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导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研究生学位论文严重抄袭,责在导师
热度 33 fdc1947 2016-3-4 08:07
研究生学位论文严重抄袭,责在导师 近月来,大家揭露了几起研究生论文严重抄袭的事件。这些事件,较早的如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一导师指导2006与2005两届硕士学位论文抄袭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2009年的一个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抄袭问题,稍后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专业2013年一个硕士生的硕士学位抄袭问题,刚才又看到科学网赵美娣老师的博文中揭露的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两个学校2014年两个硕士研究生论文完全雷同的问题。 在这些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的问题被落实之后,各学校都对事件进行处理,认定抄袭的研究生的学位都被撤销,这是毫无疑问必须要做的,也完全正确的。对于他们的指导教师的处理,各个学校的处理就不大一样了。处理较早的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对于指导教师的处理是 停止招收研究生两年的处罚,可能时间偏早,这个处理应当说畸轻了,同一个导师的两届研究生这样的抄袭,至少说这是导师同意这样做的结果,导师的责任应当更重一点。相对来说,今年刚刚发生的山东大学的处理结果即 取消其导师的指导教师资格,还是较为合适的。而 西南财经大学在2014年的处理意见从媒体的报道看好像未对其导师作处理,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处理意见。 像上面所说的几个事件中,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应当担负什么责任呢?在讨论导师的责任之前,先看看这些导师对事件的认识吧? 据媒体报道,山东大学的那位导师表示,“他自己也感到很纳闷,当初陈振的论文答辩前夕是做过相关‘查重’工作的,不知道为什么“查重”会没有查出来”。在他看来,似乎有一点倒霉,还好像有一点冤屈似的。 西南财经大学的那位导师则强调当时还没有查重软件,说的更加干脆:“ 老师不可能保证看得出来论文抄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有这个水平,因为论文太多了。 ”那就简直是理直气壮,好像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似的。 看来,大概西南财经大学的这位导师当时没有收到处分,所以对于他自己这样的错误并没有很好地反省,对于他自己在学生抄袭一事中的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 查重软件只是他人在事后检查抄袭问题中有些用处,完全不能作为导师推卸责任的借口。 过去的那么长时间里,并没有什么查重软件,但是,稍微负点责任导师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做论文,也绝不会像上面所说的几个例子中那样肆无忌惮地严重抄袭的。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的抄袭,可以说其导师不负责任所造成的。 从我和我周围的同事们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看来,这样的抄袭事件很难想象。我和我周围的同事们与所带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做论文期间(一般要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至少也要一年)都是在一起工作的。研究生的绝大多数论文题目都是导师制定或导师与学生共同商定的,这些题目大都与导师所进行的研究课题有关。研究生先是要查文献、读文献,开题有开题报告。对于研究生所做研究工作需要的实验手段或理论研究方法,都是在一起研究决定的。每隔一两个星期最多个把月学生就要在组内报告他研究的进展或研究中出现的困难,常常是导师与学生一起商量克服这些困难。学生的研究工作,实验结果、理论处理,都在导师的掌控之下。学生的研究取得好的进展、一个工作要正式发表,都是学生写了初稿,教师修改或提意见让学生重写,往往需要五六遍甚至十来遍,特别是研究生的第一篇文章,往往弄得大家都厌烦了,看看实在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敢于投出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是在上面这样的研究基础之上写出来的,我想, 所有做过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人对于上面所说的过程都是熟悉的。 经过这样的过程,研究生所写出来的论文,虽然水平可能有高有低,在某些情况之下,甚至不排除在个别段落、个别章节的撰写中,学生有抄袭别人论文中文字的可能,但是绝不可能产生全文与别人雷同的结果。 山东大学的那位导师声称的“纳闷”于没有被查重软件查出来,这实在是在狡辩;而西南财经大学的那位教师声称“ 老师不可能保证看得出来论文抄袭,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有这个水平 ”,对于这样的言论,那就应当不客气的冠于“无耻”二字了。 产生上面那几例抄袭事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导师根本没有“导”。上面的过程一个都没有走过。 这样的根本不“导”的教师,怎么还能够称得上“导师”? 研究生导师应当是研究生严重抄袭事件的责任人。 所以,山东大学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意见,就是取消那位导师的资格,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面这样的“导师”不“导”的情况呢? 我相信,即使是上面所说的那几位教师,他们对待他们的大多数研究生还应当是花功夫去指导的,特别在他们刚成为研究生导师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也一定很认真地指导,一定也像上面我所说的那样去指导从开题到完成论文的整个过程。问题出在后来的研究生扩招过程中。 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有些学校的扩招规模太大,特别是有些学科,主要是那些不用做实验的文法类学科,一个导师每年要招许多个学生,他招这么多研究生根本无法进行具体指导,于是就放羊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无耻的抄袭现象在那几年最为严重。 另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在职研究生”,那几年,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包括行政领导和技术领导)都想办法要弄一个学位,由于是单位领导,与学校的有关负责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学校的院系有经济上的联系,导师们对于这样的“学生”也就往往网开一面,不大去管,这也容易出问题。总的来看,最近一些年,这样的事情都在好转的过程中,或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被揭露出来的明显抄袭之外,如今有很多专门叫卖研究生论文的人,即使是像我这样退休多年的,也还常常收到叫卖研究生论文的邮件。我相信现在也会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在走这样的不正之道。因为如果没有买方,这些卖论文的家伙是无法生存的。但是, 只要导师是严格遵守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道德的,是严格指导他(她)的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即使学生想依靠购买论文混得毕业,也很难得逞。 综上所述,研究生论文的严重抄袭现象之所以能够发生。一定是其导师没有负起导师的责任。只要导师负起责任,就绝不可能发生上面说例举的那些严重抄袭。 研究生发表论文,在很多情况下,导师往往作为通讯联系人,那也是表示对于该论文的负责,有功也有导师的份,出了问题也要担负责任。 研究生和他的指导教师是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共同责任人。 一位研究生导师在几十年的生涯中,所指导的研究生可能数以十计,每一个都要兢兢业业,谨慎小心,认真负责,只要对一个研究生疏于管理,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就有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大错。研究生指导教师,可不慎欤!
个人分类: 教育|15163 次阅读|48 个评论
似张代远者何其多!
热度 5 wangqing0610 2016-1-31 15:27
南邮研究生跳楼事件再次让舆论的焦点回归到科研病态。 这绝不只是中国数以万计研究生导师的个案, 更多的赵代远、某代远仍然不知廉耻地深藏在科研大军中, 肆无忌惮地啃食着手无寸铁的姑娘、小伙的良心, 有的虽冠之博导,但本来面目竟然是流氓与土匪的化身, 不学无术也就算了,百无聊赖地压榨学生,利用学生,竟然还好好的活着,而且 活得冠冕堂皇,狰狞的面孔只有在撕下丑陋的面皮才能显现。 有些人,胸无点墨,一无所知,竟然能以非正常途径获得神圣的导师资格, 无耻之中还自以为是,这些鸟人真是无耻之极。 只愿:德学之师健康长寿,代远之流不得好死!
40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宝刀不老获奖杯 - 【悠悠同学情】(50)
热度 2 xucq45 2015-5-17 21:57
昨天在哈医大体育馆举行了“2015年哈医大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乒乓球比赛”。这次比赛分为学生组设男女单打和团体赛,导师和管理干部组仅设男女单打比赛,单打比赛实行淘汰制(5局3胜)。经过4轮鏖战,70岁的本人 在这次比赛中 获得导师组男子单打冠军。 对于我来说 ,这次比赛有三个第一:(1)拿到了本人乒乓球比赛史上的第一尊奖杯,尽管在本人50多年打球史获得过许多奖状(包括第一名)。(2)第一次以导师身份作为颁奖嘉宾(和另外两名博导),过去颁奖人都是各级领导。(3)第一次在赛场拍了那么多的个人照片( 基础学院院长张凤民教授的 基础14级 研究生 潘超 为我拍了320M的照片 ),现上传其中一些照片留念。 赛前联系和友谊赛 (穿红色上衣的运动员是杨宝峰校长) 基础学院代表队(学生和导师)合影 正式比赛赛场和成绩 颁奖和获奖 (研究生院李永泉副院长宣布单打比赛成绩) (给学生单打前三名颁奖并一起合影) (给女子导师组前三名颁奖并合影) (教师单打前三名合影) 本人获得的奖杯 感言小诗 宝刀未老银球飞,七旬老儿获奖杯, 大刀直拍随意换,乒坛雄姿梦中回。
个人分类: 悠悠同学情|3037 次阅读|4 个评论
怎么选导师?
热度 3 Enago 2014-5-21 13:34
其实 笔者 的研究生导师不是我自己选的,而是导师选我的。反正那一年是在工作跟读研间徘徊,后来看到周围的同学都选择了读研,于是也跟风了。当时是几个相关专业的老师一块面试的,自己也没有很强的意愿,只是觉得自己基础还可以,做啥都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呢,只是知道个大概,因为那个时候能找到的信息很少,不像现在,只要用心趴在网上找,都可以找到很多相关资料的,具体的研究方向甚至是上完了基础课才知道。 这种做法在很多年前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找工作的压力。换在现在,可以认为是对自己很不负责的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这种盲目的投资血本无归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但是还是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同学在抱怨自己的导师。有的说导师太忙一年都见不了几次面,并把这种难得的见面机会称作“面圣”。有的说导师把自己当“科研苦力”,从来不关心自己的生活,更别说前途了。还有的说导师科研能力不行,就知道跑关系搞人事。导师不是神,他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自己掉进了坑里,就要反省这里头是不是有自己的问题了。其实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前期的调研来规避风险的。 首先要确定导师是什么类型的人。这里的类型包括科研型、关系型、行政领导型,要获取这种印象相对容易,毕竟现在很多东西都放是在网上的。可以从学校网站上的教师队伍中找到相关专业的导师列表,很快就可以确定感兴趣的对象是不是有行政职务。那些带什么长的一般是行政领导型,就是说他的科研可能不咋地,但是可以动用的资源还是比较多的。那些喜欢罗列一堆承当科研项目,同时又是负责人之类的导师很可能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打通各种关系拉项目上,真正花在科研上的时间不会很多,但是呢,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帮忙挖个坑还是比较容易的。那些喜欢列文章应该属于科研型了,也许他没有什么过硬的资源,没有很广的人脉,但是你可以学到不少学问。确定了之后要扪心自问,看看你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什么类型的。所谓物以类聚,只有“臭”味相投,你的研究生生活才不会过的很苦逼。 其次要明确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跟你想符合。不过怎么说呢,跟着关系型跟领导型的导师混,研究方向是会比较随意的,就看到时候他什么时候脑袋一拍,弄一个方向出来了,或者实际上就是按着你自己的兴趣定了。而跟着科研型的导师过日子,要磨合的东西就要多一些,最好他的研究方向不要跟自己的兴趣想抵触,否则就要做好在某个时期内当个愤青的准备了。而这些信息怎么来呢?趴在数据库上检索导师的文章或者会议报告。没有数据库,那也只能 google scholar 先凑合了。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未来的师兄师姐们。现在研究生总要发文章吧,那么,诚心诚意找几篇未来的师兄师姐们的文章,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真心真意地向他们咨询。也许网站上的信息会有夸大,但是从几个知情人嘴里出来的信息相互校验,也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定性判断一个人的。了解导师的特点再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适合你的导师就是好导师。 当然,导师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能给予你最好的指导,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不过呢,选好一个导师确实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你人生的轨迹。 本博客内容皆由英论阁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英论阁专业团队提供 英文论文编辑 、 SCI 论文润色 、一站式编辑、出版协助 http://www.enago.cn §
个人分类: 英论阁活动|10053 次阅读|3 个评论
读研期间的五大疑问
热度 12 florazou 2013-6-26 23:17
读研期间的五大疑问 邹桂萍 作为广州某高校的在读教育硕士,我在读研期间遇到了许多和自己原有的信念冲突的事情,比如高校的学术腐败、研究生的学习态度不端和学术素养低悬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一方面,我和同学在业余生活中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我在心里警惕自己不要被堕落的思想侵袭。因为内心意识对外界环境的抵抗,我时常感到许多言语压抑在心头,为免积压成疾,今天且要在这里就读研期间的五大疑问发一发牢骚。 本文纯属作者愚见,并无针对个别团体或个人,可能也并不代表共性。 一、读书报告等于复制黏贴? 读书有三种境界:一是通阅文章,概括要点;二是深入思考,适当批判;三是立足不足,尝试改进(汪立荣先生语)。到了读研的阶段,研究生被寄望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批判之精神,创新之能力”(陈寅恪先生语),因此在读书报告中体现第三种境界无可厚非。 但是,在实际上,很多研究生只是停留在第一个境界,即在读完某一本书后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把众人熟知的东西再次摆上讲台。这样一来,参加读书报告会就变成了一项强制聆听的任务,而失去了原有的通过分享促进同学相互学习的功能。更有甚者,部分研究生连文章的主要观点都抓不住,他们在做读书报告时只是重复地强调自己在阅读时的各种疑问和主观感受,像是一个明星在台上添油加醋地叙述自己辉煌的奋斗历程。这种形式主义化了的活动除了浪费老师和同学宝贵的时间,还有什么作用呢?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在其后上交读书报告时,更多的问题涌现了出来。有的研究生上交的资料不过是利用复制黏贴得到的别人的成果。知网上国内的专家为国外新出的书籍所撰写的书评,外研社出版的系列丛书开篇的导读等,都成了研究生读书报告现成的素材。于是,千篇一律不再奇怪。有的研究生甚至在上交作业时对导师说:“老师,我这篇是从网上抄的。”只要不是太过,老师似乎也能表示谅解。 虽然这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但是在正式活动之前,主办方是否公开征求过专家的意见?是否借鉴了老师的经验?是否明确了活动的目标?是否对研究生给出正确的引导?……不得而知。 二、上课出勤等于点名应到? 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生分布在各个学院,研究方向有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地理等。部分的课程是大课,即超过 100 人一起上课。老师上课懒得点名,但是,应教务处“每节课点名”的强烈要求,很多老师不得不象征性地点名。 有的学生之所以缺勤,是因为他们外出当家教去了。部分学生实在不愿来上课,但是又害怕被记缺勤,因此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下课前十分钟进入教室,一边玩弄着手机(除了手机和衣服,他们就是一副赤裸裸的躯壳),一边候着老师点名。再看看那些上课出勤的学生,难道他们就是来听课的吗?偌大的教室,我一眼望去,前、后、左、右都在玩手机或 做 着其它事情。有时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像“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这样重要的课程,同样没有收到多少青眼。 个别老师比较激进,对以上的第二种学生,他严厉地呵斥“要么早点来听课,要么就不要来了,不要这样作践自己的人格!”而对于最后者,他只当是对牛弹琴,因为他心里知道自己的话只是说给少部分同学听的。 有人说,上课出勤率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我认为,上课出勤率不但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可以看出一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需求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呼吁什么样的课程呢?很多教育硕士愿意到本科生中去旁听“教师技能与训练”课程,争取各种机会学习教学法,并在课后自主成立教学学习小组, 这就证明有些课程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但是,相对于教育硕士来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似乎更不合理(如下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第一学期课程设置,学生所学的更多不是专业课,而是教育硕士的课程。) 另外,无心向学的研究生是普遍存在的,他们不过是看透了社会炎凉,不愿在底层摸爬滚打,而来混个学历,将来靠关系也好找工作。对于这帮心已死去的人,谁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呢? 三、开卷考试等于冒名顶替? 毕业论文审查 有 一个环节叫查重检测,在这里所有的学术剽窃都逃不过系统的“火眼金睛”。我且大胆地假设,如果学生的期末论文能够进行查重检测,这个重复率绝对惊得吓人。甚至还有完全重复的例子。 每到期末,就会有同学打听:“你之前有没有同学写过一篇政治 / 哲学 / 教学方面的论文?”凭着庞大的人脉关系,把其它学院或学校的论文拿到手绝不是一件难事。接下来要做的,只需要把基本信息和论文格式修改一下,就“完成”一篇期末论文了。如果这条路行不通,那还有“诀窍”:搜索一篇相关的硕士论文,随便在各章截取一些内容拼凑成篇,然后再“捏造”几个看都没看过的参考文献。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查重检测的例子,还有一些连系统都无法检测。比如, A 同学请 B 同学代他去考试,借 A 的手完成 B 的卷子。这种现象许是无法阻挡了,更何况会不会有在职的教育硕士从来就没有上过课,只不过一直都有一个“枪手”,从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都代替他去上课,学期末也代替他去考试(朱亚夫先生语)?即便是交专业课的期末论文,老师你又如何得知两篇不同姓名的论文 是否都是 出自一人之手? 每当被问起这样做的原因,很多研究生都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些课程对我没有帮助,它又不影响我以后的工作,花心思去学习只是浪费我的时间而已。”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毕业,就算白白耗费青春和钱财而一无学得都是值得的,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扭曲了研究生的人格。 如果一个研究生一直都是以这种态度来学习,谁能保证他的毕业论文不是习惯性地这样做呢?而在这个毕业论文答辩不过是走形式的环境里,谁又会去深究论文是不是别人写的、研究设计的实验是不是做了、图表所呈现的数据是不是真的?还是这一切如同梁锦祥先生在答辩会上说的 , ‘ We know. We all know. ’ 凡是有资格参加答辩的都会顺利毕业? 有的研究生无心向学,自然有的学有余力,于是各种代考、代写就成了“兼职”的最好途径。这样的钱“好赚”,不但能有益于自己的学习,还能拿别人钱财。最重要的, “假如我不去挣这个钱,需要代考、代写的人还是会找别人啊!” 四、老师教导等于传授秘籍? 在网络普及之前,学子所有的学术资料都是纸质版的,数量极少因而十分珍稀,因此那时的学子得到了资料之后总是小心翼翼藏着,隐瞒着其它的同窗好友(陆道夫先生语)。到了今日,这种情景依旧存在。 当然,大学老师通常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对于最前沿的资料有权对非课题组的成员保密。但是,作为一位老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难道连最基本的资源,例如他人的电子 书籍 、数据分析方法等和老师的 研究 课题没有半毛钱 直接 关系的资源,都不舍得和研究生分享吗? 或者,老师完全有权这么做,只为自己指导的一两个学生提供资源,而完全不顾其他一帮聆听过自己教导的其它学子。老师为此还要对那一两个学生三叮咛四嘱咐:“我只给你一个人,你千万不要传出去。”但是另外一方面,每当有学生从研讨会回来时,老师却要关切地询问:“有没有发资料、课件、音频、视屏?” 老师啊老师,您勤于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为什么却懒于和您的学生分享呢?您不屑于用最真诚的心教导我们,为什么又要嘲笑研究生的水平太低呢?没有了大量的输入,研究生的学科基础不够扎实,又怎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呢?我只能不由自主地赞叹伯明翰学派,又不由自主地哀叹钱学森之问。 当然, 还有老师愿意分享。王葆华先生在给我们做“认知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讲座的时候,就带来了十几本切合题目的电子书,每本都堪称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张辉先生在介绍自己 ERP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时,曾经诚恳而无私地分享自己经验和方法。李福印先生将研讨会的所有学术资源和与会成员分享。 网络图片 五、因材施教等于自我感觉? 有的老师喜欢被崇拜。想法太多的研究生很尖锐,老师常常被问得答不上来,这样有损老师颜面,丧失师道尊严。不懂思考的研究生很愚蠢,反复叮嘱还不懂,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于是,还剩下一种,他们能够回答三两个问题,其它的让老师展示自己的学术霸权和知识权威,然后还不忘用崇拜的眼光仰视老师,嘴里连连感谢老师耐心的教导。对第一种学生,老师畏而远之。对第二种学生,老师时而诲之。对第三种学生,老师竭尽毕生所能,甚至献出自己的“秘籍”。 有的老师盲目鼓励学生。嵇少丞先生曾经疑问:“院士什么专业的博士生都能带?”研究生导师自己对某一方向并不熟悉,却要指导学生去做这一方面的研究,这能出成果吗?同学 C 在导师的引导下准备用语料库来研究认知语言学,可是导师本身并无语料库研究的相关背景。 C 同学自己花了几个月看书、查阅论文,然后自己定了一个毕业论文题目发给导师审阅。导师没说什么,只是修改了细节。到了开题报告那天,真正做语料库研究的专家直接就否定了开题报告。虽然 C 同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方向错了,永远都不会到达目的地。 这五个问题——读书报告是否等于复制黏贴,上课出勤是否等于点名应到,开卷考试是否等于冒名顶替,老师教导是否等于传授秘籍,因材施教是否等于自我感觉——这是 生长于当前 中国高校教育 环境的五个肿瘤,它们带来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然而病因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铲除。 终归绕不过这五个问题,然而, 司空见惯并不等于理所当然,我们需要警惕!
个人分类: 教育万象|8214 次阅读|25 个评论
感恩于硕士生导师的教育——记导师姜志德教授
热度 1 wyjorange 2011-12-7 13:50
【blog主人 汪阳洁 按:硕士毕业之际写给学校的一篇征文稿,可能因为篇幅太大,被编辑删减后发表在了学校校报。文章写的是导师对我们的教育,但删的太多,以至我认为不足以表达原来的意思了。因此,这里将原稿再发一遍。 稿子由汪阳洁和蔡元汉写于2010年4月底。重读此文,更觉导师当年之教育弥足珍贵。】 前几日我们去洛阳看牡丹,回来带了两个小纪念品送给姜老师,顺便聊聊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老师最近好像身体不是太好,略微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交谈中,他一如以前,一谈到学术上的问题就精神抖擞起来,劳累顷刻间似乎烟消云散。末了,老师也不忘关心我们的生活状况,嘱咐我们这几天天气多变,注意身体。每每此刻,我们感到很温馨,那是一种感动和幸福。 老师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教授,他对学术有着无比的赤诚和热爱,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极富感召力和行动力。1988年老师从原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陕西汉中林业局工作,但是政府任职似乎对他并不具有吸引力。思考再三,他毅然放弃工作,于1990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开始了他充满激情的学术职业。多年来,老师潜心于学术世界和学生培养,丝毫不为外界浮躁与诱惑之风所动,他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事业用心呵护,并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在学生培养上,老师的严格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培养原则里,第一条就是“严格”,严师出高徒;第二,学术千秋,训练无所不在;第三,基础重于专业,方法重于知识,素质高于一切。这三条原则白纸黑字地成文公告于众,告诫学生,既然选择了研究生之路就省点偷工减料的工夫,安心接受严格训练,脚踏实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须知艰难困苦,青汝而成。在他的“严厉”指导下,学生读文献、写读书笔记、开研讨会。他还会不定期地与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彼此经验,给我们鼓励和希望。上研以来我们过得非常充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提高了科研能力,并能很快地着手论文的创作。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一介书生,实不愧“师者”之典范。 为方便信息传递及强化相互间的学术交流,老师专门创建了一个QQ群——“犁牛亭”,给师生彼此间学术讨论、即时交流、资料转递及分享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平台为何取名“犁牛亭”。 按照老师的意思,“犁牛亭”之源,主要基于三层考虑:其一,在经管学院楼西侧有犁牛雕像一尊,这尊犁牛俯首躬耕,奋蹄向前,颇有气势;楼南面又建有凉亭一座,小巧别致,故取其意境而名之;其二,力犁之牛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寄寓我等书生宜崇尚“默然奉献,只问耕耘”之品格;其三,《论语·雍也》记载:“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故取之。关于第三条,当初并不太清楚谓之何意,后来专门查阅一番,发现这里还藏有一个典故。相传周朝时,人们把红色的头角周正的牛做祭祀用,而杂色的牛被认为卑贱,只能耕地用。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暗指他的学生仲弓虽出身微贱,属于真正的“犁牛之子”,但他各方面都很优秀,长着红色的毛和周正的角,即使不用于祭祀,山川之神也不愿将他舍弃。因此,夫子用人,只看他的德行,而不在意他的出身。老师引用该典故,蕴含了“英雄不问出处”的韵味。在老师眼里,不管我们来自何方,背景如何,都要敢于从一切困境中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看待自身未来发展。只要我们如犁牛一般默默辛勤耕耘,终会出类拔萃、不同凡响。事实上,就我们学校而言,即使偏居西北,但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才,为社会谋取福祉。老师的“犁牛”之意,颇有韬光养晦之远见,意义深远,学生又岂能不倍受鼓舞、奋发图强呢? 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传授一套套学习理论和为人处事之原则。其中,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砸核桃理论”。老师说,不仅仅是做学问,做任何事情,你都面临着一个未知的核桃,你想吃里面的核桃仁,唯有砸开它,如果总在核桃表面逛来逛去,不使劲不努力,那就永远也吃不到。当然,核桃壳往往总是非常坚硬的,要砸开它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你得努力寻找砸开它的工具,并要使劲的砸。初次听老师的这个理论,总感觉似有佛学禅语的味道,简单的例子就把整个人生说明白了。对学术训练而言,这其中最本质的一点应该是,对一个问题一定要深入思考、挖掘和剖析,直至拨开云雾见青天,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那就难免雾里看花,不知所措了。关于人生与做学术,老师向来认为它们是相通的。他经常说,学生毕业之后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商、从政,三年的研究生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够经受住学术的训练,掌握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容易得多,学术训练与工作并不冲突。这些话,对于今后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是颇具借鉴意义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为学严谨执着,培养学生亲历亲为,点点滴滴都成为我们每一届所有学子享之不尽的财富。我们笑言,老师若是生在古代,那定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两袖清风著学问”的典范。正如孔子《论语·子罕》中所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老师之道,或许正是这样一条学习钻研之路,并带领着学生心无旁骛、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 从姜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一份淡定,少了一丝浮躁。无论今后身在何方,师恩永难忘。
4844 次阅读|1 个评论
导师的作用-----读博文“科研: 学会尊重想法”想到的
热度 2 hongleiwang 2011-9-26 15:33
我是一名研二的学生,很幸运的是在大二的时候就参加了江苏省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并且顺利的拿到一个课题,当时的指导老师就是现在的导师。如今一晃四年过去了,从当年的懵懂少年,变得对科研至少有了一知半解。再次期间,做毕业论文,又申请了一项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去年有成功申得一项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一共只有两个硕士获得资助,其余均为博士)。 这几年来,从导师那里学到好多知识,不论是专业课理论,还是科研方法,还是做人的道理;导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今天看到一篇博文---科研:学会尊重想法,看完后感触颇多,再次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现在有好多研究生都是导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进入研究生阶段,就不曾主动过,等着导师分方向,等着导师安排你写小论文的内容,等着导师给你指定的阅读文献……一切都在等着导师,而导师一旦不分配任务给你,那就游戏,聊天,玩,同时还振振有词的说:不是我不想学,是导师没有告诉我该干什么。 现在国内一般的硕导和博导都带很多学生,导师怎么可能一一去指导你?并且我们已经是研究生了,我们也不需要什么事情都要导师指点了。其实我觉得导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你分辨你的想法的真伪,帮你把一些伪科学的想法去掉,对你真正科学的想法予以支持。这才是导师应该做的事。而其他的一些科研能力,我认为则完全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去学习,如今图书馆资料丰富,网上资源五花八门,只要你真心想学,没有你学不会的。相反,科研的思想你是无法通过这些途径来掌握的。 我们年轻人有的是活跃的思想,想法千奇百怪,缺乏的是辨别这些想法真伪的经验。而我们的导师恰恰是具有经过几十年积累的辨别这种思想真伪的经验。因此,我们在研究生期间应该努力增长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是多想,然后将想到的想法及时的与导师交流,让导师辨别真伪,通过这样大量的交流,我们才会进步,才会成长为真正的科研者。 说的比较杂乱,只是自己读博文的一些感受,贴出来,也就不怕贻笑大方了。
个人分类: 点滴|29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
pww1380 2010-12-25 13:28
昨天, 我在 《学位论文选题考验的不仅仅是作为研究生的青年学子》 一文中谈到,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本人的问题,同时 也是导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然而,就其根本意义上说, 是一个高等专业教育管理问题。 具体而言, 就是一个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如何科学有效地遴选研究生指导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高等专业教育管理与科研管理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从管理目标、管理体制、相关管理制度(从导师遴选、导师评价、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落实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与措施)到培养过程的全程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管理问题。由于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是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为保证这个培养目标的实现,研究生导师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一般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这样, 这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教育管理问题就不单纯是一个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还与高校的科研管理相互交叉和重叠,于是,研究生教育的诸多管理问题就直接体现在如何处理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上。 当然,对 研究生导师遴选的人文价值指标, 即 对学生负责而不是仅仅为自己的科研任务负责的师德标准的严格把握更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前提。 为此,本文要明确和强调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特别是导师管理工作中,我们 传统的所谓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由于空洞无物,实际上,在社会现实生活和管理实践中完全处于一种形式主义状态弃之则投鼠忌器,存之又食之无味的尴尬状态。 这一点,与目前社会各管理领域的实际状况并无二致。有鉴于此,莫如 把这一标准实事求是地替换为 人文价值标准, 即将那种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的所谓政治标准替换 为以人为本的对学生负责,对教师的师道尊严负责,对学者的学术形象负责,对国家和社会的教育与科学事业负责,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负责的现实主义标准。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 学位论文选题考验的不仅仅是作为研究生的青年学子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7121 2 . 赫英. 浅谈研究生的选题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6421 3 .杨文祥.中国教育忧思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2663 4 . 杨文祥 . 关于科技、教育等诸领域专业管理问题的对话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2726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4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位论文选题考验的不仅仅是作为研究生的青年学子
pww1380 2010-12-24 21:54
赫英先生提出的如何指导研究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应该说涉及到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赫老师列举的对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很有启发意义。 我个人认为, 如何指导研究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这个问题最能够体现一个导师的学术风格与为师之道。 在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上,我的基本意见是, 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依题而定。 即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和不同研究性质的选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别对待。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落实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保证相应的培养质量。 这样一来, 无论是对学生的了解还是对选题性质的把握,考察与检验的对象并不是学生,而是作为导师的教育者。 对于这一点,各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就是说, 研究生的特质、状态、其所选定的论文选题;学生特质、状态与其选题的吻合度与相关度;导师所采取的态度与相应的指导方法,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检验和评价导师学术素质与教学态度最客观的评价指标,同时也是最直接的现实依据。 当然,对那些仅仅把学生作为自己的科研助手甚至打工仔的所谓的导师,这个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空间了。当前的问题是,在目前的科研与教育管理体制下,这样的导师为数众多,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更可怕的是,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学术传统,于是也就正在成为后来的青年导师纷纷效法的正统。 这里,存在一个 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目标的问题 。即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究竟是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还是仅仅为了落实科研经费指标,完成某些科研任务。 尽管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合为一体,但 在基本价值判断上却只能是二择其一,不可能两个目标同时都是第一位的 。于是,这个问题又回到了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 参考文献: 1 .赫英. 浅谈研究生的选题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6421 2 . 杨文祥.中国教育忧思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2663 3 . 杨文祥 . 关于科技、教育等诸领域专业管理问题的对话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2726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38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聪明的傻瓜(二)---导师篇
chyhzh 2010-9-28 09:24
研究生导师绝对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不但自己做出了若干杰出成就,而且,还正培养一大批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因此,导师自身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作为研究生导师中的一员,我深知探究导师毛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无异于虎口拔牙。但是,为了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更为了对研究生负责,我不得不冒险去拔掉部分导师身上的以下述十不懂为代表的病牙。 1,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导师们曾经的辉煌毋庸置疑,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挑战随时涌现、对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导师们不能紧跟形势,就会在自己被边缘化的同时误人子弟。请导师随时提醒自己:我还有许多东西搞不懂,我需要向其它导师学习,向研究生们学习! 2,研究生培养的手段应服从于目标。社会满意度是研究生培养唯一且永恒的目标,导师有义务通过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若干年以前,就有大胆的教授顶住外界的各种干扰甚至污蔑,把企业实习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直到最近国家决定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才终于给他们的做法平反了!当前,又有某些教授推行了基于导师群的研究生规模化培养,这也许又属于异类了,但是,只要有利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导师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请导师们保持足够的自信:培养研究生不是为了赢得某些领导的肯定或部分老师的认同,而是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3,全面理解创新内涵,重点培养创新能力。撰写论文、出版著作、研究高精尖课题都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实用产品开发、系统集成项目、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新商业模式探索和创业等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应被否认甚至被歪曲。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在校内完成,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在校外完成。请导师们不要以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它导师的做法,更不宜将学生与自己的差异用来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尺度。 4,放下架子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导师称谓确实令人崇敬,但是,优越感过强将害人害已。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适应社会,而不是企望社会来适应他。导师们能否从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呢?项目谈判时,能低头当好乙方吗?在欣赏自己的长处时,能尊重他人的短处吗?在重视纵向项目时,能不轻视横向项目吗?在取得理论成果时,能不藐视技术含量低的事情吗?能真心帮助暂时不如自己的同事吗?能从心眼里佩服业绩比自己强的其它老师吗?能够时时事事转换角色思考问题吗?导师的一举一动,其实是培养学生的最好教材。 5,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没有团队就几乎不可能有成功。兵、将、帅是任何团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团队精神既包括挂帅的智慧,也包括做将的勇气,更包括当兵的情怀。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当数导师的如下行为:不挂帅吾宁死,那怕自身根本就不是一个帅才;若做将图清闲,不愿意打任何攻坚战,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总想留点小金库为有朝一日面南坐北积累资本;若当兵懒散闲,放任自流,完全不顾团队的集体利益和自己应尽的义务,时时不忘的是自己的权力不如帅和将。相信个别导师的这种行为将不会得到研究生们的认可,甚至可能被学生们传为笑谈,当成反面教材。 6,宽是害、严是爱也适用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生与导师是永远的利益共同体,即使毕业后,学生的成功,受益最大者也非导师莫数。处处迁就,肯定不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好方法,虽然这样做可能会暂时获得某些学生的好感。导师好心害学生的最常见做法是:以不愿强迫学生为借口,允许学生从课题攻坚的最要紧关头退出,使学生失去了体验破釜沉舟的绝佳良机,更养成了这些学生激流勇退的坏习惯。不负责任,不敢挑重担,随时都可能当逃兵的学生今后能够成大事吗?人生不经历几次残酷的磨练能够成熟吗?在校内早成熟好,还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再摔跤好?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要求导师像严父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敢于逼其成功! 7,社会发展主要依靠需求驱动,而非兴趣驱动。导师们拥有自己的特殊科研兴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导师们务必牢记:我们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自己培养接班人。技术积累不足的项目就不敢去碰?理论研究项目就一定比工程应用项目高贵?结合实际的论文水平就一定比纯粹推理的论文水平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就一定要来自纵向项目?来自横向项目甲方的需求就可以被忽视?了解社会需求,顺应社会需求,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甚至教会学生敢于引领社会需求,这才是合格导师的本分。 8,把钢加在刀刃上,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毕业后彼此之间的智商差别相对有限,但是,情商方面可能就有天壤之别了。而情商的高低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花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情商是事半功倍的最佳选择。毋庸讳言,部分导师本身的情商就不很高,当初他们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看重高校的纯洁和悠闲,因此,要求所有导师在综合素质方面都能够为人师表就太过苛刻,这也就是某些教授团队要以产学研导师群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学生的利益,希望导师们能够不惜自我否定也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积极工作态度、团队意识、换位思考和沟通能力等。相信导师们在培养学生情商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毕竟如今的高校已非世外桃园,为了在各类考核和评估活动中不被边缘化,导师们也不得不面临各类残酷的竞争。 9,树立阳光心态应从导师自己做起。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有些人却永远找不到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心态不良者看世间万物都不顺眼:总认为自己吃亏了;总是在无休止地抱怨;随时都热衷于发现问题,但却不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事事都好钻牛角尖,认死理;从不暴露真实的自我,口是心非;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未被重用等等。悲观者不但自己活得很累,也会严重污染生活环境,他们既毁灭了自己的幸福,更连累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小事靠勤、中事靠能,大事靠德,要想做一个好导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在勤、能、德三个方面为学生垂范。 10,不是成功才幸福而是幸福才成功。对研究生导师来说,成功很容易被片面地有形化,比如,顺利晋升职称、获得国家级大奖、被评为先进人物、获批重大项目、当选院士等。有形成功确实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但是,过于看重有形成功其实就是对自己幸福的不负责任。某些导师常常因为自己未及时升职而变得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还有某些导师的有形成功目标过于虚无飘渺: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又盼做老板、后天更要任总工,致使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那怕是有形成功所带来的短暂喜悦。上帝其实很公平,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对待成功的明智态度应该是: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沿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之路,一边前进,一边幸福地享受沿途风光。 希望尽可能多的导师们能够克服上述十不懂,在自己既定的长征路上一边前进,一边享受,既为国家做贡献,又为自己添光彩。
个人分类: 教育|2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聪明的傻瓜(二)
yangleader 2010-6-8 15:52
聪明的傻瓜(二) ―――个别导师学不懂的东西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研究生导师绝对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不但自己做出了若干杰出成就,而且,还正培养一大批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因此,导师自身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作为研究生导师中的一员,我深知探究导师毛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无异于虎口拔牙。但是,为了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更为了对研究生负责,我不得不冒险去拔掉部分导师身上的以下述“十不懂”为代表的病牙。 1,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导师们曾经的辉煌毋庸置疑,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挑战随时涌现、对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导师们不能紧跟形势,就会在自己被边缘化的同时误人子弟。请导师随时提醒自己:我还有许多东西搞不懂,我需要向其它导师学习,向研究生们学习! 2,研究生培养的手段应服从于目标。社会满意度是研究生培养唯一且永恒的目标,导师有义务通过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若干年以前,就有大胆的教授顶住外界的各种干扰甚至污蔑,把企业实习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直到最近国家决定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才终于给他们的做法“平反”了!当前,又有某些教授推行了基于导师群的研究生规模化培养,这也许又属于“异类”了,但是,只要有利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导师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请导师们保持足够的自信:培养研究生不是为了赢得某些领导的肯定或部分老师的认同,而是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3,全面理解创新内涵,重点培养创新能力。撰写论文、出版著作、研究高精尖课题都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实用产品开发、系统集成项目、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新商业模式探索和创业等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应被否认甚至被歪曲。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在校内完成,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在校外完成。请导师们不要以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它导师的做法,更不宜将学生与自己的差异用来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尺度。 4,放下架子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导师称谓确实令人崇敬,但是,优越感过强将害人害已。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适应社会,而不是企望社会来适应他。导师们能否从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呢?项目谈判时,能低头当好乙方吗?在欣赏自己的长处时,能尊重他人的短处吗?在重视纵向项目时,能不轻视横向项目吗?在取得理论成果时,能不藐视“技术含量低”的事情吗?能真心帮助暂时不如自己的同事吗?能从心眼里佩服业绩比自己强的其它老师吗?能够时时事事转换角色思考问题吗?导师的一举一动,其实是培养学生的最好教材。 5,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没有团队就几乎不可能有成功。“兵、将、帅”是任何团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团队精神既包括“挂帅”的智慧,也包括“做将”的勇气,更包括“当兵”的情怀。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当数导师的如下行为:不挂帅吾宁死,那怕自身根本就不是一个帅才;若做“将”图清闲,不愿意打任何攻坚战,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总想留点小金库为有朝一日“面南坐北”积累资本;若当“兵”懒散闲,放任自流,完全不顾团队的集体利益和自己应尽的义务,时时不忘的是自己的权力不如“帅”和“将”。相信个别导师的这种行为将不会得到研究生们的认可,甚至可能被学生们传为笑谈,当成反面教材。 6,“宽是害、严是爱”也适用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生与导师是永远的利益共同体,即使毕业后,学生的成功,受益最大者也非导师莫数。处处迁就,肯定不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好方法,虽然这样做可能会暂时获得某些学生的好感。导师好心害学生的最常见做法是:以“不愿强迫学生”为借口,允许学生从课题攻坚的最要紧关头退出,使学生失去了体验破釜沉舟的绝佳良机,更养成了这些学生“激流勇退”的坏习惯。不负责任,不敢挑重担,随时都可能当逃兵的学生今后能够成大事吗?人生不经历几次残酷的磨练能够成熟吗?在校内早成熟好,还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再“摔跤”好?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要求导师像严父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敢于逼其成功! 7,社会发展主要依靠需求驱动,而非兴趣驱动。导师们拥有自己的特殊科研兴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导师们务必牢记:我们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自己培养接班人。技术积累不足的项目就不敢去碰?理论研究项目就一定比工程应用项目高贵?结合实际的论文水平就一定比纯粹推理的论文水平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就一定要来自纵向项目?来自横向项目甲方的需求就可以被忽视?了解社会需求,顺应社会需求,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甚至教会学生敢于引领社会需求,这才是合格导师的本分。 8,把钢加在刀刃上,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毕业后彼此之间的智商差别相对有限,但是,情商方面可能就有天壤之别了。而情商的高低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花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情商是事半功倍的最佳选择。毋庸讳言,部分导师本身的情商就不很高,当初他们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看重高校的“纯洁”和“悠闲”,因此,要求所有导师在综合素质方面都能够为人师表就太过苛刻,这也就是某些教授团队要以产学研导师群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学生的利益,希望导师们能够不惜自我否定也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积极工作态度、团队意识、换位思考和沟通能力等。相信导师们在培养学生情商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毕竟如今的高校已非世外桃园,为了在各类考核和评估活动中不被边缘化,导师们也不得不面临各类残酷的竞争。 9,树立阳光心态应从导师自己做起。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有些人却永远找不到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心态不良者看世间万物都不顺眼:总认为自己吃亏了;总是在无休止地抱怨;随时都热衷于发现问题,但却不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事事都好钻牛角尖,认死理;从不暴露真实的自我,口是心非;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未被重用等等。悲观者不但自己活得很累,也会严重污染生活环境,他们既毁灭了自己的幸福,更连累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小事靠勤、中事靠能,大事靠德”,要想做一个好导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在勤、能、德三个方面为学生垂范。 10,不是“成功才幸福”而是“幸福才成功”。对研究生导师来说,成功很容易被片面地“有形化”,比如,顺利晋升职称、获得国家级大奖、被评为先进人物、获批重大项目、当选院士等。“有形成功”确实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但是,过于看重“有形成功”其实就是对自己幸福的不负责任。某些导师常常因为自己未及时升职而变得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还有某些导师的“有形成功”目标过于虚无飘渺: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又盼做老板、后天更要任总工,致使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那怕是“有形成功”所带来的短暂喜悦。上帝其实很公平,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对待成功的明智态度应该是: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沿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之路,一边前进,一边幸福地享受沿途风光。 希望尽可能多的导师们能够克服上述“十不懂”,在自己既定的长征路上一边前进,一边享受,既为国家做贡献,又为自己添光彩。
个人分类: 教育心得|5434 次阅读|2 个评论
导师的首要标准是能够带领学生走在其学科领域的最前沿
jintuo 2010-3-17 09:10
科学网上,关于研究生导师该不该“拼刺刀”,热议过一阵子。我先是忙着自己和组内成员的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后来应《科学时报》的邀请,忙里偷闲关注“两会”,没有参合前一阵的讨论。好在这一话题时效性不强,现在补上。 从最初的因果关系看,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之所以需要导师,学术界之所以有了导师这样一回事(或曰制度),既不是因为需要导师搞钱,也不是因为导师可以将本质上只能够成为秀才的人改造为天才。导师的本来作用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对于学科领域甚至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尽可能早的时候看到尽可能远、尽可能全貌的未来以及尽可能真实的通向未来的道路。导师通过一席又一席的话语,必要时包括“拼刺刀”在内的身体力行,使学生了解这一切,也了解自己的悟性和能力,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天才还是秀才。如此,学生达到了“胜读十年(或若干年)书”的求师效果。 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导师们欲将导师这件事做到最好,自己必须处在其学科领域的最前沿,成为其同行中站得最高、看的最远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这是他/她的学生们能够在与其资质相同的人们的竞争中尽早地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的前提。科研水平的高下往往不在于投入资源的多寡,而在于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重要程度和所采取的方法的巧妙程度。 学生们要在其同等学术资历的人们中先知先觉,还须跟随导师在其学科领域的最前沿行走和修炼一段时间,经历问题、挫折和转机,才能把从导师那里听来和看来的信息和观点变为自己的卓见和本领。导师要能够解惑并带领不同资质的学生走在其学科的最前沿,仅仅是自己看得远就不够了。对于天才资质极强的学生,也许(仅仅是也许)导师摇两下鹅毛扇就够了,但对于秀才型或准天才型学生,导师和学生一起深入问题,拼两三个回合的刺刀恐怕在所难免。毕竟,一个研究生导师不能只会指导超级天才,让具有秀才资质的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秀才,让更多秀才型学生参与、体会和贡献于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是导师更经常性的工作内容。 今天,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一方面成为了一部分人们赖以谋生的职业,另一方面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带来了研究资源(经费)的不确定性。于是搞钱,搞到赖以维持研究活动的最低限度的经费便成为导师在学术之外必须衍生出来的一项能力。在本来就“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人类社会,让别出心裁的思路唱起来动听绝对是一项艺术(应用性研究好些);在中国现行的评价体制下能够得到大量经费而不对学术正义的沦陷做出贡献更是一项挑战。所以,导师要有靠少量经费实现研究计划的能力。 事实上,纯粹的“小米加步枪”很难取胜,取胜的“小米加步枪”一定别有洞天。如上世纪40年代末的国共内战,打的是谁掌握了农民这个当时最大的战争资源;上世纪50年代初中美在三八线上较量的是两国国民的战争承受力。以较少的经费做更有意义的研究,导师得靠未来前途的吸引力、民主作风的感召力、技术路线的巧妙性、以及合理妥协的对外合作凝聚和善用科研资源。作为一句题外话,让高年级或助手级学生接触和参与这些学术之外的活动也应是导师的指导内容。 最后,无论导师如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选择和主宰着自己学习活动的走向、进度和结果。导师能做得只是兜售建议、演示方法、和质量控制。比如,具有秀才资质的学生一心要成为天才,导师唯有大力支持(当他/她面多拼几次刺刀),而不能限制。相反,对于决心按照国内现行的评价机制靠跟踪效仿式研究尽快装点履历的学生,徒有学科前沿思路的导师失望之余也只能尽力而为,而不能将其逐出师门(合理妥协)。 以上体会不知同仁们、学生们以为然否?
个人分类: 未分类|901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结果
eaglezxw 2009-12-31 21:21
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结果的公示 经院系推荐,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初评,研究生网上投票和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投票,报请校长办公会审定,评选出翟婉明等15名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09年12月29日上午8:00至2010年1月7日下午5:00止。若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据实反映,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不受理匿名或假名反映的情况。 受理部门: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受理地点:九里校区行政楼218、216办公室。 受理电话:87600191、87600192 附件: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9-12-28 附: 西南交通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名单 姓名 单位 翟婉明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周仲荣 机械工程学院 钱清泉 电气工程学院 范平志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滋利 数学学院 徐伯初 艺术与传播学院 夏伟蓉 外国语学院 李永乐 土木工程学院 杜文 交通运输学院 金学松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群湛 电气工程学院 戴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康国政 力学与工程学院 鲜于浩 政治学院 周国华 经济管理学院 本信息来自于: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
个人分类: 母校情怀|4249 次阅读|1 个评论
《操场》:女研究生和导师暧昧的情感戏?
jlpemail 2009-2-28 12:00
有作者提及农历二月二晚上7:30在首都剧场上演的龙马社第一部话剧《操场》(剧本发表于《十月》)时,这么评价。龙马社由大牌编剧邹静之,刘恒以及万方(曹禺之女)等领衔. 陈小艺演的女研究生和韩童生扮演的导师之间,的确有一段暧昧的情感戏,女研究生因为论文没有通过答辩变得有些愤世嫉俗,大胆表达了对导师的情感,并希望以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来向社会进行报复和嘲讽。而韩童生扮演的导师因为有很多顾虑,拒绝了女研究生。该剧内容的选择和台词的运用,都很大胆。编剧邹静之曾经表示:这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自我反省的戏,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过,剧中的老迟有他自己的影子。导演徐昂认为,老迟就是一个普通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女生告别老师时,说:你的思考和痛苦一钱不值! 剧中和迟老师有联系的有其女学生、妻子、妓女等若干个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引发思考的因素。 我觉得,《操场》中迟老师的思考并非一钱不值,尽管没有思考出什么名堂来;尽管他也曾经轻佻地向游妓致敬,称赞她为伟大的生活学者。并且由此坚定了被误诊为癌症,享受了三年病人待遇的男人的自杀信念。 剧中有经典的台词,比如高尚是卑鄙的通行证;比如人生就像荷叶上的露水珠儿,既要黏着,又要不粘着,又要像荷叶上的莲藕,既要不龌龊,又要有点龌龊、别把自己作旧了、你一个学者竟然比普通人还无情、我是读书人,我不能没有想清楚就去做、人生就是丢失、你来这是为什么,寂寞?你来又是为什么?消除寂寞等有些意思。 李建义扮演的死人竟然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自杀前的时候,和迟老师进行了有趣的、沉重的对话。死人比活人还真实,他的痛苦和遭遇都很现实。他的思考比活人还要有深度。 迟老师在衣柜里,在操场上思考人生的困境,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 两个小时的演出,引发的关于知识分子或者学者境况、观念等的思考,不是两个小时可以结束的。 话剧的意图之一,就是让人思考。这一点,编剧邹静之的目的已经达到。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8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识zur Hausen
热度 1 DrSun 2009-2-4 12:37
据报道,当 zur Hausen 得知自己获得 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曾大吃一惊。而 zur Hausen 获奖的消息,却也令我吃惊不小。大约在 20 年前,我们几个师兄弟在导师家中,曾与此公度过一个美好的晚上;他给我的印象至今难忘。 1987 年 8 月,我来到首都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导师就是刚从山东医学院调京工作的高天祥教授。导师身材高大,留着长发,走起路来腰板笔直,昂着头,威严而英气逼人,是首医狭小的校园里的一道抢眼的风景。他早年就读燕京大学医学院,是学生中的革命积极分子,曾协助地下党辗转他的老家天津撤离北京。后来留学苏联,讲一口流利的俄语。文革中曾被打倒,改革开放后重执教鞭,但毕竟不是年少气盛的时候了,学术上再难取得更大成就。但他与时俱进,自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居然颇有进阶,能在出国访问时操当地语。在首医的校园中,就会经常看到他与不同国家的学者交流的场景,自然会有各种语言从他口中流出。他曾多次给外国学者任讲座翻译,戏称之为 two-men-show (二人转)。我的英文水平是公认的好,盖因受导师的熏陶和教导。记得他训练我们的听力,用的就是最笨的办法(我认为是最有效的,那时的听力资料并不多)。他会到我们的宿舍中,打开收音机,把 Radio Beijing 的广播录下来,然后反复播放,让我们不断重复,直到把每句话、每个单词都听出来!结果是,我们的听力很有长进,我们的口语也很有长进,以致于在讲英语时,一张口都是浓浓的新闻语句。 导师的夫人李辉教授在我们入学之前就远赴澳洲做访问学者,后来又去了日本、美国,高老师大多时间都是独自生活。那三年期间,我们便经常到他家中混吃混喝,当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从食堂里扛一袋子面粉,取了肉末和韭菜,一起包饺子解馋。导师最喜欢的还是五香花生米,放在碟中,拿一粒捻去花生衣,放在口中嚼着,再喝一口北京二锅头。他的酒量颇为可观。 导师从山医带来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关于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我们师兄弟师姐妹七八人,都是围绕这一课题做的研究生论文。导师曾赴德访问,与 zur Hausen 过往甚密。我们做实验用的抗体、质粒、 DNA 探针等,都拜他惠赠。那时我们口中念道的外国人,就只有一个 zur Hausen 。大概是在 1988 年的某一天, zur Hausen 访华进行学术交流,晚上来到高老师家做客,我们几个学生陪同。当我见到这位仰慕已久的教授时,却颇有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他个子不高,头发乱乱的不修边幅,好像也有些衣衫不整。我们包了饺子款待,他吃得十分开心。饭后,高老师照例摆出了五香花生米,还拿了几个小小的京白梨放在盘中。酒杯里盛的还是二锅头;酒柜里好像是有几瓶好酒的,但我一直不明白高老师为什么舍不得拿出来喝。 zur Hausen 的酒量我记不得了,令我难忘的是他吃梨的模样。京白梨个头小,汁多,吃在口中又脆又甜。他拿在手中,没几口就报销一个,而且把梨核也一并吃在口中大嚼,再就一口二锅头。几个梨旋即下肚,只剩下梨把儿放在盘中。我转身悄悄地问导师,老外怎么会是这等吃相。导师笑道,老外就是这个吃相。 当时好像是拍了照的,但那时候照相还不像今天这么方便,我也没能存下照片留念。时至今日,尤觉遗憾!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5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所结识的四位研究生导师(2)
suqing1961 2007-7-6 08:03
旧作 : 发表于 1992 年 12 期《大学生》杂志,接昨日内容。 国画家 刘文西 教授: 我有一个心愿,退休以后,创作一幅反映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百米长卷。 1989 年 10 月下旬,我应邀参加在陕西三原县空军导弹学院举行的陕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十年回顾研讨会,有幸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刘文西教授。在此之前,我虽然从没和刘教授见过面,但他的名字和他那洋溢着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国画一样,早就刻在了我的心中。在我的想象中,刘教授应该像书中通常描写的艺术家形象一样,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才扬气傲。不料,当别人介绍我认识他时,我却被站在面前真实的画家形象惊呆了。 矮矮胖胖的他,穿一身无论是样式还是衣料都早已陈旧了的蓝色卡叽布中山装,头上戴着一顶土里土气的蓝单帽,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中显得那样不协调,完全是一副十年前农村公社干部的打扮。唯一透出艺术家气质的是那双睿智的眼睛,以及压在帽子下的长长黑发。 刘 教授不仅第一印象让人感到惊讶,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奇,说出来的话如同一连串的炮弹,把台下昏昏欲睡的代表一个个都轰醒了。 我们陕西省历来有保护古代优秀文物的好传统,临潼的兵马俑有一流的博物馆展厅,全省各地有众多的保护完好的文化古迹。陕西省的党政领导在这方面是舍得花钱的,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我们一些优秀的当代文物却得不到和古代文物同样待遇的保护,这又是我们的遗憾。陕西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文化名人,这是和兵马俑同样宝贵的文物,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思想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可是,整个陕西省却没有几所像样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展览厅。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像样的地方展览,没有很好的措施保护,艺术家本人的待遇也不高,整天还得为柴米油盐所累。我们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同样不足,研究生创作大的绘画作品也常常由于缺乏经费不能尽善尽美。这些难道不应该值得我们的领导深思吗? 刘 教授是全国人大代表。我想,这样的代表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一定会在最高决策会议上反映出人民的心声。 一天,大会组织代表参观三原县城。县城北面有一条已经干涸了的河流,河上架起了一座颇具现代化的吊索铁桥,铁桥下面还保留了几百年前建造的一座磨盘石桥。由于组织者规定代表们在桥边逗留的时间很短,大家都不愿意沿着陡峭的河床下到石桥上去,只是站在高处听听当地人讲讲有关石桥的传奇而已。 刘 教授听说石桥上刻有很多浮雕,就不顾大家的劝阻,拖着笨重的身体连滚带爬地下到了石桥上。我和另外一个年轻人怕画家出意外,赶紧也跟了上去。 刘 教授一面在速写本上勾勒浮雕的形象,一面给我们讲解这些雕塑的艺术特点。当他看到有些雕塑被后人好心地重新雕琢加工而失去原有的质朴、灵气后,气愤地对我们说:保护文物最怕有人好心干蠢事,好端端的艺术品就断送在这些一点文物知识也不懂却偏偏又自以为是的人手里。 和刘 教授搞熟了,谈话的内容也更广泛。 刘 教授告诉我,他除了担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负责全院的研究生工作,并亲自指导研究生外,还兼任延安市副市长等社会职务。他曾 40 多次到延安,去陕北,跑遍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和许许多多的陕北人交上了朋友。正是这片黄土地和黄土地上的人民,给了他不尽的艺术营养,使他画出了表现毛主席在延安和老百姓一起观看秧歌的年画《同欢共乐》,以及《山姑娘》、《老来乐》等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认为,是陕北的山山水水,使他这位出身江南的画家造就了熔西画造型手法和传统国画笔墨于一炉的浑厚庄肃的画风。 刘 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绘画实践,谈了他对培养研究生的看法,他说:在长年的创作苦乐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民。艺术学院培养研究生也一样,在狠抓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刘 教授憧憬着他的艺术前景:等我脱离繁琐的行政工作后,我要扎根在延安,创作出一幅反映陕北高原风土人情的百米长卷,这是我后半辈子的最大夙愿。 我衷心地祝愿他这一美好的心愿早日实现。 可靠性专 家杨为民 教授: 我能对复杂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做出判断,但对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可靠性却毫无把握。 结识 杨为民 教授是在同病相怜的病房里。 1991 年 7 月,我因胃出血住进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的消化科病房,由于闲得无聊,整个病区的病人相互走动很快就打得火热了。不久,我们发现有一个病床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预定好后,病人却一直没来住院。据护士小姐介绍,准备住院的是一所高校的一位患有严重肠胃炎的老教授,老先生工作太忙,号称没时间住院。 大约过了五六天,一位长得高高瘦瘦、满头白发,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学者,被许多人押送来到了病房,这就是那位我们天天议论、总不肯来住院的病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统工程系主任、航空航天辅机可靠性研究所所长 杨为民 教授。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 杨 教授系里的总支书记陈翠娣同志告诉我。 1977 年, 杨 教授在通县机场搞科研,一位同事不小心把手摇吊车打在了他的脸上,脸上顿时翻出一大块肉,鲜血直流。由于机场医疗条件太差,简单的伤口处理也无法进行, 杨 教授只好捂上一块纱布乘车赶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在那里, 杨 教授的伤口缝了 40 多针,住院的第一天他就嚷着要出院,医生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在第七天伤口拆线后,马上放他出了院,并嘱咐他在家好好休息。可他从医院出来就直奔通县机场,不但没休息,反而加班加点工作,抢回了住院损失的时间。 这一回, 杨 教授显然又是很不情愿地住进医院的,做完了初步的病情检查,当天下午他就溜回了学校。第二天,我们看到他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着胃液分析管,手里已经捧着一本厚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认真地看起来了。这真是一个要工作不要命的倔老头! 杨老 先生没有一点架子。以后,当我知道他是老革命家杨秀峰同志的独子,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更是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没几天, 杨 教授就和我们这些病人以及医生护士们混得烂熟。我注意到,尽管他也和我们聊天,但时间总是很短,过一会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床边,或是审看论文、翻阅资料,或是长长地思考,这时候我们怎么劝他休息都无济于事。 病房规定病人不准随便离开医院,尤其是回家。 杨 教授却不守规矩,三天两头就溜回单位一次:开会、听汇报、取材料 开始医生护士还批评批评他,次数一多不好意思再责怪且慢慢也习惯了。这下他老先生更来劲了,探视时间研究生来汇报工作、接受指导,研究所的同事也来商量问题,病房倒成了他的办公室。 杨 教授是搞可靠性研究的,他负责组织的对国产运七飞机、强五飞机的可靠性研究,使得飞机的飞行寿命得以大大延长,为国家节约了上亿元的财富。他的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 教授常常自嘲道:我能对某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做出可靠性判断,但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可靠性却毫无把握。 言谈中,当我得知满头白发的他才五十出头,充满敬意的心里直感到阵阵难过。可他却乐呵呵开玩笑说:长得老相不是更让人敬重吗? 杨 教授,您不应该那么拚命地工作,您实在是应该好好爱惜一下自己的身体。您把身体养好了,不就能干更多的事情吗? 各种各样的检查表明, 杨 教授不仅肠胃有问题,心脏、肝、肩周等部位也都有毛病。这下 杨 教授在医院呆不下去了,他心里还装着研究生的毕业答辩、明年澳星发射的可靠性问题、研究所的建设工作 他对我们说: 我得出院,否则毛病越查越多,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医生实在是犟不过他,只好放行。 出院的那天,我们为他送行。望着他那渐渐远去的消瘦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杨 教授,您可一定要多多保重啊! 补记: 杨为民同志 1992 年和 1997 年两次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 年入选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十杰; 1997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0 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2 年 1 月 30 日 ,杨为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同年 5 月 23 日 ,国防科工委党组作出向杨为民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国防工业系统内开展向杨为民同志学习的活动。 2003 年 7 月 24 日 ,由人民艺术话剧院排演的话剧《杨为民》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杜玉波 教授亲自送演出票邀请我全家观看。凝视舞台上 杨 老师的形象,我不禁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1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所结识的四位研究生导师(1)
suqing1961 2007-7-5 11:16
旧作:发表于 1992年12期《大学生》杂志 在高明的画家眼里,山水草木、万种风情皆可入画。在我看来,那些受人敬仰的人们,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举动,同样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印在我们的心底,愉悦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情操。 我由于工作性质的缘由,结识了不少研究生导师,他们绝大多数不仅是学术 界 的精英,同时又是做人的楷模。他们的学者风采、智者风范,无不洋溢着他们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真可谓:万种风情皆入画,各位导师一般情。 诗评家吕进教授: 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那就是: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应无快活人。 我喜欢诗歌,偶尔也爱写写,结识吕进教授也是诗的缘份。 1990年上半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寄了几份稿件给我所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我们选中了吕进教授的《论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重心》一文,且这份稿件正好由我负责审阅。在《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上,我早就拜读过吕教授独树一帜的诗论,可以说,对吕教授我是久闻其大名,仰慕已久。于是,借与作者联系的便利条件,我给吕教授写了一封信,并附了几首自己写的短诗,希望得到他的指点。 吕进教授是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世界诗人协会中国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这位新时期出现的诗评家,在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诗创作转向诗歌理论研究,并在80年代中期成为继传统派、崛起派以后形成的另一个诗歌理论流派上园派的代表人物。1986年6月,他领导创建了中国新诗研究所,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中心、培养新诗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与世界各国诗歌界联系的纽带。吕教授在这个岗位上,先后有9部著作问世,其中《新诗创作与鉴赏》等著作屡获全国、省市、部门的各级奖励。 就是这么一位功成名就的诗歌评论界著名学者,他会给我这个普通的诗歌爱好者回信吗? 吕教授没有让我失望。十几天后,他不但给我回了信,还用简练的语言评点了我的每首诗。这以后,我不断把自己不成熟的作品寄给他,他也不厌其烦地给我回信,点拨我,鼓励我。 1992年5月,他从我那稚嫩的诗作中挑出三首,发表在了新诗所主办的《中外诗歌交流与研究》上。在最近给我的一封信中,吕教授谆谆告诫我,要做发表作品少而精的大诗人,不要去做那只追求作品数量大的小诗人。尽管我知道自己这一辈子在写诗上也许永远成不了气候,但先生这句充满辩证思想的教诲,我会永远记在心中的。 上半年,新诗所办公室的符主任来京出差,代表吕教授专门来看我。从符主任那里我知道,像我这样有幸得到吕教授精心指点的诗歌爱好者何止我一人。符主任说,每年吕教授都要收到一千多封诗歌爱好者的来信,有讨教的,有索要资料的,甚至还有在人生道路上受挫准备自杀的每封来信吕教授都仔细阅读,并尽量答复,实在忙不过来就请研究生代为作答。吕先生把这些信任他的诗歌爱好者戏称为编外弟子,他认为尽管自己增加了额外工作量,但从这些充满幻想的年轻人身上也吸收了新思想,启发了思路。 符主任还给我介绍了吕教授忘我工作,以及指导研究生等方面的一桩桩事迹。 1982年春节,亿万人民都在热热闹闹过新年,吕教授却把自己关在书房,修改专著《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中午,妻子进书房送饭,吕先生大惑不解:不是刚吃过吗?怎么又端来了?妻子又气又怜:呆子,那是早饭,现在该吃中饭了。 1988年5月,吕教授招收的一名研究生参加复试。只见吕先生端坐讲台却一言不发,整个答问过程吕教授都是写条递画给助手,让助手代为提问。研究生心中一凉:完了,导师连话都不屑和我说,看来考取无望。事后,这位研究生才了解到,原来那段时间先生正患增生性喉炎,嗓子无法发音,只好出此妙策带病主持考试。 在厌学风盛行时,个别研究生不安心学习,吕教授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时说道:尽管社会上普遍认为读书吃亏、不划算,但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就应该有一种高的超凡脱俗的追求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应无快活人。也就是说,我们在从事业的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上付出的种种艰辛,必将取得一般人所没有同时也不可能理解的欢喜事,即成果。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而要得到这种精神享受,必定会失去一些世俗的快活。吕教授辩证的得失观是那样的通达,研究生马上就理解并接受了。 在新诗研究所成立六周年的日子里,吕教授的一位研究生在满怀深情的贺信中写道:我们在人生与艺术的道路上苦苦求索,时刻都能感受到导师那关注与渴望的目光在背后叮嘱着我们,鼓励着我们。 我和吕教授结识两年多了,前前后后收到过他七八封信,但我们至今还没见过面。我知道自己做他的学生是不合格的,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我崇敬的导师。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一声: 敬爱的老师,我想您!。 轧钢机械专家连家创教授: 我好比中国喂养大的一只母鸡,怎么能把蛋下到国外去呢? 连家创教授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兼燕山大学校长。这位著名的轧钢机械专家, 30多年来一直从事轧钢机械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主编了《热带钢连轧机》、《轧机基本理论进展》等专著,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重大科研项目并屡次获奖,其中1000三机架冷连轧机液压弯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0年8月,我在秦皇岛市燕山大学参加机电部高校研究生教育学会招生工作会议,结识了连教授的几个博士生弟子。这些同龄人告诉我,连教授是他们非常敬重的导师,他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同时又像慈父一般关心学生、扶助学生。 一次,一位博士生在计算冷轧轴向力时,把摩擦系数选定为 0.12,结果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学生很高兴,拿着论文向导师报喜。连教授仔细阅读了他的论文后,严肃地指出:冷轧时,摩擦系数一般在0.090.11之间,不可能有你取的那么大。尽管你的计算结果很理想,但这个数学模型并没有反映真实的冷轧状况。搞科学一定要实事求是,可来不得半点想当然啊! 这位学生感慨地对我说:有这样的导师督促,我们做学生的哪还敢有半点的懈怠啊! 博士生杨景明还给我讲了这么一件感人的事。一天,他在图书馆查到了一篇俄文资料,可他不懂俄文,而这份资料对他的学位论文又很有帮助。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连教授,希望导师帮忙看看,给他讲讲文章的大意。没想到,几天后,连教授把整篇资料全部翻译过来送还了他。小杨说,当时他手捧着厚厚的翻译稿,望着导师那亲切的目光,泪珠儿直在眼眶里打转。 连教授是台湾苗栗人,父母为新加坡有名的药商。两位老人年事已高,非常希望当长子的连教授定居新加坡,继承家产。连教授几次赴新加坡省亲,都推脱掉了父母为他精心安排的工作。 1990年2月,父亲病逝,母亲含泪恳求奔丧的儿子留下来重整家业,连教授耐心地说服了母亲,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又返回了祖国。 我从研究生处领导那儿得知了连教授的这段故事。于是,我和连教授之间便有了如下这段采访谈话: 连教授,现在不少科研人员都纷纷往国外跑,您有条件定居新加坡,享受富足、舒适的物质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从事科研工作,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连教授悠悠答道: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受过党的多年教育,早已把物质享受抛到脑后了。在我们心中,祖国的事业高于一切。再说,我生长在中国,是祖国和人民培育了我,我就好比祖国喂养大的一只母鸡,正是到了下蛋的时候,我怎能把蛋下到国外呢? 在这位对祖国和人民充满了爱和情的长者面前,我还能问些什么呢?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