需图解。在我上大学的时代,这种供需关系就是全球经济的基本运作方式”。 根据这张图表,盖兹认为可以做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随着对一种产品的需求增加,供应就增加,而价格会下降。 现今 ,这 种情况或多或少依然是正确的。如果价格太高,需求就会下降, 这两条线相交在一个平衡点上。这个平衡点是神奇的,因为它对于社会是价值的最大化,商品负担得起的,充足,有利可图, 大家能共赢。 第二个假设: 总生产成本随着供应增加而增加。例如,福特公司发布一款新汽车, 第一辆车的制造成本要高一点,因为你必须花钱设计和测试这辆新车。而之后的每一辆车都需要一定的材料和劳动力。你制造的第10辆车和第1000辆车的成本是一样的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导世界经济的其他方面的规律大都也是如此,包括农产品和产业。 盖兹认为软件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微软可能会花很多钱来开发一个新程序的第一个单元,但之后的每一个单元实际上都是花不了多少钱的。这与过去推动我们经济的商品不同,软件是一种无形资产。当然,软件也不是唯一的这种例子, 数据,保险,电子书,甚至电影都以类似的方式运作的。 在世界经济中,不同于过去旧模式的部分在不断扩大。这对于从税法到经济政策、城市繁荣和城市落后都有重大影响,但总的来说,盖兹认为管理经济的规则没有跟上这种发展,无形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大趋势之一, 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盖兹推荐了“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这本著作,认为可以对这些问题提供很好的解释。 Jonathan和Stian 首先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一类“你无法触摸的东西”。显然这是与有形资产的一个重要区别,因为无形产业的运作方式不同于有形产业。不能触摸的产品在竞争和风险方面,以及在如何评估制造无形产业的公司方面,有着非常不同的模式。 Jonathan和Stian 概述了为什么无形产业投资与传统产业投资行为不同的四个原因: 1. 沉没代价:如果你的无形投资没有成功,你并没有像机器等那样的实物资产,可以通过出售来收回你的一些资金,也就是什么也没有了。 2. 溢出效应: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比如:打车公司Uber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司机网络,但是,遇见一个也为打车公司LyFT载客的Uber司机也并不少见。 3. 可伸缩性:无形资产比实物资产更具可伸缩性。在第一个单元的初始费用之后,产品可以无限复制,几乎不再需要增加其他明显的费用。 4. 协同作用:更有可能与其他无形资产进行有价值的协作。例如:iPod可以与苹果公司的MP3达成合作协议、能结合小型化硬盘设计和设计技巧,并与唱片公司达成协议获得使用许可。 上述无形资产的特点中并没有哪一个天生是好或者是坏的,只是说明与有形产业在制造产品方式上的不同而已。 盖兹评价这部书是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解释无形产业的特点,就像一本没有很多评论的教科书。作者没有表示这种发展趋势有什么不好之处,也没有提出硬性的政策解决方案。相反,花时间来说服你为什么这种模式转变是重要的。并对于在上述与供需图旧模式越来越无关紧要的世界里,各国可以做些什么提供了广泛的想法。盖兹说:“这本书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虽然作者很善于解释事情,但仍需要对经济学有一定了解,才能理解他们所说的。如果你上过经济学课程,或者定期阅读“经济学人”有关金融学的专栏,就不会有任何困难去理解他们的观点”。 盖兹有这样的观点:就是立法者需要调整他们的经济决策,以反映这些新的现实。例如,许多国家用来衡量无形资产的工具落后于时代,因此,他们对经济的了解也是不完整的。比如:直到1999年,美国才将软件纳入GDP计算。即使在今天,GDP也不包括投资于市场研究、品牌推广和培训等内容,而这些无形资产是许多企业正在和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购买的。这本书进一步强化了盖兹的上述观点。 盖兹还认为,许多国家现在应该讨论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商标法和专利法是太严格还是太宽松?是否需要更新竞争政策?税收政策是否应该和如何改变?另外,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资本收益的世界里,什么是刺激经济的最佳方式?这些都是需要真正聪明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来研究的所有这些问题。在评价“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这本书时,盖兹说:“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深入讨论这些问题的书,我认为这应该是政策制定者必读的一本书”。
7225 次阅读|3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尽职调查能否忽略知识产权资产?
bingbing800 2016-3-14 15:53
华冰聊专利:尽职调查能否忽略知识产权资 产 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在前期发展中积累的重要无形资产,既代表过去的技术积累、品牌积累,同时也代表未来的上升空间和技术壁垒、行业门槛。但是,在投资、并购等商业行为中,不管是企业方还是投资方,知识产权资产很少有人愿意做深入的尽职调查。是否意味着尽职调查中,知识产权资产可以忽略? Ben Yoskovitz 是创业孵化器Year One Labs的联合创始人,他在一文中说:“我曾读过天使投资人 Dharmesh Shah 关于尽职调查的一篇文章,他几乎不对公司做尽职调查,这是有一定原因的。我的很多投资都非常早期,在这个阶段内,公司还没有太多可被调查的东西。当然,如果我对某一个行业不都熟悉的话,我会想多了解一些业界情况和创始人的发展计划,但我不会深入地去了解。我很喜欢问“为什么”,这只是为了看他们如何回答问题。” 科技类仅是投资项目中的冰山一角 在企业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日常生活消费品、商贸、房地产、金融、物流、原材料、能源、工业、信息技术等等,而创新项目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所以在这一环节,注定了尽职调查可以有,但是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未必有。 知识产权在科技类项目中未必是核心要素 尽职调查在交易中主要的作用是价值发现和风险发现。项目价值可能存在在方方面面,比如:团队价值,很多天使投资人不是投项目投技术,而是投人,也可以叫做投团队。这个时候知识产权并不是要考虑的核心要素。价值和风险在哪:市场、技术、管理、人员、财务等等因素缺一不可,要素不唯一,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易时的考虑核心有所偏重。而很多投资不成功,技术往往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市场、经营、管理往往决定了最后的成败。所以,应技术而生的知识产权调查没有被投资人的重视。 但是,即使是上述的种种原因,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是否可以忽略呢?先看以下数据。 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39.1万件,专利总申请122.2万件;授权发明专利13.5万件,总授权81.5万件。到2015年,我国全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110.2万件,专利总申请279.9万件;授权发明专利35.9万件,总授权171.8万件。我国维持有效的总专利储备量为548.8万件。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两点:一是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储备量都在以急剧的速度上升;二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将自己的原创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可预见的是,这样的申请增长速度、授权增长速度五年之内不会有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使用知识产权这个武器,捍卫创新的尊严。 但是,在海量的专利数据背后,是良莠不齐的专利保护质量,这是大家在肯定“专利大国”却不是“专利强国”的根本原因。对于投资人,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不确保被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被有效保护,其风险显而易见。既有可能因为被投资人的专利质量不好,没有形成有效保护而遭受技术壁垒形同虚设的风险,同时还有可能在大众知识产权维权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遭遇专利权诉讼、让投资血本无归的风险。 因此,在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大背景下,投资人的投资行为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也需要越来越重视,才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本文于2016年3月14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个人分类: 专利|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 数据与专利
benlion 2015-11-14 13:02
决定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达程度,而又在于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健全,在一个社会,包含几个方面的科学与经济关系概念: 1、国有财产和国有科学基金; 2、单位或法人公有财产和研究经费; 3、无形资产的专利发明和社会共享的科学知识发现等。 国家和单位及纳税人来源的科学研究投入资金,包括支付薪水,消耗后的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这些属于国家和公有财产的成果和产出,构成科技发展的核心历史。 也就是说: 科学家和发明家,对国家、单位和社会的贡献是科学知识的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专利,而国家和社会投入的是经费和薪水。 一方面需要激励和奖励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贡献,一方面投入的资金理应得到产出的知识和技术成果。 如何解释: 1)欧美专利制度对技术发明、经济创新的极大推动作用和成就卓著? 2)中国奖励高达70%和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界限含混,可以同时在大学“任职”而又可自己创办“公司”(这是双创人才计划),极为宽松的条件,为何仍然非常缺乏发明和创新的成果? 3)如何解释共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界限,来自纳税人的资金消耗的产出成果,即,投入的回报,包括,知识发现和技术发明- 货币和有形资产消耗,产出的无形资产。 注: 前面的“共有财产”是指“单位公有财产”和“社会纳税人”提供的经费和工资。 - (14/11/2015网络日记,评论整理)-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1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虚部的价值—可拓学通俗介绍(163)
anley 2014-8-24 07:34
虚部的价值 —可拓学通俗介绍(163) Ø 虚部与实部 任何企业都有人、财、物,企业的人员、资金、设备、土地等物质性部分,这是企业的实部。而企业的名称、知名度、信誉度、精神、宗旨等反映的是企业的形象,这些都是企业的虚部特征,企业的非物质性部分称为企业的虚部。虚部是企业的另一类资源,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虽然不像土地、建筑物、设备等有形资产那样有着具体的形象,但它却对企业的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关系者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当消费者购买某一个商品时,面对多种品牌,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差不多时,往往会根据对生产厂家的印象进行选购。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计划的运作方式,像扩大有形资产一样,去塑造企业的虚部,使企业虚部的价值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虚部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虚部的建设已受到企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摘自《创意的革命》(科学出版社,2010) 可拓学主页: http://web.gdut.edu.cn/~extenics/
个人分类: 可拓学的普及与推广|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用深圳与无形资产
windlight 2010-4-25 00:17
下面是一个老的讨论内容。4月9日听了一个无形资产管理和审计的讲座,讲到发达国家,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由过去的25%上升到现在的7成。这里的关键在于信用,特找来这个旧文。没有这个信用,中国的gdp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一个小小的零头。发达与否不在于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更在于软实力或无形资产的富有。 信用深圳 赵凤光 信用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我们身边的信用无所不在,信用的例子很多,我对信用的理解还是自己吃亏开始。 上大学之前的暑假,我在一个酒店打工做迎宾,一次领班让我去买一盒牙签急用,我花了两块钱买了回来,结果领班拿了牙签不给我钱,要我拿了发票给他才给我钱。当时只是觉得花了我的五分之一日工资买个教训,给公家买东西要发票。也没有去开发票。只是知道,给公家买东西,不是看东西到没到,而是看发票,发票到了东西没到也可以报销,东西到了,发票没到嘿嘿自己买单。 上大学后,学习了劣币驱逐良币,学会了信用证,但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信用之意。 到了深圳之后,我对信用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信用原来就是书证,给公家买东西,要先填借款单,而不是原来在内地,领张封头支票到现场谈好价格填上就可以拿货回家,还要要对方帐号,打印好支票,转帐后,才可以发货。采购一次设备要折腾个几天几周是正常的,而不是过去的半天搞定。 在街上走,经常看到深户担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做了人事招聘主管,才知道出纳,司机必须要深户或深户担保才可以做,这里的信用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到了赛格,才知道信用有大有小,国家的信用才有用,港币和人民币可以用,支票对不起,国家信用符号到帐才可以发货。想送货,对不起,款到发货。而赛格内的信用还可以,说自己档号就可以先拿货后付款,不知这个信用担保是谁,赛格市场办吗? 去了几回sam店,看了一些书,才知道沃尔玛是穷人的店,其信用度不高,质量不好,看过几回黑心豆腐,自己用了一些劣质物品,只能安慰自己一分钱一分货,信用是与钱有关的。 通货膨胀在90年代赶上个尾巴,一进大学时还有粮票,后来没有了,一开始用了400百块过了一个学期,毕业时一个月要花1000。 北京到沈的机票我买过260,510,640,现在不知多少钱了。 但劣币驱逐良币,在深圳确以另一个方式体验到了,才知道国家的信用跟地方政府的信用不一样,国家的安全保障,可以让美苏不敢随便给你个核弹炸到,但在深圳,地方信用不足,收容制度,二线关制度,都玩不过深圳的梁上君子,梁山好汉,每个车站都有保安,每个车站还是有抢劫。 你抓住小偷了,不行没有证据,贼赃早被团伙转移了。 不说画地为牢的信用,你自己亲眼看到的不算证据,只能是别人看到的才算证据,而别人看你被偷大半还是小偷,你说你上哪找证人。 我自己遇到一起车祸,一个出租车停在路口和几个打车的商讨价钱讨论很有一会。我前面的车绕过它右转走掉了,我也如法炮制,可这位的哥眼睛还看着他的生意走掉,一边就启动了。我已经转了大半个车身,结果被他撞到后右门,马上报警请警察来,结果快40分钟,交警才赶到,我把我所看到的如实讲了一次,而的哥同志非常有经验,撒谎了一个事实,他在路口非法停车拉客的事实,只说我就开着车,就撞到了。听交警同志解说了半天交通法规,交警让我找一个证人,我找了半天,旁边站的保安说对不起我没看到,我说那先进去的那个车,他说他也不记得号。警察非常了解实际问题所在。 但法规规定,转弯让直行,慢车让快车。就现场证据来看,我是转弯未让直行,而不是的哥违法占据路口禁停的问题以及慢车未让快车的。这个官司我输掉了,但我对信用又有了新的了解,也就理解电视里为什么总是坏蛋打赢官司,因为证据都是对坏蛋有利的,他是预谋的,而好人是不会想着什么证据之类的,也不是没有意识的问题,而是根本不会去有意保留或安排的。 来深圳听说,全国最厉害的梁上君子都在东门,所以全国反扒最厉害的人也在东门,全国顶级反扒警察的培训都是在东门,这个不知道是否杜撰。 这也还算政府信用存在。但整个冠丰华案一出来,我就不去东门了,小偷小摸的自己提高警惕还可以预防,团伙作案梁山好汉就不是我们小市民可以通过意识预防的。这种公共安全是政府信用。 这是信用缺失。 深圳是搞和谐深圳等等,我看把信用深圳解决,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个信用是可以放心你的出纳不用深户担保,你的保姆不会第二天卷家而去,你在公交车站看不到保安,当然也不会有梁山好汉。 今天又看到一个例子,学校门口密密麻麻的接学生的人,这些人是不是因为城市的信用不足,必须亲自接送,这些人的工作时间是否损失了1-2个小时?如果这些接送的时间用于工作,是否又多了一些社会财富。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是最快乐的时光,不怕迟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路边的小草,蝴蝶都是我们追逐玩耍的对象,到邻居家乱串,。 现在这些孩子接到家里是不是都在家里冒着,否则只接送路上,在家门口玩也是有被人拐卖的危险啊。 深圳信用,不是小区信用,不是国家信用,不是sam信用。我想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深圳。 zt 激励与约束 钱颖一 已阅读2933次 分类: 交易成本与法人治理 政策建议与政策评论 文章提交者: 本站推荐 发表时间:2002-11-25 激励与约束 钱颖一 一、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经济改革20年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断深刻。首先,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的、通过价格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这种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是根据对商品和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框架,理论上是阿罗德布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这个模型在理论上非常好地分析了通过市场价格实现有效率的配置资源的功能。 但是,这一分析框架有许多限制性的假设。比如说它假定,企业的行为就是利润最大化;信息是完备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等等。这个分析框架有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的深层次的机制没有被研究。供给需求对研究资源配置虽是非常强有力的工具,但是掩盖了供给需求背后的形成机制。比如这后面的产权体制一系列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二是即使在研究资源配置上也有很大局限性,原因是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给出的资源配置的预测常常与现实不符。比如信贷市场中,利率低于市场出清的利率时配给情况发生,市场不能出清。对于第二个问题,经济学家已经和正在作大量的工作。我这里着重讲第一个问题,即供给需求背后深层次上的制度问题。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经济思想史。自上个世纪末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并不是唯一的,也有非主流的,比如奥地利学派,包括熊彼特和哈耶克,他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并不是局限于资源配置,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市场经济。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活力就在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哈耶克则是侧重经济自由、信息和制度。原本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马歇尔等人分析经济学没有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研究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现在人们又回过头来问深刻问题了:供给和需求背后是什么?我们不能不考虑政治因素、利益集团,制度因素。经济学的热点经过近一个世纪又回到政治经济学。但是同旧政治经济学不同,新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描述性的,而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工具进行分析的。 从转轨经济的历程的经验来看,我们深有体会。在东欧经济改革初期,很多人非常表面地把计划经济的问题看作是计划手段不行,或者说因为没有运用价格作为资源配置手段,那么就把计划经济的失误看作是资源配置的失误。这肯定是对的,这确实是计划经济的问题,但是这不深刻。当时东欧也提出改善计划的决策过程,用模拟市场价格来作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等。像兰格等提出市场社会主义从理论上是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如果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准确地描述市场经济的话,计划经济也是可以行得通的,只不过是换一下计划指标就是了。在转轨初期提出的大爆炸药方,仔细追溯其理论源泉是来自于类似的对市场经济过于简单的理解。 通过一些转轨国家经验我们发现,那些特别简单地认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民主化足以实现转轨显然有好多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已经拓展到研究制度和政治因素,在近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上,新古典经济学引入了博弈论、信息、合同和产权等。今年是哈耶克诞辰100周年,哈耶克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哈耶克的思想为什么深刻?因为他的许多论文都是在二三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争论中写出来的。哈耶克研究市场机制是怎样利用信息和利用知识,他从分散决策和经济自由的角度批评计划经济。 现在的经济学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已经有了极大的丰富,已经不是简单地认为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不仅仅在是否用价格实现资源配置,更本质的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不同。简单来说,市场经济通过制度安排给予广大的人民对生产和对创新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它又对每一个经济决策者有约束,这种约束使得他要对自己的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这是两个方面的,干好了有奖励,可又不能乱来,造成了坏的经济后果,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本文就是要强调在市场经济中激励与约束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激励与约束两者缺一不可。但首先是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人的积极性,没有积极性,一切经济发展都无从谈起。激励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汽车要走必须要有发动机。但是仅有发动机汽车照样也不能开上路,还必须要有刹车装置。每个人要对他的经济后果负责任,也就是说,他要受到约束。从激励与约束角度来分析问题,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就会深化一步。 二、激励 计划经济的失败,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分散的决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背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地利用他所观察到的信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计划者不管他能力多么强,不管他多么勤奋,也不管他多么廉洁可以有效地利用经济中的全部信息。而人们之所以愿意去发现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是因为他可以从中得到回报,这就是市场经济背后的激励。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讲的信息,绝大部分并不是专家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平常一讲到知识,往往就理解为专家知识大学教育、博士教育,博士们、院士们的知识都是专家知识。专家知识非常重要,它是人类对规律性东西的总结。但是最重要的知识,特别是在经济的活动中,是那种分散在大众中的、非专业的非常本地化的知识,哈耶克称之为本地信息(Local information)。大众包括民工、家庭妇女、地方官员等等,他们的知识是关于当地、当时、不断变化万千的各种知识。而这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即使是在高科技方面,也是分散在各个工程师那里,而不仅仅是几个得诺贝尔奖的人或几个院士。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样经济才有活力。计划经济的失败证明了哈耶克的论点正确。就是在法国和德国这样的非常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由于清规戒律也很多,所以那里也没有产生出硅谷来。 以发展高科技的为例。国内都非常关心知识经济,发展高科技的劲头十足,学习仿效硅谷这一全世界公认的成功典范。但是硅谷是怎么形成的呢?从本质上讲根本没有计划成份,也不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们搞规划搞出来的,它是由很多很多的工程师、企业家,甚至是大学不能完成学业的人搞出来的。谁都知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两个人都没有大学毕业,但是他们创造的财富十分巨大,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现在是900亿美元。但是如果按照我们规定颁发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办法,当初他连工程师资格都没有的。在美国,正是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下,涌现了无数的人才和财富。以前我们认为股票市场的作用仅仅是筹集资金,而没有想到的是什么呢?在硅谷,那么多人之所以愿意创新企业,把他们的知识商业化,最终这些创业者是通过企业上市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股票市场的建立不仅仅是起到筹资作用,而是起到激励作用。中国要搞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如果没有同样相应的激励作用是不可能的。创业者把一个产品开发出来以后,或者转让给另外一个公司,或者是上市。这些公司基本的模式是给股票少给工资,公司上市以后在市场上认定的价格是对其成就的承认。很多工程师或者创业者追求的就是事业上的承认,这是他们最大的激励。当他们满足了,把投入的钱收回来以后,又投资到下一个企业,他们消费可能很少。但是他们要得到承认,承认靠什么,就是靠市场,不是靠官僚。而股票市场是提供激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 为什么中央集权不能提供激励呢?组织内部为什么不可以给予奖励呀?事实上人们发现,大的组织不要说是政府了,即使是大的企业提供激励的承诺往往是不可信的。承诺的本质是可信不可信的问题。这种承诺往往不可信,因为它受到许多组织内部的制约。这也说明很多新的发明、新的发现往往不能在实力很强的大企业内部完成,而在外部完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的企业内部要摆平关系,不能给你这么多权,也不能给你额外的奖励,顶多能给一部分奖励,但那些奖励与一个小公司上市所得到的奖励是无可比拟的。公司办得太大了,内部提供的激励会受到很大限制。比如一些美国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合并以后,马上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投资银行是按期权给奖励,而商业银行不是,是按工资奖金。按照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的影响活动(Influence Activity)理论,在任何组织中,只要有一个上级,大家都要在里边做很多寻租活动影响上边的决策。既然你是集权的这种决策结构,影响活动就无法避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因为大家都事先知道,你在这个组织里面会受到很多制约,会受到各个部门的制约,也会受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当初许愿的一些激励在权力比较集中的机制下,事后都是不可行的。这样的承诺不可信,也就没有了激励效果。而在相对分散的决策机制中,上边没有这么多科层结构。只要有股民愿意买企业的股票,愿意花这么多钱,这个激励就在这,大家都相信这个激励是可信的。所以在讨论激励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诺的激励是不是可信。 从这个观点上看,计划经济给予激励的形式很大程度上不可信。这是所谓权力的悖论:既然一个人有权力答应你一件事,他也有权力取消它。权力往往都是这样的双刃剑,因此,权力过于集中的一大弊病就是承诺的激励不可信。 要有效地利用分散在大众中的知识,就必须得给大众经济决策的自主权,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自由。因为如果个人(包括地方官员)没有经济决策的自主权,他们就不可能运用信息,也没有激励向计划者披露他们所掌握的信息。那种以为靠专家支持、靠强科学决策过程、靠好人的勤奋加能力,以及廉洁的政府就可以把经济计划好,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以前经常说过的话,比如说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相信群众的创造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其实都客观地反映了信息是分散的,而人的激励对于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这都是非常准确的判断。我们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前15年,非常强调调动个人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用 松绑,搞活等放权让利的办法,目的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激励。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大方向是正确的。 然而,近年来在加强管理、规范市场的口号下,似乎出现了忽视激励的偏差。一味地收权,而很少强调甚或完全不考虑到激励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可能会有些方向性的失误。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如果一面讲扩大需求,另一方面出台一个接一个限制经济自由的、不利人的积极性的措施,就更加有问题了。 在国内经常听到人说我们很大问题是我们没有企业家精神。甚至将此归于儒家学说,说我们没有创新精神,这是天大的滑稽。从来外国人都说中国人都是天生的企业家,没有人怀疑中国人企业家的气质。问题并不是中国人缺乏企业家精神,问题是各种体制上的制约,窒息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以责任不在我们的企业家身上,而在于制度。 市场经济研究激励问题是和研究信息、产权联在一起的。激励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经过我们自己的改革深有体会。改革以来,人的积极性同改革前比其变化天翻地覆。前15年通过放权让利,使得人们追求利益,激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很多办法是临时性的,并不规范。比如,当时财政搞了承包制,承包制对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非常大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积极性而也确实提高了地方的积极性,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它的问题是不断的重新谈判。第二个问题是,光有激励还不够,还要有约束。下面要讲的就是关于约束的问题。 三、约束 我们80年代搞放权让利,提供了很多激励,但同时出现了所谓包盈不包亏。仅有激励没有约束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下,不仅有激励也有约束和纪律。约束问题在简单的生产活动中是非常明确的你只能花你有的钱,亏了钱自己要负责。但是,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复杂,政府的作用加大,有很多机构投资者,债务关系普遍,税收关系复杂,等等,这就使得约束问题、纪律问题变得不那么简单明了。现代经济学讨论的道德风险问题,就包含了两个方面:正的激励和负的激励,后者指的往往是约束。权力要受到制约,人对决策后果要负责任,预算要硬。在这方面科尔奈教授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他认为计划经济的失败不仅仅是计划水平不高,领导人不够聪明或者什么其他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的决策都集中在中央以后,就不可能给个人或下级组织以硬约束,都是软预算约束,这才是计划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他指出,现代市场经济中,在政府干预非常强烈的情况下,照样会有软预算约束,而软预算约束造成做决策时可以不对其财务后果负责,因为一旦发生了错误决策,反正总有其他的人或机构把他解救出来,为他弥补损失。计划经济有大量错误投资,但之所以能沿袭下去,是因为亏本了以后国家给补贴,或者再追加贷款,或者通过其它办法救助。在人们对这些有预期以后,可以对任何决策根本不负责任。因此,软预算约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约束的核心问题是承诺的可信问题。事先任何人都会说预算是硬的,但问题实质是既成事实之后会怎么样:约束是否可信是看事后项目不好是否会下马和企业经营不善是否会关闭甚至破产。那么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研究发现有多方面原因。第一,施加约束的人和机构的目标和动机。如果政府在乎就业或有其他的政治动机而非纯经济考虑,那么政府就更可能事后软化约束。第二,权力的结构。如果某人或机构的权力过大,他就有能力在事后重新谈判,这就导致约束软化。第三,资源的集中程度。当某人或机构控制的资金太多时,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会导致对他人预算约束的软化。第四,信息的集中程度。信息多有时会使约束软化。基本原因是事后信息多使得事后的交易成本下降,从而使得事后重新谈判的空间增大。这就使得事先制定约束容易被改变。约束的可信性由多方因素动机、权力、资源和信息来决定。研究表明,政府的政治动机往往使经济约束软化。研究也表明,权力、财力和信息的过于集中也会使预算约束软化。 因此,有效的约束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我们在此分析一下债转股问题。破产法和破产法庭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制度,其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权力转移的安排使得约束变得可信。事实上,企业债务比企业股本对企业的行为更有约束力。这是因为企业举债必须定期付利息,如果付不出,企业就会破产,其控制权将转移到信贷者手中。在这种压力下,企业经理会努力工作。但是企业发股本的红利则是软性的,即使不发也不会导致破产,这样对经理的威胁就小了。因此,债务是提高对企业约束力的重要机制。用这个观点看目前的债转股,就会发现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约束软化,因为企业经理的付息压力在债转股后会降低。我们应对此后果有清醒的认识。 讲防范金融风险,我们有一个趋势是拚命把小的金融机构合并成大的,却不知道这一做法正是向软化约束和提高金融风险方向走。因为越大,就越难给予纪律、给予处罚、给予关闭,因为这样往往造成较大的社会后果。不错,小的机构容易倒闭,正因为如此,它的约束机制往往比大的要硬得多。如果金融机构比较分散,银行也不是特别大,破产的社会成本并不高。由于事先知道破产起来成本不高,所以让它破产或整顿时,这个承诺是可信的,所以人们才很当一回事。如果把所有小的全都关了,都变成几个大的了,则会出现所谓的too big too fail,意思是太大了所以不能让它失败。如果是这样的话,潜在的风险是极为大的。因为在约束软化情况下,大金融机构更容易积累问题。一旦崩溃,对整个经济是致命的。因此合并金融机构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 这些年来,强调了纪律和约束,是正确的,跟前15年相比是个大的进步。然而,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激励仍然要强调,不把调动积极性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将是危险的。二是讲约束要着重在机制上。加强纪律和监督是必要的,但从体制上讲,很重要的一条是要避免资源的管理过分集中。 总之,激励和约束都是市场经济里非常本质的东西,在有效资源配置背后起根本性作用。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要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机制。激励起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约束起一个刹车的作用。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但不是对称的。在当前情况下,纪律约束应该继续加强,但是,债转股有使企业财务约束转弱的倾向。金融风险要继续防范,但不能靠以小并大解决。 四、竞争的作用 竞争在市场经济起基本作用。在资源配置模型里,没有充分竞争就会出现价格扭曲导致效率低下。极端的例子是垄断,垄断导致价格扭曲。如果是从激励和约束的角度看,竞争还有更深刻的意义。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发现新的产品就会有超额回报,这样推动经济发展。竞争和激励与约束是相互作用的。比如说,现在你有一个产品,我可以发明比你更好的,发明更好的产品以后,我就可以占领市场,我的回报就会很高。这样竞争就提供了激励。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约束。我如果不好好干,保持现状,以为自己是老大,当别人进入以后,我就会失去很多的市场份额。对我来讲,竞争是个非常强的纪律,容不得偷赖。不是赚更多钱的问题,而是落后就会被淘汰出局的问题。所以竞争对我是一种约束。约束也可以被认为是负激励。为什么是负激励?因为我要不这么干的话,我就被人吃掉了,我就出局了。所以在这种意义下,竞争就使得约束更加厉害。正如希克斯说过的一句话,垄断者最大的受益是安宁的日子。 竞争可以使约束变得可信。对垄断企业来说,再加强纪律,要求它保证上交多少,可能都是一句空话!除他莫数呀。只有在竞争环境下,关闭的威胁才是真实的。只有允许进入,才使得惩罚失败者的机制变得可信,不然是不可信的。如果全国只有一家电话公司,没有第二家进来,惩罚是不可信的。比如国内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道理是一样的,要有不同购货源泉,只向一家买,成本再高也得买。政府必须同时有几家供挑选,哪怕其他家技术上不如你的,也要在那采购一些,这才对你构成潜在的威胁,不然的话,你可以偷懒。 这里需要说一说所谓重复建设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市场经济,重复建设是竞争的基础。去看看硅谷,有成百上千家的计算机公司,这样才形成竞争。没有重复建设的话,就不可能对任何已有的企业形成威慑力。在美国,商业网点早就饱和了,但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仓储式的。象书店早就有了,可又出现亚马逊。但是这种重复建设不是简单的复制,而往往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或者比别人的价格低,或者质量、性能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会有这种良性循环的重复建设呢?根源是企业的预算是硬的。硅谷每年有几百家新的企业出现,但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破产、关闭,这就是淘汰机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重复建设之所以成为我们关注的的焦点,问题的本质在于计划体制下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他们受软预算约束。所以在软预算约束没有得到根治的同时,中央政府只好限制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业上项目,在这一个意义上有一定道理。 但是这样限制重复建设治标不治本。这会形成恶性循环:给定没有可信的破产机制的情况下,你就必须限制重复建设。你限制了重复建设就限制了竞争。没有了竞争又反过来使得约束硬化不可信,激励也不可信。所以就走到死胡同里了。这是计划经济的通病。解决这个问题,临时办法是要下项目。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是要有一套很好的激励、约束、竞争机制,这是问题的本质。而一旦这个机制建立了,市场经济应有很多重复建设,大量的进入和大量的退出,最后淘汰出来的是真正效益高的企业。对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问题症结所在,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而不应该仍然用计划经济的看法、办法来向市场经济过渡。 五、总结 对市场机制的理解不应当仅局限于资源配置,虽然它十分重要。我们还应该看到供给与需求背后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这是市场经济为什么有活力的根本原因。 当前,激励和约束都应该强调。我们改革历程中前15年通过放权让利的形式,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应该肯定的。在过去5年中,对金融约束的加强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在这两个阶段都有偏颇。在前15年缺乏对约束的强调;在过去的5年,比较偏颇地强调管理和约束,对于激励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放权让利的方向没有错,第一调动积极性是对的,第二在当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时连市场经济的目标都没有确定,还能谈什么规范化呢。现在我们应该搞规范化、制度化。但是其目的是两个:一是要调动积极性,二是要建立约束机制。抛开这两个中任何一个都不行。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时特别应当关注激励问题。可是近年来,一些部委打着规范化旗号不知创造了多少个资格证和许可证。电视台是以正面报道的,可我觉得这是很有问题的。有些证是应该的,但大多数的证纯属限制竞争和设租,限制人的经济自由,扼杀积极性。盖茨和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都是中学毕业,如果都要工程师证的话,还有没有今天的微软和苹果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认识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给人经济决策的自主权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老话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着无限的积极性。窒息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是我们干部的思维方式。 我国20年来经济搞的好,一是归于稳定,二是归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给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非常大的激励。我们不能否认这个本质上的东西,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很多东西应该规范化,但不能本末倒置。搞规范化也好,搞制度化也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为了人对其经济行为负责。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不能说我们确定了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大事告成了。事实上市场经济有运行得好的,也有运行得糟的。重要的是看那个经济有没有动力,有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是不是有竞争的环境。这就牵扯到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诸如经济决策过程是分散的还是集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干预市场的形式等等。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使我们必须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加以思索,以提高对市场体制的较为完整准确的理解。
个人分类: 公平|3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的无形资产还在吗
pkuzeal 2009-3-2 15:52
关于无形资产的概念,目前业界尚无标准的定义,各国也众说不一, 如要从会计学界的角度。 美国会计学界认为: 无形资产是非实物的经济资源,其价值是依据被授予的权益和其他将要得到预期收益来确定的。 日本会计界认为: 无形固定资产是同有形固定资产相对立的概念,其包含(1)没有实体的的资产,(2)有超过一般同行业企业的收益能力的资产价值,(3)有偿取得。 中国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11月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企业会计准则》的表述为: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对于无形资产, 最经典一则故事就是美国可口可乐的老板夸下的海口, 哪怕公司一夜间被大火烧为灰烬, 第二天各大银行就会主动上门来向公司贷款,因为该公司还拥有价值几百亿美元的无形资产仍然存在,丝毫无损。 这些无形资产包括,价值360亿美元的商标, 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包装瓶外观专利权以及饮料的配方(商业秘密)。 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均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比如: 万宝路、柯达、雀巢、麦当劳等, 就来香港专卖汤类的店铺阿二靓汤都有数百万港币的价值。 随着无形资产逐渐被我国政府和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认可。一时间,青岛啤酒、三九胃泰, 同仁堂、等纷纷通过评估得出数亿乃至数十亿商标价值。 但同时还是有大部分企业无形资产意识淡薄, 处于朦胧状态, 主要表现在: l 忽视无形资产价值 有些企业没有把无形资产当作企业的资产,误认为没有价值。 甚至部分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无形资产一栏还是空白,这直接导致企业在私有化,合资合作中无形资产被大量无偿使用 l 有些企业引进无形资产不注重其特征,买入过去的专利,遭受损失; l 有些企业在引进生产线,技术的时候不创自己商标,而是拖着洋尾巴造成商品只能在国内销售,也拱手相让出来国内市场; l 一些企业长期缺乏商标等注册,待发生纠纷后才发现商标已被注册,只能重新注册或花重金买回; 就拿 上海婚庆公司 界上两个知名的婚庆机构琅琅嫁日和琅琅礼仪两个品牌,因为双方均有比较识别率比较高的琅琅两字,且均由知名主持人创立的婚礼服务机构, 众多新人往往不能区分,因为双方均在婚庆市场上有相当口碑。而前者是在商标局和工商局均有注册
个人分类: 未分类|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