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立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航天的顶天、立地、人合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3-8 23:09
中国航天的顶天、立地、人合 俄专家看好中国空间站项目 : 计划理性前景明朗 里索夫说:“前景明朗,计划也制定得非常不错。中国最近数十年来的经验显示,计划制定方面非常理性,并配备必要的资源来实现计划”。 2016-03-08 08:52:26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俄媒称,多名专家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足够能力获得必要的经验,以便在2022年之前成功启动多舱式在轨空间站。 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7日报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3日宣布,今年6月发射“长征7”号运载火箭将成为中国建造在轨空间站项目的一部分。按照计划,空间站从2022年开始将全面投入使用。 报道称,中国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回答是否中国有足够经验发射多舱式空间站的问题时,专家们均表示,中国正在从两个渠道汲取经验发展自己的项目。 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说:“首先,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大概主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获得了大量的有关载人航天基础技术”。 “斯科尔科沃”基金“航天”领域专家、莫斯科航天俱乐部主任莫伊谢耶夫表示,今天中国正在自主发展载人航天项目。 他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一系列航天技术,首先是液体冷却系统和导航系统以及载人飞船对接系统,而后掌握相关技术后并加以完善”。 《航天技术新闻报》观察员伊戈尔•里索夫称,第二个渠道是天宫实验舱。中国发射天宫2号旨在获取必要的经验。 他说:“安排宇航员在太空站长期考察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提供给养和食品以及医疗方面。这方面的经验必须在组建长期空间站之前获取”。 报道称,专家表示,中国能够如期实现自己的计划。 里索夫说:“前景明朗,计划也制定得非常不错。中国最近数十年来的经验显示,计划制定方面非常理性,并配备必要的资源来实现计划”。 莫伊谢耶夫说:“中国并不急于求成,但踏踏实实发展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目前为止,中国在实施自己计划中并没有遭遇严重的事故,没有理由怀疑中国目前实施的计划”。 卡申说:“最近数年来,中国航天计划的特点是按时完成并且很少发生事故。事故发生率低于俄罗斯和美国。我不认为中国会遭遇什么问题”。 航天专家: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发射有四大优势 中新社四川西昌1月16日电 6日,中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至此,中国累计为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43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9颗卫星,还提供了10次国际商业搭载发射服务。 1990年4月7日,中国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由此拉开商业发射服务的序幕。航天专家在受访时表示,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发射已形成四大优势。 首先是产品的高可靠性。比如,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已达到97.96%,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托举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上天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属于长三甲系列,该系列被誉为“金牌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长三乙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不断改进质量体系、火箭测试、信息传递技术,提高元器件验收标准,已成为高轨道发射的主力。 其次是履约能力强。“始终将履约视作应尽的责任,给用户提供灵活的发射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告诉中新社记者,生产一枚火箭大约需要4年。由于国内外需求旺盛,中国策划实施运载火箭跨型号组批生产工程“百发工程”,该院火箭年生产能力已提升到16—20发,“从签约到发射,我们可以压缩到一年半的时间”。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总指挥魏强提到一个细节,此次因零部件问题,研制周期一度延迟了四个月左右,“后来我们通过优化技术流程,加班加点,基本把发射日期抢了回来”。 中国航天国际商业发射的第三个优势是保险费率较低。“保险费率基于成功率,以及客户和保险界对于我们产品的信任。”李同玉说,长征系列火箭的保险费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记者还了解到,成功发射数颗卫星后,保险费率从20%下降到不足10%。 第四个优势是提供“天地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是发射,而是服务,牵引着客户一起把卫星用好。”李同玉说。 以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为例,中方除研制卫星、提供发射,还参与建设明斯克地面站,并对卫星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表示,在此期间不断拓展商业合作新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还为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多个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优秀卫星工程师。委内瑞拉航天局执行主任马里亚诺·英伯特曾感慨,“中国的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为委内瑞拉开辟了空间设施应用新天地”。 在航天专家看来,由于受到种种限制,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发射市场与其能力并不相符。“一方面是希望相关国家放开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多的份额。”李同玉说,近期将在网站上公布卫星标准接口,鼓励国内外小卫星设计者依据接口进行设计,再选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卫星带入太空。 认识到现有的发射能力与客户需求尚有差距,中国航天人也在苦练“内功”。火箭方面,既根据每一次发射需求改造现役火箭,也考虑在未来将具有更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投入商业发射。 卫星方面将陆续推出新的通信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五号平台、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电推平台,中国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魏强说,“东方红三号B平台已通过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得到验证,东方红五号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基于该平台的卫星将在2017年底左右发射”。(完) (2016-01-16 04:07:0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阶段:什么样?怎么做?啥目标?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8日表示,拟于2016年中至2017年上半年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 “空间实验室任务”什么样? 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天宫二号”增加了推进剂在轨补加、太空维修试验等多项功能。重量同在8吨左右,但在载荷方面有很大变化。 新任务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新研制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货运飞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发言人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该火箭投入使用,必将大幅提升中国航天进出空间的能力。 选择位于北纬19度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原因在于这里靠近赤道,可以借力省力。而且发射场毗邻大海,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还解决了运输难题。 怎么做?实施4次发射任务 根据这名发言人透露的今明两年计划,记者列出4次发射飞行任务及其进展。 首先是在2016年6月左右实现“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该火箭整箭预计将于4月底出厂。 其次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该实验室及配套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总装测试。 第三项是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目前该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测试,航天员正在进行任务训练。 第四项是在2017年上半年,用已通过“首飞”试验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天舟一号”的总装测试。 这位发言人还说,各类空间试验载荷已完成产品生产和相关准备。文昌发射场、酒泉发射场、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正按计划进行任务准备工作。 啥目标?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这位发言人透露,曾执行中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4年半,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各类装载设备功能正常,具备继续在轨工作条件,“中国空间站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在受访时说,中国将本着把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目标,系统规划建设,为科学家提供更好的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平台。 中国空间站的初步规模将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约重20多吨。建成后将会有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由于国际空间站将在2020年完成历史使命,中国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唯一的太空空间站。 据介绍,中国空间站的运行、控制、电源、信息等都将采用当代技术,确保空间站可靠、高效、经济运行。将面向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安排重大项目,比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医学、天文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完) (2016-02-28 15:41:01) 中国“远望号”圆满完成航天测控任务返航 中新社上海2月7日电 7 日,圆满完成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安全驶入长江入海口。远赴重洋120多天的“远望六号”测量船也已在南太平洋海域胜利返航途中。 已于1月底返回中国的“远望五号”测量船,全年连续海上作业156天,刷新了远望号单船一次出航时间的历史纪录。 2015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航天发射任务进入高度密集期。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远望三号”、“远望五号”、“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相继出航担负海上测控任务,先后圆满完成长征十一号1箭20星、首颗暗物质科学探测卫星“悟空”、中国首次向欧洲整星出口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等10余次航天发射测控任务。 据统计,3艘“远望号”测量船全年累计海上作业580余天,总航程13万余海里,相当于绕赤道6圈。 ( 完) (2016-02-07 13:06:01) 通讯:飞向中国航天一甲子 中新社四川西昌1月16日电 16 日凌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万籁俱寂。一阵轰鸣,一支“箭”呼啸而去,一颗“星”划过天际,中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 这看似是一次普通的商业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4月7日首次实施商业发射服务至今,已为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卫星组织实施了43次国际商业发射,提供了10次国际商业搭载发射服务。在相关国家重重封锁下有此成绩,已属不易。 接受采访的相关研制人员则感受到,因为已有8颗整星出口卫星的经验,他们基本上“驾轻就熟”。特别是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采用成熟的东方红四号平台,托举卫星升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高轨道任务的金牌主力,增加了成功的砝码。 “紧张?不,是很高兴。要争一个‘第一’不容易,我们直到火箭出厂时才知道排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遇,都有信心圆满完成任务。”发射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对中新社记者说。 岑拯所说的一个个“第一”,又使这次商业发射不再普通。 这是2016年宇航任务的“首发星”。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当日透露,全年计划有26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若按计划圆满完成,将创造中国航天年度发射新纪录”。 这是“十三五”宇航任务的“开门红”。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三五”发展综合规划纲要》,力争要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届时,中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将超200颗,年均发射数量达到30次左右。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也将迈入世界前三。 这是中国卫星整星出口首次打开欧洲市场。对中方而言,是直面激烈竞争,加速开拓国际市场。对白俄罗斯来说,是首次拥有属于自己的通信卫星。 “很难评估这颗卫星的意义有多重要。”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古鲁廖夫兴奋地对记者说,卫星不仅验证了中国航天高水平,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我非常感谢一起工作的中方伙伴,我们将在广播、通信领域继续合作”。 2016 年之于中国航天还有特殊含义。195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过去60年间,中国航天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而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将奏响更强音。 新一代运载火箭“箭在弦上”。“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将在2016年执行首飞任务,牵引中国现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升级换代。 新一代通信卫星平台蓄势待发。比如东方红五号平台,发射质量将达万公斤级,有效载荷质量增长近2.5倍,超过2000公斤,基于该平台的卫星将于2017年底前后发射。 新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科学卫星、商业发射也将接踵而至。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总指挥魏强形容自己像是带领一帮兄弟接项目的“包工头”。他对中新社记者说,以前的商业发射是“三五年发射一颗星”,现在仅他手头负责的、预计今明两年发射的就有五六颗星,“我们越干越有信心”。(完) (2016-01-16 13:40:01) 中国航天将迎“高常密度”三大看点值得期待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岁末,“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为2015年中国航天圆满收官。展望来年,中国宇航任务将从“高强密度”转为“高常密度”,记者从中梳理2016年的三大看点。 “顶天”——重大专项接踵而至 2015 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计发射19箭45星,实现“满堂红”。19次任务涵盖了北斗导航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航天专项任务,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先后成功首飞。 这一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年。综观五年间,重大科技专项成果累累:“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在地外天体着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全面建成,“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卫星陆续发射并投入使用。 2016 年,中国航天将向太空探索再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对中新社记者说,2016年将实施2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既有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也有备受关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表示,“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将大幅提升中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将迈入世界前三的水平。 与“长五”、“长七”首秀相伴,中国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正式亮相。目前该发射场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长五合练”。 记者在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到,技术人员已开始维修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门前的活动发射台,为2016年新任务做准备。 “立地”——航天应用更接地气 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说,“十二五”期间中国卫星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资源系列、海洋系列、风云系列卫星均在各自领域发挥监测,为国土资源普查、地质灾害调查、中国海域及全球重点海域、气候变化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最新发射的“高分四号”卫星为例,这颗长期驻留在距地球36000千米上空的“天眼”将于2016年年中正式启用。它兼具可见光与红外对地观测,既能监测森林火灾,也能持续监控地壳温度。 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超过1900亿元人民币,北斗相关的贡献率超过30%,其中在精准行业、地理信息和基础设施领域,北斗贡献率已经占到半数。未来,北斗将在重大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及多种机动电动车辆(含汽车)、多类智能终端(含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和多样化位置服务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此外,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于2015年12月成功发射,已获取首批数据。2016年将陆续发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 “人合”——国际合作渐入佳境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公司方面称,截至2015年12月,累计完成42次国际商业发射、发射了48颗卫星,其中含8颗中国国产卫星,还提供了10次国际搭载服务。仅在2015年就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实现中国卫星首次出口东盟;成功发射“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实现首次向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提供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服务。 中国航天人正在致力于推动一条由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三大应用卫星系统为主体的“天基丝路”,这可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逐渐增长的卫星需求及安全需要。就在刚刚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已是“蓄势待发”。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司长赵坚对中新社记者说,“十二五”期间共签署了31份政府间、机构间合作协议,中俄、中乌、中法、中欧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中美也在2015年重启航天对话。“随着‘十三五’期间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及新的航天工程立项,中国航天将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他说。(完) (2015-12-31 14:46:01)
个人分类: 其它|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或者顶天,或者立地,中国科学家都无法做到,谈何两者兼顾呢!
热度 25 陈安博士 2012-6-18 18:16
【Blog主人按:随着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期刊论文的增加,不少科学界的管理者和科学家伙虽然嘴上还谦虚地说“我们原始创新依然乏力”,但是内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就如GDP全球第二确实也能部分地说明我国经济在发展了一样,论文数量也说明中国人的科研GDP在增加。但是,尽管科研气氛在日益热烈化,创新或者对社会进步有用的科研却依然严重不足,我们还谈不到顶天或者立地的地步,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明我们跟上国际主流科研的平均速度在加快罢了,而科研恰好讲的是第一与领先,不是平均。】   “顶天立地”之说也不知道是哪位弱智的科学家伙最初提出来的,记忆里是科技部线上的专家们提的,俺们一直觉得非常可笑,可笑到今天,我甚至都笑不起来了。   现实点讲,中国目前的科学家伙单做顶天或者单做立地都都根本无法做到,请注意,我是说连中国目前最好的科学家伙做到这一点都困难(不是指你这种连“及格”都算不上的家伙),且是几乎不可能,怎么会有既顶天又立地或者先顶天后立地之争呢?根本就争不起来嘛,如果一定要“争”,只能说可笑之至。   到今天为止,华人科学家(再加上技术家和工程家)里做到最好的是杨振宁、陈省身、丘成桐等几位先生,再加上各位其他领域的牛人(含种水稻的袁隆平先生在内),充其量十数人而已。   在有中国国籍同时也在国内混了大半辈子的华人科学家里,学问好的也就华罗庚、钱学森十几个而已,且其“黄金”成果也基本在海外获得。其他学者虽然一直在努力,可是多种原因,都无法进入二流、三流科学家的行列,只能在四流左近溜达。要不,您老人家给列举一下他们是二流的证据出来?我认为几乎不可能有让人信服的证据。   也所以,中国科学家伙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天和地之间,能碰着一个就不容易了,暂时就别奢望别的了,行不?   还记得一位教授这样评价既想顶天又想立地的人——   马季说“上嘴唇着天下嘴唇挨地”,那“脸就不要了”。   科学家讲“既顶天又立地”,那您的腰得被抻成面条一般了吧?或者整个身体的直径被扯成“0.00000001纳米”,否则,就您老人家那身量,怎么才能做到腰围不变的情况下顶天且立地呢。   还有人说,兄弟你顶天,妹妹我来立地,咱俩加起来不就顶天又立地了吗?   在一些实验室里,很多头就在这么说,一部分人去做顶天的工作,一部分人去做立地的活,然后,前面的人写了论文,后面的人做了工程项目,最后一总结,我们顶天又立地了。   ——你没事吧?!   不客气地说,就目前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这种状态,倾其所有力量再乘以10,都无法做到在立地或者顶天方面有二流的成果,一流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还想着分兵去“你围城他打援”,结果是全军覆没的结果一定不会走样。也就是说,天没顶着,顶了一头冰雹回来了(不过,冰雹倒是从天而降);地没挨上,只是踩了一脚泥巴(当然,泥巴是从地里来的)。   在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最后的成就方面,中国科学家真是太不谦虚了,这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结果,我理解。   虽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中国人的智力应该没啥问题,不比人差),要拼命努力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是更为关注的是另外一个方面(反右,但是更主要是反“左”),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否则,夜郎自大,蚍蜉撼树之类的词都在后面候着呢。
个人分类: 时论|4990 次阅读|42 个评论
科研:先立地,后顶天
热度 21 stone1971111 2012-6-18 08:37
我们经常会把工程项目当做是立地的项目,意思是脚踏实地,把基础研究称为顶天的项目,意味着国际前沿。在10年前,很多人认为两者是不好调和的,因为我们的工程差距较大,要做好工程,需要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再顶天就很困难。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又一项标准,证明了我们光想顶天还是顶不起来的,尽管我们发表了更多的国际论文 。想到这个话题,还要从前不久参加一个好友的博士生答辩讲起。那天来了几个知名的老专家,听了课题的成果,说离有些行业的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尽管已经能够完成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要求。其中一位老同志感慨的说,游戏被我们自己弄糟糕了,说当年某些国家计划立项的时候, 说的指标都太高了,现在看来依然是难题 。但是已经立项过了,想再得到支持已经很困难了。说完,很多人都很感慨。这其中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担忧。时光如流水,在中国的今天,我们应该能够清醒的认识到 ,做工程技术相关的研究,不管是工程也好,基础也罢,需要先立地后顶天 ,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路线。 其一、立地的理论基础更好了。 在大量国家高技术计划资助之后,尽管很多领域并没有真正解决行业问题,但是钱也没有完全白花,还是培养了一批懂行的年轻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国际上的应用领域在我们国家都是非常陌生的。那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大多是很古老的工程问题,跟国际前沿的工程需求不太接轨。有了国家计划的支持,很多课题组做了超前的工程技术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才。随着我们国家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升级,今天有更多的领域已经可以和国际前沿的工程技术需求相一致。因此,当我们再来尝试做工程的时候,就 不用担心我们不能做更好的工程的同时,不能拿出很好的科学研究成果 。很多工程也到了可以做的时候了。 其二、立地的社会基础更扎实了。 在10年前的中国企业,忙着做大。当然,大有大的好处。好比白人到了新大陆,忙着圈地,队伍大占得地盘也大。可是仅仅是大,还远远不够的。众多的人口要吃饭,光靠粗放式发展不解决本质的利润问题。在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今天,微利就不能养活一大批所谓的高技术人才。 我们需要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需要和国际性企业的产品竞争,因此就必须是先进的产品,自然许多以前忙着做大的企业回头来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立地的社会基础就变得越来越友好。不像是以前,要跟企业合作,企业说有什么产品,我们买来或者投资。现在企业会说,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看看能不能合作解决。前者不能合作,只能形成买卖关系,但是科研人员直接造出好产品的机会较小。后者是科研参与生产,只解决关键问题,科研发挥的空间和效率更高了。 其三、国家基金的更高更远,让我们只能转回头立地。 正如本文开篇所说,课题的指标已经不能再高了,再高,连科学基本规律都说不过去,所以很多领域想获得国家立项很困难。如果还想继续研究,只能寻求产业的支持。本来中国的需求太多了,有太多的课题需要资助,不可能总是资助同一个题目。因此, 放弃对很多课题资助的幻想,脚踏实地的扎进产业中,在产业中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是更现实的做法。事实上,这才真正回归了高技术研究的本意。大多数高技术研究并非来自于理论的率先突破,而是先来自于应用的需求推动,在解决挑战性需求的过程中才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 其四、立地是培养真正工程团队的唯一方法。 我这几年参与了一些国家大型项目的论证,能够看出我们国家的需求是极其强烈的,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想站到最高点,我们要做的事还太多太多。 但是需求摆在那里,能够胜任其任务的建制团队却不好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成熟的团队接手了超级项目。 当然如果管理得当,领导有方,很多项目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效益,否则,仅仅是参与的人多了一些生活的阅历。我们国家说人才多,但是人才的丰富度是非常不够的。 善于管理,善于组织的人非常欠缺,尤其是大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非常欠缺。 对于我们国家一直自主的项目,我们都有很好的经验,比如航天工程,完全自给自足,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民用的大多数领域,由于过去小山头研究模式的拖累,我们没有能够完成大工程领导能力的人的培养。 但是人才永远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从事立地的项目研究,来培养这样的人才 。发论文的人永远都是一个真正工程队伍中很少的一部分。 其五、立地是中国高技术科研希望所在。 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我们以前都是跟着国外跑,那样永远都没有机会,也都是在给国外的工程积累关键技术。只有我们立地了,立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特有的优势和需求,从自己的脚底下出发,才能做出更有价值的科研。当然, 只要我们立地了,我们就真的学会扎扎实实做学问,就不会争论论文的档次和多少。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来不得虚假的,行就是行,不是嘴巴说的,也不是杂志档次决定的 。不培养扎实的作风,中国的科研还要继续付出惨痛的发展代价。尤其是当很多行业还在匆忙的上马大跃进的课题时候,立地是真正开始万里长征的方式。 在发论文已经不是问题的今天,立地变得非常紧迫。当然,在今天中国,坐立地研究的理论基础好了,社会基础也更好了,国家基金也逼着我们去立地,通过立地,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地工程队伍,中国工程技术研究的希望才能真正的实现。 坚定的走自己的路,脚踏实地,瞄准中国的问题,这可能是当前唯一的一条路,尽管可能在某些时候还会有挫折,但是只要方向不错,再难走的路都有必要走下去。 silong.peng@ia.ac.cn 2012.06.18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1621 次阅读|44 个评论
也谈‘顶天立地’
wanghongcai 2009-3-4 00:20
好久不写博客了,感觉有点生疏。近日看到陈安博士的顶天立地的高论,忍不住又想发表点意见。 我首先想说陈安的想法是符合现实的,因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在顶天、立地两方面无论在哪一方面获得了成就都是很了不起的,如果要求他同时既顶天又立地,确实有点难。所以就这个意义上我是支持陈安博士的。 但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好的理论设计,不自己去验证的话,就无法顶天。只有他的理论设计经过验证后,才知道是否真的顶天,这个顶天其实是在立地的基础上的。立地者就是要脚踏实地去做验证工作,用事实为你的理论做注脚。所以我说顶天立地是分不开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又反对陈安博士的说法。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科研人员最好是先立地,即从现实中、社会需要中发现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因为科学研究不是建立在空想基础上的,当他真的能够从现实中发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吸引他去探求理论上的答案,如果还没有先前的理论能够解答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自己提出了新理论,当然就顶天了。如果你都做到了完全创新程度还不叫顶天的话,可能就没有什么可以说是顶天了。所以我又说要顶天必须先立地,不能立地焉能顶天! 我虽然没有进行详细和系统的考证,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所有的重大理论成果都是在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的,没有真正的立地功夫,就别想顶天。 当你真的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理论的时候,你又得进行一丝不苟的证明验证工作,这个验证工作你不能只从逻辑推导出发,必须有事实的验证,这个验证要求你必须是进一步回答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的顶天理论还得扎根实地。离开地皮一点都不行,不然你就吊在半空了。 看来顶天立地原来是一个统一的或同一的东西,何来分离? 许多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顶天了,其实是一种离地的表现,也就是说自己认为是顶天了,实际上还差着老远呢。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非常管用的东西,就是没有发表,这是否只立地没顶天呢?我想这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纯粹是一种发明,这种发明是利用了某一原理,但自己心里不清楚,也就不可能把它表达出来,如瓦特的蒸汽机。你说瓦特的蒸汽机是顶天还是立地? 另一种情况就是利用了一种先进的原理,把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你说他只是立地没有顶天? 显然他们都应该算是顶天立地,区别在于一者掌握了理论,自觉地去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者虽然感觉到了这种原理但并没有完全把它概括出来而已。 而且,我认为,没有顶天的理论指导,很难有立地的广泛收获;同时没有立地的基础支撑,很难出现什么顶天的理论。我们经常说理论空洞,就是因为没有立地基础才变得空洞。如果说一个在实践中已经验证某种做法是正确的,还没有理论发表,就认为不是顶天之作,我觉得还是有点偏颇,因为理论发表只是进一步的工作而已,实际上与发表的作用没有本质区别,至少在他本领域中就是顶天的,如果有理论发表则是更进一层。至于别人是否引用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也不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引用就是顶天了,不引用就是不顶天。因为能够被引用的时候也就是变成大众化的时候,不能被引用的时候说明还没有人能够够得着。既然不懂就不敢乱引用。所以千万别把什么引用作为一个宝。 基于我这份谬见,我是反对陈安的顶天立地分离说的。 我觉得我们科研工作最大弊病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所谓的顶天理论,即盲目追求什么理论发表,动辄去看什么SCI,而不问为国计民生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的假研究。 所以真正的科研,必须扎根中国的实际问题,只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才能出产顶天立地之作,否则就不是什么真正科学研究,充其量只是混口饭吃而已。 因此,我认为主张科学研究要顶天立地没错。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7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