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穿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棒棒医生:《伤寒论》毫无临床价值
wliming 2011-12-29 21:38
《伤寒论》毫无临床价值   作者:棒棒医生   《伤寒论》是中医心目中无比高大不可动摇的经典,但是它的趣味性不强, 引不起阅读快感。在趣味性上,它比著名的笑话大全《本草纲目》差的太远。   研究一下《伤寒论》可知,古人原来是这样理解他们一筹莫展的传染病的, 这其实很有趣。但是,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 学、抗菌药物、检验技术的高度发达,人类对传染病已经有了强有力的手段, 《伤寒论》的现实作用可以说同《本草纲目》一样,略等于零。它应该且只应该 成为医学史家研究的对象。   一、《伤寒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谈《伤寒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必须先做一个假设,即作者张仲景的生平是 可靠的,就是说他大约生于公元150~154年,死于215~219年。这当然是一个很 不靠谱的假设,有较真的学者考证,就像扁鹊、华佗一样,张仲景很可能也不是 历史上真实人物,《伤寒论》更可能是晋人王叔和的伪托之作。这些考证有理有 据,可信度更高。   根据张仲景是真实历史人物的假设,我们将镜头穿越到东汉末年。对于中华 民族,尤其是草民们,这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恐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不仅 要承受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更深重的苦难还有“瘟疫”。史家统计,公元 119至217年百年间(正是传说中张仲景生活的年代),发生过几十次大瘟疫。仅 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十二次。那时的医学对 于瘟疫的真正原因完全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有效的治疗,因此死亡之惨重尤胜 于战争。尽管并没有可靠的统计数据,但留下的文字记载足以使人对其悲惨景象 感同身受。   曹植《说疫气》:“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覆 族而丧。”令人毛骨悚然。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 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并非是文学的夸张,实是苦难时代的素描。而据曹丕 回忆录:“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在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中,就连著名公知“建安七子”也难逃其厄,七个竟然 一时死了四个。而“七子之冠冕”王粲据专家考证后来也死于瘟疫。   “建安七子”七死五,蝼蚁平民复何如?东汉末年大瘟疫究竟死了多少人? 是不是如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所说我中华民族在中医的护佑(忽悠)下,从无死亡 超过百万的传染病发生?非也!根据官方记载,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三年 (公元157年)时,全国人口为5650万;经过大瘟疫,仅仅八十年后晋武帝太康 元年(公元280)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锐减达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惨 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除去战争和灾荒的原 因,仅仅瘟疫所带来的人口减少至少也有2000万。   医圣张仲景躬逢其时,亲临其境,亲受其灾。他的家族本是望族,人口众多, 达两百余口,不到十年,三分之二死于瘟疫(他排除了战争和饥荒因素)。除了 哀叹外,他做了怎样的研究和努力?他写的《伤寒论》是怎样认识“瘟疫”的? 又提供了怎样的治疗方法?对后世瘟疫的治疗和控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伤于寒乎    19世纪后期,现代微生物学的诞生了。经过巴斯德、科赫等科学家艰苦卓绝 的努力,人类终于逐渐弄明白了瘟疫的真正原因,随后才逐渐找到了有效的武器。 根据历史记载,各种传染病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 寒、肺结核、麻风、疟疾等都曾袭击过中国大地,一个也不少。古人对这些传染 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生理过程一无所知,只能在漫漫长夜中展开无可奈何、 收效甚微的臆想。 把所有的传染病一律笼统称之为“瘟疫”,表现出现代医学诞 生前人类中国古人对疾病和死亡的原始恐惧。   张仲景把东汉末年爆发的大瘟疫称为“伤寒”,这个名词实际上就是他的传 染病病因学说。但这并非他的创新,《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大凡传染性疾病,几乎都有发热的症状,古 人想当然的推测,发“热”就是伤于“寒”。至张仲景则干脆把“伤寒”作为一 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不仅包括鼠疫、霍乱,也包括痢疾、疟疾甚至更多的是普通 感冒)。他凭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史料,没有发现他曾经有过 实地调查、疾病观察、临诊研究的记载,他所作的仅仅是“勤求古训”、“用思 精”。 也就是说,张仲景不过是从《素问》等古书里得到启发,加上自己的苦思 冥想而得到的结论。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在探索方法上最根本的方向性错误。士 大夫长沙太守张仲景犯了脱离实际的方法错误,闭门造车的“伤寒”之论实际上 还远不如蛮族匈奴人对瘟疫的朴素认识。   早在西汉武帝时,匈奴人基于对瘟疫朴素的认识对汉军采取了史上最早的 “生化武器”:“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诅 汉军”。果然,汉军接触或饮用被牛羊尸体污染的水源后,就发生了瘟疫,连著 名的军事家霍去病,也在远征匈奴大获全胜后,年仅二十四岁就病死了。 这说明 匈奴蛮族认识到瘟疫可以通过污染水源来传播,与医圣的“伤寒论”相比,这是 多么了不起的见解! 现代医学在千年之后,通过无比复杂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 物学研究才确定这一点。 后人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合理推测,汉军带回了匈奴 人馈赠的瘟疫之源,在中原地区落地生根,并潜伏下来,一伺外界环境成熟,就 大规模发作。病人排泄物通过老鼠及家畜向内地反复传播,由此引发自公元1世 纪至4世纪前后数百年间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的“伤寒”瘟疫。作为始作俑者, 匈奴人一样受到了“诅咒”,史料表明,随后百多年间,匈奴各部屡遭瘟疫,人 口锐减。同时,在汉王朝的打击下被迫西迁,疫病随之“一路豪歌”蔓延并扩散, 中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以及整个欧洲均不能幸免,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正如考古学可以探知现代人类疾病几乎都存在于古人甚至史前人类一样;根 据现代医学理论,不仅可以合理推测东汉大瘟疫的起源和传播情形,也可以大致 推测出其病原。根据其“发高热而苦寒,患者体有斑瘀,死亡率高”的临床特征 和流行特点,这次瘟疫很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 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这是一种由小型啮齿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也有部分 家畜),由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高死亡率烈性传染病。这种病 与“风寒”无关,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本《伤寒论》失去了其赖以立足的根 基。    当然,我们不必苛求张仲景具有微生物的概念。但是,今天的中医在确凿的 事实面前仍然拒不接受微生物学,顽固而又愚昧地用风、寒、暑、湿、燥、火等 六淫外感之邪来解释传染病的病因,尽显其反科学和伪科学的丑恶嘴脸。 用这种 完全错误的理论去治疗传染病, 近2000年一无所获,只留下“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明代吴有性在《瘟疫论》中曾大胆猜测“温疫之 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并指出“瘟疫 之邪”自口鼻而入。他这种敢于突破古人思维禁锢的创造性思想彻底否定了张仲 景的错误理论, 如果他有一台显微镜,很可能会早于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然而, 吴有性的创新观点被食古不化的主流中医无情地排斥和打压,错失了在传染病研 究上取得突破的机会。   《伤寒论》对于传染病病因的认识在根本上是错误的,那么,在病理生理上 的描述又如何呢?   三、伤寒病理邪说   法定传染病共39种,包括在历史上肆虐横行的如鼠疫、霍乱、疟疾、天花、 流行性出血热等,《伤寒论》把这些外感热病统称之为伤寒。这几种可怕瘟疫的 病原体分别是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疟原虫、天花病毒和汉坦病毒,既有细菌也 有病毒和原虫, 而《伤寒论》把这些可怕 的微生物笼统“黑箱”为风寒之邪。几 十种传染病的病原、侵袭途径、病理各异,但在张仲景看来却很简单:自然界之 风之寒,吹拂于人体,其衣厚者无恙,衣薄者易病,如此而已。   《伤寒论》把传染病也即外感热病归纳为六经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 少阴、厥阴),无论何种外邪,都是自肌表,循六经,入脏腑,每一步都经历正 邪交战。比如张仲景认为:风寒之邪,侵袭肌表,首当其冲者为太阳经,这叫太 阳病经证(又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三种);若邪在太阳经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或 大肠,其所引起的病变叫太阳腑证(分蓄水和蓄血二证);外邪进一步内侵,入 里化热,成阳明病等。这看起来很有道理, 实际上也是源于取类比象思维,仿佛 攻城战,从城墙,循巷道,达首府,挡得住则胜王,挡不住则败寇 。 中医理论因 为类比让人一听就觉得很好理解【专门欺骗愚昧大众啊】,它的迷惑性也在这里,如果不站在现代医学的 高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很难批判中医的。 现代医学有确凿证据表明,不同的传 染病有不同的传播传入途径,而不是遵循共同途径;“外邪”(病原微生物)侵 入人体后致病的机制也各不相同。   以腺鼠疫为例,人鼠间借蚤为媒介传播鼠疫杆菌。其侵入皮肤或呼吸道后, 首先在局部繁殖,随后迅速经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随后大量繁殖的病菌及 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 等均可受累。再如霍乱,霍乱弧菌进入人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饮食由口腔经胃到 小肠。经过胃时多数被胃酸杀死,少数通过胃酸屏障而进入小肠,粘附于小肠上 皮细胞表面并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从而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出现剧烈的腹 泻和反射性呕吐。又如疟疾,受染的雌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 直接进入人体血循环,约半小时即全部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然后 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进入血流并侵入红细胞,再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在现代医学没有揭示这些真相之前,也只好由得中医们胡思乱想、随意猜测。 而 现代中医们面对事实却往往辩解为不能用西医的思维和标准来理解中医。 这其 实根本不是什么西方和东方的问题,而是真假和是非的问题。 中医的概念从经络 到脏腑到六淫外邪全是虚拟的,关于外感热病的病理生理则全是想象臆测的,毫 无事实根据。现代医学则完全是实证的结果,每一条结论都有板上钉钉般的证据。 如疟原虫钻入红细胞的过程甚至可以用高分辨微镜技术进行拍摄,可谓铁证如山。 现代医学与中医的可信度根本不可以相提并论。    一种医学,如果它对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生理等全然靠想象推测而 得出,它会是可靠的吗?基本理论不可靠,以其为根本依据进行的临床“辨证” 会可靠吗?再以“辨证”为根据进行的“施治”会有效吗?   四、辨证蒙治   《伤寒论》最伟大的“成就”(其实毋宁说是罪过)是确立了“辨证论治” 的法则,并从外感热病扩展到一切疾病,成为万世不易的临床诊疗纲领。 这种法 则撇开了疾病的本质,使得后世中医不再费心费力去探索疾病真正的病因和病理, 而是只需沉浸在“伟大、光荣、正确”的“法则”里,作纯粹主观的思辨玄想, 使医学沦落为算命术。张仲景罪莫大焉!   从历史事实看,《伤寒论》出现后对中国瘟疫的防治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影 响。瘟疫依旧史不绝书,死亡依然触目惊心。 从1500年至1911年不到500年中, 共发生大疫238次,平均两年就有一次。尤其明末清初的大瘟疫,惨烈程度尤胜 于东汉末年,死亡在2000万以上。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看不到在任何一次瘟疫流 行中,有任何名医以神妙的医术大大降低过死亡率,更不曾有任何“上医”以传 说中的“治未病”神术防止过瘟疫的发生 。这种情况持续到现代医学进入中国才 发生根本改变。    1910年12月,东北肺鼠疫大流行,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达39679人。时俄、 日均以保护侨民为由,以兵要挟,欲独揽防疫工作(对我中华上医的不信任)。 清政府作出英明决策(说不定是他们作出的唯一英明的决策),派出纯正西医博 士伍连德(剑桥出身)为全权总医官主持东北防疫工作 。伍连德时年31岁,熟谙 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他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过程,采取了 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 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伍连德的成功说明,在抗生素和疫苗发明之 前,面对大爆发的传染病,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即使 在今天,这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假设没有现代医学,张仲景们对病人一个一个进行辨证再施治,就算治一个 好一个,又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能精确辨证的神医?清代温病学被奉为《伤寒论》 的发扬光大,但是并无实质进步。如叶天士创立的以卫气营血作为辨证论治纲领 的理论,与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一样不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古人想不到天地间还 有一种看不见的“邪”叫做“微生物”, 他们在病人身上用虚拟的经络、营卫、 三焦辨来证去,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瞎折腾而已 。折腾出再多的学说、再多的学派、 再博大精深,还是一钱不值 。而现代中医在科学证据面前仍然胡辨乱证,如果不 是蓄意欺骗则只能视为愚昧至极。   难道说《伤寒论》就一无是处?“辨证施治”虽然对瘟疫的整体控制无能, 对患者个体的治疗难道也无效?   根据推测,张仲景时代主要的“伤寒”很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仅以此病为 例进行如下分析。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表现为五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 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但是并不必然经过这五期,有些病人前期表现轻 微,仿佛直接进入多尿期;同在发热期也表现各异,并不都表现出全身酸痛、头 痛、腰痛、眼眶痛。该病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发热消退,给人以疾病康复的假象, 而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危险,如休克、肾衰竭、电解质紊乱、继发消化道大出血、 继发感染等等。第二个假象是休克、少尿期度过,似乎危险已经消除,但实际上 死亡多发生于随后的多尿期。   《伤寒论》的辨证基本就局限在发热期,这可谓本末倒置。《伤寒论》对重 要的生命征象和指标无能顾及,却孜孜不倦地穷究于是有汗还是无汗,是脉缓还 是脉急。有汗而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证;无汗而脉浮紧者,属太阳病 伤寒的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燥者,又属大青龙汤证等等。实际上这些看 似不同的“证”,其本质上的原因都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导致的全身小血管和毛细 血管的损伤,引起渗出、出血,造成各器官功能的异常。初期抗病毒治疗可能有 效,退不退热,发不发汗,与疾病预后全不相干;后期则以生命支持技术为主, 如少尿期的透析,消化道大出血时的止血和输血技术,多尿期的电解质紊乱调整, 重症时的生命监护等等才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任何事物的真相和本质都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疾病的病因和病理也是如此。 虽然认识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不代表结果可以脱离事实。任何方法得出的 结论必须回归事实,必须以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 。《伤寒论》采用了粗浅观察和 无限想象的方法,没有认识到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也从未表现出任何有效的 防治作用。在《伤寒论》的误导下,中医理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由于不知道传染病的根本病因和病理生理,《伤寒论》的所谓“辨证施治” 只能是“辨证蒙治”。 “辨证施治”的神奇效果和《本草纲目》中各种荒诞的 “效验如神”一样,全是自说自话, 迄今没有一例能经过严苛的双盲对照实验的 验证,其疗效永远都只能停留在中医支持者的嘴上。 显然,《伤寒论》只有医学 史的价值,没有临床实用价值。清人张志聪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 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其后半句可以改为:不明《伤寒论》之谬 者不可以为医。而明知其谬却仍以此为医者则不可以为人。 (XYS20111228)
个人分类: 伪科学|1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石头-慈善寺-八大处穿越随拍
热度 3 shannuzuode 2011-12-15 09:58
黑石头-慈善寺-八大处穿越随拍
一场小雪过后,京西门头沟的道路结冰,我们只好放弃原本行走京西古道的计划,转攻黑八拉,即黑石头 - 八大处拉练,顺道探访天泰山古寺 - 慈善寺。 P1 慈善寺山门 本来荒山秃岭的冬季并不适合进山游玩,但如果是下过一场雪又碰巧回暖放晴,自然可以欣赏到银装素裹的山色雪景。天泰山古刹本就是圣洁清净之地,再被依稀的雪色包裹,就更显几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韵味了。 慈善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 400 余年历史。整个寺庙占地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共有 38 座殿宇,一百余间房舍,总建筑面积 3000 余平方米,虽然大部分塑像被毁,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基本上都是明末清初的原物,仍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分中、东、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观音像,两旁有 碧霞元君 等八尊塑像,这种佛、道两家共进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见。 “ 只有想不到的神,但是绝没有拜不到的庙 ” ,佛道合一与诸神汇聚也方便了十里八村的百姓来此香火拜祭,据寺院西墙外的碑刻所记: “ 例于每年三月之望,为古佛成道之期,远近村民、绅商学界、善男信女焚香顶礼者络绎塞途,感灵祈福者争先恐后 …… 诚为一方香火极盛之寺也 ” 。如今,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慈善寺里会兴办 “ 善粥汇 ” ,通过一系列品粥、座谈、宣传养生的活动,让四方宾客都汇聚到这块风水宝地来。正可谓:天泰山上魔王庙,慈悲和顺容佛道。七星天象排神位,八方香客闹元宵。 P2 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约 10 米,传为魔王和尚衣钵塔。每年三月十五日,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开庙三日,堪称京西香火极盛之寺。 P3 慈善寺伏魔殿 “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撤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 此偈出自京西天泰山慈善寺伏魔殿北墙上,传说康熙年间,有一疯和尚来到天泰山修行并在此圆寂,先因其体香四溢而被肉身供奉、衣钵入塔,所以慈善寺原先就有 “ 魔王和尚庙 ” 的叫法;后又因肉身 “ 隆准凤目,壮貌英武,宛若天人 ” ,且斜身向着 东南 方向遥望京城,故被当地老百姓说成是出家修行的顺治皇帝。来此的专家学者认为,顺治在此出家一说并非空穴来风,此地离京城近,风水好,比较隐蔽;其次,慈善寺虽是民间建筑,却存在某些皇家规制,比如大悲殿屋脊的雕龙与和玺彩绘;传说康熙也曾多次到天泰山拜祭,或赐匾额、或赐金帛,似乎也印证着顺治在此出家的传说。 P5 慈善寺3百年老树,虬枝白雪向苍穹 P6 P7 P8 寺内外石刻众多,以冯玉祥将军留下的石刻最为引人注目。有 “ 勤俭为宝 ” 、 “ 真吃苦 ” 、 “ 耕读 ” 、 “ 淡泊 ” 、 “ 谦卦 ” 、 “ 灵境 ” 等楷书大字,镌刻在山门外东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 P9 慈善寺西侧山门 P10 穿越途中随拍的红果映雪1 P11 穿越途中随拍的红果映雪2 P12 穿越途中随拍的红果映雪3 P13 穿越途中随拍的八大处老橡树 P14 八大处佛牙舍利塔 从天泰山向东南 3 公里,翻过两个一个山头,就是名气很大的西山八大处了,不过,这条路绝对不是一般游客所知晓的线路。带队的驴友据说野外徒步 7 年有余,京西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头如数家珍,一行人用了三个小时,完成黑石头 - 慈善寺 - 八大处穿越。 P15 八大处水心亭 P16 八大处冰亭映塔景色 P17 冬季的八大处香火依然很旺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5283 次阅读|5 个评论
穿越歧路花园的有限理性
kejidaobao 2011-12-9 15:10
文/王 芳 《穿越歧路花园》(原著名为“The Bounds of Reason in Modern America”,意即“现代美国理性的边界”),展现了美国计算机科学家、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司马贺(Herbert A. Simon,1916—2001)一生的追求和留下的足迹,介绍了其关于有限理性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广泛的学术应用成果,探究了他对科学的贡献及对现代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司马贺这个名字,比学术界通用的译名赫伯特·A.西蒙更加中国化,它反映了其对中国文化的仰慕和热爱。司马贺曾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94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司马贺充满激情与好奇心,热情地追逐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运筹学、科学哲学、系统论等诸多跨学科的前沿领域。“他只是一个拥有开拓者灵魂的极具天赋的数学家。……他的开拓性冲动意味着,一旦看见有邻家的炊烟升起,他就准备向下一个拓荒前沿转移……其实,司马贺始终不渝地在追求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目标……一条连续的不间断的曲线。” 司马贺是成功的,他几乎在每一个涉猎过的领域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一生的学术思想十分丰富博大,要想一一了解,必须下很大功夫。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其学术追求的窗口。阅读本书发现,司马贺最重要的成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有限理性思想。这一概念最先由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认为面对复杂的世界,人类无法趋近完全理性的行为。20世纪40年代,司马贺详细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设的弱点,大力提倡有限理性。他认为:“我们需要不那么全知全能而比较世俗的选择者。” 有限理性思想在经济学、博弈论、决策科学甚至系统论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自司马贺之后,关于有限理性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止。本书指出:“尽管非个人的‘理性化’的力量(如市场和大型组织)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但世纪之交的社会科学家们认为,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理性的信仰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宗教和地方文化传统。” 2) 管理科学与组织行为研究。司马贺将管理科学描述成一个研究层级结构本身的学科。“并没有一个先验的理由证明,社会就应当选择竞争市场而不是政府组织,组织是其活动的制度手段。”从个人有限理性出发,司马贺进一步探索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由于有限的理性,人们就需要组织的帮助来了解足够的知识或快速做出抉择。“我们称之为组织的这种行为模式……对于广义上实现人类理性是很必要的。理性的个体是(而且必须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个体。” 组织加于理性的制约并不是韦伯所谓的官僚控制的“铁笼”。相反,正是它们使理性成为可能。司马贺认为,个人愿意接受组织(以及组织中本人的上级)的权威性,是因为他或她认同这个组织,认可该组织的基本目标是该组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建立的总体权力结构。因此,组织认同提供了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键联系。它是一个有力的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它,所有理性协调行动所带来的利益都无法实现。 3) 倡导实证主义方法论。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倡导,贯穿于司马贺一生的学术研究历程,这不仅对政治学、组织行为等社会科学产生重要影响,也帮助他轻松切入运筹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研究。“逻辑经验主义进路产生的最重要结果之一是,它将哲学的焦点从事物之定义转向讨论事物的规则之定义。因此,有必要对事实和价值观进行区别。” 对于司马贺而言,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过去和现在的已知事实与将来的事实之间的关系,从而由当前状况产生唯一一种可能性”。受洛特科思想的影响,司马贺强调数学与实验的价值。洛特科坚信,数学不只是测量或验证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概念的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发现工具。它不仅能阐明概念,还能发现隐藏着的关系。 司马贺发现了3种可以对难以控制的世界进行分析控制的广泛策略:统计推断、概念形成、应用认识论。“测度对应用来说是关键,实验也是如此,实验的益处是既有助于改进理论又有助于改善实践。”事实上,经验主义与理论抽象并非完全对立或相互取代,本书指出:“美国科学家的‘经验主义气质’并没有被对理论抽象的新重视所取代,而是与之相结合。” 4) 对政治学科学化的努力。正是基于一种对经验主义的推崇,司马贺将实验、数学等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为政治学的科学化做出了贡献。“像所有学科一样,政治理论应该是一种改善决策的工具。”司马贺认为:“拉斯韦尔的心理学论证及戈斯内尔的定量和实证方法最能具体表征芝加哥学派。但对我以及其他一些研究生而言,从更基本的层次上能表征该学派的,是他们认为政治科学是一门科学这样一种主张。”梅里亚姆认为:“参与政治是用实验方法研究政治学的唯一基础。”这一思想对司马贺有重要影响。 司马贺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探索也表明,他是一个精力充沛而又孜孜不倦的学者。“这种发现模式的欲望是一种壮志豪情,特别是由于试图发现的模式是最隐秘的——人类思想和行为背后的模式。” 司马贺穿越的歧路花园迷离曲折却主线清晰。这本传记将司马贺一生丰富博大的学术思想简洁清晰地勾勒出来,无疑为快速了解司马贺思想提供了便利。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1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资中筠:每个人都需穿越自身的迷障
秦伯强 2011-12-4 12:04
资中筠先生为文,往往健拔大气,褒贬论析,俊迈淋漓;偶发悲情,亦深远厚重,无哀弱之势,竟不像女子之文。尤其是最近几年,她秉笔直书,痛陈当下社会种种病结,呼唤道德与正义的回归,重新为理性与启蒙正名,其高风跨俗,博得众多喝彩之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痕,资中筠亦不例外。出生于1930年的她,恰于大学毕业时,遇到政权轮替,与当时人一样,她对新政权充满热情与憧憬,兴致勃勃趋身向前,曾向朝阳下的国旗宣誓,把一切献给祖国,誓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以青春的天真与蛮勇,扎入改造自己的潮流中,不想之后几十年皆处于“迷失我心”之状,侥幸任职外事部门,因驻外工作,逃过反右运动。但没有逃过“文革”政治浩劫,等岁月安稳,自我苏醒之时,却年近半百。   在回归自我的同时,她也为自己重寻传统,彼时中西并重的民国教育,奠定了她那一代人既尊科学民主又尊传统道德的文化底色,低头检视,幸甚自己年轻时承有五四遗风,历经沉浮沧桑,底色不褪,仍有一方精神家园可守。   当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她便义无反顾选择学术研究之路,全因以学术研究为业,可获最大自由,无须面对权势强颜欢笑。然而终究有那么多年沉于思想的迷津,她感慨与前辈师长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差距,追望其身影,却无力可及,更感慨年青一代,没有真正的大师可以追随仰望,继学无门。时代带给她的伤痛,堆砌成忧思无数,发而为文,总有一种痛感贯彻其中,故警醒刺心,令人难忘。   【关于这本书】   这个自选集不包括我的译著和专著,就只是我平时写下的散文随笔,我从1980年开始写随笔,最早的随笔集是我和陈乐民的合集《学海岸边》,由沈昌文先生主持在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个集子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第三个是《斗室中的天下》。这些书现在很难买到,正是如此,出版社找我商量是否重印,我想这些集子当时出版的时候并未考虑内容的分类,只是简单地成集出版,里面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有所重复,没有全部重版的需要。所以我就决定做一个完整的梳理,把已出版的以及尚未出版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共得五卷,感时忧世、士人风骨、坐观天下、不尽之思、闲情记美。这不是严格的分类,有很多交叉之处。每卷中的篇章大体上按倒时序排列。   这套书的名字就叫资中筠自选集,就是我自己经过筛选的,把那些我觉得也许有读者愿意看的。被我自己删去的有两种文章,一种是事过境迁,当时之论已过时。还有一种是同一主题,开始写得比较浅,后来自己又发展深化了,内容有重复,舍前者而取后者。学术性资料性比较强的,也没选入,因为另有专著。   【关于这一年】   2011年,我的活动比较多,做了很多讲座,也有不少采访。之所以接受邀请,是因为我很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其实我的读者,开始都是老人,他们读完我的文章给我打电话写信,因为经历相同,思考的内容相似,他们觉得特别有共鸣。但是,要思考,要讲话、要做成事情,希望还是在年青人身上,不能老靠八十岁以上的人说真话。讲座一般的听众,都是中青年,不管我讲的内容是否为大家所接受,但总会有一些交流和好的影响,我自己也可以从中了解年青一代人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关心的问题,所以觉得牺牲一些时间去做这些事,也有其价值。   这一年,我的写作思考围绕着这些方面展开,一个是所谓的中国发展模式,从2008年欧美的经济危机以来,中国人突然多了很多骄虚之气,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特别是布热津斯基提出G2这样的概念后,中国人特别高兴,觉得我们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当时有媒体甚至写“中美共治世界”,我觉得太离谱。因而我致力于“中国模式”的怯鬽,第一,对于中国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模式不可恃。第二就是清醒认识美国以及外部世界,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不是短期内可以缩小的。   自从去年关于知识分子启蒙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很多人希望我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我谈启蒙就比较多。另外还有因所谓“软实力”和“国学热”的兴起而引发的对文化复兴的思考。   还有一个领域是公益慈善事业。这部分文章没有收在《自选集》中,而是加入一部专著《财富的归宿》,恰好这本书第三版修订版也刚由三联书店出版。   【关于这一代】   我并不能代表一代人说话,而且我觉得自己在同代人中,并不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我比较幸运,现在还能读书写字,大多数人身体没有我那么好,可能已经在颐养天年,来不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的老师辈,经历及所受教育,有相同的地方,对一些大的问题的看法,大致相同,概括起来就是先自我完成,后迷失自我,然后回归自我。   具体而言,49年之前,接受的是五四延续下来的宣扬“民主、科学”,还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然后1949年之后怀着诚挚之心接受新政权的改造,接受了阶级斗争的理论,甚至接受了以“阶级性”代替人性。从此在政治风暴中沉浮,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发,慢慢觉醒,回归自我,当然也有人始终没有从迷失中走出来。   我们这一代人,如果说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我觉得是,我们所受的基础教育与后面几代人不同,当时的教育是中西并重,有自由民主的熏陶,也有传统个人道德的教养。所以我说我们有一种底色,中西交汇且兼容,有“德先生”、“赛先生”的身影,有“君子不为也”的道德正义。   我上清华的时候,贫寒子弟很多。当时国立大学是不收学费的,大家都是凭成绩入校,所以门槛较高。家境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助学金,甚至全免伙食费。学校风气很朴素,即便是富家子弟,也不敢炫富,那时在校园内穿着讲究,是会招人哂笑的。虽然当时官场有腐败之风,但还没有弥漫到一切领域,特别是校园还是一方净土。普通人家基本上还是笼罩在传统的价值伦理之下,特别是知识分子,很崇尚不畏权贵的清高,不在高官面前摧眉折腰。受传统文化的约束,那时的官员,也不得不做礼贤下士状,对读书人还要敬三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长大,因此,在迷失之后觉醒,还有一方精神家园可以回归,有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有可以坚持的操守,是为幸事。   【对话】:坚持自我启蒙,坚守道德底线    《新京报》: 在1980年前后,您突然转型,从外事机构转入研究机构,这是酝酿已久,还是有什么事情触动了您?   资中筠: 年近半百,我对送往迎来的工作有点厌烦了,我当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外宾来之前做方案,来以后陪着人家参观。我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自己将一事无成。因为性格原因,我一直希望到一个相对说来不要处处服从上级意志的地方,有时你的领导还不一定比你更加智慧,所以我很向往自我不受限的环境里,学术研究,相对而讲是比较独立的。   有一件事情触动我很深。大概是1979年,我生病需要动手术,在被推入手术室之前,我想假如我就此离世,连“赍志以殁”都没有,因为我没有未完成的事情。所以痊愈之后,我想自己一定要做一些事情,至少突然离世时还可以写“赍志以殁”。我开始写作时,第一篇就是写太史公,我很欣赏他,之后,对知识分子责任和命运的讨论,经常成为我的写作主题。    《新京报》: 您年轻时所接受的是中西并重的民国教育,但为何49年之后,您也突然变得偏激,迅速接受了一套新的社会理念?    资中筠: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在《知识分子的道统和启蒙》里面最后一部分阐述了这个问题。49年,我十九岁,很幼稚,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社会和社会科学。但是老一代有自己思想体系的人,也非常狂热地愿意改造思想。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大体上是在爱国情怀与强国梦想推动下的,看到新时代的希望与光辉,看到新政权的务实和清廉,就趋身向前步入其中。   具体而言,49年之前,中国通货膨胀非常厉害,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新的执政者在经济的调控上很成功,很得人心,像我父亲这样的银行家,也对新政权很拥护,还有很多大师级的教授都批判自己多年的成就,这不是用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解释的,非亲身经历不能理解。我希望你再细读《道统》一文中的有关这部分,是我迄今为止想清楚的对主客观原因的分析。   也是在这样的情绪下,大家接受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抛开人性论,真诚悔过自新,并自然而然将其引入家庭生活。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父辈的阶级身份已成定论,而我们可以改造成新人,因此充满希望,现在看来有悖人情,当时确实符合情境与逻辑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全民深刻的反思,现在还远远不够。    在夹缝中仍需保持人格独立   《新京报》: 理念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资中筠 :是的。我算是明白过来了,但是还有好多人至今没有明白过来。我的同代人中,很多对社会的一些不好现象,比如受贿腐败,很愤慨,但是他们还是觉得这整个体系不能轻易否定。   我现在觉得,顺从是有心理的基础的,在特殊的年代是如此,在正常时代也是如此。我在日常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朋友,明明心里非常反感做某一件事情,但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怕被人家说,就压制内心的反感顺从着做了。也许是很小的事情,但你想在并没有多大风险的普通事情上都有这样的从众心理,何况是在狂热的年代呢。   我由此想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层面,对于不正义不道德的事情,大家选择合作或顺从或默认,而不加以抵抗,除了权力的逼迫之外,其实也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在一种类似舆论的压力下放弃抵抗,不敢特立独行。。    《新京报》: 坚持自我,特立独行,都不是易事,但是顺从容易作恶,如何才能防之?   资中筠: 我最近在重新阅读《论自由》,约翰•穆勒说,为了自由,需要抵制的是两种力量,一种是专制政权的力量,而还有一种是社会舆论的力量,在正常社会,后者特别需要警惕,就是说当大家都这么做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力量,威胁到个人的自由。   我有过这样的思考,在日本侵略的时候,假如一个人被抓去了,哪怕严刑拷打,他也能顶得住,因为他坚信自己是正义的,而且如果他做了叛徒的话,全国人民都会谴责他,因此他的爱国与正义,也是在舆论的压力下得以巩固的。反之,如果舆论支持的是非正义的一方,人在它的压力之下就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因为反抗会使自己限于孤立的境地。   所以在夹缝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很重要。而且,很多时候,抵抗的代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都有责任逐步推动形成一种支持善、反对恶的舆论环境。    人需要自我启蒙   《新京报》: 在回归自我之前,您也曾一度“迷失我心”,关于这段经历,您至今涉笔不多?    资中筠: 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写到自己在反右文革时的状态,这个是一言难尽的。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工作关系,在反右最激进的时候,我不在国内。文革期间也下干校,等等,但是时间比较短,因为赶上中美破冰的契机,国家的对外事务还是要展开,我的工作生活还算比较平静,每天上班下班。当然,我当时是很幼稚的,对官方宣传深信不疑。到文革中期才觉醒过来,开始有所怀疑,开始对某些做法消极抵制。。   我有时候想,如果1957年大鸣放时,我不在国外而在国内,以我直率的性格以及对党的信任,我肯定会说些真话,然后很难逃过被打成右派的命运。如果那时逃脱,而在反右运动高潮时回国,我很有可能变成反右积极分子,因为我当时自己并没有独立的思想。我现在觉得自己很幸运,两边都没有沾到。特别是后者,会伤害一些人,使我现在充满后悔,想想很可怕。   在我自己觉醒之后,我就坚守自己的底线,遇到一些事情坚持消极不合作的姿态,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明白和不明白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所以我说人是需要自我启蒙的。   《新京报》: 您写的文章,虽然都有一个指向,那就是怯魅与启蒙,但内容涉及多个领域,非博览群书不可。   资中筠: 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是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但至于我的阅读,恰恰相反,我现在觉得自己读书的时间太少了,很缺安静连续的阅读,总是在杂乱地阅读,比如各种杂志、网上传来的资料文章,资讯很灵通,但完整的阅读反而少了。许多书是以前读的,现在很少从头到尾看完一本厚重的书。加上有很多文章要写,还有比较被动地接受媒体采访以及各种讲座。我总想静下来闭门谢客好好看书,还想写回忆录,现在写了一半还没写完。觉得自己应该静一静了。 转载地址: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9122
1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典控制的代数问题及其图示方法的初衷(二) 穿越版
jiyipeng 2011-12-4 10:55
伊文思为什么要发明蛋疼的根轨迹法呢? 原因是他当时的工作是飞机的导航和控制,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是不稳定和中性(临界)稳定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频率分析法难以使用。因此他重新回到了70年前代数判据所倚重的特征方程的研究上来了。 首先,伊文思是如何突破前人的范式(路数)的呢? 话说伊文思、这个人还是有点代数细胞的, 这个代数细胞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数学表达式做变形的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初中代数虽然学了很多,做了很多蛋疼的变换。但是没有见到谁有效地利用这个简单 的变换弄出个流行几十年的设计方法出来。 搞奥数变形那是花了去了,但是有用吗?洞察力才是个宝啊! 伊文思将特征方程做了一个简单的变形,将常数项和变量分别移到等号的两端。由于S是复数,复数嘛 是二元数,可以用一个复平面将其表示出来。这好像使得代数有点几何的性质了,不奇怪啊!老杨(振宁) 有诗证 "代数几何本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 要画S平面内的复数,必须要具备两个量,一个是幅值,一个是 幅(相)角。伊文思鼓捣了一下,发现幅值条件和增益K有关,相角条件和增益K无关。把满足相角条件的值 带入幅值条件,一定能够求出一个对应的K值,就是说 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必然满足幅值条件,反之未必。 第二个问题是 这个结论有什么意义呢?一般人也就卡在这里了。 但是伊文思的几何思维可能也比较发达,也可能喜欢 在纸上乱画, 这句代数结论被他翻译成几何语言 , 就是:(1)系统的等增益曲线是一簇同心圆(2)满足相角 条件的点都是根,即是根轨迹。 实际画图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原点的平移,这个在初中数学上都学过的。 综上所述,就可以得出绘制根轨迹的一般步骤: 先找S平面上满足相角条件的点,并把它们连成曲线,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用幅值条件确定对应的K值。 (就是这么直接!粗线条的粗燥结论) 但是又出现问题了!相角条件是一个三角方程,不象线性方程那么直接,怎么办呢? 伊文思是怎么解决这第三个问题的呢? 根轨迹一句话: 用增益作自变量,将系统的根(不管实的虚的)在复平面上画出轨迹来,要是轨迹在左半平面打转转,那就是实根为负,就 是稳定的。再深究下去,系统响应的临界频率之类也可以计算出来
个人分类: 教育与未来|1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子的帮规
热度 1 tyutzzx 2011-11-24 22:32
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竟然和班里的其他三个男孩子组成了“疯狂四人帮”,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帮,并且各自有自己的帮规。儿子是南帮的帮主。以下是南帮的帮规。 “疯狂四人帮”(火爆招人) 帮歌:春天里 南帮规(女生可加入) 1、数学英语一定要good!(这条帮规可以不遵守)。 2、语文想多差就多差。 3、有一定穿越基础!(女生可不遵守此条) 4、免费辅导数学英语! 5、大家必须团结! 6、遵守帮规纪律! 7、不得起内讧! 8、不能说脏话,一星期超五次者T! (不遵守帮规三次者,立刻被T出疯狂四人帮) 帮主:XXX 副帮主:XX 想说明三点:一儿子的《春天里》唱得还是不错的;二儿子的语文成绩不理想。三全班40人,南帮目前13人。 研究了他的帮规后,我发现,此帮规缺点对学习没有任何约束,倒是方面了他们讨论穿越火线这个游戏。优点是可以增加集体主义意识以及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 这样的“四人帮”该不该“被打倒”呢?
26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ZZ微小说:北大教授孔庆东穿越记
getstar 2011-11-17 23:13
一道刺目亮光过后,孔和尚陷入天旋地转中。 醒来时,发现坐在旅店中,桌子放了一碟牛肉,一壶酒。 莫非我喝醉了? 正自语自言间,却听旁边一老者说:邦无道,咱还是偷渡走吧。 孔和尚大怒,转身暴骂:去你妈的!滚你妈的!操你妈的!汉奸你是什么人? 老者啐了他一口:不肖子孙,我是你祖宗,孔丘! 本文摘自: 高校发展信息网论坛( http://bbs.walledu.com ) 详细出处请参考: http://www.shidae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804extra=page%3D2
2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穿越的“孔子和平奖”
poena 2011-11-17 23:09
大事年表如下: 2010年中国文化部下属“中国乡土艺术学会”旗下“传统文化保护部”成立“孔子和平奖”。(据猜测是对抗诺贝尔和平奖) 12月8日,首届和平奖宣布连战胜出。但次日连战并未出席领奖,连战称并不知晓获奖一事。组委会安排了一小女孩儿,代替连出席,领取据说是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 首届孔子和平奖,共有六位候选人: 巴勒斯坦 领导人 阿 巴 斯 (Mahmoud Abbas)、 南非 前总统 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微软 创始人 盖茨 (Bill Gates)、中国诗人 谯达摩 及藏传佛教 班禅喇嘛 。 ) 2011年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孔子和平奖”启动仪式。候选人包括普京、袁隆平、班禅、比尔·盖茨、宋楚瑜、祖马、默克尔、安南等8人,第十一世班禅喇嘛被成为是“最大热门”。 9月19日,被文化部紧急叫停,称:你部门于9月17日在香山擅自主办“第二届孔子和平奖”启动仪式发布会,事先未上报;并擅自将部门名称改为“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传统保护部”,已严重违反了文化部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和协会的有关规定。 同年10月就在文化部叫停“孔子和平奖”后,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孔子世界和平奖”基金会。 同月,“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在香港注册成立,该中心声明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学术机构,并作为第二届“孔子和平奖”的主办单位。 10月6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表声明称:此项活动(孔子世界和平奖)只是部分教授提议与我会合作,目前此项活动还在协商之中,并未立项,也未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批。立即停止“孔子世界和平奖”的一切活动。 11月13日,由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主办、贵州茅台镇国珍酒业有限公司和福建红锦堂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孔子和平奖评选揭晓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首都北京香山艺术区隆重举行。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刘志勤担任第二届孔子和平奖评委会顾问。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谯达摩出任第二届孔子和平奖评委 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清华大学教授邱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总宽、中国科学院博士卿素兰、清华大学博士费毕刚、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朱其、北京师范 大学博士郑长天、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许阳光、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王磊、浙江大学博士李志雄、武汉大学博士赵成林、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印龙、中国国际 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卫元郛、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矛、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向前、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谯达摩等 16位专家学者担任第二届孔子和平奖评委。 同日,公布普京获第二届“孔子和平奖”。普京本人和俄罗斯官方媒体对普京获奖表示沉默。 第二届“孔子和平奖”颁奖仪式将于12月9日在北京举行。 看看这些奖项的大事记,够穿越不?注:以上内容均来自官方媒体,笔者整理。
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穿越腾格里沙漠实践、科普相关事宜
moxj 2011-10-22 19:58
科普相关:沙坡头站为中科院寒旱所几个主要野外站中的国家站, 在国际沙漠治理领域亦有重要地位,本次 活动科普人员主要为寒旱所青年科技人员及在读博士研究生,地质所、地震局、兰大部分科技人员也将参 与此次实践、科 考 活动。 路线概况: 通湖草原景区穿越至沙坡头景区,直线距离近 9 公里, 沙漠行进约 18 公里,总体方向南东 160 度,详情查阅网路资料。 活动时间: 10 月 29 日 —30 日 活动行程: 10 月 29 日 早 07 : 30 兰州出发,汽车行驶 4 小时 后抵达中卫县城,自由吃午餐。后前往腾格里沙漠通湖草原整理 装备,开始徒步,(徒步 9KM ) 4 小时后抵达宿营点,组织科普 讲解、娱乐活动及摄影。 10 月 30 日早晨欣赏沙漠日出,早餐后 整理装备,后开始徒步,徒步 4 小时后抵达沙坡头,行囊装上大 车到中卫吃午餐,下午返回兰州(徒步 8KM )。 公用装备: 科普设备、对讲机、 GPS 、外伤急救包、营地电力设备等。 个人物品: 帐篷、睡袋(深秋气温较低,睡袋要求 -10 度舒适温标,最好羽绒睡袋)等户外必须设备,没装备的同学提前联 系租借,具体根据个人需求携带,周三晚准备会组织人员核查所有队员物品。(具体请群里联系互相帮助准备齐全) 队员要求: 沙漠行进条件艰苦,请咨询后慎重参加,组织人员 有限,老队员优先。 活动费用: 学生活动,费用 AA ,包括所有组织人员,根据时 下包车、油费、保险及景区等服务费用预算每人低于 400 元, 周三晚准备会交 300 元定金,工作人员安排后勤相关事宜。费 用不含个人消费。 保险相关: 除平常参加野外工作人员已经购买相关保险,自行 决定本次活动保险事宜外,其它队员统一购买保险。组织者仅 提供力所能及帮助及活动协调、科普相关事宜,因队员个人行 为引发的意外情况概不负责。 主办:祁青社 报名论坛网址: http://i.geoidea.org 咨询 QQ 群: 171677039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3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斯克奖(诺贝尔奖)vs中国特色
热度 2 lvnaiji 2011-10-3 16:59
吕乃基 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或者说,…… 这就是屠呦呦和拉斯克奖。 千层浪是出于反差之大:想不到,是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 千层浪还在于拉斯克奖似乎触动、揭开了中国的某个或某些“伤不起”的伤疤,不啻为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譬如说,“祖国不会忘记你”。然而实际情况是,屠呦呦正在被遗忘,要不是世界想起了她。陈安博士以春秋笔法刻画了这一点。 博主试图考察这一事态中的一个焦点:奖,究竟是授予集体还是个人?考察另一个“不是的”焦点:为什么是青蒿素? 平心而论,在中国的科研体制下,“集体”的权重显然大于发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也屡屡强调奉献,而且是“默默地”。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年代尤甚,文革期间达到“顶峰”。此处不对此作价值判断,只是确认这一事实。屠呦呦的成果,就是在“顶峰”时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一方面,拉斯克奖,以及未来可能的诺奖,按国际惯例,只授予个人(是不超过 3 人吧),另一方面,中国的实际情况,注意,是实际情况,而不是集体主义之类意识形态,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是集体发现。这样的事例或许今后还会发生。于是, 有必要在国际和中国, 21 世纪和 6 、 70 年代之间假设某种桥梁,构建地域和岁月的桥梁或作制度上的特殊安排,以便于彼此之间的“穿越” (虽然估计不会有人当真愿意穿越到那个岁月)。让国际放心授奖,不至于因中国自身的激动和骚动而有所顾忌,让中国作为个人的科学家安心领奖,不至于因千层浪和一池春水而心存胆怯。 该得的照得,应得而未得者也理应得到某种应有的补偿 , 不再“默默”。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还事物本来面目—— 21 世纪的世界向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特殊岁月的穿越。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顺便说,博主孤陋寡闻,这次拉斯克奖,以及所有的诺奖,有没有中国特色的“公示”环节?如没有,为何有这样的差别,又分别导向什么结果? “不是的”焦点:为什么是青蒿素? 这些年,世界医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多了去了,中国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因从未有过,故数量巨大。远的不说, 49 年后又有多多少少!为何独选这一项呢?说实在的,就屠呦呦的成果,乙醚浸出,在众多候选项目中似乎并不光彩夺目。这就涉及评价标准了。或许在博主看来是这样,但在拉斯克奖评委会那里不是。博主以为,就这次的授奖而言,评委会的标准可能有多条,但其中权重最大的一条是,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有多少人因此而受惠!然而在中国,这样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当年袁隆平的水稻,会被认为没有科技含量,没有水平。 以人为本,这是拉斯克奖评价标准的核心。 毕竟,是医学奖。 将上述两点结合起来,博主突发奇想。拉斯克奖为何不是在各国申报的基础上继续呢?诺奖、拉斯克奖等,虽然其评委会设在某个国家,但实际上(至少在理论上)属于全世界。既然如此,何不这样来评选:按中国模式,上面发文,各国层层申报,各显神通(包括“跑”、驻 ╳ 办、搞评委名单……),要是这样的话,嘿嘿,中国早就拿 n 个诺奖了!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现在尚未设立的:申报组织奖。
个人分类: 科技|5547 次阅读|3 个评论
穿越170年
热度 1 hujunping 2011-7-1 21:31
穿越170年
穿越170年 今天是建党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把昨天冒着大雨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所拍摄的一些照片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90 年前的他们,意气风发。星星之火,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 博物馆毕竟不是科技馆。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这里绝对是非主流。这里有的是历史的凝重。静静的黑白照片,模糊地再现当年的场景;隔着玻璃的实物展品,带着灰尘和苍老的面孔,无声地表白沧桑。 漫画 吸食鸦片的烟具 记得前不久有位博友写了篇《我爱湖南》,受到大家的热点关注。昨天在国博,看到 1955 年授衔的元帅和大将头像,再次感受到了湖南人的自豪感。 10 位元帅中有 3 位湖南人(彭德怀 / 贺龙 / 罗荣桓), 10 位大将中有 6 人是湖南人(粟裕 / 黄克诚 / 陈赓 / 谭政 / 萧劲光 / 许光达)。真是唯才是举啊。 还看到了近 30 年前的学位证书。奇怪地,突然想起了“民间科学家”王鸿飞老师的选择顺序题,关于“能力”和“学位”取舍的排列组合。印象中,那个博士学位证与我自己的学位证的模式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个人照片了。 30 年风格不变,真给力的坚持。 2010 年发布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的文本(遗憾没有拍摄下来作为见证)也在陈列中。看《复兴之路》的展览, 170 年的穿越时空(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比起《宫》来说是短了些。但历史值得尊重。
个人分类: 长河之石|4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光谷的未来怎样体现?
热度 1 xiaoxiaochun 2011-5-16 16:27
2011 年第八届 " 中国光谷 " 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将于 2011.11.2-5 召开。第八届 “ 光博会 ” 展会亮点如下: 8 场光电子领军人物学术报告会、 50 家企业新品推介会、 20000 名专业观展团、 30000 平米专业展区、国家部委对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权威解读。除第四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 POEM 2011 )以外,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 2011 全球采购(中国光谷)论坛、第九届 “ 武汉 • 中国光谷 ”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第三届武汉国际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 IFIG2011 )、信息通信与智能城市建设论坛也将在 11 月 1 日 -5 日之间盛大开幕,为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与论坛的参会者奉献精彩内容,与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 POEM )一起成为光博会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今年还扩大了展区,全场分为光通信、光电显示、空间信息展区,光伏、 LED 展区,激光、国际展区,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展区四大展区;举办重点面向光电领域的全球采购论坛;新增加新品推介会环节和网上光电子交易平台;开辟了“穿越光谷”的科技一日游旅游路线,聚焦光谷教学、产业、人文资源,体现楚文化。 比较好玩是这个“穿越光谷”要求反映光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体到过去和现在,都比较容易,未来是什么样?偏偏这个重任交给了我们。不过前两天,我们单位一楼展厅办了个小型展览,还有模有样的,不知道可不可以代表未来?就怕科技发展快,前两年的未来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了。 据报载, 5 月 17 日至年底,光谷地区可免费高速无线上网。光谷将采用 FTTH (光纤入户)、 WLAN (无线局域网)和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混合组网技术。第一步,本月 17 日,开通 “ 无线光谷 ” 高速接入服务;第二步,在 7 月 31 日前,对光谷软件园、光谷生物创新基地、光谷金融港、光谷步行街、光谷创业街、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产业基地、国际企业中心、华美达光谷大酒店等热点地区实现无线网络覆盖;第三步,两年内逐步实现光谷地区的无线网络全覆,实现“无线光谷”。
336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的穿越与美国的逃亡
outcrop 2010-12-9 20:38
穿越和逃亡,不过是两种文化现象。 在事业和官二代竞争,感情和富二代竞争的中国,不少人选择了穿越;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的期待,也许是目前穿越文化火爆于网络小说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逃亡文化,则集中体现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无论 Uncle Tom's Cabin 还是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主人公为了追求美好,努力但又迷茫的逃亡,甚至并不明白自己的方向。 同样是心理上的逃避,我们选择了时间上的穿越,美国佬选择了空间上的逃亡,也算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体现吧。 通过不同的文化表现,或许能挖掘出更丰富深刻的东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07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牙雪山-朱固穿越(仅照片记录,无路线说明)
热度 2 moxj 2010-11-7 21:37
和驴友们用一个驴友格式的帖子交流了一下,大概有1000多的关注,毕竟3000多米海拔40公里的穿越还算比较有点强度的驴友活动。大家还是认可的,我第一次负重走,虽然只背了个劳保店里40块钱的劣质军用背囊,不过比扛个麻袋还是省事很多,不会拖累哪个强驴,在大家的速度中, 可以在队伍的任何位置正常跟队行走。 随意捡了几张照片帖上来,不是我不屑驴友们的活动,地质队员也有很多和驴友学习的地方,只不过出来走走,关注的地方不同而已,写几句这次的感受,喜欢风景、照片的同志就不用看了: 往沟口走了一整天,没有下降到海拔合适的地方,营地海拔3016,早晨起床,气温零下十度。往沟上方1公里有个修路工人的营地,估计气温更低,我起床早,独自去营地和工人们聊天----今年的任务还很重,听说还要两个月才能完工。每天和冻土作战,两个月要有多冷?为什么找这么艰苦的地方打工?以前我们在北京工地也找到了2000多工资的活,不过住房吃饭花费太多,给孩子剩不了多少?那边房价比我们西宁高多了,几万,孩子如果上学将来能有出息在北京多有面子啊,,,这边没啥花费,,,,我去过煤矿打工,能做正式工多好啊,活都是我们干,娃学习不是很好,将来能当个正式工人就满足了,,,,,,,,大家发言很积极,,,,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安慰了一下孤独却很坚强的兄弟们,,,,想想他们的孩子正在拿着他们这样挣来钱学习邪教语录----我们国家公民通过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获得主要收入,,,,其次,,,,他们这样创造着社会财富----挖矿、修路、盖楼、、、、、、、有多少分配给了他们? 一块出了如此多太监和汉奸的土地,继续造就更多的奴才和悲剧,,,,,,这是哪里?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3735 次阅读|4 个评论
云顶山穿越
moxj 2010-9-18 22:21
没有关注最近的时事,也没写最近两次同学登山、徒步的游记。不是自己没有斗志了,是我们的祖国太强大了,不只是全国都解放了,连 918 也变和谐的日子了。近代物理所一位户外爱好者呼吁今天去爬山,我邀请了编辑部的 鲁 老师,计划了一条拉练路线:途径 212 省道、 309 国道、 101 省道,更重要的是带兄弟们从走民国政府当年的公路 无奈,天公不作美,阴凉遮日,太合适爬山,出发前大家就提议走简单路线,走近郊路线,以防下雨。 我便 临时决定不登钓鱼岛,去石关子农家体验生活,还好,两个兄弟都不想吃农家饭,临时又改变回市里的决定,穿越云顶风景山,从烂泥沟回去 三人行,都是大师,路线也很简单,没啥好写的,放几张照片纪念吧。
个人分类: 地质队员|37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穿越
tongqb 2010-6-19 17:40
足球世界杯正在南非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大饱眼福。我不是球迷,我连球员的名字都一概不知,能是一个球员吗?但有时也打开电视看一看。这小组一二轮结束了。一些老牌球队大跌眼镜,不但没有获得场场胜利,把弱队横扫下去,反而被视为相对弱队的球队,打得狼狈不堪,教练唉声叹气,队员垂头丧气。前几天,小组赛,似乎是最后一场球。西班牙对瑞士。 看西班牙这阵势,目前它排名世界第一,连我看好的巴西队都在它的后面。瑞士队虽然也是欧洲队,但与西班牙对相对则是一个弱队。 大家都看好西班牙对,认为西班牙必胜无疑。从场面上看,也是如此。西班牙全场控球72%,而瑞士队控球只有28%。全场西班牙进攻24次,而瑞士似乎只有两三反击。我们看见,球总粘在西班牙的脚下,瑞士人似乎总是在自家球门不远的地方,等待西班牙队来攻。他们人高马大,西班牙队员围攻他们,他们不怕。你踢进一个球到达禁区,我就用我的长胳膊长腿踢出去,一次又一次瓦解了西班牙对的进攻。可有时西班牙队偶尔失误,瑞士队就乘机反击,虽然次数很有限。但瑞士队就利用了其中一次甚至让人看不明白的反击,16号球员,利用一个小孩都能做的动作,洞穿了西班牙队的大门,结果是1:0。瑞士队胜。瑞士队队员欣喜欲狂,西班牙球员则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的还有全场的观众。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对于这场球,有足球的专业人士运用中国的孙子兵法或外国的军事理论作了过细的评论和分析。这都不在我的专业范围内,我读了这些分析,觉得新鲜,佩服得很。 那么,我是不是从这场球里,也体悟到什么东西呢?这就是穿越两字。做任何事情,比如我们这群知识分子,搞科学实验,撰写论文,教书育人,指导研究生等,我们似乎要向瑞士队学习,他们和他们的教练肯定事先想好了:任西班牙队去进攻,我们站在自己大门周边游动,它踢进来,我们就踢出去,让他们每一次都不能穿越我们的大门。而我们呢,也许机会不可能太多,但要利用好机会,千万不要把这机会浪费掉,要往他们的球门里踢,实现一次穿越就可以了。我就想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如科学研究,项目不要搞得太多,太琐细,但一定要抓住其中一个问题,往深处挖掘,再挖掘,直到挖穿,实现一次穿越,那就够了。贪多嚼不烂。不要去做西班牙对那种老是围攻,却老是攻不进去,更谈不到穿越的事情。又比如,我们指导研究生,不要整天絮絮叨叨给学生说个没完没了。对于学生,你作为导师,一定要有几次谈话,把你的理论、你的方法说透彻,让学生能受益终身。这有限的几次透彻的谈话,是你一生学问的精华,是你专业经验的结晶,学生会感到惊讶,会反复深思。这也可以理解为穿越。 在体育运动中,一个运动员超世界纪录,这是穿越;一个社会抓住一次机会实现成功的变革,这是穿越;一个专业领域,有一个新的发现,这就穿越。一个作家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让读者感到荡气回肠,这也是穿越。哥伦布发现南美新大陆是穿越。对了,哥伦布是西班牙人啊,他的高大的塑像如今就在巴萨罗纳市的地中海边上,他的一支手永远指向西方,那是他的航船行走的路线的方向。为什么现在的西班牙球队不能领会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的穿越精神呢?(2010-6-19)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天池峡谷
秋天的布鲁斯 2009-4-21 11:17
天池峡谷,位于怀柔区,1.5小时准备活动,3.5小时穿越,运动量真的不大。 用04年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沿途拍了几张。相机太耗电,照几张就得换电池。太阳没露脸,一点儿也没晒着。 峡谷入口 还有冰瀑布 花
个人分类: 旅行见闻|4448 次阅读|3 个评论
穿越防火墙的最佳方法
entropy 2009-3-7 09:28
引用: http://internet.solidot.org/article.pl?sid=09/03/05/155218from=rss 《MIT技术评论》报道,互联网审查在全世界建造了一座座彼此隔绝的长城,2007年哈佛研究人员在访问受限的网吧里实地测试了一系列穿墙工具,评估出其中效果最佳的方法,分析报告(PDF)于今日向公众公布。 通过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越南的河内和韩国的首尔等城市网吧中的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多数工具都工作良好,但会显著的减缓网络连接速度。研究人员一共测试了10种工具,包括开源和商业产品Anonymizer、Ultrareach、DynaWeb Freegate、Circumventor/CGIProxy、Psiphon、Tor、JAP、Coral、和Hamachi。总体上说最好的工具是Ultrareach、Psiphon和Tor,Dynaweb和Anonymizer也可以,其它工具则存在可用性或安全上的严重问题。研究人员说穿墙工具的最大问题是,打开一个被屏蔽的页面,其载入时间之漫长令人难以忍受,主要是代理服务器的带宽限制,或者是数据需要绕过十八弯才能到达网吧。这些规避工具使用人数只有几百万,与中国3亿网民的数量比较,真的是沧海一栗。
395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