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未解之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千年法老不懂诅咒,掘墓者却仍相继离奇死去?
热度 1 beckzl 2017-7-10 22:04
“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1923年4月23日,法老图坦卡蒙陵墓挖掘工作的资助人 卡纳冯伯爵 在旅馆中神秘去世。 英国的各大报刊相继报道了这起离奇的事件。 报道中称,卡纳冯伯爵在法老陵墓被发掘不到半年内,左脸被奇怪的蚊子叮咬。 他在刮胡子的时候不小心刮破的这个凸起的疙瘩,随后便高烧不退,几天后就一命呜呼。 更离奇的还在后头,据检验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医生说,法老的左脸颊有一处疤痕。 这个疤痕与卡纳冯伯爵被叮咬的位置完全一致! 第五代卡纳冯伯爵,乔治·赫伯特 卡纳冯伯爵去世的当天,开罗还发生了全城大停电,他生前在英国养的狗也离奇死去。 之后,除了卡纳冯伯爵外,先后有22名参与图坦卡门陵墓发掘工作的员工在3年内相继死于意外。 这便是骇人听闻的 法老诅咒 传说。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说法都是出自近百年前的各大报刊,并非来自于地摊文学的杜撰。 但即便如此,事实的真相与报道之间就不存在偏差了吗? 非也,要理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当年发现图坦卡蒙陵墓的大新闻说起。 … 20世纪初,是一个全球性侵略和掳掠的时代。 资本主义帝国疯狂殖民,资本家们疯狂压榨,所有人都没能逃过时代的魔爪。 就连躺在陵墓中安静的古埃及法老们也没能躲开这个野蛮的时代。 位于尼罗河西岸沙漠的帝王谷,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法老和贵族的主要陵墓所在地。 这里也是千百年来盗墓贼们最向往的地方。 到20世纪,几乎所有在帝王谷的法老陵墓都已经被盗墓贼掘光了。 只剩下那位英年早逝的年轻法老图坦卡蒙。 图坦卡蒙九岁继位,不到二十岁驾崩,在位时曾终止前王的宗教改革,将首都迁回底比斯。 这些史料,考古学家从史书和寺庙浮雕上已经熟知。 可是却从来没有人能找到他陵墓的入口。 从1902年开始,美国富有的业余考古爱好者戴维斯开始在帝王谷开展发掘工作。 美国富商戴维斯 戴维斯雇佣了一批考古人员,在帝王谷内发现了一座小型矿坑。 其中散落着大量的瓦罐,瓦罐里塞有亚麻布、已经破损的泥质印章、麻布袋、木屑、干花和大量碎瓶子等。 这些物品被送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经过鉴定,确定其中的一些物品是制作木乃伊的工具。 并且泥章和亚麻布碎片上都写有图坦卡蒙的名字。 随后戴维斯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座简陋的小型陵墓,他认为那就是被盗过的图坦卡蒙陵墓。 戴维斯坚信这就是那个隐藏极深的法老陵墓,多年的努力也换来了功德圆满,因此也放弃了原本在帝王谷的考古特权。 1914年的帝王谷 实际上被发现的那些物品和小陵墓也许不过是一些工匠的安葬之地。 之后帝王谷的考古权被英国贵族, 第五代卡纳冯伯爵,乔治·赫伯特 取得。 卡纳冯伯爵 卡纳冯伯爵当时因病在埃及修养,受到考古热潮的影响,渐渐成为了一名考古爱好者。 像美国人戴维斯一样也开始雇佣专业的考古人员,即是后来名扬世界的 霍华德·卡特 。 霍华德·卡特 虽然卡纳冯伯爵与考古队两人都相信戴维斯的说法,但卡特心中还是抱有隐约的希望。 卡特本人制定了极其详尽的考古计划,但直到1922年初都没有任何可喜的成果。 近5年的挖掘工作让伯爵的财务状况陷入了困境,已经不能支持更多的挖掘工作了。 但卡特还是强烈建议再过坚持一个季度的挖掘,并表示如果没有任何发现,经费由自己承担,卡纳冯伯爵同意了。 霍华德·卡特在帝王谷 很快他就会为自己的心软而感到庆幸,挖掘的工作因一个意外发现而变得豁然开朗。 工人在清理拉美西斯陵墓挖出的碎石时,无意中发现了通往陵墓的第一级石阶。 随后经过进一步的清理,石阶通向了一个由巨石封住的门廊。 移开巨石,出现了第二个门廊,上面刻有图坦卡蒙的名字,这是令人振奋的发现。 图坦卡蒙墓室解构示意图 但卡特并没有贸然闯入,而是迅速发了一份电报通知卡纳冯伯爵。 伯爵闻讯后,迅速赶来埃及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发现。 由于之前遭遇过车祸,卡纳冯伯爵的身体极度虚弱,此前都是躲在远处视察考古工作的。 这次发现的图坦卡蒙陵墓让他忍不住亲自与卡特一同进入陵墓。 蹊跷的事随着他们的闯入开始出现。 图坦卡蒙陵墓被打开的同一天,卡特养的金丝雀意外死去,据说是被眼镜蛇咬死的。 这只本被挖掘工人当作吉祥物的金丝雀被象征法老的眼镜蛇所杀,在很多人看来正是法老诅咒应验的前奏。 随后,传说考古队在陵墓前厅的两座高大雕像的背后发现了用楔形文字写的警告:“我是图坦卡蒙国王的护卫者,我用沙漠之火驱逐盗墓贼。” 而在图坦卡蒙棺椁附近有一块铭碑,上面写着哪句著名的话:“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次年,在闯入法老陵墓的4个月后,卡纳冯伯爵被一只蚊子叮咬。 随后身体每况愈下,发起高烧,最终因为肺炎离开了人世。 当天开罗全城停电,持续了5分钟。 卡纳冯伯爵去世的第二天,各大关注法老陵墓挖掘工作的报纸几乎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件事。 这些报道的标题大多都提到了 “法老的诅咒” 、 “法老的复仇” 等耸人听闻的字眼。 随后越来越多的陵墓考古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被报道,通用与法老的诅咒扯上关系。 美国铁路业巨头乔治·杰戈德,走进了图坦卡蒙的陵墓,仔细地参观了一遍。 但第二天杰戈德便无缘无故地发起了高烧,并且就在当天夜里猝死。 法国埃及学家乔治·贝内迪特在参观了图坦卡蒙陵墓之后摔了一跤,这一跤就要了他的性命。 纽约时报关于乔治·杰戈德去世的报道 同年,勒·弗米尔教授在参观了图坦卡蒙陵墓后的当天晚上,就在睡梦中死去。 英国实业家乔尔·伍尔,他在参观之后发起了高烧,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第一个解开裹尸布,并用X光透视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解剖学专家齐伯尔特·德利教授,才拍了几张X光片就发起了高烧,身体急剧地衰弱下去。 他不得不带病回到伦敦,第二年就死了。 各种关于图坦卡蒙陵墓考古人员意外死亡的报道 被报道死于法老诅咒的人数多达22位,似乎没有人能摆脱死亡的命运。 然而首批进入图坦卡蒙陵墓的人员中非正常死亡的只占了5%左右。 打开陵墓时,在场的26人中,只有6人是在10年内死去的。 参与开棺仪式的22人中,只有两人去世,而亲眼见过木乃伊的10个人,在30年代仍然活着。 考古队部分初始成员 实际上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所谓的咒语铭文真的存在,开罗的停电也并非小概率事件。 之所以会有这些危言耸听的报道出现,除了卡纳冯伯爵意外去世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当年卡特对外宣布发现了图坦卡蒙陵墓后,英国的泰晤士报花了5000英镑买来了陵墓挖掘的独家报道权。 几乎所有媒体的新闻和图片都靠泰晤士报施舍。 他们被拦在陵墓外,无法获得第一手资讯,这样的行为引起了许多媒体的严重不满。 于是,为了能抢占市场,很多媒体开始报道一些考古的花边新闻。 甚至迎合大众的口味凭想象力捏造了许多故事。 这些媒体打擦边球的水平也实在是高,报道中声称去世的人都是确有其事。 只不过大多正常死亡的案例都被隐瞒了生前的健康状况,死因也被添油加醋地大肆渲染一番。 还有些不过只是同名不同人,与法老根本没有任何关联,也被硬生生地被当成是死于法老诅咒的考古人员。 若法老的诅咒真的应验了,那为何考古队的领队卡特 64岁时 死于癌症,超过当年的人均预期寿命。 另一位亲手将图坦卡蒙木乃伊肢解并取出的医生道格拉斯·德瑞也在那之后活了几十年。 至于传说的源头卡纳冯伯爵,实际上死因也并不算离奇。 他早在发现图坦卡蒙陵墓之前就已经十分虚弱,死于感染也实属正常。 卡纳冯伯爵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几千年前的墓室中存在不少例如黄霉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 卡纳冯伯爵的死因也许就是墓室中这些微生物所造成的。 奈何真相不如离奇故事来得吸引人。 菲利普·范登伯格的通俗小说作品《法老的诅咒》 之后的各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大量关于木乃伊诅咒的题材不断涌现。 掀起了一股神秘考古风格的热潮,著名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电影便是其代表。 电影《印第安纳琼斯》片段 得益于人民强大的创造力,图坦卡蒙这位在位仅仅9年几乎没有功绩的法老,成为了最知名的古埃及明星。 图坦卡蒙木乃伊 功绩千万不如葬得好,法力千年不如谣言高。
575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体不会自燃,你所看到的不是意外就是谋杀
beckzl 2017-6-22 23:30
1853年,英国著名的批判主义文学家狄更斯出版了自己最长篇的作品之一,《荒凉山庄》。 纵然,这部揭露英国司法黑暗的小说被认为是狄更斯的最高成就。 但在其一众优秀的代表作当中显得有些暗淡。 狄更斯小说《荒凉山庄》又译《萧斋》 今天《荒凉山庄》却被不少超自然现象爱好者乐道,其原因来自于书中提及的人体自燃现象。 在狄更斯的笔下, 象征邪恶的废品收购商人克鲁克以莫名的自燃结束了生命。 为此,狄更斯还遭到了当时不少社会名士的炮轰,称其宣扬迷信。 实际上,他也不过是想表达邪恶最终必定自我灭亡,为何偏偏选中了吊诡的自燃? 小说中克鲁克自燃的插画 狄更斯的特殊癖好并不是无中生有,在他的时代,人体自燃事件算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人体自燃现象似乎集合了所有的“未解之谜”的完美特征。 它悠久、神秘、惊悚、匪夷所思,却又有迹可循,让人永远在寻找那个合理的解释。 溯本逐源,最早关于人体自燃事件的记录出自17世纪一位学者的描述: 1470年,一个意大利人在家中饮酒,当晚发生了离奇的自燃现象,酗酒者因此而亡。 另一个案例称在1725年,法国莱茵一户人家嗜酒如命的女主人米勒被发现烧死在厨房火炉旁。 遗体面目全非,只剩下部分头颅、下肢以及少许脊椎。 更权威可信的报告在18世纪出现。 英国的《伦敦哲学学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人体自燃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描述:1731年,62岁的伯爵夫人班迪(the Countess Cornelia Bandi)吃过晚餐之后,心情不畅,随后在女仆的陪同下回卧室就寝。 翌日,家中女仆惊恐地发现女主人竟化为了一滩余烬,一个大活人被烧得只剩下部分头颅和四肢。 同时房间里弥漫着奇怪的油烟味,窗户上留有油腻且令人作呕的黄色液体。 最终,报告中将原因归咎于酒精。 不难发现,这些被认为死于自燃的受害者都有很明显的共性。 他们的躯干几乎都被烧成了灰烬,只剩下部分四肢与头颅。 我们知道就算是火灾中的遇难者遗体也不过被烧得蜷缩焦黑,从未听说有化作灰烬,还能留下残肢。 吃过烤鸭烧鸡的人都知道,在火炉里最先烤焦的一定是四肢的尖端处,四肢残留躯干烧尽实在是蹊跷。 除了死状奇特之外,自燃现场除了与被害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外,并没有其他可燃物被引燃。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自燃案件都只在事后才被发现,从未有人亲眼目击。 综合来看,这些案件并不是由周围环境起火造成的,更像是人体变成了燃料。 也许秘密来自于这些受害者体内的某些特质,那会是什么呢?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医生林斯利调查了1692年至1829年间发生的19起人体自燃事件。 发表在《记录和疑问》杂志上,并总结了受害者的特点: 长期酗酒者和沉迷酒精者。 显然林斯利医生把矛头指向了酒精。 其实当时酒精导致人体自燃发生的说法十分流行,甚至有作家认为自燃就是上天对酗酒者的惩罚。 真的是酒精造成了这一系列的神秘现象吗? 很幸运,在那个时代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备科学精神的学者,德国的大化学家李比希就是个典型。 之前狄更斯被炮轰之事就有李比希的一份“功”,对于酒精导致人体自燃的说法他当然不会赞同。 但是科学家不会信口胡诌,还是要靠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冯·李比希 李比希将大量酒精注射到老鼠体内,并做燃烧实验。 结果,即使老鼠体内的酒精含量达到70%,也并没有变得更容易被点燃。 李比希的实验确实 证明了体内酒精含量高并不是人体自燃现象的原因。 但是受害者中酗酒者比例极高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关联。 一个在人体自燃中幸存下来的特殊案例或许能带我们接近真相。 意大利牧师贝多利曾周游全国,某天正好在来到姐姐在的城市,就在那借宿。 当晚,牧师向姐夫要了一条手帕,说是衣服磨得肩膀难受,想垫一垫。 他姐夫将手帕送到房间便离开了,留他一个人在房中祷告。 可没过多久,牧师发出了痛苦的呼救声,众人冲进房间,只见牧师全身被火焰包围,痛不欲生。 火焰消退后,牧师的右臂被烧得面目全非,肩膀与大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牧师的日子并不好过。 之后的几天里,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出现了异常的口渴、呕吐、抽搐等症状。 最奇怪的是他的主治医生形容他的身体发出了腐肉般的恶臭,坐过的椅子也留下“腐烂和使人恶心的物质”。 第四天,牧师在昏迷中死亡。 随后,他的主治医生将这个病例刊登在了1776年的佛罗伦萨学报上。 这个人体自燃案件显得有些特殊,除了受害者没有当场死亡外,他的身份也十分特别。 作为牧师他不会与其他多数受害者一样是酗酒者,但他身体的症状暴露出了很多线索。 口渴、呕吐、抽搐、气味恶臭,这些症状在今天看来极有可能是糖尿病所导致的酮症。 酮症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或糖类摄入不足,脂肪大量分解代谢,产生并堆积丙酮等酮体物质,引发中毒。 在胰岛素问世之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死于酮症。 不过,酮症的病因不止糖尿病一种,除了最常见的饥饿性酮症外,还有一种 酒精性酮症 ,多发于长期酗酒者。 这可能不是巧合! 酮症所产生的酮类物质都是易燃物,尤其是丙酮,易燃性并不亚于酒精。 有人尝试过用浸泡了丙酮的生猪做燃烧实验,据说最终的效果与那些自燃现场如出一辙。 而残存的四肢也有了新的解释,是因为这些部位脂肪含量较低,囤积的酮类物质较少,所以没有成为灰烬。 那么,人体自燃之谜解开了吗? 并没有。 实际上即使酮症假说成立,也只解释了人体如何在普通环境中燃烧成灰烬的问题。 而真正被神秘现象爱好者们重视的是人体如何自发地燃烧。 要调查清楚这个问题,光靠历史久远只有文字记录的案件是远远不够的。 在现代刑侦技术发展起来后发生的案件会更有参考价值。 1951年7月2日,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圣彼得堡发生了一起最为著名的人体自燃案件。 当天一早8时,房东卡宾特夫人收到了发给租客里瑟的一份电报。 她走到里瑟的房门前正准备敲门,却发现一股热浪涌出,房门的把手也被烤得滚烫。 里瑟女士 房东惊慌地以为房间失火了,连忙大喊救命,两名路过街道的油漆工跑来帮忙打开了房门。 结果迎接他们的是比火灾还要令人惊恐的画面。 67岁的寡妇里瑟被烧成了灰烬,就像是在焚尸炉里烧出来的一样,但却剩下一只穿着黑拖鞋的脚似乎没有被火焰毁灭。 房间里的大量物品也被火焰的高温影响,天花板被熏黑,蜡烛和塑料杯子也都融化了。 里瑟自燃现场 这件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起火原因也众说纷纭。 有的说里瑟是被人用高温喷灯谋害的,有的说是因为吃了爆炸物被炸成灰,甚至都提到了球状闪电。 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 烛芯效应 。 人体的脂肪约在250摄氏度便会开始燃烧,当衣物着火时,皮肤绽裂露出脂肪。 脂肪被高温烤化又渗入衣物,此时衣物就像是蜡烛中的烛芯,脂肪则扮演蜡的角色。 这样的状态可以很稳定地保持12个小时或者更久,足以将骨头烧成灰烬。 至于四肢等没有衣物包裹的部位则很可能保存完好。 引发烛芯效应仅仅需要一根蜡烛或者一个未熄灭的烟头。 里瑟太太的案件若以烛芯效应解释起来并不复杂。 案件发生的前一天晚上,里瑟的儿子曾来探望她,并在8点30分左右离开。 当时里瑟已经吃下了两片安眠药,并准备再吃两片。 9点左右,房东太太透过窗户看到里瑟坐在沙发椅上吸烟,之后再见到她就已经是一滩灰烬了。 整个案件实际上并不神秘,也许就是里瑟在沙发上睡着了,没抽完的香烟落在衣物上,引发了烛芯效应。 只是神秘现象爱好者们往往选择性忽略这些细节和线索,他们更愿意相信那就是恐怖的人体自燃。 那些有两三百年历史的陈年旧案实际上也都有明确的线索。 法国的米勒太太喝着酒在火炉旁被烧成灰烬,伯爵夫人班迪灰烬旁的一盏油灯中的油不翼而飞。 当然,所谓的人体自燃事件也并非全是意外。 烛芯效应也是谋杀案当中毁尸灭迹的一种高效手段! 1991年,美国俄勒冈州梅福特市附近的一座树林中,两名徒步者发现了一具正在燃烧的女尸。 女尸趴倒在地面,体型肥胖,胸部和背部有被捅伤的痕迹。 等到警方赶到,女尸已几乎被烧毁,脊柱和盆骨烧剩灰色粉末。 凶手在女尸的衣物上泼洒了一品脱的烧烤启动液,点燃后引发了烛芯效应,足足燃烧了13个小时才被发现。 7年后,加州犯罪学学院的哈案教授在BBC的一个电视节目上验证了烛芯效应。 他将大小与人体相当的死猪包裹在棉质的毯子里,撒上少许汽油并点燃。 汽油在3分钟的时候就燃烧殆尽,随后毯子裹着死猪继续缓慢燃烧。 燃烧期间火势较弱但稳定,产生的热量并不大,旁人几乎不受影响,房间的其他物品当然也一样安全。 最终裹着毯子的死猪燃烧了4个小时,被人为扑灭了。 经检查约有一半的猪肉被烧毁,甚至部分骨头也被烧成了灰烬。 1998年,BBC的QED节目上,烛芯效应实验 实验证明了烛芯效应的确能实现人体自燃的效果。 那也就不难想象两三百年前的“人体自燃”是如何发生的。 或许是意外点燃了身上的衣物,或许是凶手想要点燃房屋毁尸灭迹。 无论如何最终都阴差阳错引发了罕见的烛芯效应,提前几个世纪享受到了高级焚尸炉的待遇。 人体真的不会自燃,你看到的不是意外就是谋杀。 只是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种神秘未知的解释,几百年来选择性忽略细节,添油加醋继续传播。 他们拥抱了神秘,享受的是在未知中人人都无法接近真相的平等。 也许他们醒着,也许他们在装睡。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永远也无法用科学证明上帝并不存在。
6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种不明飞行物超出了人类的认知,但真相却简单得让人怀疑智商
热度 11 beckzl 2017-4-22 23:10
UFO,所谓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激发好奇心的事物了。 70年前,罗斯威尔地区传出飞碟坠毁事件,美国军方反应异常地紧张。 让全世界的吃瓜群众都开始相信地球上的确有外星人的存在,甚至认为美国高层与外星人有过沟通。 而被发现的UFO正是这些外星智慧生物的飞行器。 罗斯威尔事件发现的UFO残骸 此后,无数人前往罗斯威尔地区寻找外星人和UFO的蛛丝马迹。 可他们大多数人都无功而返,即使有传出的目击事件但也几乎没有确凿的证据。 别说是视频录像或者照片,哪怕是外星人或者UFO留下的一些痕迹也鲜有出现。 越来越多人开始怀疑所谓的不明飞行物,认为这些只是某些人想出名一手捏造出来的。 可是,在罗斯维尔事件发生的近50年后,又有了重大的发现。 同样在罗斯威尔,有人用摄像机拍下了一种神秘的棍状飞行物体,再次激起了轩然大波。 这种不明飞行物在世界各地都又发现,他们行踪诡异速度飞快,而且无处不在。 几千米的高空中有它的身影,深不见底的洞穴也有它的身影。 在火箭发射时,在从伊拉克现场传回的美军视频中,甚至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处处都有它。 就连在1910年的老旧照片上都有它的存在,这种飞行物简直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 可是,与所有其他的不明飞行物不同的是,这种棍状飞行物有众多的影像资料,但却从未有人声称亲眼目击过。 … 事情的第一幕发生在1994年的罗斯威尔地区。 一位美国的独立电视制作人朱斯前往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以南,期待能拍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大作。 结果自然是毫无收获,那一整天的天空干净得就像P10的屏幕一样,连涂层都没有。 不过,回到家中,朱斯在拍回来的视频里有了重大发现! 录像中的一小段画面显示,似乎有不寻常的东西飞过了天空。 经过反复地回放,他发现这是一种圆柱状的物体,飞行速度十分的快,只出现在一两帧的画面中。 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不明飞行物,朱斯把它命名为 “飞棍”(Flying Rod) ,并把这个消息公之于众。 起初,所谓“飞棍”的说法并没有得到什么关注,人们更多的是觉得荒唐,又或者是这个朱斯为了出名伪造了视频。 然而,就在同一年,另一盘录像带同样在无意中记录下了飞棍,而录像本身是为了记录极限运动。 那是在墨西哥的一个山谷,山谷深达1500米,越往深处空间越大。 也正因为山谷的奇特地貌,每年都会吸引来很多的特技跳伞爱好者。 而这一盘录像带正是当时专门拍摄运动员的特技动作的。 可没想到记录下了这诡异的物体——长条棍状还带着螺旋状的侧摆,在黝黑的山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这一段录像成功激起一些人的好奇,他们开始自发地调查研究,“飞棍”的说法病毒式地在世界范围内传开了。 而墨西哥的山谷录像在后来也成为了“飞棍”研究者眼里的经典之作。 更离奇的是,自从飞棍被大家所知,世界各地不断地爆出拍摄到飞棍的视频或照片。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种未知的飞行生物竟然就在自己的身边,但长久以来却从未被人注意,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飞棍行踪诡异,而且飞行速度极快,大多数的时速都在几十公里左右,最快的甚至能达到160公里每小时。 它们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有的小至10厘米,有的大于30米。 如果飞棍是一种生物,那它绝对超出了人类已有的认知水平。 会不会是某一些不明飞行物爱好者集体捏造,通过视频造假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个假设很快就被排除了,因为飞棍可不仅仅出现在民间拍摄的一些视频当中,人们在很多官方拍摄的视频中都找到了飞棍的身影。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来自美军的一段新闻视频。 视频拍摄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的晚间,一个飞棍十分唐突地闯入了画面。 随着电视新闻的播出,飞棍不仅被证实不是民间爱好者捏造出来的产物,也让全世界人民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甚至有人发现,古人在石头上留下的线条画中也有飞棍的存在。 还有人发现,一张拍摄于1910年的汽车比赛照片中,有飞棍在天空中划过。 就连国产电视剧《别了,温哥华》第二十集的23分52秒也有飞棍飞过画面! 飞棍究竟是什么?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可从结构上看并不像,它更像是一种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生物。 可如果说它是生物,总应该会死亡,死亡后的尸体却从来没有人找到过。 爱好者创作的飞棍想象图 有人说,这飞棍是高维度智能生物,人类的世界是三维的,我们凭肉眼自然无法观察到它。 只有摄像机才能捕捉到它偶尔映射在三维世界中的图像。 “飞棍大揭秘” 为了解开飞棍的谜团,多少人用光了下辈子的想象力也没有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面上有了更高级的摄像机,可以拍摄出更清晰更高精度的视频。 于是有人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在飞棍经常出没的地方用曾拍到过飞棍的摄像机守株待兔。 与此同时,在旁边架起一台高速摄像机,看看再慢镜头回放下能不能揪出飞棍的真相。 拍摄结果令人欣喜,摄像机再次捕捉到了飞棍。 然而,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中,那个诡异的棍状物体分明是一只小小的飞蛾! 这个无法否认的真相让人想骂娘,研究了十几二十年的飞棍竟然是飞蛾? 没错!这其中的原理还要从录像设备的起源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最早用上录像设备是电影行业,而电影的标准是每秒24帧画面。 胶片录像机是通过一个有开口的旋转圆盘当作快门,一张一张拍下每一帧画面的。 而这个快门上开口的角度,决定了底片的曝光时间。 当开口角度为360°时,相当于快门常开,那么对于每秒24帧的影片,每张底片的曝光时间就是1/24秒。 快门开角示意图 而一般的快门开角通常选180°,对应的底片曝光时间是1/48秒。 这个习惯延续到了现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影机的快门选择一般在1/50秒左右。 有一点摄影知识的人应该明白,1/50秒的快门速度并不算快,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会出现拖影。 飞行中的昆虫在这短短1/50秒的时间里足足能扑翼3至6次,划出一条弧线。 因此能在录像中留下看似拥有好几对翅膀或侧摆的长条状拖影,其他任何高速飞过的物体也同样会被认为是飞棍。 这也是为什么飞棍从未被人用肉眼发现过,只少量出现在照片中,而大量出现在视频里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飞棍和摄影机是同谋。 至于什么飞行速度超快、体型巨大,全都是因为对前景和背景混淆造成的。 原本飞行时速只有十几公里的小虫子,被误认为是在画面背景里的长达30米的巨大物体,其速度自然也会被放大数十倍。 飞棍事件的真相让很多人都怀疑自己的智商,如此常见的物体竟然被认作是什么未知外星生物。 其中的原因最初是受到了罗斯威尔地区自带神秘感的影响。 对于众说纷纭的事物,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最神秘最曲折最扑朔迷离的那一种说法。 这也是如今阴谋论观点大行其道的原因吧。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传感器的性能有了巨大的提升,人们拍摄视频时也不再局限于选用较低的快门速度。 飞棍也就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淹没在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当中,成为了因科技和思维局限造成的最大笑料。 这不明飞行物呐,当然要靠发挥想象,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啊。
12376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专题五 海洋未解之谜附十大诡异地域
luludaigua 2016-3-23 10:41
地球有 71 %的表面是海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海洋是水循环的起始点,又是归宿点,它对于调节气候有巨大的作用;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资源和廉价的运输,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正日益深入,但神秘的海洋总以其博大幽深,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思索。在此,谈谈几个未解之谜。 海洋形成之谜 可能 1 、原始地球形成后,随同岩浆喷出的还有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上升到空中并将地球笼罩起来。水蒸气形成云层,产生降雨。经过很长时间的降雨,在原始地壳低洼处,不断积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海水不多,约为今天海水量的 1 / 10 。另外,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带咸味,后来盐分才逐渐增多。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以及地质历史的沧桑巨变,原始的海洋才逐渐形成如今的海洋。这是第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可能 2 、海水来自冰替星雨。第一讲放过视频。 海洋的年龄有多大?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是很古老的,它几乎和地球的年龄一样古老。然而,近几十年人们对深海的考察研究发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那么,海底的年龄究竟有多大呢?科学家普遍认为,洋底是年轻的,其年龄最老超不过 2.2 亿年,和地球 45 亿年的寿命相比,洋壳的历史不过是地球演化史上最近的一章。科学家对海洋年龄问题的研究还在继续之中,人们对海洋的性质和年龄等方面的认识分歧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海洋是原生的,它早在地球的地质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存在了。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海洋是古老的,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看法。第二种看法认为,各大洋的年龄是不相同的,太平洋的年龄最古老,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而其他各大洋的年龄比较年轻,它们均在古生代末期或中生代形成。第三种观点是,世界各大洋的年龄都很年轻。根据陆地地壳的海洋化假说,世界各大洋都是在古生代的末期到中生代的初期于各大陆原来的地区产生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赞成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按照这种新概念,可以肯定地说,世界各大洋均在中生代形成。所以有“古老的海洋,年轻的洋底”之说。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都是无味的,可为什么海水是咸的呢?海水之所以咸,是因为海水中 3 . 5% 左右的盐,其中大部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钾、碳酸钙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么这些盐类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刚开始形成的地表水都是淡水。后来由于水流侵蚀了地表岩石,使岩石的盐分不断在溶于水中。这些水流再汇成大河流入海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盐分逐渐沉积,时间长了,盐类就越积越多,于是海水就变成咸的了。 海啸之谜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 千米以内、里氏震级 6.5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2004 年 12 月 26 日于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芮氏地震 9 级海底地震。海啸袭击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国,造成三十余万人丧生。海啸基本的防护措施有: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百慕大魔鬼三角 百慕大三角的具体地理位置是指位于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岛、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和圣胡安(波多黎各岛)这三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地带。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在这一海域里曾多次发生过飞机、舰船失踪的事件,因此,一提起这一海域,就给人留下十分恐惧的心理。 后来,人们把这一海域称作“百慕大魔鬼三角”。 海洋失踪大陆之谜: 1 、失踪的大西洲 大西洋中传说的一个岛,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传说的主要来源是柏拉图的两篇对话。 2 、失踪的姆大陆之谜 据乔治瓦特分析,姆大陆是一块东西长 7000 千米 . 南北宽 5000 千米,总面积约为 3500 万平方千米的大陆。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拥有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并在姆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姆帝国”。依据他的描述,姆帝国的城市都是石板大道和运河,宫殿墙壁上满是金属装饰。姆人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和航海技术还开辟了海外殖民地。 3 、藏身印度洋底的雷姆利亚大陆 到了印度南边的斯里兰卡,尤其是马尔代夫,“沉没”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了。小小的马尔代夫,全国的平均海拔高度仅为 1.2 米。住在岛上,感觉就是住在一块漂浮的草垫子上。如果真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首先“沉没”淹的就它了。站在马尔代夫讨论,印度洋沉没的文明古陆,可信性大大增强。 海洋自然之谜 1 、南极古地图 该地图是16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著名航海家、海军上将皮瑞·雷斯1513年绘制的。1929年,一组科学家在君士坦丁堡的故宫图书馆发现。这张古南极大陆地图只是众多羚羊皮地图中的一幅。人类发现南极洲是 1820 年的事。 2 、百慕大三角之谜 百慕大三角之谜自出现以来就众说纷纭,一些百慕大三角的旅行者们每次惊险回归后就报道了他们有关电磁的古怪经历:他们乘坐的船或者飞机会被一种奇怪的蒸汽所吞没,而后所有的仪器都失灵、紊乱了,莫名其妙的雾会在整个海面上升起,而当时的自然天气都不可能产生雾,也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这些电磁失常情况。。 3 、其他 死海之谜 (特殊性,人体漂浮) 地震海啸之谜(为何发生) 气体爆发之谜(尼斯湖水怪) 次声波之谜(死亡谷) 海底建筑之谜: 1 、海底壁画、坟墓和铁塔 大西洋中传说的一个岛,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传说的主要来源是柏拉图的两篇对话。 2 、海底建筑之谜 据乔治瓦特分析,姆大陆是一块东西长 7000 千米 . 南北宽 5000 千米,总面积约为 3500 万平方千米的大陆。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拥有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并在姆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姆帝国”。依据他的描述,姆帝国的城市都是石板大道和运河,宫殿墙壁上满是金属装饰。姆人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和航海技术还开辟了海外殖民地。 3 、海底人之谜 埃及亚历山大水下古城 泰国科万帕瑶湖底寺庙 古巴哈瓦那巨石废墟 海洋地形之谜 太平洋洋脊偏侧之谜  从全球海底地貌图中可以看到,海底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连绵不断的洋脊纵横贯通四大洋。根据海底扩张假说,洋脊两侧的扩张应是平衡的,大洋洋脊应位于大洋中央,但太平洋洋脊亦不在太平洋中央,而偏侧于太平洋的东南部,并在加利福尼亚半岛伸入了北美大陆西侧。显然,从加利福尼亚半岛至阿拉斯加这一段的火山、地震、山系等,难以用海底扩张假说解释其成因。那么,太平洋洋脊为什么偏侧一方?北美西部沿岸的山系、火山、地震等又是怎样形成的?这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北冰洋的海底扩张是否仍在继续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的,又存在广阔的大陆架,有人把它看成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即大西洋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地中海”。虽然北冰洋也存在大洋中脊:北冰洋中脊(南森海岭),但在整个北冰洋地区,火山、地震活动是很微弱的。本人曾作过统计:从 1900 ~ 1980 年间,北纬 70 °以北只发生了 40 次 6 级以上的地震,一般认为是北极厚厚的冰盖阻止了地震的发生,本人认为至少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赤道的离心力会使地球内部的能量向中、低纬度转移,从而削弱了两极地区的活动。而在南纬 70 °以南的地区,从 1900 ~ 1980 年也只记录到一次 6 级以上的地震。一般地说,任何快速自转的天体,其两极地区的活动均会受到削弱,太阳黑子活动主要发生在南北纬 35 °之间,亦可能与其快速自转有关。地球作为一个快速自转的天体,北冰洋的地震和海底扩张活动就不能不受到影响,从其地震、面积、无深海沟等情况判断,北冰洋的海底扩张即使没有停止,也是非常微弱的。 西太平洋洋底地貌复杂之谜  由于太平洋洋脊偏侧于东南方,在太平洋东部形成了扩张性的海底地壳:东太平洋海隆。但在太平洋中西部广阔的洋底,地貌复杂,存在着一系列的岛弧、海沟、洋底火山山脉和被洋底山脉、岛弧分隔成的较小的洋盆等,看来并不完全像是由海底扩张所产生的洋底地貌,而更像是古泛大洋洋底的一部分。因为海底扩张所形成的地貌,除了海沟、岛弧、沿岸山脉外,大部分应是较为平坦的、从洋脊到海沟一定倾斜的海隆地貌。虽然有人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但未有较公认、一致的看法。 阿留申岛弧之谜 阿留申岛弧是地震频繁的地区之一,令人感兴趣的是:阿留申岛弧向南弯曲,这种形状似乎显示有一种自北向南的力推动形成的,如史前冰川的推动等,另外,阿留申岛孤南侧的深海沟表明,太平洋的海底扩张对其它的作用是向北推进的,但从太平洋洋脊位置来看,太平洋洋脊伸入到北美大陆,南北向偏东分布,其扩张方向应是向西偏北,而不应向北,那么,阿留申海沟是如何形成的呢? 无震海岭与大陆平静山系的形成 一般认为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大陆边缘的山脉是海底扩张运动的结果,它们的成因可得到较完美的解释。但在各大洋中,还存在着许多无震海岭,它们与大陆内部的一些平静、古老的山系一样,仍未得到较为公认的解释。美国有人提出所谓“热点说”,试图解释无震海岭的形成,他们认为热点处火山活动的源地固定于板块之下的地慢深处,当板块移过热点上面时,随着热点处岩浆不断喷发形成火山,就可以形成一列沿着板块运动方向的火山脊或火山链,即无震海岭。不难想象,地球的内能通过大陆地壳要比通过海洋地壳困难得多。由于北半球大陆板块面积比南半球要大,而南半球的大洋板块面积比北半球的要大。因此,北半球的内能更多地受阻于大陆板块,通过地热流释放出来的内能就要比南半球少一些。这些受阻的内能在大陆板块下面积聚,并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向中低纬转移,当这些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冲破地壳,在一些地壳较薄弱的地带 ( 如板块边缘 ) 以火山、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南北半球各自释放的总内能应趋于均衡,即北半球通过地热流、温泉、火山、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的内能近似等于南半球通过地热流、温泉、火山、地震等形式释放出来的内能。由于北半球通过地热流释放的内能要比南半球少,其累积的能量就通过火山、地震、地热活动释放出来。这就是北半球为什么比南半球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我把这个推论称为南北半球内能释放均衡假说。 南北半球地震不均衡 有人曾对南北半球发生在 1900 年至 1980 年间 6 级及 6 级以上共 7936 次的地震作过统计,结果发现南北半球发生地震的次数是不均衡的:北半球共发生了 4634 次,南半球只发生了 3277 次,赤道发生了 25 次,北半球比南半球多四成以上。纵观世界火山、温泉分布图,亦可发现,北半球要比南半球多,这是什么原因?由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不均衡特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海陆分布情况可能影响到地球内能的释放。我们知道,温泉、火山、地震都是地球释放内能的方式,来自地热流的研究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地热流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最基本的形式,地球的内能通过地热流连续不断地经由地壳释放出来,地壳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最主要障碍,由地壳均衡假说可知,大陆地壳远厚于大洋地壳,又据有关资料显示,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5 千米,海洋地壳厚度仅为 6 千米。 海底生物之谜 赤潮成因之谜 赤潮是海洋受到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其直接原因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而引起的。赤潮,顾名思义,应当是红色的,但实际上,赤潮的颜色并不都是红色的,其颜色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是哪种海洋浮游生物。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深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由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有时竟不会出现明显颜色变化。据统计,能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上百种,其中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有 20 多种。一旦在海域内发生赤潮,会给海洋中生活的其他生物、给海洋环境乃至生活在这一海域沿岸的居民造成严重危害。高度密集的赤潮生物能将鱼、贝类的呼吸器官堵塞,造成大批鱼和贝类的死亡。这些被赤潮毒死的鱼或贝类在海水中继续分泌毒素,危害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赤潮生物的残骸,在海水中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局部海水发臭,恶化海洋环境。如果人食用了被赤潮污染的鱼或贝,还能造成死亡。因此,防止赤潮的发生是许多海洋科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 大白鲨之谜 综合该卫星系统去年获得的数据,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大白鲨并不只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海,更广阔的深海同样属于霸气十足的大白鲨的天地。一个取名为迪普芬的大白鲨是科学家重点观察的对象, 40 天之内,它从加州附近的浅海游到了 3800 公里以外的夏威夷。又过了 4 个月,迪普芬再次回到了它熟悉的加州浅海。是否雌性大白鲨还会向南方游得更远,现在还不能确定。至少科学家们推测,雌性大白鲨更倾向于独自在远离近海的南方产下幼鲨。 参考鲸和一些鸟类迁徙的习性,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年复一年地奔波在 南北迁徙 的路上。如果这个假设真能得到印证,更多未解的问题又会冒出来:比如大白鲨为什么要不辞辛劳南北迁徙?它们在千万里的海洋跋涉途中靠什么来定位?浩瀚的太平洋里哪些生物会成为它们旅途中的可口点心?…… 正如常年研究大白鲨的生物学家拜乐所说: 我们踏破铁鞋刚刚找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马上就会又冒出 4 个新的问题。这正是研究大白鲨的乐趣所在。 鲸的集体自杀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几十年来,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得出的结果也不一致。有人说,鲸自杀可能是鲸群中的领头鲸神经错乱而导致的结果。有的认为,鲸自杀可能是这群鲸患了某种我们人类还弄不清的疾病所致。还有人说,可能是鲸群追捕食物误入浅滩搁浅的缘故。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这些说法都不能使人信服。 为了揭开鲸集体自杀之谜,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荷兰科学家杜多克收集整理了 133 例鲸自杀的事例。他发现,鲸自杀的地方,在地球各个角落都有,通常是在低海岸、水下沙滩、沙地或是淤泥冲积地区的海角。鲸有精确的回声定位器官,发生自杀时,往往是因为鲸的测定方位器官受到干扰,以致导航系统发生困难而自杀的。 造成回声定位系统失灵的主要原因是遇到了缓斜沙质海底。另一个原因是鲸在捕捉食物时,由于声波系统紊乱造成的。俄罗斯的学者认为,鲸集体自杀的原因是出于一种保护同类的本能。据 1985 年美国科学家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从 212 例鲸和海豚集体自杀的事例分析,凡是发生鲸类自杀的地方,全都是磁场最弱的地方。 可怕的海怪 在 19 世纪的西方游记故事中,经常能读到有关海怪的描述。从本世纪的有关海怪的材料看,各处传来的消息差异很大。比如,有的消息说,海怪的脖颈上长着鬃毛似的东西,个头很大。又有的消息说,海怪的头像蜥蜴一样,个头并不很大。还有的说,怪物的身体呈圆柱形,外皮暗褐色。更为离奇的是, 1966 年美国的一位目击者称,他见到的海怪头部像牛一样,有长长的脖颈,没有角,也没有耳朵,两眼放射着令人恐惧的绿光等等。有人综合研究了一个时期发现海怪的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照古代生物资料看,海怪有可能是 1 . 6 亿年前的蛇颈龙,或是其他的古生物种。人们不禁要问: 1 . 6 亿年前的动物,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呢?事实上,考虑到海洋有着稳定的环境,某些古代生物生存下来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这一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过去人们所传的海怪,或许正是古代保存下来的 15 米长的蛇颈龙的一种。当然,这种古生物的数量非常之少,它们生活在稳定的深海环境里。不过,这仍然只是人们对海怪的一种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不意味着海怪之谜已完全解开。 南美火地岛:躺着骷髅头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风光:有个狮身人面象 南斯拉夫境内:熟睡的老猫 加拿大与美国阿拉斯加交接 处磅礴奔腾的巨大象龟 极光:长出一张贞子的脸 南美秘鲁:富兰克林的头像 下凡到人間的星星和月 北欧附近:死亡的武士 冰岛附近:天蝎座 新西兰南岛:不可思议的太极
13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四 人体未解之谜附十大地质奇观
热度 2 luludaigua 2016-3-16 09:53
你认为人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你对人体之谜有什么认识和困惑呢? 人为什么会做梦?我们为什么想吻喜欢的异性?为什么尴尬时会脸红耳赤?又为何唯独人类有青春期?问遍各学科的专家,你也不会获得答案。科学家的研究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帮助我们了解世间万物,但人类本身的某些基本行为却教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些谜团再熟悉不过了,它们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生活之中。英国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便列出了尚未破解的人类十大谜团。 1. 面红: 达尔文曾绞尽脑汁也无法解释为何进化令我们说谎时会面红,露出破绽。 另外,生物多数的身体机制都是对它们有利的,但把尴尬的感觉形诸脸上,既不能够在社交时使对方舒服、不能够产生任何性吸引力,所以面红的真正成因实在令人费解。 有人认为这会消解对抗,或是透过显露弱点而促进亲密关系;也有科学家认为,脸红是值得信任的表现,证明他没有说谎。 当我们笑时,会释放改善情绪的安多酚,看似理所当然,但一个长达 10 年的研究发现,笑是由平庸的言论所引发多于笑话,令这个谜团更谜。 2. 笑: 并非所有人类社会都接吻,所以不太可能因为遗传。 有理论指出,这是跟母乳喂哺的记忆有关。古人用口来喂儿童,以让他们断奶,这强化了分享唾液和快乐之间的联系。 有专家推断在接吻时会在潜意识中忆起吸啜母乳的快感、舒适、被爱感和安全感,但也有些结论指出:人接吻不过是因为喜欢分享口水。 3. 接吻: 并非所有人类社会都接吻,所以不太可能因为遗传。 有理论指出,这是跟母乳喂哺的记忆有关。古人用口来喂儿童,以让他们断奶,这强化了分享唾液和快乐之间的联系。 有专家推断在接吻时会在潜意识中忆起吸啜母乳的快感、舒适、被爱感和安全感,但也有些结论指出:人接吻不过是因为喜欢分享口水。 4 、做梦 表达潜意识欲望的弗洛伊德理论广泛被指不足信,而做梦被认为是帮助我们处理情绪,但我们为何看到奇怪梦境则仍未有合理解释。 5. 迷信: 奥巴马会在选举当天早上打一场篮球,“老虎”伍兹习惯在周日举行的高尔夫球赛上穿红色 T 恤。这些非理性的安慰习惯,估计人皆有之。 有科学家认为,迷信有一定的进化论解释:在面对困境时,它能加强我们精神世界的力量,哪怕这些怪异行为并无实际效用。而宗教则利用了这种冲动。 6. 青春期: 即使人类的近亲大猩猩,也不会经历骚动不安、难以预测的青春期。 有科学家估计青春期是进化而来,目的是在儿童与成人阶段之间加插一个缓冲时期,让脑部自我重组,以 适应成人生活;或者它的作用更实质一点,让我们好好准备如何做个合格的人。 7. 利他行为: 人之初,性本善?但现代研究认为,不问回报而付出,在进化角度上是怪异行为。 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类都有表现出无私的一面? 科学家指出,这可能有助构建团队关系或是纯粹出于快乐。但说到底,无私行动的根本都有利己的动因存在。 8. 艺术: 达尔文认为,艺术可能起源于雌雄淘汰。和他持有相同观点的科学家形容,人类的绘画、舞蹈、雕塑和音乐可相当于孔雀开屏,以展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潜在好伴侣。但在其他研究者眼中,艺术能帮助人类从更多角度看待事物,它也可以是传播知识或分享经验的工具。 9. 挖鼻孔: 挖鼻孔这种讨厌却又无可避免的习惯,四分之一青少年每天平均进行 4 次。 科学家亦曾试图研究它的目的何在,却徒劳无功;退一步说,即使鼻屎和鼻涕能吃得下去,但也没有营养可言。有解释认为,挖鼻孔会强化免疫系统。 10. 体毛: 人类体毛幼细、性器官毛粗厚,这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刚好相反。对该现象的解释尚无定论,现有的解释认为,这可能是阴毛有散发气味、保暖甚至防止因摩擦而令皮肤发炎的功效。 人体和大脑十大未解之谜 据《生活科学》 24 日报道,人类身体上的很多难解之谜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大脑是一个让人迷惑的器官,就像生和死、意识、睡眠和其他更多的东西,都是人类至今也没有解开的谜团。 1. 梦境 如果问 10 个人同一个问题——是什么引起做梦,你可能会得到 10 种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揭开这个谜底。一种可能是:做梦过程中通过刺激大脑分子间的信息神经键对大脑进行锻炼。另一个理论是,人们梦到白天不能顾及的任务和情感,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巩固思想和记忆。一般而言,科学家赞同梦境会在浅睡时发生的观点,他们称这一时期为雷姆期睡眠。 2. 睡眠 果蝇要睡觉,老虎也要睡觉,人类似乎永远也睡不够。这里讨论的是睡眠的话题,人的一生要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间睡觉。然而,睡觉的根本原因仍然像天马行空的梦境一样让人迷惑不解。但科学家也确实了解睡眠的一个重要方面:睡觉对哺乳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长期失眠能导致精神恍惚、幻觉,并最终引起死亡。睡眠的两种状态——深睡期 ( 眼球活动减慢 ) ,此时脑部代谢活动放慢;浅睡期 ( 此时会做梦 ) ,这一时期大脑活动活跃。某些科学家认为深睡期睡眠能让身体休息,保存精力,就像动物冬眠一样。浅睡期睡眠有助于把记忆的东西组织起来。然而这种观点没有得到证实,浅睡期做梦不总是与记忆有关。 3. 幻觉 估计 80% 的截肢者都体验过来自断肢的包括温暖、渴望、压力和痛苦等感觉,经历这种现象 ( 我们所知的“幻觉肢体” ) 的人,总是感觉到被截掉的肢体仍然存在。一种解释认为,断肢的神经区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好像缺少的肢体依然存在一样,继续向大脑发送信号。另一个可能是,大脑是一条传输“硬线”,它就像对待完美无缺的身体一样操纵残体——这意味着大脑仍然保存着肢体健全时的操纵蓝本。 4. 任务控制 大脑丘脑下部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uprachiasmaticnucleus) 或生物钟 (biologicalclock) 保持身体随着 24 小时的节奏运转。生理节奏引起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是:睡眠 - 醒来的循环,但是生物钟还影响着消化力、体温、血压和激素的产生。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增强光亮调节褪黑激素可以将生物钟向前或向后调整。最近人们不断争论,是否可以通过补充褪黑激素来帮助人们预防飞机时差——昏昏欲睡和飞机通过时区时产生的头痛感。 5. 记忆途径 人生的某些经历很难忘却,就像你的初吻。但是一个人要怎样把握这些私人情景呢? 科学家正在利用大脑成像技术设法弄清楚创造记忆和储存记忆的机械反映。他们发现大脑灰质内部的海马体能充当记忆储存箱的功能。但是这个储存区域的分辨能力并不强。对相同的大脑区域的刺激,可以让它产生真实的和虚假的记忆。为了把真实记忆从虚假记忆中脱离出来,研究人员提出根据背景回忆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果某些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 6. 取悦大脑 笑是人类最难理解的行为之一。 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开怀大笑时,大脑内部有三个部位变的活跃起来,它们是:管辖思维的区域,它让你获得笑料;运动区域促使你的肌肉运动;情感区域引出“轻佻的”情绪,让人露出笑容。但是为什么某人会因兄弟愚蠢的笑话而发笑,而另一些人会在看恐怖影片时咯咯大笑。约翰·莫利尔是威廉与玛丽学院幽默研究的先驱,他发现,笑声是对违反常规的不协调的故事的一个十分有趣的反映。幽默领域的另一个观点把笑看作向其他人发出这种行为很“有趣”的信号的一条途径。从而可以看出:笑让我们感觉更好。 7. 天生与营养 我们的思想和个性是否是由基因或环境控制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 科学家建立了一个让人信服的证据体系,证明它可能是受其中之一控制或者是由两方面同时控制。研究个体基因的能力显示出我们对很多人类特性无法控制,然而在很多领域,同辈人面对的压力或接受的教育会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将做什么产生深远影响。 8. 死亡之谜 长命百岁是电影中才会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变老? 你出生时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工具箱,体内充满各种抵抗疾病和修复创伤的机制,也许你认为,仅凭这些就能让你抵抗关节僵硬和其他疾病。但是随着我们不断变老,身体的修复机制渐渐失去往日的功效。事实上,你的身体恢复创伤和压力的能力正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下降。 人的老化被分成两个种类的学说: 1) 像人类的其他特征,变老可能是人类遗传学的一部分,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人类有益。 2) 以最不乐观的观点来看,变老不是有意图的,人的一生中细胞不断受到损害从而引起人体老化。大量研究人员认为,科学将最终推迟变老速度,使人类寿命至少可以达到预期生命期限的两倍。 9. 人体冷冻 要求长命百岁可能并不现实。但是一个被称作人体冷冻学的新领域将会让某些人死而复生。 人体冷冻学中心如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工基金会” (AlcorLifeExtensionFoundation) ,在充满液态氮并且温度为华氏零下 320 度 (78 绝对温度 ) 的刺骨的容器中储藏死者的遗体。这个想法的目的是,死于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的人在将来发现治愈方法后可以通过解冻让他们死而复生。最近,棒球传奇人物泰德·威廉姆斯被储存在阿尔科的一个冷藏柜中。像其他人体“冰棒”一样,威廉姆斯被头朝下放置。这种放置方式的好处是,如果容器发生泄漏,大脑仍能保存在冰冷的液态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具被保存的尸体重获新生,这是因为这种让人重获新生的技术还不存在。举例来说,如果尸体没在适宜的温度下解冻,人体细胞就会结冰,导致受损破碎。 10. 意识 清晨一觉醒来,你可能就已经意识到太阳刚刚升起,听到一些鸟儿在枝头欢快的鸣叫,甚至清新的空气轻拂你的面颊,你会感到一有幸福感。换句话说,你是有意识的。 这个复杂的话题从一开始就困扰着科学界。最近,神经学家才把意识作为一门现实的研究课题。 十大地质奇观 Geological Wonders 菲律宾巧克力山 Chocolate Hills 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 Bohol )中部,卡门( Carmen )附 近一处自然奇景。由 1268 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的巧克力山,高度介于 40 到 120 公尺之间,居高临下,好像一个个堆放在地上的干草堆。每 到夏季,“干草堆”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 在大地上,巧克力山这个叫人垂涎欲滴的名字由此而来。 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狱之门 Hell Gate 1971 年,地质工作者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达瓦札发现一处巨大的天然气地下贮存库,于是就了挖掘工作。这个大洞就是开采该地下天然气时其钻探塌陷后所留下的这个巨大的坑洞。为防止有毒气体泄露,钻探队员点燃了此处,并且一直昼夜燃烧至今,没有停息。于是,这个天然气坑有“地狱之门”之称。 爱尔兰巨人堤 Giants Causeway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东北海岸,看起来就象巨型石阶,把它叫做“巨人之路”再恰当不过。它是一座古老火山喷发的产物。这些玄武岩柱乍看像四方形,其实大部分都是六角形,不过也有一些是四角形、五角形甚至六角形的。最高约为 12 米。悬崖上部分凝固熔岩达 28 米厚。 2005 年被列为英国第四大自然奇观。 撒哈拉之眼 毛里塔尼亚 Eye of the Sahara 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有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地貌,直径为 30 英里,这就是有名的“撒哈拉眼”。最初人们以为是陨石落下地面形成的,但后来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面隆起并受到侵蚀的产物,至于圆形的成因仍然是个谜。 伯利兹城的大蓝洞 Great Blue Hole 这个完美的大蓝洞位于洪都拉斯伯利兹海岸附近,是一个水下陷洞,洞宽为 1000 英尺(约 305 米),洞深 400 英尺(约 123 米),形成于冰河时期的石灰岩深洞,是传说中的地理学奇景,冰河时期是它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让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如今它是旅游者的圣地,潜水者的天堂。 亚利桑那州羚羊峡谷 Antelope Canyon 羚羊峡谷( Antelope Canyon ) , 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知名的摄影景点。其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北方,最靠近的城市为佩吉市 (Page, Arizona) ,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份,称为上羚羊峡谷 (Upper Antelope Canyon) 与下羚羊峡谷 (Lower AntelopeCanyon) 。 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之间的狼丘 The Wave 在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的狼丘 (Coyote Buttes), 隐藏着一个名叫 The Wave 的大自然砂岩雕塑艺术品。中文里 Wave 是波浪 , 波涛的意思 , 确切地表示了这个景观的特点 , 在不到 200 平方米的山间缝隙中 , 血红的砂岩如海浪翻腾 , 刚和柔的奇妙结合 , 令人叹为观止。 墨西哥“水晶洞” Crystal Cave of the Giants 墨西哥奇瓦瓦的奈卡矿( Cueva de los Cristales )又被为“水晶教堂”,包含着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水晶体——长 36 英尺的半透明石膏柱。这个洞穴位于地下 950 英尺处,蕴藏着大量的铅、锌、铜、银和金,蜿蜒在地下长达 0.5 英里。在奈卡矿更深处水晶洞里,石灰石岩空穴中呈现一个马蹄印外形,宽 30 英尺,长 90 英尺。 2600 万年前,奈卡山脉出现火山活跃,布满了高温硬石膏灰。当山脉之下的岩浆冷却,以及温度下降,硬石膏便开始溶解。硬石膏缓慢地将水和硫酸盐、钙分子浓缩,数百万年以来沉积在这个洞穴里,进而形成了巨大透明石膏水晶体。 巴西蓝湖洞 Blue Lake Cave 巴西马托格罗索地区拥有很多神奇的地下湖泊。世界著名的“蓝湖洞”就是其中之一。其内部的钟乳石、石笋数不胜数,更有美不胜收的辽阔无边的蓝湖令人赞叹不已。蓝湖各种各样的地质风貌令人叫绝,内湖深蓝色的水更使游客留恋忘返。 澳大利亚波浪岩 Wave Rock 波浪岩的构成是经过长期风沙雨水侵蚀加上每天白天晚上剧烈的温差而慢慢产生出整个波浪的形状。在波浪岩表面上的线条是被含有炭和氢的雨水冲刷时带走表面的化学物质﹐同时产生化学作用﹐因此在波浪岩表面形成黑色﹐灰色﹐红色﹐咖啡色和土黄色的条纹。在偏西的阳光照射下,线条颜色最鲜明的时候,波浪造型更加栩栩如生。 波岩石的附近还有澳洲的原住民 (Aboriginal) 遗留下来的史前壁画。
40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专题三 神秘地核:向下挖6000千米能看到什么
热度 1 luludaigua 2016-3-15 14:35
1/14 北京时间8月18日消息,据英国BBC报道,人类早已统治地球,我们征服了高山、深海、天空甚至登陆了月球。但我们唯一没去过的是地球核心。地球中心点位于地下6000千米深处,即使是地核最外部分也位于地下3000千米深处。目前人类在地表进行的最大地上凿孔是位于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Kola Superdeep Borehole),但它也只渗透到地下12.3千米而已。 2/14 地球上一切熟悉的事都发生在地表附近。火山喷发出的熔岩也不过是在地下几百千米深处熔化。即使是需要极高温度和压力形成的钻石也起源于不超过500千米深处的岩石。 地下深处究竟是什么一直都是神秘未解之谜,它似乎深不可测。然而我们对地核的了解却丝毫不少,我们甚至知道几十亿年前它是如何形成的——虽然我们手里没有任何地核样本。 3/14 探讨这一问题的一个好的开始便是思考地球的质量,英国剑桥大学的西蒙•雷德芬(Simon Redfern)这样说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球对地表物体的引力来估计地球的质量。 4/14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它主要是由铁组成。核心大约 80%是由铁组成,尽管精确的数值仍有待确定。这其中的主要证据在于我们周围宇宙存在大量的铁。它是银河系里最常见的十大元素之一,且常发现于陨石。考虑到它的大量存在,地球表面存在的铁似乎比我们预想的要少得多。所以理论认为当45亿年前形成地球时,大量的铁到达核心。这也是质量主要集中的部位,也是大多数铁存在的位置。 5/14 铁一定是被引力吸引至地心的,但具体过程目前还不清楚。地球剩余的大部分质量是由名为硅酸盐的岩石组成,熔化的铁会流经这些岩石。这个过程有点类似油腻表面的热水会形成水滴,铁并不会散落开来,而是继续流动。 201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温迪•毛(Wendy Mao)和她的同事发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 6/14 你可能会好奇我们是怎么知道地核的大小?科学家们依据什么推断地核始于地下3000千米深处?答案很简单:地震学。当发生地震时,它会产生冲击波,地震学家记录下这些振动。这就好比我们用一个巨大的锤子敲地球一边,然后在另一边倾听声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智利发生了一场地震,产生了很多数据,”雷德芬说道。“整个地球的各个地震台站都记录了振动的到来。 7/14 在地震学历史早期,科学家们意识到有些振动缺失了。起源于地球一段的“S波”预计将出现在地球另一端,结果却没有发现它们的任何迹象。这一神秘缺失的原因很简单。S波只会通过固体材料回响,却无法在液体里弹回。所以它们一定在地球中心遇到某些融化态物质。通过描绘S波的路径,科学家们发现岩石在3000千米深处变成液态。这表明整个地核是熔化的。 8/14 20 世纪30年代,丹麦地震学家英奇•雷曼 (Inge Lehmann)注意到另一种名为P波的波,它意外的穿过核心,且能够在地球另一端被探测到。她由此提出了一项令人惊讶的解释理论:地核分为两层。始于5000千米深处的“内层”核心其实是固态的。只有它以上的“外层”核心才是熔化的。 雷曼的观点最终在1970年被证实,更加敏感的地震仪发现P波的确穿过地核,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以特定角度发生偏斜。 9/14 核爆会在地面产生冲击波,所以很多国家会使用地震学来关注核武器测试。在冷战时期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像雷曼这样的地震学家得到了很多鼓励。敌对国家可以了解到彼此的核能力,而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有关地核的信息。直到现在地震学仍被用于检测核爆。现在我们可以绘制一幅有关地球结构的图。 10/14 结果证明这一问题特别棘手,它困扰了科学家们很多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林敦卡•沃卡多(Lidunka Vočadlo)这样说道。我们没法在地核放一个温度计,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实验室内创造正确的压溃压力。 2013年一支法国研究小组产生了目前为止最好的温度估计。他们将纯铁放在相当于地核压力一半的压力环境下,然后由此推测地核温度。他们总结称纯铁在地核温度下的熔点约为6230摄氏度。 11/14 虽然有点像烤焦的马铃薯,但多亏了地球形成过程中保留的热量,地核才一直保持温热。它还能从密集物质到处移动产生的摩擦力,以及放射性元素衰变中获得热量。即便如此,每隔10亿年地核大约冷却100摄氏度。 了解到这一温度非常有用,因为它影响了振动穿过地核的速度。 12/14 P 波穿过内核时的速度出人意料的缓慢,比内核由纯铁组成的情况下速度要更慢。“地震学家在地震发生时测量到的波速比在实验环境里测量到的,或者电脑计算的都要慢得多,”沃卡多说道。“没有人知道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混合物里可能有另外一种材料。它可能是另外一种金属——镍。但科学家们估计了地震波将如何穿过铁-镍合金,但结果似乎也与观察到的结果不太符合。 13/14 沃卡多和她的同事现在正在考虑是否可能还有别的元素,例如硫和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内核组成部分的理论。沃卡多试图在电脑上模拟内核的材料。她希望发现一种材料、温度和压力的正确结合恰好可以合适的减慢地震波。她表示秘诀在于内核几乎处于熔点的温度,因此材料的精确特性可能与完全固态时的有所不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地震波经过内核时比预计的更慢。 14/14 有关地核还有很多谜题等待解决。但是无需挖掘地球深处,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大量有用信息。地球深处隐藏的过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虽然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地球拥有一个巨大的磁场,而这部分多亏了地球炙热的内核。熔化铁的持续运动在地球内部创造了电流,这产生了一个延伸至太空的磁场。而这个磁场保护我们不受到有害太阳辐射的伤害。 总的来说,该类未解之谜暂时想取得充足的进步暂时做不到,只有等待科学的巨大进步。下面就是最新可能发生的进展。 科学家要把探测器送到地心   好莱坞科幻片《地心浩劫》(The Core)中有这样的情景:地球物理学家凯斯博士无意中发现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全球人类灭亡的大灾难: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为了拯救地球,保卫全人类的安危,凯斯将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救援小组,他们计划驾驶人类首只“钻地船”抵达地核,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核装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将像往常一样正常运转……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给科学家提供了灵感。据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戴维·史蒂文森正在筹划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宏伟计划,向地心发射一个探测器。史蒂文森的设想十分新奇,他计划用向地下注入大量铁水的方法来形成一个“倒火山”,借此把探测器送入地下3000公里处。探测器将把从地球内部直接采集到的数据以地震波形式传回地面,因为无线电波无法穿透这个深度。   计划的最大难度在于如何在地壳和地幔间开凿通道让探测器通过。为此,史蒂文森拟先开凿一条长、深300米,宽1米的洞。为此,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数百万吨当量级的核爆炸,也可能会利用地表的一些天然裂缝,比如冰岛的火山坑。然后,在坑内注入10万—1000万吨熔化的铁水。如此巨大的重量将把大坑下的岩层压出一个深深的裂缝,铁水将在地心引力作用下,顺着裂缝流向地核深处。   假如史蒂文森的计划能够成功,将会是人类首次直接接收来自地核的信息。但有科学家质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他们认为用史蒂文森的方法把探测器送达地核,可能需要数千年时间。还有人认为,尽管铁水的总量巨大,但在强大地核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直达地核裂缝的可能性不大。纵然可以形成裂缝,在铁水流下之后,强大的压力又会使裂缝闭合。这样,探测器就无法利用电磁波传送数据。而小小的探测器,又怎么能够形成强大的地震波,将有关数据传回地面呢?   目前最深的钻孔仅深12公里   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进行探测,但由于坚硬的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科学钻探计划应运而生,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深海钻探计划”与“人类登月计划”被誉为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的两大壮举。1985年1月,美、英、法等国拉开了“大洋钻探(ODP)”的序幕。1996年,中国与美国、德国正式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三个理事国之一。   科学钻探在世界上已实施30年,已有13个国家打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科学探测钻孔,其中4000米以上的深孔有20个。根据钻孔的深度,研究者将深度大于8000米的大陆科学钻探称为超深钻。超深钻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科学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与地学水平。最早进行大陆科学钻探的国家是原苏联,其中SG—3钻孔的钻探时间最长(1970年—1989年),进度12262米,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目前,最先进的办法就是通过动力带动有钻头的钻杆向下钻进。为防止孔斜,多采用大直径液动锤全面钻进。
209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题二 地球演化史问题附十大奇妙去处
luludaigua 2016-3-14 14:33
地球是从哪儿来的? 它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模样吗? 如何知道地球的年龄? 地球和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年代的划分等等问题。 只有当太阳系起源问题得到解决了,地球起源问题、地球上的海洋起源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具体内容有视频有地球的起源。 史上最奇妙的十大去处 1.大蓝洞(Great Blue Hole in Belize),伯利兹城 在伯利兹海面上有很多蓝洞,但是邻近灯塔礁(Lighthouse Reef)的大蓝洞是最著名的一个,也是最适合潜水的地方。大蓝洞直径约1000英尺(304米),深约400英尺(122米),在伯利兹以东50英里(90km)处。 2.波涛谷(The Wave),亚利桑那州 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走进了一个棕黄色的大桶里面,梦幻般的漩涡,像一块要溶化的岩石巧克力。波涛谷就像一个巨大的奥运会的游泳池,墙面是让人眩晕的波形,由煅黄土和粉色、棕色、浅绿色的材料组成。波涛谷的纹路大部分都是水平走向,有些地方会呈“Z”字形。 3.马尔代夫的海底餐厅( Ithaa Undersea Restaurant ) 该餐厅位于希尔顿度假酒店(the Conrad Maldives Rangali Island),在海平面以下6米处。外层是透明的有机玻璃,可容纳12人同时就餐。餐厅只提供午餐和晚餐,从早上11点到午夜。 4.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犹他州 大地艺术螺旋形防波堤,位于布里格姆(Brigham)以西30英里处,在大盐湖的北部。这个特殊的雕塑由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于1970年用玄武岩和泥土创造而成。螺旋长1500英尺(450米),一直延伸到湖深处。之后,由于湖面上升,这个螺旋形防波堤沉于水下,1999年又重出湖面。 5.下羚羊峡谷(Lower Antelope Canyon),亚利桑那州 位于亚利桑那州南部鲍威尔湖边上的下羚羊峡谷是由风沙和湖水雕琢沙岩而形成的一种很抽象的形状。从上面看,峡谷和亚利桑那其他峡谷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从底部看,你会觉得自己深处一件很精美的艺术品中。峡谷的有些地方很狭窄,只允许一人通过。 6.玻璃海滩,加州 玻璃海滩位于布拉格堡,乍看和其他海滩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仔细看看脚下的亮晶晶:银色、绿色、蓝色、橙色,偶尔还有红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玻璃石会让你惊奇不已。 7.中国九寨沟国家公园 九寨沟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南部,成都北部,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保护区,是自然风景区,也是国家濒危动植物保护区,如大熊猫、四川羚羊。 8.尖角海滩(Zlatni Rat),克罗地亚 那些认为海滩都是千篇一律,只要水、沙子和波浪的人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观点了。尖角海滩的一端伸入海中,并且会随着风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这是一个多变的海滩。 9.鲨鱼湾,澳大利亚 鲨鱼湾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以多样化的自然美而闻名于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草床、大量当地特色的动物、五种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和澳大利亚1/3的鸟类品种。鲨鱼湾最大的特点是由蓝绿色海藻形成的叠层岩和形似岩石的结构。 10.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土耳其 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卡帕多西亚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
2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一 宇宙未解之谜附中国九大神话解释
luludaigua 2016-3-14 12:36
未解之谜是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方式无法解释的自然、天文、历史等现象。世界未解之谜按其类型主要分为 神秘宝藏之谜、人类未解之谜、考古未解之谜、历史文化之谜、外星来客之谜、宇宙未解之谜、动物未解之谜、植物未解之谜、地球未解之谜、自然未解之谜等分类,各家不一。 地球有很多未解之谜,包括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离奇巧合、古墓丽影、失踪事件、奇异风俗、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自然灾难、人为之祸、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等。 其中宇宙的诞生、形成以及运化 在众说纷纭的宇宙初始形成的理论当中,有着许多让人无可引证,也无法用现有科学证明和推理的学说存在。在众说纷纭的宇宙初始形成的理论当中,有着许多让人无可引证,也无法用现有科学证明和推理的学说存在。他们在各自的理论当中都有着自圆其说的科学论据和逻辑推理。也有的对具体细节进行了大量描述和人胆假设。有的突破了原有常规,有的重回上帝宗教先验之类的频繁论述。在我看来,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有着各自的理由和论证。而在客观现实的宇宙里,都没有一套整体的描述过程和诞生原理。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四处杂和的矛盾理论与冲突学说。就在这些论述中还发生了至今都未弄清的争论。我感觉宇宙大爆炸理论更加切合实际些。 具体的理论内容推荐电影:旅行到宇宙边缘。 http://www.6vhao.com/gq/2009-12-31/9794.html 或者 http://www.6vhao.com/gq/2009-08-10/7953.html 或者 http://www.6vhao.com/gq/2009-08-21/8127.html 。从电影中可以找到大爆炸理论的大部分内容。 我们认为是科学的,可能是我们相信的神话;我们认为是神话的,可能是我们不懂的科学。 把神话当作科学的,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什么“水变油”了,什么“包治百病”了…………有太多的人上过这样的当。而把神话当作科学,似乎就没多少人相信。 以这样的思路来思考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些人可能是“外星人”, 所以宇宙中存在外星人是可能的 : 1 、盘古 ( 开天辟地 ) 假设盘古是个外星人,具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来到地球寻找新家园什么的。他发现当时的地球还被浓厚的有害气体包围,看不到日月星辰,更无法居住。 于是开动星际设备清除有害气体,使地球得以见到天日,各种生物才有了产生演化的可能。 后来的人们无法理解先进的科技水平,于是简单形象地创造出“盘古大神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 2 、女娲 ( 补天造人 ) 女娲是另一个外星人,后于盘古来到地球。她做了两件大事:补天和造人。可能是由于盘古清除地球有害大气层的时候下手过狠,弄得地球大气极其稀薄,不适合生物进化发展。就象我们现在常说的“臭氧层空洞”一样,天上 ( 地球大气层 ) 到处是窟窿。 女娲一看这不行啊,就动手修补大气层。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以气补气——烧炼地球上的固体物质 ( 石头等 ) ,变成气体飘到空中,增加大气密度。于是神话就说“女娲炼五色彩石以补苍天”。谁形单影只了都会寂寞,外星的高智慧生物也不例外。于是女娲搞了个生物实验室,照着自己的样子做实验,研究基因排列、高分子合成什么的,终于搞出了后来的人类。 3 、黄帝 ( 乘龙飞天 ) 传说黄帝在几百岁的时候,乘黄龙升天,留给我们万世膜拜。一个人不可能活到几百岁,所以大家认为这是神话不可信,可是如果他是外星人呢?也许活几百岁就很正常。 那条黄龙,应该就是一条黄色的宇宙飞船,一架可以随意变形的先进机器。根据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样子集思广益,飞船就变成了我们后人熟悉的龙的形象。 这样飞船回到外星报告科考成果,就很形象生动了,简直就是一个标本大采集啊!我们现在看不到龙了,因为外星飞船不是经常来。 还有皇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请九天玄女来助阵,这更加说明他是外星人 -- 他去外星老家搬了救兵来了。 4 、唐尧 ( 贯月飞船 ) 唐尧时期出了一件奇事,一群外星人驾驶宇宙飞船来到了地球。据晋《拾遗记》记载:“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 用科学的观点看,这是一艘空水两用飞船 ( 浮于西海 ); 飞船上还有电器照明设备 ( 查上有光,夜明昼灭 ); 还可以调节照明亮度 ( 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 ); 这飞船在四海做环球旅行,十二年绕一圈,好像外星人来地球游玩 ( 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 ) 。 这船可以行驶在星月之间 ( 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 ); 船上有一些穿着航天羽绒服的人 ( 羽人栖息其上 ); 外星人每天都要刷牙 ( 群仙含露以漱 ); 后来太空船没有再来 ( 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 ); 但人们一直传说着它 ( 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 ) 。 5 、老子 ( 八十而生 ) 民间传说老子的母亲怀孕八十年,才生下他。所以他的名字叫“老子”,意即“年老的儿子”。从地球人的生育规律来讲,怀孕八十年显然不可能,只能归于神话。 然而若老子和他母亲是外星人呢 ? 若外星人的怀孕周期真的是八十年呢 ? 这就不是神话而是科学了。有人会说,怀孕八十年多可怕呀,熬死孕妇了。不用担心,外星人的时间系统快慢和地球人的不一样,“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地球人眼里的八十年,或许只是外星人眼里的八十天呢。 6 、孔子 ( 头若凹丘 ) 老子象一个来地球隐居的外星人,除了教人一些哲学,不怎么管具体事。孔子则象另外一种外星人,看社会哪不好都想管。 结果因为理念不同,不被地球人所接纳,于是就广招弟子传播思想,搞和平演变,后来真的给他搞成了。孔子无论是身世和思想,都显得十分地与众不同。孔子 比如他的头顶是向里凹进去的,所以叫丘。地球人很难长出这样的头型,说不定是哪个外星人类的标准头形。 还有种说法是因为他生在山丘上,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也是从山丘演化而来 -- 仁者乐山。很可能,外星人的基地设在山上,山不但给了孔子生命,还给了他哲学智慧。 7 、庄子 ( 蝴蝶星人 ) 庄子的思维太出人意料了,他居然能把自己和蝴蝶换位。这对于地球人的思维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对于蝴蝶星人来说则毫不稀奇。 看到蝴蝶,就想起了自己的前世,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只蝴蝶嘛。有这样的经历,再搞糊涂“到底是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就顺理成章了。庄子 庄子又讲什么逍遥游,好像在述说自己星际旅行的经历。又说什么“北冥之中有大昆鹏,几千里那么大”,除了外星人谁有这么奇怪的见闻。 8 、鬼谷子 ( 神秘莫测 ) 鬼谷子是战果时期的奇人,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他学问奇高,是兵学和外交学大宗师,甚至有点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精的架势。 他教出来的几个徒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各个如雷震耳。名师出高徒,高徒衬名师,有这样厉害的徒弟,鬼谷子得是多么神奇啊。 更神奇的是,鬼谷子精擅辟谷,多少天不吃饭,地球人哪受得了啊?要是解释成外星人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就可信多了。 9 、李白 ( 谪贬诗仙 ) 李白被称为“谪仙人”,这是当时社会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呢?难道仅仅是夸张吗?会不会是真实情况的客观反应? 就是说李白真的是一个外星仙人,地球人凑巧猜中了他的身份罢了。看李白的诗篇,按常人的思维,都是极尽夸张之能事,如同身居九天之上俯视人间一样。 这样的思维,常人不习惯,外星人却习惯。对于一个外星人来说,写出“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不过是写实,在地球人看来却象是仙句。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样的思维,更符合外星人宇宙时间系统的概念。地球人顶多想一万年以内的事,一般情况下都忙于慨叹“人生百年转眼即逝”,没李白那么久远的时间角度。
3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梁进老师的谜语——开弓没有回头箭
controlhopeless 2014-5-1 13:15
      “五一”前,梁进老师娱乐科学网,与民同乐,开了“ 博主灯谜(7) ”征迷活动,其中谜语的谜底限于科学网的博主姓名。 像我这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的人,那谜语简直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找到谜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对这类活动绝望,一贯是过后看答案,就犹如看电影小说,我一般是急于知道答案,首先翻到结论处看结果,于是欠缺过程,也因此所成之事少之又少。 这一次不一样,原因是我的名字也成了谜底。几十年来,这一次才让我觉得猜谜是很有趣的智力活动。连我这样的“谜面”和“谜底”背离的人都被有教无类了, 我相信梁老师教数学也一定是好老师。 的确,在这次活动中,我的谜语知识被扫盲了,比如我知道了谜语有“秋千格”和“白底格”,而不是像我以前的理解:猜谜就是乱猜,比如“且行且珍惜”,梁老师给出的谜底是博主“马文文”。“ 且行且珍惜”是马伊俐写给文章或媒体的,我乱猜就是博主“马文”,如果感情用事些,那谜底就是“良进”吗,好好地走吗,于是谜底是“梁进”。 去除这“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乱猜之不确定性,赋予谜语与格就是使得猜谜有了格致。格是个好东东,它就是一个范式,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在格的约束下,一方面追求谜面与谜底是 one-to-one 的,另一方面使得求谜更为复杂。     我的名字就是在“秋千格”下成为“坚辞”的谜底的。梁老师“秋千格”的谜语是坚辞(秋千格)。   坚辞就是断然不接受,而“谢”有推辞之意,如谢绝,闭门谢客。因此,由极力推辞可以联想到“力谢”。所谓的秋千格,别名转珠格,谜底限定二字,前后顺序对调。所以其谜底自然就是我的名字了,谢力。   除了很少的理想化特例,这个谜面和谜底即使有格的规范(或者更为曲折些如上例),多数情况下仍做不到唯一,我们只能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梁老师的“开弓没有回头箭(白底格)”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何谓“白底格”?我查了,所谓的“白底格”就是谜底与谜面,每个字都互为同音别字,比如网上有谜语:“邓林、邓榕、邓楠” 猜:菌类植物一(白底格),其谜底是小平菇(姑)。对“ 开弓没有回头箭(白底格)”, 我最初的猜测和张姓有关,也得到了梁老师的鼓励,而网上也有限定于三国人物的,其谜底是张当。“开弓没有回头箭”比喻既然已经开始,就要继续进行下去。来自于专业上,习惯于“负反馈”思维的我,突然间想到,一旦开弓,那箭就不再回来了,于是失去一箭,也因此失(了)一(壹)弓(再次射箭)的机会,也可解释为一矢一弓。联想到“白底格”就是谜底与谜面,每个字都互为同音别字,于是我的谜底是“施一公”。很遗憾,梁老师的谜底是张能立(利),她作为专家,一定有说得通的道理。   提到张能立博主的大名,想到他的“中国文化甚至科技落后与汉字相关”的宏论,这个“谜底”表意的不确定性会不会成为他的论据呢? 写这篇博文不意味着我是多么自恋,比如刚看到梁老师的谜语博文,我就不会先验地认为我的姓名可能会是谜底,于是让武夷山老师抢了先机。我后来到梁老师哪里乱猜,还算不上自恋,只是寻求锦上添花而已。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蝙蝠狂犬病毒的若干未解之谜
热度 19 yanjx45 2013-11-22 13:41
蝙蝠的种类繁多(有1,100多种),生物学和生态特性非常复杂,多数都生活在远离人居的 荒郊野外,所以 迄今人类对其认识还相当有限。近十余年来,由于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相继在蝙蝠中发现,蝙蝠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自从1936年首次在蝙蝠中发现狂犬病毒以来,迄今已在蝙蝠中发现了14种不同基因型的狂犬病毒,并初步明确感染陆生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狂犬病毒都起源于蝙蝠。但迄今相关研究仍非常肤浅,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以下列举关于蝙蝠狂犬病的几个代表性的未解之谜。在随后的系列博文中,将对这些未解之谜逐个进行较详细的介绍。 1.  为什么东半球(包括中国)所有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都不属于基因1型? 在全球的陆生哺乳动物(包括人)中,基因1型 狂犬病毒是分布最广的狂犬病毒,但在蝙蝠中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国际上一般认为蝙蝠狂犬病毒在西半球(又称新大陆,New world)全部都是基因1型的,西半球迄今在所有动物中都未发现基因1型以外的狂犬病相关病毒。而东半球(又称旧大陆,Old world,另包括澳洲)的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都不属于基因1型,而是基因1型以外的狂犬病相关病毒。 今年出版的A. C. Jackson教授主编的大型专著Rabies (第3版)仍是这样认为的。 2.  蝙蝠能否“健康带毒”(可传播狂犬病,但自身不发病-死亡)? 在部分健康的蝙蝠体内可检测到狂犬病毒的抗体,提示蝙蝠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而不发病(此类蝙蝠也不传播狂犬病)。而在陆生哺乳动物中极少发现这种情况。 但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毒也可使蝙蝠发病-死亡。特别是在实验条件下,实验感染的蝙蝠中不存在 “健康带毒”的状况。在实验条件下将病毒接种到蝙蝠体内,蝙蝠要么有抵抗力,不发病,也不会传播狂犬病;要么发病-死亡,在发病后及发病前短时间内具有传播能力。 蝙蝠狂犬病毒的毒力与蝙蝠宿主的抵抗力的关系如何?目前在学术界仍存在很多争议。 3.  狂犬病毒在蝙蝠中是如何传播的?是通过互相叮咬还是通过“气溶胶”? 蝙蝠的群体结构与狂犬病毒传播途径的关系如何? 不同种类蝙蝠的食性不同(有食虫、食果、杂食或吸血的),生态特性不同(如穴居或树棲,群居或独居,迁飞或定居),不同种类蝙蝠中的狂犬病毒可能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但目前对具体是如何传播的所知甚少。对传播途径的各种推测往往缺乏相关实验证据的支持,例如在实验中蝙蝠通过鼻内接种很难感染成功,说明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必须满足非常特殊的条件。 4.  蝙蝠狂犬病毒的毒力与其在蝙蝠群体中的传播能力如何维持平衡? 从进化适应的角度分析,在陆生哺乳动物中,狂犬病毒接近100%的死亡率是与其非常脆弱的传播能力相关联的,结果是狂犬病在这些动物中的发病率通常非常低,狂犬病毒在某个局部环境中自然消亡的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全球陆生哺乳动物中的狂犬病毒毒株只有数百年的历史,所有更早的毒株早已绝灭殆尽。而蝙蝠中的狂犬病毒估计已持续存在了数千年,推测蝙蝠狂犬病毒对蝙蝠应该只有中等程度的毒力,同时相应地具备中等程度的传播能力。 5.  为什么大多数种类的蝙蝠都不感染狂犬病毒? 不同种类的蝙蝠对狂犬病毒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在1,100多种蝙蝠中,已发现有狂犬病毒的种类只占极少数。 不同种类的蝙蝠可能共同棲息在同一山洞或树林中,为什么其中有的蝙蝠种群中有狂犬病而其他的种群从来不会受到感染?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9097 次阅读|44 个评论
困扰30多年的“先驱者号”反常加速问题已经解决
xiehuasheng 2012-9-18 23:34
太空飞行器反常加速的问题,也是与日冕反常加热等一起被列为困扰人类的几个未解的反常问题(未解之谜)之一,在今年(2012)被认为已经解决了。这里涉及的飞行器,包括从1970s以来的一大批,如先驱者号(Pioneer)、伽利略号(Galileo)、NEAR、卡西尼号(Cassini)、 罗塞塔号( Rosetta)及信使号(MESSENGER),等。反常加速的大小极小,10^-9 m/s^2量级,但是却真实存在,且可以很准确的测量到(插一句:中国的技术好像还做不到这一点,几年前我问了一位天文台的,大概可测到10^-7量级,还需努力)。 对相关情况不熟悉者,建议先阅读以下几个链接再读本文。 先驱者号探测器: http://home.51.com/mxfjiayuan/diary/item/10038547.html 先驱者号异常(Pioneer anomaly): http://www.fyjs.cn/viewarticle.php?id=253958 解决先驱者号的反常现象: http://www.shao.ac.cn/kpyd/ywkd/201104/t20110412_3110584.html 先驱者号反常之谜已解开? http://www.astron.ac.cn/bencandy-3-2298-1.htm 对于该问题,曾长期困扰这研究者,引起过大量的研究,尤其由于其可能包含新物理发现且问题看起来并不难(比如,不太需要量子力学之类的计算),激起了许多非主流科学家(俗称民科、民间科学家)的热情。 wiki中所列的未解物理问题(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unsolved_problems_in_physics ),其中已经解决的一栏 Problems solved in recent decades Pioneer anomaly (2012) There was a deviation in the predicted accelerations of the Pioneer spacecraft as they left the Solar System.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a result of previously unaccounted-for thermal recoil force . 基本认定是辐射压力引起的。详细的wiki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oneer_anomaly ,其中给出了论文的链接。 ^ a b Slava G. Turyshev, Viktor T. Toth, Gary Kinsella, Siu-Chun Lee, Shing M. Lok, Jordan Ellis (11 April 2012). "Support for the thermal origin of the Pioneer anomaly". arXiv : 1204.2507 . Published in: Turyshev, S.; Toth, V.; Kinsella, G.; Lee, S. C.; Lok, S.; Ellis, J. (2012). "Support for the Thermal Origin of the Pioneer Anomal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8 (24). arXiv : 1204.2507 . doi : 10.1103/PhysRevLett.108.241101 . 可到PRL网站(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108/i24/e241101 )中找到,三个月前发布的,或arXiv( http://arxiv.org/abs/1204.2507 )。摘要: We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anomalous acceleration of the Pioneer 10 and 11 spacecraft is due to the recoil force associated with an anisotropic emission of thermal radiation off the vehicles. To this end, relying on the project and spacecraft design documentation, we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finite-element thermal model of the two spacecraft. Then, we numerically solve thermal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equations using the actual flight telemetry as boundary conditions. We use the results of this mode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thermal recoil force on the Pioneer 10 spacecraft at various heliocentric distances. We found that the magnitude, temporal behavior, and direction of the resulting thermal acceleration are all similar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observed anomaly. As a novel element of our investigation, we develop a parameterized model for the thermal recoil force and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s of this model independently from navigational Doppler data. We fin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stimates and conclude that once the thermal recoil force is properly accounted for, no anomalous acceleration remains. 不翻译了,有google翻译等各种机器翻译在,我想感兴趣者读懂这段文字不会太难。大意是,经过几年的反复验证,2012年(几年前有迹象,但未肯定)这篇文章,基本肯定了是热辐射反弹力导致的反常加速,把这个因素考虑进来,不再出现任何反常加速。附一张该论文的图。 文章中有详细的计算和对比。这个结局似乎有点好玩,不清楚会否还有争论。如果被确信,那么民科们要失望了,又少了一个反相对论、提出新力学的支撑了。 附注:鉴于Slava G. Turyshev的文章已经发表几个月了,wiki中的词条也早已更新,但是国内还没有提及这件事的。因此我(2008年时曾用一个简单的模型研究过这个问题,当然,除了部分可吻合观测外,没能真正解决问题)粗略的写下这篇文字。有做天文的,不妨写点更详细的中文资料。 xiehuasheng 2012-09-18 23:19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声音/音乐感知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热度 3 charlesqwu 2012-5-30 15:50
声音/音乐感知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声 音 / 音 乐感知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An Unsolved Puzzle in Sound / Music Perception 吴全丰 (Charles Q. Wu) Physically, the frequency of air vibration is one-dimensional; perceptually, however, the quality of pitch is like a two-dimensional helix: it goes from low to high, but it is circular as well in that two pitches an octave apart sound similar to each other (see the attached picture). Pitch circularity is a perceptual phenomenon -- it must be due to something in the human brain while perceiving or feeling sound or music. Why so? Although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some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 it largely remains as an unsolved puzzle in perceptual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A familiar yet still fascinating phenomenon indeed. Interested? Read a good review paper on pitch circularity by Diana Deutsch listed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tch_circularity An illustration of pitch circularity
47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人类语言,何处通天塔?(本文金老师做主要贡献)
热度 2 wuhao311 2012-2-25 15:16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世上原本只有一种语言——“亚当语”。巴比伦地区的人们决心建造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破坏人类这胆大妄为的举动,上帝一夜之间让语言变得五花八门;人们再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误解、分歧使大家终日吵吵闹闹;这一高塔便半途而废。 后来,人们把这座塔叫做“巴别(变乱)塔”,也称“通天塔”,并把寻找语言扩散的中心比喻为寻找“通天塔”。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7000多种语言。它们起源于何时何地? 它们是同一个起源(一源说),还是独立起源(多源说)呢?这些仍是尚未破解的科学谜题。 学术成果引热议 2011年4月,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报告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反响。新西兰学者昆廷·阿特金森在报告中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它们是同一个起源而不是独立起源。 阿特金森分析全球504种语言后发现: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将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思路引入作为对比。生物学家们发现,人类遗传多样性是以非洲某地作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而非洲是现代人类(智人或新人)的发源地;这便是所谓的“建立者效应”。 阿特金森认为音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类似,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他的假说与证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头骨化石、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等证据也完全吻合。 阿特金森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被认为是语言演化的又一重大发现。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不过,广泛的争论也接踵而至。 2012年2月10日,《科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三篇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相关评论,并对该假说提出质疑。 中国学者李辉等人在评论中称:如果全世界的语言有一个扩散中心——“通天塔”的话,不应该在非洲,而是最可能出现在亚洲,精确地说,是在里海南岸。 他们认为这一地点位置就是传说中“巴别塔”的本来位置。 欧洲学者迈克尔·西索沃等人在评论中称:阿特金森的假说是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如果用其思路研究语言的其他特征,如从句结构、被动语态的使用等,结果便与其结论大相径庭——语言的发源地可能是东非、高加索山脉(即里海与黑海之间)或其他地区,并不一定如他所推测的那样,来自非洲西南部地区。 他们认为,从其他学科中借鉴一些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学并不为过,但应用不当时,就会出问题。 阿特金森也据理力争,同样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答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澄清与说明。 难有信服证据 在语言起源问题上,一源说与多源说是对立的。前者是由意大利语言学家阿尔弗雷多·特龙贝蒂于190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当时由于后者占“统治”地位而没有得到多大的支持;不过特龙贝蒂的学说在20世纪中期渐渐地被主流学术界所接受。就目前而言,这两者都没有充分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说。 可以预料,今后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会更加激烈;短期的局面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事实上,在语言起源方式和发源地的争论上,从来就是“糊涂账”。虽然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是国际学术界共识,但对于人类语言的起源却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它本来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哲学家的主要研究课题,不过后来语言学演变成一项实证的科学,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而将之搁置下来。 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甚至明令禁止讨论语言起源问题,这一禁令对西方学术界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现今,关于语言于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问题有着众多的假说,假说的数量几乎与此领域中学者的数量一样多。 另外,语言起源的其他假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及本能说等依然是“空中楼阁”, 探究简直“原地踏步”。 关于语言起源的各种假说都从不同的层面说出了一些道理,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这个古老的难题找出接近事实的答案。 但对旁观者来说,与一百多年前用达尔文演化学说对这一难题作粗糙解释的时代相比,如今此领域中似乎并没有达成更多的共识。 自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开始尝试应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究语言演化这一“世界最难的学术问题”。 遗憾的是,由于人类语言的历史悠久、语言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缺少有力科学证据支持,近20年来在语言演化方面的探究进展不大,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说。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 人类提出语言起源命题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一个能说清语言演化的假说,不能不承认这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每个学者恐怕都有自己心中的“通天塔”。那么它到底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30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坚决反对一切针对个人的政治恐吓(茅于轼事件)
热度 4 iwesun 2011-5-17 17:03
坚决反对一切针对个人的政治恐吓       中国人的智慧是无限的。    这个宇宙中,只有中国没有政治犯,只有刑事犯。   以前好像有,现在没有了。   但以前的事儿,其实说不清楚,因为都是凭一个人或一些人说的话,到底说了多少话,谁也说不清。      老曹自称是上帝的哥哥,尽管上帝的性别,还是未解之谜,不知道是那是女,上帝哥哥的性别还是确定的。   竟然老曹自称,有人恐吓他,这厮还号称“弯管心经”已经修炼到家,其实还没入门。   小巫见大巫,看看这个:      『 对茅于轼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和【诽谤罪】的举报状      全国各地民众在‘财新网’看到卖国贼茅以轼发出《把毛泽东还原成人》极其恶毒的叫嚣后,都义愤填膺,纷纷给笔者发短信或来电话,强烈要求笔者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写份联名举报状向所在地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举报。现将联名举报状在乌有之乡网公布,凡要签名者可发跟帖,由乌有网编辑代劳补上,最后请北京左派网友组成举报小组把这份《举报状》和茅以轼的放毒文章《 把毛泽东还原成人 》各打印十份,分别送交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市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若没立案承办就向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和全国人大举报。 笔者 陈钰堆 2011.5.4      全 国 联 名:(略)』    坚决反对一切针对个人的政治恐吓,理由很简单:    个体人是无法颠覆国家,颠覆社会的。   茅于轼我其实也根本不认识,但如此耍大刀,其实也是很无聊。   个体人的思想和言论,你认为不妥,你可以定义为政治犯。   和你的刑事犯罪是根本不同的。   不要装清纯,独立于世界之外。    最滑稽的是,这个装清纯的社会,没事儿就要耍大刀。    中国是个流氓社会,如果,一定要加个定语,那就是:    幼稚!
72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研究古代学问,一切皆从古代天文历法入手
热度 2 sheep021 2011-5-8 20:00
研究古代学问,一切皆从古代天文历法入手
中国古代学问,是天文之学。天文统摄一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又是时间之学,时间统摄一切。 观 乎天文,以 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中有许多未解之谜,诸如“大衍之数”、“参天两地”、“鸟兽之文”、“五岁再闰”、“参伍以变”,以及包含有“太极”、“两仪”、“四象”在内的所谓“四句”或称“周易的宇宙生成模式”,还有《系辞》筮法一章中从一到十的神秘数字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其中有的虽有解释,但学术界争议很大,如“大衍之数”和“四句”;有的似有解释,但似是而非,如“参天两地”、“五岁再闰”、“四象”和“鸟兽之文”等;有的则始终没有合理解释,如“参伍以变”等。根据笔者的研究,特别是从本文关于“参伍”的诠释来看,凡《易传》中涉及到天道概念者,大多语焉不详,隐讳其辞,其真正的涵义没有详解或流传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从探讨古代天文历法入手。根据古天文学的认识,我国古代最早的推步历法创建于春秋后期,称为古四分历。古四分历的考证建立在对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中的日食和历日记载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生活在古四分历的创建时代。从《左传》、《中庸》、《史记》,以及若干朝代的天文历志来看,孔子对历法有很深的造诣并做出过重要贡献,《易传》中的天道观思想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孔子本人的思想。所以,《易传》中出现的、许多关于天道的记载都与孔子的天文历法活动有关。 如前文所述,古代天道之学包括历法和占星学,可以掌握天数,预知军事成败、人间祸福,乃至王朝兴衰,对军国大政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这一知识往往控制在极少数人的范围之内,作为密授家传,不示于人。孔子教授六经,而不传天道之学,其原因也在于此。关于这一点,在《史记"天官书》中有所记载:“是以孔子论六经,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虽言不著。”在《论语"公冶长篇》也记载有“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以进一步证实此事。在《述而》篇又有“子有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授徒,择才施教,是以在《先进》篇又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没有谈到传授天道一事。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索引注:“子夏文学著於四科,序诗,传易。又孔子以春秋属商。又传礼,著在礼志。而此史并不论,空记论语小事,亦其疏也。”又案《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传易于商瞿子木,商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其中子弘是子夏的弟子。流传至今的涉及到传易且有记载的弟子有子贡、商瞿和子夏等,且有《子夏易传》传世,但对《易传》中涉及天道的多种未解之谜则未见论及。至于颜渊、曾子、子思和孟子等,这一学派以道德教化为主,对《周易》鲜有研究,勿论天道之传授。所以,在历代的儒家知识传授时,不讲天道之学,以至“仲尼没而微言绝”,儒家的天道体系失去嫡系传人,留给后人许多《周易》的千古之谜。 在《周易》的未解之谜中,一类是涉及到天道的专用术语,如“参伍”、“四象”等,由于这些概念源于古代天文历法,通过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著作和传授可以留之到后世,在天文历志和其它的古天文学专著中能够见到。另一类是由孔子自己提出的、既涉及天道又专门用于《周易》筮法的术语,如“大衍之数”非常可能是精通天道的大史、卜人和(或)孔子根据历法思想改造《周易》筮法,借以把历法思想纳入到《周易》体系中来,以求达到《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目的,实现天人合一之举。所以,“大衍之数”是融合天道与卜筮的专用术语,只要孔子不传,后人就很难知道了。 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d69bf0010009re.html 古代”二十八宿“与”北斗历法”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天体中划分出的二十八星宿,即东方青龙七宿:角(蛟)、亢(龙)、氐(貉)、房(兔)、心(狐)、尾(虎)、箕(豹);北方玄武七宿:斗(獬)、牛(牛)、女(蝙)、虚(鼠)、危(燕)、室(猪)、壁(蝓);西方白虎七宿:奎(狼)、娄(狗)、胃(雉)、昴(鸡)、毕(鸟)、觜(猴)、叁(猿);南方朱雀七宿:井(犴)、鬼(羊)、柳(獐)、星(马)、张(鹿)、翼(蛇)、轸(蚓)。 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仰观天文”的过程中印证到月亮每天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镇星”(即土星)每年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太阳每年沿着二十八星宿转一周,约13天移动一宿。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尚书?舜典》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思就是以北斗七星来确定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 《尚书?尧典》所谓的“分至四神”,即古人所说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表明中国早期星象在6000年前已形成体系。 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法”,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称而已。《鹖冠子》有云:“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就是运用北斗历法判断季节。此外,北斗七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 北斗星是与二十八宿一起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因此斗柄(以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和第七颗星的连线为准)永远指向同一个恒星星座,即二十八宿的斗宿。故而,二十八宿记录四季的时间并非等分,而是春秋天数多,冬夏天数少,而且由于岁差的原因,历代还会有所变化,这与历代观察者所在纬度有关。 这就是古代最具实用的天文历法。也就是说,古人根据初昏时观测到的二十八宿某一宿在星空的位置,就可以推知目前是一年里的什么时节。据此可知,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老的北斗历法,在古天文中,二十八星宿群又被作为步天尺,即天星运行轨迹经历过程的标记。这些在道教法典《万法归宗》里的“步天歌”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22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氧化物超导体研究获得新进展
wliming 2011-3-6 16:44
[转载]氧化物超导体研究获得新进展
氧化物超导体研究获得新进展 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配对机理问题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对于一般超导体,由于电子的配对和凝聚,超导态均具有一个能隙,它很好地保护超导凝聚态在有限温度下的超流特性,从而出现零电阻和抗磁行为。与常规超导体不同,氧化物超导体(尤其是欠掺杂样品)在远高于超导转变温度时,能隙已经出现(被称为赝能隙),但是宏观超导特性在一个较低温度出现(见附图1),因此激发了很多机理模型的产生。在众多模型中,一大类把赝能隙与超导隔离开来,认为赝能隙只是由于某些有序相,如电荷密度波序,与超导相竞争费米面上的态密度,因此超导转变仍然满足1957年Bardeen-Cooper-Schrieffer(BCS)所提出的基本图像。而与之相对立的图像则认为赝能隙对应着与电子配对强度相关的能量尺度,超导转变温度之上有预配好的库柏对。由于超流电子浓度太稀薄,因此超导温度不是由配对强度所决定,而是由相位刚度(phase stiffness)决定,超导转变是非BCS型的。此前,部分实验已经指出,在超导转变温度之上,可能存在强的涨落超导电性,如能斯特实验等等。但是,这些有关超导预配对的结论一直没有得到反映体性质的熵守恒实验的证明。 熵是反映物理系统有序度的基本物理量。一切物理相变过程,如果在熵上面反映出来,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由于熵是一个状态量,因此与中间过程无关。比如,对于常规超导体,沿超导路径或正常态路径(加高磁场破坏超导后)测量熵,那么在发生超导转变的地方,熵应该是相等的,即所谓熵守恒。对于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测量与超导相关的熵是极其困难的。首先,上临界磁场很高,一般实验室磁场(10特斯拉左右)不足以破坏宏观超导电性。其次,与超导相关的熵值很小,难于测量。因此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有超导转变温度很低的系列高质量单晶,实验室磁场(10特斯拉左右)即可杀灭其宏观超导电性,再者,比热测量精度要提高,足以测量出超导熵的细微变化。国际上有些小组曾经测量过氧化物超导体中与超导相关的比热和熵。英国剑桥大学的Loram小组和瑞士的Junod小组均做过比热的精细测量,但是由于受到样品条件(如上临界磁场较高,测量精度等)限制,未见有关超导压制前后的熵差的报道。 最近几年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闻海虎等研究人员深入研究非常规超导体的低能准粒子激发性质。为了完成目前的工作,他们坚持氧化物高温超导单晶的制备,获得了系列掺杂的高质量氧化物超导体单晶Bi2Sr2-xLaxCuO6,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这个系列样品超导转变温度较低,便于用较低磁场破坏宏观超导。相关研究内容见文献《J. of Crys. Growth 305 (2007) 222;Supercond. Sci. Technol. 21 (2008) 125024;Phys. Rev. Lett. 101,207002 (2008)》。另外,他们在现有商用仪器基础上,不断革新,在克服了诸多技术问题后,在比热测量精度和降低系统误差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达到了对实验精度的要求。相关研究内容见文献《Phys. Rev. B 70》等。在这两个条件基础上,他们在Bi2Sr2-xLaxCuO6(Bi-2201)单晶上成功测量出与超导相关的熵的变化,第一次从熵的角度,证明欠掺杂的氧化物超导体不满足BCS物理图像:在正常态已经有部分电子库柏对存在,而超导转变则对应相位相干特性的建立。 他们的典型结果显示在图2中。图2(a)和图2(b)显示的是两个欠掺杂Bi-2201单晶样品,图2(c)是过掺杂样品与超导相关的比热数据,图2(d)显示的是纯Nb的数据。可以看出,非过掺杂的样品在超导转变附近具有非常陡峭的转变行为,与常规超导体Nb的数据非常类似,所计算的熵也在超导转变温度处守恒(图3(c))。但是,对于欠掺杂的样品,其超导转变温度处的比热跳变高度很矮,远远低于BCS理论预言的值。越到欠掺杂,比热跳变高度越矮,有趣的是在转变温度以上很高的温区仍然有一个长长的尾巴。所计算的熵在超导转变温度处不守恒(图3(c))。本工作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当把超导转变以上的部分均考虑在内时,熵会自动守恒(图3(c))。联想到从过掺杂到欠掺杂的连续过渡规律,可以认定,欠掺杂的样品在远远高于超导转变温度的区域已经存在电子库柏对了。根据比热数据所画出的相图(见图4),可见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上的大面积范围内有与超导相关的熵。这样一个非BCS图像将在很多方面改变对超导基本特性的理解,如超导凝聚能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超导凝聚能不仅包含有转变温度以下由于发生超导相变而节省的能量,在正常态库柏对的形成已经降低了系统相当多的能量。如图3(d)所示,对于超导转变温度为11K的样品,正常态以上由于形成预配对而降低的能量占到系统总凝聚能的一半左右!这个工作从熵的角度说明,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凝聚过程是非BCS型的。即便正常态是费米弧或者费米口袋金属态,即所谓小费米面金属态,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下,可能在这些小费米面上有超导能隙重新打开,也不能简单把它看成是一个BCS型超导相变。 责编/陈玉萍
个人分类: 物理学|0 个评论
[转载]“赝能隙”和超导状态之间的关系
wliming 2011-3-6 13:52
“赝能隙”和超导状态之间的关系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一个长久未解之谜是“赝能隙”(pseudogap)的存在。所谓“赝能隙”,是指一个与超导状态的特征能隙相似、但也在非超导状态中出现的能隙。Kohsaka等人对与超导现象和“赝能隙”状态相关的电子激发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了两个非常不同的行为类型: 一个类型为在动量空间的状态,它们相应于对超导现象负责的、预期存在的离位电子对;另一个类型为局限于真实空间的一些异常状态,它们相应于“赝能隙”。这两种激发类型之间的关系,为“赝能隙”和超导状态之间仍然神秘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强化了与绝缘母化合物性能的概念联系(在绝缘母化合物中,真实空间的电子局域化是它们行为的关键)。 How Cooper pairs vanish approaching the Mott insulator in Bi2Sr2CaCu2O8+ δ Y. Kohsaka 1 , 2 , C. Taylor 1 , P. Wahl 1 , A. Schmidt 1 , Jhinhwan Lee 1 , K. Fujita 1 , 3 , J. W. Alldredge 1 , 4 , K. McElroy 4 , Jinho Lee 1 , 5 , 6 , H. Eisaki 7 , S. Uchida 3 , D.-H. Lee 8 J. C. Davis 1 , 6 LASSP, Department of Physic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14853, USA RIKEN, Wako, Saitama 351-0198,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Tokyo, Bunkyo-ku, Tokyo 113-0033,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lorado 80309, USA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North Haugh, St Andrews, Fife KY16 9SS, UK CMPMS Department,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Upton, New York 11973, USA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ukuba, Ibaraki 305-8568,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ornia 94720, USA Correspondence to: J. C. Davis 1 , 6 Correspondence and requests for material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J.C.D. (Email: jcdavis@ccmr.cornell.edu ). Top of page Abstract The antiferromagnetic ground state of copper oxide Mott insulators is achieved by localizing an electron at each copper atom in real space ( r -space). Removing a small fraction of these electrons (hole doping) transforms this system into a superconducting fluid of delocalized Cooper pairs in momentum space ( k -space). During this transformation, two distinctive classes of electronic excitations appear. At high energies, the mysterious ‘pseudogap’ excitations are found, whereas, at lower energies, Bogoliubov quasi-particles—the excit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breaking of Cooper pairs—should exist. To explore this transform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two excitation types, we have image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Bi2Sr2CaCu2O8+ δ in r -space and k -space simultaneously.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low-energy excitations are indeed Bogoliubov quasi-particles, they occupy only a restricted region of k -space that shrinks rapidly with diminishing hole density. Concomitantly, spectral weight is transferred to higher energy r -space states that lac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itations from delocalized Cooper pairs. Instead, these states break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symmetries locally at the atomic scale in an energy-independent wa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se unusual r -space excitations are, in fact, the pseudogap states. Thus, as the Mott insulating state is approached by decreasing the hole density, the delocalized Cooper pairs vanish from k -space, to be replaced by locally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symmetry-breaking pseudogap states in r -space. LASSP, Department of Physic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ew York 14853, USA RIKEN, Wako, Saitama 351-0198,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Tokyo, Bunkyo-ku, Tokyo 113-0033,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lorado 80309, USA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North Haugh, St Andrews, Fife KY16 9SS, UK CMPMS Department,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Upton, New York 11973, USA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ukuba, Ibaraki 305-8568, Jap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ornia 94720, USA
个人分类: 物理学|0 个评论
未解之谜:自行移动的石头
热度 11 pony1984621 2009-8-23 16:11
编译 / 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资料来源 ( http://geology.com/ ) 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最神秘的现象之一,就是 赛道普拉亚的会移动的石头。赛道普拉亚是一个干涸的湖床,在湖床上,我们能够根据长长的移动轨迹找到那些石头。其中,有的石头重达几百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 它们是怎么移动的? ” 事实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们是如何移动的,虽然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解释。它们移动的原因至今仍然是个谜,因为从来没有人看到它们在运动! 就让我们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赛道普拉亚 赛道普拉亚是一个几乎完全平坦、总是非常干燥的湖床。大约 4 公里长(南北 2.5 英里), 2 公里宽(东西 1.25 英里),表面覆盖着主要有泥沙和粘土组成的沉积物。这里气候干旱,每年的降水量只有几英寸。然而,当下雨的时候,环绕赛道普拉亚的陡峭高山就会产生很大的流量,将赛道普拉亚变成一个大面积的浅水湖泊,潮湿的表面就会变得非常柔软、湿滑、泥泞。 是人类或者动物移动了石头? 从这些石头背后的移动轨迹来看,在移动的时候,赛道普拉亚的地面是处在非常柔软泥泞的条件下的,而这些石头周围的泥巴并没有遭到破坏的痕迹,这就消除了石人类或者动物移动了石头的可能性。 是风移动了石头? 这是大家最喜欢用的一种解释。盛行风穿越赛道普拉亚,从西南吹响东北方向,大多数石头的轨迹与风向平行。这是最有力的证据,表明风力是主要的推动着,或者说风至少参与了石头的移动。强大的风力促使岩石开始移动,一旦石头运动起来,即使风的速度很低,也能保持岩石的运动,因为它们的滑动面很柔软,而且很光滑。而石头的运动轨迹是曲线形状的,这可以用风向的改变或者风与不规则形状的岩石相互作用来解释。 是冰移动了石头? 有人报道说,他们看到赛道普拉亚地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冰。一种观点认为,石头表面的水结冰之后,风从冰的顶部刮过,拖着冰盖和嵌入其中的岩石一起在地面上滑动。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在多处岩石中找到了高度一致的运动轨迹,这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运动理论。但是,关于冰盖的搬运还需要相关的证据,可这些证据还没有被发现。其他一些研究人员用标桩做实验,认为冰盖可能会破坏这些标桩。然而,石头的运动并没有破坏这些标桩。这些证据与冰盖传输假说不一致。 风力是最受人青睐的解释! 所有最好的接受都包括风力。可问题在于,这些石头是随着冰盖的移动而移动呢还是直接在泥地的表面滑动呢?或者是这两种方式并存呢,每种方式各负责一部分石头? 照片展示 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居然能有如此大的石块自行移动,是难以令人相信的。不过,优秀的摄影师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照片作为证据,让我们这些没有亲自到过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朋友们见识一下这奇特的现象。感谢 Steve Geer, Stephan Hoerold, Skye Bajoul, sartriano, John Alcorn and Mike Nortan 提供的照片。 赛道普拉亚的陆地卫星图像 滑动的岩石再赛道普拉亚留下了一个长长的轨迹,有些轨迹可以长到的数百英尺!
个人分类: 未解之谜|915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泰晤士报》:十三个未解的科学之谜
panfq 2009-3-2 17:05
2009年03月02日 14:05: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月27日播发一篇题为《未解的13个科学谜题》的文章,这是作者迈克尔布克斯撰写的《13件讲不通的事---当今时代最捉摸不透的科学谜题》一书的概要。 这是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日内瓦附近地下隧道中的大型磁铁的资料照片(2007年3月22日摄)。新华社/法新 1.宇宙的大部分丢失了 我们只占据了宇宙的4% 如果你正在思考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为你做些什么,那么你会如何看待这个结论:它或许仅能找到宇宙的四分之一。碰撞可能产生被物理学家称为暗物质的一些粒子,这些神秘的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5%。那么,还存在一种暗能源,一种似乎正在把空间与时间撕裂的神秘力量。总的来说,宇宙的96%存在于我们之外。除非我们的数学全是错的。    2.先锋号的异常 两架飞船正在嘲笑物理学法则 上世纪7 0年代,美国航天局(NASA)进行了两次太空探测发射,从而引发了无休无止的头疼问题。为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工作了10年的负责人承认,它们偏离了轨道。在每年的飞行中,探测飞船都要从预定轨道偏离8000英里。如果考虑到它们每年要飞行2.19亿英里,这样的偏离也不太严重;偏离的力量只是地球对你的脚的吸引力的一百亿分之一。然而,它确实发生了,数十年的分析都找不到确切的原因。    3.不同的常数 动摇你对宇宙的看法 10年前,我们发现,物理学的基本常数可能根本就不是固定的。这是一些描述自然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的数字。那些在宇宙中穿行的来自遥远星球的光线告诉我们,这些法则可能与过去不同了。尽管物理学法则和常数曾帮助我们认识和驯服自然世界,但它们可能只是一种幻想。    4.冷聚变 无需爆炸的核能 1989年,无需进行灾难性的爆炸就可以释放核能的论断震惊了世界。各种试图证明或解释这种结论的努力都归于失败,从而结束了参与这些研究的科学家们的事业。然而,冷聚变这个词从未真正消失。在1989年之后的10年里,美国海军实验室进行了200多次实验,希望证明核反应是否能产生比他们预计的更大的能量。有了可控制的冷聚变,世界上很多能源问题将迎刃而解:因此不必奇怪美国能源部也对此饶有兴趣。 5.生命 你只比一包化学品大一点? 你只是由组成你身体的那些没有生命的化学品的总和吗?是什么把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变成一块没有生命的木头?没有人知道。研究者们甚至已经放弃了为生命下定义的努力。但他们仍在努力认识它---通过从零开始制造生命的方式。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人们正在从有生命的物质中提取原料,试着把它们以一种能让它们生存下去的方法组合到一起。 6.火星的甲烷    NASA的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迹象 1976年7月20日,海盗火星探测器挖取了火星上的一些土壤并把它们与放射性养料混合。参与这次任务的科学家们都认为,如果土壤中能释放出放射性甲烷,那么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吞食营养物质---也就是说火星上存在生命。今天,更多的证据表明火星上的一些东西正在制造甲烷。是生命吗?海盗火星探测器的实验说明的确如此。 摄影师巴尼特宣称的外星人解剖视频截图。    7.哇!信号 外星人已经可以接近了吗? 这是来自人马星座方向的电磁波。 它持续了3 7秒,正是来自外星球的信号的特征。或许这正是为什么天文学家杰里埃曼在1977年8月15日看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无线电望远镜打印出的数据后发出哇的一声惊叫的原因。这一方向最近的一颗星球距离我们有220光年。如果这就是电磁波的源头,那么这可能将是天文学上的一件大事。30年后,来源仍是一个谜。 8.巨型病毒 一个可以改写生命历史的怪物 巨病毒Mim ivirus(原义为酷似细菌的病毒)正躺在马赛的一个冰箱里。它的体积是导致普通感冒的鼻病毒的30倍,是迄今为止科学界发现的最大的病毒。但这种病毒的最大威力并非针对地球上的医疗体系。它最有可能影响的是地球生命的历史。巨病毒拥有一个在某些方面与人类相似的基因组。它们看上去是地球生命故事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导致我们改写生命的故事。 9.死亡 自我毁灭的进化问题 为什么我们都会死?这个问题在生物学家中导致分歧。多年来,不同的理论被反复讨论,新的证据涌现出来。其中的一个答案是,死亡只是必要的---为的是避免过于拥挤。研究者们已经成功找到了能大大延长某些线虫寿命的基因开关。我们能解开死亡之谜吗?    10.性 会有更好的繁殖方式吗? 性到处存在,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支持有性繁殖的一切主张都遭到支持自我克隆者的反对:无性繁殖是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更有效的途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性繁殖能使物种更有活力或更适应变化。那么为什么它仍然是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呢?    11.自由意志 你的决定不是你自己的 我们的内在本能或经验决定着我们作出行动、思考、吃饭、偷窃、说谎或拳打脚踢的一切决定。我们的整座文明大厦完全建立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但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我们的大脑制造出一种大脑中某处的你正在作决定的感觉。但这是一种幻觉;大脑机器中不存在这样的幽灵。这对我们的自我感和道德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能控诉不受意识控制的人的所作所为吗?    12.安慰剂效应 谁被欺骗了? 安慰剂效应曾被认为只是一种操纵大脑的小把戏。医生们告诉你哪种药有效,那么它可能就有效。但在你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小糖丸之前,你感觉很棒,那么谁还会在意呢?事实上,很多人会在意,因为对于安慰剂的了解正在把医学搞砸。在临床实验中,一些比安慰剂更有作用的处方药只有在病人知道自己正在服用这样的药时才会起作用。    13.顺势 疗法   显然很荒谬,为什么依然存在? 顺势疗法主张,你可以提取一些可疑的物质,将它稀释到原物质的分子不复存在的程度,并用它治疗疾病。这种理念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却有少量的证据表明顺势疗法是有效的。这是为什么呢? (编辑:阿彭)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213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