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态恢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环境报》:生态恢复应尊重自然的选择(蒋高明)
zzllxx5168 2013-4-10 14:10
《中国环境报》:生态恢复应尊重自然的选择(蒋高明) 编者按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人退沙退”的成功实践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要敬畏自然,让自然充分发挥其自我修复能力。本文作者正是巴音胡舒嘎查治沙实践的亲历者和指导专家,他在文中详细论述了人为何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生态恢复应尊重大自然选择的观点。希望本文能够加深读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认识到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人类要不要敬畏自然?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哲学问题。古代人在自然面前小心翼翼,因为那时他们自我感觉力量太小,对自然现象不了解,不得不敬畏自然。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各种科学技术与发明,部分掌握了自然的演变规律,就有些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了。然而,需要提醒人类的是,只有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也才能恢复自然。 从敬畏自然做起 ■ 阅读提示 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免遭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系统因被人敬畏而少受干扰,处在健康状况之中,生态系统就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水源、食物、药物、建筑材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服务等。 综观人类的科技进步史,人类实现最多、也是最引起人类自豪的是:向自然无限索取。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自然资源、能源及各种矿产、甚至深海里自由觅食的海洋生物,都变成了人类的食物、药物、器物。有了科学的武装,那些曾经与人类共存的生物,被不断驯化,有些则永久消失了;即使人类培育了上万年之久的农作物,也被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 ( 即转基因 ) ,对物种进行改造。 然而,人类离开了大自然呵护,离开了阳光、空气、水、食物、热量等这些必要的元素,将寸步难行。现在,人类还不能利用无机元素,创造一个最简单的物种,哪怕是病毒那样的简单生命。即使有了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仅仅是小学生。 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免遭自然的报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陶醉在战胜自然的狂喜之中,然而同时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虽然上天入地了,但是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而来;物种的消失在加速。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干预自然的能力,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自然,并由此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面对全球变暖、臭氧层扩大、水资源危机、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科学为什么又制止不住呢? 祖先以朴素的智慧告诉我们,万物是有神灵的,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地有地神。人在神灵面前心存畏惧,就保护了自然山水。换成今天的科学语言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因被人敬畏而少受干扰,处在健康状况之中,生态系统就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水源、食物、药物、建筑材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服务,增加文化多样性等。 如果相信科学万能,对自然粗暴干涉,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生态系统退化,物种消失。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持续的干旱、流行病肆虐、食物短缺、环境污染并由此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等,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对于我们朝夕相处的自然,我们不敬重她,其结果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在保护自然的问题上,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珍贵的思想财富和哲学思辩,值得我们借鉴并发扬光大。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印地安酋长西雅图的话,道出了人与万物息息相关的联系。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首先要谦虚谨慎,从敬畏自然做起。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 阅读提示 生态系统退化有些是自然的原因,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近代发生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大多是人类过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约 40 亿年后,为什么到如今发生大规模退化?首先要说明的是,生态系统退化有些是自然的原因。例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界中的物种要么适应,要么消失。 60 万年之前,北京地区尚分布有野象,当时森林非常茂盛,有大量的食物供应。大象南移显然是气候变化的结果。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全球共有十大类陆地生态系统,我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 ( 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 ) ,但是我国的四大沙地 ( 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 ) 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这样,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 遗憾的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上述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退化与人类破坏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 60 年代,为了备战备荒,辽阔的三江平原、新疆绿洲、内蒙古草原被开垦,虽然今天变成了“米粮仓”和“棉花垛”,可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却困扰了中国首都和华北地区; 70 年代,围湖造田、围海造田,使自然生态系统迅速碎片化、岛屿化,大量湿地消失,地球之“肾”发生萎缩; 80 年代初,我国生态学家从丹麦和英国引进大米草护滩,大米草在原来引进的地方并没有保住海岸 ( 那里的大海向陆地侵入了 10 公里 ) ,反而迅速侵占了南到福建、北到辽东湾的海岸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栖息地因为大米草蔓延而萎缩,水产养殖大受其害。由于围海造田,红树林面积由历史上的 25 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 1.5 万公顷。 近代发生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大多是人类过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人们在山地大面积砍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干旱区过分利用地下水、过度开发绿洲,在沿海围海造田等,造成了以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为主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 对于这些问题,已故著名植物生态学家侯学煜先生当年就奋笔疾呼,强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恢复生态平衡。可惜,这样的声音未能及时受到重视,人们热衷于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如在草原上造林,在干旱半干旱区种粮种草,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毁林种桉树等。 这些做法看似是恢复生态,实则加速了生态退化。今天,只有在东北、西南、海南、台湾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源头上制止生态系统退化。 自然界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后,各种过程都达到了动态平衡。一些自然灾害是环境要素正常波动的结果,即使海啸、火山和地震也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要学会躲避。我们必须敬畏自然,相信人力不如自然力。 大自然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人类要知恩报恩,不能恩将仇报。对于自然,只要我们不粗暴干涉,她会修复人类给她造成的创伤,而这个代价是相对较小的。 失败的治沙试验 ■ 阅读提示 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 10 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不作为或少作为,反而得到更好的草原恢复效果;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措施,如草原造林、草原植灌、草原农耕、草原飞播、打井舍饲,收效甚微,甚至帮倒忙。 生态退化了就要进行恢复,这个过程专家们称之为生态恢复,或生态修复,也有人称之生态重建。不论哪一种叫法,都是试图将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提高,增加有效的植被覆盖,并吸引野生动物回来定居。 针对生态恢复,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 10 年的实践。 10 年下来,我们惊奇地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不作为或少作为,反而得到更好的草原恢复效果;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措施,如草原造林、草原植灌、草原农耕、草原飞播、打井舍饲,收效甚微,甚至帮倒忙。 实验是从 2000 年开始的,浑善达克试区是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在全国的 5 个试区之一,其余 4 个试区分别位于黄土高原、岷江上游、黑河流域、新疆干旱区。 我们设计的治理路线图是:科学家出思路,政府出资金,牧民出力气,三方共同努力,共同缚住这条威胁北京的“黄龙”。试验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这是一个有 72 户牧民、 310 口人、面积 12.1 万亩的典型牧村,牧民将这一嘎查严重退化的 4 万亩夏季牧场交给我们做实验。我们在实验区外种植 1000 亩饲料玉米给牲口吃, 4 万亩严格封闭起来进行自然恢复。 当时在干旱半干旱区流行的生态恢复做法是造林,我们也不能脱离这个治沙的法宝。科学家比牧民聪明的地方是,我们手里有全球定位系统,还有很多的仪器,这些仪器能够精确测定植物每天甚至每秒钟能够生长多快。 但是,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并没有比当地林业部门高明多少——我们也只有造林这条路可走,这是人们使用了 50 多年的武器。“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是用的这个办法。 2001 年春,我们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防护林采用杨树、柳树、沙棘、沙柳、锦鸡儿等乔灌木。感觉万无一失了,我们将设计方案提交当地旗政府,旗政府又组织牧民按照我们的方案施工。牧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科学家提供的方案肯定比当地林业局的好。实际上,树木能不能活?防护林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心里也是没有底的。 为了保证树木成活,我们还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根剂来处理树苗,牧民们按照我们提供的生根剂配置药液,从来没有接触过喷雾器的牧民抗起了喷雾器,向树根上喷药。为了保证树木成活,我们规定树坑一定要一米见方,浇足底水。这样,连工带料,成本约 10 万元的防风林在草原上“屹立”起来了。 刚种上的第一年,树木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树木就不再抽叶子了,枯死了。原来,第一年是树木欺骗了科学家。那些萌发是假萌发,植物用的养料是树干中储存的。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严酷的冬季、强烈的大风使得它们很难生存。到了第三年,我们种植的树木全军覆没,那些枯干的树木似乎在嘲笑科学家。我们开始怀疑,在草原上造林是否有问题? 后来,我让牧民们保护好死树,作为反面教材,而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证据。牧民们答应归答应,最后还是将枯死的“防风林”砍去当柴烧了。幸亏北京电视台现场录下了树木枯死的镜头,这使得我们的“作品”能够在世上留下来——虽然是失败的试验,但勇于承认现实才是科学的态度。 应尊重大自然的选择 ■ 阅读提示   利用自然力恢复是最科学的,也是最省力、最省钱的。生态恢复的物种最合理的应当是那些原本存在的物种,即利用本地物种,人类要做的是帮助消除影响物种定居的破坏因素,如减少草原牲畜的过度啃食,或提供植被建植时必要的土壤条件。 改变我们思路的是牧民家一个孩子的发现。 2002 年 7 月 14 日,巴音胡舒嘎查支部书记那松乌日图的小儿子胡赫图格,告诉了笔者一个发现,实验地里的草长到了半人高。听到这个消息,笔者当时非常兴奋,早饭也不吃了,拿上照相机、摄像机,开上车带上几个学生随他到了实验地。 那正是 4 万亩试验区中的一块区域。看到眼前的景色,谁都会被陶醉:绿草已经齐腰深,各色花朵装点其中,微风过处,风吹草低,这才是草原的风光。当年 15 岁的小儿子,估计也没见过这样的景色,所以才高兴地跑回家去告诉我们。 实地测量的结果更让我们兴奋:这里的草层高度就达到了 1.43 米,产草量每亩为 5300 斤鲜重,自然萌发的两年生榆树苗达 321 棵 / 平方米。实际上,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退化严重的碱滩。 至于榆树疏林种群,围封保护同样也取得了显著的恢复效果。在围封保护两年后,围封保护区与对照区正蓝旗相比,榆种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试验区沙地幼榆树繁多,平均达到 1.8 株 / 平方米,特别是当年的实生苗数量最多,达到 7 株 / 平方米,其中在固定沙丘阴坡的坡基处,栽种的当年幼苗,可以高达 158 株 / 平方米。 2008 年,当笔者再次带记者参观这片榆树苗时,榆树的高度已达 3-5 米。可见只要适当保护,幼苗就可以发育成稀树疏林,因为浑善达克的榆树没有一棵是人栽的。 2004 年,牧民由原来的每户每年买两万斤干草,到每户分到 7 万斤干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结束了买草的历史。 4 万亩草地的成功恢复,还带动了全嘎查 12 万亩草场的恢复。因为牧民们看到,只要不放牧,大自然能够还给他们希望的草原。浓密的牧草就连很多白发苍苍的老牧民都没有见过。 “我小时候的草原就是这个样子。”出生在正蓝旗、时任正蓝旗党委书记的斯琴毕力格看到高草,激动地说。“开天辟地头一回见过这么好的草。”内蒙古草业勘察院的专家实地测量了我们的产草量后,对媒体关于巴音胡舒的报道数据再也不起疑心了。 如今的巴音胡舒嘎查已成为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外广为人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逾百家媒体;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路透社等几十家国外媒体对试验进行了报道。今年,美国地理学家 D.D.Trent 博士在其编著的教科书《地理与环境》中,增加了巴音胡舒案例。 巴音胡舒自然恢复成功的例子并非偶然,中国科学院的其他 4 个试区传来的消息也都证明:利用自然力恢复植被是最科学的,也是最省力、最省钱的。我们都知道“适地适树”、“适地适草”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进行生态恢复最合理的应当是那些原本存在的物种,即利用本地物种,人类要做的是帮助消除影响物种定居的破坏因素,如减少草原牲畜的过度啃食,或提供植被建植时必要的土壤条件。 生态恢复之所以选择本地物种,是因为长期的自然演化结果,本地物种最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如果选择了正确的生态恢复方向,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面积退化的生态系统,自然恢复不失为重要的途径。 在英国,针对采矿引起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英国人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自然力进行恢复。自然力其实就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 ( 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 ) 等能够安家落户,并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长的条件,这种自然力就能存在。 笔者在我国的四川九寨沟、陕西佛坪、北京延庆、山东临朐,及国外的很多地方如英国、美国等,亲眼目睹了利用自然力恢复的成功例子,被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所折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过分强调人力,忽视顽强的自然力,既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又延误了自然恢复的宝贵时间。因此,生态恢复要相信大自然的力量,相信大自然的选择。 【作者简介】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64 年 9 月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 1985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 1993 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博主简介: 张连翔(1959-),大学文化,学士学位,无党派人士,辽宁省喀左县人。现任北方林业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中心教授级高工(3级教授),学术委员会成员,兼任《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辽宁林业科技》两刊编委,《新农业》杂志园艺版编委,《中国林业网》和《新农村商网》林业科技(在线)咨询专家,中国林学会灌木分会委员,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曾任辽宁省林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成员(1993-1995年)。主要从事应用生态及种群生态和数学生态学、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抗旱保水造林、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全生态经营和有机果业等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3项,发明专利3项(2项正在申请中),编制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翻译和发表日文林业科技资料数十万字,主编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参编论文集1部。 联系方式: zzllxx5168@126.com;13942112010; http://hi.baidu.com/zzllxx5168/home ; http://blog.sciencenet.cn/u/zzllxx5168
个人分类: 学术论坛与争鸣|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日中国》英文版报道笔者研究小组浑善达克沙地恢复试验成果
热度 2 蒋高明 2013-3-12 21:18
Nurturing the Land through the Land By staff reporter LI YUAN on March 1, 2013 Jiang Gaoming (middle) with local herders. AMONG the many superlative descriptions of China, one of the least desirable is that of being among the countries hardest hit by desertification. As of the end of 2009, arid, semi-arid and sandy land accounted for a staggering 45.36 percent of Chinese territory. Many of the initiatives devised and carried out to tackle the problem have yielded encouraging results. One is the program spearheaded by Jiang Gaoming, a researcher at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 case study of his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efforts in Otindag Sandland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ppears in 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U.S. textbook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has received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media coverage. In 2000, Jiang and his team established an enclave at the heart of Onqin Daga housing his bio-system restoration experiment. Today, what was formerly a swath of parched drab is a lush pastureland. From Afforestation to Natural Rehabilitation To counteract the growingly frequent and intense sandstorms that hit Beijing and Tianjin in the late 1990s, China launched a project in 2000 to address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 the source areas. That yea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ed its weight to the mission through its experiment to revive the degraded eco-system in the interspersed crop fields and grazing lands of Onqin Daga and regions north of Beijing. Jiang Gaoming and his team were assigned a plot of 26.8 square kilometers in Bayan Huxu at the heart of Onqin Daga, 180 kilometers north of Beijing. Onqin Daga is one of the four largest sand lands in China. The others comprise Horqin, Mau Us and Hulun Buir, all in North China’s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overing 53,000 square kilometers, it is less than 200 kilometers from Beijing as the crow flies. Back in the 1960s, this largely lifeless terrain was blanketed knee-deep in grass in the warmer seasons. Excessive grazing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however, led to severe soil erosion. By the year 2000, shifting sand dunes had expanded from two percent to 70 percent of the local territory, creating a dust bowl that from time to time engulfed the capital. Reforestation is an established remedy for sandstorms that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 embrace. When Jiang Gaoming and his team first arrived at Bayan Huxu, they painstakingly planted tree seedlings, only to see them wither and eventually die the next year. During one get-together with local residents, someone suggested: “If the area is closed off, grass will sprout plentifully of its own accord.” This observation inspired Jiang. But then the question arose: “Where will locals graze their herds if this area is enclosed?” Jiang hit on the compromise solution of setting aside a 67-hectare, or 2.5 percent, strip of the total area for experimental cultivation of a high-yield species of fodder grass. To boost output, the research team dug wells and set up power lines, and paved roads to facilitate irrigation and plantation. The rest of the land was fenced off as a grazing moratorium. By the year 2008, green coverage in the region had soared to an average 60 percent, and in some places to 100 percent. A renaissance of fauna accompanied this flora revival. The young steppe is now the habitat of wolves, foxes, rabbits, wild goats and a number of wild fowls such as swans. The formerly barren terrain has come back to life. Man and Nature: Unity of Opposites Spontaneous recovery is not a new concept. It originates in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govern by non-action,” and the common idea “close hillsides to facilitate afforestation.” The Alps in Europe, arid areas of the American West and China’s Jiuzhaigou Valley all exemplify spontaneous recovery. Jiang Gaoming had two sources of inspiration. One was his teacher and the other the local residents of Onqin Daga. Jiang’s teacher Professor Bradshaw, an expert in ec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U.K.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told him tha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sometimes achieved by doing nothing, as long as it is within nature’s capacity. When chatting on one occasion with the local Onqin Daga residents, one of them mentioned that closing off an area from grazing would enable grass to grow spontaneously, but that this would cause an animal feed supply problem. As Jiang says, explaining the theory of natural restoration is easy enough, but putting it into practice is not. The key problem is guaranteeing locals’ economic benefits while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 due to over-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pontaneous recovery a specific area must be closed off. But as this would inevitably affec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local farmers and herders they would be bound to oppose the program. To solve the problem, Jiang and his fellow researchers worked with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guiding local herders to adjust their livestock structure. They suggested that villagers could earn higher incomes by reducing numbers of sheep and goats and instead focusing on high-yield breeds of dairy cattle. They also proposed that locals grow high-yield corn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o providing sufficient forage for cattle. This, in addition to hay in the herders’ own pastures, would meet the need for cattle-feed in winter and also provide enough for the coming spring season. In 2007, Jiang and his team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raising small-bodied chickens on grassland, because they inflict little harm and help to control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his way, chickens would also have a better than average growing environment. Their meat would consequently be both tender and tastier and generate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The innovative concept of raising poultry instead of cattle both promoted spontaneous recovery and crea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farmers. Jiang and his team’s five years of endeavor have enabled the recovery of 6,700 hectares of arid and semi-arid land. The annual income of local herders has also risen from US $315 to US $460, and dust storms have abated. Management Crucial Even today, Jiang still journeys several times a year to Onqin Daga to assess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I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12 years, during which time the main task has changed fro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grassl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includes rangeland cultivation, animal husbandry, green vegetables and fruit, organic food,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io-energy development, ecological tourism and ecological village construc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generate economic returns through the spontaneous recovery model. “Ecologically speaking, it’s easy to restore pasture,” Jiang Gaoming said. “But what’s most important is long-term management.” Jiang believes that the Green GDP should be adopted as an indicator to evaluate government officials’ political achievement, and that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He also holds that policies should be made that bal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at there should be greater transparency in decision-making abou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Jiang also advocates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for everyday citizens. The concept of “nurturing the land through the land” has drawn growing attention and become the model most widely adopted for restoring China’s degrad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also picked up on it. In July 2007, correspondent for the U.S. Science magazine Dennis Normile wrote an article on Jiang’s experimental efforts to deal with sand lands in Onqin Daga. It states: “If the lessons of Bayan Huxu can be applied across the vast steppes once ruled by Genhis Khan, dust storms should diminish.” In 2010, the sixth edition of the U.S. textbook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made mention of Jiang’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xperiment as a case study. It points out that a better way of tackling desertification might be to replace trees with grass, because trees depend on groundwater whereas grass can survive on just rainwater. Jiang’s experiment has also drawn attention from other countries plagued with desertification. In September 2007, scientists from 11 countries, including Egypt, Iran, Jordan, Pakistan, Tunisia and Uzbekistan, made a trip to Bayan Huxu to inspect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there. In 2008,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praised Jiang and his team’s achievement during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held at the UN’s U.S. headquarters. In 2012, the Pakistani government introduced and implemented Jiang’s theory in its degraded areas. Moreover, the governments of Burkina Faso in Africa and Bolivia in South America have both shown interest in China’s successfu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xperience. Special Report The Power of the Market Beyond Kung Fu China’s Film Industry Enhances Ti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telligent Chinese Films Hit the Mainstream Diverse Charms of Movie Icons over Time China Amid Reform Promises Pleasant Surprise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938 次阅读|3 个评论
保障粮食安全做减法也是科学而且是更大的科学
蒋高明 2012-12-31 20:07
蒋高明 2012 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这过去的一年里,围绕食品安全,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面粉增白剂、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黄金大米、金刚胺、速生鸡等等。 其中围绕专家食品安全发生的故事更多,读者可相信阅读佟屏亚先生的总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dts.html 为什么围绕食品安全的争议声音不断?为什么转基因变成了敏感话题,民众转基因食品安全恐慌说明了什么?是谁制造了这些恐慌?偷偷摸摸将所谓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强迫推向老百姓餐桌,编造谎言说美国人一日三餐都吃转基因,不遭到民主反感乃至抵制才怪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是因为这类食品就是见不得阳光的,本身就是挨打的老鼠。将中国的孩子作为试验老鼠进行转基因食品试验,这不仅不道德,而且还是犯罪,然而,罪犯却没有得到惩罚,幕后指挥还逍遥法外。 纵观人类食品化学化的过程,人类食品质量和人体健康问题不断,都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直接后果,其中最大的动因是赚钱。在这个过程中,少数资本家和科学家赚了钱,而大众受到伤害。在这些过程中,人类走的路总是在做加法,而每增加一个环节,人们的假定条件是不会出现问题,少量用一点没有事,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在生产的源头,为了增加产量使用了大量农药化肥,为了减少这些危害,搞所谓的测土配方施肥,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土肥站肥了,而问题依然存在且越演越烈;为杀虫搞转基因,让庄稼自己制造“农药”,殊不知这一做法,已将农药厂从冒烟的工厂转到了眼睛看不见的植物细胞内。 为了让动物们生长更快,就搞饲料添加剂,连重金属都加进去了;生长太快的动物疾病多,于是就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为了让动物们吃下去的饲料多长肉,就给动物们添加安眠药,让其少运动多长肉;餐馆里浪费的食物太多了,餐馆不仅不承担处理餐余的费用,反而将残羹剩饭卖钱,于是就有人来做地沟油,再返回餐馆。 运输中为了让蔬菜保鲜就用保鲜剂,为了让面粉好看就用面粉增白剂,连工业矿山也添加进去了;为了防止水产肉类变质,就使用各种药物,连细菌都不生长的肉对人体难道没有害吗? 人类继续扩大城市化,让少数人养活多数人,于是食品生产、运输、加工、消费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加法,使用都是所谓的科学武器。专家们说,少量使用无害。 于是,大量的疾病出现了,癌症出现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出现了,不孕不育出现了,性早熟出现了。不要紧,做加法的又来了,医院火爆了,生意更好了,制药厂制造的大量化学药物有了用途;医院对于来的患者,宰你没商量,手术前先签订生死合同,人死了医院是没有责任的。 人死了不要紧,后面还有火葬场,殡仪馆,还有墓地等着呢。骨灰占的地比活人占的地盘都贵,八宝山的墓地 5 万一平方米了。 所有上述做法,其基本逻辑都是不断地做加法,不断地制造问题,也制造市场。在粮食生产与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做做减法会怎样呢?其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的甚至是可以实现的。 农田里停掉化肥 ( 或使用四分之一到一半的化肥因城市人消费的矿质元素无法还田 ) 、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生态环境好了,土壤健康了,庄稼也健康的,增加了对疾病的抵抗力,生产出了的食品健康了。 因为农业使用的有害化学物质少了或没有了,生产和运输这些物品的工厂就得关闭,于是空气清洁了,水变清了。 因为食品安全了,水和空气也好了,人生病的自然就少了,于是大量医院关张,制药厂倒闭;城乡和谐了,犯罪少了,监狱和警察也会减少。 上述就是做减法的结果,可惜做减法被很多人认为那是不科学的,是原始的是落后的。那些人都是谁,就是上面努力做加法的利益相关者。 12 年前,笔者带领课题小组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做生态恢复的试验,在 4 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里,我们做减法,停止种树飞播种草,不用外来种,更不用什么转基因,减少牲口压力,严重退化的沙地恢复到上世纪 60 年代的水平,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好的草原,连久违的狼也回来了,至今那片草地还保持着最好的长势。 在笔者刚宣布生态恢复试验成功的时候,得到的是不少人的冷嘲热讽,是嗤之以鼻,是被人瞧不起。因为,我们用了最简单的生态恢复办法——自然恢复,让自然自己疗伤,这显然是违背当今所谓的科学常识的。在一些专家眼里,你必须做点什么才是高级的,别人越不懂越高级,越显得你有学问。 直到美国的《科学》杂志,专程到我们的试验地里采访报道,直到我们的试验成果被写进了美国的大学教科书,国人才承认我们做的减法其实也是科学。后来,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决策部门认可,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工程中采用了自然恢复办法,涉及资金近三百亿。最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在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时写进了“自然恢复”理念。 “老蒋,你千万不能出去说,我们什么都没做草就长起来了,那要你科学家干什么?”这是当时笔者小组做生态恢复试验用减法取得成功后,同行们对我的提醒——他们也怕丢饭碗。 而今,我们用做减法恢复农田生态环境,生产健康食品,将产量与质量问题同时解决的做法依然是非主流的,是被边缘化的。这是中国科学的悲哀。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2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报告会在植物所召开
蒋高明 2011-10-4 22:20
本消息来自中科院植物所网页 http://www.ibcas.ac.cn/News/201110/t20111002_3358642.html 9月23日,《科技导报》学术沙龙和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香山生态论坛联合举办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学术报告会,同时举行了《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特刊发行式。这是该杂志针对中国科学家系列成果进行大范围报道并举办学术研讨的首次尝试。 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人员有《科技导报》杂志社副社长王务林、编辑王芷、李娜、马骁骁、杨书卷博士以及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40多人。《科学时报》、《科技日报》和《今日中国》等媒体记者到会并进行了现场采访。 报告会由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蒋高明研究员主持,副主任张齐兵代表重点实验室致辞,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感谢《科技导报》杂志社对该项工作的特刊报道。王务林在致辞中提出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到底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什么地位?”、“中国人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贡献,是否解决了国家的实际问题?”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呼吁中国科学家摆脱功利思想,将高水平原创成果在中国人办的刊物上发表。 在学术报告中,蒋高明首先回顾了我国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10年来所做过的各种尝试、经验和教训,指出正在进行的“以禽代畜”试验示范是保证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提高牧民经济收入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随后参加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的科研人员针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从“中国温带疏林的地理分布、生态地位和成因”、“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榆树疏林景观格局”、“浑善达克沙地C3和C4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干液流动动态研究”和“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柴鸡生态与经济效应”等方面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与会者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肯定了科研人员为解决中国草地退化和农田地力下降的难题而提出的“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和“畜南下、禽北上”的创新思路,并讨论了如何利用在内蒙古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山东平邑县的研究基地进一步开展草原生态研究工作。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欣然为《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特刊以《生态学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为题写下卷首语。他勉励中国生态学工作者面对国家实际需求,在生态科学的“奥运”舞台上,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科技导报》杂志是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于1980年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目前主编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生态恢复的实践范本——浑善达克模式
蒋高明 2011-9-29 23:15
李娜 《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本文发表在科技导报 29(25): 15-18 “国在山河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令全社会忧心,而如何恢复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是当今生态学家面临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等人于2000年在内蒙古 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腹地)设立了生态恢复试验区,试图在中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中闯出一条新路。10年过去了,试验区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往日退化严重的沙地如 今已经牧草丰茂、生机盎然。浑善达克生态恢复模式也因此而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并进入了美国大学教科书。 1 从人工造林到自然恢复 浑善达克与同在内蒙古境内的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为了区别呼伦贝尔草原,也称之为海拉尔沙地)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沙地。其中,浑善达克沙地面积约有5.3万km2, 相当于1.5个台湾省,距北京正北直线距离不足200km。在20世纪60年代,当地牧草深至马腹,水草丰美,流动沙丘仅占2%左右。遗憾的是,由于连年超载过牧,2000年前后,浑善 达克沙地严重退化,流动沙丘已经达到70%,并成为了北京沙尘暴的源头之一。 为治理沙尘暴,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了配合这一工程,中国科学院同年启动了“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研究”重大课 题。蒋高明担任了正蓝旗试验区负责人之一,试验区面积约2700hm2即4万亩。 最初,蒋高明们的思路锁定了当时颇为主流的造林固沙做法。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都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思路,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尽管造 林在一些地方,尤其干旱区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但这种要“作为”的思路和传统一直延续了半个世纪。“当时,草原、农牧交错区、沙地甚至新疆的荒漠,唯一流行的做法就是植 树造林,用树木阻挡沙尘暴。我们也只有造林这条路可以走,这是中国人使用了50多年的武器。”蒋高明说。 2001年春,蒋高明的科研团队设计了包括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还使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栽培技术来栽培树苗;然而一年过去,这些树木就枯死了。现在来看, 草原还是不适合种树。“草原无树,这是自然的规律”,很多生态专家私下里都这么认为,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重视。 在造防风带的同时,蒋高明的团队还在操心另一件事情——让草原的牲畜有“饭”吃。当地牧草长势矮、产量低,远不能满足牲畜需求。课题组在试验土地上选择了70hm2即1000亩 土地作为高效地,在这仅占2.5%的实验田上打井、架电、修路,进行高投入,并种植高产品种,使其产出的牧草满足牧民饲养需求。而对于剩余的97.5%的土地,则采取了少投入, 只架设围栏、实行禁牧的恢复措施。 蒋高明在《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一书中提到,自然恢复的生态理念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他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导师Bradshaw教授,这位国际生态恢复学权威曾经提到:“ 有时候生态恢复什么也不做(by doing nothing)也可以实现”,但是这样的区域不能超过了自然修复的阈值。另一个来源则是蒋高明与当地群众和基层领导沟通中获得的信息。 当地人曾经提起,在浑善达克沙地上用围栏封起一块土地,就会有草长出来,只不过封起来牲口就没地方吃草了。2001年前后,蒋高明还参观过香港的嘉道里、赤峰市巴林右旗的 赛罕乌拉生物圈保护区等等,这些地方都是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所有的知识、经验、信息、预测结合在一起,让蒋高明产生了利用自然力恢复浑善达克沙地的思路。 2002年,课题组精心设计并种植的防风林基本干枯而死;但用围栏围起来的实验田却大大安慰了科学家的心。那年7月14日早上,牧民的孩子飞奔来报告,有一片实验田里的草已经 长到了半人高。蒋高明激动地跑去测量,发现那片区域的草层高度已经达到1.43m,而没有围栏之前,那里是一片退化严重的碱滩。 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围封令榆树疏林种群也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浑善达克沙地天然生有一些榆树种群,健康状况下的浑善达克是草与树兼有的温带“萨王那”生态类型,即稀树 疏林景观。由于生态退化,榆树很大一部分都枯死了。随着围封措施的实施,两年之后,试验区榆种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榆幼树丰富,平均达到了1.8株/m2,特别是当年实生 苗数量最多,达到7株/m2,母树周围高达321株/m2。 到2002年,试验区内植被总覆盖度达60%,许多地段达到100%。与没有围封的地区相比,固定沙丘生物量提高了3.8倍,丘间低地提高9倍。植物组成方面,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 糙隐子草和寸草苔等为主,两年后羊草、冰草、木地肤等占优势;沙丘低地群落的灰绿藜和尖头叶藜由优势植被羊草、披碱草等取代。2003年,滩地草丛高达1.85米,生物量超过 4.9kg/m2(鲜重)。 仅仅围封1—2年之后,试验区的生态面貌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让蒋高明不禁感叹自然的力量。而10年之后,据蒋高明介绍,草原的主人——狼也回来了,狍子、沙狐、野 兔、沙鸡、天鹅、灰鹤等野生动物纷纷回迁,与沙地上的稀树疏林草原共同组成了和谐家园。 2 自然恢复,应该被更加重视的生态理念 从专业书籍中,记者了解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的研究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开展的,即自然生态修复和人工促进生态修复,这也是生态修复的两种类型。对于能够自我修复的退化生 态系统,其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就是植物群落次生演替理论,即封育自然治理和近自然经营理论,当然也需要加上一些必要的人为辅助措施。对于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仅靠自然 过程无法修复,必须加以人为促进才能得到修复。 自然恢复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在中国的一些思想观念中可以追溯到它的不少源头。“比如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封山育林等等,只不过有时候叫法不同。其中,封山育林 就是中国传统的林业经营做法。”蒋高明告诉《科技导报》,欧洲比较突出的自然恢复案例是阿尔卑斯山,而美国则是西部荒漠地区。中国也有不少自然恢复的成功案例,比如九 寨沟、广东车八岭、陕西佛坪、山东临朐、北京喇叭沟门等。 为什么要强调自然力?蒋高明认为,这是因为自然力在中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中国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到北方的寒温带针叶林,从东部沿海的滩涂湿地 ,到内陆的干旱荒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系统退化,这些退化大都是由于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一旦把人为压力降下来,人退出去,生态平衡就会 得到恢复,生态环境也会相应变好,毕竟土壤还在,土壤中的各类繁殖体还在,加上周围还有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种源。 自然恢复的道理和实践并不困难,但是实施却不容易,因而自然恢复理念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人工造林理念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在中 国生态恢复领域牢牢占据主流地位,国家政策导向也倾向于此;另一方面则更为关键和现实——寻找替代生计困难。中国生态环境退化是因为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如果实行自然恢复,势必要围封相应的生态系统,这难免会威胁到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利益,进而引来反对和抵制。因此,自然恢复理念的发展需要被给予更多的重视,同时也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进行自然恢复。除了考量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之外,退化类型也应该考虑,“比如矿山、城市垃圾填埋场、公路边坡修复必须借助外力,因为那里的 土壤已经没有了”,蒋高明告诉《科技导报》。 当然,抛开管理而纯粹从科技角度考虑,自然恢复的技术指的仅仅是架栏围封,甚至管好人畜后,连围栏都是多余的,这未免有点太简单。蒋高明最初也自问过,自然恢复是不是 科学?有一个人终于让他开了窍。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李国杰院士曾经专门请蒋高明去所里做关于浑善达克生态恢复的学术报告。请生态学家给计算机领域专家做报告?面对 蒋高明的疑问,李国杰的回答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效,一直是计算领域科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3 最有力的保障——寻找替代生计 在浑善达克沙地恢复的案例中,最大的亮点与其说是自然恢复的理念和实践,不如说是“以地养地”的生态恢复模式。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类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扮演着特别矛盾的角色,既依赖于生态环境,又向其索取,直至牺牲掉她。想要保证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要发展替代产业来 解决人的需求问题。例如前文提到,蒋高明等人设计出以2.5%高效地的产出,置换出97.5%的围封地的自然恢复的生态模式,就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牧民的牧草需求,为生态恢复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 课题组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试验指挥所兼宿舍就在当地的巴音胡舒嘎查(村),嘎查中有72户288口牧民,土地为8400hm2,属于典型的浑善达克沙地。当时该嘎查主要的矛盾是,由 于连年超载过牧,草场严重沙化退化,草的高度“只有草穗子那么高”。为了致富,牧民们竞相养殖牲畜。全嘎查的牲畜数量达到了11566头,其中羊所占比重较大,占总牲畜的 57%—75%,牛占22%—34%。牧民之所以喜欢养羊,是因为投入与产出周期短,而且羊绒走俏,导致羊的养殖数量逐年猛增。但是羊对草场的破坏比牛大得多,尤其山羊的破坏性更 大。另外,如此数量庞大的牲口群,每年到冬天和春天,不仅把草场的草全部消耗光,每户牧民还需要到100公里外买约1万元的草料才能满足牲畜需求。 草的产量已显然不足,还要采用围栏的方式把草场保护起来,不让牲畜啃食践踏,势必会引起牧民不满,同时也会损及牧民的经济收入。课题想出的应对方案分两方面,一是缩减 牲畜数量,二是给牲口种口粮。 蒋高明及其团队和当地政府人员一起指导牧民进行牲畜结构调整,从整体上压缩牲畜数量,并且减少羊尤其是山羊的数量,增加牛在牲畜中的比例。对于牲畜数量减少造成的经济 损失,主要依靠提高牲畜质量的办法,让牧民改养产奶量明显高于本地“笨”牛的锡盟达尔奶牛,这样收入下降并不明显,牧民能够接受。即便如此,草料依然不足,根本性的办 法就是给牲畜种口粮。课题组选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高产品种英红玉米,在高效地上人工种植牲畜饲料。这种玉米光长秸秆不结穗,是牛羊的好饲料。高效的投入加上高 产的品种,造就了英红玉米的高产量。英红玉米加上牧民自己草场里的草,基本满足了村里7000多头牲畜的越冬口粮,吃不完的还被制成了青储饲料,解决牲口春季的喂养问题。 2004年,牧民由原来每户每年买10000kg草,到每户分到35000kg干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外,蒋高明等人还提出了草原养柴鸡的思路。鸡对草原的破坏力小,而且还可以控制草原的病虫害,加上放养的鸡活动空间大,所以肉质鲜美,天然生态,经济价值高,是一条 新型的致富路。 当然,围封沙地的过程远没有今天回忆起来那么轻松。最初牧民对于围封草场不满,纷纷表现出怀疑和抵制。科学家们依靠当地政府做了许多工作,直到政府许诺如有经济损失则 照单赔偿才算告终。 除了寻找替代生计之外,蒋高明还在《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一书中对于如何保障自然力的发挥,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把绿色GDP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用政策法规去平衡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淡化部门利益,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透明度;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不过 ,单看这几行字,就知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4 模式推广的关键是平衡 “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修复模式不仅考虑了生态问题,还考虑了当地民生,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值得推广。”北京林业大学李俊清教授告诉《科技导报》。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的成功不仅让蒋高明找准了沙地恢复的方法,更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蒋高明认为可以把这种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推广,首选当然是科尔沁、呼伦贝尔和毛 乌素三大沙地。 “沙地破坏容易,恢复也容易,这一点是鲜为人知的。”蒋高明认为,沙地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沙地的土壤类型主要是沙子,因为毛细管发育不良,降雨除了自然蒸发之外, 其余全部会进入地下,所以沙地的保水、保湿特性突出。另外,沙地中具有大量种源,而且物种丰富,像浑善达克沙地的试验区基本未经过人工补播就萌发了类型丰富的种群。沙 地还具有丰富的生境类型,如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和湿地等,生态恢复的利用效率高。如上所述的几点决定了沙地易被破坏也易被恢复的特点。蒋高明认 为,可能受近年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保护为辅”的方针影响,沙地也一直处于人工恢复的状况,自然恢复方式还没有得到重视。 当然,该试验区在广袤的沙地中,只是区区一小块。如果推广的话,势必会遇到一些更大的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管理问题”,蒋高明认为,“就目前来看,生态恢复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济效益还是欠一点火候,现在还是靠政府补贴才能补救牧民的经济损失。如果不 能提高牧民收入,那么围封式的自然恢复也会遇到阻力。试验区的经费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当地政府提供的,如果大范围推广的话,资金支持上一定会有困难,所以靠这个模式自身 产生经济效益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比如草原养鸡、发展有机食品和生态旅游等等。另外,围封地区的长期禁牧也并不是理想的状态,如何适当轮牧也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赵和平长期深入草原一线进行研究,对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考察过该课题组的试验区,也认为浑善达克沙地试验区的生态恢复模式具有推 广价值。“如果向沙地推广的话,我的观点是科尔沁沙地可以直接推广,因为科尔沁和浑善达克的沙质、地型特点极为相似;而毛乌素和呼伦贝尔沙地则与浑善达克略有不同,则 可以先建立实验点,积累经验,试验成功的话再大范围进行推广。”赵和平告诉《科技导报》。 至于推广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赵和平认为,沙地中的平衡问题比如水平衡、养分平衡、草畜平衡有待重视。 赵和平告诉《科技导报》,沙地的水位线很高,就在地下5-15m左右,可以说并不缺水,但是如果建植过多的高效人工草地和饲料地,为了高产而过多采集地下水,则会导致地下水 位下降,从而导致其地表植被缺水、干枯,进而引发土地沙化、环境退化。所以在建植高产人工草地和饲料地时,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补给和采集的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 和实现可持续的利用。 至于草畜平衡,指的是草与牲畜之间的平衡关系。赵和平认为,从草原生态来看,草与牲畜是密切联系的,草原上也需要野生动物和牲畜踩踏和采食利用,但是又不能超载过牧。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禁牧,按照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恢复生态模式,很大一部分沙地会被围封,这就意味着禁止放牧。禁牧对于生态恢复来说,效果是相当明显的,“遇上好的年景 ,围封禁牧很快就把一片退化、沙化的草地恢复起来了”,但是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禁牧会改变草原上种群的选择更替,“如鄂尔多斯草原上原本盛产中药甘草,虽然草原上有 羊踩踏啃食,但因为甘草茎叶上有带钩的刺,羊在夏季不愿意采食,只在秋冬季采食一些,所以甘草都被留了下来;但是禁牧之后,原来羊爱吃的优良牧草都长起来,成为了优势 物种,反而阻碍了甘草的生长,甘草产量大大下降了。”另外,长期禁牧也可能会影响草原上的动物生态,比如草原上的草高了,有些习惯高草的动物会增加,喜欢矮草的动物会 减少,草原上的食物链也可能会有所变化。另外,长期禁牧,草原易燃物增加,防火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对于围封引发的矛盾,赵和平的观点是,如果生态环境退化得十分严重,那就采用围封禁牧的自然恢复模式。等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还是应该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实施划区轮牧 、控制性放牧。“我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全白天放牧改变成控制性放牧,牲畜其实每天放牧6-7个小时就可以了,早上3小时,傍晚3小时,其余时间圈养,当然要保证圈舍 环境的清洁卫生。据我们的研究,这样的控制性放牧对牲畜的肉质基本没有影响。但控制性放牧的最大阻碍是,一旦在禁牧区实行放牧,部分牧民毫无顾忌地加重放牧强度,反而 会加速破坏草原,使禁牧的成果毁于一旦,这是各级草原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 另外,如果大面积土地被围封的话,牧民饲养的牛羊势必会集中到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这种集中饲养会不会对环境和水质造成一定污染?赵和平认为,可能多少会有一些,比如牛 羊的粪便对水和环境的污染。这也需要实现一种平衡,即牲畜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控制性放牧、压缩草原上牲畜的数量、增加对草原没有破坏力的禽类如鸡的饲养,这些都是保持 这种平衡的措施。当然,压缩牲畜的数量必须保证给牧民相应的经济补偿,目前当地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提高补贴额度,这又是生态恢复与民生经济之间的平衡了。总之,生态恢复 是相当复杂的科学和社会学问题,各种平衡的兼顾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蒋高明现在正在内蒙古某些旗县参与策划生态草业,以恢复更大面积的退化草地,所以每年还会跑很多次试验区。今年8月份去的时候,他发现试验区的草没有往年高,但是灌木长 出了不少,以前灌木并不多,乔木密度也增大了。“每一年的情况都不一样,这说明植物群落是在不断更替的”。蒋高明一直在关注浑善达克的变化,他希望立足浑善达克生态恢 复模式,关注和参与更多生态系统的恢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文华院士:生态学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29 23:06
本文系李文华院士发表在《科技导报》第29卷第25期(2011),系为“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所写的卷首语。李文华,山东广饶人,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农业与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曾多年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从事科学考察和定位研究工作。 生态学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 李文华 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发展造成的全球性问题日益激化。面对那些无法用传统的线性思维和单学科途径来解决的问题,生态学家以其固有的非线性思维模 式,系统性观点,整体性理论,多学科研究的传统,和近代发展的环境监测与模拟方法等,理应为探索解决危机的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宏观思路。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让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为此付出的环境、资源和健康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城乡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土地荒漠化、干旱化、盐渍化、水体富营养化、沙尘暴、虫鼠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说明中华民族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国严酷的 生态环境问题,呼唤本土生态学家勇敢地站出来,面对现实问题,用生态学的整体和系统的理念,和循环再生的技术和综合的措施,遏制生态退化,早日还中国人民一个安全、健 康和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今天,我们自豪地看到,生态学已不再像一度被人们所指责的那样,是一门“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只会说“不( No) ”的学科,它不仅以自身的实践和崭新的面貌进入当代科学的 行列,同时也受到从平民百姓到政府首脑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十分丰富,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蕴涵着深邃的生态学思想,这些都为我国生态学者提供了独有的科研舞台和视角;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对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对生态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推动了当代生态学的发展。我国生态学研究日新月异,一些领域已经或正在走向世界生态学前沿。并且做出了中国的 特色。 最近,《科技导报》拟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的连续十年的生态恢复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今以特刊形式予以报道,约我写篇文章。植物 所专家在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恢复实践,我早就有耳闻,且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美国的《科学》杂志报道,研究案例进入了西方大学教科书。但是,对于他们所做的具体工作了 解并不多,今天才高兴地看到他们在这里展示的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具体科学实验。从这些严谨的科学论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解决国家实际生态问题过程中,同样能够发表高水平 的学术论文,且这样的文章是写在大地上的。 为此,我非常高兴地为“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写上面的文字。希望我国的生态学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国家急需的社会实践中,在生态科 学的“奥运”舞台上,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725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日中国报道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成果
蒋高明 2011-9-27 00:57
“风吹草低现鸡鹅”——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成果显著 2011-09-26 10:06 作者:卢茹彩 本文链接: http://www.chinatoday.com.cn/ctchinese/second/2011-09/26/content_393115.htm 2011年9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院蒋高明教授主持的《科技导报》学术沙龙暨香山生态论坛专题报告会在中科院植物所生态中心举行,此次报告会的主题是“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机遇与挑战”。报告会围绕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效果、植物生理生态、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沙地草地保护中的“替代生计”等展开了学术研讨。 香山生态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作为系列生态学讲座,每期论坛都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针对生态学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自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内蒙古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连续开展生态恢复大型实验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实验地点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有72户288口牧民,土地8400h㎡。10年前,牧民为了支致富,大量养殖牲畜,全嘎查的牲畜数量达11566头,其中羊占了一半以上。解决草料问题不仅破坏了植被,也成为牧民的负担,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购买草料。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当地压缩牲畜数量,围封草地使其借助自然力来恢复植被,并以鸡、鹅等禽类养殖代替牲畜,从2005年以来,带动牧民先后养殖10万只鸡,并发展生态柴鸡蛋产业,巴音胡舒嘎查退化的沙地草地得到了全面恢复,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不仅如此,实验还带动了当地牧民生活的改善,不仅牧草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牧民家还通了电和公路,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住上了带卫生间的新房。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作为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之一,被美国Science报道,并进入了美国大学教科书。 蒋高明研究员虽然对治沙实验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满意,但他认为,其经济效益还要进一步挖掘。他认为,“科学家去卖鸡”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必须引导相关的企业来参与,目前,他正在跟广东的一位老板洽谈投资事宜。而且,他们的经验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目前,地中海沿岸的六个国家对他们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引进他们的植被恢复技术。而他接下来的任务,是希望能建成生态草业特区。 不过,在草原上养鸡的模式跟传统的草原文化认同——“风吹草低现牛羊”——还是存在一定的冲突。蒋高明说,他们让牧民自己来选择,而且,他们只是减少了牛羊等牲畜的饲养量,牧民的饮食习惯等都跟原来一样,只不过,用“养鸡”来改变牧民的经济状况。 蒋高明认为,中国的四大沙地和部分草原,都是可以靠自然力来恢复植被的。而他认为他们的团队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在于“说了实话”。“草长出来,却不是科学家种的,而是自己长的,这个需要勇气来说出来。”他说。而正是这种看似“无为”的做法,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的生态建设一直是“重建轻保”。实际上,蒋高明认为,“造林不如保林,种草不如自己长草”。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从“十一五”开始,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轻建设、重保护”的重要性,这是个可喜的变化。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3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纪行
热度 5 蒋高明 2011-6-30 00:12
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纪行
蒋高明 从井冈山回来,又一鼓作气赶到我们的老实验基地——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这里恰好也进行了十年的生态恢复,恢复的原理与井冈山一样,借助自然力恢复。 凤凰卫视节目组两架摄像机7人的记者队伍,在现场记录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10年的场景。面对镜头,针对记者的提问,背对我们恢复成功的沙地草地,感慨万千。 十年前,这里曾经采取过主流做法,在干旱区大面积造人工林,我们也造了林,但现在哪些林早就成了牧民家里的柴禾。 十年前,当我们提出将严重退化的沙地封育,恢复植被时,牧民面对白花花的沙子,回答我们的只是摇头;牧民见了嘎查书记那森乌日图,背地里骂他将土地出卖给(我们不但没有得到牧民一分钱,反而投入了五六百万的科研经费)了科学院的人做实验,而今天科学家和乌日图书记都成了牧民的座上宾。 九年前,当浓密而高大的多样性的本地草本植物过半人深的时候,它们是自己长出来的,同行的专家建议我不要将那一真相告诉公众,不要告诉政府,担心将来科学家没有事做了。而今,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我们要在草原养禽,让禽军北上草原,增加牧民收入,我们还要引导牧民搞生态就业,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利用少量的草地收入提高牧民的收入,大面积保护草原,最终拆掉哪些无用有害的围栏。 我们要和牧民一起完成上述事业。浑善达克的后十年,将是经济效益凸显的十年,这个效益,与前面提到的井冈山一样,同样来自美好的生态环境,钞票是外面的人送来的。 图1 美丽的五花草甸 图2 这里像不像英格兰的乡村? 十年前曾是一片流沙 图3 在灌丛小道上漫步。2007年UNESCO的官员一直走了半个多小时 图4 牧民们搭起里蒙古包迎接游客,生态旅游产业出现苗头 图5 我们引进的草原鸡开始产蛋了,瞧地上的鸡蛋 图6 鸡舍里的鸡蛋 图7 草原禽军的警卫部队 图8 牧民购置的简易挤奶设备 图9 科学家被邀到牧民家做客,乌日图书记再也不用担心牧民不理解他了 图10 稀疏疏林景观,这样的景观非常像非洲 图11 牧民冬营盘的草地也得到恢复了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880 次阅读|7 个评论
那松乌日图——见证草场十年人退沙退
蒋高明 2010-11-29 22:49
蒋高明 看到乌日图的照片,想起了十年来我们一起走过的路。这篇长篇报道,用记者的语言和乌日图书记的回忆,记录了笔者研究小组在浑善达克走过的生态恢复之路。 十年了,人生有 几个十年呢?对于巴音胡舒,我是最亲切不过的,我已经是一个巴音胡舒人,一个蓝旗人了。早年正蓝旗的领导开玩笑说,我是蓝旗人,他们要给我授予荣誉蓝旗人的称号 ,至今我没有得到这个称号。今天看到老乌潇洒的照片,心理觉得非常亲切。然而,老乌老了,鬓角已有白发。我们第一次到他家的时候,他最小是女儿丫丫还在上小学,如今也是大 二的学生了。 时光如梭,感慨无限。就让我们顺着老乌的回忆,重新回到那风沙弥漫的岁月吧......再来一个十年,我们要让沙地彻底安静下来,变成中国北方美丽的沙地花园,让牧民富裕起来,真的想歌 中唱的那样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那森乌日图见证草场十年人退沙退 日期:2010-04-28 作者:张春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复制链接 那松乌日图生活在巴音胡舒草场,这片草场属于浑善达克。浑善达克,蒙语,汉语即黄色野马出没的地方。传说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南征时在此丢下一个金马驹,并在此繁 衍。元朝时,浑善达克是一个水草丰美、遍布湖泊的多沙草原,后来因为环境恶化,才形成了现在的沙地地貌。    那松乌日图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生活。在巴音胡舒嘎查,那松乌日图出生、长大,现在到已知天命之年。50多年来,他的人生和草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 到了巴音胡舒草原曾经的秀美,也看见了草原环境逐步恶化的过程,也见证了草原今天的重生。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也惊叹于大自然自我修复的神奇力量。无为而治,原来就是返 璞归真,敬畏自然。    本版记者日前走进浑善达克沙地,走进正蓝旗,走进巴音胡舒草场,走进那松乌日图。讲述人和草原的故事,由此开始    那松乌日图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的村支书,蒙语里嘎查的意思就是村。1979年,乌日图被牧民们选为巴音胡舒嘎查副嘎查长,后又担任嘎查长、副书记、 书记。    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位于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在传说里,浑善达克是成吉思汗留下的一匹金色小马驹生活的地方。然而,乌日图的眼睛并没有看见金色的小马 ,却只看见了太阳底下漫天的黄沙,尤其是春天,被沙尘笼罩的天空,这些沙子的来源地,就是那个曾经水草丰美的草原浑善达克。   草色从乌日图脚下蔓延,直到与天相接,较高的草,能没到他的胸口处。而10年前,同样是站在这个地方,他却无法睁开眼睛,草场退化成沙地,太阳之下光芒刺眼。   4月12日晨,乌日图一口饮完妻子做好的奶茶,放下的瓷碗碰到玻璃桌的茶几,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今天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他像往日一样,先去屋后看看饲养的草原飞鸡 ,看看有没有鸡下了蛋,接着喂食,鸡们欢腾地围在他身边,扑腾着翅膀,乌日图多抓了一把小米粒往地上一撒,这下更热闹了,五颜六色的羽毛拥挤在一起,很是喜庆。    乌日图做完这些,一纵身跃上自己的黑色摩托。乌日图脚一踩,一拧油门,摩托飞驰起来。大风呼啸在他耳边,他穿梭在风里。如果一个牧民恰好遇见了这辆摩托,他会觉得 一阵风唰地刮过,并伴着凉意。再一扭头,那位黑衣骑士已朝着太阳升起的地平线奔驰,最后,一个黑点消失在云团里。    乌日图全神贯注地驶向目的地,到了,就在眼前,一片围封的草场。    他停好车,小心翼翼地跨过围封草场的铁丝。草色从他脚下蔓延,直到与天相接,穿行其中,草场上散布着成片的红柳、沙棘、沙榆。他不由自主地比画了一下草的高度,长 势好的草,已能没到他的胸口处。    现在,他感觉到温暖的阳光渗进草丛的缝隙里,散落在地上,微风拂动着地面,那些晃动的光斑犹如天籁之音袅袅飘浮。而10年前,同样是站在这个地方,他的后背渗出一层 如油般的汗水,继而全身都渗出一层冷汗。热,火辣辣的太阳烤在斑秃的草地上,也烤在他身上;刺眼的光,令他无法睁开眼睛,草场严重退化,流沙发白,太阳之下光芒刺眼。 这个地方,它的名字叫浑善达克,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在沙化最为严重之地,阔达无疆的大地一脸焦黄,稀疏的狼毒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距离遥远,像是一 群孤立无援的战士,矗立在旷世的沙地当中,看日月流转,大风奔袭。    过度放牧后果:沙尘暴来了   乌日图,玩沙去吧?    要走很远,叫上乌达和巴雅尔,一起走吧。    孩童的年纪,想要玩沙,势必要大伙相伴而行。草场上都覆盖了茂密的草,土壤肥沃松软,要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见到沙子。    这是乌日图脑海里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草场的记忆。那时,草场里的草高达七八十厘米,嘎查的12万亩草地上,大型的淖(蒙语,指有水的地方)16个,小型的淖不计其数 ,夏天到处流水淙淙,果真如首敕勒歌所唱: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乌日图合上眼睛,他觉得一切变得太快了。他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自己每十几天就要搬一次家。幼年时的乌日图睁大眼睛问:阿爸,为什么我们经常要搬家?父亲宽厚 的一笑:这是我们游牧民族的传统,是让草场休养生息最简单的法子呵。    父亲说,我们的祖先蒙古牧人一年本有春夏秋冬四处营盘,冬天,牧民们赶着牛羊来到冬营盘生活。茫茫大雪以后,牛羊优哉游哉地俯下身吃草,夏营盘因此得到喘息。到了 夏天,草原最美的季节,我们又从冬营盘迁移出来,住在夏营盘里放牧,这就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不过,我们正蓝旗所在的锡林郭勒盟现在只有春冬、夏、秋3季营盘了。父亲叹了口气,眼神飘到草原的方向,他的话音里包含着些许担忧,放牧活动越来越多,水淖干涸 甚至消失,未来会怎么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八十年代起,轰轰烈烈的牧场承包责任制以改革的旋风之势席卷草原,乌日图无比雀跃地认为,多好的机会,我要带领牧民们致富。牛羊多了,牧民们喜笑颜开了,乌日图却 忽然冒出一身冷汗,错了,真的错了!   乌日图又陷入沉思。1979年,他被村民选为副嘎查长。那是4月的一天,牧民大会召开。正值春天,草原上的嫩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趁着天早,乌日图翻身上马,他要带着羊群,去草原上饕餮一顿。    中午12点时,有人骑着马追上他:乌日图,赶紧去牧民大会,你被选上副嘎查长了。乌日图赶紧骑马来到大会现场,苏木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是牧民老乡把你选上了 ,你要好好干。乌日图点点头。他那时很年轻,黝黑的头发,挺拔的鼻梁,23岁的他迎着村民们热情的眼神,大家信任他、肯定他,他一定要带领牧民们走上一条致富之路。    乌日图想做一个好干部,自从他当上了副嘎查长以后,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让牧民们富裕起来。很简单,牧民的生计主要靠饲养牲畜,那就发展畜牧业吧,鼓励牧民多养牛羊, 这样,草原上的牛羊群们就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财富就会日积月累了。很快,嘎查里牛羊马众多,甚至还养了骆驼。    他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机,1980年起,中国社会正酝酿着一股巨大的改革浪潮。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犹如一个浪花,一个惊涛拍岸在草原。这个包字,充分调动起人们 的积极性来,使人们头脑中的私字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简直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可收拾。    草场承包给牧民,牧民们开始视承包的草场为私有财产,在上面盖房定居,在四周修建围栏,在各自的自留地里放养牲畜,草场从原先轮休的状态转变为全年放牧。 畜群在房子附近来回踩踏,草场得不到休养,定居点附近普遍出现沙化的迹象。围栏把原来的大草原打成了方格本。乌日图惊讶地发现,牛羊多了,财富增加了,可沙子却流动了 。    他做了一个统计,在1979年,嘎查大约有268人,牲畜6000头;到1999年时,人口300多人,牲畜数量却达到1万多头。草场不堪重负,草成了珍稀之物。牧民看到草地上有长高 的青草,就割了回家。冬营盘的草吃完了,牛羊就吃夏营盘的,如此恶性循环。到了1999年,最为严重的4万亩草场有80%完全成了沙地。    乌日图笑不出来了,有上级领导夸赞他的领导工作时,他却低着头。他注意到:从90年代开始,草原上便开始刮大风。乌日图耳朵里经常飘进这样的议论声:怎么风越来越大 了,一到春天就刮大风!甚至有一回,乌日图的邻居找到他:乌日图书记,蒙古包里都没法住人了,沙子太多,窗户一开,沙子都进锅了。乌日图注意到了这个变化。有时候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在这时候仿佛敏感起来,在沙化的草原,一天天活着,也一天天衰老在暗夜,他时常看到自己流逝过的青春,布满了刀子一样的纹路,一再裂开,这 是沙漠化后草原留给他的念想。    错了!真的错了!乌日图意识到,再这么下去,会彻底毁了草场。他联合嘎查干部们,赶紧治沙,刻不容缓。正好,从90年代起,正蓝旗政府也十分重视巴音胡舒草场沙化的 问题,政府下达通知,严重退化的草场,蓝旗政府分发黄柳条(一种固沙的植物),号召牧民们治沙。乌日图就领着牧民们种黄柳条。每年秋天11月和春天4月中旬的时候种下,这两 个时期黄柳条都容易存活。户均三亩治沙,这是一直也在做的事情,有些牧民自己用网子把地圈起来,希望草场能有所转机。乌日图觉得看见了曙光。    可是黎明前总是要经历漫长的黑暗。有的沙化草地刚刚恢复生机、长出草来,就成了牛羊的食物。树种下去了,成活量很少,年年种,年年都不见草场有转机。人为治沙好像 仍了一块小碎石子到水池里一样,淡淡涟漪过去,水面又回复平静。沙子照样白花花地存在,人进了,沙还是不退。    这该怎么办? 2000年,乌日图和嘎查里的村干部们一合计,把巴音胡舒草场的现状写成报告提交给了正蓝旗政府,请求统一治理草场。    报告提交上去了,很快,正蓝旗的领导们带着一群专家风尘仆仆地找到乌日图。在自己的小屋前,乌日图眼睛亮了,他遇见了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蒋高明。幸 运女神眷顾着那片逐渐消失的草场,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正好    在当年启动了西部行动计划的治沙项目。由于乌日图的那份报告,给正蓝旗的副旗长刘果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推荐科学家们选择巴音胡舒草场为实验地。    科学家们果真雷厉风行,他们研究决定,先把沙化最严重的4万亩草场围封起来,不让牛羊等牲畜进去吃草,紧接着,通过科学实验、实践,治理草场。乌日图当然拥护这个决 定。当他把这个决定宣布以后,有些牧民不高兴了。最先找上门来的是乌达,他家4口人在那片草场上有草地1080亩。2001年时,他家里有200只羊和四五十头牛,本来牧草就短缺 ,听说还要围封一部分,他着急了。    乌日图,草场围封,我家的牲畜怎么办?    乌达,草场严重退化了,你也看见了,再不围封治理,将面临彻底断草的危险。       请你放心,草场不让牲畜进入,但人可以进去打草。    在乌日图的解释下,乌达最终表示理解和支持了。村民们达成了一致,乌日图心里却迟迟不能平静。草场围起来以后,到底能不能长出草来呢?乌日图开始失眠,往常10点钟 他就入睡了,现在心里有事,睡不着。晚上12点,他又起床,披着衣服到草原上散步,在寂寥的大草原上,他一个人,托着黑黑的长影子。    不过,既然决定了那就这样做吧。4万亩的草场,从决定围封到打好水泥桩子、拉上铁丝网,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离家近的地方好说,早起晚归就行。太远的地方,每天回家 不方便,乌日图索性就和牧民们住在沙坑里。夏天,中午阳光暴晒,牧民们就早上五六点起来干活,中午吃些随身带的干粮,午休一会儿,下午再接着干,一直到月上柳梢头。沙 漠化最严重的地方,车无法行驶,七八十斤的水泥桩子,乌日图硬是和牧民们抗着走进去。连着一个星期,他们都睡在沙坑里,条件这样艰苦,乌日图却睡得很香。   飞播没有凑效 治沙工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2001年,中科院的专家和正蓝旗林业局按传统方式,设计了一层层防护林带,种了柳树、榆树,也采用飞播的手段在流沙上撒山杏、沙柳、沙棘种子。飞播的时间定在6月中旬 。专家告诉乌日图,飞播的日子很重要,最好飞播完后第二天有雨,这样种子就容易成活。 乌日图满载着希望,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地通知牧民们开会。科学家来了,他们带来了技术,带来了种子,草原有救了!速度,他骑车的速度飞快,他恨不得立即把这喜讯传 递给每个人。    飞播当天,需要牧民一起行动。乌日图组织村民们编成3排,每排站五六个人。每人手举一个旗帜,指挥飞机方向,到终点的时候,一个人拿镜子冲着太阳反射阳光,这样飞机 就会掉头,播撒第二排。飞机马达轰鸣震耳,好多牧民围观,好奇的人还帮着队伍里的人摇旗子。    飞机来了,种子也撒下去了,结果怎么样?第二年,蒋高明们到草场上一看,山杏、沙棘和沙柳几乎都没有长起来,投入的五六十万元打了水漂!这下子,连科学家们都仿佛 手脚无措了。科学、技术,怎么到了这浑善达克,到了这正蓝旗,就那么不起作用了呢? 飞机飞播一年之后,山杏、沙棘和沙柳几乎都没有长起来,投入的五六十万元打了水漂。科学家们一筹莫展,乌日图也陷入了沮丧之中。 牧民孩子惊人的发现   一天早上,乌日图的儿子胡赫图格和蒋高明吃早饭时,无意中说到他的一个发现,他连比带划、用蒙汉语交织的语言告诉蒋高明,实验地里的草长到了半人高。说者无心,听 者有意。蒋高明非常兴奋,早饭也顾不上吃,拿上照相机、摄像机,胡赫图格带路,他们俩开着车就去了实验地。眼前的景象令蒋高明大吃一惊,这草居然有半人之高。上去一量 ,草丛高度达1.43米!可是,这草却不是蒋高明种的。    蒋高明很快把这一消息告诉乌日图,他说:我国的生态背景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种树的,在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方,天然分布的就是草原,如果强行改变它,就 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最后说,一个中学生的发现竟然改变了中国治理荒漠化的思路。科学家们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结合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牧民游牧的实践,提出在已经严 重退化的土地上要继续实行禁耕、禁牧,让其自然恢复,从而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获得喘息。乌日图也十分惊叹,他虔诚地在心里祷告,但愿草场出现奇迹。    奇迹真的出现了 草原围封后的第三年,草纷纷长了起来,高度就有1米左右,各家每年10月定期一个月进草场打草,草料也实现了自给,牲口吃不完的,还做成了青储饲料, 留待来年春天喂养。不过,尽管围封施行了,但仍有牧民偷偷地将牛羊放进围封的草场内。为此,嘎查选举产生了两个巡逻员,他们的职责是防止牲口进入。    现在的草场,生机勃勃,快接近60年代的水平了,貉子、獾子等动物都出现了。2007年的时候,有个邻居急冲冲地跑来告诉乌日图:夏营盘进来狼了。一只大狼带着好几只小 狼。狼被牧民们视作神。乌日图家里,就挂了一张狼的大幅针织画。而狼,已经好多年不出现在草原上了。这是一个生态恢复的信号!乌日图说:现在我们都舍不得把牲畜放进草场了。    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巴音胡舒草场积下厚厚的大雪。蒋高明建议下雪的这一个月里可以适当放牧,每户放牧不能超过20头牛,因为草场不用,也会退化的。雪厚,牛羊只能吃 到地面上的草,草籽和草根没有被破坏。牛羊还能把草场踩实在,牲畜的粪便还可以当草场肥料。    乌日图感慨:还是自然的力量强大啊。人退,沙自然就退了。可是退出来的人怎么解决呢?    新的难题又摆上桌面了,牧民们不能养太多牛羊,草场也围封了,怎样才能让大家增收?    好书记乌日图又睡不着觉了。蒋高明给他提供了一种思路:养鸡   蒋高明的理论是: 要限制中型和大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鸡、鹅、鸭)来增加牧民收入,同时引导牧民进行生态保护。    在草原上养鸡,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养牛羊的多了,两个小爪子的动物还真没听谁养过。不过,市场经济的奇葩同样也要绽放在大草原之上。中科院的专家们联系了深圳一家企业,通过解决产业下游的方式,先打出破冰的一拳。 乌日图又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养鸡对乌日图来说是个难题。祖祖辈辈生长在马背上的他,对养禽业实在生疏。一开始,由于不适应草原气候 ,鸡容易感冒,没有精神,趴地上不活动。乌日图着急,就常去新华书店买书,买中蒙文对照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出版的书,照着书里学习、实践。第二年情况就好多了。2008年 乌日图养了2000多只鸡,2010年已经有6000多只了。    两年过去了,实践证明,养鸡的确可以为牧民增收。乌日图便开始推广养禽业。他找到嘎查里勤快的能人苏雅拉图,他说:我养了鸡,对草场没有破坏,还能增加收入。你也 是能干人,你也一起养养看吧。苏雅拉图跟妻子商量后,一个星期后就给乌日图回话,他答应了。现在,乌日图已经动员了5户人家养鸡了,基本上都能挣到钱。    乌日图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小儿子胡赫图格高中毕业后对他爸爸说:我暂时就不念书了,帮着您治沙吧。乌日图说:草原就是我的母亲,我祖祖辈辈在这里 长大。草原给了我生命。假如让我搬到城市里,我不愿意,我不能远离草原。    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乌日图一天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早上6点起来,喝妻子准备好的奶茶,喂鸡,接着骑摩托去草场巡视一下。看水泥桩子坏了没有,如果桩子倒了还得修 复。不错,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从北京开车前往正蓝旗,一到张家口、张北高速路段,黄沙漫天,能见度极低,到了太仆寺,越靠近正蓝旗,风沙越小。一边是高速路旁黄沙连天的沙地,一边是人退沙退的 青青草原,这种差异,只有亲身经历,才有深刻体会:以草固沙,比植树造林更为重要。   4月12日下午,乌日图站在草场上,54岁的他对着辽阔的草原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   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图1 乌日图每天骑着摩托车去草场。    张春燕 摄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4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上海政协》转发李锐对我们长期试验的评论
蒋高明 2010-9-7 14:48
本文出处: 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ode4810/node4851/node4856/userobject1ai42064.html 蒋高明的高明 李锐 蒋高明何许人?或许很多人不熟悉。但在中国生态学界他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的是他的一次实验、一大观点。    先说发生在内蒙古巴音胡舒的一个故事:11年前,草原沙地兴起一股植树造林风,巴音胡舒被那股风刮得牲口过冬没草吃。牧民为保住牲口,只得到40公里外的地方去买草, 每户花费约2万元。这时,蒋高明出现了,他提出要对严重退化的4万亩牧场进行草原恢复实验。牧民焉能不允?没料到,实验仅一年后,这里的草层高度达1.43米,每亩产草为 5300斤鲜重。2004年,牧民结束了外出买干草的历史,平均每户分到7万斤干草,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蒋高明有什么绝招?他答:什么也没做。他的高明在于不让人类活动去干 扰草原,使草原生态得到休养生息。当然,他不可能什么也没做,不然,何谓实验?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自然力令人敬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以极端的手段报复人类,以求得自然界新的平衡。正如人类社会用战争来解决争端一样。 灾害、战争都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多地要靠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平和的办法去解决,借自然力恢复自然是正确的选择。四年前,他又提出畜南下、禽北上的 设想,即在南方农区用秸秆喂养大牲畜,在北方则鼓励牧民养鸡,以减少大牲畜对草原的破坏。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就在于用平和的办法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蒋高明的高明还在于他懂得生态经济是有效率、效益的。据《科技日报》报道:在他的生态实验田里,杜绝用农药、化肥。结果,施用有机肥的小麦亩产可以达到800斤以上; 470亩玉米秸秆加工成面包草后,可育肥294头夏洛莱肉牛;牛粪用来生产沼气,然后作为有机肥还田。他的研究表明:一个200多户的村落,若户户生产、使用沼气,那么一年 可节约标准煤80余吨,还可大量减排CO2。    上海新江湾城湿地原先是军用机场弹药库的所在地。由于长期荒废,少有人过问,成了花草树木落户、飞禽走兽生息的地方。如今,这块湿地拥有桑、槐、柳、樟、榆等近200 种植物,目击兽类5种、鸟类35种,还有不少诸如野菖蒲、野大豆等国家二级保护的珍贵物种。这也是蒋氏的用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佐证。湿地所产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湿 地成为新江湾城价值的一个砝码。现在,不少城市都在恢复一些湿地,但投入成本很高。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凡有远见的都会看到绿色消费市场的前景。1998年我曾随市政府发改委去德国考察循环经济。在商场中发现不少食品贴有绿点标识,翻译告诉我:这是经德国食品协会鉴 定批准的生态食品,价格要比同类产品高出2至3倍,但消费者为了健康还是愿意买这类食品。德国从1973年起就对600多种产品试行环境标志,现已形成非常成熟的绿色消费市场。 中国早晚也要走出这一步。    在灾害不断、利益躁动的今天,说一说蒋高明的高明还是有意义的。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3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笔者小组内蒙古生态恢复案例进入全民环境教育读本
蒋高明 2010-8-24 22:24
蒋高明 8月21日上午,笔者在第四届中国(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获悉,笔者研究小组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 舒案例进入《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中国环境出版社),本次论坛为《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举办 了首发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原中共组织部长张全景为本次论坛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 护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兆前为进入《 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的案例单位赠送了图书。 《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系国家环保部推出的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之一,原中央组织部部长张全景 为该书做序。该读本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主要内涵和理论体系,阐述了什么是生 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全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案例代表性强,是一 本很好的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宣传生态文明的科普读物。 笔者研究小组在巴音胡舒嘎查的生态恢复实践始于2000年,至今已有11年历史。通过科学家、当地政府 、牧民以及有关企业的多方努力,采取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以禽代畜创新畜牧业 思维等做法,该嘎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现了牧民增收、生态恢复、自然保护、植被固碳、野生动物 回归等多方面共赢。我们的实验曾于2007年被《Science》长篇报道。11年后,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够进入 全民环境教育读本,说明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生态恢复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图1 《简明生态文明知识读本》封面 图2 关联案例介绍局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玉树:灾后该如何再造“天堂”?
蒋高明 2010-5-3 23:16
发布时间: 2010-04-28 | 作者:李禾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04月28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禾 玉树所处的三江源地区物种丰富,但同时生态脆弱,自身调节能力差。它的重建需要注意什么呢 本报记者 李禾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科学规划震后重建工作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这次地震造成玉树县城绝大多数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玉树地处三江源地区,皑皑的雪峰冰川孕育了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母亲河,被称为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玉树自治州全境,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   一位环境保护部人士这样描述玉树的美景:一望无际的青草地间有河流蜿蜒而过,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蓝天白云下是起伏绵延的雪山。草地上、山峰间,不时可见野牦牛、棕熊、野驴穿梭、觅食;马鸡、雪鸡突然扑棱而起,又快速隐身于灌木间;幸运的话,还能看见藏羚羊、雪豹、黑颈鹤等极其珍惜、罕见的动物   玉树是我国所剩唯一一处如东非肯尼亚野生动物天堂般美丽的地区。该人士强调。   重建目标   将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   如此美丽的地方饱受地震的创伤,玉树重建备受瞩目,目前其规划也已初步确定。青海省省长骆惠宁提出,要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再用两年时间,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   他表示,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生态优先,各项重建工作都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公用设施建设用地。   玉树地区非常独特,这是记者采访的所有专家都特别强调的一点。玉树所处的三江源地区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几处大型陆生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地之一。但另一方面,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表风化强烈,土层薄、质地粗,加上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自身的调节能力很弱,恢复能力极差,一旦地表植被破坏,自然恢复周期较长,如果人工恢复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样本   汶川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可借鉴   如此独特的玉树地区,它的重建需要注意什么呢?   玉树与汶川处在同一个地震带上,四川省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方,仅次于云南省。汶川震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急经验和教训,对玉树重建过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环境保护部有关人士表示。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急对策项目是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环境保护部指导、四川省环保厅和林业厅组织实施的。该项目总结报告指出,汶川特大地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森林资源面积减少32万公顷,大熊猫及珍稀野生动物生存面临挑战。由于地震使动物栖息地部分丧失或受地震惊吓等,一些动物被迫迁移它地,从而影响了食物链的稳定性、有序性、效率性和开放性,致使一些野生动物天敌减少,由少数种成为当地优势种,从而更加深远的影响震区的食物链结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更大威胁。   报告建议,通过封山育林、人工播种等方式恢复受损的动植物栖息地,编制受威胁的珍稀濒危物种目录,新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扩建自然保护区;改善当地群众的生计,恢复生态旅游,开发地震资源遗迹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社区生计问题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威胁。   专家建议   重视重建规划的生态环评   玉树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三江源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独特、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不但影响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对维系三大流域生态安全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次玉树地震,不但对当地的民生民计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的破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环境变化生态系统效应创新基地首席专家李俊生说。   因此,他建议,应十分重视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优先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丰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尊重区域生态环境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科学规划震后重建工作,使灾后玉树朝着生态健康、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协调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考虑当地环境承载力   高原草甸一旦被破坏,多少年也恢复不了,重建首先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曾多次考察过三江源地区的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忧心忡忡地说。   马军认为,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的提法要慎重,发展成商贸旅游城市也要注意城市建成后的问题。比如城市、交通建好后,大量游客就会进来,大量物产将运输出去。旅游、商业或艺术项目,将大量消耗水资,超过限度后甚至会造成湖泊等干涸;把大量的生活和商业污水排入湿地和河流,将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   交通修建好了以后,还可能会引进一些工业项目,实施矿山开采等,把原来不可能的变成了可能。玉树地区如果要引入工业、矿业项目,一定要谨慎,事先一定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否则就会引发不良的环境后果。马军说。   马军认为,在当地生计方面,三江源地区发展需要多种方式的支持,如生态补偿。他举例说,美国阿拉斯加州之所以能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是因为其他各州用自己的税收支持了阿拉斯加的生态保护。玉树地区作为中华水塔,三江的受益省份应对玉树的生态保护以生态补偿。   目前,玉树地区的生态退化比较严重,尤其是境内的黄河干流和支流区域,长江流经区域生态情况也不乐观。因此,对生态较好、敏感的地区和野生动物应加以很好的保护,当地要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扰动。马军强调,三江源地区的发展方式很不容易才发生了转变,现在不再提GDP了,而是看能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在重建中,这个转变不能被动摇。所以,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态恢复应当以本地植物为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蒋高明认为,玉树位于寒区旱区,植被生长慢。如果生态恢复,应当以本地植物为主,避免大量引进外来种;在广阔的天然植被分布区,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在城镇或村庄,可以搞一些人工植被,如防护林等。生态恢复还应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需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为了保证重建的有效性,建议将生态恢复、脱贫致富、家园重建的费用通盘考虑,新建的家园要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共赢。   决策要充分听取不同方面声音   马军强调三江源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重建时要信息公开,吸收全国的智慧加以规划。蒋高明也表示赞同,他说,青藏铁路修建充分考虑了不同专家的声音,对野生动物也给予了充分考虑,这些经验可供玉树震区重建参考。总之,决策要充分听取不同方面专家、老百姓和地方领导的意见,将钱用好,好钢用在刀刃上。   家园重建的关键是能够考虑周全,考虑到可持续性,不能做成政绩工程。我看到许多地方的移民工程师、领导替老百姓设计房屋,花钱多,质量差,老百姓不愿意住,这样的教训要接受。他说。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file:///D:/2010/ 个人资料/媒体出现/4-6/科技网%20--《科技日报》--%20玉树:灾后该如何再造天堂?.htm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恢复应尊重自然的选择
热度 1 蒋高明 2010-4-30 23:07
生态恢复应尊重自然的选择 日期 :2010-04-30 作者 :蒋高明 来源 :中国环境报第2版 复制链接 function copyUrl() { var clipBoardContent=this.location.href; window.clipboardData.setData("Text",clipBoardContent); alert("复制成功!"); }    编者按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人退沙退的成功实践给了我们启示,那就是要敬畏自然,让自然充分发挥其自我修复能力。本文作者正是巴音胡舒嘎查治沙实践的亲历者和指导专家,他在文中详细论述了人为何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生态恢复应尊重大自然选择的观点。希望本文能够加深读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认识到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人类要不要敬畏自然?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哲学问题。古代人在自然面前小心翼翼,因为那时他们自我感觉力量太小,对自然现象不了解,不得不敬畏自然。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各种科学技术与发明,部分掌握了自然的演变规律,就有些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了。然而,需要提醒人类的是,只有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也才能恢复自然。 从敬畏自然做起 ■阅读提示    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免遭自然的报复。自然生态系统因被人敬畏而少受干扰,处在健康状况之中,生态系统就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水源、食物、药物、建筑材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服务等。   综观人类的科技进步史,人类实现最多、也是最引起人类自豪的是:向自然无限索取。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自然资源、能源及各种矿产、甚至深海里自由觅食的海洋生物,都变成了人类的食物、药物、器物。有了科学的武装,那些曾经与人类共存的生物,被不断驯化,有些则永久消失了;即使人类培育了上万年之久的农作物,也被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即转基因),对物种进行改造。   然而,人类离开了大自然呵护,离   开了阳光、空气、水、食物、热量等这些必要的元素,将寸步难行。现在,人类还不能利用无机元素,创造一个最简单的物种,哪怕是病毒那样的简单生命。即使有了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仅仅是小学生。   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免遭自然的报复。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陶醉在战胜自然的狂喜之中,然而同时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虽然上天入地了,但是环境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而来;物种的消失在加速。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干预自然的能力,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认为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自然,并由此掌握自己的命运。然而,面对全球变暖、臭氧层扩大、水资源危机、人口爆炸、土地荒漠化,科学为什么又制止不住呢?   祖先以朴素的智慧告诉我们,万物是有神灵的,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水有水神,地有地神。人在神灵面前心存畏惧,就保护了自然山水。换成今天的科学语言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因被人敬畏而少受干扰,处在健康状况之中,生态系统就能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如提供水源、食物、药物、建筑材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服务,增加文化多样性等。   如果相信科学万能,对自然粗暴干涉,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生态系统退化,物种消失。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持续的干旱、流行病肆虐、食物短缺、环境污染并由此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等,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对于我们朝夕相处的自然,我们不敬重她,其结果是加速生态环境恶化。在保护自然的问题上,我们的祖先遗留下的珍贵的思想财富和哲学思辩,值得我们借鉴并发扬光大。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系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印地安酋长西雅图的话,道出了人与万物息息相关的联系。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首先要谦虚谨慎,从敬畏自然做起。 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阅读提示    生态系统退化有些是自然的原因,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近代发生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大多是人类过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约40亿年后,为什么到如今发生大规模退化?首先要说明的是,生态系统退化有些是自然的原因。例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界中的物种要么适应,要么消失。60万年之前,北京地区尚分布有野象,当时森林非常茂盛,有大量的食物供应。大象南移显然是气候变化的结果。然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全球共有十大类陆地生态系统,我国占其中九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我国唯一缺乏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我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态下其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类型。这样,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   遗憾的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上述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退化与人类破坏有很大的关系。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备战备荒,辽阔的三江平原、新疆绿洲、内蒙古草原被开垦,虽然今天变成了米粮仓和棉花垛,可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却困扰了中国首都和华北地区;70年代,围湖造田、围海造田,使自然生态系统迅速碎片化、岛屿化,大量湿地消失,地球之肾发生萎缩;80年代初,我国生态学家从丹麦和英国引进大米草护滩,大米草在原来引进的地方并没有保住海岸(那里的大海向陆地侵入了10公里),反而迅速侵占了南到福建、北到辽东湾的海岸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栖息地因为大米草蔓延而萎缩,水产养殖大受其害。由于围海造田,红树林面积由历史上的2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5万公顷。   近代发生的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大多是人类过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人们在山地大面积砍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在干旱区过分利用地下水、过度开发绿洲,在沿海围海造田等,造成了以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为主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   对于这些问题,已故著名植物生态学家侯学煜先生当年就奋笔疾呼,强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恢复生态平衡。可惜,这样的声音未能及时受到重视,人们热衷于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如在草原上造林,在干旱半干旱区种粮种草,在热带亚热带山地毁林种桉树等。   这些做法看似是恢复生态,实则加速了生态退化。今天,只有在东北、西南、海南、台湾等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还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源头上制止生态系统退化。   自然界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后,各种过程都达到了动态平衡。一些自然灾害是环境要素正常波动的结果,即使海啸、火山和地震也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要学会躲避。我们必须敬畏自然,相信人力不如自然力。   大自然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人类要知恩报恩,不能恩将仇报。对于自然,只要我们不粗暴干涉,她会修复人类给她造成的创伤,而这个代价是相对较小的。 失败的治沙试验 ■阅读提示    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10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不作为或少作为,反而得到更好的草原恢复效果;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措施,如草原造林、草原植灌、草原农耕、草原飞播、打井舍饲,收效甚微,甚至帮倒忙。   生态退化了就要进行恢复,这个过程专家们称之为生态恢复,或生态修复,也有人称之生态重建。不论哪一种叫法,都是试图将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提高,增加有效的植被覆盖,并吸引野生动物回来定居。   针对生态恢复,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10年的实践。10年下来,我们惊奇地发现:人类在自然面前不作为或少作为,反而得到更好的草原恢复效果;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工措施,如草原造林、草原植灌、草原农耕、草原飞播、打井舍饲,收效甚微,甚至帮倒忙。   实验是从2000年开始的,浑善达克试区是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在全国的5个试区之一,其余4个试区分别位于黄土高原、岷江上游、黑河流域、新疆干旱区。   我们设计的治理路线图是:科学家出思路,政府出资金,牧民出力气,三方共同努力,共同缚住这条威胁北京的黄龙。试验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这是一个有72户牧民、310口人、面积12.1万亩的典型牧村,牧民将这一嘎查严重退化的4万亩夏季牧场交给我们做实验。我们在实验区外种植1000亩饲料玉米给牲口吃,4万亩严格封闭起来进行自然恢复。   当时在干旱半干旱区流行的生态恢复做法是造林,我们也不能脱离这个治沙的法宝。科学家比牧民聪明的地方是,我们手里有全球定位系统,还有很多的仪器,这些仪器能够精确测定植物每天甚至每秒钟能够生长多快。   但是,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并没有比当地林业部门高明多少我们也只有造林这条路可走,这是人们使用了50多年的武器。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是用的这个办法。   2001年春,我们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防护林采用杨树、柳树、沙棘、沙柳、锦鸡儿等乔灌木。感觉万无一失了,我们将设计方案提交当地旗政府,旗政府又组织牧民按照我们的方案施工。牧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科学家提供的方案肯定比当地林业局的好。实际上,树木能不能活?防护林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心里也是没有底的。   为了保证树木成活,我们还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根剂来处理树苗,牧民们按照我们提供的生根剂配置药液,从来   没有接触过喷雾器的牧民抗起了喷雾器,向树根上喷药。为了保证树木成活,我们规定树坑一定要一米见方,浇足底水。这样,连工带料,成本约10万元的防风林在草原上屹立起来了。   刚种上的第一年,树木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树木就不再抽叶子了,枯死了。原来,第一年是树木欺骗了科学家。那些萌发是假萌发,植物用的养料是树干中储存的。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严酷的冬季、强烈的大风使得它们很难生存。到了第三年,我们种植的树木全军覆没,那些枯干的树木似乎在嘲笑科学家。我们开始怀疑,在草原上造林是否有问题?   后来,我让牧民们保护好死树,作为反面教材,而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证据。牧民们答应归答应,最后还是将枯死的防风林砍去当柴烧了。幸亏北京电视台现场录下了树木枯死的镜头,这使得我们的作品能够在世上留下来虽然是失败的试验,但勇于承认现实才是科学的态度。 应尊重大自然的选择 ■阅读提示    利用自然力恢复是最科学的,也是最省力、最省钱的。生态恢复的物种最合理的应当是那些原本存在的物种,即利用本地物种,人类要做的是帮助消除影响物种定居的破坏因素,如减少草原牲畜的过度啃食,或提供植被建植时必要的土壤条件。   改变我们思路的是牧民家一个孩子的发现。2002年7月14日,巴音胡舒嘎查支部书记那松乌日图的小儿子胡赫图格,告诉了笔者一个发现,实验地里的草长到了半人高。听到这个消息,笔者当时非常兴奋,早饭也不吃了,拿上照相机、摄像机,开上车带上几个学生随他到了实验地。   那正是4万亩试验区中的一块区域。看到眼前的景色,谁都会被陶醉:绿草已经齐腰深,各色花朵装点其中,微风过处,风吹草低,这才是草原的风光。当年15岁的小儿子,估计也没见过这样的景色,所以才高兴地跑回家去告诉我们。   实地测量的结果更让我们兴奋:这里的草层高度就达到了1.43米,产草量每亩为5300斤鲜重,自然萌发的两年生榆树苗达321棵/平方米。实际上,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退化严重的碱滩。   至于榆树疏林种群,围封保护同样也取得了显著的恢复效果。在围封保护两年后,围封保护区与对照区正蓝旗相比,榆种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试验区沙地幼榆树繁多,平均达到1.8株/平方米,特别是当年的实生苗数量最多,达到7株/平方米,其中在固定沙丘阴坡的坡基处,栽种的当年幼苗,可以高达158株/平方米。2008年,当笔者再次带记者参观这片榆树苗时,榆树   的高度已达3米~5米。可见只要适当保护,幼苗就可以发育成稀树疏林,因为浑善达克的榆树没有一棵是人栽的。   2004年,牧民由原来的每户每年买两万斤干草,到每户分到7万斤干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结束了买草的历史。4万亩草地的成功恢复,还带动了全嘎查12万亩草场的恢复。因为牧民们看到,只要不放牧,大自然能够还给他们希望的草原。浓密的牧草就连很多白发苍苍的老牧民都没有见过。   我小时候的草原就是这个样子。出生在正蓝旗、时任正蓝旗党委书记的斯琴毕力格看到高草,激动地说。开天辟地头一回见过这么好的草。内蒙古草业勘察院的专家实地测量了我们的产草量后,对媒体关于巴音胡舒的报道数据再也不起疑心了。   如今的巴音胡舒嘎查已成为治理的成功案例在国内外广为人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逾百家媒体;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路透社等几十家国外媒体对试验进行了报道。今年,美国地理学家D.D .T r e n t 博士在其编著的教科书《地理与环境》中,增加了巴音胡舒案例。   巴音胡舒自然恢复成功的例子并非偶然,中国科学院的其他4个试区传来的消息也都证明:利用自然力恢复是最科学的,也是最省力、最省钱的。我们都知道适地适树、适地适草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进行生态恢复最合理的应当是那些原本存在的物种,即利用本地物种,人类要做的是帮助消除影响物种定居的破坏因素,如减少草原牲畜的过度啃食,或提供植被建植时必要的土壤条件。   生态恢复之所以选择本地物种,是因为长期的自然演化结果,本地物种最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如果选择了正确的生态恢复方向,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大面积退化的生态系统,自然恢复不失为重要的途径。   在英国,针对采矿引起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英国人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自然力进行恢复。自然力其实就是指在一定的土地上,不同的植物群落从无到有的生物群落演替过程。   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够安家落户,并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长的条件,这种自然力就能存在。   笔者在我国的四川九寨沟、陕西佛坪、北京延庆、山东临朐,及国外的很多地方如英国、美国等,亲眼目睹了利用自然力恢复的成功例子,被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所折服。   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过分强调人力,忽视顽强的自然力,既造成了大量资金浪费,又延误了自然恢复的宝贵时间。因此,生态恢复要相信大自然的力量,相信大自然的选择。 【作者简介】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48 次阅读|4 个评论
沙地变“电厂”:现实还是梦想?
蒋高明 2010-4-15 23:46
蒋高明 4月13日的《科技日报》发表记者李禾文章《沙地植物:可再生的绿色煤田》,对于文章的观点,以及采访的主人翁庄会永先生,甚至采写本文的记者李禾,笔者都是十分熟悉 的。甚至记者在发表该文前,还采访过笔者的观点,他们是在科学网我的博客上看到有关生物发电的文章,而采访我的观点的。记者从我的博客上摘了一些话支持沙地生物发电产 业。对于这个新型能源产业,笔者也是支持的,甚至如果在能源灌丛中散养柴鸡,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态空间的。去年,我向中国科学院领导写了个建议,但石沉大海。阳光照耀在 沙地上,首先启动光合作用,光合产物贮存在灌木的茎叶之中,或者一些高草或少数乔木中,这是利用的太阳能,利用的是当年或近几年的空气中的碳,这样的能源利用效益是高 效的,是零排放的,是环境友好的。如果再利用生态空间养鸡,还可以实现牧业增长,发电的热水进入阳光温室,加上养鸡粪便,还可以在沙地上生产蔬菜,实现循环利用。当然 ,这是我的一些思路,整合在一起还需要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来实现之。 沙地生物发电厂在毛乌苏做了,希望能够成功。当然,绝对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破坏了生态效益,对于保持有效的植被覆盖,是这一新型阳光产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了解的中国四大沙地,即浑善达克、毛乌苏、科尔沁、呼伦贝尔,总面积是15.6万平方公里,与本文报道的数据有些出入。四大沙地破坏容易,恢复也相对容易。我们与沙地打 了十几年的交道,了解沙地的这个特点,但是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大自然的选择才行,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沙地草地如何变能源工厂,请读者来看《科技日报》的文章。 沙地植物:可再生的绿色煤田 李禾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355785.html 2010年04月13日10:56 来源:《科技日报》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发电厂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毛乌素沙地,曾经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过度放牧、采矿等原因,沙化严重。一眼望去,漫漫黄沙似乎从大地 连接到了天边。   不过,在黄沙中,如今增添了一片美丽的绿色。被称为世界上首家以治沙为目的电厂毛乌素生物发电厂。风儿吹过,一簇簇的灌木随之摇摆,却紧紧护着脚下的沙子,不 让它们被风儿带走,原本每年都在旅行的沙丘到这里就停下了脚步据统计,毛乌素生物发电厂13个月累计发电1.3亿度,相当于100兆瓦装机容量的风电厂同期发电量,减排10 万余吨二氧化碳,还可提供电厂余热给工业或民用;已累计完成治沙造林33万亩,每年可形成碳汇10万多吨。       沙尘天气席卷北方地区、长江流域   4月10日,甘肃兰州再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能见度不足200米。其实,兰州的遭遇并非个案,上个月,我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沙尘暴,受影响范围从北方地区扩展到长江流域 及其以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是那些被吹来的黄沙微粒。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说,沙尘主要来源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伴随蒙古气旋和强冷空气过境形成的沙尘天气在南下甘肃、内蒙古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一 路影响到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有40万平方公里含水沙地   只要有沙尘的源头,沙尘的天气就有可能发生。我国沙漠区域约为170万平方公里,其中,近几十年最新沙化的约有8万平方公里。可治理、变绿的富水沙地约有40余万平方 公里。国家农林生物质工程专家、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能生物发电集团科技部总经理庄会永说。   我国内蒙古的含水沙地面积很大。据介绍,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四大沙地,加上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都是含水的,各地含水深度不同,每年根据降水 量有不同程度变化。 庄会永说,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水草丰美的草原,由于人口增长、过度放牧、矿产开发等,破坏了草原,空中水汽含量也大幅下降,经过该区域的水汽无法得到大规模聚集,上气 不接下气,降雨量也相应下降,造成恶性循环。   但这些沙地还不是沙漠,地里含有水分,水随沙走,沙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有水自然就会有植物生长的可能,可通过发展灌木防风固沙,实现沙地变绿的梦想。庄会永说 。   沙地可生长沙柳、旱柳、羊柴、柠条等灌木,具有耐贫瘠、耐盐碱、耐干旱、抗风沙、速生长、管护简单的特点。   1.7吨沙生灌木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   沙地植物还有一特性,就是每隔三至五年,就必须在冬季平割去植物根部以上的枝条,来年就会长出更多的新生枝条,生长旺盛;如果自然生长不做平茬管护的话,由于沙 地水分营养有限,沙地植物为保持自然平衡,就会自然枯死。每亩沙生灌木年均生物质产量约为0.5吨,进行生物质发电,按标准煤发热量7000大卡计,大约1.7吨沙生灌木相当于1 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成千万亩沙生灌木林地不仅是可再生的绿色煤田,也是防风固沙、富民增收的绿色基地。庄会永说。 绿色稳定 减排温室气体   庄会永说,沙地植物平茬所得到的剩余物燃料热值高、腐蚀性碱金属含量低,是优质的生物质发电燃料,首先是得到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生态效益;生物质发电 年运行小时数长,电能稳定、质量高,同等装机容量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发电量是风电、太阳能发电量的三到四倍,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最可控的项目;采用现代直接燃烧技 术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排出的富含二氧化碳的烟气可引入温室大棚,促进蔬菜生长,也可作为藻类生产的最佳原料;锅炉排除的灰渣经活化和辅料配料处理后,可作为农作物和沙生 灌木的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循环利用。    每年为当地牧民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   沙地植物发电项目对当地牧民具有很好的富民作用。毛乌素生物发电厂就使当地牧民放下鞭子少放羊,拿起铲子多种草(灌木),使得沙地生态恢复植物得到可持续 发展,在治理沙漠获得绿色生态效益的同时,把沙地植物销售燃料给电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牧民不再依赖过度放牧的生活方式;生物质发电厂购买沙地生物燃料付出资金 ,相当于提供了可持 续治理沙漠的资金;如果企业雇人种植沙地植物,能解决当地部分就业,变国家直接支撑的被动治沙为民众参与的主动治沙。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在治沙造林、灌木林抚育、运输切片等环节,每年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人均收入一万余元人民币。 沙地植物发电发展空间巨大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现在内蒙古地区建设了大片风电场,各风电机组间有大量空地,如与种植业结合,可大大提 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当地农牧民就业。以建设一个100兆瓦,投资10亿元风电项目为例,国家要拿出12平方公里土地,但留存的税收才数百万。在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必 须同发展空地种植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发电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李十中(清华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生物质直接转变为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生产的木质素废渣可作为生物发电燃料,通 过技术进步,可实现醇电联产。而醇电联产的环保发展模式,同样可用于沙地植物。 沙地植物发电被政策冷落   从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发电项目诞生至今,我国沙区生物质发电推进的速度,远比不上农区。究其原因,地理偏远、气候环境恶劣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政策是至关重要 的因素。毛乌素生物发电厂总经理李京露说。   李京露分析了电价、税收、能源林和金融等政策的问题。   电价政策:我国生物质电价是地方火电上网价加统一补贴制,沙区火电上网价约比农区约低0.2元/度,按一年正常上网1.8亿度计算,沙区生物质电厂收入比农区电厂收入少 3800万元。   税收政策:我国税收政策对生物质发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等政策,但仅限于农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沙生灌木未列入名录。同样规模的生物质电厂,每年沙区电厂要多承担 1500万元税赋。   能源林政策:我国对建设能源林有明确补助政策,但政策名录中没有沙生灌木。沙区生物质电厂建设能源林基地,为达到生态和谐和治沙目的,种植的只能是沙生灌木。若在 能源林补助政策名录列入沙生灌木,对沙区生物质发电治沙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金融政策:生物质发电是个新兴产业,产业链长、规模庞大、管理复杂、缺乏稳定性,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导致项目融资贷款难度极大。   国家的宏观管理、规划与准入非常重要。李京露说,相比东北、山东等农区土壤,沙地比较贫瘠,其生物质发电规模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一旦出现同业恶性燃料 竞争,生物质发电厂在缺乏约束和自律的情况下很可能对生态造成破坏,最终好事变成坏事。因此,当地政府必须按照生物质需求量和供给量平衡,且供大于求来设置区域规划, 还必须严格执行;应按先治数亩沙,再用一吨生物质要求设置准入门槛,通过规范,把沙地生物质能发展和生态建设统一起来。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6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京报大篇幅报道我们内蒙古十年生态修复效果
蒋高明 2010-4-9 00:03
蒋高明 4月6日出版的新京报以《内蒙古正蓝旗4万亩沙地封地禁牧,十年又见草色》为题目,长篇报道了我们再内蒙古正蓝旗赛罕胡都嘎苏木(原贺日斯台苏木)巴音胡舒嘎查的生态恢复 效果。该文是记者去一线采访后撰写的,多少牧民的声音。其实,我们的实验室从2000年开始的,2001年的恢复效果就非常好了,2002年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2003年, 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等栏目都做过专门的现场报道,也就是说,草色不是十年后才现的,而是连续10年保持最好的状态。曾有有内蒙古老草原专家 说我们恢复的草原如果不经过牲口啃食,不出3年就退化,但所幸的是,我们的草原已经联系10个年头保持了高草状态。我们也惊叹自然界的力量。为此,笔者曾专门写了一本书《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时间是2007年。下面是新京报记者的文章。这里再附几张图片,笔者对我们自己亲自恢复的草原是感到非常亲切的。 这里,我们没有利用什么高科技,我们不过是尊重了自然的规律,当然,取得这样的效果,我们也是走了弯路的,《科学家不如大自然》,这是南方周末介绍我们的成果是用的题目。这样好的恢复效果,曾经被某些院士斥为没有科学问题;同行们劝我千万不要说,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草就长起来了,这样,国家的科研经 费就不好拿了。在一些人眼里,将简单问题弄复杂了,才能够申请到项目的。 我想,人们热衷于转基因也是这个原因吧。因为,要提高粮食产量,我们可能没有必要搞那些充满环境风险的转基因,且对许多传统的作物都要搞转基因。 内蒙古正蓝旗4万亩沙地封地禁牧 十年后又见草色 记者秦斌 2010年04月06日08:14 来源:《新京报》   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经过10年的无为而治后,禁止放牧的草原上渐渐有了草色。记者 秦斌   ● 内蒙古正蓝旗对4万亩沙地封地禁牧,以自行修复替代植树治理   ● 种植饲料圈养牛羊,让游牧民定居,试验十年后又见草色与动物   近十年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的巴音胡舒嘎查(村),终于又能看到草色青青。此前,这里过度放牧,草地逐渐退化,其中4万亩草地成沙地。而这只是浑善达克沙地 的冰山一角。2001年起,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与正蓝旗在这4万亩地上开始治沙试验,不再是传统种树,而是将沙地围起来让其自行修复,人为措施作为辅助。十年后,许多消失 的动植物重现。人退沙退的试验初见成效。   4月1日,乌日图走进一片围封的草场,草色从其脚下蔓延,直到与蓝天相接处,穿行其中,草场上散布着成片的红柳、沙棘、沙榆。   这些只有在生态良好的草原里才有。乌日图说,到7月间,能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乌日图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的村支书,蒙语里嘎查的意思是村。   54岁的乌日图自1979年任支书至今,见证了那片草地的几次蜕变。其中4万亩地从草原变沙地,又从沙地变成草原。后一次变化,用了10年。   正蓝旗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浑善达克地处北京正北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也是外地沙尘进京的主要通道。   2001年起,中科院植物所与正蓝旗合作,进行了一项治沙试验。地点选在正蓝旗的巴音胡舒嘎查,主要做法是将草场围封禁牧,令其自然修复,适当辅以人工干预。   十年过来,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对治沙的心得是:自我修复,无为而治。    被动物抛弃的草原   20年中,放牧越来越多,草场沙化,水淖干涸,动物逐渐离开,只剩下了狐狸   巴音胡舒嘎查共有12万亩草地,另8万亩尚未治理。草场斑秃,荒漠化严重的地带,流沙发白,太阳之下光芒刺眼。   这只是浑善达克沙地的冰山一角。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东西长450公里,南北最宽处300公里。   翻译成汉语,浑善达克意指黄色野马出没的地方,传说中,成吉思汗南征时在此丢下了一个金马驹,并在此繁衍,上苍为他们设计了包括人类在内的2000多个物种。传说中的 浑善达克是无与伦比的神奇和美丽。   小的时候,确实很美。在乌日图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草高达七八十厘米,嘎查的12万亩草地上,大型的淖(有水的地方)16个,小型的淖不计其数,夏天到处流 水淙淙。风吹草低,不仅可见牛羊,野生的狼、獐子、狐狸、狍子也活跃其中。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景渐趋消失。   乌日图能想起的一个明显分界是1982年,那时草场承包给各户牧民,之后牲畜成倍增长。从1979年到1999年,嘎查的人口从268人增加到322人,牲畜数量则从6000头增加到 10100头。   那20年,放牧活动越来越多,草场不断沙化,水淖逐渐干涸,动物渐次离开,最后只剩下了狐狸。   草成了草原的珍稀,牧民看到草地上有长高的青草,会随时割回家。到了1999年,最为严重的4万亩草场有80%完全成了沙地。   我们意识到是我们自己毁了草场。乌日图说,他们申请正蓝旗对那片沙地进行治理,但如何治理心中无数。    思路的偶然转变   沙窝里自己长出了1米多高的草,这让科学家意识到,让草原自行修复或许是最好的   正蓝旗林业局林业站站长苏海林介绍,2000年时,正蓝旗决定对巴音胡舒草场进行治理。   也在这年冬天,中科院启动了西部行动计划的治沙项目。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等人到了浑善达克沙地,雪茫茫一片,很多地方寸草不生。   中科院与正蓝旗进行了合作,共同对巴音胡舒的4万亩沙地进行治理。2001年,他们按传统方式,设计了一层层防护林带,种了柳树、榆树,也采用飞播的手段在流沙上撒山杏 、沙柳、沙棘种子。   第二年,蒋高明看到,除了流沙上有少量的沙棘、羊柴成活,种植的树林几乎都死了,很多飞播的种子还被风给刮走了。 试验不成功,五六十万元的经费,换来了迎头一击。   正沮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发现进入他的视野。2002年6月,嘎查支书乌日图上初中的儿子胡赫图格到草地上玩,看到一处沙窝上长出了草。蒋高明听到后兴奋前往,用尺一量 ,草高143厘米。   这草并不是他们种的,只不过是两年没管这里而已。   蒋高明意识到,自然的力量比科学家的力量更大。他想到,与其种树被毁,不如实行禁牧,令沙地自然恢复长草,既不用大规模种树,也不用大范围飞播。   也不是完全不管。蒋高明说,还是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例如在风口处还是要插上柳条,在流沙严重地带,用沙障将沙固住。   这种方法,还可以降低治沙成本。每亩围栏的成本只有4元,而种树,经常会遇到种了死,死了再种的资源循环浪费。    种草VS种树   科学家们认为,用树林去挡沙,不如用草地去捂土,尤其在北方干旱的环境。   十年后,巴音胡舒的4万亩草场,终于生机再现。   目前夏季牧草的平均高度超过1米,最高的能达到1.8米。   乌日图说,他看到草原上出现了多年不见的五花草甸,野生的沙榆,也长到了1米高,野兔、灰鹤又回到了那片辽阔的草原。   像回到了七八十年代。乌日图说,他们下决心与牧民一起,不能再失去这片复得的草原。   蒋高明说,中科院2001年西部行动计划启动后,科学家们在其他四个地方试验,得出的结论相同:围封的地方,最终生态恢复得比花钱治理的地方要好。   他说,过去治沙的主导思想是造林,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待商榷。   蒋高明介绍,从遏制沙尘暴的效果上说,树林不如草地。草根在地下是相连的,一是能固沙捂土,二是可蓄水和雪。   中科院寒旱所博士生导师陈广庭曾告诉记者,沙尘的移动路径有三种,第一种是蠕移,贴着地面进行;第二种是跃移,跳动式移动。这两种是主要方式。而卫星遥感照片显示 ,如果防护林里没草,沙子照样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穿林而过。   沙尘还有一种移动方式是漂移(也称悬移),离地面的高度在5000米左右,这也是防护林挡不住的。   蒋高明的认识是,用树林去挡沙不如用草地去捂土。他说,就自然条件而言,我国的三北地区,多以干旱半干旱为主,不适合大面积造林。   中科院黄秉维院士曾将北方的树木称为抽水机,大量抽取地下水,特别是在一些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地区,天然分布的本是草原,硬要改变,只能是人类自己付出代价。 他认为,西北有些地方也长出了不少树木,但我们已经动用了后代的水源。   在巴音胡舒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五十多年,乌日图见证了草原如何变为沙漠,又看到一片沙地慢慢变回草原。再次看到迁飞的天鹅和奔跑的狍子,看到了消失几十年的沙芥,乌 日图感慨:我们回到了过去。   浑善达克沙地的平均降水量在200到400毫米之间,显然不适宜种树。蒋高明认为,治理沙地,只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木)则灌。   具体的种植方式,他也反对一律的飞播,他认为飞播仅解决了生态恢复中一个很小的次要矛盾,是建立在土壤中没有种子或种苗这样一个假设之上。而退化的沙地中,依然存 在大量的繁殖体,如孢子、种子、根、幼苗等,只是没有给它们生长的机会。   巴音胡舒的草场就是例证,飞播的一些物种没有成活,却自然生长出了沙榆、沙棘等物种。自然生长更好地保证一个地方草原生态的完美性。   在巴音胡舒试验的效果,也得到了官方认可,正蓝旗林业局林业站站长苏海林认为,目前的草场跟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差不多。    部分牧民曾反对围地   政府另辟了一千亩地种英红玉米做饲料,第二年,牧民们实现了草料自给。   巴音胡舒嘎查围封的4万亩草场,分属嘎查全部73户牧民。当初决定围封时,曾遭到部分牧民的反对。乌达就是反对者之一,他家4口人在那片草场上有草地1080亩。2001年时,他家里有200只羊和四五十头牛,本来牧草就短缺,听说还要围封一部分,他着急了。乌达找到书记乌日 图,质问草场围封之后,他家的牲畜怎么办。   不愿意的牧民有20户。乌日图和嘎查的另两名干部商量后,决定挨家挨户做工作。乌日图自己去了乌达的家里,首先声明草场已经严重退化,再不围封治理,将面临彻底 断草的危险,同时也让他们放心,不会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草场不让牲畜进入,但人可以进去打草。而且在决定围封之前,作为项目的组成部分,已经决定另开辟1000亩草地作为高产饲料基地,种植英红玉米。   英红玉米的生长期只有三个月,平均亩产达4000公斤,测算能完全满足全嘎查牲畜的饲料需求。   乌达很快接受了乌日图的说法,其他牧民也接受了。   围封后的第二年,各家的草料都实现了自给,牲口吃不完的,还做成了青储饲料,留待来年春天喂养。   草场被破坏,主要是放牧形成的。乌日图说,但现在治理也首先要考虑牧民的生存,这样才不至于遭牧民的反对。   不过,尽管围封施行了,但仍有牧民偷偷地将牛羊放进围封的草场内。正蓝旗安排了两个人每天巡逻,防止牲口进入。   巴音胡舒嘎查的牧民苏宁巴彦尔是巡逻人员之一。他每月的补助是500元,每天都骑摩托巡逻,发现牛进入草场首先将牛赶出,赶到圈中,然后向林业局汇报。每头牛,会被罚 款20到50元不等。   苏宁巴彦尔说,每月会发生两三起牲口进入草场的情况,一般在10月份左右,那时候草好。    游牧民实现定居   让游牧民定居,实现奶牛圈养,减少草场压力,是无为治沙中的有为   在巴音胡舒无为而治的治沙试验中,处处遵循有为的做法。意在让牧民逐渐减少在草场里的活动,减轻对草场的压力,做到人退沙退。   2000年之前,巴音胡舒嘎查73户牧民全是游牧民,牧民全家每年都要随着牲畜变换草场而搬家,逐水草而居。   游牧民对草场的破坏程度要大于定居牧民。乌日图说,游牧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铲除草坪搭建简易房屋,还要在草原上开辟出一条通往自己家中的道路。   2000年以后,巴音胡舒嘎查所有的游牧民都实现了定居,分散居住,平均每户拥有的草原面积1700亩。此时,因为草场的退化,饲草减少,牲畜的数量也在减少。   牧民宝力达家,游牧时有牛近百头,羊三四百只,定居后养了70头牛200只羊,主要原因就是草不够吃。   旗里一直想办法在确保牧民收入不减少的前提下,减少牲畜数量,减轻草场压力。正蓝旗农牧局副局长敖日格勒说。   2008年,有了一次机会,借新农村建设,正蓝旗对部分牧区的牧民进行集中居住试点。   宝力达和另51户牧民被集中到奶牛小区居住,三居室的平房,由政府出资建造并装修完毕,免费提供给牧民。牧民只要添置些家具,即可进屋居住。这些新的居住地有水 、有电、有网络信号。   集中居住,相比分散居住又节约了一些草场。另一好处是可以集中建设牛圈,圈养奶牛,利于调整牲畜品种。 到了奶牛小区以后,宝力达在政府引导下,调整了牲畜的品种,原来家里有70头土种牛,现在只保留30头,另增加了10头高产奶牛。   他算了一笔账,土种牛要饲养两年才能卖,每只能卖八九百元,而高产奶牛18个月就可以产奶,每头牛每天产奶30斤,每斤1.2元,全年产奶8个月,毛收入约8000元。   这样,宝力达一家养牛的收入,每年账面上的毛利润增加了4万元,而牧草的用量下降了一半,减轻了草场的压力。而且奶牛可以圈养,不用放养,也减少了对草场的踩踏。   牧民增收,也能提高他们配合治理草场的积极性。乌日图说,全嘎查牛羊的数量(主要是牛,羊不到400只),已从1999年的10100头,减少到现在的4000头左右,大大减轻 了草场的压力,其中奶牛500多头,还有3000多头优质品种牛。   牧民的人均收入则从1999年的2500元,提到到了去年的4900元。   巴音胡舒希望让牧民增收与草场治理结合,一石二鸟。    鸡与草原的互利   草籽、昆虫供鸡食用,鸡粪向草场提供肥料,而相对牛羊,鸡对草场几无破坏力   封育草场,牛羊禁入,但萨仁家的鸡可以自由出入草场。   53岁的萨仁自2003年开始养鸡,今年有500只鸡,每只可卖25到30元,而土鸡蛋的价格可达到10元1斤。   4月1日中午,萨仁炒了一盘鸡蛋,黄灿灿的,这与你们城市养鸡场产的鸡蛋明显不一样。   目前,巴音胡舒嘎查有8个专业养鸡户,养鸡总量是5万只。这是配合治沙试验的另一个举措。   2003年,围封的沙地,每亩鲜草的产量达到5300斤,中科院蒋高明等人开始在巴音胡舒着手禽北上试验引导牧民养鸡,以增加收入。   在蒋高明看来,这是一项互利的举措,草原上除了牧草本身,各种昆虫、草籽、嫩叶、灌木籽都是很好的鸡食。相对于壮实的四蹄的牛羊,两只脚的鸡对草原几乎没有破坏力 ,鸡进入草场拉下的粪便,还可以向草场提供肥料。   试验中,鸡的喂养与草场的修复形成了良性循环,2007年,国际刊物《科学》曾对这项试验进行了长篇报道。 到去年,这片修复中的草场已开始允许牛羊进入,时间是在11月5日到4月5日,那是枯草季节,不会对草场造成破坏。   10年之后,我们回到了过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乌日图说,他再次看到了迁飞的天鹅和奔跑的狍子,还看到了消失了几十年的沙芥。   我们要保证这个成果不再倒退。乌日图现在忧虑的是,另外的8万亩的草原尚未治理,又快变成沙地了。那8万亩什么时候再回到从前的样子,我这个当书记的就没有遗 憾了。    - 背景资料   距京最近沙源地浑善达克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东西长约450公里,面积大约5.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的四大沙地之一。   浑善达克沙地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地,也被专家们认为是造成北方沙尘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浑善达克曾水草丰美,景观奇特,风光秀丽,近代由于掠夺性放牧,滥樵乱采等,造成草场退化,并加速了荒漠化进程,草原气候趋于旱化。河流湖泊萎缩,沙化日益严重。   每年春季起,这里沙尘暴频频发生,强度逐年增高。2000年春天,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或浮尘天气,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随 后,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浑善达克沙地被列入重点治理区域。 图1 这是2009年的4万亩实验地实景。是年大旱,试验地外面的草平均高度10厘米 图2 背后的榆树在2002年仅仅是幼苗,在2008年时已达3-5米。而人工造林在这里却不容易成功,大自然却轻松实现。 图为笔者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 图3 我们恢复的4万亩沙地草地(2005年),这张图片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世界荒漠化日纪念日活动上展览过。 图4 夏季的草场 (2004年,是年雨水较好,草显得很绿) 图5 我的博士牛书丽与我们恢复的高草,这棵草的高度1.80米,即文章中记者描述的数字。牛书丽为植物所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之一,现在美国。 图6 2002年的4万亩试验地,是年我们发现了自然力比科学家的力量更大。这个发现出自牧民家的一个孩子之口。 图7 实验仅1年,塔拉上的草的高度达1.43米,地上生物量鲜重5200斤/亩。中国科学院原生物局长以为我们的草是种植的,我当时说我们种的没有自然界长得好。照片上的小伙子当时是我的博士后,后做正蓝旗科技副旗长,现在为植物所生态中心支部书记(2002)。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9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中国生态学家何时停止超英赶美?
热度 2 蒋高明 2009-10-29 23:40
腾讯科技对笔者采访录 蒋高明 下面的文字见2009年10月21日的腾讯科技,原文题目是《蒋高明:中国生态学追英赶美》。这是该网络杂志记者王琪8月22日电话采访笔者,根据录音整理的文字。文章发表时没有经过笔者核对,与我的本意有一些出入(这篇文章总之还是很好的。比较差的一家杂志,是科学院办的新刊物,竟然多处篡改笔者的本意,且发表之前不让过目。大凡大的报纸和杂志,包括Science,他们都是非常尊重被采访者意见的)。记得当时记者拟就建国60年来,中国生态学研究的历史变迁、重要进展,尤其现代生态学研究热点问题,以退化生态系统(草原和农田)恢复为例等内容采访的,电话里聊了半个多小时。现在这里转发。本文是经过我加工处理了,纠正了一些口误,隐去了一些当事人的名字。这里仅代表本博个人观点。 领域介绍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四大部分。 研究植物生态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外界条件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服务。植物生态学也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 人物简介 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与副主编专著8部。 核心提示 中国的植物生态学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学科,50多年来一直没有摆脱英美的痕迹。 尽管这个学科的研究体系已经建立,并且研究门类蓬勃发展,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认为,一些紧跟国际潮流的方向性选择,背离了中国自有的生态机制。 蒋高明多年来一直在倡导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的生态观。 植物生态学体系建立 主持人 :中国的植物生态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体系建设如何? 蒋高明 :中国植物生态学创始人是侯学熠先生,他大概是1950年前后从美国回来,在这之前他在宾夕法尼亚。本来他是学土壤的,后来该学生态,回国以后就把这个学科带动起来了。当时他回国成立的研究室叫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研究室成立后,国家启动资源调查等研究,要查清楚中国的植被类型、植物的分布,那时候很多科学家在做这个工作。 到了七八十年代,文革期间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停了,生态人员都下放到农村。后来,学科又恢复,恢复了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那时候分出了若干个方向,有研究亚热带森林的,有研究热带森林的,有研究草原的。1979年成立了草原站,在内蒙古开展草原研究;还有在新疆和内蒙古西部研究荒漠的,研究青藏高原的,等等。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研究小组,是城市生态组,是在1978年前后成立的,课题组长是黄银晓研究员。那时,国外已经有环境污染了,当时中国还基本没有环境污染,因为我们的经济很不发达。我1985年考过来的时候,这个小组还叫城市生态组。 中国植被研究带动了全国的力量,当时北大、复旦、南大、云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北三省的东北师大、东北农学院、东北林业大学,西部的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等,每个地方的大学都在各自所属的地区进行植被调查,把所有的信息搜集起来,在北京汇总,研究中国植被,后来出版了《中国植被》,得了国家自然科学技术的二等奖,这是一个大成果。 1985年至1995年十年,中国植物生态研究转向数量生态学,那时候计算机刚开始普及,利用计算机技术梳理生物信息,叫数量生态学,很多搞传统植被的也都往这边转。当时,发表生态学文章,如果没有数量分量、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等,几乎很难发表。 中国植物生态学,往往是跟着国际潮流转的,尽管侯先生一直强调生态要和国民经济结合。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知识分子想出成果,就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数量生态学上,因为数量生态学相比之下更容易发表文章。 1995年以后到现在,气侯变化就热起来了,因为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时候生态学研究又分离出来一批人研究气侯变化,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气侯变化的响应,这样一来中国的研究就跟国际前沿比较贴近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分离出来研究生物多样性。原来植物多样性研究主要是在物种的层面上,但是现在是跨领域的研究,包含物种、生态结构、生物安全、生理生态等。 还有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因为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破坏很严重,森林、草原、荒漠、湿地都在退化,科学院又拿一部分力量研究恢复生态学。国外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人搞恢复生态学了,中国现在出了问题,我们就跟着研究,现在恢复生态又比较热了。 追英赶美 主持人 :植物生态学是侯先生从国外引进来的,在这之后,中国在这方面得研究也一直在跟着国外走? 蒋高明 :在中国现在你找纯自然的生态非常少了,大部分都在退化,或者是人为干扰,或者是环境污染。在研究方向上,侯先生是第一代,引进了植物生态学这个学科。80年代中后期,有学者从美国、澳大利亚回来, 引进了数量生态学,再后来他们又转向研究气侯变化和人与生物圈计划。第三代应该是比笔者年龄大五七岁的一些学者,他们在国外经历时间长,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强调现代的生态学研究,更强调在国外发表论文,与国际竞争。在草地上要实行大型的实验,回答科学问题。有人研究克隆生态,也是从海外引进来的,跟英美就更加亲近了。 上述三代人基本上都是海外背景。我从大学三年级分专业学生态(笔者为山东大学毕业生),到目前已整整25年,据我对中国生态学研究的理解,这么多年,研究几十年了,我们还是没有摆脱英美的痕迹。我们试图想把生态学上升为一种像数理化那样的非常严谨的实验科学,对自己的学科信心不足。 我认为这是走了弯路。为什么走了弯路?因为生态学应该像哲学那样,是学科之上的科学,并包含哲学理念。在与人类生存相关的整个学科体系之中,我认为生态学应该统领农、林,水,地,甚至数、理、化。 现在我们一切技术都试图想让人类生活得更舒服,所谓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地球村等等。但是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气侯变化,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环境污染加剧,生存质量的急剧恶化。而我们的科学家还试图想拿出一种技术来验证它是一个学科,像物理那样的学科。这种做法,我觉得没必要,徒劳。但是,我们现在这几代人,尤其最近一二十年留洋回来的人,非常根深蒂固的想把它证明是一种学科,想追上英美。 主持人 :追得上吗? 蒋高明 :追得很近了。有的研究有可能超过别人了,外国人哪中国那么多廉价劳动力? 农业生态问题被忽略 主持人 :中国出了有非常多的劳动力,对于植物生态学研究来说,还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蒋高明 :对啊,人力方面我们在全世界最多。但是,他在追上这个的同时,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的生态在急剧退化,在恶化,尤其农村生态这一块,就没人关注。草地研究上去了,结果草原退化了,很显然你生态学家有责任,对不对?所以我们提出自然力恢复,就是想恢复这些地带性植被。 可是,现在生态学家还在做生态破坏的事儿,引进外来种。比如说引进桉树,有些院士说桉树好啊,杨树也很好,好得一塌糊涂。没有想到这样做完全背离了我们生态机制,整个国家都在急功近利,生态学也在急功近利。 现在生物学分化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从分子水平上,从非常细节的遗传密码研究生命现象,并发展遗传工程,这是从非常微观的方向进行的研究;另外一个很宏观,大到全球,到宇宙。因为现在整个太阳系、银河系里目前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他们将眼光放到全球生态上。 主持人 :这两个大方向上的研究现状怎么样? 蒋高明 :这两个大的方向,有的我觉得越走越远了,甚至迷了路。尤其我们中国的科学家,老跟英美跑,美国人提出一个概念,什么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我们马上就验证人家提出的理论,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人家提出了全球变化,我们就紧跟着做一系列重复性实验,包括我们973、863计划的好多事情都在重复。 另一方面跑得更快,科学家们基本上抓住基因,逮着个基因就到处兜售,朝别的物种里转,把生态系统破坏得一塌糊涂。针对这样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生态学方面还没人站出来说这是不对的。国家总理可以不懂,但是你生态学家应该懂。说转基因能解决一切问题,解决什么荒漠化、森林退化、环境污染,我认为有些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 :为什么你对转基因有这样的看法? 蒋高明 :转基因这个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完全不顾风险。物种变化是非常缓慢的,经历了40亿年的演化过程才有了今天的生命,这充分说明基因是很保守的,不可能那么快的转。其实,转基因以后,也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农药、化肥用量减少了,反而数量还在急剧增加。 转基因一个大的问题是利益。每个鼓吹转基因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基因公司。他们嘲笑我们搞生态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只会说空话,生态学是软道理。我不服气这个说法,我带着我们的团队建基地,做示范,做给他们看,生态学不但不是软道理,而是硬得不得了的道理。农民会跟着我们学,从这里边效获得翻倍的效益,还要改善环境,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主持人 :你提倡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并且一直在游说推广这种理念,能举几个有关这方面的具体例子吗? 蒋高明 :我们在内蒙古和山东两地都在做这方面得实验,内蒙古的实验已经做到第十年了,山东的实验做了第五个年头了。 内蒙古浑善达克我们才去的时候,就是那个《自然力恢复自然》那本书上写的,去的时候是荒凉一片,基本上是流动沙丘了,退化得很厉害。在治理荒漠的方法上,最初走过几个弯路。社会上流行种树,我们也种,还用飞机播种,但是没有解决多大问题。 我们后来发现,那是牲口压制着草,不让它长。但是,牧民需要牲口,需要钞票,你得让人家生存啊。内蒙古牲口的数量是大大增加的,锡林浩特比解放初增加了16倍数量。生态的承载力是很有限的,草原上植物能够生长的时间,只有3到4个月左右的无霜期,在植物正要生长的时候,牲口压制着不让它长,所以到春天就起沙尘暴。 我们的办法就是减少牲口数量,把草原围起来。当然,围起来也是个很笨的办法。然后草就长得非常快了,我们就提出了自然力恢复观点。 主持人 :如果牧民不同意减少牲口数量,你们怎么办? 蒋高明 :这里有很多故事。减少牲口数量,你还得保证他的收入。那怎么办?我们帮助牧民引进好的牛羊品种,比如奶牛。我们也搞舍饲,让牛羊不到野外去,将草送到它们嘴边。 草原在生长期间不再受到牛羊的压制,就长得很好,这样一来就解决了牧民的饲料问题。他们以前一户要买一两万块钱的草,现在不需要买了,现在要卖草了。而一个奶牛可能顶原来五六头牛的效益,数量少了,收入也高了。 这几年很多人看了我们恢复的草原,包括美国的Science。今年内蒙古大旱,别的地方没草,我们这个地方草还是非常多的。这就是我们利用了自然规律。先把草长起来,牲口数量再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这样草地就恢复起来了。 主持人 :这就是你倡导的让家畜从草地上出来? 蒋高明 :是的,让家畜从草原上出来,留少部分供牧民日常需要。牲口出来干嘛?进农区吃秸秆。农区有农区的问题,农区是18亿亩耕地,产5亿吨粮食,还有7亿吨秸秆,远远高于草原上草的产量。全国草原的草产量都加起来,也只有3亿吨。 秸秆也是草,它的养分当然不如纯草原好。但是,补充一点粮食,秸秆完全可以喂牛羊。将这7亿吨秸秆转变成牛羊的草料,好处很大。我们在山东就做了一个试验,带动农民把牛养起来,将秸秆变成给牲口吃的食物,这是其一;第二,秸秆就是能源,我们在实验区推广沼气工程,这样人们做饭再也不用烧化石,烧山西、内蒙古的煤,对改善环境也有很大的;第三,牛吃秸秆产生的粪便和沼气渣都是良好的肥料,如果我们用好了这些每年都在产生的肥料,全国的化肥厂可以关掉一半;第四,有机肥还田,耕地原来越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不断地埋在地下,固定温室气体。对于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中国竟没有一个生态学家关注过。 我们做完这个实验以后,就试图在现有的基础上,用生态的办法替代掉大概一半的化肥。国家现在大概有4600万吨化肥,替代了一半化肥,粮食的产量还能达到最高。这是因为大量的牛粪、沼渣、沼液回到田里去了。 这样调整以后,农业活了,草原也活了。我常开玩笑说,我们做的是禽兽文章:禽上北方,兽下南边去。这个文章要是能做好的话,中国的生态环境就有希望了。我这个大胆假设,能不能做成功,那得靠踏踏实实的试验,严格的数据,是效益,是钞票,是环境和能源。是要农牧民说了算,专家和领导说了都不能算数。 图1 2000年冬天,我们开始浑善达克生态恢复试验前的情景。照片是用柯达胶卷拍摄的。 图2 牧民在科学家带领下种树,可惜这些树后来都成了牧民家的柴火。 图3 2005年笔者在浑善达克沙地草地恢复成功的高草原上。我的坐骑见证了浑善达克的变迁,现在它也老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8224 次阅读|6 个评论
浑善达克:5万“禽军”北上
蒋高明 2009-7-14 22:29
蒋高明 最近,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再次深入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村),指导牧民进行禽北上试验示范工作。今年,我们计划养殖的5.2万只鸡苗已经全部落户草原,先期引进的2000只幼雏已进入草原觅食了。 最近内蒙古地区普遍闹蝗灾,我们的试验区受影响较小;许多野生动物也回来了,这次我们现场就看到迁飞的天鹅,戏水的灰鹤和奔跑的狍子;一种消失了几十年的沙芥又出现了。我们的试验思路是:限制中型和大牲畜数量,发展对草原破坏很小的禽类 (鸡、鹅、鸭),增加牧民收入,引导牧民进行生态保护;自然恢复的大面积草原用来打草卖钱。我们称这种模式在草原地区为以禽代畜,在全国范围内则为禽北上、畜南下。在山东平邑县农区,我们还建有畜南下大型试验示范基地。 7年前,内蒙古某著名草地专家非常肯定地预言我们的自然恢复试验,封育打草坚持不了3年。实践证明,在第9个年头草原还是没有退化,可见自然界是存在着自我调整的能力的。这个潜力到底有多大,我们也不清楚。如果草原养鸡,打草损失的养分可通过粮食输入草地(通过鸡排泄物)而补充。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禽北上这一模式?草原自由牧禽有那些优势呢?让我们分析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草原空间资源。牧民普遍拥有大面积草原,如锡林郭勒北部草原东乌珠穆沁旗牧民人均有2100亩草原;我们试验地所在的嘎查人均也有400亩草地。但是,如此辽阔的草原却没有给牧民带来太大的好处,平均每亩收入低于10元。空间大,禽类自由活动的地盘就大。选择有水源的地方,适度集约化利用,相对于四条腿的牛羊,两条腿的鸡对草原的破坏力几乎没有。因为我们仅利用草原地面空间,且只有三四个月时间,没有对土壤扰动,这样不会引起沙尘暴等生态灾难。来自农区的粮食,转化为禽类粪便后还可补充草原养分。 第二,充分利用草原的水热资源。相对于地中海沿岸荒漠,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区条件还是相对优越的,前者雨热不同期,而后者雨热同期。我们的草原降水量虽只有250-450毫米,但集中6~9这三四个月中。这一阶段,光照充足,雨量集中,温度适宜。如此优越的气候环境对人类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对于禽类健康生长更没有问题。因为到植物枯萎季节就收获草原鸡,避免了养殖牛羊等牲畜造成的春瘦、夏肥、冬掉膘恶性循环。 第三,充分利用了草原的食物来源。草原上各种昆虫、草籽、嫩叶、灌木籽、树种,都是很好的粮食。这些粮食人虽无法下口,但两条腿的鸡则非常喜欢。笔者研究小组试验数据表明,草原上2000只鸡消耗粮食2300公斤,而在山东林下养柴鸡,则高达4838公斤。草原生态养鸡平均每只可省粮2.27公斤,节粮率达52%。省出来的粮食完全是鸡从草原上自由觅食来的,是那些虫子、种子和嫩叶换的。全国目前年消耗鸡47亿只,如果北上草原,则仅从鸡嘴里夺粮107亿公斤。草原是后备粮仓,但要由鸡去开荒。 第四,减少了牧民劳动强度。草原养鸡仅利用植物生长的三四个月时间,加上育雏以及后期出售所需时间,牧民前后生产过程不超过6个月。这样的话,牧民就可以劳作半年,休息半年,传统的接冬羔、冬季放牧等辛苦活从此远离牧民。最关键的是,即使在劳作的半年时间内,放养鸡的劳动强度远远小于放养同类经济效益的牛羊,年龄大的牧民或妇女均可胜任。据笔者观察,一个牧区妇女养殖2000只鸡,每天喂食三次,一次工作时间仅五分钟左右,不到她为一只奶牛挤奶的时间。曾养过鸡的牧民对笔者说,一个人可轻松放养5000只左右鸡群。 第五,大大提高牧民收入。这是最为关键的,再良好的生态治理思路,如果不能够给农牧民带领经济效益,注定是失败的。初步试验表明,不计牧民劳动力成本,每只鸡在草原上耗粮仅5元左右,每只净赚15元以上。巴音胡舒支部书记那森乌日图2007年,养殖400只鸡,净收入7000多元,今年他家已养殖了2000只,拟再从我们的试验5万鸡苗里再养殖5000只,显见他们是尝到甜头的。据他们初步计算,如果养殖的7000只鸡成功了,他们将获得5-6万元净收入,另外可获得2万元左右的牧草收入。生态养鸡可从根本上提高草原牧民收入,带动生态保护,为国家节约大量治理费用。由于没有空气污染,草原放养的鸡在大城市有竞争力。如该模式成功,就等于城市消费者自觉消费,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第六,促进生态恢复,减少沙尘暴等危害。实践证明,浑善达克等沙地草地,如果减少了人为压力,在生态退化尚达到阈值的前提下,完全能够自我恢复。在试验的前3年,试验的4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就基本恢复生态功能。强有力的事实让牧民看到了实际效果,我们的模式很快在正蓝旗牧村中推开,连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周边旗县牧民也自费前来学习经验。2007年,我们的试验效果被国际著名刊物《科学》长篇报道。 第七,避免的农区养禽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全国畜禽粪便排放量是工业废弃物的2倍多,农区集约化养禽的粮食主要来自东北等粮食主产区,由于添加了饲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严重。畜禽粪便污染还造成了太湖等重要湿地的水体副营养化。而开放草原空间养禽,禽类粪便直接变成肥料进入草原。输入的玉米等粮食,加上草原的食物,变成了鸡肉进入大城市,留下禽粪等补充草原养分不足。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草原空气新鲜,没有污染,禽类很少得病,所需药物也是大大减少的,这样的生产过程避免了禽药和添加剂污染。 下一步我们的重点,一是要减少粮食的成本,二是要开发市场。这两项工作决定本项目的赢利空间。 节约粮食成本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大规模草原放养,我们到了4万亩试验区看,蚂蚱等昆虫的量还是相当大的,草籽、草叶等非常丰富。要充分发挥牧民放牧的优点。据山东的农民和乌书记介绍,在大面积草原放养,不必要建立围栏,仅建鸡避雨的设施即可,当然,需要专人管理。鸡群可在4000-5000只规模;二是从空中捕获,我们马上进2只杀虫灯进行初步试验,如果每只灯捕获100-200斤虫子,就相当于400-500斤粮食,折合400元,灯成本不到300元(可使用3-5年),每月耗电5元。三是通过蚯蚓将牛粪转变为蛋白,这个试验在山东很成功,明年拟在内蒙古试验,这里牛粪资源是相当大的。 鸡长到1斤左右,即能够自由觅食,补饲的料可用玉米籽粒,是相对干净的粮食,成本也低。我在桑根达莱买了一袋玉米籽,0.8元1斤。现在鸡小,可以喂养饲料,大了就不能再喂养。要让鸡适应玉米籽粒。这一点很关键,可节省费用,更关键的是,保证鸡的质量。鸡饲料里有添加剂和重金属,对草原会形成污染,我们拒绝使用有添加剂的饲料,改为用纯粮食补饲。 2005和2007年,我们先后试验了1.6万只草原养鸡,后期都是能够用玉米籽粒的。这次我们再试,鸡开始不喜欢吃,后来就抢着吃了。因此,草原上喂养玉米籽粒是没有问题的。仅喂养纯粮食,就避免了饲料添加剂对食物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们的5万草原鸡只在整个内蒙古恐怕是头一份,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检验生态学的思路治理生态退化和保障粮食安全能否成功的指标,不是SCI,不是领导的夸奖,而是钞票,是经济效益,是牧民能够主动地去干。这恐怕是其它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做科学试验不曾打过的硬仗。 但如果经济效益有了,我们就获得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保护与发展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矛盾,这个问题长期困惑了许多人,尤其决策者。 有人说草原养禽会与牧民的传统游牧文化冲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观点是,游牧文化受现代文明冲突严重,牧民几乎全部实施定居,但牧民生活所需要的钞票还是来自畜牧业。随之牧民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提高,单纯依靠牲畜头数提高收入的空间已不大。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应当让牧民来选择。巴音胡舒的牧民逐步适应养鸡挣钱,而养少量牛羊满足自身需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图1 鸡、鹅与牛共存于牧民的家里 图2 硕士生王冰雪和她的鸡群。她将论文定位在以禽代畜的科学机理试验。 图3 走,到草原找虫吃去! 图4 能够育雏5万只的育雏设施落户草原了,里面的温度可控制在38度左右。 图5 试探着走出育雏室,到大草原去 (我们引进的品种有贵妃鸡、三黄鸡、北京油鸡、莱芜黑、芦花鸡) 图6 鹅在草原上的食量很大,生长也很快,两个月达6斤左右 图7 部分研究人员与乌书记在一起。乌书记是当地的名人,他还上过美国的《科学》 图8 我们成功恢复了9年的浑善达克沙地草地,示塔拉上的草甸群落 图9 自然恢复的小黄柳群落 图10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沙芥又回来了。 图11 草原上的蝗虫很多,今年内蒙古又闹蝗灾,但在我们这里,她们是鸡的美餐 图12 鸡帮奶牛抓苍蝇,它们和谐共处 图13 一望无际的沙地草地。有专家预言不出三年就退化,但我们4万亩试验地7年前就是这个样子了。 图14 草原牧歌里增加了鹅的美声 图15 草原文化也是不断变化的,牧民连同他们的孩子开始适应草原养禽。一个牧区妇女,一次喂养2000只的时间约等于她给一只奶牛挤奶的时间。牧区妇女的劳动量是很大的,她们异常辛苦。 图16 浑善达克等中国四大沙地恢复成功后可成为温带的萨王那,这样的非洲景观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两三百公里。(这是我们恢复成功的温带萨王那, 狍子、狼、沙狐、獾、灰鹤、天鹅等野生动物陆续回来了)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69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态就是放任自然
蒋高明 2009-3-29 13:07
本文载《新知客》2009年4月号人物版 文:谢博识 责编:唐丹妮 导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命带自然,逃不掉也躲不开。自然一词之于蒋高明不仅是一个名词,即自然界;又是一个形容词,意为随和平常。 蒋高明对自然界做了什么?有人说他做减法,在植树造林成风的时候,他去种草;也有人说他做加法,在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上散养土鸡。兜了一个圈子下来,我们发现,蒋高明并不对自然界做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自然力恢复自然。 2008年6月30日,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蒋高明在一片半人多高的草丛中接受半岛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片沙地作为背景衬托现在的草场。半岛电视台的记者要求。众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沙地不可寻。这里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曾是人们熟知的沙尘源。这个面积相当于一半个( 原文发表时用了半个,有误,本博注 )台湾省的沙地,2001年一度创下18次沙尘暴的记录。北京的沙尘天更是有它的一份功劳。如今在科学家的试验点上,浑善达克沙地怎么就变成了一片草场? 什么也不做 事实上,浑善达克本来就是一片水肥草美的草原牧区,因为过度放牧、在草地上强行种树才导致如今这个局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2000年到这里时,黄沙呼天抢地,在沙尘暴中测量风速的工作人员被呛得呼吸都困难。他意识到,是时候让这片沙地恢复原貌了。至于如何恢复,他的秘方是以自然之力恢复既然它本来是草原,那我们就种草。 蒋高明花了多年时间搜集证据来证明这个乍听起来故弄玄虚的以自然力恢复自然的科学性。 扎根植物生态环境专业10余年的蒋高明十分清楚大自然的演替规律、承载力和生态本底,他发现要想恢复那些退化的生态环境唯一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要用最少的人力或者干脆不要人为干预,让那些本该长草的地方长草,本该长树的地方长树。蒋高明考察了中西部的大多数地方后发出了感叹,他发现人为干预中最严重的现象就是不管生态基础,大面积人工造林。人们被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冲昏了头,在干旱区花大量人力、动用洒水车、汽车、拖拉机等机械大面积植树;在草原花上数百亿造防护林,结果,树种上了就算不死也半死不活,没看见森林,反倒卷走了让自然永葆青春的土壤,留下一片片风蚀坑,给本就脆弱的西部生态致命一击。很多造林计划的背后是利益使然,只要种树就给补助,所以不管活不活的了,能拿着钱就行。蒋高明对这种拿国家钱忽悠生态建设的做法极其愤慨。如今去内蒙古、新疆、甘肃一带还能看到纵横排列的风蚀坑和小老头树,它们多是上级拨款的面子工程失败之后的遗址,在这些地方人工造林的结果与预期的相去甚远,预计的是一片绿色,现在呢,黄了。 人越能越麻烦,相较人力,蒋高明更看好自然力。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草原地区以及四大沙地上,植被覆盖最多的是草,其次是灌木,最后才是林,这是自然界铁的规律,与其背道而驰不如顺应自然。蒋高明2000年底开始用自然力恢复浑善达克沙地:我们先划出一片实验地,人工为牲口生产出来口粮,对大面积的退化沙地草地,不加人工干涉,让它自己长,给自然一个机会!3年后,当半人高的草丛向试验区外的沙地招摇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设计院的专家用了一句话来表达他们激动的心情开天辟地头一回见过这么高的草! 种树还是种草 浑善达克沙地的恢复过程并非像蒋高明现在清谈中这么容易,由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衍生的林草之争依然饱受争议。当蒋高明斥三北防护林这个登上吉尼斯记录的造林工程是弊大于利时,林草之争到达沸点,蒋高明更是成为众矢之的。有人给他扣上伪环保人士的帽子,把他列为打假的对象,还有人说他积极配合NGO活动的行为是不务正业,甚者称蒋高明为生态沙文主义者。他是敢说实话的科学家,就冲这一点必然会遭到恶意中伤。《新京报》评论员曹保印这样形容蒋高明,对于底层的百姓,他有仁者之心;对于舆论和逆境,他有勇者之心;对于科学研究,他有智者之心。 比起论敌耸人听闻的言论,更可怕的还是退林还草实施之初的压力。刚开始那会儿我心里也没底,压力很大,蒋高明所说的刚开始那会儿指的是2000年,他发现之所以出现一窝蜂造林的现象除了吸引拨款之外,本质上还是下达指令的管理层对中西部生态环境缺乏完整的理解,这还要从西部大开发说起。 一声令下开发西部时,中国1000个著名制造业的89%在东部,而西部仅占11%,一个江苏省就超过了西部十几个省的总和。人才分布、交通设施等条件的限制,西部即使使上吃奶的劲也赶不上东部,但被迫追赶东部经济、盲目追求GDP的西部开始大量消耗当地生态资源。西部大开发变成了西部大开挖之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高额治理费最终还是由国家埋单。西部生态治理的第一步似乎就不是很顺利,在沙草地或干旱半干旱区利用飞播或者大量人力造的林始终停留在幼树或幼林的阶段,其实很多专家都清楚,他们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蒋高明不仅站出来,还拿出了可以说话的事实,而事实依据的理论还是以自然力恢复自然。 地带性植被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不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种树,比如天然草原上自然分布的就是草和灌木,若改变其生态本底强行种树是不会有什么收效的。浑善达克生态景观就是草原背景下的分布稀树疏林,和干旱区沙地不同的是,它是含浅层水的水沙地,总有泉水从沙地中冒出来,物种数量也远远超过背景的草原。但是蒋高明一行人2000年刚去的时候,沙地退化的很严重,3、4月间的沙尘暴让上午10点的天看起来像夜晚。直到在这里建起生态示范研究站两年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沙地里长出了半人高的草,农民和牧民很兴奋,因为草可以卖了赚钱,沙尘暴也没那么凶猛了。封育一年后,试验地的草仍自然生长了1.43米,已经近一人高;封育3年后,久违的小红柳在这片沙草地上自然生长起来。更令蒋高明兴奋的是,05年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重新归来的野生动物,狍子、灰鹤、沙鸡以及多种水鸟。植物、动物、人类皆大欢喜,林草之争落下帷幕。 要生态也要经济 蒋高明的职务全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但外界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个身份,他现在被同行或者媒体冠以植物生态学家、生态改革家、农村经济学家、环保人士、评论员等等。对此,蒋高明不以为然,他唯一承认的是科学家和教师。 然而,不论是退林还草,还是草原养鸡,蒋高明从理论诞生之初到后来的推行、实验、宣传、融资联商、规模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的确皆有作为。蒋高明的态度很明确:有关生态环保的知识,不要藏着掖着,就应该让很多人知道。除了推行以自然力恢复自然的生态改造理念外,蒋高明还为许多农民和牧民量身打造了一套脱贫致富的方案。生态不能脱离经济,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蒋高明的高明之处就是改善环境的同时也能改善农民的腰包,产经结合。的确,蒋高明融资的本事比很多金融业科班出身的人还强,因为他不靠忽悠,靠事实。山西省某富商成天在办公室堵蒋高明,只要是蒋高明的招儿,他们都信,蒋高明已经成了一块招牌。蒋高明自己也说,的确是好事,好多人都争着抢着想投资。蒋高明继退林还草之后提出的模式畜南下,禽北上就让不少人获得了实惠,一改层架饲养鸡的方法,在巴音胡舒400亩草原上散养了15000只柴鸡,鸡吃草籽和虫子,鸡粪作为肥料滋养自然力生长的草丛,这个小型的生物链无需人来插手,相反,人们还可以吃上原生态草原柴鸡。牧民富了,商人乐了,专家服了。 能做到生态也经济,经济但生态绝不是蒋高明兴致使然,他要亲历生态改造中的每一个环节,盘点自然界的每一个因素。他不是到生态恢复当地支两招就走的研究员,每到一地他都做好了长期驻守、追根问底的打算,03年为了还草曾17次深入浑善达克沙地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因为这样导致了蒋高明所说的情形:农民和牧民跟我的关系很好,但有些人却很不喜欢我,还有恶意打击报复的。看来蒋高明需要改善的不仅仅是生态退化的自然界,还有党同伐异之风盛行的研究院,蒋高明的绩效评定方法与学院派做法的格格不入,毕竟,他不是以SCI论文发表的数量来衡量,而是以草长丛飞的高度和速度,当然,是在适宜的地方,尽管他们组发表SCI的数量在研究所名列前茅。 上图:2000年试验开始前的浑善达克沙地(周海翔摄);中图:砍树护草,得不偿失(麻晓东摄);下图:2003年自然恢复的浑善达克沙地(周海翔摄) 侧记 自然 :蒋高明和自然有种宿命的联系。由于童年时生活的环境,高考时班主任为送出一个重点大学生为其选择了当时很土的植物学专业,而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均在避暑山庄撰写就已经让人艳羡不已,在其著书自序的落款处还可以看到初稿完成于泰山,定稿于北京香山,而他工作的地方也是小西山脚下的一片鸟语花香北京植物园。蒋高明似乎不以为然,因为他身心皆处自然,已经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境地。 出书 :从浑善达克沙地归来,蒋高明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而听他讲述在那里的经历之后,发觉他更应该出本浑善达克生存手册。比如,比如夜间独自驾驶那辆尼桑越野车碰上走单骑的村民径直向明晃晃的车灯冲来,意欲自杀,幸好蒋高明刹车及时,躲过一桩惨剧。除了惊魂夜之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突遇暴雨,在将近一人高的草丛中穿行一个多小时之后发现,迷路了,当地的向导也找不到出路,一行人只得在树下躲雨,即使电闪雷鸣顾不得那么多了。 险情 :野外历险也发生在蒋高明和他的学生身上,他常自己开车带着学生到野外打牌、聊天,有些学生手痒也会开着蒋老师的车出去兜风,可两次撞烂保险杠记录在案之后,驾驶座上就鲜见学生的身影了。 人物简介 蒋高明 男 1964年 山东省平邑县人 身份 :植物生态学家,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1988年任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后两次破格提拔,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与副主编专著8部,理论与科普文章300多篇。 研究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自然保护区干扰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农牧交错带及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示范研究专题负责人等。长年深入中西部生态退化地区考察,研究治标又治本的恢复方式。其负责的研究项目常变成村民、牧民、商人、专家都支持的香饽饽。 观点 :提出自然力恢复自然的观点,推行以还草治沙、畜南下,禽北上的方式恢复退化的生态,且成效显著。蒋高明有关恢复生态的诸多观点被《Science》杂志、纽约时报、SciDev、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大量报道。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470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湖滨带
yech 2009-3-27 18:15
湖滨带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 委员会 1988 年在巴黎就生态交错带 (Ecotone) 的概念举行了非正式技术会议 , 基于实用的考虑决定将生态交错带定义为: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 , 其特征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 . 并且认为它把生态系统界面理论以及非稳定的脆弱特征结合起来 , 可以作为辩识全球变化的基本指标 .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对于交错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湖滨带可以定义为湖泊水陆生态交错带的简称 , 是湖泊流域中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十分重要的过渡与缓冲区域 , 是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一定程度上是湖泊的一道保护屏障 . 湖滨带的结构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的环境系统组成的 , 生物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还原者 ) ;环境系统包括太阳辐射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成分 . 生物系统与非生物环境系统是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 , 非生物环境 ( 生境 ) 决定着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生物群落 , 而生物群落对生境也有着明显的反作用 .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其生境 , 即非生物环境 , 水生生态系统表现为水、水底土壤、大气三个自然体的特点 , 而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仅为两个 土壤、空气 . 并且水生生态系统的生境常表现出复杂的分层 ,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况不明显 .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许多区别都由水这一生态环境因子所造成 , 由于水的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 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生境的活动性 , 各种形式的水流带起大量水生生物 , 并且使生活条件剧烈变化 . 由于水的密度高 , 浮力大 , 使许多小型生产者可以营悬浮生活 , 不需要附着器官和其它结构 , 整个身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与陆生植物相比 , 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 物质循环的速度比陆地快得多 . 在陆生群落中生产者的生物是远高于消费者 , 在水生群落两者的差距缩小甚至有时后者反高于前者 . 湖滨带的生态结构 , 介于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之间 ,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系统之间的过渡结构 . 湖滨带是一个环带状景观 , 由于水的作用而在交错带内表现出的强烈的环境梯度 , 在交错带中存在着明显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梯度分布 , 同样 , 湖滨带中的水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主体和纽带 . 由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 , 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结构特点(见图 1 ) , 生物群落也表现出与水相关的层次性 , 水生植物群落表现得最为明显 . 正常情况下 , 大多数水体的近岸边缘都是大型水生植物 ( 或湿生植物 ) 占统治地位 , 大型水生植物的带状分布十分明显 , 在典型的湖滨带内 , 有根水生植物随着水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 , 一个类群取代另一类群形成同心圆带 , 这些同心圆带从陆向辐射带到水向辐射带由浅入深依次分布着: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 湖滨带的环境因子是有时间节律的 . 如光照、温度、降水、风浪及其它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湖泊水位涨落变化等 , 因而湖滨带除在空间上有一定的结构外 , 在时间上也有周期性的变化 . 湖滨带的功能 与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较 , 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易受岸上周边地区各种生命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 , 而湖滨带是湖泊流域内对人类活动影响最敏感的部分 . 由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湖滨带有特别丰富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 , 形成一个物种进化的基因库 , 起到景观调节和稳定的作用 , 在非生物生态因子的环境梯度以及地形和水文学过程的作用下 , 矿物质、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必须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经湖滨带才能从流域进入湖泊水体 , 控制着邻近地区间的水流和其它物质流 . 因此湖滨带的功能大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美学价值 . 环境功能包括湖滨带的截污和过滤功能 , 改善水质功能 , 控制沉积和侵蚀的功能;生态功能包括湖滨带的保持生物多样性功能 , 提供鱼类繁殖和鸟类栖息的场所 , 调蓄洪水和稳定相邻的两个生态系统;经济和美学价值包括湖滨带为人类生产再生资源 , 改善环境 , 各类丰富的资源给人们带来的独特的娱乐、美学、教育和科研价值 , 湖滨带管理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临时用地_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权属_两年
entropy 2009-3-5 12:00
关于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建议 字体选择: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点击数:315 更新时间:2008-6-30 文章录入:twj 临时用地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是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的土地。临时用地包括两类:一类是工程建设施工临时用地,包括工程建设施工中设置的临时加工车间、修配厂、搅拌站、预制场、材料堆场、运输道路和其他临时设施用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取土弃土用地;架设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和其他地下工程所需临时使用的土地等。另一类是地质勘查过程中的临时用地,包括厂址、坝址、铁路、公路选址等需要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探矿、采矿需要对矿藏情况进行勘查所需要临时使用的土地等。因临时用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权属,主要是经济补偿和使用后土地的恢复等问题,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必报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的临时用地应当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临时用地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能源、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此类单独选址的用地项目增多,用地量也大幅增加。除了建设项目必需的永久用地外,临时用地量也十分可观,多数项目在永久用地的30%以上,部分超过70%-80%,有的还占用了部分耕地。 当前,临时用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缺乏临时用地特别是取土弃土用地方案,选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二是对临时用地数量,缺乏精确计算,存在宽打宽用、浪费土地现象。三是补偿标准不明确,难以保障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引发纠纷。四是铁路、公路桥梁比重较大,工程建设时沿线设置的大量临时制梁场规模庞大,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土地。由于场地经过重型,机械长时间碾压,土质变得十分密实,土地根本无法复垦;五是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期限长达七八年,甚至超过十年,原来应修建的简易施工用房、设施也提高了标准,变成了永久性建筑物。由于临时用地的期限过长,将会使临时用地改为实际上的建设用地。六是部分占用耕地的临时用地以履行复垦义务为名,规避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义务。 临时用地的种种问题,给土地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由于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常被视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在临时用地方面一路绿灯,甚至施工单位默许占用耕地,这更是给土地管理增加了难度。为加强临时用地管理,加快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建议: 1.修建公路、铁路和兴修水利水电设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临时用地特别是取弃土方案,并据此编制土地复垦方案,落实土地复垦费用,并纳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内容。 2.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尽量在项目用地范围内安排。针对项目性质、地形地貌、取土条件等,确定取弃土用地控制指标。 3.结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从实际出发,针对水利水电项目特点,加长临时用地使用年限。对于生产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农民集体土地复垦后不能用于农业生产或恢复原用途,经当地农民集体同意后,可将这部分临时用地可由国家依法征收。 4.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探索建立用地监理制度,加强用地批后监管。对施工中无故突破临时用地方案多用地的,按违法用地予以处罚。 5.对于不按临时用地方案提供用地或默许施工单位乱占滥用耕地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直接责任人按《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予以查处。 (作者: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特邀咨询委员 李尚杰)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引用: http://www.nnfc.cn/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60 没有任何评论
4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