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寄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听妈妈讲民国年间苏州民间的寄名仪式
热度 1 fdc1947 2013-12-4 21:16
 寄名是旧时苏州市民人家常见的风俗。寄者,托也。寄名,就是一户人家,怕自己家“福分”不够,难以把自己的小孩养大,因而去找一家福大的人家,把自己家小孩名义上算成那家福大人家的孩子,从而使孩子顺利成长。那户福大人家的家长,便成了这个孩子的寄父(寄爷)、寄母(寄娘),那个孩子便成了他们的寄儿子或寄女儿,这两户人家便结成了“寄亲”(苏州话中,这里的寄字发阴平声,读如饥)。当然,过去也有寄名到庙里去的,那是另一种情况,我们且不说它。 有的字(词)典, 把寄父母就注解成义父母,把寄子就释为义子,这不是十分确切的。认义父义子,可以有各种原因,或恩情、或友情、或政治上或经济上的原因等等,范围很广,而这里所说的寄名,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把孩子养大。结成寄亲的双方原来可以是亲戚、朋友,也可能原来并不是什么朋友,甚至可能原来根本不认识,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才结成寄亲。当然,也有很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寄亲,只是双方家长友好,说我那个孩子寄名给你们吧,另一方同意,也就叫叫而已。这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义父义子了,我们不妨称广义的寄亲。 要把孩子寄出去的人家,许多是独子。这里说的独子,并非现在计划生育时代的独生子女,而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儿子,有多少个女儿都无关紧要。那时候,一家人家最重要的事情无过于要一个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去,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无论南北,一个家庭没有男孩,将来就无人祭祀祖宗,这是最大的家庭悲剧。所以,一旦有了一个男孩子就一定千方百计要把他保住。寄名就是这千方百计之中的一方一计。 收寄儿子的那家,总是多子女家庭。旧时,多子多女就是福气,是否贫贱并不重要。京剧《打姪上坟》中财主陈伯愈很羡慕带着六个儿子到他家去蹭饭吃、要求施舍的穷人张公道,有这样的唱词:“ 张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陈伯愈年半百无有后苗 ” 。 当然,多子多女又多财无疑更好,但是,在小老百姓中间,真正多财的人毕竟不多。 我家是一个多子女家庭,并不富有,在小市民中间,也还算一般过得去,马马虎虎还有些体面。由于子女众多,为人又好,在街坊邻居之中,甚有些人望,所以,好几位邻居愿意把他们家的小孩子,寄名给我父母。 正式的寄名,要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我生也晚,民国年间的大人之间的事情,当然不会知道。前些天,家母说起来此事,给我讲了一下这个仪式的大概。 在接收寄儿子家庭的门口,靠上一架长梯,长梯上方放置一面筛子。小儿家事先准备好一只寄名袋,寄名袋过去香烛店有售,买来后就中写有小儿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把此寄名袋从长梯的蹬间空隙中传进寄父家,挂在家堂之上。——家堂是一个木制神龛,像二尺多高的小房子,中间放置祖宗牌位,往往高挂在家里的客堂间墙上。江南经济发展快,多为小家庭,难以大家族聚居,家堂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微缩”的祠堂。“文化大革命”以前尚普遍存在,以后已被“革命”殆尽。——寄名袋挂于家堂,就是上告祖宗,此人已成为本家子孙,也应得到祖宗的福荫。寄名袋通过长梯蹬间传入,据说系合“步步高升”之意。至于为何长梯上置筛子,老太太一时也想不起来其寓意,反正也是某种吉祥语言的谐音。不过,到了孩子长大,临结婚,此寄名袋仍须取回,因为结婚生子,毕竟还要给自己家祖宗传宗接代。到这里只是“寄名”而已。 寄儿子家总是要送一些礼物给寄父母。至于寄父母送给寄儿子的礼物,第一次一定会包括一块包袱、一个领子(衣服领子)以及一个肚兜,以谐“包领大”之音(吴地肚、大谐音)。当然,小儿的首饰如金锁片、金镯子、金木鱼之类的,也至少是会有一件的。 以后每逢过年过节,寄亲双方都会互送礼物。寄儿子家送寄父母的礼物,除鸡鸭鱼肉外,一般还有一对一斤的守岁烛,一盘寿字香。寄父母送寄儿子的有:年夜饭(一般八个菜),一双碗筷(筷子为银质或象牙,碗为“长命富贵”碗)、压岁钱若干,压岁果盘(市上有现成的,也可以自己配)等。这样的相互送礼,一般至少三年或四年时间。 把孩子寄名给有福的人家,是不是真的能够“托”得人家的福气,人家是不是真的有福,我看当事人也未必完全相信。反正有这样的习俗,大家说应该这样做,也就跟着这样做了,给自己一个自我安慰。人是需要自我安慰的。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5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