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有机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好好伺候土地
热度 2 蒋高明 2015-5-2 06:54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好好伺候土地? 蒋高明 当前市场经济下,农民不愿意向土地投入更多的劳动,反而青睐剧毒农药、甚至转基因这样的技术,因为他们的产品不是自己吃的,是用来卖的。有些挺转专家以农民喜欢偷种转基因种子为理由,说农民喜欢用就是硬道理,这种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食品的安全性,与认证无关,与监控录像无关,与投入到食品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有关,人的劳动越多越安全;想反,农民投入的化学品、生物制品越多越不安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的肠胃还来不及适应大量化学品、生物制品的更新换代。很多疾病、病人乃至非正常死亡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尤其是在食物生产的源头。 不用农药化肥是能够生产出来食物的,且产量并不低,如果农民愿意投入劳动,产量甚至高于普通农业模式。我们做的 8 年的生态学的极端实验,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与转基因,验证生态学的力量,实现了小麦玉米由低产变高产的转变,同时将温室气体也有净释放变成了净吸收,且从目前的形势看,还有增产的空间。 这个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有机肥养地,恢复地力,每亩有机肥 5 吨,约相当于 2 亩的秸秆过腹还田,地力提升了,生态平衡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 现在农业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种地,因为效益低,没有人愿意投入劳动,农民伤害了土地,土地才伤害城里人。我们的模式下, 80% 是劳动力成本,连有机肥都自己生产,劳动力是最安全的生物力。 但这些劳动必须回报高,否则没有人愿意干。我们的模式每亩的净效益相当于普通农田的 10 亩,农民投入的那点劳动 (两季每亩仅 3 天左右除草成本,其余机械化)就能回报。 否则,农业就只能走另外一个极端,实现大规模化,如美国农民那样,每家 1 万亩地,政府高额补贴,但其单产是下降的。我考察过美国的大农业模式,其效益只有我们精耕细作生态农业的不足 10%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好土地,山区就没有办法那样做。 因此,生态农业如果带动了就业,吸引年轻人参与,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到旅游各个环节都回归,尤其政府的农业补贴不要继续鼓励破坏,那么生态农业在中国是有希望的。 关键是城市消费者,他们不知道食物是如何成产出来的,不知道各种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在食物生产中的是如何添加的,他们图便宜购买的食物变相帮助推销化工品,且以牺牲自身的健康为代价,关于这点很多城市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城市消费者不恰当的需求,就有人帮助发明一些东西来满足你,如顶花带刺的黄瓜、雪白的面粉、红心的鸭蛋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物质帮忙。城市人有需求,农民也有需求,农民的需求就是少用人工能够杀虫、除草、报墒、于是剧毒的农药、除草剂、地膜被发明出来;甚至农民要猪粪看起来黑黑的有劲,于是铜被添加进猪的饲料中去。 因此,正确的宣传时非常必要的,尤其城市消费人群必须首先醒悟过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049 次阅读|3 个评论
绿化树木施用有机肥
ahyxwangdong 2014-6-22 12:25
固体有机肥,用植物残体堆沤制成的腐熟有机肥。
个人分类: 认识大自然|2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主席在大跃进期间就强调过口粮与饲料分类生产问题
热度 1 蒋高明 2014-6-22 07:41
本文链接:http://mzd.szhgh.com/maoshidai/201406/54416.html 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粮食问题严肃指出: (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零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斤呢?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食堂吃饭,节余归己,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凡此种种,可以多收。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主要猪吃,部分人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一九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指出:   我建议,共产党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以及管理区、生产队、生产小队的党组织,将养猪业,养牛养羊养驴养骡养马养鸡养鸭养鹅养兔等项事业,认真地考虑、研究、计划和采取具体措施,并且组织一个畜牧业家禽业的委员会或者小组,以三人、五人至九人组成,以一位对于此事有干劲、有脑筋而又善于办事的同志充当委员会或小组的领导责任。就是说,派一个强有力的人去领导。有人建议,把猪升到六畜之首,不是“马、牛、羊、鸡、犬、豕(豕即猪)”,而是“猪、牛、羊、马、鸡、犬”。我举双手赞成,猪占首要地位,实在天公地道。 我国的肥料来源第一是养猪及大牲畜。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如果能办到了,肥料的主要来源就解决了。这是有机化学肥料,比无机化学肥料优胜十倍 。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反浮夸、反造假、反共产风、反“一平、二调、三收款”就是毛泽东一直強调的。是各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多次讲的话题,可谓苦口婆心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126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返鲤鱼洲(7)---粪肥、红花草、产量
xuxfyuwp 2014-4-15 15:12
现在种地全用化肥了,印象中在鲤鱼洲种地时是以有机肥为主。说起有机肥好像挺有学问,其实就是粪肥或利用植物沤的肥。掏粪挑粪施肥是个又脏又累的活,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很快就通过斗私批修、改造思想将问题解决了,都抢着争着干。连编排节目时也少不了唱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没有大粪臭,哪来稻谷香……” 现在还对另一种有机肥的使用方式留有较深印象,就是在稻田里种红花草。红花草又叫紫云英,在水稻收割后将种子播撒在稻田中,很快就能长出来,草茎和叶是绿的,开紫红色的小花,当整个稻田布满了这些小花后,一眼望去,美丽的景色非常怡人。可惜还没等花完全凋落,就被无情的犁翻入到泥土中,灌上水,成为滋养土地的绿肥了,美丽也随之消失。倒是应了古人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现在的眼光,倒是很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生物链形成自我循环,不污染环境。 总体上说,湖底围出的地是比较肥沃的,粮食产量也比较高,亩产可以达到800斤。别看这个800斤,在那个时代可是个重要指标。当时国家制定了一个《农业发展纲要》,要求黄河以北地区粮食亩产要达400斤,黄河中下游地区要达500斤,长江中下游地区要达800斤。所以那时有个流行语是:过黄河,跨长江,超《纲要》。鲤鱼洲地处江南,亩产800斤肯定是个重要指标了。 在我的印象中,产量高也未必就是好事,有些水稻产量虽不高,但很好吃,如有个品种叫农垦58,打出的米真是好吃,又香又粘,没有菜吃上一大碗一点没问题。有些籼稻虽产量虽高,吃到嘴里可不咋样。但那时好像是比较强调数量,以高产为第一标准。 (原文写于2009-03-21 23:53:5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气污染加剧由人为增加氮气排放有关
ffjjaa 2014-1-14 22:46
大气污染加剧由人为增加氮气排放有关 范建 农田施肥(含氮化肥或有机肥)不合理,养殖场畜禽粪便管理不善,燃煤、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增加人为活性氮向大气排放,这些气体及通过次生反应形成的气溶胶/细颗粒物(如PM2.5),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或大气污染。而从大气沉降到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活性氮数量和形态,也将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功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学军、张福锁等首次揭示过去30年来,我国氮沉降动态与人为活性氮排放的关系。这项《中国氮沉降显著增加》的研究日前发表在在线的《自然》网站上。 研究发现,从1980年代至2000年代,同样在长期不施氮肥条件下,农田生态系统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吸氮量平均增加16%,非农田生态系统木本、草本和所有物种的叶片含氮量平均增加33%;而同时期的植物叶片含磷量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指示土壤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氮素增加主要来自大气沉降。 张福锁研究认为,主要来自农业源氨排放的铵态氮沉降,占氮素总沉降量的2/3左右,氮肥的直接排放(农田)和间接排放(养殖场畜禽粪便等)是铵态氮沉降的主要贡献者。来自非农业源(燃煤和汽车尾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氮氧化物排放为主的硝态氮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1/3。 研究说,中国出现区域性大气活性氮污染、氮素沉降,以及农田与非农田生态系统“氮富集”加剧的现象,说明氮素沉降的显著升高,与氮肥施用和化石能源消费大幅度增加所导致的人为活性氮排放有密切关系。
3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农民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热度 2 蒋高明 2013-9-20 17:52
蒋高明 中秋节期间,弘毅生态农场的苹果熟了。一些苹果落地了,烂到地里可惜。研究生们从地上捡到那些品相好的,没有烂的熟苹果到村里去卖。 一些女孩子没有卖过东西,还不好意思开口呢,就见一群农民围了上来,他们互相转告“研究生种的苹果,没有打农药的,快来买”。农民们对我们苹果的评价是“不好看,但好吃”。 苹果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吃的,这样的道理农民最清楚。他们亲眼见证了弘毅农场的苹果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博士研究生孟杰的科研成果就是这些苹果,她要采用非常严酷的条件生产苹果:不打农药(苹果园每年打20多遍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除草、不用人工授粉。 这样就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她和有机农业志愿者小李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带领农民用最安全的办法生产苹果,观察产量、品质、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物的变化。 结果是令人振奋的,我们的苹果农民欢迎。而去年,有机苹果到集市上卖时,人家挑挑拣拣,嫌长的不好看呢。 差异的不只是口感,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机果园里 20 厘米 土壤表层内蚯蚓近 2000 条/立方米,而普通果园只有几十条或者没有,农民长期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土壤生物群落大大下降了。 蒋家庄村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吃了我们的苹果,再也不愿意吃普通苹果了,闹着让她爷爷到农场买好吃的苹果。再高级的仪器不如小孩子的口感。为了不使小女孩失望,研究生们在树上为她摘了一些苹果。 被农民说好的不只苹果,还有我们的“杀”虫技术。 “立月,快来吃果子(沂蒙山农民称花生为果子),没有打农药的”。在地里收获花生的农民叫我们的博士研究生郭立月,立月在蒋家庄研究物理 + 生物方法控制虫害的技术,收获花生的农民花生地用了我们的技术——我们承诺农民,不打农药,损失的产量我们包赔。 但我们没有花出去赔偿费,与化学方法杀虫相比,环境友好型的物理预防虫法,没有造成产量下降,但农民们减轻了打农药的劳动,保护了自己的健康。 蒋家庄农民对我们的诱虫灯是爱护有加的,太阳能诱虫灯每盏 3000 多元,连小偷也没有琢磨破坏,因为村民们自发地保护这些农业卫士——我们在蒋家庄农田里放置了 26 盏诱虫灯,其中 10 盏为太阳能的。明年我们将继续放置。 蒋家庄村 1000 亩大田,将在不久的将来,告别农药。 被农民夸好的不只是上述两个技术,秸秆养牛让他们原来在地里烧掉的秸秆卖到了钱,牛粪成了农民们争抢的对象。因为我们要大量发展有机农田了,对于那样优质的有机肥,连我们自己都舍不得卖了。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108 次阅读|4 个评论
请教一下,护花米草有没有可能作为有机肥的原料使用?
热度 4 mountainwind1 2013-9-14 11:26
沿海地区生活污泥,造纸污泥还是比较多的,作为农田肥料有些难,毕竟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多,且存在污染物长期累积的问题,但是林业可选择的植物品种众多,好驯化,作为林业肥使用的时候因为受到的重金属/有机氯之类的制约比较少,林地配合种重金属富集植物,容纳较多的真菌类应对有机氯苯环之类的,理论上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我这想法对么? 假如要进行森林水土流失的实验,因为我肯定没有那么多的森林凋落物,在污泥熟化的时候估计需要其他的植物秸秆来调节,稻草蘑菇土都要花钱买,护花米草福建海边多得苍蝇一样谁要谁割去,护花米草虽然盐分高,也有重金属富集能力,但优势在于数量很大,和污泥,发酵秸秆菌种等一混合,作为林用土肥有没有可能啊? 花卉用的腐殖土越挖越少,林业绿化则往往受到土壤状况限制。。。这个市场容量怎样?
331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个农学专家眼里的弘毅生态农场(一)
热度 2 蒋高明 2012-10-4 20:09
一个农学专家眼里的弘毅生态农场(一)
感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学专家许金芳研究员的文章,这是农学专家眼里的弘毅农场,视角独特,特在此转发,请科学网网友参考。 弘毅生态农场印象(一)有机肥 本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e624970101aw6v.html (2012-10-04 08:02:13) 转 济南CSA城乡互助联盟(济南CSA农夫市集)首次活动分享 联盟主发起人泉城CSA绿菜园与老高@市集,带领部分生态种、养及消费者一行8人于2012年10月3日去弘毅生态农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参观学习。 这次长假特别组织第一次聚会定在大家仰慕的生态学家蒋高明先生的弘毅生态农场,以满足大家对生态种、养技术的学习渴望。实现通过健康的土壤,生产健康的食物,养殖健康的牲畜,使人们获取健康的食品,实现享受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景。 通过现场参观,蒋教授的亲历讲解,及与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交流,收获很大,学到甚多。分享如下: 弘毅农场印象(一) 遍地玉米“秸” 处处是“粪”堆 ----有机种植的基础 粪是土地的饭,有机肥是生态种植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弘毅农场蒋老师做足了功夫,我们非常佩服,就这一点,我们也不虚此行。 走进弘毅农场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装满玉米秸等待过磅的三把车,甚至要进农场的领导们的座驾不得不停在外面的路上。向里走就听到轰鸣的机器响是在打碎那些玉米秸入青贮池给造粪的牛备过冬的料。再向前看就是一排排的牛棚,里面是吃饱后打盹的牛,每一排牛棚前面朝阳处是一堆堆腐熟后备耕麦地的“粪”堆,而且这些腐熟的“粪”堆给人的感觉是在见缝插针,无处不有,而且“臭”味并不大。好象不大的院光牛与粪应该占过至少一半的空间还多。这一点让我们相信蒋教授给我们传授的每年每亩土地“喂”5吨牛粪,连续三年,你的种粮薄地就变成种菜肥土是可以实现滴。特别是蒋教授再三强调要求滴,要做有机种植必须有2亩的秸秆才能喂好1头牛,1头牛每年能造5吨粪供1亩地“吃饭”,这样坚持“喂粪”的良性循环下去,三年后薄地变良田,果、菜都是30年前的味道。 下面都是牛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821 次阅读|5 个评论
石钾素
热度 1 zengzhiyong 2012-6-8 10:30
石钾素系黑色或褐色粉末,含有氮、磷和钾、铜、镁、锌、钼、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通过释放、转化,直接和间接对植物与土壤提供全面的营养,同时还具有疏松土质,改善土壤板结等作用。因此,石钾素适用于各种城乡垃圾、秸秆、粪便、纤维质、半纤维、腐殖质等发酵制备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也广泛用于饲料、环保、水泥等用途。 石钾素系列 1 用于农业生产: 可分解土壤中的沉结物,清除土壤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降解残留农药毒性的作用。作为肥料施用,可做有机肥、复混肥的重要配方,也可与农家肥等搭配施用。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还能保水、抗旱、抗涝,增强抗逆能力,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提高成熟,改善产品品质。提高 N 的效力 61% , P18.5%,K21%, 每亩减少用肥量 20% ,同时能防治病虫害 90% 以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约 19% 。 石钾素系列 2 用于养殖业: 石钾素添加到猪和蛋鸡等日粮中可以提高肉蛋产量,增强禽畜的抗病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善舍内空气质量,有益于禽畜健康。 石钾素系列 3 用于环保: 污水处理,清除重金属。垃圾除臭净化空气等。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760 次阅读|4 个评论
该怎样向黄老邪敬酒?
热度 3 liuliangyun 2011-12-22 20:22
黄老邪被鸿飞兄等评为科学网第一纯爷们(或许是其它人说的,懒得查了),聂老师说小文院士是有良心的院士,并撰博文一篇(好像有酒杯在旁),拜访小文老师愿意作小文院士的保健医生(或许三火老师也不错,还是美女)。有一个记者报道小文院士说小文老师说话好像酒喝多了般的吐字和发音(实际是四川普通话和小文特色,不是喝酒的原因)。不过,小文老师爱喝酒,这事圈内外反正都知道了。 我估计不少人都想有机会跟小文老师喝酒,特别是好酒和善饮之人。我跟小文老师无师徒、无同事关系,只是研究方向在他的大旗下,所以近8年来有不间断的合作联系,跟小文老师不少接触和了解,但又不拘于他老人家的威严。而且他老人家3年多前的一篇博文让我在领导面前非常尴尬,乃至我给他发邮件抱怨(他会照顾和保护年轻人,但圈子却太小了)。嘿嘿,所以,博文中评论下黄老邪,更不惧。 小文老师好酒,但并不善饮,二三两最好。 酒是化肥,米饭等主食是有机肥,小文老师酒喝得多,主食吃的少,且不好运动,所以身体很不好。 有机会或想有机会跟小文老师喝酒的博友和朋友们,什么时候该给他敬酒? 我的答案是:小文老师酒杯空了且他桌上没酒的时候,您满杯一口而尽,而他扫视一圈只能空饮酒杯上挂着点的酒气最佳。 否则,要是他酒杯里有酒,不管你喝多少,他老人家都是一大口,敬酒的多了,他指定喝高。
405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日报报道有机食品生产与价格问题引用笔者观点
热度 1 蒋高明 2011-10-28 00:40
蒋高明 10月20日的中国日报,以《有机食品:中国出路》为题,介绍了有机食品生产与销售中的一些问题,并采访笔者观点。目前,市场上有机食品开始增加并逐渐走向老百姓餐桌,但价格偏高。很多人认为有机食品产品低,就需要卖高价,实际上这存在误区。有机农业只要认真做,在开始一两年可能产量收影响,但以后可能会超过化肥农业产量。因此,仅靠提高价格销售有机食品并不是好的出路。 但是,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要得到保证,价格上也需要提高一些,提高的幅度应与其进城打工收入有可比性。记者介绍了笔者小组在山东平邑(原文写成Pingdu了)的实验。我们的实验充分表现,只要认真做有机农业,产量会提高的,农民的收入也会提高的,关键要找好市场的平衡点。 Organic food, a way out 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782/90880/7621735.html ( China Daily ) 09:59, October 20, 2011 BEIJING, Oct 19 (Xinhuanet) -- Organic farming produces food that is priced two or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food without organic certification, but it is popular with consumers who see it as healthier. This new - but essentially very traditional -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cludes or strictly limits the use of manufactured fertilizers, pesticide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t relies instead on techniques such as crop rotation,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and "green manure" - a crop of, say, legumes and grass that is dug in to return nutrients to the soil or is cut and left on the surface as mulch. Organic foods are not processed using irradiation, industrial solvents or chemical additives. Jiang Gaoming, a researcher at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is team have been learning organic farming on experimental plots in Pingy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since 2007. They used wheat and corn straw as feed for stock and used the animal waste to fertilize vegetables. Trapping lamps were put out for insects, and farmers killed weeds by hand. The researchers are trying to ascertain the costs and earnings from farming without chemicals, but Jiang said they don't yet have the details they need to issue a report. He said widespread expansion of organic farms will require increased technical training, higher initial investment and, of course, more farmers willing to make the switch. But he remains optimistic. "Less than one in a million people eats organic food regularly in China,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market," he said. By Yang Wanli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网友针对《中国耕地缺氮还是缺碳》的评论
蒋高明 2011-6-30 22:21
蒋高明 有科学网网友针对拙文《中国耕地缺氮还是缺碳》发表评论,原文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459759 评论言简意赅,大家可从中了解植物与耕地肥力之间的关系。评论要点如下: 一,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减少是中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土壤没有微生物,将失去活性。 三,有机质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提供了碳源、能源。 四,有机质的“碳—碳”键中的键能 为微生物提供了能源, 五,有机质中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六,可惜农作物秸秆却被一把火烧掉了养分,烧掉的还有各种。耕地缺乏的养分,再靠生产化肥补充,形成恶性循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九:中国耕地缺碳还是缺氮?
热度 3 蒋高明 2011-6-27 21:38
蒋高明 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是笔者早就预料之中的,长期以来,土壤学家强调的化肥就是“氮、磷、钾”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很少考虑有机氮、有机质的贡献。由于大量施氮,很少考虑有机质,土壤中的碳氮比是严重失调的。因此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的耕地目前不是缺氮而是缺碳。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正在研究治本的措施,前期实验令人振奋。2009年,在10亩试验田里,增施有机肥、减半化肥后,小麦亩产量达到900多斤/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生态学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生态学的规律,让元素循环起来。如果恢复了传统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式的有机循环农业,则我国仅利用一半的化肥也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我们的实验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理论数据支持。2010年3月,笔者参加某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学术研讨会,应用生态所的专家研究表明,由于土壤碳氮比下降,致使土壤氮肥效降低,氮素损失严重;而增加土壤碳含量后,耕地土壤对氮的固持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试验有力地说明,中国耕地目前缺少的是碳肥,而不是氮肥;或至少要增加氮肥的有效性,必须保持耕地一定的土壤碳氮比例。最近30多年来,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补贴,农民不积有机肥,每年补充以氮肥为主的化肥,秸秆固定的碳被就地焚烧还回了大气,这样耕地因缺少有效的碳源而丧失固持氮的能力。 2010年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消息,云南省农科院进行了一项新肥料试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甚至惊人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达21.55%。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中,氮磷钾含量不足10%,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这项实验说明,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关于中国耕地缺少碳素的观点。 上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即笔者所在团队、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都说明,增加耕地碳素,均能进一步发挥地力,固持氮素,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将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中。那么,为什么增加耕地碳含量尤其是有机碳,地力就能得到维持,甚至高产呢?原因就在于,农民添加的化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得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碳是构成微生物的基本骨架;另外,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也是储藏在含碳有机化合物中被微生物所利用的。如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除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考虑了给植物增加氮、磷、钾等化肥,过量化肥、农药、除草剂降低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化肥利用率不增反降,徒增加对环境污染而已。 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土壤有机质下降,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客观因素;农民不愿意种地,用地不养地是其主观因素。目前,有关部门置这两个主要因素而不顾,盲目补贴暴利的化肥行业,乃至试图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而实现增产,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那些打着增加粮食产量而套取国家经费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耕地严重缺碳而不缺氮。耕地有机质平均小于1%,氮肥利用率仅为30%,这些都是碳氮比例严重失调的重要信号。中国传统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耕地持续利用了5000多年没有退化,而今实行现代化肥农业,短短三四十年就出现了耕地明显退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个严酷现实,否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受到因耕地质量下降带来新的挑战。 怎样增加耕地碳呢?其实自然界早就有了答案,这就是让植物固定的光合产物有效循环起来。秸秆中的碳来自大气,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就是天然的“化肥”合成过程;秸秆过腹还田,既保持充足的土壤碳源,又充分利用其中的氮、磷、钾以及各种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投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今后,国家应当停止对化肥行业的补贴,关闭一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化肥工厂,补助农民利用有机肥养地,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789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化肥种出“胖蒜”令农民苦恼不已,有机肥大显身手
热度 5 蒋高明 2011-6-7 19:04
大化肥种出“胖蒜”令农民苦恼不已,有机肥大显身手
蒋高明 最近我带研究生在弘毅生态农场做实验。农民向我反映他们种的大蒜为什么没有“米”?即不结蒜瓣,外观上看大蒜个头很大,其实是空的,农民管这种蒜叫“胖蒜”。山东一带大蒜主产区,“胖蒜”出现的几率达2/3到50%, 严重的地段全部都是。蒜农的地里出现“胖蒜”后,连种地成本(2000元左右)都收不回来。 “胖蒜”的出现说明中国耕地质量的下降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连续30年来,农民只施加化肥不用有机肥,并在种植大蒜以后将除草剂、剧毒农药都施加在地里,并蒙上一层塑料膜。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植物怎么能够生长好呢? 地里出现了大量的“胖蒜”让农民苦恼不已,几年了他们找不到原因。聪明一点的农民开始怀疑他们上过的化肥是不是有问题。他们从最简单的事实中得出结论,少上化肥,多上土杂肥的地里出现“胖蒜”少;上化肥越多,“胖蒜”也越多。 蒋家庄村民蒋建启最先发现这个规律。这个当年的大力士,力气是远近有名的大,曾经一顿饭吃下18个馒头,他做过30多年的生产队长,今天他66岁了,他的力气一些年轻人依然不如他。2010年,他在弘毅生态农场拉过去10小车(电动车斗)牛粪上到地里,一点化肥不上,地里没有出现“胖蒜”,一亩地收入了约4000元。其中效益最明显的是,买了5毛钱的莴苣种子,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用的是我们农场的牛粪,半亩地就收入了1800元。 牛粪贵不贵呢?“大力士”用一袋子玉米换回了10小车牛粪。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的没有用任何饲料添加剂的牛粪卖40元/立方米,农民买5立方米才200元,就管两个季节(大蒜与玉米),已经比用化肥便宜了。 最关键的是,用牛粪种地不用担心“胖蒜”,种着踏实。 这个消息在周围村庄传开了,农场里挤压的牛粪不出3天眼看全部卖完了。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外面农民还在用拖拉机拉牛粪呢。这些农民除来自卞桥镇(弘毅农场蒋家庄所在地)的外,铜石镇李家庄、沈家庄、广阜庄的也都来买牛粪。 去年牛粪脱销,农民们把研究生们用来做实验的牛粪也买走了,害得今年学生们,派人看护他们的实验材料不被卖掉;去年许多人提前2个月交押金,以保证能够买到牛粪。 研究生与农民争牛粪,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来看,人们都知道了用地养地的好处了。 关于牛粪的营养,已于以往的牛粪不一样了。100头育肥牛,除消耗约3万元的秸秆外,还需要消耗约20万元的精料(棉籽饼、玉米面、麸皮、矿物盐等),牛显然吸收不了那么多,大部分精料变成营养进入了牛粪。 牛粪的营养价值被农民看到了。而从养鸡场和养猪场买来的肥料,含有各类激素、重金属添加剂,更令农民不能接受的是,鸡场粪掺入了太多的沙子,肥料价值打了折扣。 解决“胖蒜”的办法很简单,停止大量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使用,改用有机肥养地。在生态农场,我们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都不使用,用有机办法种植大蒜,几乎没有得“胖蒜”的,土地很肥沃。农民看到这一好处,纷纷来购买牛粪,化肥就不被农民看好了。 最后随便提一下,农民那那些“胖蒜”干什么?聪明点的农民早发现后,提前起刨,卖给收鲜蒜的了;收的鲜蒜干什么?卖到蒜蓉加工厂了。 于是,城里人吃的蒜蓉许多是用各色蒜皮制作的,干物质很少,那些含农药、除草剂的“胖蒜”就这样找到了用途。但蒜的辣度不够怎么办?天知道会不会加人工合成的大蒜素呢?辣椒素是能够人工合成的。 即使如此,大蒜贩子依然拒绝收“胖蒜”。据说周围一个村庄“胖蒜”太多了,大蒜贩子拒绝上地收购了,该村蒜农损失惨重。 图1 有机蒜与化肥蒜“胖蒜”,后者外观显得更大 图3 现出“胖蒜”原形 图4 “胖蒜”浑身是皮 图5 还没有见到“核” 图5 收获有机蒜 图6 三个村的村民前来买牛粪 图7 满载而归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8274 次阅读|5 个评论
农民为何重新喜欢有机肥?
蒋高明 2010-8-13 08:21
蒋高明 李媛媛 李静 本文于2010年8月13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3版 由于今年大蒜、土豆等蔬菜价格上涨,种植大田蔬菜作物效益高,山东一带农民种地养地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最近,从山东弘毅实验农场传来好消息:一百多头肉牛产出的牛 粪供不应求,许多买不到的农户前来预订牛粪。 今年5月,我们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即弘毅生态农场所在地)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看好的不仅仅是养牛本身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更看好的是牛粪 带来的粮食与蔬菜增产等间接效益,如在大量有机肥还田的前提下,种大蒜可实现亩毛收入五六千元。从2005年起,在科学家带动下,蒋家庄共有9户农民养牛,总规模在150左右 。饲料就地取材,多为农户遗弃的庄稼秸秆,以玉米、花生、小麦秸为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之间相互送秸秆和牛粪,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农户互助模式:养牛户得到非养 牛户富裕的秸秆,非养牛户得到牛粪,用以添加沼气池或种地。据调查,如果不计劳动力,每头牛养殖成本2000~3000元,利润也在两三千元之间。有了大量牛粪,农民买化肥的少 了。由于尝到了甜头,多户农民表示扩大规模继续养殖。 肉牛是消耗秸秆最多的大型家畜,每头牛日消耗干秸秆5公斤,年消耗1.8吨,但能够产生多少粪便呢?按日产鲜牛粪12.5~15公斤计算,年可积肥4.5~5.5吨。牛真实名副其实的 造粪机器。由于养牛带来了大量有机肥,养牛户每亩地施牛粪达到2吨; 每亩减少化肥25~75公斤,最多的户化肥使用量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每亩节约成本100~200元,尚可增产 75~100公斤。如果种植大蒜等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明显。 市场上充斥有各类化肥,农民为什么不全部用化肥呢?买化肥国家有补助,甚至送货上门,而买有机肥得自己上门去拉,还得自己装车、卸车,且有机肥价格也不菲,有些地方牛 粪价格达到150~200元/吨。即使如此,农民在种植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作物时,他们还是选择少买化肥而多买有机肥。中国农民是务实的群体,他们懂得只有有机肥才能够养 地,能够让他们的土地持续保持肥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中国有上千五千年历史,中国农民在同一土地上持续耕作,耕地质量并没有退化,反而养育了大量人口,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这样的奇迹是怎样实现的呢?一百多年前,有位 姓金(F. H. King)的美国农学家,揭开了这个迷,他在其著作《四千年的农夫》里详细介绍了中国人精耕细作、用有机肥养地等做法。遗憾的是,过去30多年来,我们采取西方现 代化农业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耕地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退化:除了土壤酸化、氮素过量外,中国耕地里增加了重金属等污染物。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土 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肥力只有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弥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民们懂得,提高产量必须从有机肥抓起。而由于大量饲料添加剂使用,农民对鸡粪和猪粪也不那 么看好了,开始青睐牛粪,这就是山东一带农民大量购买牛粪肥田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蒋家庄的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将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有机肥的形式埋葬在地下。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如果将中国18亿亩农田的有机质提高1%,那么约有301亿吨二氧 化碳被埋葬在耕地里。即使我们用3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有机质增长过程,那么耕地固碳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大量秸秆过腹还田,还可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焚烧问题。在蒋家庄 ,由于养牛户增多,秸秆焚烧越来越少,既利用了生物质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国家为解决秸秆焚烧,推广秸秆发电,每利用1公斤秸秆补助0.3元, 如果用同样的钱来 补助农户养牛增肉、增产、增收、产肥、产能、固碳,那么其带来的综合效益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土壤有机质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有人估计,每亩地提高0.1%的土壤有机质,可增收40~53公斤粮食。今年夏天,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仅利用常规化肥量的25%,其 余亏损的氮以牛粪补充,在中产田上实现了小麦产量483公斤,比传统纯化肥农业模式增产13.6%。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山东农民用地养地做法,将用来补助化肥行业、搞配方施肥、发展生物技术的大量资金、各种三农资金、各种碳汇资金、农村环保资金, 直接用来补助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种地养地积极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政府引导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循环农业道路。 (李媛媛为山东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李静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硕士生)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23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牛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二)
caoman 2010-7-27 10:04
在牛产业链循环模式,通过新产业(能肥产业)的增加,把废弃物转化为沼气能和有机肥,各链条之间形成资源利用关系,解决了产业发展瓶颈,消除了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实现。 通过增加能肥产业使牛的附加值几乎增加了一倍。沼气能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生物质能,有机肥是生态农业急需的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利用新增收入来源用于牛业养殖条件的改善、养殖规模的扩大,实现效益的持续增加。 利用畜禽污粪生产沼气能和有机肥,不仅化解了污染,而且还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实现农民增收。 如对 11t 吨牛粪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解决 5000 人就业,农民增收 7000 万元,减少 COD 排放总量 0.69 万 t ,年减排温室气体 7.36 万 TC0 2 当量,生产的沼气每年可代替原煤 2.5 万 t , 并可改善周边 10 万亩土壤肥力。 又如,日 产 2000 3 米沼气的能肥 工程,每年沼气发电 82 万千万时,这和人民币约 50 万;沼气工村民使用,每方沼气约 1.5 元, 300 户农民每年的收入是 27 万元。产生的沼渣,一是养殖蚯蚓,每年实现经济效益 600 多万,二是养殖蘑菇,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少于 100 万元;沼液用来与农民换秸秆,基本可以满足 3000 亩地施肥用量,实现了双赢。 5、 结论 与牛产业链传统线性模式相比,循环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能肥工程的建设,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有效利用了废弃物资源,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减轻了企业的用能压力,提供社会与有机肥促进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实现牛产业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个人分类: 管理科学|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机农业的作用难以否定
yhqsd 2010-7-7 12:50
由于对有机农业研发投入太少,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还很缺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机种植,作物产量往往比较低,所以,目前还不宜大面积推广有机农业,但是,不能就此将有机农业的作用一概否定。 刚刚看到博文有机农业( 2 ) - 导师为什么反对推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767 中提到: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有机模式下氮磷等养分的利用效率低,氮素通过淋溶流失到水体的比例高,造成更严重的水体污染、长期有机种植下,土壤肥力下降,等等,这些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1 、有机农业反对使用化肥,而提倡使用有机肥,化肥中的养分更易溶出,难道使用化学氮素比使用蕴藏在有机肥中氮素淋溶流失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所造成的,这早就被许多研究所证实。把常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所带来的污染,强加到有机农业头上,是不是有栽赃嫌疑? 2 、养分的利用效率低主要由于养分的溶解性低而不易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能够淋溶流失到水体则需要养分溶解性高。难溶解的成分也难以被根系吸收,植物利用率也低;而难溶解的成分也难以淋溶流失,反之亦然。所以,养分利用效率高低与淋溶流失难易通常呈相反的趋势,而不是氮磷等养分的利用效率低,氮素通过淋溶流失到水体的比例高。 4 、长期有机种植下,土壤肥力下降 --- 有什么依据?合理轮作和施用有机肥等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采用这些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也是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有机农业特别重视土壤肥力,这个肥力并不仅仅指营养成分,它是土壤生物肥力、化学肥力和物理肥力的综合。 5 、有机食品本身所含的营养成分与一般食品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的营养成分,不论在什么食品中都是同样的营养功效。关于有机食品有益于健康,它是从有机农业拒绝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而减少了有机食品中化肥农药的残留方面来讲的,是相对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残留了有害物的普通食品而言的。不是说有机食品的营养成分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讲有机食品的有害成分残留少于常规食品,从这方面看,有机食品有益于健康。
个人分类: 有机园艺|8057 次阅读|8 个评论
生态农场不打农药为什么反不见害虫?
蒋高明 2010-6-6 23:15
蒋高明 最近,笔者在弘毅生态农场现场拍到下面的图片。 图片显示的是农场里的菜园。在这里,我们自从2007年7月起,彻底告别了农药、化肥、农膜、添加剂、除草剂,根本不用转基因。实验3年来,除了去年出现过少量小麦蚜 虫外(为严格保证实验效果,我们不打药控制,任其自生自灭,最终产量似没有多大影响),生态农场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害虫危害。 不打农药为什么害虫反而没有了呢?这是生态平衡的结果。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是诱虫灯从2008年起,就在农场里捕获害虫,连续两个生长季节下来,害虫的祖宗辈成了鸡的美餐,田园里害虫密度大大下降了。今年,我们的研究生将继续这个实验,最终我们要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害虫越多,鸡的饲料就越多,害虫越少,我们就不用担心虫害问题了。现实实验结果,很可能是后者。 二是不打农药后,益虫益鸟增加了。尽管诱虫灯也诱捕益虫,但对益鸟危害。农场里燕子、麻雀很多,那些肉虫子是鸟类的美食。在农场湿地,笔者见到过一些不知名的鸟儿。 三是大量有机肥施加到农田,土壤肥力大大提高,即使残存的害虫对蔬菜和粮食的危害也可忽略不计,植物的光合补偿能力已经远超过害虫的危害。在菜地里,我们也看到一些飞 舞的菜粉蝶,但是,其数量不足以危害蔬菜。菜粉蝶对环境污染比较敏感,菜粉蝶出现说明环境在好转。 四是我们用沼液和牛尿作为肥料,既施肥又除虫。韭菜是最容易生虫的蔬菜,为控制韭菜害虫,人们将有机磷农业施加到根部,严重污染韭菜。市场上有机蔬菜的价格吵到40元/斤 了,实际上,弘毅生态农场里的韭菜甚至比使用化肥的韭菜产量还高,万物没有道理卖到天价。我们的办法是用牛尿施肥,再加上连续3年使用牛粪作为肥料,以及物理方法防虫, 这里的韭菜根本没有虫害。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吃有机韭菜不反胃,而吃打农药的韭菜很容易出现反胃。 五是生物多样性的功劳。在生态农场,我们种植的作物、蔬菜、本地树木、果树、花卉、草坪植物、攀援植物、以及野生杂草多达二百种,目前园子里仅蔬菜就有苦菜、莴苣、苔 菜、油菜、生菜、萝卜、白菜、西红柿、黄瓜、韭菜、茄子、马铃薯、西瓜、苦瓜、南瓜、葫芦、丝瓜、辣椒、洋葱、大蒜、菜豆,等等,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一条生态学的规 律同样适应农业。 另外,我们不搞反季节蔬菜,蔬菜不连茬种植,也会减少害虫危害。 不打农药,既保护了环境(各种益虫、鸟类喜欢,害虫也喜欢),保护了地下水和耕地,还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农村妇女的健康,目前近距离接触农药的活都是妇女再干),城 市居民也喜欢。不希望我们实验成功的是农药生产厂家和农药贩子,以及支持农药使用的科学家。因为,我们可能砸了他们的饭碗。 图1 有机种植的莴苣 图2 油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最易受菜粉蝶幼虫危害 图3 萝卜的花在开放,这是农场留种用的 图4 小白菜在有机种植模式下长势良好 图5 小油菜 图6 反季节蔬菜大棚里的韭菜最爱招虫,而在弘毅生态农场里,没有虫害 图7 牛尿控制了韭菜害虫并施肥 图5 菜豆园 图6 有机种植的马铃薯,也未见虫害 图7 有机种植的大蒜。农民种植大蒜覆盖农膜,施加化肥、农药、除草剂,我们告别了这些做法,产量略有下降。我们计划用传统的秸秆覆盖,夺回损失的产量 图8 洋葱不爱生虫,是因为它的分泌物本身就有防虫功能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564 次阅读|8 个评论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yhqsd 2009-3-12 08:45
化肥是石油农业的代表,有机肥是传统农业的精华。 化肥和有机肥就象西药和中药。西药(化肥)效果来得快,但往往副作用大,且重在治标;中药(有机肥)效果来得慢,但有调理作用,可标本兼治,效果持久。 农业部目前搞的测土配方施肥,主要还是按照西医思路、用西药配方来解决作物营养问题。 虽然测土配方施肥在一定条件下有良好效果,但配方肥料也同西药一样存在不少副作用,且只起一时的效应,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难以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目前,传统农业和有机肥在农业中地位和遇到的问题,就象中医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及遇到的问题类似。尽管有人给中医中药扣上伪科学的大帽子,但国家还是支持和重视中医中药发展的;传统农业和有机肥也应当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重视,对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要标本兼治。 医学领域提倡中西医结合,对传统农业和有机肥也应按照中医中药现代化的思路,支持传统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提倡和推行中西农业结合。
个人分类: 农业与食品安全|5339 次阅读|3 个评论
配方施肥为何难降化肥用量?
蒋高明 2009-3-6 10:17
蒋高明 本文2009年3月6日发表于《科学时报》第4版     最近,新华社全文刊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第6次锁定三农,除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合理价格、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新农村建设实质内容外,对耕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也被写进了一号文件。   在18亿亩耕地数量保护方面,中国上下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耕地质量保护,却做得很不够。目前,农民用地不养地,大量化学肥料和农药造成耕地退化,农业环境污染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有关部门在太湖流域调查发现,2008年太湖蓝藻卷土重来,甚至比往年发生的更早。究其原因,是农民沿湖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农业环境污染造成蓝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   为减少化肥污染,提高耕地产量,农业部接受有关专家建议,从2005年开始,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耕地施肥新措施,即根据土壤的实际需求确定施肥量。科学家们称其做法为测土配方施肥。其依据是,目前农民施加的肥料中,60-70%庄稼并没有利用,而贡献给了地下水,或残留在土壤中。项目实施3年后,全国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亩次。然而,从全国化肥实际用量看,配方施肥并没有使化肥用量减少下来,反而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化肥用量为4766万吨,2006年4927万吨。2007年全国消耗化肥5108万吨,是年粮食总产量为5.15亿吨。这就是说,每施加1斤化肥,仅换回9.8斤粮食,这个值比30年前下降了近10倍。全国化肥用量每年增加近200万吨,耕地质量退化和环境污染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或许有人认为投入力度不够,才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实际上,几年来,中国已经安排专项资金20多亿元用于配方施肥补贴,仅2008年农业部就安排了11.5亿元补贴资金;2009年中国还将继续增大投入。其实,笔者认为,补贴资金不是限制因素,而配方施肥本身的合理性才是最关键的。   测土配方施肥的目标是减少化肥用量,并提高粮食产量,实现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等综合目标,这个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配方施肥依然施的是化肥,化肥如同土壤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另外,中国化肥生产一直在增加,仅全年上半年全国就生产化肥3000万吨。各种销售网络也在向农民兜售化肥,农民在实际操作中对化肥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仅靠专家们开出的施肥配方是难以奏效的。   其实测土配方施肥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试图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产量的宏伟工程中,科学家、政府官员、农民三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才是最主要的。目前的资金去向是,主管项目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研究经费;各级农业政府官员,土壤肥料站得到了大量补贴,农民却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反而增添了麻烦。农民不会为种地去取土样找土肥站去化验,即使不要他们花钱。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操作困难。农民嫌麻烦,没有积极性;但科学家和各级农业官员有好处,积极推进。这就出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中一头凉、一头热的局面。   在配方施肥中,农业部门一包到底:从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田间试验、效果评价、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所有环节,几乎都由农业部门包揽,甚至连配方肥的生产也由农业部门承担,导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由农业系统独享。这样,配方施肥不是肥了耕地,也不是农民,而是当事人,化肥用量怎能够减得下来?另外,测土配方项目补贴金额发放与验收都由内部人员说了算,农业三站形成特殊利益共同体,不愿奔赴田间地头开展扎实的农技服务。一些基层农技部门玩数字游戏,以骗取国家补贴。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药方难以解决耕地的营养问题。耕地是个非均质体,农民常说一步三换土,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曾从半公顷耕地中,随机获取50个土样送检,其化验结果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几倍,用来配方的有效养分怎能做到科学合理?  其实,即使不搞配方施肥,将秸秆中含有肥料通过一定的措施 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地会越种越肥,化肥用量必然下降。我们的试验数据显示,在有机肥施用量75吨/公顷前提下,在目前基础上减少一半化肥用量,玉米籽粒仍高于施常规化肥的产量。中国如将一半的秸秆 过腹还田,可增加牛粪32.8~38.3亿吨,折合2835~3310万吨硫酸铵。遗憾的是,这些肥料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烧掉了,每年再向耕地中增加化肥。   因此,解决耕地污染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合理途径,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恢复受损的耕地。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且农民勤劳、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这样的国情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如果中国能够对养殖积肥的农民,或对有机肥耕种者,实施直接补贴,则可避免配方施肥缺陷,有效利用国家资金。这才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法。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39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