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气呼吸过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霾到哪里去了?
热度 5 zhangxw 2014-2-28 13:35
霾到哪里去了 ? 张学文 ,2014/2/28 最近严重危害北京的霾消失了 , 气象台说是冷空气把它们驱散了 . 这个说法有正确的方面 , 但不全面。我认为霾的一部分显然是被冷高压压入土壤中去了。 冷高压的入侵在当地的气压的表现是地面大气压力增加。地面大气压力增加就使得土壤中的空气压力比它小,于是一部分近地面的含有霾(细颗粒物)的空气就钻进了土层中。 比及冷高压势力消退,地面的空气压力就小于土壤中的气体压力,于是就发生了打开啤酒瓶时的情况:压在土层中的空气进入大气低层,土壤中的细颗粒物也就成为人们说的霾了。 近地面大气压力的升降对应着空气相对与土壤的气体吞吐,而霾是其副产品。 冷空气的进入可以时当地的大气压力增加 15 百帕,即便仅有 4 百帕的空气压入土壤,也就对应 30 米厚的空气连同它含有的细颗粒物一起进入了土壤。而霾的一般厚度应当是 100 米的数量级。 冷高压的进入也推进了近地面空气在更后的气层内的混合。而个混合的厚度应当是 2 公里厚度的尺度。 细颗粒物被压入土壤和被厚的空气层的混合,于是霾消失了。 下面附上我过去的一个有关博客: 大气存在呼吸过程 ---------- 大气存在呼吸过程 张学文 写于 2002/7/24 , 2011.4.6 公布时修订了标题 1. 引言 经典气象学把下垫面看作是刚体,空气不可能进入下垫面(刚体),也没有从下垫面进入大气的气流。在这种模型下,不仅本文题目是错的,地上沙尘也不可能进入空中。 但气象学的上述观点仅是近似。实际的下垫面不是刚体(海洋水面、土壤、沙漠、积雪等),垂直于地面的气流肯定存在,而吹雪、沙尘都是它的伴生现象。确实,通过吹雪、沙尘现象使我们坚信存在着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承认其存在对气象学是理论突破。大气存在呼吸过程。 2. 车轮过后的尘土飞扬 夏日中午,汽车在干的土路上行驶很容易卷起几米高沙尘。这个现象不能用“轮胎粘了土”去解释。夏日中午下垫面附近的气层非常不稳定固然是一个原因,而更本质的原因是汽车轮胎迅速离去引起局部短时间的真空,它使土层内的空气压力大于下垫面以上的空气薄层内的压力。这时贴地面处的大气压力是下面大,上面小。对于下垫面表层的土壤颗粒而言,粒子的下侧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粒子上部受到的向下的压力。于是土粒子受到的向上合力的作用从地面进入大气中。这正是汽车过后尘土飞扬的直接物理原因。如果近地面气层中还存在热力不稳定,这些尘土就容易扩散到几米高。 这种压力差既然可以使土粒向上运动,它当然也使存在于土壤中的空气向上运动,它就是 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 。 3. 整理思路 我们知道在土壤中存在空气,而且它也产生压力。正常情况下土壤中的空气压力与近地面的大气压力是相等的。车轮离开当地的速度越快它形成的短时刻的真空越严重,它引起的尘土飞扬就越是严重。与此相伴的上升气流(短程)也越大。 如果没有车轮压过,细土粒就平安地呆在地面附近,也不存在上升气流,也没有尘土飞扬。所以尘土上扬仅出现于车轮过后的局部地面和局部时间。 地球的大半被水水包围。水里有空气是生活常识(如果没有空气,则鱼都死了)。所以当水面附近的大气压力出现不平衡时也存在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酥松的积雪里的空气压力与大气中的空气压力相等自然是它们的平衡态。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积雪就会进入大气中,这就是气象学上的“吹雪”。 4. 浮尘、沙尘暴、吹雪的成因 汽车引起的扬沙(沙尘暴)仅是局部地区局部时间的现象。现在分析自然界的沙尘暴。我们认为气压和风的阵性有着类似于车轮压过土路的作用。 如果注意比较灵敏的气压自计纸上的气压记录,就会发现有大风的情况下,气压记录曲线总是有很多非常小的振动(有时使原来的一条细线变得很粗),其时间大约是数秒或者更短,其压力变化是百帕数量级。容易想象这种变化不可能各地都同步。只要土壤中、积雪中或者水面中的大气压力的变化与贴地的空气压力变化不同步,就自然在贴地层上下出现铅直方向的压力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就会引起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 气压的这种脉动人们没有直接感受,但是在近地面,我们总是可以感到风的阵性,即风的速度在很短的时间(如数秒或者更短)内会有相当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在风速很大时会更加明显。在风的自计纸上也记录着这个现象。气压的脉动和风的脉动是同一个时间尺度的现象。它们是一个自然过程的两个侧面。 对此,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应当是有效的。根据该方程容易得到风速变化与气压变化的定量关系。它帮助我们在承认风有阵性的同时也承认大气压力也有对应的变化。而正是气压的这个短历时的快速度的变化使土壤、沙漠、积雪、水体内的空气压力不能与近地面处的空气压力同步变化。于是下垫面附近就出现了压力差。 当这个压力差指向上空时,土粒、沙粒、雪花、水末(有时还有石子)就被带入空气。如果近地面空气存在热力不稳定,这些进入空气的土粒、沙粒、雪花、水末就会被送到数米以至更高的地方,形成了沙尘暴、浮尘、吹雪。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水平风速很大的前提下。而这个水平风速又把这些卷入大气中的细粒吹到更远的地方。 细小的水末是眼睛看不见的。它也被卷入空中仅是我们的分析。但是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海盐微粒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有液体水直接进入大气。 (有大风时)风的阵性联系着大气压力的阵性(脉动),大气压力的脉动导致下垫面内的大气压力与地面附近空气中的大气压力的不平衡。而这种压力的不平衡正是土粒、沙尘、积雪、海水(滴)被推出下垫面进入大气的原因。 与这个过程平行,当压力差指向空中时,存在从下垫面到大气的上升气流,反之存在下沉气流。这就是空气实现了穿过下垫面的 吞吐 。即大气对下垫面的呼吸过程。 5. 更大尺度的空气吞吐 前面讨论的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显然仅是局部地区比较短的时间内的现象。现在考虑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垂直于下垫面的气流是否存在的问题。 刚打开的啤酒总是要冒泡。气泡就是原来压缩在液体(啤酒)中的气体(二氧化碳)。打开啤酒瓶使啤酒受到的外界的气体的压力突然减小。结果液体中的气体就在原来的高压力的推动下进入了空气(压力低)中,于是形成气泡。 类似地,如果有一个低气压系统(如台风)移动到某海域,这时近地面的空气压力低于海水中的空气压力。于是应当有向上的气流把海水中的空气吐入大气。反之,当一个高压系统迅速移入某地,它导致短时期(一、二天)内下垫面上下压力不平衡,空气要从大气层进入下垫面中。 从大气到下垫面的空气吞吐显然是合理的,海洋鱼类有足够的氧气得以生存可能是这个垂直下垫面的气流存在的旁证。不难想象以上过程也会发生在陆地上。而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大范围的 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空气吞吐现象 (速度要比引起沙尘暴的铅直气流慢)。 6. 每年与下垫面交换的空气有多少 过去不考虑有垂直下垫面的气流存在。现在承认了这种气流的存在,下一个问题是这种气流究竟在大气与下垫面之间交换了多少空气。如果这个量仅为大气总质量的万分之一或者更少,我们忽略它也无不可。如果占大气质量的 10% 可能就得慎重对待了。 考虑到空气在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吞吐不可能比水汽的吞吐更困难(因为它不涉及蒸发潜热),而每年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水汽吞吐就是年蒸发量(大约是 1000 毫米,也等于年降水量),所以我们初步估计大气与下垫面的空气吞吐量至少也有类似的规模。即年交换量可以达到大气总质量的 10% 。 我们显然需要从多方面证明这个物理过程的存在(包括设计新仪器度量它),估量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空气的年吞吐量以及它的各种影响(作用)也是任务。 7. 小结 比空气重的尘粒、雪花、石子为什么可以从下垫面进入大气?本文认为这是有阵风时下垫面附近存在短暂的局部的大气压力不平衡造成的。这种大气压力不平衡也导致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空气吞吐。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快速移动也可以形成比较弱但是范围要更大的下垫面附近的大气压力不平衡。它导致大范围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的空气吞吐。估计每年有大气总质量的 10% 空气卷入这种吞吐过程。 本文从物理上解释了沙尘暴等自然现象,也突破了过去动力气象把下垫面视为刚体(垂直下垫面的风速为零)的禁锢。承认有空气从大气进入下垫面是气象理论的突破。自然这些需要有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430128.html
个人分类: 大气呼吸过程|2805 次阅读|24 个评论
霾为什么不能来自地面?
热度 3 zhangxw 2013-12-24 17:16
霾为什么不能来自地面 ? 张学文 ,2013/12/24 现在一旦提及霾的来源,一般仅是指出它来自人工形成的污染源,烟筒冒烟、汽车尾气、烧秸秆。而 根本忽视 下垫面也会把细颗粒物送到大气的低层。 难道气象学没有告诉我们地面的物质也可以被吹到大气低层吗? 回想一下,什么是浮尘、沙尘暴、扬沙、吹雪、水龙卷!注意它们的前身是土壤、细沙、粗砂、地面积雪、海水,可它们都是被吹入大气低层而被冠以浮尘、沙尘暴、扬沙、吹雪、水龙卷的称号的。即气象学承认自然界确实存在一些物理过程,它可以把下垫面的这些物质送到大气的下边界,从而被气象学形容为浮尘、沙尘暴、扬沙、吹雪、水龙卷。 我们(含经典气象学)都相信承认这些事实对吧? 好,下面就是我在这些事实面前的推论: 既然近地面的空气可以把浮尘、沙尘暴,扬沙、吹雪、水龙卷,推到了大气下边界中,大气自然更容易把比它们更小的细颗粒物推入(送到)大气的下边界 。所以作为升入低空的细颗粒物 — 霾,来自地面的见解应当认为是自然的逻辑类推。 忽视地面的细颗粒物物质可以卷入低层大气而成为霾,是气象学的重要 错误 。 大气如何把细颗粒物卷入空中,欢迎参考本人的博客:关于霾的形成的新学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748077.html
个人分类: 大气呼吸过程|2459 次阅读|7 个评论
因雾霾而放假,过分了以及其他...
热度 2 zhangxw 2013-12-6 17:30
因雾霾而放假 , 过分了以及其他... 张学文, 2013/12/6 林中祥博主说 ” 南京今天一个伟大创新,因为雾霾,中、小学放假 ” 。我听到这个新闻也感到是破历史的创举。可随后想南京真的要等到雾霾消失再上课? 难道雾霾是室外空气特有的现象,而它拒绝进到屋内? 我想说的是过去乌鲁木齐污染严重时,我看到过那烟雾在开门时飘进屋里的场景,等着吧,学生在家里也难逃此劫 … 好了,我再重复一些我的基本看法: Ø 我总的看法是在美国大使的煽动下,我们今天把这个问题看得过分严重了。这个话的潜台词是乌鲁木齐、沈阳过去忍受了不亚于今天北京的污染,可日子也过来了,而且情况在好转中。大气污染没有那么可怕(不包括高速公路、机场问题)。 Ø 需要认识到冬季是我国的雾季,冬天雾多有很多的自然成分,只是过去我们没有飞机和高速公路,对雾没有这么敏感。冬季雾多一是因为夏秋的降水使土壤的水分比较多而到了冬季近地面的逆温层强,使土壤水分难以及时扩散走,而是积淤在地面附近。 Ø 冬季大气污染也是给我国盲目发展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政策的一个警钟:需要出台政策限制城市再扩大,压缩大城市人口问题已经提上日程。 Ø 平原地区的大量农田多年积累的农药细粉末是否在适当的天气形势下吐给了近地面的大气,我是说当近地面空气压力减少时土壤中的空气会反馈给近地面大气,把这些细颗粒带入近地面空气中。打开啤酒瓶时啤酒不是跟着啤酒里的二氧化碳一起冒了出来吗,近地面估计存在类似的物理过程。 Ø 气象、环境、科研部门应当研究测量土壤中的气体压力的仪器,以记录近地面的土壤、近地面的压力差的变化以及它的效应。 不要轻易地套用伦敦的、芝加哥的、或者沈阳、乌鲁木齐的经验,不要轻易地认为原因 A 或者 B 就是要害。科技工作者应当在我国东部的雾霾问题中有新发现、新认识和新办法。办法肯定存在
个人分类: 大气呼吸过程|3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纵瑞文的“出气”实验与张学文的地球大气呼吸过程
热度 3 zhangxw 2013-11-18 19:08
纵瑞文 的“出气”实验与张学文的地球大气呼吸过程 张学文, 2013/11/18 最近嵇、苏两位教授就地质学中的岩石上的圆形坑的形成问题开展了讨论。我对一些坑形成于大雨滴的看法表示怀疑。但是仅说这是雨打的坑的可能性非常小是不够的,应当正面回答这些坑的可能形成机制。 这里我正面提出一个看法,即这些坑(在我看来包括月球上所谓陨石坑)看来来自地表面为岩浆、泥巴情况下的地下气体汇集为汽包集体上浮。 大气与下垫面的气体交换被气象学长期忽视,但是海洋生物的氧气的一部分来自大气,地面附近的温度、压力的剧烈的日变化、以及天气尺度的温度、压力变化都可以使大气与通气的土壤、水面进行着水汽、氧气、氮气的交换。这就是大气的呼吸过程。 值得高兴的是 纵瑞文 最近 动手做了泥巴下的出气实验,这把大气的呼吸理论获得了实验的呼应。 本人关于大气呼吸的认识基本没有写成为文章发表,而仅是作为博客贴出,这包括 2002 年写成公布于 2011 年博客的大气存在呼吸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430128.html ,以及 2011 年的 啤酒冒泡 VS 沙尘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425101.html 2013 年的“ 大气(空气)循环的定义、现象与学说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0117.html 而 2013 年春季发的 7 篇 博客 大气的(准)静风态 — 雾霾的摇篮?等博客 (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4801.html ( 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5057.html 、 ( 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5652.html ( 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100.html ( 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698.html ( 6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6887.html ( 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87139.html 都是这个思路的延伸。 看来大气的呼吸过程不仅是认识大气污染的重要角度,也是认识地质过程的重要角度。 欢迎大家说三道四! 感谢周少祥教授关于海洋氧气来源的提示,而修订了博文的有关文字
个人分类: 气象|328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