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问题解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NMT文章常见审稿人问题解答技巧:如何确定离子分子流速?
xuyue 2018-5-18 12:07
NMT文章常见审稿人问题解答技巧 --- 你如何确定测到的数据就是某某离子或分子流速? 尽管NMT: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中国生物学界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很大一部分科学家,仍属于阳春白雪。那么当我们的科学家向国际期刊投递了应用了NMT的科研论文的时候,面临着过去很少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这些国际期刊审稿人对于NMT并不像大家所期望的那样熟悉,此时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惊讶之余,多少也感受到了一些‘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儿。也就是说,来自于先进技术的实验数据固然是个优势,但是如何回答这些不熟悉NMT的审稿人的有关NMT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兴趣所在是NMT产出的数据,而非其技术本身。这既是一个可理解的客观事实,但也暴露了我们实现弯道超车时,对于技术细节理解的欠缺和不够扎实。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让大家更有信心去冲击各自学术领域的理论高峰! “如何确定所测到的数据是某某离子或分子的流速?”,是NMT文章审稿人的高频问题之首。这个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它实际上包含了生命科学家不是很擅长的非生物学问题,一是离子分子的选择性/特异性定性问题,二是流速的概念和定量问题。下面分别说明。 1)如何简单说明NMT离子分子传感器的选择性/特异性定性问题? 或许是近些年,特异性/选择性的离子分子传感器/电极技术发展的过于迅猛,很多科研人员对于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和充分的认识,没有从过去传统的化学/荧光/光度计/放射性标记等方法中跳出来。尤其是像我们有些多年使用膜片钳技术的老师们,根本不能相信一个长得和膜片钳玻璃电极长得几乎一样的东西,前面灌冲了几微米的化学物质就可以直接告诉科学家此时检测到的是什么离子啦?!特别是略知一些膜片钳技术的学者都知道,膜片钳是要通过置换电极内外溶液,电压钳位,后续计算等复杂步骤才能够确定所测得的电信号是哪种离子(详情请见笔者博文 《 PC 膜片钳到 NMT 非损伤微测技术 》 。 有一些极端的例子,是我们和应用膜片钳技术多年的老师沟通NMT时,要花费老师非常多的时间,甚至是勇气来认识到NMT是可以这么简便快速地检测离子,甚至分子的。这说明我们大家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是多么的厉害!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完全理解了老师和同学们在面对审稿人的某些问题时的无助与无奈!除了我们必须有极大的耐心之外,我们还是应该在如何能给别人讲明白里面的道理上多下些功夫!下面就是我们过去积累的一些尝试,和大家一方面在这里分享,一方面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因为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身在NMT的庐山中。 “从已知到未知”一直以来似乎是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知识的有效途径。 这里我们不妨就用科学家,尤其是生命科学家都熟悉不过的pH计为例来说明NMT离子分子(电极)传感器的特征。pH计本质上就是H + 传感器,随溶液环境里的H + 浓度而变化,通过校正就可以知道未知溶液的pH值。NMT的H + 传感器则是小型化了的,通过尖端LIX(液态离子交换剂)实现对H + 进行选择性测量的装置。 那么,NMT分子传感器则是利用电化学/荧光染料/碳纳米等技术,实现的对某种分子的选择性或特异性检测。通常我们给审稿人们解释到这里就可以了,把省下的解释交给前人的技术文献去完成即可。 2)如何说明所测到的离子分子流速概念? 这里我们以NMT-H 2 O 2 分子传感器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实验,一举两得地向审稿人同时证明在测量的是什么离子/分子,以及检测到的是它们流速,而不是其它假象。不必紧张,通常这个工作可以委托国内的NMT专业测试中心来完成,不必自己动手。 我们把这类实验叫做,NMT(人工)流速信号源实验,有时也会根据具体的离子/分子进行称呼,比如这里的实验是围绕着H 2 O 2 ,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它为‘NMT-H 2 O 2 流速信号源实验’。 信号源实验非常简单,就以H 2 O 2 的实验为例,将较高浓度的H 2 O 2 灌冲到一个开口约为几个微米的玻璃毛细管中,将其固定在一个乘有你实验测试液的培养皿的边缘(如下图所示),静置30分钟后,在玻璃毛细管尖端的周边液体里就会形成一个H 2 O 2 的分子浓度梯度。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我们制作了一个人工H 2 O 2 流速信号源,或H 2 O 2 流速源。 下面我们引入H 2 O 2 流速传感器,对这个刚刚制作的人工H 2 O 2 流速源进行检测。将H 2 O 2 传感器在红黄绿三点进行依次测量后,如果这些流速值满足Ficks'第一扩散定律公式,那么我们就一次验证了两个问题,一是测到的是H 2 O 2 ,二是的确有一个H 2 O 2 流速源存在。 通常,我们会建议老师同学们再多走一步,让审稿人无话可说,就是在任何实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将人工流速源换成你的待测样品(如下图所示),并进行同样的红黄绿三点检测,并证明其符合Fick's扩散第一定律。 至此,我们利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既解释了离子分子传感器是什么,又说明了所得流速数据和这些NMT流速传感器不容置疑的必然联系。当然,有时审稿人仍不满足这些介绍,会有其它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将随后把我们帮助老师同学们的作答分享给大家! ======= 参考文献 ======= 请大家在百度学术搜索“非损伤微测技术”即可。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NMT-101|3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研六问----左其亭(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热度 8 zuoqiting 2013-10-2 21:16
考研六问 左其亭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也是一位研究生导师,经常会遇到学生问到一些与考研相关的问题,有时候因为场合和时间的限制,回答的不全面。这里列举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系统阐述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问:考研、找工作,如何选择? 好多次本科生问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到底考研好?还是找个工作好?”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多数情况下,说了一大堆,还不一定能说清楚。这里集中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鼓励青年学生继续攻读学位,这是通往科学殿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民族素质提高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只能说是“之一”,而不是“唯一”。因此,要理性鼓励,我本人不赞成把考研率作为考核学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2)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有些人不喜欢搞科学研究或从事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你就不要难为自己了。有些人在大学中很喜欢从事商业,挣钱也是很好的,也不必要硬着头皮去考研。如果你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考虑先工作。如果你感觉以后考研还是需要的,就再来考。总而言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跟风,要理性选择。 (3)明确考研目的。部分研究生考研的目的不正确,导致在校学习不努力。按照我的观点,对研究生的培养就是要培养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不喜欢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性管理工作)的学生就不要考研了,至少暂时不考,等以后有兴趣再考。因为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当然,你说先学点知识再干别的,这个目的也是正确的,也可以鼓励。 二问:报考研究生,如何选专业? 报考时选择的专业方向,会伴随自己一生,需要谨慎选择。有些学生在报考时,不知道怎么选专业或专业方向。实际上,这个问题也非常难以回答。在此我谈一下我的观点,供参考。 (1)报考研究生,首先要选感兴趣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这需要你对该专业有比较多的了解,了解途径包括:上课问老师、上网查、与导师联系等。最好的办法是,你到网上搜索一下,看看本专业或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参加工作能干什么,你可以从中选一个你喜欢的专业或方向。 (2)至于哪个专业会发展好些,因为专业差别很大,难以回答。每个专业都有干得很出色的专家、领导、技术人员。只要是你喜欢的专业,你一定能干好。我强烈建议你们选择你喜欢的专业和方向,不要看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选,更不要跟风。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三问:选学校、专业、导师应该注意什么? 到底如何选择学校、专业、导师?或者说,哪一个最重要?在报考时应注意些什么,谈一下个人几点建议: (1)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理性选择学校、专业和导师,不要看别人选什么自己就跟风选什么,要多了解学校情况。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可能是非常好的学校但在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是弱势,也可能是一般学校但在你选择的专业方向是强势。另外,即使一个专业也有不同的优势方向,不同的导师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培养学生的思路和发展方向。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科研和就业。 (2)我个人意见:在报考研究生时,首先,要选感兴趣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因为专业方向将伴随你一生。其次,是选对导师。最后,再选你理想中的学校。 (3)根据你的兴趣和目标,选导师。有些导师在科研上有专长,有些导师在人际关系上有专长,有些导师可以帮助以后多挣点钱。等等,导师的类型也很多。希望你针对导师情况理性选择。 (4)有些人只看重学校,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有些学校很著名,但在某些专业或方向上并不强。有些学校很著名,但你的导师很一般,对你以后发展和找工作都不一定有利。目前这个时代已经不是看毕业证的时代了,而是看实际能力。 四问:推免研究生如何联系学校和导师? 推免研究生的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校。一般,层次高的学校,推荐的比例高些。教育部对推免研究生和接收推免生都有一些规定。如果你被确定为推免研究生,一般要确定你是推荐到本校还是校外。如果推免到校外,就涉及到选学校的问题。无论推免到校内还是校外,都涉及到选导师的问题。有几点建议: (1)无论是推免到本校还是校外,最好都先联系导师。这是推免研究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相对参加考试生),可以提前选择比较理想的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同意了,只要符合学校政策,基本就能确定。 (2)根据自己喜爱,尽早联系导师。有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基本能判断是否可以被推免。如果有推免可能,即使结果还不完全确定,也可以提前与导师联系。一般比较好的导师可能联系的人比较多,提前联系,肯定会有优势。特别是有些学校限制每个导师招生人数,这时候选择的机会更有限,甚至存在竞争。 (3)对于校外,一般本科生不太熟悉,最好麻烦自己的上课老师帮助联系和推荐。 (4)如果确实没有办法,可以直接发email或发短信联系,要表达自己的诚意和读研决心。一般导师都比较热心,都会及时回复。本人反对同时给一个学校多个导师发信,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如果导师之间有交流,你基本就算没有希望了。 五问:如何处理考研复习与正常上课之间的关系? 很多老师抱怨,到毕业班学生上课出勤率低。考研学生又急着复习,担心上课耽误时间。这种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很多老师和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目前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1)本科学生为了考研,不上专业课、缓考甚至考不及格,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很差甚至勉强或不能毕业。这种情况对自己以后发展非常不利。随着“毕业证”作用的淡化,越来越看重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建议考生不要这样做。特别是目前学校都重视复试环节,因为考研耽误学习专业课,肯定会影响到录用以及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如果确实感觉到学习比较吃力,可以考虑缓一年再考。这样可以积蓄更多的力量和精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2)建议在课程学习中挤出时间准备考研。实际上,目前的考研科目少,英语、数学主要看基础,专业课与上课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不宜太看重复习时间,更不宜挤占上课时间来复习。 (3)在考研复习阶段,一边上好课,一边把大量的空余时间用在复习上,估计应该可以了。现在有些学生考研成绩很高,但最后却没有被录取,多数与复试时对专业课了解太少有关。因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很难用一段时间来弥补的,而导师一般都非常在乎学生的专业知识情况。 六问:如何准备面试? 无论是免试或是考研,一旦获得参加复试资格,都会有一个面试的环节。对此几点建议: (1)首先,要认真阅读所报考学校关于研究生复试的通知,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一些不明白的要求,一定要亲自打电话问,不能道听途说。有些规定一年和一年有变化,所以,也不能完全听上一届学生或老师们的介绍。记住一点,一定要好好看看通知要求。 (2)其次,积极准备要参加笔试的课程,尽量考高分。一般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你要根据通知的要求认真准备。这是重要的基础,有时候可能因为这个分数不能录取你,至少可能会影响你的排名导致奖学金受到影响。 (3)另外,无论要求或不要求,提前准备一个5-10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和英文自我介绍。一般面试是需要的。目前对外语要求越来越高,经常会在面试时问到英语问题。 (4)提前看看专业相关的知识。这个实际上很难准备,主要看上课的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看,也需要上好专业课。尽管如此,也需要临阵磨枪。 (5)提前在网上查查,你报考学校本专业的情况,特别是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这对你回答问题非常有好处。另外,了解你的上课专业老师的情况。因为同行间都比较了解,可能会问到你上课老师的研究优势。 (6)在面试的时候注意几个细节:1)衣着得体;2)准备充分,不要慌慌张张;3)回答简练又有礼貌;4)能准确回答的,要非常肯定和简洁回答;有些拿不准的有点带讨论性质的问题,可以试探性、讨论性的回答;确实一点也不清楚的,就直接说不清楚,如果能回答一点就回答一点,最好不要狡辩。 注:作者简历 左其亭,男,中共党员,196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水资源与水利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会员、国际水资源协会会员。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社科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十二五”水利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52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10部,论文256篇,被SCI、EI、ISTP收录21篇。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高校精品规划教材各一部。
个人分类: 教育在线|112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